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场员工管理制度

现场员工管理制度

时间:2022-07-08 14:3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场员工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场员工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是反映一个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它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管理方面。现场施工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效益及发展状况,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推进,现场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提升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现场管理同时也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生产力和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由于施工环境不同、工程规模各异以及社会对施工扰民问题日益关注等多方面原因,因而如何改进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仍是建筑施工企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提升管理人员的定位和员工素质

项目经理是现场管理的第一领导者及责任人,他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实践经验和时间观念。由于企业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地域不断拓展,很多项目经理不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项目中标后选择什么样的项目经理负责工程施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场管理的成败。

管理人员是现场管理的实施者,起着链条的作用,他们把项目经理对现场管理的组织、策划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把落实效果反馈给项目经理,然后又通过领导的决策去处理问题。管理人员的定位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意味着现场管理的决策落实。

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首先,应当脚踏实地、严谨细致。工程管理部是个相对任务繁杂、工作较重的部门,且因为工程与工程的不同,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们在现场的日常巡检过程中,注重观察和思考,勤上工地,仔细观察,通过努力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任何细微问题不能等闲视之,要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同时需要对那些能够威胁(或潜在威胁)到工程进行的外界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并加大督促力度和质量监督,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工作落实到细处,一步到位。其次,要端正作风,团队协作。施工现场每天有大量细致、烦琐的工作要准确的去落实、安排,包括土建、强电、弱电、给排水、暖通、消防等专业需要员工与员工间高效紧密的相互协作,制定实用高效的具体计划并深入贯彻执行。另外,因为工程部在施工现场办公,同其他单位和企业的协商工作也比较多,我们在处理上述事情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是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对待外来人热情接待,不因为自己的举止过失而损害到企业的形象。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凸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此外,员工是现场管理的执行者,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完成工作的自觉性就有差异,从而影响各施工环节。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地按标准、规范作业,才能真正实现一个标准化工地,规范化作业场地。

二、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是规范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关键。施工单位要想保证项目现场管理的良性运转,必须在建章立制上下工夫,靠制度约束人,靠制度管理人、靠制度激励人。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样,作为企业的生产基础,施工现场也必须有着自身的管理制度,并且必须与企业的总体制度保持一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制度,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制度、现场文明管理制度,以及员工岗位职责等,构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的体系,建立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受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生产管理制度。广大施工企业应当应该从企业实际和工作环境情况出发,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定,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各种行为,如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文明卫生制度、材料采购验收制度,消防制度等,使现场管理的每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也让职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变以“人管理人”的方式为用制度管理人。

三、切实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第2篇

一、两票管理制度概述

两票是指工作票、操作票,是增强电力生产与加工的重要保障,能降低安全隐患,风险发生的几率会变小。工作票是指被允许参与到电子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书面证明和命令,只有持有工作票才能参与工作,具备参与电气设备、系统软件等的资格。工作票的内容包括工作编号、负责人、员工、地点和具体的工作内容等要素,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工作票是由命令和任务的领导进行填写,工作开展前下发到电力工程队伍中,从工作票的填写、签发到执行,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流程,如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工作、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工作等,必须具备工作票才可参与。操作票是指经过许可,能参与电气设备及系统操作的书面证明,是对操作人员技术的肯定和保证,主要操作内容是调度指令和变电操作。操作票的设置,是避免操作失误的有效途径,在进行事故处理、拉合断路器的单向操作可以不用操作票。操作票和工作票如出一辙,其操作内容包含编号、工作内容、流程、操作人员、时间等,记录着详细的操作细节。通过操作票的设定,能更为直接的规范操作技术,可大大提高操作水平,降低电力安全生产的隐患,建立操作票制度具有必要性。

二、电力安全生产中两票管理制度的运作现状

1.无票工作现象严重。

通过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两票管理制度运行现状的分析,从中解读出大量问题,其中无票现象严重是其突出性问题。所谓的无票工作就是未按照规定提前填写两票的就开展工作,缺乏票据作为重要依据,员工的资格和技术有待考量。造成无票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工作人员本身不重视、无所谓,以开具工作票或操作票麻烦为借口,未严格按照流程开票手续,是导致无票工作现象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例如,电路中电线老化,要对电线进行更换,工作人员并未按照规定制定办理工作票,停电与验电手续未办理,且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了轻微的触电现象,还有一名工作人员双臂烧伤严重,若是更为严重的电路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2.搭票带来的局限性。

搭票是指缺乏针对性、专业性的设计的工作票,并不是根据具体电力施工项目而专门填写的票据,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措施防护以及工作都缺乏专业性与目标性,施工对象的安全性堪忧,只是在办理某项工作时附带办理该任务,在专注度和专业性上都有所欠缺,无法保证工作内容的安全性与科学性,是电力工程项目不负责任的表现。搭票是两票制度管理中的常见现象,对附带项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会滋生电力安全隐患。

3.工作票设置不合理。

在两票管理中,工作票的设置不合理是另一个突出性的问题,工作票中工作内容、项目详情和地点不够明确,且不够具体。例如,任务下达者并未将工作任务进行明确的表述和分派,也有可能是填票人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不够明确,都属于工作票设置不合理的表现,会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

三、电力安全生产中两票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

1.强化对无票工作的制止。

电力企业在生产与运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其中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无票现象而引发的,主要归咎于电力企业的不重视。为此,企业应加强对两票制度的重视,坚决制止和杜绝无票现象的发生,注重对工作票内容的及时补充,对电气设备、系统软件等的应用应予以严格要求,构建安全预警机制,强化对工作票据的专业性和目标性设置,针对项目开具专属的、专项的工作票,以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对原有的工作票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对无票现象应予惩处和监督,必须经过工作票的审核,才能投入到工作中,是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为了杜绝无票类现象的发生,我国专门发起来紧抓无票的管理活动,取得了成效,降低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2.建立两票管理的标准。

为了进一步管理工作票和操作票,可以通过开票率和合格率来考核电力企业,制定严格的标准,严禁两票被撕毁,否则会失去真实的计量标准。严格遵循两票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其中有缺项、漏项、错项、工作地点不明等现象,全都不符合规定,违背了两票管理制度。在考核时,应根据停电记录、事故跳闸现象等来判断开票率,对应该填票却未填票的人员应予以警告或处理,根据开票概率以及票面内容的合格率来决定最终的两票管理质量。另外,也应加强对票面的管理,其是决定任务安全性的关键,诸多工作的内容、细节和票面的整洁度都会对票据的质量产生影响。

3.注重对票据使用的管理。

为了提高两票的管理质量,应注重对票据现场使用时的管理,对票据的现场填写、审核、检查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强调对施工现场的票据存放,一式两份,一份由施工负责人持有,另一份由工作许可人员持有,完工后全交于任务许可人手中。另外,操作票应在操作前填写操作票,在操作的过程中,操作票由监护人员掌握,并进行唱票,而操作人员的职责就是进行操作技术和技巧的应用,电力企业应强化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训,注重员工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两票管理重要性予以宣传与推广,借助以往电力企业安全事故案例的解读与回顾,对两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后果灌输给员工,以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与完善两票管理制度是关键。

四、结语

第3篇

项目管理者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

精神素质是培训项目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价值观、政治素养、职业精神等。精神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

良好的职业精神必然在培训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为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的作风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等。当培训项目管理者乐此不疲地对待工作的时候,他们将会直接感染参培的学员,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有句话说的好,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

项目管理者的职业素养:技能方法

当前,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素质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员工培训的管理再也不能恪守以往的管理办法了,必须运用新的培训管理方法,这就要求培训项目管理者要始终注重锻炼和掌握新的管理技能和方法。比如,现在运用比较多的团队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等。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每一个培训项目管理者都应当从培训管理工作流程中总结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实施制度化管理。例如,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考核管理制度、现场演练管理制度等。只有将制度纳入培训管理的整个流程,培训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现在笔者经常会到中国石化下属单位的实训基地或生产现场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技能操作,这会对项目管理者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需要提前和任课老师对接课程,在开班前再详细交流细节,在出发前再核实演练流程及现场组织。最终这些内容都以表单的形式得到落实和确认,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者对现场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有效保障了培训质量和实施效果。

项目管理者的职业素养:管理能力

培训项目管理者每天面对的工作可能是千头万绪,其管理能力的内涵也是十分丰富,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激励考核能力、危机管理能力、谋划决断能力等。从当前培训项目管理的实践来看,尤其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沟通能力

沟通体现了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是增强培训项目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培训项目管理工作。

(二)是协调能力

一个项目的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时还会遇到工作冲突。我们要善于协调,整合多种资源和力量,妥善化解矛盾。

(三)是创新能力

无论是培训理念、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手段、培训方法,都需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总之,培训管理者从事的是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工作,其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员工培训的效果。每一名培训项目管理者应当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学。

 

项目管理者的职业素养有哪些相关文章:

1.管理者的素养有哪些

2.优秀管理者需具备的8种素质

3.领导的基本职业素养有哪些

第4篇

1.1违章操作,情绪操作员工具有很高的责任意识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一大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的电力生产工作中,有些员工忽视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员工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甚至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违章操作的坏习惯,这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员工具有这样的不良习惯,他身边同时出现违章操作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此外,由于员工养成了错误操作的习惯,会使得其在进行违章操作时难以发现问题,从而增加了其危险性。另外,员工的精神状态也会对电力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即便再优秀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如果有很大的情绪变动,也会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2电力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与电力设备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电力设备缺乏较为稳定的安全状况,就会使得电力的安全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1)设备安全状况不乐观。在电力企业中,投入运行的电力设备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事故隐患,比如,企业没有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发掘;由于缺乏资金,没有及时地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的电电力讯息161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设备超负荷运行等情况。(2)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形式严峻。现阶段在部分电力企业中,电力设施的安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电力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电力设施存在着日渐受损的情况,电力设施保护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电力设备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一场大的自然灾害会对个别地区的电力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而受到破坏的电力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呈现出一种递增的态势。

1.3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不到位目前电力行业虽然已经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安全生产,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一些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方面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注重通过规章制度管理和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除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外,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导致现有制度也不能规范执行。如果只制定不落实,那么制度也就只是一纸空文,但是制度的执行不能完全靠员工的自觉,还要有一定的监管机制促使其认真执行。

1.4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部分电力工作人员在现场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高,在工作时忽视了现场防护措施的作用,缺乏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习惯性违章的现象时有发生,人员责任事故也屡见不鲜。在日常检修工作以及施工作业中不能认真履行现场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尤其是在时间紧迫或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对操作程序进行简化,违反操作规程的规定,不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要求实施作业,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2.1改进安全管理和监管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是企业的内部“法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是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的重要依据。安全管理制度就是每一个员工应该遵守的基本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形式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实用原则和必要原则完善制度运行。奖惩制度是安全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所以电力企业不仅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还需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奖惩制度,让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到有章必循,责任到人,用严格的监管制度创造出健康的安全形势。

2.2完善电力安全设备管理(1)消除电力设备事故隐患。在维护电力设备方面,要坚持“精修治本”的指导思想,对于那些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必须进行检修或者更换,不能等出问题了再去抢修,导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对新更换的设备也要定期检查,尤其是对一些负荷较重、设备工况较差的地方,在检修后也要进行设备运行跟踪分析。另外,要保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还必须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各类隐形缺陷和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对各类不安全隐患的“可控”、“能控”、“在控”。(2)减轻电力设施破坏现象。在人为因素方面,电力企业可以与公安部门相互配合,严惩违法犯罪分子,以减少盗窃电力设施等案件的发生。在自然灾害因素方面应提高我国电力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台风、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应尽快建立相应的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另外还要加大电力系统防御重大自然灾害的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电力系统的防灾能力。

2.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必须把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到与提高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层面上来。管理者在这方面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坚实的技术和专业的素养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在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实践教育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其安全责任意识能够满足实际安全生产的需要,这是对员工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2)组织员工学习电力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就必须让员工充分认识电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视频影像展示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力事故的严重危害,让员工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责任意识,认识到电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员工就会自觉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发自内心地掌握并落实到行动上。

3结束语

第5篇

为提高公司员工队伍的素质及专业技能,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公司决定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特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如下:

一、参加培训人员

各部门人员,包括:人事行政、财务、工程/工模、生产、品管、采购等。

二、培训计划大型培训课程计划

(1)公关礼仪:包括接待礼仪、业务礼仪、电话行销礼仪、公司礼仪。

(2)部门协调、沟通技巧:各部门的衔接、合作、分工、问题处理,增强企业凝聚力。

(3)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训练、员工的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

(4)如何打造高绩效、学习型团队

(5)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6)内部培训(外培)

(7)卓越班组长的现场管理

(8)客户关系管理及金牌服务

(9)创新思维的培训

(10)政令法规合同:包括货款方面政令及合同规范。

(11)电脑应用:普及电脑基础应用,熟悉硬件软件基础知识,对常用软件进行专业培训。

外拓训练计划按每个季度一次全年四次

1.以提升团队理念、团队协作为主的户外训练

2.以提升沟通交流为主的户外训练

3.以提升创新思维为主的户外训练

4.以提升经营管理为主的户外训练

公司内部培训:

(1)企业文化:公司背景、创建过程、公司现状、组织机构、公司目标、宗旨、文化氛围、整合营销、营销技员工。

(2)公司管理制度:考勤制度、人事制度、办公文明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各项规律制度。

岗位聘训:人事行政部、文控中心:(行政/文控人员培训内容:)

(1)行政管理制度:包括文书档案管理、电话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

(2)企业文化:包括企业背景、现状、组织机构、企业目标、宗旨、文化氛围。

(3)公文书写:包括公文概念、种类、格式、规范性文字、礼貌用语。

(4)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包括办公软件word、Excel、point;硬件管理:电脑配置、构成、基础维修。

(5)法律、政策知识:包括装修、住房、货款等相关信息。

(6)合同管理:包括租、售、承包、借贷、合同的书写规范、法律依据、纠纷处理。

(7)突发事件应对:包括对突发事件的预见、计划、调解、处理。

人事行政人员培训计划表

注:部门每次培训安排1-2小时工程/工模部/生产部门:(培训内容)

(1)管理制度:计件工资、奖金、业绩考核、管理方法。

(2)规范工艺:包括作业规范程序、注意事项、处理疑难问题技巧方法及验收规范及标准。

(3)安全文明作业:安全文明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4)材料、新工艺:介绍材料的特性、技术工作人员提供演示操作方法。

(5)文明素质:争做文明员工、争当良好市民,加强素质教育。

(6)与设计员配合:解决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现场问题处理方法:现场的工序、作业管理方面的协调工作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品管部/QA部培训计划(质检员培训内容)

(1)质量检验标准:认真学习质量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规定。

(2)检验法规、标准:认真学习检验法规、标准汇编。

(3)环保创新:坚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贯彻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方针,讲解材料有害物质,国家限量标准。

(4)现场问题处理:现场处理客户意见、问题、投诉的方法和技巧

(5)质量管理:学习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效率,使检验实现有序化、条理化、标准化。质检员培训计划表

注:部门每次培训安排1-2小时营业部(业务人员培训内容)

(1)公司业务制度:包括薪金、提成、设计、产品质量、售后服务。

(2)营销基础知识:目标与使命感、入门须知、基本动作训练、早会进行方法、实行计划与决心宣言、营销骨干研习

(3)客户心理把握:了解掌握客户心理测试、提高工作效率.

(4)市场了解:了解开发客户、数量、交货日期、到贷期限。掌握第一手资料。

(5)市场分析:比较分析各企业收费、质量、售后,着重了解本公司的的配套体系、设计能力、售后服务。

(6)用户100问:收集、整理客户提问率最高的100个问题,由经理总结出最合理的答案,为业务员的作答统一口径。

(7)素养培训:综合素质、职为道德教育。

业务代表培训计划表

注:部门每次培训安排1-2小时人事办公培训内容

(1)规范工艺:产品规范操作工艺、步骤、验收标准。

(2)设计规范:包括图纸、封面的线型、文字(字体、字号)、标注、尺寸统一标准及设计制度。

(3)优秀作品赏析:对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定期举办学习会,交流心得、造型比例。

(4)计算机应用:设计软件每年升级、更新,及时对硬件的维护。熟练运用绘图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计划表

注:部门每次培训安排1-2小时财务部(财务人员培训内容)

(1)财务人员每年继续教育的培训,培训时间3天。

(2)税务收属地化管理。

(3)税收政策学习。

(4)财政方面新出台政策、制度的学习。

(5)企业文化:包括企业背景、现状、组织机构、企业目标、宗旨、文化氛围。(

6)财务电算化:学习财务软件应用。

财务人员培训计划表注:部门每次培训安排1-2小时

采购部(采购人员培训内容)

(1)原材料:了解各大小材料基地材料品种、价格、产地、性能、性价比。

(2)新型材料及工艺:及时了解新材料的特点、适用范围、效果、工艺、性价比。

(3)铜、铁、合金、塑胶材料国家规范标准:认真学习关于材料有害物质的国家材料通知、加强材料监督检查力度。

采购员培训计划表

注:部门每次培训安排1-2小时新进员工培训

(1)企业文化;包括企业背景、现状、组织机构、企业目标、宗旨、文化氛围。

(2)岗位职责:岗位结构、岗位关系、岗位职责范围、考核目标。

(3)公司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办公用品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文明办公制度、来文来函制度、用餐制度、宿舍制度。

(4)公司礼仪:电话礼仪、接待礼仪。新进人员培训计划表注:部门每次培训安排1-2小时

三、时间安排表

在总体安排上,我们建议每月一次专题培训,每三个月做一次团队户外拓展训练活动,以达到循序渐进和持续有效,并不断修正和完善培训效果。

1、专题培训安排表

2、外拓训练安排按每个季度一次,全年共四次

四、讲师安排

公司将安排或聘请专业讲师进行培训工作,公司将整合最优秀的讲师资源和专业培训场地资源按照预定的目标去实施,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五、配合工作

培训的最终效果是与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分不开的。公司希望在培训意识的宣导、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场地的落实、培训会务的准备、培训之后的督促执行等方面得到各部门的协助和大力支持。公司对各部门的每一次的培训,都将会有项目组成员对的相关部门或终端作详尽调研,以作针对性的精确、实战培训,收到实效。

六、执行建议

以上计划是一个初步的安排,具体的培训主题与时间的安排请各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只是需要提前与人事行政部协商相关的事项以便我们做好讲师的安排。我们还建议各部门有一个负责本培训的人员,来具体负责落实培训的具体事宜。我们建议各部门在培训之后的执行、督促、检查方面加大力度,因为这是培训真正产生效益的保证。最好是能够形成制度,并落实到每个人。

第6篇

关键词:现场施工;管理现状;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E99 文献标识码:A

一、石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层对施工现场不够重视

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增加,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也随之不断的增多,施工的安全性问题跟工程的质量性问题也在不断的增长,出现施工安全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跟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紧紧联系,项目部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过低。总部安排的很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由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得不到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部分应采取的措施做不到位,没能有效的落实,导致了近几年来石油项目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安全事故不断的一个情况。石油工程质量的问题和安全事故问题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石油工程项目的进展空间,跟安全生产建设的初衷更是背道而驰。

1.2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有待提高

作为一名优秀的石油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对现场施工的安全问题加以重视,要以石油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为首要,对现场施工工程质量的按着程序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都非专业人员,有时都是从普通施工工程中筛选出来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流通性太大,致使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职业道德素质得不到保障,因这些原因就有可能在施工现场出现因管理人员工作的失误造成的安全问题。如果严格把关管理人员的任用,一部分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还有伴随项目施工难度上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给专业技术水平不合格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增加更大的难度。当面对不常见的施工问题时,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没能及时的进行处理和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施工现场因没能及时解决问题而影响项目施工的进度。

1.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为数居多的石油项目施工现场的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制定一套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的全面的管理制度,致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一片混乱。没有完整的现场管理制度致使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在管理和监督上失去了监督力度和约束性。同时,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能把具体责任确认到个人,出现安全事故时没有人能为其事故负责任,工程施工人员没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二、怎样加强石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要想是工程项目建设既保证工程的质量又能够在期限内完成工程施工进度,必须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大力度的推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要性,加强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认识,把施工现场管理的宣传落实到每位工人,使他们对施工现场管理有个正确的认识,让每位员工都真正的认识到运用合理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会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工程安全得到保障,加快工程的建设进度。

2.2运用石油施工现场管理模式

中石油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施工项目,其施工管理模式必然有它的特殊性。收集近年来中石油施工企业的施工模式进行分析,大部分都使用了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项目管理模式跟之前实行的分公司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那种具有组织性的管理模式相比的的特点是:第一,运行机制使工作更加顺利,通过多次实施研究政策,石油施工单位绝大部分都运用了公司总部决策层、项目部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称为“三层分离”的运行机制。具体实施过程是由公司总部决定重要决策跟总体的协调动作,项目部人员负责施工管理工作和施工过程具体的项目实施,而施工作业则由专业的施工单位负责。由此公司总部、项目工程部和专业施工公司就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通顺的、具有科学性的运行机制。第二,监督管理力度得到提高。信息化正在逐步占领着这个时代,所以信息化建设也得到石油施工各个单位的注重,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企业信息管理化系统,使公司总部和项目管理部、施工现场的信息能够得以同步,增强了总部的监督与管理性能,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第三,更加先进的资源配置。伴随时代的发展,各国家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部分施工管理技术,加以整理运用到施工过程中,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吸取经验,逐渐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使公司总部、项目管理部和专业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充分的得以调配,能够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工程项目施工能够在正常期限内按着标准并且高质量的完成。

结语

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石油为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挖掘工程伴随着社会越来越大的石油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由于施工工程管理方面的不足,导致石油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石油工程管理者应充分的认识到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并运用正确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措施,充分的发挥现场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使石油工程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开展和运行得到保障,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一份客观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水电厂 安全施工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48-02

水电厂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水电厂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现场的管理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对水电厂的安全生产也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现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对水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

1 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

水电站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适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制度,纠正水电厂现场操作人员的不良习惯,并注意做好设备的运行记录。

水电厂应有一套完善的安全奖惩制度和完整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在年初的时候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出全年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并将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级量化,确定具体考核指标,上至领导,下到员工都要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书可以和每个人的待遇相联系,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奖惩,每月工资可将安全指标按照一定分值参与绩效考核。坚持实行月度安全总结考核例会制度,对各部门当月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对各个部门反映的安全隐患可以在会上进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做好预防工作,并根据本月的考核情况来安排下月安全生产工作,形成月初计划,月中执行和检查,月末整改的良性循环制度。

同时,还要加强设备安全评价和定员定置管理,强化生产现场的规范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在工作中作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按照章程规范操作。并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实施管理单位控制事故、车间控制障碍、班组控制异常的三级控制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把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真正做到职责明确,有奖励和表扬,也有惩罚和批评,在惩、罚鲜明中充分调动生产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安全生产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除了对水电厂现场操作人员的规范管理外,还要加强对水电厂现场设备的管理。在运行过程中要重视对机组设备的运行、检修和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此类水电站还应建立相应的运行分析制度,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故障等的管理和分析,以便对设备的运行规律、发生故障前的征兆等进行掌握,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因设备故障所带来的损失,可以稳定现场操作人员的军心,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程。

安全决定着水电厂是否能够保证日益增长的供水、供电需求的供给,因此,必须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要不折不扣地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水电厂所有工作的始终,杜绝制度执行的形式主义,切实贯彻安全管理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对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敷衍了事的员工给予重重的惩罚,坚决杜绝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水电厂运行的安全。

2 加强现场的检查

对水电厂生产现场的检查一方面是对操作人员行为规范的督促;另一方面是对现场机器设备的检查,因此,要加强对设备的巡检,这也是水电站值班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高效的质量巡检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在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对设备的检查中也要有一定的侧重,对关键的和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发电机是整个水电站发电设备中最关键的部分,承担着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任务,它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电站基本功能的实现,因此巡检时应将对发电机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最大限度的避免发动机故障的发生。而水轮机在水电站的各项设备中是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一个,因此在对水轮机进行检查时要做到细心、全面、周到,对其它的辅助设备、二次设备、室内电器设备也要进行一定的关注,这样分清主次的检查既可以最快地找出故障的发生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也可以节约检查的时间,加快工作效率。

安全检查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生产、检修和建设施工各自不同作业阶段、不同时间段及不同专业的安全管理要点,由管理单位、部门、班组采取对作业场所定人、定期、专项、交叉换位等检查方法,查找违章行为和排查隐患,并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控制。对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制度,并指派专人进行跟进,对事故的整改情况和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把握,以便于及时纠正与解决。

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做到有备无患,确保万无一失。对水电厂的全体成员严密把控,对水电厂 的各个方面严格管理,对生产的全过程严格监督,时刻警惕,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防控工作。

3 加大对设备的成本投入,保证设备质量

水电厂的安全事故许多都是由于操作现场的设备所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对现场的设备管理工作,加大设备技术改革及安全经费的投入,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结合当前生产的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淘汰,从根本上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同时确保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定期校验安全工器具,按规定购置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对安全费用的申请、使用应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技术措施得以正常开展和实施。

4 增强对现场人员的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专业素质

水电厂的现场操作人员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因素,让员工牢牢树立全面的安全意识是确保水电站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安全管理部门应将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把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对在生产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员工给予表扬,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进行重重的奖励,对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而导致一定的安全事故的员工给予处罚,使员工可以切身体会到遵守安全的积极作用和不遵守安全制度,消极怠工的后果。

由于在水电厂的工作中会接触到许多专业的生产设备,并且在操作细节中如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所以水电厂对员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应该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对老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和技术培训,并对培训情况进行专门的考核,让培训不要只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起到现实的效果。

水电厂应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侧重地针对主要工种进行重点培训,并重视实践技能培训,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员工真正能够掌握专业的技术,真正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从而达到水电厂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和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为水电厂安全管理提供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水电厂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应该加强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把安全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化。水电站的管理部门和有关负责人应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能够满足预防、预备、应急和恢复四项基本工作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将认真编制各级应急预案作为进一步完善水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切入点。要发挥各个部门的总体力量,培养各个部门相关配合,相互协调的能力,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定期的演习活动,在演习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完善应急预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找出预防措施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在实践中找出应急措施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对好的方面积极宣扬,落到实处,提高员工面对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尽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给水电厂带来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损失,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增强员工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员工心中树立强烈的预防意识,不要把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盲目的归结为生产设备和其它客观因素上,要着力从员工自身这一主观因素上找原因,杜绝事故发生的主体渊源。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传播媒介的作用,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不遵守安全生产制度所酿成的安全事故的危害,对当前水电厂的安全现状进行一定的普及与讲解,使员工对当前的安全生产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针对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进行强力的预防和控制。

安全管理是水电厂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增强水电厂设备的安全性,为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意识到不进行安全操作的危害,在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自己综合的安全防控素质,这样,不仅可以最大化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可以促进水电厂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可以避免因为安全事故给工厂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所以,水电厂务必要重视安全工作,使其不仅仅流于形式,而是切实贯彻到水电厂的生产中,切实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使员工严格自律,践行安全管理的规则和章程,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文化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无后顾之忧,为水电厂增加更多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 戴洪铭.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1(4).

第8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输油管道;安全运行;具体应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当下各类产业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对能源开发的要求,相较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量化生产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质量的提升与安全管理的进步,这一变化也给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输油管道作为支撑能源分配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其安全运行来讲,要尤为强调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结合。

1输油管道的安全隐患及成因分析

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的输油管道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成多种类型。按照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内泄漏和外泄漏,按照泄漏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动态泄漏和静态泄漏。无论发生哪种泄漏事故都会导致管道工程不能够正常的工作,甚至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才能加深企业对于管道输油的重视程度,是保障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企业只有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将保障输油管道的安全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才能使输油管道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容易产生不同的运行状态,只有选择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强操作人员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才会保证输油管道顺畅地运行。输油管道之所以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是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一些企业的领导在管理输油管道时更加倾向于将提升生产效益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对于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安全管理工作不足以对企业的运行造成影响。除了思想层面对安全管理忽视以外,也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没有在企业的发展和规划过程中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重点来开展,更不愿意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来建立完善的管道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领导对于安全层面的忽视是安全管理问题存在巨大隐患的主要原因。除了企业领导缺乏安全意识以外,管道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在工作和管理过程中对安全管理没有整体的概念,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麻烦,不愿意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存在侥幸心理。这种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的行为,使安全管理机制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最终导致输油管道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输油管道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管道在运行之前为了保障运行的顺畅度,需要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地对各个层面进行完善。在遵循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完成管道运行是避免事故发生的主要方式,使各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规范和科学。但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规章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劣势,操作过程中有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建立的安全责任制主要是指,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规定以及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单位以及个人头上,一旦哪个层面出现了问题,可以准确地找到责任人,也便于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按照预先建立的安全责任制执行规范,导致管道发生安全问题时各个部门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为了确保企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安全制度的实行进行检查,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对监管事项不重视以及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地采取解决措施,都是安全隐患逐渐放大、无法按时排除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发了输油管道的安全事故。

2分析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是以企业发展为基础,确保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权责范围清晰,并以此来划分员工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以精简和严谨的原则,加强对员工工作的内部控制和调整。并且,精细化管理还牵涉到绩效考核与量化考核细则。相较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来讲,精细化管理在责任分工上要更加明确,能够让员工把握好自身任务的范围和尺度,并且也避免了任务交叉和重叠问题的产生。同时,精细化管理拥有更加完善的监督体系,能够约束企业部门和企业员工的言行,确保各项工作的严谨开展。在精细化管理落实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确保上下层级行动的一致性,不应当急于求成,而是要确保内部的员工能够树立相同的目标,思想理念的发展也应当达到平衡的高度,把管理的思想与管理的实践深度结合到一起。另外,企业自身也应当确保管理的细致性,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尽可能从细化的工作中降低投资成本,节省不必要的步骤和流程。由于精细化管理要比粗放型模式更为全面,所以企业管理者也应当以身作则,调整经济化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确保管理细致的同时,也不能过于累赘。另外,企业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实现信息的一体化,建设内部交流平台,各部门和各员工都能够在平台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及时分析企业的市场发展情况,为企业的后续决策提供坚实的参考依据,让企业的发展能够真正适应时代的潮流和脚步。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在本质上也是员工思想理念与行动统一的鲜明表现。

3精细化管理在输油管道安全运行中的具体应用

1)企业管理者应当用更加包容且开放的态度去吸收新的理念,并转变自身的思想,要推动企业从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不以事后查处为主要处理手段,而是要针对安全事故进行预先的管理和防范。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支撑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落实,除了要实现生产的劳动力置换之外,同时也要完善现有的办公系统,让办公系统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构建完善的线上网络办公平台,及时促进部门之间员工的交流和沟通,传递信息。另外,企业也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深入贯彻落实部门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合理分配队伍,调整人员的编制,确保安全管理这张网能够涉及上下层级的每位员工身上,建立起纵横交错的安全体系,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安全责任人员也应当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分析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凸显出安全生产管理的预测性,指导后续的生产作业。2)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要确保员工的作业行为符合宏观上的标准和规范。从始至终,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都是引导石油企业安全作业的重中之重,所以企业也应当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要不断抬高现场的质量标准化水平,以此来激发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监督人员也应当做好验收工作,强化对输油管道工程的现场检查,及时对施工现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排查和筛选,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与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整个输油运行过程的精细化发展[1]。3)企业应当针对输油管道在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些事故发生的成因。目前,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泄漏、设备自身的故障、外部的破坏等,这些风险不仅破坏了管道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可能带来次生灾害,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社会安全。而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点,①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较为淡薄,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不足,没有发挥出外部权力的约束作用。对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宣传和教育,除了要及时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之外,还应当鼓励员工针对现场的施工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总结自身在阶段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另外,企业在施工的时候也应当注重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分析,尽可能降低作业带来的不良影响[2]。4)企业的施工必须要严格遵守输油管道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完善巡检体系,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日常监督,一旦在巡检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和隐患,应当立即向上报告,并与技术和安全部门商议解决方案。另外,企业要针对输油管道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测和保养,以此来维持管道运行状态的稳定,特别是对那些处于事故高发区域的管道来讲,应当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针对输油管道的安全隐患,展开阶段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并强化对员工的现场演练,让员工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安全质量管理意识,优化现场管理流程[3]。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地对可能产生的隐患进行预测和评判是减弱隐患引发不利影响的主要方式,再通过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可以确保事故发生之后采取最优的应急预案减弱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企业压力,使输油管道工程运行的更加顺畅。

4结束语

持续性推动精细化管理在输油管道安全运行中的应用是符合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选择,并且也能够帮助企业调整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结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观念的调整、作业行为的监督、安全隐患的分析、规章制度的完善这几个角度论述了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整体上符合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且也结合了输油管道建设的特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时间上的可行性。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利用这一理念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王超斌.试述精细化管理在输油管道运行中的运用[J].数字化用户,2019(5):69.

[2]沈彦曙,赵艺皓.谈石油管道工程物资交货期的精细化管理[J].消费导刊,2020(4):102.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管理

在近几年里我国许多施工工地由于各种施工人员混乱庞杂而频繁出现各种事故。许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低,加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管理不当,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所以导致了很多施工事故,这些问题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也给经济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所以施工现场的工程管理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只有在施工现场管理上进一步加强,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施工的时间,同时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组织、手段方法,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要素(人、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施工材料、资金、环境、信息、能源)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等。使施工现场可以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保证施工现场的高效、优质、安全和低耗。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建筑施工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面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现场进行解决,以保证不受问题干扰,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2. 现阶段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现场现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是许多建筑工程企业的通病,他们任然在使用原有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而这种制度又很不完善,亟待改进。由于缺乏应有的项目经理负责制,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有很多缺点,比如不能及时对建筑施工的工期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因此无法详细了解建筑工程的进度,也就无法控制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此外建筑施工所需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值得怀疑,因为原有的施工现场管理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没有严格的规定,员工可能见到所用材料就使用,不考虑其安全性和耐久性。还有就是建筑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在施工时也没有保障,因为缺少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和隐患排除机制。传统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将施工质量进行分体式的管理,没有将施工现场的管理责任和具体管理任务具体分配给个人,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十分混乱[1]。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综合素质较低是另一个严重地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上,一方面,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认识程度和认真程度都不够,许多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认为,施工现场的管理的主要任务只是严格抓好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只要保证有一个较好的质量即可,而对于其他问题的管理则属于不必要的负担,因此许多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往往忽视各种必要的管理工作和对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比如文明施工的问题,安全生产的问题。而这一看似不重要的问题却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松弛,塌陷事故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脏乱差现象存在严重,不断有各种问题出现[2]。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人才十分匮乏,许多临时上岗进行管理的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欠缺,甚至根本不熟悉如何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管理。

2.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许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许多建筑企业负有责任,首先缺乏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规定,不能有效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也不能满足实际施工工作的需求。另外,建筑企业缺乏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责任意识具体向每一位管理人员阐明,也没有对每位员工负责的安全责任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区进行详细划分,没有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是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到位的表现。这种情况常常式的建筑施工出现差错得不到纠正,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时,管理人员会由于相互推诿或者松懈而不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隐患排除和给予警告,这就难免会有一些事故发生。

3. 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对于质量的控制,不仅仅局限在施工完成后对于所施工的建筑的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检测,还应该在施工之处就严格把控一切施工问题。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对施工质量的优略的控制能够把握住施工的整体情况,包括施工人员对于此次施工情况的态度,还有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情况等等。因为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往往是整体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态度的反映,也是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情况和管理态度的直接反映。因此为了培养建筑人员的质量意识,保证施工正常有效的进行,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只有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促使员工施工的质量意识提高,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力保障。[3]

3.2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制度

建筑企业应当加强有关员工个人的责任管理,将建筑企业的施工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并对各部门所负责的问题进行严格考核,特别是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建筑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和保证施工的质量,应该建立和落实相关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度,将具体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各方面问题分配到个员工,并要求在每个人负责的具体工作上明确标注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例如哪位管理员工负责那片区域的安全保护工作、哪位管理员工负责各种施工工作的协调那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员工负责建筑材料的供给和优质适合的建筑材料的筛选等等。只有建立和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给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员工以责任感和施工紧迫感,激发相关管理员工的责任心,才能保证建筑施工安全顺利高效地进行。

3.3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现场工程监理和事故抑制与解决管理(不仅包括对突发事故现场的迅速解决和应对,还有对事前的各种安全隐患的排除及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小损失的紧急措施和事故教训的总结),必须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些在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的培训,这些能力是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最基本保障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在平时就应着力培养其每一位员工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及各项施工任务的组织、计划、协调能力,努力引导员工严格遵守建筑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思想觉悟上的提高。此外还要经常培养和倡导员工使用一些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对施工进行及时性监督管理,如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使用。

4.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企业必须要抓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认真地对待在施工建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努力解决掉这些问题和隐患。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但无论施工现场有多复杂,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都是很简单得,那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必须将建筑工程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的同时,统筹兼顾的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好各项管理任务,保证建筑施工安全顺利高质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夏燕燕,建筑施工管理[M]广东:广东出版社2011:43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激励员工

一、充分提高人员素质

项目管理中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优劣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工程质量好与差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善于有效沟通

对于现场管理来说, 有效沟通不容忽视。因为管理的每一件事都包含着沟通。管理者没有信息就不能决策, 而信息只能靠沟通获得, 一旦作出决策, 又要进行沟通, 否则决策无法传达落实。上述沟通一般多指技术程序等方面的沟通, 在管理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 而另一方面的沟通———人际沟通则常常被忽视。人际沟通通俗的讲就是情感沟通, 职工的情感, 是当前形势下一种亟待开发的人力资源。情感对职工的思想理念和敬业精神都有重要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常年在外施工、工作条件艰苦, 应更加注重对职工进行情感沟通。所谓情感沟通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 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 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 从而培育亲密的人际关系、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使员工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因此, 要把情感沟通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尊重员工、关心员工, 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使人才充分发挥潜能来更好服务于企业。实际上, 现代工程管理在制度上也融入了情感沟通的成分, 如人身、设备以及工程的安全及现场的文明施工被提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 将其纳入管理的职责范围并付诸实施, 而这两项在工程建设中有其独特的间接效应。工程的实施、机械的使用均掌握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之下,现场安全文明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人的情绪控制着人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力度和质量。当然在做好规范要求的职责以外, 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握情感沟通。

三、切实有效地激励员工

一般来讲, 要切实有效地激励员工,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认清个体差异。众所周知每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个体,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如体型、力量、文化,个性等差异, 他们的需要、态度、个性及其他重要的个体变量各不相同, 必须据实际动机加以激励。

2、量才而用, 人尽其才。大量的研究证明将个体与职务进行合理的匹配能够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如给高成就需要者赋予一定的权力或独立性, 而不要使其从事与其需要不一致的工作, 当他们面对中度挑战水平的目标, 并且具有自主性和可以获得信息反馈时, 能够做得最好。但是, 并不是每一名员工都会因工作的自主性、变化性和责任感而受到激励, 这种激励只对高成就需要者起作用。

3、确保个体认为的目标是可达到的。无论目标是否可以真正达到, 如果员工认为目标无法达到, 则他们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因而, 必须保证员工充满自信心, 让他们感到只要更加努力, 就可以实现绩效目标, 得到应有的报酬。

4、奖励与绩效挂钩。管理者必须使奖励与绩效相统一, 金钱是大多数人从事工作的主要原因, 以绩效为基础的加薪、奖励及其他物质刺激在决定员工工作积极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要增加奖励的透明度, 以便更大程度的达到激励的效果。

5、个别化奖励。由于每位员工的需要不同, 因此对某人有效的激励措施并不一定适合于他人, 应当根据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 如加薪、晋升、授权、学习培训、参与目标设定和决策的机会。

6、检查公平性。员工应当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是对等的。即员工的经验、能力、努力等明显的付出应当在其收入、职责和其它所得方面得以体现, 并各不相同。但是在公平性的问题上, 由于工作岗位的不同和员工认识上的差异, 使得这一问题十分复杂。绝对的公平是无法实现的, 只能在制度和岗位的约束下, 达到相对的公平, 并加以引导, 使员工不公平感转化为获取更高报酬的动力。

第11篇

关键词:培训项目;管理者;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项目管理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具备与培训相关专业(工种)的工作经验或教学经验,还应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掌控培训进程,更好地为学员服务,为项目服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达标,就会对培训结果产生不好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从职业精神、技能方法、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职业精神

精神素质是培训项目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价值观、政治素养、职业精神等。精神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精神必然在培训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为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的作风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等。当培训项目管理者乐此不疲地对待工作的时候,他们将会直接感染参培的学员,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有句话说的好,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

二、技能方法

当前,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素质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员工培训的管理再也不能恪守以往的管理办法了,必须运用新的培训管理方法,这就要求培训项目管理者要始终注重锻炼和掌握新的管理技能和方法。比如,现在运用比较多的团队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等。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培训项目管理者都应当从培训管理工作流程中总结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实施制度化管理。例如,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考核管理制度、现场演练管理制度等。只有将制度纳入培训管理的整个流程,培训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现在笔者经常会到中国石化下属单位的实训基地或生产现场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技能操作,这会对项目管理者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首先需要提前和任课老师对接课程,在开班前再详细交流细节,在出发前再核实演练流程及现场组织。最终这些内容都以表单的形式得到落实和确认,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者对现场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有效保障了培训质量和实施效果。

三、管理能力

培训项目管理者每天面对的工作可能是千头万绪,其管理能力的内涵也是十分丰富,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激励考核能力、危机管理能力、谋划决断能力等。从当前培训项目管理的实践来看,尤其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沟通能力

沟通体现了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是增强培训项目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培训项目管理工作。

(二)是协调能力

一个项目的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时还会遇到工作冲突。我们要善于协调,整合多种资源和力量,妥善化解矛盾。

(三)是创新能力

无论是培训理念、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手段、培训方法,都需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培训管理者从事的是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工作,其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员工培训的效果。每一名培训项目管理者应当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反复锻炼、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有效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覃容.班主任是企业培训工作的灵魂.现代企业教育,2012(03).

[2]周金堂. 加强培训管理者培训的思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第12篇

[关键词] 企业 基础管理 工作

当前,在一些企业中由于忙于重组,忽视了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工作,基础管理薄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比如,管理者的心态浮躁,临时思想严重;管理混乱,纪律松弛,有章不循,自律不够;消耗破定额,成本超核算,跑冒滴漏严重等,形成了明显的“阴沟”现象。暴露出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致使存量不活,效益不高,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做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一、加大基础管理制度执行方案,遵章循规,依法管理

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从认真建设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起。有规矩,才能有方圆。只有规矩现代化、科学化、企业才能现代化、科学化。为此,企业要建立基础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使企业科学、合理、高效地运转。过去企业曾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随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有些制度已经老化,大部分规章制度急需健全。比如,定额制度、标准制度、财务制度、作业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信息收集制度、交接班和考核制度、应知应会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等。健全这些制度是办好企业不可缺少的。基本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科学适用符合实际。要明确,必须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什么不能做,做错了怎么办等,使企业人人心中有数,大家有个共同的标准,不仅使企业有章可循,而且使基础管理制度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企业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特色,既符合经济客观规律又遵章守法。

二、从班组建设入手,抓紧抓牢现场管理

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单位,没有过硬的班组就不可能有过硬的现场,也就不可能有过硬的施工质量。

要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体现人本领先凝聚管理的特色,人在企业的人力、资金、信息、时间、物资、资源诸要素中是最宝贵的,也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所以,尤以提倡野外单独作业为主的企业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也就是把对物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并以人的管理为中心,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员工不仅敬业,而且要乐业。培养良好的企业精神,建立企业文化,凝聚人力,聚集合力,激发员工的智慧和积极性,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要健全严格控制的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不仅包括交接班巡回检查制、设备维修制、安全生产制,还要增设文明生产制、质量负责制、班组核算制、岗位练兵制、班组政治思想工作制等。如:岗位责任制。这是班组建设的核心,要通过“定岗位、定工作、定人员、定责任”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物物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要建立岗位工作标准,员工标准要从“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四个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又如:班组核算制。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一般包括产量、质量、消耗、工时利用率、修旧利废、事故损失等七项指标,结合企业实际订出指标,订出标准,严格控制考核,使各制度一项一项的落实。要通过这些制度,使班组建设逐步达到“五化”即:行为规范化、行为文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目标化、岗位责任化。

要科学管理,提高水平。首先是设施水平,加强硬件配套建设,如现代先进工具设备等;其次是人才,即培养高、中级技师、通用专业人才等。有了基础设施,又有人才,就为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实现管理的公平性、科学性,抓好量化管理

实施量化管理具有实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通过具体实在的数据反馈主体行为,判断是否临界、越界,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推行量化管理,有利于追求实际效果,规范管理行为,促进职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经济效益。

要提高对量化管理工作的认识。量化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初始阶段人们往往不习惯,怕麻烦。因此,必须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起点的要求,针对本企业的实际,对量化管理精心设计,谋篇布局,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严控运行,建立严谨的量化管理系统,驾驭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使职工产生共识,上下共同推行量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