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

时间:2022-05-20 17:0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研究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

第1篇

摘要: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服务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培养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迫在眉睫。基于国外养老人才专业化和职业

>> 卓越视野中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与配套机制研究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实现路径研究综述与展望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房地产评税人才培养路径 浅谈我国航海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高端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广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老年社会服务政策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字秀春.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2015-12-18]..

[3]民政部.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12-18]..

[7]刘鹏程.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集体采访[EB/OL]. [2015-12-18].http:///article/zwgk/mzyw/201503/20150300784531.shtml.

[8]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2-97.

[9]冯婉仪.园艺治疗――种出身心好健康[M].香港:明窗出版社,2014:124.

[10]田苗.园艺疗法对老年人健康的积极作用[J].绿色科技,2014(3):309.

[11]张明,朱爱华,徐成华.城市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2.

[12]史金玉.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本土化路径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2013(1):33-35.

[13]魏飚.中国加大对失智老人人性化关怀[EB/OL].[2015-12-25].http://news,

第2篇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工作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自闭症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已占中国各类精神残疾首位。2013年重庆日报报道,过去10年,儿童自闭症呈爆发式增长。2005年,美国筛查数据表明,每166名儿童中就有1名自闭症儿童。国内专业研究机构数据表明,20年间确诊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上升百余倍。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在160万以上。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精神残疾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1.01‰,其中自闭症儿童36.9,约为4.1万人。2006年,我国首次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并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与此同时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被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

庞大自闭症患者群体及其家庭面对的困境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自闭症患者需要家庭终身的照顾,这使得很多家庭不堪经济和心理的重负,出现了严重的家庭功能不良,甚至因为孩子的自闭症,使得家庭也逐渐走向“自闭”。对于自闭症者家庭而言,如何应对社会排斥?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对社会大众而言,如何才能接纳这一特殊群体?对于社会的工程师,将怎样搭建自闭症者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才能营建平等和谐、包容发展的社会环境?

由于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整体不高,缺乏对自闭症儿童群体的关注,该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尚不完善。社会工作的本质要求社工帮助自闭症群体,同时自闭症家庭也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其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发展。因此对社工介入自闭症群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闭症家庭为介入对象,探索研究社工介入自闭症群体的实践路径。

二、家庭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现状分析

心理学认为,当人遇到压力情景时会引起情绪冲动而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人往往会不自觉的运用习惯性内隐的和外显的行为来处理主客观的冲突,以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环境的适应,这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人在遇到内外部的刺激时的一种不自觉反映认知评估理论认为,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估为了解决超出自己能力和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不断作出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行为就是“应对”,应对是人面对内外部刺激时一种有意识的,主动调节内心平衡和适应环境的表现,应对是一种包含多种策略的、复杂的、多维的态度和行为过程。人首先对压力情境进行认识和评估,产生态度,不同的态度态度影响着压力情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程度和时间差异。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人“知难而进”;消极的态度促使人“逃避”在此基础上,个体将对压力情境做出具体的行为。在调查中,不同的家庭对自闭症本身的感受和接纳程度是不同的,继而影响着他们对待自闭症儿童和社会反应的态度和方式。

1.自闭症者家庭对自闭症的态度

在调查中,面对“您和配隅是否接纳孩子是自闭症”“您和配偶接纳孩子患症经历的时间”“您对孩子自闭症的认知”、“您对患症孩子的感受”等问题时,被调查者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程度较高,超过87%,被调查者本人(通常是主要照顾者)比配偶接纳比例高出8.7%从接纳的时间来看,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时间在“1年及以下”超过72.5%,被调查者本人比配偶接纳所经历的时间总体上要短。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度较高,其所经历的时间也较短。自闭症者家庭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越高,家庭成员态度越一致,接纳时间越短,对自闭症者的康复和社会融人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2.自闭症家庭对自闭症的认知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10.6%的人认为“自闭症终身不能治愈,孩子是残疾的”;53.2%的人认为“终身需要辅助,通过干预能减少辅助依赖”;有34.0%的人认为“可以积极干预,能恢复常人的基本功能”,还有2.1%的人认为是“其他”。 从认知上看,超过4/5的被调查者的认知是相对积极或积极的认知的积极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自闭症者家庭努力面对现实,并为社会融人提供动力。

3.自闭症家庭对自闭症儿童的情感

调查显示,面对自闭症儿童“是我的孩子,我有责任抚养并照顾其未来”占85.4%,“是家里的一个宝贝,让我成长很多”占58.3%;愿意用自己生命的时间换取他(她)的健康”占52.1%;“非常着急,尽最大的努力密集干预,不惜牺牲自己正常生活”占52.1%。这些家庭在情感体验上具有正向和积极的方面,体现出家庭的“责任感”、及“奉献感”同时,统计也显示,依然有部分家庭对此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无奈”、“自卑”、“罪过”甚至“厌恶”等,这对自闭症者的成长及社会对家庭的接纳及反应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比较而言,自闭症者家庭积极的情绪体验明显高于消极的情绪体验情感的接纳能给予自闭症者更多的正面情感支持,也利于自闭症家庭更好应对社会的压力。

三、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实践路径分析

自闭症儿童家庭所面对的困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难题,它不仅需要依靠家庭本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厅力量的支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是社会冲突化解的安全阀,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剂”。社会工作的功能在于协助个气和社会解决问题,发展个气潜能,改善个灰生活和促进社会福扯其直接功能是提高人们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改善人与环境的互动,发展和调整社会政策等;其间接功能是促进社会整体运行和良性发展因此,社会工作对保护社会的安全网络、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调节市场与人性的冲突、促进社会团结与整合、参与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1.社工介入政府方面的支持。提高政府的关注度,推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层面上,社工扮演倡导者的角色,促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倡导政府部门积极采取行动,解决自闭症群体的社会问题。社工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的宣传、倡导,借用媒体的力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协助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社工可以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构,协助监督政策实施,进行相关评估报告。

2.社工介入医院方面的支持。联接医务社工,提高治疗诊断水平。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社工作为连接资源的桥梁,可以联系专家来对医院现有的人才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政府部门的协助帮助医院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完善医院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的诊断―康复―评估系统,为孤独症群体的康复提供帮助。

3.社工介入机构方面的支持。鼓励倡导为主,资源提供为辅。在机构方面,社工主要扮演鼓励倡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社工要促进现有机构科学发展,鼓励成立更多的机构。同时帮助机构争取政策支持,协助机构更好地科学发展,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

4.社工介入学校方面的支持。协助提高培训水平,推动建立全纳性学校。一方面帮助培智学校提高康复水平、教学水平,鼓励培智学校全面发展,重视自闭症群体的康复。另一方面,联系学校社工,运用专业的方法,呼吁政府建立全纳性学校,保障孤独症群体的受教育权,正视孤独症群体的利益,给予孤独症群体上学费用优惠。

5.社工介入家人、亲朋方面的支持。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同时使用,解决家人朋友支持困境。一方面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组建自闭症家长活动小组。通过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孤独症家长减轻心理压力、拓展就业途径,缓减经济压力。同时,通过社交工具建立QQ群等,促进家长交流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孤独症家长面临的问题,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孤独症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6.社工介入社会方面的支持。开展知识宣传,创新企业帮扶,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在社会层面,社工主要扮演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提升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度,呼吁社会大众献出自己的爱心,为自闭症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其次,社工在和企业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家庭―自闭症儿童”的帮扶模式。企业为自闭症家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能力,进而可以为孤独症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同时企业也可以进行捐款活动,直接为孤独症家庭提供帮助。再者,社工可以组建专项的志愿者服务队,吸纳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特别是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为孤独症群体提供帮助。同时社工本人也可以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推动“社工+志愿者”模式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工负责组织管理志愿者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孤独症群体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更好的康复,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伟合.用当代科学征服孤独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2-139.

[2]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卫生局.2004年北京市0-6岁儿童残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3]李敬,程为敏.透视自闭症―本土家庭实证研究与海外经验[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4]连福鑫,贺荟中.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4).

[5]杨广学.美国自闭症专业服务机构运作模式考察[J].中国特殊教育,2010.(8).

基金项目:

本文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社工介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11230020。

作者简介:

第3篇

《在中国的20年—— 以民间组织为视角》

近日虐童事件频发,如何保障儿童权益成为大众关注的舆论焦点。11月20日,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等机构报告《在中国的20年》,从民间组织的视角对20年来我国践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状况作出回顾与分析,分别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设“以政府为主导,民间组织为主力,社区为根据地,家庭、学校为后盾、儿童为中心、社会为保障”的“一体、两翼、两后盾、一中心、一保障”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模式。目前,我国保护儿童权利的机制还不健全,缺乏覆盖全国范围的儿童保护联动机制,法律存漏洞、机制不健全为实际的儿童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报告建议,从民间组织、社区、家庭、学校等层面建立儿童保护联动机制,其中,社区专业性儿童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立是建立联动机制的关键点。

《转型期昆明市流浪儿童调研报告》

云南省家馨社区儿童救助服务中心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2011年、2012年6月到9月间,以家馨中心救助的儿童及昆明街头的流浪儿童为样本,对流浪儿童群体进行了分析调研,于近日《转型期昆明市流浪儿童调研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流浪儿童群体构成复杂,有因为家庭贫困外出打工不着而陷入困境的,有因父母离异使儿童无人照管而流浪的,有不堪忍受家庭暴力外出逃避而流浪的,也有被拐卖陷入困境的,还有因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儿童失去有效监护而导致的流浪,也有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儿童被忽视使儿童流浪。近年来流浪儿童的规模未见持续的减少或增加,但存在的方式却从显性走向了隐性。

至于流浪儿童的数量,学界和业界普遍引用的数据是2003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估算,为100万到150万之间。

第四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

主题报告

11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共同名为“财‘劲’其用,有效公益”的研究报告,对非公募基金会管理等问题进行考察和探讨。报告指出,目前非公募基金会公益募捐市场相对封闭,缺乏开放、多元的募集对象和筹集模式,从而导致整体筹资规模相对较小,并成为制约基金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公益资金的使用方面,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整体资金支出规模偏低,50%的基金会年度总支出少于166万元。而大部分基金会对草根公益组织的资助非常少,这与国外私募基金会的一般运作形成较大反差。

《NGO企业沟通手册》

由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和欧洲欧盟驻华代表团资助编撰的《NGO企业沟通手册》于11月21日发行,这是国内第一部专为本土民间组织编写的关于如何跟企业打交道的指南。该《手册》收入了来自NGO、企业、非公募基金会、公益组织孵化器等方面的37个案例,展现NGO与企业打交道过程中常见的三种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特别探讨了NGO如何监督企业实现其社会责任的话题,全面讨论民间社会与企业这两大部门之间如何开展长期的、可持续的沟通合作以解决社会问题。案例显示,目前在中国,NGO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沟通方式一般分为对峙型、合作型、对峙加合作型三大类,其中对峙加合作型最为稀少。

第4篇

关键词: 善治; 社会工作; 乡镇社会管理; 基层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5)04006207

“人类对善治的关注与人类文明本身一样历史久远”。治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主要创始人之一罗西瑙认为,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实现。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个人、公共或私人机构用来管理他们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使相互矛盾和各不相同的利益群体彼此容纳并且实现合作。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重要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或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的主体既有公共部门,也有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善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佳状态与目标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把善治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目标。对于其内涵,可谓众说纷纭,尚未形成共识。联合国人权高级委员会办公室(OHCHR)认为,善治是在治理过程中从根本上排除和腐败并完全尊重法治原则,对善治的真正检验是在实现公民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方面,为实现人权目标所做的努力程度;善治包括透明和公信力等要素和平等与公平等价值观,善治必须保证公民特别是最贫困人群的基本需求和有尊严的生活。只有最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受益时,治理才是善治。李向前认为,善治是治理的最高标准和理想状态,包括“善者治理”“善于治理”和“善态治理”。

尽管人们对善治的认识不一,但无论从何种角度加以界定,善治的核心要义和旨趣都是可确定的,即强调普通民众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参与、多元行动主体的权力制衡与权利保障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它意味着一种能对民众需求保持高度敏感性并作出积极回应的方式,通过建构并使用合适的制度措施以有效应对社会问题与矛盾。

(二)乡镇社会管理旧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乡镇社会管理有其特殊性,“乡镇虽小,肝胆俱全”,“上边千条线,下边一针穿”等说法反映了乡镇社会管理的特点。面对日益增加的复杂性需求,原有的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变得应接不暇和疲于奔命,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管理人员的管控思想较严重,致使民众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社会管理本应管理和服务并重,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但长期以来,相当多的乡镇干部在总体工作安排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在社会管理中又重管理轻服务,习惯于“管”“卡”“压”等传统的不够合理的工作方式,对被服务的社会成员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长期以来形成了坐着办公的不良习惯,对普通民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和所愿缺少足够的主动了解和科学调研。相当多乡镇管理干部在自上而下的各种指令、任务、考核、应酬中疲于奔命,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习惯于运用行政权力对社会组织及基层民众进行管理,无暇也无兴趣关心基层民众的疾苦、问题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这种社会管理主客体之间的断裂使基层民众的诸多内在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满足,为社会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

2.乡镇政府职能错位与其他行动主体功能缺位,导致社会管理秩序失衡

目前我国基层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韦伯式的层级制管理模式,它依赖于标准的工作过程,难以为提高效率提供有效的激励,而是着力于怎样避免犯错误,存在组织僵化等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导致乡镇政府难以灵活应对,管了很多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越位”和“错位”现象时有发生,公共权力侵入私人领域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事情没有人去管理,政府缺位,其他社会管理主体也缺位,社会管理秩序处于失衡状态。一些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无法正常表达,正当合理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种不均衡状态甚至可能会使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为非作歹、祸害民众,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3.乡镇社会管理旧模式的内在设置,难以应对急剧的社会变迁及随之出现的社会矛盾

农村基层社会矛盾频发及社会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乡镇社会管理过分注重基层的政治性而忽略了社会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正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问题突出,比如贫富分化问题、土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分化问题等。但是乡镇既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及其内在设置缺乏应有的弹性、灵活性及回应能力,难以适应快速的社会变迁和满足民众不断变化的多样社会需求,无法有效化解潜在风险和冲突,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近些年来农村时有发生即是一种体现。

(三)善治对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乡镇社会管理旧模式的现实难题制约着改善民生的目标实现,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突破与发展。具体而言,善治对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主要有四点。

1.立足民众的需求和能力,把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贯彻始终

善治的核心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善”意味着尊重民众意愿,提高民众能力,也意味着一个高效用和高效率的政府功能来努力满足所有公民增长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民众的需求不断扩展和提升,社会事务日益增多,社会管理的主体迫切需要重新界定与整合,以弥补政府单一力量的局限或不足。因此,社会管理主体不仅局限于政府部门,还需包括许多非政府部门。尽管目前我国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尚不完善,政府应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过程中起引导作用,着力推动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才能缓解政府压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将精力和资源集中用于真正应发挥作用的领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3.注重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民众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善治强调民众的中心地位。因此,在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中,必须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真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注重科学调研,切实找准民众的关注点,使基层民众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新的发展实践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听指挥,表面上服从,内心里却有不满或不情愿。要达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乡镇社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真正具备贴近民众、深入民众、了解民众、带动民众、服务民众的理念与能力。同时还应借助各类社会组织激发民众的主动参与热情,促进民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4.着力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增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善治观点认为,只有最贫困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受益时,治理才是善治。他们的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成为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底线要求。要建立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借助法治化、制度化、组织化与社会化的力量保障他们的权益,使他们在多元利益格局中获得应有的尊重。

社会工作作为理念、制度、方法和人才的综合体,其专业品性契合了善治对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可为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二、善治视域下的社会工作与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一)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创新及社会治理的协同性与契合性

社会工作兴起于欧美,是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功能。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设置与专业化力量,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用个案、小组和社区等科学的专业方法服务他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旨在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互助和社会公平正义。随着我国各地探索实践的深入,社会工作正逐渐从直接服务扩展到参与社会管理,从解决社会问题扩展到预防社会问题。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走向多主体、多元化治理背景下,社会工作日益显示其重要性。

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而社会工作的目标正是增强人的社会功能,关注如何帮助个人、群体或社区增强其发挥社会功能的能力。它通过各种专业方法,在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开展工作,解决人们参与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困难和障碍。社会工作对促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专业优势。它不是把工作对象只看做被救济、被改造、被动员的客体,而是看做多元主体的一部分;它善于调动主客体两方面的积极性,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和介入问题,从而有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社会工作可在实质上和深层次上参与社会治理。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率先在社区管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领域引介了专业社会工作,满足了新时期的社会需求,使社会工作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二)善治视域下社会工作对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功能定位

1.理念优化

理念的优化是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不断深入,乡镇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政府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生问题。在此背景下,以往强力的管控手段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理念的深层优化与转变刻不容缓。社会工作是一个关心人且认为只有尊重人和理解人才能改变人的专业,它把改进人类福祉尤其是弱势群体福祉作为自己的专业使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养分,且有一系列科学具体的方法保障其专业理念落实于实践,从而使乡镇社会管理理念优化的功能落到实处。因此,乡镇要改变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与旧模式,促进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逐渐激发基层民众自主性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社会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依靠力量。

2.方法改进

乡镇政府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为基层民众提供服务。它是整个政府体系的终端,其所作所为及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关系到民众的生存状态与政治信心。但是,由于政府工作方法以及既有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可能会导致乡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下降或者民众并非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政府有心提供的服务无法达到民众的要求和期望。社会工作作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并致力于助人自助的专业与职业,对保障以服务对象为导向的服务质量有着科学的、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因此,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合理有效地在乡镇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融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乡镇地方实际完善和落实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政策,将促进传统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促进乡镇政府制定更有实效的政策和制度措施,更好地提供民众满意的公共服务。

3.风险化解

社会管理旧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要承受代价和风险。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必须要考虑如何有效化解社会风险。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高风险期和危机频发期,风险形态复杂多样,然而既有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侧重于事后应急性抢救,这种模式往往又强化了社会风险。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和专门人才秉承专业理念与科学方法,通过实践的广泛介入可形成制度化的影响力,帮助解决困难群体和边缘人群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社会不满情绪,防范社会风险。同时,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使乡镇社会管理体系更好地预判基层民众的内在需求,采取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化冲突于未发,降低社会管理风险。

4.人才支持

在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变革过程中,人才是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元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社区建设、婚姻家庭、残障康复、职工帮扶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这一独特的职业优势使其可为乡镇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在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并对相关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社会工作素养培训,培育和孵化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协会和服务站,将为乡镇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多层次、立体化的组织与人才支持,使社会工作的理念优化、方法改进和风险化解等功能实现获得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影响力。

三、社会工作推进乡镇社会管理走向善治的实现路径

(一)提升乡镇社会管理制度对基层民众需求的回应能力

1.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制度以民众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善治特别强调民众中心导向,并认为如果不是以民众为中心,制度就会成为绊脚石。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转型会打破既有利益格局而创造新利益格局,往往会使贫困群体特别是在转型中地位相对下降的群体产生剥夺感和心理不平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通过澄清与沟通等方式,引导人们认识到因个人能力和社会条件限制造成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其他阶层或群体的认知偏见与不满,减少观念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利益纷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优势视角和赋权理论,帮助弱势群体更清楚地分析环境及自身优势,提升其改善生活的主动性与能力。

2.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创新基层社会矛盾的调解机制

社会矛盾往往是由于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以人为中心及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它运用科学方法和技能为有困难的人提供服务。乡镇政府可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方式促进社工机构及专业人员参与到基层社会矛盾协调中,或者使一线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社会工作技能并应用于社会矛盾化解。依靠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个人、家庭、群体解决现实问题,利用澄清、同理心等沟通技巧使矛盾双方更理性地对待矛盾;另一方面还可有效预防个人和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社工机构和人员作为民众和政府的“中间人”,可通过对政策的反馈和干预,引导人们有序而理性地行动,优化社会矛盾的协调机制。

(四)促进乡镇社会管理旧框架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与革新

1.改革乡镇政府的行动方式,给其他利益主体发挥作用创造空间

乡镇社会管理旧模式运行中过分依赖自上而下管控的状况是阻碍基层治理创新的关键症结。通过引入和渗透社会工作元素,可使乡镇政府在发挥职能时更多采取“助人自助”“平等协商”等方式,充分尊重其他行动主体的利益与想法;并逐步构建不同主体有序协作、共同参与的实践体系,实现从单一依靠政府向依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转变。基层政府可更明确多元利益主体间有序合作的边界,梳理清楚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的管到什么程度,给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利益主体发挥作用创造出空间,从而最大程度消减“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在基层的弊端与不足,充分发挥“社会”的积极作用。

2.推进基层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力量整合

基层社区是社会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可以以社区为平台,扶持社会工作参与到基层社区发展中,培育社工服务机构,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开放式联动,使民众需求得到更充分回应及更全面满足。针对当前社区行政化严重的情况,可采取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方法开展公共事务管理,逐步理顺社会工作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居民之间的关系,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协调的和谐互动机制。着力发展民间社工服务机构,使之成为承载政府职能转变和专业人才施展才能的重要载体,培育各类与民众需求相关的社会组织,调动民众参与,激励社会组织发挥好协同创新功能,使基层社会的各种力量实现充分有效整合。

四、结束语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在既有社会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破旧立新来稳步实现,不能急躁冒进,试图一蹴而就。乡镇社会管理的旧模式偏重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对民众需求缺乏响应,对社会的自主性欠缺关注,这种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由善治理念引领的乡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特别重视民众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参与,关注多元利益主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正是由于这一目标旨趣,使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理念的社会工作可在其中发挥独特而有效的功能,促进乡镇社会管理旧模式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克服现实难题而趋于善治。不可否认,我国的社会工作尚面临提高社会认同度和资源整合力、健全基础性制度安排、推进职业化和本土化水平、提升政策倡导力与反思批判功能等现实问题。但可以预见,随着发展进程中上述问题的逐渐克服,社会工作在我国基层社会善治中的功能将得以更充分实现。

[1]哈斯・曼德,・阿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M].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杨春福.善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J].法学,2011(10):46―49.

[3]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5.

[4]潘小娟,张辰龙.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23.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11.

[6]李向前.走向善治: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要义[J].人民论坛,2013(8):34―35.

[7]曾维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一个复杂系统的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2013(4):33―41.

[8]陶学荣,陶.走向乡村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93―94.

[9]林兴初.基层协商民主与乡镇善治研究――基于浙江温岭“新河实验”分析[J].学术论坛,2013(9):33―37.

[10]周小花.治理理论视角下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J].前沿,2013(16):113―115.

[11]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3):97―103.

[12]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4):101―107.

[13]李迎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4(1):96―104.

[14]柳拯.战略谋划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13-12-23(2).

[15]王思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社会治理[N].中国社会报,2014-01-10(5).

[16]林辉煌,吴秋菊.中国农村进入风险社会――中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迫在眉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7-21(11).

第5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档案;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134-02

工程建设档案是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分支,属科学技术档案的范畴。一项大型工程的建设会形成如设计图纸、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施工文件和合同文件等各种各样的文件,这些文件都必须按照时间顺序,分类、分项妥善归档管理。严格规范的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可以避免工程失误、施工错误、工期延误和索赔事件的发生,对于建筑产品的使用管理、维护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工程建设档案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利用、保存价值的历史性文件。一个建设项目,从概念提出、规划思路、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报告以及实施过程中大量的往来文件等,归纳起来就形成完整的工程档案。

一、工程建设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主管部门的公文、信函等

主要包括有关主管部门的立项批复、工可批复、规划部门的“两证一书”、土地批准文件和有关证书等核准文件、环保和安全等部门的批准文件以及报建、质量监督等有关文件。

(二)项目前期工作文件

包括规划方案、预可研报告(立项报告)、工可研报告、环境评价报告、劳动安全卫生评价报告、初步设计文件、设计变更通知、工程地质报告、施工图、以及竣工验收报告等。

(三)项目内部管理文件

包括各种合同文本、招投标文件、监理报告、技术咨询报告、施工日志、竣工图、工程付款单据、事故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会议记录和现场报告等。

二、工程建设档案信息工作的特点

(一)分散性

工程建设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城乡经济建设,生产管理活动中,是从事基本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之间形成的有价值的材料。

由于城乡规划建设活动的各个环节由各种人员来完成,这就需要有许多个单独的立档单位来反映整个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

单从甲小区住宅项目开发来说,从建设单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始到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设计再到施工单位的竣工、验收等环节,必须由这三个独立的立档单位提供,缺少其中一个单位的档案,就无法全面地反映整个过程的状况。

(二)复用性

工程建设档案信息来源的分散性决定了其复用性。从甲小区住宅项目开发来说,建设单位把从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始到设计前形成的材料归入档案,这部分档案中的有关内容提供给设计单位作为设计依据,当设计完成后,这部分材料也就随着施工图一起归入设计档案中,设计单位再把施工图提供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这样,三个单位的档案就出现复用现象。这种复用现象必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档案的形成之中,使其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三)多样性

在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档案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一个工程由设计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设备及管线安装-竣工验收阶段组成。这必然使其档案形成的周期较长,内容多样,且自始至终将有许多变更、修改。这就需要各个工作环节的互相配合、互相提供、互相制约。

三、工程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

鉴于工程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来源的分散性、复用性、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好更科学地使工程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工程建设档案网络系统

按照工程建设档案建档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基建项目规模大小和投资性质建立分级控制的网络系统。各单位领导要积极创造条件,以各种方法开展档案业务活动,定期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专题性探索,并寻找解决的办法。以技术责任制为核心,形成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互相制约的机制,各单位之间及时提供设计、施工变更、修改信息,完整、准确地保存好各个工作环节上产生的档案材料,真正使其起到全面鉴定基建工程质量,全面使用和维护建设工程的重要依据作用。

(二)工程建设档案、工程建设规范、标准、情报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向外扩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仅靠档案信息反馈还远远不够。工程建设规范、标准、情报信息资源因与档案信息资源在内容、载体材料、目的和作用等方面有着相同的特点。对其实行一体化管理,导致一种“全体信息观”的产生,使企业的档案真正成为该企业的信息集散地,更好地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起到“参谋”、“智囊”作用;为设计工作提供正确的设计依据,起到“铺路石”的作用;为土地使用、工程质量纠纷、房产纠纷、地下管网埋设等大量的社会工作提供第一手原始依据,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起到“勤务员”的作用。

(三)稳定发展具有现代化管理才能的档案管理者队伍

由于工程建设档案信息来源的分散性,内容及载体的多样性,迫切需要我们的档案管理者具有高度的鉴别能力、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第6篇

社会学学科体系由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三个部分组成。1999年7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社会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确定了大学本科社会学专业10门专业主干课,它们是: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或中国社会学史、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概论、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现代化)[4],建立了社会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涵括了社会研究方法(笔者所在学校沿用了传统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两门专业基础课。一些高校还围绕社会学研究方法开设了其他方法课程,如《统计软件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这些课程都可纳入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体系中。本文仅涉及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和统计软件应用三门课程。社会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从研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巧;及社会学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选题、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五个阶段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社会统计学介绍定量数据资料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包括单变量与双变量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方法。统计软件应用介绍运用统计软件处理定量数据资料的操作技术,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方法的具体操作技巧、统计图表的制作与编辑等技术。这三门课程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介绍开展社会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课程内容联系紧密且各有侧重。这三门课程是相互关联,内涵着逻辑关系,是一个课程体系。[5]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下称系列课程)中的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是社会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统计软件应用也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这三门课在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学恢复的初期,中国社会学界在“打开窗户学习”的过程中,对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关注和引进成为最主要的方面之一。[6]“在引进、借鉴美国社会学的初期,我们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方法兴趣而非理论兴趣”[7]社会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要开展社会研究,必须完整地掌握这三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缺一不可。同时,系列课程也是社会学学科体系中应用特色最突出的部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逻辑过程,更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掌握社会研究的综合技能和具体技巧,如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成功地实施调查收集资料、熟练并准确地操作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撰写调查报告,要全面掌握这些方法必须通过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作为社会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各高校通常对系列课程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开课时间的安排到学分及学时的分配等多个环节都会进行充分考虑。但许多高校也由于师资力量、培养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尽合理,教学效果不十分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学本科学生研究方法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当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有:

1.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教材选择、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考核等诸多环节都是以每门课程为基本单位的,很少考虑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及不同课程对教学的特殊要求,缺乏从整体的角度对待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影响到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系统知识。尽管每一门课的优化有利于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但要真正提高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体系的综合教学质量,必须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将三门课程融会贯通,形成体系。

2.系列课程部分内容存在重复交叉,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容易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系列课程的基础,从选题、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到撰写研究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教材中通常都包含了对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与社会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和交叉。再如抽样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许多社会统计学的教材中也包含了抽样方法的内容。如果系列课程三门课程是由不同教师分别授课,而教师们备课及授课时不积极沟通和交流,就容易造成多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讲授,不利于系列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系列课程的性质要求进行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系列课程包含的三门方法课程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另外两门课的基础,只有了解了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过程之后,才能更深刻理解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应用目标。同时只有充分理解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作用,在学习统计软件操作课程时才能真正掌握统计软件的灵活应用,进而认识到统计软件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屡次发现少数学生过分信赖统计软件的操作便捷和计算速度,而对社会统计学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果在统计软件课程学习时困难重重,不是不知如何选择操作方法就是对计算结果无法正确理解。因此,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每门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深刻理解系列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着手改变现有的三门课程独立授课缺少联系的模式,促进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贯通,实现课程之间的整合优化。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2001年开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2002年开始开设社会学本科专业,2009年开始以社会学类专业合并招生,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是社会学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前开设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课程,进行专业分流后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分别开设统计软件应用课程。笔者自学校开设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以来,一直承担系列课程包含的三门课程的讲授任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逐步认识到系列课程教学安排及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如早期教学安排中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第二学期开课,社会统计学第四学期开课,而统计软件则安排在第六甚至第七学科开课,三门课程的开设时间间隔太长,学生对前一门课程内容遗忘快,教师不得不安排大量课时复习前一课程教学重点,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仍受到影响。经过不断提出修改建议,学校教务部门几次修改教学大纲后,目前三门课程的开设时间比较紧凑,比较容易实现三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顺利衔接和巩固。同时学生较早地全面掌握了社会研究方法后,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有能力参与或申请各级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推动作用。由于本校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由同一教师先后承担教学任务,为顺利实现三门课程之间的整合优化提供了便利。经过不断摸索与努力,笔者开展了一系列推动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整合优化的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所谓整合,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合并全部资源并集中加以运用,以获得大于各个别资源所发挥效果之总和的整体效果。所谓优化,也称最优化、最佳化、最适化,指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对资源加以充分和有效的利用,以获得最理想的效果。[8]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三门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部分交叉重复的现象,笔者在安排每门课的教学内容时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力争对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如在第二学期开设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笔者只简要介绍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的不同特点及其在社会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定量分析的具体内容则不展开讲解。这样既为第三学期开设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做了必要铺垫,也使得这两门课的重点更为突出。再比如,由于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着重讲解了抽样方法,在社会统计学课程中就不展开讲解抽样具体方法,只在简要回顾抽样方法的常用类型后着重从社会统计学角度介绍不同抽样方法带来的概率差异及样本容量的估算,这样安排较好地衔接了同一主题的内容又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其次,考虑到案例教学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大量案例材料。为了更好地推动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笔者在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上做了不断改进和完善。如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讲授问卷设计和抽样方法时,笔者采用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许多大型抽样调查的案例材料,向学生详细介绍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抽样方案及调查问卷设计技巧。在社会统计学课程中讲解单变量统计描述等相关方法时,笔者再次引用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后期发表的调查报告数据,使学生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后期资料分析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理解。在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中,介绍变量编码时笔者则再次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问卷为例介绍问卷中不同变量的编码方法,并从中选择合适的问题编制成更有针对性的问卷供学生练习使用。通过对相同或相似案例的不同讲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会顺着这个思路将在前期课程中出现的案例主动与后期开设的方法课程建立联系),也更好地体现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之间内容的逻辑关系和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开始尝试通过不断积累和改进,建立三门课程可共享的系列课程共享案例资源库。希望系列课程共享案例资源库建成之后,系列课程教学中可根据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课程性质选择合适的案例穿插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也可根据各门课程的学时量和教学大纲的重点合理分布,从而有效避免某些交叉内容和案例的重复讲解,使各门课程的重点和特色更突出。

(二)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但课程重点和目标却各有特色。因此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除了对三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外,还要采取更适合不同课程性质和目标的教学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系列课程的基础,涉及面广,内容较多,且既有强调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如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等;又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具体技巧,如概念的操作化、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偏重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笔者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概念操作化和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具体操作技巧等内容,笔者则努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及增强互动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如分组讨论、课堂模拟调查、分组开展小型社会调查并进行调查体会交流等。社会统计学课程则侧重对基本统计原理的理解和各种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通过课堂大量例题讲解和布置适当课后练习,再进行集中或个别答疑等方法使学生扎实掌握社会统计的基本方法。统计软件课程则从分别安排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模式改进为理论和上机紧密结合的上机课模式,课堂上笔者结合知识点和统计软件的操作特点分时段讲解演示操作过程和方法,及时指导学生进行上机练习,环环相扣,步步跟进。结语在社会学回复重建三十多年来,社会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研究方法在这一时期也进一步多样化、精细化,一些方法类的课程也有所增加,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增设了质性研究方法、抽样方法、SPSS操作等课程。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增设了数据分析技术、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增设了数据分析技术、统计指标与社会项目评估、人口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

第7篇

从古至今,赡养老人一直是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物质赡养问题基本解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凸现了出来。全国老龄办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其中老年人精神缺少慰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的保护正在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不但会影响到亿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有1776亿多的老年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占70%左右,在整个中国老年人口中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质量会影响整个中国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当代学者大部分都在关注城市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关注却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变得极其重要。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特点,为改变只重视物质需要,忽视精神需要的情形,制定出一套适合提升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政策和方案,对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选题上的意义:目前关于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还停留在物质赡养和社会呼吁的层面上。

理论上的意义:有学者提出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下研究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但其更适合于城市老年人,对农村老年人则要从其自身的需求和现实出发,建立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农村建设,这其中就包括农村养老问题,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有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三、相关理论

(一)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现代社会,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都存在社会风险。由于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因此,社会风险也就最容易在社会弱者身上爆发,并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随着该理论的发展,目前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分为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还可以分为内部支持与外部支持。外部的社会支持如同“输血”,但关键是我们要帮助社会弱者自我“造血”。因此,在帮助社会弱者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弱者的自我支持。社会支持理论对本文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需求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目前学术界关于需求的界定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个性》一书中,马斯洛系统地提出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求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求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因此,人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之中。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从需求理论可以看出,不同人、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环境是有不同的需求的,对需求的渴望程度也不同。

四、研究内容

(一)正式支持系统包括政府支持包括政策支持,经济支持。村委会支持,包括建立一种能长期为广大农村服务的自愿者和服务队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鼓励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基础养老设施。非政府组织支持等。探讨这些正式支持系统对老年人精神需要的满足的作用。

(二)探讨非正式支持系统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作用。其中,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支持和同辈群体的支持。老伴的支持,老年人在精神和情感上是非常敏感的。子女的支持,注重和老人心灵上的交流,帮助老年人排忧解困。

(三)探讨老年人的自我调整对老年人精神满足的需要,实现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自我慰藉。哲学认为,内因是失望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五、研究的对象、方法、周期

(一)研究对象

以沂源县某村的老年人的老年人以及子女为研究对象,以精神赡养为研究重点。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类型上,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的调查,在了解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访谈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最后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

1、行动研究法:依据观察和行动的记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改变所需改变的行为,并根据观察记录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研究的推动力,修订研究计划,调整实施方案。

2、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基本情况,由于对我家乡的情况比较熟悉,就采取在家乡附近的村庄进行调查。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期间,根据不同的居住方式,采取分类的访谈:与儿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与儿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分别对他们进行访谈。

(三)研究周期

本课题计划用一年多时间进行研究,从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

六、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订研究方案与具体的实施计划,方案与计划要切合当地实际,立改进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形,要经过广泛论证,要邀请专家指导。

(二)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四项:

1、查阅资料:查阅搜集国内外相关的课题资料。(2013年10月)

2、调查研究:调查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现状,包括人格尊重方面、情感慰藉方面、成就安心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并形成调研报告。(2013年11-2014年1月)

3、制订行动方案:根据调研报告,制订具体的促进老年人满足精神需求的行动方案。(2014年2月)

4、实践应用阶段:实验促进具体的促进老年人满足精神需求的行动方案。(2014年3月-2014年11月)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2015年2月)

形成以下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总报告。

2、促进老年人满足精神需求的行动方案。

3、。(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冀相英.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研究,知识经济[J],2010,(04)

[2] 张晓璇.中国城市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

第8篇

一、香港“以子女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以社区为基地”的家庭辅导理念

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辅导主任、资深的临床督导专家江任燕琼女士详尽地报告了香港近20年来家庭辅导的历程。香港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地方,在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对家庭服务(家庭治疗,家庭辅导)的需求日增。香港的家庭服务已经专业化并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家庭服务工作者不断涉猎不同学派的学说,国际知名学者纷纷访港,不少学者前往美、加留学,不断积累着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专业工作者自发组成研究家庭治疗的学会和训练中心,培育专业家庭辅导工作者。工作人员并非一成不变地照搬西方的观点和技巧,本土化的家庭辅导方式日益发展。香港政府成立了社会工作者注册局,要求所有社会工作者注册之后才可以向市民提供服务。受训学员经实习后可获得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认可的专业家事调解员或家事调解督导主任资格。

香港在经历社会转变与金融风暴之后,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移民潮(由内地移民香港者日达约150名)造成“太空人”家庭,港人北上内地发展而出现两地分隔家庭,都对家庭成员造成很大的冲击。社会服务机构对此提供了各种创新的家庭服务:一是处理家庭或婚姻的服务,提供婚姻危机的热线和团队,以应付社会的需求。婚姻调解服务是通过和平协商的过程,由专业调解员协助离婚夫妇和平、合理地处理分居或离婚,帮助他们寻找共同的关注点,解决子女教养、生活、子女探望及财产分配等问题。由于离婚家庭多(每年接近20000宗离婚个案),不少家长成为单亲人士,社会福利署及非政府机构提供一系列支援服务,包括辅导、妇女庇护、职业辅导、儿童照顾和法律援助等。二足回应社会或家庭模式转变的服务。如为广州、香港两地分隔家庭提供服务,协助他们在移居前做好身心准备。协助新来港定居的家庭成员解决家庭及生活适应问题,帮助他们愉快地融入社会。三是巩固婚姻或家庭关系的服务。如为有关系困难的夫妇提供专业的性治疗服务,举办婚前讲座,协助准婚男女能更深入地认识彼此关系,为婚姻做出更妥善的准备。开展家校合作或亲子教育,推动不同地区委员会、学校及家长的合作,积极推广不同形式的亲子教育。

香港未来家庭服务将以崭新的方法在社区里提供理想的服务模式,其理念足以子女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以社区为基地。家庭服务的四个原则是:(1)方便大众;(2)及早发现或预防问题;(3)综合性;(4)伙伴合作。家庭服务的三种类别是:(1)丰富家庭资源:如开展家庭生活教育,提供教育性、预防性的服务,接触有需要的家庭,利用社会义工、自助小组开展服务等。(2)提供家庭支援:如情绪支持和短期个案辅导。(3)深入家庭辅导:如开展深入的、治疗性的家庭辅导及危机处理,成立“一站式综合家庭中心”(有需要的家庭只要一到家庭服务中心便可以获得服务,与社区合作,联结资源网络为家庭成员提供较全面而有效的服务)。

二、台湾家庭咨商(辅导)与治疗的发展、目标、理论基础和工作重点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的陈秉华教授总结了台湾的家庭辅导概貌。随着社会变迁,台湾的家庭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辅导与治疗的目标是增加家庭内个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感,维系家庭中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和谐完整。家庭辅导与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结合西方的家庭治疗理论、中国人家族主义以及社会变迁湾的家庭文化,发展适用于台湾的家庭辅导与治疗工作模式。家庭辅导与治疗工作的重点在于:协助家庭面对、接纳家人出现的问题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困难;协助家庭内的每个人了解自我或彼此的状态,增加对自我或彼此的了解与接纳;协助家庭了解家庭内不良的互动与沟通模式以及由此所带给个人与家庭的困难;协助家人了解、接纳家庭使用不良互动模式背后所隐藏的正向目的,认识家庭的正向资源;协助家人了解家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与社会的压力,了解家庭可使用的社会资源;协助家庭运用正向力量来面对家庭目前的困难,找到可替换目标;协助家庭了解与认可家庭内个人与家庭的改变以及意义;协助家庭持续改变以减轻或解除家庭的困难;协助增加家庭内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家人间情感的重新连结以及重建家庭的和谐与完整等。

三、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婚姻与家庭辅导正在起步

马来西亚博爱辅导中心创办人、亲子游戏治疗导师黄晋亮先生介绍了他们中心的工作。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为2220万人,华人占25.3%。华人社区的辅导起步于80年代。一般的辅导中心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家庭或婚姻的辅导模式,各辅导机构皆以其宗教取向、信念和对象群体实践其目标,以案主中心、亲子游戏治疗、现实治疗、家庭治疗模式为主,这些都是源自美国与香港的辅导模式。2000年底“博爱”开始推荐游戏治疗、亲子游戏治疗、艺术治疗和家庭与亲子关系层面的辅导模式,让家庭辅导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

目前马来西亚的辅导境况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短缺。华人多有功利的价值观,一般的家长皆为儿女选择“有前途”的职业,如工程、会计、电脑和医生等,很少有父母会鼓励自己的孩子选择冷门的心理、社工或辅导等助人的行业。直到近几年,冷门的行业才逐渐有人问津,才成为大学的热门课程,原因在于大学对心理卫生建设的日益重视,大学教育的开放和普遍化,还有就是留美、加、港、台、澳等毕业生回马的贡献。

二是华人文化的影响。华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如大男人主义、家丑不外扬、不苟言笑和不善抒发内心情感的民族性格,都是推动辅导教育的障碍。

三是资源缺乏。民办的辅导机构一般都不能得到政府在经济或人力资源上的援助,在推动工作时力不从心。

四是普遍问题增多。社会迅速改变,削弱了传统的婚姻、家庭与道德观念。近几年家庭暴力、凶杀、自杀等家庭悲剧频频上演,青少年逃学、离家出走、犯罪、吸毒、校园暴力、虐待儿童、、、弃婴、失踪等事件也时有发生,皆与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情变、债务、吸毒、夫妻恩怨等有密切关系。

五是辅导前景看好。越来越多的本地大学开设心理、辅导及社工系,有的已开设了硕士课程。政府已于1998年正式成立辅导部门,考核辅导人员的专业水平,将辅导工作推向专业化。在处理多元种族、文化、信仰的社会问题中,政府更加了解到辅导对人民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经历了独立后的经济建设、金融风暴及最近的经济萎缩后,华人已开始认识到人活在世上,不单靠饮食、衣着、享乐,而更重要的是生、心、灵的平衡生活,因此也较愿意开放自己,探讨个人的内心。有识之士呼吁:(1)政府要从预防及教导角度援助有规模的民办辅导中心,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多元化的服务与培训。(2)私立的电台、电视台可设立资源中心,发挥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制作有关家庭、婚姻以及儿童、青少年等辅导专辑,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3)政府可为社会人士提供免费电话辅导热线和更多的求助渠道。(4)警方也可与这些中心有更密切的合作,为在危机中自杀的人士提供更迅速有效的援助。(5)政府可每年定期拨款给这些中心,为员工提供短期或长期的培训与研究工作。

四、对中国内地开展家庭辅导工作的几点启示

1.借鉴港、台和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工作经验,使内地家庭辅导工作与研究有良好的起点。

2.树立“以子女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以社区为基地”的家庭辅导理念。

3.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各种辅导资源,尤其是加强政府的经费投入。

4.扬长避短、洋为中用,建立中国化、本土化的家庭辅导工作模式和评估体系。

第9篇

随着社会化媒体崛起成为一种强势的媒介形态,“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的建立迎来了新的契机。

“人们是怎样接触的呀!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靠近呀!靠近,这是兄弟般博爱的开始……不过多久,人们就会像荷马描写的诸神一样游逛于地球之上。再过几年,和谐的电线将环绕拥抱世界。”维克多·雨果160多年前说的这段话,仿佛是对当下社会化网络在全球流行的预言,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靠近,沟通便捷。然而,“和谐的电线”能否“环绕拥抱世界”则要看来自不同主体的国际传播活动如何借助社会化网络平台展开,新的全球传播格局能否以此为契机建立起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化媒体时代。来自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全球网民22%的在线时长用于社会化网络。在很多国家,90%以上的网民都在使用社会化网络。截至2012年9月,Faeebook的全球用户数超过10亿,Twitter的全球用户数超过5亿。Facebook覆盖了除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外的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今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腾讯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一个新的舆论场已然形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均表明,社会化媒体在迅速吸引海量用户的基础上,正在以“改变一切”的汹涌之势全面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了追随受众的迁徙,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争先恐后地利用这一新兴平台,传播新闻信息,搜集线索,与网民互动,谋求影响力的扩大。在这样的媒介生态背景下,全球传播活动必将翻开与以往迥异的新篇章。

随着社会化媒体崛起成为一种强势的媒介形态,“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的建立迎来了新的契机。回顾历史上几次传播技术的革命,在有线电报一统天下的时代,英国是全球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心;在无线电时代,英、美两国在国际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卫星电视时代,美国牢牢掌握了全球传播的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美国引领了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被动追随者的地位。如今,社会化媒体掀起了又一场技术革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创新的进程。这一次,发展中国家能否抓住机遇,赢得国际传播的主动权,打破信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自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不合理的流通状态?

就目前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社会化媒体上正在延续和扩大。社会化媒体统计开放平台fanpage-list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14日,在Facebook上粉丝量最多的世界新闻账户前三位全部来自英国和美国,分别是CNN突发新闻、雅虎新闻和BBC世界新闻。在Twitter上粉丝量最多的世界新闻账户前十位中,六家来自美国,四家来自英国。由此可见,西方新闻媒体正在逐步占领全球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与此同时,在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来自西方国家的声音也愈来愈响亮。最突出的例子是,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稳定地居于媒体微博的前三十名左右。此外,金融时报中文网、福布斯中文网等西方媒体的账号也十分活跃。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社会化媒体为发展中国家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提供了机遇。去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就已经在Twitter上开设了账号,代表我国主流媒体面向全世界网民发出了声音。当然,仅仅发出声音是不够的,如何积极把握用户的社会心理需求,遵循社会化网络的传播规律,努力营造平等、友好的用户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不失语、不缺位,使发展中国家媒体报道的内容通过转发、转载,迅速在全球受众中流动,实现信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在国际舆论的形成中占据有利地位,是亟待我们研究的问题。

【锐消息】

数字电视《善聚公益》

讲述志愿者和社工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张晶)来自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光明之友”志愿者服务队与悦群社工事务所的残障人士社区康复计划两个项目团队双双亮相《善聚公益》舞台。中国盲文图书馆“光明之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在抗震救灾和迎接奥运等活动中,多次组织义务朗诵演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为盲人、肢残、智障等残疾人提供文化辅导等方面的工作,他们成立了朗诵小组,每周二、周五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为盲人朋友进行朗诵辅导;他们也经常为肢残朋友进行舞蹈培训,为智障弦子进行语言训练等等。悦群社工事务所残障人士社区康复计划,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及手法为社区精神病类及智力类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社工深入了解该群体的需求,带领专业志愿者定期开展服务,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个案、小组等社会化康复活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社会功能。同时,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搭建社区支持网络,为个人及家庭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支持。

他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社工,为智障孩子打开生活之窗,精障人士在他们面前不再阴霾;而他们,为盲人找到生活的光亮,给这些弱势群体带来光明。他们都是公益行动的先驱者,数字电视近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爱的舞台。

【锐专家】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刘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研究生毕业,文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从事国际传播、传媒战略和新媒体的研究工作。著有《手机:个性化的大众媒体》一书。

论文《当前我国传媒全媒体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合著)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

《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合著)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合著)获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特等奖。

【锐言锐语】

孔子才是微博的开创者:

1.《论语》每条都未超过140字;

2.敲为碎片化,多为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语录很多;

3.互动性强,经常和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互动;

第10篇

关键词: 港台 内地 班级心理辅导

一、引言

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目标。一般说来,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本上处在同一层面。他们在智力、人格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普遍性和规律性。这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

就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人员配置情况而言,人数常控制在十人左右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显然不能及时满足同龄学生的大量心理需求,班级心理辅导形式便应运而生。吴丽娟(1985)指出“学校班级辅导是我国的特色,是以团体辅导的模式运用在班级”[1]。因此,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这样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对于普及心理常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防止因缺少关怀、引导而发生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特殊功能,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所难以替代的。

二、港台地区的研究

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运动始于1954年。自1982年开始,台湾师大、彰化师大等高校成立了几个“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分片负责学生的咨询心理辅导教育,培训中学的心理辅导队伍,并在具体操作上给予指导。在台湾教育厅的主持下,还编了《团体心理辅导手册》、《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等实用性操作指南,具体指导中学的心理辅导工作。

可贵的是,台湾地区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学习西方国家的基础上既有学习,又有创新,他们将团体的规模扩大到班级,在班级中再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班级心理辅导的实施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将班级中的团体心理辅导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心理辅导中的一个重点。此外,他们还参考美国学校心理的理论架构,尝试将团体的心理辅导与团体的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将临床心理学引进校园,确定一种“学校临床心理师”的模式,一方面面对学校各种对象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协助学校处理一些校园危机,如自我伤害,校园冲突等,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工作[2]。

香港地区的心理辅导在使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上,也做了一些实质性的探索。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面,香港着重探索在班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香港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开始于70年代初期,最初的工作完全由班主任策划和推行,后来逐渐得到专门负责家庭与儿童福利的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的帮助。目前,班主任仍是心理辅导教育的骨干力量。这样的发展对于中学进行班级心理辅导的普及有很大帮助,但是这样的辅导人员心理学专业素质较难掌控,需要不断发展和探讨。目前,这种模式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框架的形成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内地的研究

我国大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北京、上海、湖北、江苏、辽宁等地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与实践工作。主要形式有:建立心理辅导室,针对学生的一些个别问题开展咨询与辅导;少数试点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排入课表;大多数是结合班级,在团队活动时间进行。由于贯穿了新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上海是中国内地最早在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的地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实践探索走在全国的前列。他们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在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形成了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形式。如2000年上海教科院普教所的吴增强发表了《班级心理辅导——着眼于同辈群体资源的开发》一文,就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做了研究,比较系统地对“班级心理辅导”与“班级主题班会”、与“团体辅导”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介绍了班级心理辅导的特点,班级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辅导的形式等[3]。这些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新世纪,出现了大量与心理辅导在中小学的应用相关的著作,使得此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钟志农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要领》对于现在中小学较为常用的辅导形式进行了辩证的论述,认为心理辅导应将理念放在第一位。他认为理念是班级团体辅导的灵魂,班级团体辅导的价值及其深刻性主要就是体现在辅导理念上。他认为,心理辅导课的设计应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新精神,需要有很鲜明的层次感和连续性,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4]。鞠玉翠撰写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论述了心理辅导方法和教育途径,认为心理辅导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班级活动与管理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和专门的心理辅导实施,这样有利于在班级中形成互相尊重、接纳、合作的气氛,从而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5]。

港台地区在心理辅导教育起步较早,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探索逐步展开,他们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结合了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使之更加本土化。由于港台地区与祖国大陆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因此,港台地区的成功经验对起步相对较晚的大陆心理辅导教育来说,具有更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丽娟.理情教育课程设计[M].台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舒敏熠.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16).

[3]吴增强.班级心理辅导-着眼于同辈群体资源的开发[J].思想·理论·教育,2000(11).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42

[文章编号] 1671- 5918(2015)09-0089-03

[本刊网址] http://

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45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4.72%;到2030年和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分别超过20%和25%。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压力正日益加大。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路。目前各省大都采取“9073”基本模式(即:90%的是在居家,7%的是在社区,3%的机构养老)或“9064”基本模式解决养老问题。占主导形式的居家养老需要社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系列服务,没有全面系统的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就无法实现。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缺少统一的法律规范

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它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模式、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和形式、养老设施的构建标准、服务人员的认证资格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与《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的指导纲要》等法律政策,但是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应该提供什么标准的养老服务,如何提供,由谁提供等问题,法律政策均没有对实施的细则进行界定。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没有统一公认的操作标准,指导规范,也没有一致的类别划分。由于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政府相关部门对社区养老机构的监管没有参考依据也就无从下手。社区养老机构的设立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民政局,卫生部门,社会保障局,老年协会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沟通,同时鼓励支持志愿者等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其中,但是目前我国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这些部门应该如何协作。从内容上来看,我国法律涉及的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不全面,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各方面规定不细致不明确;从法律实施效益来看,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对于这方面的法律了解更少,因此这些法律在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很少被运用和体现。

(二)政府主导力度不够,投入不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对象是身体自理能力有困难、家中照料困难,同时家庭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的困难老年群体,因此政府财政投入的多少决定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数量,并直接影响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面,同时也影响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在社区服务发展的所需经费中,发达国家政府的投入一般占服务资金构成的50%以上,而我国目前政府的投放最多占30%。由于缺乏资金,社区养老服务无力扩大场所和添置更新设施,从而导致供给不足,不能为更多的老年人服务。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来自于政府的基本财政支持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难以持续。

(三)社区养老服务的资源募集面较窄

全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并完善社区内的基本设施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丰富的资源作为基础。目前,我国社区养老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社区养老日益壮大,诸多社会投资者对养老服务的认识却依然停留在“养老服务是一项低营利,低利润的社会福利事业,对它的投入很难取得正常的社会平均利润”这一看法上,从而导致社会资源进入社区养老的渠道不畅通,鼓励机制也不完善等问题。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未能形成多元化与多样性互补机制,没有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有效资源,形成“互帮、互助、互惠、合作”的环境与氛围,难以调动广大社区主体例如具有专业化才能、身体健康且富有余力的低龄老人、热心公益的社区成员、在社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养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社区养老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单一

在社区老年人需求水平不断增长、需求结构不断分解、需求层次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主要偏重于日常生活照顾与一般性的家政服务,满足老年人在身体健康与物质方面的需求,而相对来说,卫生保健、体育锻炼、娱乐项目等方面的服务还较少。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医疗保障和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已成为老年人急需满足的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对老年人的需求缺乏清晰的认识,认为只要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方面的需要,就可使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从而忽略了医疗保障和精神慰藉方面的项目建设。同时,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的重点人群是作为民政帮扶对象的老人,比如孤寡、独居、高龄或生活确有困难的老人群体,而大多数低龄老人、生活可以自理、尚有学习、工作余力的老人,往往没有受到关注。但是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养老方式,服务的对象应是有服务需求的全体老人,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老年群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养老服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

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应该是具有专业化服务水平的组织,其服务人员应具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应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006年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是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与职业化的里程碑,这支队伍应该由专职社工人员、兼职社工人员以及志愿者三部分组成,其中专业社工人才是核心。但受社区服务报酬偏低和“养老服务就是伺候人”等传统观点的影响,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中社工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几乎没有专职社工人员。近几年,随着我国社区的不断成熟,许多高校都设置了社会工作的专门学科,培养了大批专职社工人才,但由于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声望不高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比例的社工专业毕业生不愿意成为社区工作者。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区养老服务除了需要专业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队伍作为补充,为老年人提供无偿的、非营利性的救助和服务。我国历史上缺少志愿者组织的传统,新时期对志愿服务的推动工作又不到位,以致志愿者队伍规模偏小,其中能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就更有限。

二、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社区养老是解决我国老龄化困境的重要方式。针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服务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健康运行需要法律的支撑。一方面,健全的法律法规可以更好地监督养老服务的实施,更好地保障老年的合法权益;另一方而,健全的法律法规建设是维系养老体制持续有序发展的保障。因此,一是要补充缺位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我国可以效仿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法律体系。它针对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不同问题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老人保健法》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做了细致的规定、《福利人才确保法》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及其经济和社会地位给予保障等。我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二是要完善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实施细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此法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简略,缺乏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总结我国各地多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国力、养老文化、老年人口的赡养照顾状况和需求出发,明确规定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运行机制、服务主体、服务对象等。三是要注意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推广。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政府是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规划者、调节者、监督者和支持者,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的长期指导和调控。首先是要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以保证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并形成逐年增长的机制。目前很多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福利彩票的福利金,财力供应缺乏确定性。其次是搭建参与平台。政府应着力于创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社区服务发展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参与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和形式。要制定社会力量投资居家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如对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社区服务组织,以及通过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养老慈善基金,发行“养老福利彩票”;同时,鼓励外资、民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政府可以将多个社区的养老服务信息进行互通互联,方便全面掌握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服务资源和工作动态,也方便对管理主体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行监督,为政府实施行业管理提供依据,为社会参与养老服务提供咨询,为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提供信息。最后是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支持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障,但单凭政府力量尚不足以应对发展迅猛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养老资金仅靠政府支持会给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必须开拓更为广泛的资金来源作为补充。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居家养老筹资以其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资金主要来自于由医疗保险衍生而来的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金。

(三)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及形式

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的满意程度。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普遍问题就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要丰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分析老年人的意见反馈。一方面,打造无缝链条式服务,让不同年龄段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服务。在这方面可以参考广州市逢源社区的“逢源模式”,在逢源社区能自理的老人去康龄中心,白天需要照顾的老人去日间护理中心――一“托老所”,昼夜都需要照顾的老人去社区敬老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链条式服务。这里重点介绍下康龄中心,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在很多社区服务中被忽视的健康的能够自理的老人,康龄中心的主要服务包括康乐服务、家务助理服务、社区教育服务、长者支援服务及义工发展服务等。康龄中心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康龄社区大学,康龄社区大学由文学院、体艺学院、社会服务及社会科学学院、资讯及科技学院、医疗保健学院五大学院组成,实行学分制,为社区内55岁以上老人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学”。为发挥老人“余热”,康龄中心成立义工中心,下设近十个兴趣小组,老人可根据兴趣以自愿为原则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小组,让长者有效利用退休时间,继续发挥自身价值。另一方面,重视和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健康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医疗是许多老年人最感困难的问题之一。因此,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医疗保健服务建设应优先考虑。强化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努力完善社区的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老年人多病的情况,合理布局医疗服务机构,在社区内多建立医疗保健室,增加医疗保健人员,尽快设立社区全科大夫,建立巡视门诊制度;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关于医疗预防或心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使社区的老年人真正获得就近、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促进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

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社区服务专业化人员队伍。一方面,可以借助国内高校资源和先进国家的经验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该领域的境外力量,有计划地组织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工作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从长远来讲,要在现有大专院校中设立培养个案管理师、社会工作者和全科医生的专业科系。当然,除了人才的培养,随之而来的挑战便是人才的管理和激励。由于居家养老事业属于非营利的公共服务事业,不可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过高的薪酬,因此还会出现人才流失问题,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流失问题就是一个例子,故队伍的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形成也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利用现有社区人力资源,将社会上的各种志愿者组织、各大院校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发展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高素质养老服务队伍,明确志愿者服务内容和服务规范,有效增加志愿者人数和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同时应建立志愿者服务的激励机制,如可以采取现在有部分地区已经推行的时间银行。“时间银行”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参与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的活动,通过累计服务时数,待自己年老需要服务或家人需要服务时,可兑换同等时数的服务。时间银行的存储内容包括医疗、法律、文化教育等专业服务及清洗、聊天、做饭等日常护理服务。时间银行利用时间货币这一无形资产的运作不仅给储户带来收益保障,而且还能让储户在与他人账户数额良性竞争的过程中获得荣誉感,这种方式不仅能对储户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更有益于保障互助养老行为的经常性与长期性。

参考文献:

[1]张雅丽.美英两国社区养老服务及启示[J].社会福利,2010(10):48-49.

[2]田原.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0(5):41.

第12篇

然而,目前对户外运动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定义。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先生在《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其规范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同年,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户外运动部主任李舒平先生在《户外・户外运动在体育领域中的研究与对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项目群[1]。其中,项目群就很好地体现出户外运动内容的多样性。本项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户外运动中露营项目的调查。

对露营的定义是这样的:露营是一种休闲活动,通常露营者携带帐篷,离开城市,到野外扎营,度过一个或多个夜晚。露营通常和其他活动联系在一起,如徒步、钓鱼等。然而对于露营的分类,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常规露营;第二是拖车露营;第三是特殊形式露营。

常规露营是指露营者徒步或者驾驶车辆到达露营地点,通常选址在山谷、湖畔、海边,露营者可以生篝火,可以烧烤,野炊或者唱歌。这也是最平常的露营活动。经常进行这样活动的旅行者和其他户外运动爱好者一样,又被称为背包客(BACKPAKCER)。在中国大陆地区,又被称为驴友。这样的常规露营活动,现在已有很多大学生参与。但另两种方式采用的人群寥寥可数。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贵州省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这5所大学分别是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和贵阳中医学院。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三种方法相结合。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校园网络资源和互联网搜索引擎,对全国体育专业期刊及相关资料进行了查阅,从理论上对本题进行可行性论述,为本题的研究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自己编写的题为《关于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参与户外露营活动的调查与分析的调查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最后获得问卷调查表,并在贵州5所最具代表性的高校中进行调查。

2009年3月底发放问卷,4月中旬回收完毕,历时三周。调查问卷共发放250份,回收245份,回收率是98%,其中有效问卷为241份,有效率为98.4%。

3.数理统计

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结果分析

(一)贵州省高校户外露营活动的开展现状

笔者从认知现状调查、参与现状调查、价值取向调查和消费现状来分析贵州省高校户外露营活动的开展现状。

1.认知现状调查

认知过程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过程。本文对贵州省高校大学生户外露营活动的认知程度做了如下调查。

2.认知现状

对贵州省高校大学生户外露营活动的认知现状调查如下:

3.参与经验

4.认识影响因素

对影响大学生户外露营活动的认识影响因素的调查如下:

表3户外露营活动对自身认识影响因素

选项 人数

改正不良习惯,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 76

增强竞争意识,锻炼意志 113

投入大自然,陶冶情操 198

娱乐身心,调节情趣和提高交际能力 191

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136

增进身心健康 144

体验生活 181

挑战自我 162

(二)价值取向调查

为了更好的证明大学生对户外露营活动的价值取向,特展开调查。

(三)户外露营消费现状

体育消费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为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选择[2]。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追求体育健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必然涉及到体育消费,即花钱买健康。因此,树立体育消费意识,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尤其重要。实际上大学生具备了体育消费意识,不但顺应了当前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还可为增加国民体育消费作贡献,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3]。

(四)消费动机调查

为了较为准确的了解到大学生期望参与户外露营活动的消费动机,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把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分为:(1)健身要求;(2)消遣娱乐;(3)交往手段;(4)满足好奇心;(5)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在5个选项中,有342名大学生认为他们参与户外露营活动的消费动机排在首位的是健身。同时,有266名大学生认为参与消费动机是消遣娱乐。有230名大学生认为消费动机是交往的手段;有240名大学生的消费动机是满足好奇心。

(五)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开展户外露营活动的前景展望

对于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开展户外露营活动的现状,结合贵州省的特色、优势,其发展市场是巨大的。

1.环境优势分析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中,由于各种不适应造成心理障碍问题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利于增进友情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4]。贵州省高校在开展户外露营活动中环境优势比较明显。

2.余暇时间的增多

户外露营得以实现的前提之一是个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人们余暇时间不断的增多。今后15年,全球参加社会工作的人们每年将有50%以上的时间用于休闲。目前,我国的法定假日已达114天。随着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家庭劳动自动化程度提高和家庭结构变化等原因,真正的闲暇时间将进一步增大。此外,随着弹性工作制推广,退休年龄提前,人口老龄化,就业妇女增多,晚婚趋势的发展等,将使更多人群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为人们户外露营活动提供了出行的时间保障。

(六)户外露营活动的实施途径

贵州省高校户外露营活动的开展,其实施途径是多样的。

1.课程引入

体育课程模式是体育特定的课程思想,同时模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户外露营活动可以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并且以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形式引入课堂。

2.俱乐部形式

笔者认为,在高校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户外露营很符合要求,并构建出俱乐部开展的几种类型。如简易型、健身型、竞技型等。

三、小结

面对当今社会的转型,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结合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参与户外露营活动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对户外露营活动的了解程度不够,理论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透彻。

第二,对贵州省高校开展户外露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分析。大学生个人对户外露营活动认识存在差异,特别对该活动在增进自我健康方面认识水平不足,影响个体参与行为。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个体参与户外露营活动的直接因素。

第三,户外露营活动适应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是贵州省高校体育活动建设、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孟刚.户外运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2] 王芳.略论大学生体育消费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