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1 05:5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联网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提前做好自己对自己的生涯规划可以对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00后且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对当代的就业形势,对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尤其是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以上是建立在自己能够认清自己并且有着自己的规划和目标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做好规划,那么只会感到迷茫,只会自我幻想。没有人生规划这座灯塔的指引,我们怎能在黑暗中找到光亮?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我们又如何坦然的面对?俗话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为我们的人生做一个正确的、详细的规划,那是我们所必需的。
因为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使自己脱颖而出的一利器。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势必会落得一无所有。作为当代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规划就踏入社会,那又怎能占有一席之位?因此,我为自己撰写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五年规划了一番,有了规划,才会有目标,而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才会实现我自己的价值。
二、自我分析
(一)兴趣爱好
个人比较喜欢玩游戏、听音乐、阅读,有时候也会适当锻炼一下,给自己减减脂。
(二)学习态度
在学习方面,我感觉我还是可以的,我就是那种学不会就算查遍资料、刷遍浏览器也会找到答案的人,我不比大多数人聪明,但我绝对比大多数人努力,我自认为是这样。但我也有一点马虎和不认真,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慢慢改掉这些毛病。
(三)性格特征
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在做事方面通常都是很认真但有时又不那么想去做一件事情,存在一定的惰性,做事情是有理智也有盲目。对我自己熟悉的人,例如朋友、家人,我可以做我最真实的自己,可以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但是对于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人,我通常都不会和他们有过多的交谈,感觉放不开自己。我一直以为自己身上没有什么优点,但是通过MBTI性格测试,我发现我还是有自己性格上的优点的,开朗、重情、友好、率真,也确实,我对待朋友和家人也确实是这样,只不过我平常不注意罢了。
(四)职业倾向
根据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我了解到自己的职业性更倾向于社会型、实际型和艺术型这三类。因为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实际存在的东西,从实际出发才是成功最根本的。其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适应社会才能融入社会。当然,生活中也需要一些艺术性的东西来装衬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我心目中也有一个职业,那就是教师,但现在所学专业却和教师不挂钩,但我相信,终会有一天,我能在我喜欢的职业上工作。
三、专业分析及外部环境分析
(一)专业介绍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该专业要求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二)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工作养活我和我弟弟妹妹三个孩子,父母都希望我学这个专业,然后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高薪工作,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三)学校环境分析
我院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院推荐”的择业方式。根据国家就业政策,毕业生可在全国各行各业自主择业。学院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3]
(四)社会环境分析
近两年,随着5G技术等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成为一个热门词汇,物联网工程作为新专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五)行业环境分析
以我国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物联网产业产值规模在2015年时就已经达到了将近7500亿元。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的预测,我国的物联网产业规模会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加,到2020年,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的产业。并且物联网的可应用范围极广,如交通、物流、电力、医疗等等。市场规模大,行业市场广阔。薪资起步高,发展空间也大,就业范围广阔。[4]
四、职业定位
(一)优势
1.做事比较认真、脚踏实地,不懂的或是不会的问题会去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
2开朗活泼,乐观的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3.比较独立,一般情况下自己能做的事不会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4.关心他人,能为他人着想,人缘也是比较好的,可以和他人友好相处,待人真诚不做作,乐于帮助他人。
5.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适应性较强。
(二)劣势
1.有一点怕生,对不熟悉的人比较拘谨,说话放不开,有一点内向,且异性朋友较少,只和熟悉的人放得开。
2.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知识面窄。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如果在公共场合或是较严肃的场合发言的话会感到紧张,应该说是比较胆小。
4.有时候会不经意间的伤害到他人,对自己不喜欢的非常反感。
5.不经常参与学校或班级举行的一些活动,缺乏相关经验和阅历。
6.学习上有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并且学习也不够主动。
(三)机遇
1.大学是一个拥有良好师资、物资和财力的地方,图书资源丰富,学习环境和氛围都很好。
2.学校和学院每学期都会举办许多活动,给我们一个平台去展示和锻炼自己。
3.现在的社会处于信息化社会,网络和电子技术发达,我们能够从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并提升自我。
(四)威胁
1.就业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
2.大学人才资源丰富,企业门槛高,要求严格,而且企业也看中应届毕业生的发展前景。
3.社会十分复杂,有很多的诱惑,容易迷失自我。
4.和自己同一个专业的人很多,竞争大。
五、行动计划及目标实现策略
我最终的目标是能够从事程序设计之类的职业,当然,光说是没用的,需要自己去行动,用行动证明自己。所以我制定了适合我自己的行动计划及目标实现策略。
首先,大学第一年,是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一年,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大一不好好学,那以后步入社会只能说是越走越艰难。所以我会花大量时间去搞好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不会的,能够查阅资料搞懂的就自己弄懂,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实在搞不懂的再去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
其次,在大二,这时就可以考英语四六级了,因为本身英语就不错,所以争取大二可以过英语四级,能不拖就不拖,空余出来的时间可以去花在自己的短板上。
整体来说,大一和大二就是不断地去充实自己,把自己武装起来,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做到遇事不慌。
而到了大三,如果不是打算去考研的话就要多去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在企业招聘中略占优势;而相反,如果打算考研,就要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备战中,不能有一丝松懈。
到了大四,考研的话就能考场中见真章了,如果不考研,那也能去准备参加工作了,毕竟最后一年了,多去积累经验也是有好处的。
毕业后一年,如果继续深造,那就已经是研究生了,毕竟学历对以后的职业招聘也是有好处的,那如果已经参加了工作,那就要努力提升自身价值,防止在职业竞争中被刷下来,毕竟学历是本科毕业生,稍不努力,自己机会被其他人代替。
总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六、评估与调整
(一)评估内容
1.自我认知的评估: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知道了自己是一个开朗活泼、重情义的人,但是我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比如有一点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所以这就需要我在大学四年里努力去改变自己,继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自律的人才能在步入社会后不会被淘汰。
2.职业目标评估:
如果一直无法取得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或是取得职位后一直无法被重用,那就要考虑从事其他职业如教师、摄影师等或继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使自己有价值,这样才能被看重。
3.职业路径评估:
如果自己被公司开除,那就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去考取更高的学历,去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
4.实施策略评估:
实施行动和计划不能光嘴上说说,要去落实,不做口头上的巨人。也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放弃,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坚持下去。
(二)评估时间
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和原因,我计划定期一年评估规划。
(三)评估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调整修正
1.当在大学期间突发重大疾病或灾难时而耽误了目标行动计划的进行,可以适当修改计划执行时间和方式。
2.当因为疫情而导致在家学习时不能查阅更多的资料,可以暂缓一些学习进度,保证基础牢固,并进行其他小计划。
3.当出现就业前景渺茫时,就可以适当更改规划书。
4.当实习或就业单位可能出现重大变故时可以调整规划。
5.当目前从事的职业对自己不再有意义时可以调整规划。
6.当发现自己有更好的机会时可以调整规划。
(四)备选方案
1.在校期间的规划方案与主方案所规划的一致。
2.毕业后可考取教师资格证,往教育行业发展。
(五)规划调整原则
1.尊重个性和风格。
2.实施多元选择。
3.综合分析与评估。
4.以长远职业发展为出发点。
5.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6.找到个人兴趣与工作的结合点。
一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秉承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个性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校企合作实践项目训练,具备一定的物联网综合应用能力,能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相关行业和领域中从事物联网应用技术建设、管理、维护及方案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特别是针对物流企业,培养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产业对接时,所急需的掌握智能物流等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行业、企业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系统集成、测试、销售及物联网产品技术支持等工作。
1.素质要求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
第二,文化技术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第三,专业素质。了解物流企业基本的运营知识,掌握从事物联网产品集成、物联网平台运营、物联网技术支持、物联网产品营销与策划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
第四,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团队意识。
第五,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2.能力要求
第一,职业基础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无线网络基础知识应用和常见故障的处理能力;单片机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数据库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基本的市场营销和策划能力;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利用Office进行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Word)、报告的演示(PPT)、表格的绘制与数据的处理(Excel)的能力,利用Visio绘制流程图的能力;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阅读本专业相关英语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熟练查阅各种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的能力;通过系统帮助、网络搜索、专业书籍等途径获取本专业帮助的能力。
第二,专业核心能力。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感知设备的识别和集成能力;ZigBee、WiFi、蓝牙等无线网络的配置与维护能力;物联网应用层开发、物联网平台的运营能力;智能物流平台设计与维护能力;智能设备平台的认知与维护能力;物联网-ERP集成技术应用能力。
第三,其他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人员管理、时间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等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三 物联网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强化物联网基础教育,突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用技术型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教学课等4个阶段,如下图所示。通过改革和优化培养方案,强化物联网理论教学、网络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以及特色网络课教学,建立了适应物联网时代技术发展的整套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依据课程间的关联循序渐进地培养职业能力。
1.主要课程设置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课程体系将公共基础课程划分为三类,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体育、英语、思想政治概论、大学生素养等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职业教育类课程包括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等。
第二,专业基础课程。本阶段主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通讯基础、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
第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物联网的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本阶段主要课程有传感器设计基础、RFID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物联网组网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智能家居应用技术、制造业ERP技术应用、物联网系统集成等课程。
第四,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实践教学和主要专业实验为:行业认知实践、职业规划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条码应用实践、数据库设计实验、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验、RFID系统设计实验、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C# Windows编程实验、单片机与传感器结点实验、物流与ERP实验、物联网综合应用设计与实现、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一,行业认知实践。第1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开展行业认知实践。学生通过听取物联网技术发展报告,了解行业背景和发展状况;通过走访考察物联网企业,了解岗位职业需求以及岗位技能与素质要求;通过专业教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介绍,明确学习目标及就业取向,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生参加行业认知实践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写出相应的实践报告,报告应包括行业认知、自我评估和职业定位等。
第三,职业规划实践 。第3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开展职业规划实践。人才测评专家将学生的职业发展预测、学生的社会活动、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职业素质综合评分、专业课成绩、基础课成绩等原始数据与胜任特征模型的动机、特质、自我认识、社会角色、技能、知识等层次进行匹配,给出职业素质评分报告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学生根据评分报告和建议完成职业规划报告。
四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设计
1.专项实践设计
第一,程序设计实践。在第1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程序设计实践。本设计实践是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设计实践,学生能更进一步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在编程实现时要保持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对程序设计风格在软件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根据程序设计实践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结合设计报告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
第二,数据结构实践。在第2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数据结构实践。要求学生利用掌握的数据结构知识,对各种典型的算法问题进行编程、调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理解设计选型对软件性能的重要性,撰写设计报告。
第三,电子技术设计实践。在第3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电子技术设计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或任务,全面地分析和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实施方案,最后完成电路的制作和测试。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报告和图纸进行考核。
第四,设计实践。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在第4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脚本进行网络数据库编程,掌握利用.Net平台进行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能力。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第五,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利用一周时间开设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C51RF-WSN平台,选择合适的器件与模块来设计常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2.综合系统设计实践
第一,RFID系统设计实践。在第5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RFID系统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RFID技术实现短距离通信,设计具有写卡与读卡功能的单片机、无源应答器和阅读器,完成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第二,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与实现。在第6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利用IEEE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结合起来组建简单的物联网并实现相关应用,完成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3.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
第一,毕业实践。第5~6学期安排18周的毕业实践。实践的形式包括企业考察与调研、参与短期项目开发、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等。学生实践结束后,写出实践报告或总结,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对实践进行评定。
第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工程项目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环节。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物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的工程项目以及其他来源。学生必须通过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答辩、系统设计、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新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是物联网产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核心能力对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式进入所有课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物联网课程从根本上强化了网络教学的先进性和实践性,为培养具有网络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特色人才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忠梅、孙娟、李奇.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0)
[2]孙兴华、梁俊花.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课程体系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李佳、胡汉辉、李健.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关键词: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综合课程设计;项目角色划分;协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94-03
作者简介:徐慧,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服务管理;邵雄凯,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移动数据库技术和Web信息服务;陈卓,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阮鸥,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目前面向本科生稳步推进“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70%左右的本科生,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体、创新创业精神为两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2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具有一专多能、湖北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中坚人才;针对10%左右的本科生,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项目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未来湖北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设置和修订的过程中,考虑利用科研平台、培训、竞赛等方式,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进一步推进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旨在讨论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
一、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定位
按照“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我校依据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实施“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六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下,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明确规定六大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分,并分为基础层次(基础课程实验、生产劳动、认知实习等)、提高层次(学科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学年论文等)、综合层次(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三个层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前后衔接,循序渐进,贯穿整个本科生培养过程,旨在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面向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概论”、“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防御技术”、“网络性能分析”和“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这六门专业课程。在课程安排上,“信息安全概论”课程首先引入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消息鉴别与数字签名、身份认证、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技术以及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知识点;而“应用密码学”课程则介绍密码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主要密码体制的算法与应用;更进一步,“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以协议分析为导向讲授网络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功能域、体系结构、协议规范、信息表示等知识点;“网络防御技术”课程以统一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阐述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网络防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网络性能分析”课程着重讨论网络性能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课程讨论网络安全编程实现的基本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建设成果,目前正在为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所借鉴。
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介于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层次到综合层次的过渡阶段,作为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第四学年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深入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
二、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过程的改革思路是:采用自主团队方式,选择并完成一个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对于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言,因为是自由组成团队,项目角色划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并不是要求本科生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一个很大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主要是希望他们能够利用已有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知识基础,按照软件工程的思路合作完成一个规模适中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提高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基于不太大的项目规模,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项目角色划分与相应职责见表1。
三、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我校自2008年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同时已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何保证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协同设计,是专业改革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图1给出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四个方向,即“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网络防御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统一网络安全管理”。其基本的选题思路在于帮助本科生熟悉常用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编程开发包,并掌握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实践的基本技术,为将来从事网络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研发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各方向的参考选题见表2。
更进一步,较之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更强的整合性与自身的特色,见图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物联网安全”与“物联网管理”,各方向的参考选题如表3所示。[1,2]
按照我校“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层次到综合层次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在改革实践过程中,考虑采用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实施方案,并尝试实现该方案在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同时给出这两个专业不同方向的参考选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学业导师;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29-02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型社会战略的确立,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人才培养的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作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业导师制的引入为人才培养的多渠道、宽口径、重实践的要求提供了可行的选择。特别是专业导师的科研平台和科研课题的真实氛围的训练,弥补了传统学生培养模式在科研技能和专业发展上的不足。论文重点论述了学业导师制对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学业导师制对新兴技术的前瞻引领
学业导师制引入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业导师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学业导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运用,学生的科研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最终达到双赢,特别是对工科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和科研基本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2]。
(一)学业导师制对新技术的适应
学业导师制的引入是对新形势下新技术发展的准确把握和应用。专业导师独特的科研视角、扎实的科研基础、宽广的科研渠道,以及对科研动态的把握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所急需关注和迫切需要的,学业导师制的引入,可以充分发挥学业导师的技术优势,通过创新平台建设,能够从源头上实现学生与新技术的对接,对于他们快速把握专业前沿、深入理解专业内涵、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业导师制是创新平台的主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目前高校加快人才建设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高校推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一线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职责,是创新的主体。通过学业导师制,可以快速搭建人才创新培养的通道,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不仅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学业导师的项目课题作为学生实践的实境平台,使学生在真实的科研氛围中快速提高创新水平[3-4]。
(三)学业导师对人才培养的推动
学业导师的引入对于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尽管高校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必须清楚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科研训练过程和创新培养的手段要提高效率,加快进度。在这一要求下,引入学业导师制,将学生的科研创新技能的培养直接划入创新平台的范围,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育人优势,无疑对促进学生在短期内的快速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点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全新的思维,在目前的条件下实现新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充分重视专业前沿的深入研究,大力推进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训练,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实践性
物联网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实践性的加大增强。众所周知,物联网的诞生就是实践累积的产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它们在行业应用中的深入实践,其为物联网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极其深厚的基础背景。纵观物联网技术,其发展脉络与工程实践的路径不无重叠,特别重视实践及基本技能的锻炼。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能力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将掌握的知识熟练应用在实践中。
(二)应用性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面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诸行业均可以成为物联网的应用环境,无疑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视野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更要求能够快速针对行业应用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细则,物联网专业应用的复杂性、进度的紧迫性、问题的现场性、解决法案的多样性均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5-6]。
(三)创新性
物联网工程专业特别强调创新,其应用领域的宽泛性决定了具体的方案没有现成的章法可循,必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现场处理能力,特别是针对新问题的创新应用能力,这是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本身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朝阳专业,其发展的速度之迅猛、覆盖行业之全面、专业知识之宽广是专业人才必须深入领会的。
三、学业导师制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复杂性和宽泛性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目标。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因循旧路,故步自封,必须开拓新途径、充分调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综合各方群策群力,只有如此方能较好地应对复杂问题。
(一)以学业导师制提高物联网专业的培养起点
学业导师制的推行,为物联网过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高的起点。学业导师立足于专业实践,从更高、更专业的视角为该行业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起点。依托学业导师的科研经历和创新思维,能够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快速摆脱旧有思维的束缚,迅速提高专业思想和应用起点,快速实现在行业内的熟练运用。
(二)以学业导师制拓展物联网专业的创新平台
学业导师在自身多年的科研经历中形成了特有的科研方向和创新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至关重要。通过学业导师的引导帮扶,学生可以在科研平台内迅速成长,加快发展。创新平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物质场地、实验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平台,学生获得了与专业前沿直接对接的渠道。
(三)以学业导师制加快物联网专业的应用过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应用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际项目的历练。这一过程必须在学业导师的创新平台引导下才能快速构建实现。物联网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只有听过实际项目,才能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应用过程,并快速积累经验,获取第一手知识。在学业导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快速提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发展的能力。
四、学业导师制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业导师制作为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新问题,如何保证科研平台人才培养过程的时效性,如何确保学业导师在科研指导过程中发挥专长确保知识传递的可行性,如何在增加科研导师工作任务的情况下确保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受影响,如何通过科研平台实现师生双向共赢,应当充分考虑如下问题。
(一)引入量化考核机制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切实实现社会急需的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使人才能够在毕业后直接对接社会创新体制下的大环境。为此,需要为在校生的培养质量设立量化考核指标,以实现对人才培养的原则指导。量化机制应当突出学生的项目参与程度、自主思考能力、科研实操水平,可以通过月度目标、年度目标加以范围界定,以代码量、论文等实际载体为考核依据,以社会认可、同行评价为评价标准进行量化设置,确保量化目标的实际可行。
(二)健全激励机制
学业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学业导师的精力投入。由于客观原因,学业导师原本已经承担许多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社会压力大,有些导师不愿意再次增加负担,即使有些导师愿意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由于时间限制和工作精力不足,难以保证实际指导过程的质量。因此在引入导师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学业导师的实际情况,适当减轻他们其他的工作要求,并适当增加激励因素,保证科研导师的权益,确保指导过程的质量和效率,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和实现。
(三)完善监督机制
学业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保证双方的权益,应当设立双方认可的指导监督机构,并将其作为日常管理和考核的执行方。其可以挂靠在教务处或者科技处,也可以由各学院的委员会承担,该机制应当能够及时与科研导师和学生互动,获取第一手信息,作为科研创新平台顺利推行的保证。
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发展是个新课题。学业导师制可以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科研指导,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但是作为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学业导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科研导师的工作量的保证、科研教师的自身权益的维护以及客观公正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戴长雷,孙思淼.大学生学业导师导学方法实践与思考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4).
[2]闫涛,李O,潘恒健.学分制下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 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3]瞿启发.本科生学业导师教育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 2015,(16).
[4]李琳琳.数字校园中学业导师平台的搭建与研究[J].黑 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对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逐渐提上高校人才培养的日程。本文结合产业需求的实际,论述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工程实践、就业引导等,全方位阐述了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物联网;IT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8-02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而开设与逐步发展的新专业,从其专业覆盖的范围来看,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目前机、电、控制、通信等专业的融合,其专业特点即是对现有的专业技术和领域的整合,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与行业应用密切联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社会需求的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规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产业急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在这一培养目标引导下,学生应能够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史,掌握物联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物联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多专业知识的融合渗透,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国外最新文献、新技术应用的获取技能,培养学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从多领域、宽口径提高培养质量。
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按照分块设置思路,依据学生四年学习时间内的自身特点,按照通识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脉络进行课程规划。通识类课程以宽、广、新、全为设置依据,在课时内使学生对物联网的整体产业获得较为全面的了解。公共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目标,引入日后工作必需的数学、物理、英语、工程类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类课程应着眼于专、精、深,以点带面,在课程规划上,应密切联系物联网的专业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掌握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应用。实践类课程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类课程设置应面对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总体规划实施能力。
在课程规划上,应注意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全、专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既要反映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多学科综合特点,又要突出物联网专业的深入、综合的特点,将传统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鼓励自编教材,以弥补已有课程的宽泛、繁杂、陈旧等不足,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易理解等要求,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
二、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物联网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市场应用和行业背景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取舍、与时俱进,才能使教学与实际密切联系,做到所学即所需、所需即所学,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需求导向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密切联系产业需求的实际,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并通过具体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就某一知识点深入掌握其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以做到与市场同步,与需求对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在教师队伍配备上,要突出对业务知识的深入把握,适当增加在一线工作的业务精、目光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将需求与教学直接对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理论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是知识点众多,并且相互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学的效果难以凸显。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将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可以直接对接的章节知识列为着重讲解的部分,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较短的课时内使学生获得实用性强的理论和技能,同时对其他知识点进行梳理,以需求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和串接,使学生始终能够把握教学的重点,始终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实际密切联系和结合,并能够通过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提升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需求导向的实践技能培训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密切结合需求的实际,着力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具体来讲,就是在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上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与需求结合,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依托,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联网技术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专业涵盖宽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可以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增加课程设计学时,在课程设计中引入需求目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在编程能力培养上,通过程序设计,引入工程需求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编程训练,掌握面向对象进行开发的思想。在掌握网络指令和协议设置上,通过路由交换课程设计,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熟悉路由协议。在传感器应用设计中,结合具体的行业需求目标,引入各种物理传感器的应用设计,掌握常用传感器应用设计、信息处理、显示和传送等。
结合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对目前嵌入式设计的市场需求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深入学习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要求、软件硬件设计、综合测试等多环节应用。结合网络技术,深入学习以物联网实际需求为主的网络架构知识,重点掌握Zigl)ee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组网规范,通过实际操作搭建有效的无线物联网络。在毕业实习和设计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需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分析、设计、编程任务。
四、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产业需求的实际,开展立体化教学。既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又强化应用实践,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社会、企业多方面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培养出物联网产业的可用之才。
[
参考文献]
[1]于翔,基于物联网的大学信息化教学辅助实验平台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3(5)
[2]孙冠男,高校物联网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探索[J]软件导刊,2013f 9)
[3]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关键词:科技期刊;跨界融合;增强出版;跨界科普;跨界教育;联动传播;媒体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媒体正在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服务、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其他媒体融合,寻求转型升级之路[1-2]。跨界融合作为媒体融合的深度融合阶段(也称“高级阶段”)[3-4],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最早使用“跨界融合”的文献出现在1997年,2013年后针对跨界融合的研究进入期[4],主要分布在新闻与传媒等10个领域,目前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韩立新等[4-5]系统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跨界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也对传统媒体跨界融合的理论研究进程、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学科范式转换等进行详细的探讨。刘素花[6]以“媒体+”为基本范式,将我国传统媒体的跨界融合分为媒体+技术、媒体+教育、媒体+金融、媒体+旅游、媒体+医疗、媒体+电商6种模式进行探讨。国外媒体的跨界融合涉及视频制作、教育培训、地产、展会等领域;国内的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数据库,以及中国医学期刊集群一体化出版平台,均具有显著的跨界特征[7]。总体来看,我国传统媒体特别是新闻出版业的跨界融合已常态化,科技期刊在跨界融合方面也已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但鲜有针对性的报道。科技期刊是一个跨界需求非常强的领域,与国外集群化运营模式不同,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为单刊经营,“小散弱”是其主要特点。在集群化、平台化过程中,我国单刊的品牌建设也未获得重大突破。在我国科技期刊一体化媒体融合生态链建设过程中,跨界融合作为媒体融合的高级阶段,或将成为获得资本的突破口[8-9],跨界发展必将成为科技期刊脱颖而出的竞争优势。我国实行单刊经营的科技期刊是否具有跨界基因,应如何跨界,向哪里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在科技期刊媒体融合[8-9]研究的基础上,调研大量跨界融合文献与案例,梳理跨界融合的特征,重点剖析传统媒体跨界融合典型案例特点,探寻我国科技期刊跨界融合构建策略,为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转型升级抛砖引玉。
1跨界融合的内涵及测度
针对跨界融合内涵的研究始于1997年,但目前仍未形成能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李刚[10]认为,跨界融合是指媒体进行跨地区、行业以及领域的相互融合,跨界融合有利于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同时对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增强极为有利。隋二龙[11]认为,跨界融合为跨越地区、领域、行业,甚至国界的媒体融合,在跨界融合过程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资本、资源、管理、市场等方面重新布局,使各类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实现优势互补,强化整体优势。刘素花[6]认为,媒体的跨界融合是指在媒体分化后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媒体内部各要素向媒体领域外延伸、融合发展的脱困方式,是以“媒体+X”多变魔方式互融为核心的模式。韩立新等[4]认为,跨界融合是媒介从专业机构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要素,并在社会中与其他社会要素进行重组的过程,即跨界融合是指以基于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媒介为独立中间体,将分属不同领域的事物连接起来的过程。总体来说,跨界融合具有跨领域与融合重组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内部流程,一个是外部领域,最终会体现为运营模式的改变。如上所述,目前的跨界融合涉及平台、内容、传播三个方面的跨界发展,对跨界融合的测度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的融合深度与广度着手,一些学者也已经提出一些评价指标。韩立新等[4]基于媒体融合的相关指标,首次提出跨界融合的5个评价指标:(1)连接力,衡量不同媒介或者不同领域之间的连接程度;(2)传播力,衡量媒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3)互动力,即跨媒介的互动,包括与受众的互动和不同媒介、领域之间的互动两个方面;(4)社会影响力,即对社会的影响;(5)收益力,是指能否给媒体组织带来收益。
2我国传统媒体的跨界融合
目前,跨界融合在新闻出版领域已常态化。虽然部分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表现出一些跨界特征,但受限于人、财、物等因素,尚无典型的成功案例可循。
2.1新闻报道领域的跨界融合
2017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化“跨界”合作,与网络媒体、互联网公司联动,在内容层面与技术层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动,开启共享新模式,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在广度上,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如腾讯网-腾讯新闻、新浪网-新浪新闻、今日头条等)的联动规模空前且力量集中。在深度上,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互联网公司“跨界”合作形式更加多元,利用内容、渠道及技术优势分工协作,创新产品的形式,充分发掘内容价值,全面提升两会报道的影响力[12]。各媒体跨界融合主要表现在[12]:(1)《人民日报》在全媒体平台中采用“中央厨房”机制,整合了内部的多种资源,形成“选题确定—内容生产—分发追踪”的全流程生产线,便于联动协作以及信息集成与深耕。(2)新闻内容移动首发,再网页,最后在传统端全面深入报道,形成“移动端讲快、网页讲全、传统端讲深”的差异化联动报道,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3)重视“用户思维”,应用多种新技术,跨界合作,深挖用户需求,形成“直抵民心”的、形式多样的融合产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H5等新技术的应用,全景相机、VR设备等的亮相,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爆款”新闻产品的推出,使得微博、微信矩阵、微视频、直播、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支持的创意视频、H5游戏、模拟群聊、给朋友圈点赞、客户端嵌入智能语音播放技术听新闻、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播报等吸引无数网民参与其中,形成圈层化传播,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经过各媒体及时准确、多角度、全方位、形式丰富的报道解读,网友纷纷表示“获得感满满”“很实在”“有盼头”。新华社客户端与网易云音乐跨界,联合举办了“留声40年”音乐主题影像展,该产品在微博、微信、新华社客户端等平台的总浏览量达到800万,全网的传播量达到2500万[13]。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贴近受众,报道形式多样,如专访、快闪、交互体验等;(2)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如利用地铁车站、列车车厢、音乐会、快闪活动、互动展览等推广宣传;(3)采用先进技术如人脸识别、AR、H5等形成H5产品、微视频,将音乐实体化、可视化、互动化、场景化;(4)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个性化生产、对象化传播。
2.2图书出版领域的跨界融合
(1)围绕IP的跨界融合。IP(IntellectualProperty)即知识产权,具有资源转化、价值提升模式、结构优化、市场扩张等可跨界特性[14]。IP的跨界可发生在文化产业内各行业间、非文化产业以及社会生活中。IP的跨界在不同产业之间都可进行联动和协同,不同产业界如出版界、影视界、网络文学界、网络游戏界都可借力于共同的IP,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只有优质IP,才能实现特定领域的跨界,唤醒产品的“潜藏价值”,并从不同渠道进行开发利用和营销。成功运营的IP可在电影、电视、漫画、游戏等媒介形式中转换,其目的在于引发社群共振,突破不同社群间的壁垒,最终通过强大的裂变传播的扩散力,促使跨界形成巨大效应[14]。国产系列动画片《熊出没》的IP开发,就是国内的一个IP开发典范。这种以IP开发为核心的盈利模式的构建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作为支撑。(2)出版文创。基于出版内容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产生于跨界融合和新兴技术的发展背景,出版文创将出版与玩具、服装、影视、游戏、旅游等产业融合起来[15],延伸成出版产业链[15-16]。目前出版文创的模式有很多种,可大致划分为:基于出版内容跨界拓展的文化创意服务,如围绕《海贼王》漫画书中不同人物形象、道具、用品、场景等开发的手伴、玩具、饰品和服装等衍生产品;基于改编权延伸的文化创意服务,如将《三国演义》丛书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游戏、数字图书、主题公园等[15],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打造出“书业+影视业、书吧+影城”的跨界融合模式;基于新兴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服务,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将VR、AR技术运用到跨超本《红楼梦》的纸质口袋书中;基于实体书店打造的文化创意服务,如日本的茑屋书店提供书籍阅读+电影、音乐、咖啡、文具等,号称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基于生活美学,打造高端文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如按需印刷、读者自己编校并打印出版等,有些出版社还跨界到书房陈设、花瓶镜框设计等定制服务。
2.3其他媒体的跨界融合
沈阳广播电视台开展跨媒体行动,推出“我爱沈阳”系列产品。此次跨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围绕同一报道主题,将新老媒体融合在一起;②打破地域局限,整合媒介资源,通过电视屏幕、户外大屏、地铁屏幕、网络平台实现跨界传播,并将传播范围扩大到全国;③开展暖心公益传递爱心,制作“我爱沈阳”卫衣、环保购物袋、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温暖更多人,以扩大影响[17]。凤凰传媒集团收购游侠网并控股,投资上海慕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自身教育资源优势,跨界投资教育游戏,将教育与游戏结合,吸引青少年关注,既引导了青少年的正确学习观,提升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8]。
3我国科技期刊跨界融合构建
跨界融合是媒体融合的更高发展阶段,是时展的大趋势,可使互不相干的行业、企业全面渗透、融合。通过跨界,传统媒体可克服自身薄弱之处,增强各自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保证跨界合作方以及用户均受益。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实行单独运营,且多为非盈利机制,受资金、人力、技术等限制,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较为缓慢,服务内容单一,受众面小[9]。跨界融合为我国打造科技期刊强刊、大刊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笔者认为科技期刊拥有高质量、权威的专业知识,优质内容是跨界成功的根本,若能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更加开放的视角跨界发展或合作,或许将是我国科技期刊实现快速转型升级的机遇。在跨界融合过程中,科技期刊首先要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其次要在平台上尽可能地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多种优质内容与服务,最后联合各种渠道实现最大化的传播。
3.1平台的跨界
构建一体化网络平台是科技期刊跨界融合的基础,平台要体现科技期刊自身特色与品牌内涵,具有集约化或集群化、立体化网络平台、全媒体产业链、传播媒体矩阵与跨界融合经营等特质[8],整合采、编、发等出版流程,促进出版流程的跨界整合,实现一体化生产链,如“中央厨房式”工作机制,实现一次采集信息,多平台使用,也可跨界关联,或集成或拓展更多相关领域的资源。
3.2传播的跨界
传播时可利用全媒体化传播矩阵(如网页+微信+微博+App+QQ+邮件+知名客户端+数据库等),并形成“移动端讲快、网页讲全、传统端讲深”的差异化传播,或与各大网络媒体(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一点咨询等)联动传播,为好内容插上飞翔的翅膀,最大限度地展现优质内容的价值,并充分运用VR、AR、视频直播、音频等先进技术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可视化表达,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3内容的跨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自媒体领域的迅速扩张,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相比之下,科技期刊可以提供高质量且专业化内容的优势逐渐得到显现。用户也更愿意通过付费获得优质原创的内容。跨界是互联网的特质,科技期刊更应该在保证内容质量[19]的同时整合所在领域或行业资源,竖起大旗,引领发展:做好期刊本职工作,提供优质内容;提供更多更好的知识服务,融入科学共同体;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延伸布局,深化跨界发展或合作领域,如跨界科普、教育、夏令营、旅游等;拓展服务对象,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内容或产品。短期内可集中精力打造一两款“爆款产品”或“暖心产品”,迅速提升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3.1做好科技期刊本职工作,提供优质内容在信息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通过同行评议与编辑审定后的内容具有权威性、系统性,这是科技期刊的优势。科技期刊出版论文的形式若能更好地满足当前科研人员的阅读需求,则会吸引更多的领域内科研人员、相关行业从业者、相关专业学生等的关注。科技期刊出版内容的增强可采用如数据出版[20]、语义出版、富媒体出版、AR出版等新的出版模式来丰富科研成果的展现形式。通过增强出版模式[21],将论文进行结构化处理后,论文中各知识点可实现碎片化传播并融入科研共同体;将与论文相关的一切形式的内容,如数据出版、富媒体出版、增强出版等的相关内容,与各种新闻、会议报道、音视频、图片等进行跨界关联,能更加突出论文的核心地位,更加完整、立体、系统地呈现相关科学问题,讲好科研故事,为科学家的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对期刊论文,科技期刊可通过短阅读首先在移动终端进行宣传,再与网络系统中增强论文进行关联,实现快与全的有机结合。
3.3.2发挥科技期刊桥梁纽带作用,“承上启下”跨界发展科学研究过程包括很多方面,学术论文仅是科研产出的一小部分。通过科技期刊发表研究成果,仅是整个科研活动的一个小环节。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知识成果尚待挖掘,科技期刊在促进知识传播中的价值也未充分体现。因此,科技期刊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整个科研过程,拓展服务对象与范围,做到以科技期刊为中心枢纽,提供面向科研过程的一体化服务链条,同时拓展科技期刊服务对象,跨界科普、教育等领域,最大化社会效益。(1)向成果上游跨界,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知识服务。围绕科研活动拓宽期刊业务范围,创新业务形式,提供更多的知识服务。科研过程中需要随时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科研人员希望通过阅读态势分析报告、接受决策咨询服务等快速获得这些信息,进而从枯燥的海量文献检索与阅读中解放出来,也希望能便捷地获得关键信息、事实数据或实验数据等。通常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找专业的情报服务机构,通过对大量相关科研信息的收集、梳理、分析与再组织等来实现。科技期刊可与相关的部门或单位跨界合作,可在期刊主页上提供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情报分析等工具或路径,简化繁琐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同时也可在期刊网站和移动客户端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定制情报服务和信息检索收集服务等,从而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增强期刊用户黏性。科技期刊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所在区域或行业资源供科研人员使用,为政府、企业、相关机构等提供智库、舆情、营销传播、品牌传播等服务,以增加科技期刊的内容附加值,拓展盈利空间;为个人用户提供垂直内容领域的信息服务和区域性社区服务,以提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向科技期刊上游跨界,实质上是后向跨界,可采取联盟或协同发展策略。(2)向成果下游跨界,延伸科技期刊产业链。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或加盟集成,科技期刊可围绕内容二次开发,进行前向跨界,扩大科技期刊的服务对象范围,产生更大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时代,运用跨界思维去创新,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同领域科技期刊如医学类、农业类、油气工程类期刊可结合自身品牌特色、专业定位、优势资源等,跨界到不同的领域或方向。①跨界教育。民强则国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尤其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科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2]。跨界教育也是媒体界一直努力的一个方向,有着恒久的生命力与巨大的受众潜力。科技期刊拥有优质、权威、前沿的学术资源,跨界教育,得天独厚。科技期刊可贯彻全民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突破课堂或学校教育限制,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自主学习或跨学科教育提供网络资源;也可与开放教育平台跨界合作,为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等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促进科技期刊与教育、社会、工作、生活紧密相连;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集成多年积累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资源、相关领域机构资源、学术资源以及其他信息资源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促进各级相关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研究组织、学术团体、公司企业以及社会民众等跨界交流与合作,促进“跨学科融合”“校企合作”“就业指导”等,形成命运共同体。②跨界科普。科技期刊跨界科普,可将高深的科学知识变成大家都能懂的语言,面向全民传播,实现全民学习,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这不仅是国家的战略目标,也是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的需求,更是科技期刊的责任和义务。四川荣县地震与页岩气开采到底有没有关联,这看似是个科学问题,但更是个科普的问题。若科普工作做到位,至少能让民众更理智地去思辨和处理此类问题。通过科普,不仅能让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帮助公众提高科学素养,以惠及更多的人,同时扩大科学家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科学家的社会认同感、获得感、存在感与幸福感,还能迅速扩大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科技期刊拥有大量科学家资源和大量科研成果,可为从事科普工作的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科普资源,可组织感兴趣的科学家撰写科普内容,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让喜爱的人参与其中。中国缺少科普创作人才,科学家才是科普创作的最佳人选[23]。科技期刊可以与相关科普工作者、科普全媒体平台[24]或科普机构探寻跨界合作方式,将科学家忘我奋斗和奉献的事迹做成科普内容,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民务实求真、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也可与相关机构、实验室等合作,组织科普活动,让群众了解科研过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创造思维,激发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点亮科学梦想。科技期刊也可在网站中加入一些科普内容,或通过增强出版关联一些科普小视频或音频等,实现科研论文与科普内容的双重传播,精深与易懂联合,满足更多用户的阅读需求,帮助更多用户走进科学殿堂,促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③跨界夏令营/冬令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提升个人见识,开阔个人眼界。科技期刊是前沿、尖端思想的汇聚地,关联着大量宝贵的科学资源,科技期刊可与科学家、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跨界联合,或协同组织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让青少年体验科研活动,提升科研兴趣,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创造思维。④跨界旅游。对于部分自然科学领域或地理类科技期刊,能否将有关的旅游信息、住宿资源等优化配置,并联合具有丰富野外工作经验的科研人员跨界发展旅游?这值得进一步尝试探索。目前媒体跨界旅游较为成功的是,媒体推介宣传与线下旅游运作相结合的模式。
3.3.3跨界其他行业新闻媒体多凭借自身内容信息优势,跨界游戏、金融、地产、动漫、电商、影视等领域,实现多元化运营,获得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的红利,增加收益来源[2]。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进军网络游戏产业;羊城晚报集团与多家文化、音乐、游戏、动漫企业跨界合作;《大河报》通过机器人记者“小明看财经”专栏等集信息流、资金流、项目流、人才流于一体,跨界金融[25]。科技期刊也可以基于自身情况探索IP的开发、出版文创等,尝试开拓相关领域的跨界合作等。不同学科领域科技期刊或者不同办刊主体在进行跨界融合时,应根据期刊特色、专业属性、已有的和潜在的用户群体等去优选跨界路径或跨界方向,如跨界科普可能更适合具有更多能做科普内容的科技期刊去跨界发展,而跨界教育则在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中更易取得成功。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 创新能力 风险规避 模糊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产业互联网主要是新的数据类型出现,互联网行业称之为交流型数据,主要解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综合整理生产、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推进产业发展,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二)研究现状。国外对企业创新能力测评体系建立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性阶段,国外研究团队大部分是对技术创新能力体系的研究,关于企业综合创新能力测评体系的研究比较少。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看到了这种现象并一致认为,企业综合创新能力涉及与企业相关联的诸多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有机体系。此外,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结果也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研究意义。创新在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使得国家的竞争实力切实得以提高。京津冀中小企业已占京津冀企业总数的95%以上。国内现有的评测体系大多只针对大企业,其部分评测指标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想要从如此庞大的数目中脱颖而出,乃至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相抗衡,就必须不断地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我国现有的测评体系大多并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且互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列入体系中。本团队可以熟练的应用数学分析和相关的分析评价体系的方法,根据现有体系的不足与缺陷,并结合团队调研的成果,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发挥专业特色,开发出一款具有创新能力测评功能的软件。
2.研究内容。(1)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调研京津冀中小企业现实状况。对现有体系和京津冀中小企业分别进行调研,分析调研数据,并结合专家给出的意见分析现有中小企业的测评机制尚存在不足。
(2)京津冀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研究。构建关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权重矩阵,运用权重矩阵对每个因素的权重进行分析,重分析,对每次制定测定标准都进行科学的论证,让项目设置的标准在最后建立有据可依,具有科学性、全面性。
(3)构建基于产业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结合产业互联网,分析企业创新机制,并分别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最终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
(4)进行实证调研。针对中国南方比较发展较好的地区,比如上海,深圳地区进行调研,对比其与京津冀地区的差异。分析京津冀地区中小企业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对策。
二、评价京津冀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理论基础
(一)企业创新能力的含义
企业创新能力指企业通过应用科学方法及管理层人员的智力为企业创造盈利,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点:一是企业在技术上能够将策划转变成产品,要求企业拥有足够的技术创新力;二是生产出的产品能够被消费者认可,需要企业拥有能够说服消费者的I销能力;三是企业高管可科学化管理创新过程、并能获得相应回报的能力。
四、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综述
本文对于调研数据和专家意见的处理,主要是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综合数值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做乘积,得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综合评分。该评分可以用来进行中小企业间的横向比较京津冀大型企业,从中可以找到自身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欠缺方面,从而对企业内部的创新相关方面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改进。
五、结论
本研究最后得到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评体系可以优化补充现有体系在产业互联网方面的漏洞,让整个评价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和精准。在京津冀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本身对市场情况变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明炜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
学硕士论文
[2付腾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湖北大学硕士论文
[3]魏末梅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 法的研究[D]重庆
大学硕士论文
[4]张凤杰,陈继祥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研宄[J]上海管理科学
[5]裘俊杰,周鸿勇 浅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J]
管理观察
[6]戴西超,张庆春 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比较研
究[J]理论探索
[7]Berry,D Expert Systems-Human Issues Chapman&Hall
资金支持: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资金支持: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DXSKYY2016021)
资金支持:2016年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HY21)
资金支持:2015年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HBTFKL201503)
作者:熊聪聪 畅卫功 刘尧猛 张强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传统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专业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多共性,只要适当补充和调整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就能够达到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中设置物联网方向是切实可行的。近两年,国内申请增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但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物联网课程体系规划不完善、教材建设计划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室配套设备缺乏和实验方案标准有待规范等问题。区别于部分高校现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学校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物联网方向时可以在该专业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独特的优势学科制定具有行业物联网应用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物联网方向的专业目标是要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以及物联网的相关原理和应用技能。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学生对有关物联网感知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掌握程度即可,重点是要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及地方人才市场需求,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对物联网应用层关键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
结合高校优势学科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不同的发展历史、相异的学科建设等因素使得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品牌专业、强势学科以及与其培养目标相配套的软硬件资源的建设与积累。物联网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高校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专业定位上可以结合自身现有的优势学科,参考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改革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本校重点学科特色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网络工程(物联网)培养模式可以从专业定位、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其中,专业定位和知识结构将在下一节论述。在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上,需要转变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实践环节。例如:开设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程训练课程,开展个性化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提高实验和培训课程的比重,扩展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5]等,形成以行业应用为背景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的跟踪与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人才的适应性。从行业应用出发,可以分别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将传统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使得毕业生不仅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工作,也能直接从事行业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工作,增强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其就业范围。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建有“食品营养与安全”、“工业发酵微生物”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食品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食品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处于全国前列。依托天津科技大学的食品、生物等优势学科和应用背景,笔者认为,目前计算机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可以以食品安全和生物发酵与菌种保藏控制物联网为应用领域,融合食品学院和生物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拓展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以轻工行业物联网应用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优化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由于物联网技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需要融入不同专业学科,所以,在确立了以轻工行业物联网应用为特色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大纲,对原有专业的课程配置进行科学地增补和取舍。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的应用背景,依照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环境,形成特色教育,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专业培养目标物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毕业后可在轻工行业、信息产业、科研单位从事物联网应用相关技术开发和研究,成为具备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能进行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具有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培养要求: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网等物联网感知层关键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各类网络系统的运维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拥有较强的软件编程功底;具备从事轻工行业物联网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及物联网的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标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悉利用Internet获取信息的手段,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2.主干课程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设置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向导,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及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网络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技能。物联网中的感知层主要用来感知和采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设置可以在现有计算机物理层的相关课程基础上,融合通信原理、传感器技术基础和射频技术与无线通信等课程,提高学生在物联网感知层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物联网网络层方面,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已包含该领域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需要增加无线传感网络和无线自组网理论课程,强化学生对物联网网络层的理解。物联网应用层的主要作用是依据各行业的实际需求开发信息管理平台,并根据行业应用的特点集成相应的内容服务[6]。结合应用层的特点,各院校可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增设具有行业特色的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无线自组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等课程。有关物联网安全技术的课程,不仅涉及物联网的三个层次,也关系到嵌入式知识的相关课程。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综合考虑现有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物联网技术概论、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嵌入式系统概论、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射频技术与无线通信、物联网安全技术、无线自组网理论及应用、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等。
3.主要专业实验专业实验的设置将使得学生具有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学习、开发与实验的综合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网络工程与物联网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网络工程(物联网)专业的实践环节可以从毕业实习、计算机基础练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五个方面进行。专业实验主要包括:C语言课程设计、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设计、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和物联网综合应用课程设计等。
结束语
物联网时代的来临预示着物联网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在不断加深,作为该行业发展根本要素的人才培养也越发重要。为满足物联网行业对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本文对物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讨论,提出传统网络工程专业可以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融合,通过跨学科的专业资源的整合,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详尽讨论了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更大地促进了本校网络工程专业发展,同时对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63-02
1 物联网工程专业产生与现状
自2009年8月同志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物联网已成为当前全球各国应对经济低迷的重要科技手段。2013年2月,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浪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面向21世纪的全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关注物联网技术程。目前国内著名大学已经纷纷开设或准备开设物联网相关课程,希望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兴技术,提高学术科研和工程水平,保持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同步。在教育部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中,就包括增设物联网专业。从教育部号召高校设立物联网专业学科开始,全国已有近700所高等院校向教育部提交了增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申请,目前已经有67所本科院校建立了“物联网工程”或“传感网技术”等相关专业。
然而,由于物联网技术和专业建设都刚刚起步,高校在专业目标、人才培养、课程教材、师资和实验设备等方面都面临众多问题。笔者长期从事物联网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和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希望能在本文给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理论研究领域,从传感器网络和泛在计算发展到空间物理信息系统;在技术研究领域,从RFID和Zigbee发展到M2M;在市场应用领域,从企业关注和行业需求到政策层面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正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然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却面临一些挑战。
1)专业归属不清。目前在已获得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院校中,有的将物联网工程专业归属通信学院,有些归属到计算机学院,还有的归属到自动化学院。出现归属不清有着其现实原因:物联网是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到通信、电子工程、计算机和测控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多个应用领域,因此在专业归属方面存在多样性。然而,由于归属的不同,每个学院根据各自的学科背景和基础条件来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规划、实验体系等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
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跨多个学科,其自身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物联网应用也在推陈出新。如何制定出适应技术更新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还需深入探索。从企业角度来看,物联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应用于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绿色制造和智能医疗等多个工业领域,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需面向其行业应用。同时,作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须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专业人才教育思想。
3)专业人才培养条件匮乏。物联网工程专业刚刚起步,师资、设备和教材都面临匮乏的境地。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是师资,既有行业应用背景又跨多学科的教师较为缺乏,培养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实践教学薄弱,物联网专业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所需的开发平台、仿真平台和应用平台都较为欠缺,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最后,物联网专业教材更是缺乏,目前尽管已有一些物联网书籍,但太偏应用,难以作为教材使用,且未形成完整教材体系。
4)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物联网/传感网相关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等都来源于科研成果,尽管物联网/传感网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很多理论和方法都还完全成型。同时,如何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转化用于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发现由于有些理论较为系统,涉及的背景知识较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实验系统也较复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
3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重庆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于学校自动化学院和工业物联网和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出版了《测量与控制用无线通信技术》等系列教材,自行设计和研发WIA-PAS、ISA100和6LowPAN等实验实训研发平台,培养了学术水平高,知识、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近2年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积累了有益的探索。
3.1 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符合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突出“传感器网络”技术优势与“三网融合”特色,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物联网核心专利、标准、测试和应用等方面的国际国内技术优势,培养面向智能工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等相关领域从事物联网/传感网系统规划、应用设计、产品研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3.2 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学科特色和优势,整合学校教学资源,探索适合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属于集成、交叉技术,当前任何一个专业都难以覆盖其全部内涵。成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校内外相关专业、合作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规划、实验实训体系建设、专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比如通过实验室和思科公司的科研合作项目,由思科公司赞助、本教学团队负责组织实施面向重庆市高校的“思科杯”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该项大赛还被纳为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的主题活动之一,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3.3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更有成效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答辩、实做报告、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前沿技术、相应的开发能力;对专业导论课程,采用教学团队的授课模式,教学团队教师在物联网的不同研究方向有着多年的积累和研究成果,通过团队授课,既带来了各方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而且使得每个方向的讲解更加透彻和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重点实验室现场讲授理论课程,将实践融入理论,充分沟通交流讨论,增强了教学效果。
3.4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形成
如何有效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平衡学科前沿技术、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兼顾用人需求与教育教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和验证。这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将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4 结论
由于物联网是一项新兴前沿技术,本身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而且物联网应用也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如何规划物联网工程专业和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在分析物联网工程专业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重庆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并将在后续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莉莉.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架构及发展趋势[J].软件,
2013(2):142-143.
[2]铁维骥.物联网的发展与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8):43-43.
[3]刘忠宝.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0):58-60.
[4]王晓喃,钟珊,严海英.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2):16-18.
关键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
一、毕业设计概述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环节大概由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
习等组成,其中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技能和水平,通过一个多月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使用工具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尤其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并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作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发现毕业设计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本文就毕业设计及指导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1、不太重视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在大三的第一学期(也就是第五学期)后半部分进行,一般而言学生已经在此时签约了用人单位,部分已经去单位上班,学生在思想上认为毕业设计不太重要,在六七周的设计时间内,可在可不在学校,只要把论文完成了,提交给指导教师即可。所以,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态度不积极,很多时间愿意呆在宿舍打游戏看视频,而不来机房与指导教师商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到马上进行毕业答辩了,有些学生就从网上随便下载一些论文,然后进行简单的修改,在答辩会上问的问题要么不会,要么答非所问,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2、毕业设计内容不够充实
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大多为开发一个应用系统软件,严格来讲,件系统的开发完全要按照软件工程的七个阶段来执行,从前期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到中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再到后期的测试和维护,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工作可做。但是事实上,学生做毕业时并不是按照这个过程来执行,他们大多所选择的内容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无非就是增、删、改、查、存、取等,这样的系统在课程设计周或实训周时已经做过,而且这些系统在网上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由此看来,毕业设计的内容缺乏灵活性、多样性,没有完全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安卓技术”等软件行业比较流行的技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软件技术专业特色和软件行业特色。
3、论文格式不规范,文字表达不强
通过近几年的答辩前准备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在临上场答辩前一两个小时,都是忙于修于修改论文的格式,而事实是论文格式规范之前早都下给每一位学生,他们要么没有看论文规范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要么未严格按格式规范来做,论文中经常出现资料页不全、目录非自动生成、标题正文字体不合适、字体间距过大或过小、表无编号和名称、图无编号和名称、图片尺寸过大或过小、总结性的文字未完全针对本次设计、参考文献格式不正确、参考文献数目过少等等问题。学生常常在临答辩前忙于修个论文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延迟了正式的答辩时间。另外,论文整体文字表达欠缺,专业术语、专业描述不是特别到位,对于自己所完成的那部分内容没有突出重点和特点,有的论文长篇大论粘贴了十几页代码,完全没有把所有代码都放在论文正文中的必要性。
4、设计任务划分不明确、任务不饱满
通常一个毕业设计题目由三到五人完成,设计时间六到七周,但是纵观这几年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一个毕业设计任务往往由一至两人完成,其他学生或因工作因培训因其他而冠以名,收到的毕业论文往往是一个题目四五份相同的内容,有的甚至连总结部分都相差无几。所以整个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之间的对任务的划分没有做到责任到人,人人负责一部分内容,而是由一两个人包办完成,其他同学进行复制拷贝,以应付最后的论文提交。此外,有的小组尽管按人数分配了任务,但是设计任务量偏小,三五天内就完成。
三、 毕业设计解决办法
1、 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可以针对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松懈的状态,在大三第一学期第十周末考结束以后,由各个分院组织召开一次全分院范围内的毕业设计动员会,由分院院长带头发言、各教研室主任强调毕业设计要求和规范,各指导教师和学生签订毕业设计承诺书,进一步规范和严肃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深处重视,从行动上执行,对于剽窃、抄袭、虚假等不端行为做斗争,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学生和对应的指导教师。
2、增加技术含量高的题目,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外延
毕业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课程设计、课程实训,应该围绕软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炼、软件行业岗位需求、软件工程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开发,作为指导教师可以指定毕业设计题目,但每年要有更新,不能一个题目沿用很多年。也可以根据当前的形式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跟生活、工作等紧密相关的题目,如汽车租赁系统、校园物流快递系统等,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有的学生参加了安卓、IOS、物联网、嵌入式等方面的培训,也可以根据培训内容,自行确定工作量适中的毕业设计任务。有的同学未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自行创业,那么就可以写跟创业相关的一些内容。
3、加强实践监控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之所以难于把控,原因是在于毕业设计在大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后的下一周进行,而随着招聘会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工作,于此同时有的学生办理了离校手续,指导教师见不到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紧紧通过网路、电话进行联系。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学院有必要出台一套毕业设计监管制度,比如每周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和教师进行通话联系,汇报本周以来完成的情况、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师进行一一记录,并且能够进行有效解答。同时每一周学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毕业设计任务,并且形成相应的文档资料提交于教师以备存档。
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毕业设计奖励力度
毕业设计几乎是所有实践课程中进行时间较长的一个环节,那么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大胆设计,尤其是有某方面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更应该抓住这个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努力勤奋出好作品。作为指导教师也要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不唯书本是图,要放开思路,拓宽视野,不断地进行修改和更新毕业设计内容,力求精品。学院也要从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对于最后毕业答辩和毕业论文十分优秀的学生要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让此项制度良性循环,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秉着诚信、诚恳、诚实的态度完成好毕业设计任务。
四、小结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实战课,是学生由学校走向职位岗位前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学校要出台相应政策,实现奖励和惩罚并举,作为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完全按毕业设计规范来执行,作为学生要认真对待和用心完成毕业设计,三方齐心协力站好毕业前的最后一班岗,提交一份合格的高质量的论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www . mdmec . com ),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163.com)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 www .china mp3 . com )、音乐天空(music, frxS63. com)、九天音乐网(9sky. com) } pop评论( pop. com)、高地音乐(golitmusic.com )、天虎音乐网( Tyfo.com)、三九网蛙( 999. com. cn)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414
2020年社科人才工作理论文章课题论文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就要下好人才“先手棋”。
创新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培育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产业人才队伍,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建立起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面向我省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人才政策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规模,提升人才素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的选拔培养,大力开展省高端人才、省管专家、“百人计划”、省政府特贴专家选拔工作,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培育高素质工匠人才队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鼓励示范院校与制造业先进国家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培育国际性工匠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多设立一些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起覆盖城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和绝招绝技代际传承机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队伍。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持续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针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实际,建立职称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等专业类别职称评审标准,为新兴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开辟职业晋升通道。让企业和市场真正成为人才评价的主体,对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下放职称自主评审权,让企业自主评价选拔人才,使人才真正具备市场适用性。修订职称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研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不受学历、资历、地域、身份、单位性质和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让职称评价标准向品德、能力和业绩三方面靠拢,强化“职称是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评价导向。打通政策堵点,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双贯通”。
强化平台载体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在全省多增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等,培育更多创新型中小型企业,吸引更多科技创新团队前来。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xx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需求链有效对接,加快实现科研成果共享,努力在“x研发、x转化”上取得更大成效。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组织选派优秀专家出国培训,开展海外人才xx创业行活动,实施“十百千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开展广泛的国际人才合作交流,促进海外、海归人才与省内智力项目需求对接,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外国专家方案。搭建技能提升平台,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趋势,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生命健康、前沿材料等领域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国家级高研班、省级高研班,多渠道培育创新型企业优秀人才,为提升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