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建筑论文

古建筑论文

时间:2023-02-17 01:59: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建筑论文

第1篇

1有限元模型

1.1节点模型建立文献[1]试验柱架尺寸:柱径210mm,梁截面120mm×180mm,燕尾榫榫头端部宽60mm,榫头根部宽50mm。由于模型对称,为节约计算资源,可取半结构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柱底和梁端分别通过与相应参考点耦合建立铰支座约束,以梁端榫头为从面,以柱端卯口为主面建立接触对,接触属性设为法向硬接触、切向库伦摩擦,摩擦系数取0.2。计算单元采用计算精度较高的三维八节点六面体线性非协调单元C3D8I,运用结构化网格划分技术,通过切分模型,在接触区域附近细化网格。模型网格划分如图1所示。

1.2材料本构关系木材通常被认作正交各项异性材料,试验采用的东北红松[1]的材性试验结果见表1,其中下标1、2、3分别代表木材的径向、弦向和纵向。通过在Abaqus中赋予单元材料方向可以定义材料的正交各项异性。在弹性阶段,木材的本构关系可以由表1中E1~G239个工程常数来决定。木材的塑性特性采用Hill准则模拟,参考屈服强度取木材顺纹受压强度34.76MPa,塑性发展考虑为理想弹塑性模型,根据木材各强度大小比值关系,计算出Hill准则的6个屈服应力比R11~R23,见表1。

1.3加载制度为考虑P-Δ效应的影响,采用柱端加载方案。通过建立在柱顶并与柱顶截面耦合的参考点施加水平和竖向荷载。竖向设计荷载为10kN,先于水平荷载施加在柱端,使榫卯接触关系平稳建立起来。水平加载采用变幅值位移加载,初始值10mm,每级位移增量10mm,循环加载至最大位移幅值200mm,加载过程如图2所示。计算过程中通过设置软件中的Nlgeom开关为On来考虑几何非线性。

2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2.1破坏模式分析在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榫头逐渐从卯口中拔出,榫头端部和卯口边缘应力增大,相继进入塑性发展。图3为加载至最大位移幅值时卯口和榫头的塑性发展分布,此时榫头从卯口中拔出约20mm,节点承载力下降,可认定连接已经失效。

2.2刚度和延性分析通过梁端支座反力计算节点弯矩,通过分别柱端转角和梁端转角计算节点相对转角,得到燕尾榫节点的弯矩-转角(M-θ)滞回曲线如图4所示。可见燕尾榫节点滞回曲线呈反Z形,表现出大量的滑移特征,滞回环面积逐渐扩大,反映出燕尾榫较强的耗能能力。连接燕尾榫节点M-θ滞回曲线每次加载循环的峰值点,得到其骨架曲线如图5所示。从骨架曲线可以看出,燕尾榫节点经历弹性阶段、强化阶段和屈服阶段,弹性阶段的初始刚度约为40kNgn/rad,可见燕尾榫节点相对铰接节点而言,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

将骨架曲线上从弹性阶段进入强化阶段的临界点作为屈服点,从强化阶段到曲线进入下降段的临界点作为极限点,得到节点主要特征参数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由于在有限元计算中将木材简化为理想弹塑性材料,且试验时榫卯之间的间隙没有在有限元模型中考虑,导致有限元结果较试验值偏大,但二者在节点转角的结果上吻合较好,说明利用有限元进行榫卯节点模拟试验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而为获取更精确的数值分析结果则需考虑榫卯间的间隙并准确模拟木材的塑性发展和破坏准则。燕尾榫节点的极限转角和延性系数分别达0.1rad和1.69,说明其具有较大的转动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延性。节点的极限弯矩为1.86kNgn,而榫头的抵抗弯矩fmW=67.27×27000=18.16kNgn。可见燕尾榫节点是一种“弱节点”,其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只有约构件截面抵抗弯矩的1/10。

3结论

1)运用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燕尾榫节点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2)燕尾榫节点是典型的半刚性节点,在水平力作用下,其薄弱部位在榫头上下边缘和卯口角部。3)燕尾榫节点的滞回曲线呈反Z形,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其节点刚度变化一般要经历弹性阶段、强化阶段和屈服阶段。4)相对目前结构设计规范中“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燕尾榫节点是一种“弱节点”,其节点抗弯承载力远低于被连接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作者:吴海兵单位: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第2篇

蔚县古建筑中的雕刻艺术从表现内容看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借用动物植物表达主人的寓意、愿望;通过雕塑这一载体形式期盼家庭幸福、和美、人丁兴旺、事业发达、财源滚滚、驱邪纳福、太平.譬如:门饰中的木雕、砖雕动物形象有龙、狮子、麒麟、仙鹤、喜鹊、蝙蝠、等;植物形象有梅花、、莲花、兰花、灵芝、松树等,在其中用祥云连接;屋脊、门脊上是传说中的小动物作为装饰.驱邪纳福,是民间吉祥艺术中重要的文化内涵,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纳福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常以五福观论之,《尚书》中称五福为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尚书》的五福观在后世民间演化为福、禄、寿、喜、财的五福内涵,这反映出民间社会化的世俗功利价值观念.吉祥的功用在于满足人们生理上能顺乎自然和谐平安的生存.艺术的吉祥内涵更多是以象征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暖泉古镇民宅建筑中大门雕饰中的木雕运用到五福莲子、万子万福相连、五福临门、莲生贵子、梅花十朵代表十全十美、狮子为百兽之王,用以辟邪守财,是看家护院的上选,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莲花寓意连连发财,与松一起寓意松菊延年;在暖泉民宅古建门罩中运用最多的为蝙蝠,蝙蝠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常用蝙蝠的形象表达各种吉祥寓意,吉祥纹饰中,蝙蝠纹在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与宗教、哲学、艺术、民族等领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一种装饰纹样.如,两只蝙蝠在一起寓意“双福”,盒中飞出五只蝙蝠称“五福和合”即福、禄、寿、喜、财五福齐全,“五福捧寿”,蝙蝠的“蝠”与幸福之“福”谐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渴望.石雕在蔚县古建中可见于廊柱垫坐,圆鼓形,图案多为梅花、莲花、中间有喜字或万子相连,表示平安万年;门墩雕饰以狮子形象具多,庙宇中的圆雕也以狮子形象为上选,威严而辟邪.瓦当是古建筑中的主要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在蔚县古建筑中的瓦当图案内容有饕餮紋、动物紋、几何紋几种.蔚县古建屋脊上所塑神兽,基本是遵循传统建筑形式,中国古代先民称五脊上的六兽为神兽,说这六兽可以护脊消灾,是镇脊神兽.正脊上是龙吻,四条垂脊最前面的是仙人骑凤,有绝处逢凶化吉之意.如图五、图六.通过对蔚县古建筑中木雕、砖雕、石雕作品所表现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更加证明优良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审美传统在古建装饰雕塑中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古代艺术规律在蔚县古建三雕中的应用

2.1意境

借物表意,以意生境.表意在中国艺术中是一个常用手法,不是以物表物,而是间接的以物表意;以意生境,立意在先,通过形象、色调升为境.在戏剧,绘画等领域经常用到.在蔚县古建门饰中十分突出.

2.2装饰性

装饰,按照人的意愿对事物从新排列组合达到表意目的.在蔚县古建筑的门饰中随处可见,如:大门上的木雕、砖雕图案,屋门上的顶窗,窗棂的图案均饰性造型.

2.3对称性

崇尚端庄、好事成双、圆满的心里需求,在建筑装饰艺术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蔚县古建筑的屋脊、门罩、门面、影壁、花墙等雕刻图案造型中是必然常用的.用的最多的有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两种形式.

2.4夸张性

夸张手法能够使形象更充分的表达意象目的,是形象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具有艺术价值.如蔚县古建筑中的狮子、蝙蝠、荷花、等.(如图2)

3粗犷朴实的雕塑风格

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的形成是和政治、经济、文化、地域、风情、民俗密不可分的.蔚县古建筑中的三雕艺术具有明显的北方雕刻特色和地域特点.我们看到徽派建筑中的三雕艺术是以精美著称的,如建筑中的门罩,工艺复杂精细,浮雕内容多样.雕刻形式在一个门罩中有透雕、漏掉、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层次多,技法多样,场面宏大等特点.暖泉等古镇中的雕饰艺术相对而言艺术语言简洁,手法朴实.这可能是受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门饰是古建筑装饰中的浓墨重彩,是民宅主人的门面,透过门面装饰即反映出主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与审美取向.门饰雕刻是主人的一面镜子.门饰中包括了木雕、砖雕、石雕等形式,能全面反映雕饰风格.在蔚县古建门的雕饰中石雕门墩雕刻内容为狮子,等,造型夸张,雕工精湛,动物表现用刀拙而肯定,植物层次分明,用刀流畅,对比手法运用得当;门柱以砖雕为主,竖构图表现线条挺拔流畅,方构图形象丰满;门罩上部的砖雕构图采用横向拉长,动植物形象按图设形,流畅连贯,气韵生动.门框上方的木雕作品采用对称型构图,两侧多为倒三角形构图,上方图案有対称和二房连续两种构图形式.主体物采用高浮雕,配衬物用浅浮雕手法,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屋脊两侧的形象霸气,张力十足,屋檐上的动物造型朴实,整体感强.瓦当的形象造型采用雕、画结合的手法,朴实中显灵巧.总之和南方建筑装饰雕刻相比较显得粗狂朴实.

4小结

第3篇

任何事物都是富有表化的,装饰雕塑也不例外。如果色彩不同、材质不同、造型不同,将使用价值和审美欲望合为一体,就会呈现不同的雕塑形式。

(一)材质材料在装饰雕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强度、肌理、色泽和韧度等的不同,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装饰雕塑的应用范围、制作流程及主题表达。要想达到雕塑实体与材料的高度统一,可以在塑造雕塑实体的时候,将材料经过特征化。不同的材料特点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里反应和视觉效果,是因为它的质地、肌理、硬度及色泽的材料特点的不同。我们在欣赏雕塑的时候,会更看重肌理这一要素。金属材质在塑造雕塑的过程中,不管它的色泽、光滑程度千差万别,肌理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材质的多种多样,装饰雕塑也就各不相同。

(二)空间造型

1、装饰雕塑空间造型的均衡性

世间万物,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均衡性原则。当然,古建筑也不例外。我们四周都有好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故宫的建筑,亭台楼阁的设计等等,都会是对称的,给人一种有条理,舒适的美感。但难免会让人缺乏趣味,于是人们开始在均衡的基础上打破对称,进行大胆的创造。均衡是原则,而具有表现力的形态特征应当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概括。将不同形式的均衡应用到装饰雕塑中,比如调和与对比的均衡、多样与统一的均衡、概括与提炼的均衡,是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的。

2、装饰雕塑的夸张与变形

在雕塑作品中,将主观感受与情感需求贯穿,运用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坚持以美为原则,进行夸张与变形的艺术手法,进行装饰雕塑的创作,来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雕塑家的情感,生成一场视觉盛宴。

3、装饰雕塑的空间和环境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包括建筑都是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相互关联,装饰雕塑与周围空间连为一体,比如像园林中的垃圾桶,都会做成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样式,不仅不会显得突兀,还会与那里的环境融合,加强园林主题,精美、灵巧、多样化,别有一番情趣。

(三)装饰雕塑的颜色装饰

雕塑的颜色并不是指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材料本身的颜色,而是雕塑家根据材料本身的属性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来刻画出的雕塑的成色效果。在雕塑作品时,主色调的运用非常重要,一般以纯色为主,而修饰色多采用对比色调,亦或是像橙色与蓝色这样的冷暖色调。这样不仅使雕塑作品生动活泼,有趣味性,又可以吸引人的眼球。

二、关于我国古建筑的装饰雕塑的作用

(一)装饰雕塑与

古建筑雕塑可以分为两大类,它并不是单单指建筑物自身,还有另一种因而存在的装饰雕塑,比如龙门石窟,和众多的寺庙。在古代,科技不发达,普通民众显得有些愚昧落后,人们崇拜和敬畏自然,并将自身所想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一代代相传,终成为无可考究的神话。人们又将自己的信仰文化赋予在雕塑中。装饰雕塑不仅承载着人们的与社会意识,还是人们智慧的缩影。早期的雕塑艺术如石雕、木雕、砖雕等等甚至石壁上的纹饰等等都有的印记。

(二)装饰雕塑与审美

在以前,像栏杆桑的石雕、门窗上的木雕等这些建筑中的装饰雕塑,都是由纹饰图案组成的,不仅能可以增添美观程度,还可以点缀建筑物。单单是建筑物本身未免会显得单调乏味,缺少情趣,在一些意境美的亭台楼阁中,常常会有纹饰图案作为修饰,让人们在感受建筑物庄严肃穆的同时,又可以看到它充满温情与友好的一面。在好多古代的寺塔中,它的四壁就会被人们装饰上浮雕。此外,有的雕塑比如小型雕塑和器皿等功夫一拼还具有实用性,还有一些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和唐代的唐三彩,是作为殉葬品的。

(三)装饰雕塑与环境的美化

第4篇

我们必须承认,绘画是二次元的东西,建筑是三次元的东西。而且因为绘画的意图有各种各样,会影响建筑形象描绘的精细度和写实性。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绘画对中国古建研宄的可行性。

二、研宄方法

中国绘画与中国建筑同可在视觉感知上为人所认识理解,只要掌握相关的研宄方法,研宄者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提取较大信息量,再结合其他研宄方法,例如实务研宂以及研宄方式主要侧重研究阶段对资料的整理及罗列以及建立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其可通过分类研宄以及比较研宄再将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为其研宄的对象进行手法性基础。再通过对研宄对象分析,得以在不同方面,中国绘画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研宄中的资料性意义。

1.1相关其他文献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建筑的文化及历史及区别等

通过中国绘画研宄中国建筑,在具备基本的建筑素养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素养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一般的研宄方式,再确定研宄对象,在图纸与空间的转化过程中,逐个深入,全面研宄了解需要研究的客体。

1.研宄方式

1.1分类研宄

分类研宄是中国古代建筑研宄重要的方法。在通过中国绘画研究建筑时,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相应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也可对研宄建筑进行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之后通过对其进行下文探讨的研宄方向的共性总结或差异性总结,而整体服务于中国古建研宄。品,对建筑比较。而横向比较则是通过罗列整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绘画作品展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最后配合其他文献以及实物调查深入探讨。又比如探讨宋朝建筑形式。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研究者可片段性整理图中不同建筑,进行分类,分类可按功能分或形式分类。按功能分类即分为:城镇,城防,宫殿,衙署,宗教,祭祀,文教,会馆,园林,村落,塔,桥,枋等。而按形式则可以分为: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塔,坊等。分类后整理,根据下文谈及的研宄方向,整理其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共性及差异性,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对宋朝建筑形式做综合性了解深入。

1.2比较研究

与分类研宄不同,比较研究主要注重通过研究建筑与其余建筑的差异性,来综合分析其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建筑转变缘由。比较分析的条理性主要有建筑纵向比体现的同种建筑类型,来比较分析,以得出研宄到碉楼,毡包等建筑类型。这些信息皆为简单对比分析得出的初步信息,如果进行深入探讨,其绘画作品为古建筑研宄提供的资料性肯定更为充实。

1.3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

同时,对于写实性较强的建筑绘画作品,比如界画,其记载的史料是相当充实的。对于这类绘画,在研究时我们因此描绘连续的城市建筑也成为可能。画家把想描绘的地区沿着主要街路,不同地区视点有所变化,但各个地区的景观都能正确描绘,以此来正确地描绘连续的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彩虹方向的特点差异等信息。以横向比较分析为例,分析建筑形式特点。先将所收集的绘画作品进行整理分类,从绘画作品的色彩,主题,及其中涉及的建筑类型等进行比较。从上图简单分析则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藏族更带神秘宗教色彩,其对多,防卫性较强。这类从写实性绘画中得出的信息,可以为建筑提供资料性较强。包括虽然《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不能全面的全方位的表达建筑,但是其轴侧的表达方式,可以清晰的展现建筑的两面,再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所具有的对称性,以及一般所具备的建筑学常识,及尺度感受。我们可以模拟出当时建筑的基本形态。再通过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细节花样图腾等,则可以近乎完美地复制出当时的建筑,以服务于建筑研宄。2研宄方向通过上文所提供的研宄方式,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相联系。之后将研究方向确定,分析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来研宄建筑,即为研宄方向。从中国绘画的二元视角到中国建筑的三元体验,我们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展现的建筑本身的形式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宄,以完整并补充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知识。

2.1建筑本身的形式

从绘画中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本身的形式,即是注重建筑部分。其主要包括从古代绘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研究建筑符号象征等。而再进一步探宄,则会发现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同样在空间形式上追求美好的个人世界,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兴起。如左图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图解,外面纷纷扰扰,主人以园林的形式将自己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同样这类从绘画艺术到历史及地方文化背景,再到建筑类型研究可以与“为何宋朝楼阁建筑会兴起”“商周时期建筑的简陋古朴原因”等等研究相联系。研究需引用前文的研宄方式通过绘画主题的不同,来对绘画进行分类或比较等,再通过绘画主题与建筑类型的联系进行研宄分析。研究不同绘画主题对应的建筑类型(如下表),过程为建立绘画作品题材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联系,即因果关系探究。绘画作品作为一种二元的物质体,其在史料中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其对于符号及图腾等文化的记载。绘画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从古到今一直与人们的思想生活相关。而其对于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地域,其信仰与崇拜不同则形成的图腾文化不同。这些也会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得到剖析,无论是人物绘画,风景绘画,图腾绘画,还是建筑绘画,其中均会有体现。而该图腾文化转化为建筑语汇,则在建筑细部上体现,例如,鸱吻,脊兽,雀替,辅首,抱鼓石大样,悬鱼,各种雕刻彩绘等。所以在研宄复原中国古代建筑时,参考中国古代绘画会对建筑研宄的细节完整性产生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做研宄,其图腾绘画文化研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近期进行的老司城遗址复原图设计中,除参考考古报告,文献资料,实物测绘以外,对当地花瑶族居民的信仰及图腾绘画或刺绣作品的研宄也是必不可少。而这些图腾也可能会在其鸱吻等部分细节构建得以体现。按此理由复原遗址建筑也能使这类建筑文化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及资料客观性。

2.2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是指,通过前文提及的

2.2.1从绘画研究建筑城市规划政策

通3D成及较及节点放大模拟现场的方《宋史?舆服志》也记载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执政亲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诸道府公门得施赣,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思者许用之.口口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第建设同其他朝代一样要遵守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的原因了,因其非”官舍”。从《清明上河图》上反映的市井繁华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强烈抑制工商的时代。《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东京的奢侈消费行为做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其中对街巷的介绍一笔带过,详细描绘了酒店、饮食店和瓦子勾栏.即餐饮和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中也有类似的反映,在所有店铺中酒店和餐饮占有绝对优势,以彩楼欢门装饰门面者除城内十字路口处刘家香铺外,其余皆为酒店。证明北宋东京的消费观念中,虽然“器物服玩”皆为奢侈消费的对象,但餐饮娱乐却是引领奢侈消费的最重要载体,超出其他消费。

2.2.2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

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以宋朝绘画作品为例。

三、结语

第5篇

CDIO工程教育改革所产生的结果主要是为了解决将来未知的技术方面的挑战,为工程提供严谨的科学的工程教育转化方法,进一步的减少了工程技术技能和素质的教学,CDIO教育过程主要是以产品生产的过程为周期,与所工作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CDIO关注的是科学的知识基础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找到科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平衡点,创造的是现代工程师的工作环境,注重的是团队的合作能力,强调的是社会的责任感,最终面向的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DIO工程教育模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在真是的工作环境中怎样更好的进行构思、操作相对复杂的工程产品。CDIO工程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技术上的进步以及科学基础的把握。我们通过对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能够将学生逐渐培养成为可直接与岗位对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近年来我国教育虽然做了一些改革,但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撑一体化不到位,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的培养融入度不够。据统计,2006年我国所毕业的78万工程技术人才中,适合在国际化大公司工作的人才不足百分之7,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学生在实际的训练中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在欧洲等国家就做的非常好,国外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CDIO的教育模式是可行的,而且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根据古建筑木作修建岗位工作需求梳理课程内容,归纳岗位需要的核心知识点、岗位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木作知识。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工作任务和实际工程项目为教学载体,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由构思、设计木构架,到制作、检验木构架的产品全过程。依据岗位工作过程构建识别古建筑木构架和木构件任务、构思设计古建筑木构架和木构件设计项目、实施制作安装木构架与木构件项目、评价检验木构件与木构架项目成果质量的四个关键核心课程体系,知识传授由浅到深,能力培养由简单到综合。创造木作岗位情景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培养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木作问题并提出处理方案,勇于创新,能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达到毕业既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培养目标。

二、我国古建筑木作CDIO模式在企业的发展前景

(1)我国的古建筑行业发展是在古建筑群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古建筑行业岗位的需求情况,对古建筑木作工程的修复状况也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调查一下我国目前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各大高校是否真正的落实了培养古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任务;

(2)根据之前调查所得的结果,能够准确的整理出我国古建筑木作工程的岗位核心,不断的找寻出岗位的真实竞争情况;

(3)对CDIO工程培养模式在我国古建筑木作工程修复中的开况,基于此种情况设置全新的课程培养标准;

(4)着重分析了我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标准,进一步的构建我国古建筑木作工程修复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对古建筑木作CDIO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好处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古建筑企业正常的发展规律,使得古建筑课程与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相吻合;

(5)通过对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成功的构建一个一中国的古建筑木作工程为载体的,以行动导向为基准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到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6)要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我国古建筑木作工程的修缮当中,这也是为今后我们的古建筑设计和古建筑的课程之间的一体化衔接奠定基础;

(7)要逐渐的培养学生正确识别我国估计拿著木构件的能力,要时刻以团队为中心,设计制造出来的古建筑构件和木构件都能为我国的古建筑设计木作工程提供有力的参考;

(8)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木作工程修缮中能够准确的构思出我国古建筑木作工程设计修缮的相关解决方法,设计出我国古建筑木作工程的修缮方案,为今后的古建筑木作工程施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第6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仿古建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居多.木结构有很多优点,倒如卯榫结合整体抗震、雕粱唾栋艺术纯粹、单体组合空间丰富等;但也有许多致命的缺点,例如取材匮乏、腐朽老化、制作复杂、单体空间单调等。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合理化、规律化的在古建筑中应用,使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既保持浓郁的中国古代特色又能摒弃木结构的致命缺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分析

1.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简述

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悠远,形成独特,建筑物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宏伟中不失细腻,庄严中不失优雅。而“仿古建筑”一词正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末学术界在理论上的探讨, 褒贬不一, 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坎坷不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 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狭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 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的复原,严格讲属于文物修复范畴。

2.仿古建筑的特点简述

仿古建筑通俗点讲既是用现代的施工工艺体现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们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论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层结构;故而现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单层和多层为主。众所周知,现代多层建筑多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一)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体现在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构架制原则。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鉴于木结构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现今建筑中已经不提倡使用;而构架制的结构形式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极为相似:传力途径明确,主体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这就说明框架结构是最能体现古建筑精髓的结构形式。这也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但彩画制度这一形式在现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只能通过外贴或喷绘等装修手段才能达到。

(三)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性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四)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正是由于这种理念,古代建筑的单体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统一,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些特点难免单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建筑的多样性,而古代建筑师则从建筑组群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从而使庭院变化丰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中这些特点并不明显,原因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各式园林。

三、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仿古建筑中应尽可能的以现在设计方式来使得各个方面的特点得到显示。中国古建筑中以明清时期的苏式园林古建最具代表性,也最为人们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苏式古建为主。仿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笔者将以一个简单的仿古建筑设计做出分析。

1.景点的整体规划

如图1,该景点是为纪念一个上古凰落架”的传说依山而建。简单地分为两个标高平台。

首层平台是一个小型的游园,二层平台是围绕一颗老梧桐树的纪念游园。两个高差所形成的两个立面采用汉阏组合造型,第一立面两组组合,中间设神道,通过神道台阶上至第一层游园平台,该平台采用对称手法完成以铺装、落差广场、旱地喷泉等要素组合的休闲广场;第二立面一组组合,中间设过门阀门,阕门两侧分列两组阁和宫墙,通过阕门上至二层纪念平台。该平台上设纪念亭和老梧桐树遥相对应。其间夹杂绿化、铺装、廊道、水池等园林设计因素。

2.单体设计

如图2,汉阕的造型古朴刚劲,别名凤阕,能够很好地突出该景点纪念。凤凰落架”的古老传说。将单体的阗分体量大小,前后不一地组台在一起形成立面造型就要求单体的阔比例及大的构件仿古特点明显,且利于现代结构施工。

设计中通过对古代汉阋造型有选择取舍,强调大形体的同时忽略某些结构细部,尽量通过小型装饰构件体现古朴的昧道。单闫分上下两层檐,中间是空口回音腔体,内置风铃致枚,每当山风吹过铃声清脆引人寻觅。戗脊、覆瓦条等构件粗拙刚劲.线条挺拔。双层阕顶面覆墨绿琉璃平瓦,其余外露面铺青灰陶土砖。阕体正面中间置古式青铜浮雕。总体组合色调以青灰的阕墙、青灰的铺装地面、墙上铜制金属花箍、古松柏、红绿的花草构成既庄重又活泼的纪念场所。单体组合方面通过阕体的高低、前后错落,材质的转换,横向竖向线条的对比,墙体古式花盆的点缀形成单体的统一,丰富的多角度观感组合立面。

3.结构分析

如何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百分之百解决建筑设计的思路,在基础承载、基础形式、墙体形式、阕头形式、细部构件等方面分别对待,既要考虑安全合理.又要考虑经济实用。由于该地盛产石灰石,所以在基础和墙体上采用了M7.5水泥砂浆浆砌MU20石灰石,在围头标高范围内采用了内部框架,两层檐板和竖向腔板从框架梁上以折板的形式挑出,板厚100 mm,壬10配筋,根部由于双层板厚承载剪力不是问题,主要荷载考虑板自重、瓦板重量、风荷载、雪荷载。内部框架柱基础伸人浆砌石灰石满足锚固,并每隔800mm环形拉结一道框架梁,框架梁内侧挑出基础板,上浆砌石灰石作为压载。且为防止风的侧向力,必须在框架基础上砌够足够压载的石灰石,防止阕头的侧倾。其余戗脊等构件按照加工尺寸,用细石混凝土9号铅丝做骨架,壁厚15 mm,预制后,焊接在相应位置的预埋铁件上。外露装饰分90采用铺装、抹面涂料、斩假石等做法。

四、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对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借助古老传说的优美意境,和谐地与景观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有了浅显的认识和大胆的尝试。该景点建筑建成后,给人以建筑总体布置。彰显雄浑大气,单体建筑突出沉稳厚重,细部装饰刻意精雕细琢的感觉,是谓成功的现代设计思路,同时也成为人们在闲暇时观赏、游览、休闲、散步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牛毅胜 浅析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7年28期

[2]张向东 肖胜利 夏琪谷 洪勋 马学 仿古建筑地震灾后重建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施工技术》 ISTIC PKU -2011年6期

[3]张福萍 仿古建筑结构设计实例简介 [期刊论文] 《煤炭工程》 PKU -2003年9期

[4]谢海燕 浅谈仿古建筑的设计――永定下洋温泉度假酒店设计 [期刊论文] 《建筑设计管理》 -2012年7期

第7篇

论文的撰写是对我们学习的一个总结,每篇论文都要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正确的标准格式大家都知道吗?跟着学术参考网的小编一起来学习吧。以下整理的关于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在写作当中阅读借鉴。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孙巍巍,刘松茯.建筑技术属性的拓展——从原生态技术到艺术技术[J].华中建筑,2007,25(1):148-150.

[2]张蔚."无为顺道"与中国古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J].华中建筑,2010,28(12):134-136.

[3]周耀,王鹤,张建奎等.论建筑技术和艺术对早期玻璃幕墙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85-389.

[4]熊星.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矛盾统一——关于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教学及学科设置问题初探[C].//第十届全国建筑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6卷.2004:112-113.

[5]高静,刘加平,户拥军等.地域建筑文化的三种技术表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2):200-203.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法]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陆楼法、陆忆征:《惊涛骇浪中的浪漫诗章:雨果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版。

[4]张永和:《作文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英]罗宾·米德尔顿、戴维·沃特金:《新古典主义与世纪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8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柳肃《古建筑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

[5]田永复《中国仿古建筑构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6]杰弗里余丁《向艺术致敬--中美视觉艺术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

[7]诸葛凯《裂变中的传承》,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第8篇

关键词:古建筑 消防安全 火灾 性能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X92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我国古建筑的火灾特殊性

由于我国古建筑本身的特殊性,易于发生火灾是其致命的弱点。由于我国的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因此其燃烧性和火焰的传播能力都相当强,一旦起火,就好像装满干柴的炉膛,加上严实紧密的屋顶,导致火灾发生时的屋内的烟与热很难散发出去,使得屋内的温度骤然上升,迅速燃烧。由于古建筑的结构原因,其构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同时木材之间的缝隙和拼接也较多,而且很多建筑都在山上,通风条件特别好。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大火迅速蔓延,火势凶猛,甚至形成立体火灾。所以,古建筑的火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火灾的荷载较大,而且古建筑的耐火等级偏低。在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为主的结构形式,梁、斗、柱层层叠叠搭筑而成。一般的古建筑,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所使用的木材大约为1立方米,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古建筑,木材的使用量还要更多,因此火灾荷载远要比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荷载高得多。同时,我国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其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都非常充分,所以当火灾发生时,屋内的烟与热很难散发出去,致使屋内温度快速升高,甚至形成立体燃烧。

1.1.由于我国古代对于消防设施非常缺少,所以发生火灾时,扑救难度非常大。在我国,古建筑的分布广泛,而且基本处于远离都市的深山之中。这些古建筑在建设之初往往没有考虑到自救问题,所以消防设施相当匮乏,同时也缺管消防意识,所以当火灾发生时,城镇的消防人员很难第一时间赶到救援。另外,很多古建筑都存在缺少水源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比较高大的建筑,即便有水也很难救援。同时建筑周围的道路狭窄,门槛、台阶等设施对于救援也有一些阻碍作用,使得古建筑的救火更加困难。

1.1.古建筑问题复杂,管理及体制不顺。古建筑当地政府与其管理部门使用体制不顺。由于对历史文化名城及街区的规划落实缓慢,为了最大限度追求经济利益,管理部门往往盲目使用,却忽视了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利用古建筑开设饭店,旅馆,工厂,仓库等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电线乱拉乱接,开关随意设置,火源不受管理等问题,都极大的提高了火灾隐患。

1.1.没有避雷设施。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我国古建筑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受到雷击火灾而毁,所以说避雷设施对于我国古建筑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国古建筑的高度、环境、结构等原因,其自身又具有较大的空间,加上周边高大的树木,使得古建筑极易受到雷击。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古建筑都没有安装避雷设施,个别建筑有避雷针或避雷带,但是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使得其避雷效果微乎其微。

2、古建筑消防保措施及对策

2.1火灾风险评估。要想保证古建筑的安全做到防火减灾,第一步就是要积极进行调查,并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相关的评估。其中,识别火灾隐患及火灾发生危害,例如疏散出路被堵塞等一些相关的影响都要考虑其中。对古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估,是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的客观论断,这对于古建筑的消防规划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古建筑的防火措施,可以通过调查建筑结构、可燃物的分布、人员结构与数目、文物的价值与分布、起火可能性、消防设施的类型与分布、消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分析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对不同危险系数的区域进行划分,重点保护危险系数较大的区域。

2.2在古建筑的设计上,应当尽量性能化,提高建筑的消防能力。现在,对于古建筑的防火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古建筑都是依据现代建筑来进行管理的。但是由于古建筑本身的特殊性,这样做很明显是不合理的,也没有切实的保障好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所以目前很多消防部门也针对此类现象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主要就是加强队伍的能力培训,加强防火意识与安全常识。虽然这些条文及规定在建筑的防火中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古建筑而言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只有真正掌握古建筑的建造规律,对古建筑的火灾隐患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处理突发事件,起到对古建筑的真正安全有效的保护。

另外,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必须要因地制宜的采用性能化设计方式。性能化防火设计,要以对古建筑的充分考察和了解为基础,例如内部的文物布置、房间结构、材料以及室外的情况等等一些因素,都要重点考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计算机的模拟计算,同时与现代建筑的防火方式相结合,制定出符合古建筑特点的防火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对古建筑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只有在对古建筑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当火灾发生时,给予古建筑最有效的保护。

2.3 从结构与管理上进行消防保护

2.3.1现在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主要就是要做好修复以及改造工程,提高防火保护措施。对于一些易燃烧的部件及结构,都要做好防火处理,比如用防火涂料进行粉刷等等。古建筑的木质结构部分,应当粉刷透明的防火涂料。对于其他不影响外观的部分,就可以涂上耐火极限相对较高的厚型耐火涂料,以提高对建筑物的耐火极限。对于一些过为破旧的木楼板,可以用混凝土现浇楼板来替代,需要修善的吊顶也可以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来完成。对于耐火极限较低的建筑,还应当使用新增消防设备的方法,来达到对建筑物的防火保护。

2.3.2注意防火间距。在很多城市中,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距离都不远,所以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过程中,应当适当的在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中间增加防火设备,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避免火灾发生时的大火蔓延。对于一些山林中的古建筑,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防火带,通常防火带为30米至50米左右,防止古建筑与周围的山林树木火势交差。

2.3.3增加防雷处理。对于古建筑而言,在不改变其外部结构的情况下,一些较为高大的建筑应当安装防雷设备,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并在每年的雷雨多发季节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2.3.4做好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道的建设。对于在城市内的古建筑,应当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古建筑内增加室外消火栓,同时保证消火栓的两支喷嘴直径为19mm水枪同时出水的水量。对于消火栓的设置,应以环形管网为宜,同时设置两个进水口。如果是在山区内的古建筑,则应充分利用好自然水源,如河、沟、水塘或堰等,开挖容量100-2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建立消防泵站,配置消防泵,做好建筑物的防火准备。对于高山上一些缺水地区的古建筑,应当通过现代的输水设备将水输送到古建筑。同时还可以在古建筑群内修葺消防车道,但不应影响到建筑的整体景观。这样就能够更好的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

2.3.5对于火灾的管理,最根本的还是在建立建全消防制度,增强组织建设。对于古建筑而言,更应加强火灾安全领导小组的建设,并组织好防火联防队伍。落实防火责任制度,由临近单位、企业和各基层组织层层落实,联防协作,群防群治。对于消防队员,还应当不断进行业务培训,提高防火意识,增加业务能力。以《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为依据,建立建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古建筑的防火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的将古建筑的防火管理落到实处。

小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古建筑从结构到设计的详细介绍,具体分析了由于其结构特点所带来的防火安全隐患。根据古建筑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为我国古建筑群的消防技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朱强,古建筑火灾烟气流动模拟与模型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9篇

关键词:古建筑文化;现代建筑文化;融合

中国北方的传统建筑和江南别致幽静的园林等古代建筑,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思想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此可知,从古至今坚持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目标。所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我们应把古代传统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基础与背景。在现代建筑中传承古建筑的工艺和精粹的同时,注入时代的元素和气息,让中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在时代的进步中完美融合。

1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

1.1 古建筑中的宫殿、寺庙、桥梁

从我国的建筑历史可知,古代建筑的定型时期,是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从刚开始利用黄土、木架、草泥建筑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到商代利用夯土技术建筑宫室、宗庙和陵墓。到了西周以后出现了瓦,建筑技术又有所提高。秦汉至三国,我国的古建筑已步入了成熟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不仅修建了规模空前壮丽雄伟的阿房宫,还修建了西始临洮,东达辽东的万里长城。汉魏时期在建筑上开始吸收外来民族的文化,佛教建筑成了这一时期一大建筑特点,如北魏时建立的大同石窟寺,雕刻的样式和花纹都极具浓重的西域风情和印度情调。隋唐至辽,我国古建筑已发展到时期,隋朝时营建的长安城,开始将宫殿、衙门、寺庙、居民住宅和市场进行布局分置,对我国城市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另一个堪称世界桥梁史上首创的河北赵州桥,更是构思精巧。[1]唐时期因为大力宣扬佛道思想,因此寺庙、佛堂院落、道观遍布全国各地,最著名的有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的五台山佛光寺大雄殿。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古建筑的转变时期。例如,北宋时建的万安桥,采用的“筏形基础”,很好地解决了湖水冲刷的问题;金代建的卢沟桥,不仅是一座石砌连续圆拱的大桥,柱头雕刻的狮子更是生动活泼,姿态万千;元朝时闻名遐迩的白塔寺,在砖造的建筑上添加了彩色的玻璃砖瓦。明清是我国古建筑逐渐改变的一个时期,这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就属当今的北京故宫了。故宫宫殿繁多,每个宫殿又自成一体。

1.2 古建筑中的园林与民居

中国古建筑中的园林主要以崇尚自然山水为主题。西周时期的灵囿算是中国古建筑中最早的园林了。至春秋时期的姑苏台和梧桐园是江南园林的先风。汉代园林以塔和楼阁作为园林的远景,使之与园林的近景形成交相辉映、层次错落的鲜明对比,增添园林的美感。而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因为佛教之风的大肆盛行,使得寺庙遍布于大江南北。所以,在寺庙兴盛的基础上带动了寺庙园林的发展与兴盛,如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在香炉山瀑布旁建园。唐以后是苑囿和私家园林的大力发展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的私家园林十分兴盛。到明清两代时期,不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都达到了鼎盛时期,有名的皇家园林有明代建立的北京皇宫的西苑,清朝建立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和万寿山的清漪园及圆明园和畅春园。私家园林的代表有上海的豫园、苏州的拙政园等。[2]这些园林成了中国建园艺术的杰出代表。

民居,是指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它属于建筑艺术史上出现最早、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建筑。但由于我国各地不同的自然地貌和人文习俗,民居在我国古建筑艺术史上也展现出了精彩纷呈多样化的面貌。

例如,汉族地区的民居主要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布局为主,北京四合院是其典型代表。南方则以多楼房较紧凑的住宅为主,其典型的住宅以天井为中心,外部或圆形或方形,福建的永定土楼是其代表。而少数民族的居住楼也是非常多样化的,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族多以平顶、土墙,建一至三层外带院落的楼房作为住宅;则以外部为石砌内里木构的碉楼为住宅;蒙古族是可移动的蒙古包;西南少数民族则是一木构的栏杆式楼房为多,其中以云南的竹楼最为特别,还有就土家族和苗族的吊脚楼;北方黄河中上游则是以窑洞为住宅。[3]

从中国建筑的文化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被流传至今,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巨大而宏伟的空间文化形态。不论是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恢宏璀璨的北京故宫,还是意境深远的江南园林,朴实平凡的居民建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诉说着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

2 中国古建筑文化如何立足于现代建筑文化

2.1 现代建筑中对古建筑文化的把握

我国的古建筑文化之所以能够保存延续下来,不仅经过了历史长河中时代变迁的考验,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考验。它是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对古建筑文化应进行传承和汲取并发扬,但在这个传承汲取的过程中应要有所把握,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绝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应一味地想着生搬硬套盲目复制,而是应该吸收古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例如,让我们从永定土楼的建筑中,学习中国古建筑的包容、仁爱、和谐。从中国古建筑主要选用土、木为材料这一点,学习中国古建筑对土地森林大自然的依恋,理解那份对大地、对自然的一种血肉相连的真正依赖,在古建筑的传承和汲取中继续创造出了令人感动的东方文化。而从那些流传保存下来寺庙院落、道观,可以看出儒道释的思想对中国古建筑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2.2 将中国古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去

很多人认为现代是一个新的社会,应该有新的思想,新的表达形式,传统的东西已经成为过去式。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什么叫做传统文化?是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历经历史风霜,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才被称为传统文化。那么,古建筑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果现代建筑摒弃这种传统文化底蕴,完全采用新世界的新潮流来创造,这样只会沦为这个世界中平淡无奇的一类。因为它将古建筑中的文化底蕴丢失了,没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和风采。所以,在现代建筑中应吸收中国古建筑的元素,将两者完美合理的融合起来,展现出古建筑与现代建筑文化风采和建筑风采。例如,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苏州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

3 结束语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自然环境和气候都遭到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应寻求自然与人类,自然与建筑和谐发展的道路。我们既可以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结合现代的环境、气候、人文风俗等特点,将古建筑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添上新时代的特征,实现古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的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琦.中国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4-6.

第10篇

【关键词】砖木结构;古建筑;火灾防控

1、康百万庄园建筑群基本情况与建筑特点

1.1 康百万庄园的基本情况。

康百万庄园始建于明清,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庄园由 19 部分组成,占地 240 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寨地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栈房区、作坊区、龙窝沟、张沟明代楼院、寺沟住宅区、牌坊、康霖三神道碑楼、金谷寨等部分,33 个庭院、53 座楼房、97 间平房、73 孔窑洞,共 571 间,建筑面积 64300 平方米,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 另两庄园为刘文彩庄园、牟二黑庄园 )),比山西乔家大院大 19 倍。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寓意深远,被誉为中原建筑艺术的奇葩,加之园林化之构思,成为中原地区民居的典型代表。

1.2 康百万庄园明清建筑群的类型。

康百万庄园主体依山傍水而建,用青砖石条砌成城堡式寨墙,蜿蜒在邙山半腰,厅堂楼阁错落有致,辉映于洛河之滨。寨墙 9 米高,周长500 米,异常坚固,进门有 20 米斜坡,5 个宅院一字排开,分别为老院、边院、中院、里院、新院。这些院落都是两进四合院,前有临街房,二门内是两厢房、大房,后面是砖砌窑洞。高大的门楼,皆为木制透雕垂花,都是珍贵的艺术品。康百万庄园这个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1.3 康百万庄园建筑群消防等级划分。

根据《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的》GA27 - 2002 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定为一级风险单位”a) 国家级或省级博物馆;b) 有 50000 个藏品以上的单位,确定本工程是一级风险工程。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其室外消防火栓用水量应按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的消防用水量确定”的规定,确定本建筑群的耐火等级为三级。

2、康百万庄园建筑群存在的火灾隐患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形式大多为砖木结构,这些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极易燃烧的物品,其火灾危险性大[1]。康百万庄园内层叠架的斗拱,不同形状的门窗,使表面积增大,借助于这些构建所形成的巨大表面,极易出现轰燃和大面积燃烧。游人带来的火灾隐患,特别是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庆典时,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导致火灾发。康百万庄园布局采用“廊院”形式,这种布局没有防火间距,一旦着火很难有效控制,同时殃及毗连的古建筑,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另外距离消防站远,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此时城镇消防站成了“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立足于自救设置完备的消防系统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康百万庄园没有完善的消防安全措施。巩义康百万庄园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设置完整的消防安全防护设施,以大大减少巩义康百万庄园的古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

3、康百万庄园消防设施现状

目前偌大的康百万庄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只有庄园内的几套消防栓及配置的灭火器,消防给水系统不完善、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未设置、特殊场所的气体灭火设施未设置,且现有消防栓系统管道多布置成枝状,很多地方难以满足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着火点。庄园内未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火灾早期控测,电气线路老化未穿管保护,灯泡和灯管距离可燃较近,开关、闸刀直接设置在可燃物上,部分房间使用大功率电器,节日、庙会期间临时增设线路较多,增加用电负荷,这样很有可能因为电气线路的原因引发火灾[2]。

4、康百万庄园明清建筑群火灾防控对策

4.1 落实“三个责任”,齐抓共管保安全

一是要落实消防安全的主管责任。康百万庄园所在的市政府每年与文物管理部门要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对消防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及庄园内部的消防水源、安全通道等基础设施提出明确要求,要出台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政策,对康店镇明清建筑群的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2016 年 10 月康百万庄园消防改造工程设计正式立项,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比较规范、易于操作的消防安全规章,提升消防管理水平。二是要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康店镇政府和康百万管理处是康店镇明清建筑群的管理主体单位,公安消防部门将督促在每月和重大节前,要坚持对庄园在内的古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在月目标任务考评中通报监控报警和安全检查、巡查、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三是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康百万庄园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当地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直接监管,在旅游旺季、春季、庙会等特殊时期,要进行反复检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紧盯不放,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4.2 坚持“三防”措施,织密火灾防控网

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要从“人防、物防、技防”三个方面做好火灾防控工作。一是要立足自防自救,落实“人防”措施。康百万管理处要经常性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要坚持保卫每日进行一次巡查,管理处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要建强“微型消防站”,经常开展灭火演练,提高自救水平。二是要运用先进科技,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3]。在康百万庄园的改造工程设计中安装了火灾报警系统、优化消防水源系统、改造供电线路提高防御火灾的能力。三是加强消防宣传,打造群防群治网络。要把对管理处和游客的消防宣传教育,列为古建筑单位的重要突破口。要求导游必须会讲防火知识、会用灭火设施、会组织人员应急疏散、会扑救初期火灾。导游带团进入庄园,要讲解消防安全要求。其次增设消防安全标牌,在景区显要位置设立消防安全警示牌,随时随处提醒游人注意消防安全。

4.3 强化“三项方面”科学提升战斗力

在整治古建筑火灾隐患中,要采取“持之以恒抓管理、细微之处抓安全、强力整治改隐患”的整治措施,使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大力改善。一是要采取专项整治,解决管理问题。消防、文物部门要联合开展历史文化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检查单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情况、消防设施维护情况、用火用电用气用油消防安全情况。二是采取有针对性的重点整治。为提高古建筑的耐火性能,首先要降低火灾荷载,在古建筑内应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违规搭建,严禁泡沫彩钢板房的出现,严禁在建筑不同区域之间用易燃可燃材料做防火分隔;对于重要的古建筑内部的木构件部分应喷涂防火涂料进行阻燃保护,各种易燃可燃的纺织品饰物和各种悬挂物应采用阻燃剂进行阻燃处理。三是要强力整治古建筑重大隐患。古建筑年代外远,一些建筑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难度很大,这些问题要列入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相关部门协调,联合执法,限期整改隐患。另外,在古建筑内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等大型活动,应报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同时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预先组织演练,消防检查合格的方可举办活动。

结语:

古代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在我国当前古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的态势下,针对古代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对策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作为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对策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保护我国古建筑免于火患威胁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转自WWW. dYLw.net ]

参考文献:

[1] 王 锦 贵 , 王 希 光 , 郭 祥 旭 . 古 建 筑 的消 防 特 点 与 防 火 对 策 讨 论 [J]. 中 国 科 技 信息 ,2010,09:199-200.

第11篇

《考古学报》为面向国内外的中国考古学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发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发表考古发掘调查报告,刊登考古学理论和专题研究论文,报道考古学与古代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建筑、古人类、古生物鉴定的研究动态。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有关考古学与古代历史问题的研究论著,古建筑、古人类、古器物的鉴定研究等。

投稿须知

1.1刊载中国考古学及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发掘与调查报告、书评、科技考古报告。《考古》还刊发考古简讯及学术动态等。

1.2 刊登海内外学者的来稿。

1.3 不接受已刊发之稿件,请勿一稿两投。

1.4 严守资料首发原则,不接受据未发资料撰写的论文。

1.5 发掘及调查报告原则以单位署名。

1.6 来稿由考古杂志社以匿名方式送请专家评审,未获采用者则致函奉告,并退还原稿。

第12篇

我跟莫先生的相识是在学生时期。那时在系里常常会见到一位体格消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每每见到学生,总会露出一种慈善而略带天真的笑。从其他老师那里知道,这就是跟随梁思成与林徽因先生数十年的莫宗江先生。老师们在谈起莫先生的时候,总会带出一种敬佩的语气说,莫先生无论是绘画还是绘图功力都很深,梁先生的著作与文章中的许多图版与插图都是莫先生绘制的。还有的老师带着感慨和教诲的语气对我们说,莫先生的艺术感觉极好,在他的谈话中,时时会蹦出艺术的火花,要学会从莫先生那里“偷”学问。从那时起,我就对莫先生就产生了一种景仰的心情,很希望能够聆听先生的授课,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除了在系里偶尔见到先生的身影外,很难与先生有交流请教的机会。那时,除了因为有关《营造法式》问题而请教,一段时间内与先生有过较多的接触外,真正能够拜在门下师从于先生,是在1978年考上研究生之后。

莫宗江先生是广东新会人,生于1916年,1931年他15岁时,开始师从梁思成、林徽音、刘敦桢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作绘图生,并主要承担梁思成先生的助手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以其勤奋好学与聪颖智慧,不仅在绘图技巧上,而且在学术与艺术造诣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莫先生的水彩画、钢笔画,及墨线测绘图,意境高雅,笔触潇洒。他绘制的西蜀王建墓中人物雕刻的写生画,以及大量精美的测绘图、古建筑速写,都堪称艺术佳作与绘图典范。晚年时,莫先生还曾钻研国画。留下了许多国画习作。

莫先生的水彩画画的好在系里是有口皆碑的,我曾有幸在系资料室看到过一幅先生的水彩画,是抗战时期在四川出土的五代王建墓中为墓内棺椁基座上的乐女人物像所绘的写生,在光线幽暗的墓窟中,一个五代乐女盘腿而坐,手抚鼓瑟的形象,仅用了淡淡的几笔,且用的是与实物十分接近的浅灰的色调,却将人物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而其色调仍不失墓窟石雕的苍古氛围。据说,这只是先生所绘王建墓中一系列雕刻人物绘画中的一幅。他的许多画随着动荡的岁月与变迁的时代,已经渐渐地失散不存了。

莫先生看我们用针管笔画的图,看着那缺乏弹性的线条,有时候会笑。然后就讲起他是怎样用鸭嘴笔的,使用鸭嘴笔是要磨的,还要防止墨的流淌,更需要学会掌握手上的力,才能做到所绘线条的精美。然后,他就拉过我们的手,轻轻地在手心示意,让你感觉到画图时应该运用的那微妙的力。先生绘画与绘图功夫的厉害,还可以从梁思成先生论文与著作中的许多插图中看出来。而莫先生自己在《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中有关山西榆次雨花宫的研究文章中,插入的几张他自己亲自手绘的插图,其线条之简单流畅,其对对象表现的把握之扼要自如,使每一位读到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叹为观止的。

莫宗江先生追随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先生,为中国建筑史学科的确立,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梁思成先生在学术上的许多拓荒性工作,如对数千座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测绘,发现与研究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等重要古建筑等,都包含了莫宗江先生的大量心血。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从梁思成先生的许多文章中略窥一斑,而且,作为弟子的我也曾有幸从莫先生那里听到过一些。

莫先生常常说起的一句话是,自己是十分幸运的,可以同时与几位大师共同工作、学习了数十年。莫先生说,艺术的感觉,是看出来的。梁先生那里的书很多,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国外的书,还常常能够听到梁先生与林先生在那里点评。而且,跟着两位先生,走了那么多石窟寺与庙宇,看的多了,眼睛就把握的准了。艺术,特别是雕塑艺术,包括建筑物上的装饰雕刻,其线条,其刀法,其衣饰、其面的凹凸,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有了艺术上的优劣差别。要紧的是要用心地去观察、去触摸、去感觉。

莫先生特别提到了1937年他跟随梁先生与林先生在五台山考察发现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的过程。他说,那个时候的他们高兴极了,一直深陷于发现、研究与考察的兴奋之中,直到完成了考察工作,回到太原时,才得知了北平已经沦陷的消息,心情又忽然变得十分沉重。他曾谈到,那一年他辗转回到北平,从长安街上走过,看到在东单附近有日本军人在操练中,用枪瞄准过往的中国人时,内心的悲愤感觉,无以言表。按照营造学社的安排,学社成员们分散各自撤离北平,辗转到了天津,再乘船去往了南方。

先生也谈到了在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李庄时候的情况,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还要继续进行学术研究,《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就是在那个时候的艰苦条件下,用手刻蜡版与油印的方式出版的,我看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保存的这一卷汇刊,不仅因纸张的简陋与粗糙而为当时条件的艰苦卓绝所感触,也为字迹的工整与插图的精美而感叹,其中无疑也有莫先生的许多心血。莫先生说,那时候梁先生常带他们到四川各地做古建筑的调查、测绘与研究。有时,实在太困难,没有经费作调研工作,梁先生就带着他们到住所附近的电线杆上作攀高爬杆的练习。这种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在今后测绘古建筑的工作中,能够更快捷,更熟练地获得测绘数据。

可能正是有过这样的训练,加上多年的古建筑测绘实践,即使是到了花甲之年,莫先生的身手仍然不凡。记得1979年莫先生带我们一行研究生们去山西应县木塔考察参观时,先生一边兴奋地滔滔不绝地讲着,一边登塔,到了塔的第三层楼梯处,先生忽然一跃就顺着木楼梯的扶手,攀上了三层与四层之间暗层的梁架上。当时的我们几乎是一楞然后,也有同学跃跃欲试,虽然是一些年轻人,却远没有先生的这身功夫。跟随莫先生考察时的体会就是,只要一到一座古建筑物面前,莫先生就会变得十分兴奋与年轻。他几乎总是会第一个就攀上梁架。在蓟县独乐寺,在福州华林寺,在杭州闸口白塔,在正定开元寺钟楼,我们都曾跟随莫先生攀上梁架做过草测。一边画测稿,一遍丈量一些重要的数据,以便能够带回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莫宗江先生对建筑与园林艺术有一种特殊的体验。凡是听过莫先生讲中国古典园林课的,都会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深刻的理解。在文化革命以前,莫先生曾经指导过一位研究生,从事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莫先生对研究论文的要求很高,所以,不满意的研究文稿,绝不发表,据说那位研究生的论文,因为没有达到先生的要求,而未能获得通过。莫先生的考察笔记、测绘手稿、及已经进行但尚未完成的文稿等,高可盈尺。除了抗战期间,在梁思成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关干山西榆次雨花宫的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上的研究论文外,上世纪70

年代对辽代建筑河北涞源阁院寺大殿的所进行的研究,也是先生注入了大量心血的成果。莫先生指导我们几位研究生对福州华林寺大殿进行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史料、文献与测绘数据,否定了原来已经发表的华林寺大殿建于南宋时期的错误结论,明确肯定了华林寺大殿是建造于五代末的吴越王时期(时为北宋初年)这一史实,并对华林寺大殿与日本天竺样(大佛样)建筑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华林寺大殿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奠定了基础。

听莫先生的讲课是一种享受。他讲课几乎不带讲稿,只在一张纸上,列着一个简要的提纲,随着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谈,一堂课下来,会旁征博引出许多的历史故事。有时为几位研究生上小班课,大家甚至忘记了是在上课,不时地插话问先生。这样的课有时会不在意是否到了下课的时间,大家越谈会兴致越高。有一次陪莫先生在一个省会城市,受邀作一次演讲,起初,我还担心先生若不用讲稿,可能会像和我们小班课上谈天一样拖延了时间,谁知那一次演讲,先生条分缕析的讲了两个小时,时间把握的十分恰到。一堂演讲下来,我就为先生讲课时那潇洒轻松的风度与时间、会场气氛的把握能力所深深折服。

在福州的那段日子,每天晚饭后,我们会跟随他去散步,走在福州老城的三坊五巷中,穿梭在那些有曲线的风火山墙所围合而成的街巷中,街巷曲曲弯弯,时而还会在窄巷中,放出一块空间,置放几个石桌、石凳,或者还有一棵老榕树,就会透出一股南方传统城市特有的浓郁地方氛围。每到这种地方,莫先生会兴奋地问我们的感觉,然后加以点拨,讲出自己的道理。在后来的一路考察中,他也会时时地发问,比如怎样使园林的空间显得更大,中国园林的水系为什么那么曲曲折折,园林中的池岸为什么会那样处理,那些风火山墙的曲线为什么那么优美,中国古代建筑的反宇式凹曲屋面是出于什么道理,如此等等。莫先生对福建的山水与文化十分欣赏,他总是说,江南园林中的景观,是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福建的寺庙园林就不一样,福州鼓山、厦门南普陀,都将寺庙与大气磅礴的山景、石景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古人的摩崖石刻,给人一种雄浑的南国风韵。福建人重视书法,即使是街头巷尾张贴的一纸告示、通知,甚至讣告,其文字书法都很不俗,为什么福建民居建筑中风火山墙的轮廓线,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是直线的,而是一些自由而道劲的曲线,这也许就是其中的原因所在吧。在这样的交谈中,一种耳濡目染的学习,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有了深刻的体验。

莫先生与陈明达先生交往很深。陈先生家一度住在石碑胡同,莫先生常常会在周末骑自行车,从清华园到石碑胡同,两个人会聊得很久。我有幸陪先生去过陈先生家一次。看到两位老者,谈论起《营造法式》中的学术问题,会是那么津津有味,绝没有一点枯燥的感觉。莫先生是艺术感觉极好的人,思维也十分敏捷,交谈中常常会蹦出思维的火花,陈先生又是十分严谨扎实的人,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两个人谈起来无拘无束,有时还会争执起来,听这两位前辈学者的一席交谈,简直就像是参加了一场有趣的学术沙龙会。我常常记起一位老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莫先生是一个宝库,关键是要善于从他那里去捕捉,去发掘。在莫先生看来,学术乃天下的公器,在与学生及同行的交流中,他几乎是毫无保留地抛洒自己的学术新见。凡是与莫先生有过长时间交谈的人,都会对莫先生在海阔天空般的漫谈中,不时流露出来的真知灼见有深刻的印象。

其实,莫先生是一位述而不作的人,对学问有很深的积淀,从与先生的交谈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智慧与思想的充溢,但先生却从不轻易动笔。也许因为对身后之名淡薄之至,所以,不是做到深思熟虑的东西,他是绝不肯落墨的。这也许是莫先生毕一生之力于建筑史的研究,讲起课来思路开阔、知识纵横裨合、引例趣味四溢,且十分熟谙绘画、雕刻艺术,但留给我们的文字却不是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时常在想,若是先生身边有一位助手,随时将先生日常言谈话语间流露出来的一些思想火花记录下来,将先生草绘的图,加以仔细的整理,一定会有许多有相当分量的建筑历史学术成果问世。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钟晓青的硕士论文就是由莫先生在认真思考后所确定的,这是一个真实的研究课题,题目是对位于福州市越王山下的华林寺大殿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结构于造型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是一座建造于唐宋间的木结构建筑。由于南方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如凤毛麟角,这座建筑的重要性就更凸显了出来。这座建筑的被发现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最初,由地方文物工作者对它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研究,认定这是一座建造于南宋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因为这样一个断代,其历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最初仅仅将其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这座位于福建省委大院中的南方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在中因为要为省委机关车队让出一个通道,而遭遇了“截肢”手术,即将大殿清代时所加建的前后檐廊截除,使大殿进深变短,从而紧贴前殿身铺设了水泥道路。万幸的是,尽管大殿遭此不幸,尽管大殿中的佛像被野蛮地摧毁,但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将大殿木结构古代原构的主体部分保留了下来。

1979年,莫先生到福建考察,他一眼就被这座宏伟的木构建筑所吸引了,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莫先生认为这座建筑应该早于南宋时期。就莫先生的直觉,这座建筑有可能是晚唐至五代时期的遗物。于是回到北京以后,莫先生就将这座建筑选定为我们的论文研究目标。在国家文物局与福建省文物局的支持下,1980年春,我们师生三人就进入了这座建筑的现场。

在莫先生的带领下,由福州文管会的杨秉伦先生密切配合,我们对福州华林寺大殿的主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并翻阅了大量资料。莫先生和我们一起穿梭在梁架之间,仔细的寻找每一点历史上可能遗留下的蛛丝马迹。在经过大量文献阅读,及相关史料的比对,并对唐宋时期的木构建筑的各种比例、做法进行了系统比对的基础上,我们基本确定这是一座建造于五代末年吴越王时代的建筑,其具体年代是公元964年,时间虽已进入北宋时代,但当时的福州仍然在五代吴越国的范围之内,故仍应看作是五代晚期的木构建筑。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现存中国南方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比原来所知南方最早的建造于公元1013年的北宋时代宁波保国寺大殿还要早49年。

莫先生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座建筑与日本大佛样(天竺样)建筑的关系。以圆润的月梁以及复杂的插拱为特征的日本廉仓时期一度出现的大佛样建筑,一向被认为是古代日本特有的建筑形式,而莫先生认为福建地区建筑中大量使用插拱(丁头拱)的做法,和华林寺(以及宋代建造的福建莆田元妙观大殿)中所使用的肥胖圆润的月梁,与日本大佛样建筑之间很可能

有所关联。我们在莫先生所指导的硕士论文中,将莫先生的这一猜测做了详细的论证。后来又有资料证明,在韩国12世纪的木构建筑中,也有与华林寺在造型意匠上十分接近的圆润月梁的做法。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韩国与日本的同一类建筑,主要是建造于相当于北宋时代的公元12世纪左右,而华林寺大殿却是公元10世纪的遗物。显然,具有浓厚特色的日本大佛样建筑以及韩国同一时代的类似建筑,很可能是从福建地区传入的。这也突显了华林寺大殿在东亚古代建筑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地位。

正是由莫先生所主持的这一重要研究,使得华林寺大殿获得了它应有的历史地位,并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在后来所进行的对华林寺大殿的保护修复工程中,从事修复的工程技术人员没有能够及时向莫先生请教,我们也已经毕业而去,没有机缘参与这一重要修复工程,因而,当我们知道这座千年的古老建筑为了给省委机关让路而被整体移动了数百米,并被简单地恢复到了五代时的样子,而将后世增修的历史信息完全抹去,同时,还将其油漆一新的时候,心存的遗憾也就难以言表了。

莫先生也是一位对学问孜孜以求的人。他考察古建筑时,总会亲手绘一些草图,并草测一些数据,回到家里就把测稿铺开,边画图边做分析。记得莫先生曾向我展示过一次他那高可盈尺的研究手稿,笑着说,将来退休了,可以将这些研究深入下去。我也曾接下这个话茬说,有条件我来帮您整理这些手稿吧。其实,我知道真正能够整理这些手稿的人,必须是他身边的人,我曾几次对先生的公子莫涛说,这是你的一笔财富,你应该花点气力把这件事情完成。可惜莫涛也是一个十分忙碌的人,在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了近20年,在祁英涛等老先生的指导下,一直在一些国保级的文物建筑修缮工地上辛勤劳作,实在没有机会坐下来做这样一些繁琐细致的研究整理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莫先生的书法功底很深,写得一手好字。对好的书法作品也十分喜爱和欣赏。记得我们在福州城内的三坊五巷中考察、调研中,在一家清代建造的老式大宅院中,看到了一位沈姓的老者每日习字,所写的字贴就晾在穿堂的桌案上,老先生习的是颜体,笔力浑厚道劲,莫先生看了就赞不绝口,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清代林则徐亲戚家中的后人,是当时福州最为人们称道的书法家。由此,也可以看出莫先生的眼力之强。后来,这位老先生还书赠了莫先生一贴对联,写的是林则徐的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沈老先生为知者书,可谓君子之遇也。

退休以后,莫先生忽然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每天练习国画。记得有一次到先生府上,见屋里挂满了山水画稿。以我的眼力,每一幅加以装裱,都是很好的作品。那时的莫先生身体还好,绘画的兴味还很强,他说,吴昌硕60岁才开始学画,我现在习山水,还不算晚吧。看着莫先生那似乎带有某种天真感的笑,真为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那种毕生的不懈追求而感慨。莫先生还喜欢体育,常常由公子陪着去打网球。他那瘦削的身体,倒很像是一位身手不凡的网球运动员。如果不是因为年轻时吸烟留下的隐患,相信莫先生还能有时间为他所钟情的建筑与艺术事业做很多事情。

莫先生也是一个极有毅力的人。他曾经烟瘾很大。有时一下午的讲课,他会一根接一根地抽完一盒烟。1979年因突犯肺炎而住进了医院,医生告诫说,不要吸烟了。从此,烟瘾如此大的老先生,竟然许多年不再沾烟了。记得1980年,我和莫先生出差,住在同一个房间,夜晚两人同在书桌旁查阅资料。看到入神的时候,莫先生左手翻着书页,右手却伸向书前方在摸索什么,在一旁的我急忙问,您在找什么?先生从入神的恍惚状态中摆脱出来,看着自己伸出的手,又天真地笑了。他说,我在摸火柴。我想,这一定是先生挑灯夜读时的一个习惯性动作。然而,与先生交往的多年中,包括我们连续数月的一路考察、调研,有时十分忙碌和疲劳,但莫先生从来没有再吸过一根烟。曾经烟瘾很大的他,要克服这一切,需要付出怎样的煎熬,是可以想见的。

后来,在年近80的时候,先生还是罹患了肺癌。先生住院期间,我去看望,他仍然是那种很开朗、很天真的样子。值得庆幸的是,手术还是成功的。到了20世纪的最后两年,先生的肺癌再次复发,这时已经到了有病乱求医的地步了,当时,先生曾住在北京南郊大红门外一家自称可以用中医草药治疗癌症的民办医院中。我几次去看他,已经感受到他身体的日益赢弱。后来,又转移到了北大医院。那是1999年,似乎已经可以听到新世纪的脚步声了。我仍时而去看他,久被疾病折磨的莫先生已经显得更是消瘦了,声音中也透出因病魔的纠缠而身心疲惫的感觉,但心中似乎还仍然蕴藏着一团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渴望的火,只要精神好,他还会谈些与建筑历史有关的话题,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谈历史,谈建筑,谈建筑史的未来,也谈新世纪,他似乎还有许多的话没有说完。那时的深切感觉就是,莫先生多么希望亲眼看一看新世纪的曙光,多么希望还能为他所投身一世的建筑历史研究与古建筑保护事业再尽一份力量。还有几次他喃喃地说,要是能够见到21世纪,他还想做些这个,做些那个。似乎,他仍然还有许多学术理想没有实现。我总是被先生这种孩童般的天真与执着所感染,在聊作安慰的寒暄中,向苍天默祷。然而,先生还是没有能够听到新世纪的钟声。最终带着一生的辛劳与一路的风尘离我们远去。

老子《道德经》有云:“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学问如道,恍兮忽兮,其中有象。治学问者如精,其要在真,其中有信。因而可以说,其象其物,块莫大焉,其真其信,理莫深焉。其言不讳,其意也长矣。在回忆的恍惚中,以这样的话来结束这篇短短的文字,或是对先生音容的追想,更是想在先生的墓茔上,再培上一土,愿封植兮永固,俾斯人兮不忘[3]矣。

注释:

1.本文是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编辑《建筑史解码人》 书向笔者所约稿件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成的,因为是纪念性文字,仍然用了原有的标题,因为这题目似更能表达笔者对于先师的景仰之心。

2.引自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3.引自韩愈《韩愈集》卷13,杂著三,“河中府连理木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