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14:2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格物致知 传统教育 国际接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是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作者高屋建瓴地剖析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发聋振聩地指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为《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并批评受这个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至今“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往往功课成绩很好,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了”。
一、古文化形式上禁锢科学
“国”字框文化效用,禁锢了中华民族科学思维的发展。不曾考证仓颉造这个“国”字属于何种造字法。在造这个“国”字之前,各部落可能已有了群聚造城为国都的事实,仓颉根据已得经验造出这个“国”字,这可能是不争的事实。历朝历代的都城都是深沟高垒,一统家天下,严格秉承着“国”字型来建都。从秦始皇始,为御敌而修筑万里长城,彻底把整个华夏给“国”起来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用建筑――四合院,“国”字结构;从古至今,中国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各单位,围墙建制,“国”字结构。“国”象征最高统治机构,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排他威严,也定格了封闭、禁锢的形式和意识形态,这种形制和意识于中华民族已入脑入髓,根深蒂固地潜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并一代一代传下来。这种封闭、禁锢的文化形式和意识形态阻碍了民族的视野,致使我们在很长一段黑暗隧洞的蜗行中,既不能正确认识别人,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井蛙观天,限制了民族科学思维的进步和发展,现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仍没能钻出“国”字文化形式的怪圈,我们经常以我们有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四大发明而骄傲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古文化内容上摒弃科学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精髓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最重要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中主要讲的是安邦定国、修身立命、礼仪法度、文学史料、帝王的文告和君臣、师生谈话内容记录等等。从大处说,是治国平天下;从小处说,是强调个人的修为。即使是古老而深邃,集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结晶而被誉为“群书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也只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我们的先贤们这些宇宙苍生的哲思,治世论道的思辨,繁文缛节的典章,从古至今仍是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由此误导我中华成为一个重文轻理之民族。将人们引向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无欲无为、宁静致远的参经悟道的队伍。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举了个例子,说明朝理学家王阳明为了格自己庭院的竹子,坐在竹子前一连格了七天,终因格得头痛而宣告失败。之在《格致与科学》中分析指出:“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连受过所谓正统教育的大学问家王阳明也闹出了科学探究的笑话,更何况那些囫囵吞枣的诗书蛀虫们。我这里并不是否定“四书”、“五经”那纵横捭阖的人文方略和张弛自如的治世经纬,而是对其先于中华自然科学而植入我们的基因,从古至今桎梏着龙的传人的科学思维方式而感到遗憾。今天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功课考一百分,却没有实验探究能力,临事缺方法无主张。中国传统教育的学生没有一个能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就证明了传统教育的失败。
三、古文化发展了艺术言语,遗忘了科学言语,限制了中国人科学思维的发展
艺术言语的特点是形象性、模糊性,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的独特感受,以传递情感为目的。科学言语以传递知识信息、社会信息为目的,要求客观、准确、真实的描述客观对象。要求逻辑性、概括性、严密性、规范性。
中华民族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追求的是一种诗意性的“和谐”和“天人合一”。如最早的文学样式《诗经》,最值得我们称道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无一不重形象,轻逻辑;重意念,轻理性;重含蓄,轻直白。如《战国策》中对邹忌、触龙游说的艺术言语就描述的极淋漓。邹忌说齐王没有采用单刀直入的进谏方式,而是以身设喻,委婉含蓄;触龙说赵太后则采用了绕弯的迂回战术。这二位谏臣共同特点是:不暴露游说目的;忠言顺耳利于听;忧对方之忧。虽都达到了目的,但从他们绞尽脑汁的奴性相中,不难看出一个简单问题却费尽周折,这些游士们口若悬河演绎了一出出三寸不滥之舌的口水战,这在上古无甲子、岁尽不知年的时代尚可,在科技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这种绕弯的艺术言语能适应社会吗?梁山伯与祝英台爱得那么深,尽管梁山伯不明就里未动凡心,祝英台正因为这种文化中毒太深而羞于启齿才含蓄到以死抗婚。华夏民族的血统中穷形尽相地遗传了这些艺术言语,含蓄低调的个人修为。就是在今天,很多人对自己心上人也不能浅白直露地说出“我爱你”,只把这种爱默默地表现在自己含蓄的示意和行动中;如果当面夸赞一个姑娘长得漂亮,大多被夸的姑娘都会现出羞怯的情态。“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言语受制于思维,又作用于思维。可以这样说,情感思维创造出艺术言语,理性思维创造出科学言语。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是情感思维的结晶,它反过来又刺激了中国艺术言语臻善臻美的发展,使一代一代的中华子民遗忘了科学言语,限制了我们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展,限制了中华自然科学之进步。致使我们一代一代躺在“四大发明”的温床上沾沾自喜。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均爆发于欧美,我们远远落伍于世界源于我们诗意的情感丢掉了理性;诗意的文化丢掉了逻辑性、概括性;诗意的言语丢掉了严密性、规范性。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或许主要教导后世子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吧。在儒家看来,圣人经书上的道理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只要饱读这些人文诗书,就可以实现最高理想了。“格物致知”这个词语之于自然科学上这一点,恐怕我们造词的先哲给疏忽了。否则,大学问家王阳明缘何不会“格物”呢?对此,丁肇中最后在文中指出:“在世界发生激变的今天,我们应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思想、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参考文献:
[1]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多元化、物质化与金钱化,正极大地影响和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而言,学习《大学》,汲取其精华,特别是借鉴其中关于人格的修养理论、修养方法、修养途径,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很有裨益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无限延伸,以等价交换、追求效益和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规律和原则迅速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发了义与利、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与现实实用主义的冲突。价值多元化,甚至物质化或金钱化,正极大地影响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现实世界,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如何才能抵御这方方面面的冲击与影响?如何保持独立人格?如何自处?笔者以为,惟有加强自我人格修养,修养治学,立身处事,方可处之。
在现代汉语中,“人格”一词,引自日文,日文词形与中文写法是一样的。从字源上看,“人格”是英文“person—ality”的意译,词源于拉丁文中的“persona”,原意是指面具(mask)。在我国古代汉语中,虽然没有“人格”一词,但与“人格”有关的词汇是比较多的,如“人品”、“品德”、“人性”等。何谓“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大致考察了50个定义,但至今学界尚无定论。如何理解“人格”?笔者比较赞同黄希庭先生对“人格”的看法一“人格就是我国古代学者所说的‘蕴蓄于中。形之于外”。正如英国学者塞缪尔·斯迈尔斯在《砺炼完美人格》中所说,人格是可以通过砺炼达到完美的。也就是说,人格是可以进行修养的,并能够无限接近理想人格。
关于人格修养的理论,最早可追溯至《周易》。《周易》提出了君子的自强人格。《周易》特别强调修养对人格的重要作用,“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第一卦,乾)“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第二卦,坤)比较系统地论述如何进行人格修养的,则是《大学》,其全文仅有1753个汉字,却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格修养理论。千百年来,《大学》在知识分子心目中分量极重,是天下士子们的必读之书。即便是到了现代学制施行之初,《大学》仍然作为国文教材,编入修身一科。所谓修身?简言之,修养一己之德性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本质上来说主要是指人格修养。《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云:“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人格修养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对大学生而言,学习《大学》,汲取其精华,特别是其中的人格修养思想,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子程子日:《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且不论《大学》是否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也有学者考证《大学》为曾参所作),但宋代大儒程颐认为,《大学》作为开始学习儒家理论进行道德人格修养的门径,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即使到今天,《大学》中的人格修养思想,仍然是很有价值的。其人格修养的理念和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光辉品质、自强不息精神,帮助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仍然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和作用。
第一,《大学》中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大学》在开篇就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纲目结合的目标设计理念,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自我塑造的人格模式和追求远大理想的人格修养路径。为广大知识分子设定了一种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树立远大志向,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不修养人格,不陶冶情操,不树立远大理想,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理想、志向。对大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只有树立了远大志向,才有努力奋斗的正确方向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才能保持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志存高远,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联,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
第二,《大学》中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促使大学生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面对科学技术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及其所显示的无比巨大的威力,普通个体显得越来越渺小和微不足道。悲观、失望、颓废,正在人类中蔓延。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金钱主义、物质主义正在渗透着社会各个层面。这些,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大学生忙于追星,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追求享受,甚至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大学》提出的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对大学生有教育意义。通过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大学生可以抵御那些消极影响,改变消极思想和不良行为;通过人格修养,大学生可以避免浑浑噩噩,积极进取,使自己不因挫折而失意,不因得志而自满;通过人格修养,大学生可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第三,《大学》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防止人格异化。现代社会,是宣扬利益的时代,正如伊壁鸠鲁所言:“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人永远服从他理解得正确或不正确的利益。”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利益不仅成为了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成为了人全部行为的最主要动力。“是否有用”与“趋利避害”,已经成了人衡量和选择所有事物、行为和关系的唯一标准。人不仅不再是价值衡量的标准和终极价值目标。而且人本身的价值也由市场来衡量。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讲求实际,精于计算,越来越相信金钱主义、物质主义。这样,人的异化,人格的异化,就在人们每天进行的“衡量和选择所有事物、行为和关系”中悄悄地发生了。那么大学生如何处理呢?《大学》提出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楚书》日:‘楚国无以为宝,为善以为宝’。”“舅犯日:‘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种义利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与物、财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防止被金钱所左右甚至奴役。“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对于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理财方法。因此,拥有这样的人格修养的人,能砥砺人格,有效地抵御金钱主义、物质主义,合理调节自己的心态,不因利欲而熏心,从而有利于防止人格的异化。
第四,《大学》中诚信忠恕的交往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与人相处,《大学》提出四个交往原则:一是诚,即坦诚。“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也就是说,只有诚实公正、真心实意,才能与人和谐相处。二是信,即诚信。“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_13]可见,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大学》的这种诚信为本的人格修养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有重要意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作用。三是忠,即忠实。“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怎么理解这个“忠”呢’用孔子的话说,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用“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态度来对待同学、朋友和亲人。四是恕,即宽恕。“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就是说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宽恕,即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与人为善。
通过认真品读《大学》,我们发现,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格修养之道。对大学生如何进行人格修养而言,《大学》所提供的人格修养之道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启发意义。概括而言,大致有如下修养方法、步骤和途径:
第一,志存高远。自古以来,儒生们都有宏伟理想,“‘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有德,才能有大智慧、怀,方能志存高远。由此可见,大学生欲进行人格修养,必须立德,必须志存高远。为了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格理想,《大学》提出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儒生士子倾其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古人尚且如此,则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该立志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将个人的兴衰荣辱、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通过砺志法,志存高远,激励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作为大学生,如何做到格物致知?笔者仔细解读《大学》后,比较赞同朱熹的看法——《大学》的要害是“格物”,格物的要害是切己。切己是精神要求,格物是身体力行。切己方显以为格物,格物所指必归于切己。所谓“切己”,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内省。如何运用内省法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是笃行。《礼记》云:“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说文解字》对“笃”字的解释有两种:一为固也,二为厚也。从这个意义出发,只要明确目标,坚定意志,坚持不懈,就能真正做到“笃行”。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格物致知,实际上就是八个字,即“德技共举,知行合一”。
第三,正心诚意。《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正心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正心呢?《大学》认为,一是要正视愤怒、恐惧、喜好、忧患等四种情绪,因为“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惋,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二是专心一意进行修养,并坚持不懈。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最好的方法是,大学生每天坚持记日记,以此来对自己进行反躬自省。“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那么,如何诚意呢?《大学》倡导慎独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在《说文解字》中,将“慎”解释为恭谨之意,而“独”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单独的具体方位,二是内心活动的状态。那么,慎独的本质内容是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应诚实无欺。“自欺与欺人,势相因,始自欺,终必至于欺人”。特别是在现代商品社会、利益时代,自欺与欺人有其天然生长的土壤,发展的条件。要诚意,靠外力约束或外部压力是不可能起到根本性作用的。《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慎独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诚意”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5.
[2][3]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鹿书社,1989 7:531.
[4]中庸·大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19.
[5]伊壁鸠鲁.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537.53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07.--
[7 16]中庸-大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57,63,56,63,44,30,48,61,53.
[17]左丘明著.胡志挥英译.陈克炯今译.左传rMl.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852.
[18][19]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36.2.
一、必须具备的一种实验精神
按照中国传统的理论就是“格物致知”,朱熹对这四个字的解释是“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是知识的获得要靠对事物的考察。“理”的来源是“物”,顺序是从物到理,而不是从理到物,更不是从理到理。落实到我们教育教学上,这个“物”主要指的就是学生。
二、必须明确学生是实现教学方式探索研究的核心价值
教学方式探索不外乎三个方面:教材、教法、学生。在这三个要素中,学生是核心要素。教材、教法的探索研究只有落实到学生身上才会实现它真正的价值。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刚好相反,这也就是我们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说学生也是一笔很好的课程资源,学生的认识、思想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必须明确“以学论教”的教学原则
教学起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它不在教材,也不在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认识的原始点。摸准这个原始点,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否则教学的重点、难点、兴趣点与学生的实际可能就会发生错位。教学起点的确定是这样,教学过程也是如此。
在具体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1.敏锐地发现问题
问题是探索研究的开始,学生研究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始。而问题又隐含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没有敏锐的眼光很难发现。善于捕捉问题,是学生研究的前提。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我们的学法指导到底对学生起了多大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水平真的是随着他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吗?作业指导、批改、讲评的低效甚至无效,这是我们化学老师多年来司空见惯的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也没有人试图从根本上去改变这种现状,明知这种方法是低效的,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还是经常采用的。有时候,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就是在这种麻木的漫无目的的忙碌中度过,有价值的问题也引不起我们应有的关注。其实,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都在一些司空见惯或积重难返的事务中。而学生问题又是所有问题中最难琢磨、最难见效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反复、细致的观察,从而捕捉到最有价值的问题。
2.多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都习惯于做评判者。学生作业交上来,评判对错,评定等级,然后校正答案。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角色定位。其实,我们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分析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我则更多的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一些成功经验:“作业互改之兴趣激励法”,“互出试卷测评法”,有时也用魏老师的让学生自己写教案,自己讲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真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每位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成绩也都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又如:在指导学生化学实验时,我首先是让学生多做,只有做了才能暴露问题。化学实验设计没有标准的步骤和方案,教学中我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营造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评判、互相质疑的讨论中,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方案从科学性(即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安全性(即用药量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可行性(要满足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设施);简约性(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等)四个方面进行正确的评价。
只要学生掌握了评价实验方案的要领,他们就可以自己驾驭实验,积极动手了。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验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自身体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态度,就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精髓;当代价值
在2014年两会期间,在参加贵州代表团会议时说到,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因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增强文化自信自是题中应有之意,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这一继承了前人陆象山的“心即理也”思想的思想体系如何能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精华又在何处将是关系到其当代价值乃至于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切入点的关键所在。
一、王阳明及其心学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自号阳明子,学者们遂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王阳明早年是朱子学说的忠实拥趸,一心想成为圣贤。根据其在《传习录》中的自述,王阳明早年因朱子学说的“格物致知”一说之故,遂与人打赌格竹,不料格了七天劳思成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王阳明由是对朱子学说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说产生了怀疑。
正德三年的时候,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即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自此彻底与朱子理学决裂。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思想转变为以主观唯心主义的“心”为基的思想体系的重大转折点。这便是后来在宋人陆象山的心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阳明心学的重要基础。
但是与陆象山所提出的心学不同的是,尽管二者在“心即理也”这一基本逻辑起点上是一致的,然而在此后诸多方面王阳明皆有所超越和发展,他提出了与陆象山截然不同的“知行合一”说以及创造性地提出了“致良知”说,二者更是阳明心学的精华之所在。
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说的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一回事,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便超越了陆象山的知行相分的观点。但是他同时又强调“知”的决定性,认为“以知为行,知决定行”,因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克服了朱子学说将道德教化简单地归之于人的自觉性上,实现了道德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此外,阳明心学提出了陆象山所未涉及的良知。所谓良知,语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心之虚灵明觉,良知在体内.在自性之内。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人人都有良知,她不在外面,更不在别人那里。所以如果想要成为圣贤,那么就一定要“致良知”。这其中的“致”在古语里是“使之至也”的意思。但是同时,王阳明又说“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换言之,良知的本体依然在于心。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成为圣贤,只要修炼心性即可。
二、心学的精髓
应当承认的是,阳明心学毕竟是古人的哲学思考,它必然的同我国现当代社会有不相适应的一部分,但是瑕不掩瑜,这并不能掩盖其精髓的光辉璀璨。阳明心学的精华部分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与深思的。
具体而言,阳明心学的精髓可以用王阳明晚年所述的四句教概括之,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里就是“为善去恶”。正如其在《大学问》中所言:“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简而言之,即善恶本身皆是相伴生而存在的,正如阴阳一样,善恶也共同构成一对矛盾。就具体的事物而言,它包含了“善”的成分的同时也必然包含了“恶”的成分。而所谓事物的善恶,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感知(意之动)并做出评价所致,或被欲望激发形成的某种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价值标准。当然,随着各个时代的社会公共价值标准不同,对于善恶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从这一点上出发,单纯的区分所谓善恶是非便失却了其意义。这无疑是对以往传统儒学的道德价值判断体系的一次发展。
但是如果万事万物都处于和合的状态下,那么也就不会表现出“善”“恶”之分了,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于是便归于心的本体之中了。是以钱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
当善恶是非的界限明晰了以后,那么基于心之本体而发的对事物的认识自然就是良知,因为“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在此基础之上,为善去恶便是儒家所倡导的格物了。而唯有物格,方有意诚。也即是阳明心学谓“致良知”了。事实上,心学的精髓归根结底是要“致良知”的,与陆象山的学说不同的是,阳明心学同时也是方法论。这正是其“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所以称为精华所在的原因之一。
为了能够“致良知”,所以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本心,而本心乃是“无善无恶”的,须知“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一经有了自己的意念,譬如欲望和邪念,那么善恶也就随之而来,也自然无法分辨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更不可能做到物格意诚了。
三、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正如前文所述,阳明心学的精髓正在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以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回归本心,才能真正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所以曾明确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正因为人们“意动”了,所以才会产生诸多邪念、贪念,而如果保持本心,经得住诱惑,那么也就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腐败。这是阳明心学留给我们的当代启示之一。
其二,知行合一说不仅仅是阳明心学在强调,、思想乃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无不在时时刻刻强调着这一点。可见在当代这一思想仍然能有着强大生命力。阳明心学在阐述“知行合一”说时坚决反对以朱子学说为代表的割裂知与行二者关系的看法,它不仅仅突出了道德意识的内在性、主观能动性,还强调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对于道德行为的决定性,能够使人自觉地依循内心的道德规范,并付之于道德实践活动。它着重强调理论同实际相结合,这是使其有别于同时期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体系的一点,也是其在当代所以具有合理性的缘由所在。
同样地,我们更不能忽视王阳明的“心之体”中给我们的启示,按照他的观点。我们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与世界则完全取决于自己。这对于当前一些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难道不是一种警醒吗?因为我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行为是在我们的心灵主导下的。而我们所享受的生活更是我们行为的直接结果。与其抱怨社会抱怨他人,不如调整我们自身。这对于我们当下自然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论文摘要]由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师范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及油画的民族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拟从以上两点出发,着重讨论高师油画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油画教学、创作中。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我国的民族文化,一般是指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洗礼而继承下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特征的,被人民大众普遍接受的,以儒、道、释文化为主的文化。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及油画的民族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师美术专业油画教学过程中传播民族文化非常有必要。
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奠定基石。当前,国内正大力宣传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并有“中国油画”之提法。油画来源于西方,中国的油画家们要想超越西方,须以民族性为宗旨,在油画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及元素,才有可能把理想变为现实。正如潘公凯先生所说:“当前中国艺术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波及全球的后现代文化所带来的表现形式的危机,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自觉问题。在全球化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如何发现和重新建构中国文化的根本特性,使中国艺术在主流风格和总体倾向上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在后殖民主义跨国际的语境中自主地发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新形态。这是着眼于中国油画发展的未来,将中国油画放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去考察思索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油画始创于西方,西方早期古典油画多以基督教及希腊神话宗教故事为题材,正是这种对宗教题材的表现,显示了西方绘画的民族性。西方现代油画虽强调个性,但仍能反映西方人的民族意识,反映西方画家在自身成长环境中所拥有的民族情感。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促使其民族化一直是中国艺术家们的奋斗目标,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等大家在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用西方绘画材料来表现中国绘画的意境,或将中国绘画精神引入油画创作,令人耳目一新,使中西文化在小小的画布上得到了融合,油画的民族性得到了体现。西方有达·芬奇、凡·高、塞尚、毕加索等世界级的油画大师,而就目前中国油画现状来说,要产生大师,必须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出文化的新精神、新生命和新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未来灵魂塑造者的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将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对于高师美术教育工作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增加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对油画创作的重要性,才能使这些未来美术教师们有着中国文化的自觉精神,并将之传播开来,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奠定基石。
2.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总体来看,国内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笔者曾就此问题做过问卷调查,发现81%的学生不知道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89%的学生认为京剧至少在明朝就已诞生;100%的学生不知道“玄武”为何物,多数学生听说过“青龙”与“白虎”,但不知道二者在古代曾代表过方位,属于“四灵”,而知道二者的原因,还是因为港台影视剧中常出现这一说法。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固然跟西方文化的渗入有极大关系,但跟学生对民族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是分不开的。另外,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文化,而不少年轻教师对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其本身民族文化知识也不够丰富,无法给学生以很好的指导。民族文化的缺失,从侧面反映了现代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减弱及民族生命意识的衰退。一些学生的写生水平很高,但自己作品中出现民族文化元素时,却难以说明,或者一知半解,与其绘画水平差距较大。高师美术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随着高师美术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及文化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再加上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些未来的教师,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是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
虽然学习油画必须立足于西方油画传统,必须进行严格刻苦的古典技法及基本功的训练,但是文化知识的欠缺,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美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将民族文化授之于课堂,将民族文化同油画写生、创作等进行结合,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民族文化知识,为未来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缺少创造力预示着在未来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不会有太多收获。中国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考验发展至今,充分说明其有着非凡的创造性。因此,民族文化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儒、道、释三教的影响下,中国人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强调“格物致知”和“中庸”之道,主张“以和为贵”,在此类思想的影响下,派生出一些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如剪纸、皮影等。将中国民族文化所包含的这些表象事物及内在的精神实体,渗透到油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知道“格物致知”“实事求是”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又可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创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油画大师米罗、康定斯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从中汲取营养;凡·高则对与中国文化同源的日本文化十分着迷,进而使自己的绘画风格受到相应影响;塔皮埃斯在其文章中提及中国智慧和佛教,以及佛教所兼容的所有印度思想相交融而诞生的艺术对自身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非形式主义绘画大师,其部分作品所具有的水墨意蕴,足以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总之,在油画教学中渗入民族文化元素,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油画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够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奠定牢固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外,还能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方面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使学生区分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的个性区别,自主选择艺术方向,进行艺术探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寻找创作素材,为其毕业创作积累经验;三是使学生知道艺术创作同写生的本质区别,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四是让学生知道艺术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艺术实践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成果,必须要加倍努力;五是使教师与学生有着更多的交流话题,促使学生大胆尝试,教学更具互动性。
二、高师油画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尝试
1.高师油画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及指导思想。油画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渗透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形式上直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艺术方面的各种图形、文字、构图方法、节奏、动作;二是通过形式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来体现民族艺术精神及生活,将传统文化有目的、创造性地转化成艺术力量。
艺术实践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活动,它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行为。在高师油画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指导思想:一是要注意将被使用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材料、图形、符号、价值、思想、行为等,在保持本源的基础上,加以重组或改造,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义的事物,这要求学生对民族文化要有本质上的了解;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民族艺术的创作规律,突出各种民族文化元素所具有的精神实质及其适合表现的题材;三是中西方文化,特别是绘画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意”写“形”及以“形”表“意”,以“意”来追求“忘我”和“无我”的境界;现代西方绘画虽然极为追求“个性”,但就本质而言,其所表现的“形神”“气韵”等方面同中国传统绘画仍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必须要有扎实的民族文化理论基础。
2.高师油画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具体实践。要在高师油画课堂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水墨画的表“意”手法及其精神实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观念的实质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历程、中国一些传统图形所包含的民族情感及其反映出的民族生命意识等。其次,要让学生把握好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的关系,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同时,也必须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传统。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以下尝试:一是组织学生进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静物油画写生,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解所摆静物的文化特性,并教授学生不同的表现技法,如古典画法、厚薄画法、刀法、肌理法等,使学生掌握油画的材料工具和基本技法;二是在油画风景写生课程中,加大对学生地文化历史的介绍,特别是一些以古建筑闻名的写生地,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房屋建制、建筑特点、图案的寓意以及色彩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性等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三是在油画人物写生课程中,可以让模特穿着民族服饰,并向学生讲解中国不同民族服饰的不同特点及其对色彩的偏好,为学生的油画创作打好基础;四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主题性创作,要求学生将与主题有关或者有相同寓意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创作之中;五是将毕业设计中创作课部分内容提前介入,加大“写意”在教学中的分量,通过对学生讲解水墨写意的风格及现代油画中的一些作品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特性,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为其将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打好基础。
1 写景物:由空到实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这几句话写卷云,作者先说它“最轻盈”。“轻盈”是一个很美的形容词,但它也是一个显得空泛的形容词。作者为了把文章写得更生动具体,接下来,对文章内容做了一番充实,很具体地写出了卷云的轻盈之态。先写云“很薄”,请注意,“薄”也是一个概括性较强的形容词,本身并不怎么形象生动,作者通过一句具体的描写,来表现云的“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你看,有了这一句,关于“薄”的内容就一下子充实起来,极生动形象了。再写云的“轻”,说它“飘浮”着,“飘浮”一词也显得不够具体,作者接着用两个比喻句,对“飘浮”一词进行充实,说云“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清白的绫纱”,写出了云轻飘飘的具体状态,以上这段内容共三句话,由空到实的写作层次极清晰:第一句话是空的,后两句话是实的,而后面两句话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前半截空,后半截实。
再看下面这个句子: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椋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法布尔《松树金龟子》)
这句话描写松树金龟子的外貌,先用了一个词儿“仪表堂堂”,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空泛的词,作者接着对这个词进行了一番充实,具体地描绘了松树金龟子神气的外套,请注意,在写它的外套时,作者用了咱们上期讲过的“由面到点”的写法,先写外套整体怎样,再写外套上面的光泽和斑点,层次感极强。
2 写动作:由空到实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布封《松鼠》)
这句话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仔细看,也是有由空到实的层次感。句子的前半截先说松鼠跑跳“轻快”,这是空泛的概说,后半截再说它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对“轻快”一说进行充实,这就显得具体了。
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鲁迅《孔乙己》)
这个句子也用了由空到实的写法,先写“不耐烦”,这是空泛的,再写“努着嘴走远”,这是对“不耐烦”一说的充实,使空泛的内容变得具体了。
3 写观点:由空到实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一段第一句话是一个论点,显得比较空泛。后面举一个例子,具体说明什么是“积极的探测”,内容就显得具体充实了。
再看下面这句:
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马南郝《不求甚解》)
这句话也是前空后实,前半句概述一个观点,后半句对观点进行解释说明,句子内容显得比较具体,
另外,写心理、情感、事件等,也都可以用这种写法。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课
美术综合实践课是将学科知识具有的内在关联和美术学习内容及其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在同一人文主题统领下的一种课程模式。学生通过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获得特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得到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净化自己的心灵和陶冶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如果将这种理解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如下具体内涵:
首先,美术综合实践课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既有美术学科知识,也有学生获得的主体性经验。
其次,美术综合实践课以系统整改或去边界的方式将有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
再次,美术综合实践课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的依据是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例如,课程内容属性的关联性和课程内容价值或社会功能的关联性等。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1)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的获取知识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也不再局限在课堂内, 它加强了学科整合,实现了美术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我。
(2)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对我国的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功课成绩好,而在研究工作中所需要拿主意时,就不知所措。也就是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智。综合活动课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致知”,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的策略
(1)与学生生活、社会、自然等领域的结合。郭元祥教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因而,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经常抛开教材, 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兼顾学科知识与学生的主体经验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也乐于走进生活,体检生活。
(2)与语文数学领域的整合。传统美术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按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忽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整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美术课程内容,则既考虑美术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 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综合并不是盲目地实施难以把握的大综合,而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以美术教学为重心,致力于美术教育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综合美术实践课程时,要设法在各学科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就以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而言,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从报刊、网络媒体中获得大量信息,并对之进行加工整理,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文献阅读、信息整理与写作,无疑都是语文活动。作为载体的语文因素是显而易见的。
三、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做法
1.积极参与设计方案
背景:在这次任务的分配中,学生们自己归纳讨论了设计内容,并根据大家的提议、统计、筛选,拟把班刊设计成4个板块,并分解成任务落实进行。
例二:主题设计“任务的分配”
老师:“如何获得最佳分配任务的效果?”
A同学:让大家举手表决!
B同学:某同学画得很难看的,但也要鼓励哟!
C同学:最好本人既要乐意担当,而且也是他比较擅长的。。。
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大多数同意选择自己擅长的一面来承担任务。
这样有利于班刊的质量,而且每个小组承包一个板块,做到大家的班刊大家做。
领悟:这一美术主题综合活动融合了美术与语文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感兴趣的记者编辑和美术版面设计等工作,每位参与者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者,体验交流与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效益,因而培养了学生亲自寻问题并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动交流学会合作
背景:在《创新班刊》活动中,原本大家团队合作设计。统计表出来后,发现有几个同学说自己在班中没有人与他合作?于是大家决定帮助这几位同学,又引申出“如何学会合作”的讨论。
例三:“如何与他人合作”学生们在学校里采访了些老师同学,听听大家是如何“与人合作”。。.
教师:“与人合作”要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手。
A同学:“我实在忙不过来了,请你来帮帮我吧”这样说得礼貌些。
B同学:“你这也不会,我来”这种包办也不好,缺少了合作的“合”。
C同学:“我想这里改动一下也许会更好些。”多好的合作姿态呀!
领悟:这里提供了有利于学生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商讨过程中通过相互问思维的碰撞,在解决问题中语言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营造了与人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美术综合实践课对学生的影响
美术综合实践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组织课程学习的,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课程的综合化,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领域从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发展到符合人文规律的发展学习领域。在评价方式上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广阔性,指思维的广度。(2)深刻性,指思维的深度。(3)灵活性,指思维的应变度。(4)批判性,指思维的疑义度。(5)独创性,指思维的新颖度。(6)敏捷性,指思维的速度。(7)逻辑性,指思维的严密度。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侧重训练。
一、加强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逻辑性
同志说:“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不是只由一个方面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个方面去看,不能从单方面去看。”任何一个事物、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同其他事物也必然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要全面地认识一种事物,必须透视该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与他事物的各种联系。如,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我们可以就王阳明的笑话让学生谈启示,得出结论:只是空想是没有任何收获的。进而教师让学生把这个启示推论到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然后反过来得出正确的论断:新的知识要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这样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使他们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在教学中,我们抓住类似例子剖析点拨,辩证、全面、发展、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与逻辑性。
二、善于设疑问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中学生往往只凭现成的观点和潜意识去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理,缺乏透视度,习惯于捕捉事物表面的光环,就事论事。因此,分析问题囿于表面、缺乏深度,作文则难免失于肤浅。为了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善于透过现象去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善于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去发掘事物的深层含义,拓深其洞察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设计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的疑难问题,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疑问难要善于抓住契机,问到点上,才能击中要害,引发深入思维。如,在教学《变色龙》时,有些学生感到好玩有趣,并不深入理解。教师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变”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为什么变?每次变化时哪些动词用得最恰当?对狗的称呼有几变?为什么变?从中可见奥楚蔑洛夫是怎样一个人?从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维,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中如能经常进行高质量的设疑问难,定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从中也就提高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三、利用学习迁移规律,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所谓学习迁移,就是指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形成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它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竭力寻求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与将要传授的新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诱导学生展开定向类比思维,以沟通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这就发挥了学习迁移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变得豁然开朗。例如,从词的组合关系到短语的类型、从某些修辞手法到相应的说明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必过繁地讲解学生就能使原有的知识发生迁移,一些新知识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学习迁移在写作中尤显重要。如,教师在讲完《春》后对学生说: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春之图,我们也来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四季之美景吧。这就把《春》的构思立意的写作方法迁移到学生自己的写作中去。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限制学习迁移的消极影响。这样就从不同方向立意出新,挖掘出心灵的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习迁移规律,不断进行强化训练,就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得到发展。
四、坚持发散性思维训练,增强学生思维品质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面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已有知识的储备量,把原来未曾想的、有关联的内容网络起来,提炼新意、得出新观点的一种思维方法。可见,训练发散性思维正是发展思维品质独创性和批判性的重要途径。我们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虽然多名家名篇,但不一定尽善尽美。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以“甚矣,汝之不惠”这一句话为话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在论证了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的同时,也提出不少新的甚至是独到的见解。学生以当代意识和科学观念审视原作,虽然是在以古律今,但那种不轻信现成结论、敢于质疑的勇气和那些新颖独特的见解却也闪耀着学生“不唯书”的批判精神和独创性的思维火花。
[关键词] 儒家理论;教育;认知理解
【中图分类号】 B8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17-1
以人文社科知识为研究核心的儒家并没有将对“智”的认知停留于外倾型的客观事物之上。(《论语・子罕》)何谓“智者不惑”呢?孙绰云:“智能辨物,故不惑。”朱熹云:“明足以烛理,故不惑。”在本质上,“明理”就是要求君子利用自己的所学与常识做到如下三点:1.明是非,辨善恶;2.善识人,贵知己;3.识时势,知当务。总体观之,“智”在儒家的理论中被赋予了至少了两层含义:一是外在的客观认知,即“格物致知”;二是内在的为人处世之学,通达“平天下”的君子之责。
反观今日的中国大学似乎缺少了儒家文化的些许“智”趣。大学将关注点放在了科研与服务经济上,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忘记了自己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毫无疑问,大学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智者不惑”,大学要走出迷茫的路途,也将回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像一位谦谦君子那样,明是非、贵知己、识时势,用卑以自牧姿态守住自己的精神。大学之“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明是非,辨善恶
“明是非、辨善恶”并不是要说大学不分善恶是非,而是说现在的大学在利害面前忘记了单纯的是非判断。1945年,第十八届浙大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竺可桢发表名为《大学生之责任》的演说,告诫青年学子,“在现代世界你们得认清三点:知先后;明公私;辨是非。我们应该只知是非,不管利害。”“只知是非,不管利害”不仅仅是竺先生对学生的叮嘱更是他对大学责任的告诫。大学必须要以社会和民族的利益为立足点,同时,由于大学具有其国际性和普世性,那么任何一国的大学都必须以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追求,也就是儒家所谓“大同”世界。
在明是非,辨别善恶的过程中,大学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不能附加太多的物质利益与世俗争执,必须实事求是,更不应该有门派偏见,学霸、学阀的作风。然要保证大学做这一点,首要赋予大学的就是学术自由,大学在履行学术自由权利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大学要如实履行社会职责,将社会的福利作为学术自由之基。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与美国学院联合会(ACC)经过长达15年的思索与努力终于达成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声明》开篇写道:“大学是为了社会共同利益而存在,并非追求教师个人利益或学校自身利益。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就必须保障大学教师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阐释。”因此,大学的智慧之一就在于明是非,辨善恶,知道自己是谁而存在,自己的价值取向,一旦坚定了自己的价值立场,走向“十字街头”的大学也不会有太多的迷茫。
二、善识人,贵知己
大学“善识人”“贵知己”是指大学要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化,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英国学者阿什比用“任何大学都是遗传环境的产物”来论述自己对大学的认识与理解。他认为,“遗传”是大学对自己应有文化的传承而“环境”则是促进大学改变的外部力量。大学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同时,一定不能丢弃的是自己对学术自身的守持。有数据显示:“1900年12家最大的企业中,到了2000年只有一家仍然存在。然而1900年12所最大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一百年后每一所大学都依然存在并持续发展”。故此,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博林格在2012年11月北京论坛上提出:“大学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即便全社会已失去了理性,它依然能够提供理性的思考与教育。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引导之上。”
所以,一所富有智慧的大学是能够将“戴尔菲神殿上的那句铭文(‘认识你自己’)”时刻铭记的大学。当世界风雨变化,世间沧桑易辙,大学总是能够以合适的形式改变着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但是又能够像“大学”这个名字一样,从不改变自己对学术和理性的坚守,从不忘记自己为人类谋福利的历史使命。
三、识时势,知当务
“识时势,知当务”较为恰当的解释可能是《论语・颜回》中所言“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其本质意思就是在合适和恰当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而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这些事情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处世之道。所以,“识时势,知当务”一定是建立在“知己”的基础之上的。也可以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判断“时势”与“当务”是不是利于完成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这就要求大学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和考量当前的形式对自己使命与责任的意义。如果大学过于保守,那么就应该走出去,多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利用理性的力量去引导社会的发展,做到布鲁贝克所说的“大学即教会”;如果大学过于开放,那么就应该退回“象牙塔”,不要过多的涉足经济利益,更不能因为眼前的物质利益而荒废了大学最为久远的使命与责任,毕竟大学要“为历史与未来负责”。大学要在社会需要自己的时候挺身而出,更要警醒的关注自己的状态,在社会过多干预到大学学术发展的时候全身而退。把“入世”与“出世”巧妙的融为一体,既能够解社会亟需,又能够不为“近功”而舍弃“远利”,这才是大学“识时势,知当务”的最好状态。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沃特・梅兹格.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初中语文;优化设计;组织教学;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19-01
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不是要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学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已经让学生产生厌烦上课的话,这位老师应该是失败的。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位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
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教学目的。
一、有效提高复习的前提是优化的设计和组织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步”进行。首先是“遍”步,即老师精讲。
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
这步,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其次是“反刍”步,即让学生读书。
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
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第三是”消化”步,即让学生练习。
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
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步,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
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各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以上四步,其中前两步主要是围绕唤起记忆,整体感知复习内容而设计的,后两步主要是围绕打牢基础,巩固消化,强化能力,形成语文素质设计的。
二、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延伸性强。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
2.启发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脱离《课标》的错误。
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 (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比较性好。“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
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4.系统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
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
5.趣味性足。目前,有些老师的复习方法是从第一册开始,逐课地“炒原饭”,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再教一遍。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恹恹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性可言,也难怪复习的效果不佳了。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意识;情境;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0
毋庸讳言,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向下,初中历史教育受到认知目标模式的影响,学科内容被抽去精神和情感,只剩下干瘪瘪的条条框框,在很大程度上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的看法是:“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尤其恐惧历史考试。”历史教学中“重知轻情”,只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概念、历史体系的完整性、历史知识宽度和历史理论深度的状况特别严重。特别是茂名市从今年开始中考只考客观题,没有主观题,导致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应试技巧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情感教育。这就使得历史学科中所蕴涵的博大精深、丰富淳厚的人文精神资源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已成为历史教育不可否认的现实。为了改变这个“重知轻情”的教学窘状,我们历史教师要多花心思、多下苦功,去找寻一种能让传授历史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笔者才拙,但也愿为历史教学尽心尽力,在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观念先行,教师树立情感教育意识
教师树立情感教育意识是进行有效情感教育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只有教师自己被某种情感所打动,才有可能用这种情感打动学生。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一定的情感,可见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在动力。历史是一门极具思想与内涵的学科,对于历史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多也更为重要。历史学科的知识和社会功能特点,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情感教育意识,这是讲好历史课、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
著名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历史上的人与事,由于时代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意志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判断真善美、假丑恶的标准必然不同。历史必须反映时代精神,为现实服务。要完成这项任务,教师自身要先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感、动情,进而提高自己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能力。换言之,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是每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假如教师在教学时把自己完全置于历史之外,只是用平淡冷漠的语言做“纯客观”的讲述,试问学生又如何能受到应有的情感教育呢?
二、深入钻研,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情感内涵
翻开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悠悠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及屹立不倒的巍巍中华魂。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人文情感财富不胜枚举――优良的传统、美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品格情操,在初中历史课本中俯拾皆是。在这里,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实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大爱;有厚德载物、谦下若水的博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有允公允能、以德帅才的用人标准;有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还有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忧患意识……
有如此丰富的教材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例如,笔者在讲《》一课时,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林则徐的视频。看完后,他们禁不住发出了惊呼:“太长中国人志气了!”这时,笔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爱国心,又应该如何去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实践证明,通过对历史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能有效地把历史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情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培植。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中接受情感教育
心理学指出,人的感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三个层次。学生从对丰富生动的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深厚的、坚实的高级情感才成为一种稳定的情感,并能进一步升华成为情操。促使情感实现发展升华的最好途径就是在情感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有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思索中求理解、在消化中求巩固、在发展思维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感情激发,逐步得到升华――从情绪到情感,最后再上升到情操和意志。
例如,给学生讲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八国联军侵略时的录像资料,并展示了因此而流落到海外的一些国宝文物的图片。影片放完以后,同学们都很激动。笔者问大家,看了影片以后有什么感想,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曾经在侵华历史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国家呢?有的学生喊:“抢回国宝,烧他们国家的首都!”很显然,学生心底的爱国情感被激发了,但从回答中可知,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以牙还牙”的简单复仇层面上,让学生理性掌控自己的情感,做正确的选择,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责任。为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创设情境:如果你们现在带着先进的武器,进入了那些曾经入侵中国的国家,攻入了他们的首都,没有人可以阻挡你们,你会做什么?
同学们很激昂地喊出了自己的选择:“我要把所有属于中国的东西都拿回来!”“我要把他们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拿光!然后一把火烧了博物馆!”“我要杀光他们的官兵,让他们尝尝被侵略的痛苦!”
等同学们喊完,笔者说:“好,你们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等大家离开的时候,你们身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火海,男女老少在火海中惨叫,无数的人倒在你们的枪口下了。有人把你们的行为拍了下来,他的后代长大后再给他们看,他们看后的反应和现在你们的情绪一样,或许不久以后,战争和悲剧又一次重演了,那么大家觉得自己今天的做法正确吗?”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有人说:“那我们跟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很多同学附和着。
于是,笔者趁机引导他们讨论并得出结论:一是发扬和平友好传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才能最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由此,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国际意识和忧患意识,让他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
四、倾注情感,让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接受情感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以饱满的情感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这时,教师就是一名相声演员,学生就是听众。相信没有哪位听众喜欢听毫无感情、声音毫无起伏的相声。
教师的讲述力求声情并茂、神态感人。因为,教师富有魅力的讲述,能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绚丽画面,能再现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激发他们奋发进取。例如,讲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时绘声绘色,用铿锵激昂的声调加以赞颂;讲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罪人时则义愤填膺、深恶痛绝;讲强敌压境、当权者腐败无能,不作抵抗时痛心疾首、拍案而起。而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赞赏的口吻讲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学风和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公而忘私精神;用同情崇拜的语气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用铿锵激昂的基调讲孟子“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必能使师生情感交融,共鸣迭起。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要能做到调控自己的神态、表情、姿势、手势以配合教学语言,让语言在培养学生情感中发挥最大作用。
五、借助多媒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直观的听觉、视觉冲击。针对这个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对于培养他们应有的情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借助课件投影,播放录音、录像和视频带等多种手段,让呆板的文字变成鲜活、生动、具体的历史,让学生产生亲身经历当时事件的感受。对初中学生来说,影视、图片资料远比文字更具吸引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具体,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居 敬 居敬 道德信仰 自律 价值关怀
“居敬”既是一种传统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要保持的一种持久的心态。它既是对于普遍的道德法则和义务的敬畏,也是对于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敬畏,它在形式上以自主、自律为根本特性。①在当代道德语境中“居敬”即是一种对道德的信仰。道德信仰体现着一种道德体系的最高价值理想或最高的道德人格境界,整合着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选择,最为重要的是它为这种道德体系提供一种依据或支持。②现代道德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和冲突并存,唯物质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常常迷失方向,甚至对其持否定、鄙夷的态度。在此情形下,传统的“居敬”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的道德建设中有其积极意义。
一、传统道德修养论中“居敬”的基本涵义
居,首先是指基本的生活居住问题,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自然需求,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外涉于自然之物,获得一席现实的栖居之地,这是连动物也有的生物性。但是,除了自然需要外,人的最本质需求是社会需求,人的生存还必须内涉于心灵,在精神世界中寻求一片安身之地。外涉是一种物理上放逐的“造居”,内涉则是心灵上的回归的“安居”。③现代生活的急变幻,人们在忙碌奔波中居无定所,既缺少了一份现实的栖居之地,更无心灵的安居之所,在变幻繁忙中遗失了家的方向,在迷惘失落中丢失了精神的乐园,难怪连思想的大师尼采也惊呼“上帝死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今人居于华美艺居,却总也找不回那份悠然自得,因此,居已不仅是一种自然生存的困扰,更是一种生活的境界,精神价值体系的构建。
“敬”最早来源于祭祀礼仪,《诗・周颂・闵予小子》:“敬之敬之,天显思,命不易哉!”《论语》说:“祭思敬,丧思哀”。这时的“敬”字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自然力量的神秘与强大,对比之下使得人类对自我力量感觉渺小与脆弱,自然顿生对自然界的崇拜与敬仰之情,而到了孔孟时代,随着儒道法家等的学说繁荣发展,人类对自然界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人类自身的神圣性、超越需求的探索,进而将“敬”的支撑点落在了人伦秩序和社会道德之上。“敬”的内容集中在对“天理”的敬重,对理想道德人格的向往与敬重。“敬”是对具有超越性力量,永恒事物的艳羡之情,同时又是对自身有限性的自卑之感。“敬”首先蕴含的是个体内在的这两种相对立联系的内心情感。同时,基于这种情感,“敬”又会成为对个体追求理想,克服自我有限性而力图接近所“敬”对象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因素有极强的弥散性,它会外化在个体一切思想和行为活动中,因此“敬”又表现为持久广泛的心理动力因素。
古人“敬”的对象主要是“天理”,亦即人伦道德规范,归根究底是人类超越自然物性而具有理性人格。“敬”一方面是要克己私欲,消除内心外在一切与“敬”不符合的思想和行为,另一个方面则是持“敬”的情感去认真遵守各种伦理道德规范。“敬”还与“义”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朱熹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涵养须用敬,处事须集义”,在实际的道德的活动中,将内在的“敬”外化在行为活动过程中便是“义”,因此“敬”是“义”的内在根据,“义”是“敬”的外在表现。“敬”只有与实际的道德行为活动相联系才具有现实意义,才是朱喜所提倡的活“敬”,才具有明确的实践性与目的性。
“居敬”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论语宪问》中也说:“修己以敬”,它既是一种修养功夫,又是在修养过程必须始终保持的一种心态、态度。它主要强调的是在道德精神上应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心态和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一种“专一”的态度,即对道德律和道德生活的信仰,亦即是一种道德信仰。而到了宋明理学时期,理学家更将其视为最主要的道德修养功夫。“居敬”一方面强调的是对伦理道德规范的敬重,另一方面则是指时刻用一种严肃庄重的态度来践行道德规范,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将其强化、内化。从低层次来看,“居敬”就是对道德律和至善的相信与敬仰,从高层次来看则体现着一种道德体系的最高价值理想或最高的人格境界。朱熹“居敬”思想强调的也是从内外两面,从已发和未发处均应持有一种严肃郑重的态度。在未践行道德之时应时常保持一颗向善之心,对道德律敬仰之情,摈弃私欲,使得道心、善心常居心中;而在具体的道德行为活动中更应用这种思想上的“敬”来指导自身的行为,顺应事物之理去做事。
“敬”既是修身的出发点,也是根本归宿,《左传》中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不行”,说明“敬”是道德规范得以实行的情感依靠和动力。而《论语》中“修己以敬”则说明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以最终达到对道德律的敬,而只有从对道德律的敬仰和终极价值关怀才能在道德实际生活中对具体道德规范遵从。“敬”所指对象的永恒性、超越性使其成为“居”最理想的安顿之处。“居”则是“敬”的具体体现。是与“安定”“长久”相关联,只有一定的方向感和归宿感“居敬”才是为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寻觅一处根基,为道德生活寻找一个依靠。
二、当代道德新语境中“居敬”的基本涵义
古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世代享用大自然的恩泽,尽管技术落后,对自然界认识蒙昧,使得当时人类生活水平低下,但却依然安逸祥和。人与自然较为和谐地相处。今天人类对大自然的强性征服态度,一味地强加命令,使得自己一次次陷入更艰难的困境,人类欲望在自然界毫无节制的蔓延,最终可能让自身处于毁灭的境地。人类的精神家园也由于人类经营不善面临着重重危机,人类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蔑视与践踏,必然导致精神家园的崩塌,道德危机的蔓延,失去价值感后,寻不到精神的寄托和方向。“居敬”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它所提倡的是对道德的信仰,对终极关怀的关注。
中也包含有一定的道德信仰,但它却由于对神性和道德律的过分敬重而忽视了人性的二重性,只强调对神性的绝对服从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特征,因此是一种对心灵的桎梏,虽然在精神上也有了寄托,却不是现实意义上人的生活。“居敬”思想若完全偏重于对道德律规范的遵从则也可陷入片面,过度强调“敬”,难免让人“远之”。但是,若走向另一极端,片面追求绝对的自由,则又容易陷入上述的精神危机、道德危机的困境。对于必然与自由关系的论证能充分阐明“居敬”思想存在的必要性。“居敬”本身就是人类个体心理需要和动力之一,对一切无所顾忌和收敛之心,人类其实无法真正感受到自由,更有可能沉迷于放纵,失去生活的理想和目标。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类有一种追求精神的超越性需求,即所谓“似本能”,这种似本能是人对意义世界的寻找,人的向善的属性,假如人的生活或教育过程忽视这一方面,则人的价值需要本身就会萎缩,个体也会因此而走向心理病态。④
“居敬”既是对于普遍的道德法则和义务的敬畏,也是对人之为人的道德生活产生一种敬仰,常持一种肃静收敛的心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私欲,将精神生活进一步提升。“敬”中少“畏”,更多应是一种爱,一种珍视和一份坚持,对人类本质、神圣性的珍视,对人之为人的理性的坚持,从根本上说即是一种对道德的信仰。道德信仰体现着一种最高价格境界,是人类本质生活的升华,是对终极价值的建构。
康德认为道德信仰就是一种对道德律和至善的敬重和坚定信奉,道德信仰是保持人的尊严的基本要求,是对理想价格的设定。真正意义的道德生活必须存在这几种超越:道德信仰是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人类必须面对这一超越,否则人类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道德信仰是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没有精神之我及其提升超越,人只能生活在低级的动物性生活中,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性、能动性;道德信仰是有限之我对无限之我的超越,保罗蒂利说人类每时每刻都处在存在与非存在之中,这既带来了人类对有限的恐惧,更促使其对无限的追求与渴望,人类是在有限中追求着无限。伦理责任和道德信仰透过人生危机的焦点,赋予人生以无限价值感、责任感,将人引向超越的理想人格境界,如果没有伦理责任和道德目的的指引,人就不能达到对有限性的超越。
“居敬”强调对道德伦理规范的敬畏与顺从。而道德规范相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是一种约束、责任,一种自我强制,因此它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对道德规范的遵从过程就能让个体对道德产生肃然之心,对价值理想产生敬仰感。同时,伴随敬仰之情的产生,个体在实践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自豪感、荣耀感,进一步强化个体对道德生活的坚持与笃信。
三、“居敬”在当代德育中的启发意义
道德规律虽不是道德生活的终极目标和理想途径,却是现实道德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需求。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对道德规范的授受不可回避,它既是一种约束、责任,但又是人性升华、实践理性发法则的途径之一。因此,朱熹主张小学就应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说在早期德育过程中应传授一定的伦理规范,培养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期使其产生对道德的敬畏、重视。培养幼儿对他人、社会人基本信赖开始,逐渐过渡到对较高信仰形态的启发与培养。朱熹认为对小学阶段之人而言,其并不必然具有格物致知的能力,即他并不必然可能对自己之善性形成自觉。由此,这种临事接物之际的“直感”本质上乃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道德习惯。⑤但规范只是必要的途径的环节之一,其最终目标是落实在培养个体对价值体系的构建。小学阶段之道德科目训练是具有向外求索的知识化倾向,大学之格物恰是对这种人―物悬隔状况之消解。当代德育过程中要使受教育者在学习道德规范的同时,更应帮助其领悟道德规范中蕴含的价值,帮助其价值体系逐步完善。价值体系是一切道德生活的起点和依据,并非总是与“高大空”联系在一起,理想教育,人格教育不可或缺,只是途径方法的改善势在必行。
当代教育中对礼仪传统的教育仍有积极意义。从前面“敬”的几方面来看,不难发现礼仪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其过程让人生成肃然起敬之感。传统伦理规范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对道德律的绝对重视。在封建社会中虽有消极作用。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亦有许多积极的意义,韩、日、新加坡等国对传统伦理的重视在道德教育中取到了积极的效果也是被世界各国所注目的。
“居敬”以“格功夫”达到“穷理”的目的,以自我教育和教育促进主体的自我解剖和自我认识,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通过修养和躬行实践体认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⑥是一种自主、自律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受教育者自主、自律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意识,让道德规范的他律与自律互为补充,促进高尚的道德情感和人格的形成。
注释:
①吴冬梅.论持敬在朱熹心性修养中的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3):39.
②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
③殷学明.“居”的考略[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4):39.
④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