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

时间:2022-02-03 00:5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文思想

第1篇

1、【天才人物成因】客观地说:杰出人才的产生,从内表看在于天赋素质发挥,从外表看在于个人勤奋努力,天赋+勤奋=天才。天赋来自良好的遗传基因与孕育状态。因此,家长要从教育人才旧俗观念,树立起优生人才新颖理念,努力生育优良天赋体格和智力素质婴儿促进英才成长,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幼儿教育问题】如今幼儿园教育都是“和风细雨”式的,让幼儿变得安静、温顺、听话。塑造出这种个性,长大后缺乏坚强、刚毅、不屈的性格,遇到挫折受不了,碰到困难抗不了,面对急事办不了。我们也要有“狂风暴雨”式的园校教育,有意安排幼儿到风雨中去奔跑,到泥坑里去滚爬,对幼儿教育要刚柔相济。

3、【素质教育核心】人才成长因素极为错综复杂,但总的来说体质、智力、性格、理想的良好身心健康发展是成才“四要素”。有了优良体质,才有充沛的工作精力;有了敏锐智力,才有深层的思维创造;有了刚毅性格,才有不屈的奋斗精神;有了崇高理想,才有执着的追求事业。这应当是少儿“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4、【知识有别学历】很多人都认为有学历就有知识,这不完全正确。学历是学校各门学课的学习程度,知识是社会各种事物的了解程度,它包括文化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等。知识具有纵向性与横向性,纵向性就是某个职业之内深层的专业知识,横向性就是某个职业之外涉及的相关知识,故而知识与学历是有别的。

5、【学历智力区别】人们别把学历与智力等同起来,学历是对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文化知识掌握,而智力是对注意、记忆、想象、操作等大脑功能发挥。学历与智力完全是两回事,学历高不等于智力就高。当然,专业知识与大脑智力有密切关系,这如同车辆专用汽油与发动机的关系,专业知识会影响大脑才智的发挥。

6、【应试教育弊端】学校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那么怎样搞好学生教育?老师们说起来都很懂得,应当注重文化知识、特长兴趣、个性心理、道德品质、人生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可是,学校真正做起来,却搞应试教育模式,单纯地给学生脑袋里大灌文化知识,却不按照懂得的那些教育内容,去确实搞好素质教育了。

7、【自我挖掘才智】智力是注意、记忆、理解、思维、想象、操作、抑制七大能力的总称。不同智力会成为不同职业的出色人才,如记忆力好的人,适合从事财会、间谍等记忆性职业;想象力强的人,适合从事绘画、科研等想象性职业。因而一个人要善于发现自己某种特长智力,并努力寻找发挥、挖掘特长智力的平台。

8、【选好成才道路】成才道路有三条:一是学业成才,通过努力学习获得高等文化知识谋求运用职位;二是岗位成才,经过认真掌握业务技能成为单位骨干;三是爱好成才,经过个人爱好钻研取得某一领域成就。每个人的智力元素、兴趣爱好、人生理想各不相同,成长的经历也就不同,要正确选择适合自身成才的三条道路。

9、【提倡智慧用才】昔日改革开放大讲知识,而今科教兴国大讲人才。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需求有了不同,人文思想就要改变。我们不能再吹“文凭风”,而要吹“才华风”,人事部门应当逐步将“学历用才”体制建立起“智慧用才”机制,使那些低学历特长人才也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使社会涌现更多的真才、实才。

10、【注重人生道德】人类以集聚方式生活,一个人若脱离人群独居到与世隔绝原野就很难生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要多胸怀集体主义思想,少抱有个人主义思想,做事绝对不能去损害大众或国家利益,而谋取个人和家庭利益。有了大家庭安宁,才有小家庭幸福,你若要损害大家庭,必将受到全民的咒骂和责罪。

第2篇

体育人文思想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高校通过对体育精神解读、精彩赛事欣赏、体育游戏体验、专项知识讲座、运动竞赛等广博的体育文化滋养和运动氛围的陶冶,使学生理解体育人文思想而感悟生命的意义,学会对身体和心理需求进行关怀,在根本上体现人之品德与理想。

1体育人文思想的健康属性

健康是人类古老而常新的话题,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四维健康观念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同时也证明了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现代四维健康指标已达到对人的全面评价的水平。学界曾经存在着另一种观点,20世纪60年代由吴蕴瑞、袁敦礼撰写的我国体育名著《体育原理》虽然是一本经典体育读物,但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却另有论述,书中曾提到“体育非健康目标,健康属卫生的范畴,体育与健康不能混为一谈……”[2]。如此观点在现在看来主要是当时以生物健康为前提,当时健康的范围还末涉及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此外,当时体育的竞技性和健身性的功能也还尚未明确区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代表了体育健康,这显然不妥。当今体育已明确地将人的身体极限超越和技术挑战交给了竞技体育,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健康交给了大众体育[3],在这些概念明晰的情况下,大众体育目标为健康理所当然,体育人文思想的健康意义就更加彰显。体育的人文思想应该从小学开始倡导,但如果说小学到中学学生更多地接受形式体育,培养运动习惯,促进生长发育为目的。那么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体育人文思想必须融入到体育项目学习中,并需要为健康的养成而专门进行课堂设计。使体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一样不仅让学生知其学习之然,更需知其所以然。高等学校的体育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成人”过程中接受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并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对生命的关注和幸福感的养成。这是体育教育关于健康的不可忽视的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

2体育人文思想的教育属性

我国体育课程目标从实现“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体育“三基”教育到现在“健康第一,终生体育”全面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有了根本的转变,但体育课的教学环节、课堂组织以及考核内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第一轮体育教学改革以游戏代替技术的极端转向改革失败后,以选项课为主要形式的运动技术重新主导着高校体育课堂。十几年来在新课标的五大目标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完成其中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三大目标?体育课程中技术教学和人文思想教育是否形成相互贯通的合理教育局面?这些都值得探讨。可实际上“多动手少动脑,能健身乏益智”的体育课还是不少见。毕竟让学生做到“身体练习”容易,让学生做到有“身心共鸣和心灵觉解”不易。因此,体育课堂积极传授人文思想的做法渐渐淡化。这种泛意识而求形式的体育教育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体育课程中,不免让人思考体育教学与个人的体育锻炼有多少区别,长久下去体育课程无疑可以被体育俱乐部和课外活动所替代。体育人文思想的教育属性要求:体育课不仅需要身体练习,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结合对人的素质教育内容,每个项目练习和活动应主动考虑到健康教育功能。否则经过十多年的体育教育之后走上社会的学生仍然无视健康,缺乏健康。

3体育人文思想的社会需求属性

社会现象折射着学校的教育。近30年来,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目标价值方面的单向偏移。“实用知识”成为老师和学生从一而终的追求,因此大学生在获得“实用知识”压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忽略了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的人文知识,成为同龄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高危族”。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们所意识到,体育具有的独特自然亲近、直接真实、非说教式等教育特点为学生所接受。体育成为学校和社会干预亚健康的有意义课程。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知识的社会人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与责任,学生健康程度的提高,直接影响未来社会健康,社会表现直接反映了高校体育人文思想教育的质量。

体育人文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证方法分析

把体育人文思想融入高校体育并非操作困难,而是需要教师共同的思想认识并建立适应新目标的体育教育行业标准。

1体育教学中关于健康的人文教育案例(长跑教学)

一方面学生害怕中长跑,其主要原因是跑步中伴随着的痛苦感影响着他们,每当想起跑步,跑步中呼吸困难、心力交瘁等难过的情感记忆恐吓着他们。另一方面,许多体育老师纯粹是活动量的安排,只是简单告之运动的好处,在学生不明白身体机能的情况下练习,造成“长跑”与“痛苦”为伴的练习结果,练习结束并没有对学生后续身心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图1)。体育人文方法指导下的长跑练习首先是明理,运动前需要详细说明中长跑运动特点、告之身体在长时间耐力刺激下的反应以及运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让学生明白事理并做好身心准备;其次,降低运动强度。运用间歇练习法,允许学生在身体不适反应时以走代跑,生理反应消失再转为跑,改变“长跑”与“痛苦”为伴的练习结果;最后,跑步结束后老师需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练习体会和感受,并给予分析和指导,让学生从了解身体、尊重身体、锻炼身体以及强健身体这四个层次上感受体育学习的重要性。练习后大家分享长跑的过程,特别是身体感受,这一环节是重视运动刺激是否产生身体副作用的自查过程,是尊重生命的一种表现。教师与教练相比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更擅长转化运动过程中“痛苦”为“快乐”,尽可能地让学生保留着运动的快乐记忆,逐步地强健身体(图2)。

2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案例(素质拓展)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纲要目标之一。大学生中常见的亚健康表现: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同学间难于产生相互信任;对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弱;遇事畏难心态等。本实证案例是以开设一年级新生的户外素质拓展运动为例。在体育教学中以素质拓展运动对新生进行团队训练,使新生间快速认识,快速形成新集体,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和信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大学新生来自各地相互不相识,大学新生中时常连同班同学都叫不出姓名,更有甚者同班四年都不曾交谈过。交流障碍、信任危机、冷漠集体等不良心态困扰着当代大学生;另一方面,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直接进入技术教学,对学生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表现没时间给予关注(图3)。目标设计步骤(12周):同学间的快速认识、创建新团队、培养团队默契、队友之间交流合作、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凝聚力、感受创新与拓展的快乐、学会分工与合作。教学方法:先行设定系列目标。假设情景进行团队游戏,游戏后学生分享游戏体验,把游戏中的体验迁移到正确的为人处事心态,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亲近,相互需要的关系,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感受,从团队游戏中得到心智的启发(图4)。

3体育与行为礼仪养成的人文教育案例

常规体育教学仪式的坚持与培养是重要的行为养成教育,课前和课后的师生“问候”仪式在体育教学中也正逐渐消失(图5)。重视仪式表现,一个良好行为礼仪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间的友好交往,长久保持良好行为礼仪会融入人的心里。体育礼仪是许多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运动都有着竞赛双方赛前赛后的友好礼仪,如跆拳道“礼仪”是跆拳道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倡导的是“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体育课堂的行为礼仪也是一项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工作。真诚、谦虚、尊重、公平等行为通过礼仪表现展示体育教化的作用。例1,第一堂课同学间握手真诚地进行自我介绍的课堂设计,教会学生迈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打破同班上课而相互不认识的冷漠局面。例2,要求每个同学在体育课上出列做示范前先向全体同学鞠躬示意,示范后大家鼓掌,每次示范都是个人与集体的行为互动,教会学生相互尊重的行为表达方式。例3,课前课后老师与同学的问候,特别课后,老师与全体同学相互鞠躬道“辛苦”。如此等等看似简单而需要长期坚持的道德行为练习与体育其他练习一样重要,它是体育人文道德养成的途径。长此以往地重视行为礼仪并言传身教是体育人文精神与文化涵养最为有效的实践教育(图6)。

第3篇

论文摘要: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活动与思想息息相关。从英语谚语中人们可以洞悉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宗教、生活实践、思想观点等一些列的人文知识。作者从人类情感、道德思想、宗教思想、民生思想等角度挖掘、分析英语谚语中的西方人文思想内涵,捕捉英语谚语的人文色彩。

语言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是有规律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言是后天习得而来的川,。因此任何语言都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熟语。谚语往往反映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蕴涵着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智慧的积淀与结晶,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它以语言文化的内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他所具有的音美、形美、意美使人们容易记忆、便于传诵,帮助人们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思想道德规范。谚语文化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折射出丰富的人文思想。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humanism)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从广义上说,凡是关心人的问题,注重人本身的发展的学说都属于人本主义。人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人文思想根深蒂固地扎在每个人心中,成为超越时空的心底呼声。人的问题包括人的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等一些列的受到很多思想家的关注,这种关注同样反映在英语语言的谚语之中。

一、英语谚语与人类情感

有许多谚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Love begets love(爱产生爱),Love is the mother of love(爱是爱的母亲)等多反映了一种博爱的人文思想。古希腊先哲至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人与爱情、爱情的本质与特征、爱情的价值与意义、爱情的形式与艺术、爱情与婚姻、爱情中的嫉妒等六个方面。这些思考为正确认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一些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和深刻的。这些观点常反映到英语谚语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非常的人性化,如Love is blind(爱是盲目的),意思是相爱的人往往看不到多方的缺点。这条谚语来自人们非常熟悉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在神话中男孩丘比特身长双翅,手持弓箭,却被蒙住了双眼,只能在空中飞翔的过程中盲目地发射“爱情之箭”,凡是被他金箭射中的人就可以得到他的爱情。他不关心也不知道谁会被射中。这种爱情神话既表达了人们对爱的迷茫,又表达了人们对爱的渴望与神秘向往,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特点。Lovers live场love, as larks live场leeks(情侣靠爱情生活,正像云雀靠韭葱生活一样),体现了人类情感的不可忽缺性。In the very smallest cot there is room enough for a loving pair(哪怕是最小的茅舍,对一对恋人来说都有足够的空间),刻画出人类情感的美好画卷。某些时候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会使人走向极端,有人因爱而拘情,有人因爱而决斗,西方人为美丽的海伦进行长达十年的战争,这些行为都是以生命为代价。All’s fair in love and war(爱情和战争是不择手段的)正反映出人们对爱情的追求有时会白热化。As the best wine makes the sharpest vinegar, so the deepest love turns to the deadliest hatred, 意思是美酒可制成烈醋,热爱能变为深仇,反映了人的情感的可变性;Love asks faith, and faith asks firmness(爱情要求忠诚,而忠诚要求坚贞)是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对人在情感处理上作出忠告。

家庭是社会的单位,是人身心休憩的港湾。人类的家庭亲情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谚语中有大量的谚语反映了人们对家庭亲情的重要性。A mother’s love never changes(母爱永恒)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永恒。夫妻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在英语谚语里多有反映,如Man’s best possession is a loving wife(男人最可贵的是有一个贤淑的妻子)、One father is more than a hundred schoolmasters(一个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Rear sons for help in old age; and store up grains against famine(养儿防老)、The wife is the key of the house(妻子是一家的钥匙)等。

人类社会在探索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同时也关注人自身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括爱情、亲情,也包括友情。人为了生存,为了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获胜,组成了暂时的联合,正是在这种联合中人们建立起了超脱自然的情感。A house p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家庭内让难维系),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得朋友难,失朋友易)、A father is a treasure , a brother is a comfort, but a friend is both(父亲是财富,兄弟是安慰,朋友兼而有之)都反映了人与人建立情感的重要性。Love thy neighbours as thyself(爱邻如爱己)还反映了人们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当然在西方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拜金主义的影响,西方的友情观在功利主义的冲击下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这一点在英语谚语中也有反映,Hunger knows no friend,意思是饥饿不识朋友,即人在饥饿时就顾不到朋友;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告诉人们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这些谚语反映了西方扭曲的友情观。

二、英语谚语与道德思想

道德价值与理想作为经验现实的人质或人格,终究要与人的主体存在根基相联系,因此道德思想是人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在德不在衣”( It is not the gay coat that makes the gentleman)是对人的一种内在要求。Kindness is the language that the deaf can hear and the dumb understand,意思是善良是语言,聋子能听见,哑巴懂心间,告诉人们美好的品德能给人带来温暖。人类社会的道德思想对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约束作用,特别是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制意识单薄的社会,这种作用犹为突出。谚语措辞简练、音韵和谐、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不尽相同,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不同的社会都有许多共同的道德思想。英语谚语中有许多谚语赞颂不同社会都认同的道德思想如勤劳勇敢、勤俭节约、诚实可信、谦虚热情、待人以善等。这些道德思想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Virtue is bold , and goodness never fearful这一谚语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意思是说美德是勇敢的,善良从来无所畏惧。Paddle your own canoe(自食其力),Penny and penny laid up will be many(积少成多)鼓励人们热爱劳动,勤俭节约;Bare words,no bar-gain(空言不能成交易)、Be honest rather clever(诚实比聪明更要紧)、Good for good every man can do , good forbad only a noble man can do(以德报德,人人都能做到;以德报怨,只有高尚的人能办到)要人们真诚待人、学会做人;Fortune smiles upon the brave and frowns upon the coward(幸运喜欢勇敢的人,而不喜欢怯懦的人)要人们勇敢想上,追求进步;It is impossible that a man who is false to his friends should be true to his country(对朋友不义,不可能对国家效忠)还要求人们热爱忠于自己的祖国。

在19世纪的西方,一些人对传统的人文主义产生了怀疑,其中一种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科学主义,另一种是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认为情感、意志和本能是唯一的实在。尼采认为人是万物的根源,“自我”对人们来说最为重要。Look after number one(照顾自己)中的number one就是“自我‘’。另一则谚语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与其相比可谓是异曲同工。这种个人为上的思想形成了西方独特的道德思想。如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受到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将个人情感与作用无限扩大,反映这种思想的谚语如:Every man thinks his own geese swans(每个人都把自己想象为天鹅).Self – preserval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第一法则)等。有一则谚语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elting friend,意思是说不要千万不要帮助一个落难的人,否则会殃及自身;Lend and lose , so play fools(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反映了同样的待人理念。这些谚语体现了个人为上的社会道德思想。当然,这些只反映了西方道德思想的一个侧面,在分析研究英语谚语时要考虑到道德观念是随着历史时期不同而不同的,从谚语中反映出的思想道德内涵具有相对性,因此不能绝对化。  三、谚语与宗教思想

科学、艺术、宗教都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方式。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的religion(宗教)一词来自拉丁语religareo Liga二的意思是“to bind(捆绑)" , religion就是说“bind tightly(紧紧地联为一体)”。英国和其他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耶稣被认为是上帝允许赐给人的拯救者。上帝高于一切(God is above all),信仰耶稣督教的人将得到永恒的生命。《马可福音》中记载“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权威可从他的教导、制服神灵的能力和赦罪看出。”可见上帝是万能的。凭借对基督的信仰,人才有自由。这些宗教思想反映在英语谚语里有:Heaven’s vengeance is slow but sure(上帝的惩罚是缓慢但确实的)、God never shut one door but he opens another(天无绝人之路)。尽管如此,在西方以基督教为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中仍然宣扬人人平等,条件是人人服从上帝,即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是亚当的子孙(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思想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地位。Every one is a master and servant;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说的是每个人既是主人又是仆人;一只猫也可以盯上皇帝。从这些谚语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宗教思想中倡导的“平等、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

与西方宗教思想相关的英语谚语透露出浓浓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基督教的宽容思想建立于上帝对人的创造上,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因此人人都是平等且自由的,基督教的宽容精神具体表现在效法基督,提倡平等,拒绝报复,爱人如己,施舍饶恕等方面,这些也是基督教道德实践的具体内容。在基督教义中,任何人都有罪,正如谚语所说:"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但任何人都可以赎罪,都能得到宽恕,都能得到永生。从这样的谚语所透露出的宗教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人会因为自己犯了错或罪而受苦受难,但不一定会下地狱,信仰基督的人可以得到重生。另一方面,西方宗教思想尽管给“有罪”的人以机会,但也鼓励他们做出自己的努力,这一点体现在下面的两条谚语里: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助的人);We must not lie down and cry : God,help us(我们不要躺着叫喊:上帝啊,帮助我们吧!)。

四、谚语与民生思想

谚语来源于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也反映在各民族语言的谚语之中。英语中有谚语Experience is themother of wisdom(经验是智慧之母),反映了人民对劳动实践的重视。有许多的谚语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生存的法则:Labour is often the father of pleasure(勤劳常为快乐之源),Labour is the capital of our working men(劳动是劳动人民的资本),Lazy folks take the most pains(徽汉多吃苦)。英语谚语涉及鱼、渔民、航海、水手等词汇的特别多,这是因为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不象我国是农业大过,许多人以航海探险、出海捕鱼为生。如:Never勿a fish till it’s caugh“捉到鱼,才煎鱼),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在无风险的海上,任何人都是好水手)、Life is compared to voyage(人生好比是航海)等。这反映出人们为了生存和自然作斗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英语谚语中看到一个民族通过劳动实践形成的对事物的朴素的观点、看法,如二Saving is getting(节约等于收人),As the tree, so the fruit(种什么树,结什么果)、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流深)、Every rose has its thorn.(每朵玫瑰都有刺)。这些谚语蕴涵丰富的哲理,而这些哲理又是来自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劳动实践。

许多谚语关注人的地位、生活和发展。Eat, drink and be merry, for tomorrow will die(及时行乐,因为明天说不定就会死亡),这一谚语尽管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但也表现出“生活及为存在的”人文思想。英语谚语中表达出这种思想的很多,如Fear not the future; weep not for the past(不要为未来担优,不要为未来悲切);Goods are theirs that enjoy them(能享受自己财产的人是财产的真正主人);Gather roses while you may(当你能摘玫瑰是就把他摘下)。

第4篇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社会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服务者,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1.营造学习氛围

如为了便于交流,在教室的布置、学生的座位上,可打破传统的后排看前排后脑勺的坐法,四人或六人小组面对面而坐,甚至可以空出教室中间部分;根据喜好和需要,学生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这样,彻底打消顾虑,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创设学习情境

如在阅读教学中,一段扣人心弦的新课导入,把学生带入那艰难的战争岁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那环境的险恶、革命者的坚强,从而受到教育和震撼;一句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既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又起到鼓励学生的目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脱离学生实际,故作高深的东西,会扼杀学生的说、写兴趣。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应尊重学生的阅读爱好,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尊重学生的阅读见解,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选择练习的方式,只要学生愿意做,尽管方式、方法不同,也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

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破难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思维为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这几个基本观点,让学生把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而选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更是文质兼美。因而新课程指导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改变传统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学生技能特长的培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美”的教学方法,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还要引导他们欣赏美、感受美、内化美。

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而审美情趣不仅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还要使这种感受贯穿到想象、情感、思维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之中。这种贯穿性会使学生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的自由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轻松的愉悦体验。

第5篇

【关键词】针灸治疗;人文思想;失眠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14―02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再寐,重者彻夜不眠。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质量低,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我科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运用人文思想的理念,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病案80例,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受试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共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符合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国精神科学会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2]。其中观察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9~64岁,平均38.6岁;病程1-12个月, 平均病程5.6个月。对照组40例, 男17例, 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39.1岁;病程最短35天-12个月,平均病程5.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生产企业:山东省平原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3047)1mg/天,连续服30天。

1.2.2 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心理护理综合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刺法:四神聪、百会、心俞、肾俞、安眠穴、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等穴。取四神聪透百会,心俞、肾俞、神门、太溪行捻转补法;安眠穴、翳风、攒竹平补平泻;手三里、内关捻转泻法;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提插补法。得气后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天针1次。

灸法: 晚上临睡前由患者家属将清艾条点燃, 对准涌泉穴行温和灸, 以患者感觉温热不烫为度, 每穴各灸15分钟, 每天灸1次。

以上针灸治疗8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2天,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共治疗30天,大约3个疗程。

(2)人文思想干预:① 1睡眠卫生教育:给失眠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宣教,帮助患者正确的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从而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改善睡眠。包括规律的睡眠时间和舒适的睡眠空间,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床铺要整洁、舒适;卧室光线、温度等控制适宜;不在床上看书、工作、思考问题等。同时应避免睡前过度兴奋,不饮酒、吸烟等,晚餐不宜过饱或太晚等。②行为治疗:包括多种方式如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等。目前将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相结合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CBT)已成为国内外治疗慢性失眠首选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③心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谈话内容和方法。治疗中以高度关心和同情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交谈的方式来加强医患间的理解和沟通,弄清患者的内心体验,帮助患者了解睡眠的生理规律及失眠的性质和根源,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眠,消除对失眠的顾虑,纠正恶性循环状态。④放松疗法:自我放松可以有效促进肌肉放松和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下降,改善睡眠前紧张焦虑状态,诱导睡眠的发生。国外Harmat等学者研究发现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失眠人群的睡眠质量[3]。目前临床常用的放松治疗方法有音乐放松、生物反馈、太极训练、冥想训练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际标准统一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

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达75%以上。

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达65%以上。

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达55%以上。

无效:症状如前,睡眠率在4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治疗结果

两组均完成治疗疗程。治疗1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第6篇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既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价值流失、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学局面,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

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第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品行?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第7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

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转贴于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袋里。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第8篇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欣赏,让学生体会并领悟到文本中所蕴含的那种美好的文化精神和理念,接受熏陶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价值标准,而逐步达到人格的完美。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渗透文化传统及人文思想的教育。人文思想的传承发扬,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而学生又将在教学内容中获得具体而丰富的真善美的精神陶冶。

一、以“爱心”为核心,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从《背影》《挖荠菜》《回忆我的母亲》等课文中感受世间最伟大的父母之爱;引导学生从《藤野先生》《我的老师》等课文中体会师爱的可敬可贵与人间的真情,引导学生从《小麻雀》等课文中感悟到物就是我,我就是物的爱怜之情,通过对《春夜喜雨》《江南春绝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诗词的赏析,让学生体会山川田园景致的美妙。让作品中体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炽热感情,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落花飘零在水上,芳醇学生的心房,如春风萌动江南,绽放在学生的心间,如春雷震响天地,回荡在学生的心头。引导学生体验作者,体验作品中形象,体验生活,体验万物,还要引导学生体验自己,体验自己的情怀与思想,通过审美体验,体验出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空间;通过审美体验,促使学生自发地调动心理潜能,调节好与对象(自然、别人、生活、社会等等)的关系,能够多存一份厚道,多存一份同情,多存一份宽容,多存一份理解,对世界充满爱心。

二、以“理性”为核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比如,莫怀戚的《散步》,文中写了一家四口人散步时互相关爱的情景,很是感人。四个人都有美好的心灵,都各自承担着家庭的一份责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分析各自的形象特点,分析他们担负的家庭责任,说说自己喜爱文中的哪个角色。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认同或角色超越:将来你是否愿意做这样的父亲,或是做这样的母亲,或是做这样的奶奶,将来你希望自己怎样教育小孩,教育出怎样的一个小孩――让学生设计未来之我的形象,感受个人在家庭、在集体、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并逐步形成自己对真善美的看法和追求目标。还可以把“利”与“义”、“个人”与“集体”、“对人”与“对己”、“劳动”与“奉献”、“现实”与“理想”、“成功”与“失败”等等有审美冲突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情感震憾、理性思考中达到审美超越,形成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乃至人生观与世界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掘作品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在培养目标上,不仅强调人性的培养和理性的养成,而且趋向于培养集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完美之人”。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三、以“个性”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富有个性的人格才充满魅力。鲁迅之所以难忘藤野先生,是因为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与行为横行的年代里,藤野先生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个性――追求科学、献身科学、毫无民族偏见、热情关心一个来自弱国的“低能儿”。同志的母亲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她不仅具有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社会处在大动荡的年代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坚韧的做法--深明大义,支持同志参加革命,并不给儿子和儿子的革命事业带去丝毫负担!歌白尼之所以为人所景仰,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坚持真理,宁死不渝。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世所推崇,就是因为我们被他的大智大勇、感恩图报、忠心耿耿、一腔赤诚的人格魅力所叹服……让学生通过故事、人物形象等文学形式及文本中所体现的理念的暗示,伴随着情感震憾、审美体验,从课文中学习做人处事的价值标准,模仿课文中歌颂与赞美的人物,逐步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特级教师蒋澄清说:“创新,就是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创新,就是独立创造,推陈出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另走新路;创新,就是破旧立新,创造特色。”可见“创新”总是与“个性”相联系。因此,塑造个性也必然与锻造创新相辅承。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其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结合教学内容,如《怀疑与学问》等课文,采用渗透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能主动验证自己的想法,培养深入思考而不随声附和的个性。

四、以“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组织课外阅读,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分期阅读古典名著,有计划的阅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作品,选读现当代的美文等,书写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开展书评活动,举办专题讲座,促使学生在入事入情入理中完善自我人格。同时,在写作训练中,注意挖掘并赞美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鞭挞假丑恶的东西,以导向学生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常常反思生活中的俗语、成语,辩证思考它们所表现的“道理”;常常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物进行辩论,通过这些方法,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新解“班门弄斧”。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其原意――妄自尊大,在行家前辈面前卖弄学问、显示本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求学需要谦虚谨慎;其次引导学生反其意思考,在求学与做学问时,我们是不是也需要“班门弄斧”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什么精神?经过思考讨论和作文,有一名同学写道:“班门”乃进取之门,“弄斧”乃进取之道;求学做学问,要敢于向专家前辈怀疑和挑战,这样才能有创造,才能有新学问产生,新发明问世,才能滚动人类文明的车轮向前推进;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班门弄斧”史。观点很有新颖独到之处,令人叹服。

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传统及人文思想的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的精神变得崇高,感情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深刻,人格变得健全。

第9篇

一、主题电影是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多年来,我们的人文思想教育是被忽视了的,是不成功的。在实施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的关键。要避免说教式、注入式等形式化教育的倾向,还人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就要探索多元化的人文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诸如举办人文知识系列讲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人文知识竞赛,开展阅读与人文思想教育有关的阅读教育活动,外出参观人文景观等。通过开展人文思想教育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就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人文思想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如何利用优秀的电影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就值得我们现代教师去研究,去为现代中学生寻找一条人文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活动。为此有人说:电影,能从诗中学到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汲取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音响流动;从画师处偷得构图和情趣;从建筑那里摹得结构。它是各种艺术的综合,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思想与艺术的珠联璧合。

电影融光、声、色、画为一体,形象逼真地、深入浅出地演绎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它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打破了时空限制,能让全世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相会于课堂,相会于今天;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主题电影能让学生走近名著,和名人握手,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从而完善人格,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同时它还能让学生随剧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惧、憎,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张扬个性,成为中学生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二、主题电影是实施人文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地理和环境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准确地说是一所农村孩子的学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82%的家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学生家庭缺乏文化氛围,家长眼界狭窄,文化品位不高,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人文认识,因而也就缺乏对学生,对自己孩子的人文关怀。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需要,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学生现象,更加促成了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单调、家庭教育的缺失、知识来源的匮乏,知识结构的单一的现象的形成。因而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相对封闭,课堂表现缺乏活力,往往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开展现代人文思想的教育,需要一种媒体给他们进行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培养意志的人文思想教育。在这样的客观教育背景下,我们择立了电影课程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整合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改特点,目的就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涵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具有人文关怀,品德高尚的人”。

三、主题电影对语文知识有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厚重的经典名著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利用影视作品以其生动具体的银屏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通过观看主题电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背景的了解,提高学生理解、表达、鉴赏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特色之一,具有对语文知识强化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第一、利用主题电影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以及结构的章法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比如在一次主题为《用什么打动“我“的心》的作文评讲课上,我通过学生的作文拟题、选材等的评析,引导学生得出:“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是作文取胜的法宝。接着播放电影《围城》让学生讨论,这部电影,在写作上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达成共识: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去表达情感。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第二、利用主题电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如确立话题“我喜欢的电视剧”,“电影、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你对影视剧中的什么最感兴趣”,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说说电影电视的利与弊,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甚至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第三、利用主题电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以美感为前提的特

第10篇

关键词: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就业能力

由于专业教育的偏向,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偏低,这使得他们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综合适应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略逊一筹,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面对大学生价值困惑,大学应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质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2. 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 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4. 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人文素质四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突出人高于物、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涵养,培养人性、情感、欲望、情绪、人际关系等做人方面的素质。

二、强化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提升理工科大学设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质量。

1. 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已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乃至中学教育中,由于文理分割对于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弊病,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克服,以图文理融通。1932年,他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大学目的有二:一为研究学问,一为培养人格。”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高教改革,一改60年代提出的“学问中心论”,进一步提出“人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所具有的知、情、意三大维度的特点,在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综合化的同时,重视情感教育和个人心理品质教育。眼下我国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各类课程的门数越来越多。但在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涉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类课程仍比较少,特别是能够深入浅出、比较全面系统、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课程数量更少。这是因为缺乏称职的师资。现在高校中能把西方哲学课程讲得好的教师比较多,相对而言,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讲得好的教师不多,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二)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

理工科院校应制定一定相关管理规定,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任务中,尽量将人文素质巨大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鼓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应把学生参加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纳入正常管理,建立管理体系。将学生参加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作为学生的重要考核资料进入档案管理,纳入学生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等内容。

(三)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人文素质教育如艺术等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开发学生的右脑,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佩里博士在其历史性的裂脑实验中发现,人脑的两部分都有其自身独立的意识思维系列及其自身记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甚至发现人脑的两边是用根本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亦即左脑易于用语词进行思维,而右脑却径直用感性表象来思维。换句话说,人的创造力主要来源于右脑的功能。因此,音乐与艺术等课程的设置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孝经》说: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世界级音乐大师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4]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等都是对艺术情有独钟的。事实上,艺术的形象思维往往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已成为当代潮流。科学与人文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两个翅膀,彼此可以相互带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开设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专业或课程。

四、结语

理工科大学生既需要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在大学生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必须强化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 李桂花.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9):56.

[2] 薛健飞,宣儒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21-22.

[3] 孙小礼.融通文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

第11篇

 

语文教学的中心要点在于语文思想和方法,它不是教学内容,但对教学内容有指导性的作用。掌握好语文思想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在目前并不是很发达,有很多地方还比较落后,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还处于课文本身阶段,并且,课堂组织与学习生活比较单调,很多学生除了从课程本身获得知识外,而对课程思想的掌握还是相对的不足的。

 

而教学人员在语文思想的展开上,也显得较为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既要学习语文知识,又要领会语文思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议题。

 

一、语文思想的理路与应用意义

 

(一)语文思想的理路解读

 

语文思想是对语文知识的本质进行认识,是以语文内容和语文认识中提升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语文观点,往往被反复运用,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当下流行的思想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思想,如化归思想、极限思想、分类思想等。语文思想与语文知识是有紧密联系的,语文思想为运用语文知识运用与进行事物理解上提供思维依据,同时,语文知识在实际运用时也体现着语文思想。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论点“一个语文成果,如果用它去解决问题时,称为语文方法;当评价它在语文体系中的价值时,就被称为思想。”

 

(二)语文思想应用的现实意义

 

掌握语文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语文思想,就会从本质上掌握语文知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语文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真正对学生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起长久性作用的,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则是语文思想。

 

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语文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语文学科发展的必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该要考虑到能够从原理上给学生们讲懂或者说讲明白语文思想,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达到寓教于乐、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

 

二、忽视让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弊端

 

(一)使人文情怀缺失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融入大多数处于语文教学被淡化,由于对语文教学思想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教学人员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内容就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这种主张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教学人员建立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但是,从教学成果来看,部分学生会出现学习人员掌握了语文基本知识,对事物的逻辑分析能力并不能得到提高,人文情感未能获得良好的培养。事实证明,语文教学中培养的人文情感与学习方法,作为培养人的手段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对学生个体来说,其影响是较大的。学生通过对语文思想的了解,渐渐对自己进行一系列的管理。

 

(二)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缺失导致教学无主线

 

教学主线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具体实施主要是源于教学思想的支持,作为教学主线内容掌控,教学思想是深层的结构基础。如果教学人员对教学思想不明了,则会导致课程讲授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或者由于对教学思想主线不清晰的话,则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对教学人员所讲授的知识点把握不清或认知不详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教学方法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重要构成,在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较好地应用教学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地效果,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一点是极为明显的。

 

三、语文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渗透

 

(一)侧重于分组协作学习

 

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生分为几个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小组和集体讨论,从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理解语文思想的含义。例如在学习重量相关的知识时,要以将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称天平,再取一些需要称重的物品进行重量实验。小组成员中要做好分工,有的称重,有的记录结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分配的职责做好份内的工作。实验完成后,每个小组将记录的结果进行展示,比较一下每组的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并对每个重量单位的实物价值有了一定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理解了重量这个语文概念的意义,而且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了使用仪器,并增强了团队协作。

 

(二)注重语文思想上点拨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般会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大多语文生在听老师讲课时都感觉听懂了,但是在自己独立做题时觉得无从下手,一筹莫展,对老师传授的内容稍加变动就不知该怎么做了,不思不得其解,老师讲评完了之后又纳闷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想到呢?有时会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学生的悟性,因为现在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普遍认识:语文学习是与个人悟性有很大关系的。如果老师只注重教授知识本身而不教授知识的本质,只是强调某一道题怎么做,而忽略解题背后语文思想的传授,就会使学生学一道题做一道题,而不是学一道题会解类似的很多题目。

 

四、结语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单一靠讲述则是无法完成语文学习的。故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日常实践出发,带动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思想出发,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相关的诸多知识是源于现实生活的,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和思维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 学生工作 人文关怀 工作创新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性的凸显,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冲突日益显现,人文关怀重新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从教育角度看,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学校教育的“亮点”,谋求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融合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现实课题。从人文素质形成的规律出发,学校教育需着眼于拓宽渠道,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强化实践及其科学议价,其中,学生工作是突破口。学生工作是学校围绕学生的生活学习而开展的非学术性的管理、教育、服务活动,蕴藏深切的人文关怀。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反思学生工作,深入挖掘学生工作的教育潜力,充分彰显人文关怀,可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奠定学生工作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更新既有的学生工作观。

1.人文关怀视野中的学生工作

何谓人文精神,理论界尚无共识。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的自我关怀,是对人的自由、尊严、价值的维护与追求,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切和对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以人的平等、自由、幸福和社会的民主、和谐、进步为起点和归宿,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他人指向,是对他人的关注与珍视。通俗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尊重、关心、爱护他人,表现为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关心他人的生存状况,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思想与体验,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它以人自身为载体,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转化为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并通过人的情感态度、实践行动得以彰显。人文精神不同于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主要以书籍和各种媒体为载体,可凭借视听从交流沟通、课堂学习、媒体传播中获取。人文精神的养成和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获取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行动。缺乏浓郁的人文氛围和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缺乏实践与行动,人文知识难以转化为人文精神。譬如某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人文知识并不缺乏甚至相当丰富,由于不付诸实践,缺乏真诚、正直、公道、正义、善良、利他等人文精神,其人文素质有时尚不及未曾接受系统教育的农民。可见,人文知识经过内化方可转化为人文素养。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学生工作是促进人文素质养成与提高的关键环节。所谓学生工作,是指学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围绕学生的生活学习而开展的非学术性的教育、服务、管理活动。从人文关怀的视角看,学生工作的目的在于:学校通过关心、爱护、尊重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熏陶与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要求学校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生存状况,维护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人文关怀是学生工作的灵魂,学生工作既从人文关怀出发,又以人文关怀为归宿,平等与尊重是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

2.学生工作的人文关怀现状

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反思目前的学生工作,平等与尊重匮乏是学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工作的定位不当和学生工作制度中权利义务的缺失,是导致学生工作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其中,学生工作定位不当是根本性问题。

2.1学生工作定位不当。

学生工作定位不当实质是学生工作观存在误区。所谓学生工作观,是指人们对学生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目的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它直接制约学生工作中当事双方的态度和行为,是对学生工作具有根本性影响的要素。通过分析高校现行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责,不难发现,学生工作在性质上是管理工作,相对于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学生工作观。学生工作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目的在于维护主导性的伦理道德和学校纪律,为教学服务,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从人文关怀的视角看,将学生工作“定性为管理,定位于服务教学”是不恰当的,妨碍了学生工作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工作的价值。

2.1.1“定性为管理”的屏蔽作用。学生工作是学生工作人员围绕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而开展的非学术性的教育、服务、管理活动。在我国,学生工作历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阵地,学生工作中的教育活动是直接的、具体的人文教育,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尤其是学生工作中的服务活动,更是人文关怀的直接体现,充分彰显了学生工作的人文价值。然而,在学生工作实践中,由于学生工作被定性为管理工作,教育被扭曲,成为纯粹的管理目标实现手段;服务遭弱化甚至被放逐,学生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被屏蔽。可见,“定性为管理”是学生工作中践行人文关怀的无形屏障,屏蔽了学生工作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平等与尊重的匮乏是“定性为管理”的产物。平等是人文关怀的基本条件,而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地位和权利的不对等、不平等,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蕴藏深层的尖锐对立。“定性为管理”使学生工作蕴含深刻的不平等因素,地位和权利的不对等、不平等容易导致对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的权益的轻视与忽视,妨碍学生工作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显现。权利、地位的不对等和不平等极其容易延伸为心理与人格上的不平等,心理和人格上的不平等凸显为尊重的缺乏。学生工作以致全部管理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尊重。管理工作缺乏尊重反过来证明:缺乏尊重是权利、地位不对等和不平等的“必然性”的副产品。长期的学生工作实践表明: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工作者对学生倾注了大量的乃至全身心的关切与爱,但由于没有以尊重为基础,既难以使学生体验到关切与爱的温暖,又难以使学生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投身于人文关怀的实践。

综上可见,“定性为管理”妨碍了平等与尊重,阻碍了学生工作人文价值的彰显,是学生工作践行人文关怀的屏障。

2.1.2“定位于服务教学”的弱化作用。在传统观念中,学生工作和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学生工作和教学是分离的。教学是学校经常的、大量的、中心的工作,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学生工作和教学的分离,学生工作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工作的“服务者”和“守护者”,其中心任务是保障正常而良好的教学秩序。相对于教学而言,学生工作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

教学与学生工作的分离,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在学校教育中的折射,是狭隘的人才观和教学观的产物。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导致学校教育中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竞争与较量,人文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平素的沉淀,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则对教学具有高度依赖性。目前,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重科学文化素质轻人文素质倾向,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科学文化素质为重心”,使本以培养与发展人文素质为目的的学生工作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位置。学生工作的从属位置,降低了学生工作在学生心中及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学生工作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受到轻视,学生工作蕴含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潜力遭到淹埋。总之,把学生工作“定位于服务教学”弱化了学生工作。

2.1.3“定格”为规范的异化作用。学生工作“定性为管理,定位于服务教学”宛如一片乌云,遮蔽了学生工作散发的人文精神光芒。随着学生工作把目标“定格”为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工作中的人文精神被歪曲和异化,学生工作者从学生的引导者或辅导者摇身一变,成了冷冰冰的规章制度的化身。学生工作者自身成为规章制度的化身,学生工作便局限于主要指向规章制度的冒犯者和偏离者,大量的学生被排除在学生工作者的视野之外;规章制度的尊严成为工作的目标与准绳,学生的情感、个性及心灵的成长变成被人遗忘的角落,学生工作中丰富的人文思想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出现异化。

2.2学生工作制度中权利义务的缺失。

学生工作制度中权利义务的缺失,是指目前的学生工作制度没有明确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学生工作制度中权利义务缺失的原因在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被简单等同于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由于法治意识的匮乏和人治色彩的浓厚,认为权利义务属于法律研究的“专利”,一般的规章制度并不涉及权利义务,没有深入研究规章制度背后的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制度中权利义务的缺失,是学生工作定性为管理的延伸,是学生工作人文精神的缺乏在制度层面的体现。学生工作制度中权利义务的缺失,没有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学校学生的权利义务,缺乏制度引导、督促、规范、评价学校和学生义务的履行。一方面导致大学生疏于履行社会义务和角色义务,主张权利而轻视义务,另一方面导致学校义务履行不到位,难以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3.基于人文关怀的学生工作的创新

目前的学生工作未能凸显浓郁的人文色彩,彰显其本身蕴藏的人文精神。破旧立新,重新解读学生工作,构建基于人文关怀的学生工作体系,不仅是学生工作的必要,而且是教育改革的必需。

3.1树立新的学生工作观。

学生工作观是对学生工作具有根本性影响的要素,树立新的学生工作观是学生工作重建的基础性工作。在分析国内外学生工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学生工作观,其基本内涵为: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独特形式,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人文思想教育的实践环节,是培养与发展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这一学生工作观包括以下内涵。

3.1.1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工作,学生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人文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制约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间接影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学生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1.2学生工作是人文思想教学的独特形式。“学生工作是一种教学形式”,同传统的学生工作观和教学观存在明显冲突。传统的狭隘的教学观,把教学或局限于课堂,或局限于理论知识,课堂以外的实践环节被排除。现代教育理论倡导“大教育”,大大拓宽了教育与教学的范畴。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开展的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已成为教育理论界的共识。既然有教师引导、指导的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引导、指导学生领悟人文思想,参与人文关怀的学生工作理所当然属于教学活动。接纳新的教育理念,摒弃狭隘、陈腐的教学观,树立并倡导“学生工作是人文思想的教学形式”这一富有建设性与启发性的观点,把学生工作纳入教学范畴统筹规划,对摆正学生工作的位置,深入挖掘学生工作潜力,谋求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融合,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工作作为教学形式的独特性体现在:学生工作不同于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蕴涵深切的人文关怀的行为和凝缩丰富的人文思想的生活事件,引导、启迪、陶冶、感化学生,学生工作者自身的言行举止既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又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3.1.3人文关怀是学生工作的灵魂。应视学生工作为教学活动,把学生工作作为人文教育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工作者的角色发生转变,学生工作的重心相应也发生改变。学生工作者由管理者变为教育者,学生工作的重心由管理和维护制度的尊严变为重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揭示日常行为中凝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学生工作作为人文教育的实践环节,学生工作者即教育者通过自身的行为诠释与弘扬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不是人文思想理论教育的简单补充,而是人文思想理论教育的深入与深化。通过学生工作,抽象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得到了最朴素、最生动、最直接、最现实的呈现和诠释,朴素、具体、生动的行为经过学生工作者的分析与解读获得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日常行为、现实生活在学生工作中得到了紧密结合。因此,人文关怀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工作的灵魂。

3.2以权利义务为内核,创新学生工作制度。

制度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规则,虽不具备法律的效力,但与法律具有共同的内核与目的,都以权利义务问题为内核,旨在规范、引导行为。从某一角度讲,制度是法律的延伸与补充。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背景中,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需求多样化和思想行为多元化的挑战,现行的学生工作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借鉴法律制定的程序,以当事双方的权利义务为轴心重新构建学生工作制度,可明确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在明确了学校和学生权利义务的学生工作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下开展学生工作,对学生权益的尊重与维护凸显学生工作的人文关怀,可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之,以权利义务为内核的学生工作制度,可实现学生工作的人性化和法制化。

参考文献:

[1]秦树理.强化爱心培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郑州大学学报,2007(02).

[2]安姝.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