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节能环保建筑论文

节能环保建筑论文

时间:2022-10-16 02:07:01

节能环保建筑论文

第1篇

一、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环保和节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从当前形势来看,建筑工程中使用太阳能技术的主要目标便是散热、遮阳和能源收集一体化各功能朝着混合型技术方向发展,并通过阳光反射设备为建筑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最终实现节能的目的。虽然如今已较大范围应用太阳能技术,但却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成本过高、易受天气状况影响、地域差异较大等。因此,面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有关工作人员不断进行实验和创新。风能技术风能作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纯天然能源,不仅具有环保优势,同时应用起来还十分便捷。一般情况下,风能的应用主要是将自身通过设备转换成为电能,进而提供给社会各领域使用。若将风能和太阳能进行比较,两者各有其优点。地源热泵技术一般条件下,建筑物内部部分空调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应用了地源热泵技术,而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便是应用地表层内部所储存的大量能量,利用它对室温进行调节。由于室外温度早晚差异较大,而地表以下的温度又通常变化较小,具有稳定性。在干燥炎热的夏天,建筑物内存在的热量会不断排出,并且能够被地表吸收,这便会使建筑物内部温度控制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二、建筑工程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屋面施工的环保节能技术这一部位施工的环保节能技术应当充分结合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同时针对这些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夏季炎热湿润而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在对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时,应充分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屋面结构的上下部位安放通风隔热层,并设置一定数量的保温材料。此外,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建筑设计要求,科学调整屋面的厚度和坡度,避免在房屋建筑屋面形成“热桥”。建筑工程门窗施工的环保节能技术这一部位施工是工程环保节能技术的重中之重,应使用经济且实用性较高的施工材料。目前,较为常用的材料便是低辐射玻璃,它能够有效减少玻璃门窗反射的效果。此外,在建筑工程门窗施工环保节能技术中,热传系数以及隔热效果也极为重要。国内颁布的节能技术标准,针对房屋建筑门墙及窗墙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具体是东向、北向房屋建筑不大于20%,南向房屋建筑不大于35%,西向房屋建筑不大于30%。建筑工程外墙体施工的环保节能技术

(1)普通外墙体的施工环保节能技术

外墙体的砖承重墙通常应用整砖平砌,孔洞竖直方向且长圆孔沿着墙长方向进行设置,不应对空心砖进行砍凿。在整砖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空心砖完成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以及管道部位应使用空心砖砌筑,在砌筑时需要进行预留或预埋,不应随意用水泥填孔和凿孔,以防外墙体出现不严密等问题。此外,针对墙体热阻值较低、易开裂、渗透等问题,应使用相应施工技术进行巩固。

(2)外墙体保温施工的节能技术

通常,墙体保温层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若是将其设置在内侧,那么施工技术就变得比较简单,但保温效果却远不如外侧。而若将其设置在外侧,便可达到节省使用面积的目的,但这样粘合性较差,易产生渗水、开裂甚至脱落等问题。对于施工工艺,一般使用复合、干挂、喷涂、粘贴以及抹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环保和节能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技术,对其进行广泛而有效地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促使建筑工程环保、节能技术的充分利用,是当前广大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这便要求工程管理和建设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时刻遵循生态理念,积极学习并认真总结环保共和节能技术,从而为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刘井华 马霞 马宏 刘井军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南屯煤矿环保计量中心

第2篇

1.1各类环保节能型建材分析

(1)石膏建材

石膏类节能环保建材具有多种优点,具体有:¹具备良好的耐火性与耐热性,且无毒无害;º石膏可循环使用,不会造成建筑垃圾;»相比起实心砖以及混凝土,石膏建材可有效节约材料;¼石膏在股烧能耗方面,仅为石灰股烧能耗的1“3,有利于节约能源[2]。

(2)废弃植物纤维建材

废弃植物纤维属于可再生生物资源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废弃竹子、废弃木质材料、农作物秸秆等均属于较为常见的废弃植物纤维“中国属于农业大国,因而具备丰富的废弃植物纤维资源,加上废弃植物纤维具有多种良好性能,因此在环保节能型建材中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其他的建材相比,采用原材料为植物纤维(如桔梗)所制成的砌块,具有加工简单快捷、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与绿色、环保、节能等理念相符,在建筑建造期间应用废弃植物纤维建材进行施工,那么该建筑物也可称为是生态建筑“然而,受材料特性所制约,废弃植物纤维建材在应用范围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该材料满足承重构件对于建材的要求“然而对于现阶段的私人住宅、小型公共建筑等广泛可见的建筑,秸秆砌块十分适用,同时还可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的需求。

(3)泡沫玻璃建材

泡沫玻璃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一种,其具有多种优点,例如吸声、环保、隔潮、阻燃以及保温等“泡沫玻璃是以废弃的瓶罐玻璃碎块、颜色平板等作为原材料,相当于废物利用,由此类材料所制作出的建材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并且在建材生产期间,不会产生“三废”,也就是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另外,作为建筑材料,泡沫玻璃还具有多种特点,如化学稳定性高、自重轻、耐火性好、导热率低、抗压强度高以及抗渗防水能力强等,既可保温又可保冷[3>“现阶段,泡沫玻璃这一种新型建材已在多个场所中广泛应用,其可取代传统建材中的砌块、砖等,在墙体、保温隔热构件、天棚材料以及屋面多个方面均有应用。

(4)粉煤灰建材

粉煤灰属于工业废渣的一种,该种材料是由火力发电厂中的燃煤粉锅炉中排出“相关研究指出,2”””年国内粉煤灰的年排放量已达到1.6亿吨,并且在此之后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粉煤灰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本身含有的有害物质还会危害到人类“而对于粉煤灰而言,最好的处置方法是将其应用到建筑材料中,在各项建材(如墙地砖、烧结砖以及空心砖等)的制作中掺入粉煤灰,将污染性物质转变为环能环保型的新型建筑材料,有效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变废为宝。

(5)膜材料建材

建筑建造中多应用的复合膜材料具备了多种优良特性,例如保温性、透光性、耐久性、抗紫外线、防火性、机械强度高以及密度小等,也因此使得复合膜材料成为了环保节能型的新型建材“目前,建筑建造中所应用的膜材料具有多种类型,从膜材料的材质上进行区分,膜材料可以分为PVC类与P.EF类(树脂含量>9”%)“膜材料建材在自然光透光率上可达到2”%,即便是在保温隔热性能上要求较严格的双层膜建筑,其透光率也可达到4%一8%左右“在建筑建造中应用膜材料,可使得室内产生均匀分布的漫射光,具有无眩光、无阴影等特点,在白天完全可满足室内活动对于光线的需求,有效节约照明用电“其次,膜材料具有反射率高、光吸收率低的特性,加上其热传导性能较差,因此对于太阳能辐射可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同时还减少了热量传递,保温隔热性能理想=4]“另外,膜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对环境无污染,同时也不会伤害到人体健康,其作为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6)其他建材

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此种材料在光催化的影响下,可起到杀死病毒、消除、叼C、消除无机有害气体等多种效果,并且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其还可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减少空调系统而带来的能耗“此外,通过相变,微胶囊相变材料中的分子结构还可迅速产生变化,在恒温的状态下进行放热或是吸热,当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此种材料有利于保持建筑内部热环境的稳定性,达到减少能耗、节能环保的目的。

1.2环保节能型建材在建筑建造中的应用分析

(1)环保节能型建材在墙体、围护结构等当中的应用

节能型外墙在应用建材上,除了要满足储热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外,还需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宜选择复合型墙体“在多种墙体建材中,具有良好节能性能的常用建材有多孔砖以及空心砌块“其中,空气砌块墙体中可以掺入多种松散填充绝热保温材料(如散状矿物棉、散状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至空隙中,从而达到降低建筑墙体导热性能、砌块对流换热性能等作用“其次,以高压缩空气将块状(絮状)玻璃棉吹入墙体中,使其填充密实,也起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另外,加气混凝土也属于较为产业的节能型墙体材料,在多种材料中,加气混凝土是可达到节能标准65%的唯一材料“加气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广泛,其除了可在民用建筑中应用以外,还可在工业建筑、承重墙体结构建筑中用“最后,在围护结构中应用泡沫塑料、玻璃棉以及岩棉等轻质高效性保温材料,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2)环保节能型建材在地板、门窗、屋顶等当中的应用

在建筑屋顶中所应用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有多种,例如矿物棉垫、玻璃棉等,天花板采用保温材料、装饰贴面等复合而成,可有效降低天花以及阁楼空间之间的传热性能,进而取得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据统计,国内高能耗建筑中,门窗的能耗比例占了4”%,由此可见,门窗环保节能的重要意义“在门窗建材中,从隔热性能上看,以塑料门窗最佳“其次,在生产期间,塑料门窗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天然能源应用比例较少,因此具有无放射性、无毒害以及无污染等多种优点,不会对环境、人体健康等产生危害,以绿色建材理念相符。

2.环保节能型建材发展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绿色,环保,节能,新建筑,既有建筑

 

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是近几年才有的新概念,许多绿色环保建筑可以说是徒有虚名,有的根本就不是绿色建筑。笔者希望通过以下论述,可以让绿色环保建筑走出误区,得到真正有效推广。

1 绿色环保建筑并不等于高档和高成本

在楼盘销售时,经常以绿色环保建筑作为概念炒作,与高档楼盘相结合,以至于让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的起。

绿色环保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档和高成本。论文大全,新建筑。。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环保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环保建筑;还有我们合肥以前当地农村土房屋,墙壁是由泥坏堆积而成,尖尖的屋顶是用木骨架、泥土和厚厚的稻草铺成,屋顶之所以尖是利于排水。

在当今中国老百姓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大家对房价和房屋成本是非常敏感的。绿色环保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和高价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环保节能的发展生产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就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环保建筑才能健康发展。

2 绿色环保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我国这几年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比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大量既有建筑改造却没有改进,许多老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既有建筑的改造量将达到38亿平方米,工程改造量十分巨大,如何改造让这些建筑成为绿色建筑,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供热采暖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居住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中,采暖系统分担20%;在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中,空调采暖系统分担约18%。目前,集中供热采暖综合效率偏低,大约为45%~7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需要在老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

老建筑现在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是串联式的,每一户装一只计热表,不可行。现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是严格计量的,是可以调控的。

3 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每台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能的10%左右;一盏11W的节能灯相当于60W的白炽灯亮度;选用电子镇流器,较传统镇流器省电30%;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节能20%~30%。

这些节能小窍门看似细小,日积月累,却能节省不少能源。论文大全,新建筑。。

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广大居民也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很多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不错,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打掉了,或者换了窗户,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环保建筑,不只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环保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4 国家鼓励和金融部门单位支持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激励政策还十分有限,在价格、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不给予激励,建筑节能的推进十分困难。

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论文大全,新建筑。。同时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对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5 全国向北京奥运村学习

据北京奥运村项目主设计人刘京介绍,奥运村建筑从设计时引入科学分析方法,建立风环境模拟体系,指导、调整规划布局,房屋采用南北通透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为创建节能住宅区奠定良好的实施基础。在能源规划方面,除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奥运村运行能源的设计主题。如: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再生水),通过“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太阳能集热管水平安装在屋顶花园,成为花架构件的组成部分,与屋顶花园浑然一体;奥运村的庭院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灯,大大减少用电量,白天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化学电池里,夜晚照明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用于照明;通过降低住宅体型系数、南面墙采用5.6cm厚保温层、东西北面墙采用4cm厚保温层、增加南面遮阳设施以减少太阳辐射等手段打造节能住宅区;住宅楼设置冷凝水收集系统,集中回收,储存在蓄水池中,可用作冲洗路面、浇洒绿地;地面采用生态砂透水砖、下凹式绿地即利于雨水径流引入绿地、收集地下室顶面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奥运村全部生活污水进行中水处理;屋顶采用种植屋面等。应该说奥运村是中国奥运工程建设者向世界递交的一张绿色名片,集中应用了:可再生能源、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绿色建材、建筑节能、空气净化、生态景观、智能家居、数字电视、绿色照明、无障碍设施等绿色建筑的高新技术,追求人文、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奥运村是我国住宅产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工程,整体达到绿色建筑的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不应该只是随便喊喊的口号、随便唱唱的高调,节能环保已经是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以前我们更多想的是怎样改造我们周围的环境,让它更适应我们的需要,现在经过了多年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更好的融入这一系统中,而不是去破坏它,我们和我们的地球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公共机构节能条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环境保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伴随着一系列资源和环保问题的出现,居民的环保节能意识显著增强,环保型,清洁型,节能型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受到了广大消费群体的偏好。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飞速提升,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能耗日益增长,给我国的能源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加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建设节能型住宅,已经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筑节能施工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加强建筑的节能施工,发展建筑节能的施工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简单的做出一些介绍。

(一)加强建筑节能施工是缓解能源压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我国整体上而言,能源资源蕴藏量很大,能源资源的种类比较齐全,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各种能源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各种能源的消耗量日渐上升,但目前我国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在各种能源消耗中,建筑能源消耗占据着庞大的比例,加强新型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大幅度降低住宅建筑的能耗,将会大幅度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二)建筑节能施工是提高居民生活品位的必然选择。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国民的素质提高,对生活有了新的品质要求,对住宅要求条件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型住宅建筑已经日渐成为了一种新的住宅需求,通过加强对住宅的节能设计施工,可以大幅减少各种有害有毒建筑材料的使用,更加注重住宅的温度,湿度,光线,外部景观和内部设施的设计完善,不仅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住宅能耗,节约了住宅运营成本,更很大程度提高了住宅建筑的舒适度,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位。

2.建筑节能的现状和问题探讨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我国将在2l世纪的头2O年建筑行业达到鼎盛时期,每年建成的住房面积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面积以及住房层数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能源紧缺以及能源价格的攀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节能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方面呈现着总量大、比例高、能效低、污染重的特点,建筑节能形势不容乐观,建筑节能的任务比较重,但是同时建筑节能的潜力也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加大对新建建筑的节能审批,同时我们用户也应加大对建筑后期能耗高带来的使用费用高的认识,齐心协力搞好建筑节能工作。

(一)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很多节能技术还没有通过专业的系统验证,没有在实践中完善便运用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中来,不仅仅没有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更隐藏着一些有安全故障,不仅降低房屋的耐久性,破坏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缩短房屋的寿命,例如,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夹芯保温等做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正在加剧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产生的速度。

(二)新型的节能材料种类单一,发展缓慢。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设计的物质基础,节能材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节能设计的实施效果,更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目前市场上,节能材料种类单一,多为一次性材料,例如,外墙保温大多采用聚苯板、聚氨酯,采暖、制冷、通风所需要的能源也大多为煤炭或石油,节能材料市场管理不规范,质量得不到监控,假冒伪劣材料泛滥,严重阻碍了建筑节能设计的进程。

三.加强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的措施探讨

1.墙体的施工

(一)墙体保温设计和施工

对墙体进行节能保温设计,是整个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有三种设计方式通过使用。首先,进行外墙保温设计,在按照热工规范计算的基础上,采取隔热保温材料,使用一定的设备进行粉刷,喷雾,粘贴等多种方式施工,在外墙上形成保温层,减少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其次,进行内保温设计施工,将优质保温材料对内层墙壁施工形成保温层,传热隔热能够符合国家节能标准。

最后是加强隔热保温材料的开发,利用保温材料自身的特性进行墙体的设计,促使其他自发的具有保温功能,且墙体新型材料的节能符合国家标准。

(二)墙体材料的节能施工

空心砖和实心砖的制作方式颇为相似,但是空心砖与实心砖相比较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够减轻结构自重。因此,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因此不少专家建议以生产块大、质轻的灰砂空心砖来减轻建筑物重量,提高灰砂砖建筑物抗震性能,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2.门窗保温施工

加强门窗的保温性能设计,可以再门户的内部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使得门户的隔热绝热的作用增强,窗户可以用钢塑或者是全塑料窗户,大幅度降低发生冷桥的几率,为了增强保温性能,可以设置多层玻璃,甚至可以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有条件的住宅可采用低辐射玻璃;缩短窗扇的缝隙长度,采用大窗扇,减少小窗扇,扩大单块玻璃的面积,减少窗芯,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适当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积。

3.室内节能施工

建筑的节能施工,室内的电气设备设计与选择是其中重要的节能组成部分,建筑的高能耗很大程度上是各种高能耗的电气设备消耗而来,某些商业楼宇中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接近整个建筑能耗的50%,因此,在建筑设计的前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后期这些电气设备的管理使用,以建筑楼宇的中央空调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等自动化管理系统代替人为地,个体地操作,其中水、电、煤气等能源管理系统和分户计量可给用户提供清晰的能源消耗比例,使下一步节能措施可有的放矢,除此之外可以选用节能灯具,节能灶,减少电力煤炭的消耗,安装净水系统,小范围的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可以小范围进行雨水收集,并净化利用。

4.加强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推广应用

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等优势,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为环保,最为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之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太阳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太阳能具有很多节能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建筑的楼顶可以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力,并将这些转化而来的电能或者是热量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能量的存储,在需要使用这种电能和热能的供电设备上开始接线,如此,可以充分满足整个建筑物内部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各种能量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采暖和供热功能,既可以减少日常的能源消耗,也使得建筑物的日常热能得到满足。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来控制建筑物的采光,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的环境更为舒适。

四.结束语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将会是我国建筑行业设计施工发展的主流趋势,加强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不仅有助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要大力加强节能技术的研究,将节能理念贯穿到整个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过程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丽,杨永 论建筑节能中环境保护[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22期

[2]王有为 论中国政府实施绿色建筑中的环保考虑 [会议论文] 2007 - 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3]张祯, 浅析实施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创建绿色低碳环保建筑业 [会议论文] 2011 - 2011河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会议

[4]沈骅, 既有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的研究[学位论文] 2009 -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广义上的节能,除“四节”外,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四是强调 与自然和谐共生。

学术界对绿色建筑有两个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一是要求绿色建筑关注对全球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影响。二是要求绿色建筑关注建筑本身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即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各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将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城市化率将从目前40%左右发展到本世纪中叶的75%以上,这意味着每年约有1200~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每个城镇人口平均耗能水平比农村人口高3~3.5倍。同时,近年来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而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全过程中的能耗占用了全部资源和能源的50%,同时增加了环境负荷。这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建设部、科技部已于2005年10月印发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于2006年6月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节能减排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 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不足

3.1 法制建设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国已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二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只有节能与节地的相关规定,缺乏对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法规;二是强调规划设计、评价、施工方面,忽视了物料生产、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阶段的相关政策。同时,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政策等方面有效的激励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使得建筑节能长期落后, 成为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薄弱环节。

3.2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多数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等方面,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3.3 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片面: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片面地认为加强建筑内外的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3.4 绿色建材行业发育不健全:在绿色建材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材料的性能使用,对于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环保考虑不多;缺乏完整有效的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对绿色建材的评价简单和盲目追求新型材料等问题。

4 推进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性政策:首先,针对建筑节能的相关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同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来法规,形成由统一的基本法律和相关配套法规组成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其次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

4.2 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化。建设部新近制定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是一套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将十分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4.3 加强科研和宣传教育培训:在科研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展应用研究。广泛开展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培训, 使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它的实现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和可靠的技术支撑。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背景下,大力推进我够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绿色建筑实践将促进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提高人类的自身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GBTF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柏乃宁,姚利华.对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探析[J]城市管理,2008(4)

[3] 戈华清.绿色建筑市场的法律调整[J].中国环保产业,2005(3)

[4] 李学征.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1)

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当代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发展标准和依据,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重点,使建筑与能源利用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建筑设计师应担负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

第7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

[1] [2] 

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第8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学;环保技术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已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不断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建筑学的高等教学环节也不断融入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很多高校都在做着有益的尝试,很多建筑教学领域不断尝试着一些改革。例如,清华大学在大二的课程中就增加了生态策略的讲座等,不断地将绿色建筑理念分阶段的融入课程之中。哈工大在大三的课程中就经常结合比赛,开展相应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融入。以同济为代表的一些建筑院校采取更多的课程方式则是专题式的教学,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二、社会需求方向

现代社会对绿色环保的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集约型技术的不断应用。例如水资源的利用、废弃物的综合治理、节能材料的应用等,现在出现了一种声音,将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从以集约型技术的融合转向地方的文化融合之中,前两年,国家出台政策,提出了对地方开展适合的绿色建筑,加以奖补。

(二)高科技含量、新技术、新能源等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不断应用。在上海,建筑科学院的一座绿色环保大厦的投入使用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这个建筑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新技术、高科技等。例如,楼梯的保温设计、通风设计,还有以太阳能为能源的空调、采暖设备,自然降水的回收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深圳的一家GREE宾馆的建筑也获得了一美国LEED的认证,这也是中国建筑的绿色化被世界认可。在现代中国。大家一致认为,绿色环保建筑以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绿色环保的建材和装备,自动化技术、集约化技术和产品等。

三、相关知识点梳理

现代很多高校不断将绿色环保的建筑思想融入教学之中,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认为,现代绿色环保的理论主要有4个方面,即理论知识,本体、相关学科、实践手段。

(一)绿色环保理论知识。这方面的主要针对基本理论概念的讲解、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思想、现代人的审美观、现代社会的集约化理念,相应评价设计、环保建设的管理和相管的法律法规,有些还涉及到经济、人们心理的理论知识的涉及等。很多高校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主要是使得学生整体性的了解认识绿色环保建设的概念,以及这种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绿色环保观念的教育,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二)绿色环保的本体知识。以建筑学自身的角度看待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主要就是;绿色环保建筑的分析,设计原则、方式方法、节能降耗的建筑设计,设计过程、质量中绿色环保的体现,另外还有相应的功能分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使用性能分析等。

(三)绿色环保的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的绿色建筑中的技术和科技含量都比较高,涉及面也很广,从结构到建材,再到装备,都有很多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以声光控开关为代表的环境控制产品,以保温材料为典型的绿色建材,另外还有绿色装备等。还有节能环保的技术、自动化技术、施工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知识的延展。

(四)绿色环保的实践环节。现代高校实践的手段主要有相应环保项目的设计、施工现场绿色化的实践、对现代建筑绿色环保的评价等。实践环节是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深化理论知识体系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很多高校开展将实践环节由传统的设计向更为广阔的建造、运行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转变,这样使得学生对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更加清晰,突出。

四、具体融合措施

在高校的建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体系、设计、技术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融入建筑专业的知识结构之中,就要从这四个环节入手。只有这样,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才能不断渗透到整个建筑专业的学生大脑之中。

(一)知识体系。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整个教学之中,首先要检查以建筑的设计为宏线,以技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为手段。整个建筑学的专业体系不能变化,因为教学过程关注的是一种稳步推进的方式,整个教学要有一种平稳改进的要求,从建筑绿色化的认知,到相应环保技术的应用,再到绿色建筑的评价实践,最后到相应知识点的延伸等。根据建筑专业学生的特点,将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不断对相应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外延学科不断融入其中。例如,在建筑专业的大一阶段,可以将人居环节学的课程开设起来,让学生在开始接触建筑学时就有一种绿化环保理念的思想。

(二)设计方面的课程调整。不论是设计,还是技术方面,课程调整的第一步主要就是知识点的调整。例如,在建筑设计的原理中,可以进一步融入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要求和原则,采用的一些主动设计技术和措施,可以进一步掌握两三个绿色建筑的使用性能、环评、能耗的分析等。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的评价等都是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融入的绿色环保内容。另外,安全性、可靠性等评价也是绿色环保所涉及设计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融合。具体来说,在建筑专业的大二阶段,要将绿色环保建筑的使用性能评估纳入设计措施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会应用相应的手段对建设进行初步的绿色化、环保化分析。

(三)技术方面的课程调整。建筑学技术的教学环节需要及时更新,因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不断升级进步,整个教学过程需要不断融入现代的理念,其中绿色环保的技术就是现代高效建筑学专业需要不断掌握的技术手段。例如,在建筑结构的选型课程中,将绿色环保建筑的优势、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介绍清楚;在建筑设备课程中,节能技术、采光通风的绿色化在建筑中的应用要讲明白;在建筑防火的课程中,进一步分析自动化建筑和绿色建筑之间的联系和不同。

(四)实践方面的课程调整。现在高校建筑专业中主要的实践方式有毕业设计、实习等,具体的融入形式有在建筑认识实践环节,将一些具有代表性、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的环保设计融入其中,让学生实习前做好资料的储备,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古代建筑的实践测绘中,可以进一步将古代建筑的保护、文化的延续等进行实践探讨;在毕业设计实践中,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些绿色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全面培养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在设计相应的课程中,将绿色、生态的理念加入其中,与传统的课程结构比较,增加内容的知识体系更加富有现代的时代感,显得更加全面、具体,这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的内容、方式手段等都需要进一步调整,相应知识点要进行整合、教学手段要进行更新。因此,现代高校在绿色环保思想的融合方面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参考文献

[1].苗展堂.横向联系,纵向拓展――可持续建筑构造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探讨[A]. 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43-246.

第9篇

鉴于现代建筑的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深入,本文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从耐久性和安全性着手,说明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趋势;通过材料和技术等方面说明了其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措施,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字: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 重要性,可行性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oder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 unceasingly thorough,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from the durability and safety to show its has irreplaceable function and trend;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shows its feasible developmen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this kind of problem solving has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

Modern building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绪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面临这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面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等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发展各个领域的同时,也在积极改善并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都在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同样在针对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向上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对现代建筑的节能环保处理一直是关注热点,此举不但能够有效的避免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正面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和研究,以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节能环保技术概述

1.1发展现状

对于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方面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指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绿色建材的应用两个方面,其中世界各国都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这一方面,美国作为先进国家的代表,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最为成熟,不但开发出多种低有机粘合剂,同时提出了环境标志和环保标准,这对于环保建筑的研发有着重要意义。1996年,美国在屋面防水片材工业中,对于单组分丁基胶液体胶粘剂的使用率降低了8%。加拿大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其所提出的Ecologo计划对于刨花板的TVOC作了建议性最大值限制。德国提出“蓝天使”环境保护标志计划;瑞典提出地面材料试验计划;丹麦则提出认证标志计划等。这一系列举措都有利的对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日本对绿色建筑的开发非常重视,由于其地理限制和资源匮乏的原因,所以在建筑节能方面,至今已经开发出环保产品超过了2500件。日本东陶公司已经研制成能够有效抑菌和防止霉变的保健型瓷砖;铃木公司也开发出能够净化空气的预制板等。

我国在90年代开展比较广泛的研究和宣传,经过多年努力,节能环保意识已经深入民心,这对于推动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要性分析

2.1耐久性标准

建筑的耐久性要求是节能环保型建筑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保证其能够实现,即保证建筑具有一定的工作寿命,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尤为关键。同时,耐久性要求对于建筑的节能环保性提出了挑战,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材料进行认证和检查,保证质量。而在建筑技术上,不能够童工减料,吸取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同时,为防止建筑的耐久性不足,在建筑过程中还要适时进行检查和维修。

2.2 安全性标准

对于节能环保的安全性来说,是指建筑在建成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其结构等方面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结构设计规范的过程中,要遵循材料的客观性能,并借其独有的性能进行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其中要总结两大因素,即结构能够承受的载荷量和其受到瞬间抗力的大小。同时,在开发整体牢靠性和美观性等方面,也要求建筑的节能环保特性,例如建筑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是否能够保持初始的美观等。

三.可行性分析

3.1材料应用

对于节能环保性材料来说,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节约向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利用低能耗、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材料,同时还应该具有无辐射、无放射、无污染,对人体无伤害的建筑材料,并不断开发。由于这样的材料使用,能够改善建筑的性能;室内、室外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体的健康。例如,澳大利亚学者成功研制的一种真空玻璃,有效地避免了在冬季热量的散失,不但改善了冬季的室内环境,同时也减小了对资源的消耗。我国有关学者也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低辐射的节能玻璃,并投入使用。这对于有效吸收太阳的有害射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节能功效。

3.2技术应用

除了采取新材料以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筑新技术。在这一基础上,必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必须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当前利益的考虑,更是保证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利国利民的工程。对于节能环保型建筑使用新技术来说,要贯穿于建筑从设计到论证,再到施工并投入使用的全过程,采用先进的设计观念、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先进的维护和保养技术等,综合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对于风力、水力、温度和阳光等因素。例如我国有关专家和学者提出的一种玻化微珠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新技术,能够合理改善室内的温度,对于环境破坏几乎为零,同时又不需要化石资源的消耗。

在节能环保型建筑的研发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措施保证。对于国家来说,需要有政策和财力的保证;对于学者来说,需要进行深入的开发和研究;对于施工者来说,要保证建筑的质量与设计相符,不能偷工减料;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加强管理,并以管理制度执行。

结束语

鉴于节能环保性建筑的日趋重要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其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此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蔡丽朋. 国际绿色建材的发展概况及其认证[J].新型建筑材料.2006(1)

[2] 姚雷.贾开武.李晓芝. 节约型社会与绿色建筑材料[J].山西建筑. VOL.34.No.9. 2008

[3] 陈卫华. 吴美琴. 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江西科学. VOL.25.No.2. 2007

[4] 程微. 图书馆建筑节能环保建设刍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

[5] 张波.张建新.蔡伟. 低辐射建筑节能玻璃研究进展[J].玻璃与搪瓷. VOL.36.No.6. 2008

第10篇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是建筑设计中重要考虑因素,也是体现建筑设计层次水平和现代人文价值内涵的重要衡量标志。依据人们对自然生态和舒适生活的追求标准,注重绿色环保与恬静人文化设计理念,围绕节能和减噪来优化建筑设计,更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任务目标。以节能为内在自觉需求来倡导低碳生活,辅以生活环境的清净,不仅符合现代人们现代生活的发展需要,更是给建筑行业的工作者提出了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1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理论原理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是基于现代人们生活需求基础上一种实践探索。其基本特征是最大限度从自然生态中寻找自给能源和减少声音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染,为居住者提供适宜居住的空间载体和舒适生活环境。

从技术上分析,主要是围绕物质资源的有效运用特性和物理(如声音传播、空气传热及渗透等)来综合运用,并借助人们对生活环境自然美观的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植被绿化等)促进资源能量有效转化和减少控制声音污染。在运用过程中,主要围绕空气渗透密闭性、围护结构隔声性、建筑绿化调节适应性等。

2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价值意义

2.1 优化室内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者舒适度

新型住宅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可行的居住环境,能够最大限度放松居住者因生活、工作等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以外在的环境优化来满足居住者的要求,更能够让其亲临其境,身受所感。

2.2 发挥资源效用价值,提供环保健康环境

建筑是基于一定物质材料基础上而形成组合体,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以节能环保和自然恬静为基本特征,发挥好这些物质资源的功效,则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构成要素。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上述问题,更能为居住者提供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环境氛围。

2.3 促进区域稳定和谐,构建多彩幸福生活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能够有效调动区域生活群体的和谐相处激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形成互助友爱的人文生活情境。在环境优美与乡邻情意浓浓的居住小区内生活,更是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发展的高度统一,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3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运用措施

3.1 优化围护结构和材料运用,发挥资源外用价值

在建筑设计中,物质材料科学合理运用则是基础,以结构优化来辅以其作用功效的发挥。在围护结构的结构的优化中,主要是基于墙体、外门、窗户等。在设计运用过程中,应该紧扣“环保性”和“相容性”原则,注意优选建筑材料,并且使之能够进行合理优化运用,提高物质材料的性能特征。

在外墙材料选择上,一般都以粘土空心砖为主,辅以一定的膨胀聚苯板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等材料进行粘合。从测试效果来看,240厚砖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达到近55分贝。如果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比上述下降10分贝。由此可见,须采取增加其他材料或设空气层等构造措施来提高隔声量。在窗户的选择上,则应该注意如下环节:(1)注意合理配备窗墙比,一般以不同朝向的窗户来确定相应的窗户面积以及比率要求。(2)优选窗体用料,我们以较为流行的铝合金原料来予以分析,铝合金物理特性与塑钢相比,更具有稳定性,尤其是铝合金窗框在中高频隔声性能优于塑钢窗,再结合复合玻璃使用,不仅起到节能作用,还能够隔音。(3)采用双层窗。建议双窗的间距与建筑物外墙厚度为10厘米,可使得隔声量达到33分贝。同时,双层普通玻璃窗的节的工程造价约为复合玻璃窗的50%。在外门台设计中,运用多功能户门和夹板门等较为普遍。夹板门一般采用木质材料组合,辅以一些棉质类(矿棉等)来使其保温隔音。在金属门板中,中间一般填充2厘米厚的玻璃棉板,以增强隔音效果。

这些资源的优化组合运用,能够在发挥自然生态的节能作用基础上,更能够起到隔音作用,使得能量在一定的空间和条件下能够保持平衡,满足人体的舒适温度需求。

3.2 完善监督评估考核机制,促进强制入轨

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发挥国家制

转贴于论文联盟

度的强制性功效以监督考核来注意正确引导,更能够提高使用的效率,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根据城市建设要求,做好建筑施工的科学规范化管理,从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审批等流程中,严格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予以确立。住建、环保等部门应该为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备查方案,各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对噪声可能产生的污染严格申报,并切实做好化解措施。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应该注意如下环节:(1)建立环保公示牌,在建筑工地显著处悬挂建筑施工工地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工地现场电话号码,接受社会监督;(2)严格控制不可避免噪声污染时间,一般在晚10点到次日早晨6点之间,禁止在居民区、医疗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内进行夯基、浇筑振动等噪声作业;(3)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并对产生噪声的施工单位予以处罚,纳入评先范围,引导自觉主动遵守相关制度规定。

3.3 突出建筑绿化运用,增强节能减噪功能

利用绿化来进行节能与减噪,能够在有效发挥绿色植被植物的温度与湿度调节的前提下,更能够帮助人们获得自然生态的“氧吧”,呼吸更为健康的空气,提高生活居住水平。

在选择绿化节能中,应该注意选择一些长青类的植物,要能够突出抗病毒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夏季,林地及草坪的气温与普通场地气温比较,平均降温值约为2.5~3℃。而西墙外有绿化的房间的室温低于无绿化的房间约3℃。尤其在中午12后至下午5点前,升温速率有绿化房间也明显优于无绿化房间。在选用时应该围绕绿色植物的自身特点,从房屋、楼间、建筑本体等方面予以通盘考虑,切实发挥植物的美化和净化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基础理论;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节能的基础理论研究

采取措施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的前提是对建筑节能有一个大概的理论基础了解。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的含义以及意义这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期对建筑节能做一个基础理论的介绍。

(一)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虽然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在建筑领域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对建筑节能概念的界定意见并不统一。但是,在建筑领域,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普遍认同这个观点:所谓建筑节能,又称为“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是指,在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的规划设计、构造、新建、改造、使用过程中,在能实现同等目的或者在相同条件下,严格遵循节能原则,尽可能的通过使用节能型或者可再生型的原材料、产品、设施等来达到减少建筑能耗的目标。事实上,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对住房要求的得到满足的前题下,尽可能降低在照明、供水、供暖、空调制冷等整个环节当中的能源消耗,进而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建筑节能的意义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源消耗所占的比例很大,接近20%到30%,而且这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我国城市建筑供水人口只占到我国人口总量的8. 7%,但是供水消耗却占到了总能源消耗的10. 6%,并且出现了继续加剧恶化的势头。可见,建筑领域的消耗己经到达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水量的不断提升,供水建筑就会急剧增加,建筑能源消耗的速度就会远远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二者之间的严重失衡就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推进建筑节能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建筑节能还有利于改善当前大气污染的状况,是缓解建筑热环境的客观需求。

二、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整体性 ,在建筑规划设计以及未来的施工建设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生态景观之间的相互统一性。只有将建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协调好 ,才能使建筑与环境呼应、搭配 ,才能使建筑融于景色 ,使景色反衬建筑 ,从而营造一种和谐之美。因此 ,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确保建筑物与当地的生态、人文环境之间保持平衡 ,采用当地常见的原料、建筑资源对建筑进行规划节能设计 ,以此来达到体现本地人文风情 ,以及展示当地特色之目的。

(二)宜居性原则

建筑物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居住、办公和生产 ,因此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宜居性原则。在建筑规划节能设计过程中 ,首先应当充分考虑现有的资源条件 ,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保障和提升建筑宜居性。其次 ,对于建筑通

风道、采光度以及采暖降温而言 ,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必须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比如 ,污水、生活垃圾处理 ,居住环境的舒适感等等 ,都在规划设计范围之内。

(三)节能性原则

以上两个原则是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一般性要求 ,最为核心的是节能性原则 ,即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应当能够体现出节能要求 ,同时这也是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 ,我们应当充分开采和应用好现有的资源、能源 ,提高和控制对资源能源的应用方法和效率。在提倡环境保护以及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 ,首先应当从节能着手。比如 ,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 ,可采用太阳能板、利用风能转化成电能 ,供人们生产生活 ;建筑外墙设计时 ,可选择一些节能效果比较好的保温材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入新技术手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的策略

建筑节能的总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在建筑新建、使用等过程中,贯彻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理念,有效结合地区自然和气候规律,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最大程度得降低整个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建筑智能、舒适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耗损,符合生态绿色、资源节约的建筑理念。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建筑选址、布局的规划设计

南北方地区在自然和气候方面截然不同,因此,在对建筑的选址、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不仅充分考虑到地区建筑文化观念的差异,还应当遵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规律。北方地区冬天一般比较寒冷,因此,应该把建筑布局在可以充分吸收太阳光照,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尽量减少热量损失的地方;而南方广大地区夏天普遍比较炎热,因此,在对建筑布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今年的风向,保持与风向间的一致,促进建筑之间的热量流通,缓解建筑热环境的状况。

(二)注重对建筑朝向、间距的规划设计

北方广大地区的住房尽可能的采用南北的朝向,这种做法利于阳光的照射,热量的不易散发以及温度的保存。南方广大地区住房的朝向要考虑当地夏天的风向,利于建筑之间的热量流通,达到散热的目的。对建筑间距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和结合地区差异状况。

(三)注重对建筑外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在建筑外的公共空间可以适当的设计种植一些花草等进行绿化,通过调节建筑群温度、增加空气流通、吸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紫外线等等这些方面间接地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四)注重对建筑墙体的规划设计

建筑物的墙体是建筑能耗损失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划分不同的墙体结构,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承重墙体、复合墙体三个墙体结构。不同的墙体采用灵活的墙体保温散热结构,进而达到降低建筑消耗的目的。此外,首先要尽可能地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建筑规划设计节能措施当中,应该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在科学技术的小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用之下,节能的环保建筑材料的类型变得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节能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这样的建筑材料的价格都比较贵,建筑上程的建设过程当中选择节能的环保材料取得的经济效益将要远远地大于选择非节能环保的材料。其次,设置一些隔热的设施,减少太阳的辐射。这些隔热设施不但能够大幅度减少太阳的辐射,还可以保持室温长期的稳定,还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空调的冷负荷并且实现节能的目的。

(五)注重对门和窗户的规划设计

外门和窗户是住房保温系统当中最敏感、最容易发生变化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对门窗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室内热量的保存,减少热量在此环节的损失,进而增加不必要的建筑能源损耗。

建筑节能所追求的降低各环节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节约,提升建筑资源可利用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绿色、生态、可再生、环保、科技、可持续”是未来建筑能源的发展目标所在。而建筑节能是涉及多方面、多环节的一项复杂工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一毗而就,需要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行业而言 ,当前主流发展趋势和建筑规划设计方向是绿色、节能 ,应当始终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于整个规划设计之中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通过优化规划设计方案 ,使人们能够得到更优质的居住环境和美的体验 ,使建筑与环境有机协调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兼顾。

参考文献:

[1]丁媛. 研析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 门窗,2014,02:243.

[2]谭小瑜.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研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6.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市场监管,节能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建筑节能的差距不小。尤其在建筑外墙、屋面和外门窗的保温隔热方面差距就更大。好在我国城市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普遍比国外小,部分弥补了国内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的缺陷。

1、气候和对采暖空调的需求

我国用于建筑采暖、空调等方面的能源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并呈逐年加速上升的态势。而且这种态势在今后10~20年内都难以根本改变,所以我国建筑节能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

2、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措施

(1)政府大力推动

国家领导人频频出席能源会议,视察建筑节能项目,并且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

(2)制定了我国建筑节能目标

从2010年起到2020年,平均节能率要达到65%,东部地区要达到更高的标准。

(3) 酝酿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鼓励政策,有关的法规、标准配套逐步完善

我国从80年代初就制定了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到现在,每个气候带相应的节能标准已经完备,各地也都制定了实施细则。

二、实现建筑节能的方法

1、减少建筑外露面积

外墙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节能效果。国外现已推广复合混凝土空心砖用于建筑外墙。制作的多孔承重砖如美国研制的TB型保温隔热复合砌块,波兰的咬台式保温砌块。由于这些复合混凝土砌块在空心部位均填充了性能良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并具有一定强度,田而避免了轻质复合材料墙体的一些弊端,展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2、对屋顶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一是架空屋顶通风隔热层,利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将间层中的热空气带走。

二是采用顶棚通风隔热。

三是反射降温散热。平顶屋面应尽量做到光滑、平整、清洁,同时选用浅色建筑材料,也可在屋面上加铺一层铝箔纸板或涂刷白色油漆,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减少屋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四是蓄水隔热屋顶。水隔热屋面利用平屋顶所蓄积的水层来达到屋顶隔热的目的。

五是种植隔热。其原理是在平屋顶种植植物,借助栽培介质隔热及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台作用和遮挡阳关的双重功效来达到降温隔热的目的。

3、控制窗墙面积比,提高建筑外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一般的民用建筑中,相当部分的热损失和冷风渗透都是在外门、窗发生的。而夏季炎热地区,外门、窗所接收的太阳辐射热,又是造成室内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园。因此,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要求的条件下,缩小建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改善外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

4、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提倡和引导合理、节俭的消费模式

一是要继续提倡勤俭节约,弘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

二是要巧妙利用室内外环境温差,通过间歇开窗、夜间通风、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等形式;

三是鼓励和引导中小户型住宅的建设和消费,限制甚至禁止豪华型住宅及别墅类建设和消费。

三、建筑节能工作方法

l、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增加或完善集中供热系统的调节与计量措施,改造部分保温不良的集中供热管网,改造低效的锅炉,通过全面的供热系统设施、管理与机制的改革,实现采暖节能降低30%的目标。

(2)建立大型公建的用能分项计量与实时统一监控系统,实现大型公建用能的实时监测管理。这一措施可以使大型公建能耗降低20%以上。

(3)对各类公共建筑大范围更换节能灯和节能灯具,安装照明的节能控制器,电脑的节能控制器,开水器节电控制,及其它被实践证明是有实际节能效果的措施。

2、建立基于用能数据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系统

大型公共建筑在新建项目立项时可以由建设方对各分项建筑能耗作出承诺,审查其承诺数值是否低于同功能建筑的节能标准。此承诺数值可以作为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也是要求设计投标方案详细论证的内容。此外建议政府建立统一的大型公建运行能耗管理中心,对各地大型公建进行实时监控,可极大地促进大型公建的节能工作。

3、大力推进供热计量调节与收费改革

目前建筑采暖节能的瓶颈是缺少计量收费与调节手段,因此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和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应该是供热计量、调节和收费改革。只有技术、体制、补贴机制等各方面彼此配套,全面实施,才能完成“热改",从而依靠市场机制推动和实现大规模降低采暖能耗的目的。

四、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

1、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进行材料的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2、节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

大部分家庭的能源都消耗在取暖和制冷上。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风和避免房间过暖,就能简单地减少10%的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3、可再生能源

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能大大地减少我们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利用永久性的,清洁的能源,太阳能就是这样的一种,目前国内外太阳能发展非常迅速,有望成为日后的主导能源。

4、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等。

五、国内外关于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

1、西方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小结:

二战前西方人居环境研究出发点是探讨如何在工业社会中使城市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不致恶化;二战后至七十年代人们开始倡导城市的人文色彩,居民对以社区为单位推进人居环境建设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八十年代以来人居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取向,成为全球共识。

2、国内学者的研究与实践小结:

近现代时期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社区”建设和“人居环境”作为学术概念在90 年代以后才正式提出,相关的学术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理论和模式的移植。目前学术研究以建筑学为主,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也正日益介入人居环境研究。我国作为历史文明古国,人居环境思想有深厚的东方文明作依托,况且我国的街居( 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 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体系,随着我国政府对人居环境事业的不懈追求,其理论及实践必将得到不断的完善。

六、现代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方法

改善人类住区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做法是:一是以人为本,重建城市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构建具有区域差异的城市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政策;三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四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与保护;五是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六是推进科技在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七是优化外部性与城市人类住区环境制度建设。

七、总结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场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建设,特别是人居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建筑节能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内外的现状出发,论述二者的关系,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同时,也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

2、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节约资源、改善热环境的需要,也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

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筑节能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依托。

4、构建绿色建筑,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5、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筑节能,最重要是改变思想,并真正做到付诸与实施。虽然本文着重论述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筑节能,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加之二者的复杂性以及本人认识深度的不足,还需要去深入地了解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江亿,林波荣等著.住宅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美]Publ ieTechnologyIne.USGreenBuildingCouneil.王长庆,龙惟定等译。《绿色建筑技术手册一设计.建造·运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生态学基础》(美)奥德姆(Odum,E.P.)著.孙儒泳(翻译).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5] 王立雄主编,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