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12:0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生小额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科学研究的两个关键因素
1、科研思维:我老板一直跟研究生说“一定要做scientist,而不能做technician”,然而这一点往往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最容易被忽视。一般都是老板提出新idea,然后分工,每个研究生可能仅做其中某个环节或者是按照到导师的思路逐步去做,再加上研究生本身在实验操作上可能一开始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适用新环境和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可想而知,最终仅仅培养出一位“优秀技术员”,这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尤为突出。但是,科研思维就像人体中的包含大脑的躯干,更加像是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离开了他,最终科学研究将会停滞不前。
2、实验技术:有很好的idea,没有很好的实验条件和技能强的技术人员,科研思维也会变成“空想”。也许我们均没有国外实验室那样高顶尖的实验仪器,有的实验室还可能没有专门技能的技术人员,全靠研究生一届一届地带着的干,时常会出现技术脱节。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创造条件进行实验;若实在实验条件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搞合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条件,通过科学思维来达到最终的实验目的,即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
二、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学得更多
1、多付出。“不付出,你就很难获得更多”。在我接触的研究生同学中,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十分突出,不知是当前独生子女带来的、还是深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足所引起的。实践中这些人表现为“先收获再付出,甚至寻求不付出而有所收获的捷径”。然而,另一些人在表现“先付出再收获,甚至不求收获的付出”,与人相处融洽,虽然每天处于繁忙中,但最终的收获是很大的,甚至终生受益。——学会了许多实验技能。“在帮助别人实验的同时也为自己后面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交流。“不交流,你就很难飞得更高”。研究生阶段中,许多研究生惧怕自己的导师,不敢主动与老板进行交流,这将会导致这部分研究生最终可能连自己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可能都不知道,这会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中时常发生。如果在不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仍然保持本科生的自学精神状态,那将会导致许多实验挫折的重蹈,更不要学他人的其他优点了,永远站在理论、书本的层面上,没能充分结合实践,最终是难以超过他人、难以成功的。——掌握了科研思维和许多实验原理。
3、多谦虚。“不谦虚,你就很难交到朋友”。在日常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什么?对方谦虚,我可能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道出来与他进行分享和交流,他也可能从中学到他还没掌握或没理解的问题;但相反,我可能就不会说的太多,而且他也不会让你说的多,否则他就不叫“骄傲”。一次,我的一位师兄的论文答辩PPT,老板要他给我看看,帮忙修改一下,我是十分认真地通读了几遍,提出了我认为十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没想到他找了十个相应的理由把我的建议一一否决(因为我自己还没答辩,也可以理解。但我参加过国家级PPT大赛和给大学生多媒体上课),我只好忍痛点头说他说的有道理。后来,论文答辩的当天,导师把他PPT看了一下,提了许多和我一致的意见,唉!——做人也是一门学问,许多人这方面很欠缺。
4、自我加压。“不加压,你就很难取得成功”。这样的事例我见得太多了,从书本上的“伤仲永”到我亲眼所见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等等,无论在人生哪一阶段,只要你松懈下来,你的同学、同事,甚至后来人都会把你丢得很远。这些例子告诫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研究生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的起始,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步伐去学习、探索未知。——压力变动力,动力变能力,能力变效力。
三、科研实践中技巧汇总——详见下文
1、如何为申报基金奠定基础?
1)科学研究离不开各种基金资助。科研工作者可能会经历校/院/所基金、省/市教育厅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支撑计划、国家863和973、国际合作项目等等申报,这些基金/项目的成功申报可能都需要拥有良好的基础。
2)在学生时代,我们只要把学习成绩弄好了,只要发表几篇论文足以毕业了,“我行我素”不一定会影响到你什么,更加感受不到周围的巨大压力;但进入社会后,如果你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地埋头苦干,可能很难快速地实现你的终极目标。人在不能改变环境的前提下,只能不断地学会适应环境;对人的成功来说,情商和智商都十分重要,需要双重发展。
3)结合以上几点,打好基础的方法:一方面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加与你本专业同仁的交流,如通过你以前的老板、同学或现在的同事、领导等等,通过交流,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新的知识,甚至是前沿领域,同时也可让人家留下你的好印象(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同等情况下,可能会优先资助你)。当然,选择考博或出外进修可能更加方便与牛人的交流,可以考虑。
2、如何顺利开展长期实验(慢性毒性实验)?
1)长期实验的特点是:实验周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一旦实验成功,受益很大,发表文章也颇受欢迎;当然,也有很大的风险,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为何开展长期实验?首先,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研究离不开长期实验的开展,如肿瘤、高血压、成年疾病胎生起源学说验证等。其次,许多新化学品的慢性毒性评价需要开展长期实验,如一般毒性中的慢性毒性和致癌作用评价等。最后,急性毒性实验仅仅代表某一化学物的急性毒性,不能代表该化学品的其它毒性。
3)要顺利开展长期实验,必须做到:首先,研究设计全面,包括研究目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质控、实验指标的确立、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难题等。其次,做到各方面充分准备。课题负责人和成员要多请教相关熟悉专家和老师,让他们传授经验和教训,同时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合理安排、动物和试剂的预先订购、实验过程的盲法进行、定期对前面实验的总结和下一步实验的计划等也要准备。最后,慢性实验中收集的生物材料十分珍贵,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或其它生化实验之前,若方法不成熟,可以用急性染毒处理收集的材料先进行实验,当方法成熟之后,再对珍贵的慢性实验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另外,一定要密切观察实验中研究对象的反应,尽量避免实验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灵活应对实验中的不良意外发生。
3、如何为课题组开辟新方向?
1)尽管我年资不大,但是我研究生阶段经历了三次研究方向的改变:肝脏毒性研究——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神经发育毒性研究。前两个方向分别均发表了2篇SCI论文和好几篇中文论著,每一次的更换方向,我都从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研究相关的精华。所以,我还是有许多经历与大家进行分享。
2)研究生为导师开辟新方向的难点所在:导师本人可能也对这个新方向不熟悉、研究生本身对科学研究把握能力有限、研究生实验时间较短(一般1-3年)、许多新的实验平台需要建立、对本方向的研究动态尚需要时间来不断学习等等。
3)研究生想为课题组顺利开辟新方向,必须做到:首先,大量阅读与新方向相关的中外文文献,以便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一点十分重要。其次,逐步建立新的实验平台,由易到难、由宏观到微观,甚至可以先重复别人的研究,以验证你所建立的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研究设计前和实验期间要多与该领域的专家、老师、同学请教,同时经常与导师探讨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或许过来人的一句话会让你豁然开朗,少走许多弯路。另外,开辟新方向的研究生最好先发表1-几篇论文垫底,以防影响顺利毕业。因为开辟新方向是有风险的,倒不是一定失败,而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很难说一定在短时间能。
4、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实例:本人几年前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一窍不通,完全从0开始,更不要谈有创新思想。但是付出、交流、努力、再学习的全过程,让我初步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真谛。例如,几年前我给大学生上课,只能是理论加理论,学生很乏味,但我尽力了,学生也可谅解。现在给学生上课,我经常结合科研实践,大谈专业前沿知识,能全程把握课堂的学习气氛。当然,更主要我也发表几篇SCI论文、获得过国家级奖励,让我很自信,也鞭策了我不断地努力学习、再学习。
2)我从过去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足到现在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和热点研究内容,如成年疾病的胎生起源学说的进一步验证、纳米毒理学、组学研究、毒物的兴奋效应、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等等。总结几点如下:自我上进的心、多与自己导师和其他有影响的老师交流学习、多参加国内/国际大会进行交流、大量阅读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外文文献、定期阅读高影响因子的文献(如nature、science、cell、Plos等,他们中许多文章可能是未来几年的研究内容的导向)等。
3)宏观上,一味重视研究基础,那无科研基础、但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课题研究者永无出头之日。我曾看到一普通学校的老师的早期标书及其后来标书的申请过程,第一份标书他一点基础没有,但标书很好,评审专家给了他小额资助,正因为这一资助,后来他连续获得两项面上项目的资助,现已经发表几十篇SCI论文。若开始扼杀了他的第一份标书,我想他后来很难建立很好的科研基础。我认为每个人的研究基础都是从0开始的,而不是像海归或大老板那样有基础。国人为什么一直拿不到诺贝尔医学奖?我想这可能是主要原因,太看重以前的工作基础,扼杀了许多人的创新思维。
5、如何提高实验技能?
1)勤动手。这一点刚从本科阶段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可能不好适应,因为本科生实验多是老师准备好,学生只要做一下就行了。而研究生阶段从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束整理收拾等均需要自己动手。研究生阶段有许多方法值得学习,如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常规的试剂配制、动物的选择和染毒处理、生物材料的收集等,这些都离不开不断地动手锻炼。
2)多思考。光会动手,不会用脑的研究生永远是一名技术员。而且实践离不开许多理论知识的指导,要多考虑实验中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最终,实验原理搞懂了,即使实验结果出现了问题,也可通过大胆改进方法而达到预想的结果。理论指挥实践,而理论又离不开实践,否则是空谈、空想。
3)广交流。一项实验,对于新手来说每一步都是重要的。如果不进行交流,你只能按照操作指南一步一步地做,不敢变通实验步骤,更不敢改变方法,往往重蹈前人所犯的低级错误。但是,通过向老手或做过的老手进行交流,学习了其中的关键步骤和他人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错误,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额保险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 发展建议
自从2008年6月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拉开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的序幕以来,随着试点区域和试点产品不断增加,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风险保障的作用不断体现,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然而,从试点工作的情况来看,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在宏观层面,有相关法律、政策以及监管等方面的缺乏和不足;在微观层面,既有农村金融环境薄弱,农民的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缺乏,保险购买能力低等制约保险需求的因素,也有来自保险公司对农村保险市场不够重视,农村人身保险专业人员匮乏,市场营销策略不完善等制约保险供给的因素。今后,要促进我国农村人身保险的发展,必须突破这些制约因素的限制。为此,本文在考虑上述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国农村人身保险的发展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宏观层面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长效的制度保障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和《农业法》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规定方面存在空白,新颁布的《农业保险条例》也只提到了涉及农民的生命和身体等方面的短期意外伤害保险参照适用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小额寿险、健康保险等险种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不利于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长期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层面完善涉农保险的规定,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纳入相关的法律体系,明确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性质和作用、政府的主导地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合同和业务经营规则、法律责任等,鼓励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支持相关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可以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农业部和保监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和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例如:减免经营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保险公司和销售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营销员的营业税、所得税;对投保的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等低收入农民实行保险费补贴等),完善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由财政支持的针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风险损失基金,从制度层面鼓励、支持和保障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长期发展。
(二)加强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的引导和监管
1.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可以借鉴印度的经验,积极引导本国保险公司、外国保险公司及其他合作组织进入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探索适合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低收入农民需求的供给主体及形式。
2.加强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的监管,注重防范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经营风险,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投保群体的利益。一是规定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要求。经营主体要具有提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服务的能力,应制定详尽的业务发展规划和内控制度,具有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对于不能正常经营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扰乱市场秩序的经营主体要求及时退出市场。
二是对市场行为的监管。要求经营主体强化对保险营销员和营销渠道的培训和管理,注重诚信、合规经营,避免误导投保人,防止恶性竞争;加强对经营主体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做好市场异动的风险提示;要求经营主体定期报送业务经营情况报表,收集相关市场统计信息。
三是对偿付能力和准备金的监管。要求经营主体达到保监会规定的最低偿付能力要求,并且根据所开展的不同小额人身保险业务提取相应的准备金,按要求披露相关的财务信息。
四是对中介组织的监管。加强对介入销售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其他中介组织的日常监管,要定期报送有关业务和财务报表,完善市场调研。
(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保险的能力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开发的人身保险,由于这部分农民的收入低,购买保险的能力不足,制约了他们的现实保险需求。为此,需要切实增加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为农民增收提供制度环境保障。
要改进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效益农业;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生产及时提供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为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就业信息,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重视对低收入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发展农业保险,防范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的提高。
(四)注重宣传,普及保险教育,增强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整体素质较低,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薄弱,是制约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要重视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宣传,转变经营主体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认识,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及相关政府部门采取多形式、通过多途径大力普及保险知识,实施保险教育,增强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险意识,丰富他们的保险知识,增加他们对经营主体的了解和信任,提高投保积极性。
二、微观层面
当前,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集中表现为保险公司,下面主要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对如何拓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进行分析。
(一)转变经营思路
C.K.普拉哈拉德的金字塔底层战略理论和菲利普?科特勒的利基策略理论表明,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一方面,由于农村低收入人数众多,犹如金字塔的底层,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另一方面,这一市场属于农村保险市场的细分,通过利基营销,易于在这一细分市场培育自己的优势,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因此,保险公司应立足长远,改变以往“重城市、轻农村”的经营思路,积极拓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市场,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农村低收入群体对保险公司的信赖感。
(二)强化人才培养
拓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需要相应的精算、营销、承保、理赔等人才。保险公司要重视对这些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要以人为本,完善人才的选拔、配置、培训、激励和考核制度,尤其要大力加强对农村营销员的培养和管理,让他们树立诚信营销的理念,完善其保险知识,提高相应的营销能力和技巧。要建设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完善产品的开发和改造
当前,保险公司已开发了二十余款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主要是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和信贷保险。今后,还需要在监测前期所开发产品运行情况、进行相应改进的基础上,开发农村低收入群体急需的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域低收入群体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和保险需求等因素的差异,突出产品的保障功能,减少投资功能,注意长短期业务的搭配,注重发展期缴业务,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和确定缴费时间,拟定有针对性的通俗易懂的保险条款,并使保险合同方便携带和保管。
另外,还可以结合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基层合作组织(如蔬菜生产合作社等)开发相关的团体保险产品,以扩大承保面,有利于风险的分散。
(四)拓展营销渠道和宣传手段
1.建立和完善直接营销渠道。考虑到农村低收入人群缺乏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且人口众多、居住分散,保险公司有必要在农村直接设立营销服务部,派专人进驻,一方面有利于向目标客户进行宣传,加强保险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力培养本地营销人员。
2.积极拓展间接营销渠道。积极拓展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的营销渠道,充分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社区组织、群团组织和经济组织的营销作用,加强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的合作。
3.拓展宣传手段。通过多种媒介(如电视、报纸、墙体、车身等)以平面和立体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
(五)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与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保险需求,保持客户队伍的相对稳定,最大限度地发掘客户资源,注意提高售前、售中及售后的服务质量,特别要讲清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避免误导和欺瞒客户,理赔要及时、公平、合理,注重收集客户反馈的情况,向客户提供免费体检等附加服务,做好事前的防灾防损工作。
(六)加强风险管理
定价风险、道德风险和逆选择是制约保险供给的重要原因,在这里,主要就这两类风险的防范进行简要分析。
1.防范定价风险。注意全面收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投保人的相关信息,分析投保人的风险状况,注重积累经验数据,编制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经验生命表,并利用现代信息分析技术,分析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和影响程度,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和设计保险条款。
2.防范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对于来自投保方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要加强对投保方的售前审核、提高承保要求,注重售中和售后监控,做好风险预警;对于来自保险方的道德风险,要加强诚信教育,完善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峰,王珺.小额保险需求分析[J].保险研究.2008,(10).
[2]李珺.小额保险运营主体的比较分析[J].西南金融.2009,(5).
[3]粟榆,李琼,李池威.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运行回顾与评价[J].保险研究.2010,(12).
[4]聂京华.论我国农村人身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经营管理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5).
[5]林熙,林义.印度农村小额保险发展经验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8,(2).
[6]刘冀广.我国保险监管在推动小额保险发展中的实践与政策建议[J].上海保险.2008,(3).
[7]刘玉焕,吴婷婷.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面临的难题及破解策略[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12).
[8]刘如海,张宏坤.发展小额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对策建议[J].上海保险.2008,(5).
[9]刘智夫.析城乡小额保险供给制度及其创新[J].保险研究.2008,(5).
[10]吴珍胜.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其创新[J].农村经济.2008,(9).
[11]徐淑芳.国外小额保险经营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8,(6).
[12]袁春兰,谢玉梅.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发展的思路[J].农业经济.2008,(9).
[13]张翼飞,李琼,杨博. 从历史深处看小额保险的产生与发展[J].上海保险.2008,(12).
[14]张宗军.小额保险业务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发展[J].金融发展研究.2009,(3).
[15]张静.我国开展小额保险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16]郑青松.小额保险升温[J].中国保险.2008,(3).
[17]朱俊生,庹国柱.推动小额保险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供给效率[J].中国金融.2009,(5).
[18]中国保监会网站:http://
[关键词]本科 民事诉讼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52-04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事诉讼法理论知识和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法学教学的改革。换言之,如何切实提高和保障本科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核心,遵循本科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民事诉讼法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改革。
一、本科民事诉讼法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实践性较强。民事诉讼法课程可以分为总论与分论,总论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理论性较强,分论部分主要包括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实践性较强。但课程内容还是侧重于程序规则的实际应用。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阐释,与司法实务结合较为紧密。在教学目标上,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民事诉讼法学知识和理论解决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程序法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
2.课程理论性较浅。由于民事诉讼法课程重在实践,而民法等实体法教学,重在对法律权利义务的制度性研究,使得实体法教学和程序法教学在理论深度上不可同日而语。由此造成的教学效果就是:民法等实体法的教学理论性很强,具有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而民事诉讼等程序法教学法条注释所占比例较大,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3.课程适用层次较低。民事诉讼法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二年级。这个阶段的本科生无论是人格还是品行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具有培养的潜质。通常表现为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对法律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逐步转变,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学习更加自觉,课堂经常提问,能够与老师交流和互动。基于课程适用层次的上述特征,从事民事诉讼法教学的老师可以加强他们的系统理论知识水平,注重课程的学习,理论的熏陶,同时又能联系实际,启发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民事诉讼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公正理念和规则意识,塑造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者,促进公正司法和公正执法,而且基于本课程所具有的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但事实上,许多高校的民事诉讼法教学目标不明确,偏重于理论的讲授,程序的操作性和应用性长期被忽略,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程序的本质,致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2.教学内容滞后。目前全国高校民事诉讼法普遍采用的是教育部21世纪统编教材,抑或部分高校自己编撰的教材。应该讲,这些教材体系完整、资料翔实,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如果严格按照这些教材授课,在教学质量上至少存在两大弊端:首先,观点缺乏创新。纵观现有的教材,每当论及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时会引用大量的参考文献,稍加比较就会发现文献资料的重复和类同。文献引用的大同小异导致在概念上的相似度增加,比如在论及民事诉讼的诉与诉权的时候,众多教材在同样概念上的解释都差异不大,鲜有创见。其次,内容未与时俱进,书本和现实严重脱节。当前国内的教材在资料时效性方面还有待改进,很多教材因循守旧,没能及时反映当前国内外民事司法实践中最新的实务热点和研究成果。
3.教学方法单一。众所周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即便现在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于幻灯片等高科技手段,但“照本宣科”的实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此种现象在国内其他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究其根源: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其触角已延伸至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逐渐显示出对教师要素的替代作用。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包括电子图书馆和虚拟课堂的出现。所以,在现代信息技术时期,教师的精力更需要大量地投向非程式化、非常规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而这一教学活动无疑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4.教学资源匮乏。影响民事诉讼法课程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学资源的匮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尚未转变。目前在法学本科的教学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高校的法学院均重视与实体法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于诉讼法,尤其是民事诉讼法学科的发展少有给予关注,相应的配套投入也不多;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民事诉讼法课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而受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诉讼法学专任教师总体上还不够,许多学校都是由其他法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兼任。这直接导致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我国高校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实施:
第一,加快民事诉讼法的课程改革。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今天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对我国高校的法学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诚然,全球化加速了其蕴含的主导价值观或文化霸权,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法学教育政策或改革措施方面的相互借鉴也日益增加。以美国为例,卡内基基金会于2007年的法律教育报告显示,法学院一般重点强调分析训练甚于对伦理、人际交往和其他技巧的强调,而后者有助于毕业后的学生参与法律实践。为此,包括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内的全美法律院系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在课程设置上做出变革。变革的范围是广泛的,从要求给大一新生增加新课程到扩展法律实践课程,从来年增加选修课程到鼓励法学院的学生选修其他科目的大学课程,而促使变革的推动力基于这种判断:大学所教授的课程以及教授课程的方式与社会实践脱节。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美国的法学教育应该更加职业化。相比之下,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在民事诉讼法课程之外单独设立仲裁法学、证据法学和司法实务基础三门选修课程,通过开设实践教学课程,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以弥补理论教学课程的不足。
第二,强化民事诉讼法教学的基础知识。经验表明,大学本科阶段应该重视专业学习,但却不能忽视基础知识。钱学森曾经提出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就是教育、引导人们如何陶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尽快获得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的学问。其目的是着重于人的培养,着重于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获得某种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即所谓的“通识教育”。目前,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阶段,各种专业领域也无时无刻处在巨大的变化之中,在此背景下,基础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我们认为,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基础的夯实,数学、英语、中文、计算机、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应该更加受到重视,最好能够在学校学科范围内建立共同的基础课程模块,使学生能有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眼界。此外,各法律院系的授课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必须首先做好对相关专业的回顾和复习,比如在民事诉讼法的课程教学中,通常会涉及民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等法律。
第三,推动民事诉讼法的学科建设。在高校法律院系的发展中,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在全国法律院系的发展中,几乎都提出将学科建设作为各自发展的主线。换言之,学科建设不仅事关各法律院系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报,也事关重点学校的申报;同时,学科建设也是各法律院系“平台”和“基地”建设的依托。其次,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民事诉讼法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我们不断的改进,逐步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期达致本学科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学水平的提升自然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并且在学院申硕创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引领和示范效应。
2.充实教学内容。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紧扣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课程实用性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诉求,继而确立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做到本科法学教育的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利于本科生规模的扩大和科学化管理。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我们以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法律院校或重点大学法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为参照系,结合我院法律专业之定位,安排课堂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共计56学时。首先,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综合考虑教学的时间、考试的时间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将该课程分为八个专题,分别是:民事诉讼法概论、基本原则和制度、民事诉讼的主体、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改革和发展、实务热点和案例分析。同时,将民事证据规则列入《证据法学》的授课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没有完全拘泥于现行教材中所讲述的内容,而是着眼于国家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密切跟踪当下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实践动态,及时补充、修订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就新《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围绕公益诉讼、恶意诉讼、小额诉讼程序、诉外调解协议效力等热点议题,及时调整、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3.改进教学方法。第一,在本科阶段提前推行研究生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面对本科生愈来愈大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应当转变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倡探究性学习。详言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大纲设定的内容开展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授民事诉讼目的论、价值论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并没有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点,而是布置问答作业,包含以下内容:列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历次的立法时间表、对民事诉讼法学家的访谈、对近年典型民事诉讼案件的评论、涉及民事诉讼法的专业著述、你最关注的民事诉讼法热点问题等。作业要求:自由选择主题,以文字或视频为载体,作出书面报告,一周内完成。有同学在作业中选择的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第一起反垄断民事诉讼案,即奇虎360腾讯并索赔1.5亿元。这一堂课的作业充分体现出学生的选择,同时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采集信息、探究等学习方法,而不是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样获取的知识,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而且也是最牢固的。因此,研究性的教学方法不仅突破了传统“纯理论”的模式,走向多元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使师生关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本科生博采众长,拓宽视野与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案。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兴趣爱好从小就要培养,到本科阶段就不止是培养兴趣了,而是要巩固学生的兴趣,培养专业志向,培养他们坚持志向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为了提前让他们进入法学专业领域,大学教师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作为授课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在大学里及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实践中,我们借助课堂教学平台,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随时与学生交流和谈心。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等情况,同时可以把法学专业的具体要求介绍给学生, 让他们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以便将来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有的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向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观察、研究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
第三,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目前法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普遍不足,缺乏独立思考和规范写作的训练。在我们看来,课程论文的写作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书面写作的水平。为此,我们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增加了撰写学术论文的要求。具言之,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就开始布置论文写作的任务:首先,题目选择方面既可以是自主命题也可以是教师推荐,研究范围不能太大,限于民事诉讼法律中的某些具体制度,如“论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关系”、“论小额诉讼程序的构建”;要求文献综述,通过给学生提供资料收集的途径,如专业的法律网站和数据库,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做到言之有据;字数要求在六千字以内,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文笔方面要求法言法语,应用专业的法律术语对理论进行阐释,做到形式上的规范化。其次,民事诉讼法属于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在期中提交课程论文,教师在期末结束以前对论文作出公开评阅。同时,将课程论文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最后,依据公开评阅的成绩,对某些优秀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完善并发表其研究成果。
第四,指导学生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在民事诉讼法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降低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相应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首先,我们加强了校内实践环节,通过让各专业课教师参加法律实务课程的培训,并借助于本学院的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积极对本科生开展案例教学,以应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以及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其次,充分利用地方法律实务部门的司法资源,通过探索校内和校外的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学院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在当地的法院和检察院建设了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借助于基地平台,通过司法实务人员的传、帮、带,让学生担当书记员或者法官助理,亲身参与到民事司法的实践当中,切实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继而提高本科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最后达致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尹弘飚.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68.
[2] 钱学敏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N].光明日报,2008-10-16.
[3] 江必新.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关键词】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 公租房融资创新对策建议
一、引言
公租房制度推行以来,资金的筹集始终是各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目前,建设公租房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或补贴。二是市场化融资。较为单一的融资方式,一方面使部分财政实力较为薄弱的政府更加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公租房的保障性决定了其投资回报低,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化融资渠道筹到资金。因此,地方政府亟须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以保证公租房建设的长久可持续发展。2010年5月,央行曾将《银行间市场房地产信托受益券发行管理办法》及各地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则要求央行就REITs试点能否以及怎样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充材料。而后,原REITs试点的方案全部改为支持保障性住房。然而,最近一次方案的批复仍是悬而未决,REITs在中国的推行又一次面临了难产的现状。由此看来,将REITs运用于公租房建设尚存不可行之处。
二、REITs运用于公租房建设的难点分析
(一)REITs在中国尚未得到成功推行
国际意义上的REITs,是一种专门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2]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
真正的REITs在中国市场尚未成功落地,目前中国市场上被运用的只是类似REITs的房地产信托,作为过渡性金融工具,与国际意义上的REITs相比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2、尚无税收优惠制度;3、市场环境不开放;4、监管力度不足;5、复合型人才稀少。无论从政策法规的完善,还是从专业性提升的角度来看,将REITs运用于中国公租房的建设,尚需将大量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本土化,经历REITs逐步成熟起来的渐进性过程。
(二)公租房自身的特殊性分析
1.“新生性”――还未形成稳定的现金流
公租房在保障房的队伍中是后来者,尚未大批完成出租进入租金的稳定回收阶段;管理办法也尚需健全,长期来看市场价格波动、土地增值等因素出现时如何对公租房租金的进行调整未见明确规定。可见,公租房的租金回收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尚未形成气候,而长期的现金流入的预测也相当困难。
2.“公有性”――与REITs的运作方式相悖
公租房是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下、各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与补贴的支持下建设的,保障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因而其所有权应为国家公有,其管理也应由政府主导。而从REITs典型的两种运作方式来看,意味着公租房产权将由国家公有转换为投资者私有,管理运作权也要由政府交到专门的机构手中。
3.社会福利性”――决定其收益率较低
REITs作为金融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是从中获取收益。中国的公租房,作为社会福利的一种,将以低于市场普通出租用房的租价出租,在盈利方面将明显低于普通的出租用房,因此,更难以与商业性地产相比。而在某些房价本身就比较低的城市,盈利性将更弱。因此,将REITs运用于公租房的建设,其收益率与其他投资产品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
三、REITs运用于中国公租房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
首先,应当依照《信托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信托登记制度及相应的操作办法,为REITs提供规范的运作环境;其次,推行REITs的进程中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势在必行,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此外,还应通过放松对信托计划中包含的自然人数的限制、房地产信托交易中对合同的份数与金额等限制,为广大小额资金提供准入机会;对信托基金的公募放行,逐渐实现银行间市场与证券交易所两个交易市场同时开放,提高REITs流动性,吸引更大范围内的众多投资者;REITs的运作也应与国际规范接轨,其期限也应延长至房地产项目的运营期。
(二)创新融资模式
对于公租房预期收益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组建公租房融资平台与发行公租房与商业物业相结合的混合信托的模式进行解决。组建公租房融资平台,即将通过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发行债券及财政资金等各种途径筹集到的款项交由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发行公租房与商业物业相结合的混合信托,即将公租房及其商业配套打包发行信托的创新思路,商业物业以市场价格出租,其收益率相对较高,中和公租房收益低的弱势,从保障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三)广纳国际经验
国际上REITs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如美国的保障性住房、香港的公屋建设过程中,都曾运用REITs融资方式解决保障房建设中资金瓶颈的问题,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因此,中国公租房建设过程中,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大胆学习发达国家或地区开放思路、广开渠道、模式创新的思想。
(四)坚持由政府主导管理
REITs融资方式的运用使公租房的产权发生了变更,为了保证公租房的社会福利性,其运营管理仍然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并参与。政府继续保留制定公租房管理办法的权利与职责,并在公租房的运营中不断修改完善。以公租房为基础资产设立REITs新组建的公司机构或部门,应由政府参与甚至完全控股,由政府招贤纳士并对其进行专业、专项培训。
参考文献
[1] 周义,李梦玄.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的创新研究[J].武汉金融,2011(9).
【关键词】民营银行;贷款;市场定位
民营银行的概念,即由民间资本参与组建的商业性质的银行,从90年代一开始被提出就引发了学界内很广泛的争论。其中最有争议的莫非是关于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即民营银行应该贷款给谁,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有一派学者认为民营银行的出现将会成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解决方案,因此民营银行应该为区域性的规模较小的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李明岩(2013)认为“不管哪家企业为主设立的民营银行,都必须将经营目标锁定在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服务,而不是为几家大企业服务,尤其不能只为关联企业服务。”而王自力,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却认为这是对民营银行认识的一个重大的误区,“任何商业银行都想找大客户。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在乎大客户。”研究表明,有很多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改造合并成为商业银行后,提供小额贷款的几率反而下降了。因此民营银行不会局限在中小企业的业务上,而且还有可能把业务中心转到大企业上。” 而本人认为想要明确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首先要考虑到民营银行成立的渠道,根据其成立的渠道从而明确其贷款对象。
一、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的多样化
民营银行按照运营规模的大小可以归为三类,分别是社区型民营银行,地域性民营银行和全国性民营银行。它们各自的主体服务对象会有所区别,但是都可以迎合不同客户的需求。
1.社区型民营银行
社区型民营银行一般营业规模小,经营区域有限,采用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 并且主要的经营原则为关系型融资。社区型民营银行通过在借款者,贷款者和存款者之间建立紧密的的联系,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和有效性,使经济增长的速度增加。在中国,这种运营模式特别适合在经济发达地域内小金额民营资本合资的为社区内居民和个微小型个体经营户服务。
首先,社区型银行营业范围限定在特定的小区域内,对客户有深入的了解,能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储蓄,贷款服务。,银行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和与客户的亲身接触,因此对于客户很了解,能更好的形成互相的信任,提供更多客符合户需求的服务。于此同时,社区型银行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由于资源成本问题,如今在中国大多数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都不涉及微小企业,对于居民贷款也有较大的限制,而社区型民营银行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市场空缺,很好的避开了与大型银行的竞争也有效的开辟了自己的市场, 从而大大的提升了社区型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总结以上两点,本人认为发展社区型民营银行的路径很适合中国的资本金较少的新型分民营银行采取,民间资本可以考虑以中国较为发达城市的社区里建设社区银行,通过给居民和当地微小型企业办理存款和贷款业务而运营下去。
2.地域性民营银行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在贷款时往往遇到很大的阻挠并且屡屡受挫,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与大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客观有效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导致的。地域性民营银行的诞生能很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很好的帮助中小企业,与之共存。
首先,地域性民营银行有很大的信息上的优势,并且由于在成立初期就把客户定义为本区域内的中小型企业,所以他们收集信息很方便,对于信息的采集途径也比较灵活,因此其市场效率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地域性民营银行的建造可通过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造,吸收民间资本,壮大其经营实力,提高其金融实力,改造为现代化的地- 2 -新民营银行。其中在商品经济发达一带,诸如江浙一带,珠三角一带已经存在许多地下经营的钱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地下运营的机构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与当地中小企业的脉络并且非常了解当地中小企的运营情况和信用,将这些零散,不规范的地下钱庄和贷款公司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合法化奖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地域性民营银行。
3.全国性民营银行
如今很多业内人士都明确表示由于民营银行由于资本金,信誉,风险等众多其他原因的限制不能把贷款对象定为大企业,而应该只能作为地域性政策银行而存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大家普遍不看好民营银行在与国有大银行竞争中能占优势,但事实上,在长城所牵头提出的5家民营银行方案中,民营瑞丰银行的目标是要在20年后成为“东方花旗”,而不是什么社区银行。 “神州银行”,也就是在今年8月在工商总局核准的华商银行,注册资金就已经超过了15亿元,其创始人的目标也是能让神州银行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民营银行。 由此可见民营资本不见得筹集不到大的资金作为初始资本,许多诸如苏宁和阿里巴巴等民营企业都有很大的财力,并且有建立民营银行的意愿。因此让民营银行通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面向全国,直接与国有大银行竞争不见得行不通。家喻户晓得的民生银行就是中国的第一家民营银行,也是一家全国性银行,现在也主要和五大行一样提供相似的服务并且与其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民生银行从一开始就增长迅猛,于200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业绩表现也一直优异。由此可见,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的前提下和相关政策到位后,拥有大资金的民营银行完全可以与大银行在全国进行利益的争夺,并且获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全国性的民营银行也是新建立的民营银行市场定位中的一个选择,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注册民间资本的稳定性,管理,并且依赖于我国市场和银行监管机制的完善和支持。
二、民营银行发展前景
1.近期内无法撼动国有独大的局面
目前我国的民营银行只是试点了几家,在近十年以内民营银行难以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很大的影响。毋庸置疑,现中国银行的资产总额就足以令预备筹建民营银行的民营资本望而生畏。到今年6月底为止,招商银行资产总额就为3.81万亿元;兴业银行资产总额3.58万亿元;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说,对于全国广泛经营的国有的五大银行和八家股份制银行不会造成很大的打击,但是对于地方性经营的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可能会形成冲击。从行业宏观角度来看,民营银行的出现会降低行业的集中度,增加行业的竞争,然而对于行业整体的利润划分造成的影响非常有限。
虽然民营银行短期内无法撼动国有银行的大局,但是长期会对银行体系影响长期会对我国银行经营模式和领域的划分带来改革性变化。社区型民营银行和区域性民营银行在针对于居民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划分会带来业务结构的分层,是整个银行的经营模式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长期来看,会个银行业带来稳定的盈利增长潜力和估值优势。
2.促进市场更加合理有效率的进行运作
民营银行的加入能协助我国市场成熟化过程,促进市场的规范化,通过和国有银行的竞争改变银行业的运营模式,提升银行的运作效率。我们国家发展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营银行,表明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体系不完善。 兴办民营银行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徐进银行营运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有利于加快国有银行的金融改革。民营银行也可以通过与大银行在市场上的互补,提升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3.将成为新型国民投资手段
目前我国经济速度增长迅猛,国民收入增长也带来了生活的质量的提高,于此同时大众开始寻求投资回报率比银行利率更高的不同投资手段。民间筹资建设民营银行无非给民间资本的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平台,银行的高额回报率会在将来吸引很多民间资本的参与,形成我国的一种新型的国民投资手段。
三、结论
民营银行作为一个很早以前就存在的概念在中国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如今民营银行的存在终于要突破概念的讨论而成为实体而存在。在此之前,关于它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问题始终会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并在其成立之后也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民营银行的发展的模式,认为民营银行可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灵活的进行市场定位,而不是被局限与一种市场发展方向。但不管如何,民营银行的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尽管短期内很难改变中国银行也得格局,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他的出现一定会改变中国的金融市场,使之更加有效率,更加成熟。在此之前,国家必须做好在监管和政策方面的相关准备工作,来迎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李印喜.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选择[J].现代商业,2007(30):17-18.
[2]林贵.民营银行风险的表现、成因及防范研究[J].经济师,2012(5).
[3]江勇.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探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05).
[4]李明岩.避免民营银行成为大股东提款机[]中华工商时报,2013(10).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210069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人才过剩的现状,从经济、社会、政策、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相对过剩的成因,并结合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相对过剩的现状及实质
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随之急剧攀升,从2004年的280万,一直到2010年的631万,毕业生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但在数量激增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此规模的扩招导致我国大学生陷人另一个困境—人才过剩。一方面具有高学历的失业者越来越多,“毕业即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从2001年的90.0%降到2009年的68%。但在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的过剩又不是绝对的过剩。我国的大学生占整个国家人口的比例只有5%到6%,而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的比例是30%至U40%,加拿大的大学生毕业生人口则占到了国家人口的50%。对比之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有发达国家的1/8。所以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过多。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相对过剩的问题,事关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大学生相对过剩的原因
1.经济因素,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始终保持快速增长,但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主要以低端产业为主,这种产业大多数以体力劳动者居多,需要脑力劳动的岗位比例不高,也就造成就业门槛不高。而且当前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不完善,还没有做好充分吸纳就业准备,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已达到超饱和状态。根据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提供的数字表明,2007年到ZO10年,山东高校人才供需的总体状况是供大于求。各年度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分别为40.61万人、47.25万人、50.63万人、57.87万人,而产业人才需求增量分别为20.86万人、2268万人、24.77万人、24.14万人,分别供过于求19.75万人、2457万人、25.86万人、33.73万人。
2.学校因素,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是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呈现就业结构失衡的首要因素。一方面,我国大学学科和专业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优势学科与市场需求的优势专业二者间出现较大反差。在经济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高校要时刻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做好专业调整。然而,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校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现有的办学条件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很少关注市场的需求,更为甚者的是一些高校出于行政业绩和经济利益,对某些专业进行超大幅度扩招,结果造成毕业生“积压过剩”。另一方面,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又加剧了供需矛盾。现在,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多的同时教学质量却在不断下降,许多高校对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忽略,不少高校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学校建设__卜,纷纷大兴土木,扩建校园,对教学与科研的投人则少之又少,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就必然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
3.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首先,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上存在误区。由于大学生自身有某种程度的“特权”思想,认为自己”不同于”、“高于”普通群体,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优越感。使得他们的就业目标自然而然的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其次,大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于招聘院校和学生的标准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综合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加大,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却与企业的需求不能匹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提出质疑,“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批评词汇。
4社会因素。首先是招聘单位的用人理念催生着人才过剩。随着人才供给的逐渐增多,人才市场近年来开始由用人单位充分实施用人选择权。由于用人单位掌控着毕业生“生杀大权”,招聘条件也越来越苛刻,他们的基本招聘理念是“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在一些大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聘用条件越来越挑剔,门槛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宁愿高薪引进有经验、熟练的现成专业技术人才,也不愿意培养刚走向社会的经验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即使聘用后也尽量延长试用期,不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很普通的工作岗位也动辄要求硕士或博士,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其次是社会特别是家庭狭隘的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错误,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职业观念上的偏差。而且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媚的思想禁锢着大学生的就业思维,以及高额的教育投入必然要获得高回报等等,这一切都促使大学生的就业定位向更高的目标看齐,加剧了人才的大量过剩。
5.政策因素。政策倾向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也指导着大学生就业的方向。造成大学生人才过剩的现状固然有经济、学校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导向的原因,其中最重要得是现行政策的安排。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基本上是把大学毕业生需求定位在城市,无论是从专业设置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心态上,都是以城市为目标的,自然我们大学生的未来出路也是面对城市的,只有在城市找到了工作才算就业。乡村是在视野之外的,既在教育的视野之外,也在政策的视野之外。此外,政府的投资错位,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依然存在体制性障碍,缺乏调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相对滞后,就业信息沟通渠道不够畅通等等,这些都造就大学生的就业难。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解决人才供需矛盾。造成大学生人才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中科技的贡献率太低,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贡献,导致人才供需的失衡。因此,要想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J决调整产业结构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服务于为支撑,坚持“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满足就业需求。
2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按需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经济社会建设所需人才。因此,高校的办学方向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运行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此,首先高校要加强市场调研,广泛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其次,要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扬长避短,并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第三,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加强职业指导和培训工作。
3.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必须摒弃以往的优越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加强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的知识,而且熟悉其他领域的知识,为我们从业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多次选择的就业意识,培养“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了解社会现实状况,转变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贡献力量,施展才华。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作者简介]李文霞(1975-),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河北石家庄05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2011年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0126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77-01
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并获得创业知识的一种教育思潮与教育实践活动。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将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在课程、师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
一、构建丰富完善、覆盖面广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在高校广泛设立,很多院校将创业课程纳入全校的课程体系,有些高校将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也有许多高校将国际组织的创业教育项目引入课程体系。尽管如此,创业教育课程还存在课程定位模糊、课程内容体系不健全、课程教学方式的实践性不够等问题。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可借鉴创业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和日本高校的经验。美国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多达2000门,课程内容包括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各方面,比较典型的课程有创业启动、风险投资、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营销、创新评价、创建和运营新企业、成长性企业管理、小企业管理、创业领导艺术等。课程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包括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日本高校的创业课程群主要包括五类科目群,一是关于企业家素质的课程;二是涉及创办企业的法律和经济知识;三是与企业内部运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成本控制、市场分析、产品开发等;四是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五是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分析。
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国高校也应在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过程中,以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基础,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科学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在创业课程的内容方面,以创业的流程来设计,从我是否要创业,创业需要具备什么素质能力,如何发现商机,如何创办企业,如何经营企业等创业的各个环节来设计课程内容。另外,在创业课程教学中应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将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撑的有机体系。
二、打造一支优质稳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师资队伍的质量是决定创业教育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目前,在地方本科院校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数属于“学院派”,主要由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和负责商业学科教学的专职教师组成。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和企业从业经历,而创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要求创业教育师资具备“学者+企业家”的素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理论高手,同时是创业管理的实战战将。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创业教师既要有学术背景,又需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在教学的同时担任一些企业的工作,对市场的变化、社会的需求和创业的实践有良好的洞察力,能够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创业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另外,充分吸收社会人力资源补充师资,聘请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开展短期教学,开设讲座,参与案例讨论,对学生的创业计划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评估。而且要注重创业师资的专业成长,为教师创造更多培训提升的机会。通过举办创业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创业学术会议等对教师进行专门化培训,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三、建立一批稳固的创业基地
稳固的创业基地是落实创业教育的物质基础。各级政府联合高校、企业,通过政策推动、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提升功能等措施,建设一批集信息咨询、指导、培训和创业功能于一身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机会。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实践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高科技创业,二是全校性创业教育项目,前者主要针对有科技背景的学生,后者主要针对全校范围内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另外,为提高创业教育的吸引力,要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农业类的专业开展创意农业等。
四、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目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初步形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但是这些支持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完善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勇于承担风险,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创业政策、创业成功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推崇创新、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第二,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天生有主动性和进取心的,人的创业的素质也应该从小进行培养。学生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养成了墨守成规、思维懒惰的习惯,到了大学再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困难重重。在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多已形成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研究生的完整的体系。第三,创立多种形式的基金支持创业教育的发展。比如,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就有赖于多种形式的基金会的支持,包括科尔曼基金会,国家创业教学基金等。这些基金会每年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多项奖金和捐赠教席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地方本科院校也要积极争取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支持,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设立一些相关的基金会、创业研究与指导中心等推动创业教育的进展。
五、开展创业教育的评价工作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迅猛,创业课程广泛设立,创业大赛红红火火,创业园数量日益增多,在创业教育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关于创业教育有效性、影响力的评价研究和评价实践却少得可怜,严重影响到创业教育的持续开展。
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可以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其实是学校的一种自我评价,高校的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目的在于提高创业实践的质量。外部评价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学者等。政府部门通过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确认和推广最佳创业教育项目实践,鼓励高校注重对创业教育的评价;中介机构可以通过创业评价,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创业教育项目信息;学者则从研究的角度关注创业教育实施现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教育程度比较等。总之,要通过对创业教育的评价,推动创业教育项目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
[2]王霞,侯怀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多学科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
[3]沈蓓绯,刘明霞.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特色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5).
[4]乔明哲,卫.英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5]李志永.日本大学创业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9(8).
[6]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2).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校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吸纳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家进口产品数量明显下降,我国出口量减少,企业效益降低,市场观望心态加剧;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学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0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3.僧多食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
金融危机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根据记者在一次人才招聘会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办公文员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1个岗位居然有20多名求职者争抢。
4.公务员考试,招录比例创历史新低。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今年有77.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比2008年度参加考试的人多了13万。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公务员局数据,上海2009年考试招录3618名公务员,共有约4.8万人报考,录取率约为7.5%。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辐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
2.观念误区。
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在金融危机之下,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毕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部分学生已对就业完全丧失信心,形成了放弃就业的心理。有些更是不堪重压,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人痛苦不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的就业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就业部门应进一步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其就业观念。同时,就业服务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各类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在指导与服务工程中,要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要以人为本。
2.降低求职要求。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生不能再以“天之娇子”自居,在就业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今年,浙江省重点中学基本已经饱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部分初中以及培训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还有一些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需求也较大。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毕业生要有“从低处做起,向高处攀登”的勇气。要考虑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选择有利于自己施展才华、实现自己更高价值的岗位;同时,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要认识到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勇于自主创业。
2009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有些城市为帮助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浙江杭州在去年12月份开办了创业实训师资研修班,学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平台或在现实情景中建立虚拟公司(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模拟创业过程,进行创业实践的演练,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还应具有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4.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在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价值的本领。所以大学生只有具备或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等,同时具备在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有效地向雇主推销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5.继续深造。
金融危机之下,整个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读研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政策。
据上述分析与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存在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就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而要考虑吸收新鲜的血液,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摆正自己心态,认清当前的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
[2]田栋栋.社会资源极度倾斜让大学“考碗族”迅速膨胀[N].中国青年报,2008,(7).
[3]杨泰.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学位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创业 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达到611万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指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07届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经济崛起,网络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和平台,但是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仍然是个新的研究课题,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
自1999年四川大学学生王汝聪创办了成都亚虎(yahu)网络公司,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网络创业的大学生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10年来选择网络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网络创业已成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据2009年6月24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披露网游新锐浙江渡口网络的金津以拥有高达10亿元的财富,高居“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榜首,且前10名中有8个项目与网络相关,前100名中有27个项目集中在网络或者与网络相关。据Ebay统计,到2004年为止,单在Ebay美国站点上就有43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就业。网上创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的就业时尚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业主体泛化,从精英向普通学生延伸。第一批网络创业先锋及创业成功者,基本都属于精英。从Ebay的邵亦波、百度的李彦宏到搜狐的张朝阳等,第一代网络创业者都属于精英行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海归者。他们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创业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如今,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更多网络创业的大学生来自普通大众。中国大学创富排行榜中的27位网络创业的大学生都是普通学生,排名第88位的杨甫刚是义乌工商学院的一名高职学生。作者的访问调查同样发现,选择网络创业的大学生中有很多并不是社会公认的精英或者好学生,而且由于创业动因多元,也导致创业主体日益多元,高职类学生成为网络创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创业呈现多元化趋势。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网络创业就是建立网站,实际上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创业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其一,高科技领域创业。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功,就得益于创业者的技术优势。其二,智力服务领域。大学生在智力这个领域创业游刃有余,目前主要有创建网站、提供网络咨询服务、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以及专栏作家等,他们利用自身的智力和专业优势,提供了另外一条创业通道。其三,网络开店。近年来,网上开店随着易趣、淘宝的崛起而迅速蔓延。其四,其他各种网络营销方式。比如目前盛行的淘宝客、闪客、中小企业站长等。
3.网络开店日益盛行。网上开店具有成本低、回报快、风险小、易操作、灵活性强等特征,受到没有商业经验的大学生青睐,形成大学生网络开店潮,甚至许多人气高的BBS论坛上都设有专门板块,为大学生商家广告和其他相关信息。艾瑞咨询的《2008年度中国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在完全自发的状态下,已有30%的大学生淘宝店铺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上。2008年淘宝网创造了57万个直接且充分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8年有57万人通过在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数的总和,网络开店日益成为网络创业的主流。
4.从被动型和生存型创业为主转变为主动型和机会型创业。《2007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已进入“机会型创业”阶段。机会型创业在创业类型中已从40%的比例提高到2007年的60.4%,而生存型创业则从60%降到39.6%。机会型创业的一大特点是年轻化,中国的机会型创业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达18.4%,而55—64岁的人群只占3.1%。机会型创业中,本科和研究生比例占50.2%,而生存型创业中本科与研究生比例仅为15.6%。大学生网络创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数大学生依靠兴趣创业。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网络创业有五大动因,其中自我实现是最大的动因之一。2009年中国大学生创富排行榜中,主动型创业同样占据主导地位。
5.创业环境逐渐宽松,网络创业教育从无到有。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多方支持与鼓励,社会对创业的认同与宽容,创业环境日益宽松。在越来越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网上创业的热情也正被激发。2009年4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成立淘宝网上创业培养班;阿里巴巴集团发起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护航行动”,促进大学生通过网络实现就业创业;淘宝网在2009年5月份正式推出了大学生创业平台。2008年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案例教材《决胜网络——创业管理案例》,并且在2009年3月,江苏大学首次开设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志着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
6.网络创业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目前,尽管中国创业态势良好,但是却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区域间的创业差距正在拉大。《2007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根据创业活跃度将中国分为高活跃地区、活跃地区、不活跃地区和沉寂地区。活跃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天津、浙江属于高活跃地区;而属于沉寂地区的有陕西、黑龙江、贵州、甘肃、广西、青海、西藏。大学生的网络创业同样显示了这样的特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创业状况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作者在对56位网络开店的大学生调查中发现,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占了75%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只有极少数大学生选择网络创业。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网络创业收益小,成功率低。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基本集中在网络、网络开店等形式。月盈利有限,基本处于维持生存状态。作者曾对C2C淘宝网上大学生创业进行过调查,在调查的56个学生中,只有21.4%的学生经营良好,50%以上学生处于维持状态,其余的处于放弃和维持的边缘。不少大学生在网上从事自由职业,如担任兼职网络编辑、网络撰稿人、网络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等。但是由于收益比较低,很难持久,不能作为赖以生存和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率大概只有2%。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现象,看不起蝇头小利;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等,加上创业盲目性大,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极易导致创业夭折或半途而废。
2.社会文化环境缺失。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于安稳,因循守旧。害怕风险。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加上等级化、一元化就业体系的影响,人们对创业的宽容度比较低,再加上居高不下的创业失败率,形成了一种不欢迎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容忍失败的社会风气。所以,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通过读书求学而谋取较好的职务、职位,进而获取较丰厚的经济收益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因此家庭希望子女毕业有份体面而安稳的工作,大学生也希望进人机关事业单位,端铁饭碗,创业成为受社会鄙弃和万不得已的选择。
3.学校教育滞后。首先,目前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相当不足,高校教育氛围难以鼓励大学生创业。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只注重“继承式”教育,学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全面搞懂背熟就是好学生,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忽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些教师和同学认为创业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学习。其次,尽管我国高等院校已开始逐步启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是在全国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也是相当有限,开设网络创业课程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加之教育大学生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这些都导致了高校教育的滞后性,不能适应大学生网络创业对于教育的要求。高校对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和造就大批真正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创业人才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
4.国家相关政策缺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政府创业政策的基本目标。目前,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但是对于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的支持依然是个盲点,在很多地方,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很难被界定为属于资助的范围。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资助政策、认证政策都存在着同样问题,由于政策的缺失,也导致了大学生网络创业处境艰难。2008年一度传出网店办执照事件,更是对大学生的网络创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5.网络诚信与安全环境缺失。目前我国的网络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安全系数不高。尽管人们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但对电子商务大规模、大范围的使用却顾虑重重。网络安全成为当前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网络钓鱼、病毒、木马等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给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开展造成了障碍。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网络诚信度抱有很大程度的怀疑。频发的网络诚信事件,不断曝光的网络诈骗、网络产品的质量问题,使得人们对网络认同度不高,直接导致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社会接受力和认同度比较低。2009年淘宝网爆发的皇冠门事件说明了网络诚信环境的严峻性,涉及到几千家店铺信用造假、刷信用度,严重影响和误导消费者,同时,为网络创业的安全性埋下隐患。因此网络安全和诚信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开展。
三、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
1.改善社会文化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实现人才价值。(1)要加强沟通和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对创业的认可度。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人大众教育时代。上世纪80年代,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二三十万人,而现在已达到四五百万人,增长了二三十倍。现在已不可能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很多人都要从基层干起。要适时调整家长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以适应时代变化。在大众化教育的条件下,家庭也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业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改变旧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积极扶持、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大胆地创业,积极实践和探索,并且宽容对待失败,在精神上给予创业者足够的安抚和支持。(2)树立起在实践中培育、成就人才的观念。人才是在应用中积聚、在应用中成长、在应用中形成团队的。“人才跟着事业走”,是一条基本规律。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对大学生而言实践是最好的成长舞台。很多大学生网络创业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3)鼓励大学生抓住机遇,实现价值。目前我国正处于网络创业黄金时期,当代大学生具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业者所不具备的优势,社会和家庭更应当鼓励大学生抓住最佳时机,走在创业队伍的最前沿,把创业作为人生成功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实现理想,体现人生价值,实现精神与物质财富的双丰收,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政府推动,营造鼓励大学生网络创业及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这些环境包括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社会扶持环境、良好的网络平台载体环境以及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等,以促进和保证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进行。其中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是第一位。(1)梳理我国现有的创业政策,更应从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向提供系统辅导和政策扶持转变,更应从特定对象(如下岗职业)优惠政策向构建普惠的创业支持体系方面转变。这样,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作为创业活动系统中的有生力量会更有张力和前途。针对中国大学生线下艰难求职的现状,2009年6月4日浙江省教育厅文件,将业绩好的网店认定为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扶助。同时规定,大学生网上店铺独立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的就可以算就业。重庆市在2009年设立了l亿元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规定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开网店,属于自主创业,同样可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等待遇,可以获得市“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助”,获得5—8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全额贴息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是一种鼓舞,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和省市提供了经验。同时政府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适当地给予政策倾斜,并且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西部落后地区网络创业环境。(2)政府要积极推动各地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开设大学生网络创业基地。目前,全国各地兴起的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支持与帮助,2009年光吉林省就兴建了10个大学生创业园,成都的大学生创业园办得有声有色。而且大学生创业园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清华大学的创业园就为大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产学研一条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成才。政府要借鉴大学生创业园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大学生网络创业实验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网络创业。(3)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税收、融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政策扶持。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参考这些经验,应该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相应的税收、融资帮助,更重要的是开展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降低失败率,让大学生网络创业少走弯路。
【?P键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比较研究
【Keywords】Chinese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compara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4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74-04
1 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创业带动社会的发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代社会的目标,而高校就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为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政府出台了很多便于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1],比如在部分高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科技产业园等。高校也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所谓创业教育,它的含义可以用中文表述为两层含义:
一是进行从事实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
二是进行事业心、探索精神、开拓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2]。
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精神,它对于从事工作而取得报酬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单位除了要求自己雇用的工作人员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外,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懂得如何与团队进行协作与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3]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丰富创新创业理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2 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高校支持创新创业的经验和特点
2.1 美国高校支持创新创业的经验和特点
美国主流的创新创业模式是以“全校性”创业教育为核心,英文表述是“University-wid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之所以称之为“全校性”创业教育,是因为这种模式是相对于“聚焦模式”的创业教育而言。“聚焦模式”创业教育是指只针对商学院开设的关于创业教育理念的树立,开设专门的课程对本学院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对外学院学生开放,并由本学院的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创业教育的管理工作、资金管理、教师培训、课程编排和招生等各个环节,将创业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4]。
“全校性”创业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创业教育不再仅仅针对商学院,而是面向整个学校的学生。在普及度上从韦斯伯和凯茨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年全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有504所,到2003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大约有1600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有2200多门,有277个创业教育机构捐赠席位,关注创业及创业教育问题的学术和管理期刊共出版了44本,建立的创业教育中心有100多个[5]。
从普及度上来看,美国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普及很早并且高度重视,两种主流的创新创业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美国也十分重视师资力量,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
2.2 英国高校支持创新创业的经验和特点
英国高校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标志是英国牛津大学科技园,据不完全统计,全英国科技园的数量大约有100多个[6],而大学科技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约占总数的1/4,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津大?W科技园,它可以代表整个英国高校科技园的整体最先进的情况,牛津大学科技馆成为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基地,并且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科技园把赢取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校园创新创业发展中去,加大对于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的管理力度,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进行教学。
英国最大的特点是高校与企业紧密联系,企业为科技园的发展提供资金帮助,科技园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互利双赢,可以使科技园更好地坚持与发展下去,与企业的频繁往来也可以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开拓视野,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英国高校针对创业设立专项的基金,用于帮助那些可能在未来有较好发展,但没有足够资金开发完善的专利成果。
2.3 日本高校支持创新创业的经验和特点
日本创新创业最典型的代表是筑波科技城,科技城是把国家研究机构与筑波大学结合在一起[7],并以此作为科技园的核心,科技城内部包括丰富的教育设施,大量的住宅和企业,筑波大学是科技园核心中的核心,聘请的教育与研究人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其中一半左右的教职工与研究人员拥有博士学位。科技城里面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善,大学与企业关系密切,如同英国牛津科技馆。
企业为科技城提供资金帮助,科技城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但有一点不同的是,日本科技园支持高校教师参与高科技风险企业,据调查,2004年日本大学共创办了1112家高科技风险企业,因为这些高科技风险企业代表着水平尖端的创新群体,所以备受青睐。日本也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8],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4 法国高校支持创新创业的经验和特点
法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建立竞争力中心[9]、设立卡诺研究所[10]。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和与高校的交流,大力在高校树立创新创业理念,与美国高校教育相似,在校期间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毕业创业的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重视对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团队合作、领导力、敏锐的洞察力与敏感的商业判断。
国家政府部门与企业和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大学生毕业后开展创新创业将受到企业提供的不同程度的资金帮助,这种资金帮助取决于高校毕业生在创新创业领域作出的成绩,政府的扶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以及企业的资金支持,对于毕业生在三年以内开办创新型公司的给予奖金[11],用于激发年轻人的创业激情。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减免税收,企业孵化器提供全面的创业支持,引导并帮助新型公司的成立,这些举措大大帮助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热情。
3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现状及分析
3.1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现状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急需解决,中国高校针对创新创业的政策还急需加强和完善。近些年来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灵活就业程度,加快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度,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便捷环境,提供了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关注和支持[9],对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既符合我国国情,也能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国高校正在加强对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树立,针对高校举办各种关于可以提现创新创业能力的竞赛[12]。为了带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浪潮,把9所高校列为我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13]。政府为其提供资金保证,企业为其提供资金帮助,担保小额贷款,提供创业基金,减免税收,为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允许注册小资本公司等。
3.2 中国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
中国高校应该学习美国、法国等国,强化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大学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虽然现在部分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但都是作为选修,使同学们没有更深入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内容以及国家的鼓励政策,以及在大学毕业后,不具备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也不具备创业所需的素质,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在此方面做得不足。
3.3 中国高校在创新创业重视度方面不足
中国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基地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是很大,科技园产业并没有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很少有高校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并且缺乏专业的有丰富经验的导师帮助和指导。
3.4 中国高校在与企业尚未紧密结合
国外创新创业发达国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紧密结合、互利互助、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帮助,高校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但是中国高校在与企业紧密结合这一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这种双边结合。
4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优化建议
4.1 强化高校学生创业教育
在大学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把这个课程作为必修课,让每一位高校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解创新创业政策,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聘请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可以在进行教育的同时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正在尝试强化对于学生的创业教育,把课堂内外相结合,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自主创业需要的品质。
在校期间多举办大型的有关创新创业的讲座,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让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来,以课堂为依托而且注重实践,这么做会对高校学生创业教育起到很深的强化。
而创业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高校学生固有的理念,大学毕业之后,大家都纷纷涌向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进入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在加强高校学生创业教育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4.2 优化高校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
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与专项的创业基金,用于帮助有较好创业想法及有创业激情和能力的同学,把这项基金作为一份奖学金只针对创新??业这一部分进行发放,这样可以引导并鼓励更多同学走上创业之路,使更多人愿意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
政府可以普及更多的便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真正实现大众创业,把试点城市与试点高校的政策普及到全国各个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自己成立的公司前期减免税收,对于有创业想法但资金不充足的大学生提供无抵押贷款,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的发展,对大学生提供场地支持,比如在机会很多而且又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可以政府统一化地使之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免费或者低租金用地,只要政府加大这种扶持力度,大学生创业就可以更好地开展起来。
4.3 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
高校与企业如果想共同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合作制度,这种合作制度可以推进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高校创新创业的浪潮。企业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提供资金帮助,减少了政府的压力,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帮助与创新产品,高校学生通过与企业的近距离接触,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是一份互利双赢的合作,也是国外发达国家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共同的一点,无论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高校,它们最一致的一点就是高校与企业互动频繁。
中国高校在这一点上就做得不够,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制度,企业可以一直拥有最先进的科研技术,高校也可以一直得到帮助,这是一种双边的关系,也是中国高校想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走的一步路。只有高校与企业签署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业教育才能慢慢走向正轨。
4.4 完善高校科技园产业与创新创业基地
在高校建立科技园与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园可以模仿国外发达国家,实行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功能,产业园或者创新创业基地里面所用的设备可以由企业资助,学校负责完善科技园内基础设施,可以学习日本高校的筑波科技城,把整个科技园区打造成一片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园区,并且配套成完备的基础设施,重视高校内创新创业基地,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使教师能更有保障地带领同学们去做创新创业的项目,国内高校很多大学的创新创业基地并没有好好利用上,只是徒有其名,内部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没有与时俱进,高校应该好好打造和完善自己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这样也能使同学们更加了解高校对于创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使同学们大力参与其中。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日益突出。山东省以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提升了职业教育水平,拓展了职业教育功能。适应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应当配套跟进相关措施,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统计显示,在进入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而在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并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0,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果忽略了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就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山东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转化人口压力,打造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功能,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同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相匹配的职教服务体系,职业教育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助推作用日益明显。目前,全省职业教育呈现出在校学生增加、办学实力增强、发展速度增快的“三增”势头,职业教育实现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实现从基本技术培训向为产业
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持的转变与职业教育创办初期主要为企业培养具备基本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人不同,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高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山东省职业院校按照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紧跟科技创新步伐,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着力拓展以it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技术等为导向的新专业、新课程,增强学生对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的把握能力,培养储备一批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产业工人,为新兴产业项目实施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威海职业学院围绕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重点加强以船舶制造为主的先进技能培训,培养出一批熟练掌握轮机工程技术、船机制造与维修、船舶工程技术和船舶舾装焊等造船技术工人,学院船舶制造方面的毕业生70以上进入该市企业工作,为当地造船业输送了大量优质劳动力。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威海市实现造船完工量91万载重吨,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30、15。2010年造船订单突破390万吨,正在加快形成重要的船舶产业制造基地,其中客滚船、不锈钢化学品船、打桩船的研发生产能力在全国领先。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跃升,许多新兴产业项目的实施,投资方已经从初期的关注土地、税收等优惠,转向更加关注产业配套能力和高技能劳动者保障程度。由于形成较为完备的职教服务体系和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能力,职业教育成为山东许多地方招商引资、吸引优质项目的重要软实力。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是国内高速铁路动车组机车制造生产基地之一,该项目落户青岛,所属四方机车车辆高级技工学校发挥出重要作用。四方技校作为服务轨道交通制造的职业学校,被誉为“蓝领的基地、状元的摇篮”,多年来,四方技校为南车四方公司培养了大批不锈钢焊接、钳工、车工等高技能型技术工人,占到一线技术工人的6o。因为拥有一支熟练技能型工人队伍,并具备培养轨道交通制造业技能人才的实力,南车四方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高速列车产业化制造基地。2010年,南车四方公司预计实现年产高速动车组200列、城轨车辆600辆、高档客车或内燃动车组300辆、检修高速动车组120列(8辆编组)的生产能力,极大地带动了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公司生产的高性能车体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并凭借技术优势打人国际市场,出口到斯里兰卡、菲律宾、委内瑞拉、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二、职业教育实现从助推经济发展向成为保障民生有力抓手的转变
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一流的技工”、生产“一流的产品”,职业教育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能人才支撑。同时,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为劳动者学习技能、实现就业、改善生活搭建平台,职业教育促进稳定就业、提高持续就业水平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已经成为扩大就业、保障民生的有力抓手。集中体现在:
一是顺应当今产业发展的态势,及时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优势技术纳入培训体系,使受训学生在技能竞争上具备优势,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就业的适应性。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培养航海技术、海洋运输和港口物流管理为主的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航海驾驶模拟等课程,采用计算机编程,学生在控制室即可模拟海上航行,模拟各种气候条件可能引发的轮船机械故障,增强学生在复杂情况下实际操作的能力。由于专业对路、技术领先,毕业生成为各远洋运输企业的争聘对象,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十分稳定。二是更加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成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源头活水。胶南市职业中专97届毕业生高凯于2005年成立南京名人轮胎销售有限公司,目前已注册10个分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年实现销售额3亿元,企业员工达200余名,其中1/3为母校的毕业生。这种以创业教育激励学生创业,以学生创业带动社会就业,成为山东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三是积极开展“再培训”,增强学生的再就业能力。职业院校通过加强再培训体系建设,使学生上岗后仍可接受学校提供的延伸培训,持续满足学生的技能提升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稳定就业。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正在实现着这一理念。四是职业教育的顶岗实习实现了工学收益,使学生在校即可解决“自养”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保证下,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取得劳动报酬。这些报酬初期可以解决学生的生活费来源,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报酬也在增加,有些学生还可以补贴家庭。胶南市职教中心安排到富士康、海尔、海信、双星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技术熟练学生,月均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中专没毕业就能挣钱”。从全省来看,学生顶岗实习的收入少则四五百元,基本可以满足在校个人生活需求;多则千余元,还能够为家庭提供一些帮助。此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促进了失地农民转为产业工人,特别是对解决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职业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职业教育实现由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向培育企业文化的转变
按照招生与招工同步、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育同步的理念,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培育企业文化中的作用。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特点,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用企业的发展理念引导学生,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要求学生,让企业文化逐渐融入学生的学习环境之中,使学生在校即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适应企业文化,培养对企业的感情,从而就业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与企业的融合,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山东许多职业院校将这种企业文化的培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由单纯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转为培育企业文化并重,职业教育的活力进一步彰显。鲁中职业学院根据企业需求相继开办了“魏桥创业班”、“西王班”、“铁雄班”、“长星班”等企业冠名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相关企业的管理文化、经营理念、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并把实习学生作为“准员工”纳入企业职工管理体系,促进了学生与企业的融合互动。从实践看,超过90以上“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都进入委培企业,这些学生相对于同期入厂的其他工人,进入角色快,对企业感情深,跳槽比例小。随着大量技能型人才进入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文化,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也改善了职工的知识结构,更丰富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四、职业教育实现由被动适应企业需要向推动产业行业创新的转变
山东省在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挖掘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特质性,通过深度开展教学与生产之间的合作,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流程,提高工艺水平,形成新的技能扩散平台,使职业教育成为再造生产力、发展产业链的重要力量。一是通过引进和集聚国际国内职教资源,集中建设设备先进、资源共享的孵化基地和产业化中心,促进技术成果汇集、技术交易和技术转化,发挥出企业孵化器的作用。章丘市高等职业教育基地目前入驻高职院校13所,在校生达10万人。入驻研发机构和高科技型企业9家,实现成果转化20项,企业孵化功能日益显现。二是依托学科专业和师资力量优势,利用教学实训条件,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或者职业技术标准制定,发挥出行业指导作用。威海职业学院教学工厂牵头制定了“万能镗头”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纺织学院与孚日家纺等企业联合编写的《家用纺织品行业毛巾织布工操作指南》,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成为全国纺织行业技能大赛的操作标准。三是通过引入研发团队,推动办学资源与企业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型经济业态,发挥出产业引领作用。潍坊科技学院以多种途径引进印度的软件研发力量,与印度环球科技发展公司合作成立了我省首家中印合资软件企业——山东中印环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实施了100多个软件工程。该院在校园内建设的寿光市软件园,被确定为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目前,已有73家企业入驻,软件园从业人员达1000余名,年产值达1亿元。
五、职业教育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适应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的新任务、新要求,将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摆到突出位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职业院校的数量结构及办学模式发生积极变化。一是职业院校布局由分散趋向集中。2005年~2009年,全省高职院校由64所发展到71所,中职学校由989所整合为893所,中职学校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425人增加到1730人。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54.5万人,中职招生连续3年超过普通高中招生数量,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普职比例达到49.5:50.5,基本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的一半。二是办学模式由教产脱节走向工学一体。平度职教中心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烟台汽车工业学校的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胶南电子学校的半工半读模式,潍坊科技学院的产教互动模式,鲁中职业学院的多层次办学模式等,都结合本地实际,对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进行了有效探索。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围绕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组织实施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专业设置,增强了服务产业发展的针对性。近五年来,共培养汽车、船舶、石化、纺织服装、家电、电子信息、食品等七大产业毕业生20多万人,改善了相关企业员工结构,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职业院校由各自办学走向集团化办学。全省以示范性院校为龙头、行业企业为依托、专业为纽带,组建了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船舶制造、汽车制造、软件工程、建筑工程和旅游等8个省级职教集团。省内国家级重点高职院校6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76所,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学校55所。“蓝翔技校”、“山木培训”、“海尔学院”等一批职教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四是办学主体由单一趋向多元。全省民办中职学校和学历教育机构已由2000年的29所发展到2008年的213所,在校生数量从8474人增加到20多万人,占中职学生总数的13.25。
当前,山东职业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联系还不够紧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专业教师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运用还不到位,办学条件还不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部分职业院校的有关专业还存在“就业热”、“招生冷”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应紧密结合全省实际,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形式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打造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提供完备配套的职业教育服务。
(一)制定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山东目前还缺少一个统筹高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应当尽快制定全省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明确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保障措施等,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人口变化,对今后五年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规划部署,制定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人事和劳动保障等在内的相关措施,为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重点带动战略融合互动
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正在稳步推进。在制定和组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把建立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加快培养储备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队伍。要按照黄河三角洲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总体布局,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为海洋生物、海洋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航海运输、滨海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优秀技术工人,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储备技术力量。根据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需要,组建国内一流的具有专业、学科优势的海洋职业学校。应当学习借鉴天津、河南、四川等省市的做法,在推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同时,配套建立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为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三)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地的办学条件、产业发展维系下的就业能力等问题,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加快形成职业教育集约化办学优势。要加强对部分高职、中职院校的整合,发挥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等优势,带动中职院校提高教学水平,解决部分办学条件差的中职学校招生难、教学水平低、实训基地缺乏等实际困难,实现以强带弱、协调发展。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要求,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和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区域、优势院校集聚,打造服务区域、聚集产业的职业教育优势品牌。同时,依托职教品牌优势,有序实施院校重组、职教项目承接等,形成品牌连锁效应。
(四)创新职业教育投融资体制
在落实好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投入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职业教育投融资体制,搭建投融资平台,以股权为纽带,以资本运作为载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资金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可按照投入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的原则,集中省级财政用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专项资金,以及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年度新增职业教育投入,组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实行滚动发展,变政府拨款为有偿使用,一方面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发挥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的职教项目,形成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投资体制。同时,组建山东职业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职业教育发展基金的运作,落实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按照利益共享的原则,吸收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资金参股,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发挥好融资平台的作用。
(五)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大力倡导企业或者民办职业院校按照产业链对上下游技术工人的需求,整合相关职业院校,形成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技术支撑。要抓住当前民营资本投资职业教育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研究相关鼓励性政策,制定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为民营资本投资职业教育领域提供支持,以充分激发民营资本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
(六)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将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技巧和创业能力。要通过项目资助、设立学生创业奖励基金等方式,推动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开发成本少、风险小、操作易、立足实际生活的校园创业项目。要加快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奖补、税费优惠等创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的作用,积极承接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七)注重以信息化手段提升职业教育
积极运用立体视像、虚拟仿真、web3d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研究开发一批与我国产业发展紧密关联的教学软件,集中力量开发一批“虚拟工厂”、“仿真病床”、“数控车问”等实训软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提高实训资源建设水平。应当加快构建全民教育、终身培训的网络体系,把职业教育延伸到社区、村组,以网络技术优势突破传统的职教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全民化、终身化的培训目标。
(八)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瞄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与国际知名职业院校、大型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国内教学水平的提高。可按照全省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点,有计划地选派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等紧密相关的优秀职业学校教师到国外培训,参加国外企业的实习,学习国外职业学校的管理理念、教学模式,不断强化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缩小山东职业教育同国外的差距,争创国内的领先地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名师工程,在全省职业院校范围内推出~批高水平职教名师,带动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
一.中国债券市场的形成
各类金融工具根据性质上的区别,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达成交易的规则,即指令驱动制和报价驱动制。指令驱动制是投资者下达交易指令后,该指令自动生效,通过场内喊价或计算机配对来撮合成交。
报价驱动制是投资者报价,其他投资者根据报价决定是否成交。根据这种规则的不同,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分为两大类型——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OTC),指令驱动制是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报价驱动制是投资者通过做市商和经纪人在场外进行交易。
债券与股票有很大的差别:(1)定价机制不同,债券是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有稳定的现金流,信息单一,定价机制标准化,主要受利率影响,股票是非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信息多,影响价格的因素多,定价机制比较复杂;(2)交易主体不同,股票市场的交易主体以个人为主,数量很多。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数量不多;(3)中介机构不同,股票交易都是通过证券商进行的,债券交易中银行也是重要的中介机构,有相当比重的债券交易是通过银行完成的;(4)交易金额不同,由于交易主体不同,股票市场的个体参与者多,每笔交易额比较小,债券市场的每笔交易额相对较大,大宗债券交易占主要地位;(5)流动性要求不同,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主体是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对债券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高。
金融工具交易成交的前提是买方和卖方对金融工具的心理价格不同,就是说买方和卖方对其价值有不同的判断。债券和股票的区别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判断容易不一致,采取指令驱动、撮合成交的效率较高,因此股票市场通常以交易所交易方式为主。而债券价格主要受利率影响,公众对利率的判断经常是趋同的,对债券的判断也就容易一致,采取指令驱动制来交易,就很难成交。尤其是债券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大宗交易为主,投资者在某个价格下达的大额交易指令很难在短时间内恰好遇到方向相反的同样价格的大额交易指令,交易就很难完成。或者投资者需要将大宗交易指令分解为多个价格的小额指令,这会造成价格的剧烈波动,从而降低了债券的流动性。债券交易采取交易所方式,必然带来流动性低、大宗交易难以控制价格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债券收益率计算以及各期限品种的组合更为复杂,知识成本较高,在发达国家个人投资债券的主要方式是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或债券基金,由基金在场外市场运作。个人直接投资债券通常是为获得稳定的现金收益,大多是持有债券到期,他们交易的主要需要是债券到期前的变现,因此通常是接受银行柜台的债券报价,卖给银行,这比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交易要方便得多,因此,交易所交易方式也不适于大多数稳健的个人投资者。一些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个人投资者,主要的交易目的则是获取债券的价差收益,这部分交易需求在整个债券市场的交易需求中比重很小。从以上分析可见,债券的性质决定了债券交易适合采取场外交易制度。
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看,场外债券市场是债券市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债券交易主要采用报价驱动、谈判成交的方式。在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债市场——美国和日本国债市场,成交金额的99%都是在通过谈判的交易方式在场外进行的。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日的德国,其场外债券市场实现了85—91%的国债成交金额。在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就意味着场外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是规模很小的补充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交易所债券市场甚至可以忽略。在东欧等转轨经济国家中,债券交易的大部分也是在场外进行的,捷克债券交易的90%是由OTC市场处理的,匈牙利的OTC电子系统交易占政府债券市场的75%(伊娃.思.布罗米斯蒂,1997)。在波兰,债券交易在华沙证券交易所进行,其流动性较差,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识是机构投资者的政府公债交易不应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而有必要重建一个交易体系(波兰财政部,1997)。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债券市场的实践都证明了场外债券交易方式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而言交易方便、容易成交、风险可控,场外债券市场也应当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的债券市场却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
(一)1997年前的中国债券市场情况
中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88年财政部在全国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开辟了银行柜台的场外交易,这是中国国债二级市场的正式开端。1994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国债交易开通,形成场外交易和交易所交易并存的局面。中国债券市场从银行柜台的场外市场起步的,由于财政部没有尝试发行记账式国债,银行柜台买卖的国债都是无记名的实物券,托管交割都需要实物搬运,风险较大,成本较高,而且一些国债中介机构自发开展代保管业务,出现了以开具代保管单的形式超发和卖空国库券的现象,1995年,财政部开始印制统一的国债代保管凭证以制止国债代保管中的违规行为,这一年,还出现了武汉、天津证券交易中心和STAQ系统严重的卖空和假回购问题,政府下令关闭整顿。
发债主体和监管部门将没有统一的债券托管机构和记账式债券所产生的问题与场外市场等同起来,并认为记账式债券是交易所交易方式所特有的。1995年8月,国家正式停止了场外债券交易,债券交易统一到证券交易所进行,1996年,财政部开始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大量发行记账式国债,并开通了债券回购交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参见表一)。中国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和交易向证券交易所集中,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更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国债交易量。1995年财政部仅试点发行了117亿元的记账式国债,1996年则在证券交易所发行了6期共1116.7亿元的记账式国债,占当年国债发行量的52.5%。同时,二级市场成交量也迅速放大,1996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成交比1995年增长了近10倍,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交的95%以上(参见表二)。[center][/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1999.1,第34页。
同时,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交易所股票市场比柜台股票交易市场呈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受股票交易方式的影响,以及场外债券交易出现的问题,金融的实务部门和理论界产生了共识,认为场外交易风险大,交易所方式是最优选择,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思路是建设以集中交易为主、分散的场外柜台交易为辅的国债流通市场。在发债主体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划下,中国债券市场一度向交易所方向统一。
(二)交易所
债券市场为主模式的原因
交易所债券市场作为债券市场的一种形式,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发达国家债券市场中场外债券市场占了绝对主要的部分,但交易所债券市场也并未消失,一些中小投资者仍在交易所进行一些小额的债券交易,但一国的债券市场在总体上应以场外债券市场为主。本文所重点探讨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债券市场一度采取了以交易所债券市场为主的模式。事实证明交易所债券市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符合有关市场主体利益的。
(1)交易所的指令驱动交易模式为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获取价差收益创造了条件
在我国,参与证券交易所的国债交易,需要在证券公司开立帐户,手续繁杂、交易费用也较高,因此投资金额较小的个人投资者很少参与交易所债市。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以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城乡信用社为主。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指令驱动型交易方式会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如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1月4日至6月5日五个券种的国债(696、896、9704、9905、9908)平均年波动率为6.7493%,而发达国家国债市场价格年波动率一般在1.8%左右。这种大幅的价格波动不利于稳健的机构投资者控制风险,同时也带来流动性差的问题,使国债与货币的高替代性优势难以发挥,但也为少数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价格、获取价差收益创造了条件。而证券监管部门并未将通过对敲等方式操纵债券价格如同监管股票市场一样列入违规行为的范围,也没有制定有关的法规制度,这为交易所债市的主力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采取类似于操纵股票市场的办法来影响国债二级市场价格,从中获取价差收益创造了条件。在少数机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时,促使价格波动剧烈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制度对价格操纵者是有利的。
(2)交易所的债券回购市场对于分享政策性收益的资金供求双方都是有利的
交易所债券市场中的债券回购市场的主要融入资金方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城乡信用社是主要融出资金方,债券回购交易以3天和7天期限为主。证券公司融入资金的主要用途是认购新股和参与股票二级市场,其中认购新股是主要目的。由于行政管制和“全民缺位”,中国股票一、二级市场一直存在极高的价格差,认购新股的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利率和社会平均利润率,而且是无风险的,这就在社会资金流中形成了一个高利率的“陷阱”,势必吸引全社会的资金向其中流动(孙国峰,1998)。但政策规定,金融机构中只有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认购新股,分享这个无风险的高收益,而其他金融机构则不能参与。证券公司和基金就可以从其他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来实现独占的政策性收益,并将这种政策性收益中的一小部分分配给融出资金的机构。交易所债券市场就是这种政策性利益驱动的资金流动的主要场所。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融入资金认购新股,扣除融入资金的成本后仍有很高的收益;其他金融机构不被允许认购新股,将资金融给证券公司也可以得到高于存放在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的收益,因此交易所债券市场形成了认购新股的政策性收益的分配场所,对于在这种特殊政策环境下形成的资金流动关系的供求双方都是有利的。
(3)交易所债券市场支持了股票市场,是证券监管部门所需要的
证券监管部门同时管理股票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股票市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交易所的债券回购市场为股票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这对于证券监管部门实现股票市场的政策目标是十分有利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证券监管部门视为支持股票市场发展的工具。
(4)当时市场交易主体规模较小,交易所模式已经满足了其交易需要
当时市场的交易主体中规模较大的是一些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但这部分机构数量不多,绝对的规模也不大,企业和个人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不多,交易的规模都比较小。证券投资基金还没有设立,国务院1996年45号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卖出持有的国债,因此商业银行也没有大规模介入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没有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也缺少对大宗交易的需求,交易所的指令驱动交易模式基本能够满易主体的需要。
(5)当时国债发行的规模小,对场外市场的要求不迫切
由于交易方式的制约,交易所市场是小额债券交易市场,最大的弱点是承担不了巨额的债券发行和交易。而当时中国财政仍是平衡财政,发行国债主要是用于还本付息和弥补财政赤字,国债发行规模不大,所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弱点没有突出表现出来,发行人和投资者都可以接受当时的交易所债券市场。
1997年以前,中国的债券市场选择了类似股市的模式,以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为主导市场。从交易所市场的表现上看,交易活跃,成为市场主体资金和债券运营的重要场所,在当时是成功的,在1997年前没有任何制度变迁的迹象。
(三)交易所债券市场为主模式存在问题
1997年以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以交易所债券市场为主的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1)中国没有独立的债券市场,尤其是没有独立的政府债券市场。政府债券等债券在证券交易所同股票一起发行、交易、清算和结算以及所有权记录,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是合二为一的。按照国际惯例,股票和债券都是在不同场所各自进行交易的,这使国债市场的清算和结算面临风险(丹尼斯.厄尔玛格利特.库兹1997)。
(2)没有建立起债券结算和托管的最低标准。关于债券市场的结算和托管标准,国际银行系统及其管理人和国际证券公司及其管理人的标准是不同的,国际清算银行作为管理银行作业的全球性组织,在建立债券清算和结算制度方面的态度比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更为积极和严格。由于采取了以证券公司和交易所为主的方式,中国的债券市场长期走了国际证券管理人制定的路线,离国际银行体系的惯例和标准越来越远。
(3)清算和结算结构分散。每个交易所和交易中心都有自己的登记清算公司,它们之间的清算结算规则各不相同,所有权记录的转移也很不方便。而且证券交易所的成员以证券公司为主,证券公司的信用水平相对低于商业银行,信用水平低的成员参加清算和结算系统,清算公司和交易所就容易遭受风险,而且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和清算公司合二为一,使证券交易所有能力放松债券托管和清算的要求来“活跃”市场,从而使清算公司面临更大的风险。
(4)集中撮合交易的交易方式使交易所债券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交易所债券市场采取集中撮合的交易方式,每个交易成员都以交易所为对手方进行债券交割和资金清算,一旦一家机构的大额回购不能到期支付,其抵押的债券价值又不足偿还本息,交易所就要承担损失。在场外市场,清算是交易的机构之间双边进行的,风险由机构本身承担,不会蔓延到整个市场。但在交易所市场是交易所承担清算风险,而交易所的资本有限,也没有明确和充分的财务担保,无法承受风险,交易不能向其他的投资者支付资金,这就会导致连锁反应,形成系统性风险。如果清算风险造成的损失超出交易所的资本,交易所就面临破产,从而使整个市场面临关闭的风险。在债券回购交易中,上海和深圳交易所都采取了“标准券”的做法,实际上成员都是将自己的债券存放在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公司,以此为担保与证券交易所进行融资交易,这样债券和资金的比例就至关重要,从交易所回避风险的保守性原则出发,折扣比例应低于市场价格,但证券公司等机构通过债券回购方式融资可以支持股票市场,交易所为了促进股票交易的活跃就放宽了折扣比例,如1996年财政部发行的896国债上市当日就跌破100元的面值,1999年发行的9908国债上市当日跌破面值,并长期徘徊在面值之下,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市第一日起都是按照1:1的比例确定回购比例的,这样当正回购方无法到期还款时,交易所在变卖债券后仍要承担部分损失,这实际上使本应与清算分离的交易机构暴露在清算风险之中。
(5)市场流动性差。流动性指金融资产在价格无损的条件下现金归位的能力,包括四维:宽度——由一定数量的证券的竞价和还价的程度决定;深度——在竞价和还价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证券的一定数量;及时性——进行交易的时间多少;弹性——在大笔交易被市场吸收后,价格恢复到原来的程度所需要的时间。流动性是构成非直接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投资者的交易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汉斯.J.布隆梅斯特因,1997)。交易所交易在上述四维的表现都不不能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要,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卖出数额稍大的债券就会使价格大幅下降,反之则会使价格大幅上升,机构投资者无法控制交易的成本,对债券未来价值也难以有准确的估算,这极大地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的债券交易。
(6)利率和价格没有代表性。债券市场利率和价格所产生的收益率曲线应当是全社会利率水平的基准,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价格大起大落,波动剧烈,其收益率难以代表社会长期利率水平,债券回购主要为股票市场融资服务,受一级市场发行频率和二级市场价格涨跌影响较大,利率波动更为频繁,参考价值较小。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
(一)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内在需求
(1)为维持国家经济和金融的稳定,需要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政府债券市场
政府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投资风险不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政府债券的投资者认为政府债券市场是安全而有确定性的市场,政府债券市场理应成为在政府明示或暗示担保下的“避风港”(丹尼斯.厄尔,玛格利特.库兹,1997)。而且安全的债券市场能够提供充分的流动性,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充分、灵敏、准确的信息和丰富的投资工具,是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在遇到内部和外部的冲击时,稳定的债券市场对于一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十分重要,亚洲金融危机与东南亚国家缺少健全的债券市场关系甚大(格林斯潘,1998)。债券市场对其他金融市场来说也至关重要,政府债券对于对于其他证券的发行者起到示范的作用,其交易价格产生的收益率曲线成为社会经济中所有利率水平的基准。因此和其他金融市场不同,政府债券市场都是由政府强力监管和深度介入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都代表政府,但财政部是政府债券的债务人,债务人管理债权人转让债权的交易行为以及投资者所有权记录的簿记系统并不合适,因此,通常是由中央银行管理政府债券市场。中央银行通常政府国库和国债发行,为实现政府筹集资金成本最小化,也需要为政府债券的交易寻求最佳结构。因此,需要有一个政府债券市场作为债券市场的核心。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券种包括国债、中央银行债券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都属于政府债券和准政府债券,较高的债券信誉和品质保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安全,也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2)中央银行实施间接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成熟的场外债券市场
建立市场化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构建这个体系需要创新和改造货币政策工具,而建立货币政策操作的客观基础也同样十分重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有两个路径,一是中央银行调整基础货币的数量和价格,通过商业银行的调整信贷资产影响货币的总量和价格;二是中央银行通过干预金融市场,影响金融市场的价格和公众的预期,直接影响(孙国峰,2000)。金融市场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在货币政策的第一个传导路径中,商业银行在受到基础货币变化的外部冲击后,首先在金融市场上调整资产负债,在力图消解外生冲击的努力后,由于基础货币的总体情况不会因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而改变,商业银行会再选择调整信贷资产。同时,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交易的压力会反映在基础货币市场的价格上,成为中央银行决策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和判断依据(孙国峰,1996)。在货币政策的第二个传导路径中,中央银行操作的信号直接反映在金融市场,从而直接改变公众的预期和收入支出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可见,金融市场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地位十分重要。金融市场要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载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金融工具本身的风险较小,可以为中央银行所持有;2、市场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3、市场有高度的流动性;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对价格的调控力较强;5、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交易;6、中央银行的调控不会影响该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并非各类金融市场都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载体,政府债券市场具备上述条件,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是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操作所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政府债券市场直接关系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控制力,影响货币的系统性稳定。政府债券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和货币稳定至关重要。
(3)加速货币在公众中的流动,提高金融效率
在当前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都是银行创造的。非银行公众获得用于媒介商品和金融工具交易的货币需要付出成本,即存款和贷款的利差。非银行公众之间的融资行为,使需要货币的经济单位可以从多余货币的经济单位得到货币,加速了货币在公众中的流动,提高了货币的使用效率,从而也减少了非银行公众总体上对货币的需求。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比较发达,货币存量的流动效率高,因此货币需求的增长慢,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增速也相应放慢。这种变化减少了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但也降低了非银行公众总体的取得货币的成本,从而提高了实质经济的效率。在发达国家,场外债券市场的规模都大大超过股票市场,对于加速货币流转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国的金融深化和公众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都有赖于场外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制度陷阱”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制度创新领导者的出现
从制度供求来分析,如果组织或操作一个新制度安排的成本小于其潜在制度收益,就可以发生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是能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及时捕捉到由制度非均衡产生的获利机会(诺斯,1991),但如果既定制度的有关主体都从现有的制度中获得利益,则现有制度内无法产生所谓的“第一行动集团”,反而产生了阻碍制度变迁的行动集团。而能从新制度得到利益的主体,如果过于分散,缺乏集体行动的力量,再加上阻碍制度变迁的行动集团的反对,制度创新就很难实现。这种状态并不能用偶然的路径依赖(诺斯,1990)以及“制度非中性”、“合乎理性的无知”(张宇燕,1993)来解释,本文将这种制度状态称之为“制度陷阱”。
1997年之前,中国债券市场的有关主体包括证券监管机构(证监会)、发债人(主要是财政部)、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城乡信用社、企业和居民)。上文论述了既有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制度中缺乏具有创新动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这其中财政部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债市场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场外债券市场,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规模大大增加也说明了这种需求的重要性,应当看到财政部是一个潜在的有创新动力,且具有行动能力的主体,但1997年以前国债发行的压力还不够大。1996年下半年开始财政部遇到了居民要求购买国债的压力,如果发展银行柜台的记账式债券市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财政部选择了比较容易实现的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形式,回避了建设场外债券市场。因此,既有的交易所制度没有产生制度创新的行动集团,陷入了“制度陷阱”,制度创新的主体只能来自既有制度的外部。
我们分析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者。交易所市场转为场外债券市场方式,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包括所有公民在内的全社会投资者,但这部分主体集体行动能力不强。既有制度创新的需要,又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央银行就承担了制度创新领导者的角色。
在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中央银行没有介入,在1997年6月16日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后,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促使中央银行成为制度变迁的最大收益者。
一是1997年9月,人民银行撤消融资中心,商业银行之间原有的融资渠道切断,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和海南发展银行关闭导致的银行间信用的瓦解,使得银行间的同业拆借交易陷于停顿。1997年9月后全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成交锐减,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仅有989亿元,比1997年的4149亿元下降了76.16%。这种由于银行的信用问题造成的同业拆借市场萎缩是很多新兴经济体都遇到的问题,在土耳其等国家,仅有几家银行之间进行同业拆借,大多数银行都缺乏信用,不能进行同业拆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发展以债券为抵押的债券回购市场以解决银行间融资问题。并且,没有债券回购市场作为银行的融资渠道,银行在缺少流动性时就必须由中央银行再贷款来解决,所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压力都将直接反应到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将失去对银行流动性的主动调控权,减弱货币政策的效力。对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的增加也加大了中央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这些都要求中央银行建设银行间的债券市场。
二是没有成熟的场外债券市场制约了间接调控体制的建立。1996年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由于没有场外债券市场的配合,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容量有限,因此1996年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量不足100亿元,1997年初就停止了。为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完成直接货币政策调控向间接货币政策调控的转轨,中央银行需要发展场外债券市场。
三是证券交易中心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出现的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在这些场所进行债券交易面临较大的风险,中央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需要建设规范的债券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安全的交易场所。
而且从广义上来说,中央银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因此建设场外债券市场,可以减少金融体系整体的风险度。
(四)银行间债券市场设计和建设的过程
在中国人民银行有了获取新制度收益的动力的同时,出现了制止股市过热的偶然性外部事件,进一步促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1997年6月以前,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成员包括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债券回购和债券买卖,资金流向主要是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债券回购的方式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1997年上半年,上海和深圳股市的股价大幅攀升,大量银行资金通过交易所债券回购方式流入股票市场是股市过热的重要原因。为抑制股市过热,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可使用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所托管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进行债券回购和现券买卖。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初期有16家商业银行总行成员,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交易系统进行报价和交易,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统一托管债券和进行债券结算,通过人民银行清算系统进行资金清算。
创建场外债券市场的契机是政府抑制股市过热而采取行政措施让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债券市场,这是学术界和银行界所未曾预料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的直接原因是调控股市价格的事件,因而一度被学术界认为是非市场化的行为。实际上,导致制度变迁的契机与新制度的性质和成功与否并无必然关系。这个偶然的外部事件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限制既有的交易所债市制度主体的反对行为,减少制度创新的阻力。
从中国的制度变迁历史看,新制度的出现大都是直接源于一些偶然性的外部事件。当制度变迁的成本较大,尤其是既有制度处于“制度陷阱”状态时,偶然性的外部事件往往是促成制度变迁的行动集团成功创新制度的必要条件。但直接促成制度产生的某一具体原因可以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而不能制造新制度的收益,因此一个新制度能否自我成长,主要取决于这个新制度能否不断地满足制度需求者的要求并创造出更多的制度需求者而生存下来,偶然性的外部条件本身并非一个新制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的场外债券市场的组建是以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切断资金流入股市渠道为契机的,这个契机减少了交易所债市主体的阻力,有利于制度变迁的进行,但也使得中国的场外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式出现,使场外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并不只有交易方式的区别,而且有市场主体的区别。在市场发展的初期,两个市场的差别,更多地体现在了交易主体的差别上。在一段时期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以银行为主,交易所债券市场没有商业银行。因此作为中国唯一的场外债券市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不能覆盖全社会所有的债券投资者,大大限制了功能的发挥。因此,扩大市场交易主体,逐渐将全社会的所有债券投资人都纳入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来,就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弥补先天缺陷的长期重要任务。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组建使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由交易所交易模式为主转向了场外债券市场模式为主,并且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介入债券市场,成为债券市场的主导力量,推动了债券市场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格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根据发达国家场外债券市场运行的经验,与市场交易主体和发行人充分协商来制定统一的市场规则,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发展市场。由于不同时期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各主体的利益需要也在不断变化,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几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演进特征。
(一)1997年下半年——撤消融资中心
1997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停止融资中心的自营拆借业务,着手解决融资中心的逾期拆借问题。作为主导力量的融资中心退出了货币市场,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货币市场运行的模式。原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通过融资中心拆借作来调节短期头寸,并实际上将对融资中心的拆借作为长期投资。撤消融资中心使金融机构认识到市场信用风险要自行承担,其短期融资转向以债券回购为主要方式,为给多余资金寻找出路,对债券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都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在清理撤消融资中心的同时,人民银行开始大量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员,97年下半年批准了48家城市商业银行入市,使这些商业银行在融资中心拆借渠道中断后通过债券回购方式进行融资,尽快转向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段时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主要满足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短期融资需要。
(二)1998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改革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凸显
1998年上半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贷款规模管理,直接货币政策正式向间接货币政策转化,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银行购买债券、进行债券交易的内在驱动力增强。货币政策改革的一系列举措从改造市场主体——商业银行的内部运行机制,培养商业银行的商业动机出发,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化的主体基础。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之初,只有从证券交易所转托管过来的407亿元国债和118亿元中央银行融资券,到97年底,加上前些年计划摊派的3083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债券总量也只有3508亿元,而且高度集中在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手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极少。1998年初人民银行设计出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案,作为下调准备金率的对冲措施,财政部向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共发行423亿元专项国债,在短时间内使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普遍持有了高品质债券,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债券持有量,改变了债券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人民银行于4月批准专项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交易,专项国债随即成为商业银行进行债券回购质押的主要券种。
1998年5月人民银行恢复了债券公开市场业务。中国的债券公开市场业务是从1996年起步的,受当时金融环境、市场条件、交易工具的限制,后来停滞了(戴根有,1999)。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公开市场业务发展提供了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公开市场业务迅速发展。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当时公开市场业务以买进债券和逆回购投放基础货币为主,直接为商业银行的债券交易提供了流动性支持,立竿见影地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活跃。这段时期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支持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革和公开市场业务的重新启动,中央银行获得了制度变迁收益。
(三)1998年下半年——组织推动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债
过去政策性银行主要依靠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计划分配金融债券的方式来筹资,中国人民银行在98年初提出了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债的改革工作,经过准备,9月份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首次化发行了金融债券,随后进出口银行也开始市场化发债。98年两家银行共发行了410亿元债券。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债的成功也带动了国债发行的市场化改革步伐,98年下半年国债发行中也加入了一些市场化的因素。由于发行利率由市场决定,为债券进入二级市场后流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出身市场”的债券增加,改善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结构。商业银行不断参与市场化的债券发行,直接增强了运用债券、进行债券交易的动机。商业银行开展债券分销业务,使越来越多的城乡信用社通过认购债券加入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快速增加。1998年下半年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1000亿元建设国债,加上2700亿元特种国债、423亿元专项国债和513亿元其他国债,全年年共发行国债4636亿元,发债的力度是空前的。政策性银行上半年计划摊派发债1590亿元,下半年市场化发债423亿元,全年发债2013亿元。98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存量达10103亿元,比97年底增加了2倍。
1998年初人民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分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入市,同时加快了批准城市商业银行入市,全年共批准了116家金融机构入市,市场成员数量有了较大的飞跃。98年10月,一直淡静的市场交易开始活跃,成交金额大幅增加,成交水平上了一台阶,至98年底,月成交突破了100亿元。一些商业银行开始积极运作,成为市场活跃的中坚力量。
199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支持了财政部大量国债的发行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从此得到重要的发债主体的支持,成为财政部发行国债的主要场所,也促使了政策性银行向完全市场化发债转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商业银行从购买债券中得到了收益,从而发债主体和商业银行成为了新制度需求者中的中坚力量,推动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1999年——债券市场化发行的深入和城乡信用社、证券公司、证券基金进入市场
1999年,在人民银行的组织和推动下,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市场化发行成为主流,政策性银行发债全面采用了招标方式,财政部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以底价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制度优势和市场主体优势,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中国债券发行的首要场所,1999年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记帐式国债2756亿元,占记帐式国债总量的89.3%。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1670亿元,全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全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占中国全年债券发行总量的74%,到1999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存量为13402亿元,可流通债券为10500亿元。
1999年初人民银行允许城乡信用社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自由进行债券交易,1999年有325家城乡信用社入市,这调动了中国金融体系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部分主体,金融机构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加入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大大增加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广度。人民银行同时采取渐进措施,逐步解决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问题。人民银行在98年10月首先批准了保险公司入市,允许保险公司将证券交易所的债券转托管到银行间债券市场,99年8月人民银行下发了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99年9月至2000年10月共批准了14家证券公司和全部的证券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交易主体的沟通使代表中国批发债券市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一些中小投资者参与的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相互连接,使货币政策能够通过货币市场影响资本市场。市场主体和工具的猛增使市场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突出反映在交易量上。1999年债券回购市场成交大幅放大,全年成交3966亿元,比1998年增加2945亿元。
银行间债券市场主体的扩大增加了新的制度需求者,交易的活跃提高了债券的流动性,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实际收益。从1998年开始我国出现内需不足,经济发展减速,企业效益下滑,商业银行难以找到好客户,贷款缺乏积极性,而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由于收益较高,安全性高,受到银行的欢迎。尤其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大银行来说,持有高品质的债券可以改善收益状况。从1999年开始,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商业银行利润指标的考核,商业银行加大了增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力度,持有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上升至11%。商业银行在增加债券本身收益的同时,将优质债券作为二级储备,减少了持有的超额储备,在需要流动性时即通过债券回购的方式融入资金,由于债券的收益明显高于准备金利率,风险也很小,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作也增加了收益。市场主体稳定的收益模式创造了制度的忠实需求者,是一个制度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1999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制度需求者获得收益的模式基本确立。
(五)200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始转型
进入2000年,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银行在一级市场的认购债券量和二级市场的交易量仍在增加,但份额开始下降。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人民银行扩大了市场主体,城乡信用社、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加入,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大银行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其他金融机构对一、二级市场的影响力增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和价格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200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成交15781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近3倍,现券成交681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784%,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显示出场外市场的制度优势。
2000年8月,中央银行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双向操作,即同时投放和回笼基础货币,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市场利率的调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中央银行可以始终将银行的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债券市场的资金供求就保持了均衡,原来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长期存在的银行资金同松同紧导致的交易量下降现象得到了消除,从2000年8月开始,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大幅增加,日成交最高达400亿元,市场的活跃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观察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的措施,可以发现有三条主线:一是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和增加债券存量,市场主体从1997年的16家商业银行总行发展为2000年8月底606家的各类金融机构,市场债券存量从1997年底的3508亿元增加到2001年4月的17131亿元。二是完善市场法规体系,由于操作和管理都有法规可循,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和回购交易都没有发生大的违规行为。三是指导建立债券托管体系。债券托管体系是债券市场风险防范的核心环节,债券交易系统、中央债券簿记系统、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等计算机网络系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强了市场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为今后的债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五)银行间债券市场制度的确立为有关主体提供的收益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出现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对于中央银行、财政部、商业银行等各有关主体都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有关主体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作,得到了实在的收益,这又促进了各有关主体更加积极地推动市场的发展。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中央银行在政策法规上规范市场,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支持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加大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的力度;商业银行将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运营的主要场所,交易规模增加,这些都推动市场加快发展。
(1)中央银行改革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和传导机制
政府债券的高信誉和稳定性使其天然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首选工具,而为使中央银行能够实现巨额债券交易,并且央行的操作不会太多地影响债券价格,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只有场外债券市场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基础,1998至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公开市场业务累计成交14025亿元,已成为央行日常运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调控基础货币,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这也标志着以贷款规模管理为代表的直接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向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为代表的间接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转变的顺利完成。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也为人民银行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提供了基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的,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组建以来,债券回购利率完全由交易双方自行决定,1998年政策性债券发行开始采取市场化发行,1999年国债也进行市场化方式发行,2000年起除凭证式国债外的债券发行利率已全部实现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也具备了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能力。这些都为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财政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政策性银行扩大资金来源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市场采取市场化发行方式,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提高了银行持有债券的积极性,因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债券发行有很强的承接能力。1998年至2000年底,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6528亿元,政策性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3725亿元,共计发债10253亿元,但仍然呈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在1999年6月人民银行最后一次降息后,债券发行利率仍然连续两年逐级走低。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力地支持了财政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政策性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
(三)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商业化改革进程加快
过去中国商业银行资产比较单一,贷款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70%,过高的贷款比例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和提高收益,也影响了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经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国有银行等商业银行大量持有债券、及时调节流动性、降低超额储备水平提供了空间。至2001年4月底,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为17131亿元,其中国债9371亿元,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7447亿元,其他债券313亿元。同期商业银行债券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为17%,该比例在1997年为5%,商业银行资产单一的情况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商业银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积极性提高,交投明显活跃,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运作也成为其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了银行经营的商业化改革进程。
三.政府主导的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变迁成功的原因与局限性
中国的改革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制度变迁,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主导外部规则的演进,社会成员为寻求恰当的内部规则也自发从事制度创新,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一些成功的改革都是民间首先创新,政府随后跟进,表现为民间产生改革需要并进行一些自发实验,政府再以法规的形式加以认定。而由政府主动推动的改革则经常与市场需求不完全相符,从而不能实现设计的理想效果。我们观察股票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市场都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理论铺垫后,由地方政府或民间机构进行实践探索,再由中央政府总结经验,规范组建市场,再颁布有关法规。
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则体现出和其他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特点,是难得一见的政府建立市场的成功案例。这个制度变迁过程表现为政府代表者——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推动,而银行等市场参与者跟随,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始终是政府主导,人民银行设计市场,制定方案,公布市场规则,主导制度创新,而市场主体创新的动力并不强。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也不断完善。
(一)制度变迁成功的原因
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在中国债券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与其他经济领域改革的不同之处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不是完全外生于市场的制度创新组织者
作为推动这个制度变迁的政府代表者——中国人民银行,它和债券市场的关系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同,人民银行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更接近于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因此贴近市场,制定市场规则不是采取单纯的行政性指令方式,而是充分和市场交易主体沟通,而且也使得和政府在其他经济领域改革的收益主要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同,人民银行更容易从市场发展中直接得到收益,提高了决心和行动能力。同样是政府部门的财政部在债券市场中的角色则主要是一个市场主体——债券发行人,其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债券发行数量和降低发行成本。这些都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虽然是政府主导,但并没有什么行政化色彩。
(2)激进式的创立和渐进式的发展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中国人民银行以规定的形式在1997年6月16日建立,市场框架也同时形成。和中国许多经济领域的改革不同,没有经过试点,而是直接组建,这种激进式的创立,缩短了变革时间,有利于克服原有制度利益集团的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变迁成本,摆脱。而且当局具有充分的知识也为这种激进式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激进式创立的另一个好处是迅速产生了新的制度需求者,商业银行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作,迅速地在改善了资金融通,调整了资产结构,得到了制度创新的收益,因此新制度就具有了强有力的支持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创立后,中央银行又采取了渐进式的发展措施,循序渐进地推出新的规则,完善市场制度框架。由于市场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渐进式的发展使市场主体容易接受新的规则,通过一些商业银行的率先运作,为其他市场主体提供了范例,从而使市场主体的商业意识和对制度的理解能够基本上保持共同进展,减少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成本。
(3)中国人民银行拥有较充分的知识
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对市场经济制度性质几演进过程的风险缺乏相应的充分知识,因此才“摸着石头过河”(杨瑞龙,杨其静,2000)。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创立和推动过程中,人民银行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场外债券市场运作的经验,知识较为充分,而社会各界和市场成员交易所模式比较熟悉,对场外交易方式认识不多,制度的推出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制定新的市场规则,通过一些反应敏锐的商业银行的率先运作,再逐渐为市场所接受,这减少了制度变迁的成本。
(4)银行间债券市场一开始就是集中统一和有序管理
中国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都走过一条从分散到统一、从无序到有序的漫长改革过程,期间经过多次重大风险,支付了较高的改革费用,并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设置很多障碍。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从一开始就是高度集中统一,债券统一托管在中央结算公司,债券市场化发行统一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进行,债券交易通过拆借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报价谈判成交,债券结算通过中央结算公司的中央债券簿记系统登记结算,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按照中央银行制定的市场法规运作。统一的市场条件和规则避免了风险,保证了市场运行的规范有序,市场建立以来没有发生一笔重大违规或违约行为。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以及商品有所不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集中托管和有序管理建立了投资者的信心,统一的市场规则提高了市场运作的效率。
(5)市场主体并非民间力量,制度创新只能由中央银行推动
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看,起主导作用的是工、农、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很难归入“民间力量”的范畴,因此缺乏推动制度变迁的动力,没有自发产生市场规则,需要外部力量来推动市场的建立。中央银行既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负责监管商业银行,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合适主体。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局限性
从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变迁过程可以看出,在整个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信用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参与交易的主体受到严格的约束和限制,市场中所交易的品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国债及金融债券。这些,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以来得以平稳运行并发展的主要原因,但这些因素也是中国债券市场作为一个市场,其发展受到约束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认识到由于政府信用为主造成的现行市场的三个主要缺陷,理清政府信用与民间信用的关系,将政府信用为主过渡到民间信用为主,在这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构建真正的机构投资者
中国的场外债券市场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偶然性的外部事件和有关主体的共同需要,采取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式。这种制度形式的有利之处在于迅速地使各主体得到了收益,从而保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制度的确立和快速发展。但新制度在实现了最初设计目的的同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以债券回购为主,主要起到了银行间的债券抵押拆借的功能,而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债券价格发现等重要功能都没有实现,市场的主体——商业银行还没有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并不是完全市场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规模还很小,银行间债券市场距离覆盖全社会的场外债券市场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需要继续大规模扩大交易主体,培育真正的机构投资者。
场外债券市场的优势在于分散和低成本,因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应当扩大到所有金融机构、非金融的企业和居民个人以及非居民,做到所有想进行债券投资的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参与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来。同时,对于场外债券市场来说,商业银行持有债券的主要目的是作为二级准备金,现券交易的意图不强,同时银行作为特殊的一类金融机构,对利率和价格的判断和非银行公众是不同的,因此银行是债券市场重要的投资者,但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的作用更加重要。而且,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运作的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商业动机和商业传统,更难发挥真正的机构投资者所起到的作用。国有证券公司和国有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在行为上也类似于国有企业,因此在对上述国有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应当组建债券市场基金,以培育真正的机构投资者。
(2)发展公司债券
政府债券可以为债券市场提供一个基准,但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活力的角度看,公司债券的发展比国债的发展更有重要意义。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负债结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建立企业的主动型融资渠道,建立民间信用。同时,公司债券的发展也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一个有足够广度、深度的场外债券市场必须具备足够的可流通债券。在现有的国债发行体制下,国债发行主要是为财政政策服务,和财政赤字挂钩,国债的数量受制于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时间,因此国债的余额难以保持这几年的高速度。政策性银行的债券发行是支持资产扩张,增长幅度也有限。公司债券的扩大对于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和数量有重要意义。
(3)设计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债券作为利率型金融工具,价格主要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利率变动是跟随经济周期的,变动方向会保持一段时间。如果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利率的上升态势,则债券价格必然逐级走低,对持有债券的投资者来说,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损失。因此,发展债券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这对于长期进行大量债券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更加重要。债券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大发展和市场交易规模扩大的重要前提。
银行间债券市场能否实现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取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制度的组织者——中国人民银行对新制度的潜在收益和行动能力,以及市场交易主体和发行人对新制度的潜在收益。
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各主体对制度创新有潜在的收益:中央银行面临着货币政策操作改革的深化,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在数量上已经可以完全实现目标,但要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扩大操作传导的范围、提高操作的影响力,就需要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为降低发债成本,需要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商业银行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金的优势上,其网点优势还没有发挥,如果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扩大,商业银行可以为企业和个人参与市场交易提供中介服务,将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和个人是现在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外的制度创新潜在收益者。在当前低利率的背景下,融资的收益大于投资的收益,因此企业在公司债券发行方面有较大的潜在收益,会形成制度变迁的动力。由于企业和个人的拥有的债券知识少,加上交易成本,对债券交易的需求较少,购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的潜在收益要通过组建债券市场基金来实现。在各有关主体的需求作用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制度创新是可以预见的。
参考文献: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美)阿尔钦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周业平,“储户、银行与企业多边合约的优化研究”,《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丹尼斯.厄尔,玛格利特.库兹,“中国国债清算和结算的风险及减少风险的计划”,《世界银行中国国债市场风险控制机制与信息管理咨询项目报告》,1997年9月
奚君羊,张霄虹,“发展中国国债市场的对策思考”,《金融时报》,2000年6月
道格拉斯.G.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4年
孙国峰,“改革新股发行体制势在必行”,《中国证券报》,1998年
孙国峰,“全民缺位——股票发行体制成因探究”,《资本市场》,1999年9月
孙国峰,“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
孙国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论文,1996年
孙国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和银行运行”,《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中国金融年鉴》1997、1998、1999年
道格拉斯.G.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OECD,《OECD转轨经济中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家经验和未来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