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03 20:49:31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1篇

从12月底来公司到6月,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1. 刚到公司,前两个月比较茫然,但我一心想着把工作做好,进入工作状态。初来乍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外贸部优秀的同事给了我不少帮助,从熟悉产品到开发新客户,一步步走来,过程虽然艰辛,但结果总是给人鼓舞。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产品知识,到电话营销,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外贸业务员如何开始工作,进入状态,取得订单。开始的两个月,没有任何平台,这是公司对我的考验,也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考验。就如野外拓展中的“空中抓杠”,只有克服自我,才能真正的成功。到第二个月,从网上大海捞针,到最后重点客户培养,最终出了样品单,虽然金额不多,但是却给了我信心。总结这一单,最重要的是客户积累,培养重点。这一点要得益于平时戴总让我们做客户档案,分析客户,并保持和客户联系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清楚自己目前客户的联系状态,进而掌握订单的状态。

2. 从二月份拿到阿里账号,我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里想感谢公司给我这样一个可利用的优质平台,让我客户资源很快上升,并学会如何处理询盘,跟踪客户,并达成订单。三月份太阳能热水器客户开始积累,并取得南非客户的样品单,目前对方还在测试阶段,订单大概要8月份才能确定。总结这一单,并没有什么诀窍可言,最重要的是跟紧客户。虽然只是几百美金的样品单,但是在这个客户身上花了很大心血,记得2月底至3月份每天晚上都会和客户聊天聊到很晚,一般是客户提醒我该休息了,我才下线......正因为如此,客户才如期参观工厂,并顺利下样品单。总而言之,跟客户的感情是需要长期培养,关系好了,机会自然就多了。

3. 4月和5月,我个人的业务都处于低谷期,太阳能电池板的样品单出了4个,热水器出了一个样品单。这段时间,可以说还是处于摸索状态,出单心急,所以每碰到一个客户,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付,也许是白费心思,但觉得是值得的,因为经过这段过程,我能够更好的判断客户的心理状态,判断客户下单的可能性有几成,哪些客户是优质客户。6月份下单的美国affordable solar也是这段时间培养出来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是最终我看准了这个客户,而且认定是优质客户,终于经过2个多月时间,定金顺利到账。总结这段时间我的付出,当然很多是不值得的,比如有些客户是考察市场,观望行情,这样的客户可以不用花太多的精力,这样的客户不仅难缠,而且很麻烦,问题一大堆,你要不停为他搜集信息,解答问题,到最后,他也不会下单,然后消失。像这样的客户要等他的订单,估计要一年或者两年时间。而美国客户,他问题也很多,根据我的判断,他有单,所以我会很耐心,很细致为他一一解答;因为他有单,我几乎每周都会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记录对方的进展,到最后的程度是,对方一接到我电话,听到我的声音,就知道我是浙江华锦的tracy,这个时侯,我就肯定,这个客户下单,一定会下给我。当然结果也是这样的。

4. 6月份,询盘很少,新客户的开发也就比较少,有两三个客户可能会下样品单。同时,跟老客户保持着紧密联系,尤其是出过样品单的客户。可以说,经过半年,我工作进入状态了,老客户差不多积累起来了,只是需要维护好,让样品单客户尽快翻单。同时,客户订单下了之后,配合其他部门,将客户要求反馈给采购部,生产部,以确保订单准时并无差错,赢得客户!

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大致如综上所述,虽然上半年总的销售额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我客户资源有限,很多客户还处于培养阶段,而下单的客户也都是样品单,样品单金额一般都比较低,这就导致销售额比较低。对于下半年的工作我很有信心,也希望公司对我有信心。

会上我也给自己定了目标,这个目标是要用行动去实现的,而不是空谈。下半年总目标是12万美金。很难细化,每个月能做多少,但是我相信,如果样品单客户维护好,继续翻单,这个任务并不难,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就目前客户的跟踪情况,7月份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如下:

1. 顺利处理美国客户订单,70%余款收回,这样7月份至少可以完成3万多美金。当然不能只盯着一个客户。墨西哥客户太阳能电池板样品测试已成功,客户也比较满意,目前正在谈一个小柜的订单,根据和客户的联系情况,以及私人关系,目标7月份拿下订单。对于这样的客户,当然是要像猫盯着老鼠那样,抓紧,不放松,有望7月中旬收到定金。所以给自己7月份的目标是5万美金。

2. 其余每个月的任务,很难细分,因为和客户的进展是在变化的。希望每月的任务能提前一个月定下来。

3. 还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帮助新业务员适应公司,尽早做出业务。目前,只有郑蓉是我负责,我会耐心为她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她早日为我们公司外贸业务作出成绩。

我知道,对于工作的计划也许还不让人满意,在我个人的便签纸上面,每一天的计划,都一条条写下来了,每天的计划我相信是为我大的目标服务的,所以会脚踏实地做好。

在公司这半年时间,我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同事领导给我提出,我会虚心接受,并改正,争取做得更好。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也会配合公司的各项制度。对于公司,我也有以下建议:

1. 对待资源资源。在上面的工作总结中,我提到,网络平台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有了平台,业务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客户积累量也突飞猛进。所以希望公司在资源分配上,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因为这个对每个业务员都狠重要!

2. 对待样品。因为前半年,我出的大都是样品,所以对这一点体会比较深刻,如果样品单客户能培养成定期下单的长期客户,那目标是很容易实现,也为公司的长期客户做出贡献。我提出这一点并不是说我的样品出了问题,相反,我出的样品,客户都比较满意,测试也很不错,所以我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因为样品是客户对我们产品的初步审核,是我们取得订单的关键。

第2篇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港城当崛起,外经争先行”为实践载体,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峻形势下外经贸工作仍然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前提,进一步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任务。我局注意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常利用会议、墙报、专栏等宣传媒介,引导大家联系外经贸工作的实际,深入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差距,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把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使每个机关工作人员思想上有所触动、工作上有所行动。通过各种类型的宣传动员,全体干部提高了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按照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重点和时间要求,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以建章立制为基础,以政务公开为重点,以强化素质为核心,以推进廉政建设为保障,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工作思路,有力地保证了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制订了《**市外经贸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负责对局机关效能建设的领导。局长第一把手是全局机关效能建设责任人,分管的副局长是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责任人,各科负责人是本科室机关效能建设的直接责任人,使机关效能建设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二)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做到标本兼治、注重长效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我局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着眼长效,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用岗位责任制来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用承诺制来明确每个岗位的服务要求,用公示制来推行本局各项政务的公开,用公开评议制来强化局内部的民主监督,用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同时还制定了科学量化、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干部年终述职、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从而实现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制订制度的基础上,我局认真抓好已出台的各项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决不把制度当作“稻草人”摆设,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一是认真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降低了公用物资采购费用。二是严格控制办公费用。办公室电话话费采取限额包干制,一般科室电话不开通长途功能,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异常话费单据实行责任追究;一般性文件都采用电子版,并且对电脑耗材、纸张使用消耗实行登记制度。三是压缩接待费用支出,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报销手续。四是严格落实公车管理使用规定,做到定点停放、合理调度,提高使用效率,有效控制了公车私用。五是节水节电,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四)以强化干部素质为核心,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机关效能建设的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是机关效能建设的核心。在抓好干部队伍教育方面,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机关中广泛开展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教育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强干部培训和锻炼,增强机关干部依法行政的本领、履行职责的本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提高班子成员对机关效能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大局观念,破除“本位主义”,提高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消除各种不必要的顾虑。其次,重视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联系个人的岗位职责和思想实际,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运用正反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第三,搞好干部业务培训。积极组织有关机关工作人那员参加省、市统一组织的业务培训,使干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开拓了思路,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二、主要成效

通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市外经贸系统干部精神面貌发展了较大的变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力地促进了外经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机关作风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通过抓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明显增强,大家逐步摒弃了小团体思想,增强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

把全部精力放在促进改革发展上,放在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上。

(二)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中,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了大家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之所急,能办的事情马上办,不能办的事情耐心向服务对象解释清楚。

(三)遵纪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效能建设和遵纪守法方面,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能按制度和规定要求严格遵守,管好自己,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上半年我局没有发现任何违法违纪的人和事,没有人受过党政纪处分或刑事惩办。

三、存在问题

(一)宗旨意识不够强,群众观念淡薄。具体表现在深入基层少,深入扶贫联系村搞调研少,下企业指导工作少。

(二)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个别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三)规章制度抓的不够严。不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出现时紧时松的现象,上下班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请销假制度未能很好的履行。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按照“以人为本,提高效能”的要求,把加强全局干部的教育,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要认真开展思想道德纪律作风教育,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机关干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

第3篇

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迅速放缓,上半年同比增长仅3.70%

报告显示,今年1季度出口贸易额监测显示同比增长3.90%,2季度同比增长2.84%,上半年总体同比增长为3.70%;第2季度增速明显放缓,至6月份遇强冷,增速下滑明显;月度走势上,1月集中出货,同比增长较高,达到11.27%,2、3月处于年初开工筹备期,出货同比基本为零增长;2季度4、5月份表现较佳,同比增长速度较高,但2季度三个月同比出现递减,至6月份同比增长不到1%。

13大行业增长数据显示,化工行业与车辆船舶行业上半年除1月外,其余同比基本为出现负增长,总体水平尚低于去年同期,两行业出口尚未真正复苏;电气电子行业作为中小企外贸的主导行业之一,增长趋势不太明显且波动较大,增长后劲略显不足;机器机械行业与陶瓷建材行业增长明显,且相对稳定,尤其以机器机械行业更加突出。

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迅速放缓,上半年月度平均同比仅3.30%

月度走势显示,上半年1季度受传统春节假期的季节影响明显,1月集中出货,同比增长较高,达到11.27%,2、3月处于年初开工筹备期,出货同比几乎没有增长;

2季度4、5月份表现较佳,同比增长速度较高,但2季度三个月同比出现递减,6月份同比增长不到1%;

化工、车辆船舶两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化工行业与车辆船舶行业上半年除1月外,其余同比基本为出现负增长,总体水平尚低于去年同期,行业出口尚未真正复苏;

电子行业增长后劲不足

从3月份开始汇率波动影响逐步加剧,汇率波动影响指数一度走高,至4、5月份到达高峰,高出临界点12点多,6月汇率波动影响略有回落;

调查结果显示,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深远:

1) 外贸结汇盈利缩水,外贸企业利润挤压;

2) 接单信心不足,尤其是3个月以上中长期订单几乎望而却步;

3) 近期内以短期订单为主,单价较低,运营成本迅速增加;

新订单3个月连续萎缩,三季度开局很难摆脱低迷形势

新增订货量指数3月份以后一路下滑,至6月收于96.88,跌破临界;新订单萎缩导致出口货物量节节下滑;

作为指数中最重要的先行指标,新增订货量持续萎缩反映未来三季度开局很难摆脱低迷形势;

核心成本虽未呈现大幅增长,但依然居高不下

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作为核心成本因素,在上半年除3月份季节性剧增之外,二季度表现相对平稳;

但是整个上半年,两个核心成本因素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上,其中劳动成本指数上半年平均收于111.00,高出临界点11点,原材料与能源成本指数平均收于107.68点,高于临界点7.68点;

开工率接近临界,盈利能力(水平)最终降至临界以下,生存堪忧

第4篇

一、下半年面临的挑战与有利因素

(一)主要挑战

1、高耗能产品出口激增加大节能减排压力

上半年,我国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持续增长,产品出口大幅增加,使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恶化。1—6月,焦炭及半焦炭出口140万吨,增长507.9%;钢坯及粗锻件出口12万吨,增长1322.7%;钢材出口2358万吨,增长152.3%;未锻压铝出口35万吨,增长367.5%。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量增加,一方面导致我国用电量和能源消耗增加,使我国万元GDP能耗出现反弹;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污染物在国内的排放。这给下半年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同时,保持出口贸易继续较快增长增加了难度。

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外贸成本

2010年3月,世界能源价格同比上涨53.1%,金属及矿产价格上涨60.6%,农产品上涨18%,铜上涨99%,铝上涨65.1%,国际石油价格回升到85美元/桶。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当前贸易条件指数处于近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贸易条件明显恶化。

3、贸易保护主义干扰有增无减

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126亿美元,去年我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0%,反补贴占全球75%。2010年上半年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38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23起、反补贴3起、保障措施11起,特保1起;案件数量同比虽下降32%,但直接涉及我出口金额63亿美元,同比持平。此外,美国还对我国发起337调查,申诉10起,立案6起。

4、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强

2010年初,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企图用“汇率操纵国”的帽子压迫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后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又导致欧元不断贬值,造成人民币实际上对欧元升值。专家预测未来18个月,欧元对美元汇率将跌到1.1,人民币对欧元升值12%。6月19日,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再次出现缓慢升值趋势,截止7月底,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升值1%以上。

5、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出口竞争力

在近两年陆续出现工厂“招工难”后,企业工人工资上涨已经席卷全国,一些企业工资的上涨幅度超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水平,这对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影响。根据香港贸发局调查,2010年上半年珠三角平均工资上升17%,总生产成本提高4—6%;从2010年5月1日开始,广东最低工资平均上升21%。上半年,全国14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升幅近20%,东南沿海地区出口企业薪资水平普遍上涨。

(二)有利因素

1、全球经济和贸易呈现回升势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8日的最新预测,将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从4.2%上调为4.6%;同时预计我国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增长3.3%,欧元区增长1.0%,日本增长2.4%;新兴经济体中印度增长9.4%,俄罗斯增长4.3%,巴西增长7.1%。全球经济整体向好为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6月份WTO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长25%,其中,出口增长27%,进口增长24%。目前趋于活跃的贸易商品已经从初级产品、非耐用消费品延伸至耐用消费品和投资类产品。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未来国际贸易活动仍将保持活跃趋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3月的报告,世界贸易在经历了70年未遇的下降之后,2010年将出现强劲反弹,增速将达到9.5%,其中,发达国家出口预计增长7.5%,世界其余国家出口预计增长约11%。

2、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向好

2010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1.1%。5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8%,连续13个月位于50%以上,但比4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0个行业有16个行业高于50%,其中,两个行业达到60%以上。一季度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景气调查中的外贸企业(指出口占总销售40%以上)订单指数为59.3%,比上季度提高4.6个百分点,比上年一季度高29.4个百分点,此外加工贸易进口高速增长,这些都预示出口贸易比较乐观。

3、稳定外需政策有新内容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台出口退税政策,虽然略有微调,但基本只针对“两高一资”产品,如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406个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一政策短期内对出口将产生一定影响,但于大局无碍。其他政策,如出口信用保险、贸易便利化、鼓励进口等政策都没有发生变化,反而有进一步完善加强。2010年一季度,有关部委又先后出台了“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等政策。二季度又采取措施扩大跨境交易的人民币结算范围。

4、低基数、高价格将提高名义增速

2009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大幅度下降23.5%,进口下降20.2%,低基数将抬高2010年二季度进出口增长速度。此外,国际石油、金属、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飚升,使未来几个季度进出口价格指数上升,外贸名义增长速度也将提高。

二、对下半年进出口增长情况的预测

总体来看,受世界经济复苏、国内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国际商品价格上扬、基数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下半年将呈继续回升之势。初步预计,全年外贸出口增长25.4%,进口增长33.6%,顺差1631亿美元。

从进口贸易方面来看,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稳、国内投资需求放缓的影响下,进口大幅增长的局面将有所转变,下半年进口增速将逐步回调至19.3%左右,在同期高基数影响下,四季度进口增速将处于全年最低。

从出口贸易方面看,在世界经济向好、国际贸易活跃的背景下,出口仍将保持良好势头,但是受同期基数、欧债危机、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出口增速相比上半年明显放缓,初步预计,增速为17.8%左右。从商品结构看,5、6月份一度出现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冲动现象在政策的制约下增速将逐步回落,出口商品结构将得以优化。

由于下半年出口增速仍然低于进口增速,尽管贸易顺差相对上半年将有所增加,但顺差额仍然只能达到1078亿美元左右,低于上年。

三、建议

鉴于2010年下半年,我国外贸运行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建议对外贸易政策应保持基本稳定,在总结各地方和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上,而不要频繁变动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

(一)树立新的外贸发展方针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坚持“转变方式、开拓市场、优化结构”的方针,继续毫不松懈地执行已颁布的外贸扶植政策,保持外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继续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继续坚持金融扶植政策、继续坚持贸易多元化政策,以继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世界市场份额为目标,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二)按确定规模、差别对待的原则,继续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继续下调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逐步加以限制。在此基础上,确定全年出口退税规模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合理比例,并纳入预算管理。在明确出口退税资金总额的基础上,合理分配退税资金的使用,实行差别化出口退税政策,差别化既要体现产业和产品政策,也要体现地区政策和区域经贸合作政策。争取在“十二五”的前一两年能够摸索出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又有利于优化商品结构并保持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的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体系。

(三)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本来意义,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固然会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但它的本质意义并不是单纯地提高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要在“形成机制”上做文章,而不是在汇率水平调整上做文章。尽管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但一味地缓慢小幅上涨也会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既不利于进出口稳定运行,也不利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当前应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形成机制改革的切实步骤,特别是针对人民币对欧元大幅度升值的实际情况,如何结合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必要的浮动。

第5篇

一、上半年工业及外向型经济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概况

6月止,(1)完成工业总产值58.5亿元,同比增27.1%(增幅列全市第二位),完成年计划52.2%;产品销售收入57.1亿元,同比增27%;产销率97.5%;规模以上企业185家完成产值29.2亿元,同比增45.6%(发改局31.5%)(增幅列全市第二位),完成市年计划52.1%;实现销售收入28.9亿元,同比增43%;产销率为97.6%。(2)外贸出货值14.3亿元,同比增24.1%;其中自营出口8600.6万美元,同比增15.7%,完成年计划46.5%,其中加工贸易1284.9亿美元,同比增760.5%(增幅列全市第二)。(3)完成工业投入6.6亿元,同比增15.7%,完成年计划45.8%,其中技改2.1亿元;工业园区基础投入5870万元;竣工投产企业23家。(4)引进内资65个项目实际到位5.2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增240.5%,完成市下达任务80.3%,预计总投入18.5亿元;新批外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2820万美元同比增109.2%,实际到位2601.9万美元同比增126.6%,完成年计划52%。(5)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完成来料加工费收入9119.9万元,同比增49.5%(增幅列全市第一),完成年计划56%;巩固和发展经纪人596名,同比增21.6%;完成10个镇乡街道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分会成立。(6)全区工业企业入库税收14760万元,同比增2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入库税收10220万元,同比增32.1%。

综上所述分析,今年上半年工业及外向型经济运行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应当看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原材料上涨带来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二是欧美贸易磨擦增大,如欧盟“二项指令”给出口难度增大;三是新批土地供地慢,项目建设进场不快。列入市里考核的工业投入、引进内资(80.3%)、引进外资(52%)、自营出口、规模企业产值(52.1%)以及区里明确的工业产值(52.2%)、来料加工费收入(56%)等八项指标中的工业投入完成市年计划47.1%和自营出口完成年计划46.5%,两项不能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下半年,只有我们上下努力,克服困难,全年工业及外向型经济主要目标任务才能够实现和完成。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做好政策宣传兑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一是做好政策完善。按照区“整合、创新、完善、充实”的要求,我局对工业投入、招商引资、项目包装、用地机制、外贸出口、优化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拟出建议稿。区委[20*]2号文件下发后,已将市、区政策汇编和内外资投资指南各印发5000册和2000册。二是开展政策宣讲。进行了一期镇乡街道分管领导、工服中心主任及办事员、强优骨干企业主及外贸企业业务骨干培训。三是及时兑现政策。今年2月,兑现上年度各种政策奖励(资助、补贴)1292.71万元(其中技改394.68万元、标准厂房158.86万元、外贸及摊位543.67万元、考核195.5万元)。

(二)以“两年”活动为契机,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一是汇总调查难题。3月中旬,组织全区地毯式调查,上报难题91件,涉及企业67家,其中:上报市办理9件,转区有关部门办理27件、发镇乡街道和两区55件,截止6月22日已办结52件,完成57.1%。二是组织银企对接。5月15日召开银企对接洽谈会,区六大银行与50余家企业洽谈,达成意向贷款12个项目金额1.39亿元,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月止,六大银行发放贷款总额46.75亿元,新增贷款6.54亿元,同比增16.3%,新增企业144家,其中31家小企业贷款3080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瓶颈制约。三做好项目包装报批。完成20个市重点项目的包装报批(金经投资[20*]12号),其中省级立项3个(浙经贸投资[20*]196号),分别为日普电动、南博电子和新天衣薄膜三家企业;其中南博、新天衣土地指标601.8亩。

(三)上下努力,改善外贸结构。一是主动服务。半年来走访出口企业20多家,宣讲扶持政策,研究去年加工贸易增幅趋缓问题,邀请海关等职能部门上门指导业务,全区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14.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6%)6.9个百分点。二是做好联合年检。今年全国实行网上联合年检,涉及61家企业、7个部门,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三是组织企业参展。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消博会、浙洽会等会展活动。有6家企业(8.5个摊位)在广交会参展。4家企业(4个摊位)参加香港亚洲五金展。13家企业(23个摊位)参加五届消博会,成交537万美元。四是协助做好外资催资等其它工作。协助招商局进行外资批文办理和催资工作,上报二个机电出口产品研发项目(日普、通达)。组织企业申报“*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

(四)加大扶持力度,抓好“来料加工富民工程”。一是兑现和完善政策。做好区政府召开的来料加工会议筹备工作,表彰168个单位和个人,兑现奖励29.2万元;获得上年度市级优秀加工户5个、优秀经纪人3名、先进个人3名、先进集体3个;完善《*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料加工富民工程”考核办法》、《*区20*年度来料加工考核办法》。二是组织推介贷款。有146人参加与银行对接活动,有7名经纪人获贷款125万元。三是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及分会的建设。召开区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会议,完善协会章程,加强协会工作的指导,完成10个镇(乡、街道)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分会的组建指导工作。

(五)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一是完善制度。完善《经贸局20*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意见》、《20*年度经贸易局主要工作要点》和《20*年度经贸易局工作计划分解》。二是落实责任。拟定镇乡街道指标分解方案,落实本局今年100项主要工作,并落实到科室和班子成员,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三是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简化、提速要求,我局经与省、市经贸、外贸系统做了大量衔接工作,对原来11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了精减,保留审批1项,提速30%以上,能当即办结的当即办结。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及举措

当前我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电运支撑条件改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工业经济总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在全国经济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议中,从温总理提出的下半年十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切实把好土地闸门、信贷闸门、节能降耗关、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分析,下半年国务院可能出台一些宏观调控的微调政策,因此下半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继续实施“工业强区、开放带动”战略,应对宏观调控新形势,研究下半年工作新措施、新办法和新思路,加快推进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1、继续抓好建设项目。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市20个技改项目和3个省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影响建设工程进度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做好已批违法用地项目的供地和开工督促工作。进一步加大192个项目开工建设的督促,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配合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妥善处理好工业用地的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2、继续抓好总量扩张。一是注重质量招商。加强国内外大企业、大客商、大项目的信息收集,由大招商向招好商、招大商、招外商转变,实现国内500强或世界500强或中国名牌产品在我区落户“零”的突破。二是调整招商思路。加大对温、宁、台地区及省外苏州和昆山等地区招商力度。三是鼓励企业招商。做好以企引资,以贸引资工作。做好不占用地指标的外企增资嫁接和扩资扩规模项目的工作。

3、抓好有关展会活动。一是做好11月份省政府在杭州举办的工业博览会的参会组织工作,组织我区有一定科技装备含量的制造业产品企业参加工博会,并在会上进行签约;总投资2亿元以上,每亩投资强度200万元以上,对省外投资或与省外联合投资的工业项目可以争取带土地指标;二是做好11月上旬市工科会的参会组织工作,积极动员企业参加会议和活动,并组织有招商引资项目的镇乡(街道)参加签约仪式;做好在外*籍企业家调查摸底,参加市“回归创业工程”,形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趋势;三是做好义博会参会和义乌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活动组织工作;2个摊位,由联络处组织经纪人布置。

4、继续抓好外贸工作。一是抓加工贸易。加大加工贸易的服务力度,化解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二是抓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点,应对和研究欧美贸易壁垒,提高企业反倾销能力。三是抓主体建设。做好自营出口获权企业服务,加大催促企业出口力度,并帮助解决一些困难。

5、继续抓好扶优扶强。一是抓政策兑现。确保财政资助和奖励资金项目的清理、准确、及时兑现,充分发挥区财政“四量拨千斤”作用。二是开展节约能源和资源工作。做好新墙材、散装水泥推广,加快项目验收和抵押资金的退还,减轻企业负担。做好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工作。

6、继续抓好来料加工。一是加强业务对接。进一步发挥义乌联络处的作用,做好来料加工业务联系。二是指导协会开展活动。督促经纪人协会定期开展组织活动。8月下旬举办一期经纪人协会分会理事(常务理事)的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二是9、10月份期间,组织来料加工“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比武,促进加工户提高技能,增加工收入。三是做好特色村(点)命名工作。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鼓励争创特色村(点),鼓励企业到村设立加工点。

第6篇

关键词:江门市;外贸人才;需求

一、江门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江门市对外贸易稳步发展。2006年江门市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7.8亿美元。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江门市进出口总额下降16.04%。2010年江门市进出口快速回升,全市进出口总额143.40亿美元,同比增长29.89%,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相比增长9.05%,其中,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4.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96%。2006—2010年,江门市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八位,年均增长9.63%。

据统计,一般贸易占江门外贸的半壁江山,且增速较快。2012年上半年,江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44.8亿美元,增长25.4%,高于全市外贸进出口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占江门市进出口总值的54.6%。其中,出口32.6亿美元,增长20.6%;进口12.2亿美元,大幅增长40.3%。同期,江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34.6亿美元,增长21.3%,占江门市进出口总值的42.2%。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1.6亿美元,增长69.8%,占2%。前十大出口商品出口值均超过1.5亿美元,其中,集装箱出口增长迅猛。2012上半年,江门市前十大商品出口值均超过1.5亿美元,前十大商品出口总值占江门市出口总值的48.3%,其中,集装箱出口2.5亿美元,大幅增长2.6倍。江门市区(包括蓬江、江海两区,下同)、新会区和台山市为外贸进出口前三甲。一季度,江门市外贸列前3位的市、区依次为江门市区、新会区和台山市,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3.4亿美元、12.3亿美元和7亿美元,分别增长4.3%、34.5%和47.9%,分别占江门市进出口总值的30.4%、27.9%和15.9%。同期,开平市、鹤山市和恩平市进出口总值分别为5.5亿美元、5.1亿美元和7620万美元,分别增长23.2%、下降2.1%和增长30.8%。

截至2011年底,江门市登记注册的进出口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共2088家,这极大带动了江门市进出口贸易的大力发展。江门市外贸行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显然,江门市对外贸发展的市场需求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与空间。江门作为珠三角一员,在入世和CEPA的带动下,参与国际竞争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势必进一步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总的来说,对外贸易是江门市经济大链条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是至为关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江门市国民经济、财政、就业、工农业、服务业等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江门外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根据国家的统计口径,所谓国际商务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学位)或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外贸行业从业人员。2011年中国具有国际商务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资格的约110.7万人,外贸行业人才已被列入中国十二种短缺人才之一。在需求结构方面,一般而言,中、高级外贸人才与初级外贸人才的比例为1∶80。由此可见,外贸行业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光明。据不完全统计,江门市在约超过1000家外贸企业中,其中,生产型360多家,流通型900多家,员工总数已近10万人,而在数千家工业、商贸企业中需要的外贸人才也较多,粗略预计江门地区各类型外贸人才的总需求每年近5000人,以约20%-30%的行业人员流失率计算,外贸行业人才需求总量仍非常巨大。江门市的大型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出口型企业,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也是以出口型企业为主力军。江门市六大支柱产业中如机电、纺织服装、建材、电子信息等都是以出口为主;十一个产业基地中如电子信息、摩托车、纺织化纤、五金卫浴、不锈钢制品、水龙头、麦克风等都是出口的中坚力量。

近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出口的政策。中央在扩大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措施,先后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广东省也提供专项资金29亿元支持外经贸企业,江门市拿出近5000万元,出台了扶持外贸出口的政策。同时企业积极应对,着力开拓市场,抓订单初显成效,部分行业和企业订单出现回升迹象。据调研了解,鹤山的印刷品出口2011年出现了逆势增长,开平的五金卫浴和恩平的麦克风出口等显示有回升迹象。江门市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努力化“危”为“机”,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企业甚至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例如,鹤山的雅图仕公司2011年上半年出口1.4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13%,已成为江门第一大出口大户;台山的冠立金属、新会福斯特惠勒和江门金羚电器上半年分别出口4918万美元、2670万美元和257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97%、22.37%和22.94%;一些传统出口产品,如印刷品、农产品、电池、洗衣机和船舶上半年分别出口1.2亿美元、8786万美元、3375万美元和2437万美元,分别增长7.8%、4.6%、33.1%和59.8%和2.3倍。

三、江门外贸人才层次需求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外贸人才按业务能力等级梯级递进,分为外销员、报关员和报检员、跟单员和单证员三类(见图1)。

调查表明,目前江门市各层次外贸人才分布的特点是层次居高的外销业务员占14%左右,层次居中的报关员占22%左右,报检员占18%左右;位于较低层次的跟单员和单证员占28%左右。

从上述层次分析看,进出口单证员、进出口报关报检员、进出口业务跟单员及外贸业务员员这三个岗位的能力是依次递进。学生毕业后应聘到外贸企业工作,应先从基层做起,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经过在基层工作的磨练,学生依次可向高层次岗位递进,最终达到外销业务员的岗位。

由于外销业务员是外贸企业中的核心人物、灵魂人物,岗位能力要求高,要求其精通国际贸易相关理论、英语流利,有国际贸易经验,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因此目前大型外贸企业对外销员的学历要求在本科以上,而中小型企业学历要求较低,高职学历也可应聘。由于外贸企业跟单员、单证员等基层岗位工作量大、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岗位的流动性较大,目前外贸企业对跟单员、单证员的需求量较大。

四、江门外贸人才岗位需求特点

据调查显示,目前,外贸人才岗位需求有以下特点:

(一)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层次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由于外贸行业经营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多种性质、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外贸公司同时并存,因而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特征。大型外贸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由于规模大,内部分工较细,需要的人才层次比较高,专业化程度要求也高,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部门简单,需要的人员少,对应用型的人才更为迫切。企业更愿意接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层次的从业人员来从事外销业务员、跟单员等工作。

(二)企业的岗位需求比例呈上升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外商投资企业的扩大,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外贸行业招聘职位数据占整体职位数据的比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近期外贸行业主要招聘岗位为跟单员、外销业务员,其次是报关员和单证员等。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不仅难以引进高层次外贸人才,同时还面临着低层次人才不能很好胜任其岗位的问题,企业负责人表示大多数新招聘的毕业生存在适应能力弱、上手慢、动手能力差的情况,难以真正为企业解决外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的整体要求提高

据调查显示,外贸企业在对外贸人才的招聘时着重考察以下几方面:一是是否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如草拟合同、审核信用证、制作单据等;二是能否流利使用英文口头或信函直接与客户沟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业务洽谈等;三是能否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市场信息搜集处理;四是是否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如客户沟通、开拓市场、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五是是否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如诚信品质、合作共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此外,外贸行业对人员素质的整体要求在提高,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还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比如,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国际商务跟单员证书、外贸业务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等。目前人才缺口较大的跟单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和报检员等,对学历要求并不高,但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

五、结论

(一)从外贸人才需求总量看——总体供不应求

江门是珠三角地区一个重要的外向型经济要地,而外贸企业是江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发展关系到整个江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而关系到江门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江门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达到3750家,占到规模以上企业70%-80%,而在江门当地中小企业当中,从事外贸业务的就有1500多家。通过抽样调查及预计,未来三年内江门市各类型外贸人才的总需求每年近1万人,其中,新进入该行业的人数约占10%-20%,即2000-3000人左右,而江门市各大中专院校相关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从外贸人才需求的企业看——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流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江门市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首先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其次是国有企业。

(三)从人才需求规格看——以大专学历为主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对学历要求方面,以大专生为主,占到了需求总数的66%。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在操作技能、发展潜力及劳动力成本等诸方面均较本科生更具优势,企业在基层职位中更愿意选择大专毕业生。但是现实问题是许多大学生在基层工作中由于外贸行业较艰苦的工作环境及较低的工资待遇而流失。

(四)从人才层次需求看——以基层操作层和初级执行层最多

结合调查和人才层次需求分析,基层一般操作人员和初级业务执行层人才的需求超过90%,随着外贸结构的持续改善,初级业务执行层的需求将会上升。

(五)从人才需求岗位看——仍以基础岗位为主

目前人才需求仍然集中在制造业和外贸行业中的基础岗位,如跟单、单证、报关、报检等基层岗位,外销业务员和外贸经理等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岗位需求也开始上升。

从上述的结论中我们看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方面是掌握基本业务操作固然重要,但是具备团队合作与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素质同样重要。通过调查发现大专毕业生在基层岗位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向初级执行层甚至中级管理层晋升的比例大大增加,因为管理层人员需要相当的业务操作工作经验,因此大专层次的学生极易向发展岗位、目标岗位迈进。

参考文献:

1.江门市外经贸局.江门市外经贸发展“十二五”规划[R].

2.李谟飞.外贸人才需求增加[N].江门日报,2009-12-24.

3.江门市统计局.江门统计年鉴[R].2011.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 投资 出口 消费

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需要驱动三驾马车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人们形象地将这三者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以2008年为例,我国GDP为300670亿元,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数字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因此,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需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明显放慢。2009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461.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3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5.9亿美元,下降25.4%。由于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造成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05亿元,下降2.4%。金融危机使就业困难增多,对居民消费的实际能力和未来消费信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7月16日发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2009年上半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尽管我国经济在2009年二季度出现向好的势头,但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的后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7月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必须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2009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形势好于全国。四川省政府7月20日发布的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09年上半年四川GDP增速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4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呈现加快回升的发展态势。在拉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担当了主角。2009年以来,随着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不断加快和“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落实,四川内需明显扩大,生产发展明显加快。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78.3%,拉动GDP增长10.6个百分点。全省自2009年3月以来已连续4个月单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60.8亿元,同比增长69.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1.9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四川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成为全国少数增长的省份之一。1—6月全省进出口103.8亿美元,增长8.1%,其中出口61亿美元,增长12.1%;进口42.8亿美元,增长2.9%。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也不容忽视。2009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7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二、更好地驾驭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平稳增长

在四川经济出现可喜势头的时候,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四川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和薄弱之处,重视三驾马车在保持四川经济平稳增长上的作用。

1、巩固投资成果,加快经济转型

2009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出现快速回暖趋势,政府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地震灾区援建和恢复生产的投资增长明显。上半年,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6个地震重灾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90.4亿元,增长95.9%,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0.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9.1个百分点。在政府投资增长中,四川重视产业结构转型,把技改作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止滑提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统计表明,上半年四川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37亿元,同比增长61.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4.5%,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对四川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7.8%,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8.3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全省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2197.2亿元,增长82.1%,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12.5个百分点。其中,投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农村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分别增长2倍、2.1倍、3.4倍。目前的投资为今后的经济结构转型奠定了基础,将为扩大内需、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做好产能准备。当前,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巩固政府投资成果,突出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社会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促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四大城市群”和“通道经济”协调快速发展,通过投资引导产业结构转型。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政府投资的适当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依靠财政收入的政府投资毕竟是相对有限的,在巩固政府投资成果的同时,还要重视创造企业及个人投资的环境,引导企业和个人加大投资的力度;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投入,增加对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支持,搭建和用好投融资平台,加大力度吸引和扩大社会投入,进一步突出产业振兴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可以预计,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投资者信心增加,产业转移力度会更大,以后社会资金将会起到接替政府投入的作用。另外,房地产会摆脱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

2、应对外贸形势变化,培育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消费下降,国际经济贸易萎缩。2009年上半年,四川对外贸易虽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同期全国出口实现正增长的两个省份之一,增速居全国第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际消费市场疲软还将会持续一段时期,这会影响我国经济中为出口服务的相当一部分产业,四川也不例外。同时,因四川本身地处内陆,外贸出口总量不算大,所以外贸出口目前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应对外贸形势变化,四川要挖掘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巩固传统外贸产品出口成果的同时,培育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四川加工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是推动全省出口增长的两大动力。2009年上半年,四川出口机电产品占全省整体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7.2%提升到62.9%,拉动全省整体出口增长23.3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四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高达96%,为全省贡献了19.7亿出口额,占32.3%,显示出产业升级在外贸竞争中的优势。多数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形势则比较严峻,服装、钢铁、农产品和无机化学品出口呈下降态势。四川要利用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地缘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形成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为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培育增长点;同时,要重视不断壮大外贸出口企业队伍,为四川外贸的稳定增长夯实了基础,千方百计推动重点企业出口稳定增长,大力推进出口企业孵化工作,培育中小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继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培育消费市场,鼓励居民消费

2009年上半年,在“家电下乡”、鼓励汽车消费等多项政策推动下,四川家用电器和汽车销售旺盛。通过对全省大中型批发和零售企业的统计显示,上半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220亿元,同比增长39.7%。全省从开展“家电下乡”活动至今年6月底,共销售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脑等下乡补贴产品258.4万台,金额38.7亿元,刺激农村市场增速快于城市6.6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292.3元,增长13%。2009年上半年,四川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31.7亿元,同比增长20.5%,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趋暖,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51.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农村消费需求增速首次快于城市,灾区市场恢复接近灾前水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在介绍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称,上半年在GDP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可见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上的作用十分重要。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让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是关键,因为只有增加消费,才能增加生产,进而增加就业,最终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四川经济更是依赖于投资。在当前外贸出口遭遇较大困难时,应该特别要重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扩大消费首先要培育消费市场。四川不仅被称为天府之国,有着丰富的物产和成都等商业氛围浓重的传统消费城市,而且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加大对四川的宣传力度,在鼓励本地居民消费的同时,重视吸引更多的省外和国外消费者来四川消费。要重视培育新的消费市场,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优质的消费环境和服务。扩大消费还要贯彻好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让消费者享受到政策的实惠。同时,还要重视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影响居民消费信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因素,有居民对商品质量和价格认可因素,还有居民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保障,如养老、教育、医疗等预期因素。当前,应该帮助居民认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帮助居民增强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信心,帮助居民了解生产、消费规律,抓住物价回落的时机理性扩大当期消费。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DB/OL].

[2] 四川统计信息网:http://www.sc.stats.gov.cn/ [DB/OL].

第8篇

(一)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呈现逐步回落态势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9752.5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3.5%。二季度进出口10224.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3%。其中,5月份我国外贸增速仅为0.3%,6月份则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2%。

(二)一般贸易增长平缓、加工贸易增长乏力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8.8亿美元,增长6.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9%。一般贸易项下逆差233.7亿美元,收窄56.7%。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496.8亿美元,增长1.1%,所占比重为32.5%。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729.6亿美元,收窄7.6%。

(三)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出现下降,对美国、东盟贸易稳定增长

上半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592.1亿美元,下降3.1%。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440.1亿美元,增长5.6%。上半年,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105.6亿美元,增长12.2%。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066.5亿美元,增长40.2%。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469.2亿美元,下降9.3%,占我外贸总值的7.4%。

(四)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8成,中西部外贸出口较快增长

上半年,广东进出口总值5544.1亿美元。同期,江苏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600.5亿美元,略降0.1%;北京(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2108.3亿美元,增长1.7%;上海进出口2064.8亿美元,下降3.7%。此外,浙江、山东和福建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593.9亿、1235.9亿和827亿美元。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我进出口总值的80%。从出口方面来看,上半年,山西、安徽、新疆和江西等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2.3%、44.2%、24.6%和17%,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

(五)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回落,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

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058.4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45.3%,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1个百分点。同期,私营企业进出口6320.9亿美元,增长34.3%,高出我外贸总体增速25.7个百分点,占我外贸总值的31.6%。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3615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18.1%。

(六)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良好

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085.6亿美元,增长10.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8%。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2100.2亿美元,增长12.6%,高出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2.2个百分点。

(七)原油、煤炭、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原材料进口均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1.4亿吨,下降1.4%,进口均价每吨780.7美元,下跌7.6%;大豆2749万吨,下降5.4%,进口均价每吨605.6美元,上涨9.2%;铜200.2万吨,下降20%,进口均价为每吨8107.4美元,下跌3.4%。同期,进口铁矿石3.8亿吨,增长5.1%,进口均价每吨133.2美元,下跌4.6%;煤1.6亿吨,增长13.3%,进口均价为每吨91.4美元,下跌16.3%。

二、所表现出的问题和信号

上半年国际贸易总量,增长量和增长结构,透视出经济增长乏力。

(一)经济增长放慢的信号

首先,六月份出口出现3.1%的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的贸易增长13.5%,而第二季度的增长只有4.3%。按月增长出现逐渐下跌的趋势。

其次,沿海主要出口省市贸易增长速度出现严重疲软现象。外资企业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占比下降的很厉害。

再次,进口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表面看是进口成本降低,而实际是中国经济全面疲软的表现。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信号

第一是经济增长和外贸增长中心进一步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倾斜。

第二是私有企业的发展,大幅度超过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利提高单位GDP和投资的就业和增加值创造密度。

第三是外贸的对外依赖更加多元化,外贸进一步从欧洲,美国,向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俄罗斯倾斜。

(三)贸易数据隐含的一些忧虑

最大的忧虑是GDP增长能否保持7.5%的增长目标。增长慢不可怕,可怕的是低增长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造成社会矛盾突出。所以,总理说中国必须保住增长的底线。

第二种忧虑是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贸易增长放慢,不利于经济增长,为了保增长,人民币不仅不能升值,还必须贬值。而人民币一旦开始贬值,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就会下降。

第三种担忧就是加工贸易的不断下降,东部地区的传统优势进一步被削弱。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而技术水平的提高,却需要很长时间,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转型风险。

三、问题分析及企业应对之策

(一)数据分析

6月份贸易数据大幅下滑,出口下滑3.1%,预期增长3.7%,5月同比增长1%。进口下滑0.7%,预期增长6%,5月同比下滑0.3%,这显示,内外需同时疲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大涨特涨之时,贸易数据下滑,显示经济结构调整空间十分狭窄。

5月之后的贸易数据,显示1到4月贸易数据注水之严重,套利交易之活跃,人民币升值之大胆可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3307.5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增长6958.7亿美元,增长17.4%,进口6348.8亿美元,增长10.6%,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14%的数据虽然赶不上以往的增幅——商务部数据显示,在加入世贸的11年间,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0.2%——但在全球也属首屈一指的高增长。

今年的进出口数据一直受到质疑,因为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不符,与韩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数据无法对应,深圳等地出口数据、保税区贸易数据明显异常。对谎言的坚持被披露真相的要求打败,外管局、商务部挤水份的结果是5月数据大幅下降。6月8日,海关总署5月外贸数据,5月进出口同比仅增长1个百分点,5月进口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3%,4月数据则是增长16.8%,当月中国出口增速由上月的14.56%大幅下降至1%。

最大宗的骗取出口退税、套利交易来自与 香港地区的贸易,香港占当月全部出口的比重,3月为26.55%、4月为21.10%,5月剧降至15.30%,同时内地对香港的出口同比增速也从3月的92.89%、4月的57.15%骤降至5月的7.7%。6月的数据比5月更不堪。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消息人士透露外贸系统内部测算的数据,今年1到4月,中国外贸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虚增额高达750亿美元。

答案很清楚,对香港的贸易绝大部分是套利贸易,而进出口贸易绝大部分是注水贸易,如果以这样的数据为经济结构调整步骤与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定调子,如果以这样的数据与美欧进行经济对话,会吃下一剂难以下咽的毒药:贸易数据越来越热,实体经济越来糟糕,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欧美的贸易壁垒会举着中国自己提供的正义旗帜,这就是所谓的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疯狂的套利者把中国经济架在火上烤。

(二)面临问题

中国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的商品仍然占据大半壁江山,中西部地区出口大幅增长,固然有基数较低的原因,也与制造业西移密不可分。中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现实:一方面,大量未经培训的劳动力需要传统经济作为就业支撑,另一方面,中西部正在重蹈东部地区的污染覆辙,甚至更糟,未富先大面积污染,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西部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都在逼迫政府寻找到一条新的路径。把传统制造业全部让度给东南亚是不现实的,这将使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陷入困境,以透明、严厉的规则放手让企业发展制造业,是现实逼迫下的必然选择。

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1079.5亿美元,扩大58.5%。热钱功不可没,据广东社科院黎友焕的研究,跨境流动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途径有近百种,今年一度以贸易为主要途径。第一季度贸易井喷,外商投资渠道也比往年增多,主要原因是热钱跨境流动与贸易融资、本外币套汇等行为相结合,提高了资金跨境行为的回报率。从去年4季度开始套利热钱加快流入,2月以来流速加快,从5月开始套利热钱回流。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在下降说明不看好实体经济,从事房地产、高端金融交易的钱生钱模式增加,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相似。

在经济结构调整时,内部改革应快于外部改革,利率市场化应快于汇率国际化,如果任由热钱进入使人民币大幅升值,如果房地产在热钱冲击下上涨,而在紧缩货币后下挫,中国经济就会有硬着陆的可能性。改革没有捷径可走,逐步调整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严格执行统一的游戏规则,为最终放开汇率留下充足空间,才是上选。所有的这一切都建立在真实的市场数据上,绝对不可以被虚假的繁荣冲昏头脑,对于国情有清醒认识,这就是6月贸易数据值得赞扬之处,虽然低,却力量追求真实。

出口企业风雨飘摇,面对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出口环境恶化的趋势,企业应主动应对。对出口环境恶劣,企业应有长期而充分的心理准备。7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企业、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上半年珠三角中小企业外贸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贸企业出口增速迅速放缓,企业生存状况艰难。上半年珠三角中小企业外贸指数平均97.15,低于临界点2.85点,珠三角中小企外贸总体景气程度偏低。

(三)企业对策

面对出口下滑,企业有必要主动转型:

1.人民币实际汇率增长,出口企业应有一定的现金准备

7月16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至116.3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续第9个月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基本上处于上升通道,而美元指数走强,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虽然6月以来升势减缓,人民币兑美元双向波动,但考虑到伯南克7月17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作证时,强调人民币被人为低估,人民币大幅贬值以拉升出口的空间基本被封堵。在去杠杆阶段,准备一定的现金,是救生要义。

2.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1)全球贸易波动剧烈,向高频次、小规模模式变化,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劳务与原材料成本,未来贸易成本还将上升

进入通畅的电子商务平台是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过去5年,我国出口虽然年均增长不到10%,但跨境电子商务增长势头强劲。最近三年,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美国买家数量从200万增长到700万,英国买家的数量从36万增长至160万。而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其需求量增长更为明显,不同的是,增长主要集中在工业品和原材料领域。商务部的数据印证电商外贸平台的优越性,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外贸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0.6%的增长率,国内电商平台发展,与全球大多数贸易商在线交易相匹配。

(2)小单与短单在传统的外贸体系中可能成本高昂,而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则是常态

来自义乌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义乌跨境电商平台上卖家超过12万家。今年一季度,义乌电子商务跨境快递日均出货量15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50%。通过在线交易,硅谷创新者为一个元器件,可以向东莞的小厂商订货,这并非虚构,而是一位硅谷创造者书籍中所写的真实案例。跨境电子商务在外贸低迷的背景下,制造出新英雄。由3个大学生创办的杭州“全麦网”,4年来用14种语言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售服装、箱包等商品,去年销售额已超过1亿元。而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全球整合模式兰亭集势公司,今年6月6日在纽交所上市,受到热烈追捧,股价迄今在中概股中首屈一指。

(3)电子商务提供全新的贸易模式

电子商务提供全新的贸易模式,外贸B2B贸易链条特别长,从定单开始,到付预付款,然后报关、商检,安排物流,再到一两个月后物流到达,清关,到最后结算、退税,整个贸易过程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跨境电子商务存在政策与业务瓶颈,如通关方面存在障碍,如物流方面难以衔接,如支付方面存在兑换障碍,如无法培养自主品牌等,如中小企业应答率低、信用存疑等。目前已经有通过电子交易做大后建立自主跨境电子通道的案例,在通关、支付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第9篇

1-6月份全县实现自营出口180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5%,完成市下达计划的48.84%。新批外资项目6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协议注册外资1869万美元,去年同期增长3461.11%,完成市下达计划的35.26%;注册外资实际到帐922万美元,完成市下达计划的57.63%。新签外经合同额1922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329万美元、新派劳务749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5.7%、61.9%、84.5%,分别完成市下达计划的59.1%、55.4%、64.6%,期末在外人数2753人。

上半年我县三外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外开放活动扎实推进。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江浙部分地区考察学习,专题召开了全县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成功组织了对韩招商活动,参与了盐城首届茉莉花节,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华交会等经贸活动。

(2)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高。新批了独木舟天然纺织制品、东南热电等协议注册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兴阳纺织、统一能源等在建重大利用外资项目进展顺利,成功获得外资单独列户管理权限。

(3)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兴盛制衣、永大纺织等一批新增长点企业出口增幅较大,双山集团、大宏集团、丰源生物等生产型企业出口增长势头良好。上半年我县出口增幅列全市前列,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30个百分点。

(4)境外劳务和境外投资取得新进展。赴日本、韩国劳务人数大幅攀升,农业境外劳务首次实现规模输出,劳务工种由服装、缝纫向电焊、电子装配、塑料成形、水产品加工、花卉种植等多元化扩展,大成建筑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合资建材项目达成初步意向。

回顾上半年三外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对三外的组织领导,努力保持开放型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组织了考察学习活动。2月15日到18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党政代表团考察了浙江省椒江区、平湖区、嘉善县和我省的兴化市张郭镇、沭阳县等地。重点就开放型经济和开发区建设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促进了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了搞好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专题召开了全县对外开放工作会议。4月18日,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了全县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去年开放型经济工作情况,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确立了“外资登台阶,外贸促增长,外经拓规模,开放上水平”的基本思路,部署今年年对外开放工作目标任务,表彰先进,宣传典型,统一认识,进一步确立了外向化战略的重要地位。三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兑现了2003年度开放型经济奖励基金,振阳制毯、双山集团、开发区等24个单位获得了总计54万元的奖励。同时修订完善了2004年度开放型经济奖励基金奖励办法,变奖励结果为奖励结果与过程并重,对企业出国参展、产品创牌、商标在国外注册、引进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等实行特殊补贴和奖励。

二、精心组织招商活动,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全县上下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招商高潮。一是精心组织系列招商活动。今年我县先后组织和参与了对韩招商,萧山、宁波、温州举行了招商投资说明会,第三届纺织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4月30日我县在韩国中小企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举办了''''2004中国射阳(汉城)投资贸易洽谈会,韩国产业炉工业协会、韩国瑞来食品工业协同组合、韩国电池工业协同组合等13个中小企业行业协会会长、近80名韩国工商企业界人士应邀与会。开发区、海通镇、盘湾镇、双山集团分别与韩国东晋株式会社、韩国迪波迈特保险箱有限公司、韩国日星株式会社、韩国世源国际有限公司签定了隔离栅、保险箱、服装制衣合作项目及纺织品面料出口贸易合同,累计协议利用韩资3000万美元,出口贸易合同额407万美元。赴韩招商是我县继成功举办两次射阳(香港)投资环境说明会后,首次组团在境外组织的专题招商活动。此外,5月20日至21日,我县成功组团参加了盐城首届茉莉花节暨2004年盐城经贸洽谈会。共达成合资、合作项目协议10个,其中,外资项目7个,总投资6400万美元,协议外资1805万美元。二是着力提升外资项目运行质量。今年新批了总投资980万美元的开发区的独木舟(江苏)天然纺织制品、总投资2550万美元的东南热电等一批协议注册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极大地提升全县项目推进的层次。在建重大利用外资项目进展顺利。兴阳纺织项目到帐外资423万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的33%,一期工程设备已全部到厂,主厂房即将竣工,预计今年9月份一期工程开业。统一能源热电项目到帐外资409万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的60.2%,预计8月份第一台机组建成发电,11月份第二台机组建成发电。双灯纸业高强瓦楞纸、荣鑫纺织机械制造、波兰客商合资服装制衣等大中型外资项目正加紧报批。三是成功获得了外资单列权。上半年经我县积极申请,经省政府批准,我县被授予外资工作单独列户管理权限。外资单列权的获得,将减少项目审批手续和程序,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优先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将对有效、合理地开展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外贸出口渠道,促进外贸出口高速增长

一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了双山集团、振阳制毯、兴盛制衣、安吉尔玩具等企业参加第95届广交会和华交会。广交会我县摊位共接待客商近千人次,洽谈贸易额近500万美元。二是着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兴盛制衣公司上半年出口319万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出口总额的63.6%,出口数额居我县出口企业之首;生产企业出口增幅较大。我县生产企业累计出口46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4%,其中双山集团出口20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大宏集团出口12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5%。纺织服装产品挑起全县出口大梁。上半年全县累计出口纺织服装667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55.3%,比上年同期增长456%。三是搞好出口服务工作。定期召开外贸出口座谈会,经常性深入各外贸企业走访调研,即时把国家、省、市有关扶持外贸出口的各类优惠政策传达到各企业。帮助振阳制毯、双山集团、阿尔发公司等7个企业申请到了总计8.4万元的中小企业开拓资金支持。

四、抓好对外经济合作,做大外经合作规模

一是加大外经市场监管力度。今年我们加大了对外劳务市场管理力度,年初出台了《射阳县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暂行规定》,全面实施对外劳务项目登记制、广告审查制、合同备案制、劳务纠纷报告制、绩效统计制,促进了传统境外劳务输出的持续健康增长。我县按照公安部等七部委统一部署,组织了代号为“春雷”行动的清理整顿境外劳务市场工作,得到了市公安、外经贸、社保、工商等部门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我县的具体做法。二是扩大外经合作范围。5月份组织部分外经企业赴上海开展专题招商,拜会了上海外经合作公司、上海二轻外经公司等十多个老合作伙伴,洽谈了一批纺织业等方面的劳务订单。县通达公司、信谊佳、中江公司各大境外劳务专业公司积极开展赴韩国、日本、毛里求斯、约旦等国劳务业务。县金惠佳劳务公司与上海外经贸集团合作,向韩国输出100名农业研修生,从事家禽养殖、蔬菜大棚种植等工种,这是我县农业境外劳务首次实现规模输出,为我县农村劳动力向境外转移找到了新突破口。三是加快境外工程承包和境外投资步伐。盐城大成建筑公司继去年获得对外签约权后,今年积极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与外方合资700万元兴办建材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谈判工作,正上报外经部门审批。该项目签约是我县建筑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里程碑。

五、搞好优质服务,不断提升三外扶持促进力度

为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外经贸工作任务提供有力的作风保证,我们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月、三外工作“双过半”促进月、调查研究月等活动,组织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树立“一切为了项目,为了项目一切”的观念,尽心尽力为投资者服务,对于客商的要求要超前考虑、超前准备,主动介入、主动服务。此外,我们还就开发区建设、劳务基地县、广交会摊位等事宜,多次赴省外经贸厅就进行沟通对接,并取得较好效果。省外经贸厅优先把射阳作为全省“劳务基地县”的候选地区,并积极向有关国家推荐。分配五个广交会摊位给我县,居盐城各县(市、区)之首,以大力扶持我县企业开拓市场。

上半年我县三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年度计划比、与兄弟县市比、与跨越发展的要求比,仍存在很大不足。表现在:

一是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有差距。新批外资和协议利用外资少。新批外资项目数少于东台、盐都等县市,上半年协议注册外资同比有所下降。重大外资项目少,今年新上外资项目中缺少注册外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产业集聚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二是外贸出口增长有差距。今年自营出口增速虽然较快,但规模仍然不大。全县自营出口规模远低于大丰和东台,上半年出口总额仅相当于大丰的46.4%、东台的52.7%。全县出口集中在少数骨干企业上,有出口实绩的企业仅占定报企业的1/6,出口企业数仅相当于大丰、东台的一半。全县除盐东、陈洋等镇有自营出口外,乡镇一级出口仍很薄弱。

三是外经合作层次不高。大成公司虽取得对外签约权,但由于受人才、技术、渠道等因素影响,海外工程承包至今仍没有真正起步;大宏集团在越南的合资公司虽签署了协议,但目前项目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下半年我们将针对当前开放型经济面临宏观调控趋紧、土地资源短缺、出口退税政策变动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充分认清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从紧的新形势下,三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表现在:国家对内资控紧,但对外资进入并不限制;新外贸法降低了外贸经营准入门槛,中小企业进军外贸正逢其时;退税新政策基本还清了陈欠退税,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国家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清理整顿,但我县2个省级开发区符合保留条件;纺织品配额即将取消,有助于我们扩大新纺都的产品优势。因此,必须强化对外宣传力度,引导全县上下充分认清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努力把握开放新机遇,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化战略,积极借助外力促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

2、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坚持质量并举原则,在扩张利用外资总量的同时,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力争下半年新批外资项目10个,协议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一是扎实推进各项招商活动。做好参加市政府组团赴美英招商活动,组织小分队赴东南亚、港台、日韩开展招商,围绕符合射阳产业特点的苇浆造纸、风力发电、纺织印染等重点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二是加大农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利用国家对能源、交通、水利和农业等项目的特殊政策,下力气做好农业和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对日韩的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招商上取得突破。三是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跟踪好对韩招商、盐城茉莉花节、第三届纺织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中洽谈的外资项目,抓紧落实兴阳公司二期印染、盘湾镇飞机配件、汽车制造、三峡纺织,开发区麻纺、盐东镇东南热电、胶辊等一批在谈在建外资项目,做好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通过服务促进企业增资扩股和以商引商。

3、继续保持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势头。一是大力培植重点骨干企业。巩固振阳、兴盛制衣、双山等骨干企业的出口,扶持安吉尔礼品、宏华纺机、永大纺织、丰源生物等企业出口上规模。二是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做好大宏集团、双山集团的纺织品加工贸易,努力提高加工贸易在全县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三是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抓住新外贸法扩大经营者范围,降低外贸经营权门槛的机遇,扶持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

第10篇

上半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工作是难中求进、经受考验的半年。半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竭尽全力化解各种要素制约,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矛盾,把握机遇,奋力拼搏,全市外向型经济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我市外向型经济运行特点

据海关统计,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6.39亿美元,同比增长31.5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88%,其中出口4.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4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39%;进口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8.61%。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为31.52%、28.49%、38.61%,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43.11、40.42和51.*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名列全省第六、第七和第四位。

1—6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家,增资企业2家,项目总投资13799万美元,合同外资5336万美元,同比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3138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年初确定目标任务的78.4%。

(一)从亮点方面看

亮点之一: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1—6月份,全市进出口贸易克服诸多因素影响,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1.52%、28.49%、38.61%,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幅4.5、2.4和9.3个百分点。

亮点之二:外贸有效出口主体增多。1—6月份,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312家,同比增加45家,其中生产企业175家,上半年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97家,同比增加23家;其中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这6家企业合计出口1.2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8.56%。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亮点之三:外资对外贸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1—6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4%,占全市出口比重达24.69%。生产企业仍是我市出口主力军。1—6月份生产企业出口2.*亿美元,同比增长22.44%,占全市出口的47.01%。

亮点之四:外贸结构更趋合理。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142.23万美元,同比增长134.36%,在全市出口中的比重大幅提高,由上年的7.99%上升到16.35%;机电产品出口8041.86万美元,同比增长25.95%;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合计占全市出口额的34.76%,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亮点之五:进口增速强劲。上半年全市累计进口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其中一般贸易进口13124.41万美元,占同期进口总值的65.*%,同比增长173.68%,其中1—6月全市进口矿产资源3392.34万美元,同比增长527.76%,仅浙江华东巨化物流有限公司一家公司就进口镍矿砂2810.13万美元。

亮点之六: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大幅增长。1—6月份,全市实现合同外资5336万美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4.5%,完成率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138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4%,超时间进度28个百分点。

亮点之七:新批项目单体规模大且质量高。上半年新批的6个项目中,有4个总投资规模在2500万美元以上,6个项目平均规模达200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平均规模的16.4倍(去年同期平均规模仅为122万美元)。合同外资单体项目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占4个,6个项目的合同外资平均达到718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4.7倍。

上半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有关部门积极创新和扎实的服务工作,市外经贸、台办、各开发区在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收紧的情况下,注意调研,防微杜渐,对企业作了很好的指导服务工作;外经贸部门策划组织了欧洲招商推介会、浙洽会、广交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海关和商检对企业服务分别作出了十项承诺和十二项承诺,经常对出口企业加班加点、特事特办;市委组织部、党校与市外经贸局筹办了外经贸工作培训班,推进了外经贸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国税部门给企业指导退税并及时退税,人民银行外管局创新金融服务并及时办汇,都有效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效益;经委等工业部门把国际化提高到重要议题,有效促进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外侨办积极做好企业出入境服务工作,促进了企业高效运转;工商行政服务工作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注册登记服务等。从上半年调研情况看,各县(市、区)也都有很好的经验和措施。

(二)从不足的方面看

一是外贸各项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全面下滑。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压力下,外贸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市去年1—6月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增幅均列全省第一,而今年增幅分别名列全省第六、第七和第四位。周边的丽水市上半年却增势强劲,1—6月进出口、进口增幅列全省第一,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三。

二是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外贸方面,从进出口增幅看:龙游县、*市进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为90.60%和91.57%,其余各县(市、区)增势平稳,常山县增幅最低,仅增长10.25%,无论是进出口还是出口,增幅差距十分悬殊。从完成年度进度看,外贸进出口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有:龙游县、*市、柯城区、市开发区和高新园区;外贸出口达到时间进度同步的则只有龙游县、*市和高新园区,其中高新园区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的外贸进出口目标任务。利用外资方面,县(市、区)利用外资情况发展不平衡,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合同外资看,龙游、常山已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37.39%、112.86%,市经济开发区和*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38.39%和15.62%,其余县(市、区)均无新批项目或增资项目。其中市开发区的合同外资为增资项目,也无新批项目。从实际利用外资来看,龙游县、市经济开发区和*区完成的较好,特别是龙游县和市开发区,分别到资1383万美元和1427万美元,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龙游半年内完成的实际外资是全年任务的2.5倍;*区实际外资251万美元,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市和*县分别到资67万美元和10万美元,分别完成计划进度的12%和2.5%。柯城区、常山县、市高新园区和西区实际外资目前还为零。

三是利用外资后劲严重不足,新批项目明显减少。上半年我市合同外资虽然增幅很大,但新批项目比往年明显减少,上半年新批项目仅6家,同比下降57.14%。全省的情况也一样,全省实际外资5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但新批项目869个,同比下降40.2%,并且全省11个市新批项目全线下降,没有一个地市是增长的,虽然这一现象全省普遍存在,具有共性,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发区园区利用外资主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上半年,市开发区虽然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任务,但只有增资项目,无新批项目;市高新园区和西区均无新批项目,实际外资目前还为零。

二、着眼全球,审时度势,积极顺应外向型经济发展趋势

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成本推动等带来的影响都将逐步显现,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巨大压力,加之5.12地震可能带来的宏观经济压力,我市对外贸易不确定因素增多,未来走势将接受严峻考验。

(一)当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压力。自20*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走势。在20*年人民币强势升值的基础上,今年在美联储降息救市、国内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总体呈现加快升值的趋势,7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到6.823:1,2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幅已达6.6%。从现在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远还没有探底的迹象,这对出口的影响不言而喻。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提出了较往年更为严峻的挑战:要么承担升值成本维持原出口价;要么提高出口价格,导致部分订单的流失。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造成了出口企业的汇兑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又缺乏避险工具与能力,不敢签订超过3个月的出口合同,因此升值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冲击出口贸易,挤压企业出口利润,影响企业出口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全市的外贸出口。并且,相对其他地市,由于我市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很多都是以低价竞争方式赢得市场,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市带来的冲击更大。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反映出口基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汇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汇率风险,造成企业接单困难、生产设备闲置。在当前尚缺乏有效规避手段的情况下,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还直接抬高了出口规模增长。1—6月全市出口增长28.49%,剔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后,用人民币计价的外贸出口额仅增长17.48%。

二是外贸政策调整滞后效应开始显现。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缓解贸易顺差,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去年国家相继多次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如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出口退税政策再度调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等,由于政策调整对外贸出口有个滞后影响,因此从20*年度出口情况看,政策调整尚未对我市出口产生太大的影响,但今年上半年已开始显现。首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使我市不少企业的预期收益随着退税率的降低而相应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难以消化出口产品生产成本的困境,尤其对于一些生产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主要通过低价竞争方式争取出口的企业,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在抑制顺差增长、限制“两高一资”商品出口的同时,对我市大宗商品,特别是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一方面造成全市出口规模增长势头减缓,另一方面造成企业出口效益下降,企业出口积极性降低。20*年7月1日开始下调了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政策调整对我市影响极大,我市有80.8%的企业、61.74%的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涉及出口额万美元。其滞后效应在今年已经显现,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今年出口都不理想,1—6月,全市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出口下降61.71%。其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20*年国家相继3次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大幅调整,20*年版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已达1816个海关商品编码,我市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牛皮革被列为禁止类目录,受此政策影响,该公司自营出口全面停止,进口也因此受到影响。

1—6月,全市加工贸易全面回落,进出口额1.24亿美元,下降22.53%,绝对额减少3600万美元。再次,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去年出台的新进出口关税政策,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出口关税,有80多项钢铁产品将被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受此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市的钢坯及钢铁制品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浙江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出口的钢坯,不仅退税取消,还加征出口关税,出口价格低于内销价格,以至从去年6月份起钢坯出口一直处于停顿状态。1—6月,全市钢铁及钢铁制品出口额838.86万美元,下降42.*%,绝对额减少609万美元。虽然,上述政策调整从长期看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但在短时期内密集出台而且政策过渡期很短,将大大打击出口企业的信心。可以预见,下半年,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那些自身利润较薄、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经营产品单一的企业及“两高一资”企业,在政策调控下,前景不容乐观。

三是贸易壁垒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额的迅猛扩张,来自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也在增大。近年来,针对我国商品的贸易磨擦持续不断,并有进一步升级、加强的趋势。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设置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也愈演愈烈。随着我市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遭受“两反两保”案件也随之增加,如欧盟的reach法案、“两项电子电器”、“rose”指令、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以及其他国家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的设置,对我市农产品、化工产品及纺织品等出口带来不少困难。尤其是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新政策》(即reach法案),被称为中国入世以来遭遇的最大贸易壁垒,很多化工产品涉及reach法规,而我市又是个化工产品出口大市,20*年化工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3.1%,因此其影响程度现在虽然难以预测,但肯定是重量级的。近年来我市遭受国外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已有14家企业遭受国外13起反倾销指控,继去年浙江巨大实业有限公司遭到欧盟反倾销指控后,今年一季度捷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又遭遇来自美国、欧盟的反倾销指控2起,金额为1464万美元,尽管目前我市遭遇贸易壁垒的企业不是很多,涉及的金额也不是很大,但深远影响仍值得关注。当前,公平贸易形势严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出现了将“贸易救济措施”演变为“贸易限制措施”的新动向,出口反补贴调查的压力也在日趋增大。

四是原材料价格“普涨”。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外贸出口提价压力加大。今年国内机电、轻工、化工等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多在20%以上。受国际铁矿石基准价上涨65%及国内钢材库存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国内主要钢材价格比去年底涨价幅度达12.55—19.8%。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化纤、塑料原料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涨幅都在10%以上,煤炭上涨30%。据市统计局统计,我市原材料价格1—6月份平均上涨17%。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在出口提价相对较困难的情况下,轻纺、机电等产品出口利润下滑,出口竞争力下降。

五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日常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因素,推高了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据企业反映,今年我市企业用工成本较上年提高幅度普遍在20%左右,我市的最低工资已从620元提高到700元,一般工人工资均在1000元以上。除劳动力工资上涨外,新劳动法实施后,员工的“五项费用”等社保金得到了硬性规定,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压力。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直接抬高了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利润,出现了招工难和用工不足等新问题。

六是世界经济减速,国际需求下降。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美国国内消费水平下降,不少美国进口商倒闭,对中国等主要出口国商品的需求萎缩。在美国经济走向衰退的的情况下,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将受牵连,全球经济也将面临一定困难。作为我市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和欧盟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必将影响到我市的外贸出口,并且这些因素的影响预计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其影响将向纵深发展,如出现国际需求下降、贸易壁垒、海外商帐等,对我市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亦将持续存在。20*年我市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出口为2.95亿美元,同比增长52.85%,占全部出口总额的40.86%,这三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减速,必然带来国际需求的下降,从而影响我市的外贸出口。1—6月,我市对上述三大经济体出口1.61亿美元,增幅回落32.7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36.84%,占比同比回落了4.63个百分点。

七是多种政策相互叠加,增加了利用外资的难度。一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正式实施,对外商投资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国内已经掌握成熟技术、具备较强生产能力的传统制造业不再鼓励外商投资,明确限制类条目适用于外商投资项目,也将对我市利用外资带来影响。三是针对外商投资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进行规范,利用外资项目审批门槛抬高,加大了项目的审批难度。

(二)值得关注的新情况

一是在出口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背后是出口提价困难、出口利润萎缩、出口信心丧失和出口环境恶化。虽然目前我市外贸出口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出口额高增长的背后是出口企业普遍反映经营困难,出口成本上涨太快,出口提价不到位,出口效益大幅下滑,出口增长潜力严重不足,出口环境和形势严峻。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综合影响下企业被动适当提价,提价幅度远无法消化上述因素对出口效益的影响。

二是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订单有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流失的倾向。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内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与越南、孟加拉等周边国家相比,我市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出口订单有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的倾向。面临多重压力,不少服装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已经或面临倒闭。1—5月,全市6家主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1家陷入困境已停产,4家出口同比大幅下降,分别下降78%、55%、21%和19%,只有1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三是货币紧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国家正式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中国人民银行去年以来已13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6次存贷款利率,且在20*年要求各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按月贷款发放计划,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获取银行资金的难度。信贷从紧后,我市企业普遍感到贷款难度增加,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凸现,不少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已经或面临倒闭。(“钱庄”合法化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未来两三个月内,合法、规范的民间小额贷款业务将在温州这个资本大市正式登台。)

综上所述,由于我市的绝大多数外贸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还很弱,外贸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高,上述制约因素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下半年外贸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工作的难度也会有所加大。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寻求应对的措施,切不可沾沾自喜,掉以轻心。

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当前严峻的外向型经济形势启示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加强学习、研究思考和分析形势,要更加开阔视野、掌握信息,以世界眼光、全局胸怀推进*的国际化进程和高质量外向型经济发展。要把*作为经济全球化棋盘中的一颗棋子,从事外向型经济工作的同志应该具备更为开阔的眼界、思路和胸怀,把各项工作放到世界范围内去思考和谋划,既要立足*、立足浙江、立足长三角,又要跳出*、跳出浙江、跳出长三角看*,放眼全国和世界寻找发展参照系。下更大决心实施开放合作与国际化战略,坚定地走国际化道路。这是*新一轮发展实现“两大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务必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创新驱动,在总结*30年来改革开放经验,发扬成绩、巩固战果、摸索规律的基础上,认清当前形势,提高*的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把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的国际化进程作为重大战略,勇打“全球牌”。

尽管接下去,外向型经济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但我们还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坚定信心,树立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决心。

有没有信心是我市当前外向型经济第一位的问题。外经贸战线第一次遭遇如此困难的形势,必须要正确认识,科学把握,积极引导。

一是要看到世界经济有下滑的一面,也有可喜的一面。如美国一季度尽管受次货危机影响,但仍增长0.9%;美联储减息告一段落,人民币被动升值压力减轻;日本经济继续复苏;欧盟经济一季度势头良好,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2.2%。

二是国内下半年经济环境总体趋好。最近,中央领导密集调研。7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江苏、上海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7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在广东考察。7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浙江考察经济运行情况。7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在山东调研外贸、金融形势。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领导层选择在这时密集调研,调研的又都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显示出了中央对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高度重视。从调研地区来看,中央很关注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特别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下,出口型企业的利润受到很大压制。近日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增长17%,再度跌至20%这一敏感临界点以下。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大批企业因宏观紧缩政策造成关停。因此,下半年从紧的调控政策可能会出现松动,部分扶持和鼓励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或将出台,人民币升值步伐可能放慢,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率可能提高。

三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向型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最近都提出要以抓工业稳出口,着力改善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并要求省、市、县三级都要增加外贸发展扶持资金。最近,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外贸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扶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在两年内拿出7亿元扶持资金。

四是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创造良机。7月14日召开的中共*市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深化工业立市战略,推进工业经济新飞跃。工业发展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石。市委、市政府把工业作为第一战略、第一目标、第一任务,必将强力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强外向型经济的领导和服务。

我市外向型经济起步迟、外向度低,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全市经济发展水平低,支持能力不强,尤其需要加强服务和领导。一是要科学认识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外贸是三驾马车之一,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是要抓住当前深化工业立市战略,推进工业大飞跃。主动融入,积极对接。三是要研究、制订、争取、兑现外向型经济扶持政策。在困难的情况下,政策是有放大效果的。要研究上级、本级、周边的政策,积极争取省里的支持。四是加强领导。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困难面前越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深入企业指导,加强协调,同时加大培训提高力度。

(三)量质并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

1、强化调研,建立健全外贸预警机制。要继续加强调查研究,注重政策、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分析,及时掌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的动态,积极探讨应对之策,分类指导。规范对外贸易经营秩序,指导企业依法开展进出口业务。建立健全外贸预警机制,引导企业积极运用wto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增强规避两反两保、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能力。指导和协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2、优化结构,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在保持我市化工制药、皮革加工、普通机械、纺织服装、电视天线等传统出口优势的同时,着力扩大汽摩配、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的出口比重。另一方面,外经贸部门要联合海关、国税等加工贸易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努力为企业营造发展加工贸易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此外,要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中央、省、市有关鼓励进口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进口急需的稀缺资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着力扩大我市进口规模。

3、扩大主体,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要继续积极引导和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资格,壮大外贸经营者队伍;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和培养外贸人才,要办好第二届外贸人才选拔赛,帮助企业多途径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启动进出口业务,培育有效经营主体;要积极培植一批出口创汇骨干企业,对一些有出口实绩、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努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出口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超5000万美元甚至过亿美元的企业群体,拉动全市外贸增长。

4、深入贯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交易会,尤其要精心组织好广交会、义博会等国内主要大型展销会,并适时组织企业参加境外专业博览会和境外促销活动,开拓国际市场。

(四)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坚决完成利用外资任务。

要扎实做好签约项目的转化服务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逐一进行“盘点”,对每个项目的投资计划和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切实落实好专门单位、专门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力促协议项目尽快转为合同外资、合同外资尽快转化为实到外资。特别是对今年在“欧洲推介会”、“浙洽会”等招商推介活动期间签订的一批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本着“谁签约、谁跟踪、谁落实”的原则,抓好项目推进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力促这些项目尽快落实到位。具体工作要注重四点:

1、继续突出产业招商重点,走“特色招商”之路。要紧紧围绕我市“410”特色产业,并根据国际国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加快产业整合,挖掘和推出一系列产业链招商项目,吸引外商并购、合资、合作,引进国际优质资本。

2、拓宽领域,把三产服务业作为利用外资新的突破口。要紧紧抓住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我市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三产服务业特别是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对外招商工作,着力引进与我市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相配套、与区域产业特色相吻合的现代服务业项目。

3、集中精力抓好重点招商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重大经贸活动客商云集、商机较多,仍然是目前利用外资的重要途径。今年我市在组织好国家和省政府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的同时,下半年要邀请落户在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来衢开展对接活动,争取在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来衢投资方面有新的突破。

4、进一步转变项目落地机制,切实把外资优先理念落实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联动的项目落地协调机制,凡符合产业政策的外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要实行优先,凡外资、内资两可的项目要尽可能往利用外资引导,对技术含量高、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外资项目,要突破区域、部门限制,形成合力加以推进,予以重点扶持。

第11篇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全国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上海经济仍然保持运行平稳态势,好于预期,总体表现为四个良好。

1、经济增长情况良好

一是经济增速加快,高于全国水平。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7.7%,不仅高于去年上半年(7.2%),而且高于去年全年(7.5%)。与全国相比,高0.1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工业增加值的速度领先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持续提高,表明工业运行质量继续处于较高水平。服务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是工业增加值的整2倍。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达61.7%,高于去年全年1.7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加快,利用外资继续看好。上半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比去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2.5%,领先于周边大多数省市。

四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相对全国较为稳定。上半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7%,增速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而全国财政收入增长7.5%,增速同比下滑4.7个百分点。

这些良好态势表明,2013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在平稳增长同时,创新转型得到进一步深化,取得了新的成果。

2、国有经济发展良好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国资系统实现营业收入9031.3亿元,同比增长15.6%;利润总额447.77亿元,同口径基本持平;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2.77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如绿地集团上半年实现业务经营收入142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房地产业务预销售金额和预销售面积均位居行业第二名。同时,绿地集团不断向国内、海外拓展市场。国内已在东、中、西部全面铺开;海外先后进驻韩国济州、澳大利亚悉尼、德国法兰克福、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美国洛杉矶、泰国曼谷和芭提雅,绿地集团在海外已形成了四大洲六国八城的布局。

3、民营经济发展良好

今年上半年,在全市经济总体平稳增长背景下,上海民营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上半年上海新设企业中有95.1%为民营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4%;新设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合计1099.89亿元,占全市新设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60.4%;实现进出口总额同比增8%,增速快于国有和外资企业,在全市进出口贸易中占比重达17.1%,较去年同期提高1.8%。

同时,民营企业也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如经过三年多的创新转型探索之后,今年上半年苏宁启用“苏宁云商”的新名称,从传统零售行业全面向“云商”发展模式转型,其零售事业发展进入了转型提速的深化阶段。苏宁云商于6月份实施“线上线下同价”举措,开启了苏宁O2O(Online To Offline)融合发展新道路。上半年,“苏宁云商”实现营业总收入555.33亿元,同比增长17.68%。

4、开发区形势良好

开发区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2013年上半年,全市开发区上缴税金占全市上缴税金总量的35.8%。上海综合保税区上半年上缴税金最高,达713.2亿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半年上缴税金为300.3亿元,同比增长8.6%,在全市开发区中排名第二。

同时,全市开发区也正加快转型步伐。张江高科技园区去年了“张江创新十条”,围绕股权激励、人才特区、财税支持、科技金融、管理创新五个方面推出了十方面的先行先试措施,为园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上半年,张江高科技园区上缴税金88.8亿元,同比增长3.5%。漕河泾开发区也加快“转型发展”、激活“大招商”、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上半年,漕河泾上缴税金56.9亿元,同比增长达28.7%。

二、当前上海城市功能转型面临的问题:困难比预期要难

在上海经济增长平稳,总体形式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积累性矛盾,也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

1、经济增长缺少新动力

一是缺少新的投资项目。工业投资下降,上半年,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1%,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而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1%,这说明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长对房市的依赖较大。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出现负增长(-3.8%)。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四个产业出现负增长:新能源(-22.7%)、高端装备(-8.8%)、新一代信息技术(-4.1%)、新材料(-1.3%)。

三是消费回落并加快分流。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由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短期也难以支撑消费快速回升。加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销售对传统销售的分流作用进一步加大。

四是出口不振。自今年3月份起,全市出口总额一直处于负增长。上半年,上海出口总额负增长4.3%,比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既有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也有上海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因素。

2、发展环境竞争更激烈

从区域发展情况看,上海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是“不进则退”,而是“慢则退”。从上海周边看,今年上半年,浙江GDP增长8.3%,江苏GDP增长9.6%,分别比上海高0.6和1.9个百分点。从直辖市比较看,北京GDP增长与上海持平,天津上半年GDP增长12.5%,重庆上半年GDP增长12.4%,分别比上海高4.8和4.7个百分点。另外,中西部很多省份仍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长。总体来说,东部区域一开始“转型促发展”、中西部区域则“大干快上”。未来,区域竞争将愈发激烈,上海的“危机感”也将愈强。

3、城市管理面临新挑战

截至2012年底,上海常住人口达2347.46万,其中,外来人口超过900万。过去10年,上海人口平均增速达10%以上。有专家研究认为,按此增长速度,到2020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将可能突破3000万。上海巨大的存量人口和可能出现的迅猛增长,将会给上海城市带来巨大管理压力,公共服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实施,将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口来沪,以获取更好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机会,形成“福利驱动型”的人口流入。据市教委统计,2010年本市有47万来沪学龄儿童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占中小学在校生比例已高达37%左右。上海西部近郊某镇28万人口,其中,本地人口6万人,中心城区导入人口6万人,外来人口16万人。根据测算,中心城区每导入1人,镇政府每年需要支出5000元,外来人口每人每年需要支付2000元。大量的外流人口给镇政府的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外,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老龄化问题也将是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2011年,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户籍人口接近350万,占户籍人口比重达24%,而全国平均老年化率仅13%,上海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未来,上海户籍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增加,到2020年可能超过500万,占户籍人口比重将达36%。这对于上海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经济发展都是巨大挑战。从养老情况看,自“十一五”以来,上海大力推进“9073”养老服务格局建设,目前基本实现了3%的机构养老和7%左右的社区居家养老目标,但尚有90%左右的老人仍依赖传统的家庭养老。如何保障老人的服务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8月份,国务院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4、城市资源环境约束大

2009年,上海建设用地已达2830平方公里,占城市陆域面积的比重为42.1%。计划至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226平方公里,占城市陆域面积的比重将达到48%。与此相比,国外大都市建设用地占城市陆域面积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20%―30%的水平上,比如2005年大伦敦、东京、大巴黎和香港分别为23.7%、29.4%、22.7%和23.4%,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大都市的孟买在2011年也只有31%。从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看,上海目前为122平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城市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也高于国际大都市的水平,如香港为37平方米/人、东京为84平方米/人、纽约为105平方米/人,反映出粗放利用的明显特征。

另外,上海建设用地总体产出效率偏低。2010年上海建设用地的产出效率为0.89亿美元/km2,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有明显差距,大约是纽约和香港的1/9,东京的1/16,大伦敦的1/2。到目前,上海建设用地总量已趋于极限规模。今后的年均土地供应量将大幅收窄,指标“硬约束”非常明显,上海的“向规模谋产值”亟需向“向效率谋发展”全面转变。

三、上海城市功能发展前景:2020年前瞻

1、国际贸易中心加快步伐

2012年12月2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将重点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开放红利”激发“改革红利”,将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

与国内现有的保税区体制相比,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更多的贸易便利化条件,被视为保税区的“升级版”,将实现离岸贸易与在岸贸易、物流功能与结算功能、内贸与外贸的统筹协调发展,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最大结合体,为上海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打开一扇大门。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顺利推进、对外辐射,浦东新区也有可能变为“新香港”,自由贸易区的溢出效应将不断扩大。

2、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完善

到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基本建成。从目前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从我国层面看,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也在逐步推进,这些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从国际层面看,环境也较为有利,特别是全球金融的重心正呈现出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上海要抓住新机遇,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高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缩小与纽约、伦敦金融中心的差距。从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主要任务看,必须要以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为重点,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努力提高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3、国际航运中心加快推进

目前,上海航运中心总体格局已经形成,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已多年世界第一,公路、港口、内河航道、铁路、航空等硬件设施基本建成,航运服务集聚区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但也存在薄弱点,主要是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体制、机制问题日益突出。与国外相比,航运相关法律、鉴证、评估、、咨询、经纪、船舶管理等服务,差距较大。如伦敦、新加坡、香港等港口城市在海事服务、船舶登记服务、综合物流服务、船员税收政策等方面,比国内拥有更为优惠的产业政策,并依靠传统优势,推动了其航运服务业在全球扩张,这将对上海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下一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必须加快完善航运服务体系,提高航运软实力,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协调结合,大力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业,借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利好,突破体制机制约束,政策上争取“先行先试”,加快推进航运中心的建设。

4、城市空间布局展现新亮点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破除“单核强中心”的城市特征。中心城区要加快完善沿“延安路――世纪大道”形成东西发展主轴,特别是要加快推进虹桥商务区、国家旅游度假区(迪斯尼项目)建设,成为东西轴的亮点区域;同时也要加快打造沿“黄浦江”形成南北发展主轴,向北发展以知识、科技引领的创意产业;向南发展文化博览、设计创意、会展、国际企业总部、行政、旅游和生态等。特别是世博会及周边地区是南北发展轴的核心区域,其城市功能重塑和提升将逐渐成为引领上海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和空间扩张的新战略空间。

二是要加快建设郊区新城,使之成为上海真正的功能节点,即具有独立城市形态并具有相当集聚和辐射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类新城对中心城区有较强的反磁力作用,是承接中心城区的人口导入与功能分担的重要载体,同时更是未来上海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要挖掘新市镇发展潜力。目前,上海共有108个建制镇,建成区面积达97803公顷。从未来看,市镇将成为上海功能布局优化的重要节点,新市镇可能继新城发展之后,上海未来发展的一块重要阵地。从具体发展思路看,由于市镇数量多、多样化,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不能搞“一刀切”,要按照市镇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第12篇

楚雄州商务局是州人民政府实施内外贸易统一管理,主管市场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的组成部门。年初以来,州商务局边组建边工作,紧紧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及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拓城乡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努力促进国内消费,积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力打造物流产业,认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三绿工程”,加强行业管理与服务,狠抓市场体系建设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全州商务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增长13%,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7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1490万美元,是上年同期1906万美元的78.2%,下降21.8%;其中出口1410万美元,下降21.4%,进口80万美元,下降27.9%,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州进出口目标任务7,063万美元的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3亿元,增长7.6%,占GDP的30.5%,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以食品为代表的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保持合理涨幅。继续呈现出市场繁荣,内外贸易兴旺,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态,除电力、成品油及部分生产资料供应阶段性紧张外,其它生产、生活资料供应相对过剩,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形成了消费、投资、出口并驾齐驱的格局。

一、上半年商务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内贸快速增长,城乡市场活跃。由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3.8%和9.72%,促进了城乡市场的共同繁荣;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4%为消费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实现了城乡市场两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的零售额7.20亿元,同比增长14.6%,比上年增速加快;县的零售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2.6%,比上年21.4%的增幅明显回落;县以下7.44亿元,同比增长11.7%;市、县、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分别为33.8%、31.1%和34.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17.93亿元,增长13.2%,所占比重为84.2%;餐饮业2.71亿元,增长11.7%,所占比重为12.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零售额为17.02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总额的79.9%,比重进一步提高,成为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主力。以家用轿车、住房、通信产品为代表的消费新热点稳定增长,商品零售市场的增长超过餐饮市场1.5个百分点,商品市场进一步复苏。

(二)外贸出口结构改善,但政策调整影响很大。

钢材、纺织品、药品、机电产品出口达132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3.8%,农产品加工出口8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改变了农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但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上半年出口增长较快的是钢铁和纺织品生产企业,下降的是药品和电器产品生产企业,松茸、牛肝菌出口业绩主要反映在下半年。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像重点企业德钢有出口下滑的势头,从而影响全州出口。一季度我州外贸进出口总额1,089万美元,较上年同期344万美元,增幅达216%,二季度出口大幅下降,6月末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钢坯受出口退税宏观政策影响,出口大户德胜集团楚雄钢铁有限公司1—3月累计出口1099万美元,4月起停止出口,现企业在等待政策调整后再出口。

(三)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

按照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楚雄州200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抓好十项工作,突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商业欺诈、维护知识产权、打击非法传销和继续开展“诚信楚雄”活动六大重点,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流通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生猪屠宰、旧车交易、报废车回收和旧货市场、典当、拍卖、汽车经营、茧丝流通行业经营秩序更加规范。

(四)流通产业建设势头良好

一是现代商品流通形式快速发展。投资5730万元,建设10.8万平方米、1020家农村连锁店的楚雄市、元谋县“万村千乡”市场建设试点工程已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启动。州农资公司,久泰药业等现代流通企业开展的农村药品、农资连锁经营全面实施,连锁经营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二是楚雄商业城、中国轻纺城楚雄市场、彝人古镇三大商贸、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市场招商全面展开,进入市场培育阶段。楚雄商业城一期工程开发商业面积1.93万M2,预租面积1.81万M2,占商铺面积的94%,入驻客商33户;中国轻纺城楚雄市场一期工程开发商业面积6.3万M2,预售3.2万M2,其中浙江及法国华商预购2.5万M2,占预售面积的77%;彝人古镇开发商业面积7.2万M2,定位为商贸旅游项目,一期开发的3万M2商铺,通过与外地客商的广泛接触,完成招商60%,州外商户占15%,并与泰国、越南等国商会签订了入驻经营协议。为将楚雄建成面向滇中、滇西,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物流基地打下了基础。

(五)外经工作实现新突破。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户,合同利用外资31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3.7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68户,合同利用外资12531.8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35万美元。参加年检的18户企业,吸纳就业1820人,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缴纳税金1432万元,利润总额575万元,亏损企业10户,盈利企业4户,筹建4户;国际劳务输出达848人,劳务年收入2620万元。

(六)第三产业小幅增长,后劲增强,但占GDP比重下降。商贸、餐饮娱乐、邮电、运输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旅游、金融、电信、房地产、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7.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仅为30.5%,下降了0.58个百分点。接待游客13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2亿元,分别增长8.9%和14.1%。一批重大商贸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为第三产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对商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重外贸、轻内贸倾向;还没有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通过其对消费和生产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实现的;市场本身存在缺陷,需要政府干预和调控,培育市场体系、建设流通产业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最佳手段。

(二)城乡居民增收困难,收入水平制约有效需求,开拓城乡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困难较大。供需矛盾突出,在电力、成品油、煤炭等重要生产资料供应紧张的同时,大部分消费品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地方名特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三)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单一,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格局仍未改变。我州60户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有进出口实绩的只有13家,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集中,占外贸出口总额超过80%,政策和市场应变能力弱,象钢坯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就将影响我州外贸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

(四)外资外经工作推进困难。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小,项目领域不广,技术含量低,产业关联度低,多数企业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低、产品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差,处于亏损、停产状态。国际劳务输出开始起步,对外投资及对外工程承包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流通产业基础建设薄弱,滞后于经济发展,制约着我州消费水平进一步升级。商业网点建设缺乏规划;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网络建设严重滞后,缺乏安全、高效的工业品供应和农产品采购网络;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城镇有所发展,但农村仍处起步阶段,不能适应农村消费升级的需要,农村再度出现买难卖难现象。现代物流在邮政、储运、配送、运输服务企业的带领下开始发展,但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优势分散,经营规模小、实力差。三大市场的培育,距离建设辐射滇西和东南亚大市场的目标任重道远。

(六)市场监测体系尚未建立。对流通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缺乏定性调查,对重要商品的价格涨跌和供求变化没有实施有效监测,行业布局和制定调控措施缺乏科学决策依据。

(七)市场经济中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等问题依然严重;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责不明,责权不对等,人为增加管理环节和企业负担的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下半年商务运行走势及对策

今年,我州遭受罕见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林业、牧业、服务业增收渠道增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仍会大幅增长;加之城镇低保、企业工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小幅增长已成定局;永(仁)—武(定)高等级公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拉动效应将在下半年显现,社会购买力仍会保持合理增长,在下半年假日经济和消费旺季的推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会保持13%左右的增幅,全年实现12%的增长目标困难不大。

外贸进出口要保持20%的增幅,实现进出口总额7600万美元目标,主要看德胜集团楚雄钢铁有限公司。基本稳定的产品主要有松茸1,400万美元左右,牛肝菌500万美元,纺织品400万美元,电器开关500万美元,天然药业200万美元,加上德钢3月前出口1099万美元,仅只确保进出口总额4000万元左右。预计经过一段时期的政策消化,在市场压力作用下,8月后德钢有望恢复出口。实现目标尚需努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食品和服务价格涨幅回落的作用下,全年涨幅不会高于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涨幅预计在2.5%左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能源和主要工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的拉动下可能会突破5%的上涨幅度。

根据上述存在问题和运行趋势,下半年商务工作基本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目标,进一步开拓市场、促进消费、扩大出口;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步伐,推进流通现代化;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流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需求

一要以培育农村市场为重点,抓好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专业交易市场建设,以投资促消费、以集市活流通;争取国家扶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和农产品连锁企业培植工作,在楚雄、元谋两县乡、村建设药品、农资和食品为主的商品供应网,支持元谋蔬菜公司完成北京、西安等六大城市连锁经营项目实施;二要积极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继续鼓励和引导住房、汽车、通信产品消费,积极培育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指导工业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注重市场营销,逐步提高产品的占有率;三是要及时研究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倡导健康、环保、可持续消费,发展消费信贷,加快消费升级步伐;利用“假日经济”商机,提升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行业,引导消费结构由商品消费向商品和服务并重转移。

(二)采取5项措施,扩大外贸出口

一是继续抓好重点出口商品、重点出口企业、重点出口市场和重点出口县市四个重点,实施“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鼓励精深加工农产品出口,培植生化产品等出口增长新亮点。大力组织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二是要继续加大原料进口力度。帮助四川德胜钢铁集团楚雄公司等企业做好生产原料的进口工作。按属地原则完善进出口统计。三要继续执行好国家出口退税等各项贸易促进政策。加大对德胜钢铁等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用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积极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缓解外贸企业营运资金困难。四要全面清理调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对取得进出口经营权但没有经营实绩的企业,要认真分析,分类排队,找准进出口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制定经营方案,争取创出实绩。五是有针对性地举办外贸进出口业务培训,提高我州外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引进来”,积极“走出去”

一是将“优质服务”贯彻始终,做好指导服务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帮助外资企业研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全面开放市场,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将服务贸易和公共事业作为我州利用外资的新领域,筛选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回报高的项目,力争在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取得新成绩。三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东盟国家为重点,收集分析国外产业政策,适时组织开展商务考察,指导我州建筑、建材、冶金、林业加工等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工程劳务承包和资源开发,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四)抓好载体建设,发展物流产业

充分利用楚雄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分析论证禄丰—南华和元谋县,沿安楚、楚大公路,成昆、广大铁路沿线物流园区规划,分批实施,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辐射能力强的综合、专业市场群,将楚雄建成面向滇中、滇西,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物流基地。要全力推进楚雄商业城、中国轻纺城楚雄市场、彝人古镇商贸旅游项目、禄丰恐龙文化城等主要商贸旅游项目建设,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研究市场培育的相关政策措施,高度重视市场招商工作,做到建设与招商同步,协助企业“东进沿海、西出东盟”开展市场招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好市场规划工作,将商业网点规划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同步进行。

(五)发展现代流通业态,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是要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的发展。鼓励州内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工商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县(市)的连锁经营企业。二是要积极探索物流配送发展路子。充分利用商贸、交通、邮政企业现有的仓储、运输、营销网络,引导企业整合社会资源,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储运企业,逐步实现物流产业化;三是积极推进流通企业信息化、商务标准化工作,实现流通领域的标准化,提高流通过程的现代化程度,促进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六)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认真履行州整顿办的综合协调职能,继续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楚雄州200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抓好十项工作,突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商业欺诈、维护知识产权、打击非法传销和继续开展“诚信楚雄”活动六大重点,抓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创造公开、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业管理。抓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成品油市场的监管、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以及旧车交易市场、旧货交易市场和汽车销售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拍卖法》认真履行对拍卖企业和拍卖活动的监管职责,努力促进拍卖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典当行业的监管,防止扰乱信贷政策和金融秩序,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七)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商贸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