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07:2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社会科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文社会科学能否借乘时下中医药文化振兴之东风,主动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科教育,作出更大成绩,这才是当下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关学科,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医学和人文交叉学科建设在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不容回避。如,有的中医药院校高层管理者对于发展人文社科教育没有充分重视;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缺乏特色,趋同发展,流于形式等等。可见,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现状确有让人堪忧之处,并且实践中仍存有诸多制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的具体因素。
1.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原则束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往往许多中医药院校陷入只向中医学科倾斜教育资源而忽略其他学科发展的窘境中,人文社会科学必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此外,虽然许多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原则是医学与人文并重、基础与临床结合,但为突出中医药特色而增加中医药课程的设置比重,导致这些院校人文轻,中医重;专业课程繁冗,学生不堪重负;人文课程数量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在以往实践中,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使得人文科学与中医学实践脱节,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2.学科建设中的“为”与“不为”的原则制约着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中医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常被学校当作优势专业争取国家和地方资源投入的重量级砝码,所以进行学科建设时,中医药学科建设往往首先得到积极回应,学校常常积极解决诸如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图书设备采购等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经常属于“选择性作为或者零作为”的领域,这些其实极大限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3.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制约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尚未形成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多级学科体系,很多还只是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甚而简单地用政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往往使得医学生知识广度狭小,专业深度不够,道德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匮乏。另外教学形式的单一、方法的落后、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师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引进,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自然很难“更上一层楼”。
二、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建议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非朝夕之功,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实践,中医药院校就有能力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1.促使观念更新,提高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医药院校的管理层应该摒除以下几种观念:①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干扰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②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现代中医医药人才作用不大。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只要把政治理论课上好就行。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为中医药学科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授医学知识,又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既有普通专业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所以,要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上来,要从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上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医药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2.突破建设重点,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医药院校可以采取重点突破,以特色求发展,选择性地建立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交叉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创设较多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中医药院校可对人文学科与中医药学科进行整合创新模式管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塑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精神。
3.重视校风建设,培养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校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对于培育中医药院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院校新时期的竞争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校训校歌的确定、校园媒体文化的宣传、人文社科学术讲座的举办到学校景观的布局、道路建筑物的命名、寝室教室文化的营造以及学生就餐环境文化的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理念。另外,鼓励广大教职工利用自身专业人文社科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教育,使人文社科素质的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习全面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汕头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225
国内刊号:44-1058/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文本挖掘人 文社科 技术应用
[分类号]TP391
[文本挖掘概述
文本挖掘(text mining)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到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统计学、自然语言处理、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目前关于文本挖掘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关于文本挖掘的名称亦有“文本数据挖掘(text data mining)”或“文本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text)”等不同说法。一个比较广泛使用的定义是:文本挖掘是指为了发现知识,从文本数据中抽取隐含的、以前未知的、潜在有用的模式的过程。它是一个分析文本数据,抽取文本信息,进而发现文本知识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文本挖掘过程一般包括预处理、模式挖掘、模式评价等多个步骤,其中包含了多种文本处理与挖掘技术,如数据预处理技术中的分词、特征表示、特征提取技术,挖掘分析技术中的文本结构分析、文本摘要、文本分类、文本聚类、关联规则、分布分析与趋势预测等技术以及信息展示中的可视化技术等。
文本挖掘技术拓展了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把挖掘的对象从结构化的数值数据扩展到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因此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文本数据中发现新的模式、模型、规则、趋势等知识,目前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献计量的结果表明,近年来国际上文本挖掘的研究论文呈迅猛上升势头。以“text mining”为主题词在Web of Knowledge(WoK)中检索可得与文本挖掘相关的论文3 049篇(截至2010年),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WoK学科统计来看,目前文本挖掘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科学、计算生物学、数学、医药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化学、信息科学、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论文总数占文献总量的82%。相比而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则较少,两者之和为18%,其中人文科学仅为1%。
由于互联网时代学术资源生产与传递方式的变化,以新的方法和技术从海量文本中发现隐含的知识和模式,成为情报学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由于人文社科文献的非结构化特征更加明显,文献中包含的隐性内容更多,能否在人文社科领域成功运用文本挖掘就成为了检验文本挖掘的方法论优势的试金石。本文以文本挖掘的几个关键技术——信息抽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关联规则、模式发现与可视化技术为主要线索,分析发现文本挖掘技术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应用特点,以便为人文社科研究中更加自觉地应用文本挖掘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2、信息抽取应用
信息抽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是文本挖掘的前-端技术,它从文本对象中抽取预先指定的实体、关系、事件等信息,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并输入数据库。信息抽取所获得的结构化信息片段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文本内容的内在特征,因此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可以从中发现知识、挖掘知识,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信息抽取作为一门独立的内容处理技术,其本身在商业、情报分析、数字图书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有较多专门的信息抽取系统投入商用。在人文社科研究中,信息抽取常常作为文本挖掘的一个重要步骤,作为知识发现技术的前端和基础。文献构建了基于信息抽取的文本挖掘模型,均把信息抽取作为文本挖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文本挖掘效率的一个手段。不仅讨论了信息抽取对文本挖掘的作用,而且证实了通过文本挖掘得出的规则对信息抽取系统具有指导作用。除了作为文本挖掘的前端技术,信息抽取技术在改善信息检索、辅助知识发现方面在人文社科研究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2.1 改善信息检索
传统的信息检索只能通过关键词与文档的匹配返回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文档,而信息抽取则可以帮助用户直接定位所需的信息,无需阅读文档的全部内容。由于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具有出色表现,信息抽取在多个人文社科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德国莱比锡大学承担的eAQUA项目从古典文献资料(公元前3000年一公元600年)中抽取特定领域的知识,并通过eAQUA门户免费提供这些知识。在文献中,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Matteo(2010)介绍了一个信息抽取在古典文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对当代关于古希腊和拉丁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二手文献进行实体抽取,并提供与原始文献之间的关联,从而提供更高级的信息展示和检索功能。在社会学领域,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资助的ASSERT E’’项目综合利用信息抽取、文本聚类等技术提供了一个自动生成文献综述的系统。信息抽取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互相融合渗透,为人文社科领域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 辅助知识发现
摘 要:文章介绍了当下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的现状,指出其主要瓶颈因素:工作量大、内容评价费时费力、学术图书的非定量化、非公式化特征以及非共识性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精选一批有耐心和责任心的学科同行专家并建好用好同行评议专家库;建立规范的中文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建立以同行专家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学术图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宽容“非共识”的评价制度。
关键词:科研评价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图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5-0082-06
Bottleneck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valu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Book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bstract The bottleneck factors in present evaluation of Chinese book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re such as large workload,time consuming content evaluation,non-quantitative and non-formulaic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books and non-consensus of evaluation result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dvanced in this paper are: to select a batch of patient and responsible peer experts,to build and make good use of a peer review expert database,to establish standard citation index database of Chinese academic books,to establish the academic boo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dominated by peer view expert evaluation and supplemented b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tolerates non-consensus.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valuation; book evaluation
1 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的现状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是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和传承学术的重要阵地,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究与学术图书长期以来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学术研究水平提升了,必然会促进学术图书的产生;反之亦然,学术图书的不断面世又会从整体上带动学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如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推动学术图书出版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但通过对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进行比较可知,尽管我国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总量在逐年增加,但总体水平不高几乎是被人们公认的事实。相当多的学术图书学术创新不多甚至是重复研究,学术价值不高甚至没有学术价值,读者量少甚至没有读者,被引用率很低甚至为零,学术影响力不强甚至没有学术影响,逐渐呈现出学术图书被人们漠视的趋势。为此,一些科研机构在科研绩效考核甚至职称晋升时不再考虑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做为评定条件之一,这也许是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悲哀,当然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悲哀。人文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必须以高效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为前提。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繁荣与否与其评价体系密切相关,没有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质量就很难从整体上真正提高,因而人文社会科学也就很难得到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价值被漠视的状况,势必引起人们的反思,为此需要反思我国现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体系的问题所在,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评价的论著以及重要课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调研,我们可以厘清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评价发展的脉络,了解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评价的现状。国外的图书评价主要以书评形式展开,书评在国外能够有效地反映图书的创新程度和质量高低,可以作为图书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目前国内的书评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异化,书评日益失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立场,遭遇到诚信危机,越来越多的读者不再关注书评,因此国内的书评不足以作为图书评价的主要依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先后发表了一些文章,从不同视角讨论评价制度问题,研究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介绍国外评价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学术著作逐渐增多,见仁见智,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如1999年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编著的《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价》认为“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技术问题”[1]。该书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提供了较为有效、公正和易操作的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娄策群提出了“建立社会科学评价文献计量体系与模型的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学术期刊、研究人员、学术机构与学科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与模型”[2]。刘大椿等所著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在分析和总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位和特点,剖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状况、问题和经验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上可行并有成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理念,努力形成一套可作为操作原则的评价指标体系甄选方法和程序把握要领。”[3]任全娥“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特点与传播规律,设计出了论文成果、研究报告成果与著作成果三种不同类型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4]苏新宁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通过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引证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方法进行规范的数据处理,科学地分析了各学科图书学术影响力,论证了图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5]该成果对论文中引用图书的关系统计分析,从论文引文角度对各学科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最终遴选出涉及人文社会科学21个学科的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3140种图书。但正如书中所述,“本书给出的书目主要是通过CSSCI中论文对图书引用量的统计得到,客观地说,引用量只是说明了图书在学者研究中被利用的情况,应该说只是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图书的学术影响,希望读者不要将其绝对化,更不能说本书未列出的图书都没有学术影响力。再者,本书的数据来源主要取自期刊论文,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另一些主要形式的成果(如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的引用文献没有涉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6]邱均平等著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也述及著作类研究成果评价体系[7]等。这些著作从各自独特的立场、从不同视角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评价进行了多层次的扫描和多角度的审视,或从宏观上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评价体系,或从微观上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评价标准,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图书的战略作用与研究价值,或从具体的层面论述人文社会科学图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从总体上讲,当前我国学者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高中体育 人文社会科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19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更加重视高中体育学科。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相当大的研究范畴。其中包括了:运动休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美学等。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更多地体现在体育美学,运动休闲学,以及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三大方面。因此,本文就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现状做了教学调查研究。主要研究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现状,以及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两个方面。希望通过此次教学研究,能够了解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和预测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情况,以此来更好地进行高中体育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人文性不够明显
所谓人文性,人文性是人通过认识和学习某种事物来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文讲究追求真善美,给人悟性。高中体育的人文性还不够突出,由于高考的压力,许多学校的体育课一周只有一节课,甚至有的学校还常常会将一周唯一的一节体育课改为了自习课或者让其他老师来上课。人文性不仅体现在文字学科,同样体现在体育学科上。体育也有理论知识,所有的体育理论知识都源于体育运动的探索的结果,这其中也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深厚的情感体现。现如今,每年都有900多万的高考学生,高考竞争十分的激烈。许多学校都会忽略了体育课,也就让学生失去了多一个接受体育人文性的认知的机会。我们的高中体育教育需要知识,需要艺术,更加需要加入人文性的成分。然而,人文性正是高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当今最缺乏的。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不够突出
所谓科学性,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来处理事物的特殊情况。科学性讲究的是客观性,不能过于的主观片面,要理性的看待事物。比如,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多年来不变的规律,就是进行体育运动前要做简单的一些准备运动。倘若有的人执意不做准备运动,就直接开始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那么很大可能会肌肉拉伤或者受到别的身体伤害。同理可知,有一些客观存在的社会规律,人类是不能轻易去逾越的。学生必须要懂得科学性,遵循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更好更快的发展,避免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和错误。然而,现在的高中体育教学缺乏科学性。
(三)高考体育考生的体育锻炼强度大
虽然高中体育教学普遍不被重视,但是作为艺体生,体育考生的体育学习和训练强度都相当的大。体育的高考考核竞争也同样十分的激烈,很多学校几乎都是起早贪黑的魔鬼式训练。体育教师和体育考生都非常辛苦,高三的第一学期甚至放弃了高考文化的第一轮复习进行专业的体育考试项目的训练。非体育专业的考生t成天待在教室学习,没有参与任何的体育运动。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是现在高中体育教学的普遍现象。这也是一种缺乏体育科学性的不好的状况。
二、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情况
(一)高中体育可能会纳入高考的最终考核内容
由于当今社会和国家对人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不仅关注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同样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因此未来的高中体育是极有可能会纳入高考必考科目,来激发高中学生的豪情斗志,而不是只有对体育生才专门的考核。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体育精神,改变学生疲惫的学习面貌,锻炼学生的耐力,信念,体育审美水平等等。体育精神是一种心里和动力的源泉,可以展现一个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甚至能够提升学生身心健康,从而改变学生一生的发展轨迹。
(二)高中体育的人文社会科学越来越明显突出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精神就深入人心。所谓的人文主义,就是要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高中体育的人文性是以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为基础,通过一些体育运动实践来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高中学生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学习到知识技能和文化涵养,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这将激发无数人的斗志和激情。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高中体育将不会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才逼迫学生去学习和体会,而是将体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能力和较好的自律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中潜移默化养成坚忍不拔的好品格,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匪浅。
(三)高中体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受社会关注
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一直延续了很多年,高考更是备受社会关注,每一次高考内容的改革都会引起社会激烈的讨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追求越来越高,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更加重视,教育事业也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伟大事业。人们对于健康的学习和健康的生活意识也会越来越强,体育精神将会启发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的关注,家长和学生也更愿意花费时间去了解高中体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学生也会更加科学的去学习高中体育,而不是保持着传统的对高中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一件事物只有发展得越来越好并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才能备受社会的关注。同理可知,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本就是一件与社会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在未来高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将会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的。
[关键词]科学评价 人文社科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分类号]G250
尽管当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但伴随的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及抄袭剽窃事件却层出不穷。从总体上看,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失范状态是造成这种“泡沫学术”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中未能处理好评价对象“质”与“量”的关系。关于这点已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例如:叶纪元指出,目前学术评价上存在着质量和创新力评价弱化、过分数量化、过分形式化、过分行政化和评审专家人情化、评价结果软化等问题;刘大椿指出,造成现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中学术成果“质”与“量”评价倒置的原因除了管得太死、评价的角度太单一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理性缺失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视角的侵蚀,忽视更应该追求的东西――搭建“量”与“质”的桥梁。因此,从微观层次上厘清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中的“质”与“量”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法,即寻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方法
1.1 以定性为主的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是指某专业领域的专家基于自身对本专业的认知、理解、经验以及造诣等对被评价对象给予评判。定性评价的最主要形式就是专家评议,评议专家判断时的依据一方面是评价客体即参评成果所反映出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评价专家即评价主体储存在大脑中的学术信息与经验信息。这两种信息在专家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指引下进行复杂的信息匹配与价值判断,从而得出或评语或打分等各种形式的评价结论。
尽管同行专家是最具评论资格的主体且评价时能深入到评价对象的深层内容,但这种评价方式不能避免专家判断时的个人主观性。专家评价的个人主观性包括多个方面,首先这种评议是基于业内专家的个人造诣,而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专家对本研究领域有深厚的积累,也难以对所有的研究方向面面俱到。其次,在中国这个人情网络强大的国度里,个人往往难以避免人情世故的影响,在对本身具有主观性色彩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难以脱离这种负面影响。往往导致对评价对象做出有失公平的评价。再次,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广和研究方向的日益精深,对任何评价个体来说评价工作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且多个评价者难以达成共识导致,从而评价的信度降低。
1.2 以定量为主的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用科学计量法借助一些能表征文献科研贡献的指标通过统计计量进行评价。目前科学计量的指标越来越多地与多种管理工程中的决策方法相结合,形成更为综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成果的最主要的载体形式,计量这些成果的数量关系成为衡量科研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计量学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重要方法。
以引文量为基础的文献计量分析又是科学计量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科学计量研究方法。但目前文献计量学的发展阶段仍停留在文献统计数据的计量基础之上,这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计量结果可以辅助文献的管理和应用。通过引文量以及以引文量为基础的统计指标进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妥之处,例如,常用的影响因子测度的是两年内的被引情况,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引用周期存在差异且应用周期比起自然科学长得多。
1.3 定性与定量方法的属性对照
以同行评议为代表的定性评价方法和以科学计量为代表的定量评价方法在评价的理论、出发点以及评价效果上都有诸多不同之处,可以视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方法。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同时又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因此依靠单独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难以得到满意的评价结果,有必要找出两者的主要差异作为相互辅助的基础。通过对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主要评价方法的分析,得出了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这两种相对独立的评价方法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可以形成互补。总体而言,目前定性的专家评价方法比起偏定量的科学计量方法更能较客观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评价,这也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评价的主要方法。科学计量方法在数据处理上多借助于统计软件,因此其效率比前者高而成本却远比前者低。但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法作为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过程中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目前的科学计量方法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是由于未能将方法更好地适应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需要。下文将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特征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专家评议法和科学计量法应该如何相互支撑实现人文社会学科的更客观、满意的评价。
2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过程的复杂性特征
2.1评价过程中价值的短期不确定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人文社会现象,在研究过程中具有主观性和随机性等特点。目前存在多种关于人文社会评价的描述,其中娄策群将评价描述为一种价值判断过程,一种基于事实判断之上的价值判断、一种共识性价值认定的方法、一种学科发展的知识自觉、一种科研管理手段、一项社会经济活动的核算,这种描述方法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概念和内容。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主要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实质内容进行深入评价,其核心是对“创新能力”的评价,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最终依赖于时间的检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成果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般的预期效果,其成果的发挥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当社会大多数主体接受并使用时,它才能真正发挥功能。而这一过程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相对是漫长的。要在短时期内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更先进的评价方法来处理这些庞杂的信息。
2.2 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复杂性
2.2.1人文社会科学价值的主观复杂性评价过程是对评价对象已经发挥的、正在发挥的和潜在发挥的功效的测度、判断和认同的过程。价值从哲学上讲是指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由于评价是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体进行评估,因此人们进行价值测度活动时不仅要从当前的客观事实出发,依据客观规律对事物的客观属性做出测度,还要根据自身群体的需要预先设想这种评估和选择可能达到或实现的
目标。使得评价结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能给人们带来利益,即评价要主观符合客观的同时,也要求主体对客体的判断符合主体的需求。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主观性是本身具有的,因为评价中的价值是评价主体主观感受到的,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从各种各样的分析中主观抽象出来的。这种主观性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一方面,评价主体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补充评价过程中的信息不足,并且可以将不可直接评价的因素转化为间接测度的指标;另一方面,这种主观性也导致了评价过程中的个人主观性。
2.2.2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规范的主观复杂性评价主体评价的不是评价对象的载体而是载体承载的内容价值,是主客体间客观实在的价值关系,评价活动的目标就是解释这一价值关系。评价尤其是科学意义上的评价是对价值判断的规范化和精确化,不再是个体的任意评论或某种纯粹主观情感、口味的表达。科学评价呈现为参照一定标准。依照一定程序,对评价对象的价值进行的估量。价值测度结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因素,即评价者的价值标准;二是事实因素,即客体或评价对象的客观活动记录。
由于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和感受程度的不同,对相同的评价对象也会形成存在诸多差异的评价结果,但同时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又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共同性和客观性。这使得对特定事物形成群体判断成为可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规范和标准是专业领域科学共同体共同认可和遵照的,因此在以求真创新为重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只有通过同行评议才能解决以共识性批判为手段的价值认定,而目前以数据统计为主的科学计量方法还难以识别评价对象的创新程度。另外有些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需要通过科学共同体以主观方式将其转化为可以评价的间接性指标。
3 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方法属性分析
3.1目前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正视引文分析的功能角色成果被引用是最普遍的一种学术现象,论文引证数量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成果质量的方法。引文分析在知识传播中有着知识导航的作用,可以系统地阐述并分析学科结构、学科定位及学科特征,通过引文网络可以发现知识传播和发展的脉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所需的支持性材料,这才是引文的目的。目前通过引文分析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是对引文分析的真正功能的误用。至少以引文分析为代表的科学计量方法目前还难以承担起科学评价的任务。由于文献引用的目的和作用存在诸多差异。粗略的划分包括概念的引用、评判性引用和文章观点的引用等,因此并不能说明被引量大的论著就一定比被引量少的成果上乘,因为作者对论著的引用具有复杂的动机。
概念性引用作为引证文章的列举性引证,并不能直接说明被引用对象内容的价值,而批判性引用更是对被引文的负面性批判。将引文分析作为评价的参考指标,分清引用类型尤其重要,只有提出了具有创新性论点而被引用作为支撑性材料的引用类型,才可说明被引文献的指导性、创新性和其价值的被肯定性,也只有这种情况下才可将引文量视为对引证文献做出了贡献而作为评价的指标,因此评价科研成果价值的方法是深入了解其内容。以引文量为基础的统计数据只能间接反映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因此,需要对引文量作进一步分析,而不能直接作为评价的指标。
3.1.2综合性评级方法的使用需更多验证
为了能将定性得到的数据和定量得到的数据结合起来,目前研究人员多引用一些用于工程管理和决策的方法以追求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两种数据结合。尽管这些方法都借助于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但这些工程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带有主观人文性质的评价对象时往往难以凑效,并且还存在诸多不妥之处。因此,在应用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时,需要根据评价的目的进行适当的改造,只有经过验证可行的方法才可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工作中。
3.2 评价中“质与量”与“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目前,科学评价多注重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但是“定性与定量”并不是等同于“质与量”。“质与量”是指学术评价中的两个角度和层次,而“定性与定量”是指评价中所用的两种方法。评价方法服务于评价目的,而定性与定量方法也不能孤立使用而需要相互结合。对复杂对象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同行专家才能对评价对象的“质”做出评判,至少目前离开同行专家专业深入的甄别,仅使用统计方法是有缺陷的。同时。对“质”的判断不但需要定性的分析,也需要通过相关统汁数据提供更全面客观的信息,而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定量方法是摆脱专家个人主观性影响得到客观结果的重要途径。简而言之。只有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完善结合,才能满意地得到评价对象的“质”。
3.3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过程结构
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复杂性,需要将评价过程中评价对象的价值构成分解,并将专家评议和科学汁量方法的属性分解。通过这种分解方式深人人文社会科学定性及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过程,从而探寻两者结合的契合点。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在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中,应根据评价对象自身的特征将其价值构成分解。依照一般的分类理论将评价对象的价值分为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创新性价值和功能性价值等主要指标。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需要将价值构成分解到更为详细的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要便于专家的量化,这样才能让同行专家给予更客观的评价。
通过解析专家评议和科学计量各自的方法属性和特征,构建出专家评议和科学计量在评价中的角色和位置关系。通过科学计量以及以能综合计量“影响因子”、“H指数”以及“特征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专家评议的参考,可更好地消除专家在评价过程中的个体主观性和科学计量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对“质”的忽略。
4 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4.1 评价过程的前期分类工作
4.1.1 评价对象的合理分类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庞大。不同领域、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针对自身的特点,但各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对独立的评价原则,凶此不同领域的对象一般不具有比较的意义。这就需要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体系分类。首先,基础性。理沦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不能共用一套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相对而言,应用性研究更重视于短期受益,而基础性理论研究更侧重其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果用应用性项目的指标衡母基础性研究的价值,其结果势必是适得其反。
4.1.2 评价深度的层次划分根据前面的讨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从方法范畴上可主要划分为专家评议和科学计量两种。从评价深度上则可分为对评价对象外部数量特征的计量统计和对知识内容或知识单元进行的“质”的评价。前者是简单、粗糙的“量”的统计,是以发表论著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期刊影响广度、地域分布、半衰期等多种指标进行的形式评价。对“质”的评价不能对科研成果断章取义,而
是需要深入到评价对象的知识单元层次,最终对评价对象形成基于知识内容的评价结果。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宗旨是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论断,以服务于评价的目的,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就是科研成果对于社会群体影响力的评价。“质”是“量”的前提,对于科学评价的评价对象来说,没有“质”的保证,“量”越多,往往越容易引起鱼龙混杂而造成科研资源的严重损失。学术科学评价的目的是给予评价对象合理的价值评估,对评价对象的“质”给予合理的定位。从哲学意义上讲,任何评价对象都通过一定数量的价值单元构成其整体价值,而同时评价对象任何“质”的特征都要依托于可以统计的“量”。因此不存在没有数量因素的质量,反之亦然。“质”与“量”的共存关系决定了评价过程中两个方面都要兼顾。
4.2 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评价过程中定性和定量方法需要结合使川。在此笔者使用倒置树形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过程巾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的评价框架,依据评价信息资源的特点交叉使用两种方法,两者结合的评价框架如图2所示:
在树形结构中将末端的评价指标视作树形结构的叶子节点。从上文分析可知综合评价方法有自身内在逻辑机理,而单一层次不能全面体现评价对象的价值,但同时层次过多会减少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目前一般使用三级评价指标结构。在评价过程中从叶子节点开始,定性及定量的交叉应用直到树形结构的根节点即评价的最后结果,其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叶子节点价值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专家评议等定性方法对叶子节点的价值在知识单元层次上给予评价,依靠参加评议的科学共同体做出评价对象的创新性以及其他价值的判断。同时,使用科学计量等定量方法得出评价对象“量”的特征给予专家参考,确保整个评价过程建立在“质”的基础之上。叶子节点的评价是评价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复杂的一步,它犹如建筑物的地基,是整个评价是否科学客观的基础,在这一步中要从微观着手,以定性方法为主,并以定量方法为辅。
第二步,指标层的价值评价。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叶子层级指标的价值,即子指标层的评价值。将这一计算结果作为计算父指标层的评价数据,继续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处理父指标层的评价值,并由同行专家给予价值的及时修正。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形成对专家评价的辅助数据,最终得到父指标层的综合评价值。
重复这一过程,由此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交叉使用直到树形结构的根节点,得到计算结果即为评价对象的最终评价值。在这个由下及上的评价过程中综合使用了专家评议及科学计量方法,并通过综合评价法使得层与层之间的评价联系起来最终得到评价结果。
[关键词]人文社科项目 职业教育项目 立项课题 教育部
[作者简介]朱文艳(1988- ),女,河南信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河北 秦皇岛 066004)曹晔(1963- ),男,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所,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JA880006,项目主持人:曹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20-04
教育部社科司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项的课题,包括法学、港澳台问题研究、管理学、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逻辑学、/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与文化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中国文学、宗教学等学科,教育类课题从2007年开始涉及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和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近几年的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研究现状。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立项项目少,承担单位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本研究以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的教育类立项一览表为原始数据,利用SPSS17.0建立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统计数据库,对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立项率、承办单位及其所在地区分布状况、立项课题研究类型等进行了分析整理。
二、数据分析
(一)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与级别分析
1.立项课题数量分析。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数量分别为:2008年1293项、2009年2949项、2010年4611项、2011年4255项、2012年3961项、2013年3240项,六年共计20304项。在这20304项中,教育类课题总数为1677项,其中2008年有106项、2009年245项、2010年380项、2011年353项、2012年344项、2013年249项(详见表1)。可以看出,2009年教育类立项课题数量随着立项课题总数的增加而增加,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在这1677项立项课题中,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有144项,占教育类立项课题的8.59%,其中,2008年2项、2009年17项、2010年18项、2011年37项、2012年37项、2013年33项。职业教育立项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2012年增长较快。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目的成倍增长,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当然,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在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中立项率的提升,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立项课题级别分布统计分析。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分为两个级别:一类是一般课题(规划基金和青年基金);另一类是重大招标课题,重大招标课题中职业教育每年1项。2008―2013年社科司立项的职业教育类一般课题有144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92项,具体为2008年2项、2009年14项、2010年12项、2011年24项、2012年20项、2013年20项。青年基金项目有52项,具体为2008年0项、2009年3项、2010年6项、2011年13项、2012年17年、2013年13项。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规划基金类项目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青年基金项目的增长趋势较明显,由2008年的零占有率增长到2012年的45.9%,可见,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对职业教育青年学者的培养。
教育部社科司每年根据教育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设立重点招标课题,职业教育类每年只有1项,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重大招标课题,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的重大招标课题,2011年天津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承担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六年来,承担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的单位主要是部属重点大学,没有地方普通高校,反映出地方高校职业教育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职业教育课题区域分布统计分析
1.立项课题在三大区域的分布状况。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都有分布,但分布数量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其中,2008年东部地区有2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没有;2009年东部地区有6项,中部地区有8项,西部地区有3项;2010年东部地区有15项,中部地区有2项,西部地区有1项;2011年东部地区有23项,中部地区有9项,西部地区有5项;2012年东部地区有23项,中部地区有12项,西部地区有2项;2013年东部地区有24项,中部地区有5项,西部地区有4项。从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六年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中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最多且不断增加,由2008年的2项增长到2013年的24项;中部地区立项课题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多时仅12项,远不及东部区域;西部立项课题始终较低,最多2011年仅5项,中部和西部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合计数也不及东部地区多。
2.立项课题在各省的分布状况。从22页表2可看出,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分布于安徽省、福建省、广东省、贵州省、河北省、河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吉林省、江苏省、江西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浙江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个省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其中,立项课题数排名前三的是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具体数目是浙江省23项、江苏省20项、广东省10项。这三省的立项课题数远高于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占总立项课题数的36.8%。立项课题数较少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福建省,仅有1项;其次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仅有2项;其他未提及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立项课题数在4~9项,处于中间水平。可以看出,这些立项课题极少的省份多位于偏远地区,职业教育欠发达,说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与职业教育发达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职业教育立项数量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三)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单位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立项课题的承办单位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总体上普通高校的承担数量最多,六年内承担课题80项,占55.6%;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课题23项,占16%;高职院校承担课题41项,占28.5%。可见,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立项频率最高,高职院校稍微落后于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2008―2013年共有116所院校承担了职业教育立项课题144项,其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现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承担课题最多,共10项,占6.94%,其他115所院校承办课题数在1~3项(见表3)。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立项课题总数少于普通高校,但六年内承担课题数量最多的院校仍是职业院校,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在优势领域有所作为,与普通院校积极合作,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研究领域统计分析
1.按职业教育类型划分的课题立项情况。为了更有效地了解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情况,我们按照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五种类型对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了统计。从统计数据(见表4)可看出,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数量最多,其次是高等职业教育,再次是农村职业教育,最后是中等职业教育和比较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故立项课题倾向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力量,拥有较多的教学科研人员,所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随着国家把“三农”问题看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职业教育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再教育、新生代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立项课题较多。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没有足够能力申报教育部课题,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比较职业教育的立项项目少,反映比较职业教育的研究人员不足,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
2.按职业教育要素划分的课题立项情况。从办学的角度,我们将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按照学校、教师、教学、课程、管理、培训、学生等要素对立项课题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关于职业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课题最多,高达56项,远超其他教育要素。其次是教学方面的研究,共27项。教学作为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筹码,向来在教育界受到重视。再次是教师方面的研究,共20项。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的践行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其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课程和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学生是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成就与发展上。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职业教育需要认真研究课程体系,做好课程开发,这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提高质量的关键。
三、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管理的建议
(一)教育部社科司要增加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六年来教育部社科司立项教育学类课题1677项,其中高等教育类580项、职业教育类144项、基础教育类136项、其他教育类817项。职业教育类的立项课题数量远低于高等教育类的立项课题数量,与基础教育类课题数量持平,这种不均衡现象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背景下,144项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明显不足。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指导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的多少也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国家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本科阶段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以便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二)职业教育相关单位要加大课题申报工作
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承办单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单位主要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这三类,研究单位过于狭窄。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要鼓励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单位联合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申报,以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单位要鼓励科研人员加大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工作,增加立项比例。同时,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和命中率。职业教育研究者应当主动申报课题,提高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立项率,在国家教育科研资金的支持下,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研究出指导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各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在申报指标的分配上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尤其要鼓励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开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研究。此外,加强课题申报的指导工作,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不同层面的研究,鼓励重点大学开展比较研究、普通本科院校开展理论性研究、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性研究。
(三)课题立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均衡。近些年,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区域统筹战略的实施,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具有扶贫开发、促进劳动力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应向中、西部院校倾斜,鼓励东部地区院校开展中、西部职业教育的研究,促进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满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鼓励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职业学校联合申报课题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社会化程度高,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因此,课题承担单位不应仅限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研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研究迫切需要加强产教结合、课程、学生招生就业、院校管理、教师培养培训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而这些问题的研究既需要开展试验性研究,也需要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五)做好立项课题管理规划
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采用网上评审,比较客观公正,扎堆现象较少。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立项课题的管理以及课题的规划指导,避免出现课题重复申报、立项题目集中的情况,严审课题成果,把好质量关,提升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避免国家资金和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
职业教育已成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移升级、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正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是,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一些重大的问题。因此,教育部社科司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课题立项规划指南,引导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另一方面,要增加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数量,引导更多的高校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培军.我国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基于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据量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2]刘伟民,吕国光.十二五教育科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趋势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
关键词 中文图书 引文数据库 引文索引 人文社会科学
1 引言
50多年前,美国著名学者加菲尔德博士首创《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等各种数据库,形成了“引文分析”新的研究领域,极大促进了图书情报学实践与理论的发展,为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以及科学学、人才学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0多年前,在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数据库,同样促进了中国图书情报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然而我们在引进、消化国外研究成果时,能否有“再创新”?这涉及到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是否能自主创新、立于世界学科之林的问题。早在8年前,笔者及所在团队在深入开展中文引文数据库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设想并提出研制《中文图书引文索引・人文社会科学》(CBkCI・H&SS,以下简称CBkCI),当时国外还没有人提出此种设想,更没有图书引文数据库的出现,直到2012年5月美国Thomson才在中国以英文为主的《图书引文索引》(BkCI)的有关信息。因此,CBkCI在字段设计、功能实现等多个方面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回顾研制CBkCI数据库的过程、意义,不仅有助于回答上述是否能创新的问题,而且能加深对研制中文图书引文索引及其数据库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图书情报学的学术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2 提出研制CBkCI的最早设想
2004年4月21-22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在四川大学组织“CSSCI专家咨询委员会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定性与定量评价研讨会”,会上有的学者提出应将“以书代刊”的出版物纳入“来源期刊文献”中的建议,后又发文论述,但由于这些出版物具有书号而无CN号,尽管其内容与“期刊”并无二致,但毕竟不是正式的“期刊”,不符合CSSCI来源期刊的基本条件,因此会议未采纳此建议。尽管未采纳,但笔者从此建议中敏锐地联想到一个关键问题,即图书能否作为来源文献(统计源)建立引文索引。此问题甫提出,立即引起团队中同仁的注意和探讨。
经过讨论,我们认为,从理论上讲,将图书作为来源文献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图书与期刊一样,都是重要的研究成果的体现者,作者在写作时,参考、引证了大量文献,完全可以将这些被引文献分析出来,形成索引。何况广义的图书,除了单本以外,还包括丛书,即有相对统一的题名、序号、连续出版,丛书与“连续出版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的连续是“有限的”,而后者则是意图“无限的”,正是由于这个意图“无限”,才使得从属于连续出版物的期刊作为来源文献具有了优越性――每年都可连续进行引文统计。而图书,尤其是单本图书,一次统计后,就需要再寻“统计源”,这使得筛选统计源的工作量很大,且图书数量庞大,筛选难度更大。因此,从实践上看,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学者提出过这一问题,更没有一种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尤其是久负盛名的美国ISI,自首创SCI等以来的几十年间,都没有研制图书引文索引,可见难度很大。“以书代刊”是我国一大“特色”,是一种非书非刊、介于书和刊之间的一种出版物,对这种出版物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筛选出“来源文献”,建立引文索引,不失为新的尝试。对“以书代刊”出版物的研究与思考,催生出了要研制图书引文索引的最早思想。
3 来源学术集刊的筛选及其引文示范数据库的建立
“以书代刊”是对无法申请到CN号(连续出版物号),只得在出版社出版(具有书号)的期刊的俗称,如果要从学理上研究这类出版物,应该进行命名并给予较严格的定义。经过对能收集到的数百种这类出版物的实物的阅读、分析和对已有术语的提炼、概括,课题组将这类出版物命名为“学术集刊”,并为其下了明确的定义:具有相对稳定、统一的题名,以分册形式,以年、半年、季度、双月、月、半月、双周、周等间隔定期出版,并有年、卷、期等标识序号,计划无限期出版,具有正式书号,能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连续出版物。该定义经过CSSCI咨询专家委员会的审议,遂成为较正式的术语。
2005年我们对学术集刊进行了摸底问卷调查。一共发出调查问卷323份,截止到2006年3月共收回有效问卷225份,占调查样本总数的70%。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了225种集刊的创刊时间、出版周期、开本、页码及平均每期的载文量、发行价格、发行范围及每期印量、集刊所属学科情况、地区分布、主办单位、编辑部人员、经费来源等基本数据和内容概况。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学术集刊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刊宗旨,其栏目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一些特色和固定的读者群。它们为研究人员成果的推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作者群多是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此次调查为筛选来源集刊做好了较充分的准备。
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学术批评网提供的资料,我们进行了补充、考证,当时有目录控制的集刊有539种。来源集刊的筛选需要集刊编辑部申报,这不同于CSSCI来源期刊不需申报的规定。截至2006年1月5日,共收到申报表和集刊样本243份(种),涉及20个学科,集刊的主办单位涉及全国19个省市,既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复旦等数十所重点高校,又有相关领域的专业协会、学会。在243种集刊中,2000年或以前创办的、符合遴选条件的集刊为98种,涉及19个类。我们将98种集刊的定量评价数据(总被引次数、2004年的影响因子和加权总值)发给CSSCI指导委员会各位委员和部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进行定性评价,最终评选出来源集刊47种,其中33种有2005年版本,另14种无2005年版本。
自2006年12月25日开始建立学术集刊示范引文数据库,首先组织人员对32种集刊进行标引,到2007年3月20日全部数据初步总校完毕,先后历时3个月。32种集刊共有来源文献1178篇,引文22194条(其中外文引文2954条)。平均每种集刊约有论文36.8篇、平均每篇论文有引文18.8条。2005年集刊已标引、输入、初校完成。
学术集刊毕竟不是正式的期刊,由出版社出版,编辑、出版的规范性较期刊为差,使标引工作十分困难,如序号不全。有10种集刊,在版权页或封面页上同时标出了年度和卷、期、辑等序号;另有23种集刊只有卷、期、辑序号而无年代。“出版地”、出版者多头。论文数目信息不全,如文章大都没有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中英文文摘;参考文献大都是以脚注的形式出现,且重复率很高。不少集刊繁体汉字印刷,给录入、校对工作增加了困难。有的集刊很难获得,到刊率很低,使数据加工工作无法进行。集刊每期载文量不一。必须对二年内出版的各期集刊的载文量逐篇统计,而后相加,计算其影响因子较为困难,等等。从总体看,学术集刊在编辑出版方面不大规范,但在质量方面确有不少精品,国际化程度较高,几万字的长篇论文不在少数,较符合学术发表要求和规律,但有些集刊未必如此,质量参次不齐。学术集刊来源文献的筛选和示范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研制为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4 CBkCI示范数据库的研制
2004年,笔者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与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至2008年笔者及所在团队已发表有关评价的论著数十篇(部),在学术界、管理界产生较大反响。2008年在撰写该项目研究总报告时,有专章论述图书评价及其图书引文索引研制问题。2009年4月,笔者组织了《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学者、评价专家70余人参加了会议。作为组织者,笔者曾约请美国ISI中国区代表在会上谈论有关图书引文方面的问题,该代表曾答应。但由于时间限制及其他原因,该代表在会上未及谈论图书引文问题。2010年笔者指导一名博士研究生专门研究图书评价及其图书引文索引问题,撰写成博士论文,获得通过。2010年8月3日、2011年11月笔者在《光明日报》多次发文,明确提出要“建立评论数据库、图书引文数据库等,为创新和质量精细评价提供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2011年5月在南京召开、由爱思维尔组织的有关引文计量和评价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笔者作主旨报告《基于创新测度的科研及期刊“全评价”体系》,其中专门谈到图书引文索引问题,引起听众极大兴趣,在提问阶段,反响热烈。同年5月在北京参加国际知识共享与资源建设学术研讨会上,11月在杭州参加信息资源共享国际会议上,以及在苏州参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高层论坛上,笔者应邀作主旨报告中都谈到这一问题。2011年1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与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结项,《中文图书引文索引・人文社会科学》(CBkCI・H&SS)示范数据库作为该重大项目的副产品,提交到国家社科规划办,其有关信息被头版头条发表在国家社科规划办官方网上。
4.1 CBkCI数据库简介
CBkCI数据库来源图书管理模块主要设置的字段有:来源题名、副题名、英文题名、来源责任者等数十项。数据库文献检索模块包括来源图书检索和被引文献检索,可以提供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可以提供多种定量数据,如被引频次(可以细分为正面引用、负面引用与中性引用)、图书影响广度、地域分布等。学科类别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人文社科类)》和《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表》。
来源图书检索入口主要有:来源责任者、责任者姓名拼音、第一责任者、英文题名、学位分类、学科分类、出版者或期刊社、出版时间或年代卷期、基金类别、基金、机构名称、第一机构、地区、主题词等。
被引文献检索入口主要有:被引文献责任者、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期刊或被引图书出版者、被引文献年代或出版时间、被引文献类型、被引文献细节、被引频次(可以区分正面引用、负面应用与中性引用)等。
4.2 CBkCI数据库统计源的确定
课题组和我的博士生王兰敬将笔者提出的“全评价”体系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领域,拓展了学术图书质量评价框架体系,建立了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全评价”模型。根据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新概念组合,采用引文等文献计量评价与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方法,基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全评价”模型筛选出高质量的学术图书“代表作”,再通过学科同行专家小组审核方能确定为精品图书,即作为统计源(来源图书)构建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
4.3 CBkCI系统的设计
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学研究往往注重图书出版物,侧重于文本的解读,因此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引文评价数据库,以图书引文方式来评价图书学术创新与学术质量是一种更好的途径,图书引文评价软件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2011年11月初,征求有关评价专家意见后,课题组起草了图书引文评价软件即CBkCI数据库系统用户需求报告。之后,多次邀请有关评价专家、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根据用户需求报告共同论证设计图书引文评价软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2011年11月底,有关评价专家对软件设计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到12月17日,软件设计基本完成。CBkCI是以评价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质量为设计目的、兼及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首版图书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以“全评价”体系为指导,定性与定量结合筛选来源图书。系统分为文献管理与文献检索两大模块。文献管理新增文献可以进行来源图书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来源图书的记录包括图书唯一标识、图书名称、作者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学科分类、ISBN、中图类号字段以及作者维护与被引文献维护两个添加与修改模块。文献检索模块包括来源文献检索和引文检索两个模块,来源文献检索可以提供图书唯一标识、文献名称、英文名称、副标题、ISBN、文献版本、文献出版社、文献出版地、丛书信息、关键词、基金细节等字段按照特定的年份进行检索;引文检索可以提供被引文献责任者、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文献出版社、被引文献年代、被引文献类型等字段检索。具体检索界面见图1- 图6(注:此界面系示范数据库最初设计的界面,目前界面、系统题名等均有所修改)。
4.4 CBkCI系统的维护
CBkCI系统软件安装试用后,课题组首先对图书引文评价数据库软件的数据字典进行维护,录入各种必需的字典数据,如中国地区代码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表等。接着,根据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全评价”结果,将筛选出的来源图书逐项录入数据库,建立CBkCI示范数据库。在数据录入的过程中,课题组发现软件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修改,如关于出版社和引文出版地的添加引文信息对话框里提供省份和城市下拉单以供选择,国外出版社就无法录入,不能保存记录,课题组在输入《现代性命运》(漆思著)第8页第③注释项就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增加手工输入窗口;引文年月不应设置为必填项,为便于著录,应该增加手工录入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的图书记录将会不断增加,数据越多,越能起到图书引文索引的检索、评价数据库的作用,充分显示其各项功能。
5 CBkCI示范数据库研制的意义
CBkCI是以精选的学术图书作为来源文献(统计源),统计、分析图书作者引用图书、期刊论文、报告等所有文献资料的情况,是以检索和评价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质量为目的的数据库。现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实际上是“期刊引文数据库”,因为其来源文献是精选的期刊。这两个引文索引的来源文献不同,主要功能亦不同,二者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对于文科许多学科而言,如文史哲,学者更重视图书的作用。CBkCI可以整合中文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学科领域图书和图书上的全部引用文献,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崭新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检索、分析与评价资源,帮助研究人员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图书等文献进行定量、系统、客观、科学的统计与分析,具有检索功能。CBkCI可以进行引文排序、高被引图书、引文分析方面的检索,是一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此外它还具有引文分析与评价功能,其评价功能是建立在引文分析基础之上的。CBkCI可以提供被引频次(可以细分为正面引用、负面引用与中性引用)、图书影响广度、地域分布等多种定量数据。引文分析与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及映各学科研究成果交流、借鉴等情况,其次是科研成果的评价。引文指标是比较有效的衡量科研成果质量的测度指标,一般情况下图书被引频次越高,反映了图书受学术共同体关注的程度越高,其著者的影响力越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应用的价值越大。再次是人才评价,CBkCI通过科研人员图书被引用或进入高被引,显示出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与研究水平,反映出科研群体对其依赖程度。使用该项指标时,应结合其他指标特别是同行专家精细评审来合理地评价人才,应科学地、有分析地使用。还有科研机构评价,引文索引在机构评价中彰显了它独特的作用。该数据库将产出高被引图书的机构关联在一起,按共引核心图书进行排序,能使科研人员了解影响力突出的机构。此外,还有学科领域评价、出版社评价、期刊评价、作者评价等。
总之,CBkCI示范数据库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而且可促进学术图书出版质量和论文等各种文献的质量的提升。它有助于图书馆推荐好书,精选馆藏图书,提高馆藏质量,有助于图书出版规范化建设,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有助于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大学生迅速获取精品图书及其他文献,为公正、公开、公平进行学术评价提供坚实的基础。
6 几点启示
CBkCI的研制,从问题的提出、设想到示范数据库的编制,历时8年。回顾其研制过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6.1 要有学术自信心
图书馆学起源于欧美各国,多年来,我国专业研究者一直处于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的阶段,这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科的发展是必须的。但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文献信息的激增,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实践丰富多彩,所面临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也同样遇到,他们也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有足够的学术自信,在引进、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大胆再创新,往往能出奇制胜。CBkCI的研制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6.2 要有知识产权尊重心
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某种思想、观点提出的首发权,普及学术引文、注释规范,对于鼓励学术创新至关重要。应该说,我国在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图书情报界,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从学术论文、著作,或从学术会议资料和演讲中获得了有关学术信息、观点、思想,不少同行在自己成果中不加以明确说明,为了某种近期目的,盲目或重复研究,既劳民伤财,又牵涉侵权,严重影响他人研究的积极性。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和防范。
6.3 要有质量责任心
CBkCI是一项提高我国文科研究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术界、科研管理界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加强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从大的方面看,每位图书的作者、每个出版社都必须严格执行写作规范和引文规范,不仅重视引文格式规范,更要重视内容引用规范。从索引编辑者方面看,必须严格数据标引、校对、反馈、核验等各个环节和程序。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数据库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发挥引文数据库应有的作用。
英文名称: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921
国内刊号:11-1211/C
邮发代号:2-53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高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是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双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
众所周知,学术刊物经由及时发表重要的具有知识增量意义的学术论文,而会在建构中国学术传统和实质性地推进中国学术发展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此,我们有比较充分的理由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规范化,伴随着中国各种与学术发展相配套的学术制度的建构和成型,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在建构中国学术传统和实质性地推进中国学术发展的方面应当至少发挥出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中国学术刊物所应当具有的一种常规性的重要作用,即及时反映和发表论者们就各种理论问题所做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研究论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学术刊物所应当具有的学术的传播作用及评价作用;二是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方向。
在我看来,以各种学术配套制度为支撑的中国学术刊物,经由它们对研究者个人所应当具有的影响力以及它们有权决定是否刊用研究者个人的论文,而在这些刊物自身之间逐渐确立起了一种极具支配力的逻辑。正是这样一种逻辑,不仅应当对每个个别论者的学术旨趣或研究方向产生影响,而且更应当经由这一影响而逐渐对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或走向产生很大的支配作用,从而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和学术传统的建构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然而,尽管中国的学术评价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都通过要求研究者个人必须在各种级别的学术刊物(尤其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规定,而强化着中国学术刊物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制中的地位,但在日常知识实践层面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第一,大多数研究者却在自己的实质性知识生产过程中对这些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其他论者撰写的相关论文不仅不予关注,甚至连引证都不愿意做;第二,在培养学术梯队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中,亦即在大学的教授们为那些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学者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所开列的“阅读文献”或“必读文献”中,或者在硕士生和博士生所提交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中,都存在着一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论文严重缺位的问题;第三,在明知于这些学术刊物上 “有利可图”的情形下,许多研究者却仍把相当数量的重要在不具有指标统计意义的那些“无刊号”的学术连续出版物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对这些学术刊物的不重视。
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和生产者培养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很好地发挥它们所应当具有的影响研究者个人进行学术研究的知识参照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研究者个人“琢磨”如何能够的参照性工具,进而成为研究者个人在相关学术制度安排的要求下谋求“统计指标”的一个必需的途径。换言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提供统计研究者知识产品之指标的形式制度,并在一定意义上丧失了其作为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的知识参照作用和引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质性作用。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够当然地认为中国学术刊物就没有作用了。在我所指称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当下所深陷于其中的那种“自上而下”的“知识规划时代”中,一方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正是我所谓的“集体性”知识生产机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使其他相关的学术制度与知识生产和再生产勾连起来的重要关联性制度之一;另一方面,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组织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形下,这些学术刊物在建构两种非学术的 “类型知识”、进而在形成和强化上述“知识规划时代”的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而,我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丧失了其作为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的知识参照作用和引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质性作用,但是它们对中国当下的“知识类型”的产生和发展却依旧有着很强的支配作用——虽说这种“知识类型”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学术脉络意义上的那种知识类型。
应当承认,面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各级主管机构和各层编辑在这些年里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出了许多颇具助益的改革尝试,然而这些改革努力却收效甚微,其根本的原因乃在于整个中国学术界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术论文以及刊载这些论文的学术刊物所具有的知识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我们对学术刊物与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还不具有明确的意识,以及我们对学术自主性在学术刊物的编辑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明确的意识,而增强这两种意识的关键乃在于我们对“学术为本”原则的信奉。
我认为,在欲求繁荣和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今天,如果中国的学术刊物能够以“学术为本”,能够对学术刊物与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学术自主性在学术刊物的编辑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建构起明确的意识,那么它们一定能够承担起这样一项伟大的使命,即经由及时发表具有知识增量意义的学术论文而在建构中国学术传统和实质性地推进中国学术发展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吉林大学法学院·邓正来
(一)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国内目前的学科分类、文献分类法或百科全书大多将教育学划归到人文社会科学。我国2009年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也将教育学列入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大陆使用的文献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虽将教育列入社会科学,但如上文所述,此处的社会科学指“除哲学外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其范畴接近于“人文社会科学”。
(二)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
肖丽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学即育人之学,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立足点,人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问题,教育学是真正的人文之学[9]。张楚廷则从教育的特性、功能与使命、教育学研究什么、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写些什么、怎样看待教育的社会性、怎样看待教育也是社会活动这一事实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人为出发点,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最终归结出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学科[10,11]。
(三)教育学属于综合科学
王洪才认为教育学不能尽数归属于人文科学,教育学归属于人学并非归属于人文科学的充分条件;并在考察了教育学属性的内在向度(即研究教育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价值)、外在向度(即研究教育活动对群体或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教育社会化与教育功利化趋向后,得出教育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的论断[12]。
(四)教育学属于哲学
笔者并未获得直接的文献例证,只是从王洪才[13]的论文中得出此观点。王教授在文中提到:“就教育学发展而言,我们急需建立自己的教育哲学,从而使教育活动摆脱价值混乱的状态。这也是我国教育学界倾向于把教育学归入哲学研究范畴的原因,也是中国教育学派诞生的条件。因为只有从哲学角度思考教育,才能为教育行动制定一个明晰的方案”。
(五)教育学属于独立学科
李政涛认为应从二元对立的传统学科分类模式中分离出来,充满自信地将教育学视为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种科学[14]。王建华则提出教育学要力求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像地理学一样,需要相关学科的加入,综合相关学科的结论,但教育学本身作为学科仍保持独立,其学科独立性不应受相关学科介入的影响[15]。
(六)教育学属于应用科学
袁曦临则建议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归入社会科学,哲学、宗教、历史、语言学/文学、艺术归入人文学科,教育学、体育、服务学归入到应用科学,其目的是为了区分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在科研产出、教育目标以及社会效用等方面的显著差别[16]。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促进和加深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思考。笔者以为,总体来看,社会科学派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派仍为主流,二者难分伯仲;综合科学派似可引领教育学学科的未来,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属性[17];人文学科派则旨在促使教育学研究反思,但难免会让人产生矫枉过正之嫌[18];哲学学派似乎将教育学类同于教育哲学,有以偏概全之嫌;独立科学派尚需更具说服力的材料支撑;应用科学派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规避了争论,其观点能否让学界接受,尚需观察。
二、笔者观点
(一)教育学产生于人文学科
要溯及教育学的源流,必须了解该词的出处及含义。通常认为,教育学(padagogia)一词在古希腊已出现[19],再往前追溯,则来源于“pedagogo”,指“主人家的侍者”,即领着主人的孩子去上学的人,这部分人后来承担了对孩子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职责,具有了教育者的含义。而人文学科一词(thehumanities)源自于拉丁文humanitas,而后者本身是一个更古老的希腊概念“paideia”的罗马翻版,而“paideia”包含了“人性”与“教化”的双重意蕴,它不仅指“教育”或“教养”,而且还表示“养育”、“讲授”、“矫正”和“品格塑造”等含义,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的概念,而今天的“教育”(pada-gogy,pedagogics)即源出于此[20]。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学”与“人文学科”从概念的起源来看,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甚至是同源的。但“教育学”与“人文学科”一词的起源密切相关只能说明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起源很早且教育内容与人文学科密切相关,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做出“教育学产生于人文学科”的判断。关于教育学的产生,我国2001版的《辞海》以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教育学学科产生标志,以1806年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为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在《社会科学导论》这一美国大学广泛使用的社会科学教科书中,作者绘制了一幅名为“知识概览”的知识历史轨迹图谱,如图1所示。借用此图与上文,我们可以判断出,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在“文艺复兴”之前是作为“艺术与人文”或更笼统地称为“哲学”的部分内容的。“文艺复兴”期间产生了教育学学科,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蕴含的精神分析,这时的教育学只能归属于人文学科。而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及其它教育专著,对教育的理论性论述均是将教育学建立在逻辑方法论之上的。也就是说,教育学建立的基础和准则是在逻辑思维的证明之上,而不是经验证明之上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其方法是理性思辨的,是哲学的[21]。因而也只能归属于人文学科。
(二)教育学主要发展于社会科学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学随后的发展,尤其是在经历了从教育学到教育科学的蜕变之后,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里笔者借用黄志成教授归纳的教育学的三次分解过程来阐述[22]。如表1所示。上已述及,最初的教育学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分析,属人文学科。而教育学的第一次分解主要来自赫尔巴特的弟子对其著作的解读,并随之产生了新的独立的领域———“教学论”,其人文学科性质并未改变。直到第二次分解时,由于实验教育学派的产生,使教育学产生了明显的转向—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关注教育知识[23]。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并立时期。教育学的第三次分解则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发展,其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到教育学研究的视野、方法论、研究内容或主题等,使教育学研究内容向纵深发展[24]。另一方面,不同学科有关教育的研究如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导致了“EducationSciences”这一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的产生,从而在形式上成了所有有关教育的学科的总称。它蕴涵的观念是:教育科学是大量社会学科,还包括某些自然学科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形成的,它们绝大多数以教育现象为对象;在方法上博采众家,其发展以这些学科的发展为前提[25]。因此,可以说,教育学主要发展于社会科学。
(三)教育科学将会走向综合科学
什么是综合科学?《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中是这样定义综合科学的:它是以特定的自然客体或社会运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教育科学现在是否已然成为综合科学?从其知识体系来看,教育科学中既包含了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等人文学科内容,也含有教育生理学、教育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内容,当然还有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等更多的社会科学内容,称为综合科学也是合理的。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自然科学的比重还较低,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称为综合科学似乎还为时尚早。不过,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科学的兴起,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将使得教育科学的综合性“成色”更为显著。因此,笔者以为,教育学或许正处于转型期,终将走向综合科学。
三、新的知识环境需要不同的视角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难以完全驳离
诚然,从自然客体到社会形态,再到人的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化过程,形成的自然、社会与人文三大科学类别构成了人类知识图谱的主体[26]。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已难以完全区分[27]。我们往往很难知道一门社会科学在哪里结束,另一门又从何开始。不仅各门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关联,而且社会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也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28]。另一方面,人文学科需要社会科学理论及研究方法拓展视野与加深认识。在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人文反思和逻辑总结,比单纯的人文思考更有意义,更有利于人文学科向纵深发展。再者,社会科学需要来自人文学科蕴含精神的指引。对于每一学科,人文思想、精神与关怀都是不可或缺的,对其长期良性发展非常重要。克兰就认为,没有一门学科可被排除在人文学科的方法与技艺的调查研究范围之外。数学和自然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都有其历史、语言和文献以及基本哲学规律,这些可以应用人文学科一般技艺和方法加以讨论和分析[29]。张楚廷教授等学者正是基于此,提出了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论断。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整个学科的学科属性均应定义为人文学科。同理,在斥责教育科学的社会科学走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异化作用时,我们不能就此全面否定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具体内容。回归人的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其学科属性应该定义为人文学科,而是说在研究的取向上应以人文精神所追求的目标为导引,就如同许多学科也需要哲学的导引,但不能因此将它们全划为哲学。医学在许多分类体系中均被定义为自然科学,但其研究对象是人,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文属性,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但我们不能说医学属于人文学科,因其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还是自然科学。从表1亦可见,教育学的人文学科属性从开始的统领地位逐渐减弱,但从未真正完全离开过。另一方面,教育学学科属性的“主要成分”为社会科学在当前理论与实践界已成为主流意识,也是不争之事实。
(二)学科思维妨碍发展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尽管我们在认识某些复杂问题时经常对其作降维法等技术处理,以使其主要因素清晰显现。但如同《21世纪学习的革命》中所描述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的、具体的,可能涵盖多个学科,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因此,单一的学科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有碍创造性和洞察力的发展[30]。以单一学科视角和观点来看待一门科学,难免产生“管中窥豹”之憾,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学科属性的界定,一方面,需要看其总体研究趋向;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学科融合与交叉已经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常态。
(三)生态学的视角
英文名称: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6477
国内刊号:42-1660/C
邮发代号:38-7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