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卫生院工作汇报材料

卫生院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2-05-18 20:0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卫生院工作汇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卫生院工作汇报材料

第1篇

一、宣传发动(5月5日至5月6日)

1、由院长亲自抓,我院迅速成立了*镇卫生院手足口病防控的相关组织,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1)、疫情防控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信息报告员:

(2)、医疗急救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宣传后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信息办:

(4)、*镇手足口病分片防控人员安排

*

黄山区*镇卫生院疫情值班电话

2、宣传形式多样化,实现了点对点信息直达

我院在区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的悉心指导下,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手足口病的防控宣传工作,并协同各村(居)、学校、驻镇单位通过举办专题会议,逐户发放宣传资料,以电视宣传、网络宣传(*政府网、医院网站宣传),并辅以各村(居)电子屏滚动播放、张贴宣传材料、黑板报等等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使镇域内的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和健康普及知识,消除了群众的恐慌情绪,逐步实现了点对点的信息直达,让大家明白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的道理,把“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口号贯彻落实到每家每户,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

3、专题会议宣传

5月11日、12日在我院召开手足口病防控专题会议,就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具体情况已及时上报区卫生局),并对下一步具体的防控任务和措施进行部署。之后,各村(居)在*镇卫生院各片责任同志和防控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区、镇防控预案要求,并上报村级防控组织及具体防控措施,做到了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完整,措施落实迅速、有效。

二、责任落实阶段(5月7日至今)

1、宣传责任落实

各村(居)、驻镇单位、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在医院分片防控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知识宣传和晨检活动,重点是对7岁以下儿童及家长上门发放宣传材料,做到了“人手一份,人人知晓”,截止目前我院已投入宣传经费1500元,累计发放手足口病宣传材料2000余份。

2、组织措施得力,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完整

划分各村(居)责任片后,我院印发了各片手足口病防控记录,并要求每日下午3点之前将各片防控信息报防保组后将汇总信息传至医院信息办转报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和*镇政府,各片有每日工作安排、工作小结和人员签字及图片资料等等,确保了防控任务、防控措施能及时实施到位,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手足口病具体防控措施落实成效凸显,具体措施如下:

(1)医院设立发热门诊,落实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设立发热门诊观察室。

(2)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特别是7岁以下儿童的疫情监测工作。

(3)指导各驻镇单位、各村(居)、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消除垃圾、蚊蝇孳生场所,对人群聚集地进行集中消毒。截止目前,各村清理垃圾50余吨,改厕20余个,每日消毒2次,进行晨检1次、午检1次,医院共计投入人力20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12次,并投入资金1500余元来购买消毒剂并督促和指导各驻镇单位、各村(居)、学校、托幼机构开展内外环境消毒。

第2篇

立足实际 共谋发展***医院开创扶贫新天地

***医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狠抓项目落实,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扶贫工作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取得显著成效。

一、明确重点,深入调查,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该院坚持把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个难题来解,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下决心下大力去完成。首先调查致贫原因,把它作为破解难题的着手点。经调查分析,全村农民致贫的原因主要有:想发展缺少资金缺信息缺技术,难以启动发展项目而贫困;仅靠种点责任田家庭收入单一而贫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缺少有效的市场服务而难以脱贫。在查明了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该院主要领导和驻村扶贫队员在摸清农民致贫原因后,把该村贫困户的基本家庭情况,贫困原因等一一立卡建档,写出调查报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二、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带领农民致富相结合。

农村基层组织是关系农村发展的重要组织堡垒,起承上启下,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领头雁”,实现“选准一个人,带领一群人,致富一个村”。把那些既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的“农村能人”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上。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村干部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提升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快转变工作职能。年初,通过自筹资金50多万元投放到村两家濒临倒闭的民营企业,为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政策资金上的扶持,技术上的支持。很快,企业运转良好,现已安排25人就业,职工人均月收入600多元。在两家民营企业的带动下促进该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

该院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推进村容村貌的发展。

1、兴建沟渠,优化环境,促进农田增产增收。针对芦墩村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加上水库和沟渠年久失修,遇上旱灾群众只能“干瞪眼”,院长张以滔在实地考察后,同村委制订出台了“清淤沟渠”的方案。工程完工后,彻底改变了贫困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芦墩村近一千多亩农田得以灌溉,既提升了该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改变了“靠天吃饭”为“靠水利工程吃饭”的局面。受益农田面积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粮食亩产量增加近一倍,人均增收250元,家庭收入明显提高,贫困人口由原来的276人减少到222人,村民收入由原来的1860元增加到2230元,群众的生活也越过越甜美。与此同时,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室,丰富精神生活。

第3篇

一、村情概况

××村位于位于××乡政府东北××公里,是××乡距离最偏远的行政村。全村辖15个村民组、21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0亩,人均耕地1.6亩,林坡面积6500亩,人均2.31亩。村主要产业是中药材种植、辣椒种植、牛羊养殖。村三委班子健全,党员共36人,帮扶单位是××县××局,脱贫责任组长是××(××乡副乡长),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是××(××县××局××科副科长)。

全村村民总户数710户286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5户634人(不包含稳定脱贫8户29人),低保户86户287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46户168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9户19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户),残疾人户61户203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19 户67人),大病户140户495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48户173人),最初认定危房户143户550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53户235人),已实现危房改造108户46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9 户171人,剩余14户贫困户危房2019年全部改造完毕),老人户160户238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54人)。2018年底没有新识别贫困户,有1户因夫妇双方同时得大病返贫。

截至2018年底,全村已脱贫57户251人,其中2015年脱贫14户58人,2017年脱贫36户165人,2018年脱贫7户28人。目前剩余贫困户98户383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9户19人,低保贫困户36户130人。2019年计划脱贫78户348人,2020年兜底保障20户35人。

(一)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634人中,因病致贫49户190人,户数占比31.61%;因残致贫19户67人,户数占比12.26%;缺资金致贫66户283人,户数占比 42.58%;因学致贫8户36人,户数占比5.16%;缺技术致贫7户28人,户数占比4.52%;其他缺劳力、因灾等致贫6户30人,户数占比 3.87%。

在未脱贫98户383人中,因病致贫33户127人,户数占比33.67%;因残致贫16户52人,户数占比16.33%;缺资金致贫41户170人,户数占比 41.84%;因学致贫5户21人,户数占比5.1%;其他缺劳力、因灾等致贫3户13人,户数占比 3.06%。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村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条途径”的要求,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坚持保障与增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并重。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提高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的激发,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脱贫质量上,先后实施了到户增收养殖业、种植业补贴61户28.43万元、光伏发电扶贫60户6万元、公益性岗位9人人均月工资450元等项目,同时,还实施了金融扶贫7户16万元、技能培训一期58人、危房改造38户170人、易地搬迁10户53人、劳动力转移就业178人等系列措施,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我村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因病致贫:一是××乡卫生院每年对贫困户群众免费体检两次,在乡卫生院住院治疗免费,实行卫生院医生对贫困户的一对一签约服务;二是××县县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对所有贫困户每人缴纳30元小额保险,城乡医保交费每人补贴30元,贫困户遇到大病,可以报销5次,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全村贫困户或低保户累计有73户162人次在各类医疗机构治疗,总费用119.68万元,其中自费40.36万元,补偿79.32万元,整体报销比例66.28%,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三是为贫困户中37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门诊卡,10名患者慢性病门诊卡正在办理中。四是对大病患者,村两委和帮扶单位及时上门慰问探视,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积极办理低保手续。

2、针对缺资金致贫:一是两年来共为61户贫困户办理到户增收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发放到户增收补贴资金28.43万元;二是为贫困户办理互助金贷款2笔,发放贷款5万元;三是发放小额贴息贷款7笔16万元,用于贫困户中药材种植、牲畜养殖等产业项目,另通过企贷企用模式,已申报240万元小额贷款,拟带动48户贫困户,目前正在审批;四是为全部155户贫困户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五是通过危房改造,为38户170人补贴资金55万元;六是通过企业带贫,为36户134人补贴资金7.2万元;七是通过光伏发电为60户补贴资金6万元。

3、针对缺技术致贫:一是举办了一期短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家政服务,58人参加10天集中培训,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培训补贴17400元;二是有3人参加驾驶员培训,取得驾驶执照,每人补贴2000元;三是发放2017年“雨露计划”教育补贴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计划”春季教育补贴2人,每人1500元;四是村两委组织种养殖大户开展技术帮带活动,组织贫困户外出观摩学习丹参种植、辣椒花椒种植等,受益贫困户65户。

4、针对因残致贫:一是2017年以来积极联系县残联为12人办理了残疾证;二是对符合残疾补贴发放条件的按时发放残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发放资金21600元;三是将家庭特别贫困的再纳入农村最低保障范围,2017年残疾人贫困户纳入低保15人;四是组织5名轻度残疾人参加了劳动技能培训。

5、针对因学致贫:一是2017年共为66名学生办理各项教育补贴176690元,社会教育捐赠15000元;二是帮扶单位××县××局为6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赠2000元;三是发放2017年“雨露计划”教育补贴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计划”春季教育补贴2人,每人1500元。

6、针对其他缺劳力、因灾、交通不便致贫:一是为缺少劳动力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办理企业带贫48户,可增加收入14.4万元,办理光伏发电扶贫60户,收入12万元,提供公益性岗位9人,人均月工资450元;二是为因灾致贫的孤儿2户3人办理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三是对交通不便的贫困户,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户53人。

二、村脱贫目标完成情况

(一)贫困发生率

××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计划2019年脱贫出列。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 634人,截至2018年底已脱贫57户251人,现剩余贫困户98户383人,目前贫困发生率为13.38%。已经脱贫的57户,均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8年为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村2019年计划脱贫78户348人,预计年末贫困发生率1.22%,2020年兜底保障20户35人(全村人口按2862人计算)。

(二)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公路硬化情况

××村有3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目前××乡政府至××村委道路已全部是水泥路,17个村民组目前还有3个组未通水泥路。道路路面类型为水泥硬化路面。路面宽度3.5米,能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2、通客运班车情况

××县城至××村通客运班车,一天四趟,上下午各两趟通达村里学校、村委会,能够满足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求。

3、农村饮用水情况

全村农用饮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人畜用水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目前××县水利部门、县疾控中心已按照《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的有关规定要求,对水质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出具了水质检测报告。

4、生产生活用电情况

××村全村通动力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

(三)基本公共服务

1、广播电视户户通

目前全村广播电视通过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全覆盖。

2、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村目前有一个文化活动室、2个文体广场、一个宣传栏。

3、标准化卫生室

××村卫生室房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村卫生室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配备有两名医生。

4、合格乡村医生

××村卫生室有两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

5、基本实现通宽带

××村实现宽带通达,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四)其他

村集体经济:××村筹资80万元入股××县××公司,每年可获得公司分红5万元。

三、增收措施及行业政策落实情况

(一)产业就业增收情况

1、到户增收项目。 2017年、2018年全村共有61户享受了到户增收项目补贴,发放补贴资金28.43万元。其中自我发展的共31户,分别为:养羊12户、养牛9户,种植丹参8户、辣椒花椒种植2户;入股分红的共30户,每户利用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公司,分红3年,每户每年可获得本金及分红2100元。

2、光伏扶贫。2017年建成光伏电站300兆瓦,可为6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2000元。

3、小额贷款扶贫。2017年、2018年利用小额扶贫贷款政策,为全村7户贫困户发放政府贴息贷款16万元,另外通过企贷企用模式,已申报240万元小额贷款,拟带动4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分红3000元,连续分红3年,目前正在审批。

4、技能培训。一是举办了一期短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家政服务,58人参加10天集中培训,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培训补贴17400元;二是有3人参加驾驶员培训,取得驾驶执照,每人补贴2000元;三是发放2017年“雨露计划”教育补贴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计划”春季教育补贴2人,每人1500元;四是村两委组织种养殖大户开展技术帮带活动,组织贫困户外出观摩学习丹参种植、辣椒花椒种植等,受益贫困户65户。

5、公益性岗位。开发有保洁员、学校门岗等公益性岗位9个,带动贫困人口9人,人均月工资450元。

6、扶贫车间就业。全村共有9户贫困户9人在××扶贫车间就业,每人每月工资均在1200元以上。

(二)行业政策落实情况

1、教育补贴类:2017—2018年享受教育补贴66人,发放教育补助金169970元;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补贴15人,其中2017年13人每人2000元,2018年2人已发放春季教育补贴每人1500元;帮扶单位为6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赠2000元。

2、危房改造:对全村所有住房条件差的贫困户做了危房鉴定,共48户为危房,其中C级危房21户,D级危房27户,目前其中38户进行了危房改造,补贴资金55万元;其余10户进行了易地搬迁。

3、易地搬迁:2017年度,××村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0户53人,目前已搬迁入住。

4、医疗保障类:对所有贫困户每人补助30元城乡医保交费,五保贫困户补助180元。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全村贫困户或低保户累计有73户162人次在各类医疗机构治疗,总费用119.68万元,其中自费40.36万元,补偿79.32万元。已经为贫困户中37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门诊卡,10名患者慢性病门诊卡正在办理中。

5、残疾人两项补贴:全村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残疾人共19 户67人,其中1级残疾8人,2级残疾13人,3级残疾29人,4级残疾17人。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共15人。全村共有21名残疾贫困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护理补贴,15名残疾贫困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生活补贴,其中两项补贴均享受的有9人。

6、五保低保:目前全村未脱贫的贫困户98户383人中,五保贫困户19户19人,低保贫困户36户130人。

(三)“七改一增”情况

经过认真排查,全村贫困户中需要实施“七改”的共有63户,具体情况为:需要改厕的26户,需要改厨的15户,需要改门窗的12户,需要改院的8户,需要改电的7户,需要改地平的4户,需要改水的2户(部分农户需要改造2-4项)。目前已完成41户改造,剩余22户的改造任务明年7月份全部完成。需要增添必备生活用品的共有11户,其中缺少衣柜的8户,缺少桌椅的3户,已全部增添完毕。

(四)“志智双扶”情况

在村部南侧设立“爱心超市”,超市内涵盖了日化用品、粮油、调料等23类100多种生活用品,由帮扶单位和“千企帮千村”企业捐款购买,总计23600余元,实施爱心积分卡制度,积分一分抵人民币10元,积分可累积,但不能兑换现金,爱心超市的一切物品只能用积分卡兑换,不允许现金买卖。每月开展一次“五星农户”评选,即遵纪守法星、脱贫致富星、环境卫生星、环境卫生星、孝老爱亲星,对当选的农户发放积分卡。

四、2019年工作打算

(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2019年计划硬化××村民组道路2公里,预计投资40万元。

2、建设全村人畜饮水工程,计划打4眼120米深井,总投资约80万。项目完成后,达到户户通自来水,实现全部饮水安全。

3、计划新建1200平方米,建设一个党建文化广场。

4、改造村委后边的老教学楼,覆盖彩钢顶,室内室外重新粉刷,更换门窗,项目总投资约90万元。

(二)发展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指导下,××村明确了脱贫攻坚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外出打工+中药材种植+养殖,目前发展情况是:

外出打工 目前我村155户贫困户中有178人、涉及131户在外打工,年人均收入18391元。

目前我村贫困户特色种植430.9亩,其中花椒51.7亩,辣椒53.2亩,中药材326亩,特色种植预计年收入79.9万元。

养殖方面,贫困户养牛67头、羊175只,预计年增收25.35万元。

上述三大产业2019预计为155户贫困户实现收入432.6万元,人均收入6823元。

(五)认真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措施

1、到户增收方面:2019年计划20户参与,主要发展肉牛、山羊养殖项目,每户享受补贴不超过5000元,养殖每头牛预计增收3000元,每只羊增收300元。

2、科技种植:继续宣传引导中药材种植,2019年计划新发展400亩血参、200亩柴胡,特色种植发展100亩辣椒,同时组织贫困户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收益。

3、金融扶贫:加大小额扶贫贷款宣传发动、组织推动工作力度,2019年计划新增加小额扶贫贷款40户120万元,贫困户获贷率将达到50%以上,为贫困户增收和发展产业提供更加强大的资金支持。

第4篇

北倚群峰巍巍的凤凰山,南临滔滔奔涌的岷江水,占地5.5平方公里,近期(2012年预计)可容纳6万人、远期(2020年预计)可达10万人,四纵九横的城区布局,具有典型的天蓝、水清、地绿、人和的山水园林景观:这就是屏山新县城的宏伟蓝图。在建新城在脚下延伸开去,新推平的黄土大街路基,已建成、待装修的新楼群,正在兴建的移民安置小区,都在展露这座水电移民新城的宜居、美丽和壮观。

水位线下的老城

老城现貌

金沙江奔腾而来,穿山越谷,在屏山境内曲折流过,奔腾湍急的江水在向家坝聚合成造福华夏的水能资源,一个特大型水电站就在这里兴建。

屏山县城在金沙江畔向家坝水电站上游40多公里处。从老县城的东门步入,浓厚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拱形的石头城门,街旁老旧的房子,脚下磨得光溜溜的石板路,古朴而沉寂。更引人注目的是面江的一栋木结构房子,木板拼合的大门上,靠近门脚有一横红线,线上书有几个醒目的字:“十年一遇水位线”。不难想象,江水暴涨的季节,仅十年一遇的洪水就曾淹至城门脚下。大门上部,也有一横线,上书“围堰水位淹没线”,这是新写不久的,它告诉人们在向家坝水电站建成后,屏山老县城将全部淹没,走完它漫长的历史旅程。

站在水位淹没线标志下仰望老城,不禁产生了一种紧迫感。虽说屏山县城不大——真正称得上主街道的是由南到北的一条街,当地人俗称“一烟走屏山”,抽一根烟的功夫足以悠哉地从街头走到街尾——但县城淹没人口达1.7万人,老城中心包括东正街等8个居委会和附城、回龙、共和3个农业村的部分村民小组,学校、医院等重要机构若干,搬迁任务繁重。

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就像在历史和现实间交错。一条下江的古道早已废弃,古渡也不复存在,木板房、砖石房悄然而立,镂花窗、回字形窗大多紧闭。大街上倒是热闹,四里八乡的人们照常汇集到这里,背着竹篓,东瞧西看采购商品。山民们知道,这座老城即将消失,他们久已习惯的购物方式也将有新的改变。

老城确实太老了,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街面过窄,两侧店铺密集,人车混杂拥挤。镇卫生院里看病的孩子们就挤在一堆挂着吊针,吊瓶无处固定,只得由大人用手举着。街边一个手抱婴孩的母亲告诉我们,因为没有可以固定的吊瓶钩,孩子额上的针头已经游离了好几次,只得重新再插针。所幸新城的县医院已大部分竣工,简陋医疗的时代即将离去。

搬迁在即

向家坝水电站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的骨干项目,对于加快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向家坝水电站于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2006年11月,经国家核准正式开工建设,5个年头过去,到2012年5月,向家坝水电站将要完成移民搬迁安置工作,9月底前完成蓄水验收工作,具备下闸蓄水条件。

据屏山县政府有关领导介绍,向家坝水电站总投资达360亿元,以10年计算,相当于中国三峡集团每天在当地投资1000万元。一流的施工、建设、设计、监理队伍的进入,可以促进当地人才水平提升。施工高峰期约有2万人的建设队伍,衣食住行都要依托建设所在地。按照水电工程的建设惯例,三分之一的投资都要在当地成为消费资金。此外,留用的电力可以解决当地矿产资源的加工开发,促进库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将为屏山带来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老城毕竟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搬迁在即,中国三峡集团、当地各级文物部门对文物搬迁和发掘工作高度重视,为了确保文物的搬迁保护与开发利用,决定按照相对集中搬迁安置的原则,根据文物的地域和历史属性进行搬迁安置。屏山县文广体育局局长曾介绍,向家坝库区需搬迁地面文物44处,地下文物遗址43处。目前,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屏山县书楼镇划出400余亩土地用于文物的集中搬迁。同时,屏山县积极申报博物馆建设,力争建设一个极具移民和水电建设发掘文物特色的博物馆。大量承载着屏山历史、铭刻着金沙江河谷特色的文物,必将聚集于库区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焕发出新的光辉。

共识与合力

全力以赴的态度

2011年8月10日,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在听取移民工作汇报时说过:“做好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是当前集团公司最紧迫的任务。要坚定信心,集中力量,切实加快移民工作进程,全力以赴确保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按期蓄水发电。要制定分阶段分步骤的移民安置实施计划,紧紧依靠国家能源局、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云南四川两省政府的领导和协调,推动移民工作。”

2011年10月11日,总经理陈飞在移民工作汇报会上强调:“为完成好艰巨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目标清晰而坚定,细节清楚而可控;二是县城、集镇、农村移民安置统筹协调同步推进;三是移民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要始终围绕国家政策。希望移民工作局的同志们能将‘清楚、有数、及时、落实’这八个字真正贯彻落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助理、移民工作局党委书记梁福林说起移民工作言简意赅:“抓移民工作,要以诚相待,换位思考,实事求是,事事求实。”移民工作局局长徐俊新则表示:“对移民工作,要坚定信心,坚忍耐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重点突破。”在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中,中国三峡集团始终坚持“长期发展,融入当地,平衡兼顾,互利共赢”的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方针,积极支持、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为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创造条件。

默默奉献的工作者

李华泉,屏山的80后“活地图”,是一位有着丰富现场经验的移民工作者,新县城安置房的地块、数量,主要街道,移民工作进展等等,他都能如数家珍地列出。“你还欠我们一顿喜酒呢”,向家坝项目部的同事总喜欢这样打趣他,原来由于工作繁忙,李华泉与妻子领了结婚证,喜宴却是一拖再拖。这时候他总是习惯性地说:“快了、快了,等向家坝移民工作如期完成,我就请兄弟们喝喜酒。”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实在付出很多,就连已经怀孕的妻子也不能在身边照顾,要在移民工作的攻坚阶段坚守岗位,李华泉在愧疚之余更感到参与移民工作的自豪。

在新城建设工地指挥部简陋的办公室里,我们采访了中国三峡集团派驻屏山县挂职的副县长罗毅,他深有感触:“为了按期完成如此大的移民工作任务,移民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忘我忘家,一年四季吃住在屏山,脚板磨破,嘴皮磨破,人拖瘦,脸晒黑,那种艰辛一言难尽。”对于刚调来半年就对移民工作非常熟悉,他总结原因为:“移民工作要靠智商、情商和耐心,要想问题,找对策,解决问题。移民工作复杂,项目多,管理机构多,协调工作多,作为公司派驻的人员,我自己先要把移民政策精神吃透,才能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工作,推进移民工作进程。”

为了解更多情况,我们也曾赶往屏山老县城采访作为库区移民工作的责任、实施和工作主体的屏山

县委、县政府。面街的一栋狭小楼房显不出什么气派,陈旧感浓重,但四根门柱上的对联分外惹人眼:一联是“两江并流又好又快裕县裕乡裕人民”;二联是“三化连动做活做强兴工兴农兴城镇”;三联是“决胜迁建和谐移民同心吹响冲锋号”;四联是“强势崛起高歌猛进众手铺开发展图”。言为心声,决心既下,大气磅礴。

头头脑脑们都不在,行政楼院子里也望不见几个人,一问才知,领导们都到新城建设工地上去了。陪同的县委宣传部权国华和何虹江告诉我们,如果不是为了接待记者,他们也会在移民一线工作。

说着他俩就抓紧时间忙活起来,到楼上抬下一块块宣传牌,放置到大门口,细看,是“关于新县城第二批次政府统建安置房分配工作的宣传”。根据《屏山县新县城政府统建安置房分房办法》和城集镇移民工作总体安排,政府即将开展安置房第二次摇号分配工作,按平层摇号方式随机分配。

宣传牌一摆出来,许多移民围拢过来观看。我们悄悄问:“这样做好不好?”有位老大爷正叼着烟,轻松地说:“这公平得很。”旁边的人附和:“分得合不合意,靠你的手气。我们摇到哪套就得哪套。”

从老城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县城新址。县委书记邱东林、副县长刘焰等向我们热情地介绍了新城区的道路、水、电、气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体系形成情况。城市基础功能已显雏形:205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建设176万平方米,主体完工60万平方米,35万平方米公建房开工建设25万平方米,政法系统、行政中心大楼等主体工程己完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正逐步构成,新城客运站、屏山中学高一年级已顺利完成搬迁。

干部们的脸上都布满了艰辛和疲惫。自新城动工建设以来,他们就一直坚守在工地。每天,脑子都是各种工程的进度表。为了适应各项进度,他们焦急奔忙,废寝忘食。邱书记把我们引到了办公地,一个办公与休息两用的简陋指挥部,桌椅倒是不少,别的什么都没有。邱书记说:“为了抓好新城建设,我们抽调了80%的干部来现场参与新县城的建设管理。”他说话的口气虽平平淡淡,但可以想象其中的酸甜苦辣。

邱书记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短短一上午,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各个安置房建设工地。每到一处,都会展开图纸,详细地询问房屋的建设情况。“干活是抢出来的,要有大局意识”,这是他挂在嘴边的话。泥巴裹了一裤腿、鞋子上都是黄土,照样深入工地一线,这是他的常态形象。遇到保证进度、保障质量的工人,邱书记会鼓励地拍拍他们的肩膀,毫无架子地跟他们聊上一会儿。中午时间,他带着我们在一个十分简陋的食堂吃了顿便饭,“我们每天就是这样”,他不觉辛苦。

采访当天,我们赶上了特殊的“夜总会”。这“夜总会”可不是什么歌舞升平的场面,而是“一份材料、一杯水、反复研究工作到深夜”。灯光下,分管不同工作的头头脑脑们聚在一起,将一天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交流,提出问题和难题,然后各个击破出对策。

刘焰副县长谈了认质认价的问题,为了节约成本、保证移民安置房的质量,她不下百次地跟建材商讨价还价,有时到深夜,她还在建材市场对相关材料进行询价,在询价中进行价格比较,货比三家以上,她自叹“快成精打细算的商人了”。

会议即将结束时,邱书记和刘副县长还在反复强调:各项工作都已进入决战阶段,为了确保水电站按期下闸蓄水,确保移民搬迁项目按期完工、移民按期入住新房、实现永久性安置,确保库区和移民稳定,一定要采取一系列创新性的建设和监督措施,力促目标按时完成。

这个“夜总会”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半,切身体会才能真正品尝移民工作的艰辛和各级工作人员付出的种种努力。

岷江岸畔的在建新区

新城建设是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南设计院在对屏山新县城进行总体规划时,本着移民优先、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将新县城规划为“一城、两片、三组团”的布局结构形态,依山傍水,随坡就势。

“一城”即屏山新县城,“两片”即江南片区和江北片区,“三组团”即丁发组团、石盘组团和凉坝组团。届时屏山新县城将会是一座融合了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时代精神、传统文化、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身,错落有致的充满灵气和活力的现代化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景观大道包含了绿地生态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屏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对屏山老城金沙江往昔的追忆,也表达了塑造“新屏山,新文化”的向往。根据总体规划构思,整条道路形成4个节点和3个景观段的结构,用“时间”为主线将节点和景观段连成一个整体,依次反映屏山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现新屏山的特色和变迁。

新城区的地势是略微倾斜的。上台地是靠凤凰山的建设区域,下台地是沿岷江边的建设区域。上台地和下台地之间,是一个缓坡边接的建设区域。每个区域的工程建设,一律实行施工总承包,即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包括设计任务书、勘探设计、设备材料询价和采购、工程施工、生产准备、投料试车,直到竣工投产、交付使用为止,全由一家建设单位完成。总承包单位共经过多方的比较选择,最终确定了三家: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城建设工地,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让用户放心,对社会负责”、“秉德从道,善建天下”等宣传口号表达对屏山建设做贡献的决心。

在中国五冶集团施工现场,项目部刘保来部长表示一定能保证移民安置房的如期交付使用,他说:“项目部的同志非常辛苦,晚上值班,看施工质量、进度,经常加班加点。”他又领着我们参观了已建和在建的楼房,施工人员都紧张忙碌,但也有条不紊。

下台地是中铁八局的施工区域。老远,我们就看到了几台巨大的机器,似乎悬吊着巨大的滚筒一类的东西。陪同我们的工作人员解释:“那是旋挖机。挖出柱基,实施灌浆,防滑坡,防下陷。”“这有多深?”施工人员说:“这不等,要根据地质情况,有的要深挖30多米。”真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根柱基就要花费如此大的功夫!

工地上的民工群体不仅是苦干实干的典型代表,也是质量安全的施工榜样。a27地块移民安置房工地上的多数楼房已封顶,但还有施工在进行,四处都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几名工人在对混泥土基础进行拆模,一名瘦高个的中年男子一边熟练操作,一边和工友们讨论着。他叫康光其,今年45岁,宜宾县蕨溪镇黄金村糖房组人。他说这一批工人是年初从成都回来的,都是技术型民工。“我们在成都的收入比这里高,但听说屏山新县城工地上需要大量的工人,我们就选择回来,希望这座县城能够早点修好。家离得近,县城建好后对咱都有利。”这批人中还有一对“父子兵”,46岁的父亲牟长田和23岁的儿子牟成值,都是木工,二人正在寒风中忙着拆卸木板和钢筋。就是这些民工们的汗水和坚韧,推进了新城建设的步伐。

我们又观察到,所有移民安置房小区建设工地的大门口都有这样一个标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电话。临街醒目地建有一道围墙橱窗,公布着一张张义务监督员的照片、联系电话和负责的项目名称。

周涛,以前是位日本料理师,目前是一名专职特聘义务监督员。光头,眼神很明亮,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他身挎一个小包,包里大有乾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分门别类的代表证:安置房监督代表证、门面房监督代表证、市政设施监督代表证

。这些证件是移民代表进入施工现场的通行证,也是他们搞突然袭击检查的护卫证。其次是一沓沓政策性文件,周涛说,以前自己是厨师,对工程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随身带着这些资料,一有空闲就可参详,现在的他谈起工程质量安全俨然是一位业内人士。随后,又见他从包里拿出一把小锤,他说,每次用它轻轻敲击一下水泥柱,听那声音就能判断出柱子有没有问题,遇有问题马上反映。长时间的工地检查,周涛早已练就了一双顺风耳。

移民代表给移民带来了利益,但每个移民代表都有自己的委屈。杨和明说,起先家人不理解,指责他自己花钱买设备、买资料不说,每次去工地检查、开协调会都是到深夜才回家,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了。可后来,杨和明反映的移民安置房建设中的问题被解决了,家人开始理解他,移民们更是认可了这些移民代表。

新县城的建设也带动了经济发展。屏山是山区贫困农业县。2006年起,屏山抓住移民迁建、东资西移和市级工业链向区县延伸的机遇,把“工业强县”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断致富。宜宾绒惠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进入屏山新县城的第一家企业,这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吸纳移民就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石盘、宋家坝、中都太平三个工业集中区都在规划建设。另外,屏山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大力弘扬“乱山迷魂奇谷、巴蜀风流古镇”文化、神秘老君山原生态文化和库区高峡平湖旅游文化,提升“屏山炒青”、“屏山碰柑”、“屏山佛手瓜”等旅游产品品牌效应。这些新变化都在昭示着屏山美好、富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