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

时间:2022-04-17 09:59:03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发展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第2篇

关键词:设计风格流派装修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本性的一种体现,是与人类生存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手段,从原始社会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中半坡村的建筑群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建造的“筑土构木”的屋子就不难发现,即使最简单的建筑形式,也在力求其内容空间尽量合理、舒适、安全,使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实用。

人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是跳动的音符,它将自己的感觉和知觉融入到了设计构思之中,用活动的艺术思维和凝固的技术手段,把它表现出来,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空间[4].

中国的室内设计风格

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一般来讲是以木结构为主,其特点是梁柱承重,墙体起到围护的作用,室内空间较大,运用格扇门罩以及博古架等物件对空间进行多种划分,采用天花藻井,雕梁当柱,斗拱加以美化,并以中国字画和陈设艺术品等作为点缀,创造出一种含蓄而高雅的氛围,特别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中国建筑室内固有的传统风格样式,其造型特征被称为中国“民族传统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1].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通常还表现为室内对称的空间形式,在多数的宫殿和厅堂中,梁架、斗拱等都是以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设计表现的一种艺术形象。从大量的宫殿建筑中的室内天花藻井、家具、陈设、字画、装修等多方面因素中,均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组合得较为完美的一个整体空间设计。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外,还有移动的屏风、半敞开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对于组织空间起到了增加层次和厚度的作用。一般民居则较简朴、自由。在色彩的处理上,中国北方宫殿建筑室内的梁、柱常用红色,天花藻井并绘有多种多样的彩画,用鲜明吉祥的色彩取得对比调和的效果。中国南方的建筑室内风格则常用冷色调,白墙、灰砖、黑瓦,色调对比强烈,形成了江南特有的秀丽[2].

中国室内设计流派

(1)新古典主义采用民族传统的装饰手法,在现代结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高新技术的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和装饰,同时采用陈设艺术手法来进行分割空间,装饰空间的设计,使中国传统的室内样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1959年中国的十大建筑,特别是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设计和民族文化宫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典雅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为基调的空间形象,都是运用新形式和古典风格结合的新古典主义作品。

(2)新地方主义当今的建筑室内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建筑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使原有的地方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使设计师在创作中更加显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自然的韵味。1982年,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其外部环境和室内设计均具有中国江南园林以及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使人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南方建筑室内设计的高雅和浓厚的文化品味,是新地方主义现代宾馆的典型范例。

(3)新少数民族风格在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中,象征性地表现少数民族建筑的人文文化特色内部空间形式,并在结构构件上较为直接地采用适当简化了的少数民族装饰图案,或以其图案所做的立题性标志,保持其民族色彩、家具饰品等特征,并选用少数民族陈设的艺术品装饰室内环境气氛,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格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文明特征,这一类设计风格被称为新少数民族风格。

(4)中国现代主义现代风格的设计起始于19世纪下半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现代家庭装饰的主流。现代风格主张“功能第一”。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现代客厅特别强调它的实用功能,一般只需要沙发、茶几和组合电器装置,不再有观赏性强的壁炉或布艺窗帘等过分装饰。现代风格也是一种简朴淡雅式风格,它是以简洁明快为其主要特色。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强调室内布置应按功能区分的原则进行,家具布置与空间密切配合;主张废弃多余的、繁琐的附加装饰,使室内景观显得简洁、明快,完美地反映出“少就是多”这一设计概念。从目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和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简洁、明快、洗练的设计风格,同时采用了色彩、质感、光影与形体特征的多种手法,其中也包括了把现代高新科技的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饰装修上,由于在设计时充考虑到了本国国情、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因而设计出来的风格又带有中国设计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故为中国现代主义。

(5)后现代风格后现代派的设计者们主张兼容并蓄,凡能满足当今居住生活所需的都加以采用。这种风格的室内设计,空间组合十分复杂,突破完整的立方体、长方体的组合,且多呈界限不清的状态。利用设置隔墙、屏风或壁炉的手法来制造空间层次感,使居室在不规则、界限含混的空间利用细柱、隔墙,形成空间层次的不尽感和深远感。他们还常将墙壁处理成各种角度的波浪状,形成隐喻象征意义的居室装饰格调。

(6)乡土和自然风格也许为了寻找故乡的情怀,人们更加喜爱乡土和自然风格。在家居装修中主要表现为尊重民间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情,保持民间特色,注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作为装饰的主题。这样可使室内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例如采用较暗的灯光,墙上挂着鱼叉、鱼网和船桨,天棚用的是一艘底儿朝天的小木船,置身其中,仿佛来到渔村,有一种特有的幽静和温情。大城市生活的紧张、拥挤和环境污染,使人们产生厌倦,向往能享受更多阳光、空气、鸟语花香的环境。这种思绪使人们崇尚自然的室内布置,例如采用不加粉刷的砖墙面,将粗犷的木纹刻意外露于室内[3].

室内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室内设计的要求和目的,从广义上讲,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要求,从而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学习环境、工作环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改造,达到使用功能的必需条件和视觉环境的美好享受。室内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生理、心理环境质量。从狭义上讲,由于空间条件的不同、业主要求的不同、室内设计的目的也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产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反映人们对功能和艺术的不同追求,以有限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无限的精神价值。

室内设计是一门多种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学科,可分为四部分:

(1)空间形象设计就是对建筑所提供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空间的尺度和比例,解决好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衔接、对比、统一等问题。当设计师看完建筑图纸时,首先要对室内空间进行调整,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根据业主要求和设计思想更加合理的运用空间,协调好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利用有利条件,排除不利因素,使室内设计更加舒适化、科学化和艺术化。

(2)室内装修设计主要是按照空间处理的要求把空间围护体的几个界面,即对墙面、地面、天花等进行处理,包括了对分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的处理,即对建筑构造体有关部分进行设计处理。

(3)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对室内体感气候、采暖、通风、温湿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是现代室内设计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它已成为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

(4)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主要是对室内家具、设备、装饰织物、陈设艺术品、照明灯具、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第3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评论;关系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有了单个空间的个性化要求和享受需求,也直接促使我国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开始了飞速发展,高额的商业投资利润成为设计施工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使中华大地上升腾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室内装修热潮,这股热潮造就了一大批室内装修公司,大大小小的环境艺术设计、装修设计工程公司遍地开花,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达兴旺。但在如此蓬勃发展的行业下,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认识仍存在很多误区,室内设计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健康发展。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行业本身的良莠不齐、管理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其中没有完善的室内设计评论体系也是一个原因,本文就设计与设计评论的关系来进行说明一下。

设计是一个活动过程。“设计创作—设计作品—设计接受”三个环节构成了设计活动的全过程。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理解和使用。消费者了解和理解设计作品的过程就是设计接受。只有当消费者理解了设计作品中的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元素,设计作品才能被接受了。事实上是,消费者和设计师之间因为主观差异性例如生活经历、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的不同使得消费者要理解设计作品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个时候,设计评论就显得很重要。设计评论是连接设计师和消费者的纽带。是对设计作品的评判,同时也是对消费者的指导。而一个好的设计评论对设计作品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一是,设计评论会树立设计师的公众形象,从而提升这个设计师在公众中的威望或鼓励某一设计风格的发展。二是,设计评论促进设计的创作。设计需要设计评论。设计评论是对设计创作客观效果的检验,是大众对作品信息的反映。这种反馈为今后的设计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三是,设计评论是公众对设计接受的向导:设计评论使公众正确接受设计作品,同时设计评论使公众正确的选择设计作品。设计评论就是要告诉人们,哪些设计是优秀的设计,哪些设计师是优秀的设计师,哪些设计作品那一点闪光在哪里。

设计与设计评论是这样的关系,室内设计与室内设计评论同样如此,所以,完善的室内设计评论体系能够推动室内设计的良性发展。

但是纵观目前国内室内设计行业,专业的室内设计评论家甚少,更多关于评论的文章作者往往是时尚杂志的编辑。而时尚杂志编辑的思想难免有些西化,造成了现有室内设计界设计评论的尴尬和难堪——作者业余,评论又流于肤浅的形式。而我们设计界的另一个设计评论就是装饰公司的宣传。但是这种评论往往带有强烈的商业目的,往往不能给消费者正确的选择向导。也难以让消费者信服,这也是我们现有评论状况的特点。

试问,像上面所述的设计评论怎么能宣传我们自己的设计师,怎么宣传我们自己设计作品或是设计风格。怎样反馈我们的本土设计怎么指导我们的设计?我们即使有优秀的作品,优秀的设计,但是没有设计评论的宣传,怎么让消费者知道作品的优秀,如果没有消费者的反馈,又怎么会有有效的宣传、优秀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又怎么谈得上更好的指导作品的改进呢?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本土设计评论体系,才能将设计评论的各个作用更好的用在我们本土的设计上,才可能有助于推动我们真正的本土设计,同时也才可能有助于推动我国室内设计的良性发展,改善目前我国室内设计中的设计误区。

当然,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室内设计与艺术品不一样,它最主要的和最终的目标是功用性,所以评价室内设计优劣,还需有标准。大量的室内设计项目出现, 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作品问世, 可是评价孰优孰劣的标准却比较模糊,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室内设计中的设计误区的原因之一。只有努力表达设计师与公众之间审美的共性, 这样才能使设计师的角色被更好的理解, 在设计被大众接受的过程中, 尝试“创新设计”与“新的设计理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用室内设计实践来探索室内设计在各个层面上的碰撞。同时设计评价也应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审视设计作品并用此标准来引导公众。

本文是在参见相关理论与本人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情况下完成的,受个人能力、知识水平的有限,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造成目前我国室内设计行业混乱的原因诸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政策体制及设计管理等各个方面,作为从业人员,仅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以上一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赵振霞.浅析设计评论及其未来[J].艺术与理论(理论),2011,2.

[2] 劳智全.设计需要评论[J].装饰设计,2011,6.

第4篇

1980年党中央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为经济特区,1984年继续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同年确立了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方针。这一时期国家的一系列正确决策使得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内外互通,从而带动了商业的广泛交流。人们的来往更加密切和频繁,从某种意义上也就促进了新型产业———旅游业的兴起和蓬勃。旅游业的迅速兴盛,使得我国酒店业不断兴起。这样一来,商业空间的发展也就从某个侧面带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商务洽谈和休闲旅游业急速发展,各地商务酒店、度假宾馆等的建设一时跟不上市场需求,加之当时国内的综合实力并不是很强,许多方面都不能满足商务和旅游人士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国家采用了积极引进外资的办法,在充分利用国外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新的设计思想以及新的工程施工方法。我国早期的多数大型酒店宾馆都是采用国外设计团队的设计方案,聘请国外的管理公司经营,引进国外的管理模式。这就促使了国内关于酒店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开始了将近十年的引用与借鉴、批判与继承、探索与创新的学习与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环境,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建设提供了除大型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以外的,能够在各个领域全面渗透的大好机会。

第一,由于80年代旅游业的兴起,到90年代一大批宾馆、酒店的室内空间环境进入了改造期,办公、商业等空间成为这一时期新的被关注空间。这类空间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和室内环境的设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从此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办公和商业建筑形式,如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90年代亚洲第一高塔东方明珠塔和世界第三高的上海金茂大厦等。

第二,1994年亚运会之后国家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各地兴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其室内外设计成为当时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一大部分。

第三,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居民收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文明生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自己的居室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居室空间设计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一现象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建筑装饰设计只是公共建筑的专利这一社会思想,而且真正使建筑装饰业家喻户晓与老百姓产生直接关系,同时也使得建筑装饰设计“以人为本”的美学原则有了更深、更具体的含义。

第四,这一时期由于室内设计行业的不成熟,设计师经验的不足,缺乏合格的技术工人,从而使设计大打折扣,所以这一时期被业内称为“重工程轻设计”的时期。

第五,随着不断地实践学习,建筑装饰行业不断壮大,建筑装饰企业开始具备了高级酒店宾馆的设计施工能力,并且逐步步入了国际市场舞台,承包了国外多个国家的酒店宾馆的设计施工,其综合能力让国外友人叹为观止。由于装饰行业步入了国际市场,使人们的视野得以开阔,并且可以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在国内设计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种装饰设计风格的不断兴起,带动了其他辅助行业,例如家具、家电、纺织等行业的壮大,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000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代,室内设计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们越来越注重室内空间环境的营造。这一时期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室内设计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的环保问题,越来越注重室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甚至在室内环境当中引进了环境检测手段;注重艺术与文化的结合,着重体现室内环境的地域文化特质;注重艺术与经济的结合,室内空间环境的营造不仅要体现出结构装饰、美观实用,还要考虑整体的投入预算;注重对人的关怀,设计着眼于从使用的本源“人”出发。室内设计的一切细节都以服务于人、引导人们的生活为出发点。2000年以来的这10多年间,当代中国的室内设计已经进入了创新阶段。业内的设计思想不断更新,基本摆脱了原来的迷茫和浮躁,逐步抛弃了照搬照抄、堆砌罗列的现象,把室内设计业推向了更高的层面,更多精品设计层出不穷,使室内设计得以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先实践再理论的过程

经受“”洗礼的中国,在室内设计行业中基本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室内设计业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行业,带有很大的盲从性。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般都是搞建筑、工艺美术或是绘画出身的人士,没有完善的设计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没有行业规范,缺少相对专业的理论知识。从事技术操作的人员又都是毫无专业基础的务工人员。在这种状态下,改革开放的步伐又不断地在加快,商务洽谈和旅游业的兴起,促使各地大量造楼,一时间使得室内设计从业者有些手忙脚乱,束手无策。国家重点项目还好,负责人可以时常到国外学习和考察,有的参考。一般项目就不同了,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只是闷头苦干。对于这种情形,国内的出版商们发现了商机,针对这一现象发行了大量关于室内设计和技术施工方面的图书杂志。但这些图书杂志都是一些实际项目的翻版印刷,缺少细节语言描述。对于一些缺少设计经验的从业人员来说,来的比较快的就是模仿或是干脆照搬照抄,一时间这类图书销量甚好。另外,国外二三流设计师也把他们的作品带到了国内市场,饥不择食的中国设计师们,基本也是一味地模仿,没有精力考虑地域的诉求性和文化的适应性。虽然我国室内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但要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原创设计理论的确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在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其发展具有先实践后理论的特点。这一现象导致了室内设计行业的管理和规范不够统一,比较混乱。1991年,在张绮曼和郑曙旸两位先生的领衔下,室内设计界第一本资料集横空出世。这本书总结了我国设计界多年的设计经验,填补了一定的室内设计理论空白,但是由于篇幅有限,理论知识介绍还不够全面,尽管如此,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非常珍贵的宝典了。之后,室内设计理论学界在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下,又有多位先生推出了理论著作,但是室内设计理论体系相对于其他成熟的学科而言依旧很不完善。2002年,王国樑老师就在建筑学报上发表文章提出,“当今中国的室内设计界,不乏高手,不乏新人,也不乏佳作,缺乏的是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学术刊物上亦鲜见理论文章。各地室内设计沙龙亦大多侃侃而谈,缺少深入课题研究。这一切导致了室内设计业,作品点评少、设计批评少、系统理论少。”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一批人在为室内设计的理论增砖添瓦了,因为无论是高校教学人员,还是奋斗在第一线的室内设计人员,都渐渐明白“理论的缺失造成创作的苍白,中国的室内设计学科急需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的30多年,是一个走出去、拿进来,不断学习、吸取和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设计行业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模仿和照搬照抄。我国的室内设计业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只能是在模仿中前进,因此就形成了先南后北、先东后西、先实践后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室内设计研究和持续发展的核心

当代中国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从以“物为本源”的价值观转变成以“人为本源”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建筑设计重心由原来的建筑功能与外部形象转移到关注建筑内部形态与组合,这也成为了当代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并为其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室内设计研究的是怎样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居住环境。设计的核心是人。设计目标是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居住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甚至可以起到减轻社会经济负担的作用。通过室内设计不但能够满足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风向,调整室内空间的功能分区,搭配得体的家具与软装饰等必要的生活条件,还要做到以设计细节和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居住者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和行为。室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结构装饰,更重要的是要服务和引导人们的生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室内设计研究的永恒主题,并且这一主题将在这个领域内不断地延续和深化。

(二)内外交流促进多元化格局发展

第5篇

一、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思想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国际各种先进理论、设计理念的影响,我国环境设计的业内人士开始意识到室内设计不是简单的理论借鉴与堆砌,经过初期的环境艺术教育的探索阶段,逐渐摸索出一条融合哲学、艺术、物理、心理等多学科的设计教育理论,此时的室内设计风格多样,并且注重对设计功能的开发,重点突出了人文情怀。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对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本属于精英教育的设计师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但是发展仍然很迅速,特别是近些年来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室内环境设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培养人才的定位

纵观中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虽然来源与外国文化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但是随着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的发展与传播,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满足了国民对生存环境品质的追求,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教育探索,目前我国需要发展能够突出我国民族个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环境空间设计能力,因此我国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培养人才的教育定位上面要随时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三、目前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综合院校以及理工类、建筑类、艺术类甚至农林类的院校都开设了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类的专业,随着室内设计热度的增加,很多高职类、中专类院校、电大、成人教育也都开设了相关教程,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专业毕业生的层次不齐,教育精力不足,使社会需求与专业人才无法构成良性的发展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广大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从业者、教育者予以冷静的分析与思考。

1、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问题。中国式教育历来侧重对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对理论的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转换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理论和系统的教学体系,对构建人才的培养计划十分重要。

2、未来发展问题。从目前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趋势来看,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教育理念都不成熟,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对人才培养的可投入资源的分配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对学生乃至整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未来发展目的盲目,这样不仅不利于行业的未来发展,也使人才培养事倍功半。

3、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艺术设计是对思想与技术都有严格要求的双标准专业,很多行业的优秀人才没有到学校进行教育活动,而各高校的专业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少行业的实践经验,这成为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障碍之一。

四、优化我国目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策略与对策

1、正确认识时展的背景。21世纪是信息快速发展、告诉交流的时代,因此为了优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正确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交流的时展背景,不断与国际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交流,加强对现代新技术的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将时尚因素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装饰设计的精髓,使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与时代接轨的同时能够保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例如在培养建筑设计人才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及时发现国际市场的变化趋势,同时关注国内外各种关于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比赛,通过比赛与实践达到检验设计能力的目的。

2、深化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的改革。为了使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发展跟上科技发展的速度,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上进行革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趋势,通过学习优秀设计作品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设计教学的具体内容落实到与教育管理、实践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中去,只有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推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从而促进整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的改革。通过定期举办建筑室内设计交流会、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分析,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视角,特别是目前很多电视台都引入了室内设计真人秀节目,在激烈的游戏竞争与能力考验中锻炼紧急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丰厚的奖品对于参赛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3、调整师资结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师资队伍的水准是推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师资队伍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所以建设与经济社会、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完善现有教师的实践技能与知识结构迫在眉睫。每一个高校都会有本专业独特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优势,通过定期的教师交流活动,促进信息的交换、深化,为广大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头脑风暴”,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并用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影响带动设计专业的学生。除此之外从专业的建筑装饰设计部门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传达最新的行业资讯,各个院校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创办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训班,聘请国内外的专家进行授课,使设计专业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4、加强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社会对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基本设计技能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实现教育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实践机会,形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转换。

5、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在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还应带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能够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的人才教育体系。例如在做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时,也要加强对群众审美情趣发展的分析,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设计理念,这样在完成设计工作之后,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身事业的价值。

6、完善竞争机制。有竞争才能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势头越强劲,行业内竞争压力也就越大,在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督促他们保持最具有设计活力的状态,从而设计出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为了完善竞争机制,学校应该对选拔出来的人才给予充分的重视,根据实力优先提供就业机会或者出国深造的机会等等,提高竞争的成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保证竞争的良性发展,否则过度的竞争压力会打消学生的设计激情,影响学生事业未来的发展。

7、构建理论、实践、就业一体化发展的培养机制。对于理论的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对于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理论只是培养机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从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优化就业的培养机制,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人才与教育的资源,积极组建由师生共同管理的设计室,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后能够及时落实到实践中,并且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设计团队中体验设计的乐趣。

第6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分析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连续延展的中国,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元素的底蕴和内容都异常的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的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的拓展设计专业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还有助于丰富他们的审美水平[1]。随着室内设计多样化的进展,全球范围内不同元素相互糅杂,碰撞,国内的室内设计要着重加强中国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构建具有中华特色的室内设计风格体系。

一、当代室内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

虽然在当前的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应用频率比较高,然而,对传统文化的界定却始终比较模糊。传统文化其实就是通过历史积淀与传承保留的文化综合体,包括思想、知识、风俗、价值观、道德以及制度等多个层次,此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复合体。传统文化本身存在一定沉淀与传承机制,由此才能够在时间长河中获得延续,从而保存与实现了社会内在精神特征。相对当代室内设计来说,传统文化是室内设计的发展基石,而室内设计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哪种设计风格,均可以将特定文化心理结构和精神结构体现出来。因此,室内设计也是不同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不管是哪个时代的室内设计都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文化为室内设计的母体,同时也是大众参照传统和历史展开存在印象的一种深加工。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历史的设计其实就是设计的历史。

二、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

(一)室内设计的理念落后

中国的理念的室内设计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更注重培养设计师的室内设计技能,轻视理论知识;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忽视文化知识。落后的理念,不仅制约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也造成了设计师知识的不平衡,不利于设计师的全面发展。

(二)室内设计缺少正确的认知

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起步较晚,仍存在室内设计的主体认识不足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室内设计将等于甚至片面的绘画,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绘画。这种认识与绘画与室内设计的直接联系是混淆的,它是对室内设计的误解,因此,加强对室内设计理念的正确认识是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三)不看重中国传统元素

虽然近年来的室内设计内容改革以后,中国的室内设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应用的现象仍旧很严重。目前,国内外许多设计师都追捧西式的风格或室内设计的盲目追求西方元素,错认为西方的标准和风格才符合现代的审美,搁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这一现象的室内设计是不正常的,也是对中国室内设计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一)借b传统文化符号

中国传统符号主要包括纹样和图案两种,将传统比喻意义和象征内涵直接体现出来,古代图腾纹饰和传统宗教纹饰符号等。室内设计中合理应用这些传统符号,能够营造一个极具传统文化意境的室内环境,对传统符号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展开抽象简约处理,通过艺术加工提炼和抽象简化处理传统形式的局部或者整体,注意传统之形可失,但传统之韵不可失,基于现代设计功能和技术,与中国传统儒、禅、道文化相融合;其次展开符号拼贴,对于传统构建展开裂解、抽象以及变相,确保其能够转化成象征意义比较独特的符号,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拼贴,完成古今、新旧以及现代和传统的关联。最后展开移植和嫁接工作,在室内设计理念中移植中国传统儒、禅、道文化,展现一种现代化艺术形象。

(二)融合中国画元素

室内设计专业涉及到的知识极其的丰富,并不是一个结构单一的专业,室内设计必须重视室内设计专业课与周边学科之间的互动融合。具体从理论知识、技能和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归纳各个学科之间审美观念的异同,提高室内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设置室内设计的内容。拿中国水墨画举例子,中国水墨画中的构图、构思讲究虚实相见、黑白对照辩证性的形式,这种思想与室内设计所重视的烘托与对比、均衡与对称等构思设计原则有着相同的审美思想、哲学特点与设计技巧。因此,在国内室内设计的任务中,设计老师要广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促进设计师更多地应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吸收民族的养分,并融入到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展示室内设计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参考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字形式,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师可以依托这些文字来对中国古典设计的风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引导设计师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求室内设计的创新点,引导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观察和敏感性分析。把从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构思和现代的室内设计原则有机结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自主的融入中国风,促进文化氛围、民族特色的交融。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室内设计教师可以组织设计师参照一些实际的古典建筑,进行设计锻炼,为设计师提供涉及到室内布局的古典文学作品,让设计师从中寻找亮点以及有用的元素,并与当代的一些设计理念尽行结合。

四、结语

总之,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仅应该继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同时还应该基于中国风进行创新,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和审美发展趋势,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把现代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建立现代市场发展的室内设计概念,推动室内设计行业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这对推动产业发展、传统文化的创新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殷欢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5):111-112.

第7篇

关键词: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课程;环节;解析

一 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实践意义

我院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训——就业几个环节掌握知识。对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设计经验和设计经历。设计经验的积累主要来自于课堂训练和校内、外实训,设计经历主要来自于时间的积累。设计经验的获取需要比较漫长的阶段,要靠学生在实习单位不断地碰壁获取,并且获取的信息还不一定全面。如果我们把这个环节当成是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把设计经验总结成学生学习的设计师手册,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样以来大大地缩短了校内实训和就业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就业。

二 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思路及应用思考

利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促进课程资源进一步建设,加以合理利用既可以发挥资源的优势,又可以体现教学特色。通过对我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课程设置的调查,反映出我院的设计教学模式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之路;对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中教学环节设置、教学过程体验,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积极作用的重要性。

(1)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①研究课题的来源:本文将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中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作为切入点,以室内设计10-271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并对比本院前几年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此课程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的必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室内设计教育的内涵及发展概况,继而分析了本院室内设计教育中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情况及课程模式的设置;其次论述了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的必要性。最后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个人的建议,讨论了关于引入本土文化带来的启示。

(2)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发展概况及课程模式

①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内容:居室空间设计是一门相对独立、高度综合的整合艺术,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居室空间设计一和居室空间设计二。居室空间设计一主要针对住宅的室内进行设计教学。包括住宅的空间特征、起居室设计、餐厅设计、 厨房设计、卧室设计、书房设计、卫生间设计、公共走道楼梯设计及储存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在课程中需要学生在考量住宅室内的使用要求和精神功能及设计的实施与材料、技术和经济的制约条件上,把握比例尺度的合理性。强调材料的质感和纹理、色彩的搭配、灯光的布置和细部处理的效果,体验设计效果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更要注重住户文化状况与生活习惯、心理和生理的感觉。

居室空间设计二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环境、住宅建筑设计和室外景观的设计,是对居室空间设计一的巩固、扩展与提高。在我院居室空间设计的这两个阶段中,通过对传统及现代风格的典型设计实例的介绍、观摩、分析,对艺术手段、材料、工艺、细部做法的讲解,培养学生具备对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②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概述:教学内容既是专业教学的起点,也是专业教学成果的综合体现。具有多教师轮换制、时段长、综合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教学成效对专业建设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该课程建设发展和改革始终以服务和实现室内设计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为宗旨,专业建设的成果也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自2006年我院成立室内设计专业以来,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一直都是教师课程教学和改革的重要对象。教师始终围绕该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进行科学教学,并以系部为依托成立了课题组,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居室空间设计,是本专业学生社会就业后参与的最为广泛的设计内容之一。在教学伊始,老师们考虑到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发展概况及课程模式与实际相联系,在传授知识时强调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尝试,这门课程开始向“以教学带实践,以实践促教学”的教学模式转变。同时教学时间也由原来教学和实践相分割的形式调整为现在的整体模块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使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体验到就业后的工作内容,受到了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我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从开设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课程实践的探索和开拓,教师们始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有自身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近几年来,本课程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摸索实施阶段;2)初步提高阶段;3)调整发展阶段。④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式: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本课程也以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标准来进行定位。目标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的思想及课程目标。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践课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在强化专业性质的层面渗透专业教学内容的各要素。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专业设计要求为目的。实践课教学的基本教学内容。1)市场与基地调研。2)概念设计——包括基地的建立划分、空间环境的确立、功能流线分析、形态元素分析,平面布局初稿。3)深化设计——包括风格与形式的构思,立面设计,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垂直空间、枢纽空间的设计,绘制住宅平立面,进行方案阶段完善。4)细部设计——包括会客、居住、储物、门窗、家具等细部节点大样。平立剖面和详图设计按照制图规范要点完成设计表达,达到施工图表现深度。5)成果展示——完成总图设计与说明,打印施工图册,成图排版布置。

实践课教学的考核方法:居室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有明确的评分标准,用来全面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分的标准通过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过程的学习,综观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与评价。考核以课题项目为单元,以学生完成设计的构思、表达及实训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能力等为标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系统地学习,提高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式与手段: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变单一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为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讲授与同学讨论相结合教学法。第三,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第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应是平立剖与详图设计等部分,内容较多,学时较少,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做学时数的调整。在教学上主要是点评学生所创作的方案,指出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方案的沟通和讨论,开展设计演讲,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总结中提高、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力。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住宅结构、构造、材料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是本课程一难点。因此在设计的不同阶段组织学生不定期开展实质性的跨学科交流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并在交流和合作中促进教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教师应在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下,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观摩和现场讲解,从感性上理解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及其重要性。通过对装饰材料的观摩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和结构常识,以便在设计当中更好的发挥材料的特性,扩展设计思路。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循序渐进地串联起相关的居室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上,培养学生在完成课程设置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以及设计创造力的培养。

具体教学环节:1)设计前期环节。2)专业设计环节。专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时间是7周,共112个学时。如何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因此,科学而又紧凑的教学时间安排是必须的。这个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设计初稿、设计中稿、设计创意、设计定稿几个方面。这一环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联系理论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主动地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将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专业热情、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讨论问题的兴趣,组织学生研讨。现将设计环节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及过程分述如下:设计初稿、设计中稿、设计创意、设计定稿。3)成果展示环节:PPT课件汇报、作品展示两个方面。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带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能力指向性、教学方法时效性、教学环节的开放性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亲自参与和体验,注重设计实践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这些正好与课堂教学形成鲜明的互补关系。同时这门课程,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下,注重研究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研究过程,每个课题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设计研究,其学习过程表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学习状态表现为想做结合,理念与方法并重互动。学生也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实践教学是通过学生在深入生活、社会实践中,体验课堂内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取得能力过程,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的重要举措。实践性教学是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独特之处。旨在对学生已有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加充分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潜力,它增强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教学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提升设计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形成与其专业能力强势密切相关的设计能力强势。它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创作观念,同时也是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窗口,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和手段。鉴于此,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式将现有的教学形式及过程进行优化。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输,关注学生在研究性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原理和理论。主要是情境式教学方式、过程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

三 结论

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本论文撰写过程中对设计发展走向分析得出设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本院的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发展历程提出以下几点个人建议。

(1)鼓励学生突破墨守陈规的思维定式,加强原创性设计意识

在设计教育中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并不是将学生的设计思维束缚在传统居室空间设计中,而是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上,提炼设计元素烘托设计主题,训练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传统住宅功能的不足。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设计思想观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其一,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理念。如何通过设计改善环境又能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需要在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其二,设计作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无论多么宏伟的人造工程,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住宅建筑更是如此,探寻与本土生态相融合的景观、建筑等艺术表现形式是设计教育不变的审美诉求。

(3)回归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现在设计类高职院校教育多注重艺术的现状。现代艺术教育启蒙时就曾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我院艺术教育为前提的同时,一定要求学生亲自到建筑或室内装修工地去,了解建造过程和学习施工工艺。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灵活的课堂。

(4)加强设计教学与社会沟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受到社会的检阅。设计作为一门应用专业,其教育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管理规范的设计院和设计公司之间形成教学、科研和人才推荐一条龙的共同发展体系,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过渡阶段。

参考文献

[1] 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霍秉坤.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杭间,何洁,靳球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 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张绮曼.室内设计经典集.

第8篇

关键词:中式风格;室内环境设计;应用与意义

中国作用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孕育中无数传统而又经典的内涵与思想,崇尚庄重和典雅的设计和文化,向往古典而又神秘的风格形式。唐朝作为我国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式风格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发展到明代,中式风格以及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无论在细节还是整体上,都能够全面反映我国民族对于室内环境设计以及装饰的要求和审美。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中式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进行因供应成为了我国当前环境设计中的热门方案,无论是商业地点还是家庭装修,利用中式风格为房间增添别样趣味是人们热衷的设计理念。

本文以中式风格作为室内环境设计的线索,从应用特点、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意义上来全面阐述室内环境设计方案如何在中式风格的融合下得到传统的突破和创新。

一、中式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式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古人的哲学思想融合以及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和研究的体现。与现代室内设计相比较,中式风格的简约特点以及设计理念适合当前环境变化,将两者之间进行结合,能够以现代手法展示传统设计特点。下面,我们针对中式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对于中式风格来说,应用具有我国传统民族特征的装饰点缀品是其创作理念中较为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无论是我国的山水字画还是文字书法,都能够起到一定的装点作用,保证为室内设计增添别样的风情。这样的民族性特点,保证了我国的室内环境设计与其他国家的理念以及方式有所不同,创造出了专属于我国的室内环境设计体系。

总体来说,中式风格中拥有多种民族特色,其古典的造型和审美符合传统的历史韵味。但其设计并不是一味的文化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图案、花纹等营造出或气势恢宏,或庄重典雅的艺术氛围。在中式风格中,对于空间的规划有着独特的要求,其需要通过隔断、屏风等设计形式来划分区域,做出不同的功能空间。

二、中式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场所设计上,应用中式风格进行主调装修已经成为了一种装修设计潮流,古典与传统元素的应用,提升了室内环境的整体内涵以及文化素养,给予人惊艳、舒适感。

(一)空间分布

在中式风格装修中,空间分布的艺术是其魅力的独到之处,如何在一定的空间内规律的进行功能划分以及组织,保证其布局在达到室内环境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拥有设计者内在的思考,给人舒适的体验。在我国历史中,隋炀帝就曾经偏好千门万户、幽房曲折的房间装修,其巧妙地整体布局有效地对于整体空间进行隔断,通过落地窗、屏风等外物来达到强烈的装饰效果以及空间划分概念,既保证了室内环境的整体性,还能够从多个方面来区分室内环境功能。

在空间划分中,主要以对称、黄金分割或者九宫格来进行空间隔断性分布,在现代装修的中式风格中,其延续了对于这一风格布局的应用,在组织布局中以细致、传统的方式进行空间划分,在细节上展现中国传统理念。在中式风格装修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平面布局将空间分割为多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体现。

(二)色彩搭配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而又保守的文化大国,对于端庄、隆重等理念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历史上,中国建筑装修主要以浅色调为主,偶尔搭配红色来体现隆重、高雅之感。受这样的传统历史应用,中式风格的色彩搭配也主要以黑、白、黄、总为主,以红、粉等色调为辅。在中式风格装修中,一般设计者会将棕黄色作为设计的主色调,在其主体渲染之下,环境的整体风格偏向高雅温和,能够使人舒缓身心,保证精神状态良好。

(三)家具装饰

在中式元素装修中,装饰品以及家具的使用是重要的一部分。其家具形式主要融合现代化功能以及传统特色,在古典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追求神似的效果。在一般的中式装修设计中,其家具装饰主要以瓷器、植物、绘画为主。瓷器中利用盘子的不同摆放位置以及摆放图形,来展现古典艺术中瓷器能给人的独特魅力,令观赏者在瓷器面前可以宁静心神。另一方面,中式文化将中国古典绘画作为装饰进行悬挂,无论是古典美人还是祖国风景,都展现出了浓浓的艺术情怀以及历史触感。通过木质的外框进行装裱,令绘画整体的文艺气息突显无疑,再配以暖黄色的灯光进行映衬,就能够使室内环境散发着现代艺术难以比拟的雅致特色。而绿色植物以及风景山水的应用,给予了室内环境自然青春的感觉,中和了其他中式风格中较为严肃的氛围,令其整体能够提升全面性的感官体验。

三、中式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在现代装修中中式风格的发展浪潮之中,中式风格被大面积使用和广为赞赏令很多人对其应用的意义进行了探索。通过上文对于中式装修风格特点风格进行分析,以饭店装修作为例子进行应用探索之后,我们从其应用意义的角度出发,在相关文献、设计以及装修实例中分析其基本的应用意义。

四、结语

通过对于中式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点以及内涵的描述,对于其意义以及应用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作为传统文化中拥有民族特色与现代意义的装修风格,其不仅是对于现代装修风格的一种丰富,更是对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肯定。但是,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特色不仅仅于此,其独特的历史存在感以及文化魅力,都为中式风格提供了设计源泉以及动力,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以及特点。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中式风格进行装修,是未来室内设计中发展的大潮流。

【参考文献】

[1]文正军,董文英.浅论民族文化与中国现代室内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11).

[2]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建筑师,2004(03).

[3]孙媛媛.文人艺术朴素美的哲学渊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02).

第9篇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室内装饰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人类原有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错误定位和认识,以及当前工艺美术产业的不景气,使得人们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就是低知识、低技术,手工艺的小作坊,从业者是知识水平低的人。这样的认识的高学历者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无人愿在就业时选择工艺美术。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工艺美术专业,但毕业生也都转向了其他专业就业,使大师后继无人,没有徒弟可带。工艺美术门类正面临着日渐稀少、后继无人的局面,使许多本身就具有局限性的传统工艺美术面临危机与挑战。毕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在此情况下传统工艺美术如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将会慢慢淘汰,淡出历史舞台。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后,虽然失去了原来的主流地位,但它仍然继承了以往的优秀传统,保持着中国工艺造物的一贯美学特征,已经形成一定的象征模式并融入社会之中。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艺术构造、丰富的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特色都反映了生活的直接性以及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的空间中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在我们生活中工艺美术无处不在,有工艺美术作品的地方往往会吸引更多的目光,它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人们感受生活、释放情绪的媒介,这也是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所在。在众多的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中到处都能看到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变迁导致人们在吃、穿、住、行、用等各个方面较以往都有了更大的不同,尤其是现在的青年一代,追求精神自由、张扬个性美感是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家庭住房、物用品质、室内陈设等社会空间都是艺术家设计创新的空间,也使得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概况

室内装饰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合理、完美地组织和塑造具有美感而又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门类,现代的室内装饰强调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潮流,一是从使用功能上对室内环境进行设计,如科学地通风、采光、色彩选择等等,以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另一种是创造个性化的室内环境,强调个人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情调。室内装饰设计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并与建筑设计、装饰艺术、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改善空间,对室内空间进行美化和修饰,通过选择与设计,创造一种理想的室内气氛,使人赏心悦目,怡情逸性。

我国现代室内装饰设计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室内装饰设计发展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公共场所、办公区域以及居住空间环境装饰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室内装饰设计的迅速发展。不管是公共场所还是家庭居室,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当时装饰设计及创作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观念和较为完善的体系,室内装饰设计局面比较混乱。有些一味照搬外国设计成果追求所谓的“西洋风格”,有些到处堆砌传统装饰样式强调所谓的“民族特色”,甚至于把不同风格、特点的设计元素混杂于一室已达到“中外合璧”的效果,粗制滥造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装饰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运用价值。创造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目的就是美化人们的生活,很多制作精良的工艺品在古代就已经作为室内装饰物供人们赏玩,从审美特质上看,传统工艺美术品与绘画、雕塑等其他造型艺术相比,装饰性更强,更适合运用于室内装饰。

工艺美术的对象主要是手工艺品,而艺术设计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一个是传达了传统的道器思想,一个是体现现代人的设计理念。以往的工艺美术史论多是讲技术和现象,多是研究图案、装饰的问题,或者亦偏重于材料的工艺阐释。与工艺美术相对应的是道器,器指物质载体、道指精神内容,是相对于工艺美术领域的范畴而言的。而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为事物。人为事物主要是指包含了人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理念的人化自然事物。工艺美术的“形、道、器”相对应的就是艺术设计的“造型、设计、产品”;传统的“制器和器用”就是当今的“产品和用品”。道器是传统的器物观念,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人为事物是当代的对设计的一种认识,二者互不排斥。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结合,也是为自身的发展谋求出路。传统工艺美术以手工制作为主要生产形式,其蕴含的劳动价值量非一般工业品所能比拟。毕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实用功能几乎完全被工业品所代替,从实用品转身变成仅仅充当审美对象的艺术品,褪变成为一种“小众文化”,其发展空间受到强烈挤压。可以说将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是对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继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有着500年历史的景泰蓝采用的无机化学,材料学和金属加工技术,还是历史更久远的玉雕,牙雕所使用的加工工具,无不透视出科技和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毕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而传统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发展数百年,乃至千年,其核心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艺美术的传承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注入。

四、方法

如何避免千人一面,是所有的设计师关注的话题。经过十余年的争论、反思和探索,目前,业界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我国的室内装饰要健康发展,应该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设计道路,努力探求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建立具有现代意识的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室内装饰设计理论和实践体系。毕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毕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不断探索创新,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各种文化艺术元素都得到了充分发掘,个性化越发明显。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也因而频繁变化,自然环保、民族特色、异域情调、前卫现代等风格随处可见,呈现出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局面。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包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运用价值。吸取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材质元素、主题元素和地方文化元素并对现代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装饰和处理,使传统特色和现代建筑统一,对创造既有鲜明民族特征又具强烈时代感的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作品意义重大。传统工艺美术运用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要符合室内设计的使用功能和环境主题,或繁或简,采取合理方式手法适度地进行装饰。

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传统工艺美术时,其原则是要符合室内装饰的特点。首先要契合室内使用功能和环境主题,合理适度的进行装饰,使装饰成为室内环境的亮点。第二,传统装饰品要与整体设计风格相适应,和灯光、家具、隔断、植物、陈设等相得益彰,符合整体美的要求。第三,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既不能打破室内的整体性又要突出其现代感,不能把传统装饰进行堆砌而成为古代装饰的简单克隆产品。第四,尽量降低传统工艺美术中不适应现代装饰设计的限制性因素的使用,如玉石、金银器等珍贵的原材料、制作程序过于复杂和表现手法太过精细的工艺品,虽然有独特的装饰效果但都不适合普遍使用,要重视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法的运用。

在室内装饰设计实践中,应该遵循现代设计观念,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理论、结构体系中,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思维方法的室内装饰。最基础的方式是将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图案、纹饰直接引入到室内装饰设计方案中,对传统装饰进行解构与重组,或者对材质、工艺和表现手法进行替换,延续其审美形式。在掌握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造型方法、特点、规律之后,可以进一步对传统元素进行革新和再创造,通过抽象、变形或增加新的表现方式,产生新的形式和效果。

最有创新价值的方法是将传统工艺美术精髓真正融人到室内装饰设计中,不囿于传统装饰的现有形式,探索并创造出新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造型方法,真正实现室内装饰设计的中国化。毕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吸纳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在设计理论和实际实践上大力探索,不断拓展传统工艺美术的进步空间。

第10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

近年来,室内设计教学要注重挖掘本土文化,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自觉地、积极地融入到教学中,去改革和完善我们的教育体系,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理论和教育已经取得了设计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室内设计教学,如何立足于民族文化根基,去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笔者的设想是进一步扩充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融中国传统文化于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

一、改变以往片面的教学观念

要充分重视和主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打破以往“重技轻道”“重技能训练,轻知识理论”“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精典作品赏析等课程,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以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形式,集中、系统、概论式地引导讲解,并让学生互动参与,进行讨论、辩论、演讲。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要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以更浓厚的兴趣、更自觉的意识、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探讨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相关的问题,最终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把这些文化素养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相互之间的比对、浸染、互促互动,使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全面提升艺术修养,获得综合、完善、充分的创造才能。

二、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互动

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互渗互动。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要充分重视那些与室内设计类相近、相关的专业学科彼此之间的兼容性、互通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理论上、技法上、审美观念上找出它们之间的异与同,使之与室内设计学科融会贯通,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这门学科的品质。例如,中国画在构图和笔墨技法中经常关注的黑白、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各组相关性辩证概念和室内设计中所追求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哲学内涵和审美特征是互感相通的。再比如理论上由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其核心正是以辩证象形思维为特征的天人合一认识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也同样受到了它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其指导思想与审美特性仍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而那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中国民间传统图案中的色彩和造型,也是我们今天的室内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它们中间那些寓意丰富的祥瑞图案表达无不体现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这种寄寓吉祥的创作观不仅能够给过去的人们以美的欣赏和未来的希望,更能给我们许多发人深省的启迪。我们今天把民间传统图案的知识及其背后丰富的内涵观念纳入现代室内设计教学,作为设计的传统资源,既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水平和综合人文素养,又能够为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起到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诱导素”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不同的形式、渠道,让学生广泛接触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其多层次、多侧面的深厚内涵,充分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借鉴那些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活力的传统元素,推陈出新,把它转换成现代设计理念,并贯穿到新的设计实践中去,从而体现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教学。

三、搞好学科建设

要增强对弘扬民族文化内容课程的开设。现有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大体上是以《结构素描》《色彩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为公共基础课;以《室内设计原理》《专业制图》《透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陈设》等为专业基础课;以《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等为专业课。除了常规的专业课程外,我们理所当然可以开设“传统装饰”“民间美术赏析”“室内民族风格装饰”等课程,训练学生从传统入手。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相关课程中突出中国的民族艺术特色,将中国工艺美术概述或中国设计艺术思想之类的课程指定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应开设一些相关的特色选修课,例如在陶瓷、漆艺、印染、雕刻、建筑装饰等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课中精选若干门,要求学生通过这些专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传统符号表现形式的运用并进而领会我国传统设计的内在精神。这样,既使学生加强了专业动手能力又能够使之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所在,从而恢复并坚定他们对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念。

四、建立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目标

在面向市场、面向全球化的今天,室内设计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已经取得了共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状况不同,市场对设计人员的需求各有侧重,所以要提高理论学习的思想认识,并加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室内设计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新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院校每年在不断地增加,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相似、结构相同、缺乏特色。实际上每个院校应根据各自不同的优势和条件制定教学目标,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室内设计虽然是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技艺性和实践性;但理论上的支持和创新是整个学科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主导性。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存在着轻学科理论、重设计实践的现象,传统文化方面相关的课程不足,有关地方性传统文化的课程更是缺乏。我们强调与目标接轨,在某些方面造成了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的一致性,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相似性,因而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多元化与其它教育体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模式,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过分强调一致性,将缺乏创造的个性和激情。要使室内设计教学特色明显、更趋成熟,除了专业课程的区别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艺术设计理论的框架,重视理论教育并非仅指专业方面的理论。原理性理论是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指导;实践性或技法性理论是实际工作中的技巧表现;文学、史学、哲学和美学等理论的探索与教学,应根据不同的优势和条件制定教学目标,以满足社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框架,将已有的地方文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合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文化理论对艺术设计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全民的责任,培养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师是室内设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因为室内设计不是简单的物质信息传达,它还反映了文化的根源和理念。所以,以培养设计师为目标的室内设计教育就必然要以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鲜活的民族艺术为特征,结合现代表现手段,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自觉地、积极地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教育中去。去改革和完善我们的室内设计教育体系,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理论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室内设计才能立足于世界,才能体现其民族性、世界性。

参考文献:

[1]屈云东,毛寒.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特色观[J]装饰2005(2):127.

[2]欧阳巨波.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装饰2006(9 ):97.

第11篇

[论文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新晨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第12篇

Summary

In the promotion of modern productive forc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being realize its tremend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t a rapid pace. As if this era is experiencing extraordinary changes, the entire building design industry, particularly the interior design industry are undergoing rapid development, so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is an urgent topic. Before conducting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directional grasp of the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on the value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research attitude, as well as its research statu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Interior Design little outlook, and how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interior design help and learn from thisthe thrust.

关键词

中国室内设计、历史、方式、现状、发展

Keyword

Interior design, history ,the way, the status quo,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绪论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在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室内设计已从建筑设计的大行业中分离出来将近三十余载了,现在正在步入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开始回归自然本身以及追溯其历史也越来越称为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方向。本文对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价值、研究态度、以及它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也对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进行了些许展望,如何继往开来,对中国室内设计的今天有所帮助和借鉴是本文的主旨。

一、历史引领着现实

历史之于现实,意义异常深远。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属于史学研究的范畴,通过深入发掘、精度提炼、高度总结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特点以及规律,并且运用到现实的发展中来,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学科和教育两个方面,学科的发展需要历史作为支撑,缺乏历史或者不了解历史,发展就没有依据。尽管现在我们室内设计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对其历史的研究其实才刚刚起步,回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我们不能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付之东流,更没有理由让历史的研究出现空白,从发展的观点看,研究的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看清现实、展望未来,通过前人的实践所得出的结论能为我们所用,将成为现实人们宝贵的财富,与此同时现代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又会赋予历史新的生命。

二、现实反映着历史

在历史面前,现实需要有其正确的态度。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属于史学范畴,因此要符合历史研究的原则。

首先是全面,全面是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是整个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分支,是不能脱离整体存在的,也不是独立发展的,必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相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看,应该全面的了解,从内容行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做到视角广阔,联系全面。

其次是客观,历史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所提到的,也是经过千百年来实践证明的不变的真理,历史学家要有客观性,他就要具备超越现实社会存在,社会舆论的能力,只有深入现实才能超越现实,同时还要放眼未来,能够准确的把握未来也就是对历史最好的重生。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必须全面、深刻的了解当前室内设计的现状,才能跳出个人和时代的局限,客观的看待过去。

对历史的研究必须建立在阅读史料,研究史料的基础之上,但是并非历史材料上所写的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事实,对研究准确性的把握要求我们对历史中所发生的人物、事件都要做出准确的判断。研究史料不是罗列历史,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比对、论证、说明。

在这些原则的引导下,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梳理,研究人员通过对自身所学知识的运用,归纳、总结出一个秩序,这个秩序就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知。

三、当前的研究

在当前,中国室内历史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陆陆续续也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但是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研究尚且处于开始阶段,现在的一些相关成果也只是对史料图集的罗列与分析,真正研究性的成果很少,也就更谈不上创新与突破了。

目前,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相对深入,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刘敦帧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潘古西的《中国建筑史》等等,从而形成了建筑史学研究的基本体系和构架,此外,也对建筑历史如何研究,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进行了讨论。这些都对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前车之鉴。

随着研究的逐步展开和深入,中国室内设计也逐渐咸亨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鉴于研究水平上却很难达到一个高的高度,研究成果还不甚完善的现状来看,较为有影响力的著作有霍维国、霍光所编写的《中国室内设计史》,此书按编年体从各个朝代的社会背景、建筑概况、装修与装饰、色彩与结构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中国室内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概况。

此外还有杨东江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陈同斌主编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你装修图集》以及陆元鼎和陆琦所著《中国民居装修装饰艺术》等等。这些著作也能反映出我国的室内设计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室内设计的研究也不可避免的和其他学科专业相关联,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可以反过来为室内设计的研究服务。如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就相对完善,对丝绸、雕刻、青铜器、壁画、书法等等中国传统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表现进行分析,因为这些元素都和室内设计是相关联的,能在其中找到我们的一些研究方向和研究素材。

四、根源于自身

在开展研究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研究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去研究?从而全面系统的提供一个全局的思想准备和理论依据。

首先是要划分研究范围,范围的界定是研究的前提。之后是研究对象。

1、研究范围的确定

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应分为三个方面:从空间意义上来说,研究的地域是中国范围之内:从时间意义上来说,是对过去的传统的历史进行研究:从研究性质上来说,是室对内设计的研究。

从空间意义上来看,中国的国土并不是五千年来一成不变的,例如元朝我们的疆域曾经触及到了欧洲,这对我们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说地域的研究不是我们室内设计研究的重点,但是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中国广大疆域的形成和发展,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和基础,而其他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成为中国疆界的一部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1】。所以对我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要从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影响最久远的中原地区开始。但也要其他地区一起研究。

从时间意义上来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尽力多少代的发展演变,而史书记载又有两种:编年体和纪传体,这两种记载形式可以说是各有千秋,编年体史书在事件上记载的较为清晰,不容易出现重复记载的情况,但是很难把一个历史事件完整清楚的叙述清楚,而纪传体史书由于记载事件较多,又不可避免的出现时间上的重复。而政治因素对历史的记载的影响力巨大,是否能够真实的记载和还原历史真相,考验着每一个史学家和历史研究人员的眼光。因此,对室内设计史的研究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对,从而得出结果。

从性质意义上来讲,室内设计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决定了室内设计的研究范畴。室内设计的定义是:室内设计师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也能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室内环境。所以室内设计是家居、陈列、色调、装饰等等科目的结合体,要明确学科之间的差异和互补。

2、研究对象的界定

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由研究范围内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并且受到空间、时间的影响,加上中国建筑历史和中国室内设计历史刚刚分离开来,所以很多东西是很难去界定的,往往很多因素是传统建筑理论和室内设计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我们合理看待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互补。

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是影响要素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等,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干旱、洪涝、地震等等认为不可抗拒的因素,人为因素则包括经济发展、朝代更替、文化交流等等。我们要把这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透彻的帮助人们对知识、材料的把控及运用。

四、未来的展望

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室内设计历史的研究正在迈向更高更远的未来,中国室内设计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我相信我们的研究人员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肩负着社会的责任,一定会有可喜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杨建新 “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的形成再探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6 ,16(2):1-8

时殷弘 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史学月刊,2001(6)10-16

舒习龙 梁启超构建中国国历史编纂学的理论与实践[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76-80

张文忠,室内设计的内在含义【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