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23:0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党委书记总结发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精心准备,周密部署,确保取得实效
为增强这次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通知》要求,镇党委在会前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准备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及时将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乡科级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县委书记王建海《在全县庆“七一”创先争优表彰及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12名领导干部学习,要求结合沙河店镇实际,认真学习《意见》和《讲话》,深刻领会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突出问题。向全镇17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及镇直单位负责人共计29人下发了征求意见函,同时,通过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召开机关干部会的方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对镇领导班子及成员在思想、作风、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认真梳理汇总,共征集意见9条,形成了《汇总梳理稿》。
三是深刻剖析根源,撰写发言提纲。班子成员坚持“主观上找问题,思想上找根源”的基本原则,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对照《实施意见》的要求,针对《汇总梳理稿》梳理的问题,紧密联系个人实际,着重检查在宗旨意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认真撰写发言提纲。班子成员对各自的发言提纲都进行了多次修改,总体看,各成员撰写的发言提纲质量较高,既分析了原因,又明确了整改措施,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是开展交流谈心,增进相互信任。党委书记和镇长与10名班子成员逐一谈心,了解班子成员思想动态,对其思想和工作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希望;班子成员之间进行了互谈,交换意见,沟通思想,互查问题,增进了相互理解、信任和团结,形成了共识,为召开民主生活会奠定了思想基础,营造了和谐氛围。
二、畅所欲言,坦诚相待,明确努力方向
民主生活会在镇会议室召开,镇全体领导班
子成员参会,会议由镇党委书记龚宗伟主持。
首先,镇党委书记龚宗伟就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目的、重要性做了说明,对镇上半年的工作做了总结,通报了《汇总梳理稿》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接着,对镇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情况做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查找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随后,龚宗伟书记、范亚雄镇长又率先垂范,先后带头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本人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不足作了发言,同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动员引导其它同志进行批评、查找不足、提出建议。
其次,班子成员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对照检查,逐一就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创新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作了详细陈述,就在思想作风存在的不足和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了言辞诚恳、深刻透彻的自我剖析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采取一人剖析、大家评议的方式,剖析一个,评议一个,班子成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展开了积极健康的相互批评。大家纷纷表示,对于会议查摆出的问题诚恳接受,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观念,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最后,镇党委书记龚宗伟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这次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大家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找问题、提意见,不保留、不护短,析原因、剖根源,不回避、不遮掩,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一步扩大了共识,增进了团结,会议气氛和谐融洽,是一次发扬民主、求真务实、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增进团结、改进作风的预期目的。
三、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一是针对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够强的问题,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实行每半月一集中学,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引导班子成员认清沙河店镇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肩负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抓发展、促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整改时限:2014年7月下旬—2013年8月上旬
二是针对重决策、轻落实的现象,大力倡导“不折不扣、拒绝理由”的执行力理念。坚持推行“四个一线工作法”,即“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体现、工作在一线推进”。对每项工作都定责任人员、定任务要求、定完成时限,让执行力强的干部有成就感、执行力弱的干部有压力感、执行力差的干部有危机感,在全镇形成了人人讲执行、事事重落实的浓厚工作氛围。
整改时限:2014年7月下旬—2013年8月上旬
三是针对纪律松懈,自我约束力不强的现象,深入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把纪律作风整顿作为机关管理的常态,一是狠抓作息时间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二是狠抓上班纪律,严禁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三是及时抓好纪律作风的学习教育工作,突出学习重点,创新学习形式,规范学习制度,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
整改时限:2014年7月下旬—2013年8月上旬
四是针对工作作风不实,脱离实际的现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和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一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发扬严谨细致的作风,以科学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把情况摸透,把工作做细,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重阳节在座谈会的主持稿202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教育战线的老前辈们:大家好!
甲:在这金秋送爽,金桂飘香,硕果累累的时节,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九九重阳节,迎来了老人们自己的节日。
已:今天,我们学校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教育战线的老前辈们欢聚一堂共度这美好的时光。
甲:九九重阳节祝各位老前辈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万事好意!
已:在过去的岁月里,你们为教育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在你们虽然退居二线了,但仍然关心着教育事业,为xx小学的教育工作献计献策,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甲: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已:是啊!人间情,最深数亲情。亲情是母亲油灯下熬白的双鬓,是父亲肩头扛着的行李。
甲:亲情是暮色中那一双祈盼的眼睛,盛满的全是思念的泪水;
已:亲情是千里外那几声轻轻的叮咛,串起的都是牵挂的音符。
合:亲情啊,她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她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甲:万物会随时间而模糊,可深刻在亲人皱纹里的亲情却不会模糊;
已:万事会随空间而淡忘,可烙印在亲人老茧中的亲情却不会淡忘。
甲: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
已: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
甲: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
合:让我们一起加入尊敬前辈的行列吧!让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闪光的美德;让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我们用深刻的思想这一撇和坚实的行动这一捺,共同支撑起不俗不凡的“人”字。
甲:九九重阳里的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已: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留下了不少关于重阳的诗词佳作。
学生合:敬爱的爷爷、奶奶
老师合:尊敬的老前辈们
甲:是您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美好的年华、热情和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
已:您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学生1:有一首重阳节赋写得特别好:九九重阳金光照,
学生2:万紫千红大地明。
甲: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
已:振兴九洲心不老,祝与青松永同龄。
甲:最后,我们忠心的祝福您们
合: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重阳节在座谈会的主持稿2021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老前辈、与会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在我们刚刚普天同庆建国x华诞之后,又迎来了我国传统的九九“重阳节”。也就是温馨的“老人节”。俗话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沧源黄花分外香。
的确,在这云淡山清,风景宜人的石固乡,我们欢聚一堂共庆重阳节,大家情绪格外舒畅、精神百倍。
各位老同志们,这天是您们的节日,没有昔日您们艰苦的创业,哪来我们石固乡这天的累累硕果为了表达对您们的崇敬,乡党委政府个性在此举办老年节座谈会,表达我们对各位老同志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最美但是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想各位前辈们最大的安慰就是你们已经把全部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家乡的建设。
此刻进行会议第一项,此刻进行会议第一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xx乡人民政府乡长xx同志给大家介绍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刚才x乡长给大家介绍了近年的发展状况,明确了我乡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尊重老人就是尊重历史,没有你们辛勤的付出,就没有石固乡经济的繁荣作文和社会稳定。下面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进行会议第二项,请与会老同志、老前辈发言。
常怀饮水思源之心、常怀敬老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此刻进行会议第三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石固此刻进行会议第三项,此刻进行会议第三项乡党委书记xx同志作总结发言。
这天的老年节座谈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主要领导有: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xx同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xx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座谈会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参观了xx镇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此刻进行座谈,议程主要有三项:
首先由镇党委委员xx同志通报我镇老干部工作状况。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xx镇长通报xx镇今年以来的工作状况,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镇党委书记为我们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这次座谈会的议程就进行到那里,会后,请大家群众就餐。
祝各位老领导、老干部在今后的生活中:
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重阳节在座谈会的主持稿2021
尊敬的各位老前辈、各位来宾:
大家早上好!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重视人伦道德,敬老尊老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为隆重庆祝20xx年老年节,表达对你们的崇敬,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策划和筹备,镇党委政府特别在此举办“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座谈会。考虑到九九重阳节当天各村都有庆祝老人节的活动,而整个九月都是你们的节日,因此,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九月十六,也就是今天邀请全镇各条战线上的老前辈们欢聚一堂,共度这美好的时光。
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地节日祝福!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东庄黄花分外香。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同志的经验和智慧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忆昔日,你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首首人生的赞歌。看今朝,东庄今天的辉煌,有你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就是向各位老前辈汇报一下前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听取大家对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天的座谈会共有五项议程:
首先,请镇党委副书记xx同志将我镇的平安建设情况向各位老前辈们进行通报!……第二项议程,请镇党委副书记xx同志就计生和殡改工作情况作个简要通报!……第三项议程,请镇人大主席xx同志通报我镇项目工作!刚才镇党委政府的三位领导向各位老前辈通报了我镇近期的主要工作,明确了我镇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镇党委书记xx做重要讲话!……今天座谈会镇党委政府准备了一份小礼品—按摩器,捎去镇党委政府对各位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深深的祝福,下面,请妈祖阁董事xx为各位老同志讲解一下按摩器的用法。
——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邓应恒
省团校2015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举办了第61期"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我很荣幸参加这个培训班学习,同时也珍惜这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培训短短5天时间,带给我的是感动、是震撼、是快乐、是启迪……真是受益匪浅,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现就这一次短暂的学习培训谈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吧!
省团校改变了我对"培训"的看法
当接到培训通知时,我心里想的是:年终来了,各种检查、考核迎检工作到了,学校杂事太多,就趁此机会外出"轻松轻松" 吧。对于所谓培训,从来没给予太多的信任,虽说是省团校可能也不例外,就是把培训当成了福利,培训基地就是"上上门、认认人、吃吃饭、养养神"的地方,把学习考察当成了参观旅游。"管他的,先看看吧!"而这才是我来省团校前的真正想法。可在报到的当天,拿到培训课程安排表——傻眼了!周一至周五,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安排的满满的,有的晚上甚至要培训到10:30,还要以各地、州、市的培训学员为单位挤时间排练文艺节目,举办联欢晚会呢。
开班典礼的震撼和结业典礼的永久回忆
开班典礼上,省文明办三处处长连立梅的讲话,使我深深认识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教师无细节,处处是楷模".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这一次的外出学习,从未有过的充实,对我心灵世界的震感,却是永远的。省委宣传部长谌贻琴的视频讲话,全面、深层次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方向。第61期结业典礼由副校长付红玲主持,党委书记、校长黄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保国,副校长熊志光出席。各讨论组学员代表认真阐述如何做好"四有""三者"好老师的讨论结果,充分交流了培训体会和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的新感受,新思路,感谢省团校对培训精心的组织和周到细致的服务,感谢班主任张雅芳老师为培训学员的辛勤付出。班长冯启益作总结发言,他说,经过几天的培训,我们学习到了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和实用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技能,感谢省团校为我们带来了一次人生难以忘怀的培训,我们一定把所思所学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在教育事业的中,努力做一名"四有""三者"好老师,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孩子们满意。团校办公室副主任熊权作了《我与千校万师同行》的发言,他说:"‘千校万师’在艰难历程中创造的不简单和不平凡,不断磨励、激励着我们每位团校人!回首过去的每一天,我深深感叹‘千校万师’培训能走到今天真的非常不容易,它凝聚着每一位团校人的心血,而最为关键的是,如果没有在座各位老师的全力支持、配合,‘千校万师’不会取得今天的好成效!所以,老师们:你们的参与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你们的收获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随后学员们观看本期"精彩回眸"的图片,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唤起了学员们这五天培训时光的回忆……最后举行了贵州教师誓词的宣誓仪式。
聆听顶级专家教诲,感悟教育的春天
我们都经历了不同类型的培训,可参加省团校新一轮第61期"千校万师"培训,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培训让人受益匪浅,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团校李勇老师组织的《励志训练——做?学?思?悟》,教会我们团队的作用,沟通的力量,改变了为教育而教育的传统思想,让我认识到励志在个体中成长,素质在团队中茁壮,他还赠送了给天下教师的四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因材施教";贵州大学教授谢萍老师的《教师人文素养》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找到了基点,懂得了"怀着爱吃白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和每一个学生,并懂得以一种"空杯心态"去不断的超越自己。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同时要把这一思想传给我们的学生;贵州省未教所李婧科长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思考》为我们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法理依据;省委研究室研究员吴祖平教授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的角度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必要性;贵阳北师大附小赵国华老师《我是一名幸福的人们教师》,从教17年来,已经收养、代管了18个孤儿或家庭贫困的孩子,讲述了做人民教师成就的幸福感,"得良师引导是幸福,做益友陪伴孩子是幸福。"更是像一股清泉,洗涤着我们的灵魂,觉得这平时的渺小庸俗都在他的面前暴露无余,觉得这人活着的意义突然之间得到了升华,心胸为之开阔;贵州省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省纪委干部牛贵军的《教书?育人?治国》,从"真?善?美、精?气?神、天?地?人"的"九字教育",培养诚实守信、有仁爱之心、博学而有内涵的学生;培养朝气蓬勃、有大气、意志坚强的学生;培养仰望星空、热爱故土、孝顺父母的学生。
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他们各具千秋,精神焕发,不愧为名家风范啊!把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学生"真、善、美"的心灵讲述得栩栩如生。真正是对自己头脑的一次洗礼,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因此,我最想说——不到团校学习是很遗憾的!
别具一格的分组讨论和参观体验的收获
省团校组织本次培训教学安排的分组讨论,形式别具一格,所涉范围广、氛围浓,场景活,教师导得明,点得精,激得准,学员无拘束、畅所欲言,让来自全省九个地州市的184名学员,彼此之间得到了沟通,各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彰显,彼此之间的友情在接触中建立,在相互学习中浓郁。两次分组讨论,让我这个平常很难举手发言的"闷客"也破天荒的举手发言了两次。参观花溪孔学堂的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礼仪广场、大成殿、杏坛、阳明祠、乡贤祠、六艺学宫、儒学馆等场所留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全体学员亲身体验了两千年前古人的学习环境,了解和学习了几千年的儒学发展史,收益颇多,深刻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等知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创意新颖的联欢晚会
江苏伦理学会会长,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教授主持开幕式和主题论坛,并全程参加了交流会。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组首席专家王燕文作大会主题报告,从加强公民道德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当代公民道德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公民道德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态势,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道德问题,公民道德素质并未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同步提高,当代中国在公民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是中国社会“成长中的烦恼”,这些“烦恼”表现在价值共识与价值多元的冲突、道义取向与功利取向难以平衡、道德自主与道德引导的张力突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之间难以统一等,这都需要从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双重互动的结合上作出思考和探索,将培育与发展公民道德,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作为国家战略。王燕文部长的演讲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充满实践智慧,更多的是为交流会提出了问题和研究任务。会议期间三十多位专家作了主题演讲或专题报告,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近60篇论文,这些发言与文章聚焦了“公民道德发展”研究的各个方面,或提纲挈领,或细密人微,或形上探幽,或形下究诘。试归结之,专家学者们观点围绕的核心是何谓公民与公民道德,如何成为公民、成就公民道德,关键点是如何建构公民之“公”的伦理,如何生成公民之“民”的道德,公民道德是伦理与道德在公民身份上的合一,涉及的具体研究内容非常广泛,现综述其中主要观点。
一、公民、公民道德与现代文明
概念的清晰是研究的前提基础,大会主题内在要求了公民、公民道德的概念需要放在“现代文明”之中加以把握,学者们在坚持这一立场之下,分别从历史溯源、中西对比、哲学辨析等角度对何谓公民、何谓公民道德展开研究。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首先点出了现代文明的特征,现代文明即是全面的现代化,现代化又体现为全球化、专业化和公民化,因而公民对人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代化身份。江苏省委党校杨明教授从中国本土语境出发,回溯了中国公民身份变迁的历史并认为相对于削足适履地使用西方公民概念,这才是中国公民道德研究与建设的现实起点。中国的公民概念确立经历了一个从臣民一国民一人民一公民的演变过程,直到1982年宪法“公民”内涵才得以确立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这一身份标识成为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每一个个体的“元身份”,是人们身份的最大公约数。而公民道德的生成是中国不断追求现代化的自然结果,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第一次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详细论述了其意义、方法、原则等问题,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20字的具体规范。公民道德的提出凸显了对“公民”这一道德主体的关注,使得道德建设与发展有了最广泛的基础,也体现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思路。
与杨明教授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认为公民是一个西方社会思想史的概念,最初发祥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是能够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人,这从源头上规定了公民概念的政治性,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参与权上的平等性,同时在西方政治传统中公民概念与臣民相对。公民身份是一种政治身份和法律身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群教授进一步指出法律承认的公民仅仅是一种公民资格,要成为现实的公民则需要相应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通过接受教育和个人的行为实践达到好公民的境界,但是我们也应当区分公民的政治教育和公民的道德敦育之不同,前者的目标是培养好公民,后者是培养一个善者,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实现政治教育目标的前提,好人是好公民的前提,最好的境界是好人与好公民的同一。
尔南大学樊和平(樊浩)教授提供了系列研究文章,以道德哲学之思辨把握公民道德的内涵。他认为从语词结构上公民道德不能一般地诠释为“公民之道德”,而应该诠释为“成为公民的道德”或“作为公民条件的道德”,“公民道德”既是“公民”与“道德”的同一,更是“公”与“民”的同一,其同一体不是道德,而是伦理。公民道德的尖端性难题是伦理之“公”如何存在,道德之“民”如何生成。伦理之“公”既存在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辩证,又在中国社会具体呈现为“计划经济――单位制”――“市场经济――后单位制”的现实形态,伦理之“公”既存在于客观上、制度上的公正、正义、伦理善、社会善,又要求个体将伦理之“公”变为道德上的“公”之造诣。道德之“民”是一个诞生的过程,诞生于伦理,并由“伦理人”向“道德人”进发,最后在“成人”中最终完成。公民道德既是公民与道德的同一,更是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同一,同一于精神。由此,中国社会期待着伦理的涅磐,精神的日出。
二、公民道德研究的道德哲学立场
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可能演绎出不同的哲学体系,对于公民道德来说亦是如此,不同的道德哲学立场对公民道德的认知与演绎也不相同,进而会导致不一样的实践态度。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潘小慧教授认为在现代文明日渐开放与民主的全球化趋势下,在当代做/成为一个好公民比传统德性伦理学做/成为一个好人更加紧要,而做/成为一个好公民就要关注公共善,从“我们”而不是“我”出发。“我们”的范同是“我”加上“他者”,而且是“多元他者”,“多元他者”包括他人、世界和超越界。从西方哲学史被遮蔽的他者中重新阐发他者的伦理意义,潘小慧教授回顾了列维纳斯、德里达、德勒兹等对他者的研究,并认为当今我们需要的公民道德是一种“心中有他者”或“为他者”的伦理学。
与潘小慧教授的“我们”包含着“他者/多元他者”不同,德国Kassei大学的Philippe Brunozzi教授认为“他者”很难定义,也很难真正作为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我们”的立场是一个公共的、每个人关注他跟每个人相联系的立场,每个人都考虑到别人,这一立场不是为了证明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是为了辨识分享的经验,并试图创造我们分享的道德世界。这一从“我们”出发的共享理由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非常重要。
英国约克大学哲学系Christian Piller教授提供了一个修正功利主义的方案,他认为善恶是什么以及如何趋利避害是功利主义的基本考虑,伦理学成了思考善最大化的练习。但是在进行功利考量的时候被认为是社会最大的善往往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善的,对另一部分的人来说可能是恶的,因而在考虑goodness的时候还要考虑goodness for,即对谁来说是善的,要将对社会最大善的考量转向关注人及人与人的关系。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与制定也应从对谁有益(goodness for)出发,而不是善本身的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认为我们反思公民道德问题应该从一个更广泛的道德哲学层面人手,即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伦理生活涉及了认知层面的人是什么,这是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道德主体的理解;评价层面的人为什么活着,即人生目的问题;规范层面的如何活着,这关联着人的实践层面;最后就是活得怎么样的问题,与“生存感”相联系,生存感的核心是意义感。道德实践也涉及认知层面的是什么,评价层面的应当做什么,规范层面的盘如何做,道德实践要求人要有道德感,使得个人的道德意识“实有诸己”。当下的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要特别关注生存感和道德感。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资源
公民道德不仅是一个理论话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古今中外的公民道德建设资源都能为我所用,对“他山之石”可以加以批判性改造,对传统可以加以创造性转化。
成中英教授是海外知名新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中国的,当人们没有历史身份认同的时候,现代化将变得空洞。因而在公民化要求我们实现“公”的权利,促进民主、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传统儒家的资源,要对儒家主动进行现代化转化。儒家的“五伦”与公民道德有点关联的是“君臣之义”,但这显然小够,因而要在“五伦”之外倡导第六伦,成教授称之为“公伦”。儒家能提供给公民道德建设最大的启示是从人的内在性看公民道德,注重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将内在性的道德转化为外在性的规范。这样使得公民道德既发挥了德性,又履行了责任,再主张了权利。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姚新中教授从“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谈起,他认为尽管“全球幸福指数”统计指标存在地区差异性以及民族适应性的问题,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德行导致幸福,行为良好的人更幸福,而幸福与否对公民道德有直接的影响,即幸福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好公民。“全球幸福指数”的五项指标有三项涉及到了伦理道德,即政府廉洁、个人德性以及生活选择的自由度,从中启示我们从公民的幸福促进公民道德的角度要完善制度层面,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培养个体的善恶心;提升公民的选择自由和选择能力。
韩国交通大学洪容教授提供了韩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韩国,公民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目标设定中最重要的部分,人才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公民道德教育,具体方法是增加学生的道德性涵养,培养健全人格及民主市民意识,开放多方面的能力。台湾中央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叶光辉教授从台湾对待老龄社会的经验出发,提出了一个孝道双元模型,模型反映了孝道具有公德与私德的双重特征,在个人、家庭到社会的不同层次上具有多元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孝道不仅仅是家庭的私德问题,已经是社会的公德问题,因而从双元模型来看。养老的责任要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
从整体来看,与会专家学者关注最多的还是中国文化传统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资源意义。中山大学李萍教授通过对200名法律系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发现,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不容忽视,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植根于生活在某一文化体中人们的意识,因而公民教育要考虑文化传统预制性因素并以文化的本源性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认为整合社会秩序、培养公民离不开社会教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代中国有必要重建礼义之邦,以再显“礼义之邦”的风采;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另辟蹊径,从诚信的角度思考公民道德建设,“诚”来自于儒家,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要求,“信”来自法家,是外在的立信,儒法结合才能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提出“道德殿堂”概念,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道德典范构成了“道德殿堂”的真实性内容,当下所提倡的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殿堂”的时代特色,能够为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和道德教化。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
如何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或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何者优先的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如何操作的问题,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关于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主张从底层设计开始,由基础而建设;二是主张先进行顶层设计,制度或体制优先;另一种与前两种的整体设计不同,而是从具体的现象、具体的群体入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底层设计观点的代表者是中国社科院伦理学研究所甘绍平研究员、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甘教授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前提:把公民当公民看待而非臣民,这又取决于能否把公民当人来看待,是否把人当人看,意味着是否把人作为自由、自主的,具有个体之地位和价值的自我目的者来看待。回到中国社会,关键是要完成三大转换:由义务伦理向权利伦理转换;由血亲出发的特殊的、天然的伦理向普世伦理的转变;从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转变。这是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必须加入这一全球的进程之中。吴潜涛教授认为公共性、公共精神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生活成为人之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是要成就国家、民族的公民道德,具体做到三大结合:最底线的道德要求与公民道德的其他规范相结合;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与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相结合;最后是二者与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相结合。
顶层设计观点的代表者是中国社科院伦理学研究所杨通进研究员、孙春晨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杨通进研究员认为制度层面的完善比个人美德的养成对公民道德建设来说更重要,因为制度的伦理功能大于个人美德,制度保障了人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制度是维护道德的中坚力量,同时制度伦理是判断社会道德进步与否的客观标准。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抓手应是制度创新,具体来说要培育公民社会,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以吏德建设为突破口。孙春晨研究员认为一个和谐、有序、安定和公平的社会环境必然有助于公民道德品性的培育和整个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怨气较重,信任危机存在,部分社会群体道德败坏,导致了道德状况令人堪忧,亟待以伦理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创新,为公民道德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王小锡教授认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公民道德的自觉,“四位一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个人美德)整体推进,创制道德实践体系,完善社会诚信建设机制,治理突出道德问题,关注“特殊群体道德”,切实规避道德风险等措施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第三种路径的研究有很多,中国人民大学葛晨虹教授认为当下社会心态问题重重,这是转型期的特有心态,表明了公民意识的觉醒,道德要求多样化、多元化,但是如果不积极疏导也会带来社会恶果,因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社会心态建设与疏导非常重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周晓虹教授与葛晨虹教授观点相似,他认为对当代中国来说,除了中国经验,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精神层面的中国体验,中国体验呈现积极与消极同时存在、人格的边际化、社会心态的两极化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来自于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的Robert Weller教授从人类学田野调查出发观察到大型的宗教组织虽然人际关系主要由弱关系构成,但是能够发挥比小型宗教组织强关系更大的社会作用,强关系主导下的组织救助的多是熟人或者具有血缘、亲缘的人,而弱关系更容易救助陌生人,有助于推进更广泛的慈善,这恰恰是公民道德的特征,弱关系的宗教组织有助于推进公民道德的养成。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从政务诚信的角度探讨公民道德发展的政治伦理条件,她认为政府的公共信任奠定了公民认同国家的道德基础,因而政府要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创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坚持诚信的价值取向,方能增强公民国家认同信念。苏州大学哲学系李兰芬教授探讨了企业家的财富德性,生产财富是企业家的身份认定,财富的内涵要从创造财富的主体来规定,因而人赋予财富以终极目的,企业家对待财富应“取之有道”、“回馈社会”。南京大学林闵钢教授主张以中产阶级为道德的中间力量建设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基础性、主体性、合法性的地位应归属中产阶级。
五、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即是公民道德建设未来要达成的结果,与会学者们认为公民道德同样承载了“中国梦”的内容,因而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教授强调公民道德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民道德建设比任何经济建设更复杂,也更缓慢,我们要有耐心。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中南大学李建华教授认为公民的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核心价值的基础,公民的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因而在公民认同推进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为建设公民社会提供精神资源,为人们进入公共生活搭建平台,因此推进公民认同最终要建构核心价值,论证政治伦理基础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的稳定。
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认为公民道德的目标指向即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它也必须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实在内容。南京社科院叶南客教授认为道德体系建构过程与人的现代化内涵指向具有一致性,公民道德建设推动了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同时也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这又回到了王燕文部长在开幕式主题演讲中所提到的,“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使人们过上有道德的幸福生活,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追求目标,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