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1 04:0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三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直接为三农发展培养人才的组织,选择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农业院校在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实现,是高等农业院校顺应时展和增强自身竟争力的客观要求。创业型人才培养必将成为今后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
一、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创业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才能,善于发现机会,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开拓进取,勇于实践,推动事业发展的人。创业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创业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一)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科研以及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级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开创事业的能力和意识的,乐于献身农业,能够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这些创业型人才是面向“三农”,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
(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掌握信息和捕捉机遇的创业型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科技型人才。农业现代化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即科技型创业人才。科技型人才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研发新科技成果,并应用和推广到农业生产经营实践。
2.经营管理型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增加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经营管理型人才是地方中小型企业振兴和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
3.信息服务型人才。我国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信息人才相当缺乏。农业信息化的进程,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信息服务型人才,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种信息的充分交流,促进农业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的融合。
4.教育型人才。农村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教育型人才开拓和经营农村教育将大有可为。面向农村建立多层次教育,举办成人的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并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难度,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国内外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国外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美国是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的始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四大类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内容来增强和提高大学生这四类能力素质。其中美国“赠地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赠地学院实施农业和技术教育,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知识技能教育,特别要针对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正是赠地学院的开办,提出了高等教育必须服务社会经济这一新的办学理念,增加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新职能。
2.德国的农业高等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和专科大学中实施。学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教学目标、教学实践都以应用性为导向,培养创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模式尤其重视实践教学,设置多项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职业工作实践学期和职业实习等。
3.日本高校高度重视创业人才培养。日本政府积极支持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把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基本国策,以创造性科技立国为竞争优势。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参与创业活动,促进产学研联合,推进新技术的转移和应用。
(二)国内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中国农业大学采用基础平台和专业模块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平台由通用性学科或专业知识课程组成,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普适性能力。专业模块是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专业特色设置的,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科研项目、实验实习、研究论文、毕业论文等。这种模式从课程设置和知识内容来看,已经弱化了专业的局限,重视了个人的通用能力发展,同时实现分流培养,体现了社会分工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2.南京农业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特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公共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包括农业科学与作物生产科学领域。专业特长则是为宽口径的就业和创业做准备,体现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建立既能够宽口径地构建人才知识结构、又能够有效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的教育体系,提高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为支撑,以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为保障,实行基本素质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校外企业联合培养,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华南农业大学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训练三部分构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应用性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学校发展、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三、高等农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一)坚持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办学特色
高等农业院校要突出办学特色,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开展服务,以具其有的农业科技优势为基础,整合专业和教学资源,高质量地培养创业型人才。同时主动适应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培养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信息服务人才、教育人才,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开发。把为“三农”服务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根本,是实现”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选择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农业对高等农业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优化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同美国创业教育发展成熟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在创业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创业教育课程如何设置、创业实践环节如何开展都是农业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置是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三大部分:基础素质、能力拓展、实践教育。基础素质是通过对企业运营全过程的了解,创业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创业意识和产生创业的想法。能力拓展是通过系统的模拟和训练,将创业知识与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能力,这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实践教育是创业能力的具体运用,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到企业实习基地工作和聆听成功企业家的讲座等,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创业活动有效结合。在创业教育内容方面,创业能力是主线,贯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始终。
(三)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方面,形成以校内为主、校外结合的多专业多层次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在帮助学生对创业进行模拟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其创业能力。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创业师资的培养,对创业教师进行各种专门的培训,同时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人士兼职教学。鼓励创业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选拔教师到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或者到企业相关岗位积累创业经验。通过案例示范教学以及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创业教育经验的交流,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教师的创业实践教学水平。创业教育需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思想碰撞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同质性弊端,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采取开放式师资培养,引进和培养并重,着力组建一支包括创业教师、农业科研人员、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官员、成功企业家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
(四)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
唐忠民,农村金融的理论专家,撰写理论文章论文162篇、约110万字,其中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公开发表65篇、约35万字;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两次被授予“吉林省高级专家”荣誉称号;吉林省劳动模范,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被中华合作时报社评为“建国6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60人‘十大标志人物’”,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为“建党九十周年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十大卓越创新人物”。
自2010年任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以来,唐忠民深入推进吉林农信创新转型与改革发展,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民生的金融支撑作用,在加快自身科学发展的同时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唐忠民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要求,加强与地方党政的沟通协调,与各市(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突出打造普惠金融、农业产业化金融、县域金融、城镇化金融、生态金融和全民创业金融“六个金融”,大力支持“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
倾心金融服务社会民生。唐忠民倡导普惠制金融,推进城乡基本金融服务均等化。潜心打造“民生工程”,深耕农村金融市场,研发百余种金融产品。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服务功能,面向千家万户开展普惠型服务。大力开展“三帮扶”活动,在全省60个村建立帮扶联系点,通过信贷支持、传授致富技术、引进致富项目、培养大学生村官、培养致富带头人,助推农民共同富裕。
积极推进改革和转型创新。唐忠民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自我发展组建与“富帮穷”并购模式相结合,农商行组建工作扎实推进,系统内农商行总数达到9家。扎实推进省联社去行政化改革,着力打造科技、融资、清算、培训、信息和法律咨询“六大服务平台”,增强中后台支撑功能。加快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业务支撑能力和金融科技服务水平。推进县级行社流程银行建设,配齐“三长”,完善法人治理,强化营销总部、经营管理总部的功能,推进贷款集中远程审批等业务管理模式创新,初步实现流程化、专业化管理。撤销市(州)办事处,设立区域稽核中心,增强了风险管理职能。
着力提升经营管理成效。唐忠民提出“因农而生、随农而变、为农转型、助农富强”的发展理念,坚持“农民致富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的市场定位,资产总额、贷款规模、支农力度、缴纳税金、从业人员、网点覆盖率均列全省商业银行第一位,存款余额列全省商业银行第二位。
面向未来,唐忠民领导的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将继续以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为己任,以“深化改革、创新转型、管理升级、提质增效”为方针,完善普惠金融、县域特色金融和农业现代化金融,创新城镇化金融、全民创业金融和生态金融,助推新型“四化”统筹,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由于受城市优于农村偏见的影响,不少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及其重要性,培育并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其回归自我,回归农村,服务基层,是论文的基本追求。
关键词 :乡土情怀;农科研究生;三农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2-02
一、乡土情怀的界定
乡土情怀如同乡土文化一样总是带有浓厚并且鲜明的地域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情怀释义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由此可推乡土情怀就是指对乡村热爱的心境: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乡村的赞美,对乡村的向往亦或是服务并扎根于与土相联系的乡村。这里所讲的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这份情感不仅是对乡村生活、乡村环境、乡土文化进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多的是指在这赞誉之上,重回乡土,回归乡村,就业在农村的意愿。值得肯定的是,单单在热爱与赞美的程度出发,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来自城镇的学生都普遍具有热爱自然,热爱淳朴民风的乡土情怀。他们或满足于乡村的静谧远离城市的喧嚣;或欣赏乡土人民的敦厚朴实,感叹乡土人民哺育儿女的辛劳,但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已经淡出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扎根于农村,服务农民的意愿强烈程度。受当今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城镇学生自然人往高处走,不愿服务乡土。乡村学生则舍弃乡土气息,追求与“众”不同,以此来光耀门楣。所以,无论是对当代农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指导,还是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引端正,还是发挥农科研究生专业优势,促使产、学、研真正的相结合,为服务农村发展做贡献,都值得将乡土情怀重提,由此激发农科类研究生归乡的热情,将含蓄的、内在的、含着对乡土感情的心境化为回乡奋斗的动力。
二、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重要性
农科研究生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整体数量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既肩负着改变自身命运的压力又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所以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对促进教学、实现农科类研究生自我价值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1、对教学工作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有益于把握农科研究生的基本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研究,有益于帮助其转变专业学习心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其二,有利于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能力,彰显学校特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当前农业高校的老教授们经常学校农村两边跑,既体现了农业高校的学科特色,也体现了教授们的帮农助农精神。所以,对于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的培育与提高,传承了农科教师们的科学精神,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性。此外,有助于提升农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契合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2、对农科研究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主导意义
乡土情怀的重提,会引起乡土研究生对现状的思考,为踌躇满志的毕业生指明方向,激发内心奉献农村的澎湃。农科类研究生只有心系乡村,扎根于乡土,回归淳朴品质,方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有助于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信心,以消除官本位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个别职位就业拥堵的现状。从而树立自信心,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3、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具有现实意义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人才。农村要实现城镇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在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乡土情怀更容易唤起这类学生对乡土的眷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双管齐下的功效。通过充分发挥农科研究生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头作用,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人才成长发展和创业兴业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三、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现状分析
在内在和外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众农科类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并不乐观:大都倾向于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乡土,降低甚至已经缺失了在乡村创业的意愿。
乡村意愿的降低可以从近几年农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某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与其它专业研究生相比远远要低于2005年以前。[1]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往往是教育系统、科研单位、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岗位,而需要大显身手的部门系统则成了大冷门。造成冷门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所致,毕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他们来自农村,本身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受传统就业和为了光宗门楣,实现“唯有读书高”的气节,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精英的首选,导致学农不爱农,大多数人都采取“曲线救乡”的路径,不愿再回到农村基层。加上一定的家庭因素影响,多子多女的农村家庭培养高学历学生的不易,更增添了几分返乡的怨气。其次,学校教学体系上的传统性——导师负责制:导师学术上的指导大于学生择业的关心,农科类学生中,学术、调研、实验填充了研究生的全部生活,缺乏学校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当今农科政策倾向的指引,没有形成对农科行业的初步认知。于是在自我期望过高的基础上,逃离乡土的意愿遂加深了,乡土情怀于是大大降低。
四、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路径
鉴于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提升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导致服务农村意愿过低的现象以及优化农林高校农科类专业的资源,真正发挥农林高校在农业发展上的实质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善这种供需失衡,为提高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指出几点建议措施:
1、树立自我认知和行业认识,确保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
客观充分的行业认识是大学生形成理性职业价值观的充要条件。[2]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正确定位。行业认识是指人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形成对某一行业的认识评价。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农科研究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的提高,有助于其立足现实,回归自我,克服和消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负和清高。例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合与农科类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以及农村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农科类的知识技能要求,使他们对乡土的认知得以改观,逐渐培养相应的能力,改变拥挤“铁饭碗”的盲目价值观。
2、强化政策的调控力度,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当代“功利化”“官本位”思想官念的诱导,鲜有农科类研究生服务“三农”的情况。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基于这一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适时的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怀有乡土情怀的回巢。除此之外,财政的补给不可或缺。如:加大对农林高校的财政拨款,农科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实验到大范围推广,能有效的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所以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3、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模型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具有自身的特质。[3]专业的设置与职业息息相关,使得农科研究生专业与涉农行业结合得非常紧密。此外,知识结构的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农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了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4]不同的农林高校在教学上应各具特色和侧重点,与地域特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实践型专业教学模型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同时无形当中增加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竞争实力。
4、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大型农业技术企业
在农科人才供给增加的同时,应想方设法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实现农科人才的供需平衡,才能最终达到农科人才的充分就业。[5] 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技术农业企业偏少的事实,造成了整个农行业对农科人才需求的萎靡。诚然,发展大型特色农业技术企业已成为必然。用其建设发展的成果证明乡土情怀回归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5、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在相关教学和工作的实际,我们应当增强研究生对农村形式、政策的了解,以便做出更适宜的决策,引导学生向中西部农村进军;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加大对乡土情怀先进模范代表的宣传。基层工作者,有一份乡土情怀,有一颗仁心,是基层民众之福,像云南“索道医生”邓前堆、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等。乡土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名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才为乡民撑起了别样的天空。他们来自农村,怀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是基层队伍中最稳固的群体,同时又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村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实用人才回乡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实现培养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戴雪飞,贺梅英.影响农科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77.
[2] 陈静.职业认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就业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391):20.
[3]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
[4] 戴维春,马履一,远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5] 刘希山,石磊,房爱理,刘明明.农科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C].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27(4).
[6] 盛世法,余丽云.重视农林高校在科普教育宣传中的作用[J].云南教育研究,1997(2).
[7] 宋华明,汪惠云,周留根.建立面向社会主义经济的农科研究生招生就业新格局[N].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00(4).
[8] 王丽娟,郭志宏,胡凯,朱宁.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
[9] 刘胜.对农科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N].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
1.培养目标
浙江农林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坚持依靠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浙江农业、农村、农民服务[7]。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抓住此发展契机,以面向浙江省“三农”作为发展的着力点与突破口,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独特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林业建设中应用广泛,我国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学院等都开设了GIS本科专业,共同的特点就是依托农林等学科的优势,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和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林业、农业、地籍、环境、规划设计、森林工程、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4]。因此,毕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工作,全面发展与鲜明个性相结合,具有进一步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设置
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如测量学、地图制图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等,它综合应用这些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8]。因此,要求农林院校的学生既要学习这些相关课程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掌握院校特色的农科和林科的行业知识。根据我校“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应用”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及以后深造需要,构建了“平台+模块”的“3+1”培养模式。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和方向模块四个层次构成。同时,综合考虑到学校特色及本省就业需求,开设林学林学相关课程,较好地解决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厚基础与强应用之间的矛盾。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林、水、土管、城建、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在四年八个学期内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学业,课时的安排设计为“钟”型。
3.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加强GIS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我校GIS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总计37.5周学时。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从GIS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应用,形成实践内容的衔接,由浅至深,贯穿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以培养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课程实验课以林业生产实验、GIS应用开发技术基础实验训练等为主。综合专业实习主要以GIS行业应用软件开发、3S技术应用、野外测绘实习、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开展相关森林资源调查等综合性专业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减少与生产单位的差距。
毕业设计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设计毕业论文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编程开发,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与教师科研、相关的GIS公司、林业与土地有关部门的生产科研课题结合,学校与生产单位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为毕业后较早进入状态奠定基础。
4.学科竞赛
我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全国性的大学生专业竞赛。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缩短与应用生产单位的差距;积极主动与国内外知名世界一流的GIS软件企业、著名的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参加的比赛活动有中国地理学会和ESRI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全国大学生GIS竞赛•ESRI杯、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和北京超图公司举办的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开发大赛,且与北京超图公司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同时,成立了以浙江农林大学森林经理学科教师为主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的指导小组和团队,采用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组队、生手和新手组队、3人组队的“阶梯层次式”学科竞赛模式,利用暑假期间指导学生主攻全国性的GIS专业竞赛,培养可持续参赛的人才,连续四年取得不菲的成绩。《浙江日报》《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对我校GIS专业学生予以关注和肯定。
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是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正是因为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决定了它在其中的地位,同时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又为它的功能在其中发挥作用赋予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的机会。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认识好、把握准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
(一)农业人才培养与培训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现代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本职所在,为农村提供引得来、用的上、留得住的综合性农业人才是时代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鲜明要求,对农民进行培训与再教育,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人才,而现实之下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差、农村“致富能人”少、农业缺乏各式各样现代人才的情况也是不争的事实,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很难及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由此可见,农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任务。高等农业教育必须紧紧扭住这个核心任务不动摇,跟进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身雄厚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既有理论又肯实干、既有技术又能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传播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离开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与运用,只会是一句空话。高等农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高等教育与“三农”研究两大领域,产生了自身特殊优势和发展特色,同时又处于我国农业教育系统的顶端,发挥着“领头羊”和“引路人”的突出作用。[1]这就使得高等农业教育成为了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育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神经中枢和主要力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传播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工作重心。高等农业教育应当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凸显。通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实现高校与社会第一线的对接、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把自身人才、科技优势转化为富民兴校的现实力量的同时,社会现实情况也让学校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当如何培养这些人才,促使高等农业教育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认认真真地“俯下身来”,深入农村第一线,实实在在地“耐下心来”,研究“三农”;积极调整发展步伐,适应时展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稳步前进。故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和重要内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查找不足和缺陷,利用学校和地方两种资源、双重力量,突破学校发展瓶颈,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与方式
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方式来发挥作用,而且只有系统总结和思考已有的服务策略和方式,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发展方向,不断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才能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与方式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并应从其中进一步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快教学教育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拥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农业人才
建设新农村涉及农业、农村、农民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亟需补充理论水平高、创新意识强、技术知识与动手能力兼备的现代农业人才。高等农业教育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和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的目标瞄准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求之上,通过开设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前景所要求的新专业、新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社会实践;不断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所急需的各级各类现代农业人才。
(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及传播力度,多渠道创建和扩大科技推广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其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先进农业技术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高等农业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通过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有机调整,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提高了农村的农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注重培养和培育大量的农村基层工作者,为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做好人才铺垫;通过定期培训、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农机推广人员、农民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的科技素养,结合各级各类农技推广部门,把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普及、运用到农村生产经营的第一线;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相比,我国仅达到30%左右,高等农业教育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充分挖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潜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拓展高等农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高等农业教育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多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对农民进行“三农”政策宣传服务,通过宣传和讲解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激发他们创造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创造性;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调查,寻找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关注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发挥人才优势,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调查报告,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献言献计;大力推动“三下乡”活动,“百县千乡文化宣传”活动,把先进文化、管理理念和科技知识带到农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扩大建设高校在农村的科研基地范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经营难题。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探索
(一)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对农民的理性认识
知农爱农、学农为农是大学生顺利成长为新农村建设所需现代农业人才的重要前提,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民处于被误解甚至藐视的尴尬局面,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对农民深层次、全面的、客观的理性认识,农民被认为从来就是落后愚昧的社会下层群体,看成了跟不上时代、懵懂无知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合格人才的高等农业教育有必要、有义务,通过增设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内涵,使得课程体系定位更加准确,结构更加完善,从而使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符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知农爱农、学农为农的一线高级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河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开设《中国农民》课程,紧紧抓住中国农民的社会历史发展作用、丰富内涵和未来美好发展前景,努力把《中国农民》课程打造成为大学生服务“三农”与自我发展相融合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的重要平台[2],使大学生在全面、系统、科学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农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基础上,把他们对农民的感性认识和朴素感情,提升到理想认识与坚定信念上,真正做到知农爱农、学农为农,自觉调整步伐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保持一致,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相联接
新农村建设亟需大量人才,尤其是农村教育、农业技术等方面第一线实用性人才。[3]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要在实践活动中,注意结合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传达和大力宣传国家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营造和浓厚支持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扎根农村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无论在城市就业还是扎根农村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途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进而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使他们有意识地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学习与农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的能力和不怕吃苦不畏困难的实业精神,规划好立足农村、立足基层的发展方向,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对接和双向互赢。
(三)将支持农村扶贫开发和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统一
支持基层扶贫开发和创建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都是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途径,在具体实践中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建和帮扶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有效利用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科技优势,以科技服务为纽带,形成“专家协会骨干会员”的技术传播网络[4],促进农业科技新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利用和普及;通过地方与高校合作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形成“大学+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生产方式,推进地方特色行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提升行业生产经营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与此同时,高等农业教育要以国家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为重要契机,在服务农村扶贫开发中组织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农村、深入合作社为农民特别是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组织指导,使合作社的发展少走弯路、不走弯路,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既实现贫困地区的开发式扶贫又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发挥高校高级人才的“高级参谋”作用,为政府的科学决策贡献智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做出科学决策,高等农业教育有义务、有能力对政府决策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继续实践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的方式,密切与各级政府的联系,积极把学校高级人才向政府推荐;充分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创建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与食品安全、农村文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村镇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调研报告和论文的形式把研究成果提交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促进政府更好地指导和引领地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进行;鼓励和支持学校专家、教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深入农村、研究农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面,加强学校、政府和农民的联系和互动,切实做到把一般理论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带动和培养更多更好的研究农村的高级人才,同时组建为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服务的高级顾问团,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参谋和咨询。[5]
生物技术研究所面对新发展形式下的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该所发展的科研管理制度。
1.1立题程序及课题管理
组织生物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对申报者撰写项目申请书进行论证评议,经审核同意方可申报,并将申请书、可研报告提交给业务秘书备案。由主持人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学术委员会随时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于年终召开总结报告会,总结经验教训,并从中发现新的研究亮点,同时确定下一年的工作方案。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科研课题者,课题负责人要写出理由。在项目申报中,该所积极支持和鼓励年轻人申报课题,设立所级课题,鼓励年轻人积极探索和创新,并允许失败。
1.2科技成果的申报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写出课题科研总结报告、课题工作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组织鉴定,并申报相应渠道的科研成果。成果申报按规定填写各种申报表、鉴定证书,并提前查阅检索,材料完备方可申报,同时将申报材料报所科研秘书备案。
1.3科技档案归档
科技档案由课题负责人按时立卷归档。获奖的科研课题,公布获奖等级后,整理立卷后移交所科研秘书保存,同时上交电子版材料。
1.4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科研经费到位后,课题负责人应将计划任务书及批准经费的详细预算交所财务,项目单独立账,并严格按照计划任务使用经费,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并由课题主持人、室主任、使用人、所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1.5科研工作奖励制度
发表的论文被SCI等四大检索收录,按院奖励办法执行;在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所里将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由学术委员会及科研管理秘书对当年的论文进行核实确认,于年终总结及下一年科研计划安排的工作会议上进行奖励。
2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与成效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奖罚分明,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承担项目
“十一五”以来共承担了30余项研究项目,科研经费计500多万元。既有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农业部948重大项目,又有国际合作项目、黑龙江省攻关项目、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地方项目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既有理论基础性研究,也有应用研究。
2.2获得奖励情况
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力求多出精品。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奖励和好评。获得国家级、省级成果19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其它奖8项。
2.3获得专利情况
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项。
2.4及著作情况
近5a百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一级刊物10篇。
2.5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
2.5.1马铃薯脱毒种薯气雾栽培生产技术该技术来源于农业部“948”项目“一种新型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的引进”。从1999年起开始在省内外转让和推广该项技术,省内外共转让5家,转让收益为59.5万元。截止到目前,推广该技术的生产面积已经达到12.3万m2,年生产脱毒核心种薯787万粒,推广脱毒种薯2万hm2以上,产值增加6800多万元。
2.5.2黑生101产业化情况黑生1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具有自主产权的花粉管导入技术培养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自1997年推广以来因其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参加了省长创新工程的招标,中标后在建三江地区开发示范,与建三江垦区的4个农场对接,签署了协议。经过3a的实施圆满完成预定指标。其中,高蛋白大豆黑生101的示范推广,实现了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包括建三江农场、吉林敦化大豆加工企业)的结合。仅此一项使建三江七星农场及种植单位年收入增加了近10万余元。
2.6开放联合
2.6.1对外开放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
投资700万元建设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购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199台套,从根本上改善科研条件。2006年11月被科技厅批准为分子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是为全院30个研究所提供生物技术实验平台;为在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提供研究和实验平台;对全省乃至全国全面开放,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目标是在省级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国内一流的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加速争创全国创新型一流农科院的步伐,推动黑龙江省作物分子育种快速发展。仅近2a中,来实验室工作的有30人次、16个项目,他们分别来自经济作物研究所、耕作栽培研究所、育种研究所、玉米研究所、苗木脱毒中心、谷物检测中心等10余个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蚕业研究所、黑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另外,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与国家级及省内大学等实验室的对外合作关系。其中有北京大学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所、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验所、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及省内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黑龙江大学生命学院等单位。
2.6.2人才培养情况鼓励本学科青年科研人员
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创造科研条件,采取“老中青结对”的形式,按不同研究方向和学术特长,以老带新。目前有2名青年科研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名已获得博士学位;5名青年科研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其中2名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过程中,提倡学术创新,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果优秀的青年人才在职称评审和学术骨干选拔方面予以优先考虑。2006年新晋升助理研究员1人;2007年新晋升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2008年晋升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2a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8名,为生物技术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2.6.3共建情况该所积极遵循“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通过“走下去、返回来,派出去、引进来”
面向“三农”开放,面向国际开放。积极响应省政府和院党组的科技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帮扶10弱县,派出3名优秀科技人员到经济发展较弱的贫困县担当科技副县长。
3国际合作
先后邀请俄方专家20人次,接待俄罗斯、独联体、东欧国家的专家80余人次。派出科技人员8人次。双方进行科技合作,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80份,经过评价筛选,育成新品种龙引薯1号;引进小麦、小黑麦、大麦种质资源200余份。先后与俄罗斯(亚麻、小麦方面)、美国(生物质能)、波兰(小麦生物技术)签订农业科技合作协议。
4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审视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同国内生物技术同行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要有长远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同行的认可;二是缺少国家级项目支持,要积极做好储备,争取国家级课题的立项;三是缺乏能在全国占领一席之地的优势研究领域,能得到国家高层次奖励的成果少,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不多;四是省级重点实验室运转资金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和运转;五是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物化成果匮乏;六是尚未建立起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管理创新机制和科技创新体系。
5对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几点建议
5.1从观念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观念上创新。应该注重管理者的思维创新,包括对科研的策略、地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认识创新。科研单位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改掉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科研单位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
5.2从服务方式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服务方式上创新。要注重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两方面的积极性,就科研人员而言要鼓励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就科研管理人员而言应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5.3从管理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管理上创新。要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要注重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
5.4健全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制度建设
要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必须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负责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科研考核、科研档案整理、科研信息公布等。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对重大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提出建议并进行监督;协调本学科领域与国内相关的重大学术活动;对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的进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进行评估。科研工作要有专门的领导主管。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解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难题,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办好家长学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多种挑战。
一、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距。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是,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有些学校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二)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农村教育条件无法与城市比,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不少农村家庭将子女送到城市学校就读,既减少了农村生源,又降低了生源质量。
(三)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临时代课教师,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四)留守儿童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近年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显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大约有2000万。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管教,加之老人溺爱,极易出现学习困难、缺课、逃课甚至辍学倾向。
(五)“城市取向”的课程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不切实际和偏难,致使部分农村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被迫辍学。
(六)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条件所限制,面向升学仍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农村基础教育偏向优秀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同时也没有办法把办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身上。
(七)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
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农民送子女上学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即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学费增长速度快,相对居民收入标准太高。而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有关社会关系,更不容易找到工作,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与其到时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不上学早点去打工挣钱,这是一般农民的普通心理。
二、对策
(一)解决经费难题,改善办学条件
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调整转移支付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加大了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仍存在不小的缺口。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财政分担比例,保证教育经费按时、按量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另外,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可以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创造条件更早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制”,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好代课老师工资待遇低的问题。
2.利用有关鼓励大学生支教、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关政策来带动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3.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安排城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别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帮助农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
(三)端正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思想
农村基础教育要转变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农村,注重培养全体学生,不应把为高等学府输送人才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特别注重对区域内部薄弱农村学校的扶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使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使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评估,有效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使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相当。
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建立完善政府问责制度,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力度。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逐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五)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社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这是崔琳委员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的。农村活,全局活,而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要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就必须正确认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农民的生活水平问题,要千方百计使农民富裕起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讲,不提高大多数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情况,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和谐。和谐社会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权的平等和对生命的珍视,民主、平等、和平、发展,等等,这些都应以每一个公民最基础的教育为前提。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①刘华林,谢荷生.关于加强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C].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257~259.
②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农村生源就业心理思想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他们面对就业压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和主要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背景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宝贵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他们的贡献智慧和才干。本论文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从就业观念与期望值等因素对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6份,收回率98%。
二、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1.值得肯定的就业心理
(1)怀有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他们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受到社会的正面影响后,更立志在学成之后回报社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的愿意到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如“三支一扶”、弃笔从戎,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有较浓的乡土情节,造福家乡的心理
中国人传统的乡土情节对农村大学生们的影响颇深,基于这种现实情感,农村大学生往往愿意返回家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为农民同胞提供培训,咨询等技术服务,立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3)乐观自信,积极求职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大学期间受到良好的教育,熟练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立志在大学毕业之后运用自己的所学及才智,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
(4)坚韧自立,敢于竞争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因家庭的原因造就了不屈的精神,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把求职时的压力变成求知的动力,遇到用人单位拒绝的时候,也会毫不退却,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准确地做好职业生源规划,敢于竞争,不怕失败,始终保持主动。
2.心理失衡方面
(1)功利心理
每一个农村生源大学生得身上都寄托着父母亲人的希望和期盼,代表着农民对“读书有用论”信念的坚守和追求。正因如此,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时候除了有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之外,更多注重功效和实惠,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收入、高职位和生活条件好的单位,对现实需要较高,当现实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容易生心理问题。
(2)焦虑心理
面对就业,农村生源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就业目标都会产生的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适当的焦虑可以使农村大学生产生压力感,促使他们积极努力;但农村生源大学生们通常夸大求职困难,反复考虑自己的前途,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感到迷茫。许多学生在苦苦等待中形成了焦虑的就业心理,并且干扰了他们的正常求职
(3)依赖心理
大多数农村生源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向家长或高中老师征求意见,有的甚至由师长做主。在大学毕业前求职时,缺乏独立意识与进取精神,依赖性强缺少主见。在经过多次碰壁后,对择业失去信心,把择业自推给他人,依赖导师、家人和他人。沮丧地呆在学校里等待着学校推荐或回原籍二次分配。
(4)“怀才不遇”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曾经在学校期间成绩相对优异,并且获得师长亲朋的认可以及尊敬。在求职时,认为自己应该是社会精英,过高估计自己,只看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求职失败后就垂头丧气,闷闷不乐,产生失落、抑郁等消极心理现象。
(5)怨恨心理
对于经历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农村大学生们,在大学中依旧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但往往在求职中优异的在校成绩不敌强大的人情关系。再加上缘自一种普遍的社会认识,很多就业单位同等条件下,不选择农村大学生。这农村生源大学生对周边的一切看不惯,充满敌意。
(6)自卑心理
一些农村生源大学生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择业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害怕挫折,对自身缺乏正确评价,自认素质不理想,缺乏自信心,悲观失望,在求职过程中表现为胆小畏缩,不敢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招聘中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给人以无能的印象,阻碍了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使求职不易成功。
三、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失衡的成因
1.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新毕业生队伍不断壮大,压力也逐渐加大。社会上求职中也多少存在不公平竞争或某些阴暗交易,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失衡而蒙上了阴影。
2.就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就业成本也连年上涨。农村生源大学生相对缺乏社会资本,与城市生源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能够得到的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援助较少,普遍缺失社会支持。很少有熟人为他们向用人单位引荐。再加上他们没有经济实力进行创业。在这样不公平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大学生职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
3.高校因素
目前高校在学科结构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追求变化趋势,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缺乏对学生就业负责的精神,造成专业结构与和劳动力需求结构脱节。在人才培养上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采取有效的措施,没有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很少留意他们的就业思想动态,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的困惑不能及时解答。
4.自身因素
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一流的教育,社会也没有给予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他们从小学起,读的学校大多是非重点,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较差。即使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如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都较城市大学生差。部分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得过起过,在求职时,后悔莫及。
四、应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失衡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就业政策支持体系应从法律上明确农村生源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性,制定和完善相关就业和职业培训法律。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除对他们的就业权利进行保护外,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促进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政府出面组织到用人单位实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以帮助他们获得就业机会。
2.加强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培训
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培训力度,提高对培训机构的投入和补贴。并使培训的内容和农村大学生就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一切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传授谋生的本领,使得农村大学生们顺利找到适合的工作。
3.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就业平台
在毕业生求职竞争中,尽量减少社会资本的影响,杜绝不正风气,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发挥政府在维护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主导作用。使农村生源大学生能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4.帮助农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农村大学生要实现充分就业最重要的是转变就业观念。教育他们择业时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摆正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鼓励其到基层单位,返乡就业,把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己得出实际的评判,把自己摆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求职。
5.协助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农村生源大学生一入校开始,就要让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并协助农村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职业测评或其他途径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正确认识他们的职业取向。在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帮助他们不断总结、反思,并及时修正。
6.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帮助解决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以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为今后的求职奠定良好的基础。情况允许下,可以预防为主,尝试将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提前演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冲突,促进对其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白延泉.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新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3):20.
[2]杨立功.生源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1.
[3]赵显伟.高校农村籍贫困大学生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9,(12):1.
[4]车辉.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迈的“三重门”.工人日报,2009,(4):13.
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产示范和技术推广等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不仅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有利保障,而且也是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探索“院企联合、院所联合、院校联合、院村联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
“院企联合”是指生命科技学院与知名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生命科技学院先后同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河北粮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宽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学生毕业生产实习的顺利完成,甚至有的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就签订了就业协议。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直接掌握了成熟的生产技术。
“院所联合”是指生命科技学院与科研院(所)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科研单位先进的科研条件,实现资源共享。生命科技学院先后同河北省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唐山市农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保证了学生毕业论文和生产实习的顺利完成。通过实习,学生不仅熟悉了科学实验过程,学会了先进科研仪器的操作,而且了解了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有的学生结合实习完成了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院校联合”是指生命科技学院与职业中学共建教育实习基地。生命科技学院先后同河北省迁安市职教中心等多所职业中学建立合作关系,保证了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学生通过教学实践,了解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得到了独立从事教学工作的初步训练。
“院村联合”是指生命科技学院与当地小康村或文明生态村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安排学生到当地的小康村或文明生态村参观实习,使学生既了解了当前农业生产现状,又学到了先进的应用技术和经验,对鼓励学生毕业后投身“三农”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生命科技学院还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秦皇岛市博士专家联谊会、秦皇岛市现代农业发展协会等多家社会团体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现已形成“四个联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为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1-2]。
“两个结合”和“双导师制”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
毕业实习是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深化与升华,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检验。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3]。
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包括毕业生产实习与教育实习。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接受锻炼,了解生产过程,熟悉生产实践,增强劳动观念,掌握生产技术。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提高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能力。
毕业实习主要采取“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两种形式。
“校内实习”是指在校内实习基地、由专业指导教师负责的毕业生产实习。“校外实习”是指在与专业有关的科研院(所)、企业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毕业生产实习,由实习单位提供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实习岗位,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校外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即实行“双导师制”。凡申请外出实习的学生,须办理离校实习申请手续,经学院批准后方能外出实习;在外实习期间定期与校内实习带队老师联系;实习结束时,每位学生按学院要求撰写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以此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
“集中实习”是指由学院统一联系实习单位,由指导教师统一组织和安排学生实习。“分散实习”是指由学生自己联系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由学院委托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思想品德好的技术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期间学院安排校内教师巡回督导,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技术指导。
为了确保毕业实习的质量,避免毕业实习时间与择业时间的矛盾,将毕业实习时间由原来的第八学期调整到了第七学期。因为第八学期正是大学生毕业前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联系工作单位的最佳时期,如果把毕业实习安排在这个时段,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结语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党员人数增多,如何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将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在融合的模式上做了具体的探索和尝试。
一、社会实践能有效促进学生党建工作
(一)社会实践能发挥学生党建工作效能
高校党建的根本目标是“以育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材,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坚强保证。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在全面育人过程中能起到催化作用,强化了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融合“实践育人”的新理念。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了学生集体中的核心力量,能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政治核心的效能。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课堂
真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能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是学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感性认识积累加速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吸收,而其平等渗透的教育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正因如此,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最为有利的手段,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打上更深的烙印。
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园艺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队伍和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更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通过实践,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了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
二、社会实践为载体,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学校或学院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舞台和方向,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进行活动。
为了更好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在学校及学院举办的重大活动中,我院组织学生党支部协办或主办各类活动,要求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党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极大体现。此外,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努力促进社会实践的活动主体多样化,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力量,创造一定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支持学生自觉组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社会实践的途径和内容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应将校内社会实践应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渠道,尤其要发挥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如:在日常管理中,安排下班党员到各个班级中,深入了解各班具体情况,协助做好班级党、团建设工作;安排学生党员进行志愿服务;开展帮困助学;协助辅导员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等工作;协助做好文明离校;率先带头到偏远地方实习、就业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院结合专业特色,承办茶文化节、花艺文化节、果蔬文化节等具有园艺特色的活动。在校园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中,都活跃着学生党支部的身影,学生党支部积极承办或组织各大文化节的主要活动,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努力和参与,这些文化节已成为我院的品牌活动。如:茶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五党支部(茶学专业党员组成)主办;花艺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党员组成)协办;果蔬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一、三、四党支部(园艺专业党员组成)主办;学院团委实践部的“百花园”,也成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实践基地。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工作,锻炼与提高了能力,用劳动与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服务,最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活早已远离“围墙”的模式,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校外社会实践也成为大学生课余的重要生活内容。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应先走一步,在社会实践中起骨干作用,学院党委根据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设立专项实践调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等,重视培育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先进性意识、学习意识和模范意识,激发他们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热情。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校外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2006年暑假期间,园艺学院共有138人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活动,占学院总人数的15.42%。其中三四年级参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2.34%;2007年,学院共有197人,共11支队伍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活动,占学校队伍的近11%。参与人数占学院总人数的18.45%,其中三四年级所占比例为93.42%。实践内容丰富多彩,有科技下乡、支教、结合专业实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志愿者服务、受灾调查、挂职锻炼、社会调研等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专业,涉及面广。在这些社会实践中,队员们更多的收获是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农民,深入生产过程,将专业理论运用于实际,即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又服务了社会。同时,学院党委也积极鼓励同学们走进第二课堂,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仅在2006年,就申报了34项科技创新课题,为全校之最。
(三)强化社会实践的效果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深度上,它不及中文类专业开设的文学语言类课程;就实用角度而言,又不同于中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技能训练。这种模糊的功能定位造成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从近几年农业高校的发展来看,绝大部分已由原来的单科性农业院校迅速转变成为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囿于专业的视野,学生过多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忽视人文科学知识的积淀,加之相关的师资力量的缺乏,普遍存在人文底蕴先天不足的现象。安徽农业大学作为一个以农林学科为优势的省属重点高校,同样面临类似的难题。大学语文原初被设置为人文素质选修课,2009年又进一步调整为公共基础课。多年来,我们结合三农发展对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坚持以大学语文公共课教学为建设平台,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理念:寻求工具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术界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存在多种争论:一是强调工具性。主张大学语文应该回归传统的知识性、工具性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一是突出审美性。主张大学语文“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1]一是彰显人文性。认为大学语文的出路应是:“大幅度地提升教材的人文含量,使之能直接触及乃至正面应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所难免的‘成长的烦恼’,从而让同学能在一片弥散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2]三种观点均对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都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显示出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大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基础训练,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就课时设置而言,大学语文课一般在40个课时左右,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系统讲授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恶补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显然勉为其难。对于少数语文读写能力不足的学生,不妨通过《公共写作》、《普通话训练教程》等选修课来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区别、超越于中学语文。正如徐中玉先生所说:“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3]因此,大学语文不应满足于增加语言文学知识,教学重点必须转向更高的层次,应该坚持“从文学、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融语文的工具性教育于人文性与审美性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做具有人文意识和审美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所以,寻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契合,才是大学语文定位的方向。”[4]
具体来看,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对于农业院校尤为迫切。由于专业原因,农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感知大多基于实用的角度,这种功能性的片面理解不利于丰富人性的提升。因为技能教育与生俱来的功利倾向,缺乏人文理念的有效约束,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大学语文课应积极引导学生研读文化经典,深入作品、作家世界之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于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自觉地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去体验人生的智慧,追问生存的终极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种崇尚多元、尊重个性的时代。如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现代大学之道。如果再沿袭中学语文解决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简单模式,无异于画地为牢。相反,大学语文课应该设置更多富有意义的开放性话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突出对人文性的强调。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切实改变寻求唯一的标准答案的倾向。对于教材中涉及的经典作品的理解,更应坚持学术观点的多元与开放,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解读,通行的观点认为表现了人与自然、与厄运顽强对抗,体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永不屈服的意志,展现了抗争英雄的形象。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当下的现实,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的负面意义,也可以比较中西文化传统不同的自然观的影响等等。这种求异求变的教学策略,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材编写:讲述“人生成长的故事”
全国高校大学语文的教材大概有1 000余种。与数量之多形成鲜明对比,是教材编写质量上的良莠不齐。毋庸讳言,大多数教材仍未突破传统的文体式编写体例和文学史式编写体例,缺乏整体性综合视野,类似于高中阶段的语文读本。教材编写的困局也反映出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正是教学模式上的固化思维,导致创新性教材的缺乏。当然,近期也出现了几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典范性教材:如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注重人文精神主题的弘扬;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按25个文化专题形式编写;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则注意选文的当下性,并注意引进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参与教学。在借鉴上述教材优点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编撰了《大学语文》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获得了全国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奖。
首先,在教材的编写宗旨上,我们充分认识教学对象非中文专业的特征,力图使大学语文有别于中文类的专业课程,强调趣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坚持以“立足中西文化背景,聚焦生命历程,关注人生成长”为编写宗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处于启蒙成长阶段的学生体验生命历程的变化,展开对自然、人生、社会、生命等问题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与生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其次,教材的主体设计颇富创意。不同于常见的“文学史概述+作品选读”编写模式,文体分类式编写模式、“文学作品+写作知识”编写模式。教材内容包括背景、主体和附录三个层面。背景层面主要介绍中西文化的传统,通过中国儒家、道家和佛学的经典及西方的基督教、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选读,直观地了解中西文化的传统。再选取、冯友兰等大家对中西文化的阐释,使学生领略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在中西文化背景下阅读、学习语言文学的意识。主体层面主要讲述“人生成长的故事”,具体包括花季雨季、青春之歌、人到中年及黄昏之书,即从人生的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等四个阶段入手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让学生欣赏不同阶段的人生风景,从精神上体验、感悟生命的发展历程。附录的“学海无涯”部分,收录有中国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汉字概述、常用辞格举隅等,力求拓展学生宏观的知识视野。并附有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为学生尝试初步的学术写作提供基本的规范。附录还有专家推荐的阅读书目以及中文专业本科生的阅读书目,也是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量的提供重要索引。总体而言,教材具有“编写理念新颖独到、文选精审实用、突显人文美育教育、结构和谐统一以及注重能力培养”等优点[5]。教材的三个层面、六大单元,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贯,共同构成有机整体,避免了因专题设置而产生的板块独立、缺乏联系的现象,为学生提供富有诗意的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