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

时间:2022-12-18 19:2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教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

第1篇

(一)启发学生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时,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问题过难要进行引导,让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

(二)活跃课堂气氛

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也非常少。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初中地理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的沟通,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进行掌握。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即使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课堂节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还能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二、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抓住关键进行提问

教师在进行特唐提问时要抓住重点,选取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这样才能通过提问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创新提问方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地理知识。

(二)进行启发性的提问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能盲目地进行,要进行启发性的提问,过于呆板的提问不仅不能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还不能启发学生思考。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教师提问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层面上,要多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让学生深入的了解知识,对初中地理知识点进行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三)在提问时要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由于初中地理知识涉及的范围还是比较广,每一个知识点能够延伸出许多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抓住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不要把时间用在一些细节问题的讨论上,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纠结于固定模式内容的记忆。

 

(2)突出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要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融入到课堂提问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对初中地理教

 

 

学内容的难点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再针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初中地理的难点,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水平。

(3)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会存在一些疏漏的地方,和一些较为模糊的知识点,这就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存在盲区,所以教师要对这些易疏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四)提问要有一定的联系

初中地理知识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注重提问之间的联系,将新知识点与旧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通过紧密联系的提问,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点的同时回顾旧知识点,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一个知识点对其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注意提问的层次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注重提问的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提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初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中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设问、反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先提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在思考讨论之后还是无法解决问题,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将困难的问题拆解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解决困难的问题,最后对初中地理知识进掌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所以本文研究了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为有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一定的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初中地理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晶新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 [J].中国校外教育 ,2016(14):135.

 

[2]李延玲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提问技巧 [J].学周刊 ,2015(15):205.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 有效途径

许多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没有积极性和上进心,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基本常识,甚至不了解中国的疆域和各省市的分布情况。在初中,学习地理正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常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但是,中国的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不容客观,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学生对地理学没有兴趣。所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一件十分重要且棘手的事。

一、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依靠。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逐渐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如果现今的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依旧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可能会对枯燥的课堂产生厌恶的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失去自主性和积极性。总之,无论是基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地理教师都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课改理念,体会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观念创新。比如,以前的教师在进行“辽阔的疆域”的讲解时,只会照着书本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的各个地方。然而,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现今的教师会让学生买中国地形的拼图,通过让他们自行拼拼图,换算比例尺,计算各省市面积,来了解中国各省的形状、大致的地理位置,从而感受中国辽阔的疆域。

(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个性尚需塑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拥有良好的性格,较成熟的心智,无论是对教师教学而言,还是对他们自身发展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积极、乐观向上、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自制力。许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比较拘谨,他们不敢回答问题,怕错,怕同学嘲笑,怕教师责备。然而,教师正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支持学生相互交流、分组合作讨论。例如,教师在讲解“多民族的大家庭”前,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行搜集资料,并整理好。正式开讲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然后讨论、交流、综合各类信息,最后各小组依次上讲台讲解他们所了解的多民族的生活。小组间在进行展示、交流、总结的时候,同学们都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再加上,课堂中的学习氛围也比较浓厚,气氛相对融洽,此时的教学效果极佳。另一方面,让学生分组上台讲解,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最后再进一步讲述多民族大家庭的人文风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三)精心设计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是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规划教学任务时做到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例如,教师在准备教学方案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将要讲解的课程的难度系数,而且,教师还要按时进行课堂反馈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调整教学方案。教师不单单只是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精心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用心设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中国的自然资源”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一一展示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进行地图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采取有奖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地图基本要素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地图,并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地图的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有效途径的特点

(一)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之发生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地理教师欲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放弃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出顺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要求,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教学方法。现今社会,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正具备创新性的特点,也许正因如此,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才会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二)多样性

地理学涉及辽阔的地域,涵盖宽广的知识面,即使是初中地理学,其教学内容也十分丰富。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地理知识,了解各地人文风貌,教师应该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下,设计多样的有效教学途径,以防止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觉得学习索然无味。比如,教师在讲解“板块的运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板块移动的过程,也可以自制拼图,手动再现板块移动。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会带来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取舍这两种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想在教学地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可以选择后者,让学生买一些大拼图,按照合理的比例尺,自制板块拼图。制作好后,通过拆分拼图来再现板块移动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比较不易操作,但是教学效果却相当良好。

三、结束语

学习地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中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常识,学会一些学习方法,在学校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实,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体,还是展现教学效果的关键人物。因此,如何让他们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相关人士研究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教学途径的课题之一。在新课改下,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众多,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学校和教师明确自身职责,采取具体行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任重道远,但不是不能为之,所以相关人员还需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8.182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图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地理知识,充分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图形作为一种特使的地理语言,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为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图像教学囊括有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1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丰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材中运用到图像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景观图、示意图和地图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图像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饱满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其地理思维,地理作为一门文科课程,一些信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图形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性信息变得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和学习地理知识,并培养其地理空间概念与思维能力。再次,丰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形式,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使用的图形材料较少,以教材图像为主,现在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搜集图像信息运用到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得以转变,并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的具体实施

2.1利用图像进行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像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绪高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与趣味性。在新课导入环节,初中地理教师应选取一些感染力较强、具有艺术韵味的图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选择好图像之后,教师还应设计与图形内容相关的语言,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用语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进行《世界三大宗教》教学时,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分别展示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物,诸如巴黎圣母院、少林寺和清真寺等,通过这些建筑风格迥异的图像来吸引学生,促使他们对即将学生的内容产生兴趣,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2通过图像设置课堂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以为,促使他们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引导。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图像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与形象生动的图像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让他们在获取地理知识时,以对图像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情趣,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用图像设计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价值,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例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世界气候图这一图像设计问题,如:为什么南北纬30度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而我国则是江南水乡?为什么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等,通过问题让学生踊跃参与到学习中。

2.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像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来说,分析图像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分析图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图像信息,提出图像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在获取感性材料之外的理性知识。初中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图像过程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基本信息,还应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图像分析能力,以此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例如,在进行《地势和地形》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中国地形图”这一图形,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像,正确理解比例尺和图例信息,分析中国的地形特点,总结出我国的地势呈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而且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阔、平原较少,同时还能够归纳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以及主要山脉的走向等信息。

2.4锻炼学生动手绘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图形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绘图能力,可以通过地理图册上的图像进行填充练习,也可以在黑板上绘制图形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强化记忆。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听是前提,动手实践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升华,对于丰富的地理理论知识应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到对地理图像的使用中,帮助学生掌握绘图能力,是提升他们地理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自行绘制我国的铁路交通图,并标出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像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陇海线、浙赣线和湘黔线等,然后标示北京、郑州、徐州、武汉和株洲等城市,以此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3总结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图像教学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图形教学的优势与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建才.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164.

[2]陈芳.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J].新课程(中),2015,(8):20.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图像教学;主体地位;读图识图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图像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地理语言、一种比较独特的地理信息的表现方式,也是学生可以利用的有效学习工具。图像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几乎所有的地理内容都可以用图像来表达。教师如果利用好了图像,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可以准确地理解把握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而可以得到直观、形象的印象,加深印象的同时学到了地理知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图像教学,努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类型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图像的种类非常多,因此图像教学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几种图像教学类型:

(一)地图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是最为常见的插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必要工具。教师在地图教学时,首先要了解读图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其次要引导学生定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地形位置和海陆位置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关系,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最后教师要要求学生记忆大纲中规定的内容。

(二)示意图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示意图大部分是成因示意图主要阐述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的形成,经常和统计图一起出现。教师在示意图教学时,要让学生确定好地理事物的位置,然后分析各种要素,揭示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最终归纳出结论规律。

(三)景观图教学

景观图通常主要包括摄影图和描绘图两种类型,描绘图注重突出重点,摄影图注重真实性,景观图相比较而言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由于地理环境的广阔性和复杂性,学生很难直接想象到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这时候利用好教材中的景观图,通过景观图教学,会增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

(四)统计图教学

统计图主要是指用数字资料来形象直观的反应地理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统计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揭示地理现象的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步骤

通过实际的地理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步骤:

(一)利用图像导入新课

导入课程通常是课堂教学的开始,也是关键环节,利用图像来导入新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魅力和趣味性。导入新课程时,教师应该选取感染力和艺术感都比较强的图片,借助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增强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选好图像后,教师还要设计好符合图像的引言,进而开始进行新课的教授。

(二)利用图像设置问题

课堂中设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利用图像设置疑问,能够让学生通过图像思考问题,从而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获取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图像设置问题时,教师要设置出有价值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教师还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寻找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分析地理图像

分析图像在图像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取图像中包含的地理信息,从而获取理性知识。分析图像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图像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比较地理图像

对地理图像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图像的内涵和形态,从而使学生分析出图像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做到对图像更加深刻、全面和透彻的理解、把握。

三、图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进行初中地理的图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断完善地理教学的图像

在图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绘图、读图和描图的方法,利用好各种图像。课堂上要不断补充完善各种图像,可以增强学生对图像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二)建立专门绘制图像的作业本

图像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把握利用好图像,学生应该熟练使用图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专门的绘制图像的作业本,把重要的图像统统绘制在本子上。绘制图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图像的认识理解,进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让学生利用黑板绘制图像

利用作业本绘制图像可以加强学生认识理解地理知识,到黑板上绘制图像则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地理知识学习的态度。地理教材中文字叙述一般比较难,教师要积极诱导和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和想象,把文字内容转化为图像,并且让学生动手绘制出来,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画图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快速的记忆。

(四)培养学生用图看图的好习惯

在图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读图、用图,让学生能够从图像中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和特征等。教学内容融入到图像中,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图像,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步骤有规律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读图识图过程中,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靳春雷.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反思[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1)

[2]徐炜栋.识图有法 教学有效――浅析初中地理识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2012(30)

[3]刘娜娜.把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置于重要位置的几点具体方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1(24)

[4]郭保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6)

[5]陈丽琼.探析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2(10)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衔接策略

在中学地理课程中,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联系十分密切,然而高中和初中教学衔接的问题却一直是困扰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着力解决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探究并建立和完善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沟通与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对高初中地理教学脱节的原因及衔接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师资配置的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初中地理的师资力量不容乐观。由于受传统思想及初升高招生考试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对初中地理教学不重视,初中地理被认为是副科,使一些初别是乡村学校往往缺乏地理学科专职教师,常常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上地理课,即使是大学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千方百计想改行教其他所谓的主科。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低下,使初中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同时,由于受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和初中教师对整个中学地理课程缺乏了解的影响,使初中地理教学较难把握初中、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差异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地理课程,主要内容是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重在对作为案例的某些区域内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的描述,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内容较为浅显,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差,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初步了解、认识、学会,能力要求层次比较低。而新课标高中地理的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主要属于系统地理,重点讲授自然地理的理论与原理、人文地理的理论与方法、正确的人地观念等内容,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分析,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要求在初中基础上,更加强调了理解、应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倡学以致用、实践调研、论证探讨,培养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初中即使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地理知识,也往往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需要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顾及学生的基础,做好衔接工作。

3.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

初中生的心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不成熟,也不稳定,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趣味性较强的知识较喜欢并易于接受,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显得较为重要,许多初中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心智逐渐得到了发展,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目的与动力、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在不断增长和提高,但仍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较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使相当部分高中生不能很快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

4.课程设置在时间上的脱节

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初中在一、二年级开设地理课,并在初中二年级学年结束时完成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在初中三年级不再学习地理。长达一年时间的学习中断,必然导致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大量遗忘,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高中地理的知识基础。这是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很好衔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脱节现象,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制约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高中教师必须采取对策,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实现与初中地理的顺利衔接、平稳过渡。

1.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改中,虽然更加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在高中、初中地理教学衔接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摸清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特点,重视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多层次、全方位地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给高中生弥补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同时,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定期进行总结和分类,及时解决问题,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

2.把握课标,研究教材

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增强生存能力,并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同时,要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强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由此可见,初中、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高中地理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比初中明显要高。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本着课程理念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处理教材,全面挖掘高中教材中需要初中知识作为支撑的内容,在教学前先对初中知识进行强化复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念。同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产生活有用,使学生保持对地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中、初中地理衔接的难度,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在智力和心理上都比初中生要成熟一些,因此,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1)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学习地球运动、地图知识、等高线、区域地图等内容时均有较大困难,学生对于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形态、组合结构等理解不到位,掌握程度较差。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方面要照顾学生的知识基础,强化对这些内容的补充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

(2)读图析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涉及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但受知识和智力发展的限制,初中生对地理图像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较弱。高中地理教学应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各种地理图像观察和分析的训练,使之学会从地理图像的图形语言中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与分析、描述与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提升图文转换能力。

(3)理解记忆能力

初中生学习地理,更多习惯于形象思维,对知识习惯于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由于高中教学目标要求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求提高,既要重视基本知识的记忆,更要重视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来记忆,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

4.改进教法,优化教学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体现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做好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1)多元导入,引疑激趣

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来自感性认识,比如一些地理奇闻轶事、地区风土人情等就成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的学习动力除了来自理性的认识外,也需要感性认识的不断激发和强化。为此,在高中课堂引入时,可以用图片、视频、热点话题、生产生活问题等创设情境,引发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避免学生产生高中地理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错误认识,从而顺利适应高中教学。

(2)活动探究,激发思维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活动教学,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多种媒体结合,加强教学直观性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高中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一方面保留了初中生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缺乏地理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形态、地理分布、动态过程等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加深对抽象地理动态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对区域地图的掌握对相当一部分高中生来说,可谓是一件难事。为突破这一难点,一是教师应在课堂上对一些重点区域图边讲边画,并要求学生跟着仿绘;二是教师要经常使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三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区域地图,辅助教学。这样通过多种途径、长时期的教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对区域地图逐渐熟悉起来,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雷解民.试论“高一现象”的成因:初、高中衔接教育研究之一[J].教育科学论坛,2008(06).

[2]牟哲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初探[J].地理教育,2009(04).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 激活 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作为博学的标准,十分重视地理的学习,地图在地理中的运用古已有之,现代地图的意义也是由古代地图一词衍生出来的,如《周礼·地官·士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郑玄注:"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管子·七法》:"故兵也者,审於地图,谋十官。"其中的"地图"是指国家地势的险要。宋周琿《清波别志》卷上:"上命取地图视之",其中"地图"的意思就和今天的一样了。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地图的重视以及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地图的运用能够促进地理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初中地理教材朝着图像化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巧用地图,激活地理教学。

一,地图轮廓教学法

图文结合的方法可以直观的体现教学内容,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初中的地理教材都配备了辅助教学的地理地图,色彩斑斓的地图给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气,而教师如何巧用地理地图来激活地理教学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用地理地图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中国地理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地图轮廓教学法。各省、市、自治区的地图各具特色、形象多样,教师就可以结合地图特征展开地理教学。如云南省的地图像一只孔雀,而孔雀是云南省所特有的一种动物,教师可以通过地图趣味导入方式进一步的介绍云南省的地理情况。又如青海省的地图像一只小白兔,青海湖就是小兔子的眼睛,学生听到这样的讲解就会下意识的去了解青海省的相关地理知识。通过地图轮廓特征教学法,学生可以发现学习地理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影像导入教学法

自然地理中涉及大量的地图基础知识,对于很多初中生而言教学内容相对枯燥,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是一种挑战。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笔者采用的是影像导入的方法,在经度和纬度的章节教学中播放纪录片"神奇的北纬30度",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地理现象,进一步的充满好奇,带着学生的各种疑问继而引出"纬度"的概念。在地理教学中如果生硬的告诉学生经纬的定义,学生很难具体的感知相关的知识,采用影像导入地图知识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是学生初步的了解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

三,地图拼图教学法

要全面的掌握地理知识就必须要熟悉地图,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学习更需要如此,巧用地理地图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好学。例如要让学生牢固的记忆和掌握中国地理地图,就可以采用拼图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作拼图,把不同的版块标注相应的地名,通过拼图教学的方法可以深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活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等。

四,强化地图教学

要实现初中地理教学质的变化就必须重视量的积累过程,并且要建构一套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地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初中地理的知识难度并不算大,但是内容较多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点,就应该强化地图知识的教学。例如在对"中国的地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山脉、河流,并根据地图的标注总结与地形相对应地貌、气候特征,依次类推,使学生不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与概括的能力,强化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增进地理知识的学习。

五,作业填充地图

初中地理教科书都配备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填充地图,对于地理教学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讲求实践,填充地图就是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否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身体力行,亲自填充地图,对填充地图的内容作大致的了解,结合填充地图分析教学内容,把填充地图作为参考进行教学规划。教师让学生填充地图的时候要做到尽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采用默填的方式力求做到准确填写,在填写完成之后对照书本进行检查,及时的发现填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综上,巧用地理地图激活地理教学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地理学科拥有较大、较宽和较广的知识体系,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地理教学的发展需要,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3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地理知识点图像化表达的形式。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换言之,没有地图就没有今天的地理学科。地图能展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学生通过剖析地图能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同时,地图也是地理思想的重要表达手段。要学好地理学科,必须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避免地图教学的复杂性和繁琐性,直接脱离地图,把地理知识点枯燥无味地硬塞给学生,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向学生传授读图技巧,让学生在不断的读图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读图、析图和绘图能力,并建立起有空间概念的地理知识架构。那么,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下面将提出三点具体的措施。

一、巩固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

要使学生会看图、析图、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巩固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实现知识点和地图的相互转换,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读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巩固地理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第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由于地理课时和教材内容的有限性,加上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对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是不全面的。部分学生对中国地图是陌生的,他们对我国省份的地理位置、外部轮廓和分布区域都不了解。牢固的地理基础知识是培养读图能力的基础,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如容易混乱的地理名称,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可以通过课堂抽查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第二,构建有效的知识架构体系。教师在帮助学生巩固地理基础知识时,要引导学生构建明确、完整和简单的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学生只有在脑海中建立起高效合理的地理知识网络,才能把基础知识有条不紊地掌握起来。如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从学生熟悉且相关的旧知识说起,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讲解,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压力,还能帮助学生构建高效的知识网络。

二、运用地图进行分类教学

运用地图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地图是把地球表面或某区域在平面上简化的、按比例缩小并附有解释的反映。地图作为初中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通过符号语言进行表达的。从地图诞生之际,地理学也就产生了。地图拥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多种类型。按照地图反映的内容和功能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普通地区、专题地图和全球地图三大类。初中地理教材常见的地图有等高线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交通地图等。教师运用地图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首先必须要明确教学内容,掌握不同性能地图的教学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正确地判断地图的性能,进行地图的分类,然后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读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贵在坚持。教师可以循环运用“看、比、填、画”四个步骤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督促学生时常看不同类型的地图,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回顾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把相关的知识点填写标注出来,特别是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当学生已经形成空间架构时,可以让他们画出地图。如在世界地理分区部分,教师讲解完代表性国家后,可以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填写相应的地理信息,甚至可以结合气温带的知识,标出这些国家处在什么气温带。把地理课本的知识点形象具体地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不但能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教材上五彩缤纷、各色各样的地图,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学生面对不一样的地图会毫无思绪。因此,教师除了要把教材中的地图分类教学外,还要把读图的方法技巧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无论面对怎样变化的地图,都能从中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三步读图法”。第一步,读标题。所有的地理图表中都有会有一个标题,通过读标题,我们可以掌握该图表所指明的地理位置和内容方向。第二步,读图例。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图例则是地图的语言,通过读图例,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地图上的线条、颜色、形状各代表着什么。第三步,结合思考的问题,读图表内容。教材里的地图多数配有“读图思考题”,以提问

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地图中由浅入深地获取相应的地理知识,并把相应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中探究出基本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综上所述,读图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关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把教材中不同的地图进行分类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技巧,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飞.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2).

[2]吴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学周刊,2011(14).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有效性

随着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低效制约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结合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重点研究。

一、制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素质

不可否认,教师的教育素质是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因素,一方面,有的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在课堂上主要是采取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贯彻与执行。另一方面,有的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如教学语言表述以书面语为主,语速滞缓,语调平淡,缺乏幽默;板书形式单一,板书内容结构不合理,难以集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注意力;对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等。

(二)地理课堂上的互动性差

初中地理课堂上的有效反馈与互动,是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现状、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有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如在课堂上很少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此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并没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如很少在课堂上组织合作性学习,或者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比较混乱等。

(三)地理课堂的探究性不足

为了充分调动初中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地理课堂上需要有足够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但是由于很多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导致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思考探究不主动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关于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因此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创新,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新要求,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目标发展性、教学形式的新颖性。以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为例,如果采用传统的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初中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多样从教学方法创新的角度出发,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好奇、好动、贪玩的学龄特征,尝试巧用游戏法教学,将中国的不同区域随机划分给不同的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学生结合中国特定区域内的交通、资源等情况,就区域内的工业、农业发展等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比式的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树立“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这是因为地理学科涵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理论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本来就非常强,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存在很多交叉的环节。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降低理论知识教学的抽象性、枯燥性,引起和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借助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物帮助学生去理解地理知识和问题。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将生活中天气变化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天气现象和气候现象,将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结合起来。

(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的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地理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非常问题,教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初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要主动和他们去交流,注意维护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激活初中地理课堂活力,点燃学生主动学习与求知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初中地理课堂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就自身在生活中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进行总结,并谈一下个人的理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此时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减少地理课堂上的板书数量,增加地理课堂的知识容量,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使初中地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因此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重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吸引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很多值得改进和探索的环节,初中地理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段臣修.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语言幽默[J].现代阅读(教育版)

[2]模.谈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具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中,体验式学习的体验式指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一种人类的心理感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使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展现,并且能够利用实践以及反思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一、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类型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以及动手操作体验法[1]。

首先,情景体验教学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惯用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是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基础上,将自身的体验融入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中,主要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角色的扮演,在根据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学习环境之中,体会地理课程的魅力。另一个方面是对多媒体的利用。众所周知,地理学习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人文地理、社会环境、自然景观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视频与图画,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轻松学习。

其次,社会实践体验法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与认识,从而引发学习的反思,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其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需要开展实地考察法,对某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生活方式、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另一个方面则是社会调查访谈,利用调查问卷、调查访问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能力,这种方式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体验式学习成果的关键。

最后,动手操作体验法能够让学生在“做”中不断学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初中地理体验学生中的主要途径,动手操作体验法不仅可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生的内容以及对象不能太过于复杂,需要遵循初中生的心理要求,并且要保证整个操作过程要与地理知识紧密结合[2]。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法的主要要点

(一)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验式学习环境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从根本上决定了地理成绩以及对问题探究的能力。现如今,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的学习环境逐渐的开放,学习环境更加民主,这种情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充分理解,将地理学习放在主体地位,这样一来,便可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整个体验式活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使老师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指导,能够积极开展各种交流体验活动,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保持教师与学生在地理学习与教学中的统一性。其中,地理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引者,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方法,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的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且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记载,最后做出总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在开展校外地理活动的时候,要将安全防范措施做好,让学生不仅可以大胆的进行探索,并且也要让学生能够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

一般而言,初中地理教师在选择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教材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地理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选择的对体验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将具有影响力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以及地理现象作为主要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地理的发展过程。对于地理概念以及地理内涵,体育教师可以选择过于抽象的内容作为学习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其中,根据上文得知,体验式学习方法分为三种类型,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方式加以探索,实现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训。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教学反思简述

教学反思最早是由国外的教育学家提出来的一种针对课堂教学的方式,主要的目的在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反馈,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有利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反思主要的使用者是进行一线教学的教师,这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分析,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分析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一般意义上的反思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学中的反思是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的思考总结,解决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中有关的环节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分析,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的自我调整,同时要求教师在反思时要从不同的角度着手,防止反思出现片面性.

二、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有效形式

初中地理教学主要突出其在教育学生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促进整个知识体系的完善.地理教学与历史和政治有很大的区别,要求学生建立全面的空间地理概念,对整个地理信息能够有效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同时这种学习要求避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要有很强的灵活性.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出一些相关的地理教学反思有效形式.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实践表明众多的成功教学实例在教学当中首先注重的是对教学理念的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能够推进教师严格按照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学校的教学任务进行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队伍要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教学理念是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现阶段中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认识到教学反思在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初中地理老师要认清楚这种教学反思对促进学生成绩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教学.教学反思理念要深入到教师思想当中,并且要根据实践需要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紧随时展的步伐,实现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单纯的教师教学难以取得教学成绩的提高,在整个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认识到自己是教育者的同时,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适当的改进,除了作为教育者还要成为一个管理者和朋友等多种身份角色.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还处于开始阶段,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轻松的学习氛围.针对这种特殊需要,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通过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更加细致的了解,并且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有清晰的分析,对提高教学反思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面对的主要是处于身心发展特殊阶段的青少年,这些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13岁到15岁之间.这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地理知识没有系统的接触和了解,对地理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要避免出现应试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即使能够认识到,但在教学中缺乏实际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相应的改进,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对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师通过课堂这种特殊的环境能够将完整的地理知识传递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兴趣是指引学生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整个教学有着密切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对学生的面貌有一个真实的了解,要根究在课堂中的表现制定相应的对策,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资源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5.反思模式要多样化

教学反思是一种提高教学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不是单一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智力发育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地理教学中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在反思教学中不仅要对成绩优秀学生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要对中等学生和下等学生都要进行适当的反思,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反思模式,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能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全体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改变学生 厌学地理 策略

引言

如何改变初中学生厌学地理的状况,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老师面前永远要关注的问题。针对我们那个地区生源比较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也做一些探讨,以便更好的转变观念,搞好教学工作。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探究

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中生,在小学没有系统学过地理,而地理这门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部分偏难,人文地理部分较枯燥,如何使小小年纪的初中生学好地理,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兴趣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地理课的时有发生,又因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目前,我县初中地理只是结业科目,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认为地理是副课,学好学坏无关紧要,教育地位低下,在这种困境下,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来说很重要,也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2.兴趣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兴趣点的对策探讨

自初中地理学科纳入非中考科目以来,不管是学校,还是师生都认为地理学好学差无所谓,与其学地理,不如把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去,正因为这种偏见,很多地理教师带着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以及无奈与庆幸的心理,敷衍地进行地理教学。我认为以学生对学科没兴趣为由,对自己教学开脱的教师是不负责的教师,因为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激发产生的。正因为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就更应在课堂上制造情境和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使他们对地理产生乐趣、情趣、志趣,最终产生兴趣。

1.展示地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兴趣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中所指出的:“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而这些只有通过地理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这也是地理教师的价值所在。由此激发地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并实践到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热情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2.关注教学中的趣味点,增强兴趣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教学可坚持关注时事热点和联系最新事情的原则,经常有意识、有选择地把电视、广播、报纸上的内容纳入地理教学中;经常摘录报刊上的一些地理信息来充实教材;经常联系社会现实,强调活学、活用。例如,与学生一起关注“5?12”汶川地震、身边的鲁甸地震、“神七”升空、日本四岛危机、伊拉克动乱等等。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竞赛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集体的协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用再担心学生不喜欢地理了。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兴趣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觉得学了没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生活和社会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和中肯的分析,特别是课本地理知识要和乡土地理密切结合,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地理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这些道理我们心知肚明。但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如何尽职敬业、专心致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在现在教育大环境下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就更难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提高师德水准和修养。

课堂教学的气氛可以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缩小师生距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自由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5.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因此,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应结合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从上述三方面下工夫,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焕春.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1(31页)

[2]梁少泉.初中地理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的探讨[J].珠江教育论坛,2012(03页)

第12篇

1.1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深入教学,初中地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也在逐渐改变着,使得初中的地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虽然,我们的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要想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客观了解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成绩的整体水平是有所提高的,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仅限于知识的表面,大多数同学都在应付了事,缺乏对知识的深入交流,这就要求着手分析学生课堂状况的现状,以客观的态度总结出正确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1.2当前学生学习地理现状首先,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涉及范围及知识面相对来说都比较广泛,集人文环境、地理因素等于一体;其次,其具有很强的推理性、空间性以及实践性。所以说,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式一定是行不通的。目前,在地理的学习方面,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涨,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而且,大多数学生只重视地理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真正的地理知识,应付心理较强。

2.有效设计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性的课堂学生活动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之后得到自身知识范围的扩展与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所以说,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既动手又动脑,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消除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审美疲劳,有效的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3.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3.1游戏教学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说真正的知识就是为了应用的,所以说,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游戏教学法是指老师安排现实的游戏,组织同学们在游戏当中去理解、感受,在欢声笑语中快乐学习。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地图”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扮演比例尺、方向与图例,并让他们介绍自己所代表的要素的重要意义。这样,老师与学生共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动手的兴趣,从而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进所要学习的新内容。

3.2多媒体教学根据当下的地理课程教学标准,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从而来为学生创造形、声、音、色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场景,使地理的各种现象、过程等,在学生的记忆当中一动态的形式保存,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置身于充满地理知识的世界中。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先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学生把自转与公转的动态演示熟记于心;然后选择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地球与太阳,表演自转与公转,而这个游戏在课堂结束之后,学生们也可以自行游戏,从而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周期、中心以及产生的现象。显然,多媒体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3.3讨论教学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式,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领悟。比如说,我们在学习“西亚”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将西亚的石油输出路线作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内容,并提出这样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答案多样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日本、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要从西亚进口石油,有哪些航线可以选择,各航线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令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再如,在学习“非洲”时,我们可以这样提问,“非洲的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讨论。

3.4联系生活我们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与现象运用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会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