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6 06:1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复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充分准备的策略
1.1教师准备
计划的制定:总复习计划的制定是总复习的关键,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总复习计划,它包括复习时间安排、内容确定、练习的编制、考试的检查及调整的策略等.通常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市质检的情况,就开始着手准备.
课件的准备:由于总复习课堂容量大,制作适合本届学生的课堂总复习课件是增加课堂容量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外来现成的总复习课件不少,但适合自己学校实际并可直接使用的课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选择和再制作.这个费时费力的制作,无疑需要教师在总复习前就完成粗制作,然后在总复习过程再进行细加工和进一步充实.
练习的准备: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但学生各科的时间分配决定了物理练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否做到精练,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练习巩固系统的物理知识的问题.题海战术,将不能奏效,因此事先精编好练习,无疑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试题的准备:总复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复习的进度,安排适当诊断性的考试.在总复习准备好一定量的单元复习试题,以反馈一些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如何才能出好一份试卷,笔者觉得首先应该熟悉和研究有关材料:包括《课标》、《厦门市初中物理教学实施细则》、《中考考试说明》、近三年中考试题、教材等.其中研究近三年中考试题和省内外中考试题,并对试题进行必要的改造,根据学生实际,预设学生问题及适当考虑难易度的比例,命制出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试题.一份好的试题既能检查学生的掌握的情况,提高复习效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学生问题的预设:总复习计划的制订、课件、练习、试题的准备,其核心就源于教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预设,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一切预设的基础,脱离学生实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谓是“无用功”,因此,总复习的准备归根结底就是对学生问题的准备,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缺漏,了解了学生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教师的准备.
1.2学生准备
在寒假开始前,必须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布置并指导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完成“4+4”双基知识网络整理.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4+4”模式时,首先介绍了“四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等基本知识的知识网络整理的方法和要求;进而对“四归”――即“方法归宗”、“例题归属”、“错误归因”、“问题归类”等基本技能的知识网络整理,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在小组活动中有所作为,通过这些知识网络的整理,学生已经对初中物理的基本内容和存在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还为老师的“预设学生问题”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在“4+4”模式的实践中,笔者最关注的是学生以往的每次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并说出错误的归因,请组长整理在笔者事先设置的表格上,通过这些表格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类.
1.3总复习计划
2夯实基础知识的策略
2.1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轮总复习以复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四基”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核心内容.中考物理卷重视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和公式的识记、理解,又重视考查运用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机械性记忆的题目,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基础知识,是第一轮复习的关键.
2.2建立知识框架
在复习前的学生准备中,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知识框架,在课堂上,将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成果”展示出来,让他们对比自己的,查差距,然后进行补充,既鼓励了被展示的同学,又让其他同学得到收益.建立初步的知识框架后,笔者再将基本练习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在此基础上,又将基本解题方法和技能融在其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3向后进生倾斜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就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待提高,通过第一轮总复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拾学习信心,难度把握就显得特别重要,复习前先找这些后进生,给他们提出基本要求,如回归课本,引导他们对课本的黑体字、插图、练习等基本内容要多加关注,遇到问题要通过学习小组力求得到及时解决.通过第一轮复习的单元诊断式考查反馈,后进生明显减少,多数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明显加强,为接下来的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做好单元过关”策略
3.1做好堂堂清
总复习是建立在每节课的复习基础上,只有落实在每节课的复习上,才能真正提高复习效率,每节课的任务每节课完成;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课余时间上,学生总复习后需要应对各科作业和复习,往往留给他们用在完成物理作业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只有课堂的高效,做好“堂堂清”,才能为单元过关打下基础.
3.2做好单元清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总会有些章节的复习,效果较差,甚至根本没有达到复习的预期目标,这就需要调整复习计划,加强练习的调控,力争做到单元过关.以该单元诊断性考试为主要依据,发现问题进一步整理在知识网络的“错误归因”上,对照既定的目标管理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下一单元的复习.力求做到复习一部分过关一部分.
4少讲精练多思策略
在师生前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力争课堂高效,就是少讲精练多思,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问题和教学要求进一步交融汇合的平台.教师的引导,应建立在学生希望解决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少讲就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消化理解空间.这样的复习才能更高效,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精编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复习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反思,使他们不断提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合作学习的策略
5.1练习的布置与批改
按程度分层给他们布置练习,力求让学生各取所需,能够按时地完成各自的作业.然而,作业的检查和批阅,却对老师提出挑战.笔者任教三个班,以某天布置的作业为例,笔者估测了改一份作业的时间约为2分钟,要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竟然需要300分钟,即中途不休息的情况下整整5小时,这样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教师要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就很难完成.若一直不批阅和检查学生的作业,势必造成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阴影.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只给每个小组长批改,且实行“细改”,细到将每题的错误都更正过来,有些还加上分析过程,而后让这些组长当“先生”,负责本组其他三位同学的检查和“细改”,这样既让老师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形成了合作学习中的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老师也选择部分作业全批全改,防止个别小组和同学检查批改出现的问题.
5.2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除了课堂这个平台外,由于课外让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实在太少了,有时需要利用课间甚至牺牲中午时间给他们解答.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在探讨中学习,碰到有些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鼓励他们与其他小组合作,直到课堂上老师参与一起讨论.
6分层次教学策略
6.1复习课上的分层
针对班级两极分化的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获,是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一个问题.笔者让一些后进生只完成基础部分的练习,并通过学习小组的互帮,让他们尽快理解好这些基础知识.
6.2处理好中考与衔接的问题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物理中考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创建生本课堂,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从小组合作、先练习后复习等两种复习模式,浅谈在物理中考复习中如何创建生本课堂。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组合作;先练习后复习
生本课堂,即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学生在自由、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物理中考复习中,教师要创建生本课堂,以提高复习效率。
一、小组合作复习模式
传统的复习教学就是教师一味地根据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教学,结果就是只有少数的学优生可以跟上教师的脚步,达到预期效果,而大多数中等生、学困生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从而失去了复习的信心,复习效率低下。小组合作复习模式,即教师根据班级成员的学业水平高低和个性特征分为六人学习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具体做法如下: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各自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小组长制订小组复习计划,成员间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小组间是竞争关系,激励小组成员的斗志,不敢松懈。这样,小组内中等生、学困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学优生的帮助下及时得到解决,提升复习效率,而学优生也会因此使自己的知识点更加巩固,也是一种提升;在精神层面上,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团结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又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快乐又不失激情地进行复习,从而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提高了复习效率。
二、先练习后复习的复习模式
先练习后复习的复习模式,即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复习内容,先整理出相关内容的练习题让大家做,然后教师做出评判。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整体需求,抓住这一内容上学生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进行重点复习讲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有效地了解自己的特殊需求,明确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针对地进行复习。例如在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中,针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整合近几年中考试题里涉及这一部分的考点,整理出一份试题,先进行摸底练习,教师在试题评判过程中,就可以差不多把握住学生整体在“压强”这一部分的薄弱部分,包括:对压力方向的理解、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探究、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其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一些现象和实例、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和认识等,然后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教学,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同样道理,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份试题,了解自己哪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下工夫。总之,这样的复习模式更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总之,面临中考的紧张复习阶段,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创建高效的生本课堂,使学生在紧张的氛围内轻松学习,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余新苗.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策略[J].学周刊,2011(23).
正文:一.高考复习计划
高考复习不在于每天的题海战和疲劳战,在于的是高三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从高三的暑假开始就全力以赴的坚持是完全可以的,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高考,就要全身心的投入。高考理综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高考理综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冲刺和临考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这一阶段各科目都在进行一轮复习,基础差的考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补上自己的短板,合理分配时间到薄弱科目,从而达到各课程之间的平衡;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全面检查自己的相关知识点,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主要目的是重点专题突破。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总结出常考、易考知识点,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4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调整心态,回顾错题本,劳逸结合;二是适应理综答题顺序和时间的合理分配。物理、化学、生物的冲刺复习,购买最新的权威模拟试题和预测题,保持住答题手感。
(5)初试临考阶段 (第四轮复习)
6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二.复习技巧
(1)第一轮复习(8月份~12月份)
①物理:重点是力学大版块和电磁学大版块,这两大版块占到80%左右,同时,高考对于实验创新的能力也逐步加强,每年高考大纲虽然有所修订,但变动不大,因此可以找本前一年的《大纲》先看着,在一轮复习跟住老师的前提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晚上的时间补齐自己的短板。这段时间可以用除全国卷一、二外的历年高考真题来进行分章节的联系。
②化学:重点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这三大版块,这三大板块是整个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第一轮复习在紧扣课本复习的同时注意概念的理解记忆并不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尽量把晦涩的概念转化为自己易懂的语言,不但这样方便理解,而且记得会更牢。这个阶段的练习也很重要,但是切记不要题海战术,适当的练习即可,但是练习之后对于错题要及时总结。
③生物:生物分为细胞与代谢,遗传变异,生殖繁育,新生物技术这四大板块。争取做到知识主干清晰,枝叶明了,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复习进一步夯实基础,扫除知识上的遗漏。此外,适当回顾初中相关内容,不留知识上的断档。针对自己平时容易混淆的概念,做题时易产生畏惧心理的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争取在第二轮复习前不再有知识上的盲点和大的障碍。
(2)第二轮复习(1月份~4月份)
① 物理:在这一阶段,新的考试大纲刚刚下来,考生要根据最新的大纲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增和修改考点要给予关注,这往往是当年命题的热点,此时开始进入章节复习,分专题、分章节把握,要注意跨章节的综合类大题的处理,此时可以用全国卷一、二的历年高考试题来进行训练。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② 化学:化学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紧密结合的,而且这个时候是考试大纲公布的时刻。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二是进行专题训练,并对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这时对真题进行总结和研究
③ 生物:生物方面,应该在已经大体掌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在考试大纲的指导的前提下开始深入研究真题,尤其是非选择题,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和要点,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3)第三轮复习(5月份)
这一阶段已经十分接近高考的时间了,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对于做过试卷的错题进行整理和分类,第二是带着问题再次回归课本,这一阶段已经不需要大规模的做题,主要就是调整作息,保持住手感,解决错过的题目。
(4)第四轮复习(考前一星期)
一 研习《课标》,掌握《中考说明》,把握命题走向。
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因此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我们要认真研读,做到把握方向、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各知识点考试的层次,使复习有目标和方向,要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其次,要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熟悉考题类型、涉及知识内容和考查方式方法。第三,要注意试题难易比例、题型比例和知识内容比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物理中考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及趋势:
1、注重基础,回归教材。中考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了首位,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简单运用。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能根据题中信息,联系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答题。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生活实际,强调知识应用。试题注重从自然、生活、社会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的应用。
3、注重实验探究,突出过程方法。探究试题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的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当实验器材和合适的量程;合理的设计实验、科学的测量,并通过现象对比、D表描述等方式推理、分析出物理规律。切实加强了与实验有关内容的考查,加大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不齐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特别是在我们边远山区学校,家长外出务工的很多,导致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缺乏父母的管教和爱,由祖父母隔代管理,隔代亲造成这部分学生养成很多不良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不良习惯也日益明显,这也是初中教育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根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兼顾全体学生,复习练习做到难易有度、分层教学。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注重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角色,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加大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谋求共同发展、整体提升。第三,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手段,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作业的堂堂清,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在培养好尖子生的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激励、关心下不断取得进步。只有这样,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对学生因材施教,师生教与学互动,才能谋求共同的提高与发展。
三、优化课堂,加强时间管理,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中考物理的复习,要在短时间再从头到尾详细地系统复习和练习是不现实的,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复习,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得法、管理有效;授课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我是这样做的:
1、科学拟定复习计划。拟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是搞好物理复习的前提,有了计划的引导,师生的复习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会避免复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要精选教学内容,要根据复习内容中的重点、热点、考点,精讲与复习知识考点相关的内容,坚决杜绝无目的内容出现在复习课的课堂上,用我们教师的艰辛换取学生的便利,使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知识一步到位。
3、复习过程紧凑、方法得当。复习过程要环环紧扣,要任务明确,层次清楚,要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目标,力求做到向课堂要质量,不能课上不行课后补。其次要注重适当的运用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4、精选习题,跳出题海战术。当前,时间、练习和方法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三个必要条件。但我认为对于理科是不足取的,因为这些试题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尖优生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有代表性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下题海,认真研究中考试题特点,预测今年中考命题走向,合理的设计模拟试题,突出“精品化”。通过对这些典型试题的研解,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培养起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产生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初中生物理学习中产生的粗心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审题不清,容易进入题目设置的陷阱
初中生的社会阅历尚浅,常常会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因此,在审题的时候不能抱着一个正确的态度认真审题,常常是粗略的阅读之后,就开始答题。不正确的审题方式,可能会遗漏许多有用的信息,造成解题的错误,这是粗心问题最直接的体现。不仅如此,有一部分的物理题目,会设置陷阱,一些粗心的学生可能因为粗心而进入陷阱,造成解题答案的错误。
2.受思维惯性影响,问题考虑不全面
受到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影响,初中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很难轻易地转变过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不去细致分析物理问题的本质,而凭感觉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粗心大意的一种表现。例如物理题目,装满水的杯子,上面漂浮着一块冰,由于冒出水面,如果冰块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杯子?如果按照初中生的一贯想法,认为冰融化后肯定要溢出来。实则不然,根据浮力公式,冰块融化后水的体积与冰块漂浮所排开水的体积是一致的,所以水不会溢出来。在这个问题中,需要初中生避开惯性思维,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细致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3.知识结构不完善,忽略题目条件设置
初中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科,物理学知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和完善,因此初中生在做物理练习题的时候,常常对题目设置的条件不理解,或者理解得太片面,从而造成了粗心大意。也有学生忽略了物理公式应用的条件,看见相关数据,就死搬硬套,最后造成解题结果的错误。
二、纠正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措施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粗心是一大弊病,针对出现粗心问题的原因,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用以改正初中生物理学习时出现的粗心问题。
1.老师做好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老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向导,很多时候都是起到了引导作用。而针对学生出现的粗心问题,老师更要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做题时,要求学生要逐字逐句进行审题,保证题目内容的不遗漏。再例如进行物理问题分析时,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断地认为物理问题应该是这样的。或者说,老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好示范作用。讲解例题时,认真审题,一步一步地分析题目,最后提出解题方法。一方面可以照顾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跟上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学生充分认识正确审题解题的良好习惯。
2.设置学习小组,在学习上相互帮助
老师毕竟不能够时时刻刻陪在学生身边,而学生一旦出现粗心遗漏的问题,老师也不能够及时发现,从而造成一定的后果。而在老师的帮助下,建立物理学习小组,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小组成员在一起学习,一旦有同学出现粗心的毛病,遗漏重要知识点,其他同学可以及时向他提出来,避免更大的问题出现。除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也存在相互竞争和相互合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动力。
不过,老师要严格控制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纪律。防止小组成员之间因为恶意竞争,造成不必要的后果。例如为争夺考试成绩第一,故意传递错误知识点等。老师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竞争观念,保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令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粗心毛病的产生。而老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帮学生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规划,避免知识点由于粗心而遗漏。制订复习计划,及时对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也要制订练习计划,巩固所学知识,保证所学物理知识的熟练运用。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巩固―应用的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避免了由于粗心而遗漏的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请笑纳!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一、教学目标达标情况
1、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本学期我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研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悟化学的科学魅力与价值。
2、积极参与理化生,特别是物理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本着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目的,认真参与组内教学研究,利用各种休息时间看课外教辅书籍,制作优秀课件,备优秀案例,并资源共享。本期参与听课15节次,参与讨论了多个教研专题,按学校要求完成了一系列教研工作,成绩显著。
3、培优辅差工作成绩明显。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会做课堂练习,同时又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把知识向纵、横方向发展,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信心较弱的后进生,重点指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充分利用晚自修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取得良好效果,有数十位同学通过辅导物理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4、组建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四个,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实验,效果明显。
开学不久,我在所任课班级相继组建了物理实验兴趣兴小组,目的是为热爱科学研究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和锻炼的平台。并按计划开展了数十次物理实验活动,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求索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物理视野,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时而联系实际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的研究方法。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难以养成,思想滞后,目光短浅,对物理学科不重视,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喜欢上实验课,不喜欢做课外实验,不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没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3、有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现象,合作意识不强,探究能力较差,不能独立总结相关的结论。
4、由于自己刚接触新教材物理教学,对理念的运用,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造成有时不能组织一堂精彩的物理课。
三、今后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除此以外,结合班级学生在本学期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在学习期间学到相关的学科知识。
总之,一学期虽然过去,我也收获了许多,但求索路漫漫,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的物理学科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2本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围绕一个中心:“使教研活动增值,使教学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两个主题:一是“指导复习、备战中考”的复习备考研讨活动,二是以“学案导学,展示激学”为主题的“学片引领教研”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指导复习,备战中考
围绕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主要进行了复习视导、跟踪调研、复习教学模式研讨、两节复习公开课、两次质量分析和六项交流活动(复习计划与方法交流、复习视导总结与复习经验交流、小专题复习方法交流、近三年中考试题分析交流、模拟题交流、中考信息交流)等。
区域划分后,面对着学制不同,以及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等,教研活动本着以教师为本的理念,立足实际,尽可能地克服困难,使各个环节相协调,使老师们的学、研热情可持续且有后劲。总体来看,复习备考系列研讨活动,计划制定科学周密,方法策略务实高效,中考研究把握方向,充分发挥了复习教研的指导、导向作用。
1.制定计划,科学周密。
明确复习目标,作出科学合理、具体周密的复习计划,是实现高效复习的重要环节。为此,上学期结束之前我们组织毕业班教师进行了复习计划、复习思路的研讨,各校都拿出了初步设想。开学初,紧接着进行复习计划与方法的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区学制不同的实际,以“立足基础,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为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科学周密的复习计划,从复习的环节及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到各环节的复习方法、各章节课时安排等方面都提供了有效指导,并将计划细化到每周、每课时,要求老师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确保每节课都充实、高效。
2.指导方法,务实高效。
复习方法的研究是复习教研的重中之重。今年,《中考复习指导》的改编,将“考点串讲”栏目改为学案导学式,为复习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对复习方法的指导,整体上确立了两个思路:一是有效复习教学方法的研讨,总结、完善、推广复习课教学模式;二是深入研究“学案导学,展示激学”在复习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各校用好复习学案,用好《中考复习指导》。
(1)利用复习公开课,推广有效复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我区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实用的复习教学的思路,将其与“学案导学”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完善,形成实用、高效的复习教学模式,是提高复习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我选取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很有成效的两所学校――八中、运河实验中学,校校联手,通过课例研究,总结了“学、导、思、悟、练”五环节复习教学模式,然后由八中段莉明、运河实验中学的梁宝祥老师执教了两节公开课,向全区展示、推广,课后,组织老师们评议、反思,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用实、用好这个教学模式。
(2)深入学校进行复习视导和跟踪调研。
中教室利用3周时间对全区中学进行复习视导,通过深入课堂,与老师们座谈、评议,了解复习计划的实施、复习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设计、《中考指导》和学案的使用情况等等,我们感受课堂、观察学生,分析方法的实效性,然后与老师对话,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学、导、思、悟、练”五环节复习教学模式更具实效,“学案导学”的方法及《中考复习指导》的使用更为具体、有效。
复习视导摸清了全区的复习教学现状,在总结、感悟、反思、交流的基础上,又对城区各校进行针对性的跟踪指导,了解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复习常态课、学案使用、课后落实等方面是否做实、做好,并介绍、推广骨干教师扎实有效的复习方法,督促老师将复习教学做的更为扎实、更有实效。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视导、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部分教师很有实效的复习方法,通过复习调研报告和复习教研心得的网上交流、校校联手教研、开展复习经验交流等活动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交流,推广了八中的“《中考指导》导学,学生展示激学”的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十五中“讲、练、悟”结合的很有实效的复习方法,以及运河实验中学的“周作业”抓好复习向课外延伸的方法等等,老师们在交流中感悟,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
3.研究中考,把握方向
(1)琢磨中考,把握方向。两次组织老师研究济宁市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针对三年中考的重要考点、热点(即三年都考点、两年都考点、一年考点等)、题型变化、题目难易度以及试题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并对今年中考的方向进行预测。特别是在与市教研员对话后,指导老师仔细琢磨,吃透中考的内涵,立足双基,抓住重点,从而准确把握中考方向。
(2)命题引领,指导方向。每年的三次模拟考试命题都是对教研员的考验,特别是今年更是如此。今年我市首次全市使用材(鲁教版),模拟命题研究对我们是严峻的挑战。通过模拟题的命制和两次模考质量分析,引导老师研究中考命题思路,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握好命题立意和中考的重点。从今年中考情况来看,这点把握的较好,如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题和离子除杂顺序的问题我们都考虑到了。还有今年中考题也反映了使用《中考指导》的优势,东野老师多次强调中考题在《中考指导》上有影子,要把它用好。我区的模拟题也渗透这个思想,将《中考指导》上的题进行加工、修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中考后又组织各校备课组长,交流对《中考复习指导》使用的感悟及改进建议,以备明年使用的更好。
(3)小专题研究,把握重点。小专题复习,是紧扣中考重点、热点的专项复习。我们将任务分配到各校,每校做两个专题的设计,就选择哪些知识点、挖掘到何种深度、选择哪些典型例题、采用什么方法(课堂操作的流程)等等进行交流,老师们认真对待,小专题的分析详细、实用,中考的重点把握的准确、到位,在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中,互相取长补短,感悟吸收,使用后效果很好。
二、学片教研,有声有色
化学学科的学片教研活动近几年来搞得扎实有效,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学片教研不仅成为老师们分享智慧、交流经验的平台,更是青年教师锻炼、展示、成长的舞台,段莉明、刘捷、刘峰、孙晓奋、文永兰、史建华等骨干教师无一不经过学片这个平台的反复打磨、锤炼成熟起来的。
1.学片引领。
本学期的两次学片引领教研紧密围绕“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这一活动主题展开。研究以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为载体,采用“校本教研为中心,片内协作,中心辐射,全员带动”的形式,分为“个人备课-说课研讨-上课-评课” 四个环节进行,“备”、“ 说”环节以校本教研为主,由兼职教研员组织片内骨干教师研讨,学片教师针对授课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讨教材、教法,改变教与学方式,力求学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导学、激学的作用。“上”、“ 评”环节片内全员参与,反映真实的课堂,通过评课、议课、执教老师课后反思等,引起片内教师的反思、感悟,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收获,在研究中成长。
2.结对深化。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操作环节,在学片内引领基础上,组织八中、十六中、运河实验中学的骨干教师老师,校校联手进行研讨。通过行动研究,初步确定了“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通过研讨课向全区教师展示。研讨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学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墙壁的白板展示、讲解、评议,尽管学生的讲解、评议语言还不那么规范,但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学的主动、积极,并且老师的点拨把握时机,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轻松自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方法。老师们的教研热情被激发,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在教学中要大胆尝试,用好学案。
3.任务驱动。
为使“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在全区推开,并规范其操作行为,组织学科的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分配任务,编制新授课“学案”,将电子稿学案上传到公共邮箱,并要求老师在使用中进行二度备课,不断优化、完善学案。
教学享受生活,教研享受智慧。学片教研使教学研究常态化,老师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了我区化学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质量。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3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刚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实验更感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要记的知识比较多,比较集中的特点。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不失时机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使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有一次我请了一位并没有举手,但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的学生出来做用排水法收集他呼出的气体的示范。当他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后,我就对着全班学生夸他:“你做得很好!你为全班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全面同学都应该多谢你!”就是这一句夸奖,竟如同一幅灵丹妙药彻底改变了他。原来他是一个学困生,在以后的化学课中我都经常表扬他,从此,他渐渐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三、贴近生活,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获取有关知识和经验,挖掘素材,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最终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①(燃烧及缓慢氧化)探究燃烧条件雒鸹鸬姆椒解释“天火”“鬼火”等自然现象;②(质量守恒定理)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解释煤燃烧后剩余的灰烬比煤的质量少;③(甲烷)农村沼气的使用前景、西气东输、常见。化学纤维的简单区分;④(酸碱盐)胃酸病人用药调查、自制酸碱指示剂、水垢的成分及除去、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教学中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
四、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4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一1、2班化学教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必修二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组织与调控能力、学科系统知识水平、教学科研与教育评价理念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化或提高。反思自己的工作,仍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绩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认真编写教学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每节课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及模型,课后能及时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在一学期的课程实践中,我在尽力做到“沟通”与“合作”,即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协商、接纳、汲取、共进的教学关系。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探究,重视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3、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精讲精炼,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多动手多动口,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并及时鼓励并帮助学生,及时谈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5、按计划进行三次单测,试题规范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
并要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6、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基础训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
尤其是高一实验演示实验较多,我们化学教师互助合作,顺利完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法不够灵活,不能吸引全体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2、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对个别基础特差、甚至放弃了理化学习,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些都有待于以后改进。
3、教学反思不够深刻。
三、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发挥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6、加强方法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
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7.自身的理论修养与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仍然是自己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断向有特长的同事学习,使自己的工作逐步得到完善。
本学期即将结束,有成就也有不足,但我仍要努力工作,勤于奉献、创新方向,不断开拓进取,争取创下新辉煌。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5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2)、(8)班化学教学工作。现就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做以下总结: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目前高二学生的教学策略来讲,我的思考是:以素质教育为前提,转变课程理念,积极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看得见、模得着的事实,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激情与原动力。在实践中疏理思路、寻求突破、挖掘本原、激活灵感、疏通链接、创建新起点。在一学期的课程实践中,我在尽力做到“沟通”与“合作”,即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协商、接纳、汲取、共进的教学关系。探讨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原则,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探究,重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高二化学要在本学年实施毕业会考考察,从课程实际出发,订立了合理、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按计划有条理的实施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通过一学期的紧张而有秩序地学习,已经顺利完成了课程计划的各项指标。
备课:把握课程目标,使知识技能与学生生产生活实际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的体验、感悟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积累相结合;使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与学生立志化学研究为化学的发展而努力的志向相结合;逐步转变以知识教学为主的备课模式,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变革。
教学: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协商、接纳、汲取、共进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学为主体,教为客体。教如何实现客体适应于主体特点,从学生为本源的思维策略去实施教学,才是培养有特色、有创新、有发展的新人才观的根本要求。
高一高二高三的区别有哪些
高一年级是知识的衔接期,如何适应高中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整合初高中知识、调整过渡心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对今后的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一的同学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顺利地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
高二年级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不仅课程任务最重(开设九门功课),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文科、理科)以及学生能否考入理想大学。高二年级的学习强调在打牢高中各科基础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高三的飞跃做好充分的积累。
高三年级是十二年寒窗的冲刺阶段,学习的重点是如何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备战。同学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安排学习进度,及时掌握最新的高考练习及复习专集,高一高二的积累通过高三一年的反复锤炼和检测得到提升。
高中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1、从全局的角度来制订复习计划。从全部考试科目来看问题,而不是就一科论一科地看问题。战略高度就是每次考试结束后试卷发下来时,将各科存在的问题放在一起分成三类,对每一类问题制订出不同的策略。
2、在上课前,最好先预习课本中将要讲授的内容,这一遍是略读,只要知道将要讲什么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处记下来,课堂上认真听明白它。预习是为了使听课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
3、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
4、一定要主动学习,内因起决定作用。要有动力,要时时激励自己。
关键词:实验探究题;复习设计;复习策略;中考;科学素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474;G63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59-03
一、实践研究的背景分析
1. 吻合中考能力考核的核心目标要求
中考的命题方针是“依托知识,考核能力”,即以“能力”立意、以“现实生活与实践体验”立意,着重考核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必考的试题类型,初中科学中考中的实验探究题突出考查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实验探究能力,正好吻合中考能力考核的目标要求。
2. 提高中考实验探究题得分率的要求
中考实验探究题得分率低的现状,要求教师进一步完善实验探究题的复习设计。调查发现,杭州中考卷的第四大题“实验探究题”,因其知识点整合程度较高,对学生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类比能力的考核要求较高,历来是考生失分最为严重的大题之一。
3. 改M灌输式实验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常规实验缩水、以知识灌输代替自主探究的现象。目前,科学课在实验课的新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教师播放课件,以视频观摩代替动手实验;由于实验器材限制,部分实验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教师只能口述该实验的预期实验结果;将学生实验改为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实验形式单一,主要按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学生思考的机会少。
4. 凸显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要求
实验是系统学习理科知识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进一步完善实验探究题的复习设计。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复习教学,是九年级总复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科学知识点复习的载体和拓展体现。提高实验探究题复习质量,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效果,而且能够在整体上和根本上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二、核心概念的解释
九年级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设计,是指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依托考试纲要和教材内容,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对实验探究题复习教学计划、实验探究题复习教学程序、实验探究题复习教学方法和目标的系统设计。要通过这一设计,谋求在实验探究题复习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提升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同时,求得学生科学学科中考成绩的提高。
三、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复习设计及实践策略
1. 实验探究题复习的教学计划和程序设计策略
(1)事先制订实验探究题的复习计划――为实验复习领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对以后复习的宏观控制,同时又是复习前教师的系统审视和反思。要根据学情,依据考纲,精心设计实验探究题的复习提纲。
寒假前,教师要让学生对初中六册科学课本中出现的“实验”原型进行初步整理。一是将六册科学课本中需要整理的“实验”“探究”或“活动”进行统一编号;二是设计好“课本实验说明书”。
寒假时,要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按编号顺序把每一个实验的内容整理出来,并填好“课本实验说明书”。
开学第一周到第三周,重点检查寒假任务。教师应当做到:一是检查学生整理的“课本实验说明书”;二是准备好实验原题类题型,对学生进行初步测验。学生应当做到:一是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课本实验说明书”,对不确定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二是练习测验题。
第四周到第六周,部分实验再次展示并练习。教师挑选需要重新展示的实验,并准备好器材,联系好实验室,要让学生对指定实验进行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
第七周到第九周,进行小专题训练。教师要将课本实验进行重组,按照知识点板块设计成实验小专题,并挑选相应的实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第十周到第十一周,进行拓展题和中考模拟题型的专项练习。教师根据前阶段学生的复习情况,设计相应的实验拓展题型和相应的中考模拟类题型,让学生认真练习。
通过对课本实验的整理和再次演示,学生能够从课本源头进行复习,对实验结论的获得过程和科学探究的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对知识点板块组成的小专题进行训练,学生能够系统地对初中阶段科学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加深、加宽和巩固;通过拓展题和中考模拟题型的专项练习,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提高得分率。
(2)设计实验探究题复习程序――为实验复习护航。
1)全面复习,追溯课本实验之源。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对六册科学课本中出现的所有实验(包括“活动”“探究”“实验”)进行认真整理,并填好每个实验的“实验说明书”。在开学初的三个星期,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并分析“课本实验说明书”,同时要准备好相应的题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本中的实验。例如,在一轮复习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应该是“运动和力”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传统的填鸭式复习要求学生记住: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记住容易,理解运用却不易。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观认为复习是把忘记的实验结论再一次记住,不用再花太多时间去再现探究过程。其实,这样的观点要不得。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得出过程、当时做实验时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验的改进都需要复习。那么,如何复习呢?是重新再做一遍实验吗?如果时间允许就可以做一些补充实验,但大部分实验不必重做,不过要重新整理,并且要比当初上新课时思考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例如“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可以这样复习:首先回顾课本上的实验设计,然后填好“课本实验说明书”。【实验名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实验目的】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实验原理】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找出滑动摩擦的影响因素。【主要步骤】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面放一块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记录数据;在木块上放砝码,增大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记录数据;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复实验测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记录数据。【主要现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太稳定,但基本上可以比出三种情况下的读数大小。【实验结论】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实验注意点】要确保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有何疑点】如果木块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实验数据还有用吗?上面是某位同学填好的说明书,基本涵盖新授课的所有内容,但作为系统复习,还需要教师在复习课上进行补充、升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进入全面、立体的思考阶段。A.这个实验设计有哪些缺陷?(一是保持拉力方向始终水平有困难,二是让物体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有困难,三是在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不太稳定。)B.有没有更好的实验设计以避免这些缺陷?(引入该实验的改M版本)
若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即将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木块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不拉木块,改为拉动木板,使木板与木块相对运动。这样,测力计示数较为稳定,容易读出正确数值,学生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
为了加深学生对改进版实验的理解,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教师应当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题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例如,图2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小金用弹簧秤水平向左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示数如图甲所示,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秤示数;小王在用同一装置重做小金的实验时,发现弹簧秤示数不稳定,某时刻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为解决上述问题,小王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他拉着足够长的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秤示数,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填“等于”或“不等于”)弹簧秤示数;实验之后,聪明的小郑认为,如果仅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不用二力平衡的原理。请你举出一个不用二力平衡原理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例子:( )。从这道题的难度和深度不难看出,课本实验是块砖,抛砖是为了引玉。注重从课本实验出发,抛问设疑,挖掘出各种版本的变式实验,才能在中考实验探究题的考查中独占鳌头。
2)动手操作部分实验,体会过程之意义。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寒假期间对各个实验的“实验说明书”的整理和掌握情况,筛选一些有必要重新动手操作的实验,进行课堂演示或让学生动手实验。比如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教师可筛选“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气体对外做功实验”和“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等实验进行课堂演示,选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测小灯泡电功率”“电磁感应现象”“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其实,补做的实验数量不多,用时也不多,但会让很多学生印象深刻,给了很多学生再一次把握这个实验的机会。这样,学生能在一个新的高度思考实验步骤的设计意图,能比原来更加深刻地理解实验过程的意义。
3)专题训练,强化实验研究方法之应用。新课程标准在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更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科学实验探究中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控制变量法、归纳法、转换法、理想化实验法,还包括方程、图像比例等数学方法。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训练,比如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典型实验有哪些、应用转换法的典型实验有哪些。这样归纳分类,有利于学生掌握每种科学方法的精髓,加强实验知识点的横向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4)模拟题集训,做好中考之备战。在全面复习和分类训练结束之后,用半个月时间对中考实验探究题进行研究式复习。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近五年的中考实验探究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其出题的特点,学习其内在的逻辑推理方式,以求在复习中提高探究推理能力。
2. 实验探究题复习的教学方法设计和实践策略
(1)重视课堂引入的设计,旨在兴趣激发。
1)引入课堂小游戏。传统复习课课型单一,陈旧的知识点如同一根根没有肉的硬骨头,学生啃不动也不愿啃。因此,要转变教学方法,复习课的引入要力求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而课堂小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引入方式。例如,在实验探究题复习课的课堂引入中,可以引入“五分钟小游戏”,让学生心动带动手动,手动带动脑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2)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验探究题教学过程中,一些信息量较大、需要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的内容,要尽可能地安排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化学实验中的洗气装置教学为例,在课堂引入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各种洗气、集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实例。这样,既能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又能让学生借助动画视频的直观展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师生一起编制小游戏、观看教学视频,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促成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2)重视复习方法的选择,旨在综合能力的提升。
1)整合学科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实验探究复习课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教师一定要理清思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在七八年级对实验课总是充满好奇却缺乏深入研究、总是关注现象却忽视内在联系,所以,普遍存在对实验只留印象不懂细节、知识漏洞多、能力低的问题。因此,在实验探究题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弄清每一个专题的主干内容,理清前后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电和磁”的复习,应当理清和呈现由多个实验构成的逻辑体系。在整合和建构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一个电和磁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分清易混淆的概念,防止实际运用时张冠李戴。
2)变机械训练为灵活运用,体现训练的针对性。实验复习课所教的内容,都是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因此,复习容易演变成做练习题。教师准备许多题目,一一让学生解答,然后再逐一讲解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注意要点等。这种教学方式机械单一,缺乏挑战性和新奇感,有些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为克服这种弊端,在进行总复习设计时,教师必须重视从机械训练向灵活\用转变。具体的实践措施如下:一是上复习课时,要让学生给题干文字配图,化抽象为具体。二是在选题时,要充分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注意题型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变式思维。三是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四是在选题时,要依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效果分析
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复习设计及教学实践,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初步探索出一套应对实验探究题复习的方法。首先,实验探究题复习计划的提前设定,为日后复习的实施提供了领航系统。正如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有了导航仪,不会迷失方向。其次,复习计划设计好之后,复习程序的设计非常重要。前面论述了复习程序的四个步骤,其中每一步骤所起的作用皆是不同的,四个步骤为实验探究题复习取得实效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再次,注重复习方法的选择,这是实验探究题复习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纵有再好的计划,再扎实的程序,若方法不对路,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有效地提高学生中考科学考试成绩。根据统计,与以前考生相比,这两年考生的科学学科平均成绩提高较为明显,与区平均分相比,高出区平均水平。为了更直观地体现本复习策略的实效性,分别对研究前(2014年中考)、研究时(2015年中考)和研究后(2016年中考)的实验探究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如下:2014年总分41、全校平均得分27.8、得分率53.2,2015年总分49、全校平均得分29.3、得分率59.8,2016年总分49、全校平均得分33.7、得分率68.8。
(3)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事实上,该复习策略给师生带来明显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唯分数论的领路人,而能在复习中处处遵循、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也不再面临考试时显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只会背概念和实验结果,而懂得以实验为求知的方式去认识科学、验证科学知识,让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科学课堂内外。这样的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开辟新的天地。
五、结束语
总之,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对于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相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到做法。至于什么样的复习策略才是最有效的,这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结合学情进行研究。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还有待今后结合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斯考隆.教师备课指南[M].陈超,郄海霞.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黄燕.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J].中学物理,2015(22).
[3]杰塞尔,格里菲思.学会教学[M].丰继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一、更新教师观念,转变学生角色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重点,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新课标下的物理学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索以及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运用,着重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要带着学生进入知识,而不是曾经的带着知识走近学生.
课程改革之后的物理教学,我们需要带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是互相促进、发展和提高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这部电影的收效如何,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表演.
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通过亲身实践和思考,探究知识的各个环节.当学生亲身参与到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的时候,我们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而对教学的步骤和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转变与改革发展.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升华原先的传道者角色,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路人.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究,这或许是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明确方向.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程转变,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到教学实践中.
二、建立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
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的好坏和课堂氛围的和谐与否,直接决定着物理教学的效率.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进行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更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贴近学生并且用心去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关注与把握,利用机会去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改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比如,物理教学中的端端仪表、微笑课堂等细节方面,能使学生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消除紧张,与教师形成友好真诚的师生关系.有这样强有力的师生关系为保证,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实现自主学习.
三、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加强学生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对物理教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将学生引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将生活中一些趣味性的物理现象导入物理课堂,通过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运用物理知识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索,阐述和综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现象的趣味,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对物理教学的重视.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时,最好的老师才会带给学生最好的学习效果.
四、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自主
学习能力
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多地拓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课外调查、社会实践、家庭小实验等多种方式,在基础教材的知识基础上,发扬渗透性的物理教学方法,扩展到物理学科史、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比如,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城市垃圾与河流污染研究”、“运动中的速度问题探讨”、“自行车的力学性能问题”等类似的课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践中.这样的课外物理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复习巩固知识,强化自主学习
能力
“温故而知新”.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每一节结束的时候,及时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这样的总结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复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
关键词: 高三化学复习课 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 多媒体 高考试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个体差异悬殊,大多数学生初中化学基础不是很牢固,上了高中要花一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补缺补漏,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参与整个教学的思维过程很有必要。尤其在高三总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于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以下我就如何在高三总复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谈谈做法。
一、重视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
高考化学试题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复习。化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点容易在平时复习时被忽视,如物质中元素及官能团的测量方法、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纸上层析原理、一些特殊物质的性质等,我们要按照知识板块对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夯实双基,加强知识点的整理,编织成结构良好的网络,消灭知识盲点。高考化学特别重视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复习要做到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全部知识点,这是复习基础知识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复习时要把握中低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要求,不选偏题怪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课堂上要关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课下要有计划地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辅导抓好落实,复习时要增强课本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使课本分散繁杂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练习质量,要选择一些中档题、精当题,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选题,挖掘学生思维深处的错因,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课堂上多解决问题,提高一轮复习的质量。
二、分析典型例题,加强能力训练。
高考试题不仅具有典型性,更具有原创性,学生在陌生的情境下,如何调用既有的知识,迅速准确切入问题的关键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提问、归纳,选择典型例题加以分析,加强学生能力训练。通过典型例题的合理归纳,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技巧,由生生到师生的互相促进、思维互相激发的境界,关注师生对话、师生追问、生生对话,提升学生思考能力。高三复习课如果一味展示教师的讲授功底和解题技巧,占据了课堂的大量时间,如今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较多,要通过有限的题目数量达到考查考生对某一个学科真实学习情况的目的,增大知识的覆盖面,例如选择题的题干或选项文字阅读量增加、所涉及的知识点增多,那么考生在平时就必须养成仔细阅题的习惯,防止因粗心大意导致答题错误,只有做到仔细阅读,才能在较短时间里进入有效解题的状态,要做到答题时细心、克服粗心,就必须从平时的练习做起,教育学生用坚强的毅力和优良的心理素质培养仔细阅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学生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培养素质统一起来,复习课取得高效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学生,要实现高效课堂,多媒体的优化使用是基本保证。利用教室现有多媒体,充分暴露学生问题成因和展示学生优秀成果,是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整合典型错例和优秀案例,再编辑成PPT讲稿,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点评和展示,鲜活的学生资源得到有效放大,其效果不言而喻,尤其是对学生的纠错、提醒、榜样示范的作用很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利用视频展台,让学生进行现场生成的展示,根据不同教学要求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交互使用,可利用多媒体的大容量特点提高教学效率,但也要注意穿插传统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需求,重组教学课件。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而定,选择合适的媒体,以最佳效果为原则,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这样才真正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精髓,设计制作适合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课件,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四、研究高考化学试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摘要:追求中考物理课堂复习的高效,将点滴的、零散的、片面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让知识点有主线,有层次的重整,并能融会贯通,迁移概括,触类旁通,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深入,拓展和提升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达到中考的宽度和高度。
关键词:复习;课堂提问;实验设计;高效课件;有效练习
一、改变学生观念,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入高效复习节奏
在许多学生的想法中,复习课就是炒冷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大多学生在这样的观念下,课前不做知识点的回顾,上课老师说到哪里,能附和,能跟上,自我感觉不错,但脑子里的知识点依然是点滴的、片段的,没有形成结构化,复习过后的练习做起来还是会错误百出。要想改变复习课的这种观点,就得缩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复习的知识点的课堂整理时间,在复习某一章节前,可将知识点以填空等形式让学生去完成。例如,复习声音时,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等基本信息在学生完成后,上课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带过直接安排给学生波形图,让学生分析振幅、频率、波形,判断响度、音调和音色。基本题型适量给以练习,通过批改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漏洞和缺失。课堂上针对错误共性评讲,老师根据批改的课前训练,也可以在设计课堂时,针对短板,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课设计,由浅入深,逐步拓展,有主线,有层次的进入学生主动参与出现问题的知识点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已知的知识点和方法,只是一个新的入口,复习课可以站在新的高度看到更多风景。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师生积极互动、生生积极互动的课堂,终究才是高效的课堂,复习课亦应该如此。只有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高姿态期待的复习课,才是高效复习的前提。
二、设计各种重要的实验情境,吸引学生进入高效复习状态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实验是物理教学与学习的核心。如果说新课的教学是带领学生从低处往高处攀登,实验的设计要从学生身边的、较简单、直观的着手。那么,复习课就是已在高处俯视,可以看得更多、更全面。所以,复习课情境的设计可能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一两个,但必须是学生在新课时观察不一定全面的,不一定想透的,或学了后面的知识点后,可以重新分析,更全面理解的。例如,在复习光时,可以演示反射和折射一起出现的实验,来整合光射到透明物质表面的具体情况,既可以复习光的反射定律,也可以复习光的折射规律,还能根据现象分析能量的问题,进而拓展光学元件及元件组合后光的传播情况。在复习透镜时,可以让学生直接找物体通过凸透镜如何成几种不同的像,以此情境,整理出成像规律、动态平衡、成像实质和一些实验问题出现时的解决方案。在复习浮力时,以布置制作浮沉子实验为入口,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再整理出浮力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围绕实验展开的复习课,让老师抓住切入点,让学生从实验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结论,提升能力。一个结合班级学生层次的典型的实验安排,可能直接影响一节课学生的状态和问题拓展延伸的深刻性。
三、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高效课堂复习保驾护航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式、手段也越来越多,视频、动画;实验投影,利用强磁铁等可以将许多的实验进行改进等,要追求高效的课堂复习,就要合理地增大一节课的容量。一节课容量的增加,就要减少学生注意力转换的环节,那就要把呈现给学生的东西放到一个载体上——做一个高效的复习课件。课件上穿插书本上的重要图片,可以节约学生翻书的时间,课件中实验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实验细节,课件中的实验视频,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实验过程;课件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复习效果。课件设计好后,还需要设计和研究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多时候听到的课堂提问,好多问题的方向性不清楚,问题的回答范围太广了,问题太浅或太深,甚至问题价值寥寥。这样的提问耽误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不说,还会直接导致学生上课无趣。老师要高效的完成课堂复习,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最好是学生能够很快进入的,学生可以很快加以思考的,再加上一点梯度。问题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的提问加以管理后,还需要合理控制好节奏。如果老师刚给学生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回答或马上给出答案,会占掉学生课堂应有的思考时间,有效性也会变差。
四、精心准备有效练习,巩固和拔高课堂复习效果
课堂的效果,最终还是要用练习来体现,未能及时把握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再解决。这就落实到有针对性的高效习题训练。要准备好这样的练习,首先要在一轮复习前有清楚的复习计划,紧扣中考说明,把握好中考方向,围绕高频考点、必考考点、易错考点去准备针对性习题,例如在复习压强、浮力这块综合性强、初中较难的内容时,可以先安排中考知识点的梳理,压力的作用效果、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书本的基本实验的回顾和梳理,再安排中考直接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公式解决的基本题训练,根据反馈情况,加以错题训练,再适量安排压强、浮力内容,结合密度,或结合力与运动,或结合图像、表格数据分析的拓展题加以巩固、延伸。在习题的设置安排上,力争做到以点带面、有层次、有梯度、有主线、量适中,适当将难点分散,问题清晰明白,方向性明确,绝不让学生做废题,宁可老师入题海。真正做到精选、精练,提升练习的有效性,训练的高效性。追求中考物理课堂复习的高效,让学生在紧张、忙碌的初三,既能梳理,整合好知识点,又能拓展和提升学习物理的能力,达到中考的宽度和高度,需要不断砥砺前行。
高、初中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本文谈谈自己在高、初中教学衔接方面的做法及想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一一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