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2 03:4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训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工程实训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讲原理,用实践来验证;也可采用先实际操作,为实践现象找到理论依据,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提高的过程。最初总是感觉应该把工程实训放在第三学期或者更后一些。认为没有理论基础,工程实训是没办法开展好的。但通过几轮实践后,感觉把工程实训放在第二学期末和第三学期初时还是比较对。这个时候学生有了前面机械制图的基础,以及一些对机械专业的简单了解,通过几周的实训,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介绍,但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太深,让学生能够听懂。在实训现场,要求指导教师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数控也是,在有一些制图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编辑一些简单的程序,然后自己也可以再深入地学习。通过实训不但促进了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同时促进了对专业理论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构建不间断的实训教学体系
为强化实践教学,我们增加了工程实训的教学时间。一本二本学校安排工程实训时间为6—8周,而且一次性完成。我们安排14周分四个教学模块不间断进行工程实训,第一个模块为常规制造技术实训(共4周),学习普通机床的实际操作技能、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零件的测量及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第二个模块为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安排4周),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按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务;第三个模块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强化训练(安排3周),继续提高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数控编程水平,学习各种数控加工软件;第四个模块为综合实训(安排3周),提高学生掌握复杂零件加工技术水平。这样安排的工程实训,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接近生产实际,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工程训练中心,是独立学院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平时大部分时间都被正常的教学安排占用,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练习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考虑周六和周日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工种进行实践。开放期间应安排指导教师全程跟踪,不仅有利于随时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了更好地做到实践不间断动员学生假期参加学工劳动。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宣传参加学工劳动的意义,特别是动员经过工程实训有了机械制造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生,假期一定抽时间到有机械设备的生产企业或工厂,特别是中小企业或私企,学习和了解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情况,并亲自参加自己能做的学工劳动,提高实践能力,扩大知识面,树立安全第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意识,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制定合理的教学指导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施工程实训的核心任务,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挖掘教学潜力,增加知识味性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时间安排上,优化传统实习内容,压缩传统实习项目的时间,例如,刨工实习改为刨工表演,锻造、热处理改为看录像等。合理安排数控现代制造技术。在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制作设计加工学生感兴趣的实物。通过指导教师的详细讲解程序的编制和设备的操作,然后给定一固定尺寸的材料通过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出各种形状的小零件、小饰品,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实训中电子的实习,焊收音机,之前都没拿过烙铁,但是想到要自己即将听到自己制作的收音机,做起来特别起劲。钳工做个锤子,车工做个锤子把。数控实习时,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很多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图形,画图,修剪,编程序,机床加工。看着自己的作品胜过了花很多钱买来的,真自豪。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达到实习的目的和效果。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要充分考虑到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首先要利用传统设备完成操作技能的实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一定的基本操作训练之后,预留一定的时间用于创新设计制作,让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所学的加工方法和操作要点,展开想象的空间自主构思,自行设计零件,选择加工工艺,自己完成制作。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教和学的积极性。
4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4.1根据教学方案制定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学生在每个工种实训中和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加工的产品和平时的表现评定出操作技能、产品质量、应知知识、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指标的分数,并按设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出学生的工种实习成绩。尤其是第一年一定要打好基础,严格要求,留下好口碑。
4.2严肃纪律考核制度迟到、早退与旷课者在总评成绩中扣除。学生因病事假和特殊原因,造成缺工种或实习成绩不及格,可以申请在其它时间来补实习。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而发生安全事故者,酌情在总分中扣分。严重安全事故按有关规定处理。
5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是重中之重。工程实训的主体是学生,更要保证其安全。从学生进入实训基地的第一天就要对其进行一级安全教育,按组分配到各个工种后,再由各工种再对他们进行二级安全教育,最后,学生分配给各位指导教师之后,再由指导教师结合具体实习内容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这样,安全意识就会根深蒂固地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训练的成效如何,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独立学院工程实训中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充分依托母体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分享母体工程训练中心良好的师资资源,合理调配、有效利用。二、建立自己的专任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向社会招聘的方式,灵活运用民办机制,以聘用制招聘其他院校退休工程训练指导教师以及工厂企业中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级技师人员,构建独立学院的工程训练中心的专任师资队伍。三、任课教师参与工程实训。要想培养出实践技能强的学生,首先教师要做到技能强。在实训中要保证实训的教学质量,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7总结
化工实训教学实施5S管理的意义[5-7]
1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
目前,由于很多化工专业高职毕业生不一定工作在一些传统化工企业第一线,而是工作在一些类化工的企业,如日化行业,电子行业,橡胶行业等。而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就是毕业生能零距离上岗,因而在校期间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职业习惯,使之能快速适应不同企业的工作现场的管理。“5S”管理中第5个“S”是“素养”,也即通过“5S”管理,人人养成好习惯,按规定行事,培养具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学员(员工)。校内实训基地推行“5S”管理模式,使实训过程工厂情景化,能通过规范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职业习惯。
2有利于高职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形成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还包含其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校内实训基地推行“5S”管理模式,将安全教育有机融入技能训练之中,营造工作现场管理氛围,消除工作隐患,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或实习实训环境。因而,在实训过程中能让学生潜生良好的职业岗位意识和职业道德。
实施5S现场管理的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积极推行
项目的实施是需要机构领导,要想5S现场管理能很好的嵌入化工实训教学过程,首先应成立一个推行委员会之类的性质的机构,该机构应由学校教务牵头,系部配合,最好有企业的现场管理的专家成员。机构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借鉴其他企业特别优秀化工或者类化工外企的5S现场管理原则和经验,制定明确的推进进程表,按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5S现场管理能强有力的推行下去。
2结合岗位责任,制定细则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趋势是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来整合教学内容。为了使“5S”活动有据可依,增强其权威性,可以结合一些著名化工企业生产岗位要求,同时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将“5S”现场管理嵌入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3.3定期培训宣传,提升认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老师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对5S现场管理认识有限,因此要有效推行“5S”现场管理,必须组织宣传和培训。一方面在实训室的宣传栏中布置有关“5S”管理的常识和图片,使师生能够随时看见“5S”。一方面定期、不定期组织邀请企业现场管理工程师对师生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通过培训和宣传,师生了解“5S”的具体含义、内容。
1.2010年5月,负责餐旅教研组申报南宁市示范教研组的工作;
2.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证研究》申报论证工作;
3.负责2010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改项目《南宁三职校旅游、烹饪实训基地建设》的申报工作;
4.2010年4月,在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学科(专业)组织的南宁市中职学校教学专题活动中承担了一节公开(示范)课;
5.2010年3月,获得2010年度南宁市中职学校教师课堂技能比赛获一等奖;
6.2010年5月,参加了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场录像课比赛;
7.2010年6月,撰写了两篇教育教学论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之探究》并参加2010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8.2010年6月,德育教育案例《给孩子自信与自尊》获2010年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班主任经验交流案例评比一等奖。
9.制作了《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两件。
一、分段贯通培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衔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一)分段贯通培养旨在打通职业学校学生生涯发展成长的通道
高职“3+2”分段贯通培养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创举,实现了大专职业教育到应用本科的贯通培养。一方面“3+2”分段培养的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可以提升学生的学历空间;另一方面是多数学生选取了应用性技能型人才需求专业学科,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到扎实的应用技术和技能。 可以说今后“3+2”分段培养模式的发展重点将转向内涵建设。
(二)分段贯通培养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层次化是决定性因素
“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实施以来,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在两阶段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衔接上课程内容重复和缺失并存,导致了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学习时间无效占用;二是课程考核标准要求和考核方式不能有机衔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能连续提升,使“3+2”贯通分段培养模式优势难以体现。其原因在于在强调贯通的同时,忽视了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差异,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层次化课程体系,因而忽视了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贯通培养对人才层次的不同,使两个阶段存在分隔式的培养状态,导致了课程体系衔接遇阻。
二、“3+2” 分段贯通培养的关键是培养模式贯通
(一)“3+2” 分段贯通培养的意义
高职“3+2”职业教育模式属于高职本科贯通培养。它应以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职业标准为纽带,高职与本科共同根据职业人才岗位需求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在分别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交流对接各自学段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修正教学实施方案,共同完成特定专业的高端技能型职业人才培养工作。 分段贯通培养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过去职教只能到高职、专科,不能直通本科的瓶颈,建立了上下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建立了与普通教育并行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
(二)“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的特征是人才培养层次化
“3+2”模式破除高职专科人才分层受阻的缺陷,让更多有能力、有个性的高职毕业生直升本科院校进一步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使其成为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实现了高端职业人才层次化。因此,层次化培养是“3+2”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要求,不仅需要课程体系,还必须通过人才层次化培养措施反映出来。
“3+2”职业教育模式其职业要求具有相通性。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是要能够区分两个不同要求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职业发展标准等的不同,不仅要使两阶段课程体系有机衔接,也要使两阶段培养模式有机衔接,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模式层次化的特征,以此引导教师深刻认识“3+2”人才层次化的不同要求,使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实施得到保障。
三、高职“3+2”分段贯通培养的保障是评价体系融合
(一)制定“3+2”不同阶段相衔接的人才评价标准
人才评价体系是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培养目标出发,衡量人才培养效率的主要依据。在“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两个阶段相互衔接的人才评价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课程标准就没有课程评价,要分别建立高职与本科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标准是人才评价体系中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必须通过课程标准评价途径保证“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评价体系是课程标准教学的指南,人才评价体系能对教师的课程进行引导,保证两阶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得到落实。因此,只有建立起两阶段既有不同要求又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才能保障“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同时,要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建立高职专科与本科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监督组织,制定专门的监控制度。 (二)高职“3+2”分段贯通培养评价标准的递增、层次和贯通性
递增性是指两个阶段教育对同一种技术技能或者同一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具有高低和多少的递进关系,也就是说高职阶段的要求稍低,而本科阶段的要求较高;层次性是指高职三年与本科二年两阶段培养目标应该体现不同层次的人才规格和要求,也就是说高职阶段体现为中高端技能人才的层次规格和要求,而本科阶段则应体现更高层次高端技术应用与技能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规格和要求;贯通性是指某专业培养目标以专科为起点,达到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只有充分体现“3+2&r dquo;两阶段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的递增性、层次性和连贯性,才能建构高职科与应用本科贯通衔接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建立升学选拔机制,“3+2”高职学生直升本科阶段,为确保教育质量,对“3+2”高职学生升入本科阶段必须建立考核选拔机制,通过考核升入本科继续完成后两年学业。
(三)高职“3+2”分段贯通培养更需要深化校企合作
“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为实施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实践教学时间,校企合作不是仅仅让学生到企业实训、顶岗实习,而是通过校企合作推进教企融合,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统一建立一个行业、企业平台。通过省级政府机构协调组织,主要是支持行业和企业与院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专业教学联盟、产学研技术中心等多种校企合作机构组织,指导和支持高职院校、应用本科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培训“双师”素质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任教,培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养“3+2”企业冠名班等,使企业真正关注和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同时,学校也应关注企业生产,将企业文化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标准引进课堂,把员工要求和标准直接纳入课程中,使学校和企业成为育人共同体,校企共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建立高职、本科实训基地共享机制,有利于优化办学资源和提高实训设施利用率,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3+2”高职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必须在功能上满足相应的技能训练、生产顶岗实习和研发性实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谢肖力.“3+2”高职教育两段式衔接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42.
教师教学评价需从教学工作“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档案袋是一种全面的教师评价方式,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作用。绩效评价指标原则上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要有量化的指标,也要有定性的指标。文章从“量”和“质”两方面分析了教学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了基于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师教学档案袋内容结构,以期能为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一种“质”“量”结合的评价依据。
关键词:
绩效评价指标;教学档案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教学评价应是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教学评价需从教学工作“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工作“量”的评价较易实现,教学工作“质”的评价则较难。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往往只做到了教学工作“量”的评价,对“质”的评价则相对薄弱。在教师教学评价结果运用当中,也就是在对教师进行岗位聘任、职称晋升或年度、聘期考核时,往往只考查教师教学工作量,而教学质量如何则考虑较少。显然,目前这种教师教学评价方式是不利于促进教师投入教学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对那些投身教学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也有失公平。绩效评价是定期考核评价个人或小组工作业绩的一种制度,目前已在我国高校广泛建立。绩效评价的一个原则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反应在绩效评价指标上,就是既要有量化的指标,也要有定性的指标。教学档案袋是一种全面的教师评价方式,它既注重教师的自身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因此,它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作用。本文研究设计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师教学档案袋,以期能为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一种“质”“量”结合的评价依据。
二、教学档案袋的内涵和特点
(一)教学档案的内涵
教学档案袋是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校中评价教师教学的一种方法,因其具有丰富性、真实性、主体性和反思性而受到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关注,目前美国一些学校已采用这种教师教学评价方式[1]。教学档案袋提供了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利用档案袋有组织地容纳或装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教师本人通过档案袋可以进行教学反思,调整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而教育管理者或同行专家等不同的评价主体,通过档案袋并对其中的资料和信息作出价值判断,从而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2]。1.在评价上具有目的性和反思性。教学档案袋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能够反映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教师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收集和整理各种教学资料和信息,并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做出调整,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2.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和真实性。档案袋可以容纳大量的教学资料和信息,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学生作业作品等,能够真实记录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和专业发展历程,再现教师教与学的真实情境。3.在结构上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档案袋包括了大量的教学资料与信息,这些内容信息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目录结构进行整理编排。通常,教师按照学校统一的档案袋内容框架设计,将各类资料和信息归并在相应目录结构中,使档案袋具有组织性、系统性,方便教师本人查看,也便于评价主体评阅。4.在评价主体上具有多元性和合作性。档案袋的评价主体既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学校领导、同行专家,甚至是学生。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教师可以与不同的评价主体交换意见,促进交流合作和教学相长。综上,教学档案袋可以作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它对完善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学评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十分有益。
三、教学绩效评价指标
绩效评价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大学的功能,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应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各高校依据自身定位不同,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应有不同侧重。比如,教学型大学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应侧重于教学方面的内容,而研究型大学则应兼顾教学、科研等方面。教学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和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认真设计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中教学方面的内容,也即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用以引导教师认真从事教学工作,激发教师教学动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必须考虑“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做好“量”与“质”的平衡[3]。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内容汇总如表1所示。关于“量”的指标方面,应主要包括:①课程教学;②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含指导实验(实习、实训)、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指导大学生竞赛、担任学生导师、担任助教等指标中的1个或多个。另外,从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考虑,还可以包括;③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书);④承担的教学项目与建设,含课程、实践条件(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⑤发表的教学论文等指标。关于“质”的指标方面,应主要包括:①教学内容与过程,体现在教案课件、授课方式手段等;②教学获奖,含教学竞赛奖、优秀教师奖、指导学生获奖、教学成果奖等;③教学评价,含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单位评价等指标。其中,教案课件能够反应一个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准备和不断思考总结情况,详实的教案和精心制作的课件能够体现一个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认真投入;而授课方式手段则用以反应一个教师对课程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和实践情况,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体现一个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量”的指标较好统计和评价,而“质”的指标则较难给出一个客观和令人信服的评价。在处理“质”的指标时,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专家意见,重视同行评价。在评审中通常有出现教学责任事故或者违反学术道德等重大问题时,则给予“一票否决”的机制;同样,对于有突出教学贡献的教师,不论其成果数量多少,若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都应给予“合格”甚至“优秀”的评价结果,即给予“一票肯定”的评价。此外,在运用教学绩效评价指标时,要考虑不同类别课程教学的差异性。大学课程一般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公共课教师通常面临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其主要精力投入在教学当中;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对较少,但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对承担不同类别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制定不同标准的教学绩效评价指标要求。公共课教师应着重课程教学、指导实验以及教案课件等方面的指标要求;而专业课教师评价时则较灵活多样,比如可以考察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等指标项。
四、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学档案袋设计
(一)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和用途分析
如上所述,教师利用教学档案袋可以有组织地收集容纳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教学档案袋既可以收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方面信息,比如课程教学、指导实验(实习、实训)、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指导大学生竞赛、担任学生导师、教材(教学参考书)等等;也可以收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质”的方面信息,比如教案课件、授课方式手段、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单位评价等等。教学档案袋的用户既可以教师本人,也可以是同行或专家。教师本人借助教学档案袋可以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积累教学经验,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同行或专家通过审阅教学档案袋,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同时同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教学经验,相互切磋促进共同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学档案袋作为一种全面的评价依据,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用途。
(二)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学档案袋结构设计
显然,为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袋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教学档案袋的结构设计可以参照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一个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学档案袋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1.基本信息和自我评价。该部分主要收集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另外还可以收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的思考总结以及自我评价等内容。2.教学工作量。该部分收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方面信息,既包括:①课程教学;②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含指导实验(实习、实训)、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指导大学生竞赛、担任学生导师、担任助教中的1项或者多项;还包括:③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书);④主持或参与的教学项目与建设,含课程、实践条件(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⑤发表的教学论文等。3.教学内容与过程。该部分收集教师个性化的教案课件,以及采用的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手段描述等内容,用以真实体现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4.教学获奖。该部分收集教师历年来参加教学比赛或评奖所取得的成果,也收集指导学生获奖成果,它最能直观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5.教学评价。该部分收集教师历年来学生、同行、督导和单位对其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可以是学校或教师所在院系组织开展学生评教的结果,也可以教师本人日常教学过程中收集的学生真实评语。同行评价、督导评价通常由学校或教师所在院系有组织地进行。单位评价是教师所在单位对其进行的综合评价或年度、聘期考评结果。6.自选栏目。该部分为教师自设栏目,用来收集上述栏目未涵盖的反映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和“质”的资料信息。比如,课程教学网站中大量的教学内容资料和师生互动信息,就可以通过自选栏目链接方式进行超链接展示。
五、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本文主要描述了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教学档案袋的用途。教学档案袋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真实性,从而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质”“量”结合的评价方式,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作用。基于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教学档案袋的内容结构,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袋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关于教学档案袋的实践运用,笔者的思考是要开发一个类似于“博客”的信息系统,由教师建立个人教学档案袋,按照一定结构收集和组织各种教学资料和信息。在该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过程中,学校可先选择部分院系试点,选择教学为主型教师再到全体教师逐步实施。与此同时,要制定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档案袋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以及各种考核挂钩。通过运用教学档案袋来评价教师教学,才能切实将教师教学档案袋工作落到实处,经过不断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殷思华,傅淳.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9):50-53.
[2]马海涛.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成果名称: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成果完成人:
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成果完成单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等级建议:
二 等 奖
推荐单位名称(盖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时间: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成果科类: 工 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类别:教学改革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 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申 请 人 及 简 况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李庆宁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10学时
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
陈长江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15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陈彬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00学时
参与项目实施
熊绪
副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80学时
参与项目引进
朱春华
高级工程师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8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着提高.
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 "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万元,购置电脑,安装船舶设计软件.2018年6月再投资200余万元安装"tribon" "sb3ds"软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
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了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与锻炼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船舶产品生产设计,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产品,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企业文化中教学做合一,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4,实现教学与生产双丰收,学校与企业共受益.XX年佳豪公司从工作站直接招聘技术熟练的学生40名进入佳豪公司工作,现在大部分学生已成为项目主管,为佳豪公司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先后完成了中国远洋总公司南通中远船务分公司350人生活驳船,振华港口机械公司1200吨,3000吨浅水铺管船,南京武家嘴船厂1080teu标准集装箱船,长航宜昌船厂8000吨多用途船舶等共230个分段,近8000张图纸的生产设计,设计产值150万元.图纸已全部用于企业生产,得到了厂家的高度赞扬.
2,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2018年,工作站又引进了佳豪公司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专家,计划对学校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开展实船生产性实训,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等专业,形成以点带面的专业化,系统化.
通过改革与实践,专业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船体识图与制图》课程被评为11年省级精品课程,编辑出版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训指导》,《船体放样实训指导》教材,发表了人才培养和实训教学论文三篇,对船舶类国家示范性建设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在该模式的影响下,全院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办学,全院船舶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以上,毕业生获得企业的高度赞扬.实现了与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体系.
2,工作站的实船生产实训为学生提供了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教学平台,图纸用于企业生产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收入的一部分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
3,显着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物理学科 建设与改革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紧缺人才。随着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教育模式必须转方式、调结构,跟上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并能为新兴产业提供急需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物理学科目前存在着学科建设应用性成分不明显、高职特色不突出、“双师”素质教师匮乏、教材滞后、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与当地产业结合、与企业挂钩的实训模式更是没有体现出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物理学科建设也要围绕新兴产业进行改革。
二、物理学科建设与改革的重点
1.学科指导思想,包括高职教育物理学科建设如何融入新兴产业发展内容,如何与区域经济建设密切结合问题,如何进行前瞻性人才培养,如何转方式、调结构,合理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研究,特别是注重教材差异化建设,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不断渗透现代装备、新能源、新光源、交通、环境、信息网络等研究领域的内容,将物理学科置于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上。
2.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突出高职应用性特色,为学科优势发展奠定基础。
3.解决好平台建设问题。要配齐学科发展配套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搞好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为科研成果向企业推广和产业化做准备。
4.解决好学科队伍建设问题,包括物理学科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问题、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建设问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问题、“双师”素质结构、团队的学术水平及学术研究问题。
5.完善学科项目建设问题,包括教科研项目与课题、优质课、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优质资源开发、优秀教学论文等。
6.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三、物理学科建设与改革具体的实施办法
1.学科理念的现代化。在加强“三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2.教材内容的案例化。高职物理学科的教材内容还没有完全摆脱抽象的理论知识、公式推导等,所以教材的改革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职业特点,删繁就简,够用为度,引入新知识、新内容,每章节后编写一些实际案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3.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经典理论的整体性与现代科技的合理取舍,充实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中的应用。在夯实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物理知识的拓展与更新。
4.教学重点的职业化。在保证各专业方向所必需的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对课程内容作分块删减,重点讲授与职业关系紧密的相关部分,对于一些关联不大的章节内容可少讲或不讲,物理实验的侧重点也不同。如土木工程、机械专业对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方面要求比较高,力学部分尤为重要。
四、物理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创新点
1.通过凝练物理学科研究方向,更加突出高职教育应用性特点,体现高职育人特色。
2.通过学科队伍建设,打造新型师资团队,改变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加大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力度,带动教师双师素质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通过搭建学科平台,完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配齐学科发展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保证师生实训顺利开展,保证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4.通过物理学科建设研究,能够更加清晰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特点,形成系统理论,并为其它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总之,物理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是不可偏废的,但物理学科必须进行改革,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课程观,要紧贴就业市场,为学生的职业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炳元 文春帆 物理(电工电子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任长松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牟大全 物理教学艺术与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美术系位于学府大道校区,轨道交通、公交干道汇集于此,航空、水路、公运、铁路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选择。美术系现有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24人,有重庆市名师1人、市优秀女园丁1人、市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时,在四川美术学院、美国马里兰州大学以及法国、韩国等聘有客座教授。现开设有美术学、美术学(中国画与数字艺术)、美术学(插画与三维动画)、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美术学(应用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学生1472人(其中,先后赴韩国交换学习学生22人,赴中国台湾交换学习学生4人)。
美术系专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充裕,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业教学场地面积154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近2000平方米;有专业图书、画册、期刊、光盘和软件共计4000余册(件);有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30余个;现有市(校)级教学团队共5个、精品课程共6门,承担了教改项目共25项,获教学成果奖共11项;有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共2个,承担了市(校)级科研项目共近50项;教师的作品和论文参加市级以上展览和公开发表近700幅(篇),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100项,教学论文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教师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著)教材、作品专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被全国20余所高校选用,共出版10万余册。
美术系学生作品在众多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美协‘未来之星’大奖赛”、“重庆•长江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赛”等赛事,获奖共近60项、省(部)级奖200余项;同时,美术系每年都要举办“学生作品年度展”、“毕业作品展”、“学生社团作品展”等专业赛事,并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高校服装专业优秀毕业作品联合展演活动,中央二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美术系学生工作以“抓常规、浓学风、重规范、强素质、促就业、创品牌”为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围绕专业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夯实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争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论、有理念、有理智的美术学子,促进学生情商培养和提升,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广告公司、室内装饰公司的设计总监、项目经理和业务骨干,有的成为了基础教育行业专家并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术教学竞赛中获奖。近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二、2016年拟招生专业介绍
公共艺术 [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对室内外空间进行装饰艺术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构成基础、建筑基础、数码图形处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图与测绘、手绘效果图技法表现、工程概预算、工程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装饰雕塑、3d场景漫游、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到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从事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住宅空间以及园林景观等设计工作,也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术学[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透视与解剖学、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风景、雕塑、传统油画语言、油画风景、素描人体、油画人体、具象写实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照相写实绘画语言、综合材料、综合创意、当代艺术思潮、工笔花鸟、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写意山水、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考察等。选修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美术教师公招应试技巧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编辑、艺术机构管理,以及美术宣传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商业摄影、插画设计、网页与界面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动态广告设计、型录设计、书籍设计、文化海报设计、设计概论、世界平面设计史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场商品陈列设计、网页及新媒体设计、商业摄影及设计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效果图表现技法、服装设计思维训练、成衣设计、立体裁剪、服装材料与面料再造、创意服装设计、时尚摄影、针织装设计、化妆造型、服装展示设计、平面纸样结构、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具备设计造型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适应服装服饰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从事服装、服饰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等工作,也能在相关时尚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录取规则
1.考生体检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2.重庆市考生认可重庆市统考成绩,其它省(自治区)考生认可我校组织的美术专业校考成绩。
3.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3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总分×70)排序,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2016年招生计划(暂定)
专业名称
重庆
三校生
美术本科(非师范)招生计划
备注
重庆
江西
山东
陕西
山西
福建
广西
美术学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请转专业;重庆三校生限招服装设计与工艺类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艺术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视觉传达设计
(时尚艺术)
10
27
8-10
[关键词] 职教 会计教学 课程改革
一、我国高职教育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型,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我国近1200所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这块仍有其不足,主要体现在:
1.片面强调理论的系统性
高职教育姓高,因而在我们教育者的观念里应该是向本科靠近,搞本科压缩型,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重理论轻实践。
2.课堂教学与会计实时政策脱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财税部门年年都有新的税制及会计政策出台,而高职院校的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其总是跟不上时事,加之教学中的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对适时政策敏感性不强,大多不会主动将教学内容与当下适时政策做调整来教给学生,因而往往造成学生所学内容与时事脱节。
3.课堂教学与会计岗位实践脱节
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所有高职院校会计系学生只能被困于学院的模拟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无论是所编实训教材,还是学校提供的实训场地,都与真实的业务存在一定差距,缺少真实业务流程及业务往来的立体感。加之会计实训教师本身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有限,实训与实际脱节,与实际会计岗位脱节,以致达不到教学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学生跨出校门仍需在师傅的带领下从事实际会计工作,加大了企业的上岗成本,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造成毕业生就业难。
二、国内外课程改革模式
关于职业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在此已做过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其各国都有自己的特点。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CBE模式,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其课程开发思路是从职业标准出发,对实际工作、专项能力分析迁移到教学分析进而开发教学课程实施教学,课程结构为能力矩阵型,专项能力6~30个组成,综合能力有8~12组成,其特点是专家进入学校,确定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培养目标,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它打破了以传统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职业能力;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末,其课程开发思路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行为、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学习领域,进而以工作项目实施教学,其学习领域的课程分为学校课程和企业培训课程,学校课程为文化课加3门职业基础课加10至20个学习领域,企业培训课程为按培训条例分为基础培训、分业培训、专业培训;其特点是以企业为核心,注重实用性,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成本高;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模式,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其课程开发思路是对职业标准进行分析,开发出标准化的单项能力教学模块实施教学,其特点是灵活性好,适应性强,培训目标明确,适用于短期职业培训,职业导向。
三、我院会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1.调研阶段
高职院校姓高名职,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应当是培养高等技能职业型人才,应该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针对具体职业提供的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给职业教育改革指出的一条发展之路,也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期望。我们物流经贸系的会计专业一直是我院的主打专业,是学院教研教改的重心,我们结合我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借鉴了兄弟院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做了如下会计教学改革:
2007年,我们系开始着手会计课程的开发,我们走访和调查了物流等各行业企业、专家、往届毕业生,调查的内容涉及行业发展的特点、现状、发展趋势及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会计人员岗位需求状况,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职业证书,目前会计专业学生最需要解决的突出的知识缺陷,征求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结合其他学校课改经验,讨论、思考我系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酝酿会计教学改革,进行教改前准备。
2.教改实施
2008年我系教改全面启动。我们按照会计职业标准结合上年调查情况,从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重新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素质、能力、知识结构、毕业标准;对课程的设置,我们着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会计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按实际工作对会计人员的各方面能力要求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职业拓展学习领域,公共学习领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应用写作、实用英语、心理健康、现代礼仪等,专业学习领域开设出纳、往来、存货、工资、资金、成本、利税、报表、预算等十个岗位会计课程,职业拓展领域开设审计、营销、统计、个体工商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及非盈利组织会计等课程。
对于专业学习领域的十门课程的开发我们是这样做的,我系几位骨干教师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出发,依据各岗位对会计人员能力要求,以会计工作任务为导向。首先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将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所进行的活动归类成不同的行动领域从而确定相应学习领域,将相应的学习领域转化成以上十门学习课程。此十门课,市场上没有现成的教材,由我系几位骨干教师共同研讨,分工编写。我们的教材思路是将课堂中学生应掌握的内容,以工作任务的形式设计成几个学习情境,其包含工作任务、资讯、知识点、知识链接、理论练习、实训,教材之外我们对每个学习情境均附设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授课计划、学习情境引导文设计,以便老师教学中把握,全部教材开发于2008年初步开发完成。
3.教学实施
2009年我们将开发的十门教材在我系会计0801~0805班全面试用。老师借助教学情境描述、授课计划、引导文向学生授课,课堂中按照教学情境中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校本教材、使用工具、对学生、教师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按照对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估的设计、要求及教学计划和引导文实施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求先下达任务,依次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教学。在课堂中一改往日的传统教学方法,变原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为精讲多练,强化实践性教学训练。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与协调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估自己”。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为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我们在教材实施过程中注意及时收集相关反馈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使用系列教材的老师研讨,集思广益。将教材每一情境设计的不足及所涉及的国际、国内最新会计准则和动态,都及时在课堂的内容中予以修改和补充。课堂或课下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更具体、更适用。
4.改革效果
通过这一教学改革,我系的软硬件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模拟实验室、实训教学器材的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系教师的研发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教学的角度更广、水平更高,教师的团队精神、钻研业务的精神更强。教学论文、教学课题、教学成果级级攀升,得到了学院的肯定,同仁的赞许。课堂教学中,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明白每次课每一个情境自己要做的事,所需完成的任务具体明确。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兼顾,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所学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加强。老师能及时与学生沟通,讲解要点,疏通难点,把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保证了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反响较好;通过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的情况反馈来看,基本实现教学与会计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预计这批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能力将大大提升,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5.改革展望
我院的会计教研改革尽管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成绩是过去的,为进一步完善教材,我们教研组的老师打算召集使用教材的教师召开一次研讨会和试用教材班级学生代表座谈会,利用暑假下企业征询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走访兄弟院校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预计今年低再次修改,立项申报出版,向社会推广。
参考文献:
[1]阳德盛.会计专业传统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商业现代化,2007,(2).
[2]丁呈敏.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会计之友,2008,2(中).
[3]向丽.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构.职教论坛.
[4]桑向荣.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校企双向全程介入“2+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且办得红红火火。而许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了生存先挂牌招生,其教学计划却未经过调研制定的,或将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照搬过来用。部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专业实训实习管理不到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办学质量不佳等问题。电子商务专业应为地方经济服务,只有将电子商务本土化,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溶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才能办好电子商务专业。笔者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积累有一定的专业建设经验,试以我校如何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为例进行探讨,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开办于2000年,专业建设从零开始,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注意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技能型人才。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走向一条科学办学的道路。
一、 明确培养目标
在开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制造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从事企业电子营销、客户服务、网站建设维护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技能应用型中初级专门人才。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有:掌握市场营销、财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地利用Internet获取商务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具有商品推销与广告策划的能力;能够进行网上交易、网下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维护。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1.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建立高水平、示范性“双师型”队伍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师资队伍建设是增强办学的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专业课教师28人;高级教师16名,中级教师16人。外聘教师3人,占专业教师比例为11.1 %;“双师型”教师19人,占专业教师比例为76%;专任教师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我校电子商务专任教师创新创优意识强,教学水平高,能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90%以上专业教师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能力;每人每年能够坚持撰写两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以科研促教改、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2.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制定了教师长、中、短期培养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培养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近三年,学校选送该专业教师63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各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师资培训;同时派出专业教师42人次分赴本地知名企业事业单位学习实践。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
1.科学制定实施性教学方案
本专业针对每届新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调研及论证的结果,认真制定年度实施性教学方案,使教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市场。专业实施性专业教学方案以《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教学方案》中的《电子商务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结合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要求,设置课程,整合知识内容,突出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培养。
2.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探索校企双向全程介入“2+1” 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全程介入“2+1” 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学生校内两年学习和企业一年实习两个阶段的校企双向全程介入“2+1”培养的方式。在整个三年学习时间内,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培养不断线。整个过程采取分段教学、模块训练型课程模式,逐渐由基础向专业发展,它分为基础课程学习、专业学习、专长学习、企业跟岗、顶岗实习四个层面。在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实现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校企共同开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即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技术课程模块、企业运营课程模块、职业发展课程模块。根据国际职业教育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教学一体化的方法。
3.课程实施重成效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实践性。一方面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另一方面优化组合实践性教学课程。专业技能训练围绕本专业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同时提供各种机会让在校学生有深入社会、了解现实、接受锻炼、获取实践经验的机会。每年分层次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校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技能节活动,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座。以赛代练,以练促学,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四、加强实训实习教学管理
(一)实训制度与实训设施。职业教育中关键是实训教学,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训教学强调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这样才能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人才。目前,本专业的实训设施齐全,拥有商贸自治区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1个,“十二五”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此外,我校是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点,学生可在本校实训基地参加电子商务员、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操作员的职业资格考试。本专业的实训室设备完好,实训场地能满足学生实训工位的要求。
(二)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专业教师编撰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指导书,做到实训有计划、有总结,实训结果有检查、有评价。科学的实训教学管理机制保证了实训教学的落实,学生技能水平很快得到提升。
(三)注重实践体验,完善教学实习管理
1.教学实习管理规范化。专业部负责安排教学实习,做到实习前有计划、有动员、有协议、签订安全责任状;实习中做好过程的督促检查与管理记录;实习后及时总结与评定,使学生实习管理规范化。
2.强化实习与教学的联系和互补。要求学生每月回校报到一次,带回在企业实习期间学到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全专业师生面前进行演示并讲解,通过交流学习,使本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不断增强更新,做到实习与教学相结合。
四、 多元化、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进程
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建立起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的合作方式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集团化办学、实训基地共建共赢、职业资格认证、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学生实习就业接收等。
1.与企业密切合作办学
先后与区内外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真实工作过程,推进校企合作进程,创新“校企双向全程介入2+1”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
2.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与多家知名商贸企业和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满足了学生实训的需求,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为企业培养了充足的后备人才。
3.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专业建设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以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研讨会主要任务是研讨专业建设,整合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等。
多年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结下了累累硕果:近三年,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人次,获自治区级以上奖励13人次。2012年该专业学生参加2012年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广西赛区总决赛获团体三等奖;参加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获得三等奖。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的四个重点支持专业建设之一,形成了以其为核心,带动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等专业和谐发展的专业群。电子商务招生就业进出两旺,毕业生分布在区内外及南宁市100多家商业、贸易、物流服务等各类企事业单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审计模拟实验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经管学院)目前开设的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属于集中教学实践课程,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的资料,运用审计的原则和方法,自主实施审计程序和步骤,进而培养学生洞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理解和运用所学审计理论知识提供模拟实务操作的平台。本文对会计学专业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定位及目标、教学改革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还有未来进一步的建设规划逐一进行探讨。
一、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定位是:面向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属于集中实践教学部分,因开设在第7学期,因此,教师面对的授课对象为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
本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学生能够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的资料,运用审计的原则和方法,亲自进行审计程序和步骤,进而培养学生洞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
2015年度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组(以下简称课程组)成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建设,成效良好:
(一)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及实施效果。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日趋优化。本课程主要是对审计实务工作中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到审计计划、实施、报告的整个过程开展模拟操作,以使学生在实验环境中模拟操作审计业务,从而间接接触实际、认识实践,进而提高审计实务工作能力。
本课程体系在本年度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2015年度,课程组为学生选定了2015年经过更新的一本公开出版的实验教材《审计模拟实训教程》,通过对该教材的使用,使经管学院会计学2012级的两个班的学生在为期2周的实验课程学习期间进行了内容丰富、安排紧凑的实验学习,取得了较大的收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导论: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组织、步骤、数据等内容。(2)被审单位资料:主要包括被审单位基本资料、被审单位会计资料(如财务报表、总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账等),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认证资料、红字发票备查文件、纳税申报表、重要合同、银行对账单等)。(3)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的编制、风险评估工作底稿的编制、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的编制等。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的编制内容多且难度大,主要包括:①控制测试工作底稿的编制,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工作底稿的编制;②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的编制,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等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的编制。(4)完成阶段工作底稿的编制。
本年度授课过程中,选用了版本更新、内容更适合的最新版实验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优秀。
(二)教学形式、方法改革及实施效果。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还根据本届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主要有: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教师预先将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分割,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并提供适当的线索,由学生个人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和线索以任务为中心自行寻找任务答案,之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评判对错,总结好的思路和经验,梳理、提炼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2.启发式问答教学法。本课程的教学中也常采用启发式问答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开展创造性、趣味性、延展性的启发式提问,从而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启发式问答的教学方法需要就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作精心设计,强调通过开放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不只是引导学生思考预设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寻找开发更有趣、更有意义的问题,鼓励、支持学生在思维运动的锻炼过程中养成探索、发现新领域、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思维习惯。
3.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教学法。本课程教学中还采取了引导学生自主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炼、总结,以达到提炼理论、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的目的。在此种方法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和点评。引导学生分阶段做相应总结提炼并讨论、交流,之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厘清各个章节的学习重点,剖析遇到的难点,学会如何将前后章节融会贯通,做到脉络清晰。
课程组教师在运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同时,积极探索使用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效果良好,学生表现出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与学互动良好,教学任务能很好地得到完成。
(三)考核内容、方式的改革及实施效果。本年度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考核是由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实验报告进行评阅,并结合学生平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考勤、案例与课堂讨论、阶段性任务作业提交的及时性),对每一位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综合评定成绩。本年度本课程考核过程中,由每位学生个人独立提交作业,改变了以前年度由3―5人为一组,按组完成并提交作业的考核方式。这样,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每一阶段的实验任务,其中包括需要担任不同角色而完成的各个任务,从而提高了本课程实验的难度和实验作业工作量。由此,使学生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提升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务操作问题的能力。
上述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良好。通过撤销以往分组完成实验,改为由每一位同学单独完成全部的实验内容,有利于对个人的实验成绩做出更加准确的评定,但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适当减少总体的实验任务量以避免因任务过重而影响实验效果;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同时可能会减少学生“思想碰撞”产生“智慧火花”的机会。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可以考虑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将实验任务分为个人独立完成任务和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两种,个人任务可以是审计案例分析或者其他相对独立的实验任务。小组任务可以是需要相互协作配合完成的综合实训任务。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综合两种方案的优势:通过个人实验任务成绩考核督促学生提高自身独立完成审计实务操作的能力,培养工作责任心;通过小组综合成绩考核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解决综合问题。这种综合考核的方案可以考虑在今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实施。
三、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虽然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在本年度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本课程教学与实验内容相对于教学时间(目前为期2周)来说时间较紧,需要更合理、高效地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解决措施:课程组成员进行研讨,讨论使本课程教学活动开展更高效、高质的改进方法。第二,本课程有待使用审计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措施:审计教学软件比较昂贵,课程组会继续通过本系领导建议学院在适当的条件下购买高质量的教学软件以提升教学质量。第三,课程组关于本课程的教学数量不多。解决措施:积极鼓励主讲教师与课程组成员发表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论文。第四,网上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1)本课程相关网络资源有待进一步丰富,例如文献、图片、案例、学习视频等。解决措施:发动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力量,搜集、整理、筛选、录制并上传网络。(2)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尚不能做到实时互动,如实时答疑交流、学生各自提交作业等。解决措施:可以考虑申报本课程的网络课件,在网上进行建设,并实现对每位学生的教学管理效率与教学质量。(3)学生在网上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待提升。解决措施:布置相应少而精的课余任务引发学生探索学习。
四、进一步建设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计划
审计模拟实验课程下一年度计划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建设和改进,以期增进本课程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多受益:
(一)教学资料建设。(1)配合目前使用的教材,编写相关学习辅导资料。(2)搜集和设计相应的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习题与资料,并上传网络。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设。(1)争取经管学院的支持更新审计教学软件,使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内容时代化。(2)针对更新后的教学内容,在总结讨论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与学习本课程更恰当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3)进一步开展网络资源建设及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网上实现课前资料的准备、课中教学资源的运用以及课后的答疑与交流。
(三)教学质量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继续完善现有的听课制度和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考评制度。努力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成果积累。课程组非常重视教学成果的积累,计划在课程组目前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申报相关的教改课题,发表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论文,组织编写教学案例集和实验指导书,积极争取积累更多成果。
(五)师资队伍建设。(1)继续支持和鼓励课程组教师外出交流、进修和深造,开展学术、教学交流活动,学习名校先进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经验。(2)引进、补充新的课程组成员,优化课程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保证课程组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六)网上资源建设计划。继续加强对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给学生可供自主学习和拓展视野的平台:(1)将进一步整理完善后的课前准备资料、课中使用资料、课后的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教学改进的相关资料上传网络;(2)将进一步更新后的授课案例上传网络;(3)将主讲教师部分教学录像和学生实验图片上传网络;(4)搜集相关图片资料并上传网络;(5)补充更新相关文献资料并上传网络。
五、结束语
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对于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专业必修的实践类课程,是学生从学校的理论学习到校外工作实践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探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模拟实践锻炼中主动探索之前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自觉对先前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协作能力,是课程组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对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在2015年度教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的同时拟定了解决措施,提出了下一年度建设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计划,以期将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得更为精彩。S
参考文献:
[1]马春静.审计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王晓峥,马施.审计模拟实验室建设探讨[J].审计研究,2013,(06).
[3]刘世全.基于实践核心的审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3,(07).
一、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待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1]。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我们一般把新教师刚入职的前几年看作是专业成长的关键期,而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从一个熟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所以专业化发展是体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由一个新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2]。前期有研究者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但比较缺乏幼儿教育实际工作经验,因而缺乏相应职业技能技巧”[3],还有提到现有教师在总量、结构、职称以及科研水平等上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所在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调查研究,结合对同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殊性缺乏了解,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缺乏。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专业扩展而大量补充进入的新教师,大多是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理论知识储备远远多于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这些新教师即便是工作以后,他们到幼儿园参加观摩、听课、调研、实践的次数和时间还是较少,因此他们在自己担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会习惯于按照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特点来讲授课程或组织活动,而很少站在教师教育的高度来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
(二)部分教师的角色调整与适应不良。学校升格后,由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必须面临着角色的调整和适应”[4],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习惯于遵循原来的教学模式,重视上课、备课等教学常规工作,没有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幼教机构进行教育科研,对目前不断更新的学前教育观念和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获取和消化吸收,还没有完全实现角色转换,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三)职后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由于学校刚升格,各种培训渠道还没有完全畅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总的来说还是较少,整个职后培训的形式也显得比较单一,除了专家教授讲学外,无非就是让教师到其他高校接受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多数偏重于宽泛的理论,实践操作性不强,职后培训未能真正的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呼唤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有区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在幼儿园、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强调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因此其实践性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具有坚实的学科理论素养和丰厚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技能、素质并重,保育、教育、研究兼能的新型幼儿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摆在高职高专院校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以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师资入口关,实施“人才工程”,构建合理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关键,为了改变学校师资总数不足以及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近年来学校一方面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坚持高学位、高水平的标准,严把师资引进关,重点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才,同时学校鼓励原有的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和学历提高。学校采取重点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和引进了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教授或博士。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工程”计划(包括名师工程、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学科专业带头人计划、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加大投入和设立优惠的条件,开设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博士、教授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在岗位设置、师资调配、职称评聘等各个方面保证重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一支信念执着、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正在形成。
(二)学校加大软硬件投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的保障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完善,尤其需要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系统。学校升格后,继续加大教育资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强了教师办公室和计算机教室的配备、扩大了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开展校园网站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同时学校配备了教师和后勤办公平台、教育教学信息平台、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完善图书馆学前教育类电子图书资料建设,并且学校购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使用权限,校园内免费向师生开放,为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平台,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前教育发展最新的政策和理论、课程改革的动态,同时还可以展示和交流教研活动,共享教学论文、教学讲义、优质课例等教学资源。
(三)以校级科研中心为平台,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投身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为了极大的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相继成立了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川西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中心下设置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研究室、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农村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室等,学校还相继出台了《四川幼专科研项目奖励细则》和《四川幼专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觉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提高。一方面规范了学术委员的审查与评审制度,对课题申报、优秀学术人才的评选等工作进行严格审议,杜绝了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保证了学术活动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心组织高职称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青年课题,尤其鼓励教师申报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题项目。科研中心积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带领教师深入幼儿教育基地,观摩和探讨幼儿教育热点问题,如:蒙氏教学法、体智能游戏、幼儿早期阅读的训练、奥尔夫音乐等在幼儿教育机构开展的情况,鼓励教师探索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