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旧城改造论文

旧城改造论文

时间:2022-12-03 06:40: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旧城改造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旧城改造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片区;工业遗产社区;针灸效应;旧城再生

1、谋求出路――工业遗产所在历史人文地段再生改造的背景

长期以来,国内旧城更新领域都试图用“功能划分明确、空间秩序井然的一套规划方案”来达到一种理想的终极目标。即使有一些针对工业遗产或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往往只是从商业价值出发进行开发利用。但是这种强调物质空间,经济利益的规划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利益的整体性。因此,“城市针灸”这种新模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摸索而产生。它将会给旧城再生带来全新的方向。

2、现实困境――工业遗产所在历史人文地段再生的难点和特点

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和历史人文单位,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被人遗忘在角落里。因此,这些建筑本身和其周围环境,对人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是最大的消极空间,浪费了土地资源。

3、可行之道――城市针灸效应

城市针灸是一种“催化剂式的”小尺度介入的城市更新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小尺度介入,激活城市潜能,带动周边环境的持续性发展。小尺度的选取具有三个前提:第一点,改造地点、改造方式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点,具有扩大影响面和后续持续跟进的能力。

4、行动探索――以济源市奉仙观粮仓片区的旧城改造为例

4.1项目概况

(1)区位背景

基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位于黄河北岸,北隔太行与山西晋城相接,西临王屋山,南临洛阳,东接焦作。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城市,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具有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自古就有豫西北门户的称号。

(2)基地内部概况

基地位于济源市的老城区,距离济源火车客站1公里,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济渎庙500m。基地约6.48公顷,以北是城市的次干道――北海大道,西南方向是荆梁街,以东是民族路。基地内部主要是以回民居住为主,在西南还有一大片的废弃用地――粮仓,粮仓以北就是著名的奉仙观。

4.2对基地内部进行“辨症”诊断

所谓“辩证”,就是基础资料的搜集,以及分析和各方利益主体的关系与矛盾冲突点,从而概括、判断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首先对基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得出基地内部主要分为三大功能地块―具有回族特色的回民居住片区、历史保护文物奉仙观片区、废弃粮仓片区。这三个功能代表着基地的三个不同历史文化,但是这三种功能各自为章,没有相互之间的联系,导致消极空间的形成。

4.3梳理――架构基地矛盾体系

梳理是以城市针灸为导向的旧城更新方法中承上启下的一步,即对辩证阶段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筛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包含多种可能性当中进行取舍和博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同时根据不同程度和轻缓顺序对关键点和路径进行分级排序和系统架构,从而为下阶段的实际操作和分阶段实施提供依据。

在这个阶段我们最总是要确立基地改造的初步目标:

1)疏通基地步行交通,与城市步行系统建立有机联系。

2)清除基地滞后功能,引入与文化内涵相符的服务业。

3)考虑到基地丰富文化内涵,我们将规划改造目标定位“展现城市风采的文化门户和融汇多种机能的活力中枢。”

4.4 论治――小而灵活的改造方式

论治,又称为“施治”,是根据辩证以及梳理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小规模经济改造,是一种适应性改变,易为城市居民(或单位)接受并能参与到改造的过程中来。 这种带动居民自发性的改造能更好的带动下一阶段的改造。

在这个阶段,主要围绕改造第三个目标,主对奉仙观周边环境/废弃粮仓/空闲空地等主要节点进行改造。同时,考虑到三者之间所处的时代、地域和使用者的要求不同,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创造出相对独立却又有机联系的城市空间。

同时,随着奉仙观周边环境/中央集散区初步改造成功,打造成为济源市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一直,引导回族居民区逐步拆除违章建筑,改造成具有回族特色的民俗商业街。其二,恢复奉仙观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并打造成城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参观。

5、总结

城市针灸的运用于旧城改造,尤其是具有多重身份的旧城,将其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来寻找城市的顽疾,以具有实践性的小尺度设计手法来激发城市的潜能,以具有动态性的阶段性实施来促进城市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成本的减少和保持当地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可.复杂之道-探求一种新的旧城更新规划设计方法.第六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

[2]蔚枫睿智.基于“城市针灸”的旧城更新探索――以宜宾旧城滨江带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 .室内设计,2011,(1):59―64.

[3]张晓.浅谈“城市针灸”[A] .华中建筑,2012,10―0023―03.

[4]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5):7―11.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污水,移动流化床,除磷,升级改造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process,SCBP)又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reactor,MBBR),由挪威KaldnesMijecp teknogi公司与SINTEF研究所共同开发,目的是在原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提高负荷率、增加脱氮除磷的能力[1]。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悬浮填料生物膜处理工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均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当今水处理领域的热点。而A2/O工艺作为传统工艺,随着对脱氮除磷指标的日益重视,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造。A2与MBBR复合工艺在旧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可行性逐渐得到证实[2-4]。但是,现在大部分研究重点在于其脱氮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地去除效果,而A2/O工艺除磷效果不佳[5]。本文就在对该复合工艺在中试中的除磷效果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工程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1 原水水箱(water tank);2厌氧反应区(anaerobic reaction zone); 3缺氧反应区(hypoxic reaction zone); 4好氧反应区(aerobic zone)(MBBR); 5沉淀池(sedimentation tank);6硝化液回流泵(nitrification return pump);7污泥回流泵(sludge return pump); 8空气压缩机(air compressor); 9搅拌机(Mixer);10气体流量计(gas flow meter); 11转子流量计(rotameter);12阀门(valves); 13 曝气头(aeration device)

图1 试验装置示意图

(Fig.1 Flow chart of experiment devices)

中试规模试验工20m3/d。工艺流程图见图1,厌氧反应区接受来自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在该区域完成磷的释放;缺氧反应区,接收内部硝化液回流,主要作用是反硝化脱氮;浮动填料放在好氧反应区内,投加比例为10~20%,浮动填料为大连宇都环境公司生产的黑色纳米配方技术改性的生物载体,直径为10mm、高度为8mm的圆柱形填料,内部由三个翼板构成,外部布满凹槽,比表面积为500~1100m2/m3,密度接近于水,反应器底部安装一个微孔曝气装置化学论文,其主要作用是降解有机物,去除COD、硝化以及磷的吸收。

1.2 试验材料

试运行阶段采用人工配水,是由葡萄糖、淀粉、氯化铵、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铵、硫酸镁、碳酸钙、氯化铁等配制而成;正式试验用水取自营口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分配井。具体水质特征见表1。所用悬浮填料为大连宇都环境公司生产的黑色纳米配方技术改性的生物载体:直径为10mm、高度为8mm的圆柱形填料,内部由三个翼板构成,外部布满凹槽,比表面积为500~1100m2/m3,密度接近于水。

表1:进水水质

Table 1: Influent quality

 

指标

pH

COD /mg·L-1

NH3-N /mg·L-1

TN/mg·L-1

TP/mg·L-1

试运行阶段)

7.0~7.5

307~400

30.63~45.62

30~50

3.2~8.1

正式运行阶段

6.8~7.5

248~390

28.62~36.85

第3篇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R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旧城更新规划的价值取向对城市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旧城更新规划中引入城市策划有利于平衡多方利益,促进更新地块局部与城市整体的融合;有利于处理近期与远期关系,加快旧城更新的进程;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旧城更新规划模式进行研究,探求新的规划对策,以促进旧城价值的整体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高,进而推进旧城全面振兴。

二、旧城中心区的一般特点及做法

(1)特色。作为城市发源地,旧城中心区内集中了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特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环境以及古树名木,也集中了城市最古老的居民、商店、街区之间所建立的稳固的社会关系,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鲜明的传统特色是复兴中心区功能的重要资源。

(2)优势。旧城中心区一般位于城市区位核心,是传统商业高度集中区域,无论从土地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是从居民心理认同程度来讲,都远比其他地区重要。

(3)问题。旧城中心区土地利用强度降低,地区发展缺乏活力。低劣的生活环境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住房拥挤简陋、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匮乏、交通拥堵、配套设施不足、防灾抗灾能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历史文化特色缺乏系统保护,传统环境逐渐丧失;商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和商品档次偏低等问题使中心区功能面临衰退。

(4)做法。针对旧城中心区特点,采用“全面保护”与“推倒重来、大拆大建”的规划思路都难以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发挥旧城中心区的优势与特色。为此,我们提出“尊重民意、有机更新、新旧融合”的规划思路,理智对待现代城市发展需求与历史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通过尊重居民意愿、保护历史建筑、提高建设强度等方式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通过梳理道路交通、更新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等措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通过留存城市记忆、协调新旧关系等手法延续传统风貌,以此创造既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中心区。

三、实例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更新改造也不断推进,广州作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市中心拥挤破旧的老城区必须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广州市某区旧城更新改造重点项目,借鉴对以往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许多教训的反思,特别是要避免商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而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和破坏老城的文脉与肌理, 广州市政府决定在此工程中采取新的操作方式:(1)由政府主导、投资,没有开发商的介入;(2)由居民自愿决定回迁、外迁还是领取经济补偿,不搞强制拆迁;(3)建筑量在满足回迁住宅及配套需要的基础上,仅适量增加商业、住宅面积用于补偿政府投资,此外不考虑盈利;(4)改造后的空间和形态将延续老城的文脉和肌理,对基地中有价值的建筑予以保留。政府的开明态度与政策给了设计师鲜

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

四、旧城改造思路与规划设计原则

借用美国城市规划师哈米德雪瓦尼所说,“旧城改造应侧重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延续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内容”,才能带来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各方面协调、长远、可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1)贯彻阳光规划原则,实现全过程公众参与,改善基本生活环境。旧城改造的首要目标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改造意愿,从住房、交通、安全、卫生、环境、生态等方面入手,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要求,是穏定社会结构和延续场所感的前提。①通过民意调查,了解拆迁意愿。在旧城改造中,通过发放居民意愿调查表、进行社区居民座谈和住户走访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回迁、拆迁补偿方式及城市环境改善重点等方面的意愿,并将统计结果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采取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同时应在规划公示过程中,及时吸纳居民反馈建议,将公众参与扩展到规划全过程。②根据现状条件逐步改造,避免大拆大建。面对旧城区拆迁日益困难的形势,规划应针对地段的现状特点,运用保留、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避免大规模拆建对旧城区的破坏。

(2)调整用地布局,更新基础设施,复兴城市中心功能。城市功能定位是旧城中心区的发展核心,规划应通过对传统地位、未来规划、交通区位等条件的研究,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用以指导用地布局的调整;同时赋予其现代化城市功能,恢复城市的多样性,避免由于功能单一而使城市丧失应有活力。根据条件分析,规划确定永康旧城功能定位为:集特色商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休闲居住、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功能复合型中心区,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城市核心区块。

(3)延续城市肌理,构筑“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并存、互相促进的规划结构。空间结构是旧城区的发展骨架,其构筑应在满足城市整体功能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延续城市空间肌理,体现旧城区文脉精华,形成新旧融和的城市新格局。面对拆除与新建的矛盾和碰撞,规划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重新诠释,寻找新旧和谐的机遇,在调整用地结构的同时,构筑相应的空间格局,既满足了现代交通、土地使用、开敞空间等要求,又尊重了中心区的传统空间肌理,从而适应中心区现代多元功能要求,达到有效复兴中心区的目标。

五、设计目标

我们根据现场特点,通过多次讨论,逐步确定了项目的设计目标:三个价值体系兼顾并重。首先是社会价值。这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试点项目,我们应该顺应本项目创新性的开发模式的要求,探索岭南传统城区复兴的新模式。其次是经济价值。通过设计的高附加值,实现低造价、高品质的住宅建筑。此外,非常重要的还有文化价值。由于项目基地所处的特殊区位,其城市文脉肌理、历史文化因素应该得到重视,设计应在岭南地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层面上作出积极的思考和反应。

六、规划设计策略

控制适宜的开发强度和居住密度:以往的旧城改造,由于房地产利益的驱动, 开发规模往往失控,改造后高楼林立,给老城区的交通和市政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严重破坏了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本次项目实践由于采用全新的开发模式, 新建筑仅供原居民回迁,保证基本的居住需求,增设少量的底层商业用房来平衡项目成本,因此开发规模和居住密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打通开放空间系统: 充分发掘老城区、老建筑潜在的文化、历史、空间价值,优先建立连续贯通的步行开放空间系统,形成若干新旧建筑界面围合的“城市客厅”,并理顺区内车行交通,“激活” 市民生活。

融入岭南城市肌理:由于开发规模和居住密度的有效控制,规划设计得以控制新建筑物的单体体量与老城尺度的相适应,使之以群体组合方式融入老城肌理。

七、单体设计策略

新与旧的连接、融合:建筑布局上,保留建筑周边置入新建筑体量,组成完整的街巷广场空间结构。新建筑采用钢、木、玻璃、等材料,在比例尺度、组织划分和纹样色彩上与老建筑配合,新老建筑共同结合成一个融汇时代气息与历史信息的群体。

精心设计居住空间:由于新建住宅主要用于原居民的回迁,所以单元面积根据原居住面积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设计过程中我们不畏繁琐,精心布局,细分面积,争取做到功能合理、空间互借、小中见大,全部明厨、明厕,以创造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户型拼合方式便于灵活分配面积,入户阳台的设置把传统街巷生活立体化、空中化。群体组合关系在尺度上与老城文脉相呼应。应对岭南的气候特点,建筑群体梳状布局,楼梯间部位前后通透,加强通风采光,力求从整体上改善住区的小气候。

文化传承与创新:新建筑是传统建筑类型、建筑元素的现代版本;住宅延续基地原有建筑的肌理特征,形体处理为一系列有韵律、进退凹凸的小开间体量组合,细部精美,色彩上却采用谦和、含蓄的灰白色系。商业裙房在尺度划分、空间模式、色彩运用上与保留建筑相呼应,同时在结构方式、构造方式、材质表现等层面上大胆更新,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

八、结语

总之,在未来的城市发展竞争格局中,将日益形成崭新的竞争理念与法则,其核心内涵是城市以功能比强弱、以空间视优劣、以环境定胜负、以特色见高低。在旧城更新重新引入城市策划,有利于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直接效益与衍生效益的关系、外延增长与内涵提高的关系、经济效益与人本关怀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旧城全面振兴,实现旧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相互作用为标志的新的视觉文化,它以城市景观为主要载体,日

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文章从“城市街区”入手,通

过分析城市设计在公共空间的作用,进一步挖掘不同公共图像所

营造的城市氛围,从而总结出这种视觉文化的社会现实意义,提

升城市品牌形象。

The image of urban public space of the time is a new

visual culture marked with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which exert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all aspects of the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urban landscape. Starting from the “urban block”,

the article further goes into the city atmosphere created

by different public images by way of analyzing the role

urban design plays in public space. In this way,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is visual culture is summarized to improve

the brand image of the city.

一、城市街区的公共图像

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视觉图像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改变了文化交流方式。公共视觉图像(简称公共图像)冲击着语言文字艺术,并在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共空间图像”顾名思义是公共空间投射到社会群体中的视觉形象。公共空间既包含现实空间(如街道、广场等),也包含虚拟空间(如电视、现代网络空间等)。在这种虚实之间,“图像”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媒介物,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城市街区,由当地居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建造起来,是市民的生活舞台,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其视觉图像,演绎着城市的兴亡与变迁,呈现着城市设计和建设的观念和质量。

二、上海当代公共空间图像的分类

上海,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在历史发展中沉淀出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风格,面对全球城市的竞争,从盲目追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到重拾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城市地域特色,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特质作为城市公共图像的核心品牌资源之一被日益重视。

以街区为载体的公共空间图像主要包括:历史街区图像、商业街区图像、居住空间图像、创意社区图像。它们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变迁的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历史街区图像

改革开放以来,旧城改造,新商业圈崛起,老街区也面临着再开发的压力。如何协调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更新的关系,成为当代环境空间设计的新课题。

上海多伦路文化休闲街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位于四川北路商业街的北段,平面呈“L”形,街短而窄,路曲而幽(见图2)。多伦路的整体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也有西洋建筑元素。这里的居民住宅多为里弄建筑,即使光线、通风、卫生条件不及现代高层住宅,但里弄的尺度和邻里关系仍值得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人们羡慕不已。

2、城市商业街区图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都市商业街陆续进入“升级换代”大改造阶段,上海大力发展以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市级商业中心从“三街一区”(1990年以前)到“四街四城”(1995年),进而向“四街六城”(2000年前后)的格局转变。

淮海中路位于卢湾区,全长2.2km,因其集聚了种类繁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法国情调的街道环境,被冠以“高雅淮海路”的称号。从建筑特色上看,沿街建筑既彰显典型石库门样式,又带有现代气息,高层建筑穿插其中,体现出上海特有的大都市品位(见图3)。在景观设计上,分布着大小各异的广场,形成了空间序列的点,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给整个街道景观带来生机与活力(见图4)。在装饰设计方面,饱含欧陆风情,建筑立面上的欧式装饰艺术彰显现代装饰的尊贵与高雅,与现代主义建筑相交融,呈现出多元化的时尚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

3、石库门居住空间图像

说到住宅,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石库门建筑是上海近代历史文化的代表,它的建筑形式借鉴欧洲的联排式布局,内部保留着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洋风格。(见图5、6)。

瑞安集团早在1997年就提出一个石库门建筑改造的新理念:改变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它新的商业经营价值,把百年的石库门旧城区改造成一片充满生命力的“新天地”。新天地位于上海市卢湾区(见图7),设计上保留建筑外型、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引进新的生活内容,将几种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1、历史表皮和现代功能交融;2、建筑新旧杂交,迸发出艺术和创意的火花;3、精心设计的街道开放空间、重要节点、景观和公园,可以容纳和诱发多种多样的活动。

4、创意社区图像

自2000年起,大批工厂随都市化的发展而拆迁改建,政府鉴于老城区遗留的大量工业生产空间,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转变产业空间格局。

M50创意园位于上海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莫干山路50号,这里集结了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风情各异的厂房,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遗址。建筑改造和利用方面,在原有旧建筑上加以改造要比拆除重建更显历史韵味,厂房的钢结构与旧砖墙、斑驳的混凝土,让人感受到存在的真实与完美。整体布局方面,考虑到滨河地区与原莫干山路立面的形象重构,形成一条主要轴线,结合园内三条次轴,共同构成统领空间的基本元素。在不同空间节点处搭建骨架,形成丰富的点和面,利用点、线、面相结合,凸显有特色的地理形态特征(见图8)。M50自建成起,便受到众多艺术家的追捧,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以“上海时尚地标”为题,将其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并列为推荐参观之地,成为目前上海最具规模和有艺术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见图9)

三、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们看看这个城市,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城市结构的更新与完善,带动公共图像不断地发生变化。依托工业遗产转型的创意社区、赋予石库门生命与活力的新天地、推动城市功能升级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它们本质上都是历史的图像,却充分体现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态度。最具代表性的商业街区是大上海消费景象的集中体现,繁华与现代的气息留给人们无限遐想与渴望。

未来的上海仍在迈步向前,城市还在不断生长,人们不可能拘泥于前人创造的某一种特定风格,但已经形成的街区风貌也不会丢弃。对于一代又一代人来说,不仅要给旧街区注入新的生命,更要重视它曾经承载着的回忆,它有沧桑的历史,有活力的今天,也有不可预知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陈飞、阮仪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分类比较与保护规划的应对[J],城市规

划学刊,2008(2)104-110.

[3]扬・盖尔(丹麦)、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何人可等译,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3.140-143.

[4]王现玲,现代城市步行街的规划设计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10(7).

第5篇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旧城改造;地跳梁;混凝土护壁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近年来,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集中,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旧城区基本为上世纪60~80年代建设完成,无论是在整体规划上还是在建筑层数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旧城的改造就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对旧城区的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建筑与古建筑或者那些有特殊纪念意义建筑毗邻的情况,而且旧城区的土质也大多属于杂填土,因此适合采用预制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桩基形式。为了对其中人工挖孔桩的应用范围等情况进行讨论,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人工挖孔桩进行探讨,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 工程概况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工程为某公司承建的住宅楼,该住宅楼的施工现场位于城市的旧城区,并且与几栋具有特殊纪念意义,需要保留的建筑物毗邻,工程的地质情况详见表1。

表1 工程地质情况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对有关方案和模式进行了如下比较:如果采用条形毛石基础,虽然会降低施工难度,但是由于施工现场的杂填土层过厚,因此强度和变形均不能满足建筑的设计要求,故舍弃;如果采用沉管灌注桩,虽然能够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确保强度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但是该方法的振动干扰比较严重,容易对周围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稳定性构成威胁,故舍弃。因此,建设方最终决定采用人工挖孔桩作为基础形式进行施工。

3 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

3.1 对于单桩承载力的计算

在进行初期设计时,可根据以下公式完成对单桩容许承载力的计算:

摩擦桩:R =ηq A +μpΣq +L

端承桩:R =ηq A

在公式中,R 表示的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标准值;η表示的是土质的容许承载力随着桩端面积增大而发生变化的折减系数;q 表示的是桩端土质承载力的标准值;A 表示的是桩身的横截面积;μp表示的是包裹桩身土质摩擦力的标准值;L 表示的是各段桩长;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在按端承桩对嵌岩灌注桩进行设计时,要确保桩底部三倍于桩半径的范围内不存在洞隙、断裂带或者软弱夹层,并且在桩端应力的扩散范围内也不应存在岩体临空面,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岩石强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桩端岩石承载力的设计值。如果将基岩作为持力层,那么就需要在对桩身材料的强度和抗裂度进行验算后才能对单桩容许承载力进行确认。如果人工回填土的厚度较大,或者桩长超过了7m,就不需要再考虑桩周土的容许摩擦力。

3.2 对于构造的要求

人工挖孔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桩帽、桩身和扩大头,在成孔后,还要在桩身的外侧设置钢质或混凝土材质的护壁。一般来说,桩身直径应超过0.8m,如果护壁材质为混凝土,那么平均厚度应超过0.1m。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和上部结构荷载的不同,可以选择将桩直接打入基岩或是设计成扩底的型式。如果选择设计扩底,那么应将扩大头斜面的宽高比限定在1:2之内,将扩底的直径限制在桩身直径的2倍左右,且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具体数值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而定。如果持力层为基岩,那么桩端的进入深度应大于1/2桩身直径,如果为其它土层,进入深度宜为(1~3)D,且不少于1.0m。

直桩的桩中距一般为桩体直径的2.5~3.5倍,扩底桩的桩中距一般不应小于3d,且不应小于2D,桩身以及混凝土护壁的混凝土型号应≥C15,配筋的设置主要通过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参数而定,一般应≥0.3% ,并且要采用不少于8根的Ⅱ级钢筋。与主筋焊接成为钢筋笼的箍筋应尽量采用螺旋式8@200―300,,钢筋笼的长度一般应选为桩长的1/2,同时注意每隔2m左右要设置一道l2一l4的加劲箍,以便进一步增强钢筋笼的刚性。如果施工所在地为地震高发区,那么应该增加钢筋和箍筋的长度、直径和密度。

4 施工工艺

根据我国大部分城市旧城区的实际情况,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在确定人工挖孔桩的桩位后,可由1~2名工人完成单独桩位的挖土工作,每日的掘进深度应该以1~2m为宜。每日的掘进工作结束后,应该完成护壁的设置和浇筑,并于次日将内模拆除,继续掘进。如此循环,直至孔深达到设计中的要求为止。在成孔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对扩大头部分的混凝土进行及时浇筑,并在安装完钢筋笼之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成桩。按照上面的方法,每组每月大约能够完成4~5根桩的挖掘和浇筑。在扩大头部分的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可集中进行桩身的浇筑,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如果需要对采用人工挖孔桩是否合理进行判断,则应在全面开工前选择施工场地内地质情况最为复杂的若干个地段进行试挖孔,以便对土层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实际了解。如果有可能引发流砂或是流泥,或者桩距较为密集,则应隔孔施工。如果施工现场的土质为透水性较低的粘土、亚粘土或是淤泥,则可直接挖掘至扩大头位置。

如果流砂、流泥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在挖掘的同时浇筑混凝土护壁;如果流砂、流泥的厚度小于2.5m,则可以通过厚度为3mm、高度小于3m的钢护筒进行强夯法一次穿透。如果流砂、流泥的厚度超过2.5m或摩擦力过大,则可采用二节钢护筒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存在透水层,则可设置相应的排水管,以便降低水压的负面影响,在进行桩身的浇筑时再将排水管堵死。如果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中、粗砂土层,则可通过井点降水法来降低水位。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时,应该重点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土质较差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在扩大头的变径部分发生塌方事故,所以在这一部分应采用喇叭型护壁进行防护。在深度大于20m的粘土、有机质淤泥土层进行施工时,应设置通风机向井下送风,确保空气中氧气含量,如果施工需要照明,应采用35V的低压安全用电等,并在水泵开关闸上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的安全性。另外,要注意对井口进行遮挡,避免杂物落入而将工作人员砸伤。

5 人工挖孔桩的适用范围

通过对工程实践的总结,笔者认为人工挖孔桩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场地的土质情况可以用肉眼进行分辨,因此成孔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2)施工所使用的设备较为简单,对于场地和运输的要求较低,即便是在非常狭窄的环境中也能够顺利完成施工。

(3)施工对于电力的消耗较小,并且可以批量挖掘,施工周期较短。

(4)对于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小,并且桩底部为可以根据承载力的不同要求而随时扩大,灵活性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人工挖孔桩的桩长在理想情况下能够达到60m,在实际工程中也能够达到约30m左右的长度,对于持力层的要求也比较宽松。并且桩底可随着承载力的提升而扩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适应1000~10000KN左右的承载力变化。

如果地层中含有毒气,或者存在着内聚力C<0.08的粉土、淤泥、轻亚粘土,并且含有承压水,就容易造成流砂或流泥。尤其是在斜长、云母含量较高的变质岩、花岗岩地区,极易诱发流泥,若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与上面所介绍的类似,则应避免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形式。

6 旧城改造新旧建筑衔接处的处理

由于建筑专业和土地征用中对于美观性有着一致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审批部门都会要求新旧建筑之间最多只能留下变形缝的宽度,或者紧密的连结在一起。那些不愿意留出缝隙的改造工程经常会根据常规设计的要求放大脚的宽度,以达到寸土必争和美观的目的。对框架结构问题并不是十分明显,柱基和框架柱可以距离原有建筑物的基础的放大脚一定位置处设定,只需从柱子上挑梁,托起围护墙即可。

如果新建建筑为砖混凝土结构,那么传统的做法就是降低建筑物自重,将与之毗邻的建筑局部墙体改为轻质不承重墙,而新建建筑物从基础部分开始在每一层设施托墙梁和悬挑梁。但是由于在发生地震时,轻质墙体无法发挥出承重作用,并且会使工程墙体呈现出不闭合状态,降低整体刚度。挑梁设置过多,也不利于兼顾经济型,如果为了增加新建工程的抗震和整体性能而将轻质墙体改为承重砖墙,其基础宽度就会变得难以控制,并且挑梁根部会出现局部承压增大的现象。

图一基础挑梁示意图

从上图可知,p是外墙上部荷载传来的集中力,q是基础梁上部砌体形成的面线荷载,N是框架柱上部传来的轴力。h是基础梁的设计高度,此梁高度是根据上部结构传来的集中力p的大小而定。如果上部结构是砖混结构,p可能会很大,地梁h必须满足上部传来的p和q所产生的剪力和弯矩,一般情况下,四层楼以下可选择砖混结构;如开间跨度较大或上部层数为五层以上时,宜选用框架结构,可层层出挑梁,这样地梁的h就不会取很大。

根据目前的抗震要求,如上部结构是砖混结构的,在托梁上面应按规定设置一些构造柱以满足抗震要求,保证新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从地质情况而言,选用柜架结构时,应根据使用要求,e2值可相应加大,但又不能太大,外伸梁过大会增加投资指标,不利于兼顾经济型.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既考虑实用又兼顾经济更注意抗震安全。

7 结语

第6篇

[关键词]赣州旧城;中心区;保护更新;城市规划管理

一个城市是否有底蕴、有内涵、有可识别性、有个性直接决定着该城市的生命力与形象。历史文化名城均具有山城的灵活雄伟、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方正严谨的特色,城市空间布局形式可以留给他人一个直观的记忆,它是展现城市特性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城市外形几乎相似的环境下,维护城市特性的最直接可行的办法就是,保护城市内原有的历史建筑与环境。保护这个词也在与时代共进步。当人们不但更新个人思想后,开始增加保护的目标、方法、内容与对象。现在所说的保护历史说法,其实也涵盖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首先,城市的每个地方都充斥着现代的生活,其次,城市各处都散发着历史文化气息。现代的生活代表着现代城市不断引入新的事物和功能因素,而文化气息则是城市和谐、有序、平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怎样评判眼前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文化史,怎样分配功能因素与新旧物质已成为保护历史建筑可区分性的主要项目。

1.1 建筑街区质量不高

赣州旧城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的原因有两个。1,建筑质量不高。由于过多的因素制约,使得赣州旧城区的经济日渐衰败,在旧城区生活的民众大多是下岗职工和年长者,其中不少人都是依靠政府补助来生活。还有产权这类繁杂因素,导致旧城区的建筑未能得到修复,使得调查过程查出建筑质量不高的缺陷。2,除了较差建筑质量外,它还威胁到了历史街区环境,不少生产与生活垃圾就这样肆意的扔道路两旁,还有一些居民,基于有限的房屋面积,而未能购置相关的厨房设备,迫使他们需要在路旁做饭,这在抢占了公路空间的同时也毁坏了市容。

1.2 建筑街区外貌不齐

现在大批量建设的建筑物使得老城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从赣州的居民中得知,过去可以在郁孤台上远眺四周风景,向北一望无际的青山尽收眼帘,南望全是历史建筑。 可现在,虽然还能看到青山,去再也看不到历史建筑,放眼望去全是高达六层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时代建筑。时代建筑除了见到了郁孤台下,在还老城区内四处蔓延,不断抢占历史街区空间,使历史建筑存在的数目锐减。如果你在乡间小道上,忽见一座于昂楼耸立在眼前,是不是很不合时宜。

1.3 旧城街巷环境衰落

旧城区里面新建的建筑和其附近环境不和谐,他们的建立就损害了原始的街道立体空间的感觉。姚衙巷这个赣州旧城区内最有自己韵味的一个街道,不过在其向邻近的纸巷,只有部分传统建筑具有特性,无法在找到其它的与历史有关因素。此外,有的街巷就只留有虚名了,比如城东的 “寸金巷”,由于接近过去的渡口,获得寸金寸土的称号,可是现在就只有支离破碎的残破的坑洼不平的路面了以前的繁荣景象早都已经人去楼空。

2.1 功能置换历史建筑的利用

(1)笔者在攀高铺历史建筑群设计方案中,主要采用把攀高铺改成青年旅馆与茶室。攀高铺市场现在位于多个民居小院的中心处,有着较为宽广的屋顶建筑。热闹的菜市场与随意丢弃的废弃物破坏了四周的居住环境。于是将旅游作为该地域的主要发展设计方向,想到此地没有成套的休闲道具,加上市场上使用历史的建筑框架与材料,营造了不错的整体空间效果,于是笔者打算对攀高铺市场进行再生设计,把它打造成一个具有休闲气息的娱乐酒吧,为地方发展增加新鲜血液,这样还可方便本地老百姓和观光者。方案中酒吧要努力保持传统的结构形式,使用以前的柱网,只但是要另外增加天窗、玻璃外墙等,以便可以保护建筑,对空间做二次隔离,增加需要使用用的手工室与洗手间等设施,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增加流行元素。针对酒吧的特点,我们在市场北面的民居房修建成一个青年旅馆,该民居之前是一个织布坊,是一座木质的带有多层回廊结构的房屋,中心位置有一个方形天井,在本这类建筑在该地比较罕见。现在的民宅由于建筑质量不高,有不少房间闲置着,不过其外面的保护结构几乎核心的一样,还带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借助上述设计方案,将民居内部结构进行整顿加固和粉饰改造,再次隔离内在空间,使其具有卫生间和淋浴的实际效能,把它建设成一个青年旅馆,给方便游客住宿。完成这两个建筑的设计后,也会增加此地段四周的商业价值,为发展带来了新活力。

(2)改造姚衙前民居,方案将修建成民俗博物馆。正在被规划的地处东园古井广场西面的姚衙前七十一号的四周民宅;是赣南传统的天井民居建筑还未遭到严重破坏,且带有明显地域特色,并且还有二组建筑构成,形成一进一退的结构;内设二口天井,在进门的地方的门楼砖瓦,造型独特,巧夺天工。外部的维护的墙体将用现在材料玻璃进行外部墙体再设计,形成设计上历史与现在的融合。内部很多木构件例如梁架等结构都还如新建的一般,而对门窗这类装饰物的制作更是、做工考究,装饰性木雕的色彩尤为丰富。这系列民宅结合了很多民宅的惯有的风格,它的详细构建展示了客家民居的特有风格,那就是简单大方,而精美的木结构特点和修葺风格又展现徽派建筑的风格。特别是在进大门的东南拐角的巷子口,是姚衙前的特色建筑就是门前那颗古树。拟定推到部分违章建筑的建筑,完善传统民宅的原始风格,替换成具有最初的居住性能要素,重整立体结构,把它演变成民俗博物馆,以模型、图片和照片等方式来罗列赣州早期的节日礼仪与婚丧嫁娶等习俗,又在两做民宅的中部内院建设出很多方便群众参加的文化活动来增加市场人气。

2.2 郁孤台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案

在2002年,赣州市政府对郁孤台的周边进行了环境治理,在建筑的周边创造了优美的绿化环境。但经过笔者考察认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现在郁孤台下方的南面部位原有的建筑已经被拆除干净,所以就会留下大面积的空闲空间。而西津到章贡路周围的沿边建筑是复合的多层建筑,当人们在郁孤台站高朝南观望的时候,景观并不美好。而在郁孤台的北面,因为树木的遮挡让参观者的视线受阻,所以体会不到古诗词中悠远的意境,而且据观测从城墙已经不能看到郁孤台的入口给两者之间的相互辉映造成影响。

因此,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和要实现的历史建筑目标现状,笔者对郁孤台地区的周边建设提出策略性的方案:对于该地区的文化遗迹和历史传统建筑上,可以采用保留和功能性的置换并且以保护修建为主的建设新模式,争取做到对原有的建筑风格做最大的保留上开发研究新的建筑功能,让城市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结合前文和赣州旧城现状,本课题提出如下建设性意见。第一,将原有的广东会馆功能进行添加和设计;将赣州旧城历史文化的变迁进行展出成为展示性的博物馆;第二,将原有的赣州市电影院建筑改变为可以表演传统采茶戏、地方戏剧等展示民间特色的民艺剧场;第三,拆除影响美观的田螺岭路西段的老旧烂建筑,加强东段地区的建筑修建力度,对其进行经济功能调整使其成为现代化的商业街,方便旅游者消费和购物和客观望城墙。第四,为了尽快的恢复赣州原有的古城风貌历史景观,体现古城建筑的氛围,方案设立有代表性的历史标志建筑,一个是历史上盛名远扬的城墙外的接官亭,将其修建成为水上游玩和陆上游览的独特的连接点。第五;恢复原来的标志性建筑,让军门楼形成明显的另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的观赏节点。第六;对于郁孤台南侧的建筑,则是沿着等高线统一度量,完全依据该地区传统建筑样式重新建造新的商业建筑和旅游建筑。通过建筑上的高高低低的空间格局,唤起人们在过去登临郁孤台向南远望时看到的屋顶层叠起伏接连天日的城市景象。

2.3 百家岭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案

本课题规划选择了百家岭地区作为旧城更新中间阶段的主要设计方案。在赣州城区原来的地委大院东就是百家岭地区,其北面现在有市级的特殊教育学校,东面有繁华的八境路,南面则是紧靠章贡路。总的占地面积是三点三九平方公里,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是危旧房高度密集的地块之一。

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在白家岭地段的东侧大多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而西侧则是传统的一两层的居民建筑。而且在这些居民建筑中还有少量的明清时期特有的天井式民居建筑,剩余的建筑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平房,其建筑的质量和居住环境都是比较差的,居住条件需要及时的进行改变。因为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白家岭地区是不再其中的,所以对于风貌的要求和保护较低。

本课题对百家岭历史街区保护设计方案认为可以对区域内的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对重要的体现传统和历史的建筑则可以保留并赋予新的用处;而白家岭以东地区可以新建多层高大建筑与原有的建筑一起构成性能齐全的多层住宅区。而在这些新建的建筑底层则可以开辟百家岭路,让其拥有商业经济性能同时兼有历史文化游览散步的功能;对于百家岭路以西的地区进行建设,则是采用传统的民间元素和现代元素的融合,在传统的院落结构和天井组合模式中,大胆的添加更多的新式天井结构住宅。

2.4 姚衙前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案

姚衙历史街区是赣州的核心街区,也是河套老城区的中心区域。它是在群巷穿杂之中建立的,全长二百七十一米,宽约三米左右,与多个巷道都有联系并相通。因此连接了多数巷道形成了独有的赣州旧城区特有的街巷分布。而且其分布的面积范围大,小巷连接多独有风味,因此姚衙前街区已经被赣州市政府明确文件确立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保护重点区之一。但是和赣州其他历史保护地区一样,姚衙前历史街区也存在者人口数量过大,房屋建筑质量低旧、市政基础设施短缺、历史风貌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让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本课题设计方案采用了两个措施方案,一个措施方案就是推进政府的廉租房建设,让本地区的有困难的群众可以有新环境居住从而降低本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第二个措施方案就是有目的的设计规划导则,逐步的对房屋产权进行下放,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街区的住户在规划导则的指导下,对属于自己的房屋进行适当的修建。这两项措施可以分为建设的初期和中期的实践,当具有了一定的建设基础。随后就可以对姚衙前街区的空间环境进行治理和规划,让整个街区纳入完整的文化中心和历史行程中独有的文化散步街道。这样该街区的经济活力也将得到重新的焕发,城市更新也将加快。

而在推动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本课题采用的设计方法如下。第一,对设计规划导则内容的执行力加强。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类保护、适当保留、完成修缮和整治,也可以采用拆除的方式对街区内的建筑进行统一更新。第二,对姚衙前街现有的铺地材料、建筑的立面风格进行治理,将沿街现有的建筑功能中加入商业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第三,在街道的重要地区进行空间方面的环境治理,提升整个街区整体的历史建筑形象。

四、结语

赣州旧城中心区保护与更新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一定要立足于赣州旧城中心区的实际情况,既要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又要考虑到文化精神的传承;既要从赣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出发,同时又要满足广大市民的现阶段要求;既要着眼于城市整体规划发展,又要考虑城区局部特色的保留与改造;以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赣州旧城市中心的完善,才能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协调好各方面的冲突和问题,达到赣州旧城中心区保护和更新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地方志:

[1]江西省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赣州地区志,新华出版社,1990

[2]嘉靖赣州府志 1982

专著;

[1]吴良铺.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昆仑出版社,2009.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3]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M].科学出版社,2002.

[4]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期刊论文:

[1]朱明政.古建筑改造和保护―中欧古建筑改造保护方法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D].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2008.

[2]王树声.徐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2001.

[3]于珊珊.乾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0.

[4]张楠.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研究[ D].西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0.

[5]张继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延续古城历史文脉[D].南京林业大学.设计艺术学,2007.

[6]张晓荣.西安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历史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 规划与设计,2007.

作者简介:吴维(1982.12),性别:男、籍贯:江西,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文化研究

张洪(1964.12),性别:男、籍贯:江西,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客家文化研究

第7篇

他一生努力实践自己“谋万人居”的理想,中风之后仍不离讲台。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

居得其所

北京著名的南锣鼓巷东边,有一条名叫“菊儿”的胡同。20年前,这里实施了一项轰动一时的旧城改造工程,然而方案曾屡次被否,部分原因是这些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

最终,这项工作交给了当时戏称为“牛刀”级别的设计师吴良镛。

在和学生们前后出了近百张施工图后,一片青砖黛瓦的新四合院群在菊儿胡同中诞生,它没有传统“平地高楼”式改造的突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这些有着集中供暖、独立卫生间和上下水系统的低价小户型单元房,并没有阻隔搬迁之前大杂院的邻里关系。

其实,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良镛就对保存完好的崇文门外花市地区胡同与四合院进行了详细调查,在之后不断的研究和思考当中,“有机更新”的理念在他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在吴良镛看来,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改造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

他把“有机更新”比作在旧衣服上打补丁。补丁打得好,也不失为一种美丽。这种理念在国内外建筑规划界引起广泛关注,“菊儿胡同危改工程”也屡获国际大奖。

“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吴良镛这样向记者表达自己的情怀。

践行理想

今日的成就,与吴良镛青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有关。少时,他曾目睹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年日寇入侵,更是让他体会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

“入大学前夕,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大火毁灭了一个家庭,连狗的叫声都是呜咽的。”吴良镛告诉《科学时报》记者。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

1945年,吴良镛受梁思成先生之约,赴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先生推荐到美国学习,在大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深造;1950年,吴良镛毅然回国,从此再没离开清华。

“回国时正值钱学森被美方扣押,局势比较紧张。我经香港进步人士的帮助,从九龙辗转深圳回来。”吴良镛向《科学时报》记者回忆。

虽然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但吴良镛笃信,城市和建筑规划必须从实践中来。

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吴良镛至老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少年时代“谋万人居”的理想。

不过,在退休之前,他开始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做学问的学者。

1984年,他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1991年,他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

“我常在各地看到一些建筑,特别是一些文化建筑,根本没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在里面。一些城市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作为学者,吴良镛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

老而弥坚

“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病魔抗争中表现出少有的坚强。”老师林徽因曾由衷地称赞他。

虽已过了90岁生日,但吴良镛没有任何停下工作的迹象。

吴良镛的助手、年近古稀的清华大学教授左川感叹说,吴先生一辈子闲不下来。他中风之后仍坚持讲课,还带了七个博士生,每篇博士论文从开题、写作到修改他都亲自指导。

“他们给我拟了‘注意’,我总是遵守不了。”吴良镛“嘿嘿”一笑。

原来,自2008年中风后,吴老的团队有意识地减少他的工作量,但总是事与愿违。“现在身体恢复得还好,可以工作了,感到非常荣幸、非常幸福。”他说。

对吴良镛来说,业务学习、读书看报仍是必修功课:“我是《科学时报》的忠实读者。”

最近,吴良镛在读热销的《乔布斯传》。“我对他很感兴趣。他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我想从他的方法论中借鉴和学习一些精髓,看能否运用到建筑规划的方法论中。”

(选自《科学时报》)

【文本探究】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良镛的重要建筑理念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选材方面富有特点,在吴良镛的建筑成就方面,只选取了“菊儿胡同危改工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标题和开头都提到了“匠人营国”,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匠人营国”的看法和启示。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卡水表,控制器,低功耗,逻辑加密卡

 

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珍贵,社会越来越提倡节约用水。采用现在高科技术进行用水管理,已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并且已在很多城市得到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智能IC卡水表及收费系统,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技术,进行用水计量、控制和收费的系统。它实现先付费后使用的结算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抄表付费的用水方式,该表特别适合新建城市以及旧城改造。采用智能IC卡水表进行收费管理,可以彻底解决过去用水收费难的问题,省去了管理部门上门抄表、收费等烦杂工作;可以方便用户用水,买多少水用多少水,多买多用,不用管理部门进门抄表,免受打扰,满足人们安宁家居的要求。

1、智能IC卡水表及售水管理系统的组成

智能IC卡水表是一种新型的计量表,智能IC卡水表是以带有发信装置的冷水水表为计量基表,以IC卡为媒体,加装电子控制器和电控阀所组成的一种具有预付费功能的水量计量仪器。

IC卡水表售水管理系统,是要用户先到用水管理单位购水,才能用水的系统。IC卡水表及售水管理系统是由:IC卡水表、IC卡、读写器、售水微机、售水管理系统组成。见图1所示:

图1智能IC卡水表及售水管理系统的组成

IC卡水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系统中使用数量最多的部件。它安装在用户的用水管路中,主要起用水计量、显示和控制的作用。IC卡,主要功能是记录用户从银行或用水管理单位购买的水量信息,传给IC卡水表。读写器主要是完成IC卡的读写操作及与计算机的通信功能。售水管理软件是记录用户购水信息,完成计算机与读写器的通信等功能的软件。

2、IC卡水表的组成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第9篇

关键词:文脉;延续;再生;创造;历史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3-056-02

1 引言

不难看到在中国内地,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大片的城市区域与大量的城市旧有建筑被重新规划与建设,原有城市风貌被所谓的“现代式建筑”所替代。各大城市在整体风貌上走向了类似的发展道路――更高的高楼与更宽的马路。此进程中,简单的拆除新建所暴露的问题不仅是城市风貌特色的缺失,更为重要的是依托于城市原有空间环境所存在的包括风俗文化的流失。于是乎,我们听到了来自社会多个方面对旧区与旧建筑保护的呼吁。在保护与拆除的争论中,“文脉”一词逐渐走进普通公众的视线。

“强调建筑的文脉,在单体建筑方面,就更加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的一部分,注重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承连续性。……城市方面,注重城市文脉,即从人文、历史角度研究群体、研究城市。文脉,也是环境艺术的追求目标之一,它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2 文脉的延续、再生和创造

对于文脉,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新建筑与老建筑的联系、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文脉主义强调情感的平衡,在当下来讲,“即是高技术和高情感两个方面。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给每一种新技术配上一种起补偿作用的、加以平衡的反应,否则,人们就会感到一种由于高技术所造成的孤独感,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建筑和城市同样如此。当冷冰冰、代表着今天的科学技术的摩天大楼林立于城市中时,使城市的尺度远离了人的尺度,人们在城市中感到的是紧张和压抑。成千上万的人搬离了大城市,到郊区、乡村去居住,每天在大城市的高节奏工作之后,晚上回到家中才能放松下来;每周五天的高节奏城市工作需要每周二天的田园生活和娱乐来平衡。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城市的旧街区和商业步行街之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流逗留于此,而其高密度的人口也可以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人们聚集于此可以形成高度的情感作用,以消除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所积累的心理压力。

2.1 文脉的延续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方式脱离了人的尺度,人们的感情因素在其中被逐渐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建筑与人的关系、甚至建筑与建筑的关系所取代。于是人们便逐渐产生了对于城市老城区、老街区、老建筑的怀念,实际上是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融洽的邻里关系的怀念。城市老城区、老街区、老建筑作为老生活的载体,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消隐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近些年,旧城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保护在许多城市、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对文脉的延续。对老建筑、老街区、老城区的保护,不仅是对物质形态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非物质形态的保护,具体来说,就是对其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俗传统等的保护。

现代建筑在发展中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同质化与均质化,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的考虑。不同地区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俗风情与地域文化,这些是人们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文脉主义所提到的“此时此地”。如果不考虑上述的因素,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国际化,往往会产生对人们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快速车行交通为骨架系统的现代城市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城市步行交通空间,致使原有的交往空间被瓜分或者消失,人们的交往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从而产生出消极的情绪。

2.1.1 重庆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素有“小重庆”之称(图1),是老重庆的一个缩影:从水码头而上的阶梯,青石板路以及沿线林立的明清商铺都成为老重庆的记忆片段。在强大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地区大量的老建筑等基本上是一拆了之,取而代之的是柏油马路、立交桥、摩天大楼,这使重庆渝中半岛成为全中国建筑密度和平均高度最高的地方。原有适宜人体尺度的步行空间被摩天大楼的高度所打破,在这种条件下,人们需要与现代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休闲,以平衡快节奏都市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正是由于较好地保留了原有城市空间,避免了拥挤的车行交通,磁器口成为了重庆市区良好的步行休闲空间。同时也是周末与节假日的旅游热点,高峰人流可达到每日15万之多。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重庆市区内,以原有城市尺度为基础的步行空间依旧缺乏。

2.2 建筑文脉的再生

就文脉的再生而言,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再现性的,另外一种是改造性的。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新建建筑来模拟原有的城市文脉,包括建筑的形式、组合方式、空间尺度,甚至材料材质等;另外一种是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包括对原有建筑本身进行修缮和改进,以及对原有功能的置换。

文脉的再生,从操作层面上讲,是一种类似空间条件下的功能置换,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原有城市空间、建筑、肌理条件下,通过设计的手段,将城市新功能设置于其中。从世界范围来看,众多旧工业区的改造就属于这个范畴的设计。由于城市功能的改变,原有的大型工业区随着工业企业以及相关的附属设施外迁而丧失了生产性的功能,但这些工业区在城市中往往占据了地理条件及交通条件极佳的位置。因此,对于这些区域的改造和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还是对其进行适宜的改造,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一些成功的例子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2.2.1 德国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作为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重点之一(图2),也是整个鲁尔区改造的重要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园前身为梅德里西冶炼厂(欧洲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股份公司的诸多下属工厂之一,建于1902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冶炼高炉停止生产,停止运营后被移交给了北威州土地基金会。1989年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对北杜伊斯堡厂区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国际竞标,中标单位为彼得・拉茨景观设计事务所。最大的特点在于设计对原有的工业构筑物和场地进行了保留。并且,在建造过程中,设计师利用了大量的环保技术和方式,原有废弃物也被改造为可供旅客游憩的景观设施。经过4年的建设,钢铁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占地230hm2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与之相关的许多分支项目在随后

的几年中也都逐步完成。公园建成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游览。

2.2.2 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伦敦泰特美术馆是由原来的发电厂改造而成(图3)。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在原厂房外观变动不大,内部空间几乎原封不动的情况下,将其改造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艺术展览馆。最精彩的地方是设计师将原先的涡轮车间改造成为了一个集聚会、展览、集散为一体的综合大厅。作为展出现代艺术作品的场所,美术馆本身也成为了一件展出的艺术品。自2000年落成之后,每年四百万的游客数量也是对项目的一个极高的评价。设计完成了一个从工业建筑到文化建筑的漂亮转身,两位建筑师也因此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文脉再生的所涉及的另一个重要区域便是针对旧城的改造,这里的旧城主要是指原有承担原有城市生活的城市区域,主要包括居住区、商业区等。在中国,前一段时期在旧城改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原有区域的改造往往采用简单推平重建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通常是多方面的。例如拆迁所带来的关系各方经济利益的问题,利益分配的不均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的腐败,对弱势人群利益的漠视可能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隐患等。另外,对于原有建筑及其外部空间构成代表了一种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强行改变原有城市尺度,打破了原有的空间逻辑,建构在空间基础上的行为方式就会发生改变,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被改变,诸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缺乏交往等问题便随之而来。因此,对于原有建筑的适当保留以及改造,对于人们情感方面的呵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2.3 建筑文脉的创造

广义上讲,不论是文脉的延续、再生或者创造,从本质上讲,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为不论是以何种方式作用于文脉,都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狭义上讲,文脉的创造是产生一种与以前的建筑文脉完全不同或者说是差异显著的文脉形式。而从现行的操作方式上来看,这种创造的方式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基于原有城市建筑文脉的再创造:另外一种是对城市文脉的全新创造。

近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建设发展不仅是中国人们的话题,同样也是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来进行的城市化进程。成就固然令人瞩目,但暴露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重视。最主要的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城市的均质化与趋同化的问题。如此快速的发展方式与建设速度,势必导致的是在设计阶段无法充分地调研,缺乏对项目背景的解读、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对风土人情的关注,因而使大批量的工业标准化建筑产品在全国各个城市蔓延开来,造成了学术界所称的“干城一面”的城市风貌。

3 从历史到历史

文脉来源于历史,是对原有历史的一次整理与再现。人类历史是由人类活动构成,姑且不以价值观标准来判断行为的优劣,人类活动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会对历史产生作用,物质的以及精神的;重大的或者微小的,对文脉也一样。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前文中提到,其实无论是所谓的延续、再生或者是创造,从本质上讲,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或者说是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从原有历史到现实时空再到未来发展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历史到历史的过程。通过建筑文脉的延续、再生或者创造,设计建构起来的是一个发展体系或者说是一个历史体系。文脉的延续体现的是对历史的尊重;文脉的再生体现的是对历史批判的态度,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文脉的创造体现的是当代的发展,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扬。这里所说的“从历史到历史”,实际上是对历史的尊重、批判性继承以及发扬的一个过程。

4 结语

忽视文脉的设计方法固然不可取,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无视设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经济是构成社会的绝对基础,任何项目或者事件的产生,经济的支持是必须的。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社会的合理性是项目的基本条件。今天,有不少项目高举传统文化与建筑文脉的大旗,依旧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在现代建筑的身体上,镶上传统建筑的脑袋。

第10篇

消逝的“城南旧事”

一切都是从美学和建筑学的业余兴趣开始的。从宗白华《美学散步》到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我迷上了古建筑。数年前,我试图沿着营造学社的足迹,踏访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置身于正定隆兴寺的宋代建筑摩尼殿,或登临于洛阳汉魏故城金墉城的夯土残址之上时,这种与时间对话的感受真是奇妙之极。

我一次次拿着这些古建筑的照片,给我的大学老师看。一位在课堂上时常慨叹北京胡同被毁的政治学教授,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濒危的不是这些重要的古建筑,而是北京、南京等古城的胡同,记录它们才是当务之急。我们没有权力毁灭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没有剥夺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这些遗产的权利。你要记录这一切。”

2002年8月,我在南京颜料坊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拍摄。后来又将秦淮老城即俗称的“老城南”,作为了我的“城市考古”的现场。而在北大的日子,我就去拍摄二环内的北京老城。

在南京,我“发现”了一个活着的千年古城。南唐金陵府、北宋江宁府、南宋建康府、元集庆路,它们依然活在城南的街巷里。走在那些貌似寻常的巷陌里,抬头望见不寻常的地名,总令我浮想联翩。那平章巷,是否有过宋代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宅第?承恩寺,利玛窦是否在此与南都士大夫交游?南市楼,这昔日的洪武十六楼,这里是否曾演出过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而在脚下,街头巷尾的历代碑刻、柱础、湖石,又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之谜?

黑簪巷6 号、三条营9 2 号、颜料坊78号、安品街88号、信府河119号、胭脂巷5号……,在一座座已经消逝了的宅院里,我亲身体验到了张岱《陶庵梦忆》里所谓“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的景致。我一次次抚摸着镂花的窗棂,仰望着精美的砖雕门楼,耳畔似乎听到了钱谦益、王士们和着丝竹的“梦绕秦淮水上楼”的阵阵低吟。在这些优美而具体的建筑空间内,我对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加立体的了解。

我还“发现”了一个活着的传统社区。老城里有最纯正的方言、最鲜活的民俗、最地道的小吃,它简直是一座巨大的民俗博物馆。在同老者的交谈中,你可以听到一个个家族或老宅的兴衰故事。这里的城与人,就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它们用最生动的语言向你讲述不一样的“城南旧事”。

拯救精神家园

然而,一边是激动的“行走”与“发现”,一边是各地古城的成片消失。我猛然意识到,频频发生的对历史核心区的大规模拆除,不正等于巴黎拆毁城岛、威尼斯拆除圣马可广场吗?

在我起草的一份古城保护的紧急呼吁书上,一位东南大学古建筑学教授读到“难道要古城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吗?”一句时愤怒难抑。他突然拿起笔来,在“毁”字前重重加上了“彻底”二字。他说:“这次是彻底毁掉了,以后再也没有了”。后来我知道,负责“彻底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的这一项目的设计师,正是这位老教授的女婿。老一辈学者表态反对拆除历史街区,却遭遇这样的尴尬:担纲改造设计的人却是他们的弟子甚至下一代。这是教育界的反讽,还是建筑界的悲哀?

目睹一座座古建筑的消失,行走在古城的废墟,想到梁思成说过的“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扒掉我的一层皮”,感同身受,我流泪了。

我要让自己平静下来思考这一切。我突然发现,在厌倦政治学而游历祖国山水古迹之后,却因在古城里的所见所闻,萌生了拯救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家园的决心,将我重新拉回到曾被自己斥为“权术之道”的政治学。目睹了老城的倒下之后,我这才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语境下,对法治、善治、公民参与等政治学概念,有了发自肺腑的理解。

在一场评审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的答辩会上,一位评委老师问我:“我发现你的专业不是考古或历史学,你是如何从政治学看待城市保护问题的呢?”我回答说:“城市保护不仅是保护物质性的城市空间,也应保护活着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社会,保护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的权利。四合院不只是私人的房产,也是全体公众所有的文化遗产,它的保护必然涉及公共政策。这些都是政治学的内容。”

我决心将城市保护作为博士论文来研究。我不能局限于某一两个具体的城市,我必须要以更超越更宏观的视野思考城市空间变迁背后的东西,例如价值观上对现代化“玻璃幕墙”式的误读,制度上漠视财产权的苏联式城市规划的旧思维,等等。

尊重城市的生命

身临其境之后,我更坚信纽约或东京的摩天大楼远不是现代化的全部。在京都的庙宇、庭园和市井,我看到了宋明中国《清明上河图》或《东京梦华录》般的繁华;而在费城,狭窄而密集的街巷网络与北京胡同惊人的相似。而无论行走在奈良的“历史散策道”还是波士顿的“freedom trail”,我们也都能感受到历史给城市带来的魅力。

这种魅力来自对城市生命的尊重。城市是为人而建的,是让人能够在街巷里徜徉、散步的。一座人性的城市,是人们能平静地坐在欧洲的咖啡馆或中国的茶馆里闲聊,能在东方的寺庙、西方的教堂或公园这样的公共空间里相遇,能随时得以触摸到时间的印记与具有城市特色的空间地标。正是这些人的因素,才赋予了北京什刹海、纽约曼哈顿、京都园迷人的神韵。

对比之中,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的古城出现了破败的现象。无论是在北京、南京还是西安,当我走进老宅,访问那些老主人时,老人们不同的口音,告诉我同一个事实:因为产权的混乱,造成了年久失修、人口杂乱,让当年精美绝伦的宅院失去了往昔的色彩。

第11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时历史文化保护的种洲误区.并就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镶护的内笔进行了才探讨。

要了解城市设计的内涵,就必须关注城市中的生活的人。在城市设计中,人是第披关注的主体.而关注人的思想也显得地位重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思想是在千百年发展中提炼、沉淀而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而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印刻在城市的历史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城市人。因此,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建设得n益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往往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设计仁对历史文化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

一、目前城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种是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笔者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川以不用古砖,就是荃于这种邢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任旧城瑞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l泪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第二种是“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而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t往㈣城拆了占建筑.叉到新区搞明清一条衡。这种做洼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义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

第三种是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浇法。这一改就是火拆欠建,耐口垒=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就蜚;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价值上部搞上地区。民旌历电的特征.以示“文”的延续。侄个城前里应有不同历电时期的建筑及J礼貌,怛绝没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五干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觥叫毫虻顾忌地作对现代化的追求。这样,殳就自然延续且通畅。

第四种是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打E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备不相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垒盘,显然不切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亩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袁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犬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K度衡使北京传统城『l亍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设计教育思想,方法义一直在承袭两方的城市设计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惜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十如何往借鉴、套用中研究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叉具备时代印记的1脏动性城市理论,是当夸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仕佧忽略对古树名未的保护,为J逛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J玎史的活的见旺.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霞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疑腱的载体,义是历电文化的象征。这足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该忘记或瞳师的两方。

二,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的像·盐叶是城市设讣的重要内容.其魅力不仅在下它具有很高的艺术,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而且它具有寓的文化内汹.能充分反映时代的延续性将历电史化占迹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组成几文、{l:会景观的结台俸,是一郝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活生生的教材历史文化的保护,苒内容包括:侏护对象的确定,保护方法、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

其一,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嚣名胜包括:园家。省,市、县各级文物削I】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畦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榻毁怛具有蘑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占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m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5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t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N期的迎匀[=代表,在社会I二【有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甫要人物在历也l: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感。

其二.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业来确定其保存,发展利用的办法。为此,血首先弄清各保护计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绒、性质特点,功能内客.容量。交通条件窄0I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井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浴以及心里情感上去完蒋和发程。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

对古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如“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之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3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了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一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的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的印象。

划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范围,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还考虑满足景观的观赏要求,完善原计划的意境,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格局和景观,提高其环境质量。

其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第12篇

关键词:承德;织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impacts deeply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but also leads to space division of new and old city in the environment, industry and culture. The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weav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then combines with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Chengde City,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weaving” strateg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eserv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attern, environment and texture.

Key words: Chengde;Weaving;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Pre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0-62(5)

作者简介:刘佳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陈占文承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50%,推进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引领城市建设量的进一步攀升。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传统城市,普遍经历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尖锐矛盾冲突。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在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活动的增加、产业的扩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调整,以避暑山庄为核心的老城区面临着不断冲击,使得承德市传统的历史文化空间在用地结构、功能设施、城市肌理、社区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错位和断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 城市快速发展冲击下的承德市传统历史文化空间

1.1 城市结构调整不到位

城市规划结构的确定和用地布局对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 GB50357-2005 )》要求“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结构不能仅仅考虑功能分区的合理性,更要把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当成第一要务,针对承德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的特点,通过城市建设的均衡发展形成不同的发展区域,解决新与旧、拆与留、建与保的矛盾。而达到这个目标,多核心结构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城市结构。承德市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城市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城市结构,在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布置了大量工业、居住、公共服务、交通、仓储等设施,用单核心的空间区域去承载多样性的城市功能,旧城空间非常局促。90年代以后,尽管城市规划结构为多中心组团式,在规划实施中采取了控制人口规模、搬迁部分单位等措施,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城市建设较多在老城区,形成了老城组团为主、其余组团为辅的建设现状,特别在人口分布上仍然是单中心城市结构,与名城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图1)。

1.2 用地结构不协调

按照《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承德市老城区职能为旅游服务、商业贸易区。但从现状用地构成看,与规划职能差距甚大,表现出“一大三小”的特征,即居住用地比例大,旅游设施、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比例小。2009年承德市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达到6.87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高达54.18%,在老城区局部地段住宅建设与相应配套设施建设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公共设施“缺口”较大,2009年中心城区体育用地面积和文化娱乐用地面积分别为7.82公顷、4.21公顷,占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分别为0.62%、0.33%。

1.3 空间肌理不合理

承德市作为山区城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老城区职能杂,人口密度大, 高层建筑多且体量大,导致城市历史肌理的破坏和传统风貌的丧失,直接瓦解了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地方风情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开发建设对山地特点考虑不够,开山平整土地改变了人工建筑与周围山水的自然和谐关系。

2 “织补”城市的理论

历史文化空间的错位和碎裂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上世纪70年代,面对现代城市在乌托邦式完全开放的、完整的城市理念下形成的城市片断, 很多学者开始探索拯救城市的理论与途径。“织补”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柯林.罗在著名的《拼贴城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用文脉主义(contexturism)的方法织补现代城市片断的设想。他认为,面对多元的社会,建筑师只能接受多元的片断, 要像罗马人那样不断地改造、叠加他们的城市,在相互冲突的公共建筑现实与历史的片断缝隙之间建立起普通却又多变的联系,使罗马成为最有魅力的城市建筑与历史的“作品选集”。此后,文脉主义得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土壤和实践空间,逐渐从对微观城市环境的关注扩展到整个城市,并最终发展成 “织补”的城市规划概念。

1970年代末以来,很多西方城市通过各种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努力在功能上完善市政设施、激发城市活力,在形态上探寻具有围合感的城市建筑类型,重塑城市广场、街道,以及有明确界限的城市开放空间,织补被战后城市建设肢解的城市肌理。1980年代后, 美国逐渐出现对混合功能的提倡、郊区消极空间的改善以及“新城市主义” 等等,这些都成为织补美国大都市郊区环境的重要内容。1990 年代初,两德统一后,合并的新柏林开始尝试从城市各个系统入手,提出织补城市的策略,使织补城市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2001 年,巴黎申办2008 年奥运会时,更是明确地提出织补城市(weaving the city)的主题口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城市织补的理念对于制定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是极具启发性的。

3 基于“织补”策略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承德市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土地使用权、投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在功能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方面衔接不足,新旧城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片断化倾向。依据“织补”理论和方法要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手段要多采用“微创手术”,要多从修缮的角度出发,严格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传统,着力提倡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的观念,而不是大面积改造,不注意尺度和体量,或者推倒重建的错误方式。通过地段的修复整治、新老城区功能和景观特色的协调,保护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态肌理,从而达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

借鉴国外成功的保护经验,结合承德市城市发展的具体条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格局、环境和肌理三个方面来考虑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和内容,以尊重城市既有格局为基础,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空间肌理的梳理、社区的融合,创造富有活力、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文化特色、充满情趣、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环境(表1)。

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以生态织补为先导,充分利用和改善现有环境资源,突出地方环境特色,协调保护好历史空间环境的传统格局和不同时期城市风貌,包括原有的河湖、水系、道路系统以及主要街巷和典型胡同等。传统街巷和建筑在改造时,既要保护外部风貌,也要更新内部设施。

(2)要制定明确的保护空间地域范围,制定保护范围时要体现整体环境空间概念,反映建筑物与周围地形地貌的关系,保护好景观点之间的景观视廊。在城市空间整合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城市灵魂”,必须在城市更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城市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3)保护和恢复城市传统格局;以产业、用地调整为契机,以渐进式织补为手段,建设和谐、包容、文脉传承的城市社区。

(4)以交通基础设施织补为重点,对历史道路骨架加以恢复,并与新修道路有机衔接,构筑公交优先、步行舒适的道路与交通系统;以公共服务设施织补为带动,整体改善城市日常生活服务网络。

(5)以城市项目为突破,织补和延续城市的肌理与文脉,构建富有历史氛围和地方建筑文化的城市场所与形态。

4 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发展对策

4.1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从全局出发,调整现状城市结构、城市职能、人口分布和城市用地,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结构的形成;城市人口向新城疏解;城市用地向新城发展;突出山庄、外八庙周围空间的旅游服务职能,这是从整体上保护好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城市空间,促进城市发展的根本保证。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2008年批准的《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未来承德市中心城市由四个组团组成,即老城区、西区、南区和北区,其中老城区为旅游服务、商业贸易区;北区主要职能为休闲度假、会展和现代物流区;西区主要职能是工业和附属旅游区;南区为行政办公、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四个组团只是功能组团,不是等级组团,四个组团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主辅之别(图2)。特别强调的是,为调整老城区的用地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涉及到名城保护的老城区,更要本着“功能上要减,人口上要迁,密度上要降”的“中疏”原则,慎改慎建,为今后名城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2 恢复老城区基本城市骨架

承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多民族文化。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战国时代属燕国领地, 秦汉至唐宋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清朝康乾时期在这里修建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古代建筑艺术和多民族的宗教文化特点。按照承德发展历史,城市空间拓展上呈现了先西后东、先北后南的轨迹。为了传承历史记忆,按照循序渐进,先碎片织补,再连缀成带的原则,应打造两条历史传承文化带,一是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中心,西起喀河屯行宫、途经广仁岭─―西大街(旧称御路街)、东至小东沟的文脉带,在这条东西向历史传承文化带上,有计划、逐步地恢复御道、官衙、店铺、庙宇、府邸等代表性历史建筑或传统符号,建构具有承德文化底蕴的城市历史廊道。二是以武烈河为中心,形成自双峰寺水库起,经外八庙、避暑山庄至承德大桥的南北向历史传承文化带,逐渐修复沿河两岸城市景观,保护、有选择地恢复钓鱼台行宫、五窑沟窑址、溥善寺等历史文化遗产,整治避暑山庄、外八庙、罄椎峰、蛤蟆石、罗汉山周边环境,与上述东西向文脉带共同构成老城区基本城市骨架。

4.3 织补修复生态系统

当年避暑山庄选址时,决策者充分考虑了山庄周边的自然环境。伴随山庄兴建成长起来的城市,也遵循了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的原则。老城区周边环境是承德珍贵的财富之一,主要范围应包括五条水系、五组山体及分布于老城区的50多株名树古木(不含避暑山庄、外八庙内的古木)。其中,五条水系为武烈河及城区内四条旱河(狮子沟旱河、二仙居旱河、牛圈子沟旱河、石洞子沟旱河)。五组山体为老城区北部的狮子沟北侧山体,老城区东部罄椎峰、蛤蟆石、罗汉山及周围余脉,老城区西侧枫木岭及其余脉,老城区中部的佟山,老城区南部的僧冠峰及其余脉。新城在生态系统维护上应与老城相衔接。今后武烈河及各条旱河上游要加强植树育林,禁止建设有污染的项目,禁止填旱河或缩减水域面积方式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满足防洪要求前提下,尽可能保持水系的原生态系统。老城区除应注意周围山地绿化外,对老城区内现存古树名木,要立即采取抢救性措施,按古树生存需要,划出禁建范围,挖掉古树根部附近的硬化地面,尽最大可能恢复古树生存环境。

4.4 织补避暑山庄外八庙核心景区系统

避暑山庄、外八庙是老城区的核心,是承德及至全国最著名的名片,该地区的保护必须符合原真性和系统性两条要求。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外八庙目前还是残缺不全,有的寺庙基址仍被非文物部门占用。从长远考虑,该地段要逐渐恢复(或基址归整)溥善寺、广安寺、罗汉堂、狮子园等文化遗产,通过织补策略,基本重现避暑山庄外八庙核心景区历史原貌。

4.5 织补城市交通系统

保护好老城区道路系统。老城区道路系统不仅要从交通功能上考虑,还要满足历史传承要求,展现传统脉络,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骨架。总体上,道路密度要高,道路路幅不宜过宽;道路线形要随弯就势,道路断面不必强求一致。注重竖向设计,体现山城起伏的地貌特色。

4.6 保护恢复城市肌理

老城区山地所占比重较大,在山地建设时必须避免大规模开挖,破坏自然地貌。应结合当地地域环境,顺应地形地貌肌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具有山地文化特征的建筑和城市意象。老城区建设布局不能过于规整和人工化,作为山城,其城市肌理形态要充分考虑不“规整”的特点。为适应这一特点,建筑群体组合时要避免行列式布局,要吸取传统布局手法,形成院落式、街巷式或自由式布局。除此之外,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要形成有特色的肌理。历史上承德市老城区屋顶形式非常丰富,有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四坡、组合等多种形式。今后在建设中要减少平屋顶,对现有平屋顶建筑要逐步进行改造,形成具有历史特征的城市第五立面。

5 结语

传统的历史文化空间的断裂是城市功能的紊乱、空间特色的丢失,甚至是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失衡。基于“织补”的观点,重新审视我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得失,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如何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用新的规划思路去协调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冲突。我们既需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也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环境和肌理,保留城市文化特色,解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参考文献:

[1]张杰,邵磊.中国式住居的织补策略[J].时代建筑,2006(3).

[2]张杰,邓翔宇,袁路平.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织补城市肌理――以济南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2004(12).

[3]张杰,刘岩,霍晓卫.“织补城市”思想引导下的旧城更新――以株洲旧城更新为例[C]//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

[4]于江.城市更新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