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

时间:2022-09-26 01:0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任务驱动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任务驱动法

第1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实践;探究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各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发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以《表格制作》为例,从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和任务展示评价三个角度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例中所讨论的“任务”类型属于操作类。

1 基于任务驱动《表格制作》教学设计

1.1 前端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在《表格制作》学习之前,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word中文字输入、图片插入、段落设置等基本技能,但对于表格的制作、设置还比较欠缺,对于日常所用的课程表、成绩表以及其他精美表格有一定的分析与评价能力,但却不能设计出一副优秀作品,表格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高,学生很有必要学习这个知识点。学习内容分析:《表格制作》是高中信息技术的必修内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①用不同种方法在word文档中插入空白表格;②用不同方法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插入图片;③调整修饰表格,设置表格的相关属性及参数。其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表格制作方法,教学难点是表格的装饰。学习者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对未知的知识乐于自主探究。

1.2 教学目标阐明。知识技能:熟练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对表格进行编辑和修饰。过程方法: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掌握能力;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教学策略分析。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时,总体分成三步,分别是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和任务展示评价。具体任务设计过程如

下:确定总目标为掌握表格制作的方法,2课时;围绕总目标细化为三个小目标:创建一张空表;给空白填写相关内容;美化、装饰表格;再次,将小目标细化成各项任务。任务1:熟练掌握用自动制表法或手动制表法绘制出课程表和自选表(主题在体育、科技、教育三个中任选一,相关素材已给出)。任务2:学会一种插入点的移动、表格文字输人和表格图片插入的操作方法,将文字和图片信息填写到表中。任务3:学会表格的编辑和修饰的常用操作方法。(对表格的行高、列宽进行调整,对行或列的插入与删除以及单元格合并与拆分进行设置。)任务4:美化装饰表格。

1.4 教学评价设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学生任务结果作及时评价是非常必要,这些评价可以老师对它的评价,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评,甚至学生参照老师给出的评价量表自评。

2 任务驱动下《表格制作》教学过程设计

第2篇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

针对我所教的计算机科目――ACCESS数据库来说,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中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并且教学效果十分的明显。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1、“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任务”驱动学习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采用这种学习方法,伴随着学习者的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而不再是那种片面追求所谓“系统”,从而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

3、“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数据库教学,在教学上要把握几个原则

1、学会学习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有序的学习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定位,能使学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2、任务适当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启动就是“任务”的建立和下达,建立难度适中的任务关系到该模式教学的成败.这个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的。所以任务设置要适当。

3、学用互促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是通过“用”来促进“学”的,用然后知不足,用然后学,学以致用,学用互动,相互促进.

4、合作交往原则

在教学中要注意个体探究能力的差异。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提供三个学习空间,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提出不同见解,使教学方式变成更为生动、活泼的全员探究合作教学。

5、教师参与原则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袖手旁观,更不是一味的布置任务而不参与其中,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教学活动中调节与组织者。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数据库教学,在形式上是:提出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适当讲解或自学或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实践-交流或归纳。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我采用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章节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要让学生知道,虽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掌握了某个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无往而不“适”,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或自学该学科的能力。

(2)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比如在《表的修饰与操作》一节的“教学引入”设计时,我在屏幕上给出表修饰前后的对比画面后问:“同学们,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两个表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是数据库的管理者,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引导学生指出两个表的区别,并把区别分字体、字号、字色、效果等显示在屏幕上,再提出任务:“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为大家演示一下这个表修饰的过程?”任务就在同学的求知欲望中闪亮登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提倡探索式的学习,许多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自己上机实践获取,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3)要向学生讲清楚,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钻研教材和上机实践,同时应该向他们指出,学习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正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需要反复,因此,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或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知其然,而暂时不深究其所以然,但应该注意在学过后面相关的知识后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前后联系,加深认识和理解,而且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四、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评价

第3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PLC技术教学;PLC课程

任务教学驱动法是项目教学的有效途径,以类似科学研究以及实践的方法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学生可以采用分组方式,共同探讨制定合理的计划来完成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去,同时做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感受创新的乐趣和艰辛,使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认知与肯定。本文主要针对任务驱动教学在PLC教学中的应用尝试进行探讨分析。

一、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选取

选取任务时,要结合多方面考虑,将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综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以复习旧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任务驱动法比较注重实践,所以选取的时候还要考虑所选任务一定要有实践性,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才能完成,而不是仅具抽象与理论;此外,创新能力的养成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选取任务时也要考虑任务的创新性,使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的整体设计

3.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教师不要轻易对任务的成功与否做出评价,而是让每个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分析,相互交流,然后参照评价任务内容,对每项给出自我评定,而且在实践体会记录中附上自我评语或自我评分。在学生自我评价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对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给出评定,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这样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任务教学的初始目标。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行动为基础的,需要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从任务的选取,到制定计划,然后完成任务再到下一个任务的制定完成等。该过程中,比起学习结果,更加重视的是学习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任务的分析

在任务的选取和制定以后,教师应先让学生们自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将学生分成小组,可以是4人或者5人一组,分组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自己选择,然后老师在适当的调理,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学习任务掌握必备的电工技能。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任务实施计划

以前面分好的小组形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直至达成共识,然后设计出具体的实施计划,记录下所需要的元器材等材料,在该过程中,教师只对学生稍微引导,根据学生自身层次不同,给予适当的指导,但始终保持辅导者的角色,以学生自身为主体。

3.设计成果展示

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设计思路、所需材料和方案的选择进行介绍,然后再由老师介绍自己相应的设计,将学生与老师的设计相比较,相互探讨,各取所长,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完善设计线路和实施方案。

4.自行安装、调试

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安装技能,对设计线路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独立安装,因为同一方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接线方式,所以学生可以发挥创新能力,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施工任务。在该过程中,教师只需要负责给学生提供工具、元器件调换等工作,偶尔充当辅导者、安检员的角色,其余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做出更正,那么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就会成熟很多,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5.任务的交流与评价

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应定期的对工件进行展示,并让各小组对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同时通过已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环境,进而促使小组之间相互竞争而使他们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时,督促其对制定的计划,施工方案,材料使用况,材料性价比,生产实施任务时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等作出相应的书面评价,之后再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完成任务成绩给出评分,评语内容可以是学生在任务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评定后,让学生对比师生评价结果的不同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以达到“在讨论中对比,在对比中得到提高”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任务驱动法在PLC技术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秉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驱动教学法在PLC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尝试表明,该方法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所提倡的将教学内容、生产实践、企业的实际应用三者相结合,真正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日后在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郑莉平.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6.

第4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PowerPoint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45-02

在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计算机基础几乎在每个专业的教学中都会作为一门基础课来开设。而在计算机基础课中,涉及Word、Excel、PowerPoint等3个软件的教学及应用,而PowerPoint在图文、声音、视频的演示方面又有很强大的功能,能做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PowerPoint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根据教学的实际,本文就任务驱动法在Power-Point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的教学现状及学生情况

第一,在教学中,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都是分两部分进行,一是理论课,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二是上机课,在机房进行。针对每个知识点,一般都是先理论,后上机课,而且理论课跟上机课中间又会有时间差,这往往造成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内容一到上机课已经遗忘了很多。

第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差。因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偏远的乡镇初中,在中学期间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很少,造成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动手运用能力较差。

第三,学生刚从初中升上中职,在中职必然接触到计算机基础课,但很多学生的想法与思想还停留在初中的书本教学上,停留在纯理论的知识学习上,角色还未转换,还未意识到中职其实更多的是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对于动手操作能力未有深刻的认识。

第四,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较差、自主性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偏低,等等。这明显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些教学现状及学生情况,可在PowerPoint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的具体教学环境中,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PowerPoint教学时,比较适用的教学环境是在机房。因为机房有投影仪,便于教师布置任务及简单的引导讲解;学生每人又有一台计算机,便于学生进行任务的具体完成阶段,解决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二、任务驱动法及其优点

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项或几项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一项项典型的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掌握教学的知识点,并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使用任务驱动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并培养他们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在PowerPoint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观、价值观,根据自己的风格而有所创新,做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作品出来。例如,在讲解“我的社区”这一演示文稿时,教师可以在机房中的投影仪上简单地讲解和操作制作这一演示文稿的过程并将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看完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做出“我的校园”的演示文稿,不同的学生对于校园的注目点不一样,想象力不一样,观察力不一样,做出的演示文稿就不一样,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二是任务驱动法明确了教学任务,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技能水平。对PowerPoint感兴趣的同学会在PowerPoint教学的操作中自我创作,但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上机该干什么,不知道设计哪类作品,若教师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任务,他们将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任务,不仅可以使他们巩固以前的操作,还能学习到新的操作。三是使用任务驱动法能更加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学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三、如何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PowerPoint教学

(一)PowerPoint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使用任务驱动法,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任务的设计。在PowerPoint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较好的,既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又跟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任务呢?

任务设计的是否成功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例如“幻灯片的基本操作”的学习,这是PowerPoint中的基础,如果单纯的讲理论,演示操作,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设计了一个《201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任务,并为学生创设如下情景: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设计一个宣传演示文稿。这就明确了这次的任务,主要是为了宣传2012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带着这个任务,学生可以上网去搜索各类资料,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文件,根据学生自己本身的风格,制作出风格各异的演示文稿。

再如,在自定义动画课的教学中,通过展示使用白定义动画后的演示文稿,生动的动画效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以在原来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任务,也就是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已经做好的《201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演示文稿中的对象添加白定义动画,让我们的演示文稿生动起来,丰富起来。

合适教学的任务设计,要做到既照顾到全体学生,要难易适中,又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并且要能够充分包含所讲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任务的具体实施完成阶段

任务提出后,并不是说就进入了具体的操作过程,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前,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简单指导下,学会分析所接到的任务,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更要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声音、视频,可将“插入”菜单中“影片和声音”级联菜单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影片和声音,对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可继续让他们完成把声音设置成背景音乐的任务,对不能单独完成任务的学生可让他们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当然,学生也可以先去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或者通过请教其他同学的方式,最终达到学生通过操作来完成插入视音频的任务。

在任务的具体实施完成阶段,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变成一种指导帮助的角色,主要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

(三)落实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让学生及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等,也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同时通过评价,教师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下一次的教学及任务的设计提供有用的信息。

每次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挑选出学生做出的一些作品,对他们的设计成果进行展示,以鼓励创新。首先,由其他同学对作品提出看法和意见,侧重点在于作品的优缺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由作品创作者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以供其他同学借鉴。通过这种不断地思考、提问、回答的过程,学生既可以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又可以认识到不足之处,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由教师总评,着重讲明可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参考。这样的分析与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指出了一些缺陷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在刺激学生积极性与增强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刺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四、使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趣味性,能够突出重、难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而且能够联系实际,联系时事,从生活出发,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但要因教学内容而定,比如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不宜使用任务驱动法。

第二,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PowerPoint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教师要避免以前那种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呆呆地听的教学形式,任务驱动法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要侧重于学生对于任务的自我完成,自我解决任务的过程,而教师只是一种引导及帮助作用。

第三,评价方式要多样。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区别不同的学生个性,而采用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方法。对每个学生的每个作品,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多引导,多激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第5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61-02

1 《网络操作系统》的课程介绍及其教学地位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网络管理员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学习该课程,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胜任网络管理员的职责。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后续课程是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由此可见,该课程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体系中,处于一个中间过渡课程,可见其重要性。

2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讲授《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中,教师往往遇到教学效果与预期不一致,甚至出现较差的情况。本人认为,在此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这种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教学模式有问题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通常使用“教师授课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确能使学生在有限上课时间里进行学习知识。但是,长时间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探索知识和课外动手实践能力,会慢慢退化。其原因是每次上课,都是老师先进行授课,然后进行练习示范,学生在此环境下,会进入思维定势,自然地会没有思考地按照教师的完成练习骤,进行练习。当学生在课堂里面自以为得到学习满足,指望学生课外进行思考和动手实践,也变得难以实现了。所以,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索知识和实际课外动手实践能力,自然会下降。而正好能提高一名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正是从该环节上进行培养的。

2.2 学生学习有兴趣,但自身动手能力差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门教学内容丰富,实践能力强的课程。当中很多知识与实际工作、生活有密切关系,学生学习起来会有很大兴趣。但基于每位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都有差异,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表现出每位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异,造成教学效果整体参差不齐,欠缺理想。若不在平时上课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想在期末完成综合项目练习,一方面学生会表现出较为困难完成练习;另外一方面教师也不能顺利达到预定教学效果。

2.3 受前导课程影响,产生学习厌恶情绪

因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中间过度课程,学生会受前导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等)影响。如果学生在前导课程里面得不到学习满足,自然在《网络操作系统》课中产生厌学情绪和消极心态,从而表现出教学效果欠佳。

3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3.1 任务驱动的定义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3.2 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

确定任务。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

自主和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和加深,使每位学生能掌握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3.3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学生更易掌握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某个具体任务进行。这样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学得快、记得牢,不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轻松自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是将所学新知识和技能蕴涵在任务中,引导学生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次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4 以Web服务器的搭建为案例的任务设计

现在以《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中的Web服务器为案例,讲解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4.1 明确任务目标

在实施任务驱动前,教师应定下哪个任务,该任务的目标有哪些。例如,以Web服务器搭建的教学内容为任务,该任务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学上做到掌握IIS6.0的安装、熟练掌握搭建Web站点和熟悉设置虚拟目录;在情感培养上,要求学生通过该任务实训,能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要求学生通过该任务,能熟练掌握搭建Web服务器的能力。

4.2 制作课内任务内容表和课外任务表

通过制作课内任务表,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到底现在学什么,其操作过程是如何做。以Web服务器搭建的教学为例,课内任务表,可见表1,通过课内任务表,使学生明白本课的任务目标是掌握IIS的安装和Web服务器的搭建和使用。其任务情景是某企业已经制作好一个门户网站,现在正准备放公司网站等。而通过课外任务表,能起到引导学生课后预习和知识技能扩展作用。例如在预习Web服务器的端口配置上等。(见表1)

4.3 制作任务评价表

学生通过任务完成评价表(见表2),能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该表反映其教学质量。

5 以Web服务器搭建为案例的实施过程

5.1 明确任务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时,应创设本课任务环境,例如表1中的任务情境。通过环境创设,直接引入Web服务器搭建的生活例子,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任务环境教学下,对其自身以后工作比较有利,能尽快适应以后社会工作环境。

5.2 循环渐进地完成任务

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可能同一水平。正因这样,在实施任务驱动时候,教师应不时留意学生的接受知识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为此,布置任务时候,可以采取循环渐进的方法,从简单的任务做起,从容易到复杂,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有一个适应过程。例如,在Web服务器搭建里面,可以先从服务器的安装配置IP地址的网站配置端口配置主机头配置服务器的安全配置综合应用。

5.3 学生遇到问题,当场解决

教师在学生操作任务时,应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当场解决。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到知识,又能保证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5.4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进行评价和总结

任务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或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本课总结,其形式可以根据表2的内容。学生在长期自我总结和教师评价里,会形成一个相对以往传统教学的知识学习体系。例如,在Web服务器搭建里面,学生通过自我总结,会明确知道除了本课知识外,还有自身对本课学习中存有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措施。

6 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注意事项

6.1 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播者,还应是教学的组组织者、职业实操能力的教练员,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2 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将教学总目标分成多个小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模块在细化成若干个容易掌握的具体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来最终完成总体学习目标。

6.3 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任务的大小要适当

设计任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6.4 坚持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在完成过程中方式可以合作,协作,通过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和素质。

7 结语

任务驱动法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注重应用知识,而不是传授知识;注重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注重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收获,而不是卷面成绩。任务驱动法不仅在《网络操作系统》里可以使用,在计算机专业基础、其他专业课程里和其它学科课程中,同样可以使用。一般说来,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条从应用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途径,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慧芳.实验环境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现[J].职业教育研究,2005(4):110-112.

[2] 王晓燕.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J].成才之路,2008(5):34-35

第6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非艺术专业;界面设计

1 课程性质

《界面设计》是一门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专业相交叉的课程,本课程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将各种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传播给受众,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界面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界面设计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屏幕空间,越来越注重移动端的视觉享受,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网络编程方面、媒体技术方面的知识,也要提高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才能设计出更加愉悦的的界面。

2 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2.1 重编程轻设计

在以往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界面设计被称为网页设计,课程的内容更加注重培养网站开发、JAVA等编程语言的使用能力,而在网页设计的艺术性与美感方面则显得尤为不足,因此造成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开发网站时只会套用模板,设计出来的界面视缺乏美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越来越重视感官艺术性与人机交互性,因此界面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视觉上都需要重新设计。

2.2 重课堂轻实践

界面设计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的综合性与交互性,它横跨人文艺术与理工科,从文化到艺术,从美学到技术,具体而言,界面设计涉及诸多方面,包括HTML语言、CSS样式表、JavaScript脚本语言、人机交互、互联网技术等,除此之外,界面设计还涉及到图片处理、BANNER设计、动画制作、图标与LOGO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这些课程涵盖不同学科,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以课堂教师授课为主,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在机房进行练习,老师讲到哪里学生练习到哪里,学生学到后面忘记前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协调能力。

从另一方面讲,界面设计是一门具有社会实践性的课程,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师生的思维,课堂仅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资源,将实际中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提升专业技能,便于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2.3 重个人轻团体协作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布置任务,学生上机完成任务,学生常以个体为中心独立思考制作,学生之间的缺乏交流,遇到困难时更多的依赖老师解答,缺乏团体合作意识,而在实际工作中,网站开发更注重集体的合作,而非个人风采的展示,一套优秀网站往往需要程序员、美工、用户研究等各个方面员工的共同努力完成。

2.3 改革思路

界面设计作为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应当围绕着“应用”二字开展教学任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模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可运行的项目中来,在期末考核的时候将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综合已学过的各个课程,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想法与概念,最终使学生协同设计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作品。

3 任务驱动法的内涵及探索方案

3.1 任务驱动法概念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结构,以某个实例为线索,巧妙的设计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一系列任务,由简单到复杂,且任务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边学边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然后进行实际的操作。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后也就建构了本门课所学的知识,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法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和新媒体技术专业。

3.2 任务驱动法特点

首先,任务驱动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主张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以任务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其次,任务驱动法具有非常明确目标,能够让学生了解在某一阶段需要完成具体的项目,教学的任务也仅仅围绕着如何完成任务展开,弱化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强调实用性;第三,提高学生主动性,在小组任务分配中能够做到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互帮互助学习,提高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探索方案

在界面设计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置关乎最终的教学效果,因而如何设计教学任务尤为重要,以笔者所授的界面设计为例,学生在上界面设计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编程的语言、样式表等基础知识,如何让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生结合编程语言设计出更加具有美感的界面是设置任务的出发点,在课程初期主要讲授色彩搭配,版式设计等相关知识,中期以开发学校网站为例,任务设置如表1所示。

界面设计开课之前,学生所设计的网站虽然功能具备但是欠缺美感,网页构图中规中矩,网页头部标志过大,并且标志抠图不清晰,banner图片没有美化,通过界面设计创建任务,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由浅入深反复修改,先分析学校网站首页应当具备哪些板块与栏目,然后完成布局设计,最后结合所讲授的PS等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设计出符合用户使用体验的网站。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界面美化是本课程阶段任务的重点,要坚持让学生“多看多做”,学生之间互为老师,共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在美化学校网站首页时,单独细化网站色彩搭配任务,如表2所示。

4 总结

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以及发现自己的特长所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教学目的,设置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与知接受能力,统筹兼顾,使学生能够从任务的整体高度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庄科君,贺宝勋.设计型学习:高校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教学为例 [J].现代教育技术,2013.

[2]许金友.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浅议网页设计的特色[J].艺术与设计,2009.

第7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商务谈判 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67-02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著名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曾对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1.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2.突出能力目标。3.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4.能力实训。5.学生主体。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把握这几点,是我们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因此,现代教学中主张“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根据百度百科,所谓“任务驱动法教学法”,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从浅显的情景案例入手,带着问题思考课程知识,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便于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偏好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沟通,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是任务设计,围绕任务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任何一门课程,都是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商务谈判》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谈判技巧应用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实际谈判能力。

(一)课程能力目标

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功的营销离不开商务谈判,因此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该课程尤为重要。《商务谈判》课程能力目标体现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商务活动场合进行有效的谈判。根据课程能力目标,本课程分为日用商品购销谈判、专业商品购销谈判、涉外商品购销谈判三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又有若干任务,形成课程、项目、任务的三级能力目标体系。

(二)课程任务设计及演练评分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学生的能力目标,《商务谈判》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商务谈判能力,具体设计如下:

1.日用商品购销谈判

这一项目的能力目标是:认识商务谈判,把握商务谈判影响因素,懂得商务礼仪。任务设计如下:

目标:购买个人日常用品

要求:

(1)以个人为单位至少购买一件日常用品。

(2)购买时细心体验购买日常用品的谈判全过程及谈判影响因素和谈判礼仪。

(3)每人交一份购买日常用品谈判报告,需包含在哪谈判?谁在谈判?谈判什么?何时谈判?谈判的方式?发生谈判的条件?

这个任务涵盖了商务谈判的基础知识、影响因素以及礼仪等知识点。通过完成此项目任务,学生可以很好的认识商务谈判。

2.专业商品购销谈判

这一项目的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商务谈判的准备、开局、磋商、履行等程序及技巧。任务设计如下:

目标:掌握谈判议程安排,能根据谈判情境制定谈判议程。

情境:学校最近需要采购500台电脑用于教学。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供货商和校方,制定商务谈判方案,并进行模拟谈判理解商务谈判准备、开局、磋商、履行等步骤及技巧。

3.涉外商品购销谈判

这一模块的能力目标是: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策略及文化差异。任务设计如下:

要求:分组收集各国谈判风格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演练。

(三)课程任务实施

对《商务谈判》课程进行任务设计后,在具体的任务实施过程中需要将任务细化,组织学生模拟谈判、案例讨论或者情景演练,切实围绕专业能力的培养来进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方芳,金焕,丁岩峰.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1).

第8篇

(一)学生学习基础差、起点低。目前就读中职、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或初中就辍学、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中考成绩较差,没有和那些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一起就读理想高中的机会,他们选择技工学校,想学一技之长,掌握一门技术,从而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目前,在对我校中技学生基础知识的调查中发现有“两位小数的加减”、“平面坐标的计算”、“常用汉字的书写”、“简单、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等基础知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反映“好像学过”或“完全不懂”。学生这样的基础和起点给这一阶段专业知识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懒散、调皮、好动是这一类学生的共性。目前,我国各类学校教师都反映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认为现在的学生生活在这个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时代,高科技、新技术、先进超前的思想观念对他们的影响远大于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假成熟、早熟现象很普遍,习惯把自己定位为已经成人、已经懂了(自以为是之列)。现实中经常可以听到他们这样的心声“老是学这个有什么用!我以后都不干这个”、“老师你啊,现在都不用人加工工件,都是机器”、“你当老师能赚多少钱?我去我爸厂里一个星期就可以买台iphone6”,他们的思想已经“假成熟”化,社会不良风气对他们的影响远大于教育对他们的影响。

(三)学生虽然基础差,但智商并不低,静下心学专业知识很难,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虽说这样年龄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很差,但是他们的智商并不低。集体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大班级里无法高效实施,特别是机械专业的纯男生班级,他们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根本无法长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思维集中时间最多10分钟。等老师滔滔不绝地把课讲完,再问他们听懂了多少?诚实的学生便会回答:“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因为当老师专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听课学习状态了。

二、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分析

传统《制图》教学方法可能经常是以一些理论性名词解释、概念、实例分析作为主要教学线路。往往学生听与想的比较多,动手练的时间比较少。课后主动练习的时间比较多,一堂课下来要求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想”,课后独立认真地“做”。这样的要求对刚入校的技校生来讲非常难做到。传统教学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学生在老师掌控之中引导式思考和学习。技工学校学生大多不善于思考,理论性较强的东西听不进去,不愿意费神、耗力气思考。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案例:我校14机电1班的小张同学中考成绩123分,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在家长老师面前比较乖巧。由于学习成绩较差,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学一技之长,以后能独立谋生。这个学生入班以来一直坐在最前面。上制图课时比较认真,基本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每次上课不到十分钟他就开始打瞌睡,到老师布置作业时才开始清醒,然后完成作业时总反映“老师这个我不会”。事后与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一上课就睡觉?他回答有两个原因:一是晚上玩手机睡觉比较晚;二是觉得老师讲理论的这些东西枯燥(容易犯困),举的例子不感兴趣。反正只要老师后面跟他讲讲练习里面的关键点就可以了,到时候抄抄作业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每堂课45分钟,从组织教学、课堂引入到讲授新课,再到课堂小结至少要占用大半节课时间(25分钟~30分钟),这段时间要求学生完全高度集中精神、认真思考,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这对技校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很多老师教完一堂课叫苦连天(这样的学生太难教了)。学生反映这个老师上课我不喜欢(他讲的我们都听不懂)。这样教师与学生对对方的评价都不好,最后教学效果很糟糕,学生没学懂、作业交不上来、交上来的作业胡乱做或者空白。

三、任务驱动法促发课堂生机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一进入课堂就布置今天需要完成的练习(我们常说的“今天的主要任务”),让同学们先尝试着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难题,这个时候老师帮助解决难题。这样的课堂整个都是学生动手,老师协助解决问题。切忌没有出现的问题老师一定不要先告诉大家解题方法。避免学生听老师繁琐的知识点介绍,用到什么自己先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找不到老师再来点拨,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很高。以“正等轴测图的画法”这个知识点为例。

(一)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教学法。需逐步讲解介绍的知识有:①轴间角120°;②伸缩系数0.82;③简化系数1;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⑤教科书案例讲解。这些内容讲解下来,学生被整个教学知识点弄“昏了头”,走神、趴台睡觉现象在所难免。这样的学生再让他们回去完成作业,要么是缺交、要么是抄袭、要么是乱做后上交。

(二)任务式驱动教学法的特点。①提出问题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老师转化为好学的学生,学生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办法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无形中完成学习任务。②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及时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动手技能,同时完成任务(作业)。③无形中将“听”、“想”、“动”贯穿整个学习任务中。

(三)教学效果反馈。①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整堂课下来全体学生都在动手做练习,大大减少学生开小差现象。②作业完成效率高了,以前一个50多人的班级上交作业最多不超过40人,总有那么10几个人不主动交作业,当老师找他们询问原因的时候总会说“老师我不知道做啊”、“老师做哪里”。在课堂上做作业,存在的这些问题老师现场解答,避免学生不会。③以这样的模式上完课后询问大部分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否接受,很多学生都说:“老师这样我觉得更简单了,也不会犯困了!”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制图主要教学方法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老师上课轻松了,学生上课不困了。

四、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施条件

(一)学生要有必备的作图工具(避免要求他们练习时学生说“老师我没笔(工具)”的现象)

(二)首先立规矩,强迫完成作业。对于这批不爱做作业、对待学习无所谓的学生要培养他们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做其他活动的习惯。

(三)引导性奖励政策。完成比较好的有物质奖励、表扬(加分)名誉性奖励、课后特别关心奖励。

(四)本课程考核方式必须坚持以“重过程,轻结果”的学习理念明确教学目的。

五、任务驱动法的利与弊

(一)任务驱动法优点

1.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学习状态和气氛比较好。2.抄作业现象减少了,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动了起来,无形中完成作业。3.老师需教的重点知识都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作为解决困难的方法无形中教给了学生。4.提高了整个课堂效率。

(二)任务驱动法的弊端

第9篇

1.1任务设计

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等,把教学内容设计在若干个任务中。设计任务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意图明确,应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会相关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实现知识的建构。(2)差异性与层次性,结合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等因素,设计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任务,任务有大小、有难易,循序渐进,使大多数学生能独立或协作完成,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最终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享受学习,激发兴趣,建立自信。(3)创新性,针对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2自主、协作学习

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任务为线索,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思考实践,或者通过同学之间的共同探索,实现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提高。

1.3总结评价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学生自我展示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了解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完成的任务是否正确,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修正认识,加深理解,完成任务。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建模培训中的应用案例

在2013年8月进行的数学建模集训中,我们在往年实践的基础上,继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上表为其中两个案例。

3收获与体会

五年多来,通过在我院的数学建模培训中不断的实践、总结、改进,学生加深了对任务驱动法的认识,提高了运用的能力,在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培训,学生基本达到了参赛的要求,能独立完整地参加竞赛,竞赛中获得了四个国家级奖项等成绩,下面谈谈我们运用任务驱动法的一些体会。

3.1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效好坏的关键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要有透彻的理解,任务设计要有较强针对性,切实可行,要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若能设计一些灵活、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则效果更佳。如,在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中,设计的任务“若以奶制品的产量为决策变量,试建立相应的模型”对学生就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要想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必需吃透教材,然后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完成任务的收获对于学生来说将是深刻的。

3.2教师要善于组织、指导、监控

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了解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或组织学生攻坚克难。在总结评价环节,除了师生交流,应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发表看法,特别对于学生思维中的亮点,要加以鼓励,培育学生思维中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3.3学生是任务驱动法的最大受益者

第10篇

关键词:网页制作;任务驱动法;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重要作用,解决公选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是高校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1]。网页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网络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必备的计算机应用技能[2]。因此,“网页设计与制作”一直是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热门课程,但短短30个课时,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严重影响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改观这一现状。

1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3],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教师把所要讲授的知识融合在任务中,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把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怀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基于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自己的方法对任务提出解决方案。教学过程教师、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学环节以创设情境、引出任务—提出问题、分析任务—教师引导、完成任务—展示交流、评价任务,为教学流程实施教学[4]。

1.2公共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比较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5]。因此,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生搬硬套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已不可行。首先公共选修课的学时普遍偏少,如龙岩学院定为30学时,这远比48学时、60学时甚至更多学时的专业课程少。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里把课程的精华呈现,学生要把相关的技能掌握,有着不小的难度。同一个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统一的专业选修课程,具有较为一致的专业素养,而选修课的学生差异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操作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选修课的学生选修课程的目的也不相同,有的为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技能而来,有的为兴趣而来,也有的只是为挣学分而来,不同的学习目的产生了不同的学习动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学有所获是公共选修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2任务驱动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公共选修课上的教学应用

2.1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的概念,是朱熹在总结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相关思想时提出的,在现代教育中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5]。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前先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已经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和相关的平面设计的知识,可以直接开设“Web网页设计”课程。选修“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学生只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教学将侧重于静态网页的制作,以目前流行的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软件为主线,介绍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术。为了使制作的网页更加美观,必须具备Photoshop(Fireworks)的图像处理能力和Flash的动画制作能力,然而在周学时少以及计算机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把这4个软件都讲透,只能以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为主,其他软件为辅。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为:不单独讲Photoshop和Flash这两个软件,围绕Dreamweaver软件讲解网页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在制作图像缩略图、Logo图片、切片、按钮等环节中介绍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和Firework,在制作动画时介绍动画制作软件Flash[6]。对布局网页也只需教授比较简单实用的表格布局法,适当的加入JavaScript特效、CSS样式、DIV布局等内容。

2.2任务驱动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大致分成情境导入、分析讲解、举一反三、总结提高四个环节。教师在上课的初期,提出“网页设计与制作”最终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建设一个网站,内容可以是学校、班级、宿舍、家庭甚至是个人,以宿舍为例进行任务分解,如图1所示。学生在前期有明确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体的实现在后面的教学中逐步完成,使学生在完成分任务时找到成就感,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避免学习中期的懈怠现象。

2.3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能力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单薄、动手实践能力有限的现状,在机房教学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环境可以实现“教”与“学”同步,“学”与“练”同步。首先教师使用“红蜘蛛”等教学软件展示本次的课堂任务,和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分解任务后,边讲解边操作。学生在自己的电脑显示屏前可以清晰地看见老师的操作流程并能“可视化”相关效果,非常直观。随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模仿或创新,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此时有不会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周围的同学。老师随堂指导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和教学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较多学生有困惑的地方可以选择全体或者小组重复教学,学生掌握得较好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最后还可以进行作品展示、互评,达到交流和提高的目的。而且机房里装有教学软件的教师机上,可以方便、快捷地讲稿、课件、上机素材等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这种边讲边练的操作环境和任务驱动法教学,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任务分析、理论讲解、实例操作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网页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他们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2.4设置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为一门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已经不能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实践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重要考核部分,应把实验成绩加入其中。当然对学生技能掌握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注重“考不出”能力的考核,如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等[7],对于“网页设计与制作”选修的学生在机房教学,通过完成各任务的操作达到掌握该课程技能的目的,因此总成绩分成机考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和平时成绩,即总评成绩=机考成绩*40%+课程设计成绩*40%+平时成绩*20%,其中机考是对教学中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课程设计成绩包括综合网站的设计成绩、答辩成绩和团队协作成绩,平时成绩由出勤情况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共同评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5实施效果分析

笔者曾多次教授“网页设计与制作”公共选修课程,学生的成绩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2010年秋的选修课采用传统教学,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做出的作品技术含量不高、界面也较为杂乱。2014年春学期笔者开始把任务驱动法应用到“网页设计与制作”选修课上,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作品有技术有颜值,成绩达到优秀、良好的学生明显增加.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方案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学效果越发明显。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公共选修课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公共选修课上的应用是成功的,推广到其他公共选修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任务的设置不能随意,所设任务应把所授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在任务完成的实践中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2.把握好任务分解的规模。任务太难会使选修的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最终完不成任务;任务太简单,所涉知识较少,不能全面的掌握课程的内容,达不到提高课程技能的真正目的。3.解决好选修课课时少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借助当前的通讯工具延伸教学时长。如学生在完成课外任务时碰到难题,可以通过qq、微信给老师留言,教师除了可以文字解答也可以远程操作指导。比较有难度的任务教师也可以制作视频放在qq群里或者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自行学习巩固。

4结语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页制作成为流行的实用技能,“网页设计与制作”是高校选修课的热门课程,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该课程精髓,如何使他们真正成为网页制作高手,本文从明确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和公共选修课实施该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论述,实践证明这个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典型性,对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玉玺,李智.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在高校公选课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4):83-87.

[2]黄婷,李伙友.《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方法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0):59-60.

[3]孙文新,杜玉红.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的设计[J].深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121-122.

[4]刘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5]徐光明.平面图像处理公选课教学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7(7):405.

[6]丁海燕.“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实践和实验教学设计[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S2):327-330.

第11篇

一、采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节课上,如果单纯枯燥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话,学生的反应以及接受程度一般都会比较慢,兴趣点也不浓厚,但若把一节课的内容以及要点分配成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参与进去,这样的效果会更佳。在计算机课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

1. 任务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下达任务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指导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后共同小结。

2. 任务内容要真实有趣。讲授《神奇的复制》时,结合四年级学生对《西游记》这部名著都有了解的特点,我将孙悟空变化的本领设计成三个任务:变出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变出一大一小的孙悟空、根据素材进行创作绘画。学生兴趣性极高,课堂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3. 任务难易要适度。《神奇的复制》的前两个任务是教学重难点的体现,最后一个任务是创作,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点自由发挥想象选一题材创作,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不仅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还给了他们更大的创新空间。

二、设计与实施

1. 导入主题。以学生熟识的人物“孙悟空”为主导线,通过实现孙悟空的不断变化这样一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任务,让学生在探究学习,尝试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完成任务,体现成就感。

2. 提出任务。把本节课的教学分成三个任务:变出几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变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孙悟空;根据素材进行创作画画。

3. 学生完成任务。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以及任务完成的标准,学生自选一主题自由创作,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完成。

4. 教师参与评价任务。和学生一同交流讨论各自所选主题中所用到的知识点,并总结复制的几种方法,特别介绍复制的快捷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主题创作时可以大胆发挥想象。学生提交作品时,我以“评价方案―看谁得到的星星最多”来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全班一起评。

三、教学效果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一门基础课程,这其中的技能性,指的是让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亲自操作、观察、分析,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操作方法,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和形成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学习内容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已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巧妙应用。

一、以任务为主线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任务为主线,教师和学生围绕各种不同类型的任务开展互动活动,学生的学习以完成任务为标志,因此,掌握任务分类方法和任务设计要点,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及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任务设计不能随心所欲,所以,为更好地构建任务驱动教学环境,明确“任务”是为了驱动“学习”而设计的原则,在任务设计时,应严格遵循下述几个要点。

1.任务要有真实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不是为了虚构教学情境,而是学生所熟悉的、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准确的、可操作的、符合教学目标的各种活动。这种真实的任务构成了生动的学习情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欲望,使学生自主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成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

2.任务要有整体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不能过于琐碎,要与知识点密切联系,能够涵盖教学内容的绝大多数知识点,使知识点之间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而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任务要有层次性

信息技术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适宜,从分析学情入手,遵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另外,还可将子任务嵌套于大任务之中,通过完成一系列子任务,明确整个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和局部任务的关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升华,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4.任务要有开放性

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任务的成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反对让学生死记硬背操作过程和让学生枯燥乏味地临摹操作,应大力提倡让学生多思考、操作、动手,为学生留出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以教师为主导

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对教师地位有很明确的理解与定位,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教师为主导的轨道,因此,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学情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扮演好任务的设计者角色;需要创设有利于完成任务的教学情境,为任务顺利开展和完成奠定好基础,扮演好任务情境的创造者;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供有效帮助。教学过程中,为防止学生放任自流地学习,教师要监视每个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正确而全面地引导、督促学生向任务完成的方向努力,扮演好教学过程的监控者角色;学生完成任务后,要给予适当的效果评价,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扮演好任务完成的评价者角色。

例如,笔者在让学生制作教师节海报时,学生提问如何添文字?笔者这样回答:在Word中,我们利用工具栏中的图标进行文字相关操作时,那么,请你猜一猜,在Photoshop里哪个工具可用于添加文字。这样,学生经过教师提示,完成了操作。在这个问题中,教师就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所创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情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任务是否能与学生产生共鸣,都会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任务驱动教学中知识的主动者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1.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精心设计的教学任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任务的学习过程之中。经历了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后,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望,促进其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伴随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各种知识要点都蕴涵在任务之中,所以,学生需要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各种对完成任务有用的资源或知识,通过主动实践和创造的方式,积极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相应知识的概念、原理、方法等。比如,在学习《图像的加工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就主动提出问题:文字只能是直线型的吗?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学生就明白了文字不是只能直线型,还有其他形式,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3.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