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时间:2022-12-21 11:0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1篇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清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于2011年12月30日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以教人〔2011〕11号印发。《规范》规定教师职业道德由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1)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于律己,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事不能逾越法律红线。敬业爱生,要求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直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位称职的教师。(2)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3)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教育工作是一项伟大而意义深远的工作,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长远发展。做为此项事业的工实施者,要不遗余力,不计得失,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完善自我,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包括对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也包括对优秀的教师榜样的学习,还包括对优秀学生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教师意识到什么事是自己该做的,为自己争光的。什么是不该做了,为自己丢脸。使教师具有强烈的荣誉感,知羞耻,为建立良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打下坚实基础。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学习榜样热于奉献、关爱学生的作风,学习他们严谨教学,严于律己的态度等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的体现。向他们学习,帮助我们提高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并提升自己形象。向学生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学生,他身上也会有一些老师身上没有的好的品质。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在一起,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反应中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随时检醒自己,审视自己,随时加以改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2)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除了学习,我们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教育实践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学习中学到的各种职业道德,只有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把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进而成为自己持久的行为习惯。所以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不例外,它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磨练,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从外界环境来说,可以从以下层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 学校层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人无完人,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后天对正确事物的学习建立起来的。因此,学校要在校内树立教师榜样,让其他同学以向其学习为荣。并多组织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及研讨会。对倡导的优秀教师道德品质给予褒扬。对错误的道德观点给予指正。并在教学实践中鼓励老师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每学期让学生投票选举,鼓励教师成为学院的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鼓励老师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2)社会层面:1)利用媒体的作用,树立教师榜样,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无小事。把握好教育,就相当于把握了我国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支教,爱岗,敬业等优秀教师的行为。营造全社会向其学习的氛围。让其他老师也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国家举行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鼓励优秀教师的行为。倡导全社会向其学习的风气。2)建立监督机制,即时制止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国家教育部专门成立教师职业道德监督部门,并完善法律规范教师的行为。对不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给予开除教师行列。对违规、违纪的教师给予行政及法律制裁。监督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鼓励教师自律,向优秀教师学习,以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该部门通过公开教师行为等方式,规范教师行为。

总之,高校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学生,认真备课,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以服务社会、严谨治学为荣。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人们需要的教师,国家敬爱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 桑瑜. 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反思.高校教育管理.2012年05期

第2篇

[关键词]广东;高校教师师德;调查研究

教师作为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职业,社会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园地,其师德建设情况更为引人注目。近年来,关于高校师德问题的研究为数不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师德的内涵和规范、师德建设的现状、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等[1]。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对教师、学生的调查不够深入有关。因此,我们对广东省高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从高校教师的视角,了解当前高校师德的真实现状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高校教师自身不仅对高校师德现状非常关注,而且对高校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广东省内三所部属和省属高校的教师。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问卷328份,回收率为74.5%,有效问卷321份(个别题目漏答不影响整个问卷分析的按有效问卷处理),有效率74.3%。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还通过与高校教师的访谈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我们结合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及影响高校教师发展的其它因素,设计了高校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问卷(除个人基本情况外,共计40个题目,其中选择题39个,开放式题目1个),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高校师德内涵的界定

关于高校师德的内涵,一些官员和学者提出了各种看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新命题[2]。多数学者认为师德应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3]。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多数教师主张,师德应是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其中选择“基本的职业规范、准则”的占68.5%,选择“高尚的、崇高的道德标准”的占27.6%,选择“可以达到的、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标准”的占7.6%。同时,高校教师普遍赞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应该不断发展变化,选择“完全赞成”的占27.6%,选择“比较赞成”的占33.7%,选择“赞成”的占32.7%,选择“较不赞成”的占1.9%,选择“不赞成”的占4.1%。

2.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认识

在为何选择当高校教师的问题中,选择“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的占55.4%,选择“有较高的收入”的占2.1%,选择“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的占30.9%,选择“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的占7.4%,选择“其它”的占4.2%,与性别、学历显着相关(p<0.01),与职称相关(p<0.05)。在是否有离开学校,寻找其它发展的想法方面,选择“有”的占24.4%,选择“无”的占75.6%。至于离开高校的原因,选择“工作压力大”的占25.4%,选择“收入和福利待遇低”的占28.8%,选择“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占10.2%,选择“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的占33.9%,选择“其它”的占1.7%。半数以上教师因高校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自由性而选择当高校教师,其中女教师所占比例更高,达67.2%,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本科,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低,职称越低的教师,所占比例越高,但副教授所占的比例要低于教授。相当部分男教师选择当高校教师是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选择此项所占比例也更高。

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提法,“完全赞成”的占13.1%,“比较赞成”的占22.0%,“赞成”的占33.8%,“较不赞成”的占17.5%,“不赞成”的占13.7%。在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取向方面,选择“培育人才、奉献社会”的占53.4%,选择“义利并举、德利合一”的占42.7%,选择“等价交换、按劳取酬”的占3.9%,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0.05)。就自己如何处理个人、部门和学校三者的利益关系,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的占62.8%,选择“先部门、后个人、再学校”的占19.5%,选择“先个人、后部门、再学校”占17.7%,与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0.01),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更多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

在是否认为“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会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相矛盾”问题,选择“完全会”的占7.1%,选择“比较会”的占12.3%,选择“会”的46.3%,选择“基本会”的占25.2%,选择“不会”的占9.1%,与职称相关(p<0.05)。在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之间,选择“作为教师,应该将奉献精神置于首先地位”的占6.4%,选择“应该首先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的占34.9%,选择“处理得好,二者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占58.7%。半数以上高校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选择“平等关系”的占60.4%,选择“服务关系”的占13.0%,选择“教育关系”的占26.6%。在与学生的关系方面,选择“关系亲密”的占13.2%,选择“比较亲密”的占67.4%,选择“一般”的占18.8%,选择“疏远”的占0.6%,无人选择“很疏远”。

参与调查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般,选择“非常好”的占2.3%,选择“较好”的占27.3%,选择“一般”的占57.9%,选择“较差”的占9.0%,选择“很差”的占3.5%。对当前的师德状况,教师最不满意者涉及几个方面:选择“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的占43.2%,选择“教学上无心钻研业务,只求不过不失”的占14.0%,选择“科研上急功近利,剽窃他人成果”的占24.3%,选择“只完成教学时数,对学生不管不问”的占14.0%,选择“利用师生关系谋取利益”的占4.5%。

至于造成师德失范的最重要原因,较多教师认为是考核制度的问题,选择“对学校没有认同感”的占11.8%,选择“教师个人放弃思想道德修养”的占22.8%,选择“经济压力大”的占21.3%,选择“考核制度方面的问题”的占38.8%,选择“师生关系疏远”的占5.3%,与学历相关(p<0.05),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认为“考核制度有问题”所占比例最高,占41.4%。

3.对高校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的了解

在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方面,选择“刻苦钻研业务”的占9.2%,选择“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占43.7%,选择“以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学生”的占37.1%,“谦虚谨慎,维护其它老师的尊严”的占0.9%,选择“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的占8.7%,选择“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占0.4%,与职称相关(p<0.05)。

关于做一个好的教师最突出的方面,选择“科研成果突出”的占6.6%,选择“教学效果好”的占19.5%,选择“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占54.0%,选择“深受学生爱戴”的占19.5%,选择“同事公认”的占0.4%,与性别、职称相关(p<0.05),与学历显着相关(p<0.01)。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在哪方面做得最好,选择“科学研究”的占12.3%,选择“教学”的占30.1%,选择“科研和教学均好”的占33.8%,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16.9%,选择“和同事们相处”的占4.8%,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0.05),与职称、学历显着相关(p<0.01)。履行教师职责时花费时间最多的方面,选择“教学”的49.4%,选择“科研”的占33.8%,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10.4%,选择“社会服务”的占1.1%,选择“参与管理”的占5.2%,与职称、学历、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0.01)。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同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观念,而男教师的比例要高于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为自己教学和科研均好,男教师的比例要远高于女教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科研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高,特别是教授,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副教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教学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低。

在对高校教师师德的内容及具体要求的了解方面,选择“非常了解”的占6.3%,选择“比较了解”的占43.8%,选择“一般”的占34.1%,选择“了解一些”的占11.0%,选择“不了解”的占4.7%,与性别、职称相关(p<0.05)。至于获悉途径(可多选),高校教师多是通过《教师工作手册》、“岗前培训”及“相关文件”来了解。有43.6%的高校教师选择“《教师工作手册》”,有48.1%的高校教师选择“岗前培训”,46.8%的教师选择“相关文件”。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基础,高校教师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了解较多。有67.7%的高校教师了解《教育法》,63.7%的高校教师了解《高等教育法》,46.5%的高校教师了解《教师资格条例》。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高校教师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男教师比女教师了解得深入一些,职称越高的教师了解越深入。

4.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

在高校师德建设必要性方面,选择“非常必要”的占28.0%,选择“较必要”的占19.1%,选择“必要”的占32.5%,选择“有些必要”的占14.3%,选择“没有必要”的占6.1%。关于当前师德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选择“教师缺乏献身精神”的占8.6%,选择“教师缺乏责任感”的占37.9%,选择“师德教育流于形式”的占47.9%,选择“其它”的占5.7%

在是否赞成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方面,选择“非常赞成”的占11.4%,选择“比较赞成”的占15.9%,选择“赞成”的占21.6%,选择“基本赞成”的占20.6%,选择“不赞成”的占30.5%,与职称显着相关(p<0.01),与学历相关(p<0.05)。在对学校对师德建设采取过什么措施方面(可多选),有54.2%的教师选择“制定教师职业规范”,有39.1%的教师选择“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有39.1%的教师选择“考核中有师德要求”,有9.5%的教师选择“制定学术道德规范”,有5.9%的教师选择“师德标兵评选和师德报告会”。在所在学校师德建设取得的成效方面,选择“显著”的占4.7%,选择“较显著”的占28.1%,选择“一般”的占47.2%,选择“有些效果”的占9.0%,选择“没有效果”的占11.0%。

教师虽认为高校师德建设较有必要,但除比较了解“制定教师职业规范外”,对其它措施都不太了解。对高校是否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态度多样,虽多数教师持赞成或基本赞成态度,但不赞成的教师也为数不少,特别是低职称的教师基本上持不赞成的态度。

5.高校师德的评价方式

在评选高校师德标兵的必要性方面,选择“很有必要”的教师占14.8%,选择“较有必要”的占26.4%,选择“一般”的占28.6%,选择“有些必要”的占4.7%,选择“无必要”的占25.5%,与职称、学历相关(p<0.05)。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的了解程度不高,选择“非常了解”的占0.6%,选择“比较了解”的占10.8%,选择“了解”的占12.3%,选择“基本了解”的占23.4%,选择“不了解”的占52.8%。高校教师较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选择“完全认可”的占5.6%,选择“比较认可”的占75.0%,选择“认可”的占5.6%,选择“基本认可”的占5.6%,选择“不认可”的占8.3%。在是否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项目上,选择“完全会”的占4.5%,选择“比较会”的占10.3%,选择“会”的占31.9%,选择“基本会”的占25.8%,选择“不会”的占27.4%。

对最了解的师德评价方式,选择“自我评价”的占11.9%,选择“集体评价”的占21.5%,选择“学生评价”的占46.4%,选择“组织测评”的占9.6%,选择“社会评价”的占10.7%。关于最赞成哪种师德评价方式上,选择“自我评价”的占7.0%,选择“集体评价”的占27.9%,选择“学生评价”的占41.2%,选择“组织测评”的占7.7%,选择“社会评价”的占16.2%,与职称相关(p<0.05)。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的占52.8%。其结果导致教师虽基本上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但部分教师不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甚至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越低职称的教师越认同“学生评价”,越高职称的教师,越不认同“学生评价”,教授认同“学生评价”的比例明显低于副教授。

三、讨论

1.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不少高校进行师德建设,但成效一般。原因是不少高校教师对学校的措施不认同。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基本已形成共识,即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但不少高校领导,对师德内涵的看法仍偏于泛化,过于务虚,与多数教师的看法差距甚远。因此,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难以为教师所接受,如高校师德标兵评选,主要是其立意太高,远远超过了高校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共识。一些与师德建设有关的措施,也不受教师的欢迎,如要求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态度因职称、学历的不同而差异显着。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广泛了解教师的需求,所采取的措施方能切实可行。

2.对教师职业性质的新看法影响师德的塑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及自身行为。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有传统的一面,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选择也出现了。如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一些教师把“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一些教师认为“个人或部门利益高于学校利益”,多数教师不赞成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不少人在选择当高校教师时,多是从“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和“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面。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不甚使人满意,部分源于人们对高校教师职业性质的错误认识,不少教师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如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的教师对师德失范最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加以一定的引导,使高校教师认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3.考核评价制度对师德建设的导向作用

目前不少高校的现行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虽然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也包括了教学和社会服务。原因是教师的科研成果除了易于量化考核外,还会给对学校带来许多好处。由于现行考核评价制度的引导,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对教学则得过且过,对学生不管不问。不仅如此,个别教师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在科研上造假甚至剽窃他人成果。因此,一些高校的现行考核制度有必要加以改变,应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要给教学适当的重视。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机制应进一步完善,不能仅看是否完成教学时数,更要尊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付出,在这方面教师的师德最容易体现出来。至于师德评价方式,应重视“学生评价”,原因是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

四、建议

1.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代表的是一个行业的成员一致认同的合适的行为准则。国家或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让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有据可依。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开始就应该熟悉职业道德规范。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解释。教育部人事司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对职业道德虽有所解释,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因素组成,但学校难以以此作为考核内容的依据,教师也难以遵守。因此,国家或高校应结合高校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尽快制订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约束教师的行为。职业道德规范制订后,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了解,并加以遵守。

2.应让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

近年来,不少高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但效果一般,其重要原因是缺乏教师的参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参与,如高校师德标兵的评选,许多教师难以参与评选过程,而且选出来的师德标兵,多是有行政职务、高职称的教师,难以成为青年教师仿效的对象,并使他们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缺乏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高校师德建设效果倍受影响,而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却越来越高。为了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选择对他们比较公平,也比较为他们所认同的措施非常关键。如目前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方式多样,但低职称的教师多认同“学生评价”,这也是多数高校青年教师比较认同的方式。原因是相对其它评价方式,如“组织测评”、“社会评价”、“集体评价”,“学生评价”对青年教师更为公平一些,把他们和其它教师置于同一起点上。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考虑层次性,面向青年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应更切合青年教师的实际,从而增强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露璐.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6,(1):76-78.

第3篇

 

回归教师本位,致力于教书育人的价值追求,通过制度杠杆矫正师德师风的扭曲,用工作方法创新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高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高校师德师风的特质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1.高校师德师风的特征。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而言,是教师作为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特殊道德。师德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角色内涵。在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师德表现主要是热爱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进步,师德已经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所谓师风,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它是教师职业形象是否良好的晴雨表,是衡量教师教书育人使命和任务的重要方面。师德师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师德是师风的基础,师风是师德的表现,二者共同折射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师德师风是教育行业作风建设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也成为人民群众评议教育的一杆标尺。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从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来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爱国守法。在爱岗敬业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如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等。可见,爱国是一个人民教师首要的政治规范。守法,是一个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应立足本职岗位,坚持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提高依法执教水平。高校教师的爱国之情最终就要落实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国的最大体现就是尽职尽责,教好书,育好人。

 

第二,严谨治学。在严谨治学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应具有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自身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爱是师德的基础,专是核心;注意严谨治学,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全方位提升自身实力。

 

第三,认真贯彻落实师德要求。师德师风建设是在教育改革和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高校教师队伍,这是有效推进教育教学融合管理的根本保障。各高校要出台相应的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以此来规范教师的道德品行。师德师风的规范有助于使广大教师按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自觉地履行对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激励广大教师追求崇高职业理想,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水准。

 

第四,强化自身修养。一个师德师风良好的教师,应该具有自觉的师德师风修炼,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丰富和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创新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活动。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引导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的理想信念,坚定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要善于不断创新,并具体运用于实践活动。

 

第五,健全制度规制。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要进行理论教育,重视道德感染和熏陶作用,还要用规章制度矫正、规范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不良行为。高校要制定和完善师德师风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制度依据和调节杠杆。高校教师要以相关政策法规为标准,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创建优秀教师队伍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校教师要自觉遵守制度规范,做到既可以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又可以在行为上约束自己。

 

二、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故受到多方面的关注,虽然学校相关方面和教师自身在都在不断地努力,但师德师风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复杂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学生、家长和社会舆情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1.学术弄虚作假,科研精神扭曲。绝大多数高校在日常教学中都高度重视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但是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却时有发生,近年来,关于论文抄袭、学术造假、项目腐败等负面新闻报道也屡见不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只重数量,不重质量,量化管理和科研,使得某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或科研项目等,弄虚作假,扭曲科研精神,这种学术舞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不尊重,既阻碍了学术进步,又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2.价值观念易位。有少数高校教师在经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价值观偏移了原本正确的方向,一些教师的三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迷失了自我。他们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崇高事业;他们盲目逐利,金钱至上,从本质上丧失了教师职业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们急功近利,消极应付本职工作,更多地关注物质利益,那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已无踪影。

 

3.师生关系淡薄,师生交流困难。常言道,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然而,这种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如今已成为稀缺资源,隔膜和应付困扰着校园生活。现在很多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比较单一,互动双方缺乏主动性,缺少沟通平台。由于教师和学生缺少沟通,亲情也逐渐淡化,有的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很少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使得教学与育人二者相分离。4.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欠佳。有些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些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投入精力较少,心态浮躁;有些教师只注重一些表面功夫,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刻苦、积极钻研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有些教师不求上进,缺乏创新,思想落后,知识陈旧,不注重授课技巧的提高。

 

三、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十三五”规划推出了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时代特征。

 

首先,明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特质。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覆盖、常态化地展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袁贵仁部长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他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先生在其“师道的自觉”中阐述了教师在实现职业价值基础上追求人师境界的为师自觉;专业精通,形成学术特色的治学自觉;在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着力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实现传道的自觉;在规范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艺术教学育人的自觉;去伪立诚、戒浮求实的师风自觉;追求正师风、守师德的自觉。

 

其次,凸显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个性。从西北工业大学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师德建设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学术功利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矫正这一现象是目前所有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此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应立足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彰显自身的个性。政法类院校的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应该倡导公平、注重正义,政法类院校要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以及动手设计的自我能力,更要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综合类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兼容性、广泛性和多元化的人文特色,德才兼备,博大精深更是师德的主要内涵。

 

最后,适应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生态。深化改革,彰显全面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时念,聚焦实现中国梦,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生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要适应新发展理念,强化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爱与责任”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站在新的发展时期,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务实的作风,更有效的方式,用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风纯正、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4篇

【关键词】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方法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它的实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从大的范围讲,既包括教师内在品质方面的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内在的自我道德教育,是教师个人品德形成的内部动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师德品质和养成师德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品质的关键。它应当是内在品质修养和外部行为修养的高度统一。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现代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现代化的挑战。高等教育现代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也包括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既要继承和发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等经典大学观念,还要积极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的高等教育的新理论新思潮,包括大众化、多样化、民主化、终身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

1.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对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教师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价值,树立新的人才观、新的质量观、新的知识观和新的目标观,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更强烈的责任感。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大众化使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学生成份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要关心弱势学生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择业就业问题。

2.高等教育市场化。随着市场逻辑不断引进高等教育,不仅前所未有的引发了高校教师观念的冲突和整合,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全方位地对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市场化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市场化并不排斥道德,相反,它极需要道德规范作为运作的基础。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带来新机遇,提供了坚实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也为高校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充实、更新和完善创造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3.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其次,国际化向社会生活领域扩展,对高校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第三,社会转型加快引发的矛盾冲突,为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在履行职业行为过程中应自觉培养和提升全球道德意识,在遵循高校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的同时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价值观的学生要实行“有教无类”的无歧视无差别教育。高校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新挑战、新机遇和新的要求。道德修养不仅要了解其途径,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无从下手,师德水平就不能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有:

1.内省法。内省,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审查,是一种自律心理,也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反省精神。内省是道德修养的态度,又是道德修养的方法。《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内省,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依据师德要求做出自我评价,自我批判,自我调控,从而达到自我提高。内省,要严于解剖自己,关键在于提高自觉性;要找出自己最应记取的道德准则、至理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对自己“耳提面命”,激励自己按照这种准则、信条去做。实践证明,只有认真总结经验,自觉内省,高校教师才能明确今后改进、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慎独。如果说内省是一种内心的自律,那么慎独则是侧重于外在行为的一种理性约束,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和“自我监督”。 慎独要求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注意自己的思想行为,不做违犯法纪和道德的事情,做到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慎独要求教师在“隐”、“微”、“恒”上下工夫。杜绝人前道貌岸然,人后卑鄙丑恶的两面派作风。慎独需要很高的自觉性,要到达这种道德境界是不易之事,非一朝一夕能成,必须要经过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艰苦的磨练过程。

3.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教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鼓励自己为达到更高师德水平而努力的过程。教师可以一种职业道德理想作为激励自我的目标,这种目标是教师的一面旗帜,给教师指明前进的方向,也是教师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不断推动和鼓舞教师朝着目标奋斗前进。任何一个教师只要在本职工作中郑重进行师德修养和锻炼,坚持下去必有收获,这种收获能够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动力,进一步激发和鼓舞教师去争取更大的收获,因此,不断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增强自信、也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好方法。教师在自我修养过程中,也常常会遭受挫折和失败,甚至会遭受到妒忌、嘲讽和非难,但是不能因此就意志消沉、抱怨、妥协和退缩,而应该从挫折和失败中反思,从困难中磨练出来,使自己更加成熟,从而走向成功之路。自我激励是激发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强化和磨练克服各种障碍和阻力的动力,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重要保障。

4.致知。致知是《大学》中“八条目”之一,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程。教师在提升自己师德修养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和做人的道德,准确地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合理性,恰当的把握好自己在教育劳动中的伦理位置,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及情感,选择恰当的职业行为。

5.践履。践履是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根本的道德修养方法。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在现实的与他人相处的道德关系中,才能改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在各种现实的人际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无法进行道德修养。

6.交往。每一个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这两者是同一过程,每一个教师都在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每一个教师都是道德教师。从本质上来说道德教育过程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和相互理解过程。教师必须通过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并体验教师道德准则,形成与高校教师职业相适应的道德情操、信念,构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与学生的交往还有利于教师获得良好的师生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发展。

四、总结

教育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其是否能够担当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任。教师劳动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靠自身高尚的人格激励学生,影响学生,启发思路,锻炼能力。高尚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终身的。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对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师德修养过程中,要借鉴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良传统,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加强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冷余生,解飞厚.高等教育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有德之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59-05

收稿日期:2014-05-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规划)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BIA13006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合作治理网络研究”(20120161110035)。

作者简介:许烨(1985-),女,湖南汨罗人,湖南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作为处理高校教师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体现的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具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它与一般伦理的区别体现在多向性、群体性、道义性、导向性、担当性、去魅性等特点,是一种指导高校教师人际关系的“统一思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校教师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和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伦理规范至关重要,对于加强高校教师的伦理与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意义和积极价值。

一、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何以必要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指一系列有关高校教师个人或高校机构伦理道德行为的标准或准则。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之必要,首先体现于对高校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本质是通过其职业伦理原则来界定的,与其他形式的规范、规则一样,高校教师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它规定了高校共同体成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在规定义务和责任的同时,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也提供了对教师行为加以评判的一般准则,当行为合乎规范时,便会因它的正当性而获得肯定,反之则受到谴责。较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个体成员的柔性约束,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对教师群体具有更为刚性的价值约束和行为纠偏的功能。

其次,体现于对高校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与秩序是外在于“我”的道德“他律”,是社会群体对于高校教师个体的外部道德控制。因为人无完人,人性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若缺失外在约束和外在导向,往往有向恶的倾向和越轨、失控的危险存在。如当前社会中形成了狂热追求金钱漠视道德的现实情形,而且表现为由此导致的道德规则和内部语言也处于某种无序状态。历史事实也表明,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演进都与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并整合秩序、形成规范的过程同步。此外,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也意味着高校教师在理性上对个体行为规定了某种“度”。只有合乎“度”的道德规范和整个高校社会规范体系,才能实际上构成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结构制约机制与保障系统。

第三,体现于为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抓住了一个专业教师素质的核心――成为社会信任的基础。高校教师实践知识的发展不仅仅受到其职业伦理规范的影响,也需要内化一系列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不仅与其专业表现相关,也与正义、自由、平等、真理、尊严等相关。在这里并不是追求教师个人行为与形式化规范的特性一致,而是将高校教师加入一个共同的使命,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尊重这些伦理原则和美德。不管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原则是否另列为不言自明的标准或规范,都应该被明显地栖居在教师意识的显著位置。

二、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价值导向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教师德性是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永恒的主题。德性伦理学认为人类有着特殊的本性,即我们都有着特殊的目的和目标――成为有德之人,我们的行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1]。

首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中所蕴含的道德特征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伦理的需要。长期以来,以科学、民主和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意识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崇高维度的冲击,以壁垒森严为特征的社会分工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责任维度的消解,以优胜劣汰为导向的现代竞争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归属维度的影响,以制度建设为取向的问题解决方案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自律维度的影响等,使“职业成就第一、收入第一”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大受追捧。高校教师道德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其运用“社会人”身份进行实践活动时精神文化的缺失,特别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应法规的严重缺位。在恶性膨胀的物欲需求驱动下,主体品格、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失落,是导致高校教师道德问题的深层主体原因。在此意义上,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应当成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向、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培养优质接班人,从而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而充分支撑的精神资源。

其次,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作为一种精神科学,是对教师职业伦理精神和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反思和启迪。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作为高校教师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高校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高校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生命和灵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揭示,“权利永远不能超越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2]。人始终处在自己的精神产品――“文化关联”之中,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被文化制约[3]。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机构,其权利属性与知识和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需要被唤醒,如此才能形成共同的文化信仰。

第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作为一种价值科学,其着眼点或根本价值导向是指向社会整体的普遍价值和长远价值。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寻求更高更合理的伦理价值思想,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可以为其提供蓝本。高度关注教师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作为社会进步的开拓者与文化传承的繁衍者的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合作、实现个人自我完善的辩证统一,可以有效解决高校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如何为师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共建彼此尊重、平等相处、协力互助、平衡和谐的师师、师生关系,追求一个公正而富有人性的理想社会。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建构,塑造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营造和谐宁静的理性精神秩序,实现教师群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高校教师群体适应社会主流发展趋势的重要保障。

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实践取向

现代社会中正统的管理被一种不言自明的论断――“好的组织将产生好的人”所引导,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合理的制度设计密切相关。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应该依靠社会对教师德性的价值期待来构建,只有顺应社会时展和当前教育改革现实所提出的教师职业要求,只有真实反映教育道德的现实和教师德性伦理的现状需求,才能构建出符合社会价值期待的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道德并非天生,“道”在昭示一切,“德”用以承载道的一切。唯有具备良好人格修养的“有德之师”才能审度实际情境,做出适当判断和行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植根于教师专业伦理领域,体现师德这种教师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从“全人”的角度赋予教师职业更深厚的道德内涵,以“是否是有德之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教师的专业伦理实践。

1.维护教师秩序:公平、自由

和谐的高校应当是以公正为支撑的合理的伦理秩序集体,也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社会。中的自由是一种自由的责任与自由的秩序,它建立在每一个公民的自由能力基础之上[4]。以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为内容的公平,是人们的终极价值追求。它包含公民的平等基本自由权利、公民自身的公民能力以及社会基本结构或制度的正义性。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不同于以往的公平、正义关系及其秩序,而是以平等的自由权利为基本内容的秩序。这种具有公平、自由等伦理规约性质的“规范”、“秩序”的现代性高校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与人格的教师。高校教师最终关注的并不是经济与物质的增长和享用,而是自身的自由、解放和幸福。

2.规范教师行为制度:德行、宽容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必须规范高校教师的行为制度安排,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正当权益,并向他们揭示互惠互利才是实现自利的最有效方式。市场经济建设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造就了无数个现实利益主体,使人们发现了自我,承认自我的个人利益。其中,要在作为现实利益主体的高校教师中建立规范的制度安排,首先要以一种客观利益安排的方式来表明德行是社会的通行证,是有用的。对教师个人而言,宽容表现为平等精神;对高校而言,宽容表现为高校成员、集团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平等接纳。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基础的构筑过程中,高校教师群体更应该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以身示范以宽容之心对自由价值做出肯定和维护。

3.寻求教师道德共识:从“世俗”走向“神圣”

神圣道德,是指一种近乎完美至善至圣的道德最高要求,并不是指宗教道德,而世俗道德则是一种并不那么完满至善至圣的基本道德要求。两者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道德的两种不同境界,而是相互依存的两种道德范型,这是基于道德价值立足于此岸还是彼岸的问题。世俗道德是立足于现实此岸生活的道德范型,其虽具有“俗世性”,但并不内在地拒斥高尚与神圣,也不否定社会倡导的高尚、神圣的道德精神;而神圣道德是立足于彼岸至善理想的道德范型,召唤人们走向神圣。马克斯・舍勒曾将社会成员分为“雅、俗”两类,他认为“雅人在比较之前体验价值;俗人则只在比较中或通过比较体验价值”[5],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贤者与俗民。高校教师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也是作为所谓“俗民”存在着,并通过经验生活走向神圣。一个制度正义的现代性社会,并不是从外界强加给公平一系列神圣完美的道德要求,而是通过公正的社会制度供给,在向公民提供最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同时,使公民自己在日常经验生活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使公民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生长出神圣之品质,且这种神圣之品质并不与公民世俗生活之间有不可逾越之鸿沟,它不过是世俗道德自身的结晶。现代性社会中的高校教师是能够变为神圣的,只不过需要从世俗生活现实出发,在经验世界中反思、提升、完善自己。

4.完善教师知识素养:广博、终身学习

高校教师知识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帮助其认识高校教师专业的伦理,形成专业观念,提供其作为指引高等教育行动的依据。不少人认为,一个专业教师只要具备了从事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即可任教。其实不然。从目前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为广博的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语言学等综合方面的知识。在学习型和知识型社会,“术业有专攻”是通过教师的专业化知识来实现的。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高校教师要想在这种急速变化的时代中获得生存、发展与成功的机会,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通过终身学习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5.塑造教师理想人格:独立、理性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有赖于一定理性自觉的人来完成。“各种道德原则是理性选择的目标”[6],这就要求作为主体的教师应当具有自由的意志,并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应该追求理想人格的塑造。不但要拥有独立人格(这是学术生态环境中的研究主体),独立思考、独立行事,而不需要顾及政治权威、舆论高调和商业价值,且要具备较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学教师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除了其社会人身份外,其属性范畴已扩展到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理性和道德准则的典范、文化学识的权威,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责任良知必须控制个人的权力欲望,用理性的自我监督与制约来主动服从良知的掌控。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使自己陷入情感羁绊的时刻,如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对同行升职的嫉妒、对自身学术创作的停滞、对生活的忧虑等,都需要依靠理性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整。

6.培育教师伦理精神:人本、自律

在某种意义上,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了对伦理精神的追寻,有了按照伦理精神的要求安排人的群体生活的愿望,有了用道德原则及规范去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需要[7]。在后现代社会,人们开始致力于一种拥有道德制度的社会模式建设。基于道德制度的伦理精神进行自觉建构,是对完美生活的追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这一过程需要根据伦理精神来重建人类的社会体系。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伦理精神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守法与耻感是高校教师为了维护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及由平等的自由权利所构成的公正社会秩序,在行为与心灵两个层面所应具有的基本伦理精神,这也是对外在法则“法律”的尊重,是在他律形式下的一种自律“精神气质”。耻感意识是指出于自律而对过错产生的一种耻辱感,如“八荣八耻”中所说到的“八耻”。耻感意识以对合理价值规范的自觉意识与认同为前提,用以表达对内在法则的敬重。高校教师在继承民族德性精神中的否定性美德时必然要培养这种道德耻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亵渎具有普遍效准性的社会行为规范、背叛自己的理想信仰而内心又有所警觉时对主体进行反思,自我批判,及时纠正。

7.提升教师德性修养:关怀、向善

虽然无法要求一个教师能够同时拥有所有德性,但这并不妨碍教师愿意通过学习和修养去获得德性。高校教师在美德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个人对善的追求,需要从以下方面的德行着手:

道德的德行――诚实、信义、礼貌、勇气、正义;

智力的德行――明辨、慎思、好奇、求真、创新;

交往的德行――善良、耐心、自立、关怀、乐于助人、愿意合作、尊敬他人;

政治的德行――爱国、守法、承诺公共利益、负责任地参与。

这些关于高校教师德行的内容提供了一个立体框架,阐明高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通过本质而来的美德只是天赋和起点,而不是完善”[8]。道德主体至少需要一种至高的美德,比如关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成长和同行教师德性的关怀,是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精神要义。一旦拥有它,这种美德本身就会指引自我朝向终极的善,并且将主体不同的欲求、行为和美德统一起来。

8.发扬教师学术民主:自觉、严谨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频繁发生也是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约束失范的集中表现。迫于扭转高校教师职业窘境和大学学术生态的需要,高校教师在学术创造中要“发扬学术民主”,遵守学术自觉和学术道德,严谨治学,避免肤浅浮躁和模仿抄袭;在教育教学中要以身示范,要懂得创新,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许多教师为了教而教,为了符合大众的声音和普遍利益的道德准则而变得自相矛盾。“我们道德本性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堕落都会祸及整个道德生活”[9]。在学术活动中,对学者的学术价值的认识,并不看有多少著述,而应看有多少文化贡献。教师对美德的诸多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种美德的缺失都可能损害教师道德的本性,影响学术生态的平衡。

9.深化教师道德信仰:良心、正义

在高校中,教师的“专业德行”是一种强盛的、作用巨大的文化力量。专业德行、职业操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领导”。高校教师需要深化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导的和谐文化,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作为有德之师的培育内容。良心是高校教师道德存在系统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一切本质规定中最为本质的存在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的。”[10]高校教师的道德良心生成义务感、责任心以及全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而正义是弘扬教育公正和教师公正的一条重要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公正。高校教师行为的公正既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也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因此高校教师要自觉养成道德正义,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公正合理地给予学生评价,不以个人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处理交往关系。

概而言之,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目的是培养有德之师,这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通过立法、颁布行政条例等形式规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责任,部分高校甚至通过界定专业失范的规定等公布了一套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但这种专业伦理并不能被强加,而只能通过内化使之成为教师集体意识和个人良心的一部分。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一种道德责任的符号而被教师群体接受,教师们一定不能将其看作立法条文、形式化规定,或是远离他们日常真实生活的指令。相反,它们应该作为专业理想的精神追求而发挥作用,将道德原则植根于教师个人自身德行的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 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5.

[2] [德]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4.

[3] 谢地坤.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4] 高兆明,李萍.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0.

[5] [德]马克斯・舍勒.道德构建中的怨恨[A].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C].罗悌伦,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18-19.

[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50.

[7] 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

[8] [美]德洛里奥.道德自我性的基础:阿奎那论神圣的善及诸美德之间的联系[M].刘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2-143。

[9] [希腊]尼萨的格列高利.论灵魂与复活[M].张新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97.

[1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52.

The Virtuous Teacher: The Purpose of the Vocational Ethic Standard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XU Ye LIU Ke-li

第6篇

【关键词】 法律;职业道德;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5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发的激烈,无形当中推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渐渐的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等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如何建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当前教育界的热议问题。因为其与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的建立和以后的发展。通过对西方国家有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学习和研究发现,西方国家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专业化,同时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与我国不同,结合以上几点我们国家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使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操作性、法制性[1]。

一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治学态度不严谨,不思进取,教师职业特点决定要不断的学习,终身学习,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与科学发展同步的过程,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科学动态,才能给学生灌输新鲜的血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意识上认为进入教师行列就拥有了铁饭碗,整天过着悠闲的生活,不思学习,不求上进。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会因为知识的匮乏只能照本宣科的教学,教学方法及观念的陈旧影响教学质量。

(二)缺乏爱心,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的普遍观念认为学生成绩、素质低,从心里就排斥学生。教师服务的第一对象是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像爱护自己孩子一样爱护学生,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教师的人格力量,相信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都会有所提升。

(三)敬业精神不足,现在的大量研究显示[2-3],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都是“心在曹营人在汉”,利用其余的时间整理自己的工作之外的事情,利用职业方便赚钱,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针对以上所述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培养增强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要想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学校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积极主动的组织本校教师认真学习教师相关法律知识,改变广大教职工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其次,要通过一系列的网络教育或者进修学习等方式,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思想觉悟。第三,还要帮助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改革的全新理念,让教师的思想与时俱进,走在社会的最前沿。

(二)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编写比较重视,用此来规范教师言行举止,让教师从入校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4]。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吸取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自己学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起到督促和监督教师的作用。而且要坚持执行持证上岗,对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之后才可以上岗就业。还可以聘用已退休的师风师德较好的教师作为督导成员,对学校教师进行督导。

(三)建立实用的激励制度,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以后,要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对评价高的教师要有明确的力度大的奖励,这样无形当中就对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做了推广工作,还可以把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同时对于一些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职人员, 明确的处理方案,对于那些在教师队伍中影响极其不好的教职工可以考虑给予开除等处分,已起到警示作用。

三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启示我们:

(一)我们应该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我国现有法律结合在一起,细化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改变高职教师的思想认识。假如教师不与教师职业道德相一致,那么他不仅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也会违反我国的法律,通过法律途径达到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目的。

(二)我们还是应该将职业道德的“理想化”向“实际化”转变[5],众所周知,教师只是一个职业,任何一个公务人员选择这个职业的最初还是为了生存,若大家整天都空谈职业道德根本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在注意教师精神生活的同时给予物质的支持,相信这样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广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

提升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讲都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 它即受到国情当地政治、经济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的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外的方法,合理的吸取他们的经验,起到促进我国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彤.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共性及启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3):59-62.

[2] 郅庭瑾,吴慧蕾.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与评价[J]. 中国教育学刊,2009,(8):27-30.

[3] 安身健.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1):93-94.

第7篇

关键词 教师准入 制度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制定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划出了高校教师行为应当禁止的“红七条”,并建立了相应的问责机制,对高校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不仅会对当事人予以问责,同时还会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见的出台一时间引起广泛的社会热议,因为此次出台的意见不仅首次明确地为高校教师划出了禁止行为的红线,也就是“红七条”,内容包含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等,而且意见还直接建立起问责机制,并将问责矛头的指向对准了违反者和主要负责人。这是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针对有悖于高校教师师德的行为挥出的又一纪重拳,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开创了新思路和新局面。

高校教师肩负着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创新、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正因此,高校教师本身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道德修养是否高尚、人际关系是否良好、教学作风是否严谨,便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和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其意义重大而深远,鉴于此,建立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终身考查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原因

随着时代变革,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正朝着高文凭、高学历的人群聚集,但是否所有高文凭、高学历者都适合做高校教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高校该如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兼顾考核引进教师的师德呢?就是建立相对统一的高校教师准入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尚无建立统一的教师准入制度,而是比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录取工作人员的方式进行招聘考试,同时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我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第十一条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从这两条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教师资格证属于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仅仅表明执业者具有从事教育这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它可以作为高文凭、高学历者求职、任教的入选资格,可以作为高校招聘、录用教师的依据之一,但教师资格证并不反映该执业者是否具备与教师行业相应的品行作为和道德修养,且教师资格证从取得之日起就终身拥有,并不考虑执业者是否适当及执业者是否具有与教师职业不相符的行为等因素,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建立教师职业的准入制度。

教师职业的准入制度,在笔者看来应属于一种就业准入制度,目前在我国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笔者将教师职业准入划入就业准入,是因为高等教育涉及各种高新、前沿知识领域,高校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备了通用性、实用性、技术性等特征,而且高校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技能、生命安全及就业等方面,教师也需要经过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而且教师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职业,教师从教必然要经历教育技术提高、知识能力创新的过程,这些都奠定了教师职业可以做为就业准入的基础。

2建立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可行性考虑

2.1建立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道德可行性

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具有现实性可能的,这种可能性的建立架构在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范示的基础上。教师职业道德随着时代的变革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单纯的“守义”道德观向“义利相较”或称为“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延伸,在这种道德观的引领下,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不可避免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教学成果的展示和科研业绩的提高,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内容也以此两项内容为重心,因此造成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不重师道、不守师德行为时有发生。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建立主要解决的恰恰是人们对于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范示的衡量标准问题,或者说是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为准备进入高校任教者提前划定行业标准。

2.2建立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制度可行性

制度也叫规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范性内容。一个组织或团体推行某种规章制度,原因在于制度或规程可以提高组织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协调组织内各部门之间协作效果和组织与外部衔接的有效性,目的则是期望这个组织或团体通过这种制度的规范性获得最大的潜在效益。因此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者说只有“更适合”。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是以一种相对统一的管理制度为高校教师招聘工作拟定“前规范”,再用相对完备的管理规定为高校招聘教师的道德和行为划定标准,具体体现则是以相对详尽的管理实施细则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范示做系统化、全过程管理。

3建立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目的

建立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度的目的在于从源头上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考核,促进有志于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青年人提高自身修养,并以此做为高校招聘教师和高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重要考核内容,有效防止教师从教后的师德失范行为,并以此结果做为基础,与教师年度师德考核一起存入教师档案,并在教师聘用过程中贯彻师德考核终身制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真正构建起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并完善高校教师就业准入制和高校主管部门及学生评教机制等,切实做到对高校教师从入校前到从教后的全方位职业道德与行为示范的考核,真正做到前可追述、后可查证,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的效应。

第8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青年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逐渐扩大,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社会环境、高校体制、成长环境等因素,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奉献意识不浓,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冲击。近二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正是社会转型加快引发的矛盾冲突,为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今年来出现了多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教育和学术腐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知识分子因发现真理、传授真理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基于这种尊敬而获得雄厚的心理支持。作为世俗化的商业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金钱主义等人生观对中国社会影响日渐突出,教师职业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2.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高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中引入了一系列竞争机制,这对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有的高校在考核中,过分强调了科研经费、研究项目、获奖成果、的数量,将这些量化为硬指标,而将个体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育人状况视作软任务,没有衡量和考核的可操作性标准,因而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这样的政策杠杆让一些教师只注重硬指标的实现,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职称晋升、学历提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投入。而将师德修养视作可有可无,将不计量的工作或公益活动视作额外负担而不愿意承担。

3.教师自身因素。部分教师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足,不能从自己所担负的特殊历史责任的角度认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当前的教师主体大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多数人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炼,优越的成长环境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意志力薄弱。

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按照社会道德的普遍原则与教师职业规范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道德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接受他律并经过内在良心调整达到自律的过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带有教育工作职业特点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有其渐进性和相对稳定性。教育工作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从高校整体建设的特殊性出发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要求,从履行教书育人的角度研究高校教师品德形成的方法和途径。

1.努力学习道德理论,树立高校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道德认知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这就启示我们,要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知教育,努力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让他们接受现代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并使之与自己的观点、信念融合,从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然后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以作用于社会。教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与教育部门组织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但由于受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组织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教师的道德理想。一个人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道德中凝聚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常以祟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的目标,正确处理好理想信念与行为选择的关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高校教师。

2.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以条文的形式,对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做出的规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自我规范的依据;是学校持续发展和创办一流学校的制度保障。学校规章制度对形成个人的自律习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若没有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就无从谈起。然而,规章制度不是摆设,要重在实施和落实。高校职能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纪律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如明确无故迟到、早退、缺旷如何处罚;挖苦辱骂学生,体罚学生,以不适当的方法处理学生而影响上课如何处罚等等。而后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让他们都清楚哪些行为是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是与之相悖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营造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一个时期以来,教师队伍中的少数人之所以职业道德水平下滑,行为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个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以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高校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考核评价制度,缺乏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高校教育实际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制度上,真正做到在用人制度上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实现优秀分子进得来、留得住,不适合从教或者师德缺乏者出得去;在分配制度上改变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都一个样的做法,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考核评价制度上,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4.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合理完善的教师道德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样的培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关系等等,它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发扬优势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师德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最直接的道德评价标准就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应当成为最直接的道德评价标准。其次,学校的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也应成为评价依据。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获得教师师德修养的有关信息,可以使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教师工作的状况,也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这样便于教师经常调整工作的目标与进程,及时调节、及时强化、及时矫正,使教师的道德修养不断得到完善、得到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目的。对教师师德修养的评价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动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师评价制度。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高校现有的自我评价仅限于一年一度年终考核时的工作总结,且多侧重于教学总结。在这类评价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我评价都是偏高的,甚至少数人的自我评价有虚高的倾向。要想教师的自我评价尽可能客观、真实,可以采用一些手段,如制定比较客观、详细的自我评价表。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为自己准确地定位,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从而获得成功。(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评价教师,教师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学生不能胜任对师德的评定。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本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或者在校内设立学生评价教师专题信箱,还可以设计师德修养调查问卷,让学生通过答卷的形式,完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3)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比较了解,因此,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总结的最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师评价中,对每一位教师都应是全面的、细化的和量化的,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依据这一特点,每学期进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在一张评定表上记分或作书面的描述等等。(4)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在操作评价中,首先要参与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个人单独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师的优势,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发展的建议。其次,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平衡和总结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再次,学校管理者要把平时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分解性评价、稳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灵活性评价等,在一个学期中,进行积累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实在的总结性评价的成果。领导、教师、学生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学校和评价者的道德水平和评价水平,保证评价结果的系统性、可靠性和公正性。

第9篇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是聚集社会正能量的需要。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人才质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公共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维护国家、社会、职业集团利益和伦理秩序为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它所要求和倡导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以及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等,是整个社会生活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与人们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生活等重要的社会领域,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需要。高校教师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借鉴的纽带,更是优良学风、校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与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悖的道德意识,才会使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稳定的内心信念,才会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去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给教师职业道德带诸多新挑战,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政治信念、价值取向、职业精神,要切实解决教师队伍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师德建设。3、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所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在人格与心理上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这就使得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应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仅要以高深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同时也要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来感化学生。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通过这些,真正实现学生在专业上成才,在精神上成人。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举措

1、在实践中铸造师魂。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离不开实践,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防微杜渐,躬行实践,端正道德品行,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德立教。师德建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必须首先锻炼师德,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服务人培育人,为社会培养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才。2、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大学生既有独立性的一面,又有亟需引导的一面。一般来说,大学教育是一个人思想价值观最后定型的关键时期,而且与教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高明的大学教师,就是在不经意间传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对班级和学生进行塑造的。就这个意义来说,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责任,其素质的高低和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的质量。要大力加强以院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德育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德育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把做人做学问结合起来,把“课堂上讲的”与“课堂外做的”结合起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以良好的形象和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要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真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日常教育中见功夫,在优质服务中见精神,使大学生在点点滴滴中受到感染和启迪。3、加强师德制度建设。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重在培养和建设。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来约束、规范、评价教师的师德,以先进人物的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激励教师讲师德。为此,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者:张宏书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青年教师;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现状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有很强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但是对一些社会政治活动却比较冷漠,对政治教育和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反感。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较小,入党积极性不高。

2.现代教育观念问题

有部分教师不够刻苦钻研业务,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被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很难做到,有的人提出不知道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影响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

3.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责任弱化问题

有调查显示,近50%的人提出教学工作压力大是当前青年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压力大,教学工作量过大。第二,科研压力大,课题的申请、论文的撰写等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应该将对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4.在爱岗敬业方面的问题

部分青年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塞责,教案常年不更新,试题年年一样,届届不变。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因素

1.教师的薪酬待遇将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的幸福指数及职业精神状态

付出与获得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的反差,使青年教师容易产生一种不公平感。有调查显示,89%的青年教师认为薪酬待遇影响其职业精神状况。这说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已发生变化,既讲求奉献又看重物质报酬,对他们而言,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人的才能与自身价值。

2.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因素还包括教师精神上的满足

高校青年教师精神上的满足感包括被社会的认可和对自身工作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满意。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校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追求,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下有所作为,实现自身价值。

三、职业精神塑造与培养的措施

1.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自尊感,使其热爱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

高校要培养教师对其职业的接受与认同、满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豪感。一是要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在全社会薪酬水平中所处的位置,如此才能保证青年教师在同龄人中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使之产生对工作的热爱与尊重。二是要求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建设优良师德师风。

2.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自律

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除了要有教育法律法规的约束,还要建立其职业道德自律。一是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约束机制,坚持以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相关教务及不端行为。二是要依托各行业内的组织倡导优良师德和师风,批判学术不端等行为,并在行业内进行通报。三是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者的惩罚力度,使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3.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

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是做好教师职业精神工作的保障。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具有导向性,在学校开展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工作时,将职业道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不能流于形式。二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证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薪酬待遇,注重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和贡献大小,发挥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可有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第二作者:张娇君,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1班

摘 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古至今,师德规范的建设在进步的同时,存在着很多不足,分析原因,从而进行行之有效地改善。师德规范发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全球化进程中,师德规范的脚步也不会停止,且行且完善之。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进步性 师德现状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五千年文明历史传承的中国,对于教育的认识与发展,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而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也贯穿古今中外。如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①”即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孔夫子作为教育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对师德有了深入的思考,而今,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各国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的形势下,如何对下一代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从而振兴中华,成为文化强国,应作为国家发展落实的一个重点。而对此,教师责任之重也就不容置疑了,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重在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的发展从古至今,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理论上对于师德规范的制定、修改使之完善化,还是实际生活中师德规范在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上。然而,中国师德规范的发展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其主要表现在机制不完善,法制教育内容不健全,师德规范的宣传过于政治化,口号化,形式化,以及师德规范的出台与运行属于一个运动式的过程。相应的,师德建设中教师身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缺乏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欠佳,学术道德失范,育人意识浅薄,工作责任感缺失等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明了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我想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客观因素即外因上分析,师德缺失的原因大体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渐进的范围圈进行剖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西方一些腐朽价值观的传入,在社会领域滋生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而蔓延至教学领域,严重侵蚀了一部分教师的思想,教师在与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落差感,进而对于本职工作缺少了以往的责任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产生滑坡。此外,在学校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激烈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商业上,在教育事业上也有反应,由于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益因素,教师为了获得并保有这份工作,需要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不同学历的教师工资待遇的不同,升职机会的不同等等,从而造成教师之间的嫉妒心理;同时,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将考分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优秀度的主要标准,因而校方为了荣誉只能将其重任压在教师身上,高校教师对于工作存在超负荷,影响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言行失范,处事失体;再则,从以培养教师为主要目的的师范类高校历史进程上看,国家对于师德培训方面也存在着很多欠妥之处,对此深究的话,需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国师范类教育的曲折历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高等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没有明显的师范类特征,具体从课程开设上,师范类课程逐渐减少,师范技能培训也相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范类院校课程开设大体与综合性大学类似。最后是家庭方面的因素,从教师角色上的冲突即工作角色和生活角色上的冲突看,教师不仅在学校需要扮演教书育人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还要承担诸如父母、子女、兄弟等多种角色,因而往往会无暇兼顾。教师由于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在为事业付出时未能兼顾家庭责任,进而可能引起纠纷和矛盾,自身身心疲惫,产生苦恼,内疚等不良情绪,很可能带入到工作中,师德也渐渐缺失。

师德缺失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自身主观上的原因。在师德缺失现状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有38.8%的被调查者认为师德缺失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笼统说来,中国现代教师缺乏爱,包括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宽容与平等对待,缺乏服务意识,生命意识和等待意识,缺乏理想与激情,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③而在对中国各类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师德缺失的原因具体有教师对自己职业地位定义的偏差,我国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职业地位认定都是不太高的,相比公务员而言,其工资年年涨,而教师对此是存在一定的不满的,因而对于这份工作存在不认真的态度。此外,教师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除了教师这一角色之外,还扮演着其他角色,在一些高校中,也存在着部分教师职业“价值重心”偏移现象,高校教师为追求职称评定进而是个人名利的捕获,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学术成果上。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的一句“教学,尽管是我们的职业,却似乎鬼使神差般地从我们的职业话题中消失了。”说明了师德缺失的现状。此外,还有受到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的束缚。教师在宗法制时期,所谓“天地君亲师”,教师一度被奉为仅次于君主和双亲的人生最需崇敬和服从的对象④。而在强调师生平等今天,教师的一定言行是存在偏颇的。

师德规范的建设从遥远中走来,穿越古今,在21世纪的今天,其发展与建设仍有现实性的意义。何为师德规范,即为人师表所应为之,像方永刚那样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着平凡人生;师德即关爱学生,像徐特立那样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爱护着下一代;师德即教书育人,像陶行知那样用四块糖对学生进行着谆谆教导;师德即识才重才,像徐悲鸿那样甘当伯乐荐英才。

师德规范,即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即循循善诱人者,博汝以文,约汝以礼,欲罢不能。师德规范,教师灵魂的素质,亘古至今,且行且完善之。(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注解

① 《论语·述而》

② 《师德建设 多视角的分析与建构》 陈宁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一版 第42-43页

第12篇

一、当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职业幸福感不强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在虽然数量上增长较快,但教师在职业道德领域的提升方面还略显薄弱。部分教师并未真正理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对教师职业的“传道、授业、解惑”缺乏认同感,仅仅把从事教育教学、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般的职业,简单的归类为一种谋生的方式。因此,教师对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幸福感,缺乏奉献精神,更多的关注物质利益和自我满足,服务意识淡漠,由此也致使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学生、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疲于学术科研,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意识不足

民办高校受自身办学特点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应有学术科研意识,疲于钻研业务,缺乏对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认同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时效性较差,学生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相当一批教师属于外聘模式,不少教师安于现状,机械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对当下学生的特色认识不足,坚持旧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突况往往表现的手忙脚乱。

(三)纪律意识淡漠,自我约束力不够

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忽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纪律意识淡漠。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言行举止出现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的情况,冲击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还有部分教师课堂纪律意识较差,迟到早退,授课过程中流露出反政府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更有甚者,物质利益大于一切,私下进行违背师德的各种交易。

(四)教书育人的热忱不够,责任感淡化

民办高校的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受民办高校的性质、社会认可度的影响,对学校本身的忠诚度不够,把当前的工作作为跳板或过渡,过多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发展,只顾“小家”,忽视“大家”。另外,对学生的教书育人过程缺乏热忱,部分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仅仅履行“教书”职责,片面的完成教学任务,忽视“育人”环节,与学生日常交流甚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漠不关心,这样,教书与育人环节未能很好的结合,不仅难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配合,同时也无法准确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动向和突发问题,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二、影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不断发展,当下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使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人们普遍关注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这类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自身办学时间较短,文化底蕴不足,更加容易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不断壮大,但由于自身体制与公办院校的差异,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不高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不高。“体制上的原因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师相较于公办高校的教师缺乏被认同感,”[1]价值观念受到更大的挑战,对自身职业更容易趋于利益化,从而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思想和行为的失衡,最终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的建设。其次,民办高校自身的局限性。民办高校不受国家财政支持,独立办学,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较之公办高校教师低,压力较大,稳定性较差,普遍缺乏归属感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德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和鼓舞,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同时,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大,经验不足,自律性欠缺,在言行上往往存在一定偏失;固定教师比例小,外聘教师比例大,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长久的敬业精神不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队伍层次结构和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状况。第三,民办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道德评价保障机制不健全。民办高校由于发展速度较快,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生源的录入、办学成本、教师队伍数量的增长等方面,而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才轻德,没有建立合理的道德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在师德考核中缺乏量化指标,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中往往只重科研和学历等可见因素,造成教师重学历、重科研而轻师德。”[2]另外,民办高校受国家政策和办学特点的限制,对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也不完善,师德建设成本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水平。

(二)内部因素的制约

首先,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个人道德素养有待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大,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岗位意识模糊,自身角色把握不到位。“一部分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教书不育人,只顾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课堂内外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3]这部分教师往往忽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存在偏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民办高校的学生对师德建设的影响。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相对公办高校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懒散,人生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民办高校学生家境优越、家庭社会地位高,这样学生自身素养不高却明显优越感十足的状况对于从事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产生了极大的考验,如何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师德熏陶,这也对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探讨

(一)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和保障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4]首先,国家要从制度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全方位宣传,营造健康公正的教育环境,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与此同时,更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从教师的社会地位、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这样使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对民办高校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把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作为终身职业,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主动,充满热情和动力,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功利化思想的普遍存在,社会要从各个领域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民办高校内部要加强党建工作,改进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师德舆论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加大师德理论、师德规范等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学习、培训和监督考核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学校层面的构建

民办高校不仅要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所发展,同时也要加大教师队伍质量的培养和建设,这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民办高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提升业务技能,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促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制度,通过一系列体系化的措施对师德建设予以引导和构建。首先,民办高校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最初的教师招聘环节就要把师德作为一项考核指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优良的品质,热爱教师职业,了解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环节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对已录用的教师队伍进行专门的岗前师德教育培训,使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有系统性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教师师德培训和经验交流,根据时展和学校、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自我提升;民办高校之间、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之间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交流,汲取不同院校的经验教训,及时更新观念,明确师德要求,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其次,民办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促进教师师德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民办高校要根据相关规定和学校自身和教师队伍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考核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学校考评、教师互评、学生考评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掌握及创新、爱岗敬业状况、纪律意识等各方面量化考核,同时,把教师师德考评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约束教师师德水平。第三,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制定监督制度和处理措施。“监督机制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起着督促和制约作用,因此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要有良好的成效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5]民办高校根据各校特色,吸取其他院校优秀经验,制定相关的监督措施,并予以落实。例如,监督机构建立教师档案,要不定时对教师师德情况抽查,通过与教师本人的交谈、学生的了解教师师德情况,对违反师德的教师作出评议并警示等。第四,完善师德评价的激励机制。民办高校要制订出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的师德考评方法和激励措施,在完成正常的考评、监督环节后,对各教师予相应的奖惩,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评选先进模范典型的方法,对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授予相关的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树立典型模范的引导,鼓舞他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激励氛围。

(三)教师的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