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7 01:1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在校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高专 秘书实务 实训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秘书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现代文秘职能从过去专注于文书写作转向综合辅助管理,文秘专业教学要从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向综合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
一、我校文秘专业实训模式的探索
文秘专业实训要充分体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切实贯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具备更广泛的适应能力来应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尊重学生的发展期望;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修养。
以往在教室或实训室的实训教学空间太小,大部分同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印象不深。所以我校秘书专业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大部分实训活动,在校内和校外都建设了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校内部资源为学生接触社会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安排学生接触社会,为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做好准备。我校实纲明确:秘书专业的实训分成实训室模拟、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三块。
(一)实训室模拟
第一、第二学期,配合课堂理论教学,教师设计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轮流角色扮演。一部分学生扮演领导、办公室其他人员、来宾等,学生轮流扮演秘书。假设处于某种办公环境和工作事件当中,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在实训室中模拟秘书实务的动作、语言以及处理各类突况的技巧,强化实务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工作的特点以及职业定位,使理论学习成果得到初步检验。全过程用摄像设备记录下来,在角色扮演完毕之后,进行过程回放,教师与学生共同加以分析、点评,强化对秘书职业行为的理解。
(二)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选择校内与秘书工作贴近的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各系部办公室等部门,在第
三、第四学期安排学生到这些部门实习,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自
然的工作环境,使学生适应秘书工作,进一步强化秘书工作技能。
校内实训要求涵盖秘书实务的所有内容,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实训日志,把一天中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一点记录下来,并尽可能结合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索和独立的判断,这对教师指导实训,学生总结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校内实训结束阶段进行实训总结。实训总结采用口头报告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讨论,加深印象,锻炼演讲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表达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校外实训一方面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景。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对校内实训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在校外实训前的准备阶段召开一系列的实训工作小组座谈会,研究、确定本阶段具体的实训方案。落实实训督导老师(每个基地安排一个督导老师),并对实训督导老师进行督导培训。召开实训基地、实训督导双方座谈会,商讨实训的有关事宜,以总的实训方案为依据,根据督导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督导方案和要求,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以及合作的方式。
校外实训前召开学生实训动员大会,向学生说明实训的目的、要求和安排,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实训方向和对即将到来的实训和实习做出充分的准备。
我校要求学生在校外实训中完成一份秘书职业调查报告,让学生通过对现代企业的考察了解,熟悉专业和职业的具体情况,了解秘书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现代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要求,同时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和观察模仿能力。学生在有聘用意向的单位实训,如果在实训、实习期间用人单位与学生双方都非常满意,则可以顺利签订就业协议书,实现就业。
我校一方面不断完善实训管理制度,成立实训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实训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从事秘书实务,提高教师指导实务的能力。针对实训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应付、拖延和不按规定要求完成实训任务的情况,我校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评估制度,包括实习学生的自我评估,实习督导老师的评估,学生对督导老师和实训部门的评估等,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督导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对我校秘书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实训课程建设中,我们也遭遇了实训指导难、实训基地建设难、实训成绩评定主观性强等方面的困难。文秘实训很多过程难以量化评判,办公自动化操作、档案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步骤和结果给予量化评判,其他实训,如接待训练、会务管理训练、公共关系训练等属于行为、观念的范畴,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现实环境加以调整。因此难以做出量化评判,容易导致评价实训质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弊病。
三年来,我们从无到有的建立了将近10家校外实训基地,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与实习单位相互了解、深入合作的过程。和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合作给专业教学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首先,学生能得到正规的实训指导和大量的实习机会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其次,我们的教师得到了深入实际的机会,有利于其从中提高专业素质,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再次,实训同时是一种向社会宣传和展示学生素质的窗口,而且也是学生就业的极好宣传。
指导教师是实训教育成败的关键,有效的实训督导应该做到:第一,有系统地安排整个实训的内容,包括考虑实务工作是否适合学生的能力,在有需要时提供适时的支持,保证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得到专业水平的训练;第二,促进学生的学习,熟知学生处理问题的经验、弱点、强项和疑虑,协助学生克服实训中的困难,提供情绪的支持,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给学生有益的教导,包括协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理论,教导学生在实务方面的工作技巧,帮助学生不断在技巧及能力上得到锻炼及提升的机会,促使学生建立个人对专业的认同;第四,给学生做好实践的示范,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仿效自己排除困难以及推动同事间合作的技巧,并在模仿过程中,让学生慢慢理解自己的工作技巧的优势与不足;第五,不断对自己的督导方式及学习表现做出反思,包括描述自己在督导过程中所做的,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在实训中成长。
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们的尝试是局部的、初步的,认识是粗浅的。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发展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把高职高专文秘实训教学开发建设工作健康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马培新.浅谈中外秘书教育的不同特色[J].秘书,2005,(9).
【摘要】《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更是高职口腔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最能体现高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的的学科,《口腔修复学》的课改也将有效的带动其它课程的改革 。目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制定专业实用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技能实训和增强动手能力、仿真临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法:由于《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工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彻底打破教学常规,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融为一体,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把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融教、学、做理实一体化;具体做法是以技能示教为指导,以技能实训为中心,以技能考核为手段,以顶岗就业为目的。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口腔修复学》课程的改革极大的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有效的化解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迎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和好评,促进了毕业生的上岗和就业。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体会
【中图分类号】R7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26-02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要技术特征,也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更是学生在校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因此《口腔修复学》的课程改革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可以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干,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实用相结合,真正培养出社会有用、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们《口腔修复学》的课改建设是从2008年10月开始至2011年1月完成,全项目共包括九部分内容:(1)《口腔修复学》的校内历史沿革,(2)《口腔修复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3)《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4)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5)教学资源的整合, (6)教学方法和手段, (7)实践教学环境,(8)教学特色,(9)学生就业指导。
1 《口腔修复学》校内历史沿革
我院高职口腔医学专业的前身是与1983年开设的4年制口腔医士专业,当时有3名口腔专业教师2名实验员和200平方米实验室,30台台式牙钻机。
1998年与西安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高校联办口腔医学大专班,实验室面积增至400平方米,一名专职口腔修复学主讲教师和一名专职实验员。
2003年获香港华夏基金会口腔医学教育专项资助,开始做为重点学科从师资、实验室和设备投入等进行重点建设,实验室面积达到600平方米,专职口腔修复的主讲教师由一人增至3人,有80%的实训项目可以在校内完成。
2006年与在汉的其它五个院校合并提升为高职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的口腔实训中心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有90%的实训项目可以在校内完成。
2008年以为亮点的口腔医学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重点示范专业,学院特色专业。《口腔修复学》学科建设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项目和课改项目,并评审为院级精品课项目。
2010年学院再次投资100万元对实训中心进行改造和扩展,新增四个仿真头模实验室,在设备方面还得到了四军大和北大口腔医学院的大力扶持。我们现有口腔专任教师21人;口腔修复主讲教师5人,实践指导教师4人,《口腔修复》实训面积达700平方米,98%的口修实训项目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口腔专业总实训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
2 《口腔修复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是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关的,伴随口腔修复学课改的发展历程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口腔修复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1983年―1997年,由于实训基地只有200平方米,实训设备也较简单,实训科目及学生的实践技能也仅能完成70%,教学大纲规定的校内实训内容也只能通过传统讲授来完成。
(2)中期:1998年―2005年,由于口腔医学大专教育的开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实训面积达到600平方米,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训科目和学生的实践技能可完成80%,一些临床实用型技能只能寄托于邻床实习。
(3)近期:2006年―2010年,在教高16号文件精神指导下,随着教改的深入和《口腔修复学》课改项目的深化,我们加快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造和更新了实训设备,增加和新建了四个仿真头模理实一体化多媒体实训室,可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有效的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显著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今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训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可全部有效的完成教改课程目标设定的教学任务和全部的实训项目,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临床应用零距离接轨,使之成为目前社会需要的、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3 《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建设
我院《口腔修复学科》的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以本院专职教师为主,同时聘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知名教授以及三二O一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等知名的口腔专家专题讲座和定期授课。目前我们《口腔修复学》专职的教学团队共由9人组成,全部具有教师资格证和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主讲教师5人,实践指导教师4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专科1人;专业技术职称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讲4人;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上3人,30岁以上3人,30岁以下青年教师3人;有效的保证了《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
4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以实践技能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科目,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和临床需求聘请当地知名临床专家与主讲教师共同组成课改指导组,通过广泛的临床应用和社会需求调查制定出科学、合理、实用的课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彻底打破了旧的“教学大纲”墨守成规的教条要求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段模式,而是将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相结合,把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使教、学、做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有效的化解了《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科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一致。我们课改后的《口腔修复学》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总学时144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102学时;)
(1)印模与模型技术及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2)桩冠与桩核冠及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3)铸造金属全冠及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10学时
(4)金属熔附烤瓷全冠相关知识: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5)固定义齿修复及相关知识: 理论 6学时实践24学时
(6)可摘局部义齿及相关知识: 理论 8学时实践28学时
(7)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理论 8学时实践16学时
(8)其它相关类型义齿的修复: 理论 4学时实践 6 学时
5 教学资源的整合
5.1 近年来我们根据临床调研和学情分析,在教材方面选用了姚江武教授近年主编、人卫出版的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教材和李新春、刘建东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教材作为教师备课用书,主讲教师结合课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撰写讲稿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经学科团队共同审改后方可在课程中实施。
5.2 为了使学生拓展认知,我们在校图书馆建立参考资料室,在实验室设立教学标本柜以展示各类修复体样本及制作流程。
5.3 充分利用和调动学校周边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提供在校学生见习机会,并鼓励在校学生双休日去临床见习以早期感知临床。
5.4 把相关资料和临床动态制作成网页载于校园网以供学生随时浏览。
6 教学方法和手段
6.1 病例导入法:在课程中列举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诊断并制定修复计划和确定修复体类型,以此激发起学生对本次课的求知和兴趣。
6.2 多媒体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临床修复流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展现各类修复体的临床适应症、设计、口腔准备和制作,便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
6.3 理实一体化教学:把重点难点课题以理实一体化的形式先以多媒体形式讲授,再由主讲教师按实践项目示教,学生技能实训,教师技能指导,最后由主讲教师总结,非常有效的化解了课题中的难点和重点,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6.4 讨论式教学:在课题讲授中引出问题或设定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各组长分别归纳陈述,教师点评总结,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6.5 技能性教学:《口腔修复学》是以技能为主导的一门课程,在实施中我们将学生按5人一组分组示教,单人实训,再由教师个别指导,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所学技能。
6.6 技能比赛和技能考核:根据课程进度定期组织学生技能比赛和技能考核,组织专家对比赛结果现场讲评,作品择优奖励和展示,有效地促进和激励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
6.7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效的保障了《口腔修复学》课改目标的实现。
7 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近年来我们根据《口腔修复学》以实践技能为主导的特点,不断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和建设,不断提升实训条件,新增了较为先进的多媒体仿真实验室与校园网连接,建设了约700平方米的《口腔修复》实训中心,能严格的根据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进行临床仿真训练,从而保证了每位学生的实训目标。
为了保障每一位学生生产实习的效果,我们相继在省内外条件较好的23个市县医院口腔科和口腔专科医院建立了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并定期选派主讲教师到各实习基地调研和指导。
8 教学特色
根据《口腔修复学》的专业特点,我们首先成立了由临床口腔修复专家和主讲教师共同组成的课改指导组,根据社会需求和临床需要制定了科学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课改课程目标和实施性授课计划,通过近四年的教改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六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技能示教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技能辅导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9 学生就业指导
学生从入学开始,我们就先期让学生接触临床,通过临床《口腔修复》科的老师向学生灌输《口腔修复学》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核心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腔修复学》在口腔医学领域里的主导作用。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各种技术,并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到实习医院和义齿制作工厂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科各种常见的牙体,牙列缺损及口腔颌面部畸形的诊断,设计和各类常用修复体的制作技术及其工艺美学技术,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进入临床工作状态。
【关键词】休闲体育 实训教学经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60-02
休闲服务专业的开设,填补了休闲体育在中职教育的空白,满足了社会对休闲体育服务人员的需求,促进了休闲服务行业的发展。专业实训教学是职业类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主要方式,一般分为在学校建设模拟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学,或者在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短期实训教学的形式,两者皆有利弊。在校实训教学方便对于学生管理,可操作性强,但教学模式、环境固定,缺乏实践体验。在企业实训教学,有真实的工作场景,严格的企业制度要求,但教学时间短,校、企双方需投入大量物力、人力,集中时间实训也对其他课程教学带来不便。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经营性实训室可以让学生从模拟实训室教学或企业实训教学,到结合两者优势的经营性的实训教学,从而达到经营服务课程化,课程管理经营化的教学效果,是实现教育改革的一种途径。
一、专业需求在运动俱乐部建设的作用
1、依据专业特点,确立俱乐部建设方向。
经营性实训室的建设要服务于所属专业,要符合专业要求。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为社会休闲体育类别的经营性企业,比如健身俱乐部、台球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以及全面健身中心等等,学生就业主要是前台接待、会籍顾问、教练等岗位。所以,运动俱乐部的建设要依据专业的需求,建立符合专业课程的实训岗位。专业课程指导俱乐部岗位设置、管理模式模式,服务于俱乐部的经营和业务的开展。
2、结合学校和企业的特点,建立各项制度。
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学生,就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参考专业合作的企业的各项制度,结合运动俱乐部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岗位设置。使运动俱乐部体现出实训室的重要特点,学生在校即可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下,从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结合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学生始终在学校的监控下学习,为俱乐部的人员和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二、专业教师在运动俱乐部中的运用
1、专业教师成为经营核心竞争力
运动俱乐部的项目培训,需要专业课程教师的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师,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对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也符合职业类型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通过平日的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可将所了解的专业知识赋予实践,在实际操作中验证个人职业能力,并总结实践经验,提高个人教学水平。运动俱乐部依托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拥有优秀专业教师团队,教师将个人所学习的领域结和运动俱乐部的经营需求,参与运动俱乐部的实际经营,创建培训课程,丰富运动俱乐部的经营项目,提高在同行业中的企业竞争力,为俱乐部的业务开展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2、指导教师引导实训教学
除了参与运动俱乐部的实际经营为,作为专业课程教师,离不开对学生的指导。俱乐部需要学生的直接参与,完成实训教学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但无法完全胜任运动俱乐部的岗位,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指导下,经行实训教学,达到学生做中学,教师做种教,体现出经营性实训教学的特点。
三、专业学生在运动俱乐部中的运用
1、参与俱乐部的实际经营
俱乐部实训教学为了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学生实训满足俱乐部日常经营活动。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学习教学内容,还是参与俱乐部实际经营的员工,俱乐部的日常经营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决定了俱乐部的服务水平,间接影响了俱乐部的经济效益。
2、成为实训教学的骨干力量
学生通过在运动俱乐部的实训教学,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了俱乐部的岗位及各项要求。结束实训教学后,通过指导教师考评,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成为俱乐部的骨干力量,参与俱乐部的日常经营和实训教学任务,协助俱乐部和指导教师完成经营和教学任务。
(一)校内综合实训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仍然是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但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仿真毕竟不同于真实情境。虽然学校在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企业销售流程考核要求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但与企业实际岗位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在进入企业前必须要经过面试、培训、考核方能上岗,未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的设定目标。目前,高职院校汽车营销综合实训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多老师少,实训管理难度大。高职院校一个班的学生通常有40人左右,有的班级人数更多,而实训老师最多配备2个。在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综合实训中,师生比例明显偏低。虽然在实训过程中也会采取分组管理的措施,但对于汽车销售这种重流程、重过程的实训,在不同的场景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实训过程中全程跟进正在训练的学生,而无暇顾及其他的学生。其他学生虽有班组长管理或布置分组练习的任务,但由于高职学生普遍自控力差,再加上碍于同学情面,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在实训室玩手机、聊天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造成虽然实训时间很长,但学生真正练习的时间短,造成老师累学生闲的局面。(2)仿真与实践脱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汽车营销综合实训要求学生通过实训能够完整完成汽车的销售流程。这里面就包括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某一汽车产品品牌、车辆参数、价格以及竞品参数的信息收集并且将其熟练记忆。记忆产品基本信息是一个销售顾问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很多同学认为该任务太过机械、简单,且校内实训与实践存在脱节可能,如果以后就业的企业不是实训车辆的品牌,花那么大的精力去熟悉和了解实训室的实训车辆并无意义。这些想法使得学生在实训中对汽车产品的知识记忆处于散漫状态,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的整体效果。(3)无法营造真实职场,职业素养养成困难。校内综合实训拥有便于学院统筹开设、方便管理等优势,能比较容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它缺乏真实职场中的新老员工关系、上下级关系、部门关系等职场关系,再加上校内实训的作息时间和企业工作的作息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校内仿真实训虽能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但无法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吃苦耐劳以及与不同年龄段同事及不同级别领导和睦相处之道。从历届毕业生的跟踪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踏入社会以后频繁跳槽的原因是因为无法忍受企业的管理、或者无法融入团队而离职。
(二)“生产性”综合实训开展的难点
鉴于校内综合实训开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少学校也在探索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综合实训。较之仿真的校内实训,“生产性”综合实训由于其真实的工作场景、工作任务以及管理模式,虽然可以大大提高实训效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通常也会碰到一些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存在矛盾。从校方的角度上来看,生产性实训无疑应该是件“双赢”的事,学校为企业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企业为学生提供可供学生学习的条件。但我们在实践中却发现这个设想虽然美好,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尽人意,其原因是学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学校是教育的场所,“综合实训”只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里的一门课程而已,学生除了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后还有其他教学任务需要完成,不能通过课程培训而继续留下为企业服务。而企业毕竟是以达成经营目标为目的,各岗位是相对固定,各部门希望人力资源部招来的人才是没有学业负担、能够全心全意为其服务全职人员。对于学生到企业“几周游”的这种生产性实习,他们认为从这个合作中,企业除了付出并没能得到他们想得到的益处,因此,企业对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开展并不感兴趣。即使碍于情面接受,大部分企业也不愿花上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生更多地是见习而非实习。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学生感觉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积极性也不高,实习效果也并不理想。
二、基于岗位竞争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的优势
通过对常规校内汽车营销综合实训以及常规生产性汽车营销综合实训的分析可知。要使得综合实训效果达到最佳,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而基于岗位竞争的汽车销售综合实训正好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基于岗位竞争的汽车销售综合实训具有以下优势。(1)将社会竞争引入教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安排来进行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不强。基于岗位竞争的汽车销售综合实训将工作岗位的竞争引入教学,企业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表现,可以考核学生是否适合在该企业发展。实习期间表现好能够够获得企业认可的学生,在学业结束后可以继续留下从而获得就业的机会。就业岗位的竞争让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能够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满足企业人才选拔需求,充分利用了校外实训资源。基于岗位竞争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与常规生产性实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企业在实训的过程中不单只承担接受学生学习的任务,而且还拥有优先选拔人才的好处。这对于人才流动性较大,人才需求较旺的汽车销售岗位来说,接受在校生的实习无疑是企业选拔人才的最佳途径。这样,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就不会将学生只当作见习生来敷衍对待,而是象对待新员工一样让他们参与企业的生产工作,同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基于岗位竞争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能满足企业人才选拔需求,能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完成实训教学,使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生产实训最大程度地做好技能和心态的准备,顺利完成由学生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为未来“零距离”就业打好基础。(3)充分发挥指导老师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向员工身份的平稳过渡。以往学生通常要等到毕业实习才有机会进入企业,而且该实习多是由学生自谋职位独立完成,老师参与的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很轻易就选择了离职,导致就业不稳定,企业满意度低。基于岗位竞争的生产性“汽车销售综合实训”是在专任教师的引导下,由企业配合共同完成的一个实训。“汽车销售综合实训”由于课程考核保证学生不会轻易离职,加强了学生的就业稳定性。指导老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虽然不直接参与教学,但是通过组织面试、定期组织学生集中交流实训心德,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初入职场中所碰到的问题或疑惑,通过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分析来进行工作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实现向员工身份的平稳过渡。
三、基于企业岗位竞争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的实践
为了为改变“汽车营销综合实训”单纯实习的现状,让企业乐于接收学生实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汽车营销综合实训”的效果,使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就业服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基于企业岗位竞争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一)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调整“汽车营销综合实训”开设时段,使其与毕业实习相衔接。以往“汽车营销综合实训”仅作为“汽车营销实务”课程的后继实训课程来开展,没能和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后仅获得学校给予的成绩或学分,并未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在毕业实习时还需通过递简历、面试等选拔环节才能进入企业,到了企业后,还需重新按照企业的培训标准进行重新培训和考核,学生培训周期长,效率低。将“汽车营销综合实训”与毕业实习连在一起以后,在综合实训课的开展过程中即可以直接利用企业的岗位的培训标准和考核制度来考核学生,学生通过考核的若双方愿意继续合作,在接下来的毕业实习环节中即可省掉原来重复的培训和考核环节,大大提高人才的培养周期,实现课程与就业的对接。(2)调整“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教学计划,提高在校学生实操技能。基于岗位竞争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这就必须对前期的“汽车营销实务”课程进行改革,适当加大实训比例,增加学生的实操练习机会,重视实操考核,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在校实操技能,从而保证学生在企业参与生产性综合实训的效果。
(二)基于企业岗位竞争的“汽车营销综合实训”的实践
1.遴选实训合作企业
合作企业的选择是保证“汽车销售综合实训”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别选择不同市场定位的企业以满足学生和企业的不同需求。考虑到与企业长久合作关系的建立,我们在选择企业的同时必须兼顾考虑企业的文化、环境、管理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选择了几家比较典型的品牌作为我们的合作企业,它们分别是:长城(国产品牌)、长安铃木(日系品牌)、北京现代(韩系品牌)、东风标致(欧系品牌)、JEEP(美系品牌)。
2.组织面试
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训之前,首先要经过面试的选拔,这实际上就是一次竞争。在面试之前,我们将谈妥的几家企业告之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品牌偏好以及自身条件进行初步选择。老师对学生的报名情况进行了解和协调,尽量使学生报名不出现扎堆的情况。在面试这个阶段,指导老师的协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节,指导老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做面试的基本指导工作,包括简历的审核、服务礼仪的培训以及面试技巧的培训;另一方面,指导老师还要想办法尽量将各单位面试时间错开安排,让前面没通过面试的同学有机会参与下一轮的面试。在每一轮面试结束时,指导老师通过与面试学生交流了解面试情况,为落选学生分析落选的原因,总结经验。将以前单调的课堂教学变为应聘实战,通过学生自身的经历、总结、反思来完成此任务,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面试课。
3.实训的监管
学生外出参加企业生产性实训,如何保证学生的安全与教学质量,将风险控制在最小化,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生产性实训一直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我们专门针对生产性实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了研究,并在学生实训前召开了实训动员大会,对学生在将要参加的顶岗生产实训做了以下要求。(1)加强安全意识,尤其要注意上下班道路安全以及工作安全。学生在实训前必须抄写安全责任书,购买意外保险。(2)学生在实训期间应严格遵守企业管理制度,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进行考勤。在实训前,学生们应做好吃苦的准备,由于企业作息时间与在校不同,学生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工作与休息刚开始会不适应,感觉非常辛苦,若擅自离开或表现不好被企业中途退回,本门课程将无法通过,以此来约束学生在企业中的行为。(3)努力和企业员工融为一体,积极参与企业的培训和学习,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对于实训报告,要保证一日一记,每日交师傅检查签字确认,指导老师要不定期抽查。(4)实行分组分级管理制度。每个实训小分队设组长一名,在企业中如有任何问题,需报告小组长,然后报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出面协调解决,严禁擅自与企业进行交涉。(5)设定校内交流时间,方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6)实训成绩由企业考评、实训报告、实训总结综合评定。
4.实训的安排及考核
关键词: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主要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21-0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紧密结合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近年来,三门职业中专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特点
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是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特点是实训设备布局生产化、工作氛围车间化、生产任务真实化、管理模式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即参照企业车间布置设备和文化营造氛围,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生产产品;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实训期间严格参照企业要求执行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及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等制度,从而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不但要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还要执行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因此,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任务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原则
1.投资主体多元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寻求不同的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积极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的政策,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共建,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从而提高师生技术和生产水平,推动基地的建设。
2.实训设备具有生产性原则。实训基地的设备要与企业的生产设备一致,实训的过程要与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一致,要具备产品生产功能。
3.管理模式企业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实训设备。
4.实训项目真实性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训项目来自于企业的生产一线,学生在实训中能为企业生产产品,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甚至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5.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后既要具有教学实训功能,又要具有技能鉴定功能,还要具有产品生产的功能,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和社会服务等多样功能。
三、三门职业中专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主要模式
(一)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合作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点。
1.订单培养型。行业或企业主动到职业学校开设“订单”班,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学校根据“订单”培养合作协议,一方面按照企业的订单,定向为企业培养后备技能型人才,培训在职职工;另一方面,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指导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企业根据协议定期安排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且接纳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和教师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如“核电专业”每个班级都以核电命名,在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三门总承包部、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三门项目部等公司的主导下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场所规划及实训项目等。
2.共建共享型。即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它能够解决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与企业真实生产的“一致性”问题,即生产设备、工艺、产品,以及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与企业生产环境一致,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例如,杭州经纬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部分生产车间的设备搬入到学校,并安排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生产实训教学和课程开发,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
(二)学校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来组织生产和实训,投资的主体是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依托专业优势、人力资源和技术实力,建设具有独立所有权的实训基地。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实训,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主要类型有:
1.来料加工型。主要是指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主动承接企业的各种产品生产业务,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变单纯的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降低了实训材料支出,又解决了学生的部分生活费。如机电实训基地先后为新春机械有限公司、精英模具厂和江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多品种零件。
2.技术推广型。主要是指学校利用自身师资资源,积极组建技师工作室、创新团队等组织引导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同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从而真正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术服务型。学校利用校企互派的形式,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为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校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高度融合。
四、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实践成效
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总结前一阶段的做法,学校开展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1.实现了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训一般是执行教育部门制定的计划,因此,学生在校所接受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岗位有一定的距离。而通过实训的基地企业化运作,使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执行都更符合企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好机会。专业教师的参与,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训安全管理、纪律管理,协调校企之间突发的事情,保障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3.实现了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生产实训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生产上,并且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能力标准、实训教学计划、课程教材、信息化教学等多种资源。
目前,三门职业中专通过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实践,创新了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总结出的成果,可操作性强,成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一)义乌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2014年,义乌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提出了“电商换市”战略,启动了电子商务人才培训“230工程”(2年培训30万人)。2014年底,全市各类卖家20余万家。在电子商务交易额方面,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856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内贸网购交易额380亿元,同比增长118%;内贸B2B交易额125亿元,同比增长20%;外贸网购交易额107亿元,同比增长110%;外贸B2B交易额244亿元,同比增长16%。国内快递日均出货63万票,业务量位居全国城市第6位,国外快递日均出货25万票,其中在义e邮宝日均出货量1.3万余票,占全省57.64%,位列全国城市第4位。
(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创业情况
义乌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创业班、敦煌班、ebay班,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5%的在校生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年收入2800余万元,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创业实践活动,年收入3500余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000多人,80余名创业学生年收入达10万,有的在校生已成为百万富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创业率连年居全国高校前列。因在网商培训与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学院获得“全球最佳网商摇篮”称号,并被省政府确定为“创业型大学”试点院校。
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营销课程改革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营销实训课程改革实践。
1.首先对义乌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出网络营销人才的能力需求状。
2.根据我们的调研,我们对义乌市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作出了分析。
3.根据我们调研企业,我们把电子商务企业网络营销需要进行了总结并且匹配对应的课程民间。
4.细化到我们网络课程的改革,我们把网络营销课程分割为五个模块,针对五个模块,制定五个实训项目,模块一:市场调研(寻找货源、主打产品、产品诉求点);模块二、淘宝网网络搜索引擎优化(SEO)(了解淘宝网规则、关键词优化、页面优化);模块三、网络推广方式”旺片天下“(论坛、微博、博客、购物分享等);模块四:淘宝网推广的免费工具的使用(天天特价、淘女郎、试用中心、新品);模块五:淘宝网收费推广工具的使用(直通车、阿里妈妈、站外广告等)
三、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营销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重点是对接人才市场需求,用真项目来训练学网络营销的能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营销课程改革,以义乌市人才需求为着眼点,通过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调研,然后划分网络营销课程的能力要点,通过要点规划实训项目,在淘宝网店实战中历练网络营销能力。
2.依托大学生创业网店
关键词: 《宠物训导》 教学方法 体会
我国宠物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犬、猫为代表,涵盖宠物养殖、宠物交易、宠物食品和用品的生产与销售、宠物医药保健、宠物赛会、宠物美容、宠物训导等内容的庞大产业。宠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对人才的需求,2006年,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单独设置宠物专业,2008年又单独开设了《宠物训导》课程,面对着新的专业设置,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显得迫在眉睫。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们逐步总结出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提高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办法。
1.明确教学目标,综合设置课程
《宠物训导》是以宠物训导为基础,结合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基本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在宠物饲养、护理、美容、训练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旨在为宠物沙龙、宠物驯养场、宠物养殖场等相关单位培养宠物养护与训练、宠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国内的宠物企业规模远远达不到国外企业规模,一个训导师除了训练以外,往往还要担负起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的任务。而且,强化养护方面的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与犬的亲和力,起到促进训练的作用。因此,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本专业除了训导课程以外,其他养护方面的课程设置也很重要,必须紧密围绕市场需要,设置宠物美容、宠物养护与宠物疫病等课程。
2.强化实践技能,聘请外聘教师
由于本专业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必然要求开设相当数量的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而且有些课程实用性非常强,非外聘教师不能胜任。如警犬的训练,仅仅靠校内专任教师进行书本理论知识讲解往往效果不佳。必须聘请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警员才能胜任。其他一些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专业的赛场指导手教学,学校专任教师的赛场经验往往不如相关专业指导手,此时聘请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外聘教师,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通过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师的相互交流,还可以让校内教师更加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通过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师的不断交流,往往还能不断增进校企之间的感情和合作,从而不断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而且来自企业的外聘教师往往在行业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一般都可以为毕业学生介绍部分就业单位,因此外聘教师是拓宽学生就业面的一个有效途径。
3.工学结合,加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核心内容是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及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而职业教育学生学制三年,真正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因此在校内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成为提高实践质量、增强实践技能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围绕这一要求进行建设和岗位安排。对于宠物训导专业的学生,系部充分利用本校实训基地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宠物繁育中心进行了实训安排。所有宠物训导专业学生大二在宠物繁育中心顶岗实习一年。来到繁育中心后,每人配发一条受训犬进行训导实践。所配发犬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繁育工作,均由带犬学生负责,所遇到的问题可咨询繁育中心专业教师,并在相关专业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所有课程包括宠物美容、训导、疾病防治等专业课程均在基地内进行现场教学。而课程的考核也采取以实践成绩为主的综合的考核方式,最终成绩(100%)=学习纪律(10%)+作业(10%)+实际操作技能(50%)+期末卷面成绩(30%),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顶岗实习,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生产实习。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的实习,更多注重单项技能训练,其安排的实践内容也只停留在仿真层面,着重解决的是学生技能熟练程度问题,还是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相关能力和素养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而校外顶岗实习的岗位往往能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在真正的生产性实训中解决各种问题,有效提高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增强对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近年来,虽然国内宠物行业取得了蓬勃发展,相关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了,但多数企业都是中小规模,并不严格的准入门槛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就拿驯犬来说,现实中遇到的犬千差万别,客户更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像在校内实训基地那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恶进行训练。无论什么样的犬只送训,都必须按照主人的要求进行训练,犬主都要看到实际的效果。这样的要求,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成效明显。
5.走出校园,以赛代练
伴随着国内宠物犬行业的发展,国外的犬赛制度逐渐引入国内,并且在最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由内地一些犬业协会举办的地方性和全国性犬赛也逐渐形成规模和影响力,形成了定期举办的常态。国内的犬赛一般可分为犬展示性比赛和犬技能性比赛。适时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地方性的犬展犬赛,把学生拉到真正的赛场上进行锻炼,平常就能有针对性地按照犬展犬赛的要求的进行训练,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在犬展犬赛上能够接触到行业内的一些犬舍和相关的用品厂商,多与这些业内人士接触对学生来说,能够符合开阔视野、熟悉相关行业前沿的市场需要,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制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科学进展,教师必须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钻研精神,把握科学发展的脉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探索、总结,及时注入新的科技知识,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宠物训导》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云良,姜明明,吴宝新,滕井胜.高职畜牧兽医类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功能实践[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2).
[2]王星.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完善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05).
[3]陈宏智,易本驰,董冰.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9,(12).
在实训中需要针对学生现存问题,选聘有业内工作经历的教师或旅行社人员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和壮大,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他们既是旅游服务的直接组织者和提供者又是旅游形象的展示者和传播者。为培养出业务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导游人员,就需要从导游专业的学生出发,在校外实训时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警示、多层次全方位的提升学生能力,帮助他们入职后缩短过渡期、尽快适应岗位。
一、自信不足 拘束不安
导游刚入行时,站在车前面对众人注视的目光常常会拘束不安、无所适从。这种紧张感多表现为:表情不自然、与客人无目光接触、说话声音小、肢体语言僵硬、缺乏互动、车内气氛沉闷、即使是自由活动时间和客人也无深度交流,这就很不利于及时了解客人所需。
二、讲解机械 缺乏灵活
有些导游在讲解时只是机械背诵书上的导游词,讲到数字年代等较难记忆的问题常常停顿语塞,他们既不会自然的过度衔接又不能灵活的增减取舍,往往只用一套解说来应对所有团队,而不会根据游客类型有侧重点的自如运用,这样很容易令客人感到乏味厌烦。
处事呆板 不会变通
判断一个导游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是看其处理事情的变通性,尤其是对于意外事件的应变。新导游常常循规蹈矩、处事呆板,对于细节问题考虑不周,该提醒注意的事项也不能做到提前警示。针对以上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指导校外实训时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一、举止得体 流利顺畅自然表达
导游与游客见面之初,还未作自我介绍,仅通过仪容仪表便已经给游客留下了第一印象,而且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根据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它还会影响游客对导游业务能力其他方面的判断。若是导游浓妆艳抹或是穿着高跟鞋短裙,便会给客人留下不可依赖的轻浮之感。所以在校外实训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形象进行严格要求。
无论是沿途导游还是在景区景点讲解,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车前体验,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感的同时对学生的着装、站姿、语音语速、目光交流、手持麦克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力求做到举止得体、大方自如,符合导游工作要求。
二、自成风格 熟练灵活应用导游词
导游讲解是导游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导游词熟练、灵活应用的训练无疑是重中之重。教师要训练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自然地过度,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体系。
同时,在讲解时要根据团队类型、客人身份有侧重点的进行介绍。如果是公务考察团,客人会更关心些历史变迁、城市发展等问题,而老年游客往往对民俗风情更感兴趣,出游的学生则更喜欢自然知识、故事传说。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校外实训时把几类团队常关注的问题向学生说明,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导游词。
三、严谨求知 积累丰富多方面知识
要做一名合格的导游需要具备人文地理各个学科的知识,从珠宝玉石的鉴别到海味珍馐的烹调,从三皇五帝的更替到婚嫁丧娶的习俗,导游不一定是样样精通的专家,但一定要是一个面面粗通杂家。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他们的、饮食偏好、行为禁忌等方面的差异都是需要导游平时积累的。
此外,对于游客五花八门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校外实训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以游客的身份向导游发问,以便集思广益、总结归纳。
四 、发挥特长 巧妙运用个人优势
游客对一次旅游的印象如何,其实很大程度是一种整体的感受,这就需要导游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幽默风趣、有的能歌善舞,如果能形成独特的风格,恰到好处的应用会为导游服务增色不少。比如车游滨海路时给客人唱上一段“大海故乡”,介绍东北民俗时惟妙惟肖的模仿一段二人转便很容易活跃气氛、调动游客积极性。若在自由交流时以当地的影视明星、运动健将为切入点聊一聊客人感的电影、足球等话题还能拉近与游客距离,为后续工作赢得配合带来便利。因此在校外实训中就应该挖掘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发挥特长。
五、认真细致 沉稳应对突发事件
认真细致是导游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在校外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就客人常关心的问题向学生说明,比如商场的营业时间、景区景点的洗手间位置,帮助学生养成处处留心的习惯,提醒学生提前熟悉每个团队入住酒店的早餐的地点、开餐时间、周边商业街位置以及从酒店到机场、火车站的时间等等。
随机应变也是导游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带团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人员走失、受伤生病、恶劣天气等意想不到情况,为及时应对这些问题、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小就要求导游有迅速协调的能力。这一能力是随着经验的加深而逐渐增长的,在校外实训中教师要以案例的形式向学生渗透处事不拘泥不呆板的思想,为实际工作做好铺垫。
关键词:课程 教学
1 目前职业院校教材及教学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精、尖端的工艺装备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工艺装备,各用人单位,特别是制造业,急需既懂
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掌握专业技能的实用新型人才,这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原因。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全国各职业院校在教材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努力,力求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无缝结合。目前职业院校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不足:
1.1 教材现状
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各职业院校在教学管理、教材内容选择以及办学的方向等方面,在办学的初期,各自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在教材内容的选择,究竟选用什么层次的教材,以及教材所应包含哪些知识内容,都是职业院校努力探索的。如果采用大学教材,对于基础理论知识较差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感觉太深奥,难于理解和掌握,继而产生厌学情绪,逃课、旷课现象十分普通,其主要原因是大学教材进行的是理论研究,理论知识较深,加之教学形式是“课堂加实验”。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和方向的明确,职业院校的教学形式应该是“课堂加实习实训”的模式,因此职业院校教材的内容,应当紧跟生产实际,即教材包含的知识内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应与企业的要求相一致。
1.2 教学现状
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脱节是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实习内容往往与理论教学内容不一致或脱节,造成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各行其事。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既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又没有很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即出现所谓的学生“既不能文,又不能武”的现象。
多年来,我院在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2004年我院在模具专业两个班级进行试点,除了开设其他模块化课程以外,还开设了《模具生产实训》课程,该门课程从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等都与传统的不同,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更好地结合,在顶岗实习期间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 《模具生产实训》课程及教学的特点
2.1 学生分组讲授
针对两个试点班级学生的特点,教师结合生产实际,自编《模具生产实训》教材。学生通过在校前两年模块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最后学习《模具生产实训》课程,把那些分块的、零散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地运用到解决生产实际中。编制的教材具有知识的归纳、总结、提高、运用等特点。
2.2 一群教师授课
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同时给学生上课,即所谓的“同台共济”,打破了讲台上只有一位教师上课的传统,做到了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取长补短,使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相一致。
3 《模具生产实训》课程主要内容
在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指导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及制造。学生在五周时间里,完成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学习。《模具生产实训》主要讲授和实训的内容如下:
3.1 模具设计基本知识
3.2 模具制造工艺基本知识
3.3 模具测量技术基本知识
3.4 模具技术准备及生产组织管理基本知识
3.5 学生完成一副模具的制造、装配与调试
4 《模具生产实训》教学要求
理论知识讲授集中进行,模具设计课题可由教师拟定,也可来源于生产实际。设计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12位学生,在二周内完成一副模具设计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4.1 模具制造――技术准备
4.1.1 模具结构的修改每个学生结合模具装配图,审核零件及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对模具提出修改意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工作的态度。
4.1.2 初步拟定零件加工工艺根据修改后的零件图,学生根据学过的相关专业知识,初步拟定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再由教师对一副模具的所有零件进行工艺讲解,学生最后进行零件工艺修定。
4.1.3 初步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经过教师审核后的零件加工工艺,由学生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经教师审核后,填写零件中转卡片。
4.1.4 模具价格估算学生估算的模具价格经教师审核后,填写《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物资月采购申请表》及《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物资月采购明细》,上报有关部门审批,进行资金和物资准备。
4.1.5 发放工艺技术文件全套工艺技术文件,发放实训部、各小组长,零件图及相应工艺发放到每位学生。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副模具的制造,选定组长,分配任务,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学生独立完成一副模具中一个零件的全部加工。
两周理论课程结束后,每组12位学生在三周内共同完成一副模具的零件制造和模具装配。
4.2 模具制造――模具零件加工
实训部门安排各相关工种指导教师,指定机台。将加工相同零件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由实训指导教师统一讲解加工规范及注意事项,然后实训指导教师上机现场演示操作,最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实训指导教师检验零件的合格性,作为评定学生实训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还需要每天向小组长汇报加工情况,小组长与实训部门的生产调度统一协调加工进度。学生小组长每天作好工作笔录,零件加工完成后书面工作总结,并上交理论教师。
4.3 学生成绩评定
学生成绩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4.3.1 理论课成绩学生理论课成绩评定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1)学生是否对模具及零件结构改进及其正确性;
(2)学生拟定零件工艺的合理性;
(3)学生编制零件生产作业计划的可行性。
4.3.2 实训成绩学生实训成绩评定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1)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
(2)加工零件时是否遵守操作规程。
5 《模具生产实训》课程达到的目的
通过《模具生产实训》课程在模具专业试点班级的试行,探索和总结一条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的路子,希望从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结合生产实际对模具专业进行专业课程整合,编制相应教材,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5.1 一个整合、两个结合
将原有《冷冲模设计》、《塑料模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学》三门专业主干课程内容进行分块整合,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同步,达到学以致用。
5.2 实训内容“一分为二”
将原有的实训课程分为基础实训和生产实训。基础实训内容与专业基础课程相结合,生产实训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使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紧密相连,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既不感到空洞、乏味,同时在实训、实习时,又是对知识理论复习和提升。
6 结论
《模具生产实训》是学生在三年学习中的最后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在校前两年学习的归纳、总结和提高。从试点班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看,普遍好于非试点班级,达到100%。从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来看,试点班级的学生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当然在该门课程的试点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诸如硬件条件不足、师资力量欠缺、初期管理滞后以及教材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等。
参考文献:
一、引入模拟演练系统
引入先进的模拟演练系统是技校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些系统经过反复开发和使用,设计理念完善、运作成熟,能与企业的岗位对接,避免学校在教学开发走更多的弯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体验每个系统和每个项目,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效果。根据近年来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大多数技校学生毕业后最先从事的都是一线销售工作,或者最基本的客服、市场调查,或简单的策划工作。这说明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例如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设营销实验、电子商务实验、ERP沙盘实验,以及创业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有权威软件公司开发的演练系统,非常适合技校类的学生使用,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谈判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动手操作环节,使理论课程学习不再无趣。
二、模拟公司经营实战教学
仅仅停留在营销实验室进行模拟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营销人员,还需要认识企业的经营流程,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社会上只有极少的公司能为在校生提供销售管理实习岗位,而且岗位的数量不多。一个学校一般都有几千人,如果我们把学校看作是小社会,根据市场三大要素: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这个市场的需求完成可以满足学生进行一个经营实训。因此我们可以在校园内打造一个微型商业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公司的实战中,有了市场上经营的真实感,真正落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该模式下让市场营销教学内容走出课堂,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说教模式。把班级拆成若干个训练小组,每个小组建立一个完整的公司,公司由总经理、营销、采购等人员组成。公司经营实战项目可由7个实训项目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公司筹建———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财务核算———经营分析”的过程。该教学模式最大特点是将营销有关的商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紧密结合,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结合高度真实的商业环境进行实操。应编写指导教材:《公司经营与管理实战指导》,教材设置有许多案例、互动学习环节和实训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开展实战,应在每个项目设置实训要求、实训方式、实训提交的资料及评分标准,并为提交的资料提供范本。采用公司经营实战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一个充满乐趣、挑战的环境中,比较轻松地掌握营销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满足学生视觉的出发点之一。
三、引入校企合作实训项目
模拟公司经营实战虽然全面,但也有它的局限性,经营的环境只能在校内进行,消费者单一,经营模式也较为单一,因此需要引进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的优点是有企业人员参与,他们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可以弥补在校教师经验的不足。我们可以从市场营销核心课程里抽出一些内容与企业进行合作,例如市场调查环节,我们与某调查公司合作,项目为某市场饮料竞争调查。选择好参与的班级,设计好调查方案,包括薪酬,这样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项目实施的关键点在于PDCA循环,在学生每次完成工作后进行总结,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根据学生的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予学生更好的建议或解决办法,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提升,而他们也会很开心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付出的汗水也得到了回报。
四、结语
在学生的视觉下探讨营销教学模式,就是从市场对营销人员需求的角度去考虑。为了提高场营销专业人才在就业时的竞争力,教学应坚持以培养实战型人才为导向,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及时检查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而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着手改进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
作者:李四和单位: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中职学校;双创环境;建设途径
一、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简析
在国内社会专业领域,电子商务行业中的专业分工已经相当细化,各个电商平台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较大且相对精准。例如新人才必须要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及行业全局,同时熟悉电子商务理论相关知识与应用内容,具有较强且较为新颖的创新创业意识与专业技能,总结来讲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随着当前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愈发激烈,人才争夺逐渐成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主题、核心要素。不过就目前实际现状来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与专业市场需求脱节的不良情况,职业院校人才的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佳,甚至还存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内涵理解的偏差问题,例如习惯性的将其理解为“电子+商务”或“网络+营销”的简单模式。从实际操作层面讲,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相对清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对于学生人才的未来就业方向更是无法明确。从另一面考量,这还因为中职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相对繁杂有关,其中多以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与商务贸易类课程组合为主,对电子商务的本质核心理解不够深刻,更不清楚社会上企业对于人才的客观需求,所以无法建立围绕该专业运行服务的实训基地理论实训体系,不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化指导。总结来讲,当前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育正处于相当尴尬的发展局面,它没有真正迎合社会市场“双创”环境,在“二元”课程体系打造方面严重缺乏经验,因此该专业的未来教育发展前景依然并不乐观。
二、双创环境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分析
伴随当前“互联网+”、“一带一路”先进理念与国家级战略倡议的推进与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应该成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发展的全新支撑节点平台,催生国内大量的电商行业创新创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提出更高更新要求。根据我国2015年以来的相关调查显示,共享经济、O2O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等等已经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断衍生出全新职业节点,电子商务行业领域的快速更新不断调整、刷新了传统商业模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适合创新创业的优质专业之一,而电商平台也自然成为了众多大学生未来创业谋生的普遍选择。所以对中职学校而言,就要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实际与办学特征,积极深入整合专业力量,构建联系校内外的专业双创环境,明确教育实践取向与未来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重新打造“二元”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功能的实训基地。下文主要围绕双创环境下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评价机制建设3点展开详细分析。
(一)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提出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还应该注重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真正根据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基本导向发展搭建双创环境,强调学生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为基本核心,将创新创业素质与意识深度贯穿到整个电商实训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电商平台及相关运营机制,实现“认识电商———走进电商———综合实践”三步走。总而言之就是要强调产教融合主线、要以提升学生人才双创素质为基本目标,首先做到教学模式应用流程设计环环相扣、节节深入。首先是第一阶段,要带领学生认识电商及电商平台。在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的首个学习阶段就带领他们深入了解基础理论,例如参观实训基地、创客中心、由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开设专题讲座,并将理论内容与优秀的专业创业创新案例结合在一起。该阶段主要强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商行业的基本发展业态与动态,结合当前的创新创业形式分析平台发展走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平台创新创业的基本氛围,初步为学生的未来学业生涯发展规划定位,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意识、知识架构与基本素养。其次是第二阶段,带领学生走进电商。该阶段是专业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应用实施阶段,中职学校要积极把握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机制,引导学生了解电商业务运营及创业过程,深入理解电商岗位的技能需要,着重培养他们在岗位实践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电商平台中的“网店运营实务”、“电商客服”以及“店铺推广”等等内容开设专门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解决某些专业问题,为他们建立未来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创业创新信心,提升他们的专业实战技能。然后是第三阶段,带领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即为他们创造顶岗实习学习机会,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创办各种校企合作项目,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商实战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平台综合运营课程之中,全面强化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与专业深度,引导他们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实现从学业生涯规划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过渡,真正建立结合了中职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实际情况双创实训教育基地。
(二)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分析
围绕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所展开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设计类型有许多,首先教师要结合上述3个阶段让学生逐步走上电商平台,尝试在目前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上自主开店,并熟悉开店操作流程与平台运营机制,为随后的平台上生产性实训阶段打好前提基础。结合这一过程,本文提出两点专业课程设计方案。1.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契合“走进电商”教育阶段为学生建立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综合项目,将教学实训与综合实践二者联系起来,优化并丰富电商环境顶岗实习项目内容。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以“创客中心”为中心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并大量融入校企合作思想,自主编写产教融合的立体化教材内容,充分适应了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变革需要。为了确保专业学生能够读懂经营、学会创新、精干技能、成为未来一代电子商务优秀人才,中职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电子商务技能周”、“电商项目合作大赛”等等,配合行业专家讲座与各种技能展示活动在校内推广电商平台,教会学生如何美化店铺、商业产品推广、店铺运行等等实操技能,全面助推中职生未来的创业创新思想行为向前发展。2.建立校外合作性实训基地在电商专业最后一学年,学校教师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专业顶岗实习与电商技能证书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拓展专业创业创新实战环境,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的二位一体化发展。例如中职学校就创建了电商跨平台青年创业中心,配套企业实践经验与企业项目基金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到双创环境中勇敢创新,激发他们的创业灵感,树立他们的创业信心。为了确保中职学校能够深入开展电商平台实训教育活动,学校还专门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深入开启在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校外创业”综合发展模式,专门培养那些有热情、有潜质、有能力、有思想的自主创业学生群体,围绕他们设计并实施帮扶和全程指导教育策略。
(三)专业实训基地教学评价机制优化
为了实现对学生人才的动态培养与监督,必须结合双创环境建立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动态评价机制,并予以优化,十分注重评价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以下简单谈3点。其一,要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预设阶段性目标,强调目标系统的清晰内涵。其二,要即刻更新专业发展动态,确保专业教学理论发展的可控性与实训基地教育服务进程的可控性。其三,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评估制度,实施定期评估以达成阶段性目标,把握专业发展全局,将实训基地教学的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从更多视角审视并建立中职生未来创业创新的可能性与基本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管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41-02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水平、高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高职院校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逐渐同社会企业相结合,不断增强校内实习环境和实习质量,力图将“校企合作”做到最大化,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较差,对实际操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当前我国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和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道桥在分类上属于应用型专业,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土木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理论和操作测量等技术水平,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管理控制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进行研究。
一、加强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强化校企合作,提高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技能、创新性人才,作为道桥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掌握各种实践测量技术和勘测手段,因此加强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提高管控体系建设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道桥专业的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未来工作的环境以及需要的技术水平等,同时校企合作又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知识与技术水平,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一定的就业问题,通过加强对道桥专业校内实训的管理与控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道路桥梁结构的认识。
(二)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道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高水平、高技术的全能型人才,然而受当前教育体系的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普遍表现出实践能力不足,缺乏技术水平,特别是对工程设备缺少一定的认识和使用方法等。在社会发展中,道桥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道路桥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管理等方面,所以道桥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对施工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使用方法。校内实训的建设与管控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设备的了解和使用方法,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道桥测量的注意事项、工程管理技术等,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技术和管理手段,符合国家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方针。不仅如此,管控体系的建设与强化,可以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在校内实训运行中,管控体系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为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保障。因此,加强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与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功能单一,系统化建设不足
道路桥梁是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的一门专业,通过强化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但由于我国对校内实训认识较晚,目前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校内实训管理体系。在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的校内实训建设与管理上普遍存在着建设结构单一、缺乏使用内容的现象,如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多以某个具体教学楼为对象进行分散式建设,导致整个实训教育过程显得很分裂。不仅如此,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控制时忽略了实训的真正意义,过于看重实训基地的外在形式,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先进设备使整个基地显得庄重,但是在真正实训过程中往往用不到这些先进工具。因此,在对实训基地建设时要注重基地的实训内容,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训模式,不要导致整个实训基地机构单一、内容匮乏。
(二)缺乏校企合作,实训效果不强
道桥专业主要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在对校内实训进行管理控制时往往忽略了“实践”的真正涵义,使整个实训并没有提高学生对道桥专业的认识。据调查,多数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实训时并没有同校外企业进行合作,而是单方面地凭着自己对社会形势以及道桥发展的认识进行建设与管理,如在实训基地管理过程中,实训基地管理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对道桥专业发展的了解,将一些过时的勘探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导致学生学到的道桥勘探技术与社会发展形式相违背。此外,由于校企合作观点不同或者两者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使道桥实训基地在建设中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浪费,甚至重复建设的情况,总之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内实训建设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校企合作,导致道桥专业的学生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技术和道桥勘测方法。
(三)校内实训教学性与生产性结合不足,管控体系缺少深入性教学
高职道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性人才,能够在公路、道路、桥梁建设方面发挥管理与勘测能力的作用,所以,在对高职道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利用先进设备、高技能人才及科学的管理手段等为学生提高企业化、专业化的实训环境,进而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道桥理论知识应用实践操作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管理和创新能力。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与校外企业加强合作,并且多数高职院校的道桥专业成功建立了实训基地,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手段,导致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学性与实训性的作用。如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校方过于培养学生的生产性能力,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能很好掌握道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管控体系的完善作为道桥实训基地运行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对校内实训监管控制时缺少合理的规划,导致学校与企业合作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使校内实训购进设备的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问题。总之,高职道桥专业在进行校内实训运行过程中,由于管控体系不完善使实训生产性和系统性不能很好结合。
三、强化校内实训运行完善管控体系的对策
(一)优化建设功能,提高实训真实性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真实性,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对勘测设备、管理等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过早地了解道路、城市公路以及桥梁设计的要求,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道桥专业在校内实训建设中过于形式化,不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未来工作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加强校内实训的内容与功能。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不要被设备环境、设备数量以及试验场地大小等刚性指标所影响,要勇于将建筑结构、建筑环境同刚性指标系统化的结合使校内实训更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使整个实训过程都能在真实企业中进行。不仅如此,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应用计算机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实训管控体系的建设,使整个实训管控体系更加科学化,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实验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分散性,让整个实验基地融为一体。在结构设计上,校内实训要注重结构内容多样性,不要让整个实训过程成为空盒子,使学生在实训后非但不能提高自己对道路桥梁技术的认识和各种勘测技术的掌握情况,而且还浪费学生的大量时间忽略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总之,高职道桥校内实训在运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有效性融合,改善系统结构、丰富系统内容,让实训过程更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工学结合
在校内实训运行中,要加强学生对道桥专业的认识以及一些勘测技巧,如对道路勘探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以及公路施工组织等课程进行实际模拟练习,增强学生在道桥专业未来工作中的专业技能。在校内实训管理管理控制上,学校要加强同校外企业的合作,将“校企合作”发挥到最大优势,如为提高校企合作的机会,学校可以在实训完成后选出一些专业人才到企业工作,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的利益,又可以加大企业为学校的投入,使整个实训过程都能同当前社会道桥发展相结合。不仅如此,多数高校在实训期间不能很好地进行工学融合,导致学生只能单方面受益于实践操作,因此在实训运营期间,学校道桥专业的教师可以针对企业给出的具体工程组织学生共同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师生的交流和研究可以增加学生对道路勘测技术的熟练度,进而有效地进行工学结合。
(三)加强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增加师生受益程度
在校企合作期间,主要由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通过企业下发工程指令,使整个实训过程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完成整个实训过程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加强校园生产性场地的建设,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以学员的身份在实训中学习和发展。不仅如此,加强生产性实训建设一方面通过校办企业与生产性实训基地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金重复问题;另一方面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保证学校的自由性和稳定性,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都以学员入职企业的身份进行勘测和管理,使学生能够过早对企业认识和了解,对未来就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完成生产性实训的同时,还承接了道路测量、管理技术、桥梁勘测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在岗实习”的机会。
四、结语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道桥专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从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现状入手,首先讨论了加强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与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控存在的问题,从建设内容与功能、校企合作和生产性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对策;最后理性地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加强高职道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与管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2]宋佳.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