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06:4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文教育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提高“准幼儿教师”人文教育的意义,并就加强“准幼儿教师”人文教育途径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强教工队伍建设、凸显校园环境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思想品味、心理素质、气质、修养、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幼儿教师是公民人文教育的启蒙教师,所以,提升 “准幼儿教师”的人文素质不仅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和提高公民人文素质的迫切需要。
1.加强高师“准幼儿教师”人文教的意义
1. 1高师“准幼儿教师”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师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教师人文素质应该体现综合性、示范性、趣味性、操作性、实践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当前,高师“准幼儿教师”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上。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部分“准幼儿教师”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在能力层面上,部分“准幼儿教师”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准幼儿教师”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幼儿园工作的需要和要求,职业技能综合性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准幼儿教师”人文素质与幼儿联系不紧等等。
1.2加强高师“准幼儿教师”人文教育的意义
1.2.1有利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改需要的新型幼儿教师。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培养高师“准幼儿教师”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2.2有利于“准幼儿教师”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影响力和渗透力,尤其是促进“准幼儿教师”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包括多方面,主要技能表现在“说、写、画、弹、唱、跳、做”等,其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幼儿教师是幼儿心灵的塑造者,幼儿教师的素质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其技能和素质直接影响幼儿心智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准幼儿教师”的人文教育。
1.2.3有利于“准幼儿教师”的和谐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是公民的素质和谐发展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知识、能力和修养都要和谐发展,即公民的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修养都必须和谐发展。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大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这些都离不开“准幼儿教师”人文素质的和谐提高。
2加强高师“准幼儿教师”人文教,的主要途径
2. 1新人文教育理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准幼儿教师”教育的重点:一是增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我国下一代公民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要靠广大幼儿教师的辛勤劳动。二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个幼儿。幼儿教师对待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不同相貌的幼儿,都要一视同仁。三是以幼儿生存和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幼儿。幼儿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幼儿游戏和幼儿玩耍机会,使幼儿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四是尊重和理解幼儿,把自己放在幼儿的位置上。
2. 2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i。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应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应包含幼儿园教师所需的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心理知识、历史知识、艺术知识等,为“准幼儿教师”奠定丰厚的人文素质基础。
2. 3改进和加强教工队伍建设。专任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准幼儿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诚信 大学生 现状 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它还是21实际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是否诚实守信,直接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否形成、和谐的社会能否顺利构建,更决定着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
一、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的主要问题
(1)考试方面。考试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是现代高校普遍采取的方式。如果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通过考试是不成问题的,相反的如果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经常上课开小差,就不容易通过考试。很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想尽各种方法,如考试时夹带小抄、利用手机作弊等,以求通过考试。甚至很多学生会认为考试作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他们认为考试作弊只是一种违纪行为,跟诚信、道德或者做人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观念已经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之后的为人处世。
(2)学费方面。目前,高校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故意拖欠学费。一些学生故意拖欠学费,把家长给的用来交学费的钱用来买电脑、换手机、谈恋爱等。近年来,助学贷款的拖欠现象非常严重。助学贷款本来是国家用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种惠生政策,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但是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有了偿还能力却故意拖着不还,甚至向学校隐瞒或者捏造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来逃避贷款的偿还。这种信贷危机的出现,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使之及时意识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3)学术方面。毕业论文是高校用来检验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和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学生理应认真对待。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论文抄袭现象非常严重,虽然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通过,以检测学生是否抄袭,但这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论文抄袭的问题。学生针对过程,以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的方式应对,表面上看论文的重复率是很低,但是在内容上其实都是相差不大的。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在学术界的诚信危机越来越突出,这对高校教育的长期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都是有害的。
(4)求职方面。学生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毕业能找个好工作,但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成功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一些大学生不惜进行造假行为,伪造简历、学历证书、荣誉证书等。近期,由于一些错误就业观念的引导,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频繁的跳槽,不仅对企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也严重了阻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行进。
二、改革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成败。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构建系统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诚信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使诚信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提升对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
十七大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为我国在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并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我们必须要以中国化作为指导,让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只有首先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才能用这种观念指导自身的行为。
(二)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大学生能够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方法。而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一个过程,而是长期开展规范教育和管理的结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并且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配合。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主要通过课程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系统
目前,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因素不单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且还包括高校的诚信建设问题。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不仅要具备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而且也要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体统,将大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学生情况、信用记录、学校的奖惩情况等内容详细的记录到诚信档案中,使其成为学生评选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入党考察、就业推荐等方面的主要依据。并可根据诚信档案的内容对诚实守信的学生进行奖励,而对不讲信用的学生给与惩罚。
综上所述,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环节的重点内容,应该尽快进行改革创新,以缓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现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智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诚信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
[2]戴明溪.浅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9).
关键词:职业规划;大学生;肥胖;BMI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38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年让人堪忧,大学生人群中的肥胖率在增加,部分人群出F超重,超标的情况。体质指数,英文简称“Body Mass Index”不仅仅反映了个人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衡量和判断人体胖瘦程度和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论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的BMI指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总结导致大学生出现BMI指数高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更针对性得帮助大学生改善身体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BMI现状的研究发现,该校大部分男女大学生的BMI值能够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偏瘦、超重和肥胖的大学生比例也接近30%,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其中男生超重比例较高,而女生偏瘦较多,男生肥胖率与女生肥胖率几乎一致。
1六盘水师范学院BMI超标学生的现状
该校大部分男女大学生的BMI值能够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偏瘦、超重和肥胖的大学生比例也接近30%,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其中男生超重比例较高,而女生偏瘦较多,男生肥胖率与女生肥胖率几乎一致。
在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当中,男大学生BMI值与肺活量之间的相关性要高于女大学生,基本达到中等相关程度,而女大学生相关度较低。综合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和800米的成绩来看,优秀和良好区间范围的人太少,而多数都集中在及格范围内,这说明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身体体质状况较差。在这几个项目的测试中,BMI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大学生基本得分成绩要好很多,因此保持一个正常的身体形态对于男女大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BMI值与不同项目之间的相关度有不同程度的大小,且总体上相关度不是很大,这也说明了对于大学生身体体制而言,仅仅维持一个正常的身体形态远远不够,必须加强足够的锻炼才可以从实质上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2六盘水师范学院BMI超标学生原因分析
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影响BMI值的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地域环境、饮食、运动、经济和其他四个方面:
2.1地域环境
据资料显示,个体生长发育水平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地理经纬度、年日照等因素有显著正相关系。而与所处地区的相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六盘水处于贵州西部、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不到40%,年均气温在12-15度之间,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大学生的生长发育与身体体质。
2.2饮食不规律
造成BMI值偏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饮食不太规律。很多大学生一日三餐很难完全保证,多数学生不吃早餐,晚餐吃得太多。良好而有规律的饮食往往可以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饮食不规律,所摄取的营养元素就会有一定短缺,也就无法对个体身体组织进行及时修复,身体体质的水平难以稳定和保持。
2.3缺乏足够的运动锻炼
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很少有人能够保持规律性体育锻炼,学生平时忙于学习,专门抽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即便有也是利用体育公共选修课进行体育锻炼,对于个体来说,BMI保持一个正常的范围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如果只是偶尔锻炼和体育运动,很难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
2.4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好点的大学生每个月开支有1500左右,这部分大学生的BMI值比较正常,一方面源于其会那一部分开支进行保养和健身,一方面可以摄取到足够的营养。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大学生偏瘦的比较多,BMI值多数低于正常区间范围。这说明经济条件的好差与BMI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3六盘水师范学院BMI改善建议
为了改善当期六盘水师范学院男女大学生BMI超标现状,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BMI值对于他们从事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水平的总要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3.1主动加强体育锻炼
BMI值的大小与个体自身体育锻炼具有很直接的关系,经常加强体育锻炼的人BMI值维持一个正常的范围并不难,而无规律的饮食、缺乏足够的体育运动,就会使得BMI值会逐渐增加,甚至超标,超重,严重的达到一二级肥胖,肥胖增加的同时,也会诱发其他多种疾病。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体育社团,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运动项目的兴趣,形成良好运动氛围。
3.2合规规划饮食和作息习惯
当前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多数没有一个正常
的作息和饮食规律,很多学生反映迫于学习和学校相关的制度安排,一日三餐经常会少一餐,而且缺早餐的大学生非常多,这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缺乏足够身体营养元素,后期再想通过体育锻炼很难吸收和补充。其次无规律的作息和饮食破坏了他们的生物钟。
3.3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相应素质能力
如对于50米、100米耐力跑,成绩差的学生要适当提高自己有氧和无氧耐力,多参加像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增强自己的意志力;而对于肺活量成绩低的学生,要多进行扩胸运动、增加肺部练习,多参加游泳、慢跑等项目。
肥胖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表观反应,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建设祖国的宏伟目标,对个人而言,也会影响到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就业等,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同程度对我国公民整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未来对我国肥胖大学生的健康关注更多的是如何预防肥胖。本论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的BMI指数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的形式,基于BMI的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导致大学生出现BMI指数高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更针对性得帮助大学生改善身体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强.不同BMI等级大学生间身体形态与机能特征的差异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4).
[2]李艳江,韩旭锋.不同BMI水平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1).
[3]李艳江,韩旭锋.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动态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1,(05).
[4]徐唯.体质指数(BMI)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6,(01).
【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人格 思考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04-02
作为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博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健康、健全而稳定的法治人格。现代法治人格是公民主体把法治精神内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品质,并外显为持续的行为选择的综合统一体。在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大学生的人格教育特别是“法治人格”的培养,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 人格与大学生法治人格
人格教育是社会和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让人越来越背负不起且愈加严重的生活压力等都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高度的科技文化水平,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稳定而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也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增加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人格培养方式,有效地发挥人格培养作用。
人格是人社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以及在社会各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商和智商的综合,并体现为主体在直接或间接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政治素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知识修养、审美趣味及心理健康等状态。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都曾对人格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归根结底,人格应是个体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体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各种文化、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行为选择等同社会实践要求相吻合,也是主体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社会对主体所进行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之一。因此,完善的个体人格不仅包含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的完善,还包括了个体智力、意志力、知识结构和道德行为理性的培养等多种因素的完善,是个体积极调整自我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积极的评价的表现,体现着一个优良社会公民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要学生全面而辩证地理解理论与现实、自我与他人、人生与社会等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完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其理性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其情商与智商有机融合的综合智力的发展。
原理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统帅课程,更应义不容辞地完成这项任务。这就需要有效发挥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渠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法治观,塑造学生健全稳定的法治人格——个体能够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认识法治与现实,自觉地、理性地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理性地对待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自觉地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些正与
* 本文为2009年度石家庄学院社科类教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培养模式研究》的成果
(编号:jgxm-2009004a)
现代法治人格所需要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宽怀、宽容等精神品质相契合,能正确指导大学生合理地处理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促进国家法制社会的建设、大学生顺利实现人的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实践理性。
二 在原理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实践探索
1.确立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的理念
树立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理念,首先应明确人格培养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地位,把人格培养和知识教育、素质提升以及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把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能理解为单纯的知识教育,也不能理解为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应该是思想政治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有机培育,其中包括法治观教育在内的法制观念教育、法律思维教育、法律素养教育,民主与自由教育,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等。
2.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深化大学生法治人格教育
第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为主线,奠定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理论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实践的。人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拓展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实践实现并提升了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人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必然从实质而言是各种事物自身的规律,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于必然而言的,它不是对必然的违背,而是对必然的遵从,只有遵循必然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对这个理论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合法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充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言行控制在道德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能获得个人成长中需要的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也才能真正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年在院领导关心指导下,在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廉洁自律,积极投身“全面质量管理年”活动,工作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主要工作成绩
1.抓常规,加强全院共青团系统工作内涵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年团委荣获“省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
2.抓创新,不断拓展共青团工作内容,改革工作形式。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提高爱国主义精神为目的的“我与祖国共发展”主题团日活动等;以提高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践行‘八荣八耻’基本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学学习观、消费观和职业定位为目的的“新生你准备好了吗”主题大讨论等。
4.积极承办“廉政文化进校园”相关活动,如廉政短信比赛、“我与反腐败”主题团课(班会)、学唱廉政歌曲、“廉政与诚信”主题板报评比等系列活动。
5.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宽的舞台。年团委指导团学会组织了第二届校园吉尼斯挑战赛,第四届足球联赛、第五届篮球联赛、第六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第七届辩论赛、迎新生文艺汇演,“五月的风”淮安市名家朗诵专场、“金秋赞歌”美食节专场演出及6场“大家唱、大家跳、大家乐”月末文艺表演等。
6.组织培训参加省市各项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如省第五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市第二届电脑网络大赛等,共有25名同学获奖。12月组织1000余同学参加了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大赛。
7.规范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寒假以一年级教育资源调查、二年级招聘会求职体验为主题,暑期以科技服务、支教扫盲、社会调查、企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平时的“四进社区”的工作格局。
8.做好团学会指导和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在学生干部中成立理论学习小组,为提高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搭建平台;例会中的汇报和点评制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9.做好“推优”、荐先,树典型工作。全年共推优610名,共有3个集体和14名个人受到省市表彰。
二、个人锻炼与进步
1.月日—月日在省委党校青年干部理论培训班参加学习,顺利结业,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党性得到深刻锻炼。
2.6月经过努力顺利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送审、答辩,取得硕士学位。并在核心期刊上公开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行动 特点 “双服务”价值探析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总书记为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锤炼高尚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在新时期,高校组织、动员、引导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职责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研究其特点和价值对推进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在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1993年,北京大学学生率先组织成立了“爱心社”,引领全国大学生们投身于青年志愿者活动当中。1994年2月4日,下发了关于“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奉献日行动”的通知,全国兴起了“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做奉献”的热潮。它是一项由发起的、以青年作为活动参与主体的,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的社会事业。同年6月,、教育部、团中央联合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近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年12月4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学生作为最积极、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从一开始就成为了青年志愿者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指在读的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不为任何物质利益的条件下,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爱心,志愿从事社会公益、社会服务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奉献了自己的智力、知识和爱心,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提高,知识得到运用,素质得到提升,实现了服务自身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即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双服务”价值。
二、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特点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中思想活跃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具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等特征外,还有多样性、选择性、区域性、互动性等明显的特点。
(一)多样性
由于高校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特点。既有国家985高校、211高校,也有普通院校;既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理工、师范、职业技术等专门学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大学生是由受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群体组成,显示出其志愿行动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坚持服务他人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通过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学校建设、低碳宣传、法律宣讲、健康义诊、爱心支教、科技支农、企业调研等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选择性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动的实践性。志愿行动把服务与学习相结合,寓科学理论知识于情景实践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价值选择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成才的不同需求,以广泛参与、自愿选择、积极建设、客观评价、注重引导为原则,激发他们在服务中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潜能,服务项目的选择往往是基于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决定,服务时间及服务方式大多也是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
(三)区域性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之一,高校与地方区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共赢,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地方所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2298所,占高校总数的95.39%,更多是为所在地区服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始终坚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服务自身、服务社会的原则,根据个人意愿,结合区域实际,找准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
(四)互动性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服务了自身的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明确服务方向和服务任务,在互助互惠中达成共识,表现出大学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在对学生第一课堂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学生了解社会,奉献了社会,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了互动。
三、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双服务”价值
(一)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个人价值
2.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促进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前进步伐。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正是公民社会蓬勃发展的基本要素,它们正逐步成为社会事务的主要承担者。俞可平先生就认为:“以政府和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去映照一种建立在信任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它就能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不足,并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得以实现。”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各项公益性工作,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联系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家和政府行政能力之外的社会事业管理空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弱势群体,为公民提供了一条利益诉求表达的途径,为我国公民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有助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的转型,出现了个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抬头的现象,产生了一定的道德危机和思想滑坡,影响着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新风尚,带动和影响到周围人群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通过无私奉献,传递爱心,关爱他人,扶贫济困,扶老助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学生志愿者成为充满人文关怀和信任友爱的现代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力量。
4.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的广泛开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社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利益纠纷和利益矛盾。“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规模大、层次高、功能较强的民间社会组织,具有非盈利和民间化特征,在本质上具有社团组织的性质,它在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在客观上满足了许多急迫的社会需要,为缓解社会压力、促成社会安定、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福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所显示的精神价值也促成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意义上的志愿精神的共鸣与融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志愿服务在扶贫济困项目、社区建设工作、环境保护事业、大型文体行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相互了解、相互帮扶的中介,使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切实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和爱护。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化解了许多社会隔阂,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培育了新型的市民社会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正能量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营造了人人共建和谐、人人共享和谐的局面。
5.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促进了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在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中,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和优化大学生的资源潜能,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开发大学生资源潜能看,如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行动中,他们通过科学知识技术培训、田间地头亲自指导、编印科普宣传书等途径,使自身的知识得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志愿服务行动转化为接受教育、提升能力的过程。从优化大学生人力资源配置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缓解了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而且为西部填补了人才短缺的难题。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踊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周长奎同志在2011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2010年全国项目办从1070所高校选拔8619名志愿者,加上2008、2009年两年期、三年期服务的志愿者,全国共有近150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全国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志愿服务。把研究生支教团纳入西部计划管理体系,选派729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赴中西部19个省区市的82个贫困县开展志愿服务。”
总之,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倡导的以关爱、互助、和谐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己任,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培育志愿者以奉献和进步为核心的个体价值观,提倡在志愿、奉献、服务中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培育大学生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梦和中国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5).
[2]肖迪.论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现实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3]吴信蕾.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9).
[4]王三意.浅析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功能[J].青年探索,2009(4).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712.
[6]黄金飞.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
[7]王兆征.从十四大到十五大[M].党建读物社,1998:245.
[8]郭宇宽.NG0能否破解中国真问题[J].南风窗,2005(6).
[9]周长奎同志在2011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ldjh/tzyld/386393.shtml.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12YJA880120);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HB13MK021)
作者简介:
陈新亮(1970― ),男,汉族,河北怀来人,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公共管理硕士,社会科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校;“文理渗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49-02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大计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体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而当今我国教育问题面临着学科分化严重的现象,这就使得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以及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一些人才培养的缺点也日益显现,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与人才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做到重视教育质量与完善教育改革并驾齐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以,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对于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特别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可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难以回避的时代课题。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高校学生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同时也要结合当今的国情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本院校的特色,制定既能体现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同时又符合整个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高水平大学建设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重视实践教学逐步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创新了培养模式让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推广要求学校内外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才得以更好的运行。如,学校应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高校要建设高水平大学,人才模式的培养方面需要系统整合传统的专业设置,做到集中优势,同时也要彰显特色。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优秀高校的人才模式培养经验,尝试创新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设置文理“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等学科专业设置方法,建设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增强学科交叉与渗透,不断研究出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学校还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我国以往的大学课堂多是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发展。所以,高水平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注重在现有的授课条件下创新授课方法,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形成互动,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现状主要是理科教育的价值观极度膨胀,人文精神的失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似乎将自然、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都抛之脑后,反而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逐渐轻视人的全面素质培养,重理工实用学科,轻人文社会科学等文科专业。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来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主要是归根于文理分科严重失衡的现象。我国很多学校在高一就分好理科和文科,由于就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功利需要,理科人数猛涨,文科人数急速下滑。其实,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重视人文专业,发扬人文精神。因为只重视理科知识,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会导致学生脱离了生活实际,磨灭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中,显然这样的科学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最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已不是工业竞争或者科学技术竞争,而是高素质的人才的竞争。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演进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大了,特别是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来适应和推动整个社会的迅速发展,成为了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立足点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真正着眼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德、识、才、学、体全面自由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大学生素质需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文理相互渗透,处理好文科生培养理性思维,理科生完善人文素质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大学生的整体身心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实践创新能力也亟待提高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理渗透、协调发展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等。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高校教育者在教育方法以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创新,做到转变教师的固定思维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理论与实践,文科与理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必须努力适应社会需要,将全面的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社会发展为方向,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做到创新对于人才划定标准的认识,还要重点培养大学生们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转变为行动。高校只有不断将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创立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进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很多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的在毕业之际就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说明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和高校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明显的不匹配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全面深入的去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去进行高校的人才培养。并及时提出最优的解决对策。要将培养人才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培养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只有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能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现阶段高校加强“文理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也在日渐提高,新时期的人才必须是文理兼备、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文理渗透,则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文理渗透教育适应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也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现阶段,加强“文理渗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理渗透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如,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我们无法划分它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而是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寻找解决途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文理渗透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说,“在大学里要提出‘三提高’: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大学品味,特别是文化品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一定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艺术品性,为在专业学习中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文理渗透也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以及优化思维方式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们经常说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必须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其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是否正确。文理渗透恰好能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能调节学生的思维方式。文理渗透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保证。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各个用人单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素质,还要有很好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文理渗透还有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面对现阶段的经济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加,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的态势,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不断地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坚持文理渗透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未来工作的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包括对知识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要求都在日渐增高。因此,文理渗透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进.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
[2]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7.
[3]张应强.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43.
[4]杨蔚.论理工科大学教育的文理渗透[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5]王萍涛.“文理渗透”与创造性思维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9,(5).
[6]张楚廷.文理渗透与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价值观 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04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ivic Aware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ultivation
XIE Jinwei
(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Guangdong 529090)
Abstract The Party's Eighteenth report states that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rain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was first established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hat education not only to impart knowledge, build capacity, but also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tegrated in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of honor and disgrace. The author combines with actual work and visit interviews, College Students explore civic aware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hould nurture from childhood, focusing o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n campus, students should exercise the right to monitor their due right and other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value; civic aware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对自己和对社会行使的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在内心本质上对其他人的关怀和义务,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
1 高校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
1.1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较大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有近一半的受调查学生认为父母的教育对自身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影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的父母都对子女进行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说明父母的教育对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高校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就是说,目前社会没能营造出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氛围。社会上许多道德缺失或违纪违法的负面情况还是时常能看到,这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是存在着许多的负面影响。
1.2 高校未能营造良好的校园培育环境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只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学生认为高校的课堂教育和相关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甚至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其意义不大。
虽然现在高校普遍开展了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或活动,课程内容与活动大多数和社会问题挂钩,这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家现状,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但是课程过于理论化,学生缺少社会实践机会,这就降低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育,通常由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学生工作相关的老师负责,因此导致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
1.3 高校学生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有限
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民主意识和公德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比较重要,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更为注重责任意识,忽略了民主意识和公民道德意识。大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明白“我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但认识得不够深刻。
同时,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一般,这也说明了当前高校学生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不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4 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薄弱
笔者发现,有近半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如果发现政府工作存在不合理或者漏洞”,需要“看情况,如果是关系到自身重大利益的话,就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这部分学生只会在遇到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时,才会真正履行公民义务和担当社会责任。
高校学生对“大学期间,对于班级选举等民主选举的态度”,有46.3%的选择“正常参与,投票还算认真”,由此看出,近半大学生没有真正带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去参与政治生活。甚至有小部分大学生选择“毫不关心,一张选票起不了多大作用”。
2 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社会环境因素
(1)部分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及与同学相处时注重个人利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道德法律法规,这成为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不同思想文化也在激烈碰撞,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也使得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渐下降。
(3)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的机会。但凡事具有两面性,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容易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传播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学生还处于学习发展阶段,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不良的价值观,不利于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2.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等,对子女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今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由于物质的丰富和父母对子女的呵护,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一种养尊处优、自私自利的性格。父母的溺爱也导致了大学生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忽视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
2.3 高校校园环境营造不到位
班集体的建设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召开关于法制宣传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主题班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有促进作用的。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集体意识、奉献意识都具有一定的作用。目前,高校都会开展有关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活动,例如团日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座谈会或讲座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通过参加团组织(民主)生活会等班级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其它课堂活动的自愿参与程度并不高。
2.4 高校学生知行不一
当代大学生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容都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这仅仅是感性上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实际行动,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情况。
学生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还是一个自我发展不完善的人,知识、经验、能力都还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哪些行为能做,哪些行为不能做,他们并不是都清楚。还有许多与自己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规范、社会规范,他们并不知道。特别是当今的大学生奉行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客观、公正的判断,往往是以自己的纯主观愿望来决定行为的取舍。他们并没有明确认识到自身的公民身份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在参加班级民主选举时,大部分大学生只是正常参与,并没有带着强烈的公民意识参与投票。例如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内容十分熟悉,但是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违背公德的行为在这一群体中并不少见。
3 高校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策
3.1 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父母应该要让子女从小学会独立,让子女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务,这样才能逐步地增强子女的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多与子女讲述一些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的相关话题,让孩子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在监督孩子的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思想、行为上引导子女。父母应该多关心了解子女的情况,同时子女也需关心了解家人的情况,家长要保持与子女的良好沟通,从而引导子女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3.2 强化社会倡导作用
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要以身作则,大力提倡积极的社会舆论,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教育方式。
大众传媒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大学生辨别是非,抵制不良思潮。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干劲、正面宣传为主,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要发动大学生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
3.3 高校教育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社会现实问题,而不是回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是积极勇敢对待社会出现的现实问题,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问题。充分发挥校园内的先进个人、优秀团体等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榜样作用。让我们有榜样学,有目标可追,也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主题讲座、热点评说、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就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进行辩论;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课题、主题的影视资料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也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应当为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校内可以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比如,“三下乡”助学支教活动、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相关志愿活动等等。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可以使这些概念从教材中“跳”出来,从课堂中“跳”出来,活化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写学习心得、实践报告等形式来创造一种自我管理的形式,将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素养。高校也可以借助各大协会的力量来开展相关的活动。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学生重视培养自身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用自身的实践去带动身边的人,营造一个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浓厚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怡.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之原因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0).
论文关键词 体育权利 大学生 途径
一、体育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现代法学的核心是权利,著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法学即为权利之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体育法,也必然会涉及体育权利这一核心概念。体育权利是体育法学的一个基础问题,而具体何为体育权利,其概念界定出现在各种文献中,各种观点均有。比如陈华荣在《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一文中,对体育权利做了如下界定:“广义的体育权利包括所有在体育运动中产生或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权利。狭义的体育权利是指社会认可或法律承认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参加体育竞赛、接受体育教育、享受体育生活的资格和可能性。”方燕在其硕士论文《体育权利及其法律保护研究》中指出,体育权利可分为明示的权利和推定的权利,前者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优先录取权等,后者则是由宪法等法律所规定公民所享有权利的推定或引申权利。刘毅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也对此做了描述,这三位学者在其论文中详述了各个专家学者对体育权利的看法。此外还有很多学者都以自己的观点对体育权利做了认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在众多对体育权利的界定中,笔者认为胡冠佩等在《的权利制度及其完善》一文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部已经颁布17年的法律中的规定来限定体育权利更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体育法》在第一章总则中规定了了发展权、管理权与参与权三项基本体育权。其中,第二条指出国家要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第三条进一步说明除国家自身要发展体育事业外,还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这是体育发展权;第四条则指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需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此为体育管理权它属于公权力范畴;体育参与权是指权利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三种权利中,可以说体育参与权是《体育法》立法之重点向所在,因此除在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明确体育工作应全民参与之外,接着在第二章至第五章中又进一步详细规定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社会团体中的体育发展权和参与权等权利内容。
二、大学生体育权利保护现状
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应当是一种能力或资格,即大学生依照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事务中,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主要体现在《体育法》第三章的学校体育中,在这一章中,规定了学校应当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要开设体育课,学校应当为学生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创造条件;为使学生的体育权利能够实现,学校要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还应当建立学生体格健康检查制度,加强对学生体质的检测。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权利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学生的自主意识,而我们目前的现实是,学生对自己体育权利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我曾经问过我所教授的某一班的学生这一问题,知道大学生有哪些权利吗?学生能够回答出我国的教育法中所规定的权利,但当我问什么是体育权利吗?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不知道。由此可知,体育权利在大学生中间仍然是一个新名词。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愿意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很无聊,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也不会自觉地从事课外体育活动。
目前各高校都按照体育法的规定安排有体育课来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也有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来保证体育课程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体育课只是运动课,却没有学习体育法律法规的课程,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学习体育也有法律的保障;第二,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配备不够齐全,只是用于体育课教学,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第三,因为学生意识的缺乏,没有学生感觉自己的体育权利受到了侵犯,大部分学生不认为自己有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而是服从老师的安排,而且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很少。要想解决这些缺陷,需要加强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对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管理,转变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使他们的体育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推动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之途径
如何能够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我认为,除了各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体育课来加以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目标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目的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并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多种多样,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学生社团的建立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组建学生社团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引导学生成立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以交流思想,增进友谊。每年可以根据学生社团情况组织一些社团比赛,提高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使学生社团成为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有力武器。
(二)合理利用学校体育馆,加快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举行。这些体育赛事仅仅是一个短期事件,但为了使体育赛事能够完满举办完成,每一次的体育赛事都会建设一些保障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目前几乎各个高校都有了自己的体育馆,而赛事结束后,体育馆的使用问题就成了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兴趣找出能够合理利用体育馆的方式和方法,使学校的体育馆不至于闲置下来,而且也能够使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场馆,在奥运会赛事结束后,就得到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目前农大的体育馆已经成为了体育与艺术教学的重要课堂,可以说除了周日外,每天的课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关键词]科学素质;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行为
一、问题提出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层面对科学的认识组成。在本项研究中,科学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在科学环境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下,通过个体主动认识和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个体的学习、科研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行为和科学知识几个方面。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都很强调科学素质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对培养人的科学素质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中国科协借鉴国际通用的测试公众科学素养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从1992年开始,先后五次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进行调查,尽管公众的科学素质在逐步增长,但是发展不平衡,且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当前,有研究者对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师生科学素质水平不容乐观。
全面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素质。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的全面素质转化为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过程,教师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非常重要,是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前提。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战略地位,提高西部公民的科学素质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因此,提高西部师生科学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要培养和提高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要对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现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从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行为四个方面对西部六个省市不同阶段的教师和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全面了解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现状,从而有效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南地区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抽取学生和教师共计2440名进行调查,具体抽样情况见表1。
2.研究工具
本项研究的数据均源于西南地区“公民人文素质”数据库。采用项目组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六个一级维度: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有三个二级维度,即意识、知识、行为。题目共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误题,对每一个选项,答对得1分,答错得-1分,不答得0分;另一类是趋势题,对于每一个选项,选择记1分,不选记0分。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结果用SPSS11.0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阶段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
图1和图2显示,在科学精神上,所有学生选择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这三项的比例都比较高,中学生分别为76..0%、59.0%和42.0%,大学生分别为78.096、46.0%和38.0%,研究生分别为79.0%、58.0%和43.0%;而选择兴趣不大、反感和不清楚三项的比例都比较低,中学生分别为12.0%、5.0%和5.0%,大学生分别为18.0%、2.0%和5.0%,研究生分别为15.0%、4.0%和5.0%。在科学行为上,选择善于发现问题的比例最高,大学生为64.0%,要高于研究生(56.0%)和中学生(59.0%),在善于发现问题原因、提出问题解决办法和解决问题上,大学生分别为40.0%、40.00,6和32.0%,而中学生分别为46.0%、41.0%和39.0%,研究生分别为44.0%、43.096和34.0%,三者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比例相对较低,均不高于25.0%,中学生最低,为16.0%。
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素质的各个部分进行比较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2。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中学生和研究生(P<0.05),科学意识随着学历的增高而逐渐增强,不同阶段学生差异不显著。在科学精神上,在对科学缺乏认识一项上,研究生显著低于中学生和大学生(PC0.05)。在追求科学真理上,研究生显著高于大学生(PC0.01);大学生更倾向于对科学的兴趣不大和有机会才会学习科学知识,且均与中学生差异极显著(PC0.01)。在有机会学习上,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C0.01);中学生更倾向于反感科学和追求真理,且与大学生差异显著(P<0.01)。在科学行为上,大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且与研究生差异显著(P<0.05);中学生更善于解决问题,且与大学生差异显著(PC0.05);大学生和研究生很少遇到问题,显著低于中学生(P<0.05)。
2.不同层次教师科学素质的发展
图3和图4表明,在科学精神的各项上,幼儿教师选择欣赏真理、有机会才学和捍卫真理的比例较高,依次为77.096、70.0%和53.0%,中小学和高校教师选择欣赏、追求真理和有机会才学的比例较高,小学教师依次为68.0%、48.0%和43.0%,中学教师依次为了3.0%、50.0%和44.0%,高校教师依次为75.0%、55.0%和38.0%;而选择反感科学和对科学不清楚的教师的比例最低,幼儿教师分别为2.0%和4.0%,小学教师分别为6.0%和4.0%,中学教师依次为3.0%和6.0%,高校教师依次为3.0%和5.0%。
在科学行为上,所有教师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比例都低于其他几个项目,均低于30.0%,且在科学行为的不同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幼儿教师选择善于发现问题(54.0%)和问题原因(55.0%)的比例较高,中小学教师选择善于解决问题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9.9%和52.0%,高校教师选择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的比例较高,依次为55.0%和49.0%。
对于从事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师进行科学素质各个方面的比较和差异的检验,结果见表3。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意识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P<0.001),幼儿教师和高校教师的科学知识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P<0.001)o在科学精神上,幼儿教师在追求科学真理上低于中小学和高校教师,而在有机会才学习上要高于后三者,在缺乏认识上低于中小学教师,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学教师更倾向于反感科学,且与中学和高校教师差异显著(P3.教师与学生科学素质的比较
对教师和学生科学素质四个方面的各个项目进行比较和差异的检验,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在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上,教师的平均分低于学生的平均分,且在科学知识上,二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要显著高于教师。
在科学精神的各个项目上,教师和学生选择最多的三项是欣赏、追求和捍卫科学真理,选择反感科学和不清楚的最少。通过差异的检验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且在欣赏科学真理上与教师差异极显著(P<0.001),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对科学兴趣不大、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有机会才学等,且在缺乏对科学的学习和认识方面与学生有显著的差异(P<0.05)。
在科学行为的各个项目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要低于其他三项。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善于发现问题和问题的原因,且与教师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和善于解决问题上,教师显著高于学生,且在善于解决问题上,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这表明,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要高于教师,除了解决问题方面教师强于学生外,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其他积极方面学生要强于教师。
4.教师和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各项之间的相关性
对师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各项成绩求相关,结果见表5。欣赏科学真理的精神与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解决问题办法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追求科学真理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捍卫科学真理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这三项均与很少遇到问题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兴趣不大、反感科学、有机会才会学习、对科学缺乏认识和学习与很少遇到问题间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
四、讨论与对策
1.讨论
(1)师生科学素质发展的不均衡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教师和学生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其发展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均衡性。相比较之下,中学生反感科学的较多,但是善于思
从事不同教学阶段教师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也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幼儿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要高于中小学教师,欣赏和捍卫真理的精神高于其他三类教师,但是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要低于他们,诸如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等消极方面要低于其他三类教师,更多的幼儿教师有机会才会学习科学知识,幼儿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却不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小学教师的科学精神相对较低,更多地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和兴趣,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中学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兴趣要高于小学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高校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兴趣要高于中小学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低于中小学教师。
这可能主要与当前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有关。新课程改革提倡创新、实践和人文。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中小学教师要高于高校和幼儿教师,中学生要高于大学生和研究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弱化了科学的教育,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兴趣都低于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中学生低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现在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往往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只学习科学知识就不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创新是在遵循一定的规范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来的新异性,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更健康,而且使他们更富于理性。科学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因此,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就要加强科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和中小学教师的科学兴趣和对科学的认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2)师生科学素质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水平较高,拥有健康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善于发现问题,反感科学的比例最低。但是在科学素质的多数项目上,教师低于学生。
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对现实和理想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面对着升学、就业等压力,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科学意识比较强,了解和接触的科学知识也比较多,善于发现问题,并具有健康积极的科学精神。而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科学素质教育是其工作的内容。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技能和阅历不断地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高于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但是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却不够。教师更具有现实性。与学生相比,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较低,更倾向于对科学反感、兴趣不大,有机会的时候才会学习。因此,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究精神加以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主动性,把对科学的学习和教学转变为一种爱好,提高其欣赏、追求真理和学习科学的精神,进而提高师生整体的科学素质。
(3)师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一致性。教师与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各项的相关表明,具有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的教师和学生经常遇到问题,且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有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而对科学兴趣不大甚至反感的、对科学缺乏学习和认识的教师和学生则很少遇到问题,不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缺乏良好的科学行为。
这表明,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积极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反之,良好的科学行为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科学精神。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彼此协同发展。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他们和谐发展。
2.对策
(1)拓宽科学素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查结果表明,师生的科学素质整体比较高,但是发展不平衡,有一部分人对科学缺乏兴趣,有机会才会学习和宜传。科学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应该拓宽科学素质教育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整个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的科学教育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影响、教育学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另外,科学环境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社会要为学校创造必要的条件,形成对科学素质教育有利的舆论导向,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广播、电视、报刊多开设科学文化专栏,充分利用网络、电影、图书等,把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作为科学教育基地。
(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教师在科学素质的多数项目上低于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要实现教育目的,要求学生具备的素质必须要先在教师的身上体现出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科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科学精神、全球观念和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感、献身教育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门学科,跟踪一门学科的发展,能够为独立思考提供基础,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把学习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虚心地接纳别人的特别是自己学生的知识”。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思想和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还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培养自身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另外,学校和社会还要创造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只有不断地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本科;教育模式;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28-02
一、中国大学生现状
调查显示,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具有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比例分别为94.12%和83.75%,而2010届大学生的比例则相应下降到24.83%和8.84%。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更有那令人发指的马加爵杀人案、北大铊投毒案、复旦投毒案等恶性事件在神圣的象牙塔内频频发生……中国当代大学生正在被指着持有九宗罪:生活腐化,堕落傍款,丧志,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道德素质低下,生理与心理缺憾。笔者自从事教育以来,发现大学生身上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学生活迷茫,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功利心太强,浮躁,混文凭,应试心理严重,社会责任感差,视野不开阔,思想不活跃,表现出综合素质差,尤其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等等。大学生社会与道德理想下滑,就业十分困难,本科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大学人的教育的缺失,如此种种,造成社会对大学教育的质疑声愈演愈烈。人们不禁要问:大学到底应该提供怎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二、大学本科教育的初衷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也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己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而我国教育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应尽的责任。所以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教育应该首先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就现代大学教育而言,使学生在精神上成人是其根本所在。美国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一个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不难看出,大学的教育应该是使学生个体成为一个称职的文明的社会公民。
三、中国教育实行专业教育的弊端与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的大学教育,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被定位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才教育,而且“一通到底”的专业教育,已经是当下中国高校基本的教育方式。打造择业糊口谋生技能的专业教育固然有其存在和盛行的理由,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专业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并从第一学期开始就涉入了一些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然而这种高考之后的选报自愿往往存在盲目性,学生在不了解自己兴趣与专业之前,往往凭着专业名字的吸引力随意填报,结果造成所选专业并非自己喜欢或者擅长,因此不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或者,在自己选择的专业上也会缺乏激情。另一方面,由于过早地将学生限制在过分狭窄的专业领域,造成了“专业固化”。如果学生知识“专业化”,就不足以处理各种现实的复杂问题;如果能力“专业化”,就会形成相应于其他专业特点的片面的思维定式;如果情趣“专业化”,就会使得人的个性、情感、爱好单一化。这样就困住了学生创新的手脚。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专业教育忽视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使得学生难以走出自己过细的专业小圈子,认识不到专业之间的联系,造成知识的割裂,缺乏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和视野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就业的角度看,学生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是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就业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大概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专业教育在导向上重理工轻人文,造成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某些大学生人生意义缺失,个人价值迷茫,以致出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精神和社会危机。这也许是当代大学生九宗罪产生的根本原因。
专业主义和专业社会意识形态过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对于这一风险,西班牙思想家奥特加早在1930年马德里大学的系列演讲中做出了预言,认为专业教育所塑造的专业人比前人更有学问,但也更加缺乏教养。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接受高等教育者在二战中的“不文明”行为似乎验证了这一预言。有英美学者指出,德国之所以走上纳粹的道路,和其极端专业化的教育不无关联。因为德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忽视导致国民缺乏现代公民的素养。而我们深刻剖析复旦投毒案,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医学方面的高材生却有着恶魔般的内心,这又是否应该归结为我们的教育太漠视人类的心灵造成的个案呢?我们的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而非有才无德的禽兽。因此大学应该有大爱:对人类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怀有深切的爱心,对每一个生命的无条件的尊重和关爱,在此条件下,文化知识的传播才是合情合理的,也才是有效的。
基于对专业教育弊端的认识,人们在二战后开始重新定位通识教育的角色,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考利认为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最重要的一项功能:“美国高等教育履行三项重要的社会功能:研究、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其中最重大的一项功能是通识教育。”和过度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为自由民主社会培养负责人的公民。哈佛大学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指出,“所谓旨在培养公民积极、有责任、明智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显然应该属于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这种教育当然不能只在正规教育中进行,因为未来公民的培养主要在家庭、教堂、大街或游乐场。但是,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不能不尝试改善公民素质,因为我们整个生活的福祉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美国的大学教育一直以来令世人推崇,美国大学教育的这种精准定位更值得我们借鉴。它尊重每个人学习选择的自由,更着重培养有“自由精神”的人,这些人有西方文明的教养、知识、文化,担负着国家的未来,不仅有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思想、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身体。这种强调“人”的教育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异的健康个体。只有在这个健康个体的基础上,一切的专业教育才会行之有效。中国的大学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露,目前中国大学生的状态以及中美教育的对比让大家意识到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它让我们反思中国大学的教育是否定位明确?是否培养出了合格的大学生?是否培养出了合格的社会公民?
四、中国大学教育中如何开展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教育目前是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模式,虽然我们意识到专业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通识教育的改革步伐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如何巧妙的嵌入通识教育,并以此为过度最终实行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也许是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至于如何改,我们不妨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
在教学方面,主要是重构大学本科课程,并强调通才教育的重要性,用最好的教员进行最好的通识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比如美国的大学以及东京大学,学生进校之前并无专业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的科目。这些科目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几大领域。学生在广泛地进行学习后,知道了自己的兴趣,了解了各个专业的内涵,到了大三的时候,开始选择自己的专业。在确定了专业课之后才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但是美国一般专业课程不超过总课程的■。又如日本如京都大学,大一、大二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二年级末决定院系专业方向,但到了大三、大四以后仍然可以选修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京都大学通识教育约占本科毕业所需学分的40%左右,五大类的课程设置由独立的通识教育学院(人文社科类课程)和理学院(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负责协调所有其他院系共同完成。目前我们大学本科的课程虽然也有基础课与专业课之分,但对于基础课的划分范围比较狭窄,选择相对较少或者只是一般的必须课,这就限制了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以及通过专业基础课对于一些专业进行再了解的机会,因此大学本科课程中对于基础课的设置应该更加完善,这种基础课应该向通识教育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宽转院、转系、转专业的条件限制,通过体制的完善进一步拓宽创新人才的潜力和成长空间。
在实施手段方面,可以实行小班讨论课。京都大学的小班讨论课始于1998年,专为刚入学的新生开设。这类课程上课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其内容本身是“京都大学入门”。因此原则上在大一学生中进行,但实际上起到了从学术层面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意外效果。我们也不妨借鉴这种小班讨论课的模式,只是我们把这个10人的规模扩大到30人的班级。中国的大学一般以班级来划分,并且配备辅导员与班主任。那么这种讨论课程就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主导,内容则是补充通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教育,这种课程是以启发为主的讨论,引导大家去思考,培养大家的独立精神,属于通识课程的实践讨论课。这种课程将化整为零,以每个班级为对象,由了解班级情况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对于班级出现的精神层面的问题,譬如一些不良风气可以进行及时的辅政,对于班级的个体,也可以及时的帮助其规划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然这类课程会带来教师工作量的增加,需要学校建立一定的体制以保障其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胡友珍.从在校研究生现状管窥本科教育的弊端[J].中国高等研究,2007,7:71-73.
[2]宋爱忠.近年中国大学专业教育弊端研究的综述[J].才智,2012(3):307-308.
[3]沈文钦.通识教育的观念与模式在“二战”后的全球扩散[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3):92-104.
[4]Cowley WH.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academic freedom[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50,21(5):225-236.
[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7.
[6]严平.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日本京都大学课程设置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3):81-84.
基金项目:此论文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JY1302044)资助。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84-02
诚信既是一个道德概念,又是一个法律概念。从道德的角度看诚信,诚信的根底在于人具有内在的道德品质;其实施是由内而外,推己及人的,其基础在己,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尊和尊人的道德要求。从法律角度看诚信,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它强调的是规范与监督”[1]。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诚信的意义就更为重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诚信道德,把诚信道德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
(一)学习诚信缺失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其次才是从事一些学生组织工作、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但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缺失考试诚信,平时抄袭作业,考试也作弊抄袭,就连毕业论文都是从网上下载抄袭他人的。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大学生作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作弊队伍不断“壮大”,由过去个别人变成了一群人,不光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弊,学习好的学生为了得到高分也开始作弊。二是作弊心态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害怕偷摸作弊变得毫无羞愧。三是作弊手段有了新形式,作弊工具现代化,由过去夹带小纸条变成现在用手机给答案拍照发微信,以供大家共享,还有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代答卷等。
(二)经济诚信缺失
拖欠学费,有钱也不去早些交齐学费,助学贷款不按时偿还,这些都是经济上不诚信的表现。助学贷款是国家为缓解高校贫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求学压力而实行的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不需要担保人,完全凭借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这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但助学贷款在执行还贷过程中却遭遇到信用缺失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拿到了国家助学贷款却不按时偿还,经济诚信缺失。
(三)学历作假,就业违约
一些高校大学生为了在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在学历和推荐材料上弄虚作假,签订就业协议后又违约等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推荐材料上不能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个人材料。还有的毕业生为了更好地包装自己,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向用人单位展示,而将自己薄弱不足的方面加以隐瞒;还有的学生私自篡改学习成绩,制作假证书、伪造学历档案等。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的毕业生在履行就业协议上不守信用、随意违约,或是就业没多久就跳槽,打乱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四)生活方面诚信缺失
大学生生活方面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不讲诚信、出卖同学利益、偷盗同学财物,还有的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在家庭中为达到个人目的对父母说谎,在学校借阅图书不归还等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还没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尚不完善,对诚实守信宣传氛围不浓烈,人们的诚信意识淡薄。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跟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切追求利益最大化,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物质需求表现强烈,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和现象也使得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致使诚信意识不强。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人的思想影响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也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家长及亲戚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而有些家庭在孩子教育上,不注重诚实守信,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导致孩子缺乏诚信观念和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不诚信的言行不加以制止和引导,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诚信缺失。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而家庭就是复印机,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
(三)学校因素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有些高校在培养人才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诚信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校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力度不够,诚信教育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而教师只注重教书,诚信育人功能发挥不到位。这些现象都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
(四)个人因素
当代青年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物质条件来得容易,以至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不坚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态,对外界要求多而不思付出,极少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只顾追求个人名利。这种自私心理使他们往往重利轻义,不守诚信。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利益和功利的干扰,许多大学生变得浮躁,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过少,考试时想用作弊等歪门邪道蒙混过关。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环境
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要优化社会诚信环境。首先应该为全民讲诚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用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倡导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以信用取信他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再有就是应该为大学生诚信创造环境氛围,通过健全诚信道德方面的相关法制并广泛宣传,增强社会全体公众包括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使全体公民不做背叛诚信的事。
(二)家庭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不可比拟的,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言传和身教相结合,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应做到言而有信,重视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应该做到,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正面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取得实效。
(三)高校
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加强制度建设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纪录,它对学生的各方面有较为全面、真实的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历确认,主要对大学生的学历、学位、技能培训证书等合格情况的确认;二是鉴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行、学业成绩、任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情况;三是诚信证明,包括个人信誉度、奖惩情况以及学生在校内和社会上兼职和其他重大事项中的经历诚信表现等[3]。因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写实纪录,建立诚信档案的好处就是大学生会更加注意自身形象,矫正不诚信行为,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凭有效身份证件到信用数据库查询自己的信用档案,而招聘单位可以到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查询求职大学生信用情况,并结合其综合能力决定是否录用。
2.构建和谐诚信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高校应营造校园诚信氛围。一所学校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师生的诚信道德素质,所以高校应该建立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大学生明礼诚信的方法和途径,营造诚信氛围。组织开展诚信考试宣传月活动,设立“诚信考场”,考生自愿报名,考场内不设监考老师,让学生真正理解诚信的意义。成立教师和大学生诚信宣传志愿者服务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整个校园诚信风尚的形成。教师和大学生诚信宣传志愿者服务队要承担起传播诚信道德知识、弘扬诚信道德文化、践行诚信道德行为的重任,通过参与诚信宣传活动,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诚信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3.教师示范,做诚信典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首先是教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要塑造高尚道德的人才,必须要认真贯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注重为人师表,追求以德立身。教师的示范性很强,教师讲诚信,不仅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还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诚信教育,培育诚信文化
高校可将诚信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比如开展“守信为荣,失信为耻”诚信专题讲座,邀请诚信道德模范讲述诚信的意义,普及、宣传诚信知识,组织专业人员为大学生讲解助学贷款的申请、办理、还贷及诚信档案知识,开展诚信助学贷款讲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辩论赛和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将说教色彩浓厚的教育转变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从而加强诚信教育力度。
(四)个人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诚信观念,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在学习、考试、撰写论文、日常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真实诚恳,为自己塑造一个诚信的人格。
总之,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应该优化社会诚信环境,营造诚信氛围;高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丰富诚信文化,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诚实守信品质、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培慧.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