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

时间:2023-02-15 12:1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

第1篇

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一

写到这里已是论文的结篇之词,我突然没有了之前流畅的思路,敲击键盘的手指变得有些沉重起来,总结与回首总是令人感慨万千。翻看着这厚厚一叠的数万文字,想起曾经为了要写六千字的论文而发愁,我不禁对自己微笑了。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十六年的学子生涯亦将挥手告别。这一路走来的点滴片段,此时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无论快乐、忧伤、收获还是挫败,都是那样的珍贵与温暖。能端坐于课堂,凝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能留连在图书馆,啃读册册文献;从一门门课程的学习到一行行论文的撰写,能拥有这段学习的机会,我有着难以言表的珍惜与努力,惟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学业有丝毫的懈怠,尽其所能不辜负老师、朋友和家人的期望与关怀。

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陈凯,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完成,陈老师都给予悉心的指导,您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思维、忘我的科研精神以及淡泊宁静的生活境界,让我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都获益非浅。您的幽默风趣和出众口才更让我佩服万分。

感谢化学系的各位领导,感谢龙琪、陆国飞、宋怡三位化学教学论文的老师,感谢你们在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心,你们学者的睿智和师者的风范,让我在热爱的化学教育领域的领悟更深一层!感谢张凤、胡应杰、鲜华、刘少贤、陈昌云等老师在实验场地、实验器材和药品上的帮助和实验技术方面的指导,毕业论文期间得到了你们太多的帮助,尤其是胡老师那一句“实验要深入”被奉为我设计实验的关键原则。

陈博同学的渊博学识、教育理想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朱子丰同学的深厚科学素养、敏锐实验洞察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他们共有的执着、热情,都是我学习的典范,也给予我投身实验研究的极大动力。他们在毕业课题实践过程中的交流、指导,使我获益匪浅,在这里诚挚地感谢他们。尤其是陈博同学在我实验失败时给予我巨大的精神鼓舞,让我更有信心站在今天的讲台上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

江虹、王炜祺、赵钧若、范淑平、蔡敏尧、马晓雯等学妹都是在相同课题组共同奋斗的成员,本篇之成文与她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文中部分还参考了她们发表的部分成果。青春靓丽、才华横溢的你们让我对晓庄的校园更加留恋。谨以拙文向她们表示谢意。

本文还参考了部分江苏苏州高级中学的徐惠老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胡益民老师与导师合作的论文,虽然没有见过这两位老师,但是仍然要向他们表达我的谢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保志明老师、江苏艾迪生公司副总沙德慧先生也给予我很多指导,特别感谢他们。

最后,我要以无比的深情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你们的浩荡养育之恩、深刻体察之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和幸福。

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二

致谢2011年8月30日,我踏入了浙江大学,开始了新的求学之路。时至今曰,3年多的时光已悄然消逝。再回首,内心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在本科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向曾经给与我莫大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及亲人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我要感谢我尊敬的导师一一宝贡敏教授。宝老师在做人、学习等多个方面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值得我不断的去学习。宝老师的思维非常的好,讲话十分有逻辑,简单明了,并能给与人深刻的启发;做事十分严谨,工作兢兢业业,为人谦和,等等。在本科学习阶段,宝老师一直用科学的精神要求我们,让我们认清道与术的关系,并让我们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这为我本科论文的写作以及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科论文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宝老师的用心指导和教诲,以及资助,例如,在例会进行汇报时,宝老师总能给出具体的完善意见。此外,宝老师对待每个学生象对待子女一样,在生活中也给与了我悉心的照顾。同时,师母俞秀金老师待人真诚、和蔼可亲,在我本科学习阶段也给与了我温暖的关怀。

感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例如,吴晓波教授、张钢教授、魏江教授、陈凌教授、周帆教授、霍宝峰教授等,他们的讲课让我受益匪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的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开阔了我的思维,让我增加了大量的知识。

我要感谢同门张世琪、李贤红、赵卓嘉、蔡丽玲师姐,师妹龙思颖、夏倩雯、黄谆心、陈瑾,师弟肖增瑞,在我本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和关心。我要感谢2011级本科班的所有同学,他们给与了许多的帮助,以及快乐,有他们的陪伴使得本科阶段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加的有意义化学教学论文致谢词范文论文。

感谢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人员,他们也给与了我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浙江理工大学的程华教授对我的鼓励,感谢浙江理工大学的薛宪方副教授、MBA中心、杨哓刚科长,感谢浙江财经大学的吴道友副教授,对我学习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相关企业的高层领导对我本科论文问卷调研的帮助,他们的帮助使我在问卷调研过程中的阻力降低了很多。感谢所有填写问卷的企业人员,使我获得了本科论文的数据。

第2篇

【摘 要】进入21世纪,材料科学作为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科学技术之一正在蓬勃发展中。通过Scopus数据库和SciVa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管理学学科半衰期研究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梨研究动态 试论科学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范式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知识竞争力研究现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体育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研究河北高校科研论文 国内焦虑症文献计量学研究 基于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探讨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心理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独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 当代针刺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主题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世界苹果研究态势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栀子研究领域全景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我国酸枣研究现状 国内钠离子通道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学习倦怠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Scopus数据库简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6,04:524.

[3]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2017-Global Press Release[EB/OL].2016,11,30,http:///student-info/university-news/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62017-global-press-release.

[4]南,马春晖,周晓丽,滕蔓.食品科学研究现状、热点与交叉学科竞争力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OL].

[5]陈仕吉,史丽文,李冬梅,左.论文被引频次标准化方法述评[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04:54-60.

[6]王文平.基于科学计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

第3篇

一、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2)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高中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表述与内涵看,高中化学课程的环境教育要求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有些内容是环境教育的专题,有些内容具有明显的、直接的环境教育指向;有些内容尽管不是直接的环境教育内容,从绿色化学的教育角度来看,为环境教育奠定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为环境教育搭建平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直接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中要求化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在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从化学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理智、科学的决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为主线,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标准》要求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以及环境意识的形成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性。《标准》围绕“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理念,设计了寓环境教育于化学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标准》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集中方式: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设计了相应的主题:《化学1》“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例如能源、环境、材料、工农业生产、健康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问题。渗透方式:在选修和必修模块中都有可以综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课标》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呈现方式可以使“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真正得到落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总体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一级主题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例如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环境保护等。环境知识覆盖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理想的切入点。《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 高中化学课程实施建议中的环境教育要求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环境问题,掌握原理,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其目的是了解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环境内容主要涉及资源、能源、大气、水、土壤等,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在对环境要素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时,似乎与环境教育难以直接挂钩,但这些却是化学课程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分析生活问题、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因而,有必要以化学为视角,挖掘化学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又如,“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通过对《标准》中环境教育内容的解析,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育教学中,不仅是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技能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需要。因此,《标准》的制定不仅为化学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会将环境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韩梅.初中地理新课程与环境教育相关性的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8,28(2).

第4篇

关键词:高职生;科学素质;创新;STS教育

作者简介:陈来成(1963-),男,河南沁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徐燏(1968-),男,河南范县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55-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现实影响,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已成为国家大计和人民的愿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又一次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1]。而高职院校是塑造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生的科学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将来劳动力的水平,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诸多方面。因此,培养高职生的科学素质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创造科学探究氛围,提高科学探究兴趣

我国劳动力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还不高,一方面低素质劳动力难以就业,另一方面高素质劳动岗位缺人[2]。由于经费严重不足,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实训操作、技能训练以及科学实验的场所和设备。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争取国家与社会的支持,加强对外宣传、合作与交流;保证对科学传播的必要投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比如,多为学生播放一些专业技术视频和科技创业片。

(一)首先做好教学讲授的配套工作

教师应根据教育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选取适宜的知识素材,运用适合高职生心理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性和目的性,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演示实验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多媒体教学能促使师生之间协作和交流,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常规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教学。另外,教师的知识面、语言表达、感情疏导等因素对培养和强化学习兴趣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条件

应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所、重点实验室和一些大型企业;建设较高水平的科普基地,加强科普期刊建设,进行校企合作或校校合作,实现科普资源共享,向学生传播科技前沿的最新进展;针对公众感兴趣的重要科技问题,形成制度性、经常性和有影响性的科学咨询活动。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情境,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概括。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好奇心是唤起求知欲的基础,是学习的起点。好奇心促使人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而猜想、假设并验证,这是做科学的最基本素质。一些不太复杂的实验,可改由学生设计方案;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可让学生考虑将其微型化或绿色化。这样,学生会设计出自己认为最好、最合理的方案来,甚至还能找到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增强了,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教师应现场指导,并及时提问启发。

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化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技术的普及绝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依托科学知识唤醒学生对于人类本性和客观规律的思考[3]。首先要使学生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并能够运用这种价值观审视社会和我们周围事物的意识,引起学习者获取基本科学信息的兴趣,对科学的主要内容、重要原理有总体的了解;其次,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究细研。科学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学校、社区、以及自然界都是有利场所,只有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才能不断深化科学素质教育。

(一)培养和强化学科史的教育

后人能够超越前人,是因为后人能够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弃其糟粕而取其精华。科学是一个知识累积、智力接力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居里夫人是在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铀放射线的基础上发现镭的;居里夫人的女儿伊来纳和女婿约里奥也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母亲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才测定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并进行了放射性的合成。科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调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奠定广泛深厚的科学基础知识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西蒙认为:“无论物理直觉还是化学直觉,都是以广泛细致的物理、化学知识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各方面的知识就没有直觉。”知识不仅给创新活动提供原料,还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所以作为高职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奠定广泛深厚的科学基础知识,不仅要讲结论还要讲人们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烦琐内容,加强学法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部分学习。

(三)培养广博的人文精神

《规划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爱因斯坦说:“我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扫扫地、倒倒水……这些事虽然微不足道,但对培养和谐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一些名校明确提出谦虚、勤快、肯吃苦、责任心、任劳任怨等都是高职生顺利就业的重要素质。学校在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尤其关注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等的培养。

(四)培养严谨的理性思维

综合、严密和逻辑推理是科学研究的必备素质。要想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必须首先培养良好的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的做事态度。法国化学家巴拉尔严肃认真的态度使他首先发现了溴元素,而让粗心的大化学家李比希懊恼不已。现在的学生不缺乏奇异思维,但持久性、耐久性差,缺乏的是科学、严谨和慎密的理性思维和专心致志的做事态度。要想搞研究,必须不断锻炼做事的严谨性和认真性。德国人做事严谨,所以精密铸造业闻名于世。

(五)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首先,使学生懂得确定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各种准备,做好观察记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完成观察总结,不断培养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是学会调查和实验。使学生学会确定调查方向,学会收集、处理、整合信息,并形成综合分析、大胆推断、假设的能力,养成求实创新的精神。再次,是学会定性、定量分析。学会绘制各种图表并能得出结论,形成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养成独立创新、坚持不懈的品质。

(六)培育创新的心理素质

创新素质是科学素质的核心[4]。创造过程既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过程,杰出的创造才能需要伟大的胸怀、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来孕育。门捷列夫从梦中得到灵感排出了元素周期表,预言了铅、镓、锗等新元素,说明要重视训练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素质;凯库勒由梦境得灵感提出苯的结构式,说明也要重视训练直觉、灵感、联想和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素质。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允许学生有独立的观点和个性。

三、开展论文竞赛活动,促进科学素质培养

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茅以升、竺可桢等都是学术渊博、文理兼精的杰出代表。开展小论文竞赛活动,逐渐增大奖励力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广泛多样,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由课堂延伸到社会,为全面培养科学素质提供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点,结合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开展科技小论文竞赛活动。

(一)联系社会—增强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是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基础,是科学素质的灵魂。应引导学生多选择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撰写小论文,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有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如通过对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生存发展与人口控制等社会问题的了解与思考,意识到技术的不当应用也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从而逐步形成理智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选好课题—丰富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培养科学素质的载体,也是科学素质的基础。选择课题要注意价值原则、可行原则和新颖原则。学生选择论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理解问题的过程。例如在学习金属、炸药或环境污染时,可以给学生步置“节日焰火辉煌的成因、作用及对生活的影响”的论文题目。通过调研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盐类的性质和应用,还可以了解到火药的发明、燃烧与灭火的原理以及消防和安全等课外知识。

(三)分析判断—训练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认识、研究自然所遵循的途径和运用的手段,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撰写小论文活动中既有阅读、讨论、独立思考的自学过程,又有比较、分析、判断、综合、概括、抽象和推理的思维过程,有时还要进行实验,学生会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望和主动精神,这对科学能力的锻炼与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或分析、处理资料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四)质疑辩论—培养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既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科学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产生重要影响。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良好的科学品质表现为:浓厚的参与兴趣、蓬勃的探索激情;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实事求是、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科技小论文的题目应与所学知识有关但在课堂知识中又没有现成答案,这样就会促使他们广泛收集资料、质疑辩论、克服困难,从而磨练其意志。

四、大力开展STS活动,逐步形成科学素质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开展STS活动能使学生充分观察、接触、了解社会,促进个体全面发展[5]。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训室、研发中心和教学工厂,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按照企业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素质。

(一)科学素质与STS教育的关系。STS教育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作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教育功能。STS教育是为了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着的多元化世界而提出的科学教育战略。STS教育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强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且STS教育强调将现代科技以及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地渗透到教学之中,弥补教材内容滞后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不足,使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

(二)STS活动的规律与科学素质的形成。STS教育是围绕适当的知识点主要在校内开展的活动课教学,能够适应学生个体不同水平和发展的需要,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的习惯。STS活动两人或数人一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变“学科学”为“做科学”,具有多样性、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突出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学习过程与社会生活、生产过程结合起来,把社会问题纳入学生的科学教育,因此有利于科学素质的形成。

(三)大力开展STS活动,逐步形成科学素质。

STS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学校应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定期开展有奖竞赛、进厂调研和网络调查等活动。教师要多与环境保护、健康和能源等相联系,挖掘出STS教育的结合点。学生在完成基本科学训练后,可以到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逐步形成科学素质。学生毕业时,除了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还应有分析处理一些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

五、总结和思考

总之,科学素质是人类素质的重要部分和首要部分,通过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和非与生俱来的灵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省略,2010-7-30.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报》课题组.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报—中国科普报告[EB/OL].省略.cn,2009-12.

[3]魏冰.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素养探微[J].化学教育,2001(7-8):17-19.

第5篇

中国的生命科学史中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我国古代在医药、农业、生物学领域的伟大成就,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绩,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点燃他们的爱国情怀。生命科学史中诸多科学家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也是感召、引领和培养学生敬业精神的典型范例。例如,在酶本质的探索中可以向学生讲述美国康奈尔大学独臂青年化学家萨姆纳不顾体残病弱,在简陋的地下室中历经9年,终于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故事;在教授杂交育种知识时,可以穿插介绍袁隆平热爱农学、多年潜心钻研水稻杂交的事迹。依托生命科学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例如在讲述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实验背后的诚信故事: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他的论文刊登在奥地利一家地方性刊物上,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一个世纪后,有3位科学家(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丘歇马克)在互不知晓也不知道孟德尔论文的情况下,各自做了类似于孟德尔的实验,并且都写了相应的论文,然而在他们查阅过去这方面的文章时,都意外地看到了孟德尔的论文。3人在以后发表的文章中并没有将荣誉留给自己,而是告诉读者开创性的结论来自孟德尔,他们自己的工作只是证实而已[3]。这3位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人坦诚的态度实为当今学生学习的榜样。“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其素质的高低。生命科学史中一些伟大的发现、著名原理的创见往往都是科学家友善待人、精诚合作的结晶。向学生介绍这些事例,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友善互助的处世态度。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的团结和合作在科学史上堪称典范。沃森和克里克虽然国籍不同,性格各异,但是他们之间却是互相欣赏、心心相印……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果能适时引用一些这样的事例,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生之间友善的态度和合作的精神。

2彰显科学理性精神

科学理性是科学主体特有的一种精神或认识能力,它促使科学主体从一定的本体观和理由出发去探索科学客体,并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1]。教学中合理引入一些经典实验、科学史实和科学家逸事等,能够让学生领悟科学理性对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感悟科学态度与精神,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2.1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奠定科学理性的基石求真务实的精神是科学理性的基石。只有在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世界能动性、创造性的改造。在生物科学史教学中,介绍科学家注重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和检验理论等研究经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巴斯德曾说:“当你相信自己已经发现了一种重要的科学事实并热切的希望将它发表时,要将你自己克制几天、几周、几年,要与自己斗争,想方设法自己的实验,只有在一切相反的假说统统排除以后,才能将你的发现宣布”。可见,巴斯德的伟大成就与他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孟德尔历时8年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仔细观察,如实记录了数以万计的实验数据,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春到秋,天天都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的监视着实验”。又如,在讲述“遗传的基本规律”前可向学生介绍萨顿假说的提出与证实过程:1903年,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也就是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学家摩尔根却对此表示怀疑,后来他做了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用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消除了疑虑,证实了萨顿的假说[2]……此类案例有很多,通过讲解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更能够感悟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在科学理论建立中的基础性作用。

2.2认同开放、竞争与批判精神,形成科学理性的动力生命科学史展示了生命科学各学科形成的历史,能从整体上说明各个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认同自由和开放精神是科学发展的保证。如果孟德尔不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不能够发现遗传规律;如果没有细胞学的发展,萨顿和鲍维里就不能认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如果塔特姆不精通微生物知识,基因与酶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建立起来……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各种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争论,在碰撞与争论中,知识得到不断的澄清和完善。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本质研究等探究历史中这样的例子很多[3],教学中适当穿插这些素材,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竞争精神对于发现真理形成正确结论的重要作用,从而认同竞争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家对前任的结论不断质疑、不断批判、不断求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开展生命科学史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中,魏尔肖并没有盲从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的观点,而是敢于质疑和实践,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个断言至今仍未被。

2.3养成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向科学理性的核心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注重对新方法和新实验的探求和运用,强调突破现有理论的界限和束缚获取新现象、新事实,揭示新规律。在生物科学史教学过程中,要选用科学家富有创造力的精彩史例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开拓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述酶与性状的关系时,可以介绍黑尿症的研究过程:伽罗德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黑尿症患者不能完成酪氨酸的正常代谢,因为缺少尿黑酸氧化酶,其中的一个环节被阻断。于是,他提出了“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阻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在研究黑尿症患者的家族史后发现,这种疾病不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也不是因为某些一般的功能失调引起的,这种失调是遗传的,而且似乎按照孟德尔式隐性性状的模式遗传。这个发现指明了孟德尔遗传学可以应用于人类,暗示了基因和酶之间存有某种关系。这段历史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体悟伽罗德善于抓住问题本质、擅长联想分析的创新思维品质。介绍比德尔和塔特姆的相关研究,同样可以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比德尔曾试图通过研究果蝇眼睛色素的遗传控制来分析遗传的生物化学基础,后来他和塔特姆发现,用果蝇作为研究材料,对于基因和基因产物关系的生物化学研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此,他们逆向思考“是否可以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用特有的化学反应来鉴定特异基因呢?”于是他们决定不再以突变体作为研究的起点,而是从已知的化学反应开始再回溯去寻找控制着这些反应的基因,选择了红色面包霉作为实验材料,终于获得成功。该研究历史表现出比德尔和塔特姆敢于否定,善于逆向思维的创新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塑造人文关怀品质

人文关怀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又是对学生进行感化和教化的有效形式。依托生命科学史可以创设人文化的问题情境,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生物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扉页上印有孟德尔本人和他使用过的手稿的照片,并配有精炼的文字说明,特别是那首诗“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这本身就营造了一种人文关怀的问题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迫切想知道孟德尔用豌豆作了什么实验?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还要用8年的时间?为什么还要用数学统计的方法?……不仅如此,依托生命科学史中科学家们的典型事例,还可以树立人生发展的榜样,激发学生探寻生命的价值,比如,按照“人类贡献———感悟生命价值”的指导策略,可以向学生介绍酶的研究史上毕希纳、萨姆纳、科恩伯格等诸多诺贝尔奖得主的伟大贡献,让他们在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同时,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进而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科学家和他的事业进行思考、讨论,通过搜集资料、观看纪录片、读名人传记,甚至写小论文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与科学前辈进行心灵对话,感悟生命的崇高。又如,在教授胚胎工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穿插讲述试管婴儿的发展史,让学生逐渐形成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意识。当然,作为生物学教师首先自身要有生命觉醒的意识,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要通过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提升生命价值等途径促使学生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塑造人文关怀的品质。

4渗透STS教育理念

渗透STS教育理念,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决策。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这些历程都是受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限制的,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通过呈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细胞依赖于显微镜的发明,1945年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依赖于同位素标记法的发明,以及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三明治模型’依赖于电子显微镜的诞生”这些史例,让学生体会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会影响社会的进步,社会的需求也会影响科学研究的方向”这一思想在酶的发现史教学中也能得到很好的渗透:19世纪中叶,地处法国北部的里尔地区酿酒业发达,但长期以来当地的酿酒商一直在为放置时间久了的葡萄酒和啤酒会变酸而烦恼,于是几位酿酒商就向巴斯德求教,巴斯德在研究酿酒机理的过程中,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并提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必须有“活体”存在才能实现[4]。这个史例就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的进步能解决社会的问题,能造福人类,科学知识的发展还能带动技术的更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可以产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同时社会思想也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一个命题本身是抽象的,但是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发展史的学习和讨论,可以使其变得更加具象和容易理解。

5确立生态文明意识

第6篇

论文摘要: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教学资源,不仅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把人文知识与化学知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更完整的角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本文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例,探讨了在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地方文化与化学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多定义的名词。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知识创造活动,是用概念、范畴、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观念体系。广义的文化则是与自然相对的人化,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形成的物质及精神力量的积累程度和表现方式的确证。化学是一种文化,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地方”这一概念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即使在一省内,各地市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也可以指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地方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下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方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教学资源,不仅能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领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文化,这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对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为了使掌握的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是最全面的,有时甚至还要通过实地的参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地方文化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献资源四类。

人文历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人物传说、风俗习惯等。在各类人文历史资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如:博物馆中的陶瓷、金银铜器等文物;古文化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历代名人胜迹等;历史掌故和人物传说中的化学人物;各地的风俗习惯中的饮食文化等,其中包涵了多样的化学内容。

自然环境资源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成分鉴定及检测中,化学的检验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生物资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口头表述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造纸术、印刷术、制碱工艺等传统技艺中,都有化学的影子,而在节庆活动中的服饰文化和制造气氛的烟花爆竹文化中更是离不开化学。

所谓的文献资源是迄今为止积累、存储下来的文献之总和,是社会上广泛分布的文献的集合,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的存在形式。大量的以史籍文献形式出现的精神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实录了有关文物、建筑群、遗址产生的来龙去脉,而且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为生存发展而从事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而以影视传媒和网络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源,更是为历史的记录增添了一份色彩和活力。在史籍文献如地方史、地方志和地方文化宣传片、地方网站资源中,不乏有对化学技术、化学发展的记载。

二、地方文化背景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

在每类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资源存在,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初步分类整理后,我们获得了很多和化学相关的资源。这些资源要运用于化学教学中,就必须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进行取舍,提取出可以利用的部分,拓展教学的内容。

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例:苏州是我国重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向被认为是人文荟萃之地和文物之都,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而多样。我们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背景开发化学教学资源,步骤如下:

1.整理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首先通过对苏州的各种资源进行了解和整理,按照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文献资源对其进行分类。苏州的人文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博物馆资源、园林资源、遗址资源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湖泊资源、矿物资源(包括金山石资源、阳山高岭土资源)、湿地资源、碧螺春茶叶资源等;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表演艺术昆曲、传统音乐古琴;传统知识技艺包括苏州宋锦、苏州绎丝、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陆慕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

其次在这些资源中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如:苏州博物馆里有大量的陶瓷和金属器皿展品,里面蕴含了丰富的陶瓷和金属冶炼的化学知识;水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水化学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知识,湿地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化学内容;在丝绸染色工艺、国画颜料制作、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桃花坞木板年画、陆慕御窑金砖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工艺技术。而地方史籍、地方文献、地方网站和传媒中,可以找到与化学相关的人物、历史事件、故事传说。具体分类见下图。

2.分析地方文化资源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确定其时应的教材内容。

在第一步整理的基础上,确定它们与教材内容的相关性。我们例举了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某些与化学教学相关内容,确定它们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位置,便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具体内容见下图。

苏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炼丹活动中心之一,弯窿山、西山和观前街的玄妙观都有古代炼丹的传说。结合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可介绍炼丹和炼金是化学实验的最原始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炼丹包括苏州炼丹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苏州历史悠久,苏州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记载了苏州自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概貌,有一些也是中国化学工艺发展的标本。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三单元“含硅矿物和信息材料”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的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性质及硅酸盐矿物和硅酸盐产品的教学。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对博物馆中的古代陶瓷胚体的演变、陶瓷釉色的变化、陶瓷制作工艺的改良等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技术发展和化学工艺发展的关系。结合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的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的教学,可利用博物馆中展出的青铜器、金银饰品、文献资源中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等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演变,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体会苏州悠久的冶金历史和引人注目的成就。

苏州的饮食习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2“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中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的教学,可介绍苏州特色饮食中的化学知识:如陆稿荐的酱汁肉、万山蹄等的红烧秘诀与氨基酸与糖的反应有关,东吴酒厂的冬酿酒是糖中的淀粉发酵的中间产物,臭豆腐的香味来自蛋白质的分解,等等。也可以结合苏州名茶碧螺春探讨茶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如单宁酸、咖啡碱等,结合阳澄湖蟹介绍蛋白质的营养。

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名片,保护苏州的环境必须从保护苏州的水资源开始。结合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对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的文化宣传片“水天堂”让学生了解苏州水文化的整体情况;通过世界首部环保法规乾隆二年(1737年)苏州府颁布的“永禁虎丘染坊碑”,了解苏州历史上对水资源的保护,结合太湖等水域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讨论苏州的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更加重视对身边水资源的保护。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中对生活里广泛应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丝绸博物馆的资源,补充介绍丝的成分、丝的染色等化学知识,了解苏州地方独特的服饰文化。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有不少名人与化学相关。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介绍了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而中国最早对石油使用的记载和“石油”二字来自“梦溪笔谈”,它的作者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与苏州有很深的渊源,青少年时期在苏州外婆家的经历和接受的教育对他一辈子都有影响。在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对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教学时,介绍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其实发现侯德榜的伯乐是陈调甫,苏州人,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是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化学硕士,也是我国纯碱和涂料工业的奠基者之一。而最早帮助陈调甫制碱的吴次伯是在苏州建造中国第一座汽水厂—瑞记荷兰水(汽水)厂的厂主。在化学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中进行磷和硫的教学时,还可介绍在苏州建立第一座火柴厂的“中华火柴大王”刘鸿生斗智斗勇挤掉洋火柴的事迹。这些人物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苏州化学工业的发展,树立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决心。

三、地方文化背景下化学教学资源开发要注意的问题

1.资源选择以生为本

地方文化资源繁多复杂而零散,化学又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之中,几乎所有的文化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资源时,选择合适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及其学习效果。在选择资源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考虑教材中学生要学习的化学教学内容,优先选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资源来开发。所谓“熟悉而又陌生”是指学生对资源的存在或化学知识熟悉,但是对它们其中的一个或相互的关系不了解。这样的内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内容组合兼容并蓄

相对于教材的单一存在形式来说,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说是种类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才能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完整利用;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教学,教师才能全面的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因此,这类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要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更要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更要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第7篇

[论文摘要]食品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以食为天”说明食品对人类来说如同阳光雨露一样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食品科学的现状及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

食品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一、今天的食品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因饮食不当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已逐渐减少。

1.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腐乳、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包括臭豆腐,这些都是颇具魅力而长期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发酵食品经发酵后使一些不能被人体利用的物质(如乳糖、棉子糖等)转变成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并使一些食物中有害的氰基化合物经发酵转变成安全无毒的物质,改善了风味和结构;对于酸奶发酵生成乙醛、双乙酰、3-羟基丁酮等,使其产生愉快的口感,具有柔软结构,而且发酵食品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增加保质期。发酵能提供种类繁多的组分、风味和结构的食品。

2.方便食品。多指工业化大规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稍加烹调即可食用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兴起,省时省力的方便食品已是食品市场的“宠儿”,并逐渐成为市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现在最普遍最常见的方便面、各种饮料、以及方便米粉、芝麻粥、果蔬罐头、肉类罐头、速冻水饺、速冻面条等,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趋于大众化,是利于人们生活性很强的食品,它将成为食品中消费量最多的食品。

3.冷藏食品。是抑制化学反应和酶反应,阻止微生物生长的手段,使其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冷藏食品是消费者喜欢并青睐的食品。人们把新买来的食品放入冰柜中冷藏,几天后还可以保持其新鲜度。在一些超市可以看到有些食品通过包装改变气体并与低温相结合,使食品有更好的保藏效果。食品的冷藏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高效快速的发展。

4.水产食品。现在食品开发方向已由陆地发展到海洋、江河中。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鱼类、海带、浮游生物、海藻等海生动、植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这些食品资源将被大量利用,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服务。

5.辐照食品。是利用电离辐射(主要指60lor射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对物质或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新型保藏技术。食品辐照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其它食品加工方法相比,辐照处理具有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安全可靠以及经济适用等优点。该食品主要应用领域是香辛料和脱水蔬菜辐照杀菌,谷物豆类辐照杀虫,作为一种处理方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6.低热卡值食品。主要是由高甜度甜味剂、低热脂等代替原来食品中所用的糖、油脂所生产的食品,这类食品热含量少,pH 稳定,从而抑制了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些疾病的产生。

7.热处理食品。进入新世纪,远红外、微波热处理的开发被广泛用于食品的调和、融冻、干燥、加热、焙烤、杀菌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8.人造食品。通过非农业途径生产的单细胞蛋白质,,俗称“人造肉”,是一种微生物食品。目前美国生产的人造鸡蛋、人造鱼子、人造火腿、人造虾已畅销美国各个地方成为家常菜肴。日本生产的“人造海蛰皮”香脆可口,已畅销国内外。人造食品的前景广阔它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9.绿色食品。是全球人类呼吁并重视的食品。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它将是人类食品中最重要的食品。

10.生态食品。指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生产的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如野蘑菇、野木耳、野山参、野水果、山野菜等,它们只依靠大自然所给予的条件生长起来。

11.有机食品。指由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或少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原料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是人类注重生态环境的产物,其价格比一般食品高50%-200%,其中水果和蔬菜类有机食品占有机食品市场的62%。

二、未来的食品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的食品将会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并且还会有许多食品不断的走上人们的餐桌。

1.昆虫食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昆虫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同时科学家已证明2000多种昆虫含蛋白质高达60%,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纤维少易为人体所吸收,昆虫食品将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从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来看,它已成为一座微型的营养宝库,具有抗风湿、抗癌、护肝、平喘、解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多种药理功效,在西方国家昆虫食品已成为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涌现出一些品种各异的昆虫食品。

2.变态食品。是指在形态上与常用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食品。如由原来的固态食品,现在加工成液态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样的形式。日本生产的粉沫酒,加入适量水即可饮用。其色泽、风味与液态酒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空气食品”它是含有人体必需营养的一种悬浮颗粒。将其按一定比例调配好,装入一种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时将嘴对准容器的喷口,用手轻轻一按开关,马上就会有一股“风”喷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饥饿感立即消失,同时产生一种进食美味佳肴的愉悦感受。目前,我国这种食品还很少,但变态食品必将是我国未来食品的一种更有创意、更新型的一种食品。

第8篇

关键词:感受;观察;体现;面具文化;案例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思想从认识走向形成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立的阶段,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面具脸谱文化,在案例背景指导下,通过理论指导、教学方式、面具文化,结合教材分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通过专家的评课和自己的案例反思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一、案例背景

在案例的背景下,《角色的游戏》这节课将改变传统的技法学习,从理论指导到教学方式以及面具文化进行调整,让学生感受、观察、体验面具脸谱文化。

理论指导: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培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文化涵养及人文精神。新的课程标准主要是要打破传统的训练,增加更多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课程中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由来、演变和不断变化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出于这种理解的不同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本课与中国传统瑰宝脸谱紧密联系起来。了解脸谱的造型特点、脸谱表现三国时人物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常用手法,通过体验脸谱的色彩和造型,进一步认识、理解脸谱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

《角色的游戏》一课,安排了面具的由来、发展、功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历史,同时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中面具的主要功能、面具的特点及面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脸谱的功能以及脸谱给学生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京剧脸谱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脸谱面具的造型、色彩,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初步学会脸谱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作业中,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

(4)通过京剧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脸谱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感受脸谱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京剧脸谱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

(5)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爱国思想、自我规划、组织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感受做先导

2.观察为铺垫

3.了解面具

四、反思

这是一节教学展示课,通过认真的反思,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京剧脸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和学生的表演切入点进行完美的对接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和音乐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我认真揣摩人物形象如何用肢体语言更加生动表现出来。其次,学生活动设计过程,也发现一旦想法变成现实时,一切应该想得更加细致,因为我们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发生后如何更快、更好地解决,而不会影响我们的本意和想达到的目的。

通过各位专家老师对我的指导评价及自己对教学视频的反思和对教学案例的研究,我觉得自己还有不少不足的地方。我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向各位老师、专家请教,多看一些教学上面的论文杂志等资料,大量拓展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多实践、多总结,使自己得到更大的锻炼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宋金华.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何俊.中学美术体验性教学的探究.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3]焦艳.京剧进课堂的实践与体会[J].青海教育,2011(2).

[4]黄雪飞.以高中美术欣赏课为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第9篇

关键词 化学与现代社会 教学方法改革 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Teaching Method Reform

TANG Ke, ZHANG Qijian, WANG Liqing, ZHOU Yingchun, ZHOU Yanjun, GUO Yu

(School of Chemic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Jinzhou, Liaoning 12100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my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course of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urses reform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experience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先生定义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以及物质相互之间转化规律的科学。①化学不同于基础的数学和物理学科,它是介于这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环境、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科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见,化学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存在和作用。②化学与现代社会是一门反映化学学科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密切关系的课程,化学与现代社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拓展化学教学视野,反映当代化学前沿,体现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透过这个窗口,了解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体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依存的关系。③

1 开设化学与现代社会选修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太空探险,从纸笔墨砚到迅即发展的计算机等等,无一不和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和信息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产生、发展乃至最终解决,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人类现代社会的面貌是无法想象的。然而,近年来,化学的成就被那些以化学为基础的领域所产生的成就掩盖了,甚至在个别地方化学被妖魔化了。全世界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种淡化化学的思潮。因此,使公众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化学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使化学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其用途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 化学与现代社会教学方式的改革

针对以上目的,为了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和面貌向“零起点”(具备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展现化学“思想者”的形象、化学广泛的涉猎技能以及化学在生命、生活,乃至社会中的魅力。我院从2010年开始,在第一学期开始时就为大一新生开设了化学与现代社会这门课程。该课程从介绍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材料、生命与生活及环境几个方面来阐述化学与它们的渊源、联系;然后尝试着用基本的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些联系的原理及作用效果;同时,达到灌输一定的化学思想和化学学科方法论,包括可以应用化学作为武器来与人们千百年来利用化学造福人类过程中形成的“魔鬼”――各种污染作斗争的目的。最初的授课内容主要有:化学与人类文明;专业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基础化学;化工单元;专业课五大专题。由学院五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授课,其中重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主干课程设置、研究方法、主要实践环节及课程之间的联系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但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后发现这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学生并不太感兴趣,教学效果一般;经过几位任课教师多次详细研讨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首先,将任课教师增加到了六位,并且从2013级学生开始将化学与现代社会原有授课内容改为两大板块,分别为(一):化学化工发展史;(二)化学与社会。在第一板块中包括化学的历史、硫酸、纯碱、合成氨、甲醇、石油化工、单元操作以及绿色化学八个专题。第二板块包括化学与化妆品、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生命以及化学与材料四个专题。

各个专题选择的内容都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堂上与学生形成互动。如化学的历史专题从人们对化学变化的“物质基础”与“推动力”两方面,讲述了化学自“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脉络,使学生了解了化学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从而激发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再如讲述生命中的化学元素时,缺乏各种元素会引起各种疾病,如缺碘、缺钾、缺铁、缺氟等所引发的疾病,都由学生回答;讲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时,介绍克隆和转基因食品;讲解金属材料时,向学生介绍首饰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良好。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充分沟通互动,让学生对各种化学行业有了充分认识和了解。而且,把以后所涉及到的课程融合到了各专题的讲课内容中,使学生知道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相互关系以及每门课程的重要性。

3 化学与现代社会考核方法的改革

化学与现代社会的考核也采取了新方法。首先,在全部专题讲授结束后,学生自愿任选四位教师的四个专题撰写四份报告,由相应的教师评分后得报告总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中外文文献和各种书籍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及独立思考能力,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次,将选择相近专题的学生分成4~5人的研究小组,对相关专题展开专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最后将研究内容做成PPT,并由组长在课堂上做专题报告。由六位任课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该组同学的工作进行评分,然后由组长根据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工作情况分配得分。这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培养他们从事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另外,再加上10%的平时成绩即为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改革,化学与现代社会课程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克服了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枯燥、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生产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学生由不愿意学、被动地学到想学、爱学。最终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不但使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使大一化工相关专业的新生了解了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化学学科的基本内涵、化学各相关领域的科学思想和基础内容、国内外相关行业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从大学刚入学阶段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进而使大一新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怎样学!为其今后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最终能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规划。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LJQ2012057;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813;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教改立项(2014024)

注释

① 唐有祺,王夔.化学与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10篇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化教学;化学教学;学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3-000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03

一、生活化教学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长期以来,化学教学受到知识本位的影响,受制于高考的压力,逐渐脱离了实践基础,脱离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原本神秘有趣的化学教学变成了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的记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正渐渐的消褪,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1.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生活化教学问题的理论基础是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和国际理科课程STS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杜威的学说加以改造,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STS教育是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创造出新的教学情境,拓展知识视野,以具体的实际问题驱动,渗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了解化学科技前沿。

2.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生活化教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将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创设生活化情境,实施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如食品烹饪、美容保健、毒物、穿戴、环境、日用品、药物化学等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化学知识揭穿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骗术,辨别真伪或解释假象。如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化学物质性质的缺失,设计了某款能够排毒的产品,利用碘酒和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现象,诱使人们上当。再如伤天害理的三鹿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到底是什么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厂家为何要加入它。通过对这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1)生活化原则: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如果没有学生的现实生活感受和体验,生活化教学就无从谈起。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活动性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来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的双重目标,利用知识讲授与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讨论,训练学生的眼、手、脑,促进大脑和思维的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实现认知和理解,探索、体验和交流,开阔眼界、激发兴趣。

(4)联系性原则: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与物理、生物、医药、材料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程标准》提出要“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要“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要“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我们只有把研究的问题背景放大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就从狭隘的课堂延伸到了整个社会。

四、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

(1)通过生活实际引入。通过生活中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在疑惑中期待问题的解决。如在讲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时,可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铁锈的颜色状态(红棕色),运用原电池原理,分析负极Fe失去2个电子生成Fe2+,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OH-,而铁锈的颜色是红棕色,显然和Fe3+有关,因此联系Fe2+易被氧化可以得出,Fe(OH)2受到空气中氧气的氧化生成Fe(OH)3,失水后生成铁锈。

(2)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时,可以联系生活中“84”消毒液能使衣服褪色,而我们实验室里面也可以模仿出这种情境。首先展示集气瓶中的黄绿色气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再投入一些花瓣,过一会儿花瓣褪色了。上述情境,学生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什么物质能使衣物和花朵褪色呢?这个小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3)利用科学故事引入。用化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指示剂的时候,引入波义耳的偶然发现,当酸液溅到植物的花朵上引起变色的故事,继而经过思考和实践发现了酸碱指示剂,这个科学故事可以启迪学生,科学发现是科学家经过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结果,这种看似偶然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4)通过社会热点话题引入。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联,化学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与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关系紧密。如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新药物、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如最近日本的“和牛变核牛”的新闻,可以引出造成日本核泄露问题中的碘-131和碘-127是同位素等相关问题。

2.课堂“探索”生活化

(1)密切联系生活,主动探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要多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主动探究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使化学知识生活化。如有报道说广东的一个主妇在打扫卫生间时,为了使去污效果更好,将漂白粉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起来使用,结果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把这位主妇晕倒了。通过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分析,这位主妇为什么会晕倒?产生了什么物质?可能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从而激发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这名主妇是被漂白粉和洁厕灵混合时产生的氯气给毒晕了。

(2)巧妙运用各种媒体,辅助探究。多媒体技术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对于化学试验中有些危险性较高、难以重现的实验还可以借助教育技术手段来完成,如软件《化学实验室》就可以模拟出化学药品爆炸,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描绘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如核外电子的运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等等。

(3)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逐层探究。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有启发性,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的将问题设计成“问题串”,问题串的解决是“螺旋式上升”,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式进步”,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跳一跳,够得着”,而不能“望洋兴叹”,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SO2的性质时,学生对SO2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认识不清,有同学认为这是SO2的漂白性,也有同学认为是SO2的还原性。针对上述疑问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若SO2使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漂白性,那么漂白后的溶液有什么特点?(加热后恢复原色)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加热SO2和KMnO4反应后的溶液,观察颜色是否恢复,如果颜色恢复则体现了SO2的漂白性,反之,则是SO2的还原性);若SO2使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那么反应产物是什么?(根据方程式判断是Mn2+和SO4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产物的存在?(加入B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现象)通过这样的层层分析,实验探究,学生不仅可以深刻理解这样一个具体问题,还可以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课堂“训练”生活化

精心设计生活化的例习题。例题、习题是学生学习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例习题的生活化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渗透生活知识,还可以借助于生活知识将化学问题清晰阐述。如学习了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之后,可以让学生完成下面这道题。

【例】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105kJ。又知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吸收44kJ热量,则1mol丁烷完全燃烧产生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 )

A.2900kJ B.2680kJ C.3120kJ D.2856kJ

通过这道例题,既可以复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还清晰的认识到为什么有机物常被用作燃料。

4.课堂“延伸”生活化

教学不只是在课堂,校外是更大的课堂,教师要带着领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亲身实践,让学生在更开放、更广阔的空间里面自由探索,并在实践中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如学完酸碱指示剂后,指导学生在家里用深红色的花瓣、萝卜皮等为原料制酸碱指示剂,来探究日常生活中的醋、柠檬汁、苏打水、肥皂水、食盐水等溶液的酸碱性问题;用蛋壳代替化学药品检验碳酸盐。另外,还可以通过化学肥料的鉴定;沉淀法和电化学方法进行污水的处理问题等,使我们的课堂向社会延伸。

此外,像图书馆、博物馆、化工厂、网路资源等都是有益的课外补充。

生活化教学并不是将知识删繁就简的简约化,而是将难点重点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来演绎;生活化教学更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用生活化教学来解决,只有适切的才是需要的。只有把握生活化教学真谛,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 叶斓.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 赵苗.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7

第11篇

关键词:三生教育;初中化学;德育教育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全国多个地方开始试点推行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脱离课本进行知识的传授,在于将课本知识和素质教育的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转化。“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灵魂,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1],将“三生教育”和课堂结合起来教学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师或家长通过教育的力量,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生存价值观以及生活价值观。“三生教育”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载体,整个教育是学生自我认识和改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其次,教育形式不是拘泥于教师教育学生,社会与家长应该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教育,需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力量整合起来,让学生在教育中各方面均衡发展。最后,“三生教育”的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三要素之间联系紧密,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提升,生活教育是升华。

二生命教育与初中化学教学的结合

生命教育在于让学生和老师能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的家人。一个正确的生命观决定的是一个人往后所走的道路,因此在初中这个阶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也是中学教育的重点。生命是起点,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关于生命起源的内容,比如在人教版的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本就为我们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包括氧气、氮气等,在教学时可以将每一种气体与人类的关系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让学生不仅尊重生命,还要尊重我们所处的环境。《燃料及其利用》这一章节,教学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进行讲述,比如,有一些对生命失去希望的人会选择用煤气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里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都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进行实验《燃烧的条件》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燃烧的三要素,还要让学生明白遇到火灾时怎么最快的逃离火灾现场或者怎么最快的将火熄灭,减少外界因素对生命的威胁。另外在化学教学中也可以将著名的化学家的一些优良品质掺入教学内容中进行宣传教育,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爱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条件下将我国的制碱工业发展为世界领先,著名的化工冶金专家叶渚沛在经历期间的不公正待遇时仍然想着国内的冶金行业的发展。这些著名的化学家都经历过国内发展的落后时期,同时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国热情,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都可以作为化学课堂中德育教学的切入点,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的尊重科学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追求理想的不屈品质。

三生存教育与初中化学教学的结合

生存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生存知识,保护和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口号是学会生存,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遵循生存的规律和原则,适应时代的变化,增强自身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2]。化学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生存的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融入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规避生活中的危险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课堂上在讲解碳的氧化物的各种化学性质时,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如在野外的山洞不要随意进入,在山洞的底部可能存在的大量二氧化碳会造成缺氧甚至威胁生命,在进行炭火燃烧时保持通风,不可有密闭的环境,家庭的燃气一定做到不用时关闭阀门。学习《自然界的水》时,要结合水对于人的机体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生活技能培训,比如在野外生存时,遇到缺少干净的水怎么从周围环境中取得干净的水来短时间的适应室外恶劣的环境。这些生活的细节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教学时这样的生活细节也要伴随着知识传授给学生。生存不仅仅包含的是个人的生存,还包括全人类的生存,因此,培养学生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的生存观也是很有必要的。同在《自然界的水》这一章中,不仅需要学习如何获得干净的水,要将水与人类的关系讲述透彻,教学时可以围绕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现状展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一直处在紧缺状态,培养学生爱惜水资源的意识,从人类共同命运的角度出发,保护和珍惜生态环境。结合上述的化学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有很多知识和每个人的生存都息息相关,因此,“三生教育”的生存教育可以很容易的融入初中化学教学。

四生活教育与初中化学教学的结合

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及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学习与休闲、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生活常识的知识,这是小知识对于生活来说不是必须的,但是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却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化学与生活》这一章节中,书本阐述了化学元素与人类生命及健康的关系,这里就可直接结合中国人的生活现状进行讲解,很多人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借此章节让学生合理的选择饮食,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有对于常用的金属器具怎么防止其生锈,如何将化肥合理的利用,怎么将生活垃圾资源化等,很多课本的知识都是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更加透彻,也能更好的体验生活。生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掌握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可以说生活教育才是回归了教育本质,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认识生活,规划如何将自己的生活过的有意义。生活教育将为学生以后的生活道路定下基调,因此不管是哪个学科,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对学生的生活教育。[3]

五结论

初中化学有很多知识点都是来自于生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极为容易接触到的生活常识,因此将“三生教育”融入初中化学教学非常有必要。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也是时展必然的产物,若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就要在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与社会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熊晓.浅析中学三生教育的内涵[J].文学教育:下,2015(3):154-154.

[2]范晓玲.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新西部(理论版),2015(06):163+165.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人文精神 拜金主义 科学技术 物质欲望 功利主义 社会责任 道德伦理

人似乎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社会缺乏人文精神!

有不少学者指出,我们都是在一种缺乏人文关照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开始接受教育到走向社会一直如此。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我们也开设了文史哲艺等培养人文精神的学科,但不少老师迫于升学压力,把人文学科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来应付考试,而科学课程如数理化生等又专注于理性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两类知识在传授中都忽略挖掘知识的深刻内涵而成为空洞的教条,也就失去了价值导向功能和启迪益智的功能。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毁了人的精神自由,剥夺了人探究、创造的自由。成长于这种环境的人,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认识到人文在整个社会中应该具有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使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其健康成长?如何让人文精神教育重回校园?我们认为,除了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程利国教授认为,在心理科学中,人文精神应该优于实证精神而居于主导地位。“我们人类之所以需要心理学,不单单要通过实证的手段去获取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我们精神生活的质量,让人们感悟到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在当今世界,关于人的价值、人的命运、人的需要、人的创造力、人的自由解放和人际关系的协调等,已日益成为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聚焦点。这些聚焦点,正深深地嵌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折射出新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把人看作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肯定作为精神性的存在的人,他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它既包含狭义的科学精神中所存的求真、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又包含狭义的人文主义中的求善、求美、自由、本真的超越精神。它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它追求一种“全人化”,它是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就不知该走向何处;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就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感和羞耻感。可见,任何时候缺失人文精神,必会丧失人所应有的一切生存意蕴。

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是人文世界特别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人文精神的目标指向是使人“真正成为人”,使人更富于人道精神。人文精神本身就包含一种德育观念,一种教化倾向,这是极为重要的。人文精神与德育,无论在内容方面(如怎样做人),还是在形式方面(如教化功能),都是直接相通的,甚至是直接同一的。德育作为育人的一门学问,是对人文精神的最直接、最自觉的精神阐释和守护。在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又正是德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倡导建立的现代德育更强调的是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格,即在思想政治品德等部分德育精神之外,还要包括非认知心理因素,如良好健康的心理品格,如善于适应环境、承受困难,开创精神,善与人处等。要让学生具有端正的志向,健全的心理与社会需要的多样才能。实现这些培养目标仅靠说教是不能实现的,必须用人文精神去化育。这些,都涵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

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体现和实践人文精神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发展整合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素质。它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

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身就具有发展的功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倡一种发展的理念,提倡全人发展,全体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潜能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帮助他们度过成长中的危机,为其终身发展和最终的自我实现奠定内在基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具有为人服务的倾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辅导者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丰富与充实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精神心灵的需求与人格发展的需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好地实践人文精神呢?

1.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

人文精神以人为最高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它把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视为价值世界的核心,强调人是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一个社会要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发展人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人们的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就无法贡献自己一份独到价值。所谓个人的个性发展,即把自己培养成具有主体意识而又富于真才实学的人,它是个人独特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天资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端正教育者的人性观。人性观是指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教育观念,它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在学校中,要建立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强调教育民主,强调尊重学生;要坚持人性化的教育原则,教育工作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探索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不断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使个性不断完善。

2.强化养成性,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人文的自觉

养成是一个非认知心理过程的内化过程。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强化学生在其非认知心理发展过程的自我完成作用,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养成”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人文环境作为无形环境或隐性文化在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精神养成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无形的、不易形成,形成之后又不易消失。人们都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在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地爱惜周围的一切,文明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只是接受暗示的能力有差别。正是这种人类个体普遍存在的品质,才使得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挥作用,更有助于内化。

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人文的自觉,使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养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环境、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优美的艺术、意味深长的语言、优良的行为、可敬的榜样、多彩的活动,这些有形无形的环境,都可以使被教育者带着快乐的心境自然地受到感染,在感染中受到教育,逐渐养成一种人文的自觉。

3.树立民主、平等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文精神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民主、平等的精神。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表现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这一内涵时,首先应表现在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个性,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精神,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严格界线,用一颗平常之心、平等之心与学生交流。“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能使学生乐意亲近并视之为楷模,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师性”。这种“向师性”对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具有暗示性、自我教育性、潜移默化性,学生在教师人格唤醒与鼓舞下,能逐步确立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崇高的理想、信念等,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表现出智慧的进发、道德的判断和审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