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9 01:5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过程性评估,又称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对应终结性评估或对学习成绩的评估。前者是指通过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使之最终达到期望目标,并消除学习者现有水平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过程性评估还通过对话协作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反思逐步实现自我调整。相比后者,有研究表明过程性评估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的标准化测试成绩。社会文化理论对过程性评估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调整自我调整
是过程性评估中的核心概念,是指学习者通过目标设定,对自身认知行为进行控制和调整的一种积极建构过程,是过程性评估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而这一概念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中心理念不谋而合。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学习者的自我调整能力,使其能够实现自我教育。”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学习者经历了一个循环往复但又曲折上升的过程。首先是规划阶段,需要对任务进行分解,设定目标及相关行为。其次是实施阶段,对自身的行为、动机进行操控。最后是评估阶段,接受来自他人的反馈并对此进行自我反思。这一过程体现了社会文化理念,即在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以后,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支架,具体体现为形成性反馈,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即时评估,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其他人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调整以及自我反思,学习者逐步实现自我调整,特别是能够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估。而学习者将新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实现有效融合,最终实现自身的最近发展区。
2.互动交流Black和William(2009)
针对过程性评估提出了“过程性互动概念,即过程性评估是学习者内在的知识内化与外在的环境刺激和反馈的互动过程。这一概念正是来自社会文化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看来,学习的本质就是社会交际,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内在因素)从与他人的经验和环境(外在因素)的互动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实现融合并随后存储在长期记忆中,随时有待提取、扩展和做进一步的调整,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换言之,过程性评估将成功的学习过程定义为学习者通过内在的观察反思以及外在的积极任务参与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这恰恰也是社会文化理论将学习视作互动交流的结果。
3.学习和发展维果茨基
对学习和发展两个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他认为,发展是指学习者心理功能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学习则只是获取新的心理能力,并不涉及能力的变化过程。恰恰是发展的概念才最有可能帮助学习者成功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并最终实现“良好的学习状况”。而这也正是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差异所在。前者着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最终目的。而后者则是以某一阶段的表现来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虽然通过终结性评估,教师可以发现学习者的学习问题,但无法了解其问题根源以及内在发展状况,因此无法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反馈措施和策略。
4.形成性反馈形成性反馈
是指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其学习目的或出现的问题给予清晰的评价标准或评论。研究者认为,形成性反馈相对于传统的成绩评定,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形成元认知策略,如目标设定、行为控制以及反思等。Lipnevich和Smith(2009a,b)通过实验发现,相比原先评分或仅仅表扬的传统方式,来自教师的详细的书面反馈,包括评价和建议,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测试的成绩。社会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形成性反馈体现出给予学习者必要支架帮助的特性,通过深层次的认知处理,帮助学习者由他人调整转向自我调整,并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Vygotsky,1978;1987)。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过程性评估的实施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业设计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FB47文献标识码A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莫合力纳吉(Laszlo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对社会的理想。讨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先要看看人们对社会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人类的价值和思维方法的改变都是漫长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丹麦的设计师福林特(NielsPeterFlint)的设计观念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怀疑西方的物质享乐和消费注意价值观,主张从工业文明的物质享乐转变为非物质的过程,强调服务和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换,他甚至向往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他正专心于“衍续”(sustainable)产品和建筑的观念设计研究,并开设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专门出售“衍续”产品。
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英国的工业化开始发生于18世纪,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于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工业化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而且至今这个进程还远没有达到终点。工业化带来的是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其本质是追求物质化。西方在达到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一切负作用。西方的许多学者提出,从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的技术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种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概念,结果就会如同水中捞月一般。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概念上,东西方的哲学体系有基本的差异。在西方而言,特别是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人类已被视为大自然的主宰,甚至可以控制大自然,因而导致后来兴起的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卓越的科技发明。可是,在东方来说,人类往往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断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的协调。我们这个以西方为主导,竞争激烈的消费社会,往往欠缺安稳;而东方哲学体系所灌输的和平安静思想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空间构成的意识、生命力的节奏与韵律、线面的有机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种种充满活力的造型,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而它们恰恰是承载东方文明的载体。这些造型不是单纯的再现已知事物,也不是纯粹的主观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思维所不能替代的直观感受在未知的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探险。它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生存的勇敢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这些造型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先进世界资讯发达,社会及文化发展渐成一体化。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制的逐步瓦解,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已有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在设计实践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力的平衡的研究是发展中国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绘画的构成中讲究“经营位置”,也就是说在平面化的效果中注重各部分的和谐与完整,各种元素之间力的关系力求达到平衡,即各种元素的力度包容在整幅画面中,“内容即使繁杂,也统一于意境”。同时,对传统构图中的“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和传统笔墨效果的吸收与借鉴也是重要的课题。
3设计在未来的挑战之一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从长远角度看,最好的生态产品将会成功并控制市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保存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要求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的太阳能;节约用水设计等。
格鲁斯(JochenGros)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自然科学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尤其是知觉心理学,它在德国首先提出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即生态设计。
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当代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代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目前,追求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计划,《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农业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原材料,是建立在人类智力或智能充分发掘与利用基础之上的,不会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应用,进而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相反,它要利用科技手段去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从而使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探讨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这一本质,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变是永远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社会文化能力
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曾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语言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着的。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人情的总和。而教学中,我们常把文化分为两个层面: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通常交际文化要比知识文化更直接地影响言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跨文化交际。对文化所包含的这两个层面的熟悉、掌握、运用程度,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社会文化能力。
一、社会文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涉外人才的培养数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行各业对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要求也愈益迫切。另外,高职教育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但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众多不足。例如:
1.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据调查,英语高考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只认识600个左右的基本词汇,阅读、听说能力也比较差。大约有1/4到1/3的学生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
2.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是原来中专学校或中学里过来的,就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事倍功半。
3.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人们普遍忽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认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没有把文化渗透和学生的语用能力相结合。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修订的《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新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下特点:
1.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3.为适应改革开放对涉外业务交际能力的需求,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用它来进行涉外交际,高职英语教学应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应用能力既可泛指应用语言的一般能力,更是指把语言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环境中的能力。后者也可称为“社会文化能力”。“应用能力”是“社会文化能力”的基础,“社会文化能力”则是“应用能力”的最终表现。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以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实际上,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都可以进行的,它存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作为高职英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海姆斯(Hymes)曾说过外语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从这意义上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文化;从教师教学角度来看,教授一门语言同时也应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也不能说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英语教学“只有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行为,”(Crane,1981:194)才能更有效地交际。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
其次是教学模式上的改革。
1.以大纲为依据。
转变了观念之后,要充分理解大纲。外语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予以取舍,而必须按大纲要求去做。要在仔细研究大纲,研究学习主体(入学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个性差异等)的基础上准确施教。立足本校实际,加强集体备课,商定每一单元文化导入的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等。日常教学中适时融入介绍、告别、聚会、访问等文化因素的讲解,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会“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使其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步提高。
2.程设置及教材选择。
课程设置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之外可以请外籍教师开设口语课、语言文化系列知识讲座,也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尝试开设一些辅修课,
如“文化与交际”、“涉外礼仪”、“外企文化”等。这样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领悟力和接受程度。
另外,教材是否合适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应选择多含英美本族人实际交际中的“真实语料”,方便教师教语言的同时结合文化内涵展开教学活动。
当然,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其中的乐趣。同时也要使学生觉得“易学”和“好用”。另外,高职外语教学中读、写、译的重点应是涉外应用文献,所以教学素材的选择在着眼于典型性的同时,也应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渗透。
3.课堂教学。
对于英语课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运用多种方式增加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如:role-play,groupdiscussion,pair-work,热点话题辩论,实用文写作等。要克服班级规模偏大,人数偏多的困难,实施老师为场外指导,学生为场上队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另外针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比如口语训练中,要让学生学会句式表达的同时,了解该语言适合的语境,包涵的文化因素等,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因为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用方面的错误,一般是不可原谅的,听者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伤害的自然流露,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在阅读课时应加强风俗、文化、宗教等的介绍。因为现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多取自英美国家。只有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内容,增强语言功底。而词汇中同样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有些词汇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使其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blue一词,在英美人的眼里,除了颜色,还可代表心情忧郁;在中国称赞人家小孩的时候往往用“胖乎乎的很可爱”,但英美人受社会文化影响认为fat是个贬义词,而常用“Whatacutebaby!”。这样的词汇很多,教师可利用这些词汇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4.考试项目的调整。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该语言进行成功的涉外交际。如果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测试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考查上,那么最终还是回到与纸笔交流用规则硬套的哑巴英语。我们应提供多种测试途径(听、说、读、写),设置不同的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应对变化的灵活性,使语言学习真正为语言的最终交际服务。
5.英语教师培训。
正如前面提到的,高职英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墨守成规和年轻化是两个最大的问题。许多英语教师自身就缺乏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广泛了解。所以一方面教师本人应及时地补充给养,进行专业、学历等方面的进修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为英语教师创造更多培训机会,让教师走出国门,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环境。有一个实地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比较、输出,才能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时起到指导作用。
6.第二课堂。
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语言教学上进行,而且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进行。例如,课余利用英语广播电台播放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英语歌曲或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的影碟,既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对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请一些外籍人士与学生定期开展直接交流,或以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外的社会生活风貌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让学生们领会、掌握,促进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再者,要明确语言教学与文化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当然,高职英语教学中不能因文化教学的重视而忽视语言的教学。我们应权衡学生水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教材内容等方面因素,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第一,文化教学是为了加强而不是削弱语言教学,是补充语言教学之不足,而不是取代语言教学。
第二,要明确语言教学的范畴。就一个国家文化而言,有主次之分。全盘顾之?一难于做到;二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最终不利于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故应择主流,有所选择地讲授。
第三,语言和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比如以前说中国人的谦虚,听到赞扬总说“你过奖了”“不怎么样,让你见笑了”等等。但据调研表明,现在的年轻人听到赞扬有近一半说“谢谢”或其他类似肯定的话。故在文化教学中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严格遵守文化规约,也意味着教师要与时俱进。
三、结语
21世纪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发展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的涉外交际能力是最终目的。而语言技能的提高转化到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时刻都会受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应在如何打稳、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从而促进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渠道冲突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很多,说明渠道冲突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向进行的,其中,内部因素也就是渠道成员内部相互间引发冲突的基本原因,如利益、权力等;而外部因素则是渠道所存在的外部宏观环境,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文化环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外部宏观环境的重要一面,营销渠道也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渠道渠道冲突文化环境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越来越被看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要素。于是,有了“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
西方学者对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较早,主要集中在渠道结构和渠道行为两个领域,而渠道冲突是行为领域的一重要研究对象,因为任何渠道有合作也有冲突。透过国外渠道冲突及其管理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界定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内,或者植根于超级组织体内部来进行(Michman和Sibley,1980)。即意味着对渠道系统进行研究时,只重点研究组织和成员自身的行为,包括竞争、冲突、合作以及关系等,而忽视了宏观环境(如经济、文件、政治、法律、社会价值观等)。有的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更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以典型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的营销渠道理论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局限性。事实上,营销渠道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它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运作,而这些外部环境又时时影响着营销渠道管理。这些环境因素很多,其中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文化环境。西方学者对于我国市场的具体环境研究不多,这需要我国的研究人员自己来认真研究各环境因素。
1渠道冲突的内部因素研究
渠道成员之间要进行合作,矛盾或冲突就难以避免,SternL.W.和EL-AnsaryA.就说过渠道合作与渠道冲突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企业要做好自己的渠道就必须认真研究渠道冲突。国外对渠道冲突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LouisW.Stern和AdelI.EI-Ansary(1996)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渠道冲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某个渠道成员发现其它某个或某些渠道成员正在阻止或妨碍自己完成目标。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如传播误解,渠道成员不同的目标和有分歧的专门化功能,以及联合决策过程的失误;不同的经济目标,渠道成员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恰当的渠道结构;不同的感知、领导风格、销售付款条件和目标等。许伟波总结了企业渠道冲突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客观成因、直接成因、环境成因和现实成因4个方面(见表1)。
2渠道冲突的环境因素研究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大量有关内部因素的研究以外还有一些是研究其外部因素的,也就是环境因素。任何渠道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是存在差异和不断变化的,所以,营销渠道的环境研究至关重要。从广义上讲,环境由营销渠道存在的所有外部非控因素组成。Rosenbloom将众多的外部非控因素大致分为经济环境、竞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五类。他认为环境对所有渠道参与者和目标市场都产生影响,有渠道成员参与者(生产者和制造者、中间商、目标市场),也有非渠道成员参与者(服务机构),并建立了关系模型。他指出渠道经理在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所有的渠道参与者。Michman和Sibley(1980)曾经提出关于渠道成员行为的整合概念模型,他们认为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渠道冲突。
西方渠道研究者们针对环境的不同要素做过相应的研究。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国内学者们也逐步对此展开了研究。国内企业的渠道环境的确十分复杂,连国际上著名的美国Boston咨询公司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说:中国的分销通道令人头痛。正是我国营销渠道环境的复杂性为企业的渠道冲突提供了沃土。
环境的范畴很广,而每一大类又包含很多具体的因素。通过分析、整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资料现将环境因素及其内涵归类如下(见表2)。
3文化环境对渠道的影响研究
由上可见,导致渠道冲突既有内部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而文化环境也是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一项。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例如:Hall(1959,1976);HallandHall(1990);Hofstede(1980,1991);TrompenaarsandHampden-Turner(1998)。其中,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不同于另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同一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倾向于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同的行为方式,而不同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则有较大的区别;同一文化中的人们容易沟通,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则较难沟通。一些渠道分析师如JaneenOlsen和KentL.Granzin等认为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渠道结构的主要因素。
过去几十年来,全世界许多国家有很多研究人员都赞成这一观点,也因此针对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影响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源于进行跨国营销时面临的一些渠道问题。Buzzell就注意到不同的消费者购买习惯对国际营销者选择的和目标消费者想要的渠道结构的类型产生影响。有很多文章是从整体上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体系对渠道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文化特征。如Wadinambiaratchi研究了日本、土耳其、委内瑞拉、埃及、印度和热带非洲这六个地方的消费品销售渠道,发现其渠道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和人文背景。Hall、Knapp和Winsten在大不列颠和北美,Guirdham在西欧,Galbraith和Holton在波多黎各,Baker在热带非洲,诸如此类对分销渠道的研究结果都说明了以上结论。
而在具体的文化特征方面,Dubois指出价值和社会组织是影响渠道的关键因素。有些研究人员针对文化相关因素对渠道内部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早期的Rosson和Ford(1982),他们选择了二十组加拿大生产厂商和他们在英国的分销商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他们的关系如何受制于地理、社会和文化差距因素。然而,文化差距并没有特别地纳入研究,因为这些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文化距离是相同的。但他们也指出文化差距这一障碍可通过频繁地沟通和相互作用加以克服。再后来,Johnson,Sakano和Onzo(1990)对70个美国出口商和他们在日本的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断出一种非抑制状态会减少这种美日渠道间的冲突,并用社会心理的因素来解释这种现象,也就是日本文化所特有的标准和价值。此外,KaleandMcIntyre(1991)提出了一个文化特征对渠道的影响评价模型,并期望其他的研究跨文化渠道关系的人员来采用它。他们借用了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的文化理论中概括出的文化的四个维度,即个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躲避和夫权主义,将其应用于国际渠道研究中,提出了跨文化渠道行为理论。他们认为在国际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在文化上的差异将影响渠道关系的建立、渠道关系建立后渠道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渠道效率的评价。他们觉得在评价文化对渠道行为的影响时应选择一些基本的特征变量,然而,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烦琐和高投入的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合作研究。Jean-EmileDenis总结了文化对分销决策的影响,他从习惯、价值观、社会组织、标准和个性特征五个维度对渠道的结构、成员关系和内部行为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BertRosenbloom结合美国的具体社会文化背景,从人口年龄、种族结构变化、教育趋势、家庭或住户结构和妇女地位的变化五个方面分析了对渠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SternL.W.,EL-AnsaryA.,MarketingChannels,NewJersey:Prentice-Hall,Inc.,1992
2BertRosenbloom,Marketingchannels(6thed.),Chicago:TheDrydenPress,1999
3Dubois,Bernard,“Cultureetmarketing,”RehercheetApplicationsenMarketing,1987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研究备受关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应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建设和塑造企业文化,将备受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方面建设与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之所在。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要以一种全面、动态、历史和全球的经济战略眼光,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经济战略发展与科学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目前,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迄今为止对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赋予现代企业管理者一种全新的意义。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现代企业文化的研究
从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来看,应该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使企业文化研究的新成果,直接指导企业建设与发展。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应侧重于以下方面:(1)在中国五千年文明背景下,探讨和研究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研究现代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适合中国基本国情、民情、社情的企业文化理论;(2)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量、诊断和评估.首先企业凝聚力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把企业的利益和广大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凝聚力,推动企业文化发展;其次是导向方面;导向包括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再次是激励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能够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起来,能够将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有制度来约束,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完成的作品,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对企业文化追踪研究的价值不可低估。
二、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又是当今社会新经济时代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融合时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很好体现,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企业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直接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开放的、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在严格对待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文化。
三、注重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活品味在企业文化中的体现
当今时代人们的社会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仅仅对数量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更加注意质量方面的提高。这些方面对企业生产和发展提出了新挑战,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社会形象和声誉的良好体现。对企业信誉不仅看企业的技术环保、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些固然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这些环境因素在21世纪呈现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调整,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现代企业管理》
论文关键词:变态心理,矫正对策
当前中学生的心因性疾病日益增多,他们在心理、情绪、精神和行为上都有反常的表现,这些心理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各种能力。使其不适应学习和工作,对自己和社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变态心理倾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精神、情感、认知、意志、态度、人格特征等方面。常见的有精神抑郁、情感失调、交往障碍、人格异常、癔病倾向……从中学生心理异常的情况说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除应提高物质生活的质量外,还应提高精神、心理生活的质量,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节奏。
一、变态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
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疾病也不例外,它既与个人的心理素质、生活经历、人格特质、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因素有关。
带有变态心理倾向的学生,一般来说,都是心理素质、心理功能和心理自卫机制较差的学生,有心灵上的创伤。在童年、少年时代受到过较强的心理刺激,长期的不安、抑郁和焦虑而使心理应激适应不良。个人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遇到过较多的挫折,早期不良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造成性格变态导致心理失常;也有的由于一贯生活优裕、娇生惯养而受不了挫折,有人格缺陷偏离,其大脑的边缘系统可能发育不健全或有某种缺陷,从而造成病态心理。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大进展说明,变态心理和精神疾病是有遗传性的,家庭中病态人格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可见,个人的心理素质差,接受矛盾、冲突的能力低,躯体健康和心理状况不良,是造成心理疾病的内在原因。
从外在环境因素来说德育论文德育论文,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造成病态心理的最重要因素。有的家庭,家长无原则地迁就、宠爱、娇惯、颂扬孩子,家庭生活以他为中心;有的家,教育形式恶劣,父母态度专制蛮横,时常毒打、辱骂孩子,使孩子由屈从强力进而信奉强力;有的家庭,使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干涉性、分歧性或独爱性态度的影响,经常处于兴奋冲动的生活方式中而无所适从,缺乏主见;有的家庭,生活方式十分单调,思想闭塞,人际来往很少,使孩子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喜怒忧伤无法发泄;有的家庭,父母生活习惯不良,沉溺于有害的娱乐活动之中,没有一点文化气息,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和教育的不合理,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日益失常,造成不良后果。
学校教育的失误对异常心理的产生也有重大作用。某些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不愉快,学习方法死板,只知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思维上呈单向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的知识丰富、信息也多、视野也宽,但缺少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对挫折的忍受力,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呈下降趋势,遇挫折时惊慌失措,而对激烈的竞争连尝试的勇气和信念都没有。学校教育的重点不是放在“素质教育”上,而是放在“应试教育”上,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和其它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制约作用。这种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关系,由于人们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生活、成长和成熟起来的,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个人特定的人格、内在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因此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否正常,是与人的社会文化关系息息相关的。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每一个人的适应能力的特殊性,会出现个别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状况,因此导致心理的异常。造成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原因还有来自社会生活的大大小小的、急剧或缓慢的变动,即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社会生活事件对于个体的发展或变异具有明显的意义,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制约着心理异常表现的内容,而且也影响到心理异常的表现方式。这些因素对处于成长的未成年人的中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说:心理变态倾向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主体的主观内部和客观现实中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外部状态的相互作用。环境变化的程度、主体对变化的敏感性或适应水平是心理异常产生的内外原因。
二、变态心理倾向的矫治对策
因变态心理倾向的产生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矫治也不是一种方法就能奏效的,但可以提出大致的对策。
首先德育论文德育论文,防病重于治病。对变态心理应着重预防,以降低发病率,预防的方法主要有:
1、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论文格式模板。对客观世界的矛盾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反应,要理解某些矛盾刺激的不可避免性和合理性,从而勇敢地承受刺激。要教育学生抛弃利己主义的人生观,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要教育学生胸怀宽广,与人为善,努力学习,精神快乐,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要教育学生全面地看问题,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对人对事要一分为二,正确地认识、对待自己和别人。
2教育学生自我排解心理难题。对个人生活中遇到的变故,要有正确的看法,要想得通,不能钻牛角尖。要恬淡一些,对事物反应要适度,在严峻的社会生活竞争面前保持心理平衡,不能自惭、自责、自卑,要有敢于竞争的勇气。要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性,建立适当的心理防范机制。要知道长久的精神压抑得不到宣泄,会对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应当向老师或同学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或苦衷。
3、教育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因为做人是成才的基础”。努力成为一个关心他人的人,能承受困难与挫折、勇于进取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的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热爱祖国、有一颗中国心的人,品格高尚、心理素质强的人。
4、教育学生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积极参加各种美术、书法、摄影、音乐等活动,引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主要内容有:
1、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青年学生的内心生活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之中,要注意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注意心理卫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乐观的技术和稳定的、愉快的心境。
2、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学生应学会谦虚谨慎、沉重稳重、凡是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勇于、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对待自己;敢于面对现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用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尊重他人的精神,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3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了解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自暴自弃;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防止情绪过度德育论文德育论文,学会自我宣泄和代偿迁移;学会用幽默的语言去消除紧张,平息愤怒,使自己和别人都变得轻松起来;学会活泼、开朗、热情的性格,在生活中充满激情和活力,陶冶高尚情操。
再次,对病态心理要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有:
1、进行心理普查,掌握学生心理情况。人的心理活动是“发之于中而形之于外”的,对此要仔细观察,见微知著,及时掌握不正常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作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及时教育纠正,以免产生连动效应,影响其他学生。
2、关心、体贴和同情病态学生,给他们以温暖。发动同学帮助他消除、化解心理矛盾和精神压力,体现出群体的爱。教师要努力与此类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信赖。对学生要有耐心,既热情又诚恳地同他谈心,注意采用启发和暗示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自觉性。讲究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消除对抗心理,扫除心理障碍。
3、心病还要心药治。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方法,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防治疾病以致改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是应用语言的手段进行的。所有教师都应该努力学习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培养自己的心理咨询能力,矫正变态心灵的花朵,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
【中文关键词】 舞蹈美学. 舞蹈创作. 舞蹈作品. 新时期. 舞蹈生态学. 社会文化环境。.
【英文关键词】 Aesthetic of dance. dance composition. dance works. the new period. c
horeoecology. social culture environment..
[硕士论文,备索!]
1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社会生活
2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
3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
4 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
5 浅析高等美术教育观念改变的必要性
6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7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育理论研究与模式构建
8 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
9 潜意识与现代美术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
10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1 写实与现实
12 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
13 不同文化境遇下的审美取向
14 液化报告(第一稿)
15 幼儿美术创作发展评价研究
16 从美术与诗歌潮流的对比中谈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介入性
论文关键词:文化,语言,成果,发展
语言作为人际交流的产物与工具,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虽然语言直接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有些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讲,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制约,反映着特定的文化。文化的丰富多彩,语言的多种多样,使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更加紧密。
《美国传统辞典》 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群体和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康健荣 1999)但是,文化是多层次的,包罗万象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曾经说过发展,对于人文科学,有的最好不要下定义,他个人的观点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季羡林1995) 。
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文化的一方面。文化制约着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并不能说文化就是语言,语言系统只能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化不等于语言,文化大于语言。
凡因社会文化背景与语言。语言结构规定了思维结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从本质上决定了其所属的文化类型。
1.0引言
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开始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在其代表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首次讨论了语言结构和人类精神的关系。到了20世纪, 随着人类认知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了广泛的发展。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80年代产生于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等,尽管各自研究的领域和采用的方法不同,但都同语言教学活动和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与文化学、社会学、交际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要真正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语言同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潘 蕾 2003)。
2.0语言文化研究回顾
众多的学者从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和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文化差异、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心理、社会文化与语言的联想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多角度的对比研究。
2.1文化是语言的本质
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有两个关系项:能指和所指。能指是一种带有任意性的、约定俗成的音响形象;而所指是附着在音响形象上的概念或意义。语言符号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决不是一些抽象的物理符号的简单堆砌,而是有意义的形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能指与所指之间必然存在着差距。因此,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样的词或同种表达方式发展,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某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也可能毫无反应。
语言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深度。精神文化就是思维的直接产物。因此语言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类构建的文化世界。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世界图景,人们按照其语言形式来接受世界。既然语言是文化,它就具备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一,一切文化,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都是人类创造的;语言只有人类才有,也是人类所创造的。第二,文化属于社会,不属于个人;语言的社会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第三,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语言也是后天才习得的。第四,语言属于制度文化。凡属制度则均须由社会约定,任何人不能背离,如管理社会生活的各种制度、法规、条例、规定及行为准则等。如有违反定会受到惩罚、追究或谴责;语言的规范、语法规律、遣词规则、使用习惯同样是约定俗成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否则也要受到惩罚,达不到交际目的。第五,凡是制度文化都具有符号性。任何制度都是由符号规定下来的,如交通符号、军事符号等。而语言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并规定着其它制度。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共性,说明二者任何时候都不可分割。(孙夏南 2000)
“由于语言符号在整个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而且随着文化的发展,愈来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并成为文化的重要领域,构成了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李建国、杨文汇 1999)
人们不仅强制性的接受前人的语言文化世界,而且还被强制性的接受了前人的思想工具——语言来进行交流。语言是以文化的载体的形式来反映文化的。它不仅记录着文化的内容,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不同的人群通过不同的语言认识世界,客观世界只有一个,而文化世界丰富多彩。
特定的语言对应着特定的文化。首先体现在社会习俗差异,如打招呼,称谓,交际的话题选择的差异。其次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如说话方式的不同,直接与否。另外,由于社会差异存在明显的不同,不同语言词汇中有一大批形象化的语言形式,如成语、惯用语、俗语、歇后语等等,它们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各自的社会文化(高惠宁 张学增 2006)。因此说文化是语言的本质。
2.2语言是文化的表现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文化现象相比,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它文化现象只反映该文化现象本身;而语言作为文化现象不仅反映语言本身,而且还能推动其它文化类型的形成,并记录和传承其它文化现象,这是语言的重要职能。语言系统本身就是文化世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首先是它本身体系的文化载体,其次才是由它的言语作品所承载的其它文化类型的载体。确切地说,后者是“反映”。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单向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语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突出表现在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制约上。”(孙夏南2000)
语言的差异表现着文化的差异。语言反映着使用者所属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只有懂得社会文化,才能理解语言所指的确切含义。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外壳,反映着文化的内涵。
对于语言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许多学者就中外文化与语言现象做了对比研究。刘学丰(2006)从语言表现出来的口语文化差异、文学语言差异、习俗文化差异、观念差异、社会关系差异作了对比。
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发展,不仅是在不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即使在同一种语言的内部,语言的变化也反映着文化的变迁。系在词汇方面表现得尤为紧密,词汇可以敏感地反映社会生活。词汇有渐变性,反映社会生活的词语有一部分随着旧事物和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词汇还有稳固性的一面.事物和概念本身经历了变化,可是与此有关的大部分词语却沿用下来。因此我们可以从已经消失和沿用下来或新创造的词语中探索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格桑央京2005)
3.0结论
不管哪国人,无论文化的差异多大,为了实现更好的交流,都会努力去适应对方的谈话,双方所不同的只是表达和追求方式。了解文化的差异,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实现我们的愿望、从而更好的交流。语言与文化学科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它需要不断追踪经验事实材料,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调整研究方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许多语言与文化差异在它们的交流、沟通和新的建构中逐渐模糊乃至消解。因此,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前的大部分的研究还是只停留在词汇方面,关于句法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文化语言的研究一定会为人类言语交流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惠宁、张学增,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2]格桑央京,社会文化背景与语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3]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康建荣,语言文化因素与语用差异,[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5]季羡林,东方不亮西方亮——季羡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演讲,[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冬之卷(第10期)。
[6]李建国、杨文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特征——从语言的文化本质说起,[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7]刘学丰,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12。
[8]潘蕾,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文化语义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3。
[9]孙夏南,语言与文化论析———兼谈异语言的文化教学与对比,[J]外语学刊,2000,02。
[10]熊莺,语言的文化本质与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功能,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自由发挥 如何建立起学术反腐的长效机制?
答科技创新的对立面是守旧,但学术腐败的危害性比守旧更大。学术腐败对一个民族的科技创新构成了严重威胁。科技创新学术反腐应该寻找突破口,加快构建学术反腐的长效机制。 首先政府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学术研究的环境
政府和社会要通过宣传、教育、立法、制订政策和宏观调控等多方面措施,营造有利于学术研究的社会文化。营造社会文化环境,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育教育家、科研人员创新观念,提高公众科学技术素养,倡导尊重创新、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要确立前瞻性的法律依据
全社会共同营造法制环境,就是要建立、健全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和侵犯学术产权的处罚力度,提高学术侵权成本。可以不断探索改进学术科技审稿制度,试行文责共负追究制度。
第三加强对学术的有效保护。对于学术带头人来说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要承受巨大风险,鼓励学术研究,必须保证学术活动获得补偿和收益。要通过普法宣传和教育,普及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学术保护和学术反腐培训工作,引导学术研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方式,如网络检索科技开发,缩短侵权诉讼的周期,降低被保护者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学术腐败侵权者的成本。完善保护学术研究服务体系,加大对学术研究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和服务的投入,加强学术带头人的指导和服务。
自由发挥 你是否撰写过科研论文?
答我是小学教师,没有写过专业的科研论文。而教学论文虽然也有,但是水平有待提高。关于论质量我提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要看高质量论文的必备因素——创新即理论、方法、实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如何判断是否有创新:检索阅读文献,跟踪学科发展,如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常用英文数据库。
第二看论文各个部分的要求
标题:简明扼要,体现创新点
文献综述部分:全面、准确而客观地评价相关方法(可能涉及到审稿人)
主体部分:突出创新点
实验部分:充分(特别注意参数的选取,增加说服力,)
分析部分:要有对比
结论部分:阐明对同类工作的扩展 初稿要反复修改,重视中英文摘要的撰写
简答 简述学术报告提纲撰写的形式和要点。
答学术报告提纲撰写的形式有文摘式 条列式 图标式 复合式
一份高质量的写作提纲,从内容的角度看应该符合四条基本要求:
①突出报告主题,即围绕着报告主题科学安排层次结构,合理使用调查材料,深入论证基本观点,努力充分表达调查报告的主题。
②阐明基本观点,即根据主题阐明观点,用材料论证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努力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③精选调查材料,即精心选择真实、准确、全面、系统的调查材料,努力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并与观点一起共同突出报告主题。
④符合内在逻辑,即写作提纲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写作提纲的文字表达方式,常用的有两种:
一是标题法,即按总标题、大标题、小标题、子标题的形式,将内容分层排列。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提纲形式,其特点是主题突出,层次清楚,结构严密。
二是句子法,即用句子的形式,把所要论述的内容概括表达出来。这种提纲形式的特点是内容明确,表述完整。
简答 课题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其主要内容是?
专业技术论文的选题基本要求是新颖、深刻、集中、鲜明。
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创新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优势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
简答 简述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答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有创见,有意义的思维活动,每个正常人都有这种创造性思维。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发明创造、提出新的假说、创见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概念等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活动,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少数人才有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和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扩散思维、集中思维、逆向思维、分合思维,联想思维。
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一)发散思维1、概念:又名辐射型思维,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
维。包含(1)逆向思维(2)侧向思维(3)想象(4)联想(5)灵感(6)直觉(7)假设 (8)系统思维
(二)收敛思维1、概念:又称集中思维或辐辏型思维,是指某一个问题仅有一种答案,为了获得这个答案,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将思维直指向这个答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特点 必须以发散思维为前提;是纯理性思维的形式。3、基本形式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1敏感性2独特性3流畅性4灵活性5精确性6变通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思维方向的求异性即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看出问题。
2.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结构灵活多变,思路及时转换变通的品质。
3.思维进程的突发性。即思维在时间上以一种突然降临的情景标志是某个突破的到来,表现一个非逻辑性的品质。
4.思维效果的整体性。即思维成果迅速扩大和展开,在整体上带来价值的更新。
5.思维表达的新颖性。
简答 什么是科研方法?与一般科学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科研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式、规则及程序,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科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科研方法不能等同于科学方法。(1)科研方法: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它注重科研过程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2)科学方法:一般指从哲学的视角,将具体科研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科研方法加以提炼,力图使其系统化并具有普遍性,强调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简答 如何进行科研课题信息的收集?
答科研课题信息的收集一般性包括1收集标准 即针对性、代表性、可靠性、完整性
2收集的方式:一般包括科学文献、学术会议、信息交流、网络查询等。
收集时注意1、先按标题搜;2、然后按内容搜;3、整合时要标题就不要内容,要内容就不要标题;
4、搜集的原则是: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要能呈现规律。6、还要注意最新文献。
简答 什么是科学研究?科研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摘 要】日前,《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一书出版。该书的设计立足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将艺术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去研究汉剧的活动与人物,揭示汉剧生存发展的机制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作者以独到的学术眼光、新的研究方式与史料,深化了读者对近代湖北城市生活、大众文化的认识,深化了对汉剧这种文化形态的认识。 【关键词】新文化史;大众文化;汉剧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35-0221世纪伊始,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开始被系统地引入大陆史学界,1999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社会文化史教授彼得・伯克应邀来华讲学,他的《西方新社会文化史》一文经过翻译后,让国内学者初步了解了西方日益成熟的史学研究新动向,包括它的研究课题、原则、产生的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新文化史”作为史学发展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大陆年轻一代学者的研究理念。社会史的研究包括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等方面,并渗透到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各个领域。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出现的新研究视角,即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学界称之为社会文化史,“以文化理论分析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或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历史上的文化问题”,“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并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风俗习尚、大众文化、民众观念、社会伦理、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的互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社会文化史家注重自下而上地看历史。彼得・伯克认为社会文化史的一个显著特征即研究日常生活,并试图找出隐藏于表面之下的规则、常规、习俗和原则。正是在“新社会文化史”的浸润之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即是在郑维维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本人对于汉剧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尝试新的方法、找寻新的史料,在意向及方法上都是很好的大胆尝试。汉剧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早期称“楚腔”“楚调”“汉调”等。1912年,汉剧史学家杨铎在《汉剧丛谈》中第一次将“楚调”定名为汉剧,沿用至今。汉剧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的部分地区。其声腔为西皮、二黄,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黄合奏之先河,形成皮黄声腔系统,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末民初到20世纪30年代末,是汉剧的兴盛时期。其时,汉口有二十余个汉剧班,演员达千人以上。丹桂舞台、老圃游乐园、天仙舞台、长乐戏院等二十余家演出场所遍及江城,多数以汉剧演出为主。汉口民众都喜欢看汉剧,最为普遍的待客之道就是“逛园子”听汉剧,故时人称“20世纪30年代前后,汉剧就是武汉的流行歌”。毋庸置疑,汉剧与民国时的汉口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缺失了汉剧元素,我们心中的汉口将不复存在。可见,汉剧对研究近代武汉城市民众的文化与日常生活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对象。从近代城市底层民众、大众文化的角度去看,把城市空间、城市人群、日常生活、大众娱乐、地方戏剧等纳入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会呈现一些什么样的景象?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书突破前人“就戏言戏”的窠臼,尝试着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新视角考量汉剧,揭示汉剧生存发展的机制及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希图以此来进一步拓宽和深入对近代武汉城市史和文化史的理解。以往对汉剧的研究都是从曲艺史或文学史的角度进行的,文学史较重视作为文本的汉剧剧本的研究,曲艺史较重视其艺术特色、音调、流派唱腔等问题。史学界对于汉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需要依赖文学史、曲艺史等的研究基础。但是,现在要从社会文化史的全新视野开展研究,几乎没有可借鉴的前期成果,学术难度相当大,解决的办法还是从资料入手。武汉地区的戏曲材料固然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而民国时期武汉地区的报刊更是本书最主要的资料,如政府公报《社会》《新汉口》;官方媒体《中山日报》《武汉日报》《和平日报》《民国日报》;地方大报《汉口中西报纸》《国民新报》《大光报》;地方小报《镜报》《新快报》《罗宾汉报》《汉口导报》《楚声日报》等等。总体而言,这些报纸的副刊热衷于戏剧和名伶评介、对戏剧动态的报道,虽然简短和不全面,但为本书重构汉剧的往昔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碎片”。通过梳理这些民国时期的地方报纸,作者挖掘了大量有关汉剧的史料,这些史料在前人的研究中还未被重视,本文尚属首次使用。不难看到,因视角的转移,郑维维博士在其专著中的确有一系列新见解和新探讨,这种探讨在总体方法和写作取向上是叙事的而非分析的,是描述的而非说理的。如何描写历史?无论史学如何演变,“故事”始终是历史的中心线索,而“描述”或“描写”,即讲故事的能力则是历史研究者最基本的技艺和看家本领。著者将民国时期汉剧的命运、艺人的浮沉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徐徐展开,文义清晰地再现了历史的全幅式场景,使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接近。显然,这是本书在风格上的又一新追求。总而言之,筚路蓝缕,著者认真研读新文化史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资料深入细致地展开讨论,终于有所收获,《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之写成至少有下列几点意义:其一,在书写对象上,关怀穷人以及默默无闻者的生活、感情以及行为,而非大人物或有权者,还原弱势的下层社会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场景;其二,在方法上,分析与叙述并重,利用叙事技巧说故事,将历史之“实”带向文学之“虚”的路途上;其三,扩大史料范围,重视其中人事情节赖以重建的人们行动所自来的文化;其四,描述一个艺人,或一次演剧,或是一件戏剧性的事件,其目的是要于过去的社会或文化有所启示。学术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独到的学术眼光,郑维维博士在其专著中已循此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学术研究道路上她还会走得更远。参考文献:[1][英]彼得・伯克著,蔡玉辉译.什么是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刘志琴.青史有待垦天荒──试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崛起[J].史学理论研究,1999(1).[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4).
关键词:感谢,礼貌,文化差异
一、引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母语的交际双方往往会根据各自母语文化中的语言礼貌准则对交际的各方面进行诠释、理解(Gumperz andCook-Gumperz,1982)。论文写作,文化差异。当非英语母语者用英语和英语母语者交流时,文化差异的语用负迁移可能会引起对非母语者整个品质、形象错误的判断(Kotani,2002)。感谢语使用不当或应该使用时没有使用,会被视为无礼表现,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表达感谢要讲究策略。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汉英感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索,以帮助减少或避免我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感谢时的语用失误。
二、英文中感谢的表达方式
1.Thank you的使用范围
英文化中,thank you/thanks到处适用,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如商店、饭店、车站、机场等。因为自动、客套、机械的thank you/thanks(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感谢除外),作为一种礼节,多数时候是表示一种认可:对服务的认可,对会话结束的认可等。Thank you的社会作用在于承认或认可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了好处,即便是很小的好处:如售票员递票给乘客,银行职员从柜台上递钱给顾客,侍者为顾客端来一杯咖啡等。并把英语中感谢的最基本形式Thank you/thanks的主要作用概括如下:(Thank you/thanks是最基本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增补和加强,以显得更礼貌,如:“Thank you very muchindeed”,“Thanks ever so”)
ⅰ承认得到好处;
ⅱ递给自己东西,认可得到好处;
ⅲ提前表达感谢(如服务,主动提供,许诺等);
ⅳ不再需要某人或某人的服务;
ⅴ接受会话结束的标志(特别是电话中);
ⅵ会话结束(e.g.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
ⅶ接受主动提供;
ⅷ寒暄(如:作为对“how are you”的回答,“fine,thanks”除了寒暄,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功能,仅仅是让问话的人感觉舒服而已。
ⅸ结合不同的音调,可以表示懊恼,讥讽,挖苦和唐突无礼(e.g.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Okamoto & Robinson,1997);
消极请求。如:“Thank you for notsmoking”——请求听话者不要抽烟。论文写作,文化差异。
(根据Aijmer(1996)整理)
Thank you/thanks在会话序列中出现的地方不同,作用也不同,如:Thank you 作为会话标志,表示服务的各个阶段。在餐馆里或售票处,我们可以常常听见以下的对话(Coulmas,1981):
(情景:售票员递来车票)
Conductor:Thank you.(递票时)
Passenger:Thank you.(接过票时)
Conductor:Thank you.(结束对话)
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通过自然观察、书面/口头问卷和角色模仿等方式,从英语母语者和母语主要为汉语、朝鲜语、日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正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他们在美国的平均时间为两年)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英语水平很高的非英语母语者在受惠程度很高的情景下,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方式来充分、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不仅表现在语用语言方面,也表现在社会语用方面。其研究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通常只认识到表达感谢的普遍性,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中的重大差异。
三、汉英感谢的差异
1.理解差异
汉语的感谢语多用于确实受人之惠时,少了西方文化中的客套,多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因此,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性行业,按照我们自己的社会文化礼貌准则,对方纯属工作范围内履行职责,没有必要说谢谢。我国偏重于集体主义文化,家庭成员、至亲好友被视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collon &Scollon,2001:145),“自己人”互相帮助,理所当然,如果道谢,反而见外了。
英语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时,差异在于对谁说thank you,何时说thank you,何地说thank you。论文写作,文化差异。受惠可分为两类:实体(如礼物,服务)和非实体(如祝福,赞扬,提供,建议等)。影响感谢最重要的因素是受惠的类型,同时双方的关系,受惠的程度。施惠者在时间、金钱、精力等方面的付出,场所 (work or at home)会相互作用。如施惠方作为朋友借给了受惠方500美元,英语母语者觉得“You’re a lifesaver.Thanks.I’llnever forget it.You really can’t imagine what this means to me” 恰当、充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但是,如果施惠方和受惠方的社会地位相差大,表达反而简短。
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会把礼物放在一边,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以免显得贪婪,看重礼物而冷落送礼者;而一般西方文化的礼仪是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并致谢。在某些情况下,受惠程度很高时,除了当面感谢,事后再打一个电话或写封短信,才合乎礼节。
2. 英语感谢表达差异
英语母语者表达感谢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和创新。我们处在一个外语环境,同英语母语者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表达方式,也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误。
譬如单词cheers和 ta 。非正式场合,随处可以听见 cheers 和 ta。举杯时常用的cheers可以用来表达感谢,也可以作为对感谢的回答。论文写作,文化差异。Ta用于感谢和道别,有good-bye的意思。如:
A:I’ll I’ll give her enough.
B:yes.
A:ta ta love.
又如:
A:The grapes please.
B.Seventy P.
A.Thanks very much.Ta verymuch.
B.Four twenty two.
A.Thanks.
B.Thank you.
A.Thanks.Thanks a lot.
从这个例句中,我们知道两点:a) ta 用来表示感谢或道别;b) thank you/thanks既可以用来感谢,也可以用来作为对感谢语的回答,表示一种认可。
4.感谢的音调
当需要表达真诚的感谢时,发自内心、不虚假的感激,相信英语母语者是能体会的。非母语者在用英语表达真挚谢意时,其音调缺乏母语者表达感激之情时的热情和真诚。可能因为是非母语表达,他们正忙于搜寻合适的词语,而忽略了语音语调。感谢表达说话人的一种认可和感谢的心理状态,少不了恰当的音调。
A:Don’t say anything dumb in your interview.
B:Well,thanksa lot.It’s nice to know you have confidence in me.
这里的thank you,结合音调,言外之意应该是懊恼或气愤。
四、结束语
会用英语说 thank you/thanks,并不表示我们已掌握英语里感谢的礼貌准则,能恰当、得体地加以运用。论文写作,文化差异。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感谢从理解、表达都有很大的差异,跨文化中的交际双方都应对此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当我们用英语表达感谢时,交际对方倾向于用英语文化中的准则对我们的言语行为进行评断。论文写作,文化差异。充分利用影视资料,让学生从中学习、体会和掌握言语行为的正确使用,是减少语用失误,增强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Aijmer,K.Conversational Routines inEnglish [M].Longman,London.1996.
[2]Brown,P.& Levinson,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7.
[3]Coulmas,F.‘Poison to your soul’:thanks and apologiescontrastively viewed [A].In:Coulmas,F.(Ed.),Conversational Routine.Mouton,The Hague,1981.69-91.
[4]Gumperz,J.J.,& Cook-Gumperz,J.Introduction:language and the communicationof social identity[A].In J.J.Gumperz (Ed.),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1982:1-2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Hinkel,E.Pragmatics of interaction:expressing thanks in a secondlanguage [J].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1994,5(1):73-91.
[6]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论文关键词:文化;德育;影响机制
德育教育与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以“文”化人,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是实施德育的源泉;而德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文化的发展模式、活动规律以及所包含的价值观,必然会对德育产生根本性的深层次影响。肩负着育人重任的学校德育,其运作过程是一种文化和道德的传递与创新的过程。探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文化与德育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化与德育之间的潜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联系,进一步解读德育的本质,从而自觉完成新时期学校德育的育人使命。
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含义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德育教育,应该认识到,德育充分体现着文化所具有的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德育内容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德育效果的彰显在于文化方法的正确运用。德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伴随着价值和价值追求的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种双向建构过程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
研究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主要是从宏观上更加侧重对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加以把握,也就是说,在对德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及影响方式,更多地关注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形态及其内在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文化对德育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进而认识和把握在文化的影响下德育所产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由此,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可理解为:在文化与德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文化对德育发挥的有规律性的作用,及发挥这种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原理。
简要地说,也就是文化对德育的“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
从关于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第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只能发生在二者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割裂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则难以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第二,这种影响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性的作用体现,重视对这种规律性作用的认识和把握是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关键所在;第三,这种有规律性的作用在其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原理,揭示相应的过程和原理应是认识和把握文化对德育影响机制的重点。
由于文化既存在于德育外部,又存在于德育内部,同时它还起着沟通德育内外部关系的桥梁作用,因此,一般来说,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在我们有关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讨论中,重点是通过考察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过程,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特点,以及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规律。
二、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
文化是德育的“生态圈”。德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其中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系统建构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的。
(一)文化信息的传导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最基本的是信息传导,即社会文化环境与学校文化环境各要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学校文化环境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舆论监督、榜样示范、人际互动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学校文化环境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和育人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道德教育环境,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即围绕培养人、造就人这一根本目标运转,因此,学校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相对集中、明确、深刻和持久,对于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可控性与系统性。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信息、思潮引导、公德规范、社会舆论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其目标是模糊的、多变的,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往往是多元的、分散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抵触、互相冲突的,具有不可控性与非系统性,因此,应正确认识学校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影响的不同特性,在发挥文化信息对德育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增强其可控性和系统性,强化其信息传导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保证文化环境影响的正效应,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文化信息的选择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具有层次性,不同文化环境层次和同一文化环境层次各要素,都会对德育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各自相对的接受主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由于不同接受主体的思想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每一德育主体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的理解与择取也是不同的。由于德育主体对信息的不同选择而导致的对德育的不同影响的过程,形成了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选择影响。
当然,就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德育工作者对来自各方面、各层次的信息,都有一个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过滤、筛选的过程,并有明确的存优去劣的指向性。而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相对缺乏这种明确指向性所决定的过滤与筛选。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信息选择的影响同时具有组织性与非组织性两种特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环境所具有的组织性,并借此增强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指向性,为德育信息的选择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文化信息的重组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与德育的本质联系决定了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影响,其中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具有广泛性、多样性、隐蔽性和弥漫性,使得这种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德育工作者自觉根据其工作目标,运用经过鉴别和选择的来自外部的文化信息,对原有的德育资源进行重组,从而丰富学校德育资源,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工作者自觉对来自社会环境的文化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重组和优化学校德育资源的过程,可视为借助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所进行的德育系统优化。如果说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于学校德育资源的正面影响尚不具有自觉性的话,则基于学校德育本质要求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较充分地体现出文化环境对德育资源重组影响的自觉性。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资源重组的影响具有非自觉性与自觉性两种特性。因此,通过自觉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不断丰富学校德育资源,优化学校德育系统,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并努力使这种影响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方面。
三、文化对德育内部有关要素的影响机制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对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影响才能真正体现。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这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和内容规范,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这里主要从文化对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及德育课程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展开讨论,以引发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一)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
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是指德育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其所依存的文化在德育产生之际对它将要发挥的功能已经预先设定,这种设定体现着文化对德育作用的相应规定,表现为德育对文化的功能要求的适应,并影响着德育的发展形态。就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发展而言,文化作为德育的源泉,其形成无疑先于德育。事实上,正规的学校德育是文化积累和发展到较为规范阶段后才出现的,是随着文化的积累及文明形态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为适应与满足一定社会和阶级所特有的道德文化的需要才出现的,应该说,这也正是德育产生之初的功能,即通过特定文化的传承从而实现其对社会和对个人的作用。因而,学校德育在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社会认定了的文化要求,成为一种制度化了的文化传承方式。
重视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要求我们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社会需要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与个人的发展。
(二)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
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是指文化在德育有选择地吸收文化信息过程中,通过信息整合与信息重组,不断地使自身所蕴含的价值与原有的德育要素相融合,进而使德育价值体系不断得到优化与丰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受到来自文化的制约。和规定,德育的存在必须有着对生活和对生命的文化意义。德育的价值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而是在于引导人们去把握生活的意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从而帮助人去生成有意义的生活,形成内在于人的有道德意义的世界。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对人生活的指导和对生命的丰满正是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所致。然而,在单一文化时代,学校德育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工具性特征,德育完全是按照已有的、被制度化的、外在的社会化标准的文化模式机械地训练人、加工人、塑造人,它不仅完全否定其内在的文化育人的品质,而且完全漠视、抹杀了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主动性及自我建构性。这样,德育在文化的意义上便成为一个“虚概念”,它虽然传承文化,但却不是文化,扮演一种社会主流文化的“传音筒”和“代言人”的角色,这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无自主性、无文化性的根本性症结所在,而缺乏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品质的德育只能是文化灌输式的教育形态。在当前的多元文化时代,不同文化间交叉传播,使传统的一元的封闭的学校德育呈现出较多的开放特征,同时,不同类型的文化变迁使得学校德育开始反思对政治的单纯依附,重视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因此,德育在突出其本性特征即德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价值作用的同时,应更关注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对人的生命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三)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
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是指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德育目标不仅是一个国家统治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规范及其价值的反映。严格说,国家的意志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的目标的内容和性质,同时德育目标反映着文化的实质及其结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定位,价值取向如何,都体现着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尽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德育目标的性质和内容是不相同的,但从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德育不仅具有社会,还具有个体,德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才能,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使人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为此,德育的目标应当定位在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这一基点上。然而,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是社会本位目标至上,往往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与个体本位目标处于对立状态。强调德育目标的社会性要求有着它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的深化和文化对人民生活影响的加深,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价值得以珍视和确认,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变化必然要求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在个人的关系领域发挥作用;必然要求德育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培养;必然要求德育目标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把培养人的社会化人格作为归宿。总之,重视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必须依照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定位,使德育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
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是指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母体,造就了德育课程,决定着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德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规范来源。德育课程属于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社会所积累的优秀道德文化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源泉,抛开文化,德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德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其课程开设是传递、传播和创造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