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量顶岗实训总结

测量顶岗实训总结

时间:2022-06-17 10:31: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测量顶岗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测量顶岗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与路随行

[作者简介]熊文林(1971- ),女,湖北浠水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田文(1966- ),女,湖北孝感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工程;李清(1970-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工程。(湖北 武汉 430079)

[课题项目]本文系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三结合与路随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B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96-02

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标准,要求我们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高职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企业需求,同时也要发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与世界500强中交二航局等企业深度合作,2006年开始开办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二航班”(订单班),经过三年的实践,在总结、分析 “二航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交通公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以任务为引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了“三结合、与路随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学内容与施工任务相结合、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公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在哪里,课堂就流动到哪里。

一、教学内容与施工任务相结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是: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按照公路交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公路建设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目标;将“公路工程项目”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以公路建设任务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按照课程体系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办法。在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分析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的路径,构建出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设计,教育活动设计,明确教学条件,最后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2.重构课程体系。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对照公路桥梁施工岗位职业标准,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3.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库。以公路施工项目为载体,与中铁十一局、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合作,重点建设了“工程测量”等3门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核心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服务。编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情境和单元设计,编制考核评价方案,开发《工程岩土》等3种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等。

二、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

为了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需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通用的基础知识学习为目标,包含第1、第2学期,进行公共领域和职业基础领域课程学习,教学场所主要安排在校内;第二阶段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测量、试验等单项技能培养,包含第3、第4学期,进行职业技术领域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校内学习道路桥梁施工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校外“工地流动学校”安排专项实训;第三阶段以综合技能培养提升为目的,包含第5学期,进行职业拓展领域课程(选修领域课程)学习及职前综合培训,在校内或“校中企”进行;第四阶段以岗位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包含第6学期,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实施顶岗实习。通过“六学期、四阶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采用柔性化管理,做到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更好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三、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相结合

1.建立工地流动学校。针对道路工程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主动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道路建设到哪里,实训基地就建在哪里,课堂就流动到哪里。与中交二航局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进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灵活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为了不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免除学生在路上的来回奔波,建立“工地流动学校”,在施工现场完成部分理论课程的学习。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共同实施现场教学,现场考核。根据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规模与周期、工地分布的远近,重组教学班级,使“工地流动学校”班级人数保持在15~50人之间。规范“工地流动学校”有关教学、师资聘任等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与管理,确保“工地流动学校”的教学质量,将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有效结合。

第2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立项建设的示范性院校之一。近年来,学院按照坚持“三结合”,落实“六到位”,实现“三合一”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贴近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工学结合强校之路。

一、“三结合”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践与创新的前提

1.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和落实上。教学计划是前提,实施过程是根本,就业与社会评价是检验的标志。多年来,学院坚持与企业广泛合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每年修订一次专业教学计划。一是确保“刚性”指标。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而旅游、酒店管理等技能性强的专业实践训练的课时达到了70%左右;每个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二是强化对“软性”指标的监控。加强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推进特色教材建设,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模拟性、虚拟性和生产性。食品加工专业实训基地建有面包、酸奶、果酒生产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模拟钢筋工、模板工等10多个工种的工作全工程,测绘专业实训室拥有30多台目前施工企业使用的先进的测量仪器,有效保证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需要。

2.教师传授与师傅指导相结合。工学结合模式可以说是“师徒制”的迁延与发展。首先,在学校要保证专业教师成为“师傅”,即“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标准是刚性化的,即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80%以上,而途径是多样化的。一是从制度上保证。学院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半年生产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专业教师每年要下基层实践锻炼2周以上,在职称评定中也有具体要求。二是从时间上保证。每年两个假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到对口单位去接受锻炼,仅2007年暑假全院下企业锻炼的教师达到360多人次,累计8300多天。三是从经费上保证。其次,工学结合模式在实习企业首先要保证“师傅”成为专业指导教师。要优先选择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经验,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耐心细致工作作风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使学生学其技、敬其德、效其业、做其人。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企业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短腿”,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学生敬业奉献、刻苦耐劳等精神的缺失均与此有关。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企业文化理念,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奉献和吃苦精神、创新与改革意识、社交与协作共事能力的培养,树立团队精神,缩短学生在就业单位的适应期。

二、“六到位”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运行与实施的必然要求

1.认识到位。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完成实训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等层面上。所以,要求学校领导要把它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来认识;系部业务领导要把它放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认识;学生管理部门要把它放在代表学生、家长、学校多方利益,促进就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企业)要把它放在依靠人才提高效益,依靠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依靠人才实现小康与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形成全员参与、多方互动,齐抓共管,协作共赢的良好格局。

2.计划到位。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要以详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为抓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确保专业培养方案的完成。一般形式有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订单培养等,要结合专业特色选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如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采取的是工学交替的模式;食品加工、工程测量等专业采取的是生产性实训的方式;畜牧兽医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办了“伟嘉班”,经济管理专业开办了“万汇班”、“吉鲁班”等,属于订单培养模式;全院48个高职专业均实施了顶岗实习模式,仅今年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达到2880人,涉及企业600多家,遍布全国19个省(市),学院精心挑选指导教师,认真选择实习单位,严格跟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指导到位。对工学结合的每一个环节,企业要全程参与,学校要跟踪负责,要纳入到学校管理的有效视线范围,学院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师傅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思想素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要逐条落实,确保指导不留空白。

4.任务到位。明确工学结合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任务,按照实训科目,分解内容与要求,做到人人有任务,件件有落实。如学院经贸系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时,采取“统一联系、集中实习”和“自主联系、分散实习”两种形式,把校企合作完成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企业培训、就业等任务带下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考核到位。改革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考核办法,制定工学结合模式指导下的考核新机制,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考核的模式,重构考核框架,重设考核命题,重布考核现场,使学校教育的最后环节富有新意,富有创新,更贴实际。

6.总结到位。认真召开工学结合总结会,从企业、学校、学生、师傅、工种、岗位、专业等不同层面去回顾、反思、总结、提高。谈问题、找缺陷、挖根源、寻对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三合一”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追求的理念与目标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三合一”。即教、学、做的相互融通。学生学有所长,学校教有所得,企业增添活力。

1.学校受益。通过工学结合,学校有效利用了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为我所用,企业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真实的工作氛围,配备了高技能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融入企业文化的真实场景。学校构建了校企合作的网络和共建平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就业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学院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启动了由100多个县和1000多个企业组成的“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使学院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有了新突破,示范建设有了新亮点,人才培养有了新特色。

2.企业得利。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训练、顶岗实习,为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提供了较为低廉的劳动力,缓解了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与信息,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学生欢迎。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实施,提高了技能,缩短了上岗适应期,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奉献精神,锻炼了团队精神与协作共事能力,获得了就业的试岗机会,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学院经贸系三个专业443名学生参加了顶岗实习,有60%以上学生在结束时与企业签定了就业协议。旅游管理专业2007届顶岗实习学生中,有13人实习期间月收入在3000-4000元;21人达到2000-3000元;60%的学生月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四、完善与创新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1.教学计划是蓝本。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创新,从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入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科学合理构建工学结合的实施方案,确保该制度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2.优选教师是前提。按照素质过硬、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原则,选择学校工学结合带队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目前在各学校普遍存在教师课时多、任务重、出不去等问题,一般由学生管理干部带队,这样只能停留在管理学生的层面,缺乏对学生具体实训科目的指导。在企业也存在抽不出高水平指导教师的问题,容易使实践教学环节走过程,走形式。

3.确定基地是软肋。目前,各企业普遍存在不愿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等现象,使学校选点成为困难。大多理由是生产任务重、工作节奏强、安全问题、报酬问题等,根本原因还是对工学结合认识不到位,或者是企业没有尝到甜头。所以,笔者认为:一是要在初期阶段实施有效的行政干预。如澳大利亚政府设有国家局,专门统筹协调教育与企业两个部门。二是要给企业一定的利益引导。如可按接收学生数减免部分税收。三是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如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半工半读制度等。四是实施示范带动。可按专业设立国家工学结合示范基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辐射带动一批示范点建设。

第3篇

关键词:三通三融三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建工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62-02

针对社会需求培养适应建筑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出的客观要求。山东省是建筑业大省,建筑企业数量达到8000多家,从业人员290多万,居全国第三位。作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不断深化“三通三融三证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同时,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打造专业优势和特色。

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变“学科为本位”为“能力为本位”,使毕业生具有从事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多年以来,建工专业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方式,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其中,核心岗位为施工员、质检员,其他岗位为预算员、安全员、资料员、试验员等。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学生应具备的专项核心技能主要涵盖对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认识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工程试验能力、施工管理能力、施工质量的检验能力、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的管理能力等。

(二)课程体系设置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个性化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中,参照上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总结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把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理论和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相融通的课程体系。整合传统的教学内容,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如将建筑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结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等课程整合为六门施工课程,将房屋建筑学课程调整为建筑构造与识图,增加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开设建筑施工图识读、结构施工图识读等整周教学,并在最后一学期开设综合实训,以完成某一工程的识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考虑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搭建公共基础平台,构筑个性化模块。个性化模块包括主题学习、选修课程、社会实践、创新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式、个性化的主题学习,包括建筑结构形式调研、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调研与分析、论文写作等课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实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指导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选修课程从介绍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延伸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在假期,分别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技术服务”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创新教育结合学生学习兴趣,设立特长生课题,教师课下引导学生参与,或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个案式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整个课程体系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为专业建设与建筑企业人才需求对接创造了条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建工专业探索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开发课程,变传授传统知识为提升职业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推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根据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科特点,确定其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关联课程、学习内容和学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资源、教师任课资质、教学场地和设施要求、考核标准、学习情境设计以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依托施工技术实训场、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工程测量实训场等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以核心专业课程改革为突破点,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融入行业标准和施工和验收规范等,保持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涵盖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课程进程表、考核方案、教学材料等。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构件的受力分析,更要强化识图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融入《砼结构设计规范》、《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等,设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识读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组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模拟图纸会审等环节,在识图的基础上,完成梁板配筋图的绘制、钢筋下料计算及模型的配置,同时,撰写学习论文,考核方式包括笔试、汇报答辩等方面。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综合素质有较大提升。课外根据后续专业课的需要,每学期发放典型建筑的施工图,让学生带任务看图,不断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在课程改革中,体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同、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的目标。

顶岗实习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顶岗实习是培养高职学生与工程实际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促进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顶岗实习的企业有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自主联系学校认可两种方式,参考学生的就业意向,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生在实习前要安排校内指导教师,实习中有企业现场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岗位制定实习计划,加强实习期间的过程控制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学生每天填写实习日志,从进入工地的第一天开始记录,记录每天在企业进行的实际工作和心得体会。(2)学生将每周的实习情况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方式向指导教师汇报。(3)实习中期教师到主要顶岗实习单位走访检查。(4)实习期末要求学生返校接受全面检查并汇报答辩,检查内容有:顶岗实习情况鉴定、实习日志、实结。实习结束校企双方对学生综合评价,发放工作经历证书,实习企业优先录用顶岗学生。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体现了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融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还可根据职业发展的方向,考取施工员、预算员、测量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生毕业可取得“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教师执教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通三融三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提供了可能性,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是连接学生与企业的中间人,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企业工作实践能力显现出特殊的重要性,是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高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开放、综合的课程观念,具备开发和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组织领导者转化为课程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企业工作能力需要通过企业工作实践获得。从学校方面讲,要建立专业教师经常化、定期化、制度化的挂职锻炼制度,聘请来自一线工作岗位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带动并促进高职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从个人角度讲,在教学研究和专业技术上要具备不断进取、不断反思、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院建工专业形成了行业影响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专任教师中,有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2人、注册建造师3人、注册造价师5人、注册安全工程师2人、注册咨询工程师1人,一半以上的教师来自企业,具有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职称,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为特色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离不开深度的校企合作和良好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我院建工专业已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但特色专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今后还要紧跟时代和企业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武萍萍,孙世永.高职建工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朝晖.高职课程改革与教师胜任能力构建初探[J].价值工程,2010(11):187.

第4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4-02

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制定的教学计划能否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课程体系如何构建,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如何进一步优化,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1专业建设背景

黑龙江省在《黑龙江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将以建设‘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推进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为服务方向,以建设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和监测地理省情为核心任务,实施地理省情监测示范工程、现代化测绘基准设施建设工程、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数据集建设工程、数字龙江地理空间框架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基础测绘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工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等六大重点建设工程”。未来五年里,省内各测绘单位将急需大批掌握现代测绘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为高职院校的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专业发展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共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订单培养,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强技术服务能力的测绘专业教学团队;联合企业,建设具有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室和“厂中校”式校外实习基地;以跟踪毕业生发展轨迹为重点,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中小型企业技术支持服务与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经过两年时间,将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高、产学结合紧密、具有较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重点专业。

3专业建设内容

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

3.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测量专业技能为目标,根据东北每年5月-10月六个月气候温暖便于室外测量,同时这一季节为施工高峰期,企业对人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的特点,将全部实践教学都安排在这一阶段,将理论教学安排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之间,设计具有寒区测量人才培养特点的“校企共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为第一、二学期,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基本技能学习。在这一阶段,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全真训练,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以“边学边练”的方式完成基本能力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从操作中学到知识,又能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升和创新操作技能。第一阶段的最后2周,安排学生进行认岗实习,通过到现场当见习工人的方式,了解测绘行业工种,熟悉工作环境与设备,对所学专业有较深入的认识,为后面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为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前16周,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单项技能学习。在这一阶段,按照“专业测绘队”真实作业程序、使用真实生产的测绘仪器开展教学,按照“国家测绘技术标准及行业测绘规程”和“测绘质量检验标准”对工程方案设计、项目管理实施、外业观测与数据采集、测绘成果整理、数据处理、技术报告编写及工程放样等各环节进行教学指导和成果验收,开展“生产性”训练。

第三阶段为第四学期后4周与第五学期前8周,学生进入企业完成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在这一阶段,分批安排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参与工程项目,为每10-15名学生聘请一名企业兼职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问题,总结生产经验,参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企业对学生参与生产进行全程记录和考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四阶段为第五学期后12周与第六学期,完成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其中第五学期前12周,在校内分方向学习,开设工程测量、数字测量两个方向,与相应订单企业共同设计方向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同制订考核评价标准。同时与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结合,使学生获取与专业方向相匹配的资格证书,为顶岗实习打下基础;分方向学习完成后,学生在第六学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订单企业,在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学习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提高实践技能,做到学习与岗位锻炼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3.1.2课程体系构建: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设置专业课程、按照教育基本规律组织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平台+专业方向选项”课程体系。根据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将专业分为“工程测量”、“数字测绘”两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1)核心课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入行业、企业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典型生产(作业)任务、真实产品、真实工艺等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资源。按作业过程重构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融入真实的项目、实例、职业规范等,强调“做中教、做中学”,使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和技术前沿。发挥合作企业资源优势,结合行业发展及实际情况,与企业联合开发相应课程资源。

(2)实施“双证融通”机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我院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核心课教学内容与CAD绘图员、工程测量员、数字测绘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融通,为学生毕业时获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保证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到100%。同时鼓励学生考取行业认证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3.2.1深化订单合作:深化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重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企业化管理,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改革实习考核机制,突出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作用,从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人际沟通、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发挥学院设备、师资优势,共同开展员工培训、企业证书认证和横向科研课题,探讨联合开展专科层次成人教育。

3.2.2搭建双师培养平台:建立“双岗人员津贴”政策,统筹考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与专任教师培养,逐步搭建双向兼职、双向服务的合作平台。选派骨干教师担任企业工程师,通过承担实际生产任务、协同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等方式,为双师教师培养创造条件。

3.2.3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室:企业投入设备、学院提供场地共建生产型实训室。参照企业生产环境设计实训室布局、引入企业文化建设实训室文化,为教学过程和贴近生产过程提供条件,为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培养创造氛围。

3.2.4联合开展实训课程:结合“校企共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阶段开设《综合测量实训》,将课堂移至企业一线,派遣专任教师协同完成课程,校企共同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第四阶段,开设《道路施工测量》、《工程概预算》等方向专业课程,聘请测绘局、林业监测规划院工程师校内授课,以兼职教师为主、专任教师为辅完成实习指导。

3.2.5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以企业典型项目、实例为载体,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核心课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建成校企合作优质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测量学[M].3版.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

第5篇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心里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83-02

一、顶岗实习的理论支持和现实作用

2005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使得学生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础建设计划。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切实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一年,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将其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顶岗实习的基地安排在校外某企业或单位,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使学生走出校门,在真实的情景中,掌握岗位的基本技能,领会岗位的社会属性,如职业道德、职业的社会价值等,从而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相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弥补校内实训在功能上的不足。顶岗实习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用它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实习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准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别及常规解决办法

顶岗实习常见的心理归纳起来主要的几种问题:

(一)从众心、依赖、攀比等社会心理类型

1.从众心理:我院顶岗实习的合作单位主要有贵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多达近百家企业,提供给学生广泛的选择余地。但是多数学生会选择比如像中兴通信、台达等大型企业,而对一些中小企业不去多了解。学生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其实,不管企业大小,都有各自的优势,主要要看是否适合自己。但有些同学缺乏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

2.依赖、攀比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不想参加顶岗实习,不愿意投身工作。想永远留在学校和父母亲身边。这样其实对学生的独立能力的锻炼非常不利。学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时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二)自负、自卑等认知心理类型

1.自负心理:自负是个体对自己估价过高,不切合实际,自视清高的心理状态。顶岗实习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多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但是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从而造成顶岗实习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2.自卑心理: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职校毕业生认为自己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或是本科,读职业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职校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职校学生在高薪岗位的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工作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三)悲观、焦虑等情绪心理类型

1.悲观心理:当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转变的差异,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机会,不再去努力,这种心理与工作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2.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是学生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大。当现实的工作条件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近几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社会各种媒体的不断渲染,在客观上加重了职校学生对就业前途的焦虑,社会大氛围对学生思想上造成的压力使学生发生分化,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会出现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等消极现象。

三、顶岗实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帮助学生更新观念,鼓励学生正视自我、树立信心

1.更新观念:职校毕业生既看到我国就业的严峻形势,同时应看到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个社会正常的人才需求应是正金字塔形,基层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中间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上面是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基层和中层的劳动者大都来自职校生,这就为职校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另外,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近年来,各地高薪招聘紧缺技术人才就是一个明证。所以,职校生要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哪怕辛苦一些,薪酬少一点,条件差一点,地方远一点也在所不惜。要有先站稳脚跟,充实和打造自己,再展翅飞翔,谋划未来的战略目光。

2.正视自我、树立信心:常言道:“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要全面认识自己(能力、特长、习惯、性格和气质类型)、认识专业、认识社会,知足常乐。首先应该客观寻找自身优势。职校毕业生与大学生相比,工作态度比较踏实,动手能力强,对用人单位的薪酬要求不高;与高中生相比,职校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好。其次,要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心理特点,不夸大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实事求是地做出自己的职业定位。第三,树立就业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源泉,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说:“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

(二)重视职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疏导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职业院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从职校毕业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积极开展职校学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职校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职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职校毕业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职校毕业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四、总结

第6篇

【关键词】双主体;厂中校;校中厂;实训基地

数控设备在工业现场应用多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人才逐步成为紧缺人才,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我院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是项目之一。

项目建设总目标是针对天津及滨海新区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在与大连机床集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下,深化“双主体工学交替”的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主导,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集教学实训、企业培训、产品展示、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厂中校,校中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实施教师企业实践、校企互聘,打造专兼结合的市级水平专业教学团队;依据机床行业标准和规范对人才培养过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考核,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做、踏实做、做得好”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三年建设,与机床企业“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发展”,探索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运行机制,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建成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骨干、带动作用的国内一流专业。

建设方案中实训基地建设是重点之一,目前本专业拥有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承担数控设备维修实训。现有高速高精密加工中心1台、数控车床9台、四轴加工中心1台、数控维修实验台6台。其中用专利项目产品充实实验室,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学院拥有生产经营、实训教学、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天津轻模工贸有限公司,该公司不仅承担着本专业的数控加工实训、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数控机床拆装、毕业实践等教学环节,同时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工、特种加工、数控机床调整工的技能鉴定工作,还可面向企业进行在职员工的培训,承揽对外加工的生产任务,并把对外加工与学生实训相结合,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本次建设项目要进行“双主体”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学院内建设“大连机床集团天津服务示范中心”成为“校中厂”, 其功能集数控机床整机展示、装配、调试、维修、营销、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攻关、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售后服务于一体。

在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天津厂内,建设“大连机床天津研发制造基地培训中心”成为“厂中校”,实施企业人员培训、学院在校生的培训,使其成为服务于机床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人员上岗、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的“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示范基地。

1.“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合作,在学院内共同建设“大连机床集团天津服务示范中心”成为“校中厂”, 实现工厂融于学院。包含数控机床产品展示中心、大连机床备品备件中心、数控机床售后服务中心、校内一体化实训中心、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其中在校内一体化实训中心里,新建1个、完善3个一体化实训室。校企共同制定并实施“天津服务示范中心”的校中厂运行管理制度,确定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校企人员互聘与考核管理规定、学生厂校实训管理办法、实训设备的配备与管理、企业用户培训管理规范、备件管理使用规定等等。形成专任教师主动为企业服务、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与教改,校企深度融合的“校中厂”的高效运行新机制。

(1)数控机床产品展示中心

本中心为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由学院提供场地,展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和大连机床的数控机床整机产品。其主要社会功能是展示“双主体工学交替”的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展示大连机床的数控产品、企业文化;及时展示数控机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发展趋势。本中心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承担专业教育、认识实习、学习企业文化等教学任务。本中心既是展示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窗口,也是展示企业文化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窗口。

(2)大连机床备品备件中心

本中心是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地区备品备件中心,提供华北地区售后服务备件支持。本中心是大连机床华北区技术服务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还是教学中认识数控机床零部件的主要实训场所,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课中认识、测量数控机床零部件良好性的教学内容在本中心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和企业运行模式的教育部分内容在本中心进行,对学生了解职业环境,直接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3)数控机床售后服务中心

本中心是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地区售后服务中心,承担华北地区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是大连机床在天津地区重要部门。本专业教师在中心任主要技术职务,承担安装、调试工作;承担大连机床集团天津地区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同时收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维修工作案例,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和课程资源建设的素材;也为保障天津地区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提供高层次技术服务。学生在本中心完成现场调试验收部分教学,加快学生的职业化进程。

(4)数控系统应用中心

本中心是数控系统应用技术(系统连接,调试,维修及维护)的综合实习和实训平台,主要进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及教学新模式探索;本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及研讨;本专业师资培训,以及数控技能鉴定培训;用户技术交流及论坛;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服务;行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与本地区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等。

(5)校内一体化实训中心

在原有三个实训室基础上,购置新设备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强化与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联系,使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使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占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超过70%,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开放和使用效率。校内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见表1。

为保证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对校内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促进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协调发展,依托大连机床集团天津服务示范中心,融专业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直接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实现学生对专业由陌生到熟悉、专业知识由单一到综合、专业能力由初级到高级的培养过程。

2.校外实训基地与内涵建设

在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天津组装厂内,建设“大连机床天津研发制造基地培训中心”成为“厂中校”,在“厂中校”内,完成数控设备装调岗前技能训练。学生在企业环境中,按照企业操作规范,自然地融入了企业文化、职业氛围,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大幅提升。

同时在“厂中校”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人员上岗、继续教育、企业人员和学院在校生的技能培训,使“厂中校”成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示范基地。

此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一直在努力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条件已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起点高、技术含量高、发展时间短。因此,为保证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建立与实施,必须大力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活动,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加强和机床企业的联系和技术合作,在原有4个基础上,再建天津中际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4个校外实习基地,以保证实现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校外主要实训基地见表2所示。

第7篇

【关键词】实践导向 校企合作 联合办学 订单式培养

【基金项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院级重点教研项目“构建高职教育实践导向模式研究”(编号:JYCJZ080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32-02

高职教育是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主要途径。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属于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几年,我们以机电系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突破口,对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 ,将学习过程 、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

一、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校企合作协议要求,巨轮公司每年向我院“预定”毕业生,在毕业生中选择人才,我院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订单为导向确定教学培养目标。双方合作以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为基础,巨轮公司参与制定人才规格、课程计划、质量标准,学院聘请巨轮公司的高管人员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对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审定,对教学改革进行有效指导。在人才培养上,从入学专业教育到课程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双方紧密合作。

1.提高专业定位的准确性

巨轮公司和我院共同制定教学内容,以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侧重培养操作层面的技术应用人才,即能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模具零件加工与设计、模具装配工艺、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修等方面人才,适应岗位需要。

2.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力度

通过校企合作,使我院专业教师经常有机会带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现场参观,从而使任课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了解专业技术发展需求,教学与生产相一致,有效提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极大地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在课程教学上,如《模具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等课程,通过现场参观,让学生加深对模具专业知识的认识,为今后实习、工作打下基础。在实训教学上,如《金工实训》课程,采用教、学、做并进教学方式,由公司师傅配合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金工实训,使学生掌握车、铣、刨、磨、数控加工等工种的实操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加强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如《模具CAD/CAM》、《机械设计》等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和课程设计任务,合理安排,有效指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充分体现“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

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巨轮公司“订单”实施教学,学生是企业定向培养对象,协议书明确规定学院每年为企业培养50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到巨轮公司工作。“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从入学伊始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这样他们的学习针对性和目的性就相当的强,从而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工学结合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1.改革学制,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

作为高职院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它的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和实施教育方针,必须注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在对人才需求调查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本着课程“必需、够用”原则,采用二年制教学模式。模具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企业岗位特点进行整合,根据企业需求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2.强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推行准企业工作制度

在专业建设上,我院积极推行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模式,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教学计划要求,从第四学期第9周开始全部安排到巨轮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任务明确,有计划、有要求、有总结,把学生纳入公司员工管理体制,顶岗生产实习,由我院专业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训内容,确定学习岗位,让学生完成一个专业轮岗工作过程,全面了解专业方知识,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学生适应岗位要求,最终走向工作岗位,实习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评定学生成绩。

3.紧贴企业,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毕业设计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巨轮公司总工程师室、生产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均参与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核。根据巨轮公司对高职高专技术人才的使用意向,毕业设计主要选题集中在模具设计、零件制图及数控加工编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等方面,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工段,尽量做到边学边做,体现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检验学生设计水平,学院专业教师和巨轮公司总工程师室、生产技术部、人力资源部每年均参与毕业设计的答辩,巨轮公司的工程师们将在设计技术、实用性等方面给予一一指导,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让学生体验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改革、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

三、以优势互补为导向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共赢

工学结合促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校企双方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八年来,成绩显著

1.校企合作走新路,联合办学育英才。

(1)学院利用教育资源按巨轮公司对人才的技术需求,以 “订单式”模式培养人才,使企业分享学校教育资源。

(2)巨轮公司参与我院的专业建设,为模具专业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为专业建设实训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通过工学结合实践,促进我院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开展多层次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1)教师互聘互用。联合办学八年来,校企双方在教师互聘上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学院共聘请巨轮公司张世钦、曾旭钊、徐光菊、易兆群4名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巨轮公司聘也聘请我院郑芦笙、林若波、申利凤3名教师作为公司理论培训教师,并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共享。比如2006年暑期期间,我院模具专业教师郑芦笙、林若波、钱德明三位老师为巨轮公司116名员工培训机械及电工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2007年暑假,林若波老师为公司质检部全体员工培训《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2007年、2008年、2009年的金工实训,公司均派出技师指导我院学生的实习情况。每年我院也让专业教师到巨轮公司进入生产一线,提高金工实习实训技能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2)共同制订巨轮奖学、助学制度。为体现企业对模具专业经济困难在校学生的关怀,以学生为本,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我院与巨轮公司共同商定模具专业助学、奖学奖励办法并制度化,对品学兼优学生实行奖励、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助学。办学八年来,已有六届毕业生全部享受巨轮公司提供的助学金,并有43位同学获得了巨轮奖学金,通过奖助学金制度,学生获得了收益,也使校企合作力度得到更大的升华。

(3)顶岗实习与生产、教学相结合。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采用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室搬到工厂”。按教学计划安排,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第四学期还有八周的理论课,为方便学生实习及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实行以厂为校,“把教室搬到工厂”,学生白天顶岗实习,每周一、三、五晚及周六、日上课,不但克服理论教学与实习时间冲突,而且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第九周后全部实行顶岗实习,推行准员工制度,并将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双向同时进行,让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写,教学相长。

模具专业历经八年的办学历程,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为典范,可以说,是校企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晶,是“订单式”培养模式带来的丰硕成果。随着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成长,从学院人才水平评估到创办示范性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直都是学院的一颗璀灿明珠,特别是在巨轮公司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更是学院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一个闪光点,成为学院争创示范性院校的领头羊专业,并于2012年9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重点培育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导向上将会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国家教育委员会文件教职[1998]1号.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文.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国发[1991]55号.

[4]杨金土,孟广平等.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5]王浒. 跨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园林专业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来源: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J40:园林专业“一体两翼三结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前言

园林专业是生态、植物、建筑、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发展起来的复合性学科,高职园林专业培养服务园林工程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被列为高职示范性院校国家级建设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为陕西乃至西北园林事业输出了大量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已经走出规模发展的阶段,逐步进入内涵式发展,即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专业的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将“一体两翼三结合”的实践教学建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打破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教学模块体系为主体开展技能培养

1.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模块,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

根据“突出实用、服务当地、满足需求”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夯实基础、拓宽就业口径为导向,探索形成 “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教育教学、企业经营和学生培养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一线进行调研,组织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与学科专家进行园林生产建设过程分析,提出行业就业岗位,列出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需技能,进行课程开发。通过研究确定了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四大职业岗位: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园林规划设计岗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岗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参照国家执业资格和行业工种设置,确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四项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毕业生要求适应职业岗位群,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将四项岗位技能作为实践教学一级模块,细化出实践教学二级模块,再分解二级模块列出单项技能训练,制定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有递进性,整体有系统性。以目标倒推法进行课程开发,整合项目课程,形成知识、技能和素质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三段式实践教学

初期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园林植物识别、园林制图、材料识别等单项技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认识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结合园林艺术课程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园林有深切全面的认识。近些年专业开发了昆明园林线、江南私家园林线、北京皇家园林线、岭南园林线四条线路,让学生以艺术欣赏的眼光认识园林专业的建设成果和涉及范围,明确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习欲望和热情。教师从专业分析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增强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中期开展课程模块综合训练,培养专业核心技能。园林专业的课程综合训练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园林规划设计综合实训、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综合实训模块。通过设置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的生产任务,开创工学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以任务驱动、小模块向大模块推进、项目轮训为模式的实战训练,使学生体验了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整体连贯的工作过程。

毕业前通过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是在三年级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主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全面有效的检验方式,也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落实具体岗位,参与实际生产,学习企业运作、技术实施、设备运行,领悟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形成全面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在就业时达到技能强、上岗快、留得住、受欢迎。

以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教材建设为两翼,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助推力

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院级项目支持,从师资、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多方面加强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1.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验实训室建设

实验室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场所,主要满足单门课程实验实训需要,培养学生单项实践技能。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已经建成的有园林绘图室、园林手绘室、园林测量仪器室、园林植物标本室、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园林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造价实训室及录播教室,并制定了配套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2)园林工程综合大厅

园林工程综合大厅是使用率较高的园林专业综合实训大厅,其面积大、功能全、设备先进。大厅长30米,宽16米,对外进行专业教学成果展示,接待上级视察指导及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对内主要满足专业多门课程实践教学及部分课程实训。内设假山模型、园路结构模型、地形地貌模型、著名微缩园林建筑结构模型、颐和园沙盘、现代园林景观沙盘、园林喷灌模型等,有立体构成、园林插花实训区,还有园林手绘、园林制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优秀作品展示区。

(3)农林综合实训基地

农林综合实训基地是2005年由中央财政资助建设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面积最大的农林类综合实训基地,占地4万平方米,集生产、实训、培训功能为一体,是陕西省重点实训基地。基地建有全智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苗圃,开展园林花卉、苗木的栽植繁育并对外销售、租赁,将生产与教学有效结合。室外建造了自然式小游园,划分有园林工程材料及施工场地,开展施工放线、微景观施工等。东北角建有一座五开间梁架式二层大厅,底层分为现场教学区、操作实训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园林机械区四个功能区。二层钢制观展台为廊道式,挂有历届学生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展板。基地主要满足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艺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沙盘制作、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机械等课程现场教学及实训操作。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与园林企业联合建立的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先进成熟的工艺流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是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1]结合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园林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园林规划和施工公司的基础上,新增园林绿化苗木生产销售公司、室内花卉租赁养护公司、园林养护管理公司、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等。并进一步拓展地域范围,由陕西扩大至北京、浙江、青岛等地,结合工程项目提供教学参观、暑期学生实践锻炼、毕业生顶岗实习等。

2.实践教学师资及教材建设

通过实施“锻炼、进修、培训、引进”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暑期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积累实践教学案例;专职教师通过申请可到相关大学、企业进行1―2年的脱岗进修,或暑期到德国、香港等国外合作学校和企业进修;引进专业导师到校进行教学手段及方法、心理学等供需课程培训,举办德国、澳大利亚教育教学技术培训。聘请有工作经历的兼职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组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院校同行合作成立教材开发项目小组,紧密结合专业生产实际,完成了国内首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指导教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发展、技能证书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成果更丰硕

1.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共赢

以学院“百县千企”工程为平台,选择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参与园林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团队教师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提供人才支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充分享受到学校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势,为实现真正的人才共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与技能证书相结合,提升双证率

依托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各项技能训练与园林行业特有工种训练相结合,技能考核与岗位工种测试相结合。开展高、中级风景园林施工员、风景园林设计员、花卉园艺师、绿化工等5个工种的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达96%以上。校内开展花卉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微景园施工、手绘表现技法等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及地区举办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也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检验和肯定。

3.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升就业竞争力

园林企业关于毕业生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排在第五位,而更看重毕业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团队、比武、竞标等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实践创新等社会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善于钻研、分析解决等方法能力,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修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相结合才能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更多优秀的园林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第18期,第174-175页。

[2]邱希阳:《高职园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职业教育》2014年第12期,第15-17页。

第9篇

建筑产品在建造过程中有工序复杂、工艺操作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成品一次性投入大、劳动组织及配合复杂等属性,其特殊性使得工民建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载体的选择、实训场所的营造和训练内容的设计始终难以突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就目前中职学校自身条件而言难以实现,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研究进入新课程实施阶段,实训基地配套建设、教学经费投入、校企合作、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运用等深层次的问题突显,特别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和质量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下简称工民建)专业尤为突出。教学改革实践如下:

一、构建校企长期合作的平台

1.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把握项目研究方向

我校在2007年6月成立新一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课改实验项目研究的基础调研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等阶段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例:基础调研阶段对120家进行了企业调研,对9家企业进行了职业活动流程调研,对4家企业进行了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调研,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改专家的充分论证后,得到《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表》,该表是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这次调研取得的系列资料、数据成为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极为重要的依据。

2.建设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开展校本教研

工民建课改研究团队是集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和教育专家三方组成的集体,在课改项目研究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进入新课程实施阶段,又陆续聘请企业施工技术人员为实训指导教师直接参加教学。企业专家参加教学研讨会、直接进入课堂参加教学、参与教材编写和审定、项目成果校内审定等,项目研究遇到难题时一定要征求企业的意见研讨商定。因此,企业专家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签订合作协议,发挥企业技术优势

校企合作在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学校与企业单位层面的合作,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合作内容,双方责任、义务、权利等,如与田华建筑集团签订全方位合作协议,与北京通凯达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教学载体“小型框架建筑物施工”合作协议;二是学校与企业个人层面的合作(企业了解并支持),通过签订“合作意向书”明确合作内容,双方责任、义务、权利等,如与多家企业技术人员签订项目整体研究、编写教材案例、施工操作指导、教材审定等不同内容的意向书,充分发挥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优势。

二、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项目的整体研究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典型职业活动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实验项目,以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等九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岗位实务课程和顶岗实习的完整课程体系。以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和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依据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替代了传统的力学与结构、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学科课程,保留了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岗位实务课程。工民建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从企业调研、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等关键环节一直得到怀建集团、田华集团等多家企业及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参与,企业在把握项目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定位、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整合等关键环节作用突出。

2.教学文件制定符合教学规律与职业人才成长规律

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工民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课程标准》、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文件,完成了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共同进行研究,使研究方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教学内容设计贴近企业需求,力求符合教学规律与职业人才成长规律。

3.教学载体选择典型的施工工艺和完整工作过程

载体选择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墙、梁、板、柱等建筑元素,要求载体能够承载《课程标准》需要的训练内容。经过校内课改核心成员、课程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多次研讨论证,结合我校实训基地条件确定了工民建专业《建筑基础施工》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共同载体是: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是一个真实的施工项目,将地基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屋面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分别与相应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砌体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普通装饰装修施工》等专业核心课程相对应。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项目的设计包涵了梁、板、柱、剪力墙和楼梯等建筑构件,同时融进砌体结构的条形基础和砌块隔墙等更多的“建筑元素”。学生在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通过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完整项目,完成接受任务、施工准备、项目组织、工种操作、施工管理、质量检测、安全保障、竣工验收等完整施工过程的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符合教学要求和企业用人需求

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讲义、项目书、任务单、工作页、学习手册、企业工作手册、考核评价表、音视频素材、案例库和企业相关资料等是教师授课的重要资源,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一定要符合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例如编写讲义:讲义编写框架经企业的专家组审议,讲义中的重要案例大多数由企业技术人员编写或提供素材;任务单、工作页全部来自企业的实际资料;讲义的最终成果须经校内专家组审定。为积累教学实施全过程的视频素材,将重要的教学环节制作成课例进行教学研究,学校与专业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重要教学单元、典型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的完整拍摄,为以后教学积累宝贵资料。

三、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施

目前,完成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还有较大的困难,体现在项目施工组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教师操作技能和施工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我们经验不足,这是新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应用最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按照企业施工要求设计组织教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是解决目前教学难题的有效方法。#p#分页标题#e#

1.共同制定符合生产施工要求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程和内容

按照《课程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一份符合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教学计划对顺利进行教学尤为重要。教学计划明确双方教学时间、教学环节中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师及示范指导教师、教学(施工组织)组织方案、教学设备设施准备、双方相互配合等细节内容。我校在课改实验班建09-1班《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施,在施工放线、挖槽(人工挖槽、机械挖槽)、地梁(支设模板、钢筋绑扎、浇注混凝土)教学实施过程中,双方克服困难,共同遵守教学计划,遇有突发事件需要变更计划时,由双方协商进行调整。

2.共同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校企双方优势互补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我校教师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采取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承担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企业教师侧重过程性知识讲解,进行实操示范、指导训练、质量检查、成果评价等环节教学,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提供墙体砌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操作方法、技能、规范要求等技术支持。学校教师侧重陈述性知识的系统讲解,与实操教师共同组织教学、操作学习、参与指导学生操作、课程总结等内容。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新课程实施,使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成为可能,培养学生技能落到了实处。我校在2009年2月至8月在三年级工民建班进行了“小型传达室砖混结构施工”的改革尝试。邀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教学组织,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这是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3.将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教育植入课堂

新课程实施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环境的营造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教师难以完成,必须是在项目进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点滴积累实现。企业的参与再现了企业文化、工作环境、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配合、工序衔接等内容,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享受劳动成果,体验职业快乐。

四、校企合作共建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基地

1.建设建筑施工实训区,完整实施教学载体

目前国内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大多是建筑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等,技能训练也停留在钢筋工、砌筑工、混凝土工等工种训练。因此,本轮课程改革实验项目研究必须在实训基地功能设计上加以突破,为教学载体实施提供条件保障。在实训区将完成“小型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项目的砌筑工艺、模板工程、脚手架支搭、钢筋下料及加工制做、施工分项工程质量检测等实训项目。学校在校园内,开辟了新的实训场地,作为建09-1教学试点班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专用场地;搭建临时房存放工具设施、材料存放保管区;落实通水、通电、通道路,为教学载体实施创造了必备条件。

2.购置施工必要设备及工具,与企业资源共享

学校在企业的帮助下完成了《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装备标准》,提出了设备及工具等采购清单,利用市财政经费购置了项目施工必备的设备和工具,添置学生劳动保护用品,落实施工及训练消耗性材料资金,满足施工要求。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设施资源和一线生产环境,提供教学载体实施的技术支持,提供大型机具设备(挖槽、模板)的临时使用,资源共享。

3.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体现企业文化

施工现场的环境布局贴近建筑企业工作场景,体现企业文化。将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安全标识、职业规范等内容引入实训区,现场环境布置应贴近建筑企业实际,体现建筑企业文化,明示安全操作流程及相关制度,保证施工操作安全,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习得技能。

五、校企合作保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

1.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工学结合教学环节

课改班在校内时以项目载体为核心进行教学,但是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施工组织、操作训练和管理方法的学习在校内无法模拟,必须依赖企业完成,提供一个连续的实际工程参观教学和学生实践场所对于课改班教学尤为重要。田华集团承诺为建09-1班提供现场教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顶岗实践和知识拓展提供条件。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学生顶岗实践环节,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可能。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实训室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生应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更加突出技能培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训两部分。课内实践教学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熟悉仪器的构造,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步骤,了解测量工作的程序。综合实训是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利用所学的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训练,以巩固课程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内容。综合实训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深入,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方式。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重中之重。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曾说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甚至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重要。”这句话对高职学生同样适用。因此,“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适合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自建筑类专业开办以来专业教师就严重不足。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人数在逐步增加,而教师数量的增加很有限。每名教师都至少身兼两门课程。笔者在讲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同时,还担负着“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学校又没有安排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因此,笔者必须同时承担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工作。有时还需合班上课,这就给实践教学安排带来很大的麻烦。

2.学生数量多,仪器设备少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学生逐年增加,但是测量仪器数量有限,这就出现了两种问题:一是合班上课时,往往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操作一台仪器,学生亲手操作仪器的时间很少,甚至有的学生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根本不能接触到仪器。二是学生人数多,分组也就多,一名教师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指导也就不充分,不能及时、全面地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

3.实践教学课时不足

由于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是“2+1”教学模式,即两年的校内实习(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所有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都在两年内完成,这期间,学生还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资格证书等考试。这就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的课程数较多,各门课程的课时较紧。目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课时为72学时,在这72学时里,既要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也要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与操作练习。尤其是现在新仪器、新技术越来越多,测量课程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如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GPS认识与使用等都必须加入到教学中来,使得测量课时显得更加不足,实践课的课时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因为没有专职实训教师和测量仪器数量的不足,致使教学中不能安排平行课,这也限制了实践课时的增加。

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实训室的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仪器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分组率达到最小化,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动手参与,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

自2009年笔者担任建筑教研室主任以来,针对测量仪器设备较少的情况,几次向院方申请,并详细地阐述论证了购置新仪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取得了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先后购进了J2型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垂准仪等设备。虽然还不足以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但也增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增加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2012年9月,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将正式搬入辽滨新校区。在新校区实训室建设期间,笔者积极参与了210平方米的测量实训室的规划设计。在原有的仪器基础上将增加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垂准仪、水准仪等仪器设备的数量。届时,可使建筑实训教学开出率达到95﹪以上,实训分组率最小化,力争达到每一名学生都能动手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筑测量实训室的建成将极大地增强开展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仪器和利用仪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尽量多创造实地教学或亲自动手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对于测量教学是很重要的。比如,讲解经纬仪的构造和操作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能人手一台仪器,就比看书或挂图形象得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对照练习,相信每名学生都能迅速地掌握该部分内容。又比如,讲解施工放线时,完全可以在操场或空地上给出施工图纸,让学生进行模拟放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

2005年,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建筑专业学生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比例。上不上实践课、上多少实践课完全由任课教师决定。2008年笔者开始讲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时,根据当时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对课程教学计划作了适当修改,明确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必须开设的实践教学内容,如水准仪的认识和操作练习、经纬仪的认识和操作练习等。但是由于实验仪器数量较少以及没有专门的测量实训场所的限制,只安排了不到10课时的实践课,并没有安排综合实训。随着专业发展的需要,经过几次调整,将实践课时比例逐渐增加到24课时。删除了部分陈旧、与工程实际相脱节的理论内容,将这部分课时安排给实践教学内容。确定了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项目:水准仪认识与操作、经纬仪认识与操作、全站仪认识与操作;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距离丈量、高差测量、角度测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了施工放线部分,如抄平、轴线投测等实践操作内容,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2012年9月,搬入辽滨新校区后,有了专门的测量实训室,将继续加大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把综合实训正式纳入到实践教学中来。比如,安排学生做一个实地的建筑物定位与放线,在地面标定出建筑物轴线,设置定位桩。

3.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的测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建筑工程测量”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又缺乏工程经验,有些内容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因此,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1)实物演示教学。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是测量实践教学中一个较好的教学手段。通过对实物的讲解和操作演示,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熟悉仪器的构造,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但是由于仪器数量有限,教学时间也有限,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操作,只能有少数学生参与。因此并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虽然,随着仪器设备的增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也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2)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在实物演示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例视频课件把抽象的课本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建筑工程测量过程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加明确、清晰地了解仪器操作的要求与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自主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了解教学的计划、目标、方法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管理。笔者在一次学习中了解到自主式学习在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后,也大胆地尝试使用了这种方法,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台仪器,指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然后对照仪器参考课本的理论,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专长,使他们取长补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第11篇

论文摘要:分析高职教育改革中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涉及测绘类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科教育改革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改革内容,比较两类高校中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劣势,总结两种教学模式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提出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建议。

我国的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和设计型学生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的成功验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大改革项目的启动,反映出高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质量才是检验办学宗旨和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那么,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细化到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其表现形式为: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转化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撑力和动力。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1]与教学模式相适应,必须具备实现教学目标的各项条件,而且必须要经过“实验”或“实践”环节,在获得“好评”基础上,才能定型且逐步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调整或修订,因此,教学模式是动态的,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教学模式也将日趋现代化,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必然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1]

以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为例,我们分析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教学模式的不同,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拟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研究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对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服务于工、矿类企业单位测绘生产项目的高级技工。围绕就业导向,高职院校在测绘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与产业相结合,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制定相应制度、措施时让企业深度参与,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多方面让行业组织进入,探索出了“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2,3]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等。

总结三年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看到测绘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总体上实行学校与企业两地培养、理论课堂与实践现场结合、教师与企业行业工程师或技术员轮流任导师、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测绘项目中学习测量相关知识;另外打乱常规的学期学习制度,实施灵活的学分制等措施、制度,保证学生的学习就是“零距离的就业”的就业教育。现将其概括如下:

1.校内理论知识学习和阶段真实(或仿真)实训

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测量知识学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地方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完成相应测量项目的设计、施测方法的学习,练习使用不同种类测量仪器并达到要求的熟练程度后,以企业生产项目为依托,在仿真或真实环境中完成不同测量项目的各工序训练。

2.毕业顶岗实习

对于高危环境下的测量工作,设置校内仿真实训场完成实习,在学生熟练程度达到要求后,到签订的合作企业或拟就业单位的相应岗位上由现场人员负责培养,完成顶岗实习。同时学生融入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提前完成学生到员工身份的适应和角色转换,这种直接面向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显然非常利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也会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测绘学科理论、仪器、软件的发展,要求测绘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有一定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测绘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样的培养要求,显然仅靠高校是培养不出来的,这是由卓越计划的特点:[4]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的。

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一定课时的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验教学,最后安排4周或2周左右的课程实习或设计。从一学期20周的教学任务、开设3-4门专业课的实际开课情况来看,每门课程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大多达不到1∶1,教学环节中有限的实践课堂时间势必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培养。 转贴于

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优势是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链,注重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课堂,存在的不足是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老师,较少有企业的参与。

近年来,由于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高校也承担着国家或城市测绘工作的一些任务,学校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使得部分老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一些横向或纵向的科研项目,但是涉及人员较少,另外实实在在的测绘项目并未走向课堂,案例教学也仅限于教师的口述或是电脑屏幕的显示,而不同任课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也制约了学生可以看到仿真型的作业场景,这是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中易被忽略的地方。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与结果分析

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三年期满之后,全社会都看到了企业、学校联合办学的巨大优势和由此带来的双赢结局,也给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国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在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下,本科院校的办学也将走与企业结合、引入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面向企业、适应国际化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办学道路,这与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本科院校较高职院校来说,具备更为丰富的师资资源、科研条件,这些将会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企业的深度参与将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较快转化,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因此,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必须抓住机遇,以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着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厚基础、实践能力强、有创新能力的测绘工程师后备人才。

就测绘类专业毕业生来讲,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差距日渐缩小,随着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功推进,这些获得资助的院校拥有了先进的硬件设备,而计算机、外语、电子图书等配套的教学资源的引进,特别是质量工程建设的成果,使得学生的学习领域已大幅扩展,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现在,国家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将把本科院校学生的能力定位拔高了一个级别,要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到一个专业来讲,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校企合作的经验,完全可以融入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的教学中,而本科院校较好的人文教育资源、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设计大赛、提高表现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各种组织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高职或本科院校测绘专业的毕业生,在工、矿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着关乎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用测量的精确数据为生产和安全提供保障。为缩短学生毕业和就业的过渡期,高校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要求,就必须最终落实到教学模式的变革,用实践验证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因此不论是高职院校推行的“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计划”还是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都需要在现有的较为优秀教学模式基础上继续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张义高.从教学模式角度探讨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问题[D].贵阳:贵州师范学院,2009:6.

[2]靖泉,熊丽华.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67-68.

第12篇

[摘 要]C£程测量》是港口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集“测、算、绘”于一体,具有技术含量高、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基于此特点,尝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

关键词 ]工程测量;教学傲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6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面向现代测绘新技术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 (编号:2012C06)的科研成果。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此带动课程建设、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程测量》是港口工程、道路桥梁、建工等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课程教学随着专业的发展而发展,它具有应用广泛、实践性强、技术革新快、与工程结合紧密等特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他认为“行动(实践)是一切创造性的开始,行动一思想一新价值的产生是创造的基本模式。-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对测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尝试性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做”的环节,把测量仪器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将测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当测量员的过程中学习测量理论,在当测量员的过程中学测量,以便克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的缺憾。

一、具体实施

1.构建任务驱动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我们尝试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测量中水准仪、全站仪、gps等仪器的操作技能,这些技能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用一般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则解决了这个难题。具体做法是:给定一个教学项目,分阶段实施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到实操全面掌握本次项目所设计的专业技能。我们以水准仪的认识使用为例来讲解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在一体化教室里教师提出让学生自己操作仪器去了解仪器的各个零部件、螺旋的作用。第二阶段,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轮流动手操作仪器,通过操作仪器自己去观察、思考、记录。然后分组展开讨论,并推荐代表来回答任务的问题。最后,教师点评各组的答案并作出总结。通过各个零部件的作用,提出各个螺旋的名称和使用方法,教师边操作仪器边进行讲解。第三阶段,学生到实训场地去练习操作仪器。通过提出任务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索,以及讨论、发现、总结,达到首脑并用,做起来,学起来,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

2.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师是任务的提出者,学生则是实践任务的指导者。建立一体化教室,不仅要有多媒体,还要有多套课堂需要的仪器等设备。在课堂教学中,仪器就在学生身边,教师边教边做,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放实验室。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满足学生提升测量能力的目标。可向系里申请开放实验室,在没有课的平日、节假日等向学生的免费借仪器。给学生很充沛的练习时间,既提升了学生的测量水平,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鼓励高年级学生去指导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一些测量经验,且测量速度也较快。还可组织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答疑,或者做现场演示。这样教师的工作相对轻松,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4.以证代考的考核模式。为了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实效,促进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考核环节中尝试“以证代考”,对通过考证的学生视同通过期末考试,给予相应的期末成绩。通过测绘行业特有工种职业鉴定站,对学生进行“工程测量”职业技能鉴定。学生通过理论与实操的考核,可取得相应级别的证书,该证书全国认可。

5.通过竞赛让学生真正做起来。从每次实训任务后的小组竞赛,到每年一次系里的技能竞赛,再到省里市里的技能竞赛,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是高职高专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打破了过去在教学中实践过分依赖于理论的状况,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消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专业认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毕业后融人社会的能力。从学生成绩来看,平均成绩高出往年10分左右,特别是实操能力大大提高。

2.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还应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能力。面对现代快速发展的测绘科学技术,要求教师注重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特别是在实际工程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必须教师先行。为了适应、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得不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这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提高。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每位教师都必须具有“双师”素质,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还没达到要求,应加快对“双师”队伍的培养。通过参加培训,到生产单位进行学习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等形式,加快师资队伍的培养。另外,也可外聘一些生产单位的专家等来充实师资,促进学习提高。

2.教学设备还需完善。一体化教学要有良好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手段同等重要,相辅相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现有的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许多老仪器需要更换淘汰,新的现代化设备不足,需要购置。

3.实训基地还需完善。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训教学的基础和保障,一个固定的校内基地能提供系统的测量实训场所,与生产单位联合组织的校外实训基地能使学生深入工程实践。根据工程测量的连续性,在校园建立了闭合导线、闭合水准路线实训场;水准仪训练场、经纬仪训练场、全站仪训练场、GPS训练场等,提供学生实验和实习。另外,系里还与工程施工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可以到施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再加上校区的搬迁等原因,校内外实训基地都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