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20:1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语语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外汉语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指多媒体汉语教学,如影视教学、电化教学、函授教学、个别教学、自学等。狭义的理解即课堂教学。尽管多媒体教学发展得很快,但目前课堂教学依然占据着中心位置。可以说,设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国内高校,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和构想、教学的原则都要靠课堂教学去落实;各种课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靠课堂教学去达到和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诸项基本技能,从而达到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既然课堂教学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也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外国留学生在基础汉语学习阶段是从零开始的,为培养汉语方面的语言技能,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这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或者说,学生的语言技能,单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学生自己也要勤学苦练。如果在课堂上忽略了这一特点,教师讲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有些教师甚至使用外语讲课,这更是犯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大忌”。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开口,多加练习,直至能够流利运用为止。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留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中国学生不尽相同。留学生的难点往往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或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难点:一方面要精心备课。在备课中对“难点”做出初步预测估计;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发现“难点”。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由学生直接提问或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寻找的方式。例如,一个学生在读课文时念道“马飞,快地跑过来”,那么教师马上就能知道,他不懂“飞快”一词的含义,所以断句断错了。这时教师示范朗读就等于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或者再领读一下,效果会更好。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真正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是顺其自然的,是“教无定法”的,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里简单谈一谈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心理,有的放矢地教学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集体是由几个国家的学生组成的。首先,教师要从总体上了解教学对象所在国家的概况,包括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其次,要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目的、心理特征及其所掌握的汉语程度等。
据笔者统计,外国留学生来华情况有如下几类:
1.外国公司派来的,来自日本、韩国的居多;
2.国家间互派的,以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居多;
3.对中国感兴趣,以后想在中国工作的;
4.所学专业与中国文化有联系的;
5.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的。
因前四种情况来华的留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有学习动力。而“旅游、经商、消遣或者看朋友者”则只想学点儿口语,目的性不强。教师对他们既不能强迫学习,又不能放任自流,应该采取积极引导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抱什么目的而来,只要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师就有义务教好他们,让他们学有所获。他们都是成年人,自尊心都比较强,教师要尽量多引导启发,少批评说教,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还要让学生都有同等的练习机会。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寓教于乐”是中外教育学家总结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学生在愉悦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的。此点对外国留学生尤为重要,多数外国留学生比较看重“自我”,如果他们觉得乏味,就会丧失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可是,在有限的汉语水平制约中,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有人曾提出把“脑筋急转弯”引入到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来,以促进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形象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脑筋急转弯”是作为一种益智类语言游戏出现的。巧妙运用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修辞等语言现象创作的“脑筋急转弯”,能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汉语这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自身具有的美学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脑筋转了一下弯”,尝试着把“脑筋急转弯”这种语言游戏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达到教师“润物细无声”,学生“轻松学汉语”的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把“脑筋急转弯”当作一个“引子”,由它引入所要讲的语言知识点,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汉语语言现象。把它当作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调节剂,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法教学中巧妙运用“脑筋急转弯”,有利于学生理解所要讲的语法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在语法教学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和讲解方法问题上,人们却各持己见。但总的来说,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是应该让学生接触语言事实。正如赵金铭所言:“与其讲语法不如让学生接触有关的语言材料,这也许是掌握语法的最好途径。”的确,课堂语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脑筋”也要尝试着“转弯”,让学生在“转弯”中轻松学语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式教学和随机教学,排除学生学语法的畏惧情绪。教师在讲语法时可以尝试加入“脑筋急转弯”这种引子和调节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教学方法中“脑筋急转弯”的运用:
1.趋向补语的教学
趋向补语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即对汉语趋向补语的掌握和运用问题。如何使学生掌握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正确地理解并加以运用,需要一个很好的“引子”。教师在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举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
(1)——一个人走在独木桥上,当他走到桥中央的时候,抬头一看,前面过来了一只狼,扭头往后一看,身后站着一只老虎。可是这个人却过去了。问:他怎么过去了?
——昏过去了。
这是典型的动趋结构,即“V+复合趋向补语”的用法,并且涉及趋向补语的另一个重要用法,即趋向补语“过去”的引申义。趋向补语“过去”有三个相关意义:单个词的意思是,离开或经过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向另一个地点去;用在动词后的一般用法。如:把球踢过去,把信封翻过去等;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正常的状态,如:病人晕过去了。是利用“过去”的多义双关的第三种用法。我们还可以引申到“过去”的婉辞用法:“死亡”。从而引出一个专题:“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让学生了解一个系统的趋向补语的用法。
2.“比”字句的教学
(2)——为什么青蛙能跳得比树高?
——因为树不会跳。
这两句对话真实信息的语法结构应当是“青蛙跳得比树跳得高”,而非“青蛙跳得比树高”。前一个句子利用语音的歧义,通过省略把一个比较状语从句结构变成了后一个句子中的补语结构。我们用这个“脑筋急转弯”是为了引入“比字句”的结构和用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搞好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师的根本任务,而要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也就是首先要具有搞活课堂气氛的意识。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差异的特殊性等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就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因此,教师备课和课堂操作要在“活”上下工夫。教师通过“脑筋急转弯”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汉语中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做到“乐教”和“善教”,寓教于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脑筋急转弯”,需要教师在充分而合理地运用教学机制的基础上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选材取例上要难度适中。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等级水平、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要考虑他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技能及其所达到的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脑筋急转弯”,内容上也要与他们的生活有联系,这样才能生动有趣。
第二,发“问”要巧。由于“脑筋急转弯”主要由提问和回答两部分构成,目的在于通过问答句来引入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叙述问题和答案的技巧和方式,正确地引导到所要讲的语言点上,做到巧妙而又让学生有所收获。例如,引入趋向补语的方式,例(1)问“他怎么过去了?”要比“他怎么过去的?”更有提示作用。而有时候为了制作“脑筋急转弯”而故意设置的语言障碍要在游戏之后给学生予以纠正,叙述正确而完整的表达方式。
(三)对汉语语法难点讲解过程中语境理论的运用
关于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有人曾提出运用语境理论来进行对汉语语法难点的讲解,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境,即语言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语境即语言本身的环境,指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指使用语言时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使用语言者的身份、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客观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也包括语言的社会环境,如时代、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特点。
目前的语法课教学,仍然偏重于讲解语法学知识,片面、孤立地分析说明一些语法规则、结构等,没有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其实,有些令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语法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1.关于“了”的用法
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及相关的语法书都把“了”分为动态助词“了1”(在动词后)和语气助词“了2”(在句子后),但留学生通常都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句子中“了”在前而有的句子中“了”在后,因为有时候语气助词“了2”也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完成,如:
(3)我买到书了。
(4)我买了一本书。
例(3)中的“书”是特指,交际双方以前谈论过关于这本书的话题,因此,双方有共享预设,说话者强调的是一件事情的完成。例(4)中“一本书”是个新信息,说话者着重说明的是动作的执行。联系语境来说明,比起让学生简单地记住用“了1”与“了2”的语法规则要更为有效。
再比如:
(5)在韩国学习汉语一年了。
(6)开学以前,我想在我们班至少有两个男同学,不料连一个人也没有了。
(7)早上的空气很凉快了。
(8)在西安过了三天了。
上述句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成立的,但联系到学生使用时的实际语言环境,便都成了病句。例(5)的说话人如果在韩国,这个句子没问题,表示已经学了一年汉语,并且还要继续学下去。但是说话人现在已经在中国,因此不能用“了2”,应改为“在韩国学习了一年汉语”。例(6)的说话人希望班里至少有两个男生,但实际上一个也没有,而按照字面解释,好像是说本来至少有两个,后来没有了,因此,也不能用“了2”。例(7)的说话人如果在北京已生活了一段时间,体验到气候的变化,那这个句子是对的,实际上说话人刚来北京,所以也不能用表示变化的“了2”。例(8)句的说话人如果还在西安,句子可以成立,但如果已回到北京,那么也不能用表示继续的“了2”。
留学生在学习“了”的用法时,最大的困惑是不知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目前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与语法书中,通常把句子当作最大的单位,没有扩展到句群、段落,也就没有讲清用“了”与不用“了”的句子交叉使用的情况。
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9)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10)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和三十日,我采访了陈俊华和郝永云夫妇。与郝永云交谈时,他们可爱的小女儿正在床边玩耍。她不时地扭过头来,好奇地睁着大眼瞅着我和她的妈妈。她显然是出生于地震之后。将来,这个天真活泼的小东西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本不会有她。因为,一场震灾险些夺去她父母亲的生命。那会儿,他们刚刚结婚。
(11)星期天上午,阿婆早早地弄好了饭,待一家人吃过饭,收拾完了,阿婆说要带我去外边走走。我们一起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有许多字和画,玻璃柜里还有雕塑和古董。阿婆什么也不看,只在那些字幅前面走来走去。阿婆看不懂字,连标签上的价钱也看不懂。她不停地问我,这幅多少钱,那幅多少钱。那些字都很贵,最便宜的要三百元,最贵的要六百元。阿婆说,想不到真有这么贵的字,一幅字就是好几千斤谷,难怪你爸爸要心疼哩。
上面三个例子都是以句群为单位的。在这些句群中,第一个句子与后面的句子是连贯的,并且后面的句子大多是描写性的。因此,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在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第一个句子是强调事情的发生与完成,所以要用“了”,而描写之后发生的动作时,往往不需再用“了”。在某一个具体语境中,这种交叉情况是一个连续体。
2.关于“是”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肯定,有“的确、实在”义,需重读,不能省略。如:
(12)昨天是冷,一点不假。
(13)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
(14)溥仪的童年是比较开心。
(15)日语和汉语是在很多地方不一样。
(16)写信是不太好。
从语法形式上看,例句(12)(13)与(14)(15)(16)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例句(14)(15)(16)从语法上看没有错。但是,例句(12)(13)的交际双方对于“昨天天气冷”与“他手艺高明”有共识,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子是有前提的,而联系例句(14)(15)(16)的上下文,却没有共享预设,因此,这几句中的“是”都不能用。
运用语境学的理论,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总结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教给留学生正确的汉语语法规则的输入,使留学生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运用汉语语法,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效果。将“脑筋急转弯”这种益智的语言游戏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留学生快速掌握汉语语法。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帮助留学生深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的具体使用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汉语语法脑筋急转弯语境理论
论文摘要:汉语语法一直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感到头痛的一大难题,所以,如何对留学生进行语法教学就成了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课堂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课堂教学中“脑筋急转弯”这一益智游戏与语境理论来探讨对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提倡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未.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2]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
[3]张文元.激发兴趣感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7,(5).
关键词:三个平面 研究内容 理论应用
一、引言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鉴于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在析句方面的弊端,借鉴转换生成语法、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胡裕树、范晓等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个平面①的语法理论。关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来源、形成与发展以及理论价值等可参见邵敬敏(1992)、胡裕树(1994)、高万云(1994)、高顺全(1997)、庄义友(2000)等学者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本文着重考察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研究内容的转变以及三个平面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变化,以探讨该理论的阐释能力及其作为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的发展
1985年,胡裕树、范晓发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以下简称《试论》)一文,正式提出三个平面语法理论;1992年,胡裕树、范晓发表《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有关》)一文,“至此,可以说三个平面的理论已经基本完善”②。1996年,范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以下简称《语法观》),被称为“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第一部专著”;1998年,袁晖、戴耀晶编著的《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出版。这两部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论证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如何运用该理论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实践提供了范例,可以看作是该理论的总结性成果。2003年,范晓、张豫峰等著《语法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三个平面的实质即“多角度、多侧面研究语法”,可以说是三个平面理论的成熟之作。2004年,高顺全编著的《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以下简称《语法研究》)出版,该著作理论上更为系统,句法结构与语用结构相结合更符合逻辑。2005年,为纪念范晓从事语法研究50年,陈昌来主编的《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出版,该书为三个平面理论的专题研究论文集。本文比较分析以上主要著述关于三个平面研究内容的相关论述,以确定该理论在研究内容上的发展变化。
(一)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句法平面的分析就是对句子成分和成分间结构方式的分析以及词语间层次关系的分析。《纲要》认为,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应包括词的句法分类、短语的句法分类、句法成分的分析、语型和句型的归纳。《语法研究》提出,句法平面研究内容包括短语的句法研究和句子的句法研究,句法分析是对句子内层结构的分析。这一提法进一步区分了句法平面和语用平面的研究重点。
(二)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名词性词语的“有定”“无定”、在名词性词语为核心构成的偏正结构中充当定语的词语与后面的名词性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有关》提出与句法相关的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动核结构、动词的“价”、名词“格”、语义指向、歧义、词的语义特征以及语义的选择限制。《语法观》明确提出了“句模”概念。《纲要》详尽论述了动核结构和名核结构,动词和名词的配价分类,动核、动元、状元以及名核、名元、定元的分类,以及语模和句模的归纳。虽然《纲要》的研究内容与之前的论述无太大差异,但却更为系统、具体。
(三)语用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语用平面研究内容有主题和评论、表达重点、焦点、行为类型、口气、增添、变化等。《有关》将《试论》中的“增添”改为“评议”,将“行为类型”改为“语气”,提高了理论的可操作性;并将“变化”改为“句型或句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研究范围;但仍未确定“有定”“无定”“指代”“照应”“预设”“蕴涵”等是否属于语用平面。《纲要》增加了对汉语的时态范畴和句态讨论;明确将“有定”“无定”、篇章连贯和词语的照应、预设和蕴涵纳入语用平面的讨论范围。《语法研究》主张语用结构由句子的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共同构成,内层结构作为整体与外层结构发生联系,分析语用结构可以不考虑内层结构内部的情况,语用成分主要指句子的外层结构成分。
从理论提出到著作出版,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内容趋于系统化、具体化、扩大化,增强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较之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无明显的增删;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具体;语用平面研究内容的变化最为明显,不仅扩充了研究对象,较之前的提法也更具体、更有操作性。但相对短语、句子的研究,三个平面理论对篇章方面的探讨略显不足。
三、理论应用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从提出伊始便受到汉语语法学界的高度重视,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语法理论,更因为它打破了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研究语法的思路。目前,作为方法论,三个平面理论的应用情况如何?本文在“CNKI”以“三个平面”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2004年以后平均每年相关论文近百篇,硕博论文共计600余篇。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词和短语,涉及副词、连词、动词、量词、数词、形容词等,副词的最多;句子方面既有特定句式的研究,也有句类方面的研究以及对汉语特殊句型的研究。但析句仍以单句为主,对复句的研究只有转折复句、多重复句、并列复句、补充复句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对语篇的研究多限于某个词语的语篇分析;对句型的语篇分析也只限于主谓谓语句等。
统计发现,目前,三个平面理论不仅应用于汉语语法领域的研究,还用于描写和解释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或外国语言的对比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及翻译研究等领域的语言现象。其中多运用于汉外对比,与语法研究相同,汉外对比论文的研究对象也以词语居多。其次,三个平面理论也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还有少数几篇论文将三个平面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虽然数量不多,但为三个平面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结语
三个平面理论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作为本体论,其研究内容趋于多印⑾低场⒚魅罚使理论更具操作性。作为方法论,它将静态的句法研究和动态的语义、语用分析结合起来,为语法研究、汉外对比、翻译研究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注释:
①《语法理论纲要》指出用三个平面理论构建的语法学说可以称之为三维语法;但由于“三个平面”的提法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习惯,所以本文仍采用“三个平面”的提法。
②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4.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范晓,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关键词:形合,意合,翻译策略
“就英语与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论文大全,翻译策略。”(Eugene. A. Nida 1982: 16) “就句子的结构而言,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王力,1954)“法治”和“人治”的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区别。(申小龙,1996)
一、国内外对形合意合的研究
早在1936 年王力发表的《中国文法学初探》就谈到了英汉的形合和意合的现象,这是形合、意合首次的提出;随后他又解释了形合、意合,比如:“你死了,我做和尚。”(《红楼梦》)“在西洋语里是一种变态,在中国语里却是一种常态。咱们不能说‘你死了’是‘如果你死了’的省略,因为在平常的语言里不用连词的时候比用连词的时候更多。”但是在书中王力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定式,他只是指出形合和意合复杂的句子之间的条文语义关系的翻译途径。
19 世纪做出卓越贡献的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宏包特,对汉语有过深入的研究。他没有用意合这个词语,但他研究指出:“任何语言的语法,总是一部分是明示的,借助于标记和语法规则显示出来的,另一部分是隐藏着的,是假定不借助标记和语法规则可以设想的”,而“在汉语里,跟隐藏的语法相比,明示的语法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
二、形合意合的哲学文化差异
英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气候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中,这使得英美民族有很强的战胜欲和征服欲。因此,他们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论文大全,翻译策略。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传统哲学,主张把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本质与现象对立起来。16世纪理性主义在欧洲盛行,它强调科学的实验,注重形式论证,同时主张客体分明,因此西方民族在思维形式上具有重个体、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的鲜明特征。英美民族思维模式的特点表现在语言上,就是重形合、讲形式、求结构上的严谨。一般认为,西方的哲学思维总体而言是分析性的,他们习惯于把考察的对象从其所在系统中分离出来,实质原因在于西方哲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系统论传统,它着力探究的是名与实、形式与物质之间形而上的区别,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类概念之间形式逻辑的推理。逻辑范畴观使语句中各成分依约定形态按逻辑等级各处其所,进而要求每一成分自身须具有显著外在特征以昭示它与其他成分的位次关系,从而使英语等西方语言呈现出形合的外在特征。
中国地处较为封闭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外部大自然的压力,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世界看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这就促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汉民族的哲学思维总体而言是综合的,它与中国古典哲学上的“天上、物我皆可合而为一”的整体观相伴而生。中国哲学注重整体观,体现的实质在于对事物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把握,使汉民族在思维运用上呈现长于整合、善于提纲挈领的综合性特征。论文大全,翻译策略。整体思维有整合作用,使我们轻于对句子成分的细微分析,重于对语句的融会贯通,凭着经验和上下文语境去意会和补充语句的整体内容。因此,中国人重视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注重整体,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现代所说的“宏观调控”、“顾全大局”、“构建和谐社会”也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汉民族从总体而言表现出一种重整体、重主体意识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词和句法上就是文、质合一,言、象合一,象、意合一,体、用合一。这一思维模式,反映在汉语这门语言中,就表现在汉语在造句、谋篇上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英语形态突出外显,思维通过形态变化等程式整合才投射为言语形式,过程一般比较复杂,而汉语则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的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素质,采取词语直接对接的组合方式体现为言语形式,直接实现思定于言的特点,意念少受形式的匡驭,呈现出意念主轴的简约性和便捷性。对于这一点,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评论道: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古典汉语具有一种惊人的高雅之美,它抛弃了一切无用的语法关系,只凭语言本身而不必凭借语法形式来充分表达纯粹的思想。他认为汉语的独特长处在于它比任何其他语言都更突出思想内容,将词与词的联系几乎完全建立在思想的序列和概念的相互关系之上。
三、形合意合的美学文化差异
《红楼梦》中对诸多人物体貌、秉性进行描述的语言特征均体现了美学认知层面的问题。
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迎春、探春:第一个肌肤微丰,和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这些语符组合中所蕴涵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美学因子,本身就蕴涵着“可意会,难言传”的人文诗性意趣。这些朦胧模糊的诗性意趣必然要求译者在解码和重构的过程中对个性加以张扬,从而让译者潜意识地体现自身的审美倾向,发挥个人的才情秉赋和语言表现力。然而,基于科学纯理性主义的西方美学恐难以胜任此体认和品鉴的功能和作用。论文大全,翻译策略。
四、翻译策略
汉语中的大量句式都是多个小句并列组合, 很少或者没有相应的连接词来表明小句之间的时间逻辑关系, 汉语中的这种现象就叫“意合”;而英语中,小句之间的连接词是不可或缺的,这种现象就叫“形合”。针对这种翻译难题,大量使用的翻译技巧是:增译和减译。论文大全,翻译策略。
(1)从形合语到意合语 (增译)
①为了语法上的需要
an elephant 一头大象a pen 一支钢笔
②为了意义上的需要
Long-stemmed models ankled through thelobby.
身材修长的模特袅袅婷婷地从厅中走过。论文大全,翻译策略。 (增补副词)
③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The sky is clear blue nowthe sun has flung diamonds down on the meadows and banks and woods.
此时已是万里蓝天,太阳把颗颗光彩夺目的钻石洒向草原,洒向河岸,洒向树林。(增补形容词和重复动词)
(2) 从意合语到形合语 (减译)
① 从语法角度进行减省
As it is late, let us go tobed! 不早啦,睡吧! (省略连词as和祈使结构let us)
② 从修饰角度进行减省
有些词语在英语里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汉语中却并非如此,翻译时如保留下来往往使译文显得累赘啰嗦。要使译文表达简洁通畅,有些词语必须省去或精简。例如:
To learn is not easymatter and to apply what one has learned iseven harder.学习不容易,应用更不容易。
五、结论
英汉互译时,无论从综合型的形合语向分析形的意合语转换,还是从分析形的意合语向综合型的形合语转换,根据需要,译文有时可以同时以形合和意合的语言来进行处理:
If you don’t let me go, I’ll miss the train.
你不让我走,我会误了火车。(意合)
如果你不让我走,我就会误火车的。(形合)
参考文献:
[1]Nida, E.A. Translating Meaning[M]. San Dimas,
Californi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
关键词:离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 教学建议
一、引言
离合词的概念是1957年由陆志韦提出的,他认为“合起来是一个词,在同形式的结构里两段分开了就是两个词。”关于离合词的定性问题,以往学者们有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离合词是词,有学者认为离合词是短语或词组,有学者认为离合词处于中间状态。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较早提出离合词问题的是李清华(1983),她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离合词,认为该类语法单位具有动词基本特征。在目前较为常见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部分将离合词一类标记为“V”动词,如《发展汉语》,也就是认为离合词是属于词。部分教材对离合词的词性并未进行标注,如《汉语教程》。虽然对外汉语教材将离合词标记为动词,如“跳舞”“见面”“游泳”“唱歌”,但离合词本身的语法特点及结构方式又有别与一般的汉语动词,因此给留学生的离合词习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汉语动词后直接出现动量词“一下”,如“思考一下”,而离合词在与动量词等语法结构结合时表现出了离析性,如“跳一下舞”“见过一次面”“唱着歌”等。这些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离合词的难点之一。
二、对外汉语考试大纲及教材中的离合词
留学生《汉语水平HSK考试大纲》(含《汉语水平等级与语法大纲》)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离合词以动宾式为例,据刘兰杰(2011)统计共有235个,其中HSK甲级词汇,例如“散步、发烧、照相、留念”等共19个,乙级词汇,例如“鼓掌、道歉、结婚、干杯、打针”等共40个,丙级词汇,例如“打架、加油、摄影、拐弯”等共43个,丁级词汇,例如“化妆、签字、吹牛、旷课”等共133个。《汉语国际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2010年版)中所收录的离合词为482个,据赵翊华(2015)统计其中初级一级词汇如“招手、照相、考试、跳舞、洗澡、下课”等共73个,中级二级词汇如“打折、点名、倒车、拍照、跑步、做客”等共121个,高级三级词汇如“曝光、登陆、倒霉、结果、着火、眨眼”等共207个,附录高级词汇如“熬夜、避暑、摔跤、求婚、打盹儿”等共81个,分别占各级所收录词汇总量的3.25%、3.77%、4.96%、5.63%。教材方面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汉语教程》一、二、三册教材为例,据林丹丹(2008)统计教材中出现的动宾式离合词共158例,其中甲级22个、乙级27个、丙级20个、丁级20个、其它69个,联合式离合词共9例,其中甲级7个、其它1个,动补式离合词共1例为丙级,连动式离合词共2例,其中甲级1个丙级1个,其它类共5例,其中甲级1个、乙级2个、其它5个,教材中对离合词的词性并未进行注明。
三、留学生离合词的习得情况
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离合词时常会出现偏误,对于偏误的类型魏淑梅(2007)将之归纳为“1.成分插入(如动态助词、补语等)时产生的偏误,2.离合词重叠时产生的偏误,3.离合词带宾语时产生的偏误”。周荔(2009)将之归纳为“1.宾语错位,2.定语错位,3.状语错位,4.补语错位,5.词性错位”。高思欣(2002)将之归纳为“1.插入的偏误,2.重叠的偏误,3.倒装的偏误,4.脱落的偏误,5.词性偏误”。孟亚利(2009)将之归纳为“1.插入定语的偏误,2.插入补语的偏误,3.插入动态助词产生的偏误,4.离合词带宾语时产生的偏误,5.离合词重叠时产生的偏误,6.离合词中间插入‘的’时产生的偏误”。王瑞敏(2005)将之归纳为“1.应该‘离’而没有‘离’,2.‘离’了,但插入成分处理不完善,3.其他形式的偏误(即重叠与倒装形式)”。萧频、李慧(2006)针对印度尼西亚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的偏误情况将偏误类型归纳为“误把离合词用为不能分用的复合词与误把不能分用的复合词用为离合词”两类,且前者比例远高出后者。我们认为留学生尤其是初级阶段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时较易于出现的偏误类型为“插入偏误”“重叠偏误”以及“带宾偏误”。例如:
(1)*我们见面过。(我们见过面。)
(2)*我们一起来照相照相。(我们一起来照照相。)
(3)*我已经道歉她了。(我已经跟她道歉了。)
致使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魏淑梅(2007)认为是“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目的语语法规则的过渡泛化,教材因素”。高思欣(2002)认为是“语际干扰,语内干扰,文化干扰,学习策略干扰,讲解不足”。王瑞敏(2005)认为是“离合词本体研究不够充分,教材对离合词的处理较为模糊,离合词的教学安排上存在难度,留学生使用离合词过度泛化”。我们认为造成留学生习得离合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可以从离合词的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处理、留学生主体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离合词的本体研究上一些问题还尚存争议,这势必会给离合词在教学方面的标准确立带来一定的阻碍;其次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离合词的讲解不够系统化也是致使偏误产生的一个原因;再次对外汉语教材中对离合词这类词语的标注较为模糊,有的不标,有的标记为动词,对留学生的习得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最后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极易受母语干扰产生负迁移。
四、留学生汉语离合词教学建议
林丹丹(2008)曾指出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针对性强的理论指导,2.对离合词重视不够、教学安排不完善,3.对离合词关涉的语法点认识不到位,4.对离合词的语用功能强调不够,5.学习者母语对离合词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因此对留学生的汉语离合词教学来讲,首先应该加强本体理论知识的指导,而这种理论指导应该是简化但又行之有效的,真正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的留学生制定较为完整系统化的教学安排,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对教学对象的国别化、汉语水平进行评估并筛选确定。除此以外,在教材编写方面能够对离合词给予较为详细的词性标注以及用法示例,让学生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汉语离合词在用法上的特点及与其它词类在用法上的不同。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QJY13516013]。)
⒖嘉南祝
[1]李清华.谈离合词的特点和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3).
[2]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林丹丹.离合词的特点和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刘兰杰.HSK《大纲》里的离合词[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高思欣.留学生汉语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孟亚利.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离合词偏误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王瑞敏.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的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8]魏淑梅.汉语动宾式离合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萧频,李慧.印尼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3).
[10]赵翊华.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离合词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关键词】安徽方言;金寨话;“”
官话是安徽的主要方言,包括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金寨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信蚌片,差异比较明显,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体现。金寨方言区内,不同地方还有很大差异,因而有“隔山不同音,十里两重天”的说法。这可能与金寨处于大别山区,以前交通不便,无论是与外界还是与本地区的人之间的交流较少有很大关系。
金寨西部(南溪、斑竹园)应属于湘方言区,语音上与其他方言相比差异很大,基本听不懂;东部及南部(青山、天堂寨)属于江淮方言区;北部(双河、江店)属于中原方言区。
一、在金寨方言中,“”作为一个语气词,可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末尾
(一)用在陈述句末尾,“”相当于“呢”
例如:(1)她 在 菜园 种菜 。(她在菜园里种菜呢。)
她―正在―菜园(里)―种菜―呢。
(2)昨个晚上熬夜 写论文,这暂子 他 还在 睡觉 。(他昨晚熬夜写论文,以至于这个时候还在睡觉呢。)
昨天晚上―熬夜―写论文,这个时候―他―还在―睡觉―呢。
(3)恩 不知道 么?他 昨个 就 走了 。(他昨天就走了啊!你不知道吗?)
你(难道)―不知道―吗?他―昨天―就―走了―呢!
(二)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也是相当于“呢”
例如:(4)俺们 去 哪场子 玩 ?(我们去什么地方玩呢?)
我们―去―哪里―玩―呢?
(5)怎么 就 恩一个人 在家,老爸?(爸爸去哪儿了?/爸爸干什么去了?)
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在家,爸爸呢?
(6)我滴 钢笔 ?(我的钢笔去哪儿了?)
我的―钢笔―呢?
(三)用于感叹句末尾,“”相当于“啊”、“呀”
例如:(7)我滴个乖!恩 是 讲子玩滴 吧?(我的天啊!你是说着玩的吧?)
我的天啊! 你―是―说着玩的―吧?
(8)这衣裳 俏巴 !(这衣服真好看/漂亮啊!)
这件衣服―(真)漂亮―啊!
(9)我 才不是 嫩么 小气滴人 !(我不是小气的人啊!)
我―才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啊!
(四)用于祈使句末尾,相当于“啊”、“吧”
例如:(10)拜 绷着个脸,笑一个 !(不要绷着脸,笑一个吧!)
不要―绷着脸, 笑一个―吧!
(11)卖大馍!热滴!(大街上会有北方人推个车卖大馍,边走边喊:“卖大馍啊!大馍热乎着呢!”)
卖大馍啊!(大馍)热乎着呢!
(12)把 恩滴 论文 给我 瞅瞅!(把你的论文给我看看吧!)
把―你的―论文―给我―看看吧!
二、“可”+句末语气词“”(其实这个也可以放在“”用于疑问句中的情况下面此处将其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它与“可”字连用)
例如:(13)你 可 吃饭 ?(你吃饭了吗?)
你―有没有―吃饭―吗?
(14)过节 恩 可 回家 ?(过节你回家了吗?)
过节―你―有没有―回家―吗?
(15)衣裳 可 洗干净 ?(衣服洗干净了吗?)
衣服―有没有―洗干净―吗?
(16)电话 可 打通 ?(电话打通了吗?)
电话―有没有―打通―吗?
(17)恩 可 想好 ?(你有没有想好?/你想好了吗?)
你―有没有―想好―吗?
参考文献
[1]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熙.语法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3]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4]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02).
论文摘要:“全面认同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申小龙在汉语语法研究别重视“意合”,也就是特别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而对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持否定态度,基本排斥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对现代汉语的形式的分析。但是,由于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以形式为依据。因此在高一虹的《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差异与理解》这本书中,中小龙的专著的英文译本受到了奈达先生的激烈抨击。虽然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语言进行研究,但是我们并不能排斥语言的形式在研究语言的个性与共性的时候,我们更是需要结合语言的具体形式。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研究更深入。
近年在国内兴起的“中国文化语言学”主要分为三大流派:‘双向交际文化语言学派”、“社会交际语言学派”、“全面认同文化语言学派”。这三个学派在观点上有一定的差异,有的甚至是对立的。例如“双向交际文化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游汝杰认为应该从生物、物理、信息、人文这几个方面来研究语言的性质。虽然“人文”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得从生物、物理、信息这几个方面找寻客观依据。而“全面认同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申小龙的观点则恰恰相反,他在汉语语法研究别重视“意合”,也就是特别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而对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持否定态度,基本排斥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对现代汉语的形式的分析。
由于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以形式为依据,因此在高一虹的《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差异与理解》这本书中,申小龙的专著的英文译本受到了奈达先生的激烈抨击。
一、形式、社会和心理
“系统语言学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不重视语言的心理基础;转换生成语法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不过问语言与社会的紧密关系。”尽管如此,两者都是以对语言的形式进行分析为基础。而申小龙则更加重视从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去研究语言,基本抛弃“形式”的研究。因此引起了冲突。
例如这段话:
“这种以逻辑事理显示语法结构和脉络的意合方法和以人的主观感觉来体验认同语言组织的“神摄,,方法,都说明汉语语法是一种需要人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语法,而不是像西方形态语言的语法那样可以对之进行客观、冷静的形式标记分析的语法。汉语的这种主体性强、人的因素突出的特点,我们称之为汉语的人文性。”
奈达先生的评价是:
“什么是逻辑事理的‘脉络’?无法让人理解。”
奈达先生无法理解逻辑事理的“脉络”,这是因为这个“脉络”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无法从形式上进行分析,所以让人感觉无从着手。在西方语言发展史上,马泰修斯证实并发展了法国古典学者亨利·维尔(Henri Weil)于1844年完成的《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的词序比较》的启发,发现了句子中的三种成分:主位、过渡、述位。并且,他认为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所谈论的对象”,“是已知信息,至少是在特定情境中十分明显的信息。”述位是“话语的核心,是说话人对主位要讲的话,或与主位有关的话。"如果说主位、过渡与述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脉络”。那么不同的人对这种“脉络”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韩礼德在分析成人话语中的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时,也采用了“主位”和,’述位”这两组概念。但是认为主位所表述的是已知信息,述位主要表述新信息,有时也可以表述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组合。 例如:"the cat pleased me","the cat”就是主位,表示已知信息;"pleased me”就是述位,表示新的信息。又如:"the house was built协Stevens","the house”是主位,表示已知信息;"was built”是主位,也表示已知信息;"by Stevens"是述位,表示新的信息。既然同样的“脉络”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那渊}难给“脉络”定下定义,从而也难以以“脉络”为标准对语言进行研究。
二、个别与普遍的关系也不能支持排斥研究语盲形式
申小龙反对照搬美国结构主义的方式来分析汉语语法,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的语言都具有各自的特性,最直观的不同就在发音跟书写上。但是语言同样也具有普遍性,例如“爱”这个词几乎在所有的语言里都有对应的翻译。因此,如果仅仅只强调个性,只从语言的特性进行研究,那对语言的分析渊}可能是不全面的。
例如这段话:
“这样照搬西方语言学来作汉语的形式分析,其结果就是貌合神离,也就是我们语法学所说的汉语语法之貌(形式),不合于汉语语法之神(意义)。”
奈达先生的评价是:
“有必要明确“离于什么”。“不合于汉语语法之神(意义)’,很令人费解,原文无疑也同样费解。”
论文关键词:形合,意合,翻译策略
1.引言
英语、汉语两种语言分属印欧和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就英语与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Eugene. A. Nida 1982:16)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句中各意群,成分之间都用适当连接词(connectives)组成复句,形式上比较严谨,缺乏弹性;汉语则重意合(parataxis),即更多地依靠语序直接组合复句,由于其句子成分用逻辑意义贯穿起来,结构灵活、简洁,不会引起误解。翻译中应该如何处理形合、意合现象?本文拟就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及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翻译策略作一探析。
2.国内外对形合意合的研究
早在1936年王力发表的《中国文法学初探》就谈到了英、汉语的形合和意合的现象,这是形合、意合首次的提出;随后他又解释了形合、意合,比如:“你死了,我做和尚。”(《红楼梦》)“在西洋语里是一种变态,在中国语里却是一种常态。咱们不能说‘你死了’是‘如果你死了’的省略,因为在平常的语言里不用连词的时候比用连词的时候更多。”但是在书中王力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定式,他只是指出形合和意合复杂的句子之间的条文语义关系的翻译途径。
19世纪做出卓越贡献的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宏包特,对汉语有过深入的研究。他没有用意合这个词语,但他研究指出:“任何语言的语法,总是一部分是明示的,借助于标记和语法规则显示出来的,另一部分是隐藏着的,是假定不借助标记和语法规则可以设想的”,而“在汉语里,跟隐藏的语法相比,明示的语法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
3.形合意合的哲学文化差异
英、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气候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中,这使得英美民族有很强的战胜欲和征服欲。因此,他们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传统哲学,主张把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本质与现象对立起来。16世纪理性主义在欧洲盛行,它强调科学的实验,注重形式论证,同时主张客体分明,因此,西方民族在思维形式上具有重个体、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的鲜明特征。英、美民族思维模式的特点表现在语言上,就是重形合、讲形式、求结构上的严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般认为,西方的哲学思维总体而言是分析性的,他们习惯于把考察的对象从其所在系统中分离出来,实质原因在于西方哲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系统论传统,它着力探究的是名与实、形式与物质之间形而上学的区别,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类概念之间形式逻辑的推理。逻辑范畴观使语句中各成分依约定形态按逻辑等级各处其所,进而要求每一成分自身须具有显著外在特征以昭示它与其他成分的位次关系,从而使英语等西方语言呈现出形合的外在特征。
中国地处较为封闭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外部大自然的压力,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世界看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这就促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汉民族的哲学思维总体而言是综合的,它与中国古典哲学上的“天上、物我皆可合二为一”的整体观相伴而生。中国哲学注重整体观,体现的实质在于对事物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把握,使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呈现长于整合、善于提纲挈领的综合性特征。整体思维有整合作用,使我们轻于对句子成分的细微分析,重于对语句的融会贯通,凭着经验和上下文语境去意会和补充语句的整体内容。因此,中国人重视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注重整体,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现代所说的“宏观调控”、“顾全大局”、“构建和谐社会”也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汉民族从总体而言表现出一种重整体、重主体意识的思维模式,体现在词和句法上就是文、质合一,言、象合一,象、意合一,体、用合一。这一思维模式,反映在汉语这门语言中,就表现在汉语在造句、谋篇上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英语形态突出外显,思维通过形态变化等程式整合才投射为言语形式,过程一般比较复杂,而汉语则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的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素质,采取词语直接对接的组合方式体现为言语形式,直接实现思定于言的特点,意念少受形式的匡驭,呈现出意念主轴的简约性和便捷性。对于这一点,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评论道: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古典汉语具有一种惊人的高雅之美,它抛弃了一切无用的语法关系,只凭语言本身而不必凭借语法形式来充分表达纯粹的思想。他认为汉语的独特长处在于它比任何其他语言都更突出思想内容,将词与词的联系几乎完全建立在思想的序列和概念的相互关系之上。
4.形合意合的美学文化差异
古诗词所蕴涵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美学因子,本身就蕴涵着“可意会,难言传”的人文诗性意趣。这些朦胧模糊的诗性意趣必然要求译者在解码和重构的过程中对个性加以张扬,从而让译者潜意识地体现自身的审美倾向,发挥个人的才情秉赋和语言表现力。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凡事都讲求内敛、含蓄。含蓄美,已然成为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译者如何去体味,如何在翻译中再现原诗的含蓄美是一大难题。例如: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一:Autumn
Crows hanging over rugged old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over a spark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home.(翁显良)
译文二:Tune: 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m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 )
译文三:Sky- clear Sand(Tien- ching sha)
Autumn Thought
Withered vines, old trees,crows at dusk;
A small bridge, flowingwater, a few houses;
An ancient road, a lean horsein the west wind;
The evening sun sinking inthe west,
A heart broken traveler stillat world’s end.(Sherwin S. S. Fu)
译文一(翁显良译)采用散文释义方法,与英国的Arthur Waley相似,属于表意派(神似派)。该译文表达更清晰,译文的基调和关键词更自然,更贴近散文体。所以该译文的读者接受度很高。译文三几乎完全保留了原文本的形式,而且基本表达了译本的意义,但该译文并未显出明显的优势,译文读者对该译文的理解上的接受度远远落后于另外两个译文。
5.翻译策略
汉语中的大量句式都是多个小句并列组合,很少或者没有相应的连接词来表明小句之间的时间、逻辑关系,汉语中的这种现象就叫“意合”;而英语中,小句之间的连接词是不可或缺的,这种现象就叫“形合”。针对这种翻译难题,大量使用的翻译技巧是:增译和减译。
(1)从形合语到意合语(增译)
①为了语法上的需要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译时就得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加合适的量词。例如:
an elephant 一头大象a pen 一支钢笔
②为了意义上的需要
英译汉有时必要增加合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功能相当于形容词的名词)或副词,使译文意思清楚无误。例如:
? Long-stemmed models ankled through thelobby.
身材修长的模特袅袅婷婷地从厅中走过。(增补副词)
? French managers are Napoleonic and theirmanagement style is imperial.
法国经理人是拿破仑式的人物,有着帝王式的管理风格。(增补名词)
③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为了使译文优美自如,活泼生动或是得到强调,有时需要增补适当的描述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副词等)、语气助词,或是使用叠词和四字词组,或是重复某些词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例如:
? The sky is clear blue now the sun has flungdiamonds down on the meadows and banks and woods.
此时已是万里蓝天,太阳把颗颗光彩夺目的钻石洒向草原,洒向河岸,洒向树林。(增补形容词和重复动词)
? “In such cases a woman has not often much beauty tothink of.”
“这样看来,一个女人家并没有多少时候好想到自己的美貌喽。”(增补语气助词)
(2)从意合语到形合语(减译)
英语重形合、连词较多,而汉语重意合、连接词较少。因此,英译汉时可在不损害准确传达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将冠词、连接词、介词、代词等略去,使译文通畅。
①从语法角度进行减省
? As it is late, let us go to bed! 不早啦,睡吧!(省略连词as和祈使结构let us)
? We have more water than earth on this globe. 在地球上,水比陆地占的面积大。(省略代词)
②从修饰角度进行减省
有些词语在英语里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汉语中却并非如此,翻译时如保留下来往往使译文显得累赘啰嗦。要使译文表达简洁通畅,有些词语必须省去或精简。例如:
? To learn is not easy matter and to apply whatone has learned is even harder. 学习不容易,应用更不容易。
? The hardest part of any big projectis to begin. 任何一个大的项目最艰难的是起步。
6.结论
虽然英、汉语存在原则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是绝对的。相反,不论形合还是意合都是组句构篇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语中也有意合,同样的,汉语中也有形合。这只是一个量的问题,而非质的问题。此外,同一语言中的不同文体,形合、意合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文学作品中的显性连接词比口语中出现得更为频繁。形合、意合的语言现象较为复杂,有待于我们以后做出更深刻,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Nida, E.A. Translating Meaning[M]. San Dimas, California: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
[2]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1994.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论纲[M].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汉语颜色词 研究现状 词性 标准
颜色词是现代汉语中颇具特色的一类词,词汇量非常丰富。近来,虽然对颜色词的研究者甚众,但涉及词性问题的并不多。
一、现代汉语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一)颜色词的文化研究
较早从文化角度对颜色词进行研究的有:徐朝华的《析“青”作为颜色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南开学报1988年第6期),杨星荧的《色彩词和色彩描写》(广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5期)。
最近研究者甚众,具体有辛亚宁的《从“这个歌星很白”看颜色词的对外汉语教学》(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4月),顾海芳的《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分析——关于对青、白、赤、黑的说解》(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吴戈的《汉语颜色词语构、语义文化简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8卷第l期),李春玲的《汉语中红色词族的文化蕴含及其成因》(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安俊丽的《黄色彩对汉语词汇的文化影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5期),陈良煜的《历代尚色心态的变异与汉语构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于逢春的《论汉语颜色词的人文性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吴开秀的《谈汉语颜色词的语义功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2期),黄芳的《颜色词黑与白的文化涵义》(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3期),刘群的《颜色词红黑白的联想意义及其反义关系》(襄樊学院学报第4期2003年7月),田伏礼的《颜色词与文化》(丹东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总第80期)。
(二)颜色词的词汇研究
对颜色词从词汇角度进行研究的既有专著也有单篇论文,较早的有:伍铁平的《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张清常的《汉语的颜色词大纲》(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3)),张旺熹的《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3)),姚小平的《基本颜色词理论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l)),符淮青的《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上)》(语文研究1988年第3期)、《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下)》(语文研究1989年第l期),从个案入手,专章阐述了对“红”色词群的认识;刘云泉勾勒出了“汉语基本颜色词的发展”框架,刘钧杰的《颜色词的构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2));梅家驹的《同义词林》、章银泉的《色彩描写词典》等则侧重于对颜色词语料的整理、归类。
近来,又有黄友、陈波的《“彩色”的语义指向及与其他颜色词的语义关系——由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例引发的思考》(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曹有鹏的《词义的模糊性初探》(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l期),叶军的《关于建设现代汉语颜色词属性库的构想》(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6月)、《浅论现代汉语基本色彩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3)),李红印的《汉语色彩范畴的表达方式》(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潘峰的《谈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范畴》(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7月),李红印的《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5月第2期)和《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1日第1版),潘峰的《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超常组合》(《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三)颜色词的修辞研究
早期陈望道、陈原在其著作中有所论述,后阮显志有《颜色词及其修辞作用》(《语言学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近来,有衣玉敏《“黑”的“颜”外之意》(修辞学习2003年第6期),[韩]金福年《不同性别表达者选用汉语颜色词的差异》(修辞学习2004年第1期),周延云《汉语色彩词的言语义初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李孝国《说“乌龙”》(语言新观察2002年第8期)。
(四)颜色词考释
从汉语史角度进行探讨的有:宋金兰《“黑”名源考》(汉字文化2004年第1期),潘峰《时期汉语颜色词汇的特征》(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月),吴东平《古汉语颜色词当议》(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9月),[法]麦里筱《汉语颜色类词的产生》(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4期总第61期),孙丽艳《浅谈汉语中“黄色”一词的古今词义变迁》(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年第12期),陈建初《试论汉语颜色词(赤义类)的同源分化》(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3期总第40期)。
(五)颜色词的语法研究
对颜色词语法方面的研究多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如: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王洪君《“逆序定中”辨析》(汉语学习1999年第2期),李燕《汉语基本颜色词之认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3月),陈家旭、秦蕾《汉语基本颜色的范畴化及隐喻化认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高永奇《现代汉语基木颜色词组合情况考察》(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l月第l期),王依平的硕士论文《现代汉语颜色词的认知研究》(黑龙江大学,2010年4月)。
可见,关于颜色词文化研究、词汇研究的较多,涉及词性问题的除了李红印《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5月第2期)是词汇学研究外,语法学方面的研究未见。
二、颜色词的词性问题
(一)现代汉语的基本颜色词,是“指使用频率较高、由一个语素成词、表示确切色彩的词语。如单音节词语:红、橙、黄、绿、青、蓝、紫、棕、黑、白、灰、粉。”[1]又“‘红、黄、白、黑、绿、蓝、紫、灰’等8个稳定而能产的基本颜色词。我们把这8个基本颜色词称为‘辨色词’”。[2]
(二)颜色词词性问题
李红印认为:“‘红、黄、黑、白’等颜色词词性标注和释义之间的纠葛源于其自身性质未被准确认识。从色彩认知角度看,‘红、黄、黑、白’等颜色词是汉民族辨色阶段的产物,它们首先是分辨、指称某类色彩,随后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开始更多地用于表达某一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属性。因此,‘红、黄、黑、白’这类颜色词实际上是‘身兼二职’,一方面分辨、指称某类色彩,另一方面表示事物的色彩属性,如‘红’原本是分辨、指称红这种色彩(例:这种红不好看),后又表示事物的红的属性(例:红花;红裙子)。前者就是所谓名词性用法,后者就是所谓形容词用法。”
实际上,关于词性问题,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3]早有论述:
1.划分词类的根据
“实际上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是行不通的。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红’是形容词,而‘红色’是名词。……因此给汉语的词分类不能根据形态,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
“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的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举例来说,形容词的功能有:
a.前加‘很’。
b.后加‘的’。
c.后加‘了’。
d.作谓语。
e.作定语。
很明显,凭借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把它跟别的词类区别开来。举例来说,名词不具备a,c,d几项,动词不具备a,e等项,同时,名词、动词的语法功能里也有一些是形容词所没有的。我们给汉语的词分类,根据的就是这些功能上的异同。我们划分词类的时候,却只能根据功能,不能根据意义。”(37-38页)“兼类问题跟我们如何分析词义有关系。……当我们把A、B两类词分开的时候,可以允许有一部分词兼属A、B两类。”(38-39页)
2.名词的语法特点:“(1)可以受数量词修饰,……(2)不受副词修饰。”(41页)
3.“数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名词。”(51页)
4.“我们用来划分动词和形容词的标准有以下两项:
(1)前边能不能加‘很’;
(2)后边能不能带宾语。
根据这样的划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形容词和动词分别定义为:
(1)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
(2)凡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动词。(55页)
5.“我们把副词定义为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192页)
6.“状语是谓词性成分的修饰语。”(151页)
7.“谓词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同时也能作主语和宾语。”(40页)“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55页)
上述是熙先生的主要论述,他认为汉语的基本颜色词是形容词。这里能基本解决颜色词词性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在确定划分词类的根据时,朱先生有前后矛盾之处:“我们划分词类的时候,却只能根据功能,不能根据意义。”(37-38页)“兼类问题跟我们如何分析词义有关系。……当我们把A、B两类词分开的时候,可以允许有一部分词兼属A、B两类。”(38-39页)既然“不能根据意义”,也就不能有所谓兼类问题。
2.在确定词性时,使用了循环定义。名词的语法特点:“(1)可以受数量词修饰,……(2)不受副词修饰”(41页),“数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名词”。(51页)
3.词性标准封闭,对一些现象不能解释。例:这种红不好看。按朱先生的标准,此例中‘红’是名词。又如:引起批评的原因主要是电视剧的内容“太下流太黄色”。(《北京晚报》2001年1月17日)同样,这里“黄色”则成了形容词。
因此,为了较好地解决颜色词词性问题,我们认为谭景春的观点和做法是可取的:“上文建立的三条原则虽然能够解决词类转变中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可能解决词类转变中的所有问题。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开放式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再补充新的原则。”[4]
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词语的词义和功能不可能一成不变。划分词类的依据和确定词性的标准也应该具有开放性。
注释:
[1]高永奇:《现代汉语基木颜色词组合情况考察》,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
[2]李红印:《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2期。
[3]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192页。
【关键词】《马氏文通》;虚字;研究;述评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认为实字有事理可解,虚字无事理可解,并且将虚字分为介字、连字和助字。历来对《文通》的虚字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虚字的研究以及总结归纳上,陈月明的《虚字学说》发表使语言学领域对《文通》的虚字研究达到一个顶峰。本文主要集中概述《文通》出版以来对虚字研究的一些代表性观点,间或表明笔者的看法。
一、关于《文通》虚字的借鉴问题
马建忠在创作《文通》的时候主要借鉴了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对拉丁语等印欧语系的借鉴,然而,由于拉丁语没有类似汉语的虚字,在印欧语系中没有多少现存的可模仿的处理方法,简单的“模仿”二字无法解释《文通》的虚字学说。可以说《文通》中的虚字学说是马建忠的独创的部分,具有许多创意和独到的见解。
赵君、王灵芝的《从看的助字》认为,助字是《文通》中没有西方语法为依傍的“华文所独”,并且文章以《论语》中的助字用例为基本语料对《文通》的助词进行研究,发现马建忠对助词的分类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也有分类不当的地方,如“传信”、“传疑”远不能概括助词的语气意义。
代玲的《马氏文通与助词辨略》认为《助词辨略》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虚词的专著,对《马氏文通》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但她同时也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她提出,《助词辨略》很简单地解说,而《文通》的解说比较详细而具体。大体上,《文通》在对实字和虚字的分类上,在对虚字的解说上都是先定义后分类甚至举例说明。
常俊之的《试论对的影响》认为《虚字说》的虚词理论及阐释方法对《文通》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二者都反对“缘词生训”的阐释方法,同受文气论影响,并指出《文通》之所以会接受《虚字说》虚词理论的重要原因是“皆为蒙童所作”。
姚权贵的《从助词看先秦汉语语气词系统》通过《文通》的助词研究成果查看先秦汉语的语气词系统,最后参借学界已有陈国,初步探得先秦汉语语气词包括:单纯语气词32个以及符合语气词62个。
笔者认为,《文通》在借鉴西方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成就,虽说虚字理论基本上借鉴不了拉丁语等印欧语系的理论方法,但是在创作过程是都会或多或少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其对《助词辨略》写作形式上的吸收、对《虚字说》创作背景上的类似本无可厚非,但是单纯认为《文通》借鉴一两部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是不妥的说法。《文通》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借鉴了前人的成果,再用《文通》来反看古代助字的研究方法仍然值得商榷。
二、关于《文通》的连字问题
连字在语法系统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类别,它和介字、动字等都有所关联,在句子中也较难区分。马建忠在《文通》中将连字分为提起、乘转、转捩和推拓四类,依据为,连字是“用以提乘推转字句”的虚字。提起连字是指用以劈头提起的连字,“本无定字,而塾师往往以‘夫’、‘今’、‘且’、‘盖’四字,为提起发端之辞”;承接连字是指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字,“而”、“则”两个字最为常见;转捩连字是指“反上文而转申一义”的连字,“然”字最为常用;推拓连字是“推开上下文而展拓他意”的连字,有“虽”、“纵”等。
邵霭吉的《的“其余连字”问题》主要探讨的是《文通》中的“其余连字”的问题,“其余连字”有“用以较量者”和“用以递进者”两小类,它在《文通》中归为“推拓连字”的次类。他认为,语法学家因为发现“其余连字”跟“推拓连字”有本质区别,所以将“其余连字”归为“推拓连字”的次类,但是他在文中提到“其余连字”应该是“推拓连字”之外的两小类连字并做了两种推测,一是“其余连字”跟“推拓连字”平级,同是“推展连字”的次类,二是“其余连字”是同其它连字分类一样,属于“连字”的此类。笔者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文通》虚字连字开始时说明的连字第四类是“推展连字”,但在描写时却写为“推拓连字”并加上“其余连字”,说明马建忠在创作《文通》时可能因为未分清而导致归类模糊。
毛志刚的《的承接连字及相关问题》中提出“承接连字”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文通》在研究汉语词类连接功能、词类区分标志、符合虚词研究、汉语语法化等问题对现代语法研究的启示,如在研究时需要注意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观点,如汉语词类区分的标志,如语法化研究的推动等等。笔者认为,历时和共时相结合是可以借鉴的,对语法化研究的进行目前语法界也取得一些进展,这一部分将在第四部分介绍,但是对汉语词类区分的标志这一问题在语法学界已有众多探讨,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略显老套。
王彦珺《的连词分类分析》认为《文通》对连词的四种分类方法与现在通行的连词类别有些不同,文章从连词的分类目的、标准、渊源等方面论证这个观点。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本身就有差别,现代汉语的一组连词基本上只代表一种逻辑语义关系,古代汉语则不同,如“而”字可以作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顺承连词、递进连词、假设连词。
曾娜《论中论连字界说的几个问题》从《文通》连字判断标准、连字的分类和连字假借三个方面指出《文通》自相矛盾的问题。连字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上下文之间“提乘推转”,联结的是“字句”,这和介字有纠葛,介字联结实字,而连字可以联结字句,这样看来,《文通》中连字的判断标准有模糊之处。连字的分类问题上,马建忠以承接、转捩、推拓概括复杂的上下文语义关系显得粗略、笼统,未能具体落实各字的语法意义。连字假借的问题上,假借是马建忠模仿西方语法时遇到困难时的变通方法,马建忠认为连字假借“繁不悉载”,所谓连字假借包括实字虚化的连字和把句读间起关联作用的状字、代字,这之间都有相互关联的部分。
笔者认为,四类连字虽然简陋,但是对指导集字成句有着积极意义,连字造成的种种混乱与《文通》借鉴对汉语虚字研究不合适的西方语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它在对各连字的语法意义的描述却是十分详尽的,在连字假借问题上的实词虚化的列举方法对现代汉语研究语法化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关于《文通》的实字虚化
《马氏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语法学著作,提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理论,尤其是在解释虚字的时候提出了实字虚化的问题。实字虚化是指汉语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有实字向虚字转换的过程。实字虚化(即语法化)也是现代语法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各语法学家在对普通话及各方言的考察中逐步印证着实字虚化这一语法演变事实。
刘永耕的《对实字虚化的研究》中认为马氏为了更好地描写“难释”的虚字语法意义而对一批虚字的来源和烟花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全面系统的自觉的考察,积累了实字虚化的大量实例。他认为《文通》中关于实词虚化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连字的假借,二是一批“各抱其本解而为助”的助字,三是一批句式发的来源。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刘永耕指出《文通》实字虚化研究对古汉语虚字教学的意义,同时也对20世纪的汉语语法史研究有着极大启示。
杨柳婷《从看“或”的语法化》主要从具体的虚字演变来展开讨论,《文通》中对具体虚字的解释是很明确的,但是其语法化的历程并没有太清楚地展示。“或”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其使用范围颇广,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词性问题也一直争议颇多。针对《马氏文通》中提及的“或”字的用例,杨柳婷主要梳理了其语法化过程,视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或”的词性发展历程及原因。她认为“或”的语法化过程是由代词到时间副词到语气副词再到连词。
侯月明的《从看“最”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介绍具体虚字的演变过程。文章从《文通》中所提供的关于“最”的用法及其用例作为切入点,从语义的变化、词性的变化以及句法功能的变化三个方面探讨“最”的语法化过程,同时从句法位置、语义的转变以及认知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促成“最”的语法化原因。他认为,“最”是由动词“积聚”转化为名词最后变为副词“程度高”的意义。
侯月明在2011年发表了《论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兼论连字的虚化问题》。在该文中,侯月明主要谈论了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认为马建忠在论述虚字用法的同时也追溯其来源,出现类似于现代语法化的研究,这种朴素的语法化意识在《文通》连字章中体现得十分充分,主要表现在马建忠从句法位置,词义虚化两个角度对实字虚化的过程进行阐述。文章主要选取了“盖、夫、既、又、至、及、然、使”八个典型的连字辅以证明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马建忠对这些虚词溯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句法位置和词义虚化这两条主线,不仅仅在连字部分,在助字、介字部分也有语法化的表现,但是这部分作者并没有讨论。
【参考文献】
[1]赵君、王灵芝.从《论语》看《马氏文通》的助字[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6(4).
[2]代玲.马氏文通与助词辨略[J].安徽文学,2009(8).
[3]常俊之.试论《虚字说》对《马氏文通》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姚权贵.从《马氏文通》助词看先秦汉语语气词系统[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2).
[5]邵霭吉.《马氏文通》的“其余连字”问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2).
[6]毛志刚.《马氏文通》的承接连字及相关问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
[7]王彦珺.《马氏文通》的连词分类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35.
[8]曾娜.论《马氏文通》中论连字界说的几个问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1).
[9]刘永耕.《马氏文通》对实字虚化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30.
[10]杨柳婷.从《马氏文通》看“或”的语法化[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11]侯月明.从《马氏文通》看“最”的语法化过程[J].科教文汇,2007(10).
[12]侯月明.论马建忠的语法化意识——兼论连字的虚化问题[J].求索,2011(2).
[13]陈月明.《马氏文通》的虚字学说——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11(4).
[论文内容摘要] 持续体标记的形成,是一个动词进行系列语法化的过程。本文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重点考察了汉语南北方言表持续体标记的本字和南北差异的成因,认为造成持续体标记南北不同的原因是:动词“到”虚化作动词趋向补语的时间(两汉)早于动词“着”虚化作动词趋向补语的时间(魏晋南北朝),因此体标记“到”早于“着”产生,而南方方言代表了较早的汉语方言层次。
一、引言
体标记又叫做“动词词尾”“态标记”“状态补语”“动态助词”,是动词补语的一种,附在动词后面,用于表达动作的状态、情貌。罗自群在《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中的方言地图显示,在北方方言里,表示动作的持续或进行主要用体标记“着”表示,而长江以南(本文统称江南,下同)方言动词的持续貌和进行貌主要用“到”和“起”表示,其中“起”主要集中在西南官话和湘语区,不如“到”分布广泛。
二、江南方言持续体标记“到”类的分布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各分卷的材料和已发表的论文表明,用“到”类字作持续体标记的方言区域主要在长江以南,普遍分布在吴语、湘语、赣语、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区的多数方言点,闽语、粤语、客语区也有分布。长江以北的部分四川、重庆方言也有表持续的“到”,一般认为是明清时期的湖广移民传去的,是受长江以南的方言影响造成的。主要用字有“到[tau0]”“倒[tau0]”“哒[ta0]”“得[te0]”“底[ti0]”“的[ti0]”“老[lau0]”“牢[lau0]”等。这些持续体标大多数可以同时用作完成体标记,本文只论述它们表持续的用法。例如:
(1)江西南昌话:坐到[tau0]吃比站到吃好些。
(2)湖北武汉话:他先找了老张,跟倒[tau0]又找了小李/他站倒说
(3)四川成都话:莫得活路做,只好在屋头耍倒[tau上声]/他说倒说倒就哭起来了
(4)贵州贵阳话:好好听倒[tau上声]/围倒他要糖吃/讲倒讲倒的笑起来了/顺倒
(5)安徽宿松话:椅到[tau上声],不要动。
(6)湖南华容话:手抓倒[tau上声]绳子!/你顺倒这条路走
(7)浏阳话:钱留倒[tau0]搞么哩?留倒讨婆娘/桌上放倒一本书
(8)临武土话:含到[tau上声]眼泪/坐到咬好,还是椅到咬好
(9)沅陵乡话:他牵倒[tao0]那条牛/望倒吾笑/坐倒[tau0]食比竖到食好
(10)广西柳州话:张老师上到[tau上声]课,你等一下/想到想到自己都好笑/按到他讲的去办
李蓝认为西南官话贵州话表持续的“倒”的本字是“到”。根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各卷的描述,在“到”读成“倒”的地区,方言轻声都不明显,口语中词后缀常是重音或中音,调查者将“倒”多记作53或54调值,实际上,上述地区后缀“倒”发音短暂模糊,相当于普通话的轻声。在普通话里,动词后的结果补语“到”就是读轻声的(如“我今天收到了一封信”)。另外,在古代汉语中,“倒”是“到”的通假字,“到”记作并读成“倒”不足为奇。
除“到”外,江南表持续的体标记还有“哒[ta]、得/的[te]、底[ti]、老[lau]、牢[lau]”等。如:
(11)湖南长沙话:你跟我徛哒[ta0]/坐哒看书/治哒治哒就治好哒/照哒咯条路笔直走
(12)辰溪话:我向哒[ta上声]他在/车子上装哒好多萝卜/讲哒讲哒在就困着了
(13)山西武乡话:他点的[te0]灯作饭咧/门口立的一大群人
(14)湖南江永土话:义老大再复记倒[lau阴上]了“好吧”/跪倒
(15)江苏苏州话:对牢[l?覸阳平](对着)
(16)浙江杭州话:对牢[l?蘅阳平]/我扶牢你走/你坐牢不要动(以上例句来自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
上述例句出现的持续体标记,处于“动词+X+处所名词”或“动词+X”结构,表示动作本身持续或由动作所产生结果的持续,本身没有词汇意义。
江蓝生认为“动词+X+处所名词”结构中的X位置上的“得”“的”“底”是介词“著”语法化过程中产生的由舌上音读作舌头音的逆向音变,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结构中的“得”“的”“底”源自介词“到”的轻读音变。石毓智认为:一个实词的语法化过程常会导致其语音形式的弱化。就汉语来说,语音弱化表现在声调的失落、韵母的简化或者央元音化、声母向舌尖音靠拢等。“到”的弱化方式如下:“到[tau]”失落韵尾“哒[ta]”央元音化“得[te]”元音高化“底/的[ti]”,或者按另一种方式弱化:“到[tau]”声母边音化“牢[lau]”失落韵尾成“牢[l?覸]”元音后高化成“牢[l?蘅]”。本人认为后种解释与历史音变方向相符,应该可信。而且,在第一部分的方言例句中,“到”除了表示动作的动程和方向外,由于前面的动词表示的动作本身或动作产生的结果都是可以持续的,它还可以表示动作后的状态或结果,具备“在”的语法意义。因此“动词+X+处所名词”结构中X位置上的“到”具备这两种语法意义,表持续的体标记“哒[ta]”“得[te]”“底[ti]”“老[lau]”“牢[lau]”等与“到”的语法意义一致,实际都是“到”语法化过程中在不同方言点的语音弱化现象。
三、持续体标记北方方言中的持续体标记“着”“子、之、仔”的分布
梅祖麟认为北方方言中持续体标记“之、子、仔”是方言记音字,本字是“着”,因此,“着”“子、之、仔”实际上是同一字的语音变体。
罗自群在《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中的研究显示,持续体标记“着”“子”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汉语方言里,如北京、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青海、安徽、江苏等地,用法与普通话中体标记“着”的用法相同,都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例如:开着会/低着头说/门开着/矮着一大截/围着一群人
四、有关现代汉语南北方言持续体标记不同的原因讨论
持续体标记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动词演变而来的,是一个实词进行一系列语法化的过程。从理论上说,语法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任何一个虚化成分只要其语法化程度没有达到极限,都有再语法化的可能。
根据何乐士等学者的研究,动词“到”虚化作动词趋向补语是从春秋-两汉时期开始的,而动词“着”虚化作动词趋向补语则是在魏晋南北朝,并且当时它的语义和语法作用相当于趋向补语“到”。石毓智指出,每个动补结构从句法关系变成形态关系都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和特定句法环境,一个动补结构出现的时间决定了它形态化的早晚,出现早的动补结构形态化的时间也早。我们不妨推测,体标记“到”的产生应早于“着”。历史语料也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李讷、石毓智的研究,“真正的表示进行态的‘着’在宋代还没有出现,其用法还只限于‘存在’和‘两个动作同时进行’……这时期表示状态持续的用法也已经有了”。例如:
(17)百理具在,平铺放著(《二程集》)。
(18)人虽睡著,其识知自完……(《二程集》)
“着”真正表示动态行为的正在进行的用法元以后才逐渐出现,例如:
(19)见他战笃速惊急列慌慌走着(《陈季卿悟道竹听舟[元刊]》)。
(20)冯妈妈他老人家,我央及他厨下使着手哩(《金瓶梅》三十八回)。
(21)王夫人正坐在凉榻上摇着芭蕉扇子(《红楼梦》三十三回)。
北宋时期,持续体标记“到”已经出现,并见于官方文献中,并一直延续至现代南方汉语方言:
(22)臣等窃闻昨夜萧禧在驿,与馆伴执到白札子商量王吉地、义化辅、黄嵬大山、石长城、瓦窑坞等处已定(《乙卯入国奏诸》)。
(23)帖黄。……臣等早来赞资政殿进呈白札子一道,并续签帖到事节,谨具缴连进呈(《乙卯入国奏诸》)。
持续体标记“到”的轻读音变形式“地”“得”“的”“底”在宋以后更是大量出现:
(24)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挂招牌做生活(《碾玉观音》下)。
(25)有个官人,夫妻两口儿正在家坐地,一个人送封简帖儿来,与他浑家(《简帖和尚》)。
(26)赵宣子齐整穿了朝服要出朝去,看天色尚早,端坐的堂上,十分恭敬(《皇明诏令·武士训戒录》)。
(27)西门庆已在前厅坐的(《金瓶梅词话》)。
(28)在屋里坐的听唱(《金瓶梅词话》)。
(29)那河边住的塔塔儿一种人(《元朝秘史》卷1)。
就持续体标记“着”产生的地点来说,应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地区产生,原因是:以“着”为代表的持续体标记在现代方言里主要分布在北方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兰银官话等北方区域。由于北方地区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体标记“着”虽然在元以后才逐渐出现,但代表官话语素,加上官话方言是一种整合力较强的语言,所以“着”在近代汉语助词系统内部的调整和规范中胜出,成为元以后持续体标记的书面用字,广泛见于近代白话小说。
曹广顺认为在唐五代动态助词(即体标记)产生的初期,大多数助词都有相似的发展过程,造成了某些助动词在表示动作获得结果、完成、持续等几种功能上的重合,后来经过调整和规范,恢复了平衡。唐五代动态助词产生初期,表示持续态也许主要是由现代方言中存在的体标记“到”“起”“住”“紧”“着”等共同担任的,但多个成分担当同一个功能,与语言简明、精密的要求相背离,造成了系统内的不平衡,所以必须进行调整。调整的结果,由于南方所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封建势力的割据,南方方言往往呈现出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持续体标记并存的情况,比如说,在湘语区,“哒”“倒”和“起”可能并存;在吴语,除了用动词后面加介词短语的形式表示持续意义以外,一些地方还有使用“仔”或“倒”的情况;在粤语区,“紧”“住”和“倒”可能并存;在客家话中,“紧”和“稳”可能并存、“紧”或“稳”和“倒”可能并存;而由于北方地形的平坦、交通条件的便利和政治上的相对统一,北方方言的整合力较强,许多地方只用一种持续标记。
为什么持续体标记“着”在江南没有得到大量推广呢?
根据刘晓南和大多数方言学家的观点,历来南方方言的形成是受北方影响,南方方言代表了较早的汉语方言层次,北方方言代表了较新的汉语方言层次。由于持续体标记“到”比“着”产生得早,随着历史上几次规模较大的北方移民南渡长江,先于持续体标记“着”传播到了广大南方地区,显示了汉语方言较早的历史层次,而持续体标记“着”反映了汉语方言较后的历史层次,是汉语后起的用法。我们可以从以“到”为代表的[t]声母的持续体标记(如“到、得、的、底”)遍布全国现象找到这一推测的证明。而自元代以后,自北而南的大规模中原移民不再发生,代之以由东至西的移民,南北方言进入了自身内部发展演变时期,现代汉语中出现这种持续体标记分南北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唐五代—宋朝时期是近代汉语助词体系形成、新助词全面产生、调整并稳定下来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产生时间、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移民先后和方言的影响力等因素的不同,南北方言持续体标记呈现不同分化:北方趋向统一,以持续体标记“着”为主;南方呈现多样,以持续体标记“到”分布最多最广。
参考文献
1.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载《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
2.李 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武汉、成都、贵阳、南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李蓝:“大方话中的‘倒’和‘起’”,载《毕节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4.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梅祖麟:“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载《中国语言学报》1988年第3期
7.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9.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刘晓南:“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2.刘 坚:《近代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论文关键词: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翻译教学
一 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自1987年9月开考以来,已经历20多个年头,期间考试题型也不断变化。就翻译题型而言,直到1996年1月才推出翻译测试,其命题形式为:从阅读理解文章中分别选择一至两个句子组成一题,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将其译成汉语,分值为10分。该题型是对考生理解英文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的双重测试,令人遗憾的是它只考了3次(96年1、6月,2000年6月),由此可见翻译测试在大学英语考试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就无据可依。2006年6月推出的新四级考试对翻译测试做出了重大调整:对篇章中的句子英译汉调整为含固定表达和重要语法点的片段句的汉译英,共5句,分值占5%。这种翻译新题型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又带来哪些启示呢?本文回顾了历次CET-4翻译题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据此四级考试,笔者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了反思,也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CET-4翻译题型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笔者对2006年6月以来的11套真题仔细研究后发现,该题型重点考查的是常用词汇、固定搭配及语法结构,尤其是一些较难的语法知识,如各种从句、虚拟语气、倒装结构等,而翻译技巧涉及很少。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学生的翻译能力作出了一般、较高、更高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中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并规定一般要求是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可见翻译能力是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一个方面。翻译测试应该是检查学生准确与熟练运用翻译技巧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而翻译本身是一种双向语言转换活动,无论是侧重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有顾此失彼之嫌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对翻译教学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测试的单向性与英汉互译双向能力存在矛盾,并且试题与大纲要求有脱节之处。由此,教师可能会产生误解,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词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就可以应付翻译题型了,不需要教授他们翻译技巧知识,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大多以阅读技巧和篇章结构分析为主,教师的教学以此为讲解和训练的重点,忽视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重视翻译教学,把翻译教学融于课文教学和练习讲解中,突出传授翻译技巧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践探索
笔者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下文所引书中例子均用B1, U1等表示出处)[2]的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在各单元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词汇、长难句和部分段落及课后汉译英和英译汉的练习题作为范例,并结合少量四级考试真题,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翻译技巧知识,为其打好翻译基础。
(一)词语翻译教学
词汇属于语言的基础层次,因此词汇的翻译属于翻译能力形成的基础层次。词类转换是翻译时最为常用的一种变通手段,是突破原文词、句格局,化阻滞通行文的重要方法。许多生硬、别扭、拖沓的欧化中文(英译汉)或中式英文(汉译英)往往都是没有进行转换的结果[3]。吕瑞昌等列举了6种汉英词类转译的常见方法。动词转译成名词、介词和形容词四级考试,名词转译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分别转译为名词[4]。现代英语中,名词的使用范围比较广,而汉语中常大量使用动词,在汉译英时可以将一个汉语的动词译成英语的名词。
例1:____(为了挣钱供我上学), motheroften takes on more work than is good for her.(88题,2006.6)
学生首先会考虑“为了”、“挣钱”、“上学”的英文表达,然后直译,形成的答案可能有:In order to make(earn)money for my tuition/to afford(support)my education. 其实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运用词语转译法翻译此句:Tofinance my schooling(上学是动词,schooling是名词)。
例2:Please come here at ten tomorrowmorning____(如果你方便的话)(91题,2007.6).
学生一看到“如果”,条件反射就会想到“if”,即:if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 如果学生用词语转译法译为at your convenience则更“方便”(方便是形容词,convenience是名词)。可惜的是能体现一些翻译技巧的四级题目实在太少! 词语搭配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受母语使用习惯的负面迁移的干扰,常犯词语搭配的错误,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汉语可以说“学习知识”,学生想当然地用英文表达成learn/study knowledge,但在英文中learn/study 是不能与knowledge搭配在一起的,而是gain/acquire knowledge。所以,为了克服母语干扰而造成英文搭配错误,可设计一些汉译英的词语搭配练习。请学生翻译画线词语,补全句子:
我早上起床时感到剧烈的头疼。When I woke up this morning, I___a serious headache.
有些情况下,困难的出现是因为交流失败。
In some cases,difficulties____because of failure to communicate.
学生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很容易写成1.felt;2.appear,该题较佳的译词为1.had;2.arise.通过类似的词语搭配翻译练习,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语言学习的负面迁移以及词义是受其语境的限制,在学习中也就会特别注意。
(二)句子翻译教学
现代翻译理论认为,句子是最重要的翻译单位。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题型也是以句子为关键词或短语译成句子,或把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例3:While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herfeet on the bench in front of her and her calculator clicking out answers toher geometry problem, I am looking at the half-empty package of Camels tossedcarelessly close at hand.(B2, U5)
该句语法结构不算复杂,用了两个分句分别说明“女儿”和“母亲”的动作,但是画线部分几个介词短语和非谓语动词的翻译却煞费思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汉语句子短小精悍四级考试,且多用并列谓语或并列分句,按时间或逻辑顺序排列。故翻译时一般将英文的从属及修饰成份尽可能转化为并列谓语,省去不必要的关联词。
译:她做家庭作业时,脚搁在前面的长凳上,计算机嗒嗒地跳出几何题的答案,而我就盯着那包骆驼牌香烟看:她已抽了一半,就随意扔在手边。
例4:Once there, he would cling to the handrailuntil he reached the lower steps that the warmer tunnel air kept free of ice.(B1,U3)
该长句实际上包含三个短分句:①he would cling to the handrail;②until hereached the lower steps;③that the warmer tunnel airkept free of ice。
此句中的that虽然引导的是一个定语从句修饰the lower steps,实际上主从句之间隐含一种因果关系,若学生不会运用翻译技巧把定语从句转译为状语从句,译文可能会不通顺。
译:一到那,他就抓住地铁通道口的扶手,一直走到下面几级台阶,因为地铁里的空气暖和,下面几级台阶上没有冰雪。
2.合句法,即把原文中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并列句或复合句等译成一个长句。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长句较多。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非谓语动词、各种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
例5:这位老人见到自己的孙女走进屋时站了起来,竟意想不到地移动了几步,就好像他能行走了似的。(B1,U7)
原文有3句,句子内部按时间顺序排列,逻辑关系较复杂,其中包含多个动词,形成连动式谓语,而且兼述两个主语的动作。在准确理解原文,弄清句子主干结构后,运用词汇语法等衔接手段合三为一。
译:Seeing his granddaughter coming into the house, the old man got tohis feet and moved several steps unexpectedly as if he could walk by himself.
3.综合法
有时候出于实际需要,根据词汇、短语和句子内部之间的语法结构、语义逻辑关系,灵活选用以上两种方法四级考试,交替使用,是为综合法。
例6:经理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助手,在他外出时,由助手负责处理问题。(B2, U2)
“在。。。时”是典型的时间表达法,是否一定用“when”翻译呢?其实在该句中,这个时间句式就是说明“助手”的作用,用定语从句限定其特性,介词短语作状语,句内关系更显紧密。
译:The manager needs an assistant that he can count on to take care ofproblems in his absence.
鉴于目前学生中文表达能力普遍欠佳的现状,教师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
例7:Life is like a field of newly fallen snow.Where I choose to walk every step will show.(B1,U10)
原句没有新词,结构也不复杂,但要用流畅的汉语准确通顺地翻译出来,并不简单。
译文1:生活就像一场新下的雪,你选择走的每一步,都会在雪中留下印记。
译文2:生活如新雪覆盖的大地,走过之处必定留下足迹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译文3:生活如雪后大地,足之所至,迹必留之。
译文1直译痕迹明显,译文2的语言形式和内容都得到很好的转换,译文3则兼具汉语简练与古雅之美,符合原句语体风格,学生也赞同比前两种译文稍胜一筹。学生从译文对比中欣赏了汉语的韵味,思路也开阔了许多。
(三) 段落翻译教学
由于对语法翻译法的缺点存在认识误区,大多数教师采取英语释义的办法来解释课文,学生对一些长难句或关键段落的内涵是一知半解,或者不甚了了。教师可适当使用语法翻译法,将重点段落译成中文,以便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Our ra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enhanced ourrelationship and taught us a great deal about tolerance, compromise, and beingopen with each other. Gail sometimes wondered why I and other blacks were soinvolved with the racial issue, and I was surprised that she seemed to forgetthe subtler forms of racial hatred in American society.(B2, U3)
该段落仅由两句组成。前一句是由两个并列谓语动词构成的简单句,其中的介词宾语较长,关系较复杂四级考试,第二个并列复合句包含why和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其中包含几个介词短语,信息量较大。段落结构分清之后,结合整篇文章的跨国婚姻主题,把握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基调,翻译出来的文字不但深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也达到了训练学生翻译技巧的目的。
译:我们之间的种族和文化差异不但增强了彼此的关系,还教会了我们要彼此宽容、谅解和开诚布公。盖尔有时不明白为何我和其他黑人如此关注种族问题,而我感到吃惊的是,她好像忘记了美国社会中种族仇恨各种微妙的表现形式。
像这样由2-3个长难句组成的段落在教材中比比皆是,运用语法翻译法教学,不但训练了学生的翻译技巧,而且有助于其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 结束语
翻译测试应该成为翻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四级考试翻译题型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有限,英语教师更应在实践教学中注意传授基本的翻译技巧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仅能促进其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其更快、更好地适应今后翻译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郑树棠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1,2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67-70.
[4]吕瑞昌等.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6-30.
一、引言
粤方言通称粤语,习惯上也叫广东话,本地人又叫广府话或白话。广东话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粤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入声韵及古音中-m、-n、-三个阳声韵尾,并且分阴平阳平,而且还保留了较多古汉语单音节词和古代书面语和文化词,可以称作是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粤语对于古代汉语、音韵学、现代汉语的学习所起到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历年来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下面我综合近五年粤语和普通话对比研究的成果,从语音、语法、词汇、心理层面、语言混用五个研究角度(每个角度选取两篇代表论文)对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的现状进行描述。
二、现状评述
①把两者语音对比作为研究角度
这方面的代表论文有:
1.从粤语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差异论香港地区的汉语拼音教学
粤语与普通话在音节结构方面存在差异,说明粤语区的汉语拼音教学必须针对“粤语无介音”这一特点施教;在分析各种汉语拼音教学法利弊的基础上,对声介合母法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既继承了汉语反切传统精神,又照顾到粤语音节结构特点的汉语拼音新方法――汉语拼音反切连读法。
2、不同方言区现代汉语语音、语法教学的应对策略――以东北方言区与粤方言区为例
在不同方言区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既有现代汉语教学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为了使现代汉语教学在方言区更有效地进行,此文针对不同方言区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上作了一些探索:从现实语言状况出发,解决语言认识问题;从语言本身内部规律的差异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②把两者词汇对比作为研究角度
这方面的代表论文有:
1.粤语区学生写作中的方言词汇羼入问题及纠偏对策
该文汇总粤方言东莞地区300份中学生作文中的方言词汇,进行统计归纳。针对粤语区中学生在写作中由于方言影响而出现的词汇使用不规范现象,总结规律,提出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学习策略,以提高粤方言地区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2.粤语―普通话讲话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初探
该文以熟练非平衡粤语-普通话讲话为被试,考察粤-普讲话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结果发现,在预期切换条件下,切换至粤语(熟练方言)和切换至普通话的切换代价相当;在无预期切换条件下,切换至普通话的切换代价较切换至粤语的切换代价大。
以上所选取的两篇代表论文都是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谈粤语和普通话的词汇对比,相对系统性的研究著作是以詹伯慧为代表的研究粤语的专家所撰写的书本,如詹伯慧著的《广东粤方言概要》。
③把两者语法对比作为研究角度
这方面的代表论文有:
1.香港粤语两种差比句的交替
该文讨论香港粤语两种差比句句式“过字句”和“比字句”交替的机制。该文发现,“比字句”是循“过字句”四个表达能力较弱的缺口进占香港粤语比较句的地盘的。
2.论粤语和普通话的接触――以“就”字在香港普通话媒体中的用法为视角
本文以“就”字在香港普通话媒体中的用法为视角,认为香港媒体普通话不是内地的普通话也不是粤语,应该看做是内地普通话和粤语之间接触的产物。
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有彭小川所著的《广州话助词研究》。
④从心理学角度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论文有:
1.跨语言干涉对粤语-普通话双言者言语流畅性的影响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跨语言干涉对粤语-普通话双言者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音位流畅性和语义流畅性均差于普通话单言者。而且粤语中的读音混淆影响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普通话的言语流畅性。
2.普通话和粤语记忆中的语言依赖效应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普通话和粤语环境下的记忆语言依赖效应。实验1运用自传式回忆范式,考察语言环境对情境记忆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话和粤语环境下,普通话-粤语双言被试的回忆体现了对语言环境的依赖。当回忆时的语言环境和事件发生时的语言环境相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同类记忆。另一实验通过听觉方式呈现词,考察语音和语言表达方式对再认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话-粤语双言被试对用粤语方言表达的词反应时间短,误报率低,辨别力强,表明语音和语言表达方式是影响普通话-粤语双言被试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的重要因素。
⑤从语言混用的角度来分析语言和普通话
这方面的代表论文有:
1.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及“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
在香港在殖民地历史里受到英国非常大的影响,香港粤语里掺杂了很多的英语词汇。但随着,香港与祖国的交流日渐频繁,对普通话运用的重视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在香港这片特殊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本文尝试以后殖民理论的观点,探讨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及“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
2.三语环境中的语言迁移――香港学童普通话、英语双宾句的二语习得研究
该文章从香港学童习得普通话和英语的角度,讨论他们在习得这两种二语时,两种二语以及母语粤语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三、发展前景预测
综合以上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粤语和普通话的研究趋于成熟化和细化,学者们不再满足于以广州话为标准音的粤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对比,而是朝着以下两个方面的趋势逐步把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推向纵深。
第一个趋势是不再满足于以广州话为标准音的粤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对比,而是把研究范围拓展到粤语的其它几个片区。目前的粤语和普通话研究正逐步开始细化,关注单个粤语方言片区与普通话的对比,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是将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成果逐步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或者是在研究粤语和普通话二者的区别时有意识地关注这二者的差异对于对外汉语教育的启发。
第三个趋势是将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放在更为广阔的学科背景之下,跳出语言学的圈子,在别的学科领域进行思考与探索。如在心理学领域展开的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就是跨学科进行语言对比的很好例证。
四、小结
以上便是我这一段时间以来对于粤语和普通话研究对比之后综合各家研究成果总结出的一个大致研究轮廓。总而言之,粤语和普通话的差异广泛存在于二者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之中,各个学者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证过二者的差异,第一个趋势是不再满足于以广州话为标准音的粤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对比,而是把研究范围拓展到粤语的其它几个片区、将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成果逐步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将粤语和普通话的对比放在更为广阔的学科背景之下正逐渐成为粤语和普通话对比研究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栩茜,张积家.粤语-普通话讲话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2012(3).
[2] 陈凡凡.三语环境中的语言迁移――香港学童普通话、英语双宾句的二语习得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1).
[3] 李文山.论粤语和普通话的接触――以“就”字在香港普通话媒体中的用法为视角[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