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二化学交流材料

高二化学交流材料

时间:2022-07-17 13:23: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化学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二化学交流材料

第1篇

《化学课程标准》将研究型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在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是新课程体系的两大支柱,二者相互联系,将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就化学学科而言,化学学科以其实践性、综合性、广泛性、适用性的特点,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从而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能力。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占有量,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在高二年级开展研究型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指导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充足时间,切实减轻高二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在高二下学期我选择第八章合成材料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因为这章教学要求层次比较低,而且全章教学又没有很多理论知识,所以本章不是教学的难点,而这一章密切联系实际和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若是教师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讲解,则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这一章还用一定的篇幅介绍白色污染,若只是要学生看看书,肤浅地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而并没有实际考察体验,那么这样的知识也并不丰满,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被激发。

将这一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进行开展,让学生走进商城、工厂,走进生活,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进课堂,互相交流学习,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增强对合成材料的亲切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更生动活泼。

指导教师首先对将要研究的课题做一些背景知识准备,如讲加聚反应,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想参与、想研究。

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后,提出总课题“认识合成材料”。

研究目标: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用途等;了解白色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高分子材料无处不在,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教材中作了一定的介绍,根据教材的特点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按学生的个人兴趣自由组合),分别就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每个大组的基础上又将学生分成小组(一般4―5人为宜),就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步骤,学生根据小组所负责的内容进行开题报告(包括可行性验证,研究计划、方法、时间等),教师进行指导。第二步骤,在图书馆或在互联网上查阅所需资料,做好资料收集。第三步骤,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去工厂、商店实地考察。第四步骤,整理报告,实验研究,做出专题小论文或制作课件、展板、实物标本等,并在课堂交流汇报,相互学习。第五步骤,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指导、总结。

研究成果采撷:各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汇报,如“塑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小组的成员一边展示制作的课件,一边介绍塑料的历史、现状(包括利、弊)及对塑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这其间还给学生介绍一些小常识,现场教学生利用试验方法鉴别有毒塑料和无毒塑料,学生积极响应,纷纷要求上台演示,课堂上出现预约的气氛。

“生活中的合成纤维”小组的学生以网页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合成纤维的来历、纺织纤维种类、常见衣料成分及特性等,给学生介绍一些洗衣常识,鉴别化纤衣料的方法,最后将自己制作的不同纤维实物标本展示给学生看。

“白色污染”小组的组长像专家一样向学生介绍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技术,还给学生展示他们到白色污染严重的区域拍摄的照片。

在每一组汇报之后,其他小组都可以提问,最后进行评价和总结。

在这样的课堂上、这样的教学中,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二化学;探究教学;组织策略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教育也正面临着全球经济开放、多元文化汇合、高新科技发展和国际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围绕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学习方式,注重探究性学习成了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高二化学探究教学组织策略的原有状况

高二化学的《化学反应原理》是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模块之一,也是高考必考内容,该基础理论模块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相衔接。涉及的概念原理多,往往抽象难懂;在实际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教师们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掰开揉碎地讲,还唯恐学生不懂,二是尽管采用探究教学,但存在如下的误区:自主探究缺乏正确的指导成了"放任自流,课堂成了"乐园",忽视了知识的掌握;课堂时间短,探究教学不能顺利完成。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因此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推测问题,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的难度,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懂,不愿意学,也严重地影响和制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而化学反应原理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我们开展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有效的探究教学法。

二、高二化学探究教学组织策略的具体做法

(一)依据文献,获取理论指导。

首先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获得了 一些关于探究式学习的概念,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知识,对探究式学教能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为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打下一个铺垫。

(二)重视探究学习的课前预备的策略

完整的探究活动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基础及实验条件的不足等等原因制约,要使探究教学顺利进行,我们可以将探究活动的一些环节延伸至课外,在课前做充分的探究准备,保证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核心问题的探求。

案例一: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这节课的导学提纲中,我们设计了脑筋急转弯“黑笔能写出红字吗?”并给出了设计方案和装置图:把滤纸用氯化钠、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锌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黑色的铅笔在滤纸上写字,试试看!学生都会认真阅读课本,找出理论依据,积极交流,并且在课题上也会迫不及待地纷纷动手做实验。

(三)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的策略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的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实施探究式教学,为了使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能够创设一个适当的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而且要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思维状况,态度和价值观,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是有效地组织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情境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接近多数学生思维上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发展。

案例二: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节的教学中,给学生展示航天飞机、交通工具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池,并指明这些电池与《必修二》中的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原理相同,使学生产生好奇,并能以极大的求知欲完成教材中: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能量转化的探究。

(四)注重实验探究,发挥实验的设计功能的策略

在反应原理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设计功能,也就是实验的提升作用,因为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去实现理论上已知的东西,这说明他对有关的原理是达到了设计水平的。即充分发挥实验的设计功能,让学生用实验提升原理的理解水平。

案例三:在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一节中,学生通过必修的学习,已经建立了化学平衡的概念,知道条件改变,平衡会移动,但平衡怎样移动,学生是不清楚的。在教学以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交流评价——获得结论这一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是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能力。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基础上,设置驱动性问题,不断地寻找新的知识生长点,而且实际上也是同时给学生搭了一个台阶,引领他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为什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也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其本质原因是什么等有关问题,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这样的做法比抛出一个大问题让学生自由分析更有效。这样更能体现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并且可避免探究过程产生的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且倡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彼此促进,也平衡弥补学生能力的差异,使其共同进步。使课堂具有内驱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载体。

(五)通过陈述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比较,及时修改和完善总结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案例四: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节中,由化学老师选择了15、16班两个水平相近的班级,在两个教学班采取不同的教学处理,并通过讨论实用电池以及原电池腐蚀和防腐,应用原电池模型,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在是围绕“电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盐桥”模型,从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入手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电极反应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在探究过程中认识电极反应,构建起原电池模型;在对比班,是围绕“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的,从电极材料、电解质的种类入手分析问题,构建起原电池模型,主要是教师陈述渗透。实验班注重的是探究过程及对探究结果的分析,而对比班采取的是“表层”渗透处理方式。

三、高二化学探究教学策略取得的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我们得出了在概念原理中有效的探究教学策略,即:合理设计导学提纲,通过阅读教材和教辅资料首先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学准备,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 以缩短、减少学习难度,并避免了课堂容量大、时间紧使教学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创设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带着问题去读,去想,去听,去做,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由于情景的引入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接近多数学生思维上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创新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

(一)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化学的感受明显改观,问题意识、思考意识都有较大的变化,产生了研究的欲望与兴趣,对化学概念与原理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合作品质,合作技能也初步形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在小组讨论中能够认真听取其他人意见的人数增多,并能礼貌的提出不同意见。学生在化学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从我们的课堂录像和学生学习档案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气氛有较大的差别,实验班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热烈,师生对话较多,学生普遍喜欢上化学课;而对照班则较为沉闷,部分学生特别是“一般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下降。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从传统的“重视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向“重视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变。教学评价已经从“重视学生学习结果”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方向转变。在实施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实行民主教学,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合作意识,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和发展的机会,引导他们去揭开知识发生的过程,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多种解释,使学生拥有自主发展的主动权。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文吉吉.学习方式、传播方式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2000(12):18—21.

[2]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5):14—18.

[3]李亦菲 杨宝山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四个误区 中国教育学刊.

第3篇

【关键词】化学竞赛;课程改革;有效策略

The effective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ntest counseling work

Weng Zhilong and Ding Chengyun

【Abstract】High school chemistry contest is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 national academic events, but also students' intelligence, quality of a subject contest.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continue to win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ntest activities, more and more type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of attenti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uidance, our strategy is to: (a) the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system management mode (two) various contests counselling form (three) phasing coaching designedly, tamp foundation (four) student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five) students good quality of thinking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six) intensive training, adjust state of students (seve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good.

【Key words】Chemistry contest; curriculum reform; effective strategy

正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化学竞赛辅导工作已成为众多重点中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众多化学爱好者积极参与的一项课外活动。近十余年来, 我校先后有4人进入全国化学冬令营决赛,并获金牌和银牌,分别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当场录取;46人获得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有300余人次获省化学竞赛一、二等奖。我校主要通过以下策略来有效做好化学竞赛辅导工作。

(一) 主教练负责制管理模式

我校领导对学科竞赛非常重视,每个学科有一个主教练,一般是担任理科实验班的教师,专门负责该学科竞赛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由于我校实行的是年级目标管理制,由各年级的任课教师组织竞赛培训。各年级担任竞赛培训的老师聘为教练,每个年级都有一个或两个教练,负责本年级的化学竞赛培训。

(二) 多样的竞赛辅导形式

竞赛辅导,形式多样。从授课方式看,有集中辅导和个别指导。每周固定二个时间段(约6h)为课堂教学时间,对所有参赛选手集中授课,其余时间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个别指导。从人力资源的安排看,有专人负责、集体辅导相结合。专人负责是指一个年级的竞赛任务,由主教练一个人负责,不管是有机化学,还是无机化学;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操作,都是由主教练一人辅导。这种形式的辅导更多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纲要,要深入下去,得靠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放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集体辅导是指一个年级的竞赛任务,由几个教练共同负责,每个教练负责一个专题,借集体的智慧力量,共同打造竞赛苗子。

(三) 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辅导内容,夯实学生基础

化学竞赛的内容应根据化学竞赛必须遵循的规律及特点来安排。化学辅导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阶段性,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从总体上看,高中竞赛分高一阶段和高二阶段。对于高一阶段应完成对高中教材的学习,达到高考水平;高二阶段,应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和补充,结合竞赛大纲,补讲与中学内容联系较紧密的有关联的高层次的知识,以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化学竞赛有别于数学、物理竞赛,化学竞赛内容大学的知识成分含量较高,仅有高中知识是不够的。主教练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不能系统讲解大学的全部内容,否则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欲速不达,得不偿失,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中。《竞赛大纲》规定:“竞赛的知识应是中学教材的自然生长点”,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大纲、教材,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找准中学教材知识内容的自然生长点和落脚处。

我们的策略是:在讲授中学某一专题时,适当地渗透大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卤族元素一章时,渗透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卤素互化物等有关知识;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渗透电极电势,化学电源等知识;讲授摩尔反应热一章时,渗透和拓展热力学定律、盖斯定律等相关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俯视中学化学知识。

例如:在高一阶段,辅导内容的安排要形式多样。一是按教材顺序安排,竞赛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二是打破教材顺序,分知识块教学。高一阶段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包括物质的量及反应热、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化学键、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强弱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初步、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配合物的概念及同分异构等;基础有机化学包括高中有机化学内容和大学有机化学与中学相关的那部分内容。从这几年的竞赛试题来看,理论和有机题的比例较大。如果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则思维就较活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这两部分知识掌握了,学生就具备参加初赛的功底。从我们辅导的这几届学生来看,学生的初赛也有在新高二时就获一等奖和多个获二、三等奖的,这给参加辅导的学生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充满了成就感,从而对化学竞赛更感兴趣,对自己更充满信心。

进入高二,首先安排的是元素化合物部分,然后是化学实验方面的内容,包括有效数字的正确使用,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设计等。有了高一坚实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所有这些,一般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就可以完成,高二下学期,主要就是针对初赛大纲作全面的复习,重点讲解学生薄弱的、难以掌握的章节。在这个阶段,精选、精讲、精练赛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同时预测当年的竞赛内容,可能会考哪些知识点,怎样考,并针对性地进行考前练兵。因此,竞赛教练在备赛过程中,像高三教师备高考那样,不仅要研究初赛大纲,更要研究近几年的赛题,在备赛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四)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某种事物,探索知识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拓眼界的一种原动力。虽然我省规定:进入全国冬令营和省一等奖仍具有保送上大学资格,但如果学生是抱着强烈的名利观念,接受竞赛辅导便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即使坚持下来了,也难出好成绩。我们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利用化学科的特点(思考性、直观性、实验性)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重视兴趣广阔性的培养与兴趣持久性的协调;提高兴趣的境界,诱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其钻研创新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们结合培训辅导内容,贯穿化学史,讲杰出化学家的重大贡献;联系化学现实,展望化学前景,讲新材料、新能源、新发现;提供实验条件,创造动手机会,探索实验成因,开放实验室;开化学专题讲座,办化学晚会,写化学小论文等。

例:磷酸是生产肥料的重要原料。此外,磷酸及其盐还大量用于金属处理、食品、洗涤剂及牙膏工业。少量磷酸被用来作为软饮料如可乐和啤酒调味剂。可乐的密度为1.00gmL-1含磷酸0.05%(质量)。

1、在250C下磷酸的三级电离常数如下:pk1a=2.12;pk2a=7.21;pk3a=12.32.计算可乐的PH(忽略磷酸的二级和三级电离)。假定可乐的酸性只由磷酸产生。

2、和可乐一同风靡中国饮料市场的还有雪碧、芬达等碳酸饮料,与可乐配料表有个明显不同是雪碧、芬达等碳酸饮料均加有苯甲酸钠,而可乐没有。苯甲酸钠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可乐里不用添加(由上题数据)?

3、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钙,且血钙浓度和骨钙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请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为什么小孩、年轻人不宜喝可乐!

(五)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想品德

化学竞赛是智能的竞赛,不仅仅是知识的竞赛。高层次的化学竞赛题多数是由最新科研成果改编而成,要解答这类试题必须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知识的综合性,解题的技巧性。在化学竞赛辅导中,我们对历届全国竞赛试题,冬令营试题和外省选拔的竞赛题进行精心的分类、研究。我们还经常阅读有关的大学教材,关注化学课外书籍及报刊杂志的最新化学研究课题,拓宽知识面。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心编拟了一些带有发散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同时进行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另外,我们还加强和省内外的兄弟学校的联系,相互交流资料和经验。

竞赛苗子都是尖子生,他们先天素质好,思维活跃,成绩优秀,家长和老师对他们又特别宠爱,因此有些尖子生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在根底上是脆弱的,要多加耐心教育。对于那些在某次竞赛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多加鼓励。我们致力于培养学识渊博、有吃苦耐劳精神、谦虚向上、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有志青年,而不是培养单纯竞赛型学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竞赛名次。夺标是竞赛的一个目的,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培养人才,这是基层前期指导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六) 集中强化训练,调整学生的状态

赛前一个月左右,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利用一些典型试题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同时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既给学生释疑解惑还要密切关注竞赛的最新动态,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向学生通报。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不仅能帮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而且还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缩短解题时间,让学生学有所获。在此阶段,选题是关键。要精选,不搞题海战术,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搜集和提炼新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七)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第4篇

一、针对性原则

校本作业的编制要针对本校的学生实际,不同的学校生源素质不同,学生的整体水平有差异,培养目标也不一样,作业编制的指向就该不一样。所以在校本作业编制时,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把其它学校的校本作业完全搬过来,更不能完全依靠教辅材料,而应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如中考的成绩、前学段大考的化学成绩、本校高考升学情况,再根据学生多次在不同梯次题目测试中的适应情况,综合考量,定出本校各年段化学作业的难度。比如优质生源的一级达标校,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学能力强,学科基础扎实,教师在教学时,课堂容量大,拓展的知识点多,简单的作业满足不了多数学生的需求,那么作业的难度系数就可以适当提高,作业量也适当加大。而对于薄弱校,作业应以基础题为主。

二、层次性原则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的能力和潜能,这些能力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人不同的个性。所以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上应该有不同的发展,要解决“吃好和吃饱”的问题。所编作业要有基础题、提高题还要有拓展题,设置为必做和选做,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需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自己适合的作业中获得成功。

如:(必做题)(1)写出氢气―氧气―氢氧化钾溶液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

负极 ,总的反应式为 。

(选做题)(2)写出甲醇―氧气―稀硫酸溶液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总的反应式为 。

(挑战题)(3)利用原电池原理,将氮气、氢气分别通入电池的两极,用质子导电陶瓷传递H+,可合成NH3,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本题属于高二作业,题(1)中,氢氧燃料电池属于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即使是化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跳一跳”是可以够得着,必须要掌握的;而题(2)是氢氧燃料电池的应用题,针对学习程度稍好学生,通过同伴交流,深入思考,可以完成;而题(3)是燃料电池的综合提高题,针对对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通过钻研和缜密思考,才可能得出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并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针对从高一到高三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解决问题过程中创造性越来越大,发散性思维越来越强的情况,高中三个年级的作业内容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由高一到高三,作业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在高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其教学目标是:懂得基本概念的判断,能够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通过常见的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复杂的配平、氧化还原规律性的总结、守恒律的计算等题型应该安排在高二年文理分科后布置,不应该在高一的作业中呈现。

三、多样性原则

新课程化学科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界定为“三大能力的考查”,显然传统教学强调巩固和消化功能的书面练习作业是无法培养三大能力的,这就要求化学的校本作业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化学的学科特点,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化学科的作业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巩固性作业。最常见的、传统的书面课后作业,一般以课本的课后练习和教辅练习为主。

2.前置性作业。即预习性的作业,是目前课堂改革中常见的作业模式,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整理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化学1、化学2的教材的课后习题也有出现,这是国外最经常采用的作业呈现方式,在高一和高二的作业布置中可以经常采用。如在鲁科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涉及到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布置:完成当地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提示:调查当地近年空气预报情况、指出超标的污染物是什么?污染源可能在哪里?治理对策是什么?),此类型作业学生很有兴趣,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并且此类作业又无法抄袭。

4.实验作业。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在做好前期培训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实验作业的内容可以是课本中学生没有掌握的实验、课本实验的创新(如除了用固固加热法制取氨气,是否还有其它方法?若有,应怎样改进装置和试剂?)、联系实际解决身边的化学问题(如检测雨水的pH变化、测定不同品牌的碘盐的加碘情况、检验自来水中离子等)。

5.多媒体作业。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性,从而使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分析、认识和记忆力特别强。如在化学1《氮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可以按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从网上下载“雷雨肥庄稼”、“氮循环”、“氨气喷泉实验”的教学动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性让学生小组间交流。学生在遴选文件,观看课件,小组交流中就可以轻松地掌握了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6.总结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梳理知识、自主复习的习惯和能力。在一小节或一章内容教学结束后,可以安排一次章节知识小盘点,如在化学反应原理中电化学教学结束后,布置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精炼池的对比,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变、电极判断方法、电极反应、电子移动、离子移动、计算等方面举例对比,从而巩固基本知识。

四、生活性原则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在他的著作《我的教育信条》中,阐述了学校必须体现目前学生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这就要求校本作业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实际,让学生感觉到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那么对作业和学习也就产生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

如在学习化学2《石油、煤、重要烃》后,布置如下作业:

辛烷值愈高的汽油,可使高压缩比、高性能之车种展现引擎原设计的高马力和高扭力性能,同时可以发挥省油效果。亦即高压缩比的引擎需要使用高辛烷值的汽油,以耐更高的压力与温度,避免影响汽车的驾驶性能及产生震爆损害引擎,且可降低排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若高压缩比引擎使用较低辛烷值的汽油,则行车容易产生爆震现象(不正常燃烧,引擎有噪音),且易造成引擎无力,引擎过热,加速磨损,长期下来会损害引擎,且比较耗油。

但是提高辛烷值必须提高汽油内芳香烃的比率,若低压缩比引擎使用过高辛烷值的汽油,会使燃烧温度过高、引擎过热,从而烧坏排气门,不但不增加马力,不能省油,还会发生燃烧不完全,增加废气中芳香烃类排于空气中,反而增加空气中致癌物,因此不鼓励使用。选用汽油时应依照原厂的建议,不宜擅自改变。依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王先生购入一辆二手车,车上贴纸注明“应使用93无铅汽油,但王先生以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越好,因此使用97无铅汽油,请问这样做会产生哪些后果?(A)引擎温度过低;(B)马力加大;(C)省油;(D)增加废气中苯或苯的衍生物之含量。

(2)承上题,如果这辆车改使用90号无铅汽油,可能产生哪些结果:(A)震爆加剧;(B)引擎力量加大;(C)省油;(D)降低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上题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作业中还能学到新的知识。

五、开放性原则

作业要紧扣化学的学科特点,许多化学模型建立在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的基础上,其结果不是单一的。可能条件有多种,可能使用的探究方法有多种,也可能题目的结论有多种可能,通过训练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在学习化学平衡状态时,可以布置:什么情况下压强不变或密度不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这属于条件开放性的题目。

第5篇

一、课堂有效教学要注重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课题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较强的思维启发性作用。例如,高二化学课程中“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课题的导入,可从伏特发明电池的经过开始,从伏特用青蛙做实验,找到“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秘密所在,再以伏特用两片不同的金属在自己的舌头上做实验、体味口中的滋味的事例为例证,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题,可以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样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相,然后引导学生:原子核能威力强大,要了解原子核能首先得知道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之后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再用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最后用动画方式模拟氢核聚变和重核裂变的过程。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在对教师“教”的有效性认识和策略有所理解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探索学生“学”的有效途径,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册附加了5-6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实验用品都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比如天然水的净化、海带成分的检验、化学肥料的鉴别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出问题,亲自设计实验过程,再通过自己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性学习,获得直接知识和情感经验。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尊严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给学生创造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不仅有利于学习潜能的开发,更有利于学生在开放中思辩创新,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种生机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种植技术 创新课程 开发研究

我校已在部分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成立了校开心农场。开设该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轮流值日,管理班级的植物和试验室,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完成一株花、一棵菜的种植。在学习该课过程中,学生除获得知识、实践、情感外,还启发了思维,进行了发明创造。目前,该课还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设备、材料、场地等还有待全面完善。

一、课程开发背景

在可耕土地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是所有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在发展城市农业,如美国城市农场“楼顶农场”“后院农庄”运动等。

2011年,我有幸去日本访学,看到有些学校每个班级都划分了一块5平方米左右的种植园,学生可自由种植蔬菜,收获的蔬菜、水果可用于家政烹饪课原料。当前,国内部分中小学由于理念的缺失、种植条件的限制,只有很少的学校在劳动技术课或生物兴趣小组里开展了种植活动,如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有十几盆花是由学生自己种植管理的;南京市铜山中心小学有百树园、百花园、百草园,每个教室、办公室都有花;南京市凤凰街小学在校园和教室种植了300多盆吊兰,创造了一个吊兰的世界;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全校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上一起到“六园”上课,这六园是指农作物园、蔬菜园、百花园、果树园、葡萄园、小动物园,令学生兴奋的莫过于亲手劳动,从播种到除草到收获,全程参与,感受快乐。

目前,国内外城市农场的发展现状,不论是对市民,还是对学生而言,基本上都是在种植层面的,对学生至多也就是一般的实践活动层面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越来越大,可耕土地越来越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正在用全球7%的耕地供养全球22%的人口;农业生产正在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毒豆芽、毒青菜、毒黄瓜事件不断出现,扰乱了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老年化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在眉睫。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立足通用技术课程,走构建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农业,敢于创新的品质,从而让技术课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学起来、做起来。

二、课程开发理念

“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是以教育改革为导向,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技术与设计思想方法为主线,以城市花卉、蔬菜种植为载体的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学生用技术与设计的理念进行创新学习,培养终身发展的能力。

城市种植技术的场地可以是屋顶、阳台、露台、庭院、室内、室外等。种植技术创新的研究是指种植容器、种植设备、种植方法、种植品种的创新。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从种植层面来讲,是指花卉、蔬菜的种植,是现实版的城市开心农场;从教育理念来讲,是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通过种植,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技术、爱创造的品质;结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现代农业”中的“种植农业”,解决了城市普通高中目前无法开设农业种植课的难题。该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生成,可使生物、通用技术、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知识,通过统一的教学载体——种植技术,实现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能够让学生收获一些绿色蔬菜、绿色空间的知识,改善居室环境,增进家庭亲子关系,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通过该课程的建设还有利于改造学校环境,创造绿色的学习环境和办公环境,为建设低碳环保型社会做出贡献。

三、课程实施过程

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每周1课时,用于宣传创新种植的意义,讲授核心基础知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布置每人至少完成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前每人或2~3人的团队,都必须确定一个研究项目,高二第二学期结束前(小高考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高二年级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穿插“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讲结构、试验、管理、控制、系统等知识。

(一)确定种植项目

高一第一节课就提出要求:本学期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1)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2)文字记录种植过程,包括播种、苗移植、养护管理等。(3)照片留存种植过程,必须是学生亲自操作的,学期结束前每位学生每个品种交3张照片和一份种植试验研究报告。经批改后选择4~6人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后,每人或2~3人组成的团队确定一个综合实践研究项目,可以是“城市种植技术创新”,也可以是其他的项目、课题,第二学期期末交流与评价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重点是交流技术创新过程和研究报告的写作。这个过程遵循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设计方案研究过程解决问题研究报告或作品交流与评价”的一般设计过程。

课题的类型一般没有限制,可以是一个研究问题、一种改进工艺、一项活动策划,也可以是一个产品设计、一件作品制作、一项调查等。在“创新种植技术研究”这一主题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与背景材料相联系的内容,如城市花卉、蔬菜的特征,与人们日常生活、文化、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2)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如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插花、盆景制作、家庭美化、校园绿化、草坪养护、家庭种植、小区绿地规划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作物栽培试验、植物标本制作、食品选购、食品保鲜等。(3)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绿色食品、植物资源保护等。(4)科学前沿内容,如太空育种、基因工程、生态农业等。

(二)选择种植容器

常规种植容器(花盆)通常是放在室内地上或桌子上,因其占用空间大、效率低、不美观、易损坏、不便浇水和清扫等弊端,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而设计立体结构的种植容器,则可以有效解决在有限的空间中无法高密度种植的问题。

1.废旧物品再利用。

直接利用废旧容器或稍加改造,成为独特的种植容器。如下图所示是利用废轮胎代替花盆、泡沫塑料箱直接用作种植容器,或者是用色拉油壶等容器制作成可上下种植的容器,简便易行,价格便宜,特别适用于楼顶平台的绿化。

2.种植容器创新。

用木板、塑料板、塑料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相应形状和结构的种植容器。如下图所示,立式悬挂种植柱,主要用于教室立柱两侧和前后墙角悬挂;卧式悬挂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前后黑板两侧悬挂;卧式可移动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后侧地面放置,便于移到走廊养护;管道或槽式种植结构,用pvc塑料管制成的卧式、立式悬挂种植容器,可置于教室前后及两侧相应位置,进行大空间绿化。

(三)进行种植试验

技术试验是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通常只用1节课教学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而我却用4节课强化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的重要性,体现了通用技术重实践、重创造的教育思想。

1.区域移植试验研究。

区域移植试验法是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课上,有学生问:“火龙果、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在我们这儿能成活并开花结果吗?”我认为,学生能够想出热带植物区域种植试验研究很有创意,于是便让学生试验,至于能否开花结果、能不能吃等问题可另当别论,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技术创新。

2.种植方法试验研究。

对试验对象进行条件优化或条件组合。塑料大棚种植就是把品种选育、温度、湿度、施肥、阳光、浇灌等蔬菜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技术试验成果。通过试验,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例如,用色拉油壶改造成的双向种植容器种出了双头吊兰、双头蔬菜;有一位学生采用优化试验法和预测试验法创造了红薯的新种植方法——多层结薯,得到了江苏省农科院红薯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撰写种植报告

在试验前必须对试验过程进行周密设计和安排,科学地进行试验,客观地做好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研究报告的写作一般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等。

1.查新报告。

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方案的最初设计阶段,首先要作出查新报告。作出查新报告的关键是根据研究项目的创新点设定

2.研究报告。

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科学研究项目都需要完成研究报告,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技术研究,还要让学生学会“科技论文”写作。

(五)交流与评价

第7篇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岳麓版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总体教学目标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清河中学学校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争取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

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习题要精选。

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习题。做到习题要精选,反馈要及时。要通过习题讲评评出方法、规律,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试题的掌握。进行复习时,重在理清每一专题的框架,尽量使每一专题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习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二、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习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习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习,每章都有阶段练习,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教学工作计划《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

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习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继续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根据学校和教务处本年度教学工作要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教学教法,积极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实“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二年级的历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以学期教学进度为标准,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练习,精选学习情景材料,扩充教学内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掌握学情,开展希望班师生的交流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3、研究课标和现代教育思想,研究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组内学术研讨,开展拓展型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

4、定时定点,规范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组成员及时到教室阅览室集中,按集体备课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二)加强高一高二高三互动教研,把握高考方向,交流高二会考的经验和课改经验与反思。以备课组为载体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实抓常规教学——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⑴课堂上,做到精讲到位,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从点、线、面、体(立体)的知识网络图,上课求质量不求进度,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文科班实验班重抓培优扶尖,勤抓帮困促稳,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⑵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做到及时巩固。作业方式以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检查方式以定期上交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订正方式以集体订正与个别面批相结合。

⑶通过阶段测试和点评,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每月底备课组各科要进行一次自测,自测时间和方式由任课老师协商决定。

⑷加强听课评课,学习优点,指出不足,提高实效性。

(四)以科研促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提高课堂实效”等方面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县市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学校的教研交流。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级部颁发的《20__级高二第一学期级部工作计划》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把“巩固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主题具体落实到历史教学的细节中。

把教学目标定位于高效完成历史必修3的教学工作。

2.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一切立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养成。

3、在教学方式上,坚定不移地推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在高一认知、感悟、收获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多数同学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内在需求已比较强,所以高二上学期历史教学除了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外,还要进一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向适应高考要求的过渡。当然,由于我们在高二年级要实行选课走班,对选择人文(科学)倾向的同学务必做到区别对待,对选择科学倾向的同学,教师仍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泼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地帮助学生通过会考。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4)在不同层次、不同学情学生的班级教学中,课任教师要从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切忌在教学标准和训练任务上搞“一刀切”,力争做到个人的教学设计是适应所任教班级的设计。

(二)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

(1)按照级部安排,继续加强学科周集中教研活动和日常研讨机制

教学组长提前思考每周集中教研活动的议题和内容,即按教学进度,须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上的课,并将不同的议题内容分配给教师个人,提前准备发言提纲(包括每课时的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环节),会后由主备人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教研会纪要于学科网。

(2)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完善三次备课机制。第一步,人人自备,形成初始教案。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己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要做到,在教案中,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框架明确,便于其他老师操作。多阅读教辅资料,使题目精选,要求学生彻底完整解决并记忆。教研会上叙述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突出重点)1

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第二步,集体备课,形成备课组教案。每周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人员到位、主备人落实,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基础上,教师人人都要主动参与和发言,解决好疑惑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分课时备课的要求;第三步,精细备课,形成课堂教案。在教学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统一思路的基础上,教师个人依据组教案再次进行深入具体的思考、归纳,形成更为细化、实用的课堂教案。

2.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必修3内容多,还要在本学期进行会考的紧迫形势,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准备课,高效落实课,开诚布公听评课,认真反思提升课。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复习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生生互评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落实并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和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了解决选课走班规范办学行为带来的课时少与教学任务重的矛盾,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日日清、月月清。

(1)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做到日日清。

(2)根据人文倾向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重的现实,实行“一月一集训”的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测查,把当月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利用习题课进行)

(3)利用级部组织的考试,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4、做好“师徒结对”工作,继续强化听课制度。

新教师要坚持随堂跟踪听课,带徒教师每周听评徒弟课2节,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在教学组内计划地自主开展学科组内部教学活动,组织好组内教师的说课、听课、评课和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使学科教研、学科教学活动常态化。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5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1)(2)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习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二、基本思路:

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习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⑥努力做好讲练结合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习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习,每章都有阶段练习,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

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习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传统教学 必修课程

新课程改革成功实现了从偏重知识教育向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的转变,实现了从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转变。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是为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化学课程,是要让每个高中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化学素养。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还要为学生在高二高三阶段学习化学的其它模块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另外不管学生以后学文科还是理科,高一化学必修课的学习内容都是最重要的高考必考内容,因而搞好高一化学必修课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实施高一化学必修课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防止盲目拓展知识内容

纵观高一化学必修模块,其学习内容几乎是以前三年高中的全部化学内容,如果教师不认真理会新课标要求,就会出现任意拔高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人为制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紧张关系。高一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强调教学的基础性。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深化的阶段性原则。

高一化学教材是依照物质分类的思想进行编排的,教材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获取一些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和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其地位、作用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如“胶体”,仅限于让学生知道会判断胶体、溶液、浊液和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从丁达尔效应、过滤等角度认识这三种分散系的不同,对于胶体的其它性质如电泳、布朗运动、聚沉等教材都以科学视野的方式出现,对学生不作过高要求。而且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不能任意拓展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

二、正确处理好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但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把搞探究式教学作为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因而学生往往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知识的总结归纳,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使得学生学完了一个模块还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虽然课堂上搞探究是轰轰烈烈,可学生一到考试就凄凄惨惨。

因此,教师对探究式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要重视各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帮助学生加强双基学习,重视基础知识的归纳与应用。各种传统教学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出的经典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无所谓谁优谁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索,传统教学法也不排斥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说出现象并作出结论等等。探究式教学法所花费的时间长,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用这种教学法,教师要善于选取那些最有探究价值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探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探究。

三、正确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弱化学生实验的现象

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没有像旧教材那样在教材后面安排专门的学生实验,这是不是认为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安排学生实验呢?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实验既浪费时间,又耗损精力,不如一概改为教师演示实验,这样既方便又省事,认为有学生做实验的时间不如拿来上新课或复习。而这恰恰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要知道新课标不是对学生实验弱化了,而是对学生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一化学必修课虽然没有在教材后面安排单独的学生实验,但并不是就没有学生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对教材中有关实验的栏目要进行深入研究,要确定好教材中哪些实验适合教师演示,哪些实验适合学生做,教师演示过的实验只要适合学生做也要安排时间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室做一遍,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正确处理好知识的科学呈现方式,积极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作”

第9篇

摘要:大多数高中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进入山东大学以后,经过两年多的数学学习,我深切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方法可循。本文主要通过一些问卷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措施,使学生在该学科的学习上有更好的突破。

关键词:数学学科;社会调查;分析

一:引言

数学学科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锻炼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并不是多有的人都能够很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在此我们通过一些问卷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该学科能够更加深入。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中的直接抽选法。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单位中直接抽取若干单位组成样本。直接抽选法,即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直接随机抽取若干样本。

此次调查中高一高二均有20个班(4个文科班,十六个理科班),高三有22个班(4个文科班,十六个理科班,两个高三复读班)。因此我们决定从每一级中随机抽取三个文科班,八个理科班进行调查。

三:调查时间安排以及调查的地点

2013年8月15到2013年8月27,地点: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

四:封面语,调查对象,问卷填写说明

(一)问卷调查封面语

亲爱的名校学子们:

你们好!

为了了解母校高中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我们在母校展开此项调查。以此全方面的了解情况,针对不同情况予以不同的帮助,更好的带领你们走出盲区,使其在数学学习上有更大的突破。此项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希望您能真实反映情况,您的回答将给我们的调查带来积极地作用,相信您一定会认真完成的。谢谢您的配合!

(这是山东大学送给你们的小纪念品)

山东大学

励志起航“数学学习”课题组

2013年8月18日

(二)问卷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母校所有在校高中生(包括老校区高三复读生以及借读生和择校生)。

(三)问卷调查填写说明

(1)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请在每一个问题后的()中写上您认为合适的答案编号

(2)若无特殊说明,每一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3)填写问卷时,请独立完成。

(四)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 )

男 B.女

2:您的年级是( )

A.高一 B.高二 C.高三(含复读生)

3:文理分科时,您将选择(或已经选择) ( )

A.文科 B.理科

4:在各课的学习中,您最喜欢的学科是( )

A语文B数学C英语D物理E化学F生物G其他

5:进入高中后,您觉得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百分数如何( )

A.很难80% ~100% B.难度中等60%~80%

C.难度较低40%~60% D.比较简单低于40%

6: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满意度如何( )

A.很满意 B.还行,可以接受 C.逻辑不清,很不满意

7:老师讲习题课时,看到题目您是否经常先独立思考( )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8:老师讲解习题解析时,记笔记时您倾向于( )

A.记下重点部分以及不懂的地方,课后自己整理

B.一字不漏的抄写下来,课后自己认真琢磨

C.认真抄写下来,不再细细斟酌

D.抄下来,直到考试时才拿出来看看

E.其他

9:对于不懂的问题,你一般如何做( )

A.花时间自己慢慢琢磨

B.主动请教懂的同学

C.主动向老师请教

D.不予理睬,反正不懂

10:教程每一章学习之后,您是否会经常总结( )

A.经常 B.有时 C.偶尔几次 D.从不

11:是否经常和他人(包括老师)交流学习心得( )

A.经常 B.有时 C.偶尔几次 D.从不(喜欢自己思考)

12:写作业时,您一般都倾向于( )

A.边写边参考答案

B.先看答案再写

C.独立完成后再看答案

D.照搬答案

E.其他

13:您认为自己的习题训练量怎么样( )

A.很大 B.一般 C.很少 D.从不训练

14:数学150分考试卷,您一般的成绩是( )

A.90以下 B.90~120 C.120~140 D.140以

五:当天活动安排

首先将小组六个成员分成三组(1,2,3组)。8月18日上午,进行校园宣讲会,之后1.2.3.组分别负责去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发放问卷,并按顺序收集整理问卷,最后统一上交到队长手里,进行封存。

大概下午的时候此项活动结束,此时我们将随机选取几个班进行学生面对面经验交流会。同时发放山大纪念品作为小礼物送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

六:调查结果分析

收集所有调查问卷,并做相应的归类。并将所有的结果录入电脑。整理保留原始纸质材料,收藏归档。制作表格并做相应的数据分析。

从分析结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学生因为无法突破思维,认为数学学科难度比较大,因此弃理从文;学生无法取得一个良好的数学成绩原因是多方面,在此我们仅从学习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上课期间,争取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按时完成作业,并有选择性的训练习题,尽量不要沉溺于题海战术,追求质量而非数量;

习题解答时,能够自己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不要养成边做题边看答案的不良习惯;

上课时,一定认真听讲,并善于联系已学知识,进行发散思维,能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主动向老师提出建设流;

对于出错的题型,一定要自己写出分析考点,不能马虎交差;

考试摆正心态,争取做到能拿不丢,超出能力范围的尽力为之;

七:评估与预测

此次调研的风险在于一定程度上,我们得出的结论可能跟事实有悖。原因有以下几条(1)学生并没有真实反映情况;(2)我们选取的人数不完全具有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误差;(3)统计方法以及测量工具存在偏差。

预测:我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真实的数据。这样我们会根据真实数据做相应的报告分析,得出普遍规律,并将具体情况以及相应的突破方法传达给母校以及在校的每一位同学。

八:寄语

此次调查将会给我们带来积极作用,再次感谢所有参与者,谢谢你们的积极配合。在此送给所有广大学子。

一:勤——业精于勤

二:恒——持之以恒

三:序——循序渐进

四:博——博览群书

五:习——温故知新

第10篇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技术不同于以住的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1)动画、图像、声音、文字有机结合,增强直观教学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以互联网为依托,增大课堂教学信息容量,为新课程改革的模块教学提供便利;

(3)基于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例如,学习高二化学课中烃的衍生物《乙醇》一节的内容时,一笔者设计了乙醇分别与钠、与氧气(铜作催化剂)催化氧化、分子内脱水动画片段,让学生直接感受乙醇的官能团羟基(一OH)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反应;学习环境保护章节时,笔者设计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动画片段,既让学生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身边物质对臭氧破坏的原理,又让学生自觉树立保护环境意识,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双向交流

利用多媒体,可以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笔者留出一定的余地,让学生共同来参与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形成互动。通过让学生来参与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密切了师生关系,学生会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与友爱,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如设计《酸雨》时,笔者鼓励学生把自己身边收集到的酸雨资料拿出来,设计一个个动画小片段,然后在课堂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形成本节课最佳的动画设计方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有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贴近实际,借“媒”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利用多瘭体开展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学生刚接触化学颇为好奇,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但当接触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等比较抽象的化学知识时,学习热情就会大大减弱。因此,利用多媒体生动地演绎生活中的化学故事和身边的化学知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就会大大增加,就会间接或直接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效果。

1 实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将更生动、活泼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意外事故,学生在操作中往往存有畏惧心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人的演示,不但可以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

2 思路更加活跃。更能贴近学生实际

结合多媒体,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拓宽学生思维。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按教材中给定的方法“动手”验证实验,而启发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有无更好的做法”。如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制氢氧化亚铁的实验,首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播放动画,结合动画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中逐步提出问题:①实验中物质的颜色变化情况是什么?②不同的实验方案,效果有什么不同?用计算机动画演示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红色突然褪去,引导学生思考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热情。

3 学习化学仪器的用途更加直观、简单

如讲述学生常见的装置――洗气瓶的用途时,将该装置可改为用多媒体演示,通过仪器各个部分的安拆、组装,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究其用途,得出结论(①用于排水集气;⑦用于洗气;③用于向上排空气法集气;④用于向下排空气法集气;⑤用于液体干燥剂干燥气体;⑥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⑦可作为NH3与HEl气体进行反应的容器;⑧若广口瓶盛有某种气体,可用于随时取用所需气体)。这样,学生学习化学仪器的性质不再感到困难,用起化学仪器来就会得心应手。

4 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提升借“媒”教学效果

第11篇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怎么写?不放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时间,同时也不能放过任何的必要的休息时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1高二将学完高中知识的70%,这部分知识学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高考的成败,因此,高二是决胜高考的黄金期。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对高二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2、防止被动和无目的学习。

毫无计划的学习是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

二、制定学习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

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

2、促使自己实行计划。

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你去偷懒。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

3、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

坚持实行计划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这些进步只会能使你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4、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

按照计划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从而,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玩的时候能开心地玩。久而久之,所有这些都会形成自觉行动,成为好的学习习惯。

5、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合理的计划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你会知道多玩一个小时就会有哪项任务不会完成,这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行动都很明确,也不要总是花费心思考虑等下该学什么。

三、怎么制定学习计划:

1、计划要考虑全面学习计划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学习有时,休憩有时,娱乐也有时,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计划中。计划要兼顾多个方面,学习时不能废寝忘食,这对身体不好,这样的计划也是不科学的。

2、长远计划和短期安排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比分说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你应当有个大致计划。

因为实际中学习生活变化很多,又往往无法预测,所有这个长远的计划不需要很具体。但是你应该对必须要做的事情心中有数。而更近一点,比如下一个星期的学习计划,就应该尽量具体些,把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远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解决。

3、有长远计划,却没有短期安排,目标是很难达到的。

所以两者缺一不可,长远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和进行大致安排;而短期安排则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4、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指按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而自由学习时间指除常规学习时间外的归自己支配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弥补自己学习中欠缺的、或者提高自己对某一学科的优势和特长、或者深入钻研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2一、语文

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于生活。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课外复习和课外阅读有助于对语文的理解。

1、文言文,古诗词学习,针对于文言文,古诗词学习则需要大量积累字、词、意、用法等,方法有很多种,归结于一句话就是多用、多练、多记。

学会自我运用,寻找大量试题练习,遇到不理解的要及时询问并且做下记录。时间是衡量你能力的一个标准,只要你付出了,那你总会获得收获。

2、课文的学习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事半功倍,学习课文之前是做好预习,理解文章大意,把不明白的一定要提出来。

并且做好记录,为期末复习做好准备。

3、背诵课文一定要下功夫好好背诵下来,这个再今后都是有用的。

4、出课堂学习之外,再课堂之余要抽时间来学习课外知识,阅读课外文学。

了解我国经典,这个很重要,及丰富了课外生活,又加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中国的四书五经年年考试都是重点。

二、英语

1、学习英语一定要先保持好心态,我把它放在第一位!

2、英语学习,重在词汇。

其实英语的组成就是词汇和语法。如果词汇都过不去,语法给你你也看不懂,拼不出来。所以学习英语,第二大难点就是词汇量。初中的词汇较少,重点的是词汇的记忆方法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学习英语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初中阶段英语属于入门级,只要花点功夫把词汇关过了。

后面基本上不出在问题。

三、数学

1、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积累经典例题。

俗话说得好,数学解题方式千千万,而最终答案只有一个。所以,解题方式和积累很关键。传统说的题海战术也就是这个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嘛。

2、数学这个学科上课如果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上课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多做笔记,将老师讲解的经典例题一定要抄下来。

3、不懂就要问,这个是最关键的,学习上很容易有所困惑,遇到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积少成多,越积越多,这样只会降低自己的学习兴趣。

4、要有一个错题集,定期复习错题。

温习知识点。

四、化学

1、学习化学重点是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公式。

初中学习元素周期表一定要理解。各类化学的反应,要详细的了解并记录好,因为现阶段初中化学仅仅只是学习一年。掌握的东西并不得多。重点是了解“化学”这个学科。

2、学习初中化学,了解几个常见的化学现象及化学公式。

运用好化学元素周期表。

五、物理

1、相信很多人对待物理来说是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学习物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掌握的程度都是不同的。

物理大致包含为力、电、能、功、声这五个方面来划分的。学习每一个部分遇到很多抽象的东西,一定要询问老师。一定要弄明白。

2、物理含有大量公式,这些公式的构成和运用是非常考验人的,所以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公式的运用,是能够掌握一些配套的习题。

不至于后面复习时忘记如何运用。

3、物理还有就是大量实验,这些实验就需要自己主动动手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发现物理的奥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

六、政治

1、学习政治这个就要结合中国政治和西方政治,文学类的东西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积累,是按照国家,按照时间线路发展来看待,这样学习更加事半功倍。

2、做好笔记,做好摘抄。

了解历史政治制度及西方政治制度的利与弊。

七、历史

1、学习历史就要花大量时间积累,这个没有别的办法。

按照时间线路来记。

2、初中的历史书并不全面,因而老师的总结和归纳是我们学历史的很好的帮助。

所以要多做笔记,复习的时候按照笔记复习。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31、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会听课

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也许有的家长和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呢。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很多家长感到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把握,其实,每天查看一下他们的课本和笔记,就是一种好方法。

2、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时间是个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是艰苦的劳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几个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处理好的关系

玩与学的关系,主与次的关系,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

这里,家长必须帮助指导孩子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学习是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应该花在学习上。但是,学习又不是初中学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和有益的活动(包括“玩”)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闲暇时间安排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有娱乐和活动的时间;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课余活动放任自流,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要指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学习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来。学习和玩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初中阶段学习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习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学得扎实。学科内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是处理好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兴趣是学习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兴趣也往往不够稳定,有些孩子对兴趣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表现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习,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结果就成了“跛脚”。其实,初中的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首先要学好每一门功课,初中学习过了关,高中阶段就可能比较顺利;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是“副课”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实际上都是将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兴趣必须以打好基础为前提。

(2)遵循记忆规律安排学习

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规律的心理学家艾客浩斯发现,学习刚结束,遗忘就相伴开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复习的时间较长,如果第二天复习了,第三天就遗忘少了,需要复习的时间也较短;如果第三天复习了,第四天遗忘得就更少了……。总之,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及时复习。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学习。“及时复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劳永逸”。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习了20个单词,一位同学在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小时,加以巩固;另一位同学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再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结果后者记忆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利用分散学习的道理,家长可以指导孩子采用“卡片”复习的方法。例如复习英语单词,把卡片分为左右两边(或正反两面),分别写上中文词义和英语单词,然后自制七个袋子(或信封),每袋内放置一周中某一天应复习的卡片,复习时,用手遮住一面,回忆另一面的内容。当天复习以后,就放入隔天的袋里,以此往复有规律地交替复习,效果十分明显。其他如数学公式等各种知识均可用卡片来进行复习。

过度学习。我国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练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别人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记忆某些内容,到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了不久就不会准确回忆。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这样熟练的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这就是“过度学习”。一般而言,过度学习保持在50%-100%范围内。举例子说,背诵一首唐诗,如果用十遍刚好能基本背出,那么能再读3-6遍,这样就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过度学习要与及时学习和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4第一、正视自我,调整心态

同学们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应该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此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根据高一的考试成绩,正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既不可自视过高,又不以有自暴自弃。对于绝大多数的中档学生而言,未来一年的目标是掌握所有知识的基础题型,首先做到会的东西不错,能拿分毕拿,其次才是冲击难题和高分,挑战和突破自我。

第二、高一内容,时常复习

无论哪科,一般高一都是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这部分往往并不难,但是知识点多而细,非常琐碎。所以很多同学继续学习高二内容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障碍是已经遗忘了高一的知识,这会非常痛苦。

好的学习习惯是温故而知新。推荐同学们每1个月左右,自觉找一些高一各个章节的题目做一做。题目不在多和难,简单基础都不怕,重要的是让每个知识点都能时常在脑海中过一遍,做到基本知识基本题型不遗忘,到高三的时候就会顺畅得多。

第三、新课学习,求稳不快

高二课程的知识一般都比较难,很多概念十分抽象,不好理解。同学在此时的学习,做好预习是必须的,但同时也要注意,预习不要贪图快。要细致的思考重大成就听细节。有问题就找老师问。千万不要自己想偏了还钻牛角尖,最后还要花很多时间重新理解。所以,学习要求稳不求快,基础题型反复练习,力图把基础题型扎实掌握,而不要领略难题偏题。

第四、考试习惯,刻意锻炼

进入到高二,也要逐渐开始培养自己的考试习惯,而不能的把这件工作放在高三才进行。很多同学多年养成的考试习惯并不好,这方面需要刻意锻炼,花一段时间调整是值得的。比如考试的检查,很多同学不习惯边做题边检查,到最后时间不够用,心里也不踏实,再比如草稿纸的使用,如果草稿纸难免分题分区使用,检查就会快得多;还有的同学喜欢跟没有思路的题“死磕”,这也不是好的`策略,难题要大胆跳过,先把能得的分昼拿到才是高效的考试方法。

高二的知识难度大,同时也是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一年。把握好这一年的学习,对于高中三年来说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调整好心态。做好复习和预习,并最终体现在考试上,获得好成绩,进入高三的学习。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5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理想并不难,难得是有一个为实现理想而攀登的规划和决心。为此,制定一个高中三年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写下了这份高中三年学习计划书。

(一)高中六个学期的分析和自我目标

为实现以下规划必须做到:树立信心,满怀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学习,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1、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2、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期。

这个时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一定掌握。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3、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

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4、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

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5、高三上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

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己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摆正主观态度。时刻保持新鲜的自信心、坚韧的性格。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履行自己的计划,做到步步为营。

6、高三下半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

可以适当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时刻摆正心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就如爱迪生所说:“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二)我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预习最重要的是能发展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

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要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同时适当地一些课前的习题练习,逐步了解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验证的真理;

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我制定的听课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A)做好课前准备,即预习。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以及对探求知识的极大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写作;合作方式;应用

素质教育倡导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种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个人写作过程,它应是高中生合作与交流、发散性思维、批判性应用等综合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高中生在英语写作时应用合作学习方式,是教学主体地位转换的重要体现,能更好的促使学生自主交流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进行自主写作的欲望。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笔者运用合作方式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收效甚好,下面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教学收获。

一、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

(1)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协调。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普通高中课程改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英语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革也很注重培养学生在书面上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相对滞后,英语写作教学已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瓶颈,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英语教师的思考。作为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高中英语教师,笔者深知英语写作水平直接影响学生高考的英语成绩,但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十分落后,单调,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高考英语写作成绩反应的整体现象。在英语水平检测中,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历年英语高考试卷中,满分120分的试卷中,书面表达就占了25分,然而,在高考成绩中,英语书面表达的平均分只能达到是12-13分左右,得分率很低。可见,英语书面表达一直是高考考生很难攻克的难关。而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枯燥、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合作方式的内涵及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如果想更好的应用合作方式,就得先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它的内涵。

(1)什么是合作方式?合作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通过小组中学生合作分工以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能激励小组成员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热情,强化学生的进取意识。合作方式也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小组合作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都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将合作方式应用于写作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教学效果。

(2)合作方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如何创造一种新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一直也是广大英语老师科研课题工作的热点研究对象。小组合作模式能给学生创造足够的交流机会,小组合作方式是以交际理论为基础,重点放在写作过程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进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观点在合作式学习写作过程中得以形成并完善、组合、经过小组成员的修改、再修改,直至满意地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合作方式的写作训练法能很好的激起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写作小组”、“协作写作”出现在世界很多国家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虽然它们的名称不同,但性质是相同的,即合作写作。将合作式方式应用于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是英语教师可以尝试的一种理想新的教学方式。

三、合作方式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有的英语教师认为写作只是高中生的个体行为,其实科学的进行合作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合理分组。精心建组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合作为基本模式。根据不同的写作任务,在编组时,主要有两种编组模式:①就近分组,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组,力求每个小组总体水平一致,体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精神,每组成员均含好,中,差的学生,可按成绩调整座位使小组成员具有互补性。此种分法主要用于课堂讨论中。②整合分组,根据全班人数平均分组,小组成员同样具有互补性。这种编组模式在课外活动学习中应用最多。

(2)小组合作写作。首先学生必须明白合作写作是学生间的合作,是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项写作任务,而不是一个学生包办代替。另外合作写作的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也可以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个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开始合作写作活动前,笔者将班级45人根据成绩高低合理安排成九组,并在各组内设立一名成绩好且活动积极的成员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协调组内成员工作。组内成员则根据写作的内容,按写作环节分工,分别负责收集材料,拟定提纲,撰写初稿,文章最后的修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