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

时间:2023-02-10 19:0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逍遥游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逍遥游教案

第1篇

关键词:语文审美教育 形式美 形象美 情感美 哲思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①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即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培养个体对于语言的形式美、语言性文艺作品的艺术美、语言交际中的社会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树立个体崇高的审美理想、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不仅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而且有逐渐被弱化的趋势。高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时候对语文科投入的精力是很少的,也无暇去发现和感受语文的美。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应当从美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观察语文中的“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欣赏。

一、让学生学会欣赏形式美

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指文章结构上的美,包括语言、段落、节奏、韵律等。以语言美为例,散文经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语言是越品越有味道。

(一)叠词美

叠词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二)动词美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挨着……”好一个“挨”字,不仅使荷叶人格化,而且活脱脱地画出了一群穿着短裙的少女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点活了月光,又托出了一个在月光照耀下的水气朦胧的境界。

(三)修辞美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纤尘不染的美质。通感的运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是黑白相间的画,作者把它移植到了听觉上,好像听小提琴名曲一样,这样就把月光令人恬适而惬意的感觉写出来了,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深遂美感。

每篇好文章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所采用的结构往往是它自身所能采用结构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种。巧妙结构的选择会更能彰显作品的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行首错落写法,契合了全诗的轻盈、舒缓的节奏,从而具备了结构美和节奏美。

二、让学生学会欣赏形象美

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更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高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比如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选了三篇古代人物传记,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感受人物形象之美,学习他们身上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胸怀广阔、才干卓绝,廉颇心地正直坦荡、勇于改错;《苏武传》中苏武忠君爱国、坚忍不拔;《张衡传》中张衡不慕名利、潜心科研。这几个人物形象都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引导,定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果。

还有教材必修一中勤劳善良的保姆大堰河,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刘和珍,敢于忏悔、“解剖自己”的巴金,幽默睿智、博闻强记的梁任公,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感悟的地方,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领会这些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自然能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三、让学生学会欣赏情感美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学习时就可抓住文中景物描写以及“苏子”与“客”的感情变化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苏子与客人泛舟夜游赤壁,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赏心悦目,乐在其中。“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客人吹箫伴奏,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客人触景伤怀,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人生感慨,苏子也被客人的情绪感染而满面愁绪。最后,苏子以“水”和“月”作比喻,从“变”和“不变”的角度阐明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道理。这是一种多么阔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使得苏轼在被贬黄州的这段时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赤壁怀古》、《定风波》。

学习苏轼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其曲折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临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临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四、让学生学会欣赏哲思美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充满哲思的精品佳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意韵、探求文章哲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虽然兰亭盛会早已成为陈迹,但《兰亭集序》中,作者表达的生命的欢愉,寄情山水的超然,乐极生悲对生死问题的浩叹,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令人感动。生死和人生价值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兰亭集序》因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和哲学意味而使其后的人得到不同的启示。

再如庄子的《逍遥游》,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简单说来,以道为体,任物自然,就是逍遥游了。这种游,是无穷的,没有局限,无需凭依,是彻底的自由。 对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而言,无形关系网的束缚总是存在的。庄子告诉我们,要摆脱这种束缚,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做到佛家所说的“去我执”,就可以解脱了。庄子的哲学理念即使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巨大的积极影响及启发作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作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品味作品的哲思,也是促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之一。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生活中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把这种美传递给别人。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必要而且义不容辞的。高中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热情洋溢的抒彩和名家作品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让学生多多发现语文中的美,让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第2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以上自先秦下迄明清的文学发展历史及其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授课时间一般长达两个学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古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古代作家诸多思想观念他们难以理解和认同,因此,古代文学教学要想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难度很大。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其中的子工程虽然不能承担其全部任务,但必须具有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古为今用的现代价值。正是基于如此认识,我在十几年的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从文化反思的角度,以古代文学为切入点,从中寻找古代文明与现代人生的契合点,尽可能根据讲授内容结合当前社会上诸多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人生的有关问题,通过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糟粕,力求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从而发挥古代文学课程特殊的育人功能。具体有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题,古代作家关心民生疾苦的传统一直是古代文学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然而现在它们却受到一些学生的怀疑、否定甚至嘲笑。例如学生在论及屈原、杜甫等作家的忧国忧民意识时,使用了诸如“尴尬中的尴尬”、“沉重的枷锁”、“苦涩的悲哀”等否定性的偏激文字。十分明显,现在的大学生已开始独立思考人生问题,但并不成熟,对文化转型期中的许多文化现象深感困惑,他们站起来自己走路仍需要人引导。所以教师的正确的态度是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课程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思想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看清传统中的精华之所在,使他们在传统中寻找到今日仍然有效的思想武器。

上学期上先秦文学时讲屈原本文由收集整理作品的情景:在讲解分析了《离骚》的字词含义、篇章结构特色等内容后,以“如何认识屈原精神”为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共有十余位同学发言。当问及:“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或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时,你怎么办?”只有一个同学明确表示要效法屈原“上下求索”,奋斗到底,另一同学表示只能郁郁寡欢失意终身,余者则分别提出“西方不亮东方亮”、“要让自己适应社会,不要幻想让社会适应自己”、“过分清醒则不如糊涂”、“不能过分追求完美”等观点,否定了屈原传统精神的现实性。学生的回答具体证实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取向多元而以功利为主这一事实。对此,我没有简单地发表支持或反对的意见,而是首先指出同学们的认识是屈原精神在文化承传过程中有所变异与流失的表现,然后分析造成这种变异流失的主客观原因,其中重点剖析了屈原道德人格的崇高与政治人格的缺陷,最后强调指出,屈原精神经过近两千年的传播与弘扬已经不再属于屈原个人,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意义符号,疾恶如仇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洁身自好的情操、奋斗不息的热情、爱国爱民族的精神,这一切构成了经久不变的屈原精神内核。较之陶渊明归隐田园,屈原的以身殉道显然不是一种生存策略,而是对理想旗帜的高扬。对于民族而言,讲究生存策略固然重要,但追求崇高的理想更能构成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今天,我们无须效法屈原的自杀,但要发扬屈原的精神,在注意处世方式方法的同时千万不能丧失立身的基本原则,不能丧失生命的激情与奋斗的欲望。这堂课结束后,不少同学反映喜欢上这样的讨论课,而且收获很大,有“茅塞顿开”之感。还有一些学生原来对某些学者彻底否定屈原深感困惑,现在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给学生上“宋词”选修课时,我特意拿出一堂课针对学生对南宋词作家忧国忧民意识的不同认识进行重点讲析。首先分析产生这种意识的原因及其负面价值,然后指出知识分子的文化特质与文化使命,并联系实际讲解精神追求与终极关怀在民族发展史,以及个人生命构建中的重要意义,以论证当代大学生应当突破功利原则的局限,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人生价值的观点。课后布置了一个作业,题目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评价古代作家的忧国忧民意识”。我觉得作业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达成了共识,一位男生的总结颇有代表性:“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仍需要一大批走在时代前面的知识分子高扬良知与责任,古人尚且位卑不忘忧国,今天的大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理会那根时代的纤绳,中国这辆大车,我们不拉谁拉?”我相信,此类表述绝不是学生为了获取高分的违心之词,而是他经过认真思考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从各位学生上交的作业所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同学对人生价值、死亡意义、女大学生角色定位及择友择业等问题的思考较之以前更加深入和系统了,认识也更加明确了。

二、求新求深,方法多样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诸多名作已成为传统不变的讲授篇目,如果仅仅为了应付教学,教师认真备好一次课便可讲授多年。不过笔者认为这并不可取,讲授内容虽可年年不变,教师对它的认识研究却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尤其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古代文学教师更不能只满足于课堂上对字、词句的讲析,不能只要求学生背诵分析几篇诗文,还应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他们求知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难度相当大。

我从2000年至今一直承担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为了避免把教学工作变成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我尽量做到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修改和补充教案,经常性地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授课心得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如教上汉魏六朝文学课时讲授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一诗,我联系课文论述“黄昏意象”与古代文人生命构建的对应关系;讲授王粲的《登楼赋》则重点分析作者“登高望远”这一形体动作所表达的特殊情感以及内含的思乡情结。汉乐府诗《陌上桑》是传统重点讲授篇目,以前人们习惯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划定女主人公秦罗敷的阶级归属,简单地将其定为劳动人民的代表或贵族女性的化身。我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在课堂上指出了传统观点的非科学性,就罗敷形象的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看法,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学“采桑女”原型的特点,以及历代统治者对蚕桑的重视,引导学生透过秦罗敷华美的服饰去认识汉代社会“以富为美”的审美情趣,将她反抗太守的行为与下层人民的意愿和精神联系起来。经过如此分析,学生逐步认识到罗敷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美学风貌,既在民间流传中汇注劳动者的理想,又通过文人的加工体现出统治者的需要。下课后我听到一位女生这样说:“原来人物形象还可以像这样分析!”这表明文化分析的方法给学生以新的启示,学生的反映正是教师所期待的。

转贴于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以掌握知识的方法。近年来笔者注意运用中外比较和古今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一些文学现象,如中国古代作家与西方作家忧患意识内涵的差异,中外作家恋母情结的不同内涵,等等。这种讲授方法不仅对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授课中直接感受到方法本身的魅力。2010级一位同学在选修唐诗宋词课的试卷上写道:“学习本课后的最大收益是感受到了一种方法。”接下来他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西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感悟与认识;另一女生则表示毕业后也要运用这种方法去教自己的学生。当然,比较并不是唯一的治学方法,但教师可以由此及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

执教初期我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往往上课讲完了事,近几年则对此作了较大改进,力争教学方法多样化。即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或问卷调查后针对问题答疑,或根据作业中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把当堂回答学生提问与课后个别交谈结合起来。由于加强了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因而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安排授课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有所收获。

三、平等待人,坦诚相见

专业课教师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并不意味着自己天然就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可以板着脸训人。其实,在新旧文化观念的碰撞之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面前,教师也有许多人生新课题有待解决,只不过与学生相比,教师的优势在于人生阅历更为丰富,认识问题更为理性,掌握的专业知识更为全面深入,而这一切可以使教师具备先于学生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要让学生在内心认可教师给予的答案,除了答案本身应正确,教师态度诚恳,方法得当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凡遇到有争论的问题,总是持贯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绝不搞唯我独尊,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气氛,尽量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个人哪怕是不成熟的见解,即使其观点与教师不同,只要有合理之处,也应给予鼓励和肯定。2011年我指导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位女生撰写毕业论文,该生所写的《论庄子的〈逍遥游〉》,分析具体,论证多见深刻之处,但也存在思想偏颇、评价过低的不足。在师生面谈中,她部分地接受了笔者的修改意见,但对庄子的评价则始终维持原有的看法。我没有强迫她接受自己的观点,反而肯定了她“我手写我心”的治学原则,作为指导老师,我在明确指出其思想方法缺陷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