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03:1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年级语文教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大地又一次被飘飞的白雪包裹、覆盖,当新年的钟声又一次在耳边响起,XX-XX学年第一学期也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下面,就交我本学期的工和总结如下:
(教育整理diyifanwen.com)
一、班级管理方面
作为一名班主任,管好一个班是最基本的任务。这学期,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
经过了一个暑假,学生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们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做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搞“个人主义”。这虽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却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仍然是班务工作的重头戏。
二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还是相对较低,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打扫卫生,需要老师在旁边不停地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在班上选出五名责任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同学,将她们两人一组搭配起来,每天一组轮换,一个领读,一个组织纪律,早晨一到校就组织同学进入早读,并配合“争星评比台”用小红花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到校后都能在领读小组的组织下自觉进入早读。
进入二年级,学校分配了室外清洁区。经过一年级一年的锻炼,大部分孩子已经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室的清扫任务。但是,打扫室外清洁区需要用大扫把。学生人小力微,用起大扫把来力不从心。再加上秋天落叶很多,学生扫起来简直是人仰马翻,“岂一个乱字了得”。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坚持每天早到校,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他们不会用大扫把,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诀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终于慢慢地进入了状况。现在,即使我不在场,学生们也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把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学期,学校更加严格了对集会时路队的要求。虽然我们班过去集会时的站队状况一直良好,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躺在成绩薄上睡大觉。结合学校的要求,根据我们班在路队方面的现状,我在班上召开了一次“雁群飞行我站队,都是守纪小模范”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反省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并以身作则,在每一次集会时首先按要求站好,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路队又有了不小的进步。
(二)配合学校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
这学期学校组织的活动较多,每一项活动我都认真对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力求使学生从每一次的活动中得到锻炼。这学期我组织学生参加的活动有:
九月份:结合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召开以“中国骄傲”为题的主题队会,鼓励学生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上好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的尊师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谆谆教诲;中秋节,号召学生开展“一个水果一颗心”的慰问解放军活动,使他们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学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美化自己的学习环境,积极参加“最佳教室”的评比;组织学生分析本班特点,申报“安全”特色中队,并针对这一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十月份:利用“十。一”长假在学生中开展了“我为祖国拍新照”或“写新诗”或“画新貌”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眼中的祖国记录下来,并选送作品参加学校的爱国摄影展;在中国载人飞船升上太空一周年之际,在班上召开以“航天知识知多少”为主题的班会,激发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引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美好愿望。
十一月:组织学生备战,考好期中试,将自己半学期的学习做一次检测、小结,并在考试后召开家长会,及时将学生半学期的表现汇报给家长,与家长沟通,以取得深长的理解与支持,共同促使学生向好的方面民展;在学生中开展“我是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教育,组织学生练好铅笔书法,积极参加教导处组织的“二年级铅笔字比赛”。
十二月:配合教导处的读书节活动,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捐出来与大家共享,使教室书香缭绕,乐趣不断,经过动员,全班学生共捐书64册;鼓励学生与中国古文化做亲密接触,多读、多背古诗词,学生积极响应,在二年级古诗词背诵赛中取得第二名;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踊跃参加三跳运动会和冬季越野赛,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我们班在冬季越野赛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搞好教学是自己的本职所在,而我也不例外。这学期,除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之外,我在教学工作上也没有放松自己。我坚持认真上好第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一方面,我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参加教育处计算机上机考核,以及认真拜读了《你属于哪种人》并写出心得体会;另一方面,我还参加了区课件比赛初评及青年教师全程赛教,并积极承担了区新课标评优赛教的任务,以压力鞭策自己,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我还坚持听优质课,虚心向别的老师求教,以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作业批改;语文;小学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外延,不仅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更是练习和巩固这些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语文作业备受关注的趋势下,语文作业批改方式的实效性也应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研究能对国内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普遍的理论指导,却很少有深入地方性的针对县级市小学语文教师作业批改方式的验证调查。但从目前看来,语文作业批改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
鉴于此,我们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下研究目标:(1)大致了解和分析临海市小学语文教师作业批改方式的现状;(2)基本了解临海市小学生对语文作业批改的评价和期望;(3)对比二者差距,并结合实效性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本课题的研究是指向“实效性”的研究。实效性,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综合各家之见,大致就是指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由此,作业批改实效性即指教师进行作业批改后,批改成果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且作业批改量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这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具体关注在作业批改中“谁来改”“怎么改”这两个问题,即针对“作业批改的分工”和“作业批改中符号、语言、方法的运用”来研究作业批改的实效性。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调查对象为临海地区4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二四六年级的学生和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以访谈为主。样本覆盖不同的经济区域、市区和乡镇、示范性小学和非示范性小学,选择市区2所、乡镇2所,其中城乡示范小学各1所,非示范小学各1所。问卷发放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随机发放5份问卷,共分发问卷330份,回收率为96.97%,有效率为97.81%。教师访谈对象选取教龄在5年以上教师20名,其中,城区小学11人,乡镇小学9人,示范小学8人,非示范小学12人。
2.问卷的编制
根据作业批改实效性的内涵、新课程改革对作业批改的要求以及作业批改在实际操作中所关注的问题自行编制问卷。本问卷的编制从语文教师的作业批改频率、作业批改的分工方式、作业批改符号的运用方式、作业批改语言的运用方式、学生对待批改后作业的态度、学生对作业批改情况的总体评价、学生对语文教师作业批改方式和态度的看法和意见等7个方面入手,了解临海市小学语文教师作业批改方式的现状和学生对此所持的相关态度。
3.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3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
二、结果讨论
1.作业批改的频率
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教师都能很认真负责地每天或隔天批改作业,但仍有5.76%的教师较长时间才批改一次作业。虽然选择“3天”和“一个星期以上”的比例不高,但是实际上至少有18个学生选择了这个答案,按每个班级发放5份问卷的比例来计算,则至少有3到4个班级约150到200个学生的作业是3天或约一周才批改一次。作业批改的频率太低会导致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纠正错误。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师不重视语文作业的批改以及教师过于繁忙,无暇批改作业。
2.作业批改的实际分工和学生对作业批改分工的期望
低中年级作业批改实际分工中以教师全部批改居多,高年级作业批改实际分工形式则较多样化。在作业批改的实际分工中:二、四年级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够,有46.6%的作业都是全部由教师批改。而到了六年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所以,教师就将批改作业的部分主动权交还学生,高达72.38%的六年级学生表示作业是部分由教师批改的。同理,随着年级递增,学生能力提高,教师归还的“批改”就越多,形式各样,包括同桌互批、组长或班干部批改、自批。在同样有下放“批改”的情况下,城区作业批改实际分工的生生互批方式又比乡镇更注重个人参与度。城区更多采用同桌互批和自批,而乡镇大多采用组长或班干部批改。可见,城区比乡镇更注重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批改”,参与到作业批改中,而不是令其成为好学生的“特权”,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作业批改的要求:“作业的批改,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了解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造成这一情况的一部分可能原因是城区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比乡镇小学生强。所以,大多数人能参与到作业批改中来,另一可能原因则是城区教师对学生个体化的意识也比乡镇教师要强。
3.合作批改下教师的批改任务
教师根据各年级的学习侧重点,选择难度较大且相对重要的作业进行批改。总体来说,抄写本、作业本、练习卷的完成和批改难度都较大,且能反馈较多信息,所以,各年级教师大多数都有选择这三种作业进行批改。其中,二年级比较重视字词练习,所以,选择抄写本的比例最高,达66.67%,比四六年级均高出12%;而越到高年级,学习重点就从“字词”转移到“阅读”“写作”等综合性题目上,所以,批改练习本和练习卷的比例逐级递增,在六年级达到83.81%。最后,口头作业、实践作业和其他一些特殊作业,由于操作难度、批改难度较低且可能无法通过批改或检查来检验完成情况,所以,批改率相对较低。
4.教师常用的批改符号
随年级增高,批改符号逐渐多样化。各年级对传统符号勾和叉的使用频率都很高,此外就是半勾、问号、圈和线。其中半勾和圈的使用频率在二四年级之间增幅较大,可见,随年级增高,题目难度加大,学生的错误率和错误形式也相对增加,这时单一的批改符号已经满足不了批改需要,所以,除勾叉外的其他符号的使用频率会提高。最后,因升学模式的影响,随年级升高,应试痕迹渐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划分的分数和等级的符号使用频率也逐级大幅提高。
在城乡比较中:城乡教师选择使用勾叉的人数仍占绝大多数,而乡镇选择半勾、问号、圈的比例均都在30%左右,低于城区。城区选择使用分数评价的比例是乡镇的3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乡镇教师运用的符号相对单一,城镇教师更喜欢给予学生应试性评判。
5.作业批改中评语出现的频率
临海市语文教师的作业评语总体十分欠缺。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对比中二者选择偶尔有的频率均过半,而选择“几乎没有”和“没有”的城区和乡镇总计分别为14.55%、20.95%。初步分析原因有二:(1)乡镇老师评语意识不强;(2)乡镇教师作业批改任务繁重,无暇写评语。
低年级评语十分缺乏,中高年级对评语需求较大。在对评语出现频率的调查中,各年级选择比例占大多数的均是“偶尔有”,且逐级递增。而二年级“几乎没有”和“没有”的比例分别是四六年级的2倍和6倍。初步分析原因有二:(1)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未必看得懂评语,而中高年级学生对自我认识程度提高,对教师评价的需求增大;(2)二年级题型简单,无需评语。
6.学生对评语所持态度
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看到评语。无论是城乡调查还是各年级调查,结果均显示学生对评语的需求比例还是很高的。由于学生都有寻求教师关注的积极意向,评语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个体的关注,并且评语不仅可以指出学生作业的错误,评价学生的劳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后续的学习,激励学生的意志,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希望看到教师在自己的作业中给出评语的这一调查结果是符合理论和实际的。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评语能增强自己订正作业的热情。
7.学生对待批改后的作业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对待批改后的作业态度端正,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批改符号和评语进行订正。城区和乡镇约有95%的学生都表示“能够根据批改符号和评语进行订正”。从年级来看,二四六年级表示“想订正但不知道批改符号或评语意思”比例分别为3.88%、3.77%、2.81%,说明批改符号的指向性还不够明确,评语太过于简略导致学生不理解,而二年级学生处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年龄段,对一些复杂的或较长的批改符号还无法理解。
8.学生对作业批改情况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学生对教师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的需求十分迫切。关于对教师作业批改的意见方面,各年级段学生提及最多的是“希望老师多一些评语”,其中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比较迫切希望多一些鼓励性和指正性的评语。
学生对教师作业批改方式上主体意识增强。在作业批改的分工上,各年级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四年级和六年级有较多学生提出“希望能适量自批或班委批改”,二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小和写字能力较低未写此项建议,但结合作业分工期望的调查结果可推测二年级学生对此也有较高需求。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各年级在教师批改作业认真程度上都希望语文老师能“批改仔细,尽量少出错”,其中二年级尤多,结合二年级对教师作业批改态度的评价,说明低年级教师应更加重视作业批改,切不可抱有“简单题目简单批”的错误态度。最后有少量学生希望“教师在批改时字迹清晰”“打上总评”“错题不要打叉”。
中高年级符号侧重点不同。所采访的教师,大多都有选择过将“星星”作为作业的总体的评价的标识。如,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给予5颗星,完成较差给予2颗星,星星的颗数给予低年级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图案、学生对“星星代表优秀”的理念更为确信的特点,教师会增强符号趣味性和可变性,如采用变形图案和额外增加星星鼓励。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会适当将评价转向优良中或等级ABC。
三、建议
1.学校方面
(1)减轻教师课业负担。学校应给予适当的作业指标和批改任务,并且减少不必要的课程和教学任务,以减轻教师课业负担,让其有精力投入到作业批改中。
(2)建立合理的制度。学校应根据本校特点和各年级特点,再结合教师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评价教师作业批改的制度,切不可一味追求高标准给教师造成过大压力,使其急于求成、疲于应对,当然也不可太过放松。
(3)加强各校、各年级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学习,成立批改小组。通过交流讨论,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在作业批改中的不足,进行改正并且学习他人先进有效的批改技术。可专门成立自己的作业批改小组,集体学习有关作业批改的论文、书籍等,让教师能够更多地获取有关信息。聘请对作业批改有心得的老教师,对语文教师进行深入的批改指导。
(4)定期组织反馈和评价。为检验和保证教师作业批改的实质效用,学校可阶段性组织教师进行自评自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组织家长进行建议以及时修正教师作业批改方式。
2.教师方面
(1)提高对语文作业批改的重视度和对语文作业批改实效性的认识。通过了解学生对语文作业批改的态度和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交流,提高对作业批改的重视度和对批改实效性的认识,端正批改时的态度,尽量做到少出错并且字迹清晰。
(2)积极了解提高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相关信息。通过参加交流讨论会、听讲座和学习小组等方式以及利用书籍、网络等多媒体资源来了解提高作业批改实效性的方式等相关信息。
(3)将有能力的学生培养成作业批改小助手,建立四人小组的“作业批改共同体”。在批改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中高年级教师可培养学生批改作业的能力,建立四人小组,将简单的作业交给学生批改或让学生先批改教师再批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还能够利用学生自己的力量实现互帮互助、互相督促、以先带后。
(4)针对各年级特点丰富地运用批改符号和评语。对于低年级:选择直观简单的批改和评价符号,如,勾叉、分数、星星等,评语应符合低年级识字量并以形象的、鼓励的为主;对于中高年级:选择丰富且有针对性的批改和评价符号,如,圈、线、半勾等,评语应是具有个体性、指正性、比较性、拓展性、激励性的综合性评价。也可通过适当增加生生互评或自评来拓宽评语来源和丰富性。
(5)合理利用“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一把双刃剑,教师既不能浪费这个资源,又不能把作业负担都抛给家长(家教)。可以将一些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交给家长检查,并签字证明,教师只需检查签名并抽查。对抄写、听写之类的简单作业交给家长监督检查,教师只需过目,知道易错点和难点。提醒家长监督学生写作业,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减轻批改负担。对于作业本、练习卷、作文本之类的作业应由教师自己批改,否则将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当然,家校合作还要考虑到城乡因素和家长个人情况。
参考文献:
[1]刘建东.提高语文作业批改的实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2(28).
[2]白颖颖.关于小学语文作业批改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武汉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3]熊伟.谈小学语文作业批改方式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夯实学习基础;途径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为达到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就要其从字词、句子、阅读与写话开始学习。而二年级是小学阶段一个小的过渡期,该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拼音、汉字知识。为促进学生将来语文发展,该阶段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同时注意夯实学生语文基础,鼓励学生积累更多语文知识,从而实现学生在巩固中提高。但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牢记汉字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语文是那座高楼,那汉字就是高楼的地基。由此可见,汉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学生接触汉字相较口语较晚一些,且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言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激发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汉字教学方法,增加汉字教学的趣味性以提升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教师板书――教师领读――学生记忆――学生抄写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汉字,这样的教学模式硬板且教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对此,在新时期语文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增加汉字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效果。以小学语文《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课后生字为例,为巩固学生汉字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翻图片读汉字”的游戏。如:教师可以将本课生字做成生字卡,每张卡片正面为汉字,背面为小星星图案。然后,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天上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真漂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划着船去看一看星星背后的秘密吧。”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
二、字词结合记忆,帮助学生熟悉词语
如果汉字是高楼的地基,那词语就是高楼的骨架。因此,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词语教学。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通常将汉字与词语分来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其实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的一定的难度。故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字词结合,简化语文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熟悉词语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以苹果的“苹”字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通常是从字形入手为学生讲解,如:“苹,(标识出拼音píng之后为学生讲解),上下结构,上面一个‘艹’(草字头)下面一个‘平’”。教师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讲解方式过于机械化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故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字词结合借助多媒体加深学生的记忆。如: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小猴子摘苹果”的动画短视频,视频播放之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小猴子在摘什么水果吗?”学生回答苹果后教师引出:“那你们知道苹果这两个字怎么写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熟悉词语、加深记忆。
三、在阅读中体会,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大多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积极为学生构建交流平台,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以提升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但事实上,当前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且个别教师采用阅读教学方式不恰当,忽视交流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改革,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除课文阅读外,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迎合学生兴趣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二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该阶段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巩固并夯实学生语文基础,采取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积累更多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技巧,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权.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夯实学生习作基础――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与探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6,03:6-9.
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 习惯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摆在了重要的地位,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当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为了培养阅读的风气,扎扎实实地把阅读任务落实到实处,让孩子们热爱读书,笔者作为实验小学一名二年级语文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经验,系统阐述低年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
阅读,就是一种从书面符号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步丰厚与升华的过程。阅读过程,是高度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阅读活动无疑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心理水平的提高。
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语文课文、生字和字词的掌握程度,严重忽视了课外阅读的补充;同时,孩子们也只是为背诵课文、完成作业为主要任务,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虽然有与语文教材配套的读本,但因为是课外学生们自主阅读,所以课堂上并不讲解该读本的任何内容;有教师意识到扩大低年级学生阅读量的重要性,也多次给他们强调,但这不是书面作业,孩子们经常浮于形式,应付了事;有的学生在完成布置的作业后,想多读一些课外书,自己认识到了,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因为无教师课堂系统的答疑解惑,遇到不懂的生字生词时就不知道怎么解决,这种被动状态的阅读也不利于阅读质量的提高。
二、低年级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
基于上面低年级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作为二年级语文教师,针对提高个人教学能力,培养孩子们阅读习惯,激发其阅读兴趣,特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学生阅读的意识,增加课外优秀读物的选购
二年级学生大都只有六七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接受到的思想可能对今后的少年、成年时期都有帮助。面对现实中很多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只会为了完成作业而学习、阅读课本里的课文这个现实情况,作为教师更要时刻要求、提醒他们加大阅读的力度,时刻督促,告诫孩子们阅读对于自身成长的重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们熟悉课本知识的实际情况,将课外读物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在课上为他们补充一些课外优秀文章,这样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自己查阅课外作品了。
2.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毋庸置疑,阅读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不仅能有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他们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知识。比如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可以让他们选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等优秀名著,培养起对书的酷爱,让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3.通过讲故事、学道理将孩子们引入书籍的世界
比如,笔者在讲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骆驼与羊》的时候,先简要地描述故事内容和情节,对他们说,我们不能拿别人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否则别人也会拿他们的长处比我们的短处,这样我们就一定会输掉的。并通过提问骆驼和羊这两种动物各有哪些优缺点,孩子们各抒己见,不一会就会提到课文中的内容了。通过设置情景把孩子们带到课堂中去。同样的道理,课外读物的补充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灌输、穿插到学生们头脑中去。比如,笔者在讲解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古诗《梅花》之前,先让他们把课外同步读物——《宋词》拿来,翻到陆游的词《咏梅》,通过询问他们关于梅花的秉性和特征,通过陆游的词引入课文。这样孩子们就会明白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有更多精彩的阅读内容。
4.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并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在课堂讲完课文之后,我适当腾出一半左右的时间和孩子们进行一些阅读比赛。我在备课时,已经有侧重、有重点地对配套读本上的文章做了研究,找出和课文有关联的文章来让他们起立朗读,两个孩子一个小组,比比读没有读错字,发音准确,就有文具或者儿童学习用品之类的奖励。当我把奖品展示给孩子们以后,大家都欢呼,跃跃欲试,于是,孩子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再就是让他们读完后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比如,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应该从中学到什么,或者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哪位同学回答的最准确,就把更好的奖品给他。通过阅读或者背诵唐诗、宋词,看谁朗诵最有感情,就可以给他们适当减少多余的课业负担,从而让他们拓展课外语文储备量,陶冶情操,学习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与此同时,在学习书本课文时,也适当采纳这种方式。这样能保证孩子们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也培养了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结语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的确如此,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通过对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让他们阅读中充分地触摸语言,品味语言,丰富积累,积淀语感,接受熏陶,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增强他们阅读中的主体意识,肯定他们点滴的成功,呵护其学习的欲望,保护孩子们的自信心。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切实克服低年级学生阅读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和缺陷,让阅读变成真正的悦读。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秦宪刚.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语文教材编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10,(09).
开展语文实践,让情感融入教学中,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一年一度的“即墨田横祭海节”期间,老师带领学生去现场观看,通过交流,该老师系统地说了一节课,课后及时练写,学生兴趣很高,有的学生成功地尝试运用了“我联想到了”等语句,有的学生用到了一些没有学过的词语等。因此,在低年级的说话写话中,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如一些大型节日、外出活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等入手,低年级学生作文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是教师心领神会的鼓励和表扬,在这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励、唤醒、鼓舞,以达到小学生“易于动笔”,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
一、引领学生情感,需要教师自身情感的注入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喜欢某一教师,而对其所教课程产生兴趣,并努力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地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情感。
第一,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感。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能通过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转来的学生,他因为在原来学校经常与语文老师发生矛盾,导致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一上语文课,他就感觉头疼。来到我班后,我细心找他了解情况,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他没有想到老师还会给他讲故事,认真听后,启发很大,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此爱上了语文学习。
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如教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我们什么时间升国旗,升国旗时我们需要怎么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理解、学习课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三,老师要有快乐的情绪。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则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上课就会牢骚满腹,怨声不断,导致学生、家长意见很大,后果可想而知。
第四,情感投入讲究适度和方法。有的教师精力非常充沛,对学生疼爱有加,可长期一味地给学生翻来覆去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能有好的成绩”等,有时候恰好起反作用,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二、陶冶学生情操,发挥优秀教材图书的作用
教材,特别是好的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大量认知信息,还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隐含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我们可以把其细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审美的情感,包括愉快、悲哀、热情、憎恨、喜悦、神往等。如二年级上册《夕阳真美》这篇课文,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再如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这一课,通过“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让学生体会到她对朋友的热情,从而激发自己的情感,关心周围朋友。
第二类为道德的情感,包含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其中爱国主义情感更是著名诗人艾青作品中一个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如一年级上册《我叫“神舟号”》一课,让学生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三类叫做理智的情感,包括求知欲、好奇感、兴趣感等。这样的文章,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如一年级上册《怀素写字》、二年级上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和二年级下册《要好好学字》这几篇课文,让学生知道要每天不断地练习,才能写一手好字,激发孩子努力练字的意志。再如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和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这几篇课文,让学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骄傲,教会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
三、呼唤学生情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78-01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精力十足,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非常高,但也具有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较短,容易走神打闹,思维理解能力侧重于形象直观的缺点。他们一般喜欢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对于枯燥性记背内容反感。
一、提升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学生乐于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致力于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回乡偶书》这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年回老家时看见那些景物那些亲人的想法。很多学生纷纷开始讲述过年时老家里“陌生”的亲人见到自己的感觉,很多亲人长辈叫不出名字,但却对自己特别好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回答也就从内心开始贴近一种思乡的情怀,开始走近诗人的内心。对于《回乡偶书》这一首诗的理解就更深,在进行后续教学时,甚至还有学生提问:诗人听见小朋友问自己从哪里来时,心情应该很难过吧?这明明就是自己的故乡啊。笔者当场表扬了学生的提问与思考精神,说:你可以想象自己是诗人,当你听到小朋友这样问你时,你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回答呢?学生兴趣一下上来了,各式各样的答案层出不穷。诗人在诗中并没有说自己是如何回答的,这反而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在对诗人心情的想象中,学生已经自然而然地理解与懂得了这首诗里所蕴含的情感。
二、引入寓意式故事,勾起学生探知欲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看故事,喜欢去了解不同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而作为教学工作者,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点,就可以直接勾起学生的探知欲,去多问一个“为什么”,去多问一个“后来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不自觉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进入了探究的状态,进入了主动学习、自发提问的状态。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教材《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中,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总是梦想着发财,梦想着有一天能一夜暴富,于是他每天每夜都虔诚地祈祷:上帝啊,让我中五百万吧,让我中五百万吧。每天每天坚持每天每天祈祷,但直到死,他都没有得偿所愿。死的那天,他愤怒地质问上帝:为什么我这样虔诚地侍奉了你一辈子,你却连我唯一的愿望都不肯满足?上帝更愤怒地朝他大吼:“……”同学们,你们猜上帝说了什么?在故事最具悬念的地方停了下来,学生的胃口全被吊了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开始问:后来呢,后来上帝说了什么啊?我猜上帝应该是说不劳而获是不对的吧。当课堂气氛完全进入活跃状态时,学生们一个个眼睛发亮地看着我时,我说:“上帝说的是:‘你倒是去买一张彩票啊!’”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明白做事情应看到本质,应落实到行动中去,如果你不去买彩票上帝又怎么能让你中五百万呢?任何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进入到课文中后,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只要葫芦却丝毫不关心葫芦叶子葫芦花状态的行为也就有了透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达到了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而且有效地导入了课文,让学生在笑声中得以感悟深刻的道理,在欢乐的气氛中得以明白课文的深意。
三、创新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形式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识字是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针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任务,笔者特意引入了字谜教学来指导学生写字识字:例如:(1)守门员――闪;(2)有人偷车――输;(3)一加一――王。这样的教学渗透于每个识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以体验文字的奇妙,并对字形字体有了更深刻的记忆与理解。在长期的熏陶下,学生也会慢慢懂得编字谜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也来自己编字谜。这样的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像在做游戏一样,同时还让学生得以自己开动脑筋去联想去记生字,并且主动地去编写有意思的谜面。笔者对于编字谜编得好的学生不仅会进行口头表扬,还会有一些小小的意外惊喜送给他。精神激励加上好玩的要求,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涌现了很多很有创意的字谜。例如:(1)一只牛,猜一个字。答案是:生。(2)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答案是:汕。(3)九十九,猜一字。答案是:白。(4)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答案是:秋。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喜欢竞争与比赛,笔者还特意为字谜比赛设置了小组对猜,让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创意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加分。当然,也会有学生在家查了资料过来,用已有的字谜来让对方组猜测。对于此,笔者不加限制,毕竟学生年纪偏小,要求其全用自己想的字谜来竞猜也是过于苛求。笔者只要求所有的字谜都应该是没有在课堂上出现过的,并且要求其谜底是教材上的生字,同时规定了每组可以出的字谜数量。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下课后主动去找资料的兴趣大大增加,并且学会了如何去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研究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善于利用与引导学生的兴趣点,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课堂教育时,应多进行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进而让学生享受学习,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傅昊.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策略[J].方法交流,2013,(06).
一、主观上,语文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古人也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一年了,虽然不止一位专家提出“语文课文是学生读明白的,不是老师讲明白的”,但是直到现在,仍有大部分老师思想不开放,总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总是固执地认为:在课堂上,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内容和情感,远没有自己把文字包含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来得快,理解得准确。因此在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通顺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就对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所以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这时的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所谓“情”、感悟到的所谓“理”,无非是我们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我们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加上受急功近利、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各阶段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围绕各阶段的语文试题。而教研室为了方便各乡镇统考批改试卷时统一把握评卷标准,所出试题也尽量能在《教学参考书》上找到标准答案,这又给教师们一个错误的暗示――学生只要能掌握《教学参考书》上的知识点,就能考出高分,就能证明教师的教育实力。所以,教师教学的目标变成了传授《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的任务主要是背诵《教学参考书》中重要的语段。学生读书通不通顺,有没有感情,这些能力是书面试题中无法显示出来的,教师自然也就忽略了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和读书习惯、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变得不会读书,更不愿读书了。
二、客观上,农村语文教师自身缺少指导读书方法,培养读书习惯的能力
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尤其是教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70%在50岁以上,他们大部分是由民师转正后继续留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他们对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得很肤浅。说实在的,他们这代人对教育的态度可以用“兢兢业业”来形容,但是由于受自身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确实也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读书。比如说读课文时“字音读正确”这一最低要求,很多农村语文教师在做示范朗读时有的声调读错,有的平舌音、翘舌音不分,有的韵母发成地方音,有的教师甚至一直用的是地方方言讲课……像这样,他们怎能去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发音?再比如说“读书要有感情”这一要求,有的语文教师自己读书时就习惯拖着腔读,每句话都是一个调,所有句式都是一个调。小学生缺少的是鉴别,擅长的是模仿,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怎能学会抑扬顿挫朗读课文?
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朗读文章的能力,改变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迫在眉睫。
怎样落实呢?
――更新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加强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基本功训练。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必须下大工夫更新教师们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于漪说:“人心思“改”,行动上就能迈开步子,反之,别人创造再好的做法,也只是姑妄听之,或者是评头品足一番而已。强烈的改革意识、心理意向从何而来?靠引导,靠培养。”因此,有关教育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新理念的培训。要让教师们通过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是否科学。关于读书,三国时期有个经学家名叫董遇,有人想请他给讲讲经书。他先不给人家讲,而是让人家先读上一百遍,再来听他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便是董遇讲的。这句话至今仍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其次,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让农村小学教师与名师近距离接触,倾听名师们对学生读课文是怎样认识的,观看名师们课堂上是怎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另外,上级领导部门也应该改变对语文学科的评价标准,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读书方法、技能的培训,在教师、学生中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基本功比赛,以此督促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学生读书方法和习惯的指导培养,从而逐渐改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只讲不读”的现状。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 实施策略
在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在具体实施上虽然有了一些经验和研究,而且这些研究结果重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伴随教育的深化改革,目前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的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所需,下面是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的探讨。
1.善用教材,提升教师情感修养
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课本是经过众多专家精心编制,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情感修养,对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利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及生活中都要对自身的情感修养进行加强训练和学习,这样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良好表现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自身真实的情感感染小学生,影响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以和蔼亲善的姿态讲课,避免用严肃震慑课堂纪律。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小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思想和观点要有具体了解,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真心帮助。久而久之,小学生受到教师的良好影响,自身的情感发展也会得到良好引导,同时在语文学习中会更加顺利。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往往被包含在一些内容丰富的课文中。例如,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蕴含了对母亲的赞美与母爱的歌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除了教授学生一些生字和句子,对课文结构进行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展示给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深化课文情感在校学生心中的印象。
2.注重观察,调节学生情感变化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教育上的方式特点,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实际,通过科学的情感教育方式引导小学生积极与教师和他人沟通,发现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小学生情感发展进行有效调节。由于当前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与家长的交流可能较少,内心就会比较封闭,希望能够有更多同学小伙伴陪在自己身边。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除了家庭之外,来自老师和学校的关心,增加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不仅把老师当做学习上的导师,还可以是生活上的朋友。这样的交流与情感沟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另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减少对学生的批评惩罚,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要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并迁移到其他学科及生活中,促使小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小学语文课堂上,情感教育就是要增加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针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谁的本领大》,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中。教师抓住机会对小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引导。
3.和谐发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信奉“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受到情感的调节作用影响十分明显,一般来说,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有必要培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表现充分的尊重。小学生多数比较活泼调皮,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中难免由于疲倦会对小学生的行为或者是个别小学生贴上“调皮蛋”等类似标签。这对小学生的自尊心是极大的伤害。其次,对小学生要有更多的爱护。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生表现出关爱体现在创造温馨学习环境和人性化教学上。情感教育要求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此一致。小学生在家庭之外能够享受到的最多的关爱就是来自学校和老师了,因此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打好基础。主动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世界,发现他们的困难,给予恰当的帮助。只有师生之间和谐共处,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语文教师扮演“大作家”,学生则扮演“小老师”,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进一步使得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可以从提高教师修养,注重学生情感变化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几个方面着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一、二年级的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通过看图和观察,培养学生捕捉事物现象的能力。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重点是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就进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联想能力;而语言方面则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着重培养发现事物本质和特点的能力;而语言训练则以篇章结构为重点,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作文教学是一个“流程图”,环环相连,在一、二年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整体教学的工程的地基之作,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没有良好的开端,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是作文教学的败笔。
作文教学:从兴趣入手,借评价激励
低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二是要充分发展学生连贯语言的能力,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三是引导学生情实感,不抄袭,不假编,不瞎套、不硬挤,一开步就把路子走正。让学生放开胆子去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我从兴趣入手,引领学生快乐写作,借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勇于写作。
1.评价的巨大作用
作文教学难,从低年级起步更难,因此评价的激励作用无疑是顺利进行作文教学的最有效的保证。评价的目的主要是:(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养成细心观察、认真习作的好习惯。(2)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生说真话,吐真情。(3)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段文字都多一些真情实感。
从学生说出的一句完整话,写出的一个优美词,再到流畅的句子组合,可心的小文章,处处都含有老师口中的“你真棒”,笔下的小红花,整理的小作家文集。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如:①定期进行“优秀作文评选”、“征文竞赛”、等。②发挥学校、班级黑板报、广播的宣传作用,刊登、诵读优秀文章……这一系列的评价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的及时批阅,巧评点,多鼓励,使他们热爱写作,快乐写作。在作文的评价中,我还以“我是小小写作家”的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写作中来,让家长的鼓励和老师的奖励陪伴在学生的作文当中。
并且,评价机制将始终伴随这一研修内容。促进这一教学研究的顺利进行。评价中的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评改作文的形式有多种:集体评改、面批面改、自己修改、互相批改等,这些评改方法会随着作文教学的深层次发展而逐步进行。进一步完善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
2.“说”引领“写”
小学生比较纯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天真,有什么说什么,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让他们说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为他们创设喜欢的情境,引导他们说,由不自主地随意说向依据要求规范地表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一般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敢说,这是说话训练开始时的要求。在教师语言以及书面奖励的鼓励下小学生大胆地、轻松地、无所顾虑地说话,消除学生在大众面前说话的畏惧心理,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说话习惯;第二步说顺,等到学生喜欢讲话以后,就要逐步引导他们把话讲通顺了,讲通顺一般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要把话讲得流利连贯,要符合一定的口语规则,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第二个要求是每一句话都要讲得完整,不要讲没头没脑的话。教师要针对这个阶段的要求给予指导;把话说"实"就是要把话说得具体,要言之有物,不要说得空洞,把话说"活"就是把话说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把话说"准",就是在讲得通顺、具体的基础上,还努力要求把话讲得贴切准确,没有差错,正确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学生的说话激发出来了,把说的记录下来,就会变成作文,依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安排设计各种活动逐步指导学生由说到写。在二年级我就设计了的口头作文、演讲比赛、我是小小播报员等活动,
3.素描写作教学
所谓素描,乃是以观察实物、实景作为途径,以片断和简单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即运用"白描"的手法)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
素描以静物、动物、自然景物、房间陈设以及师生日常生活片断的演示作为内容,可以帮助儿童逐步积累生活知识和常用词语。这些内容又反映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它们引进课堂,可以创设诱人的情境,使儿童有话想说,有情想抒,并且受到思想教育。因此,素描不仅帮助儿童解决文字表达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可以分年级分层次进行内容的安排。例如:冬季窗户上的冰花,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更是喜欢它,时常看见孩子用小手来融化它,议论它们像什么,把这一景象写下来,不是很好吗?可以在低年级安排这一写作。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他们喜欢什么就写些什么,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还可以激励他们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植物等。
4.从知识的学习、阅读的感悟中获得写作灵感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提倡学生灵活地积累一些词语,从开始的积累新词、优美词到以后的积累有意义的语句等,也可以进行一些课外的收集积累,可以用图片、抄写等形式进行整理。从低年级开始,整理在“我的小本本”、“我的采蜜集”上,我还为他们设计了“写写画画小作品”,以此提高他们积累的兴趣。在积累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拓展文章的内容,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经常阅读,把喜欢的文章当成范文,帮助、指导学生的作文。
并且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还可以利用讲读课,阅读课或独立阅读课等边学边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这样可锻炼写段,又可写篇。使用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得到写作知识,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觉观察的习惯,懂得观察的能力。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奥秘,使学生的情感与大自然产生碰撞,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重点与次要、由远到近、由表及里等)。激励语言的表述。创设条件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把过程生动具体写下来,不在“纸上谈兵”。使学生写己所做,写己所想,写己所见。
5.作文教学要注意知识技能的系统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方法
我校地处酒店业、会展业、家具业发达的厚街,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目前设置的专业有家具制造与设计、酒店管理、会展商贸、财会、电子、计算机等六个专业,其中家具制造与设计、酒店管理属省重点专业。经过多年发展,专业优势明显,专业课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专业课的蓬勃发展的另一面,是基础课教育的式微。现就本校基础课中的语文课面临的形势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中职语文课教学状况
(1)设课情况。语文课的周课时由原先的5课时缩减为4课时。由原来三年开设调整为二年开设,三年级不再开设语文课,对一些要求考普通话证书的专业班设置普通话课;为需要参加高职院校对口招生的学生开设文化知识综合课。
(2)订用教材情况。现行我校使用统一的语文教材,一年级为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编的《语文》,二年级则订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袁卫星主编的《语文》,两种教材各有特点,但是,一方面内容上难于衔接,且交叉内容较多;另一方面在编写思路上也有不同,前者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导思想,后者以“降低重心,夯实基础,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这就不利于教学的连贯。从实际教学来看,教材上的很多篇目讲起来毫无激情可言,根本不能吸引整日面对媒体网络畅销书等新鲜诱惑的学生们的眼球。
(3)教学实际情况。多采用传统教学,缺少变化,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课文不感兴趣,但对非课文内容,能吸引部分学生,学生喜欢能聊能侃的教师,前提是不聊学习。
(4)专业班生源差距。各专业生源差距较大,基础不一,各专业学生对语文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统一的教材教法不能做到“因人施教” “因班施教”。
(5)教学评价体系。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教学评价的方式和结果显得无足轻重,虽然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行考试和考评结合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明显。由于语文科在职业学校的尴尬处境,使语文教师缺乏与其他同行交流探讨的热情,对语文课改的信息不敏感,不思提高教学水平而只求得过且过。即使有部分教师想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努力来改变现状,但是面对较差生源和较少的研究材料,让满腔热血的课改失去动力。
二、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措施
那么,如何改变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呢?笔者认为首要的是语文教学要重新定位,这个定位就是通过对本校学生及专业设置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明确语文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好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职业需求的语文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课时等,合理发挥语文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真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其次,在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对学校采用的教材进行相应调整,对当前教法进行整合,建立课题研究体系。下面,就围绕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谈谈我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和建议。
(一)教师定位。
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从本文开头我们就可以看到语文科在职业学校的地位。很多教师接受不了一个传统学科日渐边缘化的事实,仍然以过去的经验来维持日常教学,因此,一路走来难免会有走进死胡同的感觉。我们只有在接受事实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重新定位。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扩张的情况下,生源的基础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也要正视这个现实,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的是培养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所以,作为教师应注意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要从学生的实际语文基础、语文能力出发,针对他们语文学习基础差、兴趣低的实情,降低学习的难度,制定出符合学生职业特点和学习基础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方面。
根据目前我校语文科教学实际,教材的改革以 “夯实基础,淡化教材,强化实用”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1)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设立语文基础课,重点补习字、词、句、篇,目的在于夯实学生基础,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学生学有所得,既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又能达到强化功底的目的。对基础较好的专业班开课量以每周1课时为宜,在一年级开设。对基础较差的专业班开课量不变,适当延长时限,开设至二年级,考核以达标为主,可以自编校本教材。
(2)淡化现有的材,把语文课分为各种类别,选用适当的读物进入课堂,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各种需要。见下表:
(3)密切联系企业文化需求,以中职生的就业定位为基点,在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专门编订适合不同专业的企业文化读本,以此向学生传达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所需要学习和提升的素养,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
(三)教法的研究和整合。
我校近年来在教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在中职语文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的大前提下,教研组牵头,鼓励组内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尝试,挖掘组内教师的特长,在尝试、总结的基础上设立教法研究课题,按照教师特点分项目分阶段进行研究实践,并形成项目汇报材料,由教研组进行整合形成组内通过的总结性文字。以此探索出适合本校、本地学生的语文特色教学。
三、结语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扎实有效
最近几年,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大力倡导并打造高效的课堂,经常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扎实、有效。这一问题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热点,更是很多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效进行词语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而在语言积累中,词语积累应该是积累之首,担负着最根本的夯基责任。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词语的主阵地,只有在课堂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词语。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插图,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插图,再说一说雨滴的样子。学生们看了插图,小手纷纷举起,有的说:“雨滴是透明的。”有的说:“雨滴是晶莹透亮的。”有的说:“雨滴像玻璃球一样。”有的说:“雨滴像珍珠一样,是圆润的。”……这时,我再问:“那诗人是怎样描写雨滴的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透明的雨滴睡在荷叶上。”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体会一下雨滴睡在绿叶上的感觉——快乐、舒服,进而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生动。这样扎实有效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用好课后习题,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现用教材都是经过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仔细斟酌、精心挑选出来的,课后的习题当然也是专家们从众多的习题中筛选出来的,训练的目的明确,针对性也比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课后习题,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苏教版三年级的第五册课文《第八次》的课后习题是“请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叙述展开想象,布鲁斯会怎样去动员士兵——也许他会用亲眼所见的蜘蛛结网第八次才成功的事实去激励士兵,也许他会……想象要丰富、合理。先自己思考,说一说,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这道题的训练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化对“第八次”的认识,认识布鲁斯成功的原因是其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三、抓住契机,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确,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更加扎实有效。
读写结合训练在小学低年段主要是课中进行说话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的结尾是:“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这里的省略号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这里适时地进行了说话练习:“模仿书上的句式说一说:——来了,在荷叶上(下、旁)——。”这样的拓展训练,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训练他们的思维,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诗歌的创作兴趣。因为前面有了句式做模仿,孩子们无论是说还是写都会非常容易做到。他们会觉得:原来写诗并不是什么难事,我也能做到。这样,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就会增强。有了自信心还愁语文学不好吗?
读写结合训练在小学中高年段主要是进行写的训练。
一、教师对学生书写重要性、奠基性的认识要到位
别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作为学生启蒙的一年级语文教师,交在自己手里的学生就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对这张纸的认识是最重要的!这张纸你是精心呵护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呢?还是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这两种态度决定的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书写结果,也可能是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二、方法要到位
关于学生的汉字书写有严格规范的方法,从一开始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按规范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学生:身要坐正、腰要伸直、脚要平放、一尺、一拳、一寸等等规范大家都知道。可是老是否真正把这些规范严格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是能否取得好效果的关键。
三、把手书写要到位
过去,私塾先生要手把手教学生书写,从坐姿到执笔到落笔都一一悉心教导。现代也应该如此,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师能手把手教学生书写,既能增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又能让学生感到无比的亲切感,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感、被信任感,从一开始就得到正规正确的指导,从而对书写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今后学生的书写发展打下坚实的兴趣基础,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因为字迹是人性格的第二表现!
四、语文教师自己书写素质要到位
不光是前面讲的教师的认识要到位,教师自己的书写素质也应该要到位。首先教师书写要以身作则,一笔一画,规范书写;其次对每个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形断意连、首尾呼应应该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理解;再次,教师的书写不管是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还是其他软笔字都应该美观大方,要对学生起表率作用,对学生有一种征服感、佩服感、可模仿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碗水!
五、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要到位
一年级启蒙培养兴趣,正确姿势,初打基础;二年级继续纠正与指导;以后长期坚持,严格要求,肯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社会家庭学校配合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