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艺术管理论文

文化艺术管理论文

时间:2023-02-07 21:34: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艺术管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西安财经学院;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

大学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敢于走新路,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而不能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亦亦步趋。这就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不畏权威、敢于开拓、富于创造性的创造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西安财经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西安财经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育人和育才并重的教育价值观,推进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型,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健康心理的培养,塑造和谐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学校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设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强化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适应能力。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全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辅修专业建设力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建立班级导师制,由各二级学院向本专业学生班级指定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设计、成才规划、选课、生活等进行指导;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提高现有学科水平和学校的国内外地位,丰富现有学科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造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及时深入地掌握学科前沿、动态,难以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全面深化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教师的教学积累设计科研课题,每年根据教学实际提供5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大力支持教职工参加校内外教学改革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活跃教案教学,随时补充科研最新成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并将有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这种做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广大教师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和培养。如陕西省级教学名师周作斌教授、王佐仁教授、刘小冬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铁卫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开设学术讲座。名师走进课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了学科发展前沿,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名师的师德风范、教学艺术带动着广大教师潜心从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由公共管理学院郝耕教授主讲的《哲学案例分析》课,更是一个成功尝试。这是一门选修课,郝耕教授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筑校内外实习基地群,设立“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教材、指导书和辅助教学资料。

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制定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申请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各类学术征文、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20余项,学校大学生足球队代表陕西高校多次进入全国八强,曾取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首次组队参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性学科竞赛——第27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第13届跨学科建模竞赛,取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学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形成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各类别协调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格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三自”功能,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项目,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项目;学生社团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展的“校园之星”风采大赛、模拟招聘大赛、flash网页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自筹经费,创办的《蓝风铃文学报》、《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等刊物,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举办的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名人名家进校园”等高层次讲座,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积极推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延安、商洛、宝鸡、安康等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参加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

学校还积极促进教学相长与网络文化建设,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依托校园网,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通西财教育在线、英语在线、财务管理教学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辅导;有计划地引进大量具有较高权威性并适合学校特点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开设网络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师生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开设“网上报告厅”,正面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整合并开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就业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有效发挥网络传播得快捷作用,实现师生沟通交互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网站设置网上党校团校、理论辅导、学习交流等栏目,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网上网下学生教育工作合力。

五、坚持开放办学,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榆林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必带动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榆林地区近年来掀起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先后修建了榆神、神府、榆佳、榆绥等高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这一系列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绿化工程因其特有的美化、防护和生态功能,为高速公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高速绿化作为现代景观园林的一个重要分支,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园林。其在秉承园林创造美和舒适环境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其安全、生态和防护功能。

1 绿化设计原则分析

1.1 充分考虑立地条件,选择适地树种

所谓立地条件,是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类自然、人为因素的总和。如水分,温度、光照、养分、土壤、空气以及农事操作等人类活动。它是评价植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指标。榆林地区,土壤沙化、盐渍化,冬春干、寒,夏季暴雨频发,这都极大地限制了绿化工程对苗木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人员必须谙熟苗木习性,并深入当地调查立地环境,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适生树种。

1.2 满足不同功能要求,营造生态高速。

1.2.1 美化行车环境,确保行车安全。

安全和美观是高速公路绿化的第一任务。车辆在长时间高速行驶时,如果没有视觉落点,或视觉过于单一,很容易引起视觉疲惫;夜间反向车道车辆灯光的漫射,也很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的偏差;榆林沙漠地区和黄土沟壑地区,春季的沙暴,如没有隔离带和行道树的隔挡,会严重地减低能见度,阻扰行车。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予以解决。

1.2.2 防治水土流失,延长路基及防护工程寿命

路基防护分物理防护和植物防护。物理防护其效果比较直接和快速,但因其造价较高,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相比之下,植物防护因其成本低、寿命长、兼有清新空气、美化环境的功效,而得到广泛使用。榆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多变,夏季多暴雨,对路基及防护工程造成极大考验。在设计上应重点考虑解决雨水冲刷对其造成的隐患,延长其使用寿命。

1.2.3保护当地环境,营造生态高速

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土方,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榆林地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如不加以重视,将会雪上加霜。此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尾气污染,也会对沿线人们生活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在绿化设计时应延伸防护范围:一、对高速公路穿越村庄及学校、医院附近区路段,应设立一定宽度和长度的隔离林带,并在路侧增设消音板,以吸收汽车尾气和降低噪音污染。二、保护公路红线内用地及相邻地带原生植被;取土场取土完毕后,及时采用当地原生植被进行恢复。三、绿化苗木尽量选用乡土品种,防治生物入侵,维持生态平衡。

2 绿化方案选择

2.1 路侧绿化方案

2.1.1绿化可选植物:椽柳、白榆、新疆杨、樟子松、云杉、花棒、沙棘、柠条、紫丁香、红瑞木、香花槐、紫穗槐等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

2.1.2填方路段绿化方案

一、隔离栅内分段落列植行道树椽柳、白榆、新疆杨等,考虑到榆林地区苗木成活率问题,所选规格不可过大,胸径以5~8cm,株距3~5m为宜;林下播种柠条、紫穗槐等灌木以利于保持水土。注意当经过农田地段时,所选苗木品种及规格不可影响到外侧农田农事操作。

二、刺篱选可用蓬径0.3~0.5m的沙棘、柠条等带刺灌木双排或单排栽植,密度以能形成隔离效果为宜,以防止人畜误入公路,造成安全隐患。

三、路肩外侧可根据宽度,选择适当规格的香花槐、椽柳等乔木与紫丁香、红瑞木等花灌木交替列植,丰富视线可见范围的景观效果。榆林地域高速公路的土路肩一般比较窄,宜选择冠型紧凑,生长较慢,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小的小乔木树种或花灌木。

四、下边坡绿化方案

此部位的绿化主功能需求是路基防护。因此不能因为其景观需求弱,而不加重视。对于土质较好、不易受雨水冲刷路段,如穿越农田路段,可在防护骨架内培25~30cm种植土,混播紫穗槐、柠条(1:1);对于土质较差,砂石、灰土含量较高,易受雨水冲刷路段的路段,可选用二年生的紫穗槐、柠条(1:1),每平米9~12穴,进行栽植。争取在夏季暴雨来临之前形成有效的植物防护。榆绥高速在今春采取此方案栽植的路段,到夏季已是郁郁葱葱,经受住了今夏多暴雨的考验。

2.1.3挖方路段绿化方案:

一、榆林地区碎落台多为积沙平台,其绿化除满足一般需求外,还应注重阻挡风沙对路面侵扰的作用。故其设计上应体现其立体防护的功效,在地表密植适应性强,生长繁茂,又耐粗放管理的灌木类品种。可采用叶片嫩黄、淡紫繁花,观赏性强的金叶莸与生长繁茂、耐粗放管理的柠条混合栽植(不可选紫穗槐,其因枝条过长、过散,易影响路面);上层空间可用樟子松、云杉等乔木与紫丁香、红瑞木等大灌木间隔、分段交替栽植。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兼具防沙功能的景观效果。

此外,在设计上还应注意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渐变过渡,沙漠区注重防风固沙,并体现大漠的自然风光;非沙漠区则应多使用开花树木,体现园林美化。这样两种设计风格的有机结合和过渡将会产生很强的视觉效果,使人犹如进入两个国度。

二、截水沟平台设计,地表可密植沙棘,形成下层封闭,隔挡沙土、杂物落入碎落台;上层栽植刺槐,形成空间隔离,隔绝外界农事操作的影响,同时增强高速公路行车时的视线诱导效果。

三、上边坡绿化同下边坡,但因其属行车视线可见范围,故在注重防护的同时,应适当增强其观赏性。可在其防护骨架内,适当点播波斯菊、蜀葵等花期长、适应性强、具自繁能力的草本品种。

2.2互通式立交绿化方案:

一、贯彻“适地适种”的原则。在能满足景观设计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乡土树种。绿岛区内地势一般较低洼,易造成积水,应选择抗旱、抗涝的品种。

二、对地势高差过大的区域,可采用营造微地形处理,使积水能顺利排出,又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为了和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互通立交绿岛种植以自然式组团栽植乡土灌木为主,同时点缀一些季相有变的乡土乔木,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景观;在靠近外引道处避免使用乔木和大灌木,保持视野开阔,确保交通安全。榆绥高速镇川立交区,以樟子松、白榆、旱柳,在中央形成基调,周围以金叶莸、沙地柏、柠条等小灌木自然围合,布局层次分明,色彩简单明快,又不失景观效果。

2.3 其他绿化方案

2.3.1隧道洞顶及进出口绿化:隧道洞顶绿化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坡体稳定、丰富道路景观。隧道的施工对山体的破坏比较大,其立地条件本身又差,施工难度大。因此在设计上应选择覆盖效果好、易成活、养护简单的小灌木品种在洞顶进行密植;在隧道洞顶及进口的两侧,可适当散植点缀花灌木与常绿乔木,以消除突如其来的山体对司乘人员造成的视觉压抑感;在隧道出口,光线由暗忽明,造成视觉不适,可于隧道两侧栽植一排常绿乔木,如2.5~3m的樟子松,诱导行车视线,消除安全隐患。

2.3.2 服务区绿化: 服务区是展现高速公路服务水平,体现当地人文景观的重要窗口。因此,其绿化应本着“以人为本,体现服务”的理念进行设计。在停车场周围栽植高大乔木, 为停靠休息的车辆、人员提供阴凉, 在面积较大的绿地或重点地段可建亭榭、花坛等园林小品, 供司乘人员休息和观赏, 以解除他们的旅途疲劳。榆林地区拥有着深厚的历史韵味和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如杨家将、卫青、霍去病、李自成等历史人物,革命题材的剪纸、信天游等,都可以以小品雕塑、文化景墙、背景音乐的形式融入景观设计中,充分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人们在放松休闲的同时还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高速公路绿化已突破其满足安全、美化的初始概念,成为集绿化美化、安全防护、生态保护、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尤其是提倡“文化高速”、“生态高速”的今天, 如何高质量的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综合需求,成为我们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国文清.全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论文集[C].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2]高润清.园林树木学.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3

第3篇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一)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