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15:3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普通话实训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德修养 基础课程 高层次就业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研结合是身为教师必须思考与践行的一项职责。本文从师德修养与教书育人的关系,基础课程与服务专业的关系、职业教育与高层次就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研究讨论。
一、师德修养与教书育人的关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学校的整体道德规范体制的彰显,更是一个学院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就个体而言,高尚的师德修养关系到学生集体的知识渴求度;就整体而言,亦是民族兴盛的关键点与民族复兴的突破口。教书育人是学校的首要职责,传承知识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教书本身是教育的信息化过程,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是知识性学习的过程;育人则是教书的感性化、性格化的过程,是影响学生社会性活动的意识、品质、性格、思想等方面的情感因素。”单就字面意义理解,教书与育人是不同层面的工作。教书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即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讲解知识道理,教授学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其主要职责强调单方向的信息传递;育人是更高层次的学校教育,即培养社会人才,促使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习惯的养成,其关键点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与精神互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施教者与受教者达到精神与心灵上的双向沟通,促使受教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自觉地负起育人的任务。换言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其身份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更是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生身份的转型,这种双向身份的认同要求当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其身份是大学生,与中等专业院校的学生区别应是知识与技能的增进。二是其职业院校身份的限定更要求其与普通的大学生相比,有一技专业之长在手,即要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掌握了一定技能又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走技术的发展路线;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并掌握了较高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走技能的发展路线。”就这点而言,作为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将面临比普通高校更为艰巨的挑战。即在教书上如何平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在育人上如何做到净化心灵,促使高考失利的学生重拾信心,增进不善学习学生的求知兴趣,鼓励其在学习上朝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相统一的责任意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身心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学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也是任课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片面地传授书本知识而忽略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对于服务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将会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二、基础课程与服务专业的关系
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鼓舞、激励和唤醒。特别是对于就读于职业院校的大学生,鼓舞学习的士气,激励学习的动力,唤醒学习的能力,使看似迷茫的大学时代不再迷茫。高职院校的基础学科如何强化学生内在修养的力度,与职业教育和谐统一,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本部分将以口语交际课为蓝本,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
(一)课上课下的一体化教学
口语交际这门课程不同于大学语文素质课程体系中的阅读欣赏与应用文写作课,后者更注重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口语交际与表达课本身的立足点即是以课堂讲授内容为起点,进而在整个校园乃至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是能够用到语言的地方,都应该成为其实训场地。例如在教授普通话等内容时,就应创造一个人人都讲普通话、人人都说普通话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仅是授课教师应说普通话,学生应说普通话,学校的其他教师也都应把普通话作为表达交流的首要工具“。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愉悦心境,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变畏学、厌学、苦学为想学、爱学、乐学。”培养良好的普通话学习、使用氛围,使学生明确普通话不仅是一项课程的考试内容,而应是一种最普通的交流方式。在公共场合必须说普通话。
(二)打破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
“理论+实训”的B类课程最普遍的授课方式就是先理论后实训,在80分钟的课堂上,前半部分用来讲授理论,后半部分留给学生进行实训,并由任课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口语交际课试图打破这样的一种格局,将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例如在讲到面试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讲授什么是面试,面试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自我介绍等等,在实训部分往往将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理论内容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后,任课教师将面试这堂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求职环节,使80分钟的课堂变成了完全的实训场所,而理论成了实训中的有力补充。以12级物流管理专业1班课上实录为例:一是教师在PPT多媒体上2013年前一天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数量多,增加学生的求职信心。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求职意向选择求职岗位,填写求职简历(此处教师向学生介绍求职简历的作用并指导填写)。三是教师筛选简历,确定进入第一轮面试的应聘者名单(10人),并在落选的名单中选出五名评委。四是进行第一轮面试(此处教师向学生介绍面试的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评委根据应聘岗位向应聘者提出问题,应聘者回答问题(此处简单介绍什么样的回答更受招聘单位的青睐)。五是进行第二轮面试(5人),公布拟聘人员名单(2人)。最后由五位评委总结发言,评价的标准与原因。这种授课方式摒弃了传统的理论重于实训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了解面试的环节、注意事项。应聘者与评委均是来自于本班的学生,能够促使学生发现不足,取长补短,促进应聘能力的提高。
三、职业教育与高层次就业的关系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适用性 听说读写 路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98-02
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中职语文教材大纲明确提出: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和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学以致用,增强个人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有别于义务教育段的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文化课之首,中职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还是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保障。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易教、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为此,中职语文教学应从语文的实用性、职业教育的适用性出发,以凸显“职业教育专业特点”为切入点,以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能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具体说来,中职语文教学增强适用性,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慧”听为先
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职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的语文水平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无法专注倾听他人说话,不能准确把握他人意图。这也是大部分中职生学不好文化课和专业课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静下心、会倾听、听得懂,他们才有可能做到专心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首先,要“乐”听,即乐意去听。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备课要充分,上课要有趣味,能吸引学生主动听课,以点带面,逐步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主动倾听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听“好”,即听的习惯和态度要好。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尊重对方;倾听的态势要大方得体;要适时的和对方有眼神、语言的互动交流;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最后,要听“对”,即听的方法科学。这就要求学生对他人所述话题的内容、观点、意图及陈述方式都有心理反应以及整体认知上的反馈;并及时总结、评价所听到的内容,形成整体认知,并牢记话题的中心内容。
学生踏出校门,步入社会后,“听”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当面对领导、面对顾客、面对家人时,会听别人说话,听懂别人说话,才有可能完成工作任务,开创幸福生活。
二、巧说为主
现代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由此衍生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共关系也就越来越繁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这就要求当代中职生必须掌握和他人沟通的技巧,能够言简意赅地阐述专业见解、表达自我观点。否则,其今后的长期发展就会受限制。因此,让中职生能说、巧说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以“合适、够用”为原则,有意识地结合专业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
首先,要说得准。大部分中职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乡镇,受地域方言影响,他们的乡音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由于语言习惯和自尊心作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较少,更有甚者无法在人前自如表达自我观点和看法,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流,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创建。为此,应大力推行普通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说准、说好普通话。从职业教育适用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如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鉴于学校地处广西,毗邻广东,在全面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上,还可增设粤语课程,有效清除实习就业的语言交流障碍。
其次,要说得清。敢说和能说不等同于巧说。从双方沟通交流的实效而言,语无伦次、前后矛盾之说等于没说。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之说才为巧说。要想学生说得清、说得巧,教师就要示范引领,时刻保持教学语言和日常生活用语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从“想”到“说”的逻辑性、连贯性和一致性训练:口语训练时,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范围内,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去思考问题、组织语言,表达观点;写作训练时,要求学生拟大纲、打腹稿、先口头,再书面……
最后,要说得快。毕业后的中职生从事的是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工作。若要从容面对形形的服务对象和五花八门的提问,他们不仅要善于倾听、能说会道,还要才思敏捷、伶牙俐齿。要练就三寸不烂之舌,须下苦功才行:课前3分钟演讲、课堂头脑风暴、即兴发言、抢答等是必不可少的常规训练模块;解说电容器焊接原理(电子电器专业)、概述特色菜肴烹制法(烹饪专业)、描述国家AAAA级景区青秀山美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是不可或缺的匠心独具、凸显职业特色的专业训练模块。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职生就业的金钥匙,掌握了这把金钥匙,才能顺利打开就业之门,实现自我价值。
三、“畅”读为基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读”是提升语文实用性能力“听、说、读、写”的基础。通过“畅”读,可以加深记忆、积累词汇、提升语感、增强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效果。由于中职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读”的兴趣和能力较低,无法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阅读的基本要求,已对学生的正常专业学习产生影响。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大对中职生“读”的训练,提高其“读”的水平。
首先,要读有法。学生定时定量阅读文章、资料;在阅读过程中力求做到不回读、不声读、不点读;文章、资料中的精华内容要做好笔记,熟记于心。
其次,要读得快。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通过对学生略读、跳读和泛读技巧的指导,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强度,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资料主旨、理清文章资料思路、理解专业知识内涵。为进一步提升阅读速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定量阅读专业性书刊、文献:烹饪专业学生广泛浏览中西式菜谱和《烹调大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深度阅读《演讲与口才》《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和《销售圣经》……通过扩大学生阅读面的适用性专业训练,增强学生专业知识,使其读得更多,读得更快,读得更巧。
最后,要读有感。读不能是死读,要带着感情去读、要用心去体会,要有所感、有所悟。要把从阅读材料中收集的信息、掌握的知识、独到的认知运用到实际生活和专业学习中,以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
四、能写为乐
俗话说: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写,实际上是观察生活、思考人生、表情达意的过程;是真情流露、水到渠成、一吐而快的结果。但面对写作,中职生往往感到无比痛苦,表现出极强的畏难情绪和盲目性。改变现状,让学生能写、乐写已经是中职语文教学努力多年的方向。
首先,要写好字。言为心声,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能展示一个人的学识和风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计算机和打印机的普及,中职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书写不规范,速度也很慢。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写、不愿写,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有必要开设写字课程,对中职生进行系统、专业的书写指导,提高汉字书写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其次,要写好应用文。刘勰《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于礼,戎事必练于兵,田谷先晓于农,断诉务精于律”,阐明写作与专业知识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设计写作训练模块,提高学生书写求职信、总结、计划、产品说明书、消息、实训日志等应用文的能力。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以职业教育的适用性为原则,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听、说、读、写”的实用性语文应用能力。通过强化训练,帮助学生从“不会听、不能说、读不好、写不得”的初级阶段向“慧”听、巧说、畅读、能写的终极阶段过渡,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潮.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的职业特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0).
关键词:微视频;师范技能;实训平台;优质库;病例库
DOIDOI:10.11907/rjdk.151114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60207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2JCJY20YB);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4R404048)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玉洁(1988-),女,安徽淮北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张丹丹(1989-),女,江苏扬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模式和方法;李鸣华(1966-),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0 引言
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开展微格教学来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而学习者在观看微格视频时,尤为关注语音、语调、姿态动作等方面,因此各方面师范技能都规范的优秀视频格外重要。有学者研究了师范技能相关学习内容,开发了相应平台,实现了视频点播功能,甚至包括普通话园地等模块[1],但平台中的视频案例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经过视频剪辑处理。鉴于此,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微视频库的师范技能实训平台,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
1 微格教学现状
微格教学作为培训师范生师范技能的重要途径,具备学习目标明确且具体,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等特点[2],但其在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3]。从学生角度来看,微格教学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根据教学模式,学生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可以提升师范技能。然而,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4],课时受限,学生每个学时训练的时间只有5~15分钟[5],以致在微格教学中不足以暴露缺点;学生也只能在专门的微格教室进行训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很难做到对每一项教学技能反复训练直到符合师范技能要求[7]。特别是对于语气、姿体语言、说课、教学设计等不是通过几次训练就能练好。
(2)教学资源有限。澳大利亚微格教学专家科力夫・特尼也指出:“微格教学好的成效取决于好的示范”。但目前很多高校对视频或示范资料分类意识淡薄,对资源的整合、收集、整理、制作更加欠考虑。这种情况下,庞大的视频数据也相当于是无用资源。
(3)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师范生的训练时间不长、讲稿机械化、评价过程中缺乏参照物、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使得微格评价表面化、空泛化,难以及时准确地对每位学生作出具体评价。
2 平台前期分析与资源组织
2.1 平台需求分析
目前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但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搜索到的教学资源也不一定符合学生所需。并且,一些师范技能平台,其功能也只定位于“提供资源”与“教学技能训练过程管理”。因此,为师范生搭建师范技能实训平台尤为重要。
2.2 优质库与病例库
由于对师范技能的考核涉及多个方面,因而对视频的有效分类与组织至关重要。本文将视频案例分为优质库和病例库两大类,每一类按二级指标管理。一级指标分为板书、教姿语态、说课与模拟上课三大类,并将一级指标再进行二级分类。
2.3 资源组织
依据师范技能的考核要求将视频剪辑出优质视频和病例视频,形成优质库和病例库。两者都包含板书、教姿语态、说课和模拟上课三大技能指标。视频资源组织分类如图2所示。
3 平台构建与应用设计
3.1 平台架构
基于微视频库的师范技能实训平台采用B/S模式架构设计,如图3所示。主要分为平台界面设计、资源组织与呈现、后台数据库和用户活动四大模块。
平台界面包括注册登录、视频库呈现、个人中心和帮助信息等内容。教师和管理者有权限进入后台进行管理;用户在浏览器下可直接点击视频库列表进行浏览查看,可以上传和下载教学视频;用户可通过个人中心记录和查看个人信息及活动和评价信息。同时界面还显示出最热视频播放、最近视频增添情况以及每个视频点击的次数等信息。
平台上的教学活动信息会自动统计、接收和录入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并在平台的个人中心呈现。教师可根据后台信息进行管理与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3.2 微视频库编制与呈现
以师范技能的考核要求为依据,辅以教师的微格教学记录笔记,按照视频案例的二级分类内容,对学生微格训练的视频进行编辑、筛选,截取出优质案例和病例。保存在后台的视频以flv格式为主,视频时间一般为20s~5min,每个视频文件信息包含名称、类别、图形文件名、视频文件名、描述信息、创建时间、编辑、删除等。平台上的视频文件以图像的形式显示,通过点击图像超链接到后台视频库,由后台上传并实现播放。
3.3 教学模式与学习评价
3.3.1 教学模式
结合微格教学,合理运用平台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归纳起来,有3种教学模式:
(1)课后巩固型。这种模式是“以微格课堂教学为主,平台巩固为辅”的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教师首先在微格教室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理论知识并练习师范技能,基本掌握技能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在课后借助平台观看视频,浏览并分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视频案例,温习优秀视频案例,反思病例视频中的错误,并及时线上评价。
(2)课前预习型。这种模式是“将平台视频内容学习作为预习,以微格课堂教学答疑为主”的教学模式,如图5所示。学生在课前利用平台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对预学内容有大致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台上发表评论,提出想法和观点,同时记录疑惑问题,引发其积极思考。在微格课堂,教师总结教学要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解答,及时修正学生的理解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实施训练,强化技能。
(3)混合型。综合上述两种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与平台使用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利用平台,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3.2 学习评价
基于学生浏览平台的习惯,将视频学习评价分为两类:一类是统计观看视频的时间,另一类是观看视频后的留言评论。观看视频的时间统计有助于掌握学习者学习进度;从观后感留言评论可以看出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可将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先观看平台上的视频,再运用已有理论知识对视频内容即时发表评论;二是学生先查看视频详情中已有评论,对视频内容有了初步判断后再观看视频,最后结合他人观点和自身理解发表评论,并参与在线互动交流。
4 结语
在师范技能训练中,视频案例可以直观地重复播放师范生的训练过程,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每秒内学生的语态、肢体动作、板书、说课等,有助于分析师范技能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提供有针对性的视频案例对师范技能实训教学非常有帮助。本文设计开发的实训平台,为师范技能培训提供了大量的视频资源,其中优质库和病例库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师范技能相关学习资源,为专项学习提供了便利。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直接通过平台进行师范技能案例视频的分析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平台查找问题答案并探究问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2(1):3643.
[2]汪振海,张东慧.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5156.
[3]熊英.微格教学的现状与优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4748.
[4]杨丽,高俊宇,张承东.微格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2(20):52+55.
[5][8]李惠男,王彩霞.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模式现状分析及教改设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7476.
[6]王烈琴.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现状及建议[J].商洛学院学报,2008(1):7175.
[7]梁更,朱晓玲,王风春.略谈师专微格教学现状与改进[J].电化教育研究,1999(1):6668.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习-实验-实训”模式;卓越教师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就。然而,教育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很多有远见的教育专家意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教师培养、师资建设的改革。教师是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资源的培养对于教育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很多师范类院校已经着手进行教师培养体制的改革,将从前的“师范教育”逐渐向“教师教育”发展。全国多所院校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以更为专业化、技能化的模式来培养教师。教师教育的发展无疑为教师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更为社会中卓越教师的塑造创造了希望与可能。
哈尔滨师范大学紧随教育改革的脚步,着眼于卓越教师的培养,于2011年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学院的学生是在全校各师范类专业中挑选出来的,他们都有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与愿望,并愿意走教育这条道路。
教师教育学院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习-实验-实训”的教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锻炼教师技能,用实践来消化理论知识。学生能够以课本为参考,以课堂为阵地,以真实教学环境为背景,实现全真模拟的技能训练。哈尔滨师范大学也将以“实习-实验-实训”的模式来促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全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接下来,笔者就将详细论述有关于“实习-实验-实训”的教师教育模式。
一、精选课程,为实践奠定基础
1.关于基础课和选修课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进行实践之前,学院精心选择了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为学生的基本知识作积累。专业必修课与其他各学院相同,并对讲授知识稍微做了一些调整,重点更加突出、明确,一些并不重要的知识则是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选修课的设定自主性较大,较为灵活。学院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未来实践的要求,选择的更多是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这些课程针对性较强,能够对未来的实践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另外,学院还为学生开设了外国教育思想史和中国教育简史,以提高学生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一点是一个创新。三笔书法课的开设也是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美观的书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要写得一手好字。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毛笔字课也是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呼吁书法教学的要求,为日后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与优势。
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大三仍有专业课和选修课,但比例低于教师技能课。大四基本上是以实习和训练为主。
2.关于教师技能课
教师技能课每个师范生都会上,但是教师教育学院的教师技能课种类多,课时多,参与度高,实用性更强。
教师技能课分为以下几类:教师口语课,教学理论课,班主任工作课,试卷命题与解题课,教学设计课,以及实践的讲课。
形式多样的教师技能课几乎涉及了未来我们要成为教师所需具备的各项能力的训练,真正是在进行教师教育。教师技能课按照从浅入深,从部分到整体,从简单到困难,理论与实践结合,讲授与训练结合的顺序和原则来安排。学生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断夯实基础,在训练中巩固,形成扎实的教学功底。
教师口语课旨在训练学生的普通话,纠正学生的语音和词汇错误,也是为普通话考试做准备。教学理论是从理论的高度来阐释各个学科的教学特点,注意事项及要求,其依据是我国的课程标准及各科的教学标准。班主任工作是针对学生在做班主任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和问题,来一起思考解决的办法和最佳方式,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学设计是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分别训练的课程,是讲课的基础,这其中还包括教案和说课稿写法的讲解。试卷命题与解题针对各地的中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解,以了解他们的命题原则和讲解思路,这是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最后的讲课是对一系列训练的总结,老师的主要任务的根本能力还是讲课,每个学生会站到讲台上讲课,讲完后老师会针对其优缺点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以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训练教师技能
在教学课程之外,学院以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教师技能。以活动来形成教育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实践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常规型实践活动,竞赛型实践活动和名师讲座。
1.常规型实践活动
所谓常规型实践活动,就是类似于课程的,每天都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晨讲与板书。因为学院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小教室,所以安排了早自习和晚自习。相应的,早自习进行晨讲,晚自习进行板书训练。
晨讲以初高中的课本为主,每天一名学生选择一课来讲授,班级学生排好顺序,按顺序 进行。晨讲的要求与正常讲课一样,讲课学生要有教案、课件、板书、讲解、课堂互动。听课的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回答问题,还要写晨讲笔记。教案的要求很严格,必须按照正常教学的教案板式来写,晨讲笔记要求有讲课思路以及对本课的评价。另外,学院还要求对每位讲课的学生录制短视频,留作底案。
一手漂亮的字也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晚自习学生便四人一组在班级黑板上写板书,要求的是小楷,以提高字的美观程度。学院还给每个人发了小黑板,可以在空闲时间进行练习。通过一学期的练习,每个人的书写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竞赛型实践活动
学院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与教师技能相关的比赛,有板书比赛、讲课比赛、课件比赛、演讲比赛等等。一方面,这些比赛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锻炼教师基本素质。由于竞赛的形式灵活,内容有吸引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准备的很充分,所有比赛都给学生带来的很大的收获。
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举行了两次大型的教师技能大赛,并在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行知杯”。比赛前安排教法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专业指导,比赛分为理科组和文科组,由各科教法老师担任评委,比赛完毕老师再进行专业性总结。教师技能比赛从评分细则到比赛流程已经定型,已具备了专业技能比赛的雏形。
3.名师讲座
教师教育学院与哈尔滨市各中学密切联系,经常请三中、师大附中、省实验等省级重点中学的名师来学院讲座,讲座的内容广泛,包括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最新教育改革成果、教育动态、考试情况分析等等。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教学一线的相关消息,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各校名师言传身教,学生一方面可以领略他们的讲话方式和教学风采,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他们多年积累下的宝贵经验,作为日后工作的指导。
除了名师来讲座外,教师教育学院还组织学生到各个高中实习,到教育第一线感受名师的魅力。哈三中、师大附中、哈六中等省重点中学都留下了教师教育学院学生的足迹。
每次讲座或见习活动结束后,学院都会组织讨论和写见习报告。学生用书面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用以作为日后实习的参考。
三、实习、实验、实训相配合,培养卓越教师
“实习-实验-实训”模式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首创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它以实验为依托,以实训为方式,以实习为核心,关注实践,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实习、实验、实训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培养“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技能娴熟,仪表儒雅”的卓越教师。
1.建立教育实习“示范区”
教育实习“示范区”包括合作区和试验区。
试验区就是教师教育学院教学楼区以及相关部门和设施,在这里,全体师生进行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式的研究。大学前三年,这里是教师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主要从事研究、试验,学生则通过以上介绍的各种课程与活动进行实训。由于教师教育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刚刚开始,所以很多东西大家都是在借鉴、在摸索,“试验”用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上十分恰切。教师教育学院汲取了全国多所高校和国外关于教师教育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黑龙江省的教育状况和教师培养状况,力求创造出一种能立足龙江大地,并能推向全国的教师教育模式。
合作区是指那些与教师教育学院合作,为教师教育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场地的高中的总称。2014年5月,黑龙江省开启了“G-U-S项目”,教师教育学院师生参与了该项目的启动仪式。所谓“G-U-S项目”,就是指政府(G)、大学(U)、学校(S)相互合作的教育实习项目。政府起到资金支持和统筹领导的作用,大学(主要是师范类院校)将师范生送到合作的中学进行实习,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场所。哈尔滨市的30所中学加入了此项目,其中包括哈三中、哈六中、师大附中、省实验等省重点中学,这些学校的校长亲自到来,参加了授牌仪式。“G-U-S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教师教育合作区的正式成立。合作区的成立,将为教师教育学院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和实习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锻炼实战能力。
由合作区和试验区共同组成的教育实习“示范区”,将为教师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实习-实验-实训”模式的进行提供物质保障。
2.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这话强调了自身努力的重要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师父,你是连门都找不到的。所以教师教育的“实习-实验-实训”模式强调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并着力促进指导教师的专业化。
教师教育学院从各个学院及中学选拔了优秀的教法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力求在教师技能方面指导的专业化。指导教师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细致地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从实践中将“实习-实验-实训”模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实验方面,每个专业的老师会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安排教法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得到的经验会再用到实践中去,千锤百炼之后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实训方面,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状况来安排训练内容,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让所有参与训练的学生都有收获。另一方面,实训也是检验实验成果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训找到理论上不足,及时改正。
实习方面,学生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队,在实践中给予指导。实习是职前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这一环上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十分必要。
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主要还是在选择本专业的教法教师进行贴合实际的指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得到提升。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关键在于对教师队伍的资源整合,教师教育学院在这一方面已经完成。
3.教师职前教育与实习成效评估
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点环节,实习成效的评估也是教师教育学院“实习-实验-实训”模式的关键。
“实习-实验-实训”模式的实习成效评估将采用多层面综合评估的方式,结合学生成绩、教学专业课表现、实习单位评价、实习笔记和论文、指导老师评价等方面来对一名学生的实习成效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式更具科学性和真实性,避免了过去虚假实习的弊端。实习评估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拘泥于实习的那两个月时间。
实习成效评估也应关注学生讲课能力、处理课堂问题的能力是否提升。学院将延长对学生实习成效的评估时限,力求做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在实习学校的日常表现、听课状态、讲课状态等行为表现进行打分,这一分数会在总分数中占据较大比重。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15)
摘要: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汉语运用能力在其职业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秘书职业活动对汉语运用的具体要求是规范性、得体性和灵活性。培养汉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多样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关键词 :职业需求;高职;秘书;汉语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89-04
汉语运用能力是秘书的职业核心能力
通常来说,秘书职业能力主要是指秘书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办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办会和办事,其中除了少数(如办公设备的操作及档案管理)是独自完成较少与他人沟通协调的事务,绝大多数都是需要秘书与组织内外的各种人物进行沟通协调获得他人支持完成某一项工作,从而协助领导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组织目的。会办事的具体表现就是秘书要善于交际、会公关、善于协调各种关系、活动能力强、容易与人沟通等。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也将文秘专业归入“语言”大类之中,明确规定文秘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专业核心能力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沟通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办公设备已经不是秘书独具的竞争力了,而且,随着在校生各种社团的蓬勃发展,许多学生社团的组织者办会办事的能力远远超越一般的文秘专业学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要保持文秘专业的基本特色,就必须回归到文秘专业的根基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上,要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需求的高职文秘
专业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具体培养目标
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做法是开设“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之类的课程,但对于现阶段的高职生来说,“大学语文”等同于高四语文,而“现代汉语”围绕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既无趣又无用,无论教师怎样改进教学方式,效果都不甚理想。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美,发展于70年代并为我国英语教学界引进推崇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交际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核心,该理论主张把学习者的交际需求作为出发点,而不是把语言平面结构放在首位。对交际能力的进一步研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卡耐尔和斯温。他们把交际能力总结为四项能力元素:(1)语法能力: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等语言知识,所注重的是正确理解、表达话和句子的字面意义所需的知识;(2)社会语言学能力:涉及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3)语言策略能力: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个方面的策略,主要用来补救交际较集中因缺乏应用能力导致的交际中断;(4)论述能力:指话语规则和在话语组成句子和话段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应注重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包括生活交际和职业交际。对于初进高职文秘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母语(汉语)的基本词汇储备及语言策略能力,基本具备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其所缺乏和亟待发展的是使用汉语的社会规则,即如何运用汉语进行职业交际的能力。
那么,培养基于秘书职业需求的汉语运用能力具有怎样的目标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层面的目标是必须考虑的。
第一层面:使用汉语的规范性。中国多方言,为提高职业交际沟通效率,普通话作为标准语受到应有的重视。要求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会区分方言词语及句式、外语词汇及句式;能用书面语写作格式规范、无错别字无病句和方言的规范的公文;能正确使用公文专用语及应用文常用语;能区分应用文中容易混淆的词语的含义,如“定金”与“订金”、“遵照”与“参照”等。这个层面的标准可以使秘书上传下达的各种信息传递工作准确周密,忠实可信,体现出秘书的专业素养。
第二层面:使用汉语的得体性。语言文字是在人际之间使用的,由于职业交际沟通的场合和对象不同,交际目的内容不同,人境、心境、情境、物境不同,就会出现使用效果的差异。所谓得体地使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沟通,是指在职场中,秘书的沟通对象多样化,上司、部门领导、同事、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待,各持不同的“情”和“理”,秘书应该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去沟通,做到沟通的内容切合其情其理,恰如其分,沟通的形式切合其物其境,从而被对方接受和认可,顺利实现交际沟通的目的。这条标准高度体现了秘书使用语言文字的有效性,是秘书汉语运用能力的核心标准,也是衡量秘书交际能力和办事能力的重要标准。
第三层面:使用汉语的灵活性。即应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体现汉语的文化表现力。职场交际与生活交际有一定的交叉,人们在实现沟通目的的同时同样需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的满足,比如一些时尚网络语言的使用,恰当的方言使用、幽默的语言技巧都能增强秘书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在职业交际沟通中,它只是起辅助沟通成功的作用。
培养高职秘书专业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设置相关课程并对各课程进行科学清晰的定位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贯穿一条培养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主线(见表1中标的课程)。在这条主线当中,各门课程遵循语言运用的规律性,科学有序地或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灵活性。《实用口才与交际》定位于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减少口语交流障碍,要求获得国家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应用文写作》定位于书面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应用文以处理公私事务为写作目的,以精确严密和规范系统的语言按照一定的格式写作。作者写起来简便快捷,读者看起来直截了当,这样能迅速做出判断和处理意见。应用文的格式或者是“约定俗成”,或者是“法定使成”。在秘书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基于秘书职业需求的语言运用“规范性”,一是指写作格式和语言文字运用符合该文种本身的规范,二是指同时也要符合秘书职业交际本身的需求。
秘书职业写作的文种有两大类,一类是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无论是公文格式、语言、行文规则、收发文处理都是严格按法定规范进行训练,这一类的文种具有普遍的效应;另一类就是涉及行业的日常应用文书、事务性文书、财经类文书、传播类文书、礼仪类文书,这类文书的格式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互相效仿,习惯成自然,得到社会的公认。对这类文种的写作,就必须结合秘书职业交际沟通的需求,按照理论“够用”的原则,大胆摒弃“大而全”的写作理论,删繁就简,只让学生按最基本、最符合该文种特点和秘书职业需求的写法去写。如教授调查报告,教材介绍调查报告的标题有二种写法(文件式、文章式),前言有四种写法(简介式、结论式、评述式、提问式),主体有三种写法(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综合结构),结尾(或总结全篇加深读者印象,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对所调查的问题作归纳说明,指出其发展前景等等)有三种写法。如果从职业交际需求的角度来看,考虑秘书写作调查报告的目的都是给领导做决策提供参考,首先要确保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其次不可过多地加工提炼,再次更没必要故弄玄虚以双标题去突出主题引起领导的注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标题只要求按文件式“(发文者+)事由+文种”去写作,就变成了规范的表达《关于……的调查报告》。为了证明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前言必须简介本次调查活动的时间、对象、范围、目的、调查方式等(采用简介式写法),这样学生牢记并掌握了标题和前言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写法,也是最符合秘书职业需求的规范的写法。主体部分按“调查获得的材料+从材料中发现的问题”这样的结构循环排列,给领导鲜明的印象(调查获得的材料和秘书从该材料中得出的看法都一目了然),便于领导对调查报告的内容重新整合,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至于结尾的写法,就需要衡量领导的口味。有的领导对秘书的依赖性强,当然需要调查报告结尾提出建议,有的领导根本不希望受他人影响,该报告结尾顶多归纳一下所调查的问题,甚至不需要专门结尾。这样写出的调查报告就理性客观、平和内敛、张弛有度,适应交际对象的需求。这种写法既简便实用,又极大地提高了秘书职业交际沟通效率。
围绕学生提高交际沟通能力的教学目标,我院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偏重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中外文学作品鉴赏》定位于增强学生对人性和人情的感性认识,掌握一些人境、心境、情境、物境的规律性和共性,培养同情心和同理心,提高情商,为人际沟通的得体性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基础。经典文学作品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从其社会角色到人物本我的角色直至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人情的解剖深刻独到,引人深思。这些作品能把学生代入故事情节,与主人公同喜同悲。这不仅活络了学生在浮躁的功利社会几近麻木的情感,也训练了他们敏感细腻地琢磨、感受他人情绪变化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感知能力,为他们职业交际沟通的得体性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商务沟通》定位于传授秘书职场文化和职场语境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综合训练秘书在不同职场语境下,面对领导、部门、同事、客户、媒体,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对象不同的需求,如何运用汉语进行得体的沟通交际的能力。语言交际的基本要素包括交际的主体(年龄和婚姻状况、职务和身份、兴趣爱好、处境心情、文化素养等)、交际的环境(时间、地点,人际环境、文化背景等)、参与者的交际动机等。秘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秘书交际沟通的语境特点是:(1)角色功能的多样性。秘书要发挥多种角色的作用,必须善于在各种语境中沟通。(2)沟通对象的层次性。主要指沟通对象的职位、文化程度、年龄等是多层次的。这种多层次性,制约着秘书的言语表达。(3)交际场合的广泛性。交际场合,是指沟通的具体地点、情境。这是沟通语境不可或缺的客观要素。秘书部门处于联系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决定了秘书说话场合的广泛性。(4)关系环境的多变性。沟通主体之间构成的关系,就是关系环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秘书的人际关系同样复杂多变。
秘书使用的语言文字与常人使用的无异,其使用语言文字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演戏、说相声,平实性和得体性就成了秘书沟通的基本风格。其活动能力、办事能力强弱,取决于其语言沟通能否随交际基本要素的改变而恰当变换,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被交际主体接受和认可,从而顺利实现交际沟通的目的。使用语言交际沟通的平实性容易做到,而得体性的培养非常艰难,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提高培训效率。
第一,要帮助学生树立好角色意识,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和交际沟通对象的角色,沟通要符合秘书身份,不使用不符合职业角色的语言。“90后”大学生不少人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在待人处事诸多方面都不太考虑他人的感受,尤其是秘书的角色错位是常见的。例如,公司每年年终都要召开一次由各部门经理参加的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题的会议,以前会议都是由张总主持,这天张总正好有事,他要求秘书代替他主持这次会议。秘书组织会议的开场白有两种,第一种“各位同仁,张总临时有事,会议就由我来主持”(“二老板“角色);第二种“各位同仁,张总临时有事,委托我主持本次会议”(秘书角色)。通过大量案例训练学生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角色,超越职业角色的语言坚决不使用。
第二,要帮助学生掌握公序良俗知识,辨识沟通对象的层次和需求。职场中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都必须遵守公序良俗,但社会地位确有不平等,需求也千差万别,如果把握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及沟通对象的层次差别和需求差别,运用语言文字就比较容易合情合理,被对方接受,实现交际沟通目的。例如,一员工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家属到公司闹事,要经理去给死者磕头,经理回避了。其家属不罢休,在公司打闹,弄得一片混乱,正常工作无法开展。关键时刻秘书挺身而出,冷静地对死者家属说:“我们公司的员工,自然是我们的亲人,他的不幸罹难,我们都很悲痛。我是经理秘书,我一定代表经理前去吊唁,并参加治丧。与此次交通肇事单位交涉处理善后工作,我会向经理请示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尽快给你们答复。况且,经理比死者年长,让他去磕头,你们于心何忍啊!”一席话,说得有情有理,不卑不亢,掷地有声,对方哑口无言,一场风波基本平息。此案秘书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抓住了对方对“赔偿”的需求并尽力想法满足,其次利用公序良俗的道理使其沟通内容既有原则又切合实际,非常得体。
第三,要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明确每一次交际沟通的目的,根据交际沟通目的的不同选择适度的沟通内容和方式。例如,公司总经理因贪污受贿被绳之以法,新的总经理已经到位,公司拟对外发一则告启,承诺公司的经营活动将不会受该事件的影响,并希望得到更多客户的支持。在撰写过程中,应根据沟通目的考虑如何对该事件定性并回避有关细节问题(分寸的掌握),通过怎样的措辞使客户放心与公司合作。
以上四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规范性和得体性,除《中外文学作品鉴赏》外,其余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在使用汉语中训练规范性和得体性。在训练得体性方面所占的课时数多于训练规范性的课时数。
此外,“经济法”、“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客服”在完成各自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掌握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提升职业交际沟通的规范性和得体性都起到辅助作用。
(二)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阅读交流时尚流行语、朗诵演讲、主持人大赛、文学沙龙、话本剧表演、方言接龙游戏、现场作文大赛、主题海报制作等。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汉语运用的灵活性,增强语言的文化表现力。秘书交际沟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表现出特殊的社会生活美,是精神美、形象美、技巧美诸多要素完美和谐的统一,语言美与行为美的统一,语言美与仪表美的统一,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技巧美与质朴美的统一。这四个统一,归根结底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内秀与外美的统一。语言的文化表现力在秘书职业交际沟通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况且它与使用者个人的情趣爱好性格关系较大,短时间内难以在课程体系中实现,所以主要放在课外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培养途径。
(三)搭建社会生活和职场环境的桥梁,启发学生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如亲朋聚会、各种义工活动、三下乡活动、勤工俭学、求职应聘,主动地、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不同人境、心境、情境、物境中得体地运用汉语交际沟通,这是学生运用汉语实现职场有效交际沟通的前奏。
参考文献:
[1]杨群欢,吴新化.新时期秘书职业能力调查与高职文秘人才培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2]马慧.交际语言教学法及其对高职应用型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2010(3).
[3]王艳慧.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9(8).
[4]刘桂婷,刘志忠.秘书实用口才艺术[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5]赵丽光.浅析秘书从业人员口才要求[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6]欧海龙,周红梅.应用文写作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0*下半年教务处工作将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以“学校工作要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20*下半年工作要点中提出教学任务,紧紧围绕“抓管理抓质量”这一主线,加强管理、强化落实、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使学校教学工作水平上一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和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1、学习手册:学习《学校质量管理手册》,强化和落实手册中各项制度和职责。
措施: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
2、完善教学文件:根据新调整的专业计划,完成本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订工作。以新标准为指导,各教研组要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合作编写相关的校本教材。
措施:将课程标准制订和校本教材的编写落实到教研组,由教研组分配给相关教师,经几轮研讨修改,认可后使用。
3、加强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充分利用一月三次教研活动所提供的平台,开展以集体备课为主的校本研训活动。(备课组活动方案另发)
措施:成立备课组,召开备课组长会议。
(二)提高教学五个环节的有效性
切实加强教学常规工作,规范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验等管理。
1、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
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目标制订的适切性和多元整合,即三个维度设计一定要适切、要有机结合、要齐头并进。在做好对学情分析和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处理教材内容和优化教学过程。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教学方式运用的有效和学习方式培养的科学(接受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融合)。
3、以有效性为导向,实施新的作业操作系统和课后辅导
作业布置要有差异、作业批改要重过程(要有面批、点批、订正等环节)、作业讲评要有导向。
开展经常性定点帮助指导的课后辅导,课后辅导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集体辅导、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全面实施学科评价方案
引导学生重视日常课堂学习和作业。本学期起全面实施面向学生学习过程的学科成绩评价方案。
措施:集中讲解、组内落实。通过三次教学检查,查看落实情况,并与教师学期考核挂钩。
(三)加强五个一的教学管理
每位教师本学期应完成:
1、每一次课后有教后记。
2、每月反思后提出一个探讨的问题。(供教研组研讨使用)
3、每学期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有案例现显、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4、每位教师上一堂研讨课。
5、每位教师建立一份学生学业成绩成长记录
措施:研讨课个人向教研组申报,教研组组织教师完成集体听课评课和研讨工作。其他项目个人应提供完整的原始材料。
(四)组织三项大型活动(计划另发)
1、十月份的教学月活动。
2、十一月份的体育节。
3、十二月份的技能节。
(五)筹备“星光计划”(计划另发)
积极筹备“星光计划”,九月底确定参赛项目,完成组队工作,制定并落实训练计划,在校技能节的基础上确定参赛选手,为市第三届“星光计划”技能比武做好准备。
(六)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
任课教师严格按专业部制定的专业课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得随意舍弃教学内容和降低教学要求。专业理论课实施教考分离,提升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实训课教学抓好日常训练的质量控制,确保技能鉴定一次性合格率初级90%以上,中级达80%。
措施:专业部通过检查教案、查看授课计划执行情况和随堂听课等方法,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实施教考分离和抓日常训练的质量控制,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七)其他工作
1、完成新生的电子注册工作。
措施:收集信息、汇总、核对、上报。
2、*级补考工作。
措施:召开补考教师会议,布置补考工作,补考成绩输入学分制软件。
3、配合质量管理处做好教学质量管理的系列工作。
4、落实领导干部听课评课制度和同行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议制度,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措施:本学期分管教学校长、教务正副主任听课34节,质量管理处正副主任、专业部正副部长听课42节(分散进行,一月抽查一次)。每位教师应收到二份来自其他教师对你的听课评价表,学期结束上交到各专业部。
6、做好期(中)终工作。每一位教师应认真分析总结和反思期中(终)得失,提出改进措施、撰写教学反思报告,提升个体反思能力。
措施:每位教师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内撰写好教学反思报告,并上交至各专业部。阶段反思不少于5篇,字数不少于600。
7、提高学生课间操质量
措施:制定方案,举行日常评比和校广播操比赛。
8、抓好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措施:宣传、标牌布置、组织活动、检查评比、普通话测试。资料准备,迎接市语言办来校验收。
9、加强信息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的管理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大图书的流通率,增强图书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
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职责,不定期的抽查与督促。
10、做好技能鉴定工作。
(八)高中教学
我在从事了近20年的职高语文教学后深刻体会到,职高语文教学在借鉴普高语文教学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内容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 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职业高中学生大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思想缺点,我们对此不能弃之不顾。大多数学生在“社会认同、家庭认同、自我认同”这些方面都略有一些偏激。罗曼·罗兰说得好:“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这希望就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对于职高学生而言,恐怕没有比这更迫切的了。职高语文教材的入选作品基本上符合大纲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在课文学习的同时,要衍生到生活中来,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一些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产生基本的认同意识。
2. 强化认字、写字训练
职高学生的识字要求应该达到常用字与次常用字3500个左右,并适当扩大。所谓认字,不但能读出字音,还要写对字形,正确运用,教材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辨别,重视积累。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职高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美观,还七扭八斜,令人无法辨识,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错字别字多。因此,职高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 突出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准确的听话能力和简洁规范的说话能力。但现实是职高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肩负培养学生听说重任的语文教学,一定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通过礼仪活动、自我介绍,模拟现场招聘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流畅。再就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4. 加强阅读和应用文写作的训练
快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语文基本功。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据有人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3~5年增加一倍,甚至增加得更快。这就是说,现代职场所要求的阅读能力一是会吸收信息,二是要吸收得多、快。因此,职高语文教学要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的目标,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训练的重要位置上。比如阅读中可以增加说明文的份量,阅读的类型也可增加信息筛选型的阅读。同时,注意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
应用文是人们交流信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在所有的文章体裁中,它和人们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使用频率最高,能写应用文是职高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必须务实地教学生写好日常应用文和常用文体的作文。写作训练项目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切实训练学生写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文,培养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就业中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同时,作文一般要求当堂完成,逐步训练学生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遣词造句、快速完稿的能力,真正达到张志公所言的“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学生走进社会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由课堂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天地。
【关键词】航空服务;职业素质;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航空服务是服务行业的一个特殊门类,是高端服务的代名词。在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中,航空服务尤其是空中服务和地勤服务往往代表了一家航空公司的营运水平。所以,各家航空公司都十分注重员工的职业素质,尤其是服务素质,分别力争树立起带有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首先引起大家共鸣的是他们的优质服务口碑,如新加坡航空公司就是世界公认的服务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空乘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对于航空公司占领市场、赢得更多的客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着这家航空企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开办航空服务专业的院校很多,有些取得了成功,但整个行业的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山旅)自开办航空服务专业以来,就致力于建立整套行之有效的、贯穿航空服务教学体系的模式,围绕着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教学,以满足航空公司对人才的需求,适应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市场目标。所以,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诠释如何提升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有很强的说服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观点。
一、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一)以航空服务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航空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强、分工明细的高端服务,涵盖航空售票、候机楼服务、客舱服务等多个具体的专业方向。随着全球航空业的蓬勃发展和激烈竞争,各航空公司无不从提升服务入手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一方面航空服务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对航空服务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对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数量的要求,更是质量的要求。基于对这种市场需求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山旅对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建立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减少理论课教学,以实践课带动理论教学,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上,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把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项能力,按对应的关系,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内容,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来完善专业体系。这样做的效果是使课程内容及各个教学环节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建立起更直接、更清晰的对应关系,突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技能性和针对性特征,突破了传统教学过度重视理论教学,从而忽视实践课,忽略能力培养的弊病。
(二)优化课程设置的要点
1.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落实技能本位。即培养方向就是在航空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淡化知识的理论性,而是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课的教学形式来获得,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是通过实践教学在环节上的系统性、完整性、渐进性来实现。突出了人才培养注重专业能力开发的特点,以适应航空服务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2.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把专业教学需要和岗位知识需求结合起来,强化对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理论基础课的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理论知识和基础性课程在职业活动中的应用性特征,弱化理论课程的“理论性”,强化理论课程的职业指导性价值。在满足专业课学科理论需要的前提下,克服片面追求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强化专业教学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的实践性、应用性和针对性。
3.在专业课教学上,立足岗位能力培养,注重职业发展的能力培养。建立“一专多能”的航空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不仅具备航空服务专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从事其它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一)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法,注重引进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形式。利用山旅先进的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航空实训中心等),引进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得知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需求,引进模块化教学。如引进企业案例教学模块。通过知名航空企业成功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忠诚守信、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素养;引进职业心理学知识模块,使学生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多种非智力素质方面得以提升,更好的追求职业发展;引进管理学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领导力素质和创新思维,以贴合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三、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通过山旅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近年参加各大航空公司招聘面试的经验,总结提炼出企业面试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内容,聘请业内专家讲授面试技巧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是通过相关技巧培训,能够顺利赢得面试官的好感。“面试技巧”由航空公司资深乘务长授课,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和面试心态,并通过技巧运用把自身职业素养和优点展示出来,达到最好的面试效果。其中模拟面试环节,通过营造真实的面试氛围,使学生在多次反复训练中掌握面试技巧。通过围绕面试技巧的教学和培训,引导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最新用人标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职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一)企业需要爱岗敬业的员工
航空公司面试官往往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到航空公司工作?”应聘者的回答可能是类似“待遇好”、“体面”、“有发展前途”等等。这些可能都不是企业想要的回答,因为企业在选择员工时,除了看上员工的能力是否胜任外,更希望其是因为喜欢热爱这个工作而选择它,这样员工才会真正理解这个工作的辛苦、风险,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在任何情况下热情服务、爱岗敬业。空乘服务人员在人们的眼中是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承担了人们所想不到的辛苦,国际航线因时差的不同,国内航线因旅客的不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特殊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做不好服务工作。 所以,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对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个人修养的培训,就应该成为重要的一环。
(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服务意识的员工
对于航空公司的面试官而言,良好的仪表不过是增加了印象分,并不是最重要的。毋庸讳言中国的航空公司在招聘时还是比较青睐外表,而我们看到的空乘人员也是如次。但是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招聘规则正在向国际标准靠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竞争的核心实际上是服务的竞争。当然具备良好的仪表仪态,又兼具服务意识的应聘者是最受欢迎的[1]。很多时候,那些长相最好的应聘者不一定被录取,而外表稍差但表现出很强服务意识的应聘者却往往如愿以偿。这体现在教学方面,就是要把服务意识培养提高到核心的位置。
(三)员工的礼仪修养、细微服务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航空服务是一种高端服务,其表现形式包括外在的举止行为和内在的服务细节。首先,空乘人员彬彬有礼、优雅大方的举止,甜美亲切、热情友好的微笑就是航空服务最佳态度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航空企业对客人的尊重,同时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而细微服务表现在服务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服务态度的亲和力,主要表现在服务环节上既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又动作娴熟热情周到。在航空公司面试时,面试官往往要设定一个服务场景,来考察应聘者的服务素养和礼仪修养。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航空服务的必备能力
航空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会通过一些现场环节来测试应聘者的这几项能力。如设定场景,要求应聘者通过语言表达来解决问题,根据其普通话或外语是否标准、流利,是否善于沟通,是否善于解决问题等来打分[2]。在课程设置上,将沟通技巧作为必备能力,根据乘客服务要求,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很强的培训,如对特殊旅客的沟通技巧、对发脾气旅客的沟通技巧、对重要旅客的沟通技巧、对第一次乘飞机的旅客的沟通技巧、对航班不正常起飞时服务的沟通技巧等都要求掌握。外语主要针对空乘人员的职业特点,侧重于听和说的能力,加大口语课的分量,并由外国专家任教。同时还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还经常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将普通话和外语训练结合到机舱内紧急情况、乘客与空乘人员之间发生的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上来,由教师给出机舱里的一些假设性的场景和情况,如换座、和生气的乘客进行沟通、对机场发生的紧急情况给予合理解释等情景,让学生进行操练。
(五)空乘人员需要有较高的知识修养
作为一名空乘人员,尽管不要求掌握高深的学问,但知识面必须宽广。比如,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如果空乘人员能掌握美国的国家概况、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情况,如果能掌握途中飞越的国家、城市概况、河流、山脉以及名胜古迹等,在为乘客服务时就能游刃有余。空乘人员还要掌握飞机的设备、紧急情况的处置、飞行中的服务工作程序以及服务技巧等等。可以说,空乘服务人员上要懂天文地理、下要掌握各种服务技巧和服务理念,不但要有漂亮的外在美,也要有丰富的内在美。这就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融入大量的相关知识讲座,也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习积累和个人涵养的提高。
四、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航空服务的根本目标是为民航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适应航空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加强实践教学,一是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抓好模拟操作、实训等实践性教学设施建设,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环境中加以应用。二是要走出去。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到航空服务行业一线去实地考察、实际操练,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操作本领。三是要请进来。在教学过程中,把民航业的专家请到学校,传授职业知识、开办专业讲座、进行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四是山旅航空服务专业已经和航空公司联合成立了教学基地。学生在教学基地边实践、边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了岗位实践技能,学生就业后立即就能顶岗,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五、“校企结合”办学模式是山旅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成功的保障
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教学要与行业发展同步,师资素养要与时俱进。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一直坚持走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路子,一直坚持引进行业人士参与教学,坚持师资以各种形式走进企业充电并反馈教学的模式,保证了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同步,人才培养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
(一)与金通航空服务公司的合作模式
山旅航空服务专业在2003年创立前,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由此发现山东省的航空业虽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开办航空服务专业的时机正确恰当。到2006年,山旅每年专业招生人数为60名左右,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并积累了办学经验。航空服务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专业,对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时仅仅依靠学院自身的力量已很难做到专业的做大做强。因此,形势要求山旅必须寻找更好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在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经过多次交流和洽谈,山旅与金通航空服务公司建立了联系,通过大量前期工作和务实协商,最终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从此以后,双方的校企合作之路就越走越好。借助企业在市场宣传、专业培训、实习就业和雄厚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专业建设迅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山旅先后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扩大了航空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伴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专业吸引力越来越强,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资金投入的加大,专业教学硬件设施条件也逐渐提高,新建的航空实训楼及其内部设施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随着合作的发展,专业实训渠道和实训岗位不断得到拓展。双方的合作还体现在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上,始终贴合市场需求,随时调整教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山旅的航空服务专业始终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获得了长足发展。合作办学的第一年,招生人数就扩大到172名,2008年又增加到200名,目前有航空服务专业(空乘方向)在校生500多名。山旅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也拓展到国航、南航、东航、山航、深航、厦航、大韩航空等各大航空公司,以及民航管理局、北京首都机场、济南国际机场、深圳机场等。
(二)与济南国际机场的合作模式
在校企合作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取得显著成效后,山旅更坚定了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的方针。2008年,山旅与济南机场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即每年为济南机场定向招生航空服务(安检专业)一个班,教材使用和课程设置均为量身定做,专业课程由机场安检部门派出专业人士讲授,学生实习和就业由机场以订单的方式全部承担。这种合作模式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崭新的实践和研究领域。根据航空服务专业几年来合作办学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是指导山旅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山旅与济南机场的合作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专家教学机制和相关安检设施的引入。一方面,利用企业投资引进的设备,使课堂教学可以做到实景化,提高了实践课的现场感,同时机场安检的主管和一线员工定期亲临授课;另一方面,学生有机会到机场进行短期实训,亲身体验机场安检的真实过程,进行职业岗位的体验。2009年9月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举行,济南空港迎来空前的运力高峰。在此期间,山旅航空服务安检方向的学生有机会到济南机场安检部门的一线岗位参加实训工作,从安检员助手做起,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工作,并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实习安检员。学生的收获颇多,他们的实践技能、服务理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优异表现也得到机场方面的高度赞扬[3]。
六、结束语
中国航空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数量和质量的双重需求,这就向专业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的高素质航空服务人才的要求,以满足航空业发展的需要。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育中转变思路,改革教学,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来提升专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影、钟小东.关于空乘专业发展的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6).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意愿与意志力下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驱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是学习得以维持的内在动因和主观意图。因此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一种以探索以问题发现为牵引、寓教于研的教学模式在高校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本文总结和整理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供各位教育专家和同行进行指正与探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着“四方联动”“四育并举”的培养理念进行“多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尊重商科背景下各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借鉴国内优秀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尊重商科类学科的知识结构、强化“创业”特色,充分考虑与本科段课程和考取各类技术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基础上,把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为理论、实务和综合三个完整的系列,由学生选方向,必修+选修、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课程设置来实现学生个性培养,从而达到单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向“技能应用型”以及“创业复合型”等“多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的目的。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创业能力的实践培养途径
(一)高度重视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和实践项目的参与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技能比赛对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教学中嵌入了专业技能大赛能力点的培养,从而做到比赛带动课程教学、教学促进大赛实施,由点及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就开始进行选拔对专业感兴趣、有潜力的好苗子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并进行辐射,由几个成员带动整个班级甚至整个专业的学生参与的实践中去。通过第二课堂的社团、校企合作项目等由“师傅带徒弟”,进行手把手的教学。从整个过程都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指导,学院在场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 “四方联动”、“四育并举”
针对以往高职商科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学院开展了高职商科人才特质的调研与论证,发现商科不同专业人才有其特殊要求,提炼出商科人才职业素能体系的核心,即“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重诚信”, “四育并举”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科学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拓宽“四方联动”范围,深度合作,融成才与成人教育于一体,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合作育人,将政、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要素纳入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过程机制。理清高职商科人才的素能体系为针对性的设计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这种分类培养使得无锡商职院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三)构建围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如旅游管理学院对二年级学生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由学生来选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意愿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首创《宴会设计与制作》这一全新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新开《餐饮创业实训》课程。在这种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分类培养模式下,无锡商职院学生的技能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表现不俗。这些尊重学生、尊重市场的教改举措很快得到好的反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学院137名师生服务奥运村,获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金厨奖”。2010年47名学生参加上海世博会餐饮服务工作,成为无锡首批赴沪参加世博会服务的大学生。第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中,无锡商职院首次组队参赛的4名学生,从全国297所旅游院校、1021位选手中脱颖而出,共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并获普通话组团体一等奖。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书香杯”西式宴会服务赛项中,酒店管理专业两位同学分获一、二等奖。其它专业也积极探索课堂改革的创新模式,这种围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极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开始崭露头角。
(四) 专门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培养“创业复合型”人才
无锡商职院坚持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助推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实践“门店创业――大学生创业街――大学生创业教育园”教育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业意愿和热情很高,在校园中自主创业成为热潮。学生的创业的渴望,这种内在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迸发出巨大的学习能量。正是看到这一点,学院在 “创新教育模式、渗透培养过程、提升创业素能”的创业教育理念与“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基础上大胆创新,成立了专门的创业学院。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选拔,二年级后进入创业学院学习。聘请专业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进行指导和保障。“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的对“创业复合型”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是无锡商职院进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又一大举措,这必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内在动机驱动,外在环境影响,使学院的整体学习气氛得到大大地改善,学生觉得大学生活丰富、充满了目标和挑战。
三、学生创新实践与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67-01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既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教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就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往往会出现教材吃不透,理解不到位,课堂中出现热热闹闹,看似一堂成功的课,其实仔细分析,偏离了重点、难点,学生凑了热闹,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学好。比如: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这一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对它们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只要能识别这些物体,能找出生活中的这些形状的物体即可,不要对物体的特征做规范的语言描述。而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归纳出特征并板书出来,过高要求学生记住,提高了教学要求,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只要会听讲、会学习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是楷模,天天给学生做榜样,字、普通话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功底厚薄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单位名称都说错,如:面积单位是1平方米而教师却说成平方米,单位名称与面积单位混淆。因此,无论是年长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扎实训练教学基本功。
四、提高教师教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关系良好,使学生爱学、好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
五、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这要的课堂,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2、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
3、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识,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
六、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设计要科学
教师向学生呈现问题时,不要急于去分析、肢解。学生解答问题,需要一个对问题全方位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嚼碎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设计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我们要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不懂的问题、不同的问题、想知道的问题。在平时就要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打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入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情景中
课堂教学要实现情感、心理、思维定向,而不是只看热闹。 课堂设计要具有现实生活性、趣味性与数学性、思维性、思维导向性。比如教学9+几,如果领学时学生只看画面画的内容,不归结为数学问题,不让学生去发现数学信息,就缺乏数学性。
教学时注意两个方面:1、低年级设计生活情景2、高年级设计数学情景,如:三角形的认识,直接出示三角形引入新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直接进入数学情景研究,让学生直接去测量。创设情景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防止“有情景无思考,有情景无数学,有情景无教学”。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教育科学特殊教育研究基地,湖南长沙,410217)
[摘要] 手语作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对学生手语专业技能的培养、个人专业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手语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手语专业技能的高低、决定特殊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手语课程教学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手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特殊教育;手语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83-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项目]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年度重点项目“高职院校《中国手语》课程‘六化’教学改革研究——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CZJG14A01)
[作者简介] 罗笑(1984-),女,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及师资,手语翻译。
手语不仅是聋哑人、聋健人群进行相互交际、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也是和谐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2006年联大第61届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指出,“语言”包括口语和手语及其他形式的非语音语言,正式明确了手语的语言地位。我国聋哑残疾人数量全球第一,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的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054万,数量仍在逐年递增,社会急需大量手语翻译人才。尽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7年将手语翻译员列为第八批新职业,教育部将《手语》课程列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然而,全国持证的专业高级手语翻译人才不足千人,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手语”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高职综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手语同普通话、音乐、舞蹈、琴法、盲文、课件制作、学科教学法、教育技术等多门课程一起,共同构成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模块。目前,我国手语教育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尤其是高职特殊教育专业《手语》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文拟从“教材选用校本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MOOC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等方面,探索《手语》课程“六化”教学改革。
一、手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选用(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资料显示,在我国开设手语课程专业的特殊教育学院已近20所,但至今没有一部全国通用的高校手语教学大纲和系统的手语教材。作为专业教材,《中国手语》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词汇量大,记忆困难,就业时使用词汇少;专业词汇不足,缺少手语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等专业词汇[2];手语的产生与发展、手语语言学、手语语法、方言手语等重要手语理论知识(常识)缺失;针对特教岗位所需的教育教学情景式会话内容(学习、生活场景篇、常识篇、学科教学篇等),即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等等。当前,教材选用单一,教学内容过泛,缺乏实用性、生动性、针对性(或情境性),成为手语课程教学的首要问题。
(二)教学方法简单陈旧
由于中国手语课程的历史较短,手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手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方法呆板陈旧,传统的单线“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过分地强调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参与度[3],导致课程教学中缺乏互动和活力,加上手语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脱节,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力的有效发挥,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三)教学手段古老单调
教学手段落后,大多仍然局限于课堂灌输知识、黑板板书,有时也能从网络下载一些手语自编舞蹈视频、聋人电影等供学生观看,但与手语教材内容完全脱离,学生未能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这种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古老教学手段,同新时期手语课程的性质、特点极不对称,缺乏对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工具)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
(四)课程设置欠合理
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课时量严重不足,同手语在特殊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特殊教育专业手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熟悉并掌握中国手语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手势动作图解符号说明》《汉语手指字母图》和《常见手指仿字类手势动作式》;在熟练掌握《中国手语初级实验教材》和《中国手语中级实验教材》2164个手语单词和228个简单句子的基础上,熟练、自然掌握常用480个新手语单词和29篇短文[4];具有在多种场合熟练、自然运用手语与听障人士进行语言交流,进行较复杂传译的能力。多年来,培养目标的确立科学、合理,但缺乏显著的专业特性和行业针对性。此外,特殊教育专业在大二时才开设“中国手语”课程,学程为一学年,总学时82课时(其中理论26课时、实践56课时),每周2课时。
(五)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滞后
手语是聋健人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手语技能的好坏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者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聋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发展。因此,作为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手语教师,其自身职业道德的高低、职业素质的优劣、职业技能的长短,都将制约学生手语学习的效果。调查发现,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80%左右是没有特教专业背景的,这与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学历专业的类别分布有关:特殊教育专业占21.8%,普通师范专业占68.3%,其他专业占9.8%。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3 条规定:“残疾人教育的教师除应具有国家规定的普通学校教师的学历、资格外,还应具有残疾人教育专业知识,并取得专业资格证书”。但高职院校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高水平手语教师数量极少,且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既懂手语教育又懂学生管理、心理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不多,影响了学生手语学习的效果。
(六)考核评价欠科学
手语课程考核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过程性、科学性。多年来,高职院校手语课程一直以期终考核为准,以笔试考查为主。这种传统单一的卷面考试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不仅不能检验教师手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充分反映手语的教学成果。
二、改善手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校本化
高职院校应结合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手语教材的多样性,选用2-3本科学、实用的手语教材;鼓励一线手语教师联合特校、特教机构、福利院、残联、政法部门,积极编写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特色、适用于特教工作者岗位、社会通用,集系统性、科学系、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本教材(如政法系统常用手语、特殊教育教学常用手语、公共场所常用手语等),增加手语的产生与发展、手语语言学、手语语法、国内外手语发展研究、手语翻译员职业守则、方言手语等手语知识;增加针对特教教学、服务管理等岗位与聋人实景交流会话(如生活场景篇、文化常识篇、学科教学篇等)、手语舞蹈和哑剧编排表演、手语翻译等实践教学内容到课堂、教材中,并纳入期终考评和书后测试内容。同时,教师可跟聋人群体学习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地方手语,教授于特教学生,有助于他们日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聋生学习和生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的表现力决定了给学生传递知识的生动性与具体性。同样的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式教学跟积极创新式教学达到的效果天壤之别。我国高校手语课程的开设较晚,教学体系处在不断完善中,特教专业学生手语课程教学还需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总结,从而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高职院校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手语课题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辟手语社、手语角等兴趣小组,广泛引入情境教学、微格训练、聋生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手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融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快乐传真”手语游戏等多元教学(学习)模式,如初学汉语拼音字母时,教师可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汉语拼音字母字形的异同,进而在教师示范拼打字母中,学生逐步领悟到汉语拼音字母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再如在词组的教学中,教师可出题,让学生分组,运用角色扮演法,自主编排、配合完成情景式对话训练(表演),学生学得轻松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三)教学手段MOOC化
采用多媒体视频(如在线手语词典、聋人新闻、手语教学博客、手语微信、手语情景剧、手语电影等)、利用QQ、微信建立校园手语学习互动平台,开辟手语在线学习网络平台,充分实现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动态性和多元化,丰富学生手语学习材料的同时,提高手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活跃度。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保障,通过制定奖励措施、聘请MOOC课程专家讲座、名师演示(优质特色MOOC课程)与现场指导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团队花大气力、合做手语MOOC课程(亦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有限时间、有限地点、有限内容的手语课程教学延伸至无限空间、无限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手语学习需求。这种课程资源海量化、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使用简单化(免费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时间自由化、课程参与自主化、课堂场所延伸化的教学手段,能极大考验学生引擎搜索、资源整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有效地推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简单地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世界各地的手语爱好者都能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到国内外著名手语课程的任意教学片段,并进行学习效果测评,给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很受学生欢迎。
(四)课程设置合理化
依托特校、特教机构及手语翻译员岗位、行业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岗位能力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化手语技能的训练内容(特校教学、管理的内容;特教机构服务、管理的内容;手语翻译员岗位服务的内容)和等级要求,研制手语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手语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同时深入分析兄弟院校手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计划和本校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计划的应用性、时效性,从手语翻译专业自身特点出发,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同时聘请特教领域资深专家、聋人学者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计划的制定。优化课程体系,删减机械性的手语手势学习,增加手语专业词汇、手语语法、手语翻译技巧等实用手语知识的学习比重,同时增加手语课程的开设学程和实践教学(实践训练)时间,拓宽实践训练的场所(领域),教学时量可由当前的一学年82学时增加到两学年160学时及以上,尤其要增加学生在特校、特教机构的实习实训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手语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师资队伍专业化
随着国家残疾人教育师资资格证书制度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熟练掌握国家通用手语将成为聋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一专多能、技术技能复合型手语教师的发掘与培养,加大手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5],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参与两次手语专业讲座(或学习活动),至少获得两周特校的教学实践经历,及时更新手语教学理念与方法,深刻体会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异同等;鼓励教师不仅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要获得中级及以上国家手语翻译师、手语培训师等职业能力资格证,提高教师“双证化”比例。此外,同机械、汽车、会计、旅游等专业一样,省市教育部门也应该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院校)实行手语翻译类职业技能抽查,以此作为专业教学质量测评和院校育人排名的重要考察依据。同时教育部、中残联和省市教育部门,要经常性举办职业院校手语翻译员的技能比武(大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逐步组建一支高精尖的专业手语翻译教师队伍,服务于专业教学和科研转化(将手语方面的课题、项目等理论科研成果运用于手语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有效促进手语翻译的稳步发展)。
(六)考核评价多元化
引入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制度。高职院校可开设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内容,组织学生统一学习训练、集体考证,严格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小学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证书的同时,至少考取CAEP手语(初级)职业能力资格证。这将大大拓宽学生就业的宽度和深度,极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认可度。加强过程性评价,调整优化手语课程卷面考试题目的设置,降低期末卷面考核成绩的比重,结合自评、学生互评、师评、他评等多方评价[6],将课堂表现、课程提问、手语课外实践、平时作业、手语职业资格证等多种考核方式引入学生学习综合考评体系,从手语知识掌握量、手语词汇精确度、手势艺术表现力、手语展示创新性等多方面,考核学生手语课程的学习等级,重视学生个人发展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同时,加大口语、手语翻译内容考核的比重,将手语技能分为口译、手译、眼力等多个项目考核,既考察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考察学生的手语看话翻译(将手语传达出的内容整理、翻译成通顺的句子)能力和手语表现力,同时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训练和指导手语社团,利用国际聋人节、助残日等重要节日,走入特校、福利院、残联、语训机构等单位,开展各类手语知识宣讲,普及、推广社会手语知识,与聋人一起学习和表演,积极营造更活跃、和谐的手语学习氛围。与特校、福利院、残联、语训机构、电视台、公检法系统等单位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力求每名学生每个学期都有2周的时间在聋人学习、生活的地方,一起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同时要不断完善手语课程计划,科学定位课程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梅次开,傅逸亭.聋人手语概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86:13-15.
[2] 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8.
[3] 刘艳虹,等.我国手语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3(2):35-41.
[4] 顾定倩,等.关于中国手语推广与研究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4): 3-10.
[5] 王雁,等.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本次调研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旅游英语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确认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获得高质量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带着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就业质量有什么关系的问题,2013年10月,旅游英语专业调研小组就2009年入学、2012年毕业的旅游英语班44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展开了问卷、打电话和走访等方式的调查。截止2013年12月共收到有效的问卷答案25份,打电话与用人单位交流30多人次,走访企业调研10余家。
二、学生现在的就业情况及分析
接受调查的毕业生按工作类型划分,旅游相关行业占50%;行政占14%;教师行业占13%;销售行业占15%;其它占8%。 刚开始工作时,收入在1000~1500的占11%;1501~2000占57%;2001~3000占13%;3000以上占5%;不确定占9%。一年以后学生的收入发生了一些变化,1500~2000占23%;2001~3000占34%;3001~4000占23%;4000以上占11%;不稳定的占9%。调查中我们发现单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质量并不高。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综合能力相对强一些。
以我院2012年旅游英语专业的44名同学为例来分析,44名毕业生中现在工资在4000以上的11%,在校期间都是学生管理干部和各种大赛获奖者,如三年来一直任本班班长的廖卓娅,现在中国国旅做领队,在校期间,作为班长有很好的锻炼机会,所以她的工作责任心、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远高于其它同学,工作不久就被重用,薪水节节攀升;张杰,班上副班长,在全国高职技能大赛西式铺床中获二等奖,现做汽车销售方面的工作,近两年来做得有声有色;骆攀,班上学习委员,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经常利用寒暑到培训中心代课,现在宜昌华侨旅行社做线路销售,收入很高;胡雪峰,学院体育部部长,社会活动能力强,现做导游,很受器重,是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张书恒,省导游大赛二等奖,省普通话大赛二等奖,赤壁景区形象大使;刘培,班文艺委员,学院文艺部干部,现任某酒店经理。以上数据分析表明,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成正比,就业能力强,就业后工资收入就高,并且上升空间大,工资收入增长较快。
三、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对我校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调研中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特别是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评价较高。这说明我校人才培养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明显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还不是很满意。
用人单位希望我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加强学生实操训练,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交、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做开创性的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真抓实干,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1、抓思想教育,培养毕业生的良好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转变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在校期间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培养学生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较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内容。
2、抓专业学习,培养毕业生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
首先,新生入学后结合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专业思想的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实训、实验室参观、到附近对口企业参观,或请相关企业专家到校讲座,尽早使学生认识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想办法通过一系列地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热爱专业,献身专业的信念。
其次,深入课堂教学改革,运用实用性和灵活性原则,删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做到专业知识学习尽量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到可用的知识。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教学是实现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实训场所,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
旅游英语实践性教学可大胆将现代媒体、电视、录像、幻灯、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出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充分练习;引导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沙龙,促进互帮互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比赛、唱英语歌曲比赛等,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在一些著名景点、酒店、旅行社进行专业实践。
3、抓实践活动,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年级除了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之外,还要了解将来对口的职业,虽然学习任务重,但也要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各方面动手能力;二年级可计划为综合能力训练期,要通过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为岗位工作实践期,在加强专业学习、寻求工作的同时,把目标锁定在与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关的各种信息上;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都应该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二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
走进企业,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可分阶段到相关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融入企业,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抓专业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不愿意用应届毕业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 所以用人单位在挑选和录用应届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