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车间设备管理方法

车间设备管理方法

时间:2022-07-22 09:0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车间设备管理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车间设备管理方法

第1篇

    论文摘要:设备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生产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最有效地发挥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而对设备进行的采购、运行、维修、保养、改进等各种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总和,且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都密切相关。文章结合了作者工作经验,理顺了企业设备管理的流程,总结了设备管理方法。 

 

1.前言 

设备管理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都密切相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运行状况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本费用,而且危及到重大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因此,认真搞好企业的设备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管理网络、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 

2.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一生的管理,指设备从规划(方案讨论)、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登记造册到使用、修理、改造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必须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目的,这是有别于单一管理维修传统设备管理的主要标志。 

3.设备管理方法 

3.1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具体的设备管理网络 

3.1.1成立设备管理委员会,强化设备管理。设立多级设备管理机构,从厂、车间到班组,都应设立设备管理组织,明确规定各管理层具体的工作内容。 

3.1.2 形成覆盖全厂专人负责的设备管理模式。将全厂设备按照隶属关系和职责划分,划归部门管理,指定人员专管,具体负责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维修任务,并承担设备管理目标考核奖惩和事故处罚,保证台台设备有人管、每个故障责任有人承担,构成基本的设备管理模式。 

3.1.3 建立运行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双重负责的设备管理体制。建立运行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双重负责的设备管理体制,明确规定双方设备管理职责。 

3.1.4 明确现场监督检查专职机构和人员。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考核制度,进行事后奖惩很重要,但对设备管理进行事中控制,随时现场监督检查就显得更为必要,能够及时发现违章违纪行为和设备运行缺陷,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3.2认真落实行之有效严格规范的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为了保证生产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保持其技术状况完好并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而编制的一些规定和章程,主要包括如下管理制度: 

3.2.1设备档案管理。设备技术资料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全面、准确、系统的掌握设备静态和动态信息并不断的整理完善可使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单位要设有设备管理归口处,负责设备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设备档案管理内容包括:①设备明细目录②安全使用说明书③设备清单④合格证⑤设备档案登记⑥图纸资料的保管⑦设备档案资料借阅等。 

3.2.2 设备运行管理。设备运行管理包括设备交接班制度以及设备点检制度。 

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内容包括设备启停记录、运转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变更、运行参数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②严格执行设备点检制度:岗位工人必须按照设备点检要求对设备进行点检并按规定作好记录。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检查的设备和内容,一般采用听、看、闻、摸和测等检查办法,并按要求做好记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真实登记设备运行中的技术性能和参数数值。 

3.2.3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①定期维护检修。每台设备都应按照其安全标准和技术特性制订日常维护及定期检修制度,详细规定设备维护检修的周期、内容和要求,建立规范的设备档案,完整记载设备的技术参数、检修记录、维护记录和技改内容等,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性技术资料。特别对重点设备,要根据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科学安排停产检查维护,一般以年度为周期,通常选择在经营淡季或不利于设备运行的季节。 

②故障管理、工单管理。设备检维修工作主要通过故障管理和工单管理实现。设备发生故障时由车间设备员编制《故障通知单》,设备主任通过对故障性质的判断确定处理方式,即应急计划、月修理计划、固定维护,维修完成后设备故障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3.2.4 设备管理。设备是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油脂变质或设备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必然会导致设备故障频繁出现,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因此做好设备工作,是减少机件磨损、减少机械故障的重要手段。设备要严格执行“五定”(“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制度。 

3.2.5 设备维修维护费用的定额考核。加强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定额考核,对促进设备管理、避免材料浪费是十分重要的。正常的设备维护材料费用是必要的,设备的故障检修和零件损坏费用则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通常以正常的维护费用上浮一定比例为基数,或以上年度月平均维修维护费用为基数对各个车间进行考核,实行节奖超罚,把奖励和处罚的金额每月兑现到车间,车间按内部考核兑现到班组和个人,从而,激发各部门及员工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 

3.2.6 设备管理考评问责制度。设备的管理制度还包括检修现场管理、检修质量管理、工器具管理和设备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等,企业一般将设备故障次数、维修维护材料费、设备现场卫生状况和违章违纪人次等主要因素作为指标对各车间进行设备管理综合考核,每月按照得分高低对车间排序,并实施奖罚,年终将各部门的月考核得分汇总,得出年度设备管理考核分数,实施全年考评奖罚。 

3.3 逐步培养设备管理的新思想、新理念 

3.3.1培养以人为本的设备管理理念。要让设备操作人懂得怎样操作,让维护人懂得怎样维护,需要建立员工日常技术培训制度,让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等;要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办法,通过激励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3.3.2树立设备人格化的管理思想。设备管理必须分工具体、职责明确,从客观来讲,不能出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管理空缺,从主观来讲,不能出现思想上和态度上的管理松懈,须将每台设备管理任务分包到人。把每台设备与承包人看成统一整体,“荣辱共享,利害相连”。 

3.4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设备潜力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4.1 应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技术革新,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改善和提高设备素质,增强设备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3.4.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检修工期,减少停机损失,降低检修成本。 

3.4.3物尽其用,积极清理并调剂、利用闲置设备。 

3.4.4采用新工艺积极开展旧件修复。 

4.结束语 

我厂通过这几年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推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但使企业每年的设备维修费用大大降低,而且干部职工的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葆文.简明现代设备管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篇

关键词:TnPM;优秀卷烟工厂。

一,引言:

TnPM是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以设备为主线的管理体系。TnPM是规范化的TPM,是全员参与的,步步深入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的TPM。TnPM管理体系代表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

二.在宝鸡卷烟厂设备管理上构建TnPM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战略目标

近年来,国家局提出的“卷烟工厂要围绕战略增强执行力,严格管理提升制造力,以人为本提升和谐力,努力打造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要求。为响应要求,公司和各卷烟厂采取积极措施,提升人员素质,创新管理方法,为大力推动设备管理工作上水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宝鸡卷烟厂设备管理存在如下特点:管理规范,员工素质比较高,接受新事物、新的管理模式较快,设备先进,对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相对熟悉,为实施TnPM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TnPM管理体系是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必然选择。创建优秀卷烟工厂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而设备管理是与生产关系最密切的内容之一,是创建优秀卷烟工厂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TnPM管理体系代表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包涵了最现代的设备管理工具,它的实施,对我们卷烟厂的基础管理将带来深远影响,是实现优秀卷烟工厂目标的一个强大助推器。

通过实NTnPM管理体系,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具有宝鸡卷烟厂特色的统一的生产系统设备管理模式,夯实宝鸡卷烟厂设备、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努力打造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全面提升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体系的建设,形成良好、顺畅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完善设备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创造安全无忧的一流生产现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设想的实施计划

1、设立机构

要建立一个以设备主管厂长领导的、体现全员参与的领导机构(如下图),以便统一组织、明确目标、负责制定计划、推动车间活动、考核评比等工作。车间级设备主任担纲,每个车间配备一名得力的联络员。在车间内部成立TNPM活动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主动开展活动,真正起到了全员参与的效果。

2、动员及推进计划

TnPM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纯靠我厂的力量,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我厂的实际情况,可以构思如下具体的实施规划:

(1)全厂动员,明确各级各人在TnPM中的责任和权利。

(2)请进来:请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并介绍我厂有关情况,针对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预案。

(3)走出去:向已实施并卓有成效的先进企业和兄弟烟厂进行学习。

(4)制定年度计划,从0阶段的培训开始,到体系文件的运行,共分成几个阶段性的实施计划。

(5)在总计划下面制定月度计划和周计划。

(6)具体实施部门根据推进办的进度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车间实施计划。

3、全员参与及保障手段

全面引入了全员参与的设备管理概念。设备以保养为主,加强自主维护的力度,达到预防性维修。以设备点检制度为主,结合维修工单,完成维修工作。车间维修工不再是“救火队员”,而是设备健康的保健师。操作员不再是单纯的设备操作人员,应树立“操作人员是设备的主人,维检人员是设备的医生”的设备管理大视野工作理念,进一步提高生产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设备维护的责任意识,最终形成了生产操作工、专业点检员和维修人员对设备点检维保部位的设备管理大视野,按照专业水平和工作重点进行分工,交叉点检维保,各司其职,形成全面规范化专业点检定修设备管理的新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点检制度规范

(2)以可视化与定置化管理为切入点

(3)培养标兵机台

(4)成果展示

第3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设备管理;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在计算机管理、生产的环境下,逐渐运用“管理提高效益”的思想,也就是如果只运用科学先进的设备硬件,而没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那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益出现下降情况。通过对某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具体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其以往运用的以时间为基础进行的定期预防维修方式,虽然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但是由于其不具有针对性,往往导致出现维修过剩的现象。

1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系统性、规范性的文件式管理体系,是一种加强组织管理的方法手段。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进行管理,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企业、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质量管理主要对企业进行的各种指挥、协调、控制活动进行质量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所制定的质量管理政策、方针、策划、目标等方面。为了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需要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来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不断的改善。

2 加强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对现代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后,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整体的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效率、质量意识以及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备作为企业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特有的运行规律。其不仅是一种物化的技术,而且还是物化的资金。随着现代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发展,将企业设备作为研究对象,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和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通过运用相应的理论、方法、技术、组织以及经济措施,加强对企业设备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的科学、全面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设备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设备管理主要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投资效果为目的,进而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而且还能够保障企业的生产质量,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重要前提。

3 质量管理体系在设备管理中的实践分析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后,其具有生产工艺连续性高、装置流水作业的特点,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需要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管理。为了有效的提高某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需要在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下,加强设备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设备进行规范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要将各项活动运用文件化的程序形式进行规定,并对相关的程序是否有效运行进行记录。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对设备进行管理,需要制定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可跟踪性的检查、考核标准,对设备的选型、购置、验收、安装、维护、维修、闲置以及报废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控制。某化工企业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编制出适应该设备购置之前的规划论证、选型的项目立项验收管理等,并制定民爆专用的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安装验收制度以及设备的调拨、封存、闲置、报废制度作为对设备的日常操作进行维护保养的执行规范文件;另外,要求车间的设备管理室严格按照设备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购买、安装、维修、闲置以及报废工作;依据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制度进行设备日常维修计划的制定,将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此外,设备主管部门要对车间的各项申请进行办理,制定设备台账修改管理制度,并安排相关部门对设备运行的各个阶段进行验收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对设备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3.2 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防止出现故障

状态监测指的是对运行过程中的设备整体或者设备零部件的状态进行检查,主要对其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或者出现劣化征兆进行判断,并进行异常现象的追踪,对劣化趋势进行预测,确定设备的劣化和磨损程度。进行状态监测主要对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劣化信息、异常现象进行掌握,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便能够对故障进行提前预防,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的停机时间、带来的损失以及维修费用,进而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不仅能够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能够延长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设备检修的期限要依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确定,这样将设备具有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检修工作,确定恰当、合理的订货周期、储备量,有效的缩小设备的维修时间,减少维修费用。因此可以说,状态监测是一种科学性、合理性的维修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设备出现过剩维修,而且还能够防止维修出现不足的问题。

3.3 使用设备管理软件,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

在该化工企业运用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时,普遍的依赖手工作业,将大量纸质记录数据信息资料作为主要的依据,设备的维修人员在对每一台设备的维修保养历史进行查找时,十分不容易,进而不能快速、及时的对现场设备故障进行指导,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除此之外,备品备件库由于运用纸质资料管理的方式导致管理流程变得较为复杂,容易出差错。总之,要求现代企业的设备管理要实现现代化,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目前,能够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系统主要包括企业资产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其中,企业资产管理所运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对象较为单一,适宜运用在石油石化、冶金、电力等资产密集型产业中,主要对资产进行管理;企业资源计划主要适宜运用在制造企业中,不仅对资产进行管理,而且还对人力资源方面进行管理。不管该系统如何进行转变,对于化工企业而言,需要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方法,对设备进行维修,防止出现过修或者欠修的现象,进而降低设备的维护费用,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最终促进设备管理朝高速化、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以及电子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永福.石化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探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0,01(11):39-40.

[2]李晓宇.设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07,10(31):75-76.

第4篇

关键词:矿山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增效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47-02

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石灰石矿山,生产工艺流程通常为: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矿石入采面竖井电机车运输颚破破碎锤破破碎皮带运输矿石至成品仓。生产过程是流水线,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有多种大型矿山设备,设备之间环环紧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产的进度,设备运转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效益。所以,加强矿山的设备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在抓设备管理的实践中,也凿实感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优化创新,积累了一些好的加强设备管理的方法,对企业的节能增效做出了贡献。这些方法将在文章中逐个介绍,希望与业界的同行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探讨。

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完好率,制定出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关键。制定设备管理评价体系能够完善设备管理工作,强化设备管理效力。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中不断磨损,精度和效率也在不断下降,为了保证设备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定检定修制度。随着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必须制定出相应科学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严格贯彻执行。为此,我在公司副总经理专门领导、协调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订出新的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了设备管理工作有单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保证了设备的良好状态和安全稳定地运行。

2 搞好设备的现场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营效率

设备管理的重点就是现场管理。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规定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坚持定人定机、分片负责的管理办法;坚持制度过硬,严肃查处违章违纪行为;督促车间人员做好设备的大、中、小修;同时,做好日常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转率。

2.1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

设备管理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为目标,即以最小的投入力争获得更多的产出,并且要确保生产安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影响效益的关键要素将是设备。作为设备操作者,精神状态是影响设备效益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十分必要。我们要求操作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必须坚持设备操作规程,不许违章操作;同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表,作为年终评选红旗设备和操作能手的依据;督促他们正确使用,认真保养设备,取得了明显效果。

2.2 实行设备的分类管理

通过对设备进行分类的办法,实现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设备巡检、维护、保养、维修等方案,并安排投入不同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目的。

根据公司的设备在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原则上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一般将矿山设备分为三大类:A类设备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造成生产系统大面积停产对矿山产品的产量、质量、人身和设备安全影响程度严重的;B类设备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造成局部影响的,对矿山产品的产量、质量、人身和设备安全影响中度的;C类设备是设备发生故障后不造成生产系统停产,对矿山产品的产量、质量和人身设备安全影响小的。我们的管理办法是:由公司副总领导设备科管理人员,对A类设备进行管理并对其技术状况经常检查,并优先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配件的供应;对B类和C类设备由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由设备科制定管理制度,对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奖惩。从而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2.3 抓好设备的点检定修

设备的点检定修制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是全员检修管理制度的重要现实形式。它是通过对设备按照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即点检),取得设备状态情况并制定有效的维修对策,把维修工作放在设备发生事故和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设备要求车间派专人按时对设备进行点检并做好记录,由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每月的运行安全状况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这样执行的方式,保证了点检的认真执行;为设备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设备运转率逐年提高,故障停车率不断下降;满足了高水平快节秦的生产需要。

2.4 确保设备配件采购质量

为及时满足设备维护需要,避免假冒伪劣配件进入生产领域,确保设备正常生产,我们强化了采购管理:从源头抓起,理顺进货渠道。首先,验证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规模、技术力量;其次,配件购进后实行入库把关与生产单位认可的办法,使假冒伪劣配件被拒之门外。从而优化了配件采购工作的有效性,堵住了次品配件流入的源头,为经济高效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3 加强设备的能耗管理

设备的运转需要能源,节约能源与设备管理及企业效益密切相关。节约能源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及能耗定量管理,需广泛地开展节约能源教育工作,做到消灭设备的跑、昌、滴、漏现象;凡经大修的设备必须恢复原有的性能和效率;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对耗能高、效率低的设备必须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对缓解能源日趋紧张的供需矛盾,确保企业能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我们建议公司先后淘汰了耗能高的活塞式空压机、锤式破碎机500 kW JO2系列电机,分别更新了螺杆高风压空压机、节能型Y系列500 kW电机,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能源,确保了企业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4 抓好新购设备的技术培训

对新购设备要求厂家派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的四会要求进行现场培训,并作为交验手续的必要条件。

几年来,公司由于生产形势的需要,新购置了5台SGA3722自卸矿车、4台RHP825E空压机和卡特336D挖掘机。我们在严把设备入厂关的同时,还把使用与维护的现场培训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对我公司受训人员要认真地教,使他们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和基本的维护保养知识,从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及企业的生产实力。

5 结论

通过自己多年在设备科的工作实践,使我感到加强矿山企业设备的科学管理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要想管理得好、管理得科学,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深入细致的管理工作、落实并监督管理的执行情况、节能降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理念、顾全大局的管理意识并不断学习设备的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管理目标:产量要高,设备消耗要低,设备的事故要少或无,生产的利润要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设备的有效运转率提高,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为企业的增效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葆文.简明现代设备管理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赵艳萍,姚冠金,陈俊.设备管理与维修[M].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刘艳丽.矿山机电设备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2(11):125-126.

第5篇

一、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学生课外工程实践

课外工程实践活动的参与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学生能够以工程实践项目为载体,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工程实践,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较大提升。它既要求学生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与我们合作较为密切的一个企业,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企业设备的精益布局需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教师通过对本专业车间设备布局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广泛阅读现代企业精益布局的相关知识,提出一种全新的车间精益设备管理新模式,并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和模型制作。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车间生产现场管理基础知识的构建,完善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及个人的创新意识,提高团队协作和实施能力,为培养更具开拓创新精神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构建了符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施程序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现阶段,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选择,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以下是以机电设备的档案管理为例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的一些探索和实践。1、确定教学目标本阶段教师以专业目标导向,建立学习任务的框架,并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对目标进行分解,设计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安排学习内容,尽量贴近专业实际的例子,使学生有兴趣地学,而且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下能够进行探索。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设备的分类及编号;能够运用设备管理软件,建立设备台账;能够进行设备变动管理;能够建立设备管理档案。2、相关资讯的获取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阐明知识关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需要对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本阶段,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机电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程序、管理方法、管理软件的使用、机电设备的分类及编号方法等。3、计划的制订与计划的实施本阶段,学生通过从学校机电训练中心各车间搜集来的机电设备资料,将其整理并填写机电设备卡片,利用设备管理软件,建立机电设备的台帐。同时,教师对班里同学进行分组,各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工作,协调组员、分配任务、对学校机电训练中心各车间的设备信息进行搜集调研。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每位同学都积极工作,发挥自身能动力,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制订这次信息搜集计划,并实施。信息搜集好后,对机电设备进行分类编号,设计设备资产的编号牌和设备状态标示牌,将小组讨论设计好的固定资产编号牌和设备状态标示牌填入课前下发页面的方框内。4、反馈互动及评价总结各小组代表展示该组作品,并对我校机电训练中心的设备台帐制作过程作详细介绍;其他组成员对该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相互交流工作体会;教师及同学结合各组的工作表现,对每组同学及其成果进行评价与考核;评价结果可填入相关的学习评估卡,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在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课程教学中,我们也进行了适当的教学实践。实践表明: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1、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较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项目确定后,教师应先期实施完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在知识总结时,可以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2、学生不适应,缺乏主动学习的姿态学生基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培养思维,不习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行动导向”教学过程较为复杂,教学场地大,学生分散,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将使教学成本大大提高,这也是制约行动导向教学法全面推广的一个难点。在实训场所许多教学设施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如金属切削加工设备飞出铁屑等;教学结构松散的课堂活动也让学生很不适应,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姿态,与教师互动较少,反馈的信息也比较少,这个也给教学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法更加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本次《机电设备管理》课程的创新教学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整合,把技能培养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完成了学生从技能学习—理论学习—创新技能学习的教学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非常适合于机械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蒋立正 李柱 陈锋 郑晓峰 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第6篇

关键词:包装印刷;设备;安全;管理

一、设备的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 加强设备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备管理体系中, 运用现代设备全员化管理观念, 是优化设备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之一。设备的全员管理就是把与设备有关的所有人员组织起来参加设备管理, 一方面使设备管理的横向相协调, 正确处理由于分工不同所形成的矛局另一方面使设备管理纵向各层次相协调, 把各级管理人员直至一线操作人员组织到设备管理中来, 建立起以法人为核心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企业设备管理网络, 健全设备管理机构, 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配备适应生产要求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专兼职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 形成个人对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车间主任负责车间主任对分管厂长(经理) 负责、分管厂长(经理) 对企业法人负责,企业法人负总责的动态设备管理体系。这样, 设备管理不仅是设备部门的职责, 同时也得到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 相互协调, 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 设备全员管理法是保证设备充分发挥效率的最好办法。为了更为有效地实施管理, 应建立一套设备管理制度, 实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总的来说, 包装印刷设备的管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备采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设备管理机构的健全. 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 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管理. 设备的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制度文件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 设备发展规划、固定资产购置操作规范设备的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操作人员上岗培训考核制度等。

二、设备的全程管理

包装企业实行设备全程管理, 是优化设备管理体制和效益的有效手段, 也是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把设备的选购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这个全过程,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管理。设备全过程管理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必须同全过程其他环节的工作相配合。实行设备全过程管理, 可以防止各环节之间管理的脱节, 加强了与设备制造单位的横向联系, 增强了企业内部使用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全程管理是指对设备的管理要贯穿于设备的研制、生产、购置、维修保养、更新改造和报废清理等全过程. 实行全程管理可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正常工作, 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利用率, 做到经济、安全、耐用。

(一)、设备的采购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包装印刷已具有一定规模,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印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增长,印刷能力不足的矛盾仍将存在。目前由于包装印刷的竞争加剧, 对时间及印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设备引进中引进那些技术先进、成套性好、模块化设计、公益性强的先进机型, 以保证印刷品的时效和质量。企业设备采购的目标主要有: 技术先进、生产可行、经济合理、同时要求设备性能结构方面可以不断升级。设备采购的确定应认真分析本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进行主客观环境和国内外设备技术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 慎重地进行决策, 要从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管理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包装企业印刷设备采购的具体工作中, 运用现代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分析, 努力降低设备管理的成本和费用, 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工程是一种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分析, 正确处理成本和功能的关系来降低成本费用的科学方法。价值工程的核心为: 价值= 功能/成本。在这里, 成本即是设备的购置费用, 而功能就是设备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和配置。

(二)、设备的使用

正确使用印刷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 操作者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细则,对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并进行检修, 发现较大故障时应报请车间通知设备部门处理。操作者必须经培训, 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不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使用印刷设备的过程即是设备的现场管理过程。要搞好设备的现场管理, 人员因素是第一位的。操作工人、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对工作都不利。因此在对操作工人和维修人员做好上岗前培训的同时, 还要向他们传授生产工艺、设备性能、结构、维护保养、管理等知识。通过岗位培训后要建立岗位责任制, 推行“两参一保三联”的管理方法, 即: 操作工人参与维修、维修人员参与生产的“两参”.保证生产的“一保”. 设备维修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挂钩的“三联”。从而在现场管理中形成现场指挥、岗位责任、经济考核、管理控制的一条龙设备管理, 使生产与维修保养之间做到互相联系、互相提高, 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生产的目标。

(三)、设备管理中的维修维护

由于包装生产的特点和设备特点, 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重要。应进一步运用工业企业设备维修维护的经验, 结合包装印刷设备和生产的特点, 不断探索适合包装特点的管理经验。

1、维护及保养的目的

在于保持印刷设备精度和良好技术状态, 保证设备运行, 延长使用寿命。维护保养的主要工作有清洁、、紧固、调整等, 一般执行三级保养制度,即例行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一般企业的保养执行得不太严格, 应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加强执行, 同时, 还应实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以及状态监测等工作。

2、修理

设备修理的实质是物质磨损的补偿, 其基本手段是修复和更换, 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目前维修制度主要采用有计划预防修理制和保养修理制度。计划预防修理制是将修理分级为小修(局部修理)、中修、大修(计划修理),主要由维修人员实施维修工作。包装企业要根据设备的故障规律, 把日常维修、事后维修、生产维修、预知维修等多种方式与计划预防修理相结合构建现代预防维修制度, 打破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分工界限, 使操作人员参加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 现代预防维修制是提高报业印刷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提高生产保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的先进制度。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 应当合理选择设备的修理方式。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故障类型和企业条件以及生产的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如对修理费用高、零件更换困难, 但故障可以监侧的一些设备可以实施预知维修。对故障有规则、维修费用低、零件更换容易的机器, 可以实行定期修理。而对无法实行预防修理的, 只能采用事后修理。选择维修方式应当考虑到经济性, 即考虑到维修中的事后修理费、预防维修费、状态监测费和停机损失费, 选择所需费用最小的维修方式。

三、结束语

设备维修的费用是企业的重要支出之一, 在设备维修中运用价值工程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最经济的维修方案, 实行科学的维修管理。加强对现有设备的管理, 挖掘现有印刷设备的增产潜力, 提高其利用率, 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提高无故障运转周期, 保持设备精度和良好技术状态, 才能保证按时、按质、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取得更深层的效应。

第7篇

关键词 普车实训 管理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普车生产性实训是中职学校机械数控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生产实习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普通车床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将产品加工工艺和实践过程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确保能够优质、高效、低耗地实现零件的制造过程。

1普车实训车间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普车车间的生产性实习中存在着一下的特点和现状:

(1)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往往都是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厌学,自觉性、自律性薄弱,而普车实训车间在实训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不遵守纪律、在车间嬉戏打闹,严重影响车间的实习效果,尤其因为单位设备学生数多,任何的违纪行为都有可能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全。

(2)车间设备管理缺失,设备用具耗损大,卫生脏乱差,生产实习环境恶劣。由于中职学生本身的基础不好,在实际的生产实习中操作领悟性较差,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损坏机床,并从而产生恶性循环,甚至厌学,不敢动手操作,而因单位老师无法同时地对每个同学进行手把手辅导,实习时间有限等问题,极易产生设备的损坏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加之有学生会故意损坏机床设备,因职责不明确,出现互相“扯皮”现象,机械数控类的专业男生多,加之车间本身的环境情况,学生的卫生意识薄弱,卫生情况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都不利。

(3)学生数量多,设备相对有限,教学质量提升难度大。在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越趋重视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招生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单次实训过程中学生多,单实习场所和设备相对高校来说相对比较匮乏,而实训时间又相对固定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单个学生的练习量相对不足,学习质量相对较低,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专业的实践技能非常的重要,因此,这种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条件里利用合适的管理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弥足重要。

2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管理模式探索

面对以上的普车生产实习中的各种管理引起的问题,以理论分析探索为基础,并将理论运用于班级的管理改革中,以期探索出更好的管理方式。

2.1 通过定人定位,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确保实习安全

车间的学生纪律性差,容易嬉笑打闹,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学生数量多。与课堂上的理论课上不一样,实训为实际操作课程,需要相互探讨,相互协作来完成,无法像理论课那样要求安静、不许走动等纪律来保证课堂的整体上课环境,加之学生多,中职学生纪律性较差等原因,教师很难整体把握所有学生的动态,在这种情况下,稍有偏差极易引发车间安全问题。

(2)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学习安全知识自觉性差,车间最重要的就死安全问题,因此除了有固定安全教育的课时以外,在任何时候都要想学生灌输安全意识,但是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较差,态度相对懒散,在学生多的背景下,教师无法同时照看所有人的安全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采取以下方案进行管理:

(1)班级分成固定小组分配到十台机床,并制作机床人员表,将机床人员落实到位,本组人员不允许跑到其他机床,确保因乱跑乱撞嬉笑打闹造成事故的发生。

(2)每小组挑选靠谱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平时除了每周的固定的安全教育课和每天的安全教育以外,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和巩固警醒,平时本小组的任何人在操作时,每个组长都必须进行安全指引,及时纠正有安全隐患的操作和维持本小组的秩序。这样,在教师的巡视中的顾此失彼的缺陷得以弥补,每台工作的机床随时随地都有人看护,激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关键在于要及时定时地给小组长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工作,并教师本身必须做好日常实训操作中的巡视工作。

2.2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清晰,确保车间环境整洁,设备维护良好

车间的卫生差,工作环境恶劣,设备维护工作怠慢,根据分析主要在于:

(1) 学生素质不高,相对懒散,车间自身环境不好。

(2) 个人职责不明确,学生多,就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相互推卸责任。

基于以上原因采取以下方案进行管理:

(1)将每台机床的机床人员表加上职责明细:车床负责人、卫生负责人、用具负责人。每台机床按职责明细安排人员,每天中午以及下午下课,各位学生按照各司其职负责打扫整理。而机床以外其他区域的卫生由每天两个机床的学生充当值日生清理,这样工作量相对较小,工作职责明确,能够有效地避免相互扯皮导致清理工作无法进行。

(2)日常的机床的保养由机床卫生负责人担当,而在每周一次的大扫除中由本组所有人员进行协作做保养,确保机床保养及时得当。

(3)各组小组长平常还要负责各个机床的机床情况的跟踪, 当各组的机床卫生,机床保养情况等没有及时得到执行时,及时告知老师,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车间卫生和机床的维护保养。

2.3以强带弱,相互协助,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基础较差,需要大的练习量和反复的指导,但是由于学生多,设备有限,时间有限,教师也只有一个,因此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根据以上问题,采取以下管理方法进行解决:

在每一组里面挑选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常也直接让其作为小组长,因此直接称其小组长),之后在集体教学以及训练示范之后,对各组的小组长进行额外的培训,回到本组后,每一道工序都由小组长首先进行操作练习,之后指导本组的每一个成员进行操作,教会每一个成员,遇到任何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在老师帮忙解决后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本组的同学,做到一组一名“老师”。

3结束语

车间的管理是车间生产实训的核心,做好车间的管理,不断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是把车间实训不断向更高效、更安全的目标进发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史志陶.生产性实训车间管理体制的探讨[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2):52-57.

[2] 陈润文.中职学校普车项目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2013(16).

[3] 张强.浅谈实训车间“工厂化”管理[J].装备制造技术,2013(11):157.

第8篇

关键词:热处理车间 管理系统 B/S模式 软件构件库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141-01

随着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层同热处理车间的底层控制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企业对于热处理车间的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系统加强企业企业计划管理层同热处理车间之间的联系,该文的研究者根据自身的从业经验并借助web技术、 面向对象的技术和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充分的掌握热处理车间运行的具体状态能够比较精确的掌握设备运行的整个状态过程同时完成技术数据的记录,使得上层管理系统能够获得更过的数据信息成分掌握热处理车间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的热处理车间进行调整以提高热处理车间的生产效率。

1 系统结构设计

热处理车间管理系统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系统构件库一般会借助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设计,采用的面向对象语言主要包括NET、Delphi、 Java。热处理车间的在数据的收集,记录,传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实时,就是将采集的数据第一时间传输到数据库中,因此系统数据管理中一般采用的是实时数据库同关系数据库进行联合的数据管理方法。在企业网络系统中通过系统管控计算机和监控计算机组成一个工业局域网,系统监控计算机采用主从式通信方式将定时进行监控检测巡回,实时的同热处理车间内部的温控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收集热处理车间内部的炉温温度值,控温运行状态标志,控温阶段标志,报警状态标志等相应的数据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监控计算机的实时数据库中。此时的管控计算机通过局域网络将监控计算机提供的相依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存储管理,通过分析上传的数据结果管控计算机将会做出执行命令。对于管控计算机它也可以直接将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直接控制监控计算机进行数据分类。热处理车间系统采集的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通过结果进行的命令的下达这些操作的过程也可以同公司的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管控计算机将公司所需要的数据编辑成表格然后上传到ERP 服器。企业车间的系统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封闭而是同其他的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的,数据信息库是共享的保证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最大化的利用数据信息,以保证商业目标的实现。

2 系统功能设计

后台车间的管理系统是一个总系统将车间的内部管理的各个部分都包括进来,主要有系统管理模块,技术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生产能力综合评测模块,计划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等。上述模块都是有后台车间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

2.1 系统管理

对于系统管理它主要由用户管理和数据管理两方面组成,用户管理要求在不同的权限和不同功能模块之间进行用户注册,注销,用户权限管理。数据管理则是要求基础数据的采集,设置,初始化,备份,恢复等需要同系统数据进行交换。

2.2 综合信息查询

系统的综合信息查询将涵盖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查询包括,生产综合信息查询,企业人事劳资信息查询,以及企业的销售信息查询等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是企业信息的总库将企业内部情况进行综合的管理。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数据支持,保证了企业的决策管理的正确性。

2.3 生产管理子系统

在整个生产管理系统中子系统的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将计划调度,作业管理,质量管理三部分都囊括了。计划调度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物料、设备、能源、人员工时需求计划,库存、热处理设备状态、车间工作人员的查询、提示以及生产计划安排表的制订。作业管理包括任务的下达、生产准备和现场时实监控,并将工时、能耗、产量等报表现实和打印出来。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跟踪统计、质量分析和质量检测报告等。

2.4 技术管理子系统

技术管理部分包括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和资料管理。工艺管理包括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查询和编辑等。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的维修管理、设备的保养和设备信息的综合查询。资料管理包括资料的存储和查询。

2.5 财务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包括原辅料成本核算、设备使用、折旧、维修核算、能耗核算(水、电、 气、油)、工时定额、人员工资核算以及产值核算。

2.6 库存管理模块

库存管理包括原辅料库存管理、工具及工装库存管理、设备备件及零件库存管理、成品库存管理等。

3 现场实时控制系统

运行于系统监控机上的监控模块实现工业现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系统调节,在Widows系统下采用面向对象的语言,通过鼠标直接点击操作,具有直观、 操作方便等特点。其功能包括:定时巡回与下位智能温控仪表和高精度智能温度采集模块通信,读取现场炉温和状态数据。对现场数据进行数字滤波、错误判定等一系列处理,实时在线显示所有工业现场的炉温、 控制阶段标志、运行状态,并可以显示实时运行的控温曲线和工艺曲线,各控制阶段的曲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别。现场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储存、分析和计算。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采用微软的.N ET面向对象的技术,由于不同的软件开发人员所擅长的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为了充分利用技术资源,该系统的组件采用多种不同的面向对象的语言。如Delphi、VB,NET等,但主要采用NET语言,开发出一些通用的系统构件。

4 结语

总而言之,文章研究热力车间管理系统自设的特点以及必须具有的功能将热处理车间系统同企业的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又由于热处理车间系统本身自带的管控计算机系统能够在出现问题后立即进行问题的解决或是发出警报及时进行通知。热处理车间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发展的基础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重要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任守刚,王宁生,蔡宗琰,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网络化制造执行系统软件构件库构件提取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12):1059―1062.

[2] 贾宏宇.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工控软件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1):130―132.

第9篇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6岁(1987年7月12日)

居住地:北京

电 话:18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7个月]

公 司:XX机械有限公司

行 业:机械/设备/重工

职 位:机电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轮机工程

学 校:大连海事大学

自我评价

具备多设备现场维修和维护实践经验。精通机械、液压、气动、真空、电气等原理和运行控制、故障诊断,熟悉注塑、镀膜、扩散等生产设备安装、维护、调试、保养与改进方法。精通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管理;熟练掌握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成本控制、绩效管理、ESH管理方法等。容易相处的个性,对自己和别人要求严格,有较扎实的理论和一年海外工作经验,有信心面对和挑战任何困难。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新能源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 工程/设备主管

工作经验

2011/8—至今:XX机械有限公司 [ 2年7个月]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服务部 机电工程师

1、负责船用液压设备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监造,船厂安装建造期间的服务;

2、组织、指导和参与船厂的钻井架安装;

3、负责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反馈和处理,确保工期节点顺利完成;

4、预防、寻找和排除钻井架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故障,负责解答客户(船厂和船东)的提问和提供技术指导;

5、进行钻井架技术服务和产品故障调查,分析和制定故障排除方案;

6、提品质量信息反馈和产品设计改进方面的建议,对客户进行产品安装和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2010/7—2011 /7:XX设备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设备部 维修工程师

1、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班组长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抢修工作;

2、协助部门经理建立设备管理体系,保证部门KPI指标;

3、负责工程项目的审核与执行过程的监督;

4、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保证其严格有效的执行;

5、负责所有工业工程的现场管理与协调,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6、负责车间工艺参数的调整与优化。

教育经历

2006 /9--2010 /7 大连海事大学 轮机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8/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7 /12 大学英语四级

第10篇

近年来,随着设备管理精益化工作的持续推进,烟草行业对于设备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烟草总公司先后下发了《中国烟草总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中国烟草总公司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推进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精益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各卷烟工业企业加强学习,深化认识,认真总结设备管理经验,探索设备管理规律,创新设备管理理念,探索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设备管理方法。同时,总公司针对行业设备管理部分领域和环节组织各卷烟工厂开展了设备管理专题研究活动。其中,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与青岛、杭州、北京、宝鸡等卷烟厂共同负责“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专题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设备健康管理理念

2.1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发展阶段

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伴随着机械的使用而产生与发展的。按照其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事后维修阶段事后维修阶段主要应用在20世纪50年代前,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就是等设备发生了故障或者事故停机后才进行维修,是一种非计划性维修方法,企业的生产保障性差。(2)预防维修阶段预防维修的理念最初由美国提出,随后前苏联也提出了计划预修制度。概括而言,预防维修的核心思想体现为“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主要依据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的情况,结合维修周期,开展有计划的定期检修与维保。(3)生产维修阶段生产维修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该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紧贴企业实际,为生产服务,包含了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四个部分。生产维修理念的提出大大丰富了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内涵,设备管理从传统的单一型维修管理转为重视设计与制造系统的管理与优化,设备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4)综合系统化维修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设备管理与维修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种管理模式并行的态势。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后勤支援、预知性维修(PDM)、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PHM)、可靠性维修(RCM)、全员生产维修(TPM)及全面质量计划维修(TPQM)等。设备健康管理的理念正是在新阶段这样的背景下,以设备管理为核心,引入人体健康管理以及风险防控的思想与做法,形成的一种设备管理新方法。

2.2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

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与控制设备故障与事故的频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卷烟产品质量保障水平,确保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稳定、高效的运行水平。从此目的出发,借鉴当前设备维修管理、健康管理、风险管理等思想,结合卷烟生产企业的特点与共性,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的概念就此提出。具体指的是: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是紧紧围绕卷烟生产工艺要求与产品质量,通过系统的分析、检测、评价以及有针对性的设备检维修活动,准确掌握设备状态及风险点的变化情况,从而对设备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管控,以追求设备全面健康的管理模式,是从设备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高效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与提升的有效方法。设备健康管理的内涵在于准确掌握设备状态变化情况,提升设备维修决策能力与故障隐患诊断水平,科学合理安排设备维保计划,保持设备健康预期,确保设备管理上水平。3设备健康管理在玉溪卷烟厂的开展2012年12月,中国烟草总公司发文要求以卷烟工厂为主体对行业设备管理部分领域和环节开展专题研究。其中,玉溪卷烟厂参与了“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专题研究活动。历经了1年多的深入调研,2014年7月,设备健康管理专题顺利结题,并在工厂中开始推广应用。玉溪卷烟厂设备健康管理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精益六西格玛、6S管理、80/20法则、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帕累托ABC分类法、PDCA闭环管理法等管理工具,通过对设备健康状况监测分析、设备健康信息评估与处理、设备健康问题解决、设备健康管理综合评价以及持续优化改进等主要步骤,形成闭环,持续跟踪改进。具体而言,玉溪卷烟厂依照《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设备ABC分类管理办法》,针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设备的复杂程度、故障修理难度、原值大小、年计划维修费用、对原辅料消耗影响、对安全环保及能源消耗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将厂内设备分为A类、B类、C类。在此基础上,按照功能类别将设备进一步细分为子系统和功能单元,结合设备技术手册、工艺流程图等技术资料以及设备日常操作、巡点检、维护保养、精密检测等反馈出的信息,建立风险分类规则并对设备功能单元进行风险点识别与风险定级,建立设备功能单元风险台账,从而对不同类别、不同风险级的设备进行分级、分重点管控。以设备分类、风险因素分级为基础,玉溪卷烟厂在工厂原有设备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维修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梳理,建立起了工厂设备健康管理标准体系,包含设备健康管理相关标准模版库、设备健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库以及分设备分机型的设备健康风险管控标准、指导标准、巡点检标准、过程监视测量标准、维护保养标准、完好技术标准等详细、实用的标准体系。从而形成了从设备操作、维修到设备综合管理与绩效评价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设备状态能力与管控水平持续提升。

4设备健康管理的应用及效果

“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专题研究从2012年开始,2014年7月结题并开始推广应用。玉溪卷烟厂通过该专题研究,建立起了工厂设备健康管理标准体系,并编制了《玉溪卷烟厂设备健康管理实施指南》。本着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优化理论的思路,玉溪卷烟厂在卷包、制丝、动力等主要生产车间广泛推行设备健康管理模式,有效更新设备管理理念,匠心打造设备健康管理体系,全力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设备主要指标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依照玉溪卷烟厂设备健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库,设备健康管理绩效评价主要从状态管理、运行管理、效能管理三个大的维度进行拓展细化,包含近80个指标。本文仅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从设备效率、综合费用、产品质量、原辅料消耗这几个方面对近几年工厂运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数据参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14年设备健康管理专题结题推广后,玉溪卷烟厂所选取的7个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均呈向好趋势发展。事实上,近年来玉溪卷烟厂在设备健康管理理念的指引和工厂60余年设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设备在状态、运行、效能等多个维度上都得到了全面优化,有效地保证了工艺要求与产品质量。

5结束语

“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专题研究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按照精益管理要求,努力探索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设备管理方法而设立的一个专题。通过包括玉溪卷烟厂在内的几家卷烟工厂近2年的共同努力,该专题顺利结题。为了确保“设备健康管理”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工厂实践中真正落地,玉溪卷烟厂以设备健康管理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工厂具体设备,分机型编写了大量的设备健康管理标准与流程,切实指导了工厂设备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工厂设备管理水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方面玉溪卷烟厂将不断巩固、完善当前取得的成果,确保设备健康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推进工厂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设备基础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分析是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综合分析、设备绩效考核的基础,其中信息系统的支撑至关重要。当前玉溪卷烟厂主要依靠于企业ERP系统、MES系统、红塔数据中心系统以及烟草行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等,虽然可以基本满足当前要求,但在数据采集逻辑、统计口径、各系统的数据共享与集成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玉溪卷烟厂在后续工作中将不断优化改进,努力在设备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方面下工作,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助力设备管理再上新台阶。

作者:李宇鹏 单位: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技术部

参考文献:

[1]杨清水.设备健康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

第11篇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租赁市场;管理思想

1 塔式起重机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租赁市场竞争的日趋强烈使优秀的管理对企业经营工作更加有竞争力。当前租赁市场对塔式起重机的使用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幅度较大,因此良好的设备管理十分重要,提升整个设备管理的灵活性和标准化才能充分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的需求。为适应这种市场变化,要求企业在提供给客户设备使用的时候,要逐渐形成符合客户需求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塔式起重机的品牌好,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质量,且在使用过程中,吊重曲线审定,吊重范围确定,吊重高度确定,安全监察手段,操作人员学习,都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来支持,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安全事件或事故,导致应对市场经营能力下降,因此需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做好管理制度和一线工作的调研,实时更新管理制度,使得管理思想能有效的消除和减少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 经营管理中前期准备开展的工作

通过上节分析可知,为提升管理效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必须引进新的管理概念,注重前期准备工作对整个经营管理的作用,确定于企业发展相符的经营管理方法。

2.1 进行工作前整理管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管理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A.维修准备。B.运输准备。C.安装准备。D.使用过程安全控制。E.拆除准备。这五者之间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维修部分在B、C、D三者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如果能做好管理准备工作,那么就能够持续有效地使客户使用过程中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停工事件的发生,否则将会造成使用中断,频繁故障,造成合同终止。

2.2 做好使用计划流程准备工作

在客户使用过程中,设备管理计划十分重要,针对年度而言,可分为设备计划大纲,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对于一些关键工程可下达周计划,在计划中要明确工作内容,完成数量,完成时间,完成应急措施,同时根据塔式起重机返厂的工作状态,要准备维修用的物资、工具、涂装工具和材料、吊装锁具等必须标注清楚,之后按照维修计划一一落实,这样在准备工作中就不会因为缺少东西造成停工或工序不流畅,否则计划不明,内容不清导致维修处于无序状态。为使操作者做好维修准备,在设备回厂计划下,车间可编制维修计划作业项目,计划中必须明确塔式起重机的钢结构部分、电气部分、需要整改的部分和整改到特定的程度等要求,这是维修前的准备,同时还是做好关键机构检测的准备。

(1)常用消耗零件和更换油种的准备和确定。设备维修中任一部件的缺乏都容易造成维修中断,为了保障维修计划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需要做好常用消耗零件的准备工作。

(2)做好前期运输公司的投标和比选,从而减少运输成本并且确定运输公司。然后做好设备在车辆或船舶上的规划尺寸,来满足运输的要求。确保每一过程均能达到高效率。

(3)作业计划的编制和确定。做好关键消耗零件的准备和运输计划的准备工作之后需要对具体的拼装进行计划和准备,保证各作业内胎处于合理顺序。常用的拼装计划有以下几种:将拼装时间最短的环节作为优先作业环节,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更快的组织拼装时间,提升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减少设备闲置率;将拼装部件用时最长的环节作为优先拼装环节,这种方式可以节约一线实际调度时间;安装客户需求的时间进行拼装,该作业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证设备的使用时间。在实际拼装过程中,上述几种编制规则通常混合使用,以便更好的解决和应对时间拼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使用前制定方案和组织培训。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其有关文件,结合塔机安全生产情况,制定保证安全生产的具体方案,并且组织实施;制定塔机安全技术规范并认真贯彻执行;组织编制和评审安装拆卸方案。研究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组织安全交底、培训和考核;组织专项安全监察,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重大隐患,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研究解决;负责塔机取证及其定期检查,作业人员取证及其复检;制度维修保养计划并且组织实施。

2.3 塔式起重机类型和组织形式准备

大部分塔式起重机属于单一品牌,为了保证客户的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抗风险性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着手对设备品牌进行准备,以保证整个企业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企业要利用品牌效应、市场塔机调研资料和客户反馈资料等将塔式起重机控制在高效使用的状态下,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设备的折旧率,减少车间内的存货,使用周期,还有利于企业扩大设备的租赁市场。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设备租赁的柔性市场。在实际项目使用过程中,对于具备条件要求的可以采购具有更高柔性的塔式起重机或其它控制系统的设备,对于不具备的设备可以组合整改或更新设备上面的附属控制监控系统。从而增强设备的工作柔性。

第12篇

关键词:点检;设备点检管理;预知性检修;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0-0071-02

一、点检的定义

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设备点检的特点

设备点检不同于传统的设备巡回检查。如果说,设备的巡回检查是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的话,设备点检管理则是为了把握设备的各种状况,揭示其状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实现预知性检修。设备点检工作的基本特点是:点检组织专业化;点检工作制度化;点检方法与内容标准化;点检过程规范化;点检结果信息化;分析成果效益化。

三、设备点检管理

设备点检管理是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表工具,或精密检测设备和仪器,按照预先制订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定路线、定周期、定方法、定检查记录,施行全过程对运行设备进行动态检查。它是一种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设备状态检修的一种严肃的科学管理方法。

要实现状态检修,其根本在于即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点检制度最初是由日本从美国引进的预防维修制发展而成的,现已成为实现状态检修的一种基础性工作。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将有效地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在设备管理上。

点检管理通常可分为日常点检和精密点检两类。日常点检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完成状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精密点检工作开展的基础。日常点检工作的开展,构成了点检工作的基本框架。精密点检是对已出现问题的设备作出精细的调查、测定、分析。它是日常点检工作的延伸,用于专业解决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日常点检和精密点检二者不可偏废。要实现设备点检制,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策划相应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应用方案。

四、设备的预知性检修

为避免设备的维修不足或检修过剩,当前冶金设备管理正由定期检修和计划检修管理体制,向预知性设备状态检修体制转变,其根本目标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经济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状态检修是一个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领域。它是建立在生产效能、费用及设备可靠性维修工程基础之上的综合应用,同时已成为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及效能、减少维修费用的有效途径。掌握设备的状态是实现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并将设备点检作为实施状态检修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这也说明设备点检制是即时掌握设备的状态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配合状态检修工作,点检管理应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在我单位贯彻和实施。

在现代工业设备的维护中,“预测维修”已逐步取代“事后维修”和“计划维修”,成为主要的设备维修方式。“预测维修”体制的主要作业方式是“设备点检定修 制”,而“设备点检定修制”的重要支撑手段就是“根据已制定的计划,采用便携式数据采集器采集现场设备状态信号”。

我厂现在应用的PMS系统(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具有柔性的巡检计划制定、下载和回收功能。采用HY系列仪器(包括振动测量仪、巡检仪、抄表仪等)采集现场设备状态信号后,在PMS软件的控制下,点检人员可以轻松地完成企业关键设备全运行周期的状态监测与管理。具体操作步骤有以下三步:编制新的巡检计划;下载巡检计划到HY系列仪器(包括振动测量仪、巡检仪、抄表仪等);从HR系列仪器回收采集的时间数据。

PMS系统提供一个设备巡检过程的监督功能,以便使PMS系统的使用者能全面了解巡检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各种违规行为的产生。有下列六种情况之一即为违规:

1.巡检计划未下达:下达负责人在巡检计划执行期内没有下达巡检计划,则视为违规,记录下达负责人违规,违规时间是本次巡检计划执行期结束点。

2.按期数据部分回收:下达负责人在巡检计划执行期内为巡检员下达巡检计划后,巡检员在同一个巡检计划执行期内只采集回收了部分数据,则视为违规,记录巡检员违规,违规时间是本次巡检计划执行期结束点。

3.过期数据部分回收:下达负责人在巡检计划执行期内为巡检员下达巡检计划后,巡检员最后一次回收数据在这次巡检计划执行期之后,下次巡检计划执行期之前,且没有将数据完全回收,则视为违规,记录巡检员违规,违规时间是巡检员最后一次回收数据的时间。

过期数据全部回收:下达负责人在巡检计划执行期内为巡检员下达巡检计划后,巡检员最后一次回收数据在这次巡检计划执行期之后,下次巡检计划执行期之前,且将数据完全回收,则视为违规,记录巡检员违规,违规时间是巡检员最后一次回收数据的时间。

4.过期数据没有回收:下达负责人在巡检计划执行期内为巡检员下达巡 检计划后,巡检员在下次巡检计划执行期之前没有回收过数据,则视为违规,记录巡检员违规,违规时间是本次巡检计划执行期结束点。

5.电子标签未触摸:下达负责人在这次巡检计划执行期的开始和下次巡 检计划执行期之前为巡检员下达巡检计划后,巡检员在下次巡检计划执行期之前回收过数据,则采集但未触摸电子标签的数据每条分别记录违规,未采集的不记录违规,记录巡检员违规,违规时间是数据的采集时间。

五、结语

1.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设备缺陷和异常状态,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对策,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设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通过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零部件维修、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标准,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大幅度降低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实现设备“零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