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微信培训总结

微信培训总结

时间:2022-10-19 16:2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微信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微信培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 微信公众平台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089-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腾讯于2012年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它是针对关注用户推送相关品牌、消息、服务等内容的网络信息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便捷。那么,在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参与培训的教师队伍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以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 90%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5.49 亿。

而在2012年8月18日,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公众账号平台,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向已关注该公众号的群体群发推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来进行沟通互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等不同形式的交流。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第一,使用的易用性。微信公众平台的入门门槛较低,任何形式的个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都可以加入创建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直接搜索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相关信息的填写就可以轻松注册,还能和QQ账号、手机号、邮箱号等进行绑定。并且只需要一台有网络的计算机就能进行素材的编写管理,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进行消息的推送。

第二,推送内容高效性和精确性。群发消息到关注人群后,在关注人群的手机终端信息会通过微信进行提醒,所以关注人群是被强制接受推送消息,由此可见,消息的推送率是百分之百。微信公众账号的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后台将关注人群进行用户分组,实现内容精确推送。

第三,推送内容的丰富性。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账号可以群发语音、图片、文字、视频、图文信息等相关内容,消息的形式可以是这些丰富内容的不同组合,从视觉、听觉等几个方面同时刺激关注人群,提高了趣味性。

微信公众平台自推出以来就受到各行各业的热切关注,而作为一名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跟随和利用这股时代的潮流,把微信公众平台的巨大价值用于提升和加强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培训服务中。

二、西部地区独立学院教师使用微信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8.9%,可见我国的手机使用率相当高。现如今,国内手机市场一片繁荣,一大批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智能手机降低了使用门槛,并且在众多手机的应用当中,即时通信类应用以87.1%的高比例位列第一,而其中的微信已经成为最普遍的联系方式,随着微信功能的逐步完善,其将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利用这一普及率如此之高的平台,搭建教师队伍发展的网络新阵地,只有顺应时代,大力搭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才能创造独立学院教师培训发展工作的新格局,推进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

(一)微信的使用频率

笔者对自己所在的独立学院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对100名学院专任教师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在调查问卷中,有95名教师表示他们使用的是智能手机,并且都在使用微信,而余下的5名教师表示知道微信,也想使用微信,只是目前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不能使用微信软件。在调查问卷中还显示,在100名教师当中有超过75名教师微信在线时间超过5个小时以上。由此可见,微信在教师队伍中是使用得比较重度频率的通信软件。

(二)微信的用途

调查问卷表明,微信的用途大致用于文字或语音聊天、分享交流信息、娱乐休闲、消费支付等,另外,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老师都会相应地关注自身感兴趣的公众订阅号或者服务号来获取消息。

三、搭建西部地区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公众微信平台的必要性

(一)独立学院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的各项发展与维持主要是通过投资方自身的投入、贷款和学生学费来支持,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投入经费较少,所以在教师的各项培训中,聘请专家的经费不足和培训的资源匮乏。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培训,并且培训方式单调、内容枯燥。而要打破这一局面,可以在教师培训中应用微信。微信公众平台通信及时、形式多样、费用低廉,具有消息推送、沟通反馈等功能,并且还能把教师培训的主动权交给教师们,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培训的受众面,也能依据教师的反馈来丰富培训的形式,还能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与互动性,增强教师发展培训工作的宽度与深度。

(二)教师队伍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发展至今,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为应届的硕士研究生,这些“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教师在思想、行为方面更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他们的求新求异意识强烈,往往是“微信一族”,对于传统的理论说教形式的教师培训,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新的媒体渠道去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因此,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拓宽培训的渠道,启发教师的思想、教学理念、价值取向等,收集教师的反馈和建议,了解教师的期待和诉求,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教师之间的“微距”交流。

四、微信公众平台在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应用

在独立学院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使用智能手机,因此可以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教师培训中。

(一)在教师培训学习中的应用

1.预热培训,提高热情。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很有热情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师的热情不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前把培训的内容以及各项内容的相关链接以语音介绍、图文信息展示的形式,推送给准备参加培训的教师,让教师提前了解培训的内容、重点和目的,提高教师在培训现场与授课专家的交流互动,提高培训兴趣,增强培训效果。

2.提出问题,提高互动。教师们在接收到推送的内容后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回复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管理者收集问题后,将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前反馈给授课专家,让专家结合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在培训课堂上给予着重讲解,并与教师们互动。这满足了教师们的根本需求,也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3.定期推送,长效学习。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建立教师培养培训的长效学习机制,当每次培训结束,平台管理者结合教师们的培训反馈和教师教学的先进内容信息,定期推送相关的图文消息,让教师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实现移动阅读,通过长期的固定推送,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能力,还培养了教师们的终身学习意识。

(二)在教师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1.培训前的铺垫。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者,事先设置好关键词自动回复,例如:“培训课程表”、“授课专家简介”等,教师们可以提前了解培训的内容、重点和目的,增强之后培训的有效性,并且在预习培训内容的时候碰到问题,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回复消息,平台管理者即可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反馈给授课专家,提高培训课堂的针对性和互动性。通过培训前的铺垫,不仅能拉近教师们和授课专家的距离,还能让教师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培训准备工作。

2.培训中的反馈。在教师培训的课堂中,教师们可以随时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实时发送或者分享文字、图片感想,反馈培训效果,课后平台管理者根据教师们在培训课堂中回复的感想、意见或建议,对接下来的各项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开展符合教师们需求的培训,提高教师们的参与度和培训的机动性。

3.培训后的辅导。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培训后的辅导便捷性优势,教师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向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反馈,这样平台管理者就可以收集消息,结合授课专家的指导给予教师们及时的回复,来解决教师们遇到的各种培训困难,这不仅有效跟踪到了反馈的问题,还提高了问题辅导的速度与数量。

4.培训的数据分析。培训的数据量化,体现在图文推送数据分析,数据显示出图文形式推送内容的阅读人数、送达人数、分享人数等,还可以对比分析不同方面的图文内容受关注热点、差异性原因,为内容推送找准方向。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西部地区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应用探索,把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运用到独立学院教师培训中,不仅改善和丰富了教师培训的形式,而且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信息化管理不断更新变革,跟随和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加强西部地区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是教育体系的趋势,也是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佘雅斌.微信及公众平台嵌入教师培训的应用探索[J].高教论坛,2014(9)

[2]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

[3]董苏.“微”平台助理教师发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4(4)

[4]刘虹验,王兢,岳霖.论微信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4(8)

[5]武晓霞.搭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的微信平台探究[J].世纪桥,2015(3)

第2篇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家校协同;家长培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11-04 

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和新社交工具构建起家校开展协同教育的新渠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整合现有的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微信工具,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沟通障碍,打破传统家校协同的单方面传递性,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研究通过对新技术和新工具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一方面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找到了切入点,另一方面为解决家校有效协同,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等现实性问题提供了实践指导意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技术支持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教育研究内容。在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构建了支持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1],为家校双方提供了有效、便利的信息服务和沟通的平台,开辟了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新环境。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网络与通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家校协同是协同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信息技术支持的家校协同教育主要是通过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的。2010年之前,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方式主要通过QQ/MSN、飞信、博客、BBS、E-mail等社会性软件和家校互联平台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从1998年到2006年,国内关注家校通的相关研究,先后经历了以电话语音服务为技术手段的家校通,如重庆中微家校通;以互联网技术方式为主的家校通,如北京智响家校通;以手机短信技术方式为主的家校通,如中国移动、深圳梦网[2]。校讯通调动了社会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实现零距离的家校沟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育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腾讯公司自从2011年初推出微信以来,将微信应用于教育、学习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学者、一线教师都给予极大的关注,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样本源,以“微信”作为篇名进行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15年,剔除与教育领域无关的数据,共检索出28条记录。若以“微信”或“家长培训”为关键词,则文献数据检索为0。 

综合文献分析来看,国内关于微信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以微信作为学习平台进行家长培训的研究并不多见,相关的案例研究也是空白。本文使用微信作为学习平台开展微型家长移动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进而建立中小学协同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二、微信平台的设计与建立 

(一)前端调查与分析 

1.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迅速 

 

图1 

如图1所示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PC各类网络应用,发展势头良好。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微信作为一种在移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即时通讯软件,自诞生以来,其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 

2.学生家长与教师群体特征明显 

据网络统计,微信的注册用户大部分是年轻人。现阶段小学生家长的年龄大致处于28-35岁之间。在网络生活方面,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正是各种网络社交圈中的活跃分子,他们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的频率非常高。不少学生家长经常使用个人微信和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也关注了不少微信公众号。大部分家长可能已接触过信息技术,具备培训所需的基础素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有精力参与到家校合作项目中去[3],所以,我们的实验对象选定为小学生的家长,两个实验班分别挑选为芜湖市镜湖小学A班和安师大附小B班。 

3.学生家长微信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调研,针对家长微信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前期的摸底。微信的使用频率普遍非常高,家长一周内使用微信的集中时间段在周一(占12%)、周五(占18%)、周六(占26%)与周日(占19%)。家长在每天使用微信的集中时间段为中午12:00-14:00(占14%)、晚上18:00-22:00(占36%)。为了确定家长培训课程的推送时间与形式,我们进行了家长群体的WiFi环境调查和图文喜好意愿调查。WiFi的覆盖率几乎为100%,工作与家庭生活环境中几乎都能使用WiFi,家长观看视频的WiFi环境比例为95%,数据流量环境为4%(总体数据比例为四舍五入的结果)。通过微信使用情况与意愿的调查,我们确定了家长培训的课程推送形式为图文为主,视频为辅(如图2)。 

 

图2 

(二)微信平台的架构与功能 

1.模块一:家长培训 

该模块是中小学协同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模块内容,我们将每次推出的主题型家长培训课程链接到自定义菜单栏的【家长培训】部分,通过该模块让家长之间参与到每次的主题家长培训活动中来,该模块相当于课程培训学习的一个主要窗口与进入途径。2.模块二:家校协同 

该模块是传统网上家长与学校的一个缩微版,其中内容涵盖: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教育视频、好书推荐、绘本推荐,通过丰富的家庭教育知识的推送与不断更新,给家长一个自由个性化学习的方式。从而让家长能够获得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全方位地提升家长的个人素质与教育观念。 

3.模块三:联系交流 

该模块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个沟通与交流的通道,内容包含:关于我们、留言板、二维码、投票、家长微社区,这些模块的设置是为了家长与学校之间能够有一个更加顺畅的交流通道与机制。家长可以把培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及时反馈给学校和班主任,以便及时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家长培训的实施与反馈 

(一)前期宣传与试测 

前期与芜湖市两个拥有不同教育理念的小学进行了对接合作,选取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芜湖市镜湖小学一年级的两个A班与B班,以“告家长书”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其带给家长观看并按要求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以此对家长进行了初步的简单宣传。两个班共117名学生,家长也按照“告家长书”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我们前期试测推送内容的形式是每周的周一与周五晚上7∶30单向推送学习材料,不需要家长给予反馈。前期阅读量非常少(如图3),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前期单方面送达人数与阅读人数比例逐渐下降,最高19%,最低6%,表示家长的兴趣与参与度非常低。 

 

图3 

(二)中期动员与正式实验 

通过前期的试测与家长参与的情况,我们做出了及时的调整,单向无反馈、无教学策略的纯图文学习内容的推送,收效甚微,所以,我们将家校协同的模式切换为家长培训,引入培训的模式与机制。 

1.家长培训的动员与宣传 

前期简单的“告家长书”式的宣传效果较差,所以,我们采取的是多方位宣传与动员,与两个对接学校班级的班主任形成长期合作监管的机制,一方面由平台教师到相关的实验班级进行演讲,对家长进行宣传;另一方面由班主任在家长会中宣传与动员,平时在每一次家长主题培训时,都通过“家校通”相关官方通知。 

2.家长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家校合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因此,家长培训的首要任务就是统一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明确: 教育绝非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不可能仅靠学校和教师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它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协作;其次,培训应该帮助所有家庭为学生建立支持学习的家庭环境[5],因为中小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再次,为家长提供策略和信息:怎样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以及如何搜寻与课程相关的信息;最后,培训还应该帮助家长建立信息化的交流网络,使家庭和学校、家庭和家庭之间信息交流更加方便、高效、快捷, 确保中、后期校外培训的顺利展开。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状况与家庭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为主题家长培训,培训主题为《好习惯伴成长》,培训分为4讲(如表1),培训时间为一个月,每周为一个专题的培训时间。 

表1 

[第一讲\&读书与陪伴\&我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第二讲\&榜样的力量\&为孩子树立好榜样\&第三讲\&耐心与兴趣\&改变孩子“三分钟热度”\&第四讲\&学习与假期\&我和孩子如何过暑假\&] 

每个主题以图文或者微视频的形式推送,每次培训结束后会有相应的在线答题测验,以检测来提升家长培训的参与度与认真程度。题目的设置难易分明,并且由亲子共同参与其中答题与学习,由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来大幅提升家长的参与度。 

整个家长培训的模式如图4所示。 

[前期] [家长主题培训] [准备与宣传] [中期] [培训与监测] [后期] [分析与反馈] 

图4 

3.后期反馈与数据分析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主题家长培训,镜湖小学参与稳定人数18人次,占全班比例为(30%),师大附属小学参与稳定人数40人次,占全班比例为(70.17%)。整体数据(如图5)相对前期单向推送而言大幅度提升:平均最高87%,平均最低20%,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呈下降趋势。 

 

图5 

参与家长培训共4次,培训参与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原因分析: 

(1)培训时间选择在实验学校期末考试期间,第三次培训时已开始期末考试。 

(2)家长与班主任热情与工作重心的转移。 

(3)家长习惯于QQ群、校讯通等沟通机制。 

两个实验班级参与数据差异原因分析: 

(1)两个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同。 

(镜湖小学:成绩至上) 

(师大附小:综合素质) 

(2)两个班级班主任年龄层次与特点差异。 

(镜湖小学:班主任为从教多年的中年女教师) 

(师大附小:班主任为年轻女教师) 

(3)两个实验班级家长教育理念与参与热情差异。 

四、总结与展望 

本课题运用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相结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实际教育教学需要展开。将传统家校协作的模式迁搬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入mobile-Learning,运用新型信息技术与家校协作相结合运用,探索出一条社交媒体时代家校协作新出路新途径。研究运用ADDIE模型,在平台建设前期运用访谈和纸质问卷形式进行前端需求分析,然后,利用所得数据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微信平台的搭建与设计,在实践平台运行中采用电子在线答题与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在后期运用有效的评价体系与管理。最后,对家长和相关学校老师进行质的研究,访谈观察,从而丰富研究层次。 

参考文献: 

[1] 李运林.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DB/OL]. http://k.edusun.cn/first.aspx?Urlname=Subj_Result.aspx?id=118. 

[2] 刘繁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 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01). 

[3] 李晔.家长培训:家校合作新起点———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 学生家长培训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02). 

[4] MARTIN E. Ford,Marie S T. A further search for social intellig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S0160-7383), 1983,75(2):196-206. 

[5] Steven.B.Sheldon.Linking school-family-community Parterships i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s to Student Achievement on StateTests[J].The Urban Review,2003,(35):151—153. 

第3篇

2020年,我院妇幼工作在妇幼保健所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为核心,开拓进取,加大了工作力度;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生殖健康为重点;以为儿童妇女健康服务为宗旨,优化服务模式,提高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使全镇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镇辖区内孕产妇情况如下:

1、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今年上半年全镇孕产妇总数为16人,其中早孕建卡15人,建卡率为93%,孕产妇系统管理人,其中住院分娩16人,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15人次,访视率为93%,未访视1人;母乳喂养15人,喂养率为93%。筛查出高危产妇7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使高危孕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达100%。孕产妇死亡0人。

二、我镇辖区内0---3岁儿童情况如下:

做好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加强了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疾病防治,提高了全乡儿童健康水平。今年上半年3岁以下189人,0-36月儿童保健建档169人,完成档案169人,新生儿访视15人,其中:轻度佝偻病0人,低体重1人,早产儿1人,巨大儿1人,确保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系统管理率为90%,无儿童死亡。

三、农村妇孕及孕早期增补叶酸项目

由专人管,半年来大力宣传和提倡待孕和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发放叶酸合,发放人数18人,服用人数16人,服用率88%。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降低出生缺陷率,从而提高我镇人口健康素质,我们将一如既往开展这项工作。

四、村医培训

我们加大对各村村医培训的力度,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例会,一季度进行一次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更好的为辖区内广大妇女和儿童身心健康服好务。

五、建立微信群

2020年同往年一样,我院将2020年所有产妇建立一个微信群,使他们可以相互分享育儿的经验,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在微信群里提问,大家可以共同进步,相互学习,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

六、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加大预防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力度,(每月打电话嘱咐村医,让怀孕的孕妇来卫生院免费做艾梅乙化验)加强对育龄妇女、计划生二胎和新婚生育人数宣教,使孕妇了解艾滋病、梅毒、乙肝的传播危害、预防和治疗措施。

以上是我院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下半年的任务繁重,但我院会以更高的标准完成任务,绝不会辜负领导对我院的关心和支持

第4篇

一、进一步抓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贯彻落实。

1、做好街道本级的贯彻落实。以会议形式将《条例》纳入培训、研讨范围;发放《条例》到各居委会;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2、督促各居委会贯彻落实。各居委会要组织干部学习《条例》;要结合实际,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3、配合好县应急办对《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进一步充实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领导变动及工作实际的需要,对照街道各项应急预案,调整充实街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居委会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上报街道。街道和各居委会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上报县应急办,加强街道与县应急办的沟通联络。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1、要绷紧应急值守“严防死守”这根发条,严格24小时值守纪律,做好应急值守排班工作。街道应急值班将以街道现有的值班安排为基础,确保每天都有人值班。2、以“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为依据,强化第一时间报送,杜绝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现象。建立信息报送的总结评估机制,在完成突发事件首报、续报后,要及时向县应急办报送总结,总结评估信息报送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建立典型案例汇总分析制度,及时汇总、及时总结。今年至少向县应急办报送案例分析、工作调研等2—3篇。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及演练。

1、开展《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学习,切实提高街道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和运用水平。2、根据街道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街道的各项应急预案;要求各居委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各项应急预案。3、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综合演练,强化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程序,强化应急演练总结评估工作,提升应急演练质量。

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与建设。

以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的要求和思路,街道成立了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并储备有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各居委会要依托基层警务室建设、组织一支不少于20人的兼职应急救援小分队,发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救援处置作用。并将救援队伍、信息员名单报送街道。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微信公众平台;经验;方向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1.覆盖面广,传播力度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7月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使用微信作为社交媒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8.7%,微信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的社交类软件。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微信者也占据了很大比例,微信公众平台以点到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信息即时,所有关注该微信平台的用户都会收到推送的信息,因此传播力度大,覆盖面广,速度快。

2.互动性强,沟通更便捷

用户在网络平台上留言,如果运营者在线的话,用户会得到即时回复,这既给运营者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渠道,也使用户得到了更好的使用体验。相比较于传统媒体,以微信公众平台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媒体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3.亲和力强,学生易接受

“95后”的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网络时代,对网络产品更易接受。相对传统媒体以及教师在讲台上单调的讲授来说,大学生无疑更喜欢拿着手机浏览网络上的信息,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思想教育阵地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已取得的经验总结

1.做好定位,抓住重点人群

高校微信平台主要的服务对象肯定是学生,微信平台不能什么内容都往里放,而是要抓住重c受众人群,推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大学生活有关、可以与职业规划有关、可以与专业学习有关,但一定要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也就是具有趣味性。

2.完善功能,实现便利服务

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微信平台也由一开始的单纯推送信息演变出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而不少功能都可以利用起来为学生提供便利,比如说制作课程表、成绩单,查询教室,查询快递,查询天气等。这些服务不仅可以方便学生的生活,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微信平台的忠诚度,扩大微信平台的影响力。

3.保证时效,及时推送信息

对于一些国家重要时政新闻和校园最新动态,微信平台应当及时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在微信平台上,让学生及时获知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微信平台的权威性,吸引学生经常性关注。

三、深入挖掘微信公众平台潜力

1.打造品牌,增强原创性

目前高职高专大部分院校都已建立起了面向学生的微信公众平台,但是在推送内容上仍然是以转载学校官网或其他网络平台的内容为主,缺乏原创性,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因此,高校微信平台下一步应当多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原创文章,以此来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现在很多的本科院校在这一点上已经做得非常成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搭建团队,增强协作性

要想做好一个面对学生群体的微信平台,只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的,因为需要有人写作,需要有人摄影,需要有人排版,需要有人策划,必须要搭建一个团队专门负责此事,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微信平台的作用。在这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一批有兴趣、有特长做好微信平台的学生组织起来,定期进行培训,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做好微信平台的建设、维护、宣传工作。

3.凝练核心,抓住主旋律

无论微信公众平台如何打造,都应当有一条主线,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与学生联系的通道,微信公众平台应当有明确的坚守和信念,增强趣味性的目的在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浏览网络信息时受到教育, 得到启发,而不是过于追求关注量而偏离主线,应当避免标题党、谣言、娱乐八卦甚至低俗内容在微信平台中的出现,维护纯净、富有正能量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PBL;微信平台;内科学;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问题式学习,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套专门用来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针对医学教育领域提出来的。PBL,简单一点讲,就是指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导向,让培训工作人员来积极开展并筹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坚持以实际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在新时期,无论是在医学专业的高校教育中,还是在临床实践前的培训教学中,均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造成当前国内医院临床教学方式单一的最根本原因,通俗点讲,就是背离了因材施教的最初教育理念。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在对实习生教学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临床实习生操作思维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真正帮助医学本科生向临床医生快速的转变,尽早的去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本文在这里,回顾分析了2013级2个班级为试验组,2013级其余的4个班级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PBL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模式。现将调查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以区组随机方法,选取2013级2个班级为试验组,2013级其余的4个班级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PBL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模式。其中,试验组学生60名,对照组学生1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来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教学培训,实验组采用PBL联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方法,即借助于互联网微信终端平台,对该组医学生给予提问与回答的教学培训模式。培训教学环节结束之后,记录统计两组医学生在内科学临床实践或者护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病例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对比两组应用价值。本次入选的两组(2013级6个班级学生)医学生,在入科时进行的考试,包括各项基本信息、考试成绩在内,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对照组4个班级的医学生,对他们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模式。主要由专业内科学培训老师来讲解。借助于多媒体PPT的形式,教学内容多涉及一些内科临床实践有关的基础性的理论内容,以完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基础理论教学阶段完成之后,由老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对该组患者探讨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与规律,提出诊断意见,归纳总结出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试验组医学生,他们的内科学临床教学,主要采用PBL联合微信平台的教学形式,关于内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全部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出来。例如,由我们的专业老师根据临床教学流程,并结合着自身经验,有针对性、代表性的提出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问题个数可以设定为5~8个,提出的各项问题一定要确定涵盖生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后再借助于微信平台,建立一个公共平台,临床带教老师将所提出的几项问题传输在微信平台,该组医学生均以语音信息的方式对各项问题进行回答,并对其他人和自己的答案予以点评。与此同时,带教培训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固有的这种交互性,及时的加强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巩固,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之处,及时的予以纠正。在培训教学期间,将一天的学习任务与进程安排下去,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时刻督促着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此外,老师还可以在微信平台上一对一的询问患者病史、检查、诊断、治疗等方案及其实施情况(之前准备下发的临床患者病例资料),从而真正让每一位实习生就意识到掌握所管病床基本情况的重要性。1.3统计学方法本次临床实践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处理分析软件,文中所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均采用(x±s)来表示;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的是检验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下述表1和表2结果统计中,分别表示的是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成绩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观察到,在之前的医学知识成绩考核中,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内科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对比上,两组无明显差异,考核成绩优秀率均是6.67%;2个学年结束后,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分析成绩考核上,试验组效果更优,综合考核成绩优秀人数有17人,占到了28.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PBL,指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导向,让培训教师来积极开展并筹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坚持以实际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该“提问-回答”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临床教学体系当中来,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探索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新时期,无论是在医学专业的高校教育中,还是在临床实践前的培训教学中,均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造成当前国内医院临床教学方式单一的最根本原因,通俗点讲,就是背离了因材施教的最初教育理念。对于内科学医学生来说,强化他们的这种临床思维意识、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动手参与的水平,对于他们以后踏入真正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要想真正的转化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就必须快速的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水平。这一问题就要归结到临床教学工作当中来,来为医学实习生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包括在理论层面、操作技能层面,都在不断变化着,因此,教学与培训工作必须与实际临床工作需要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自主性的去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临床问题。借助于微信平台开展一些案例化临床教学或者情镜化临床教学,将其融入到PBL方法教学体系中来,是当前我校内科学临床教学问题、弊端得以改善的最优化路径。基于此,本次实践研究课题,专门选取了我校2组6个班级的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验组医学生专门对其采用PBL联合微信平台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与教学。在参与此次分组教学之前,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内科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对比上,2组无明显差异,均是6.67%;两个学年结束后,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分析成绩考核上,试验组效果更优,综合考核成绩优秀人数有17人,占到了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邓芬,邓牡红,刘霞,等.利用微信的混合式PBL教学法在肿瘤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C].护理学术年会会编.2013.

[2]贺棋,黄红玉,戴叶花,等.PBL教学法联合微信平台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5(2):47.

[3]陆菁菁,赵性泉.基于网络开放平台的血管神经病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6):531-534.

[4]樊文星,肖桦,者星炜,等.EBM联合PBL、网络教学法在肾脏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实践和应用[J].教育,2015(36):143-144.

[5]冯明,王洁妤,曹若瑾,等.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0):5988-5990.

第7篇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64-04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开展计算机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新课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和省培国培。培训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一般都有繁重工作任务的教师,培训者面临重重困难和种种挑战!一方面,广大教师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希望培训方实行按需施教,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希望培训内容前沿和与时俱进,避免与其之前参加过的培训内容重复。另一方面,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却在下降。“身在曹营心在汉”和中途放弃培训的学员比例逐年增加。面对大量的培训机会和唾手可得的网络学习资源,广大教师不再视培训为“稀缺资源”和“福利”,有效性和培训机构的品牌、声誉和口碑成为教师是否参训的主要考量点。

那么,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基于多年的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一体化改革才是有效培训之出路。培训者必须加强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进行包括培训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在内的一体化改革,方可达到优化组合培训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实现系统整体优化,从而大幅度提升培训有效性的效果。总体策略是,视培训为项目研究,做到培训设计系统化(一体化)、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培训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培训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培训方法多样化、培训人员团队化、培训师资专业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教学个性化、培训资源微课化、培训成果可视化(数字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1.培训理念改革

培训理念在整个培训项目中处于最上位,是培训项目顶层设计的核心,决定着培训项目是否既立意高远(顶天)又贴近一线教师(立地)。

(1)一体化改革理念

培训是个大系统,人员构成方面包括培训决策者、培训者、受训教师等。其中,培训者又包括项目负责人、学科首席专家、主讲教师、助教(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支持人员。要素构成方面包括培训的需求、目标、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等。因此,培训项目必须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指导,进行一体化改革,实现以上人员和要素的优化组合,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师学习信息技术,而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必须确立“技术培训、教育理论指导和专业发展引领并举”[1]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研教改、网络化学习、个人知识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一盘棋思想[2],走出“理论、技术、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油水分离的困境[1]。

(3)“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理念

“学思行省”是“学习-思考-行动-内省”的缩写。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专业发展”,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思行省”理念应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包括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专题教学、技能操作、作业任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价等环节。“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一脉相承。

(4)“导-训-研-赛”一体化理念

“导-训-研-赛”一体化是指“引导(理念、理论知识、方法策略层面)-实训(技能、实操、工具层面)-研究(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课件、微课等)”一体化,与“学思行省”一脉相承,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2.培训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1)针对集中培训的弊端,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2)探索以微课、慕课为主要载体的“导-训-研-赛”一体化培训模式

开发系列培训微课程、慕课,方便教师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指导学员开展基于微课的说课、上课、评课、分享和交流,提升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

(3)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创建网络研修社区

发挥教师博客(博客群)、QQ(QQ群)、微信(微信群、微信公共平台)、K12教育网络空间、网易云课堂、慕课平台、教师工作坊的各自优势,创建适合不同类型学员需要的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4)组建复合型培训团队,探索教研式培训新模式

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的教学中,组建包括教育技术专家、信息化教学专家、教研员、名师(学科教学专家)、一线优秀教师、行业企业职教专家在内的复合型研训团队,开展现场教学诊断和观课磨课,提升学习实效性。

(5)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

对于理论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专家讲座、问题研讨、课后反思与课题拓展等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专家讲座高端前沿、专业引领、信息量大、引发学员深度思考的优势,配以问题研讨、课后反思和课题拓展,引发学员观念转变和行动跟进。对于设计、开发和技术应用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学习等培训方式,采用“范例演示赏析评价基本技能训练模仿借鉴改造改良创新”的教学模式[1]。

(6)开放机房,加强实操实训

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给学员上机操作,多安排上机辅导教师,兼顾两端。根据学员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主讲教师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案例素材,更贴近学员的学科专业。集中培训学员人数较多,可采取理论课大班制,技能课分班制,充分发挥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的带动作用,使学员获得比较充分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点受限和学员基础差异大、教学进度难统一等问题。

3.培训内容改革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最新发展、相关培训标准、学员基础和需求,确立以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开发、应用为核心内容模块,以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方案,设置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四大课程模块,并且保持滚动式迭代更新。其中,理论提升模块包括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信息化教学现状与趋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等专题。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包括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什么是说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常见误区、说课常见误区、全国获奖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赏析、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及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模块包括网络搜索与下载、动态与可视化PPT制作、国内外优秀微课赏析、微课设计与创作、慕课开发、Flas技法、课件艺术性与美工、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专题。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模块包括信息化教研教改项目的选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培育,翻转课堂课例研讨,数字校园教学应用,教育新媒体新技术等专题。依据学科最新发展态势,每年新增2-3个前沿性专题,依据学员培训效果反馈删减2-3个旧专题,保留的所有专题保持20%以上的内容更新。

4.培训课程资源改革

由于培训对象大多数为各学科专业一线教师,部分为教学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其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迥异,必须开发支持学员自主选学的多样化、多层次课程模块:①除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以外,面向不同对象开发针对性的选学课程模块。②面向不同学习基础的教师开发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梯度、递进式课程资源(案例)。③开发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学员基础评测分级、分级呈现课程模块,在完成相应必修课程模块后,可自主选学扩展课程模块。培训管理平台具有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测验、反馈诊断、在线互动、学分管理等功能。④培训课程微课化。开发培训课程系列微课,形成短小精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微课程,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方式。⑤创建以微课程资源为基础的系列培训MOOC,支持大规模学员在线自主学习。⑥与参训教师和参赛教师合作,将培训班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作品纳入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各学科专业优秀微课资源。⑦根据时展、技术更新和教师实际需要,开发前沿新课程模块,更新原有课程模块。

5.培训评价方式改革

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性、开发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主要采用电子作品集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培训过程中各技术学习专题教师适时组织课堂学习竞赛,评选技术学习优胜奖进行教学激励,最后培训团队根据学员出勤、纪律、提问、回答问题、专题优胜奖、电子作品集汇报和评价结果评选优秀学员,实现培训成果可视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鼓励、推荐和指导优秀学员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说课大赛和课件大赛,充分体现“导-训-研-赛”一体化的培训理念。

6.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

围绕培训有效性的提升,将培训涉及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培训理念的创新、培训模式的建构、培训理论的整合应用、培训内容的更新、培训方法的优化、培训流程的标准化,以及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的提升策略等,作为常态化的课题研究内容。近年来,笔者先后主持了“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师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整合研究”、“面向教教育的示范性精品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中职教师品牌培训项目设计开发与实施研究”等8个自治区级教研教改项目,尝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培训中,提升了培训的有效性。

7.培训团队专业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托专业化培训团队。例如,笔者连续十年主持广西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项目,均依托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该团队以信息化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和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教师培训于一体。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各有专长,配合默契,已打造成为颇具实力的专业化培训团队。

8.培训标准化

培训者必须总结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培训流程:

每次正式培训前,首先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集中解决以往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培训的有效性问题。

其次,进行培训调研,分析参训中职教师的真实需求。

第三,组建培训项目团队,研制培训方案,参加培训项目竞标。

第四,竞标成功获得培训项目后,第一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开发培训新课程(专题)资源包,更新原有课程模块资源包。

第五,成立培训班筹备小组和备课小组,召开筹备会和集体备课会,总结以往培训的经验教训,对历届培训班学员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初步掌握我区中职教师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明晰培训的总目标、总要求、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和专题目标。

第六,多渠道培训通知和培训信息。除了邮寄纸质版通知,还利用博客、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现代化通信方式,确保参训教师及时获得培训通知和后续培训信息(例如住宿订房、路线图、训前学习准备等),同时解答学员的一些问题,使学员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第七,提前做好训前准备工作。代学员联系就近宾馆,订购桶装水,安排学校食堂就餐,确定教室和机房,打印课表,购置资料袋;放置欢迎牌,打印并粘贴前往报到教室的路标;安排接待人员轮流接待学员;在网络教室的每台机子上安装培训要用的软件;检查设备,布置会场,确保开班典礼和培训的顺利开展;制作和安放学员学习证,提高学员的学习角色意识。

第八,学员报到前或报到当天,安排学员填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技术基础、学习需求、教研教改和专业发展现状的网络问卷,第一时间将统计分析结果发给各专题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以提高培训教学的针对性。

第九,加强教学监控和反馈。通过课后面谈、QQ群 、短信、微信、电话和邮件等方式加强学员与主讲教师、班主任、辅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获取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各专题协调、有序地进行。

第十,加强班级管理和人文关怀,为学员创造最佳学习环境[3]。主要做法包括:佩戴学员证,严格考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加强作业管理;安排最好的机房;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辅导教师重点指导基础差的学员,多听取学员意见。

第十一,将往期培训资源和本期培训新生成的优质资源汇总刻录成光盘发给W员,以支持学员的后续网络自学、校本研修和可持续专业发展。

三、培训一体化改革成效

培训一体化改革实施以来,笔者所主持的培训项目均获得满意效果,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员在问卷调查、座谈会、QQ群留言和培训日记中纷纷表示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意识与态度、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均有较大提升。以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例,300多位参训教师参加2009年全国中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2010年-2012年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2013-2016年“创新杯”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46个、二等奖110个、三等奖120个、组织奖16个、最佳单项奖2个、大赛闭幕式最佳展示3个的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杨满福等.基于Web2.0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整合培训模式创新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73-76.

第8篇

“知道分子”张卉(化名)在微信打飞机和刷微博之余,开发了一个新消遣方式:五分钟学习。

打开“五分钟课程”的网页,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多个门类的3600多个五分钟课程随意选择。“我是做公司品牌传播的,先看个法律课程《商业秘密保护和竞业限制》,对商业领域的法规有些认识和了解;再看《交响乐队的编制》,我对古典音乐有兴趣,知道这些专业内容,下回去听音乐会就更懂行啦;最后再把电脑端到厨房,现场学习《教你学做基本戚风蛋糕》,贤妻良母的感觉瞬间爆棚!二十分钟不到,轻轻松松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这是一个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长时间集中的时代。过春节时,张卉给自己定的新年计划是在新的一年中,捡起多年不用的英语,把《新概念英语》重新学习一遍。眼见秋风渐起,张卉的《新概念英语》一直在书架的角落收集尘埃,一页都不曾被翻开过。“不要说厚重的书本,每天在地铁上不断手机刷屏的时候,长于2000字的微信朋友圈文章,我可能都懒得打开仔细读一遍。五分钟课程对我简直太合适了。”

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而美,小而盛,五分钟课程代表的微课程理所当然将成为逐渐风靡的学习方式。

微课程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

张卉着迷的五分钟课程网是国家开放大学于2012年年底启动的“五分钟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成果。截至目前,已经建成3600多个五分钟课程,涉及“诗例的评赏”、“经穴按摩”、“西方经济学”等50多个系列,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社科、教育体育、语言文字、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农林牧渔、生活休闲等10个大类。

为突出参与性,学习者还可以在网站上注册自己的账号,在“空间”、“小组”和“个人分享区”的栏目中建立自己的专属空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果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或者是美食达人,那么可以加入到“花花世界摄影展”、“我的私房菜”等自己感兴趣的小组,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学友,进而成为微课程学习达人。在五分钟课程网上你会发现学习不再那么无聊和吃力,边学、边玩、边交朋友正在变为一种可能。在“培训”版块,学习者还可以参与到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中来。学习者甚至可以通过这些课程资源进行非学历学习,通过学分银行进行成果转换,由此获得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或文化休闲教育等学分。

成立于2012年7月的国家开放大学,前身是有着“中国最大规模高校”之称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表示,设立国家开放大学绝不仅是名称之变,更有着全新的宗旨与使命,它应该成为中国开放教育的先导者,应该与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形成联盟,满足学习者对优质高效学习的需求。

孔子曾经曰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学习固然是每个社会人走入社会的必经之途,是人们获取文凭,获得更高收入和自我实现的利器,然而去除这些功利主义的目的,求知本身即是意义所在。

张卉如是总结:“我可以去学学费高昂前途光明的MBA课程,可以放弃工作考全日制硕士甚至博士。但付出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成本,就没法儿不考虑如何通过学习‘值回票价’了。人生何必那么沉重呢?五分钟课程,正正好。”

第9篇

基站的工作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与该基站有关的千万人的正常通信,所以其日常维护非常重要,然而随着铁塔公司成立,国内基站管理和控制出现新结构,基站维护新趋势和新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基站维护年终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基站维护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本人从事基站维护工作。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负责市区23个基站的巡检和故障处理工作、自维基站固定资产盘查、综合资管的核查工作。(20__年6月进行调整,未调整前为60多的自维宏基站、40多的自维微基站)。

二、负责市区转供电基站和对电业局结算基站的电费、租赁费结算和预算上报、报表统计上报、电费结算新增基站地点供应商增加工作、与计划建设部核查新出电费基站地点工作、解决电费租赁费合同到期洽谈和纠纷解决问题等。(截至20__年12月28日租赁费结算16笔;转供电电费结算139个地点;对龙沙、铁锋、建华、市郊、铁路等供电局每月结算约为230张发票)。其中对龙沙、铁锋、建华、市郊、铁路等供电局每月结算在20__年10月后交由徒弟米新星负责。

三、与王舜共同负责基站(宏蜂窝、微蜂窝、WLAN)合同签订和洽谈工作。

四、参与微基站的基站初验工作。对验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建设方及时解决。

五、完成基站维护中心的内培和外培工作,制定培训计划,要求

外培人员回归后进行基站中心的内部培训工作,做到知识的中心和代维人员的共同普及。实行代维人员轮岗实习培训制度。代维公司的维护人员,到移动分公司网络部基站维护中心进行轮岗实习培训,培训期间按照移动分公司网络部基站维护中心的员工进行管理,有故障时实地进行故障处理,无故障时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制定细致、全面的考核评估细则,切实提升代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参与市区内应急通信保障工作,20__年9月与王丽霞和其它中心员工共同参与防汛应急检查工作。20__年全年参与了5起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其中出动应急通信车4次。加强自身对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内容与流程的学习,了解自己在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中的职责。

七、定期上报省公司经典基站故障案例每季度2篇、另外上报齐铁锋曙光派出所纠纷处理案例获得好评,并部分内容可作为在居民区建站前期准备工作参考。

八、负责2G、TD基站故障和工程搬迁工作等技术支撑支援工作。完成全区2G、TD基站故障的技术支撑工作,完成甘南、克山、市区等基站搬迁等支援工作,其中甘南基站搬迁为首例板房基站整体搬迁工作,对板房基站搬迁工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九、负责基站维护工作创新工作,个人上报基站创新15个,在20__年1季度全公司举行的创新活动中获得荣誉。自行编写“基站相关数据管理办法”、“基站库房出入管理制度”、“基站融合台帐管理创新”等创新成果,其中“基站融合台帐管理创新”申报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管理创新成果。

十、完成对联通公司共享机房的设备租赁和共享机房的电量抄表、电费结算工作。

十一、负责TD备件的协调派发工作。确保全区能够及时处理TD故障。

十二、20__年共带徒弟3人其中已经出师可以独立完成基站维护相关的各项工作。

十三、作为基站维护中员工的B角,在休假期间完成其直放站室分管理和基站故障分析和周报上报等工作。

十四、完成20__年基站、WLAN周报的汇总和上报工作。(20__年10月后交由徒弟负责汇总和上报)

十五、负责全区基站四代换型的统计和协调工作、工程信息工作。配合建华建设部完成基站宏站和微站的换型工作,完成替换机柜和板件的统计入库工作。协调库管部门存放替换机柜和板件。申请苫布做好替换机柜和板件的遮挡工作。(20__年8月后交由徒弟负责替换机柜和板件的统计入库工作)

十六、完成外国语学校、飞机场、铁路工程学校、百花园、百花红楼、百花科技电子城、嫩江宾馆等基站纠纷问题。以及计划建设部要求医学院南、齐大北等基站的进站建设工作问题等。

十七、协调省公司出纳、工商银行站前支行共同解决关于铁路15位企业下属帐号汇款问题。

十八、完成大学学生实习,基站维护中心侧接待讲解工作。

十九、负责TD-lte、td七期涉及基站维护中心的各项工作,如配合优化中心和计划建设部选址等。

以上是我这年度的工作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保证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基站维护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二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__年已接近尾声,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昨天工作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在这一年里,我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在工作中我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掌握了我县维护区域__个基站的网络传输图。在基站维护方面,每月基站的巡检和日常维护工作都按照计划进行,基站巡检都是超指标完成,重要基站做到一个月至少巡检两次次,容量站每月巡检一次。对基站的不齐全的配套设施及基站存在的问题及时统计上报,对部分基站进行标准化整治,对全县__个基站(含直放站)进行了资产盘点;在基站故障处理方面,平时做到多学习基站相关知识、多总结故障经验,在接到故障通知时,能做出较准确的故障预判断,面对故障能精确定位,及时处理;在基站基础资料的建立和完善上,做的设备有更换,资料要更新。

丰富的实践经验离不开深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由于专业的原因,我以前本科课程中所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一些差异,在深感理论知识不足的情况下,我不但在工作中抓紧学习,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在业余时间更是努力钻研通信理论知识。我利用平时的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通信理论知识,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使我对故障的分析处理有了更清晰的思路,相信经过未来几年的学习,将会对我的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使我在工作中思路更加清晰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一贯注意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维护站和项目部的指挥调度,按时完成个人作业计划,认真填写工作记录,按要求执行操作规程,未经批准不做超越职责范围的操作。并能认真执行预防性维护计划,如实记录测试数据,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并作相应的处理,同时对重大故障通报上级有关部门。确保网络设备的按时维护,故障及时处理,网络设备运行正常。同时我在工作别注意爱护和正确使用工具、仪表及技术资料。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大家的帮助下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处理故障的经验还不够丰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一年的时间结束了,我需要总结经验,体会教训,而且总结的过程也是设想未来工作,自我提升的过程。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和新的挑战,我决心加倍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践行“____”的乙方文化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和工作效率,逐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基站维护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三我永昌维护站在20__年1月1日建立站点,接受移动基站代维工作,在本年1月—7月份共计维护39个基站,8月份新交8个基站,截止现在共维护47个基站。在维护工作中我们积极、仔细、实事求是的认真执行并完成所属基站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相关维护工作,取得了移动公司的认可。下面我就对20__年度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20__年度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

1、基站日常巡检工作:在每一个月的基站巡检工作都能够及时的去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各站设备的数据,并制作了电子档案数据库,即使的去更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具体的巡检、检查范围包括:基站主设备、基站交直流配电设备、基站蓄电池、基站空调、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基站传输设备、基站铁塔、基站天馈线系统、基站机房安全设施。

检查项目包括: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电源接线、有无告警、运转情况、设备连线情况、环境卫生,以及基站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2、基站故障处理:在接到机房(OMC)故障派单后,我们组织有的先分析出现故障的原因后,带齐需用的工具、设备,立即赶往现场,没有盲目的出发去处理,由于出发前的工作做到位,其次处理故障严格按照处理故障流程处理,因此没有造成长时间的去处理一个故障。

在本年的故障处理中有主设备的故障、传输故障、天馈故障、动环故障、电源故障、空调故障、蓄电池故障等一系列故障,都没有长时间的去处理,处理故障较频繁的是主设备、传输、天馈、电源故障,这些都是基站代维故障处理的核心故障,处理时我们做到了快、迅速、准确。

3、基站停电发电抢修工作:本年发电量较多的是3月、4月、5月、6月、7月、8月份,其它月份停电的不是太频繁。

在接到发电派单后,我们都能迅速的出发,赶往基站发电,没有造成大量的基站由于停电引起退服,有部分基站是室外站,没有后备蓄电池,停电即退服,遇到这些站停电我们必须即使、迅速的去发电,减少退服时长。有部分基站建于山上,路途遥远、难行,但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有造成这些站退服过长。

4、基站照明的安装工作:我们代维的基站,基本都没有照明,在4月份之前我们完成了每个基站的照明安装工作,8月份新交的基站,在9月份都完成了照明安装。

5、基站蓄电池的更换:我们维护的基站中,有部分基站存在蓄电池放电时长短,引起基站退服得问题,我们即使的做了放电测试,联系移动公司做处理,在10月份更换了此类基站的蓄电池组,因此在目前看来由于蓄电池性能差,引起基站退服都减少。

6、基站隐患的排查处理:在每月的日常巡检工作中,我们统计了各站的遗留问题,有电源线裸露的、机房门坏的、机房漏雨的、院内有杂草等有关的隐患问题都做了全面的处理与上报移动公司的工作。

二、工作业绩:

1、在这一年巡检工作中我们本着不怕累、不怕脏、仔细、认真的态度去做日常巡检工作,巡检后的基站让人看着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对各站都有详细的资料卡片和数据库的统计。

2、故障处理及时、准确,任何故障没有超长时间的处理,对有难度的故障做了故障分析报告,达到了移动公司的信任。

3、发电抢修工作做到了及时、迅速,没有造成超长时间的基站退服。

4、完成了所有基站的照明安装工作,

5、对电池性能差的基站,进行了放电测试,联系移动公司,提出了更换蓄电池解决的方案,在10月底完成了仅有的3个基站更换蓄电池组的工作。

还有部分电池有连接条腐蚀,我们也做了处理。

6、对各个基站存在的遗留问题、隐患问题做了全面的处理,例如:金川东基站防盗门坏,我们即使的联系移动公司,得到更换门的许可后,在最断的时间内更换了防盗门。

九坝、团庄等基站电源线有裸露,我们即使的进行包扎处理,对此类现象拍了照片,上报了移动公司。

三、员工培训:

在这一年里我对员工培训方面进展有序,培训内容有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公司制度培训等,都做了深入的培训,通过培训已达到每位员工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明确公司制度得目的。在培训方面重点做了技能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技术,处理故障中能够得心应手,在下站时对各设备能够耐心的给员工讲解,让员工对设备有了全面的了解。

四、工作亮点及不足之处:

在项目部领导的指导下,永昌维护站逐渐进入平稳期,每月都能按时完成每个基站代维工作任务,并最大限度降低基站退服率与处理时长,基站排障方面工作态度与责任感日益积累与成熟,全体员工积极寻找并提高自身的价值观与责任心,使在日常工作当中有所作为。但是还有我们的不足之处:

1、在处理基站故障方面员工的经验不够全面,在新的一年里对员工技能培训抓紧,使每位员工成为一个合格的基站代维人员。

2、基站一体化整改做的不到位,争取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做的更好。

3、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有欠缺,在新的一年里加强员工的团队精神,主动与每个员工谈心,在月会上让每个员工讲讲自己的心里话,包括对工作的建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每位员工都能更好的完成每项工作。

五、对维护工作及其他建议和意见

随着代维工作的细化,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材储备,为了我们的代维工作更集中、高效的展开工作,我们建议公司开展专业技能各站点培训,增加一些业余活动,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本年度即将收尾,在这年度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段。针对各位领导对我们永昌维护站代维工作的恳切批评指导,我们会以尽职本份的态度与热情,去工作,把好成绩做出来,目标为我们公司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成绩。请各位领导相信、关注我们的提高。感谢各位领导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上的大力支持与信任!我们永昌维护站对自己很有信心,会把工作做好,甚至更好!

第10篇

【关键词】督导;自媒体;督导效率;案例

【中图分类号】G4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45-02

【作者简介】唐德海,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17)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

在网络广泛普及的今天,自媒体助推督导工作的作用日益显现。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自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手机QQ、飞信等。如何充分挖掘自媒体在督导中的作用,提高督导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责任督学能够在确保学校守住义务教育底线的情况下,发挥自媒体在督促、指导、培训、宣传等方面的优势,担当起监督者、服务者、培训者、发现者的角色,这样的督学定会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案例之一:微信,架起督学与教育局、学校的沟通桥梁。

责任督学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响应并汇报落实,来不得半点拖延。以往,由于沟通的不及时,直接影响到问题的及时解决。微信的适时运用,对于学校出现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可以快速沟通、协调,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2015年12月,笔者一行人去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督导,在学校大门口看到学校一面墙有倒坍的危险。在与学校交流中得知,由于居民、社区等原因,一时无法解决。为此,我立即通过微信给安全办顾科长发去了图片,顾科长看到微信后当即回复,并向我表示感谢,然后立即派相关人员去学校处理。

2014年11月,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刚搬迁到南湖第二中学过渡,一些家长对接送孩子的“等候区”的安全有看法。接到“投诉”电话后,我通过微信向校长反映家长合理诉求。为此,学校及时调整等候区地点,化解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教育督导,一是对教育局起参谋作用,二是对学校起监督和指导作用。通过微信等媒体,快速响应,化解矛盾,使学校健康发展。

案例之二:飞信,架起督学与教师、家长的沟通桥梁。

中国移动的“飞信”平台,在接收端没有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也可以接收文字、图片等信息。这可以弥补没有网络的欠缺,方便了沟通与交流。

2015年11月,南京推选市学科带头人。南湖第三小学唐晓勤老师因“流动”问题而不能参评。在倾听学校教师的意见后,我及时给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发去飞信,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周科长及时回复后,我又及时向教师解释,实现了很好的效果。

2015年12月2日,我在督导听课时,发现有位学生迟到。在与班主任交流中得知,这个学生经常迟到的原因是家长因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我以一个责任督学的身份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表示今后一定改正,加强孩子的教育。

通过飞信、短信等手段,在快速回应教师合理诉求、应答家长各种疑问的同时,督学也成为家长与教师的知心朋友。

案例之三:手机QQ,搭建指导与培训教师的平台。

督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从督导工作的过程来看,指导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督学应当是教师的良师益友,不应把监督与指导分离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在我的手机QQ中建立了“德海督导”群。“德海督导”群的建立,使责任区的学校领导、教师联系更加方便。我经常将最新教育信息发给大家,将多年整理的“论文写作投稿指南”发给大家,老师纷纷给我点赞。

2015年9月,江东门小学更换校长。我将一些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通过QQ转给赵校长,将几十年在教育方面的经验与他分享。这种帮助和指导提升了责任督学的威信,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局长带队到江东门小学调研。江东门小学领导在调研中,对督学护航学校发展的举措给予高度评价。教育局领导对提炼的特色倍加赞赏,并当即决定2016年4月在该校召开全区素质教育现场会。

反思之一:督学工作,督是前提,快速响应,确保义务教育底线不破。

责任督学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监督,发挥“教育警察”的监管作用。对于有些问题,有时效性,还非常紧迫,如发现危及师生安全的重大隐患,各种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责任督学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及时督促学校和相关部门处理。自媒体不但可以传递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快速传递图片、视频等信息,可促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当然,用好自媒体,不代表放弃其他手段,也不能代替学校的作用。在“案例之一”中,我向安全办科长汇报后,随后给学校下达了“学校大门口存在安全隐患”督导整改通知书,学校也回复了“整改情况报告”,形成了完整的闭合回路。

反思之二:督学工作,导是根本,自媒体是交流培训的平台。

教育督导的本质,不是为了评价优劣,而是为了改进和发展。督导人员与基层学校的正确关系应该是既“督”又“导”,而重在“导”。这是教育督导工作的意义所在。

督学要椭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学校总结、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督学通过QQ、微信等媒体平台,大量的文字、图片在学校校长和督学间往来,既发挥了指导作用,也加强了情感交流。督学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微信、QQ等平台在提供资源方面方便快捷,是促进教师提升的理想平台。督学要有赏识的情怀,以期待的眼光发现学校的每一点进步,通过自媒体宣传学校的每一点成功,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

反思之三:督学工作,自媒体只是工具,关键看是否真心为家长、教师服务。

责任督学肩负着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使命,扮演着“监督者”“指导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

虽然在校门口悬挂督学公示牌,然而,当家长(教师)真正有问题时,往往由于身边没有督学的电话,这会直接影响及时沟通。有的甚至就直接打市政府“12345”投诉电话。为了减少投诉,让家长(教师)能方便快捷与我联系,我让学校印发“致家长(教师)的一封信”,不但公示手机号,还将微信号及二维码提供给家长(教师)。这样,真正实现“有问题,找督学!”

第11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价值;思路;方法

一、引言

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手机成为继电脑之后大学生的新宠,成为学生随身必备的通讯和娱乐工具。手机高速发展与智能化应用普及,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绊脚石,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会时不时去看看手机有没有电话、短信及其他信息,甚至直接拿手机去玩游戏,使课堂学习不能正常进行。

通过对以往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会希望有重新学习知识的机会,大部分学生会悔恨当初的任性与“不听话”,学生只有在毕业后面临问题时才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此时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而选择放弃,导致学生失业率的增加。

网络通信技术和移动设备不仅可以拓宽课程学习的实践空间,使学习者能够真正地“走出去”、“动起来”,在实践中开展主题探究和知识应用;还能够加强组织者、促进者和学习者三方面的交互,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实时交流与沟通;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多元的交互活动过程中,对于提升实践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移动学习研究价值

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手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形成移动学习,研究如何对当前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一方面,体现了当前高职教育中普遍的问题存在,通过探索基于手机教学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由玩游戏变成学习知识,慢慢的将手机的功能正常化,不再是游戏的代名词;另一方面,移动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新兴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对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对全面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移动学习研究思路

根据研究目标和假设,构建基于微信的移动动微课堂教学模式等进行认识与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微视频、微课堂教学模式,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汽车维修能力培养以及微信公众号应用、移项目工单、教学课件、教学教案、拓展资源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对教学资源进行推送,让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员通过微信关注方便快捷的获取学习资源,同时通过公众号进行交流互动,最终实现移动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进提升课程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能力。

四、移动学习研究目标

通过构建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模式,并应用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揭示移动教学模式的运用规律,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同时构建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模式。具体目标如下:

①基于微信公众号构建一个能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方便课程资源下载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构建有助于学生手机功能转换的“教”与“学”的模式。

②构建一个能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方便课程资源下载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在线上线下进行时时交互的学习平台。

③构建一个能对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并能对特定用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的技术平台。

④构建一个能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平台,并能对所有学生进行毕业后的跟踪与实践指导。

五、移动学习研究原则

从逆向思维视角切入,倡导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同步,并按"理论指导 模式设计教育实践理论提升教育实践"的技术路线进行系统的设计、论证与研究。

六、移动学习研究方法

①理论研究法。主要以概念、基本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演绎等辩证逻辑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

②比较研究法。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比较,把国内同一相关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比较。

③调查法。主要是针对移动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现状进行部分调查,调查途径主要是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

七、移动学习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应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构建一个能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方便课程资源下载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构建有助于学生手机功能转换的“教”与“学”的模式。

②构建一个能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方便课程资源下载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在线上线下进行时时交互的学习平台。

③构建一个能对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并能对特定用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的技术平台。

④构建一个能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平台,并能对所有学生进行毕业后的跟踪与实践指导。

八、移动学习应用成果总结

①微信公众平台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课程的兴趣。方便学生通过课程公众号进入世界大学城的空间课程,能对相应资料进行学习、下载,学生只需扫二维码就能非常方便地进行工单作业回传、交流互动等活动。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共有180多人关注,问题咨询及工单作业回收1500多人次,教学文件推送浏览量达1200多次。课题组成员目前已完成35个教学微视频的制作、30个教学工单制作、50个教学微课件制作,并收集整理了高达100G的教学辅助资源方便学生查询。

②终身教育及社会服务能力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至今,课题组共收到了来自维修企业或其他院校学生的问题咨询共20人次。课题组也通过远程协助和远程视频等模式帮助5家维修企业进行了11次技术支持,并对15名社会人员进行远程技术培训,成功解决了30余名已毕业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70多项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李华,贺相春.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 中国移动学习产业研究与咨询报告.2014,1.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全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为指导,以落实全省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对全镇辖区内每个劳动者建档立卡,切实摸清底数状况,掌握劳动力基本信息,了解培训意愿,摸清就业需求,落实培训政策,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对劳动力建档立卡,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为全镇劳动力培训供需数据分析和评估,为技能培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进一步增强培训就业的针对性、有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范围对象

劳动力建档立卡范围对象:镇域内196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出生的城乡各类劳动力(包括县户籍、本市外县户籍在县工作或生活的劳动力)。

三、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3月底完成全县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6月底完成农村劳动力的建档立卡;8月底完成城镇劳动力的建档立卡;10月底建成全县城乡劳动力档案;11月底我县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省同步上线测试运行。

四、实施步骤

根据“统一标准体系,统一信息系统、统一更新标准”要求,按照“查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原则,全面铺开全镇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工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3月24日-3月31日)

1、动员启动

成立全镇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全县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动员会。对市县下发推送我镇的采集数据信息任务进行分解。

2、人员培训

组织所有信息采集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经办流程、采集内容、指标口径等内容,培养一支懂政策、善沟通、会宣传,优质高效的数据采集队伍。

3、宣传引导

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微信等媒介在村、街道、集市、社区、居民小区进行广泛宣传,张贴劳动力建档立卡公告,使建档立卡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经费保障

县财政局负责保障全县劳动力建档立卡登记信息采集经费和工作经费,将宣传、培训、信息数据整理、网络建设、入户采集设备、统一标识等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信息采集经费按每采集一条0.5元计算。县人社局要加强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建立与省、市平台对接的信息系统设备。

(二)全面实施阶段(4月1日-8月31日)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以各村(居)委、各企业为采集单位,组织专人挨门逐户地对每个劳动力对象进行线上或线下采集。主要将本辖区范围内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社会保险、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求职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录入到全省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

疫情期间:先行线上采集,采集渠道依托“民生”APP、人社微信公众号等采集渠道。

疫情结束:各村(居)委、各企业根据分解下达的数据信息完成采集任务,全面开展入户调查采集,填写《县劳动力建档立卡登记表》,完善信息,完成入户登记信息的录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录入的合格信息导入至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

2、数据更新。劳动者可通过“民生”手机端、人社微信公众号等采集数据渠道对变动信息进行自主更新。通过建立健全劳动力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实现采集数据可核查、可追溯、可问责,确保采集数据真实准确及时。

3、数据应用。通过劳动力建档立卡,提供劳动力个人信息的管理服务,为全镇提供劳动力产业分布、人员结构、求职趋势等数据;为人社业务经办提供劳动力基本信息、求职意愿和就业服务跨地区共享;为劳动力提供“订单培训、菜单培训、滚动培训”等优质、精准的培训、就业服务;为全县精准扶贫提供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实名信息、就失业信息、培训就业需求等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服务;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享受均等化服务提供支持;建立数据管理使用制度,对数据更新、安全、开发、服务全流程进行监管。

(三)分析总结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1、归档总结

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做好对劳动力建档立卡资料的整理工作,要将所有入户登记资料和纸质表单按照档案规定进行归档管理,并将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总结上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

 2、分析评估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对全镇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数据动态管理机制,开展采集数据分析运用,对工作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估,上报县政府和市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组。

五、组织领导

劳动力建档立卡数据采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为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作,特成立镇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镇实施“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协调,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为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培训。各村(居)委、各企业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力度。要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采集方法、填报说明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位劳动者,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组织采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注重协调配合。派出所要准确及时提供全镇劳动力、暂住人口基本信息;各村(居)委、各企业要按照分解任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定确实可行的“线上采集+线下组织”方式,切实发挥好基层各类工作人员力量,有组织地做好线上线下采集信息工作,确保按期完成采集数据输入任务。

(四)明确时间节点。各村(居)委、各企业要严格按照任务时间节点开展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从4月1日开始每周五将本周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委、各企业要在6月底完成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