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2 21:1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残联就业科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在我市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残疾人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残疾人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但从总体上讲,残疾人还是我市社会最脆弱的群体,残疾人中多数还是贫中之贫,弱中之弱。要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宣传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残疾人事业是跨领域、多学科的事业,工作范围广,涉及领城多,但最根本的工作之一是宣传、动员社会,提高人们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在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倡导建立和谐、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平。通过宣传人道主义,有助于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通过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只有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才能加大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与残疾人需求密切相关等领域的工作力度,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世纪健康持续地发展。要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设计各种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同一地反映残疾人工作、活动和好人好事,才能使各级组织、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使广大人民群众经常了解残疾人的情况,使社会扶残助残氛围逐步浓郁。为此,今后我们要充分调动报刊、电视、广播等公众媒体的积极性,对有关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报道进行指导,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督导作用,逐步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氛围。要经常召开全市残联系统负责宣传文体工作的干部会议,以会代训,提高他们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能力,全方位地宣传报道残疾人工作或活动。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积极争取有关上级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在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报道中突出“精品意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形成规模效应。
(2)目前,省和有些市均成立了“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简称“新促会”),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由有关新闻单位组成,实行单位会员制,接受残联、新闻工作者协会、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新促会”由残联分管理事长担任会长,有关新闻单位领导担任副会长,有关记者、编辑和残联宣传人员担任常务理事、理事。常务理事会秘书处是新促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通常设在残联宣文部门。我市可参照兄弟市做法,成立“*市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充分发挥“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的作用,针对残疾人事业重点工作及发展状况,制订年度宣传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及时收集、整理“新闻促进会”工作动态,分类进行指导。组织年度“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评选,开展对外交流、文化联谊等活动,密切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与新闻宣传工作者之间的联系,研究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理论,交流宣传、采访、报道的经验,拓展途径,加强宣传力度,丰富报道内容,促进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工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建立与新闻媒体的联系网络,通过协调新闻单位动员、组织记者走近残疾人,深入残疾人各业务工作领域,了解残疾人事业,鼓励他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各自媒体的优势,深入采访、报道残疾人事业。
(4)残疾人工作者与公众新闻媒体记者、编辑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促进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互相配合。
(5)协调组织新闻采访团(组)到基层进行专题采访,尽可能提供方便与条件,使记者能够深入了解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接触残疾人面临的热点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残疾人事业鼓与呼。
(6)制定出台新闻宣传报道奖励机制,通过组织参加“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奋发文明进步奖”的评选,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有关编辑、记者的积极性。通过奖励来鼓励、支持残疾人工作者开展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7)办好《*残联通讯》和网站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的宣传。
在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保障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一项重要政策。残疾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是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也是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和谐发展,保障残疾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有关要求,贯彻《*省开展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县级支持保障体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切实加强、完善对全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要求
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加强随班就读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在全市普遍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强化政府行为,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示范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并建立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教研指导网络,逐步实现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巩固并提高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和水平,使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以上。
依照此目标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规划工作,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随班就读工作规划或实施方案,并纳入当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要提出切合实际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要认真落实每年的招生任务,指导乡镇和义务教育学校建立相关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随班就读;要不断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卫生、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成立由有关专家参加的残疾儿童少年测查鉴定指导小组,在学校组织筛查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测查鉴定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安排,学校具体落实,社会和家庭关心支持,形成促进当地特殊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建立健全管理网络,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㈠建立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相协调的随班就读工作管理体系
1、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整体规划随班就读工作,明确普通学校、特教学校各自的工作职责,规范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2、建立健全县(市)区“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专兼职特教干部和教研员、特教学校校长等组成。
3、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机制。市和县(市)区分别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研室、特教学校等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网络化管理体系;建立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科研、特教学校及普通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随班就读工作指导小组。
4、发挥市特教中心和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加强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过程性指导,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加强资源库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指导本地区提高随班就读工作水平。
㈡规范并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制度
1、建立管理和教科研指导制度。县(市)区要建立两个网络,一是县(市、区)教育局—学区(乡镇中心学校)—随班就读学校(教学点)连接的管理网络;二是县(市)区教研室(或特教学校巡回指导教师)—学区重点校、乡镇中心学校(中心教研组)—随班就读学校连接的教科研网络。
2、县(市)区教育局要有专职或兼职特教干部具体负责随班就读工作;县(市)区教研室有专职或兼职特教教研员具体指导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并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要明确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备档案资料。要对学校服务区内的各类残疾学龄儿童登记造册,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完整的个别教育档案。任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拒收学区内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随班就读。
4、加强县(市)区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各县市区要选派认真负责、业务和协调能力较强的专兼职人员担任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须具有五年以上从事特教工作的经历,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组织、指导、研究和管理能力。巡回指导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发聘书,聘期一般为三年,聘期内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作用,协调组织好巡回指导、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及档案管理等活动。
5、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正常的资金投入制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随班就读工作列入年度教育预算,确保经费来源;进一步加大学生助学金、免费义务教育、资源教室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6、建立对随班就读工作检查评估和奖励机制。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定期开展对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评估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督导评估范围,适时开展随班就读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
㈢严格随班就读学生管理程序,科学确定随班就读对象
1、严格标准和条件,确定随班就读学生。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测查程序和有关要求,确定随班就读对象,不得随意确定和拒绝入学。在家长或班主任向学校提出申请的基础上,由学校或乡镇组织熟悉业务的专业教师进行初步筛查并将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及学校拟办意见在每年7月31日前上报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由教育科协调医疗、教育、心理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测查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审核,结合被查儿童的病史、医学检查、适应行为、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残疾标准,并具有相应的学习和自理能力,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如果学生情况不符合残疾标准,则不能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应根据鉴定小组的意见做好学生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未经县(市)区测查鉴定,任何人不能随意确定某学生为残障学生。
2、智障学生一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申请随班就读。每年应对智障学生进行一次复测,县区特殊教育学校负责对复测结果进行审核,并对残障情况和随班就读认定实行动态管理。经审核,学生残障状况好转,已不符合残疾标准的,应视为普通学生,不再认定为随班就读学生。
3、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检测鉴定结果、个人档案应严格管理,坚持保密制度,不准扩散。
4、随班就读的儿童少年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少年相同,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每班随班就读学生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且残疾类型相同。随班就读学生就读期间,任何人不能随意让其停课、停学。
5、随班就读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可由*特教中心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定年限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㈣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
1、要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做到教学管理落实,教学研究到位。广泛发动教师参加随班就读的教学研究,以科研为先导,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并落实个别教育计划,实施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注重班级授课、小组教学与个别训练的有机结合,满足不同情况的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
2、在乡镇中心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要从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出发,配置一定数量的教具、学具、玩具、图书资料和相关的康复设备。资源教室要配备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明确辅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在辅导和训练随班就读学生中的作用。要制定活动计划、建立活动记录,有针对性地安排随班就读学生开展教育和训练活动。同时,发挥资源教室作用,辐射到周边没有资源教室的普通学校,规模小、随班就读学生少的农村小学也可在教室内设立活动角。
3、遵循个别化教育原则,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4、建立科学评价随班就读学生的机制。充分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将定量与定性、单项与多项、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综合评价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相互促进,发挥评价在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发展和改进随班就读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三、加强随班就读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㈠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具有一定的教研和科研能力,并经过特教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学校应针对随班就读工作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对随班就读教师强调“六个到位”。即:课题研究到位、教学设计到位、档案管理到位、资源教室利用到位、个别辅导到位、家长沟通到位,使随班就读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㈡学校要把随班就读工作记入相关教师工作量,并作为相关教师评优晋级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