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

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

时间:2022-09-12 22:12:20

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

第1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去掉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国有企业应当而且能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就是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全面落实五大重点任务,加快中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步伐,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矫正供需结构错配,提高供给质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量质”双升。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就是要实现逆势图强,把发展的基础夯得更实一些,把发展的质量提得更高一些,把竞争的实力锤炼得更强一些,把防风险的屏障筑得更牢一些。

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新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动力将进一步增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为我们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提供了历史机遇。

当前,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提出了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围绕提质增效升级,积极投身新经济发展,在推动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方面走在前列,下决心瘦身健体,苦练内功,努力向技术创新要效益,向深化改革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管理改善要效益,实现品质和品牌新的跃升,坚决打好打赢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做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直接相关,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是支撑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长期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增加值占到全国GDP的10%,税费贡献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6,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许多中央企业都是行业龙头,涉及的产业链长、关联面广,如果生产经营出现大的波动,就可能引发各类风险,对国家财政、金融、就业、民生等造成严重影响。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就是要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始终保持平稳运行,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有活力、有较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市场主体,为稳财政、稳就业作出更大贡献,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去掉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国有企业应当而且能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中央企业多处于石油石化、钢铁、煤炭、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对能源、原材料的旺盛需求,中央企业的规模、效益得到快速增长。但“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中央企业有效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错配的问题日渐积累。一方面,中央企业在原油、粗钢、动力煤、电解铝、水泥、普通机床等资源密集、投资导向的低端产品上供给能力过剩,面临白热化竞争,成本下不来、价格上不去,盈利空间受到乐丶费梗涣硪环矫妫在特殊钢材、芯片、液化天然气船舶(LNG船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上供给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高端、精细化的市场需求。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就是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全面落实五大重点任务,加快中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步伐,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矫正供需结构错配,提高供给质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量质”双升。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是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的重要举措。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做强做优做大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中央企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2015年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我国中央企业达到47家。但也应当看到,目前中央企业的发展水平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资本运行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资本布局结构仍存在分布过宽、战线过长等突出问题,资本合理流动的机制尚不健全,制约了国有资本功能的有效发挥。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企业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各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过去主要凭借高强度、大规模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中央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就是要实现逆势图强,把发展的基础夯得更实一些,把发展的质量提得更高一些,把竞争的实力锤炼得更强一些,把防风险的屏障筑得更牢一些。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面临挑战与机遇

近几年,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央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效益下滑压力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级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国有企业利润大幅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9万亿元,同比增长0.8%。江西省国资委在江西铜业集团开展了改革试点,分两批取消和下放了38项审批、核准、备案事项纵观全年走势,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整体复苏乏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国内经济面临多重矛盾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严峻性、复杂性不可小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新困难、新问题不断出现。中央企业提质增效面临的挑战之大、困难之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形势越是复杂严峻,我们越要看清楚、把握好中央企业提质增效的有利条件,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新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动力将进一步增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为我们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提供了历史机遇。

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特别是针对搞活实体经济推出了不少有力度的支持政策。国有企业改革“1+N”系列文件陆续出台,各项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改革的红利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加快落地,国家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化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这些为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央企业自身实力积累提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央企业积累了比较厚实的家底,资产规模已达到47.2万亿元,其规模实力、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不少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效益水平已走在行业前列。更为可贵的是,经过多轮市场周期的考验和历练,我们培养了一支爱国敬业、勇闯市场、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以及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工人、科研人员、经营管理者队伍,企业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已今非昔比。党的十以来,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这些为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增添了信心底气。

坚决打好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既要看到严峻挑战,又要树立必胜信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中央企业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坚决打好这场提质增效攻坚战。

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对盈利大户、减利大户、亏损大户实施挂牌督导,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支持盈利基础好的企业多做贡献,帮助困难较多的企业及时遏制下滑趋势、亏损企业努力控亏扭亏。强化激励约束,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实施业绩考核与工资总额、负责人薪酬的紧密挂钩、同向联动,将提质增效工作成效纳入企业领导班子和企业负责人综合考评。完善工作机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搞好开源节流工作。指导企业紧密跟踪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努力保持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增加适销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创新商业模式,进一步发掘市场潜力。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战略性机遇,加快提高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坚持“成本管控、效益否决”,督促企业压缩管理层级、精简管理人员,继续开展“应收账款和存货”压降,大力提高资金集中度,做好负债规模和负债率的双重管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第2篇

一、资本品贸易与行业技术发展

产业特性会影响其贸易的技术效应。进口消费品主要带来竞争效应;物化于机械设备中的技术被称为专有投资技术(investment-specifictechnology),从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相比于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的产品,其技术水平更高,因而技术转移效应更强。且进口的设备往往还捆绑有各种形式的“知识”:设计图、安装支持、质量控制软件、培训工程师和监管员等服务,这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进口国的效率,并在长期内增强进口国的吸收能力,因此进口机械设备被视为一国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Cavallo和Landry,2010)[8]。不少实证研究都表明,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高质量和多种类的设备获得了技术进步,从而对缩短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带来了积极作用(Mazumdar,2001)[2]。实际上,机械设备作为资本品,其进口能直接增加一国资本存量积累,对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增强技术创新基础有重要作用。Cavallo和Landry(2010)研究发现,1967—2008年期间,进口的机械设备由于提升了美国设备和软件存量的30%—40%,为提升美国生产率提供了20%—30%的贡献率[8]。此外,由于设备的技术具有集成性和复杂性,每一单台套产品都是由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零部件组成,每个零部件要求的材质、加工工艺、质量标准都不尽相同,因此装备制造业具有装配型特性,设备企业进口中间品可以通过学习效应、中间投入多样化和产品质量提升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是,由于默示性知识很难物化于设备中,进口设备的技术溢出效应可能很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企业由于自身吸收能力比较弱,从发达国家进口的物化于机器设备的技术,可能由于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技能水平不相匹配,因而并不能提升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Acemoglu和Ziliboth,2001)[9]。随着国际分工深化,逐渐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生产低质量设备或环节、发达国家生产高质量设备或环节的分工模式,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干中学效应十分有限;而发达国家干中学效应强,技术快速发展带来设备质量不断提升、价格趋于下降,导致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进口高质量设备而不是试图自己生产的困境,学习效应也因此受到抑制。尽管近十年来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设备的规模也有较快发展,但有研究表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会降低企业生产低技术产品的相对利润,由于企业无法轻易地处置被套牢的劳动力和资本,创新和生产新产品的影子成本(shadowcost)下降,即降低了创新的机会成本,因此会激励企业创新;而从发达国家进口由于不会降低旧产品相对于潜在的创新产品的价格,因而无法激励企业创新(Bloom等,2011)[10]。这意味着,设备进口产生的不同的创新激励机制,可能进一步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设备企业之间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差距。且从发达国家进口机械设备还可能因为市场替代效应和竞争效应而对发展中国家高端设备发展造成挤出效应,从而抑制装备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资本品,其出口也可能带来比消费品更积极的技术效应。机械设备出口增多促使更多资源往装备制造业集中,将通过出口结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横向升级;同时,出口促使资源从无效率企业流向更有效率的企业,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率,有助于产业结构纵向升级。技术的集成性和生产环节的装配性,决定了设备企业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Rosenberg(1963)强调对机械设备行业而言,专业化分工比企业规模更重要。专业化分工需要比较大的市场规模做支撑,出口为机械设备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提供了更大的市场规模,促进企业专业化生产。而且,随着设备技术复杂化,创新成本递增,出口所扩大的市场规模,能分摊创新的高固定成本,提高企业创新回报率,促进企业贸易引致型创新(trade-inducedinnovation)。而作为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的技术差距要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设备出口通过竞争效应提升行业效率、通过技术溢出和学习效应带来知识积累的效应往往更强。但实际上,不同国家资本品出口对技术发展的影响并不一样。如根据Aw等(2000)[11]的研究,台湾地区电子设备和电气机械以及运输设备业1986年和1991年企业数据表明,出口企业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出口促进了企业生产率提高;韩国同样行业1983、1988和1993年企业数据表明,出口企业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但没有证据表明出口促进了企业生产率提高。一些学者认为,出口的地理结构和产品结构有重要影响。出口到高收入地区由于学习效应和创新动力更强,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出口企业生产率。出口高生产率产品会驱动资源从低生产率产品往高生产率产品转移,带来更高的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Hausmann等,2007)[12]。但由于需求多样化,出口到高收入地区的设备也可能是低技术含量的;尽管机械设备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其生产率相对比较高,但同类设备间有质量差异,两个出口同样设备的国家,专门生产、出口高质量设备的国家往往增长更快。专门生产、出口低质量设备的国家由于产品质量提升空间大其增长的空间也大,但提升过程往往是漫长而曲折的。如针对中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出口机械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比重比较高的现象,一些学者研究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是这些高技术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这不但无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还可能造成其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拉大(Srholec,2007)[13]。综上所述,资本品贸易并不必然促进行业技术发展,其还受进、出口设备的质量、竞争效应和一国产业发展状况等影响。因此,需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

二、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状况

(一)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分解方法大量文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来分析技术发展。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能够分解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变化,本文把每个装备制造业看作一个生产决策单位,运用由Fre等改造的基于投入的DEA方法来构造在每一时期各行业的最佳生产前沿面。通过比较每一个行业的实际生产与最佳生产前沿面,测度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二)测算结果本文利用各行业每年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劳动人数,通过DEAP2.1软件分别测算了1993—2010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分解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技术进步增长指数,如表2所示。装备制造业6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5.0%,高于工业行业的平均增长率2.2%。其中,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增长率为5.7%,略高于工业行业的平均增长率5.2%;但2000年之后,装备制造业多数年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低于工业行业。装备制造业和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增长率都为负,具体来看,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下降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下降;工业行业技术效率下降源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下降。装备制造业和工业行业的三种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基本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指数多数年份都在低于1的水平下徘徊且低于技术进步指数。总的来看,中国工业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增长率提高都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但2002年之后,技术进步指数总体上都呈现下降趋势。技术效率体现的是采用新技术的能力,是充分利用技术来获得相应的高潜在产出水平的能力,技术效率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需要技术进步来带动技术效率进一步提升。因此,技术进步增长趋缓或停滞会影响技术效率的提升,从而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三、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借鉴Fu(2005)和Wei、Liu(2006)等学者的思想,国内R&D和国际R&D溢出是影响一国行业技术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其中国际R&D溢出主要包括进口、出口和FDI。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一国资本积累的重要内涵,其中物质资本主要反映行业对设备和厂房的投资情况。企业规模可能反映企业效率(Fu,2005)。为此,本文计量分析模型如下:THit=α0+α1IMit+α2EXit+α3FDIit+α4RDit+α5Kit+α6Sit+α7Hit+εit(6)其中,TH表示行业技术发展,分别以TFPCH、EFFCH和TECHCH表示。IM和EX分别为出口和进口,用进、出口额比行业总产值表示。贸易额和总产值分别用销售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为1993年不变价。RD表示国内研发投入,用各行业R&D支出比行业增加值表示,R&D支出包括开发新技术经费、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等五项。K表示(物质)资本投入,用固定资产净值比劳动人数表示。固定资产净值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为1993年不变价。S表示企业规模,用行业总增加值比行业总企业数表示。FDI衡量外资企业进入程度,用行业外资企业销售收入比行业总销售收入表示。H为人力资本,以行业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比行业总就业人数表示。ε为随机扰动项。为进一步区分装备制造业进口中成套设备和中间品的影响效应,本文在公式(6)基础上把进口分解为中间品(IM-INTER)和成套设备(IM-WHOLE)再进行回归:THit=α0+α1IM-INTERit+α2IM-WHOLEit+α3EXit+α4FDIit+α5RDit+α6Kit+α7Sit+α8Hit+εit(7)本文研究期间为1993—2010年,样本为装备制造业6个行业。进、出口数据来自UN-COMTRADE数据库,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Rev.3)调整为中国工业行业标准分类(CICC),并用年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换算成人民币计价,再用消费价格指数折算为1993年不变价。R&D支出、行业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参照李小平(2007)[14],以当年消费物价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值表示R&D价格指数,权重分别为0.55和0.45,然后将各行业R&D支出平减为不变值。其他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本文综合采用LLC、IPS、ADF-Fisher和PP-Fisher四种检验方法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如表3所示,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水平值的检验均不能拒绝存在面板单位根的原假设,而一阶差分后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面板协整检验的要求。由于本文样本期间小于20,主要依据PanelADF和GroupADF的检验结果,其余统计量作为参考。分别对公式(6)和(7)进行协整分析,检验各生产率变化指数与进、出口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结果如表4,PanelPP、PanelADF、GroupPP和GroupADF四个统计量及ADF统计量都拒绝“变量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证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三)回归结果分析分别对公式(6)和(7)进行回归,结果分别见表5和表6。由于所有回归结果Haus-man值都在5%水平上显著,所有的模型都选择固定效应。表5和表6回归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所有进口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区分中间品和成套设备其进口影响效应不变,中间品进口影响效应略大于成套设备。实际上成套设备进口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投入到下游行业中的机械设备和投入到装备制造业中的“工作母机”。由于中国在许多领域的关键设备,尤其是大型成套技术相对比较低,高新设备技术还高度依赖于进口,因此,对设备企业而言,前者主要带来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后者主要带来技术转移。综合来看,成套设备进口可以通过物化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带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促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间品则是直接投入到设备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中间投入多样化和产品质量提升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根据UN-COMTRADE数据计算,中国设备进口中来自美、日、德、英、法、韩的比重1993年为60.8%,2010年还高居51.0%;装备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占行业总进口比重1993年为32.9%,1997年开始超过50%,2010年达到59.2%;中间品进口中来自美、日、德、英、法、韩的比重1993年为60.1%,2010年还高居44.0%。可见,中间品进口通过与国内廉价要素相结合,提升成套设备质量。这种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由中间品直接植入的。主要从发达国家进口的成套设备与国内中低端设备形成了错位竞争,使得竞争效应小于技术溢出和转移效应。这与钱学锋等(2011)[6]研究结论一致,他们研究表明上游行业进口成套设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并与国内行业形成互补关系,因此,上游行业进口种类的增加自然就表现出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效应。总体来看,出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的影响效应为负。这表明设备虽然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的资本品,但其生产与出口抑制了本行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造成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这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中国设备出口企业并不遵循生产率高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的机制,据Li和Yin(2010)[15]测算,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因此,中国设备出口无法带来资源配置效应,随着出口规模增大,更多资源流向低生产率企业,造成了资源配置的非效率。(2)“出口中学习”效应可能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对比表1和表2可以发现,1994年以来,随着设备出口规模扩大,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同步增长,2005年出口规模超过进口规模,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始趋于下降。可见,当出口贸易已经达到一定规模,随着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学习的边际收益可能趋于下降。此外,当企业出口锁定在中低端设备及其出口市场从发达国家往发展中国家扩张,其学习效应会下降,企业创新动力也降低。(3)中国出口的设备以中低端为主,且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Amiti和Freund(2010)[16]测算发现,尽管中国设备出口量增长迅速,但1992年以来设备的技术含量提升主要来自中间品进口,扣除这一因素,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没有提升。由于大量资源集中于中低端设备的生产与出口,对高端设备造成了资源挤出效应,造成整个行业技术升级的锁定效应。FDI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对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这说明随着本土设备企业发展,FDI进入带来的正的市场外部性可能开始超过竞争效应。同时,随着FDI进入,装备制造业国有比重从1993年的50.9%下降到2010年的20.8%,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但由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还需要管理、制度等“软”技术创新提供支持,FDI的技术效率难以通过溢出渠道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同时,由于在华的FDI设备企业偏重于加工贸易,①这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降低了国内设备企业的学习效应,导致FDI对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国内R&D投入对技术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R&D支出比例越高的行业,生产率提高反而越少。这与李小平(2007)等研究的结论一致,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使用R&D资源无效率所致[14]。本文认为这还可能与R&D投入方向有关。创新投入除了R&D投入还有人力资本、创新协作、技术机会和管理支持等(Fu,2005)[4],R&D投入的增多可能会对其他创新投入带来资源挤出效应,如果这种R&D投入是无效率的,其资源挤出效应会对创新产出带来消极作用。资本对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对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说明随着物质资本投资增多,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机器设备增加所带来的劳动效率提高,可以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但物质投资能否促进技术进步还取决于其与人力资本融合程度,以及是否投资于设备技术含量的提升。由于引进先进“工作母机”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受出口国限制,因此多数设备企业物质资本增多更多地是出于生产规模扩大所需而不是技术提升,具体表现为物质资本中投资于先进“工作母机”的比例比较低,因而对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企业规模对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对技术效率有负效应但不显著。Rosenberg(1963)强调设备企业专业化分工比企业规模更重要[1],而中国设备企业平均规模(增加值)从1993年的312.4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3593.6万元,增长了10.5倍,追求规模扩张阻碍了企业专业化分工发展,对技术进步带来了抑制效应。人力资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而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对策

研究发现,1993—2010年期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其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增长而不是技术效率增长,而且其增长并没有表现出比整个工业行业更显著的水平。装备制造业出口对其技术发展有抑制作用;中间品和成套设备进口对其技术发展都有积极效应。同时发现,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对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国内R&D投入对其技术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人力资本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对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对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企业规模对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对技术效率有负效应但不显著。可见,中国装备制造业一方面进口国外高端设备获取知识和技术溢出,另一方面却疲于占据国外中低端市场,把自己锁定在低端分工水平上而抑制了技术进步。因此,需要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现有的国际贸易模式和自身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张带来了出口结构升级,并带来产业结构横向升级。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的抑制效应主要源于其集中于中低端设备的生产与出口,对高端设备造成了资源挤出效应,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纵向升级的锁定效应。显然,消极地以限制、减少机械设备出口对待“技术负效应”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产业政策需要从着力于产业结构横向升级往产业结构纵向升级推进,从而带动贸易政策从促进出口结构升级往出口质量结构升级推进。基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密集和产业链条长的产业特性,产业结构纵向升级需要立足于企业自身内部R&D和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升设备企业R&D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R&D的生产率回报率,是企业增强自身内部R&D能力的关键。表2规模效率指数表明尽管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增长快速,但基本没有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计量结果也表明,企业规模效应为负。因此,需要通过体制和政府政策模式改革以及企业战略调整,促使企业从追求企业规模往完善企业间分工网络转变。出口质量结构升级除了需要以产业结构纵向升级为基础,还需要积极推动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型。本文认为具有导向性的是,贸易政策应从以产业或产品为分类单位往所承担的业务活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低转换。机械设备进口的技术效应是显著的。中国在生产和出口机械设备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还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一方面是由于很多先进设备和重大成套设备的技术和生产中国还没掌握,只能依赖进口。这些先进设备进口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同时也会对中国本土设备企业造成高端设备市场窃取效应。如果限制进口可能会产生资源配置失效而降低技术水平,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应该在提升进口设备质量结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联合等R&D联盟方式,提高自身吸收能力,增强进口学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中间品进口增多也是造成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进口的原因。本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中间品进口、FDI和出口进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①发现存在显著的“为设备出口而进口中间品”现象。这意味着中间品进口通过组装又很快出口,其主要通过“技术模块植入”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比较弱,对国内设备企业直接替代效应比较强,因此应减少用于加工出口的中间品进口。有学者认为,实施选择性的“以进口促出口”的新贸易发展模式,将可能为中国贸易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源泉(钱学锋等,2011)[6]。在这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该出台政策推动跨国公司与本土设备企业技术合作以及构建开放的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以联盟攻克关键基础零部件(如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等)和基础机械产品(如数控系统、发动机)的技术瓶颈。随着中国本土设备企业发展,其与跨国公司竞争、合作的能力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因此能获得FDI正的技术效应。但随着本土设备企业试图往高端设备环节攀升,其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将由错位竞争转换为面对面竞争,FDI的技术效应可能下降,甚至可能因竞争增强而抑制本土设备企业创新。因此,在增强与跨国公司互动和融合的过程中,本土设备企业需积极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为此,需谋求提升人力资本投资与自身R&D投入、物质资本投入之间的融合程度,这是设备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所在。

作者:陈爱贞 钟国强 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

第3篇

关键词:渔业机械仪器企业 降本增效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81-02

一、降本增效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降本增效的意义所在。虽然在前几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展现了惊人的危机应变能力,设立科学合理的市场补救办法,促进世界经济稳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二次爆发或者新一轮危机爆发的可能。市场经济的中国在本世纪初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发紧密。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中国经济部门做的相关调查中发现,2008年一整年中国企业经营情况都较前几年有明显下滑。约18%的企业领导人在企业自身情况选项下选择“良好”,38%的企业领导人选择“正常”,44%的企业领导人选择“较差”。可见大多数的企业都存在经济效益下滑的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应运而生,成为政府的新方针,企业的一针强心剂。实践证明降本增效可以有效减少国企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或者增值。同时降本增效也为国家财政提供额外收入,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一板块发挥重要促进作用。降本增效不仅成为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而且被注入企业理念之中。对于渔业机械仪器企业而言,降本增效的措施可以协助企业完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降本增效对于企业而言只是一个实现大目标的大体方针,企业需要做的就是紧跟这一箭头方向,落到实处。因此各企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从而使企业降本增效的最终目的达成。降本增效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划分为降本和增效两方面理解。降本就是降低成本,增效就是提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因为有了成本的减少,所以企业效率才会提高。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明成本可以无限降低,而是适当降低,寻得一平衡点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而正常的运营模式又不会受到影响。与此对应的是,企业在降本阶段并没有达到足够提高企业效率的程度,反而因为降本引起了一系列其他部门的累赘增加,这同样违背了降本增效的初衷。因此渔业机械仪器企业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降低成本取得效率提高目的的路径探讨极具现实意义。

二、企业降本增效的误区

企业的降本增效一般不会一帆风顺,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错误的管理方式。这会导致企业无法取得有效增加效益的目的,更有甚者会引发企业地震级变动,直至企业破产或者倒闭。渔机企业通常会因其行业成本不高,而采用最大限度降本措施来实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纵观最近几年发生的如“三聚氰胺”和“地沟油”事件等都是由于企业无下限地降低成本,之后涉事企业都因此而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不应该简单地认为减少成本就可以增效,这样的降本增效管理方式是错误的。对于渔业机械仪器企业而言,如果企业过分要求降低成本,比如对设施渔业的装备生产或者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不够,会影响其最终产品质量,让购买装备的消费者从事渔业活动时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丢失。众所周知,如果是由于机械仪器而引起的索赔,保险公司是不会予以赔偿的,那么受害者或受害者的家属只会找到机械仪器生产企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即使偶然过关,但是大批量的质量不过关始终会在某一天引起冲突,甚至违背了有关法律条例,到那时企业或许会面临本不应有的法律惩罚。

渔业机械仪器企业降本的前提是确保生产高质量产品。在渔业机械仪器企业的降低本金增加收效方面的问题的关键是企业要形成长期性的减少本金的优势,只有长期质量的积累并降低成本才能实现增效的最大化。

第二个误区在于企业始终以同一个标准评价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渔业机械仪器企业在完成自身制定的降本增效措施后,并没有采取或者说采取力度不够评价机制,这主要表现在评价机制的单一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降本增效不仅仅表现在那几个措施或者路径而言,还要包括后期的评价制度。因为它决定了这轮工作的完成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轮的工作计划。评价此轮工作结论、重点可以得出不少参考。单一性的评价机制只会让我们的降本增效陷入一个死循环,只为完成工作而工作。我们渔业机械仪器企业很多结论评价都存在没有深入化,没有结合市场环境和公司这轮运营情况等。比如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时,受制于外部环境,渔业机械仪器企业的对外投资力度降低,这会使企业的成本减少,不过效益却没有提高,所以这不是降本增效。所以企业在对降本增效的成果评估时,除了企业的活动成本外,还应该加入企业的相对性成本,另外还需要充分衡量时间对于相对性成本的影响作用。企业所构建的成本剖析机制应该始终处于动态、活跃阶段,结合世界经济大环境、国内渔机氛围和企业自身运营情况来计算成本耗量和找出影响成本的各方面因素,并以此来长期稳固企业的成本优势。

此外渔业机械仪器企业还有可能出现为了最大化降本效果而过度控制投入的情况。渔机企业归根结底还是属于机械仪器企业,这类企业平时光是维护机械产品就是一笔不俗的成本费用。某些渔机企业在降低成本工作方面,采用了过度管控对于投入产品的方法,对公司的科学合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一个只顾当前利益的投资管理模式会使得企业逐渐在市场中失去原本的地位和竞争力。如果企业想在市场的竞争中能够力压对手,处于优势地位,必须维持产品质量,该省则省,不该省则弃。企业在资金、人才、制度等方面的补充比其他任何降本方式都来得在。因此渔业机械仪器企业为了长期占领成本优势制高点,就必须要求足够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先进模式照搬和创新。维持方能促使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降本增效措施探讨

(一)深化认识

渔机企业高层可以多看看降本增效方面的案例,对降本增效工作有一套自我的整体观念。以此出发,带动企业下级各部门经理对于降本增效的思维能动性,使其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做到时效性、充分性。这样的降本增效工作就可以层层往下具体到企业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小组甚至每一个员工身上去。另外,公司高层可以授权组织部、文娱部人员在企业内开展一系列与渔业机械仪器企业降本增效有关的活动,在员工中宣传“节能减排”的思想。激励每一个基层员工从自身层次就开始杜绝浪费,降低成本,为自身获取减排后的利益。我们不仅要向员工强化输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思想,还需要将这种思想作为企业的文化内涵进行培养。

(二)预算管控调理体制

渔机企业内部的各单位需要与财务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公司的预算管控调理的工作任务。相关财务部门应当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之中每一步骤归入预算管控的职责范围,不接受预算管理的资金流动需要进行严密的监察。并调查各种流动资金的性质、流量大小和流动范围,以此为基础科学地制定预算管理机制。而那些不属于生产类的资金流出需要严格监控。

(三)细化成本费用管控

渔业机械仪器企业需要精简降本增效的原有制度,提高制度在运用过程中应发挥的实际效果。在管控过程中,不能用数字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的数据需要由道德品行良好的相关人员处理,此类员工还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从简节约,企业高层应该在实践中发现并培养具有此种意识的人才。此外,企业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不同的问题由不同的人来,提出不同职工、不同职位的指导性意见。比如企业可以在电、水等资源或纸类和食堂饭菜等方面下功夫,细化成本的预算管控。

(四)提高销售管理水平

渔机企业应该随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时刻准备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企业知名度,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同时利用企业现存资源扩大企业销售面,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此外,还应该管理好企业的物流体系,结合国内外先进物流经验,把销售―配送的流程作为基础从而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提升企业的生产速率和销售效率,降低产品在企业中的存储和配送流程中存在的成本。

(五)改善资金管理

渔机企业除了在生产、销售阶段的完善外,还应该提高企业对资金的管控力度。企业需要先建设完整的资本管控制度措施,特别是在回收款项和资本支出阶段的管控力度。管控企业债务数量,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得到满足。如此之外,渔机企业还需要企业按照变化的市场环境,协调企业产品生产销售的关系,预防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和数目产生巨大差异。渔机企业还应当全面了解市场现状,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寻找合适的时机并购竞争企业,渐渐减少企业在资产投资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

(六)重视技术革新

技术方面的革新是企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企业得以前进的基础和保证是科学技术。想要实现降本增效工作的长期开展,企业需要关注对自身科技的革新并激励职员改进工艺,另外还应当在高新技术科研和开发方面大量投入资金支持。企业技术革新工作分为两部分,首先,推行科技兴业、科技革新的管控观念,依据不同岗位职工的要求,分类对员工进行岗位教育培训,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流程,以完成降本增效的工作任务。另外,企业需要构建优化技术革新体制,在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中顺随市场的趋势,及时调控实施新的生产方式、技术和能源等,其中的关键环节是管控企业生产质量、节能、降本增效的流程,还应当构建企业的科技研发平台,实时革新企业生产工艺及流程。此外,企业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生产进行重点技术革新,构建科学合理的举措,在生产工艺进行科技研发。不仅要降低生产成本,还要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四、结语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繁琐的工作进程。渔业机械企业的增效降本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否则就会引起企业不必要的亏损。因此在增效降本的工作进程中,渔机企业需要借助雄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这样才能取得企业降本增效战役的胜利。另外,降本增效的工作是企业高层和员工的共同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既定目标。企业高层应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确定制度方向,起到表率作用,引领整个大船走向正确航道。企业员工是降本增效的实际执行者,他们需要加强个人职业技能和节俭意识,随时准备应对公司高层的新策略、新要求,为大船的航行提供足够的动力。降本增效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企业内部上下统一思想,设定正确方向。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长效稳定地达到效益增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俊顺,周烈.以“一提五降”为重点的企业降本增效管理[A].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1)增刊

[2] 陈令军.企业降本增效的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6)

第4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政工工作思想政治素质;认识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矿企业积极完善技术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创新工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增强思想政治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一、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现状分析

1.煤矿企业对政工工作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企业管理人员对政工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工工作难以得到具体实施和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作为关注重点,而疏忽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政工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去,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政工工作缺乏创新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政治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大多数煤矿企业难以及时跟上思想政治理论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导致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无法吸引广大员工的注意力。在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时,通常为领导直接向员工转述相关思想和国家政策,难以提高员工的兴趣,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政工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导致政工队伍建设跟不上时代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使得政治思想工作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指导,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当前,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经济变革不断深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国家对煤矿企业政策性的调整力度也不断增强,企业政工团体不完备会导致政工人员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国家最新政策和政治动态,进而造成员工无法全面掌握新型安全法规和法律知识,更无法将其落实到位,严重影响了政工工作的正常开展,阻碍和抑制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4.政工工作缺乏主动性

煤矿企业将大量精力投放到如何不断提高也得经济效益上,政工工作的开展常常缺乏主动性,通常在国家颁布相关政策或者加大对政策落实以及政治学习力度方面的检查力度时,煤矿企业才迫于压力临时进行思想政治学习。这种方式不但难以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根本无法发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

二、不断发展和完善煤矿企业政工建设的必要性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形势下,各行各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大,煤炭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增强和完善民主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为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反过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加强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力度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管理水平、发展方向、员工的精神面貌以及企业发展前景与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能够加快经济运行方式的良性发展,同时使企业的生产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高。

2.推动企业政工思想建设和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

为了保证煤矿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确保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和开展。而要想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从强化企业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方面着手,通过企业政工思想建设能够使企业安全意识管理得到更好地贯彻和执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系数,推动企业生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强。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煤矿政工思想建设不能脱离安全生产这个主题。及时关注和了解员工的需求,不断解决各种工作难题,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观念,使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得到提高。

3.加强煤矿企业政工思想的政治创新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煤矿企业也不断进行产能优化和结构调整,国家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利于推动煤矿企业政工思想建设的顺利发展。同时,新时期人们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内容都走向多样化、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煤矿企业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坚持贯彻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在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群众提高精神境界。在进行产能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推动生产理念的更新和发展,以发挥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不断推动煤矿企业政工思想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煤矿企业要想保证政工思想建设的顺利开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改进工作人员的政工管理水平和能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煤矿企业要想实现政工思想建设的顺利实施,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招贤纳士,大力吸收和引进具备专业素质的政工人才,不断丰富企业的人才储备资源。除此之外,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的专业技能不断获得更新,从而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保证煤矿企业政工思想建设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引进计算机管理技术,使计算机技术与政工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对广大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力度,不断推动政工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实现政工思想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

四、结语

重视和加强煤矿政工思想建设能够为企业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指导,实现企业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合理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获得进一步增强,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栓红.针对煤矿企业政工工作思想政治素质人士的分析和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2)

第5篇

[论文摘要] 产业组织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西部地区产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西部经济增长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西部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结构趋于小型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作用,调整企业规模结构,分类改造小型企业,促进分工与专业协作,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组织,促进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结构趋于小型化,大中型小企业专业协作水平低等,应进一步强化政府作用,调整企业规模结构,分类改造小型企业,促进分工与专业协作,以不断优化西部产业结构组织,促进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6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西部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对于加快西部工业发展,实现西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在明确产业组织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实证研究,以论证西部地区产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西部经济增长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优化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对策。

一、产业组织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解析

经济增长即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长,具体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产业组织结构即企业组织结构,指某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如垄断与竞争关系及其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对于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史上一些经济学家曾提出过一些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观点,如哈罗德等人否定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对经济结构具有决定作用,而罗斯托、帕西内蒂等人则认为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为现实的重要作用。笔者主要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阐述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利用和配置各种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业结构解决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产业布局解决资源在空间地理上的配置,而产业组织结构则解决产业内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把资源合理配置落实到各个企业,可见,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产业部门的适度集中可以保证产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水平,适应于技术进步与市场规模的客观要求,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形成较高的集中度,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促进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也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业利润率。适度集中的产业组织状况是产业层面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机制。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可以避免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意味着该产业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和移动性进入壁垒,可以防止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此外,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也是培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工业产业的集中度较低。集中度是影响产业组织结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衡量产业竞争性与垄断性的最常用指标,可用某一具体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产值、产量、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来表示。

就西部产业的一般集中度而言,笔者按西部最大100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进行了计算。数据显示,2004年西部地区工业集中度约为30.47%,高于同期东部17.17%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977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的一般集中度为35.0%,1973年西德为45.4%,1977年英国为41.0%,1981年韩国46.2%。就具体产业而言,西部地区各主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很低。笔者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计算的2004年西部23个主要行业的前4位集中度(cr4)显示,西部地区仅有烟草制品业(58.8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8.1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1.79%)、饮料制造业(40.47%)、橡胶制品业(37.74%)、通信设备计算机(38.50%)等6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cr4)超过35%,这些行业之所以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多属于政府严格控制的自然垄断行业。其他行业,除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30.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2.86%)属于低集中寡占型行业以外,市场集中度(cr4)均低于30%,有的甚至不足10%,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34%)、农副食品加工业(6.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6%)等属于原子型行业,占23个行业的65.22%,这些行业企业数量极多,不存在集中现象,竞争比较激烈。西部地区工业产业集中度偏低,不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干预,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得西部企业缺乏竞争力。

2. 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趋于小型化。企业的规模结构是影响产业组织结构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企业规模结构是指不同规模企业的构成和数量比例关系。企业规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规模经济利用和技术进步状况,对产业组织结构形态和经济运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及《2005年中国大型工业企业》显示,2004年,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排名的2 154家大型企业,属于西部12省的企业仅376家,占17.456%,而属于东部11省的企业有1 298家,占总量的60.26%。另外,西部地区进入全国工业500强的企业只有78家,占15.6%,进入工业1 000强的有148家,占14.8%。而东部地区相关数据为326家、占65.2%和642家、占64.2%。西部地区大型工业企业的数量较少,反映了西部地区的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小于东部地区,企业的规模也明显小于东部企业。从行业来看,进入全国工业500强或1 000强的西部企业多是石油开采、电力、石化、烟草、钢铁等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垄断性行业,而一些竞争性较强、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则很少有西部企业的身影。此外,2003年西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共有24 111家,其中大型企业353家,占总量的1.464%;中型企业3 092家,占12.824%;小型企业20 666家,占总量的85.712%。由此可见,在西部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所占份额较小,小型企业占据了较大份额,西部工业企业普遍趋于小型化,不利于西部地区进行现代化条件下更为精细的分工,也不利于充分利用更先进的工艺,使用更大型、高效和专用的设备,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经济的粗放增长,使得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效益的低下。

3. 西部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西部地区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地方和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割据,进而影响西部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致使西部地区大中小企业之间严重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使得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内工艺加工过程齐全,零部件外购率低,形成“大而全”;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价格高,资源浪费严重。此外,西部小企业大多是全能型企业,产品结构与大中型企业雷同,并与大企业争夺原料、能源、市场,造成产大于销,产品积压。总之,西部地区专业化水平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明显存在,限制了西部地区企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中国西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研究

1. 行业利润率较低,资源配置低效。资源配置效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反映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组织理论通常使用利润率指标反映资源配置效率,长期的高利润率或低利润率都意味着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产业利润率相差较大,说明工业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

笔者对西部地区2001~2003年各行业3年平均利润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除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等五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略高于全国水平外,西部地区各行业平均利润率普遍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地区之间不平衡且西部地区各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普遍低于其他地区。另外,从西部地区内部各行业3年平均利润率的比较来看,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年平均利润率最高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高达23.11%,而最低的是纺织业,利润率仅为-0.98%。纺织业、造制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等行业常年处于微利状态,其中,纺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加工业常年亏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工业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相对于全国来讲比较低,而且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西部地区工业资源未能在行业之间实现高效率配置。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集约性增长。

2. 单位能耗大,企业亏损严重。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增长的质量越好,反之则反是。笔者对2003年中国东西部地区11个工业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测算,西部地区各主要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低于东部地区,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6个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及东部的一半。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各行业的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经济增长质量较低,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差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西部工业企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东部地区。有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工业企业单位产出的天然气消耗是东部的16.15倍,煤炭、高炉煤气和汽油的单位产出消耗是东部地区4倍多,焦炭、焦炉煤气、煤油、电力的单位产出消耗是东部的3倍多。单位产出的能耗大,从根本上说明了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西部经济呈现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3. 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以至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技术进步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科研经费投入水平低是制约西部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的最主要因素。数据表明,2004年,在全国开展科技活动的32 92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71.6%、17.2%和11.2%,企业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西部各省区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总投入经费与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开发(r&d)经费都显著地低于东部各省,其中,全国科技活动总投入经费,东部11省占71.82%,西部11省区仅占13.47%;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研究与开发(r&d)经费全国为1 104.5亿元,其中,东部11省高达843.12亿元,占总量的76.33%,而西部11省区仅有104.06亿元,占总量的9.42%,西部各省的科研经费投入水平严重低于东部各省。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是制约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因素。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西部地区企业的科技开发多由政府主导,西部地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在人才、智力交流方面渠道不畅,科学技术研究同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严重脱节,同时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对落后,使得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加困难。

西部地区科技活动投入水平低制约了西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从根本上决定了目前西部企业技术进步落后的状况,而科技成果转换效率的低下则加剧了这种落后的局面,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实现集约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优化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总体上仍未摆脱不合理的局面。工业产业的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趋于小型化,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导致西部行业利润率较低,资源配置低效,单位能耗大,企业亏损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等,严重阻碍了西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限制了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西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速西部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 强化政府作用,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政府对各个行业的进入应规定相应的规模标准,适当提高一些产业的进入门槛,防止生产分散的继续蔓延。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之间的分割,使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流动,按照生产的内在经济联系重新组织资源,改善西部地区产业分散化和生产集中度低的状况。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加快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建立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组织结构。加强对企业兼并方案的研究、审查和监督,防止盲目兼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西部地区的证券市场,通过货币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势企业的迅速壮大,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2. 调整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可以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调整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首先是调整企业的存量资产。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企业破产、兼并机制来实现存量资产的重组,同时加快建立西部的产权转让市场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调整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另一种途径是调整企业的增量资产。它是企业规模内部性增长的一种方式,也是调整、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的重要形式。

3. 分类改造小企业,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大量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的小企业的存在制约了西部产业规模经济的提高,阻碍了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了西部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分类改造和改组小企业成为当务之急。对规模不经济、设备陈旧、竞争力弱的小企业,应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等办法,由优势企业对其进行改造和改组;对“全能型”的小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使其成为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经济联系;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可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优质产品为龙头组成企业集团;对产品没有销路、污染严重、资不抵债的小企业,要坚决依法破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2000-2005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5.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第6篇

效能监察作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职能的重要体现。如何加强国有企业效能监察,采取有效手保证国家、集体、职工的利益,是摆在企业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目前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就其目前国有企业开展效能监察而言,具体存在重视廉洁从业监督、忽视效能监督的现象,或有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的认识,这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在国有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

二是效能监察的机制尚不完善。目前,作为国有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程序性法规从某种意义上看,仅停留在其原则形式上,而具体依据本行业和本企业各自特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还有待进一步的加以完善,相比政府廉政监察工作而言,还存在制度不够健全、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

三是把握不了效能监察的方法和途径。有些基层单位把对暴露问题的追究和处理看成效能监察,也有的把纪检监察混同于效能监察,这都是片面和错误的,它忽视了效能监察“事前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的功效。

四是效能监察奖惩方面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有的只奖不惩,有的只惩不奖,同时,还有许多问题研究不够,比如工作标准评定的问题、数据客观准确性的问题、奖惩的标准及效果问题都没能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在平时的业绩考评上不够规范或存在忽视考核的现象,使效能监察奖惩缺乏必要的依据。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效能监察工作的作用理解不深,忽视了效能监察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效能监察工作不是单纯的防止违规违纪行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效能监察工作也是生产力。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从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凝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内在的生产力。

二、对强化企业效能监察的几点对策

效能监察是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履行和深化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要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新思路,拓展效能监察工作新渠道,为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就目前国有企业具体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来说,必须要求企业内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把效能监察工作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把效能建设和效能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和经营活动全过程,通过效能监察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是加强领导,为效能监察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国有企业党政主要领导既担负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重要责任,同时也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纪检监察部门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三是明确职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要注意分清职责,明确分工。纪检监察组要切实担负起效能监察项目的立项、督促、协调和把关职责,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不断拓展监察领域、丰富监察形式、严格监察结果,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问题,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

第7篇

关键词:“营改增”新准则;企业会计;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更加频繁,在国际上对外联系愈加密切,所以,我国企业面临着不可小觑的国际竞争。“营改增”新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企业会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新会计准则在不断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限制了企业实际操作利润,企业会计管理空间受到一定的压缩影响。

1.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意义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明显提高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

1.1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新会计准则的提出明显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透明有效的会计信息,提升企业的资产质量。

1.2提升服务业与交通业的发展

营业税改增值税有效降低企业负税现象的发生,防止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完善税收制度。在此基础上,新会计准则的出现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导第三产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提升增值税的空间,促使各个企业有效发展。

1.3提高企业业绩真实性

新会计准则规定,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才能对获得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而之前在利润表中没有这部分债务重组收益的反映。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为了一些利益,往往对会计利润进行调节,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核算过程进行严格规范,使得企业会计利润更加真实。

2.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2.1企业核算形式出现变化

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新会计准则后,企业成本的核算形式改为依据构成的进项税发票与销项税相抵,供应商要有开发票的资格,要明确抵扣的金额,使得各类支出以成本形式计算。在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企业的收入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之前依据整体工程造价实施改为税务主要是结合不包含增值税的工程造价实施。

2.2票务管理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购买者可以依据企业增值税相应的专用发票抵扣税额,这种不正确的行为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提升对专门发票的管理,依据法律制约乱开增值税的现象。企业要关注自身增值税发票环节,掌控好开发票的时间和印章的使用情况,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

2.3企业纳税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多样化的纳税人对增值税构成差异性影响,纳税人较小型纳税人相比,其负税较低,从而影响小形式下纳税人的会计方式和管理方案。同时,营业税直接融入实际缴纳增值税中导致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空间不断减少。

2.4会计工作人员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报表附注时,要充分考虑会计相关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会计报表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到这些变化,正确分析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

3.新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应用策略

3.1正确评价“营改增”新会计准则

营业税改增值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在实际发展中企业需要结合这一变革完善企业盈利评价机制,正确评价其对企业多样化工作产生的作用,以财务部门为基础构建全面系统,提升企业全面的工作水平。企业要与所在区域的税务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了解相关优惠政策,明确税务的意义。

3.2加强相关工作者的培训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情况下,要不断加强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者的知识技能能和操作技能,培养工作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税收的变革在企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税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税收观念,满足改革税收市场的需求。企业还要重视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工作。3.3适应新的税务环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环节要全面依据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认识到税务工作中的风险变化,切实制定有效的计划方案,控制风险的发生。企业要依据实际的收支状况有效整合缴纳的增值税额,划分好多样性区域的税率,学习掌握科学的税务管理方案,创造新型的税务管理形式。

3.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全面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能力,落实好岗位责任制,明确好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避免出现人力物力的浪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高质量地完成相关会计工作,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监督,进行相互制约,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展现。

3.5会计信息化建设

将会计工作信息化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准确度,深入完善会计工作流程。企业要加强工作人员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的培训,加强他们对于信息化软件的学习,提升会计信息化的处理水平。

企业要积极面对营业税改增值税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积极面对税收中的变革,坚持实际发展中的有效工作方案,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整合企业的多样化工作,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改善自身在发展中的问题,贯彻落实新的会计准则,保障经济活动有效进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者:耿向军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财政局

参考文献:

[1]周波,阳倩.浅议营改增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6(08):139-140.

第8篇

“通过近几年的磨练,企业心态普遍变得更加成熟理性,以平稳为特征,追求适度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寄希望触底后的报复性反弹和爆发性增长。在尊重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基础上,脚踏实地将更多精力放在苦练内功、强化管理上。企业家的抗风险意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变得更强。”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认为,“这种理性,实质上是在低速增长之下的‘稳定’。市场经济,总要遵循经济规律,有涨有跌,有高潮有低谷,既不能过度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在经济波动已经常态化的今天,稳中求进,努力实现稳增长成为企业长期坚持的经营方针。”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7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国产缝制机械产品产量至2007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行业“顶峰”。而在2002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上的一份文件中显示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成为世界缝制设备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当年中缝协信息中心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各类规模以上缝制设备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近1000家,年产各类缝制设备800万台,年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

如今10年的时间过去了,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十五”末期,我国缝制机械的年产量占世界缝机总产量的比重为71%,到“十一五”末期,这一比重提高到了80%。年产值占比也由“十五”末的45%提高到目前的59%,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聚集,推动了下游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对此,何理事长认为,2012年行业集中度在逐渐提高。她表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11年的226家增加到今年的280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数增长23%,大型企业数从2011年的4家增加到10家,大型企业所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11年8月份的17.3%增长为2012年8月的33.2%。各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都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但大型企业的增速明显远高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增速,行业优势企业发展状况良好,产业集中度加大。

可以说,2012年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经受了严峻挑战,面临产能过剩、需求萎缩、效益下降等问题。但何理事长感到欣喜的是,在行业整体形势并不乐观之下,企业在管理创新、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并没有放松。新杰克始终坚持工艺革新、成本控制、质量提升之路,对供应商的维护与支持,贯彻精益化生产,降低损耗;标准VETRON的全球亮相,剑指高端市场;同际华职业装建立深层次、宽领域合作关系,带来与一线工艺结合的最新讯息……

“企业通过管理、营销模式的创新,取得一定效果,但更要向管理要效益。”何理事长表示,随着“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优势的减退,行业发展将依赖于企业效率的提升。而企业效率提升的动力则来源于企业家们所领导的管理职业化转型,收获“管理红利”,通过管理水平提升而获得的企业效率提升,实现可持续的高速发展。

而对于诸多因素反映出来2013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何理事长表示,“从我国人口、土地和资源环境各种要素的变化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很低,伴随服装业“黄金十年”的结束,行业高速发展的奇迹也已经成为历史。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因此,2013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继续强调“稳增长”,保持行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对此,何烨理事长表示了殷切的希望,并同时对协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和行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丰富和创新信息服务、科技促进、市场服务这三个工作平台的内容,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服务方面。

今年9月适逢2013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简称CISMA)召开在即,何理事长表示,协会将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把CISMA办成一届提振信心、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的盛会,充分发挥其在展示行业创新成果,促进企业合作双赢,推动市场竞争进一步规范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奠定中国缝制机械工业强国的基础。

高端访谈

Q:对于刚刚过去的2012年,您认为中国缝机市场的发展态势如何?

何烨:总结2012年,通过数据分析,虽然内销出口双降,但下降幅度没有预期严重,剔除统计数字的偏差,形势也没有那么悲观,其中一些企业还实现了逆势增长;其次,企业赢利情况的确恶化,毛利低于机械行业平均水平,278家规模以上企业中近26%的企业亏损,堪忧;第三,10、11、12月份行业景气指数分别为84.7、81.83、82.59,相较于前三个季度总体在80以下有明显的回升。

Q:您认为,导致2012年缝机市场发展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烨:总体而言,2012年行业发展集中表现两个问题,首先是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带来的内外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竞争恶化。国内GDP从“十一五”平均10.2%降至目前的7.8%;服装行业1-9月出口增幅1.35%,连续13个月负增长;内销方面,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增6.8%,比去年同期下降16.5%。所以缝机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

其次,各项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使企业赢利能力恶化。一些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甚至占到总成本的20%左右,2012年劳动力成本上涨20%左右,推动整体成本上涨3-5%,如果企业没有新的模式,将很难赢利。因此,2012年形势是短期需求收缩和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叠加作用产生的,未来的竞争将更激烈。

Q:2012年3月,《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实施。5月,2012年缝制机械行业知识产权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您认为,在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起到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何烨:知识产权工作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已由规模扩张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一方面,原来靠自身成本发展的优势不复存在;另一方面,真正的高端技术我们还未掌握。加快知识产权建设,提高行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利于推动行业从主要靠拼成本、拼环境、拼资源,向靠拼科技、拼创新、拼人才转变,这对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将知识产权工作置于更高的位置,发挥其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这是关系下一步发展成败的关键。

Q:您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随着行业发展环境与阶段的改变,我们跟随模仿、消化吸收之路已走到尽头,行业转型升级的正确途径需从“总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那么知识产权工作在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何烨:转型升级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也对现有知识产权发展的环境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要让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去,就不应该再依赖低成本、低价的优势,企业需要从更高的起点去创造,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价值。这其中,“模仿跟随”的发展模式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为最重要一环。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行业、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大批的专有技术和大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国际话语权。因此,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装备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原动力所在。

我们要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究开发以及国际合作、并购、参股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切实改变装备制造业在科研、生产、服务等方面相互割裂的现状,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要培养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高端技术人才。

Q:您能否预测一下2013年中国缝机市场的发展趋势?

何烨:考虑到中国经济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并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7.5%;而服装行业在1月召开的年会上,判断明年出口仍可低速增长,内需支撑作用更强,服装固定资产投资从年初-11.8%回升到-2.9%,2013年主要会有以下一些趋势:

首先,2013年行业预期会在今年的基础上逐步止跌企稳,并实现5%左右的低速增长,出口逐步企稳。2013年开局两个月的形势显示较温和的回暖势头。其次,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竞争更多的从以单一价格竞争转向以品牌、品种、品质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力的比拼和较量。企业经营微利化成为常态;第三,大企业集中度提高和中小企业专业分工深化,定位不准和没有品牌和自己特色的企业将逐步边缘化乃至被市场淘汰;第四,高效、节能、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将成为产品发展的主线;第五,人才战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至高点。

Q:那么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将如何应对?

何烨:企业要做到“明是非”:做什么,不做什么,坚守底线;“守本分”:你擅长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坚守主业;“知趋势”:认真分析,洞察未来的市场和经济形势;“善创新”:过去成功的模式不能保证你今天还能成功,要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同时,在面对利润下降,成本压力等现实问题上,企业应该抛弃原有的一些经营思路,通过实现管理红利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只有通过明确战略方向收获管理红利,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管控方式收获管理红利,通过引入最佳管理实践收获管理红利,才能走上有效益、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Q: 2013年中国缝机协会的重点工作将体现在哪几方面?

何烨:2012年,协会按照“建设一个基础,打造六个平台”的总体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行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科技引导促进和人才培养、推动企业质量提升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协会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秘书处队伍建设也向着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的高效团队迈进。

2013年,协会将进一步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和行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丰富和创新信息服务、科技促进、市场服务这三个工作平台的内容,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服务方面,今年适逢CISMA 2013举办在即,协会将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把CISMA办成一届提振信心、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的盛会,充分发挥其在展示行业创新成果,促进企业合作双赢,推动市场竞争进一步规范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奠定中国缝制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基础。

Q:说到CISMA,我们知道在今年9月底会在上海举行,而且本次展会的主题已确定为“品质·效率·智能”,这个主题确定的初衷及要传达的理念是什么?

何烨:中国是缝制机械制造大国,正迈向由大变强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确定本届展会的主题为“品质·效率·智能”,就是要在全行业树立“要想行业强盛,产品质量是根本”的理念,引领企业在产品制造全过程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展会主题集中反映了当前行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赋予智能、提高效率是缝制机械产品支撑服装加工行业的目标,只有缝制设备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效地降低服装加工行业的用工成本,优化服装加工工序,从而提高服装行业的生产率。因此,可以说,品质、效率和智能化是缝制机械技术创新永恒的主题,正在成为企业间产品竞争的手段,是为下游用户创造价值的一种特性。

Q:那么本次展会将会从哪些方面来突现这个主题?

何烨: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 在展会期间,开展CISMA2013优秀新产品评选与奖励,鼓励和引领缝制机械企业在CISMA上展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质量一流的、满足服装加工需求的高效率、智能化的缝制设备,推动缝制机械行业走高质量、差异化、高效率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之路。

二、 在展会举办期间,举办题为“推进装备变革创新、提升服装加工效率”的论坛,开展服装工艺研究与设备效率提升、缝制单元与自动缝纫技术和服装加工物联网技术讲座,提升和促进缝制设备支撑服装加工企业的力度,探讨实现服装加工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三、 将“品质·效率·智能”的展会主题贯彻至招展、招商等各个环节,加强行业宣传力度,营造企业追求品质、提高效率、实现智能缝纫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更好地为服装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装备支持。

第9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意义;实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得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担任着更为艰巨的任务。由于国有企业里全部是知识分子,职工有着较高的文化层次,较强的参与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满足企业改革的实际需求,为社会良好的服务,这已经成为了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除了是适应不断改革发展的企业实际需求外,同时还是新时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推动党的建设,确保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加强新时期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再仅仅是实现国有企业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的需求,还是国有企业改革与目标实现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性举措。尤其在当前时期下,国有企业不断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应切实的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满足企业员工的物质利益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将解决员工的实际困境作为工作的核心,从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具有的前沿指挥部作用以及保证企业稳定改革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的发挥。可见,不断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实效性,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途径。

1.2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保证了企业“四有”人才队伍的建设

企业要想良好的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必须具备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要全面激发企业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将职工综合素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提升纳入到新时期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目标与任务中,以培养全员积极进取的精神,积极把握机遇,形成一个面向市场抓管理以及运用先进技术发展的良好意识,只有这样,国有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才会拥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与政治保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与国内乃至国际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并且竞争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才。所以,国有企业应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以及先进的方法来培养一批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高的人才队伍。

1.3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激发职工积极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始终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全面处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针对全员思想动态应定期做相应的分析,时刻注意着职工们所在意的热点、难点以及疑点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切实维护好企业所有员工的正当权益,全面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从而让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效性、快速性运行,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此外,国有企业还可借助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良好的平台,做好“凝聚力工程”,以此提高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将企业文化全面渗透到全员工作中。所以,国有企业应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团结一致的精神,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

2.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2.1转变思想,提高意识

倘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具备实效性,那么,就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身上寻找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即在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衡量时通常只看其具体组织学习了几次,听了几次报告,一共开展了多少活动,完全忽视了最后的效果。由于存在这种只注重形式忽略实效性的行为,致使部分国有企业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见其声势而未见其效果。开展这样的活动难以获得职工的认可。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方面的错误教训,积极构建实效性的观念。把实效性贯彻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全程中,全面有效的发展。

2.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对职工加以了解,尊重职工,关心职工,激励职工,唯有如此,才能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构建起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精细,对职工实际需求与思想观念的变化及时的了解与掌握,不仅要加强职业道德,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责任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以职工的正当利益为出发点,关心职工的冷暖,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办职工之所需。另外,企业还应充分体现出“情”与“活”。所谓体现“情”主要是对职工予以尊重、关心和理解,时刻散发着“人情味”,积极营造具有民主、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所谓体现“活”主要是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灵活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2.3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加强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一项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创新,而且,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才会真正的得到增强。观念创新是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起新的理念,也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将员工情绪当做第一信号,要将员工愿望当做第一需求,将员工意愿当做决定取舍的第一因素,将员工满意度、接受度、喜欢度当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比如,2003年在全国举办的“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教活动中,对所有的组工干部有了新的要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应拥有“公正廉洁,内外兼修”的良好形象,同时,还必须具备“服务”的观念,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良好的服务于企业,在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企业各层面的理解、支持。并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时刻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以为员工提供服务。同时,应制定新的思路、新的观念进一步扩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只要是企业与职工实际所需的,都必须全部归列到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的视野与内容中。内容创新是核心,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和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了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所以,要求我们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充分掌握思想状况,严抓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诸多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提升文化、科技以及管理这几方面的水平;方法创新是支撑,不仅要充分采用诸多的传统载体(如电化教育等),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办公;不仅要参照管理、心理以及人文学科的理论及方法,还应通过社会文化展览等思想文化阵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全面发挥,要切实让职工在寓教于乐中陶冶情操,心灵得到美的净化。并且,还应大力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事例,始终走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3.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在一定的企业环境中而开展的,而企业环境是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比如,若将思想政治工作比作是一场“表演”,那么,社会环境就好比是“表演”的舞台。企业环境的不同,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也就不同,产生的影响也各异。要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跟社会的形势发展变化,积极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及时掌握与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严抓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树立起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方式,从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环境两者间能够协调并进。

经济建设是国有企业的中心,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及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加快企业经济建设持续良好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可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也不可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倘若在经济建设外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将变成“门外汉”。所以,要求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应积极配合,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找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其才会有更大的空间,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是现代国有企业发展的需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及时了解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作用具有间接性、隐蔽性与需各方的团结协作;另一方面,避免有思想教育单向化、处理具体问题简单化的情况。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前提就是树立起正确的实效性意识,条件是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重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则是保证。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实效性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过程中必须努力增强实效性,树立新观念、新思想,加快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峰.对新时期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经济师, 2009(03).

[2]王桂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研究[J].才智,2011年11期.

[3]赵怀兴.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适应国企改革要求为视角[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4期.

[4]张希中,刘芙兰,杜建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1年10期.

[5]梁健.“以人为本”视野下的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刘志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石鹏.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第10篇

关键词:新媒体;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策略

随着科技创新和普及力度的增强,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且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渗透力。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为推动国企宣传工作的实施,必须要灵活地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将新媒体作为强化宣鞒尚У奈淦骼唇一步提高国企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创新完善国企宣传工作的新媒体平台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政策施行,石油企业应立足长远发展目标来优化生产。胜利油田在过去的发展中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从国内到国外的三大跨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企业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宣传工作经验。新时期背景下,运用新媒体开展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必须要推动国企宣传工作和新媒体的有机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重视创新完善国企宣传工作的新媒体平台,并将新媒体工作平台作为根本依托,提高国企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时效性,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国际宣传工作的现实需求。国企建立新媒体平台能够为宣传工作的开展营造和谐有序的宣传环境,具体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继续维护和优化国有企业的原有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网站,并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将国家以及国有企业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展现在宣传网站上,扩大宣传的影响范围。第二,国有企业可以有效借助新媒体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的新媒体工作平台,将最新的思想政治信息传递给广大员工,促进员工思想政治思想的革新和素质的提升。第三,依托新媒体建立在线互动平台,确保国有企业员工能够借助新媒体工作平台提出关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和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增强国企宣传人员的新媒体技术应用

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国有企业宣传工作队伍,并重视提高宣传工作队伍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有效借助新媒体技术来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企业的宣传工作,增强宣传的实效性,满足国有企业宣传需要,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并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新媒体技术应用素质和技术素养将直接关系到运用新媒体开展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成败。

因此,我们胜利油田在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时必须将加大对宣传工作人员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引导工作人员掌握系统完善的新媒体技术,提高宣传技能,形成健全完善的综合工作素质。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加大对宣传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组织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实践,如组织新媒体技术培训班、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考核等。另一方面,国企的宣传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自觉主动地接受和消化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和工作技巧,改革过去的宣传工作策略,灵活运用新媒体来开展宣传工作,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实现国企思政宣传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运用新媒体开展国有企业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要逐步实现国企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国企思政宣传工作的数据库,方便信息的存储和调取,从而为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持。新媒体技术是一种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技术形式,同时也是现代数字技术应用于媒体传播的一种创新成果。因此,运用新媒体构建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新模式就必须要将现代数字技术作为重要依托,建立宣传工作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在现代云端数字网络技术兴起和广泛应用推广的进程中,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技术来构建符合企业发展和宣传需求的云端数据处理中心,借助云端技术的存储、共享、上传等优势功能推动和加快国企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步伐。在实现宣传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后,一方面能够将国有企业的思政工作信息进行存档和备份,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数据查询节点来快速有效地调取所需信息,为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数据的支持和保障。

新媒体技术在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开展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扩大宣传范围和提高宣传效果,同时也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国企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工作中,我们胜利油田要增强对新媒体应用的重视程度,并将新媒体科学合理的应用到企业宣传工作当中,从而有效创新宣传策略,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卢海鹏.浅析新媒体时代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新闻研究,2013(22):108-109.

[2]李思远.新媒体时代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传播,2015(5):39-40.

第11篇

关键词:工业;质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F127;F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党的十提出要把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12年底浙江省启动了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业经济一直在上虞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制约着上虞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科学判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冷静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符合上虞实际的工业强区建设道路。

一、上虞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近年来,上虞工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全区工业在总量规模、产业体系、发展后劲、企业培育和集约发展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优势。

1.总体实力稳步提升。新世纪以来,上虞工业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2000年上虞工业总产值仅425.52亿元,自2009年突破千亿后实现较快增长,2015年达2058.99亿元,“十二五”前四年实现年均增长9.3%,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下文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28.37亿元,年均增长12.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五成左右,始终是推动上虞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达336.33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0.2%,高于同期GDP增幅1个百分点。

2.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上虞坚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做强现代制造业,确立“工业活市”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目标,围绕“4+5”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逐渐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体系。2015年上虞实现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02.04亿元,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3.6%,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1.33亿元,增长11.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3.7%,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4.7%,成为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3.发展后劲日益增强。近年来,上虞企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5年全区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287.2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0%左右,“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26.5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73%,比绍兴平均高0.57个百分点。创新活动成效显著,2015年专利授权量2800件,比2010年增长1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87件,位居绍兴五县市区首位,是2010年的3.33倍。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35.3%和56.2%。上虞虚拟大学园、省级企业研究院(中心)等创新平台顺利运行,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和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4.企业培育卓有成效。上虞积极实施“三名”企业培育工程,龙盛集团入围省第一批“三名”培育试点企业,闰土等4家企业入围绍兴市“三名”培育试点;实施创新成长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年培育计划,2015年新增“下升上”工业企业80家。2015年底全区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04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55家,分别比2010年增加42和19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尤其是通过跨国并购推进转型升级,区域经济证券化率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末全区共有上市公司15 家(其中新三板4家),直接融资117.4亿元,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821.8亿元,区域证券化率达250%以上,位列全省前列。

5.集约发展不断深化。上虞积极倡导“亩产论英雄”,以差别化的政策措施,实现资源要素更高效的市场化配置。2014年万元GDP能耗0.4吨标准煤,比绍兴平均低0.2吨标准煤,“十二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1%;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1.1%,比单位GDP能耗多下降7个百分点。2015年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31万元/人,比2010年提高9.76万/人。

二、新常态下上虞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上虞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渐趋改善和提高,在2014年度全省工业县(市、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六。但当前中国制造业进入历史转折期,上虞工业经济也面临重大挑战,许多转型较早,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但一些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基础条件差的企业则面临淘汰。这既有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上虞工业结构性和素质性的问题。

1.工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上虞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化工、机械、纺织等三大传统行业产值比重高达70%以上。新兴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成长阶段,以卧龙、金盾和世纪华通等企业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仍局限于电机、风机和配套零件传统领域,战略性不强,与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新能源和新兴信息产业则规模较小,2015年上虞在生产新能源企业仅晶盛和龙柏两家企业;凯信等4家新兴信息企业全年仅实现产值3.27亿元。块状经济中同质企业简单集聚现象明显,缺乏产业链统筹和创新创意,制造业产品则呈现出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产业链较短等突出问题。同时化工纺织等消耗大、污染重的产业,环境代价高。2014年工业强(县、市)综合评价中,上虞绿色发展得分仅46.1分,低于综合得分18.83分,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28位,成为总体评价的“短板”;规上工业单位用地工业增加值69.08万元/亩,规上工业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1.72万元/吨标准煤,与先进县市区相去甚远,也明显低于周边诸暨、新昌等兄弟县市,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分别排第61和42位,新常态下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若不能有效转型,企业将难以生存。

2.工业产出效益有待进一步挖掘。上虞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位居全省前列,但产出效益却明显落后。从标志性指标看,2014年上虞规上工业增加值率17.14%,低于全省平均2.2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虽实现逐年提升,2014年达20.35万元/人,但仍低于诸暨市近3万/人,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分别排第71位和32位。同时企业间分化明显,2015年,全区14家大型企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35.6%;利润却占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47.2%。而541家小微型企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36.9%,利润仅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24.1%。从投资产出效益看(如表1所示),上虞的工业投资效果系数(N年的工业增加值增量/N年、N-1年和N-2年三年工业投资的平均值)从2010年的0.35下降到2015年的0.07,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若不能有效转变,将严重制约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3.“两化”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上虞“两化融合”程度不断提升,并被列为省第一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试点区域中的5个“浙江省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示范区”之一。但横向比较看,上虞“两化”融合整体水平依然不高。2014年上虞“两化”融合指数和信息化指数分别为66.89和0.86,分别低于全省平均19.41和0.02,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分别排第30位和45位。从工业企业信息化程度看,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与大型企业有很大差距。17家大型企业EPR、MPS和数控装备等单项信息化应用率较高,卧龙、龙盛等龙头企业已实现信息化系统应用。而中小企业因存在认识不到位、资金不足和人才缺乏等问题,“两化融合”还处于单项应用逐步覆盖阶段。目前中小企业ERP和MES的应用率在50%左右,但对其他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尚缺乏认识,普及率较低。

三、提升上虞工业经济质量效益的几点思考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上虞工业发展进入转型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效益。这就要求全区上下瞄准新目标,树立新理念,形成新合力,积极克服“三期叠加”困难,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切实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开创工业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局面。

1.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重塑上虞工业结构升级新优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用十年时间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上虞应紧抓契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速提升优势产业。立足机电、化工等优势行业,鼓励和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促使优势产业向高精深方向发展。二是加快壮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优势,以重大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科技创新工程,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等行业。不断协调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竞相发展,促使工业经济内部结构调整优化。

2.以“互联网+”为平台,挖掘上虞工业智能制造新动力。积极顺应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趋势,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途径,抢占工业经济发展制高点。一是着力提高“两化”融合水平。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把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装备智能化、营销网络化作为途径,利用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领域的渗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智慧物流等新型制造模式。二是要搭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两化”融合推进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两化”融合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广卧龙、龙盛等成功示范,依托e游小镇,引入有代表性和特点的信息化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理念,促进工业全产业链智能协作。

3.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拓展上虞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条主线上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融合,鼓励企业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围绕工业提质升级,整合各类扶持政策,统盘考虑土地资源和土地指标的使用,优先保障高质量工业项目;构建激励机制,加大对有潜力的转型升级项目的金融、财政和税收扶持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加速产业间融合。大力发展生产业,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快工业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做优楼宇总部经济,发挥上虞建筑业的比较优势,推进建筑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以“精致上虞”为目标,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在沪杭甬都市圈中为上虞工业经济赢取更大发展空间,实现上虞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萍,袁佐军,严燕萍.上虞市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考[J].浙江统计,2009(2).

[2]李礼辉.激发经济增长动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J].中国人大,2015,(21).

第12篇

(一)工会组织地位受冲击

尽管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逐步增强了领导层关于“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仍以企业利益为导向,强调经济效益的增长,在实施重组改制时也往往忽视了工会组织发挥的作用,认为企业工会需投入额外的成本,占据了人、财、物等企业资源,不利于企业经济增长,因此将工会组织作为人员精简的首个目标。此外,还有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同一工会干部身兼数职,甚至不设工会组织或不作为的现象,工会工作效率明显较低。长此以往,企业工会组织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最终流于形式,组织职能难以发挥效用。

(二)维权工作难度加剧

工会组织既代表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协调雇佣双方关系的桥梁。但一般而言,国有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国有企业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加之企业并不重视工会组织的建设,一旦出现劳动纠纷,工会维权工作往往难以落实,职工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经济新常态下更加强调分配结构的优化调整,导致各级职员的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维权工作难度加剧。

(三)工会成员整体素质较低

国有企业工会建设意识薄弱导致工会干部人才流失严重,若无法及时补给优秀的专职人员,将不利于工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升。随着工会工作主体的日益庞杂化发展,职工队伍出现明显不同的等级,工会干部往往忽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且缺乏一定的时间锻炼和工作经验,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迈向国际化的进程。同时,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对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为严格的标准,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长期空缺及较低的干部队伍素质远无法满足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了工会工作实施的难度。

二、新常态下工会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巩固工会地位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联动效应,对促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充分意识到工会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摆正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划分其具体的权利和工作职责,认清正确的方向。其次,国有企业应加强全体职工与工会组织的互动,通过开展多样的组织活动提高全体职工参与工会工作的积极性和信任度,如知识竞赛、优秀员工评选、技术培训等,既能促进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巩固工会地位。

(二)提高工会维权职能

提高国有企业工会维权职能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经济和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的公司制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重视工会组织的建设,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使广大职工共同参与到工会工作中,同时有利于企业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企业管理体制应随时调整,提高工会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工会维权凭借工会组织一人之力往往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建立协商机制,既要承担关系协调中间人的角色,也要承担职工权益维护者的角色。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工会成员及其他职员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采用会议、讲座、视频教育等方式进行培训,逐渐提高各级人员的维权意识。一旦出现职工维权诉求,工会受理时应通过各种渠道对事件准确定性,按相关程序处理或协商解决,不断才能提高国有企业工会维权水平,真正发挥其维权职能。

(三)增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进行工会改革创新的关键是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国有企业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设置专门的工会岗位并配备专职人员,既可以在企业内部选拔并进行专业培训,又可以从外部引进优秀的工会人才,避免岗位工作人员的长期空缺,将各项工会工作落到实处。其次,企业应定期加强对工会干部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及理论素养,提高工会工作效率。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工会干部,可提供一定的奖励,激?l工作的热情;对表现较差、出现错误的工会干部,实行责任追究。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能够督促工会干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并提高实践能力,帮助国有企业工会人员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从整体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