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22:5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校本课程开发(Schoo1-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起源于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目的是把课程设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校。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地方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综合利用。而目前现有的英语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各个学校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需求,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课程目标的达成,抑制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需求和可接受性出发,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充分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现有英语课程文化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在课程文化资源的载体上,偏重于教科书,忽略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文化资源载体。学生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内容和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上,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缺少包括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在高考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是高考考查的范围,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语言运用能力,近年的高考中测试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题目分值较大,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得到英语教育者的广泛重视。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英语是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他们进行学习、工作和交往的重要工具。随着惠州市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市政府近年来推出加快惠州市发展的宏观策略,如打好文化教育和旅游两张牌。惠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地方文化资源较为丰厚,目前,惠州市还没有系统的地方风情英语方面的宣传资料。因此,这是一项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英语课程标准》:《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基本理念中第六点中提出: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要求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课题的界定与研究目标
1. 界定:课题《高中英语读写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旨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恰当地补充,如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新闻,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等等。促进教学,激发兴趣。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校教师对阅读教学策略(如阅读的背景激活策略)和模式、写作教学策略和模式掌握并不系统。学生对此也了解很少,影响阅读和写作。因此,迫切需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开发出适合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校本课程。
2. 研究目标: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指导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和策略,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调动不同层次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导学结合起来,将选拔、甄别式评价与教师指导性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结合起来,最终形成经验和资料。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步骤、方法
(一)实验对象
全校高中30个班,高一至高三年级各10个班。高中三个年级实验班承担时文赏析的任务。高一年级、高二年级主要承担“写心集”、“惠州家乡的故事”高二、三年级主要承担“高中英语阅读、写作技巧和策略”的研究任务。周期三年。
(二)研究步骤:分五个阶段
本课题实验划分五个阶段:
(l)准备与验证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开题报告,制定实验计划,课题组人员分工,搜集资料,进行验证性实验;(2)实验探索与推广阶段:(2014年3月-2015年2月):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调查研究,开展实验研究,提出改良方案,付诸实践以验证,扩大实验范围;(3)中期检查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 根据前期的实验情况作阶段性总结,撰写中期报告,交流阶段研究情况,反思研究现状,总结阶段成果、经验和存在问题,商讨下一步工作思路;(4)创新与升华阶段:(2015年5月-2016年2月):后期总结,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初步形成论文、作品集;(5)总结与验收阶段 :(2016年3月-2016年7月): 撰写结题报告 聘请专家评审结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资料收集法;(3)问卷调查法 (4)行动研究法
具体操作如下:考虑到高一到高三学生的年龄差异、能力水平的不同,因而选择高一年级、高二年级主要承担“写心集”、“惠州家乡的故事”高二、三年级主要承担“高中英语阅读、写作技巧和策略”的研究任务。
1. 每年新生进校的第一节课便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其中包括如何记忆和扩充单词、如何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训练等,阅读方法和策略指导贯穿于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2. 形成限时阅读教学模式,每周保证给予各年级学生适量的40分钟左右的限时阅读训练。高三每星期做限时阅读训练4-5份,基础年级每星期2-3份,有条件的班级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没有条件的作为课外作业。
3. 教师命题与学生自主作文相结合,高三年级确保每周一次书面表达练习,基础年级每两周一次。教师加大面批的覆盖面和频率,重点讲评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归纳常用句型,通过督查和面批作文,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相应的写作策略,从而保证方法指导到位和训练效果。
4. 定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民间采风,撰写英语“惠州家乡的故事”,优秀学生日记、周记、随笔、家乡的故事、Project作品可在“惠州家乡的故事”网站上交流,以激发学生英文写作的热情,增强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5. 精选时效性强、趣味性强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美文作阅读技巧的指导和文章点评,使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文体特点,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养成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的习惯。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培养人文精神和跨文化意识。
6. 创建以英语读写为特色的网络平台“惠州家乡的故事”,关于惠州名人名胜、风俗及地方风情的作品可在网上交流。让网站成为师生学习交流和向世界介绍家乡、推介地方文化的的互动平台。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
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2.创新校本课程开发与申报
近年来,我们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了校本课程建设。教师可以通过改编、新编和重组的方式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再开发,或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积极倡导、鼓励教师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这有利于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体现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突破教师个人经验的狭隘。学期末由教师根据本人特长申报开设课程类别和内容,并撰写课程方案。在课程方案中,要明确写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此外还要注明“课程优势和创新点”和“适合的学生类别”。目前,我校校本课程遵循学生自主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共设置六大类,包括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修养、体育与健康、数学与应用,包含近百门课程。
本着节约资源、高效管理、尊重学生自主选课的原则,我校引入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经过几轮磨合与完善,在申报环节,教师在规定期限内登陆系统,根据系统提供的选项,将课程的相关信息填入系统。然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核了。现代技术的运用,使校本课程的管理越来越高效、实用。
3.校本课程遴选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对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审查,通过学校初步审查课程方案,然后再在学生自主选课基础上,确定其中20-30门课程作为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菜单。
这个校本课程改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比如:在教室上课的课程,如果人数少于15人,该课程就被砍掉;如果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低,该门课程也被砍掉。同时,我校还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补充一些新的课程,如最近两年新开设的国际课程。
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
1.对学生选课进行全面指导
我校开发了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在强调网络化管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一方面,教务处在学期末(新生在入学教育时)向学生发放《北京五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公布本学期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简介(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材及其参考教材、考核办法、学习对象、授课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今后专业取向自主选择报名修习科目;另一方面,新学期开始,我校召开校本课程推介会。大会由三部分组成:观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记录宣传片、教师课程推介、教务处选课指导。15分钟的宣传片浓缩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我校创新人才校本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积极“推销”自己的课程,真诚地邀请学生加入自己选修课的行列,颇有“文化市场”的味道。同时,学校在选课系统中说明各门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主要特点、适用年级、教学时数及选课方法。推介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通过校园里的课程推介会,学生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选课后,以年级为单位汇总,由教务处审核、调整、编班,公布选修班名单、选修课教室地点。正式开课后的第一周为试听,试听之后,最后确定自己选修的校本课程。这种菜单式选课方式与课程推介会、试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选择到更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
2.校本课程有序实施的保障
集体备课。我校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学期第一周由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导处。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要求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实施模式。校本选修课面向全校全体高一、高二学生开设,选修课时间固定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时间为60分钟。有一小部分课程因为师资及场地的原因,上课时间会根据情况有所调整。目前,我校校本课程主要采取打破年级界线的走班制教学形式,即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高一、高二学生可以在一个班级上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发展和自我选择。
课程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校出台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由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常规上,由教务处严格遵守巡课制度并做记录,教研方面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程经验等。在整个学期中,通过选课系统,教师在课后会及时将考勤情况及上课情况进行上传反馈,教导处会根据老师的反馈信息实现对学生的管理。
3.校本课程资源管理
校本课程资源管理包括开发前的资源分析挖掘与实施中形成的各项课程研究成果的管理。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的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分别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根据学校当年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现金奖励,以表彰开课教师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最终成为正式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为了对校本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学校制定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的、原则以及内容和方法。评价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学校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菜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并形成特色稳定下来,其余的校本课程将淡出。
1.对教师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规划纲要、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对教师课堂评价主要是学生反馈表,评价维度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吸引力、授课方式与课堂氛围、课堂组织管理、教学水平、教学特色,同时,每门课结束后,要求教师写出课程教学反思,以便于本门课程的完善。
教导处综合整理上述信息,报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教师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在评优、职称评聘中,开设优秀校本课程作为评选的重要考核依据。相关成果、市区奖项可以申报北京五中校长奖励基金。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课程结业成绩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
〔中图分类号〕 G423.62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A)―0004―02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国家根据教育目标来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家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给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定的法定地位。校本课程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促进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校向内涵型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甘肃省各地学校的校本课程大多还处在实验和尝试阶段,其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为此,我们采访了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材中心研究部主任张炳意,以期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一些思路,并起到答疑解惑的目的。
记者:根据您的调研情况来看,甘肃各地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如何?
张炳意:新课程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校积极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培植学校的文化特色,探索性地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与学校的教育基础和课程观念,尤其是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发挥紧密相关,这也就造成了地区和学校间的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指导。
记者:调研时,在课程开发方面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学校或具体课程?能不能举例说明?
张炳意:前面提到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学校之间。我们即将举办的全省优质课程资源展示活动,会以展板和实物的方式予以展示。这里我主要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各地各校的一些做法。有些市、区教育局以行政推动的方式,积极组建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机构,出台相关的制度文件,积极引导校长和教师开展课程的理论研修,并探索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规范,对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了专业性研究和实践。有些农村地区的学校以中心校为核心,采取联片开发的方式,整合开发资源,克服了课程开发中的重复与力量不足等问题。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些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形成课程开发的研究共同体,进一步提升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水平,这样的学校很多。还有些学校采取选订的方式,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校本课程框架,把一些好的教材选订后进行二度开发后使用。
记者:在三级课程管理的框架下,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张炳意: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具有多样性并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既包括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还包括学校课程的开发活动。
记者:我省各地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张炳意:校本课程开发一般必须经过研制、论证、规划之后才能实施。开发学校课程、编写相应的教材或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是一件严肃的、科学性要求较高而且任务复杂的活动。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平衡,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和课程观念更新较快的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状况好一些,城市的学校比农村学校好一些;二是在观念层面有以偏概全的现象,一些学校误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要编教材,课程就是“教学”,课程就是“教材”;三是在实践层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需求分析、课程规划、实施及评价等机制,在课程形态上基本以文本教材为主;四是校本课程制度建设缺失,还没有建立必要的督导、评估和审核制度,开发缺乏经费保障;五是在开发中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机制,从校本课程涉及的领域看,以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类课程居多,而反映学校或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的、促进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相对较少。
记者: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和经费等原因,无力去开发课本课程,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
张炳意: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困难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畏难情绪、开发能力有限、没有时间等,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教师开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等。但从另外的角度看,有了经费就一定能够开发出好的校本课程吗?经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吗?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我们认为要“少而精”,要切实做好课程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开发一些确实需要的课程。课程开发以往都是课程专家们的事情,老师很少关注课程“背后的故事”,当老师也成为课程设计的主人的时候,必然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有一个逐步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为此,首先应该增强课程意识。事实上,当课程改革在解决好课程的问题以后,必然关注到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而提升课程执行力,参与课程开发就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最好平台。其次,要做好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建设,要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作量的考核、教师评价、奖励机制等方面予以保障,让教师能够放手去做。第三,要建立一些有助于增强教师开发能力的措施,如加强理论研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通过派教师外出学习,请专家讲学等引领带动。第四,应注重培养课程开发中的“关键人物”,集中力量培养一两名骨干人物,组建研究共同体,“关键人物”要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引和外联工作,以此来带动和提升整体的发展。
最后,我想那些规模小、客观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以采取联片开发的方式,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注重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或者采取选订教材后二度开发的方式,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记者:我们知道,甘肃各地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民俗文化,校本教材要体现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请问我们应怎样去挖掘一些当地文化?应当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张炳意:的确,我省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对此,我想要有个文化梳理的过程,要把能够增进学生对于真、善、美理解的主流文化呈现给学生,把能够增进学生理解家乡、建设家乡的,增进学生对社会、经济、文化认识和理解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载体,按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展示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课程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把体现学校特色的问题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之中。
记者:学校在编写教材时应注重什么问题?
张炳意:我重点就教材编写中的程序性内容做一些说明。教材编写首先要在学习领会有关校本课程的精神、掌握课程方案和课程纲要(或课程标准)内容的基础上,确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其次,要设计教材的特色、结构和体例,并通过多种方式征求专家和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这是教材编写的核心。第三,设计教材的呈现方式,并写出一两个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师试教等办法修改完善,确定教材编写的最终体例。第四,根据确定的体例分工进行编写,编写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搜集资料,与大家分享,展开讨论,反复修改,通过研讨、试教不断丰富完善,同时,要与排版、美术设计等老师做好沟通,明确编写意图。最后,由教材主编进行统稿、定稿工作,保证教材的体例统一,写作风格一致,消除知识性和科学性错误等。
记者:有些学校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对此您有何看法?
张炳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对该课程,国家只出台基本的指导纲要,规定相应的课时比例和4个内容指向,至于具体怎么实施,则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需要学校校本化的开发和实施。
在课程门类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属于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门类,但需要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技术来实施,这是它们的基本关系。在课程性质上,它的课程名称、内容指向以及课时要求等由国家确定,具有强制性,学校不能改变,但具体的课程内容、目标等由学校决定,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有关要求进行自主开发或选用,学校在开发时可以与校本课程通盘考虑,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记者: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校究竟应该怎样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校园实用美术”
实用美术也称“应用美术”,指具有社会实用意义、反映生活应用目的的美术,用于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经过设计和艺术加工并结合生产的美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不限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还包括各种以实用为目的的美术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直接服务于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校园的美术,利用美术技能为各学科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美术与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专门用于校园的美术与设计。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政策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三级课程的重要概念,将原来国家过于集中的课程决策权分配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并行组成的课程结构。同时,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特色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高校有开发校本课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权利和义务,这为开发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校为本”的特色
学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应“以校为本”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院管理层的支持和帮助,使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得以借助学院的管理手段,实现以学院为课程策源地和实施依托的美术课程的结构统整。使得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能够获取和利用优势资源条件,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源远流长,前身是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2008年初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秉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创新小学教师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是我院在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我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紧扣农村小学教育实际,于2010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构建了“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培养模式,规定了“一专二能三艺四技五证”的培养要求,其中“三艺”即具备识谱视唱、少儿舞蹈和教学简笔画三项艺术素养。教学简笔画就是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四、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生为本”的特色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了更好地适应我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省教育厅从2010年开始启动并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独家承担培养任务。培养模式严格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行分专业培养,为湖南省县以下农村小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且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带头人。2010年9月,已面向全省招收了1400余名初中毕业生,前两年综合培养,后四年分专业培养。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是处于综合培养阶段的校本课程。
初招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年龄偏小,女生较多,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来自偏远的农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等诸多原因,其教师职业综合技能几乎为零,但他们勤奋好学,可塑性强。如何在两年内训练好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是摆在小教部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人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改革,与教育部对师范院校提出的重教师技能培养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是造成当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实用美术技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本人以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培养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并付诸实践。
五、在实践中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教程
校本课程开发专家斯基尔贝克(skilbeck)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①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②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③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④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⑤校本课程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一)情境分析是开发校本课程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施情境的分析上,仅限于学校内部和周边的资源条件与课程实施环境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兼顾源自国家、地方的课程理念及相关的政策导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顺应时代潮流,兼顾“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二)拟定适合的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重要的环节。
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利用实用美术技能为小学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美术所特有的直观造型功能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有特殊的辅助工具作用,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校园实用美术可以丰富各科教学的表现力,优化教学效果;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教学,全面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美化校园的能力和辅助各科直观教学的能力,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自主编写相关教材或教案。
笔者曾于2008年主编了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小学实用美术》,设置平面手工、立体手工、校园报刊设计、校园平面设计、教学用具设计、校园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与展示设计等八个章节。教材由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定向师范生使用了三年,普遍反映实践操作性较强。从2011年起,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编写体系,还与时俱进增加了校园实用计算机美术与网络美术等内容,编写既能立足师范美术技能培养,又能顺应时展的本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校园实用美术》。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的编写目标是强化师范生的基本美术技能训练,包括字体设计、教学简笔画、黑板报、手抄报、墙报、校园海报等内容。第二部分的编写目标是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设计制作与儿童美术发展相适应的实用美术,包括纸艺创意手工、综合材料创意手工、重彩画、创意版画、沥粉装饰画、铜丝沙画等特殊技法装饰画。第三部分的编写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传统与现代化手段,美化校园与服务教学,包括校园与教室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校园会展设计、电脑美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电脑美术在校园活动中的运用、电脑美术与网络教育等内容。
(四)将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编写《校园实用美术》教材,并通过美术教师认真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能给人美的熏陶和爱的启迪,美的刺激能增进儿童的创造力,学校环境的布置本身即构成一种潜在课程。校园为教育的场所,它的环境布置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将致力于营造浓郁的书香味,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2.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各学科直观教学的需求。
直观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快乐地得到知识,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审美素养。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
3.美术技能求实用,教学方法求灵活。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强调美术技能在小学的应用功能,以实用为目的。本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师范生灵活运用不同工具材料的使用和设计制作方法,为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美化校园环境和优化课堂教学,掌握扎实的校园实用美术基本功。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它学科的学习。
(五)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修订与完善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
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代表。麦积山石窟开凿的时代相对较早、作品较多,保留了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品,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具有显著的价值。同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也成为艺术教育研究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麦积山石窟艺术引入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当前一线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一、麦积山石窟艺术与校本课程
1.校本课程内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当地特有的资源设计并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校本课程最早出现于欧美,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校本课程主要是将学校视为教育基地,根据目前实际教学要达到的教育目的,高效分析校内与校外的相关资源,将此作为基础,与学校实际状况有效结合开展具体课程教学。由此可知,通过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麦积山石窟艺术引入校本课程中的价值和可行性分析麦积山石窟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将其文创设计融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可行性。第一,麦积山石窟开窟时间相对较长,且开凿的规模较为庞大。麦积山石窟的产生能追溯至1600年前,其兴起于北魏文成帝时期,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开凿和扩建;在开凿的规模上,结合《玉堂闲话》的记载可知,其不仅有着较大的开凿规模,而且有着较高的开凿难度。通过长期的开凿,麦积山石窟留下了许多造像。第二,麦积山石窟造像的形式多样,泥塑闻名于世界。如果将敦煌莫高窟比作壁画馆,那么,麦积山石窟就是一个大型的雕塑馆。麦积山石窟中的雕塑主要是泥塑,系统化地呈现了我国泥塑艺术的整个发展与演变过程,现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著名的石窟群。第三,呈现出不同时期百姓的情感,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色。第四,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在《玉堂闲话麦积山》中,形象地说明了麦积山得名的缘由。因为麦积山的整体山体呈现为红色砂砾岩,且和山上的翠柏、苍松互相掩映,从而形成了独特且美丽的自然景观。基于麦积山石窟艺术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校本课程理念的深入,积极开发和挖掘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学校的大力支持。同时,麦积山作为家乡特有的文化资源宝库,将其融入校本课程,不仅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1]。
二、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的校本课程原则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的校本课程价值,有关人员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兴趣性原则。由于麦积山石窟艺术距离当前的时代比较久远,其文化背景相对丰富和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枯燥和晦涩。因此,在依据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开发校本课程之初,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等因素,积极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完成最终的课程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二是主体性原则。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传承者。因此,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的学情、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方式等,调整和讲解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校本课程的教育目的。三是融合性原则。在开发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时,必须将其作为课程资源,与课程教学视为完整的系统。同时,还应关注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最终从整个目标、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2]。
三、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的校本课程开发途径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研究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笔者以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为立足点,详细研究其具体的开发路径。1.设置校本课程目标设置校本课程目标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和关键。具体来说,在设定校本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确定,教师应在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借助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意见、期待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设定与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校本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内容,不断形成表现性、生成性的目标。对于生成性目标而言,其通常指在具体教学当中逐渐生成的课程教学目标,而表现性目标通常指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更关注对学生理性的解放。这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相适应的。具体来说,将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融入校本课程,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可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和能力:了解麦积山的历史,掌握麦积山的名人轶事,对麦积山具备的艺术成就做到举一反三。其次,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利用相关资源,培养学生勇于钻研、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在分析相关历史事件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相应的价值观;通过欣赏雕塑,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审美素养。2.选择课程资源精心选择课程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具体来说,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形成课程的资源、完成课程的资源。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只有选出富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对其进行转化,才能使其为课程服务。就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来说,其中涉及的资源较多,属于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这种情况下,精心选择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泰勒总结的四种学习经验“发展学生思考技巧、获取信息、发展社会态度、发展兴趣”的特征,教师应选取具有知识性、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资源纳入校本课程,并将其进行组织和优化,使其系统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具体来说,笔者结合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将其划分为总论(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沿革),异域、融合、思辨之美(北魏时期洞窟欣赏),含蓄、慈悲之美(西魏时期重点洞窟欣赏),清刚、劲健之美(北周时期重点洞窟欣赏),静穆、庄严之美(隋唐时期重点洞窟欣赏),世俗、人间之美(宋代重点洞窟欣赏)几个部分。结合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合不同朝代的石窟造像、壁画作品等,显著提升了校本课程的价值。3.设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因材施教、合作探究、师生与课程同步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校本课程方案。具体来说,在设计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系统教学、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等。讲座主要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促使学生对麦积山石窟文化形成整体的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可将麦积山石窟文化艺术的相关研究人员邀请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实地体验主要是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带领学生到麦积山进行实地考察、体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下,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还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外地朋友介绍麦积山石窟,使其更好地了解麦积山石窟艺术。以麦积山石窟艺术为主题设计一系列文创作品,内容包括石窟佛像动漫化造型、剪纸、文化用品以及服饰等,从弘扬和传承麦积山石窟文化角度出发,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文化。4.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也是开发麦积山石窟文化文创设计校本课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构建校本课程评价时,应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学生进行评价。坚持“发展性、个性化、多元化、连续性”的原则,分别从学生修习课时的要求、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书面考察成效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校本课程教育目标。其次,对教师进行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与其他的美术教师开展经验流,并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记录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其在课堂上的反应,并切实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调整与优化校本课程的相关教学方案。最后,对课程实施评价。麦积山石窟文化文创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教学目标、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要求,体现了美术核心素养的内容,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都有促进作用。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使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相关人员应结合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遵循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设置校本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等,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更好地落实和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顾念庭.基于麦积山石窟造像手法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8.
【关键词】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方法与手段也日臻成熟,但是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与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20世纪70年,世界范围内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始兴起,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伴随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2]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理念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偏低。 世界上对于课程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校本课程改革的研究成为热点和重点。目前对于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主要是建立学校特色,提升学科竞争优势,实现教育实务改革和教育创新实践的措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在于对学生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被动接受教育者,而现代教学论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强调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只有学校和本校教师最了解学校的现状、学生的需求、教师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地区课程的重要补充。在理解了最新的教育、课程理念,我们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势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
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我国教学研究中,课程研究的比重较小,更多的是对于教学的研究,加之我国的课程都是国家统一安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应该是学校的事情,更应该是国家的事情,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理念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心中扎根不深,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期望较差。
社会、家庭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力度小。国家统管的课程观念是社会和家庭认可的,目前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被社会和家庭所接受,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而不是学校的事情,校本课程开发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升学,学校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课程进行授课,不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新课程方案实行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给予了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一定的权利,学校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取的素材较多,既可以形成本校的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有的民俗体育、民族体育资源,而在实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可用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对策
1、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养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高度认识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彰显学校的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广大教师具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能力,调动教师积极进行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加大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的培养力度,形成社会力量、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在内的团队。
2、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入活力,应该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力量的范围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名人等,充分动员各界力量能够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的财力与智力支持。
3、挖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特定地域的历史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在国家三级管理体制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各种资源,能够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有当地的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各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形成了特有的民俗体育,而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构建别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成功的案例非常多,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列入学校体育内容,对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意义。学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也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能够成为学校的亮点,更能够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4、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劣目前没有很好的评价方法,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很好的方向,评价机制制定的质量能够为高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课程改革多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应该制定很好的评价机制,保障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
四、结束语
新的课程方案打破了国家统一管理的课程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的课程管理模式为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空间,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在国家日益重视国民体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国家实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灵活、充满活力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为学生体质的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释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 董翠香,周登嵩.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 钟启泉,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论文摘 要】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本土社会与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现有研究对校本课程中学生的课程权利的认识和分析不够,在学生参与课程权利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思考。鉴于此,文章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及总结,试图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现状分析
不少地方在编撰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类似只注重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的作用,却忽略学生在校本课程当中的作用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文试从学生的角度,首先对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被动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由学校和教师支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忽视。由于学生本身对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开展形式等了解甚少,使得学生在选择课程、教师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
(二)学生缺乏对课程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形式,可以作为评估校本课程需求的依据和参照 。”但由于现行校本课程资源十分匮乏和选课制度的不完善,学生既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选课,并且由于课程选择的范围极其有限,导致学生不但缺乏选择课程的权利,而且缺乏选择教师的自由。
(三)学生缺乏对课程评价与反思的权利
学生既是课程评价的参与者,同时又是评价课程的主体。鉴于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应该享有课程评价的权利。但在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漠不关心,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案的可行性、实施过程等方面缺乏自主性,由于大部分学校流于形式,学生的评价并未起到作用。
二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缺乏的原因分析
校本课程是学生课程权利得以实现的最佳平台。“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原因在于:其一,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其二,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可以促进学校生活民主化、自主化的进程。” 因此,赋予学生课程权利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学生课程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校本课程未被很好地开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生权利意识薄弱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权利得不到真正实现,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被确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过分重视书本知识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管理对象,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学生认为课程的开发是教师、学校的事,不可能也无能力享有或行使课程权利,从而导致社会不重视,学生自己也不主动主张或要求,导致其校本课程权利缺失。
(二)教师素质影响学生权利的落实
由于教师的课程观念和专业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这间接导致学生权利不到位。由于缺乏标准、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教师对校本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技术、课程评价等都感到迷茫,在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使学生实现课程权利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三)学校配套制度不健全
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师及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外搜集大量的材料,并且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但由于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另外,大部分学校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指标,学校领导实质性支持不够导致课程难以顺利实施,所以校本课程无法持续地开展下去。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应然权利
为了能更好地使得学生发展自我个性,并促使学校形成特色教学,每个学生都应该提高积极性,有计划地制订方案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笔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转变学生观念,确立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资料的收集与教材的编写,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征求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建议以及一些具体景点的艺术构思。另一方面,发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社会服务,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校园人文资源导游图,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
(二)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挥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技术等知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再次,改进教师培训制度,既要关注理论层面的培训,同时也要将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三)学校提供配套保障制度
学校要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决策,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比如,学校领导在校内明确教师课程权利的范围和运行机制,为师生创设校本研究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校本课程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0~156.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主动适应当今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 十报告对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二、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全面实施新课程
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拉开序幕,为了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一具体目标,积极稳妥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我校紧紧围绕校本教研,深化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全面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很好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三、主动开发、利用本地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由教育教学行政部门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国家课程,这导致了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校实际脱节,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思维活动空间。而校本课程能因校而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延长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凸现我校的最佳优势,彰显办学特色。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夯实理论基础。
2、学校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保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在课题研究上,做到定期研究和随时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和教师个人分散研究相结合。
3、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合适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了三个“整合”。
①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正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上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很浓郁的地域内容,更有学校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间改变了以往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实验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积极利用网络优势,积累素材,真正成为了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等。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③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校本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校本课程开发素材转化为具有直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利用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并取得了预期的评价效果。
一、开发校本教材《漏窗艺想》的意义
1.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漏窗艺想》的开发是在充分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后,以我校曾经成功开展过的、在学生中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即园林漏窗的研究)为蓝本展开的。课程的主旨内容“漏窗”,是苏州地区较有特色的一门园林“小景”艺术,在吴江也能随处可见。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漏窗文化”,以及由此涉及家乡吴江的一些名人轶事、风土人情等,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着眼于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促进教师成长
我校是吴江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特色学校,曾被评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吴江市艺术教育学科基地”。由于“漏窗”艺术也是吴江地区一门乡土艺术,所以本课程的开发也将为我校的艺术特色更添亮丽一笔。此外,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所以通过本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也势必会形成一个课程开发的教师团队,使一些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通过自我学习、集体培训之后迅速成长,成为我校课程开发的骨干力量。同时,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将积累多方面的经验与资料,为我校今后校本课程的系列开发打下基础。
二、回顾校本教材《漏窗艺想》的实践
1.前期准备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之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经多次探讨,最终确定了开发以“漏窗”为主题内容的校本课程《漏窗艺想》。另外,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对本课程的整体框架、每课体例、编写人员及课程建设规划等方面作了具体安排。还在校园网上搭建了“校本课程专题网页”,开辟了“课程最新动态”与“课程学习资料”等栏目。
2.全面推开课程建设
首先,拟定制度,激励开发。学校在成立了“课程审议小组”以及编委会的基础上,还拟定了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配套的《评价方案》和《管理细则》等多项制度,并与编委会的教师签订《开发责任书》,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课程的开发及实施。
其次,因材设人,纲要为先。本课程共五个单元,即了解漏窗、欣赏漏窗、吟咏漏窗、设计漏窗、制作漏窗,共10课时。编委会根据每个单元所呈现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学科的教师编写这一部分。比如历史教师侧重编写“了解漏窗”部分、语文教师侧重编写“吟咏漏窗”部分等。另外,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委会还挤出周末时间,多次组织编写人员集体学习。大家研讨了课程专家崔允、吴刚平等教授撰写的论文30多篇,掌握了开发课程的主要环节,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好每一个单元的《课程纲要》。通过学习,老师们普遍感到自己有了工作“抓手”,对课程的成功开发信心更足了。
再次,开发竣工,更需完善。编委们还一同走进吴江建筑设计院、图书馆、退思园等地,深入调研收集有关“漏窗”的资料。2008年9月,历经8个月,带有原创性质的、师生共同参与开发的校本教材《漏窗艺想》(第一版)诞生了。当然,本书在编辑方面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值得商榷的地方可能也有很多,所以,我校将在本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听取各方的意见与建议,为课程的后续完善、乃至于“二次开发”,积累充足的经验。
3.宣传实施校本课程
首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立足班级,利用班会、家长会、教师会,向学生、家长和教师介绍校本教材《漏窗艺想》教学内容、实施要求。同时,利用“校本课程”专题网页以及校刊《笠泽》配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另外,《吴江日报》还分三期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做了专题报道。校本课程不断走近家长、走进师生之间。
其次,组建备课小组并确定备课组长,开展备课工作。备课原则上以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进行,分工合作,探讨沟通。各任课教师的教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既符合共同要求,又具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接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同时,依照《管理细则》的规定,对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科学管理:即备好本课程教案;布置适当的拓展练习;要求有学生练习或其他形式的反馈材料(纸质或电子档)。并且不定期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巡课”督导。
再次,通过多种形式实施教学。比如开设讲座、观看视频,还带学生去计成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课程实施与学校艺术特色相结合。比如从学生制作出微型石膏漏窗模型群中把一些好的作品收集起来,在学校艺术节中进行“微型石膏漏窗模型”的专题展示。此外,把一些好作品(纸质、石膏)放入学校校史展览室或拍下照片、装点教室及学校环境。
最后,依据《评价方案》,积极施行积极性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对《漏窗艺想》上的“探究学习”等练习的完成情况来评定。另外,还通过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如参与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或通过对学生所参加的实践活动的考核,或通过对学生作品(物件的制作、撰写小论文)的考核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
三、实施校本教材《漏窗艺想》的成果
学校艺术组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授课任务后,将就实施深度作进一步拓展。比如艺术教师俞红珍与组内同事集思广益、创作了学生集体舞《漏窗艺想》,并在2009年吴江市中小幼文艺汇演以及苏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
在课程进入实施阶段,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涌现出了像纸质漏窗、石膏漏窗、漏窗电子小报、漏窗研究小论文、漏窗小诗、学生集体舞《漏窗艺想》等多元作品。其中,不乏精美的佳品。学校适时开展了各类“优秀作品展评”活动,布置了橱窗,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
部分班级的师生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漏窗”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他们结合校本课程教材《漏窗艺想》里的相关内容,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踏访了吴江退思园、静思园、计成纪念馆等地,通过拍摄漏窗、临摹漏窗、丈量漏窗等方式,展开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更加增添了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程的实施还促进了各类教科研活动。艺术组胡银凤老师开设校本课程“漏窗艺想”公开课,探讨如何实施本课程,校教科室还结合学校的省级课题“录像分析法在课堂观察中的运用研究”开展了相关的课堂观察活动,并对“如何上好校本课程”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课题作了深入研究。
四、实施校本教材《漏窗艺想》的反思
一些教师对校本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还认识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觉得这样的课程开不开都无所谓。其实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每个中小学生必须有选择地学习一定课时的校本课程,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这意味着校本课程获得了与国家课程同等的待遇。此外,课程专家崔允也指出“学生必须修习校本课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剥夺学生学习该类课程的权利”,因此,在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还要加深教师在认识范畴的“软开发”。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城镇中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07
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要求下提出的,它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目前多数小城镇中学办学特色不明确,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停留在原始初级形态的低水平上,或处在漫无目的的盲动状态中。主要原因有:1.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解释者和实施者,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却要求他们成为课程的编制者和评价者,显然许多教师缺乏理论、技能和经验的支撑,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感到无从下手,困难很大。2.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负担势必会加重。目前多数学校没有建立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的奖励机制,也影响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3.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机制上还很不科学、很不全面,造成校本课程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均存在一定的难度。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赋予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作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本校确立了“常规落实求实求精、特色创造求高求新”的目标,明确了教师达标加专长、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努力方向,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充分展示了龙南二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根据自身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无论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还是实施与评价,都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最高原则与终极目的。目前,本校校本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类、科技类、体艺类三大类。具体课程有文化类:“西方神话传说”经典影片赏析、牵手生活――悦赏语文之美、数学提高与拓展班、英语舞台剧、走好青春每一步;科技类:计算机理论与程序设计、物理小制作竞赛与展示、玩转魔方;体艺类:手工制作、爱上编织、中国象棋国画、合唱、书法、快乐太极、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区等诸方联动,需要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诸多管理要素并举。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主要采取了成立管理机构、规范开发流程、建立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成立管理机构
为了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建设有效课程,学校指定由教务处牵头组织校本课程建设,一是结合学校发展新要求,制订和完善《龙南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是认真做好校本课程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三是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二、规范开发流程
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主要分为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教学、课程评估、课程发展五个阶段。
1. 课程设计阶段:每学期开学初,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总要求确定拟开发的课程科目。向学校递交200字左右的课程开发申报表。主要包括开发背景与目标、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教务处审核教师课程开发申报表,合格者列入开发科目,向教师下达课程开发任务书,要求教师编写课程实施方案等部分。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通过后,该课程进入“准入”状态,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
2. 课程选择阶段
将合格课程进行教学公开,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由学生自主进行选课。学生选课通过各班汇总上报,学校根据选课结果确定本学期开课科目。学校规定,学生可选一门课程,凡选课满15人即可开课。
3. 课程教学阶段
根据校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教务处组织人员对校本课程开设、上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4. 课程评估阶段
每学期末对每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质量评估,由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自行提交课程小结,教务处结合平时检查、课程小结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5. 课程发展阶段
将课程评估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改进、完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开发新课程。对少数课程质量不好、学生评价不高的课程则予以淘汰。
三、建立保障机制
1. 师资保障。原则上要求教师人人能够开设一门以上校本课程;2. 时间保障,每周保证一节校本课程和一节阳光体育课;3. 场所保障。整合学校教育场所,设立多个自主学习室,开辟一批学生社团活动室。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以及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课程的ff-~与利用本身就具有探究的性质,文章从创设适宜探究的课程开发制度、创生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三方面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探究性实现的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本身就具有探究的性质,校本课程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以及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探究本性及其意义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求的意思。即通过调查、探讨等方法获取事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方案的活动。所以,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就是探究,无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还是个体的成长史,都是在探究和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后,发达国家开始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道路,由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开发课程。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所领导的“人文课程计划”及随后编制的“种族关系”的课程方案,其实质就是倡导一种教师成为探究者的校本课程开发,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探究性的历史的必然性。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有的学者认为,早在古希腊时期和我国东周时期,苏格拉底和孔子就以学校为场所,透过教育现场中的师生互动设计课程。
其次,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来看,它不是以理论上的建树为主要任务,而是以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为目的,它的特点是应用性与情景性。不是为了寻求与国家课程的一致性,而是充分考虑一个学校独特的课程环境。校本课程三种以实践为宗旨的特性决定了探究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它要求课程开发者从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所处的环境的实际出发,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必要的事实材料,研究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
第三,探究是一种过程,有一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无论那一个领域的探究都要经历以下的活动过程或阶段: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作出结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正好体现了这些过程。这种探究性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塞勒等人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般遵循以下过程:感知问题,即学校人员要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即发现问题后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确立目标,即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寻找解决途径,即寻求可能的解决对策——找到解决对策——采用或改变现成的课程或新编(开发新课程)——开始使用,即经过试用后推行新课程——评价——继续采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研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选择和整合,对重组后的课程进行反思与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主动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资料,运用合理的方法、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经验,这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对于教学的探究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做过生动的阐述,例如,孔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思、习、行的过程,“思”和“行”就具有探究的性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实质上也是强调学习的探究性,美国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做中学”就是要求教师应创设或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
综上所述,可见探究性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本性,她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探究,也包含了学生学习探究。今天我们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探究本性,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活动自身本性的反映。
二、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探究性实现的机制
在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创设条件和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层次性、有效性。
1.创设适宜探究的课程开发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氛围给予支持。现实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在许多学校,大多表现为教师个人行为,层次水平较低,或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这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目标上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关,因此我们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没有时间精力、也不愿意去开发新的课程。为了让教师们有效开发利用校本课程,首先就要从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人手。
第一,学校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相关人员组建民主化、制度化的团队和管理机制,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的事业,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理解、支持与交流,只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学校应打破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为主的教研活动,实行跨年级、跨学科的教研活动,组织观摩、评议、经验交流、案例研究等活动,开展优质课评比、提供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风采的舞台,并形成制度化。
第二,鼓励教师求索与创新。一方面,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纳入到教学研究中,积极广泛地开展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将研究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边研究边反思,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逐步转变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另一方面,对教师选用、改编、新编的又能形成序列的校本课程教材、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以及教学反思给予适当奖励,并作为教师科研成果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
第三,课程开发是一种专业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正是这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校要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如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校本培训,支持他们外出学习,培养课程开发并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另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教师平常的工作繁忙,授课负担重,因此,学校应对参与教师的工作进行调整,保证教师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提供物质条件等。
2.创生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课程的概念窄化为课程表上的教学科目,认为课程就是教材,甚至认为课程就是书面的“教科书”。因此课程的实施就成了讲授书本的内容,课堂教学就成了“填 鸭式”的灌输;另外,课程评价的标准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熟练程度。如果我们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考察,那么就会促进教师积极探究新的课程类型,引导学生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由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需要一定的课程载体的。对于那些注重学科知识体系,逻辑严谨的课程,学生采用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可能更合适,对于一些活动类、实践类的课程,就应采取以自主探究和发现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新型的课程形态的开发能够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开发着眼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程,如校本德育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或主题实践活动课等,这些课程的核心领域就是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它有四个最主要的特征:一是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二是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来发掘课程资源,构建校本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四是自主性。即活动的自主性。从主题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到开展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的,遇到困难需自己去克服,在克服各式各样的困难中去探索去创造,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培养。活动的成果往往也是创造的结果,是学生开动脑筋、创新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利用是实现课程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最好途径,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发利用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探究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开发而拓展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专业形象,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3.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有人曾对学生的“主动探究”问题进行了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越来越差,这与我们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分科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究氛围。实践证明:要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首先就要有安全的心理环境。新课程非常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与老师在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给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能力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探究需要对所面临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精确、审慎的观察,从而探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三,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能力就是把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案、范围、注意事项等具体化,完成一个调查任务的过程。通过适当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与整理资料,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获得能力的发展。第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综合实践能力是在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获得信息,解答问题中的问题,综合能力无一例外地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教师在坚持组织实践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亲历的探究过程作为主线,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第一位。第五,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对陌生知识、未知领域的自主学习,从不懂到懂是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当这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要不怕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吃苦、独立的精神,克服胆怯,增强自信心。在实践中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不断发现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为解决这些问题去观察、对比、综合分析、判断,创造性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参考文献:
一、学生的发展
1. 改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
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一类人、客体、事件的行为选择的一种习得的内部状态,包括了情感体验(Affection, A)、行为倾向(Behavior, B)和认知水平(Cognition, C)等三种构造成分。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态度的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对比如下表1。
由表1可知,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在行为认知(75.97)、情感体验(63.68%)、行为倾向(64.85)均有较大的增长,说明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在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表现出协调一致,都是积极的。原因是,校本课程开发后,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非智力,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程度发生改变。行为倾向分值增长最小,这是由于学习压力大、经济来源少、场地资源缺乏等因素,制约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与空间。
2. 发展了学生的体能
体育与健康校本开发后,学生体能增强,体质得到改善,肥胖人数减少了;而体育课及其他体育活动中,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合作,并以极大的热情融入到活动之中,学生及家长对其的期待和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其结果见表2。
从表2中显示,实验组在实验后学生的平均身高高于对照组0.6cm、体重重了0.3kg、肺活量多 136ml,身高和肺活量的 p 值均大于 0.05,坐位体前屈多0.6cm,但没有显著性,只有1000米进步且呈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有向好方向发展趋势,运动素质高于对照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余体育和社会体育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运动参与率;二是学生积极参与了羽毛球、乒乓球中等强度负荷的长时间的运动锻炼,使心脏肺脏及循环系统在身体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能够有效地供给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到参与运动的肌肉,提高了学生的有氧能力。
3.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与方式
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体育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从教师为中心向课堂为中心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发展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这不仅奠定了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还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转变。
4. 培养了学生的个性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开发的过程。在基础课程中,重视体育特长生和骨干的培养,学校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发挥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在扩展课程中,倡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羽毛球和乒乓球俱乐部的实践,以及学生体育文化学习(阅读资料、观看视频、网上搜索、欣赏比赛)、竞赛交流(课余体育竞赛、社区与家庭体育参与)等,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二、教师的发展
1. 发展了教师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
随着校本课程进程的深入,认识的不断提升,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发展的需要,还有待不断开发、调整。为了落实校本教材,在学校和林建强科长的领导下,参照兄弟学校广州市培英中学的《点击健康》等资料,段滔老师和覃宇老师自主进行校本化处理,分别完成了校本教材《乒乓球教学》和《羽毛球教学》;并根据实践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和我们对研究实践的认识,由林建强老师执笔写成了成果论文《试探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在海珠区体育论文评比中获奖。此外,就校本研究的教学内容分别组织课题研究课展示成果,一是由覃宇老师主讲《羽毛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说课课例,参加了海珠区“明珠杯”评比;由苏水生老师执教的《在乒乓球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思维》公开课参加了海珠区录像课评比,均获得较好评价。教师们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逐步增强了课程的生成意识、资源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