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卫生论文

劳动卫生论文

时间:2022-12-09 09:46:43

劳动卫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环卫工人 工作疲劳 现状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1]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而环卫工人无疑是弱势群体的典型形象。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数量和人口都在大幅度提升。但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都不能改善我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绝大多数路段只能依靠人工清扫,这就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与难度。除了工作强度和难度大之外,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工作待遇差、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也直接影响并加强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疲劳感。研究环卫工人的工作疲劳度对改善和保护他们的身理和心理健康,减少和防止道路事故的发生,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选择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的200多名环卫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查阅、访谈以及实地观察的方法对疲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查阅文献后了解不同学界对疲劳等的不同界定,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个别访谈的方法,了解到近几年因为天气炎热,在合江县的环卫工人因为休息不好而导致疲劳过度,在工作时心跳加速而住院的事件有多起。在定性分析的方法下进行整理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改善环卫工人作业疲劳相应的建议措施。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疲劳

1.疲劳的概念

疲劳是指人们在连续工作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现象。生理学家多将疲劳定义为“不能维持一定的力量输出”,但它不涉及精神或脑力的疲劳。《辞海》中对疲劳的定义是“持久或过度劳累后造成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减退”。而医学上的疲劳被解释为“器官或机体过度运转导致的人体功能衰退和周身不适的感觉”。[2]本文对疲劳的理解是指环卫工人在长时间连续工作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清扫工作速度缓慢或休息频率高的现象。

2.疲劳的分类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疲劳的体会,正因为如此,疲劳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淡薄,加上工作忙碌而无暇顾及休息,任精力、体力、耐力透支,劳累累计,最终使免疫力下降,加速衰老过程,甚至造成过劳死。按照不同的标准,疲劳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病程和表现形式可分为:①急性疲劳:由于用了力气或做了某种常规运动,突然出现疲劳;②慢性疲劳:精力缓慢地下降并持续了数周或数月;③精神疲劳:它表现为集中精力困难、记忆力减退和工作效率下降。按病因可分为:①生理性疲劳:全身性活动产生中间代谢产生乳酸堆积;②病理性疲劳: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的疲劳都属于病理性疲劳;③心因性疲劳:又称精神疲劳,精神性、心理性、生活方式不科学为主要原因。[3]

3.疲劳的表现

人的疲劳主要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即神经系统的疲劳,心血管系统的疲劳以及骨骼肌肉的疲劳。[4]神经系统的疲劳对于体力透支的人非常敏感。表现为疲惫乏力、思维不敏、反应迟钝、不易兴奋等现象,与心态不佳相似但经常被忽视。疲劳的表现范围相当广泛,如现代医学上经常出现的神经衰弱综合症,亚健康状态及疲劳综合症等。

(二)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最开始是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的心理学研究。该实验结果表明,工作者的工作行为受到情感、心理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社会人”理论。认为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而影响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与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以及心理因素。本文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而环卫工人工作满意度是指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达到预期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即社会认可度。

(三)工作强度

工作强度即劳动强度。马克思认为“增进劳动的强度,意思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增加劳动的支出”,他还将劳动强度定义为劳动的内含量或劳动的密度。一般来说,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觉越紧张、越疲劳、越痛苦,其劳动强度就越大。然而,主观感觉毕竟只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反映,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由于人的主观感觉受众多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准确性。

二、产生疲劳的原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精神紧张,造成疲劳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对于环卫工人来说,产生疲劳的原因有如下方面:

⑴生活压力:在对环卫工人进行深度访谈后,了解到由于环卫工人的年龄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导致绝大部分开销都用在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身上。但是工资的明显不足,加上工作强度的巨大,长期以往环卫工人自身的身体状况都得不到保障,大部分人都处于非健康状态。在身体亚健康的状态下还要工作那么长时间,想不疲劳都难。

⑵环境压力:环境压力是导致工作者疲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形的污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沿着公路街道的空气更是污染严重,主要包括噪声,机动车排出的有毒气体和大气中的灰尘颗粒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工作的环卫工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会产生巨大压力,降低免疫力,加剧工作的疲劳感。所以当工作人员的环境承受度增强时,他们的疲劳度也越高;而当他们的坏境承受度减弱时,他们也就不愿意在这种环境下干活,所以接触到这种工作环境的时间会自主的减少,所以他们的疲劳度会降低。由此分析可知,环境承受度与疲劳度成正相关。

⑶社会压力:环卫工人日夜辛苦劳作,但部分市民蔑视环卫工人的工作,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认为那是最底层最低级的人才会干的工作,平时不曾把环卫工人放在眼里,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伤害了环卫工人的心灵。还有的市民根本不尊重环卫工人的人格和尊严,骚扰、歧视、侮辱、谩骂环卫工人,从而会导致心理问题,出现心理困惑或不适感,久而久之便形成心理性疲劳。

⑷工作压力:环卫工人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的是城市的整洁与舒适,但如果这种认真的态度换来的是较低的工作满意度时,工作者将对其工作及其工作条件与状况带有一种消极情绪的感受与看法,工作热情的水平会很低,且对工作会抱有很多不满和抱怨,此时的工作将是一种非自主的行为,其工作动机水平会很低。因此工作满意度低的环卫工人疲劳度较高;工作满意度高的环卫工人疲劳度较低。

三、减轻疲劳的建议

环卫工人的疲劳与其本身、使用的工具及所处的环境有关,降低环卫工人的疲劳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降低环卫工人作业疲劳的主要对策建议如下:

(1)提高工作动机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个体行为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5]工作动机的水平高低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疲劳,尤其对于单调而枯燥的人工清扫街道这一工作而言。应该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以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的动机水平,以此达到从心理上减轻环卫工人的疲劳感及保证其安全的目的。例如通过教育和舆论宣传, 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卫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环卫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到环卫工人为城市环境所做的贡献, 并能从心灵深处对环卫工人表示尊重和感恩。

(2)增加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直接源于个体对其工作的评价,其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心理的挑战。[6]热情的态度对于工作很重要,积极和消极的情感作用特性与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不过,他们是否是因果关系还不清楚。当然,如果高工资比低工资可以产生出更多的内心满足感和实际奖赏,高工资可以产生高度满意感。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当一个人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要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提高社会对于环卫工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工作的认可度有助于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让环卫工人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整个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这种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对自己工作工种的忍耐力和自豪感。

(3)缩短工作时间

一般环卫工人都要在4点到5点起床去工作,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左右。这时环卫工人差不多已经工作了6-7个小时了。而短暂的休息过后,保洁工作又要开始了。然后一直工作到8-9点不等。因此,一般的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这样的工作条件非常艰巨。所以,实行换班制可以缩短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大大改善他们的疲劳状况,也会提高工作效率。在换班制度之外,也应该增加环卫工人的休息日。虽然不能感受白领的生活,但基本的假期还是应该有的。这也会加大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努力程度,对环卫工人和社会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4)改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因此有必要给他们改善一下工作环境。而环卫工人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且危险性较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加大对城市环卫设备的投入,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以降低劳动强度。例如,给环卫工人配备便捷型的电动垃圾车,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车上装的遮阳棚,还能够让他们躲避夏日的炙烤,冬雨的敲打。另外,由于环卫工人一天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却没有地方供他们休息,导致身理上的疲劳,因此在街道两旁为环卫工人建立休息室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在休息室配备饮水机使环卫工人在口渴的时候喝到水,从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他们的疲劳。

(5)改善工资待遇

目前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大、经济收入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应当逐步改善环卫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增加环卫工人的工资收入,也是在无形中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以及认可。在这样的物质激励下,环卫工人在工作时的动力也会更大。他们只会更加勤奋的工作,当然,不管是工作效率,还是工作激情,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这也是人们喜而乐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21

[2]魏文青.解除疲劳的妙招——饮食起居抗疲劳[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

[3]鲍德国.疲劳的概念和分类.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J].2005年7月第3卷第3期

[4]方金铭.人工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作业疲劳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企业 职业病 预防 监控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63-01

1 我国职业病现状

(1)严重职业病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国职业病的发生频率非常高,而且是正处于矛盾恶化期,其中尘肺以及急性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卫生事件的指数居高不下。

(2)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我国农民工的人数是非常多的,根据统计显示已经高达两亿五千人次,其中大多数农民工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中小企业工作。这些劳动者的普遍特征是工资偏低,劳动时间长、职业病以及工伤事故。同时农民工与企业指甲的劳动关系不固定,周期性的流动性大,所以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就会导致健康影响较难统计与预防。

2 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目前多数用人单位在落实职业疾病防治相关规定的力度不够,企业单位一味的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程度。

第二,我国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职业疾病防治工作的落实,同时存在引进建设项目把关不严的现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严重职业病危害。

第三,建筑企业中针对职业病的监管与防治并没有实施有效管理政策与机制,甚至一些企业并没有专门设置职业病防治项目。

第四,职业病防治监管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需要完善与加强。就目前我国职业病的发病几率来看,就能够总结出社会与企业中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而且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工作重点没有放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所以面对现下大量的职业疾病爆发却不能找到有效的控制与预防方式。

第五,总体来说,职业病防治工作迟迟得不到落实与体现,是一位内职业病防治工作还没有引起社会与企业的重视。

3 预防是企业杜绝职业病的根本

在我国的职业疾病卫生法规定当中,构成卫生管理机构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职业卫生领导协调机构,主要的核心构成是各地区的政府首要人员;职业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主要的核心构成是各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主要的核心构成是疾病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之所以会受到社会大众以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卫生、财政、药品监督、公安、环保、商检、外贸、教育等,并能够与其发生直接的影响关系,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不能够单纯依靠各地方省市的卫生行政部门来管理的,是需要投入建设力量来进行统一管理的。

所以针对卫生机构的各个职能需要明确的划分,确定各自的职责以及工作方向之后,在法定的界限内要针对职业卫生服务部门、建筑企业、监督单位以及劳动者提供财政方面的保证,这样才能实现职业卫生有效管理。

3.1 建立并完善疾病预防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中主要强调的预防为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目前的一些疾病来看,是可以预防但不可以救治的,另外一些疾病是可以预防但是很难救治的。另一方面是一旦职业卫生事件发生,而后采取处理的话,那么在经济上的投入是非常大,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运行极致也是有害无益的。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中必须要建立并完善疾病预防制度,以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要落实到职业卫生部门,但建立的同时要保证其自身受到法律的保证。

3.2 建立职业疾病医疗救治制度

于职业卫生部门来说如果配备完善的救治制度,那么针对各种类型的职业卫生事件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第一,分别从院前以及临床两个角度来建立现代化的医疗救治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第二,针对群体性的突发性疾病医疗救治体系也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第三,建筑施工企业部门要建立预备队伍以及应急队伍以防遇到突发性的医疗救治事件。

3.3 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效机制依托在法治之上

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有效提高职业卫生法的质量,我国依法治国的观念自实施以来收到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所以职业卫生法制建设方面问题的落实程度还是非常完善的。但是有待提高的是要强化职业卫生法律意识,行政部门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来落实问题,定期组织卫生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的讲座以及专家培训,在建筑施工企业部门要落实以下几项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执法人员准入制度、执法责任制制度等,同时要在建筑施工企业部门实行卫生执法案件的“承办人”制度。

4 加强运行监控管理是企业杜绝职业病的重点

4.1 定期监测

建筑施工在日产工作中要按照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T15236-94),《职业病目录》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的要求,制定周期性职业病与职业危害监测工作,其中要对劳动者作业场所详细调查,并根据每一次的监测结果建立档案,从而制定符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检测计划,最重要的是聘请具有国家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定期监测,专业人员能够在监测过程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2 日常管理

职业危害会潜伏在劳动者作业环境中,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其严加管理并且定期监测,与此同时能够弥补管理漏洞、落实整改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以及搞好职业卫生。企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各项管理制度,检查劳动者接触的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应急物资的配置以及劳动防护用品,保证用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严格控制职业疾病的爆发频率。

4.3 健康体检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动者之前要按照我国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来要求劳动者上岗前的健康检查,同时劳动者离岗之后也要进行健康检查,作业环境中若劳动者涉及到内容中有潜在的职业危害,要定期要求劳动者做健康检查,以此才能保证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员工健康体检率达到百分之百。

参考文献

[1] 张其云.秭归县职业病防治形势及其对策[C]//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2011.

第3篇

1、春天,当我们在绵绵春意中的时候,环卫工人已经在大街小巷中工作了几个小时了,他们每天凌晨4点左右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的就是让人们在起床时能够看到一个干净的城市,能够呼吸道清新的空气。虽然环卫工人每天不辞劳苦,但是在大街小巷中,还是经常能看到许多人乱丢垃圾,丝毫不了解环卫工人的劳苦,辜负了他们的好意。

2、在夏天,当气象台悬挂着酷热警报或者是暴雨警报时,环卫工人依然带着斗笠、披着雨衣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工作。无论是在多毒辣的太阳底下,还是在狂风暴雨中,他们从不“缺席”。事实也正如此:一天,天气很热,大街上几乎一个人都没有,但我看见环卫工人仍然在工作岗位上,尽避“挥汗如雨”,但也仍然在工作着。

3、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创建美好未来的使者,我们赞美你“清洁工”!我们赞美你!无论是严寒酷暑,你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城市的美离不开你们,城市的健康离不开你们,你是城市的美化家中的一员!

4、秋天,当人们庆祝秋收的喜悦时,围坐在客厅里、院子中团圆赏月时,环卫工人依然拿着扫把,扫被秋风吹落的落叶和人们喜庆狂欢后留下的垃圾。他们为了工作,在别人庆祝佳节时,不能一家团圆。

5、当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漫步在干净的道路旁,你会感叹这座城市很美,却忘记是谁让这座城市如此美丽。是环卫工人,用一把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文明;是环卫工人,用一个簸箕端出了城市的整洁;是环卫工人,每天清晨奏响了劳动乐章的第一个音符。

6、试想,如果木有这些环卫工人,我们的城市将变成神马样?当城市的一角不整洁、干净时,市民就会说这些环卫工人到底在干神马啊?这只能说明我们对这些环卫工人关心得太少。近来,有市民建言,为了纪念李长明,可否让这些环卫工人真正休息几天,但这不太有可能,由于我们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他们。

7、我做为1个步入街道办工作的新同志的因由,我对环卫工人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动,我见到,不论白天黑夜依然风雪交加,环卫工人都用她们勤劳的双手,给我们造创着整洁优美的环境。凌晨,当人们还陶醉在睡梦中的时刻,环卫工人业已伴着月色开展繁忙起来,上班人群走在街道的时刻,路面上以是干干净净。如果不是环卫工人每天默默地劳动和付出,您能设想我们的全球会是神马模样吗?我们的农场会是神马模样吗?恐怕早已被废品所覆盖了吧。

8、冬天,当人们下班后、放学后,回家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电视时,街上除了北风声外,就是环卫工人扫地的声音了。他们永远都是下班最晚、上班最早的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在毒辣的太阳下,还是在暴风雨中。环卫工人一直都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只是希望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由于他们的辛苦,换来了我们城市的美丽和我们生活的舒适。

9、是他们,用一把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文明;是他们,用一个簸箕端出了城市的整洁;是他们,每天清晨奏响了劳动乐章的第一个音符。

10、如果说,每个城市的生活,就像一首宏伟的交响曲,那么,环卫工人就是那乐谱上的音符。尽避音符是那样的微小、那样的普通,可他们却在自己特定的位置上发出了悦耳的音响。如果说,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个群星灿烂的世界,那么,环卫工人就是那闪烁的星星。尽避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是他们却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发出一束束光和热,去无私地照耀别人。

11、原本在我们眼里他们可美了:白白净净的脸上镶嵌着黑珠宝一样的眼睛,一头乌黑浓亮的头发,轻柔地贴在象牙般细嫩的脖子上,我这样一说您们一定觉得是1个“白领“吧,原本他们即是工作在环卫战线上的清洁工。

12、当日刚蒙蒙亮时,勤劳的环卫工人手持笤帚、撮子,来到空无1人的街上,卖力地扫起街道来。她们把街道的每1个地方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从不放过一处角落,从不落下一丝灰尘。在红叶似火的金秋全球,环卫工人领着收获的喜悦,领着灿烂的笑容,满怀信心地挥动着笤帚,把原本龌龊不堪的大街收拾的井井有条。

13、而我们,又在神马时刻深大感谢过他们?环卫工人待遇差,工作累,已成共识,很少有休息日,有神马小病,都是强自忍着接连上班。这些可敬的环卫工人为我们付出得太多,可他们得到的实在太少。()这群可敬可亲的环卫工人,都是些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当笔者访问他们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摇摇头,示意手上的活又有许多,前面又有长长的街道必要打扫。

14、披星戴月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环卫工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增添了舒适和愉悦,恪守了“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信念,在平淡的工作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起一份令人尊敬的责任。

15、当环卫工人凌晨在大街上辛勤劳作时,相信大多数市民还在梦乡;当寂静的大街上还未有1个人影的时刻,他们早已拿着扫帚奔波在大街小巷,桔红色的工作服在路灯的辉映下,闪烁着点点的光芒。他们木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16、没有你们,城市将会垃圾遍地、臭味熏天;没有你们,市民们将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没有你们,城市面貌将黯然失色!靶谢你们——我们的城市美容师!这个城市向你们致敬!

17、在我们这一日益文明和谐的社会里,我痛心地发现了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环卫工人正在路边默默的清扫着最后的废品,不知是哪个调皮鬼,把吃完的果皮随手扔到街面上,但环卫工人木有半句怨言,我多么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不再发生,大伙共同维护好我们美好的家园!

18、当我们走在干净、宽敞的街上时,当你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时,你是否想过这舒适、优美环境的创造者呢?这一切的创造,就是勤劳伟大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

19、他们是我们最该尊敬的人。关心环卫工人,即是关心我们近前最乖巧的人。

第4篇

孙树菡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她还是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自1982年起,孙树菡就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主要教授职业安全卫生、工效学、职业伤害与工伤保障等课程。

在30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孙树菡出版了10多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多部获奖。1987,她与人合编的《劳动生理与劳动保护》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材奖;1995年, 孙树菡所著的《劳动安全卫生》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著作奖。这两本均被原劳动部确定为全国劳动经济专业必修课本,并由她本人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

孙树菡还参与了职业安全卫生领域多部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在参与立法讨论过程中,当劳动者的权益没有被充分重视和没有得到最大限度保护时,她曾多次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在做社会调研时,孙树菡亲眼目睹了许多职业病患者的悲惨境遇,她在同情的同时更加勉励自己,要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尽可能地多说一句话、多出一份力。

唯有尊重才能更好地保护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人们脑子中普遍的思想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小车不倒只管推”。孙树菡在1978年上大学之前,曾在农村劳动、工厂工作过。给她很深的一个体会是,当时只要产量,根本不会考虑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虽然当时也提安全生产,她还当过安全员,但实际上的要求仅仅是“别出事,对上面好交代”,完全不是从保护劳动者的理念出发的。

整个社会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不重视,使孙树菡觉得自己应该为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做出一些努力。在孙树菡读硕士研究生时,她就对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原院长赵履宽说:“我要读您的研究生。我虽然对劳动经济感兴趣,但更多的是在劳动保护这一方面。希望您能支持我,让我再拓宽一下知识面。”因此,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孙树菡就开始系统地学习公共卫生专业的劳动卫生以及安全技术和心理学等课程。

1987年,孙树菡开始为撰写硕士论调研。她准备从劳动经济的角度,研究企业“留不住、招不进”这种状况的根源。在和一个工厂的工人聊天时,这个工人告诉她说:“干活的时候,老感觉脑后有一双眼睛,后背凉飕飕的。”原来这个工厂的车间主任,连工人上趟厕所都监控。她就去工厂的职业病防治所查看相关资料,发现女工集中的地方,很多人得了癔症。孙树菡找到车间主任,说:“短短几年时间,你们这里就有30多人得了癔症,你不觉得和你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吗?”那个车间主任说:“怎么是我把工人弄疯的?这些人要想‘出活’,就得拿鞭子抽。”孙树菡生气地对这位转业军人出身的车间主任说:“你这个人呀,怎么不讲感情,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呢?”那个车间主任不耐烦地说:“你这些都是纸上谈兵!”面对这样的态度,孙树菡顿时觉得,如果对劳动者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何谈去保护呀!她更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劳动者说话。孙树菡在研究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工伤职工,看过了更多伤残职工的悲惨境况。研究越深入,她越感觉难罢手,更加觉得必须去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做些事情。作为一名学者,笔杆子成为她呼吁社会重视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最佳武器”。她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企业工伤遍体鳞伤 社会保障亟待跟上》《安全科普 迫在眉睫》等文章。

2004年,孙树菡在参加一个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座谈会时,遇到了一个罹患矽肺Ⅲ期的农民工。这名农民工沮丧地说:“我有两只手,我可以养活我的老婆和孩子,可现在为什么我要请政府来帮助我呢?我本来是不需要你们帮助的。可现在呢,出来干活干成了这个样子。我现在已经是矽肺Ⅲ期了,就是一个等死的人了。”孙树菡当时就流泪了。回来后好多天,每当想起这件事,孙树菡就觉得,不为他们做些什么,自己就无法心安。2004年,孙树菡发表了《必须强化矿工安全保障体系》,呼吁加大对矿工安全的保障力度。2006年,孙树菡还与人主编了《劳动者职业伤害法律保障》。

孙树菡经常参加一些国内、国际会议,她利用一切机会呼吁大家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在一个由全国中小企业参加的会议上,坐在孙树菡左边的是一个三级市的市长,右边是一个三级市安监局的局长。在听完主席台上领导发言后,孙树菡左边的那个市长说:“为什么要追责?今后简直不敢再搞生产了!”孙树菡就对他说:“安全生产的追责是把‘双刃剑’。现在这把剑悬在了您的脑袋上,您得把您的‘子民’的生命看得更重一些。当然也有可能像您说的那样,不敢搞生产了,比如江西九江和福建泉州全面退出了烟花爆竹行业。但是,你们就不能多进行一些安全投入,让生产环境更安全一些,让劳动者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孙树菡在说到“子民”这两个字时,加重了语气,她希望提醒这位父母官,应给予劳动者更多的尊重和保护。坐在孙树菡右边的那个安监局长,在听完她的一番话后,直向她竖大拇指。

职业安全与卫生不应“分家”

孙树菡到农村下过乡,在工厂又当过几年工人。这些劳动经历,给她最深的体会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哪些是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哪些又是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是无法具体分开的。她当时切切实实地感到,应该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将两者合在一起进行立法。

我国的立法大多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制订的,这与职能部门的分工有很大关系。由于政府机构的职责分工多次调整,负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部门一再变化,致使至今没有出台一部综合性的《职业安全卫生法》。20世纪80年代,《职业安全卫生法》的立法计划提上了日程。1994年,讨论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被改成了《劳动安全卫生法》。1999年,这部尚在立法讨论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又被改成了《安全生产法》。孙树菡记得很清楚,当时在讨论制订这部新法的时候,只要草案中有“职业卫生”的内容,就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孙树菡当时很着急,她说:“我们就不要在这里作无谓的争论了,当务之急是出台一部新法,尽快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不要忘了外边还在死人呢!”2002年6月,《安全生产法》终于颁布实施了。

孙树菡不无遗憾地说,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我国要是有一部综合性的法就好了。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法律归属、名称、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涉及内容以及实施法律的基本机制等方面,这些法律与《职业安全卫生法》都有很大不同。由于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机制所限,在立法方面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新的突破。孙树菡还是殷切地期望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同行,能站在一个保护劳动者的更高的角度来全面思考和行动。

保护生命要与时俱进 超前思维

2010年,国际劳工组织修订了“国际职业病名单”,将职业病种类增加到100种。孙树菡在看过这份名单后,觉得其中的“2.4 精神行为障碍”部分是一个很具有前瞻性的新规定。这一项规定分为2个部分:2.4.1 创伤后应急障碍和2.4.2 上述条目中没有提到的,但是有科学依据或是适当方法能确定与工人接触而导致行为障碍有关的,也应被认定职业病。

孙树菡期盼着我们国家的职业病目录也能够更具前瞻性一些,并将覆盖范围扩展得更广一些,以使更多的劳动者得到保护。孙树菡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邮递员在小区送信的时候,在楼道里被一只狗咬了,吓得精神不正常了。她很同情这位邮递员,但很可惜我们国家的职业病目录里面没有“创伤后应急障碍”这一条。孙树菡在看过2010年新修订的“国际职业病名单”后感到,如果我们国家的职业病目录也能如此规定,那个邮递员不就能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了吗?

由于生产方式和从业结构的变化,一些新型的职业病,如白领综合征、特别是“过劳死”等新型的职业病,还没有引起重视。虽然“过劳死”确实是由工作所致,但在我国还不能算“职业病”。而在国外有的国家,已将“过劳死”界定为职业病。孙树菡在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时,经常会受到这方面的“诘问”。有一次,孙树菡在泰国参加一个工伤保险方面的国际会议。一个外国同行问她:“你参加了很多国际会议,了解很多国家已将‘过劳死’认定为职业病。可‘过劳死’为什么在你们国家没有被认定为职业病呢?”孙树菡当时回应道:“将一种病纳入职业病目录,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需要大样本的数据支持和医学技术等等多种因素,不可能一下子将范围扩大。再说了,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怎么去辨别“过劳死”呀?”不过,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她好好想了一想,是啊,要是职业病目录里能够涵盖“过劳死”及类似的“工作相关疾病”,岂不是有更多的劳动者能够受益吗?

第5篇

【关键词】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策

一、前言

所谓人力资本,即人力资源或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储存于劳动者体内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主要以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形式存在。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个人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重庆市发展农业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根据重庆市201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的总人口为3 275.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 326.9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1.04%;再者重庆市地处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农业耕地少,因此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对于重庆市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发现,我国农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因此,如何有效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

二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200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收入为3 239.95元,其中来自第一产业农业的收入为2 940.58元,所占比例为90.76%,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为38.31元,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为261.05元。2009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收入为3 298.28元,其中来自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分别为2 948.72元、57.11元、93.45元,来自农业的收入所占比例为89.41%。目前,农村居民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农业,大量劳动力依附于农作物种植,停滞在农村。而现实是农村根本无法消化众多的劳动力,加上农村劳动力后天培养不足,缺乏技术,大量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和利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这也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问题

(一)重庆市农村知识资本投资现状

农村知识资本主要是指通过农村基础教育所凝结形成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前,重庆市农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校舍、课桌、师资总量、师资总体学历等方面。二是农村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低。根据重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2 884.62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249.30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381.14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951.4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974.7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3.90万人,文盲率为4.30%。三是农村文教支出费用偏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二)重庆市农村健康资本投资现状

健康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投资、营养与食品投资、衣着投资等。大量的文献研究证明,健康人力资本在个人收入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国恩发现,健康的经济收益对农村人口来说要高于城市人口;张车伟认为,几乎所有的营养和健康方面都影响到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投资营养和健康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的健康问题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医疗保健投资费用低。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投资主体有两个:政府和农民。从微观层面看,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少,从表2、表3可知。从宏观层面看,政府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和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少,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截至2009年末,重庆市卫生机构共2 4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 404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7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2.7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72万人,其中乡镇卫生技术人员2.37万人。相对于重庆市的2 326.92农业人口来,目前乡镇上相关医疗基础设施还相当匮乏,政府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明显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

二是农民的营养不足、食品消费单一。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2009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数据(表4),农民的主要食品是粮食和蔬菜,对于牛肉、家禽、鲜蛋这些高质量高营养的食品,农村家庭的消费量极少。

(三)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培训投资现状

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农业为主,就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农村就业人口增长缓慢,大量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从表5、表6中数据可知。三是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不足。重庆市从2004年起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即“阳光工程”,并将“阳光工程”定位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之一。虽然到目前,该工程已经成功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①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②培训学校之间培训质量差异大。③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由于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的投资不足,如:用于培训劳动力的财政资金不足,缺乏对培训机构质量、培训师资质量的考评和认定,缺乏过程监督,缺乏对培训人员的后续服务等,绝大大部分农民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

三、结论与对策

经上述分析,制约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投资能力有限,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再者,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因此,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关键在政府。

(一)制定适应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政策,加强其执行力度

在国家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及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重庆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实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其中不乏针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及农民工培训政策。但是由于有些政策不符合农村实际发展需要,加上执行力度不够,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根本达不到制定该政策的预期效果。另外,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斜使得政府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及技术培训的财政支出严重缺位,形成了现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及城乡教育卫生事业上的巨大差距。因此,首先,无论是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保健方面,还是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政府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农村发展、符合农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根据政策实施取得的效果不断的调整、完善政策。其次,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保证政策施行。主要包括政府在财政和人才方面的投入。财政投入是基本保障,人才方面的投入主要保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被扭曲、误解,达到预期效果。

(二)加强教育投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转变职业培训方式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政府投资与农户投资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首先,加强基础教育投资,主要包括农村校舍、课桌、实验室和师资方面的投入。 其次,加强职业教育投入。一方面,职业教育目标必须多元化:既要面向城市,也要面向农村;培训内容既要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技术,也要包含二三产业的工业技术、服务技巧等。另一方面,转变职业培训方式,实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相结合,通用技能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定向与不定向同步。另外,可引入第三方(如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但是政府和接受培训的农民(尤其是政府)必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发挥监督的作用。培训前,政府必须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格(如培训制度、培训设备、师资质量)进行考评和认证;培训中,政府必须随时检查培训程序是否合理、培训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等;培训后,政府必须就培训质量方面对接受培训的农民进行调查。最后对培训机构和整个培训进行全面的评价、总结,有助于以后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增加政府补助份额与医保城乡“一体化”

首先,增加基础设备的投入,引进人才。政府必须增加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和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投资,鼓励更多的卫生人员到农村去,改善当前农村医院设备不齐全、卫生人员匮乏的现状。其次,在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账户中增加政府的补助份额,提高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再次,医保城乡“一体化”,方便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就医。最后,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身体检查,关注农村妇女的健康。另外,大力宣传各种病症特征和急救知识。

综上所述,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少、积累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向农村倾斜及加强其执行力度、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现有政策制度是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于重庆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实现其战略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75-84.

[2] 杨建芳,龚六堂,等.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

[3] 张艳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6).

[4] 王弟海,龚六堂,等.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3).

[5] 张育姣.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分析[J]. 当代生态农业,2010(21).

[6] 王静婕.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研究文献综述[J].研究与探索,2009(6).

[7] 张银,李燕萍.农民人力资本、农民学习及其绩效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2).

[8] 曹晓峰,徐海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效应与路径选择――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

第6篇

——记泸州市劳教所生卫科副科长王炳远

20__年8月,中国人民13集团军工兵团道桥二营二连连长王炳远转业了,被安置在泸州市劳教所工作。在劳教所工作的几年中,他从管教干警到生卫工作,历来总是服从安排,任劳任怨,在20__年全所的中干竞争上岗中被推选为生卫科副科长(主持工作)。王炳远同志处处以身作则,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了劳教人民警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了共产党员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全所干警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表彰,曾被市司法局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作为一名部队培养多年的党员干部,王炳远同志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安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到劳教所工作后,组织上多次调整他的工作,不论到哪个部门,不论在什么岗位,也不论是否担任职务,他都能愉快地接受。他先后在基层大队、劳务点、所部生卫科具体负责劳教人员和干警的生活。到生卫科后,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生活干事,又是管教干事,既负责干警和劳教人员生活,又负责管理教育劳教人员。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对劳教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对劳教和干警的生活细致入微。他一面对劳教人员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一面对劳教人员做好耐心细致地教育转化工作,特别对难改造尖子能经常找其谈话,做个别教育,消除劳教对立情绪。由于工作管理到位,思想教育转化及时,保证了生卫科所管劳教人员未出现脱逃、死亡等事故,较好地完成了改造任务。

王炳远同志分配到生卫科管理生活时,许多条件都非常差,但他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他长期坚持早上七点离家门、晚上七点离所门,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不知道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而在其他干警有困难的时候,他却主动替人顶班,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为了使生活办得更好,他费尽心思、精打细算,在物价高,生活标准低的情况下,保证了全所劳教人员吃熟、吃热、吃卫生和吃够标准,同时也保证了干警的生活都满意。五年来劳教人员和干警就餐数万次,仅个人进餐约160余万人次,没有发生大小事故和食物中毒事件。20__年“保先”教育期间,生卫科食堂在煮食过程中,陆续发现在一批大米中,有9袋×100斤标的物与定购时双方共同认定的样品有差别,王炳远同志马上通知供货商,及时将不合格食品退还,有效避免了不合格食品进入劳教人员口中。由于生活保障到位,为全所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干警和劳教人员都夸奖说:现在的生活真是越办越好了。有人问他“究竟图个啥?”他平静地说:“能为党的事业和干警们做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在他和生卫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生卫保障各项任务,20__年生活卫生科被省人事厅、省司法厅表彰为“先进集体”。

擒脱逃劳教一马当先

王炳远同志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无论是在所内还是在所外,始终一心扑在劳教事业上。他对劳教人员中的反改造尖子敢抓敢管,对脱逃劳教人员的监控工作,他总是非常重视。20__年4月的一个周末,王炳远同志陪同爱人上街逛商店,忽然发现了几年前脱逃的劳教人员先伟,正在离自己不远处溜达。该名劳教人员身高近1.8米,体格极为强壮,没有两三个人是抓不住的。他没有因为当时自己在休息就不管不问此事,也没有因为脱逃人员身强力壮而恐惧,他心想这次绝不能让他逃掉!立即隐藏在一个卖袜子的小摊后面盯住脱逃人员,便叫自己爱人站到另一边去,然后迅速掏出手机与在家休息的李坤、肖阳春两名干警联系,亲自指挥迅速出击,成功地将脱逃劳教人员抓回所内接受改造。

坚持原则两袖清风

劳教人民警察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教育人、管理人、挽救人的神圣职责,而要担当起执法者、教育者的重任,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清廉从政的理念。在工作中,王炳远严于律己自觉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所里的规章制度,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和教育劳教人员,办事讲原则、讲政策,不循私情,对劳教人员的奖惩立足公正,绝不姑息迁就。为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他自觉地抵制一些不良思想观念的侵扰,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不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诱惑,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请托,态度分明、坚持原则。几年来,他没抽过劳教人员一支烟,没收过劳教人员及家属一份礼,保持了人民警察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良好形象,做到了为警清廉。另一方面,生卫科负责人每天都要与钱物打交道,他总是严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食品、药品采购工作六条承诺”,保证食品、药品的质量,对劳教人员的生活做到了日清月结,按月公示伙食帐目,每周公布劳教人员的食谱。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不与任何商家拉拉扯扯、吃吃喝喝;不与任何商家搞不正当交易;不与“黑商家”建立业务联系;坚持物资采购、验收和公示制度,大额开支主动请政监部门监督;做到及时入库入帐,帐物相符,帐目清楚。每年使用的几十万元劳教人员生活费中,没有任何一笔款为自己谋私利。在有限的条件下,他对采购货物始终坚持价廉物美,严把质量关和物资采购环节,坚持实行公开采购和公开招标制度,多渠道、多门路地进货,努力争取优惠价格,同时还注意季节差价,争取少花钱多办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劳教人员伙食改善的刀刃上,将全所四百多名劳教人员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保证了劳教人员的各项食物标准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实物量。

抢险救火冲锋在前

王炳远不仅热爱自己的事业,而且还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20__年的一天,王炳远同志带领一名劳教学员到况场镇为劳务点购买生活物资,刚下车,忽然听到场口方向传来“救火!快救火!!”的呼叫 声,这时,他看到在50多米远的地方,浓烟滚滚,烟雾弥漫,于是,他立即带着这名劳教学员迅速赶往火灾现场。只见熊熊烈火已把一幢五间的草房变成火海,草房紧挨着的是一排排民房,眼看大火就要扑过来,几十间民房将被大火吞没。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王炳远同志带领正在服教的劳教人员率先爬上房顶,随后也有十几个老乡跟着爬了上来。他马上组织大伙奋力用手和锄头把靠近着火的房屋拆开,迅速搬走可燃物,阻止火势向外蔓延,解除了相邻民房遭受火灾的威胁。后来,消防队员赶到,此时王炳远同志已被大火薰烤得头晕眼花,两腿酸痛,满身是灰,王炳远同志又坚持带着这名劳教人员继续配合消防队员救火,经过近半小时的奋力抢险,终于将大火扑灭。事后,当地政府和村民专门送了锦旗到泸州市劳教所表示感谢。

王炳远同志作为泸州市劳教所的一名党员干警,他在成绩面前从不炫耀自己,他常常这样说:“我做得还不够,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这多么普通的一句话,深刻地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践行“三个代表”的神圣诺言。

本文作者:泸州市劳教所副政委曾镒秀

第7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欢聚一堂,以文艺晚会的形式,隆重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力宣传发动全镇人民积极投身创建国家卫生镇活动,深入推进我镇“五整治”工作。在此,我谨代表*镇委、镇政府向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广大劳动者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以坚定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大力兴办集体物业,积极开展就业创业,使我镇的集体经济、外源经济、内源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安康,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的努力分不开的。全镇劳动人民是建设现代化*的主力军,你们将心血和汗水洒在*这片热土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劳动光荣的壮丽乐章,展示了新时期劳动人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一位市民寄予厚望的民心工程。去年6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镇扎实开展整治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环境卫生明显好转。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地认识到,我镇的市容环境卫生,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志们,朋友们,为了使我镇的环境卫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镇委、镇政府决定从今年5月份开始,结合整治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开展创建国家卫生镇活动。“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按照“经济效益与社会和谐提升年”的发展思路,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到创建国家卫生镇活动中去,形成人人支持创卫,人人关心创卫,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局面,力争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全面迎接全国爱卫会的考核验收,获得“国家卫生镇”的光荣称号,为招商引资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和亮丽的城市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

最后,祝全镇劳动者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并预祝“*镇庆‘五一’暨创建国家卫生镇文艺晚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8篇

In Memory of Professor GU Xue-qi,the Founder of Occupatinal Health in ChinaWANG Yi-lan,LU Pei-lian,JIN Tai-yi,JIANG Xue-zhi,JIN Xi-peng,LIANG You-xin,XIA Zhou-lin,ZHOU Zhi-jun,LI Feng,YE Ting-ting,FU Hua(School of Public Health,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

Key Words:GU-Xue-qi;memory;occupational health;founder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悲痛的心情送别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同时也怀着无限崇敬、景仰和引以为豪的心情,共同追思一位毕生献给我国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为劳动者健康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代宗师――顾学箕教授。

顾学箕教授,生于1911年,1938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194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他回国后,如虎添翼全身心地投入国家的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了近七十个年头。他创造性地为我国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奠定了学科的理论基础。他所辛勤耕耘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科被原国家教委审定为该专业的第一个全国医学重点学科,他是重点学科的第一带头人,原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他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坚持教学、研究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提出 “服务-教学-科研”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8名,多已成为海内外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

自从跨进医学殿堂,年轻的顾学箕就树立了“为人群服务”的执着理念,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从未懈怠。1938年,他服务于抗日战争医院,随后又奔赴川藏蒙边区从事第一线医疗卫生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顾学箕医师在嘉定县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教学基地,积极开展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成绩卓著。

上世纪50年代早期,为适应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他克服困难,毅然投入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创建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紧密结合我国职业危害的实际状况,团结校内外相关学科专业人士,创造性地开展劳动卫生教学和研究工作。根据矽肺病理学改变的“不可逆转性”,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寻求“特效药”,忽视预防。1959年,在顾学箕教授倡导下,与肺科、放射科专家一道举办我国第一届全国矽肺预防讲习班,这个讲习班的成员大多成为我国矽肺防控工作领域的业务骨干。

60年代,由于农药中毒事故频发,他与上海市兄弟卫生单位协作,共同深入农村进行劳动卫生现场调查,提出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系统措施,为此他和科研组成员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期间,他虽饱受冲击,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依然坚定。“动乱”过后,他不计前嫌,一切从国家、集体和学科利益出发,营造学科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后期,就与兄弟院校、职业病防治研究机构协作,联合主编了大型专业参考书《工业毒理学》(上、下册),1978年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成果奖。

80年代初,他和科研组成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当时使用量大、防治效果好,但经动物研究提示具有强致畸性的“敌枯双”进行了深入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农药的毒作用具有明显的种属易感性差异,动物的致畸剂量与人的正常摄入量有相当差距。首次引进“危险度评估”概念,为危险度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样,既保护了“敌枯双”生产者和使用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研究论文在职业卫生领域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获得世界公认。

在教学过程中,顾学箕教授十分强调教书育人和教材建设。1984年他和王兰教授共同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劳动卫生学》,于1988年荣获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奖。随后,又积极倡导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和陆培廉教授共同主编的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预防医学》,获得卫生部优秀教材奖,以及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他在专业领域勤于笔耕,著作等身,他主编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如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他主持翻译英国Hunter 的《职业病》; 60年代中期主编我国第一本《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高级参考书;80年代中期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毒理学》;1991年,已是80高龄的他,还主持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预防医学(综合本)》,等等。

顾学箕教授是一位国际公认的“中国职业卫生之父”,在对外学术交往中,充分展示他“广交朋友、扩大交流”的外交才能。他多次作为临时顾问出席WHO会议,在80年代一次参加会议的间隙,在WHO日内瓦总部主持草拟申请在中国北京和上海成立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的计划。1984年顾学箕教授荣任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中国・上海)主任,并连任两届;WHO总部有关官员高度评价上海合作中心的工作,认为它是一个积极、活跃的中心。他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小工业职业卫生工作与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的方针,得到来华考察的WHO职业卫生官员和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1997年,国际劳工组织(IL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起“全球消除矽肺规划”,顾学箕教授积极促成(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举办了“97上海尘肺预防和控制策略研讨会”,国际著名肺病学家,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COH)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分委会主席Guidotti博士认为,顾学箕教授为预防尘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帮助年轻的中国学者走向世界,他在应邀出国访问期间,先后与密执安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建立校际联系,为中青年教师、研究生提供出国进修和联合培养机会。作为ICOH中国执行秘书,他向WHO先后申请到10名参加ICOH会员的会费资助。他竭力推荐我校年轻教授出任ICOH执行委员。为促进我国老龄职业人群的卫生保健,1999年他邀请ICOH职业与老龄化科学委员会主席、荷兰FREE大学Goedhard教授来沪,联合主持第一次职业与老龄化讲习班。由于顾学箕教授的出色工作,上世纪末,ICOH授予他荣誉会员。

顾学箕教授努力促成由著名美籍华人毒理学家鲁超教授资助的“鲁超预防医学进步基金”的建立,积极支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创办英文版《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杂志。顾学箕教授还将为他本人设立的“靳宝善基金”奉献给上海预防医学会,用以奖励在基层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开展职业卫生服务成绩优秀的年轻医生。

顾学箕教授曾任WHO职业卫生专家咨询组成员,ICOH中国执行秘书,国家科委预防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劳动卫生标准分委会主任、顾问,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学会副主任、上海劳动卫生职业病分会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中国毒理学会及中国农村卫生协会顾问等。他曾是中国民主同盟上海第一医学院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代主任、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主任。1984年荣获上海市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2000年获全国职业卫生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等。

斯人已去,师魂不朽。顾老师的英容笑貌将永驻人们心中,他的宽厚、勤奋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将是永远的典范和楷模。

第9篇

1规范企业劳动合同管理

(1)细化劳动合同内容,提高劳动合同条款可操作性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条款:用人企业名称、住所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等;企业员工的姓名、住址及身份证号码等;劳动合同的合同期限;劳动工作内容及地点;劳动工作时间及休假制度;劳动者应得到的报酬;劳动卫生安全保护等(如表1所示)。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员工不同岗位补充一些约定的条款,比如企业在职培训、试用期长短、保守企业秘密和附加合同条款等,应该严格按照在劳动合同条款中的约定执行。(2)遵循劳动合同的变更程序与原则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当由于劳动者和企业的变化而造成劳动关系双方的变化时,应遵循:①协商一致的原则,劳动关系双方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提出变更——进行协商——签订合同”的程序进行,变更时,应当适当听取劳动者的建议,在双方意愿一致的前提下,变更合同条款;②自由平等的原则,劳动关系双方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上是平等的,应该抛弃企业是劳动关系中优势主体地位的思想观念,尊重企业应该的合法权益,劳动关系双方才能在这个合作共赢的条件下,共同推动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③合同变更应遵循合法的原则,违法变更的劳动合同条款,即使是签订了书面合同一致,也是无效的,会给企业和劳动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应与员工签订长期限的劳动合同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企业应签订用工时间较长的合同,比如5a及以上的劳动合同,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改善企业员工的离职情况,减少企业在招聘员工和培训新入职员工等一系列劳动用工上的企业成本。

2完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

(1)高度重视薪酬制度管理构建在构建企业薪酬制度时,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薪酬制度的构建。要树立对企业员工薪酬的提高,不是成本的增加,而是比革新技术和购买机器设备更重要的投资观念;要摈弃“只要有高薪就能留住人才”的错误思想,实现“企业劳动者薪酬待遇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提高—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2)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①要健全科学的企业绩效考评体系,同时要使员工的个人薪酬绩效要与团队绩效联系在一起,实施劳动者的薪酬公开化、透明化,让企业的每一位劳动者了解薪酬的制定工程,让员工明白:薪酬高的人是因为其给企业带来了高的效益,是员工个人努力的结果;②实施浮动薪酬与固定薪酬相结合的薪酬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岗位不同给予相应的岗位工资,根据团队考核绩效的不同,给予高绩效的员工团队一定的浮动绩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实施多样化、有弹性的薪酬福利制度在完善企业薪酬制度管理上,还需要实施多样化符合企业员工需求的弹利制度。在建立企业多样化、有弹性的薪酬福利制度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员工对薪酬福利发放方式的想法和建议,进而根据企业员工的建议,制订最为合适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例如:在实施薪酬制度时,可在福利房、带薪休假、集体文化娱乐和企业股权福利中进行合理搭配、组合,以基础福利为主,并搭配选择性的福利。基础福利是指企业全体员工都能享有的福利措施,例如:交通补贴、午餐补贴和每年一次体检等。选择性补贴是指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不同,在企业提高的福利中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对于年轻职工,可以选择住房补贴或培训机会;对于年龄较大的员工,可以提供医疗补贴或休假疗养等福利。

3重视员工劳动卫生安全保护

(1)提高对员工劳动卫生保护的认识要从本质上真正认识到劳动卫生和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不能仅仅认为购置了劳动防护设备,没有职业病和劳动伤亡事故发生,就是做好了员工劳动安全工作。在做好劳动安全防护设备安装的同时,还要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宣传和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为此,可采用以下方式:在企业工作场所及车间醒目位置张贴劳动安全卫生标示、开展劳动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劳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通过新员工培训,把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参加劳动安全保护学习与培训等,以提升企业的卫生安全保护工作。(2)建立健全企业卫生安全制度与设施重视企业员工的劳动卫生安全保护,建立起健全的企业卫生安全制度和设施。重视员工的劳动卫生保护,第一位也是建立起健全的企业卫生安全制度(如图1所示)。企业卫生安全制度的制定应该具备前瞻性、科学性,有执行性,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例如要实行合理的工作时间,每班工人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h,以使员工的体力能够尽快恢复,能够尽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还要在工作场所和车间中,配备安全生产所必备的安全卫生设备,例如,在高温车间应配备用于降温的电风扇或空调等设备,在污染车间配备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并根据企业的经营变化,随时更新调整企业的安全防护设备。图1员工职业安全卫生制度(3)建立严格的劳动卫生督查制度建立起严格的劳动卫生监督制度,同时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度,配备足额的卫生安全监督员,对企业的劳动卫生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卫生督察。对督察中发现的不符合企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对发现的问题公布,接受员工监督,以督促问题的解决。对于检查的重大问题和应进行纠正而未纠正的问题,要追究相关安全员和责任人的安全责任,使卫生安全防护制度在企业中得以顺利执行。

4提升企业员工归属感

员工的归属感(如图2所示)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各个方面的努力。图2员工归属感构成图(1)给予企业员工合理的薪酬与福利首先要给予企业员工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在现阶段,提升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对于企业员工仍然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激励性,这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有所阐述,薪酬和福利属于企业用人中的保健因素,对企业留住人才有着重要作用。(2)畅通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要考虑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定位和个人价值,注重员工的未来职业发展,形成各尽其能、人尽其才的氛围。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各项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价值,对企业的发展有利。员工在企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同时,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有了自己发展的渠道,才会更有归属感。就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3)营造企业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①在企业营造一种公平、尊重、和谐的人文氛围,企业管理者要真正从内心深处关怀和尊重企业员工的辛苦劳动,理解员工、善待员工。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②要关心和善待企业中的特殊员工群体,尤其是为企业做出默默贡献的残疾人员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困难和问题。(4)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单个改善措施对企业员工归属感的提升是短暂和单薄的,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就要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①应当建立起企业的使命、宗旨、愿景和价值观等,而且应当符合自身特色;②通过宣传标语、领导的示范作用和会议讨论等途径宣传和树立企业文化,使这种和谐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扎根发芽。

5结束语

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在建立有我国特色国有煤矿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体系时,必须加大劳动合同管理力度、优化企业薪酬福利体系、重视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和提升劳动者对企业的归属感相结合。

作者:张飞单位:兖矿新疆公司硫磺沟煤矿

第10篇

关键词:基本经济负担;疾病成本;疾病经济损失;意义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疾病经济负担,我国卫生经济学界作出了含义基本相同的界定。杜乐勋、张爽,曹培文、印石等在他们各自编写的教材中所给出的这一界定甚至是一字不差:“疾病经济负担是由于疾病、伤残、死亡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1][2](以下简称“负担―损失”论及“负担―消耗”论)。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界定。“负担―损失”论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把病伤、病亡后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等同于疾病经济负担。其实它们是不能等同的:第一,不仅直接给负主体随患者死亡而不存在,而且治疗疾病的这一致负原因也同时消失,这样,疾病经济负担也就不能存在。人都死了,还说他在添负,这岂不是对死者的冤屈?第二,不论治疗与否,疾病本身与经济损失之间有必然联系。一旦患病,即使不医治,也必然带来降低生产工作效率、减少劳动时间等损失。疾病经济负担只与疾病防治有必然联系,而与忽略治疗的疾病本身没有必然联系。病而不治,只有经济损失而谈不上经济负担。“负担―损失”论虽然对此作出了严格的文字界定,但它还是把与疾病防治没有必然联系的疾病经济损失同与疾病防治有必然联系的疾病经济负担等同起来。“负担―消耗”论恐怕也有问题。其一,它所谓的社会经济资源是指其使用价值还是指其价值?若指使用价值,则不可计量;若指价值,则那些用自采中草药和祖传秘方治病的经济资源是没有价值形态的,因此没有统计口径。其二,这种负担的主体是指社会还是指个人?若指社会,这一界定当然是可取的。但若指个人则有谁会把抹红汞、贴膏药和用草药、土方治病之类的经济资源耗费视为疾病的个人经济负担呢?又有谁把医保报销额度内的资源消耗视为个人的经济负担呢?

我国卫生经济学界还有把疾病经济负担等于疾病成本的界定。“疾病经济负担又称疾病费用或疾病成本”[3](以下概称“负担―成本”论),这同样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众所周知,成本是生产产品所花费的各项费用总和,它有预付性、补偿性、获利性特点。成本是生产经营开始之前的垫支或预付行为,而生产经营又是人的预定目的性活动,如果说疾病经济负担就是疾病成本的话,那也就是说疾病经济负担是患病之前的预付行为,并且这种预付以生产疾病为预定目的。事实上,疾病经济负担正好与此相反,成本不仅仅是生产经营中的耗费,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市场补偿。如果说疾病经济负担又叫疾病成本的话,那么它能获得市场补偿吗?假如它也能补偿回来,那它又怎么成为经济负担呢?成本和利润是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成本预付是为了预期利润。如果说疾病经济负担是疾病成本的话,那岂不是说前者也有预期利润吗?话说到此,可能有人觉得这样的分析只有对被负者所言才是道理,否则对给负者(医院)来说,“负担-成本”说就能成立。医院治疗疾病,需要预付医疗成本,医疗成本可以从患者那里获得补偿且可获得合法利润。但是,即使依了这样的辩解,把疾病经济负担等同疾病成本也有其它问题。其一,从来的经济负担包括疾病经济负担在内,其主体主要是针对被负者而不是针对给负者而言的,我们能把医院为病人治病的收费、敬老院的托养收费等等给负行为看作是医院和敬老院的经济负担吗?其二,把疾病经济负担等同于疾病成本还有使负担缩水之嫌。因为医院给予患者的经济负担不仅是它的医疗成本,还有其相应的利润。假定医院治愈某疾病的总共收费10000元,其中8500元为医疗成本,1500元为医疗利润。我们有何理由认为,只有8500元的所谓疾病成本才形成患者的经济负担,而1500元的医疗利润却不成为他的经济负担呢?可见,医院通过给负能够形成被负者的疾病经济负担的是它的治疗成本加利润的整个医疗价格。

综上所述,目前卫生经济学界关于疾病经济负担的界定存在着过与不及的弊端。所谓过就是“两头宽”,即把包含在工资中的必要的医疗费用和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两因素都计入疾病经济负担;所谓不及就是“中间窄”或者严,是指将疾病经济负担等同于不含医疗利润的疾病成本。这种宽严失度的理论界定,给医疗卫生实践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首先,降低了健康回报效应程度,给医治疾病的积极心理蒙上不应有的阴影。疾病经济负担无论对于给负者还是对于被负者而言,都是为了提高健康回报的效应程度。从经济的角度看,健康回报效应程度是疾病经济负担和健康产出的比率。在健康产出为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经济负担愈重,效应程度就愈低。在“负担――损失”论的界定中由于存在不实的负担虚张,因而必然降低健康回报的效应程度,进而从经济上降低治疗疾病的心理乐观系数,甚至降低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责任的社会评价程度。

其次,不利于整治目前普遍存在的医院看病贵顽症。现行的医疗收费本来比较高,百姓怨声高,但如果按照“负担――成本”论的说法,那就等于说医院给于患者的经济负担仅是医疗成本而不含医疗服务利润。然而,医院获得合法的利润又是无可非议的。既然如此,医院就可能认为它们看病收费是不贵的,给予患者的经济负担是轻的,从而产生提高医疗价格的企图。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导致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既然卫生经济学界流行的疾病经济负担的界定有不足之处,那就有重新界定的必要。当然要对它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包括含义各异的社会负担和个人或家庭负担。疾病社会经济负担是超过社会为适度人口(国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障费用以上的那部分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消耗的资金总额”;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全体国民(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他们的生命健康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一定国家在一定时期中的人口存在适度与不适度的可能。适度人口就是与社会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人口数量,它是任何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和前提。破坏适度人口的再生产必然破坏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适度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就是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以实现社会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因而属社会必要生产费用。正如必须通过吃饭等基本生活消费,才能实现有经济产出的人口及其劳动力的再生产,故而不可将吃饭这种必要消费当作个人经济负担一样,也不可将保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适度人口及其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视为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从语义上讲,负担就是前进的累赘和包袱,消除负担就意味着轻快前进。假如把适度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视为社会经济负担予以消除的话,那么能否说消除了这种负担也意味着社会更好更快的前进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由此可见,只有为过度人口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才构成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因为过度人口本身的存在必然延缓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前进的累赘。当然,承认社会为过度人口提供卫生费用是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与社会平等对待包括他们在内的每一个国民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疾病的家庭经济负担,是指超过实现家庭人口及其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医疗卫生费用以上的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以及为接受这种服务的全部相关费用。构成社会的家庭为数众多,构成家庭的人口有多有少。所谓实现家庭人口及其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医疗卫生费用,是指大多数家庭平均的医疗卫生费用。工资作为实现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费用,其中必定包含一个用于家庭成员基本医疗费用的份额。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这一份额和相关的社会筹资及国家拔款一起,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基金(以下简称 “医保基金”)。医保基金又分为由个人直接支配使用的个人账户资金和由社会互济使用的统筹账户资金。个人账户资金使用完后,再进入社会统筹账户比例报销。由此可见,实现一般家庭人口及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医疗卫生费用,在我国目前就表现为个人账户资金和统筹账户中可以报销的资金之和。毫无疑问,居民从这两个账户中支出与报销的医疗服务价格都不构成疾病的家庭经济负担,只有不能从中支出与报销的医疗服务价格才形成疾病的家庭经济负担。至于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相关的全部费用如看病交通费、院外候宿费等,由于在个人向医保基金扣缴的工资中应该包含它的一定份额,又由于这一份额本属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费用,因此,它不应构成疾病的家庭经济负担,但由于它占比例小,操作中又不便于分割单列,加之按现行制度规定这些费用不能从基金账户中支付与报销,所以,就将它全部归入疾病的家庭经济负担之中。如果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上述具体情况,又可以将我国的疾病家庭经济负担再定义为:超过个人从医保基金账户中支付与报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为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发生的全部相关费用。

通过对比分析便不难发现,在疾病家庭经济负担的这一界定中,由于剔除了疾病经济损失和从医保基金中支付与报销的费用,因此消除了流行界定对疾病经济负担的负担夸大性,从而廓清了疾病经济负担的真实含义;又由于把本来不等同于疾病经济负担的疾病成本,改写为疾病医疗价格,因此矫正了目前流行界定中成本与价格的偏差,重新确立了给负与应负之间的对应平衡关系,也将使医院由此可能发生的不合理涨价企图失去理论支持。此外,用医疗价格和其它相关费用取代社会经济资源的消耗,如前所述也更显合理。

参考文献

[1]杜乐勋,张爽.卫生经济学基本原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第11篇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后,组织医学专家,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劳动者伤、病情况或供养亲属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

第三条省和统筹地区应当分别建立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省和统筹地区应建立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承担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及相关的服务工作。

第四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下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二)制定劳动能力鉴定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和指导组织实施;

(三)组织开展劳动能力鉴定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四)负责聘请和组建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及专家库,承担相关管理工作;

(五)研究和协调处理劳动能力鉴定及其相关工作。

第五条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工作职责:

(一)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协助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开展劳动能力鉴定服务工作;

(二)负责受理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组织医疗卫生专家开展劳动能力鉴定;

(三)制作、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管理劳动能力鉴定文书档案;

(四)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授权或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六条列入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家,应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并具备劳动能力鉴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根据工作需要,可长期对专家库进行充实和调整。

第七条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受理范围

(一)统筹地区用人单位或职工的劳动能力终结鉴定申请;

(二)统筹地区职工因病、非因工或职工因病、非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终结鉴定申请;

(三)参加省级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因病、非因工或职工因病、非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四)其他应由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受理的事项。

第八条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受理范围

(一)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或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职工因病、非因工或职工因病、非因工死亡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三)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复查鉴定申请;

(四)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委托的劳动能力鉴定和其他统筹区地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委托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五)其他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第九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交书面申请,填报劳动能力鉴定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工伤职工需提供工伤认定结论;

(二)申请鉴定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具有诊断权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

(四)申请终结劳动能力鉴定或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的,需提交原鉴定结论及其复印件,以及收到原鉴定结论时间证明及其复印件;

(五)被鉴定人一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工伤4张,因病、非因工、供养遗属3张);

(六)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诊断证明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医院治疗的原始病历(或病历摘要)有效复印件;

(二)与伤、病情有关的各种检查材料、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等;

(三)患职业病的,需提交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诊断鉴定书;

(四)患精神病的,需提供依法取得的精神病的诊断治疗材料;

(五)需提供能证明其伤残程度的其它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对提交的申请及材料应进行认真审核,符合受理条件的,办理受理登记手续,并出具劳动能力鉴定受理通知书。材料不全的,应告知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应不少于10日)一次性补齐。

双方当事人对提供的材料存在争议的,由受理地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以该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检查材料作为鉴定依据。

第十二条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应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5名医学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根据当事人伤、病情和临床检查诊断,与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对照、评审,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委员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核对专家鉴定意见,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专家组认为材料不全的,有权要求补充材料,也可要求被鉴定人到指定医院重新检查诊断。补充材料和重新检查的时间,不计算在受理通知规定的时间内。

第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从出具受理通知书之日起60天内作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第十四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以书面形式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双方,必要时应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包括以下形式:

(一)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结论分为伤残1——10级以及未达到伤残等级;

(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鉴定结论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三)因病或非因工伤残职工以及职工因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供养亲属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分为符合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未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第十五条申请人对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做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申请终结鉴定,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结论,原鉴定结论自然失效。

第十六条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调查核实,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鉴定结论应当取消。

(一)参加劳动能力鉴定的医疗卫生专家未足3名的;

(二)提供虚假医疗治疗及医学检查材料的;

(三)医疗诊断证明系无诊断权的医疗机构提供的;

(四)当事人双方隐瞒或未提供鉴定所必需的医疗治疗及医学检查材料的;

(五)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专家弄虚作假的。

第十七条参加省级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因病、非因工或死亡职工直系亲属,对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作出的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收到鉴定结论15日内可向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申请复查。经复查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结论。对申请复查的人员不再收取鉴定费。

第十八条省和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机构应将鉴定结论及有关鉴定资料保留10年。

第12篇

一、我校中职生卫生劳动现状

笔者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北京郊区,小部分来自北方几省,男生居多,学校是北京市的国家示范中专校,对于学生的卫生值日要求比较高,可是通过笔者的观察、班主任工作和问卷调查,我校学生卫生劳动现状欠佳,缺乏个人卫生意识和主动进行卫生劳动的意识,大部分同学在值日主管不在时选择逃避值日或者直接遗忘,无论男女生都不太在乎教室的卫生状况,一部分男生寝室存在异味并且不及时清洗个人衣物,比较轻视卫生清洁程度,把劳动和值日当成比较厌恶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

二、中职生卫生劳动问题原因分析

1.生源情况

职业教育面临两个悖论,其一是国家需求高与社会认可度低的矛盾,其二是出口好即就业率高与人口差即生源质量低的矛盾。许多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院校是被动、无奈之举,在考好的普通高中或本科院校希望渺茫的情况下,选择了中职学校或高职学校,尽管现在的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和提升,但是生源素质还是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佳,还有一些同学是认为读高中太辛苦而选择中职学校,特别缺乏吃苦意识,而且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养育方式呈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放任不管型,另一种是过度溺爱型,两种养育方式都容易养成孩子缺乏意志力和不良习惯的情况,综合家庭教育原因,是学生缺乏卫生劳动主动性和个人卫生意识的根源。

2.学校氛围

过去对学生经常强调“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考量标准如今渐渐被遗忘,职校相对更强调职业技能、就业实习,虽然有每天的值日评比和各种宿舍检查和抽查作为督促,可能这种每天重复的常规工作主要强调在检查的时间段赶紧值日进行应付,忽略了平时清洁保持,忽略了从精神层面对于卫生意识的教育,学生无谓教室和宿舍的不洁环境,而且大部分值日卫生工作依靠的还是班级里负责人的卫生委员,班级大部分成员并没有主动的担当,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3.时代因素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有一部手机、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度过一整天,其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卫生和劳动在学生们眼里仿佛是老套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社会的审美也过于强调外表的修饰而不再是清洁和工整,可能对于公众的场所的清洁程度缺乏公益的态度等等原因都影响了如今的青少年的劳动关和卫生观念。

四、改善中职生卫生劳动状况的对策

1.整合资源

整合家庭、社会、社区、学校资源,形成合力,这不是纯粹依靠学校就能解决的问题,家庭当中父母可以多要求多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参与精神而不是一回来就当小皇帝就享受即可,社区和社会可以适当组织志愿者活动等等去影响和强化孩子的卫生劳动意识,认识清洁之美,认识劳动之美。

2.学校应对

学校可以通过宿舍文化节、校园活动创设清洁卫生的氛围,首先让学生们感受到清洁之舒适,他们才愿意去劳动去付出,适当的奖惩措施也必不可少,树立卫生劳动的典型,让人们对于热爱劳动、乐于承担产生向往,把卫生评比的得分在个人综合素质评比方面提高比重。

3.教师出力

班主任和德育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和公益劳动,通过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强调卫生清洁的重要性,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卫生情况问卷调查表

填表说明: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选项,在该选项上打勾,这里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实际去填写,感谢合作。

(2)如果有其他的看法,请写在空白处。

1.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你的家庭来自

A.农村 B.城镇 C.城市

3.今天轮到我值日,我______忘记

A.总是 B.经常 C.从不

4.教室的清洁程度,我______在乎

A.非常 B.一般 C.从不

5.寝室很脏,但不是我值日,我______清扫寝室。

A.从不 B.依据心情可能会 C.肯定

6.寝室的卫生情况,与我______关系

A.没有 B.有一点 C.有很重要的

7.我______把废纸屑放进垃圾桶、清理垃圾桶、擦黑板、打水和扫地

A.总是 B.经常 C.从不

8.负责管理值日的班干部不在,我通常会选择 _________。

A.开溜 B.继续认真值日 C.随便打扫一下

9.我走进教室时,教室的地面撒了水,很干净,而且也桌椅摆放得很整齐我__________

A.看到了,但是无所谓 B.看到了,觉得不错 C.从来没有注意过

A.无所谓 B.就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C.心里很反感,但不愿说出来

11.要是班主任带头搞班级卫生,我认为________

A.没有必要 B.无所谓 C.能带动大家都注意班级卫生

12.要是大家都用功读书,成绩上去了,就可以不管班级是否干净整齐了。我________

A.赞成 B.我不赞成 C.无所谓

13.我______把废纸屑放进垃圾桶、清理垃圾桶、擦黑板、打水和扫地。

A.总是 B.经常 C.从不

14.教室里的清洁程度我 __________ 关心

A.十分 B.不太 C.无所谓

15.我的座位底下__________有垃圾

A.总是 B.经常 C.从不

16.对于同学经常逃避值日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