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

时间:2022-03-02 21:2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障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言障碍

第1篇

[关键词]脑梗死;语言障碍;构音不全;大脑半球受损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184-01

从2004~2006年末,笔者观察并收集了在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有语言障碍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10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36例,女64例。年龄30~39岁3例,40~49岁7例,50~59岁34例,60~69岁32例。70~79岁24例。梗死部位:皮层33例,基底节53例,丘脑12例,桥脑2例。

1.2 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部CT确诊,采用临床失语症和心理学检查方法,每例检查2次。

2 结果

100例脑梗死患者语言障碍类型检查结果表明:有言语障碍者33例(33%),其中失语症15例(15%),构音障碍10例(10%),构音不全8例(8%)。15例失语症中,完全性失语3例,经皮层运动性失语5例,丘脑性失语3例,混合性失语2例,经皮层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各1例。病变位于左侧大脑半球26例(右利者),位于右侧大脑半球2例(左利者),位于两侧大脑半球2例(右利者)。

经过临床观察,脑梗死所至言语障碍有三个特征:①言语障碍轻重与梗死病变部位大小、数目有关。以双侧基底节梗死为显著。②失语症病例中,绝大多数患者为左侧大脑半球病损,并伴有程度不同书写障碍,以左侧颞叶梗死为明显。③脑梗死言语障碍有着自然恢复的趋势,多数患者恢复缓慢,有的人留有终生后遗症。

3 讨论

言语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功能,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言语障碍可分为失语和发音困难。一个意识清晰、精神正常、发音和构音器官无障碍的人,由于大脑皮质言语功能区病损,使其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残缺或丧失称为失语。发音困难可由于发音肌肉的瘫痪、共济失调或肌张力增高引起。失语可区分为表达方面的障碍及理解方面的障碍,前者为患者不能使用声音符号(言语)或视觉符号(文字)来表达其思想,后者为不能理解别人所发出的声音符号或视觉符号。如言语的表达和理解两方面均有障碍,称为全失语症。失语分为运动性失语、感受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写(不能书写)、失读。发音困难指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发音不清而用词正确,与发音清楚用词不正确的失语不同。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言语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神经系统多发病一大脑半球病变造成言语障碍是临床最常见征象。据国内报道,脑血管疾病中有言语障碍者达70%~75%。而言语障碍与病变定侧定位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失语症定侧明确一由左侧大脑半球颞叶损害所致(右利者)。本研究观察33例言语障碍患者中:左侧大脑半球损害26例(右利者),右侧大脑半球损害2例(左利者),两侧大脑半球损害5例(右利者)。上述充分说明失语症与左侧大脑半球病变有密切关系,构音不全常与脑于病变和两侧大脑半球病变有关,且后者常伴有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症状,如呛咳、吞咽困难等。构音障碍多发生于右利左皮层病变的病例,也发生于右大脑半球病变,并认为右大脑半球对够音作用更强。额叶损害可引起特殊性言语障碍,如缄默不语、对复杂语句理解困难。优势半球顶叶损害可引起书写障碍。

关于对大脑半球优势的论述,多数学者认为,绝大多数成人言语中枢位于左侧大脑半球,但近年研究也证明右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机能上也有重要作用。右半球损害一般不出现失语症,但患者说话伴有语法上的错误。音调、语调都有一定的变化。

第2篇

近日,陈雍在位于北京清华科技园的谷歌北京办公室接受了《计算机世界》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为我们揭开了谷歌翻译所用技术的神秘面纱。

懂得更多

全凭“云”统计

2004年,谷歌创始人之一塞吉•布林(Sergey Brin)使用市面上的网络翻译服务来翻译韩国粉丝的邮件,结果显示:“生鱼片带着它的愿望,用谷歌搜索绿洋葱!愿意?”。这一与原意风马牛不相及的翻译结果,使塞吉下定决心要让谷歌做出“靠谱”的翻译产品。

如今,谷歌翻译早已是很多人出国旅行和外文写作的必备工具,而谷歌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翻译服务提供商,实现了塞吉跨语言搜索信息、并可将搜索结果和网页等资讯以母语传递给用户的愿望。目前,在全世界,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语言约有100种,而谷歌翻译已经实现了对其中58种语言的支持。陈雍坦言:“虽然机器翻译并不完美,但它可以让用户接触到之前无法触及的世界各地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翻译是个自动翻译机,也就是说,它借助的是技术而非人力。对这一点,陈雍解释说,“当下大部分的商业翻译系统用的都是规则法机器翻译,需要做大量词汇与语法的处理,谷歌的方法与它们不同。”据介绍,谷歌翻译是先往计算机内输入大量的文字文本,这些文本数据包括目标语言以及对应的翻译文本中现有的人工翻译数据,然后构建统计翻译模型。

为了形成翻译模型,每年,谷歌都会从一些政府部门、学术机构搜集翻译信息,完善自己的“平行语料”库。为了保证翻译质量,除了严格限制“平行语料”的来源,谷歌还采用了国际认定标准Bleu Score来分析、调试。

陈雍指出,谷歌翻译之所以能采用统计翻译模型,关键在于谷歌的技术基于云计算架构。统计模式机器翻译需要海量的数据存储空间以及高效的运算能力,而谷歌拥有谷歌MapReduce(分布式计算系统) 和BigTable(分布式存储系统),正好满足了这两方面需求。

从表面上看,“支持更多语言种类”和“在线使用”是谷歌翻译与其他流行翻译产品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等的功能区别,但背后最大的不同却是,谷歌翻译是基于云计算支撑下的统计翻译模型。

整合信息

人人皆受益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这是谷歌始终秉持的信条,也是其产品战略。”陈雍表示,谷歌翻译虽然并不是谷歌最大的研发部门,但其与研究Android、Chrome,甚至YouTube的部门一样,都是为谷歌实现整合全球信息的目标服务的。

谷歌希望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所有可以数字化的不同语种、不同格式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而后以最简便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每次技术论坛上,谷歌都会在‘翻译’这款产品上‘大费唇舌’,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沟通形态,即全球信息的无障碍流通。”陈雍坚信这一理想。

有数据显示,世界上超过99%的人每天的沟通都要靠母语,但在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了80%,在剩下的20%中,法语占其中的大约5%,中文等其他语言信息各自所占百分比微不足道。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谷歌如此重视一款小小的语言工具。

谷歌除了用翻译工具对不同类型、不同语种的信息进行横向整合,还强调对自己的产品体系进行纵向整合。早在2010年,谷歌已经在Chrome浏览器中整合了谷歌翻译。当Chrome用户访问与电脑系统默认语言(或是浏览器语言)不同的其他语种网站时,Chrome浏览器就会弹出谷歌翻译工具栏,只要单击“翻译”按钮,谷歌翻译将把整个网站翻译为系统默认语言。当然,用户也可以让谷歌翻译把整个网站翻译为其他语言。

此外,谷歌翻译还可以帮助用户阅读搜索结果、网页、电子邮件、YouTube视频字幕以及其他信息,用户甚至还能在Gmail内进行实时的多语言对话。

事实上,刚刚在苹果AppStore上线的“谷歌翻译工具软件”并不是第一个谷歌翻译“移动客户端”。早在一年前,谷歌就已经在Android平台上推出了谷歌翻译工具。今年,谷歌又推出了聊天模式的Android 版谷歌翻译软件(Conversation Mode,目前只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互译),其主要功能是让使用者通过 Android 手机来实现实时翻译,为语言不通的人建立沟通桥梁。

名词解释

第3篇

一、通过自然进入法帮助幼儿扫除语言障碍

教师要设法保持课堂气氛自始至终轻松、愉快、自然平和,让孩子们始终看到的是教师和蔼可亲的笑脸,听到的是教师轻声慢语、抑扬顿挫,活泼诙谐的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斥责、否定、讥笑孩子,让孩子们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在这种状态下,课堂气氛越是自然,孩子也就越容易放松心情,让他们敢于发言、敢于交流,这是帮助孩子解除语言障碍的前提。

二、利用自言自语法帮助幼儿扫除语言障碍

多数孩子对发言有胆怯心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对注意力的分配较差,不能在举手的同时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所以许多孩子举手很积极,可站起来后又张口结舌,不知所措。这样多次后,幼儿因而得不到教师充分的肯定,有时还会受到其他幼儿的嘲笑,极容易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敢于大胆发言的孩子就越来越少,处理不当还会长时间影响幼儿的语言交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利用自言自语法帮助幼儿扫除语言障碍,就是当教师向孩子提问后,先给孩子一些充足的准备时间,现让孩子想一想,然后再自言自语地说一说,几分钟以后再请孩子发言。这时孩子已有了充分的准备,举手就大胆、踊跃了,回答问题也准确流利了。这种方法可有效提高幼儿交流的成功率,使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强。

三、采用结伴交谈法帮助幼儿扫除语言障碍

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光靠个别发言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语言发展要求。一般来说,能力强的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多,能力差的孩子得到的机会较少,这样使得孩子的发展更加不平衡。结伴交谈法就是利用孩子特别喜欢和同龄伙伴交往的这一特点,在教师提问之后,先让孩子想一想答案,和小朋友互相讨论问题,再举手发言。由于孩子之间讲话没有顾虑,不怕说错,无拘无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同等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四、实施各抒己见法帮助幼儿扫除语言障碍

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在语言教学上我们要注意突出这一特性,强调语言教学的实用价值,在使孩子掌握语言这一交流工具上下功夫。让孩子学会运用多种词语、多种句式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学习提供切实的帮助,而要尽量避免出现死记或机械模仿教师规定的句式,把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变成成人化、文学化、装饰表演化的东西。各抒己见法就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或设计问题让孩子发表意见和参加讨论,而不设标准答案或最后统一答案。不论孩子的意见在成人看来多么幼稚可笑,也允许孩子讲出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排除一切顾虑,思维充分展开,并努力组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热烈的讨论,幼儿互相倾听,互相学习,加上教师的引导,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大胆性、准确性、丰富性、创造性就逐渐得到了提高。

五、开展角色迁移法帮助幼儿扫除语言障碍

第4篇

跨文化沟通中的各种障碍都缘于文化和语言之不同。分析表明,文化差异必然造成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语言障碍。根据定义,凡是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语言表达、语言认知上发生异常皆可算是一种语言障碍。

中外艺术交流跨文化语言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和描述世界的工具。语言是社会性的东西,它由一个文化的共同体所使用。不同文化的人具有不同的语言体系。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帮助人类创造新的文化。语言是文化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语言学习中对跨文化知识有足够的重视,全面提高语言能力,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语言离不开文化,不同文化的语言必然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蕴含民族文化的内涵。跨文化交流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金毅提到,文化是人类自身组成的集体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人类自身及其符号系统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成果。每一种文化有一定的语言模式和一定的行为方式,因此,对外来刺激的感受和意义及赋予意义的方式方法会因文化的背景不同而不同。语言是人类广泛运用的、最重要的符号。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及赋予符号意义的能力使他同动物区别开来。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卡西尔指出:“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

艺术方面的交流一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最有效的工具,但是由于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象征物的东西差异、交流者的语言功底、对人文风俗的了解及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上表达的差异,会存在一定的跨文化语言交际障碍。吕俊先生曾写一本书,名为《跨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主要论述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很妙。巴比塔(Babel Tower)是圣经用语,出自《旧约・创世纪》,意为无法实现的空想。洪水大劫后,诺亚的后裔要在示拿平原上建成一座直通天庭的塔。当时人们共用一种语言,互相交流,人多智广,工程进行得很快。上帝对此惊愕不已,于是变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无法进行交流。于是通天之塔在一片哀叹中半途而废。(梁晓东,陈运香,张志强,2001:28-29)这个圣经典故表明了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语言文化交流障碍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跨文化交际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即使学过外语,能够用第二语言同说这种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交际时,仍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障碍仍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没有掌握说第二外语的技能;二是对语言差异知之甚少,或是忽略了语言差异而造成了语言障碍,结果难以沟通。

所谓语言差异是指不同的文化个性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形态在语言层面上的反映。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导致了交际失误的频繁出现。如著名英国作家萧伯纳笔下的卖花女一样,当她在语言学家息金斯的帮助下,学到了一口纯正的伦敦方言而摒弃她原来那一连串的土话后,虽很快跻身于上流社会,然而她还是出了许多文化方面的笑话。尤其是在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中应注意对目标国家文化习俗、喜好宗教的研究。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不深入进行研究,就很难学会对方的语言,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如在英语文化中,颂扬比比皆是,尤其是艺术工作者们经常会收到掌声和鲜花。面对别人的赞许,你必须学会说:“Thank you!”而中国文化中,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对恭维与溢美之言的反应,操汉语的人往往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我们往往听到中国优秀的艺术工作者面对赞扬时说“Not at all(这不算什么)”。线性思维的外国友人们就会真觉得你的表演或作品“不算什么”――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障碍。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要解决中外艺术交流中存在的跨文化语言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知己知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了解本族文化,也了解目标文化,及时发现双方差异所在,尽量避免由于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误解,从而提高交际质量。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少一方会使用外语,这就要求从事中外交流的艺术工作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恰恰是问题的难点所在。在文化习俗上,在价值观念上,在中国可以随便询问对方的工资、年龄及婚姻等问题,而在西方打听这方面的问题将被视为对个人隐私权的干涉。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习惯采用归纳思维方式,而英美人则习惯采用演绎思维方式,比如中国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往往先陈述事实,而英美人则开门见山直接表达观点。中西方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只有不断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才能突破交际障碍,实现顺利交际的最终目的。

2.寻求共同点。共同点越多越容易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沟通的桥梁也就越多。

3.学会移情。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看问题。交际中不应该拿某一个文化体系作为固定的衡量标准,只从本族文化出发,臆断对方文化的优劣,而应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用他人的文化背景考虑问题,并且对文化差异造成的分歧采取宽容的态度,以此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及由此带来的交际失败。

4.获得反馈。反馈可以帮助人们根据别人的反应及时调整、改正交际策略,从而较少或消除艺术交流中存在的跨文化语言障碍。只有交流才能增加反馈,才能知道对于该文化的理解是否正确。

笔者拟通过本文,理清构成跨文化语言障碍的成因,提出解决办法,并进行实践检验,最终形成解决跨文化艺术交流中的语言障碍的研究方案,以便我们更好地利用艺术来进行国际间的交流,达到和平友谊的目的。

第5篇

偶尔作出牺牲和让步,让你的团队成员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对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让他们受到鼓舞,并且对你和整个团队产生忠诚感。

我们很容易想当然地接受这个美妙的全球化的世界,认为这个7*24的世界是如此地理所应当。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与这个世界另一端的某人沟通,而你只需要接入网络就可以实现这一切。不过,对于远程团队来说,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跨越时区和国家的团队来说更是如此。

通常情况下,经理们会在决定召开一个网络会议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即使会议安排的时间对身处其他地方的成员来说并不方便。这看起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如果你希望在团队内部建立坦诚沟通和信任的气氛,并且让所有成员专注于同样的目标的话,这个做法就很成问题了。时区和语言差异是很多远程虚拟团队失败的主因。跨国团队的经理们如果想要维持团队的凝聚力和状态,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 如果你自认为站在世界的中心,你就很容易认为所有人都和你的时间表一致。绝大部分的人理解他们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并愿意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配合老板,但如果你认为他们总应该如此就糟糕了。明白这一点,你会发现自己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2 每个人都说英语,难道没有问题吗?团队中每个人都能用英语交流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这种方式下能够工作得最好。说其他语言的员工也许在会议后还需要花时间来阅读会议记录或者聆听会议录音才能够给出恰当的反馈意见。你在进行团队决策的时候最好为其他语种的员工留下一些反应时间,不然你可能会错过很多非常棒的想法。

3 对发音不存在什么“拼写检查”。很多母语非英语的员工会觉得自己处于劣势,因为他们的口语表达会比书面表达能力弱很多。虽然管理团队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是每个决定都必须马上做出。给大家一些时间,让他们简明扼要地写清楚自己的反馈意见,允许健康的书面讨论和提问。在这里,共享文档和WIKI就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了。

4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我们自己的生物钟。你也许喜欢把重要的讨论安排在上午,否则你可能会感到很疲惫,而且状态不稳定。你的团队成员们也是如此。所以合理利用个体的生物钟和工作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

让你的远程团队成员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对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说你愿意为了他们的原因,偶尔做出牺牲和让步,这样能够让他们受到鼓舞,并且对你和整个团队产生忠诚感,从而为团队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一切,只要你多付出一点点的关心和努力。

第6篇

关键词:浅白化教育 职业技术学校 听力语言障碍 全纳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90-01

普通职业技术学校招收残疾学生入学,进行“全纳式“教育,是残疾人教育的一个趋势。而让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 听力语言障碍生(以下简称听障生),我们俗称“聋哑生”融入职业技术学校,不仅需要在生活上关心帮助,更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寻找切入点,那就是,对于听障生进行浅白化教育。

老牌职业技术学校,利用自己的雄厚的职业技术师资、设备等,来努力弥补普通特殊教育学校师资、设备方面的不足,并且非特教老师、健听学生和听障生的磨合,能够大幅度提高听障生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在“全纳式“特殊职业技术学校中,健听人和听障生通过大量手写、口形等其它方式进行交流,虽然最初听障生理解起来较吃力,但是对于纠正他们的语序、语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种有别于普通特教学校的环境,直接将听障生以后步入社会才遇到的交流障碍问题,提前至在校期间,即将社会问题转化为学校问题。

1 听障生的学习特征

(1)语序混乱、谓宾颠倒。

听障生把“红色衣服”,习惯称为“衣服红色”。这种思维、理解方式给授课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沟通上的困难。听障生解读句子,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甚至会出现理解错误。

(2)重形轻义。

听障生感受较为直观,用手语表达较写在黑板上容易理解。例:“请根据所给范例和样文制作项目一”,用手语描述学生能马上做出正确的反应,而写在黑板上学生则显得反应迟钝。

(3)遗忘周期短。

听障生的遗忘周期较健全生短,需要通过复习来加深印象。拿计算机专业部的学生举例,“建立一个网站的站点”这一步骤,3次/周的学时数,健全学生不需要复习,而听障生则需要至少2次/周的复习数次。

(4)重实用轻理论。

听障生喜欢动手操作,但是却不愿意理解相应的理论。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影响了他们技能功底。拿计算机组装举例,学生倾向于动手组装电脑,而非背记各配件的作用。

(5)模仿快而创意少。

听力语言障碍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能够根据操作步骤、视频,样子……迅速地模仿完成任务,但是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则较为困难。举例,在计算机专业,课堂任务要求听障生根据样文制作一份邀请函,学生可以模仿做好,但听障生则不能够再创作一张名片。

2 浅白化教育方法的形成

普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转化为特殊教育教师,或者所任教班级中有听障生;而听障生由接受传统的特殊教育转化为职业技术教育,两者互相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方式。

3 普通特教学校与特殊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方式的区别

普通特教学校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只有特教老师和残疾学生,特教老师按照传统的特殊教育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而特殊职业技术学校中,特教学生面对除了特教老师和残疾学生,还有普通的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和健全学生,特教学生处在一个半融入社会的学习环境中,授课教师也需要用半融入社会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

4 浅白化教育定义

在特殊职业技术学校中,授课教师在特殊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中,融合对健全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提升听障生的理解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让听障生逐步适应社会。用浅显易懂、简单明确的方式让听障生掌握健听人基础的沟通能力。

5 浅白化教育方法

(1)顺其义,纠其误。

理顺听障生语句中语序的混乱,对表达错误的地方要及时指出。

多使用书写等方式进行交流,增加听障生读、写时间。首先让听障生理解健听人的表达方式,其次提升听障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师生的交流有作文、日记、周记、读后感、观后感、班级计划等。健听生和听障生交流有小组交流、班干述职、班会活动、内宿管理等。

(2)简化语言重释义。

用日常口头语,代替些晦涩的书面语,避免听障生纠结一两个较难懂的书面语,而忽略了整句话的表达意思。例,用“气量小、心胸不宽广”来代替“狭隘”的意思并让他们使用,学生就能迅速明白整句话的意思。

(3)适当符合听障生的思维习惯。

当听障生能够大致表达正确时,不要过分纠结于极小的语法使用、语气助词等错误。努力让听障生的表达能力趋近于健听人,而非一味要求他们按照健听人的思维方式来做,否则会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

(4)感官教学法及剩余能力开发。

①实践操作法。职校中的实践操作有:电脑实操、烹饪实操、物流实操等。实践操作让听障生的剩余能力得到开发,如他们的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等。拿烹饪专业白案中雕刻这门课举例,就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听障生的触觉。

②媒体教学法。使用先进的媒体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媒体手段有:投影仪、实物投影仪、摄像机、电视、媒体实训平台等。例如烹饪专业的教室安装有摄像头和电视,将老师的操作以实时直播形式多个角度显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可以远距离观看学习,也可以录制课堂内容,方便在课下反复观看学习。

③实训室教学法。设立模拟工作室、实训平台等,同步学在校学习内容与社会工作内容,消除学生踏入社会的不适应性。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办公实训室,模拟真实的办公环境,配有卡片机、打印机、油印机、收款机等等。工作室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上,书本上脱离,置身于一种类社会的环境中。

④课外活动。与健听人共同参加的的课外活动,是转换课堂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与健听学生的结对子活动,就在活动是极大提高了听障生的沟通能力。

(5)语言缺陷补偿法学。

补偿聋生的听觉缺陷,不仅仅是指用其它感觉器官的补偿作用,而是直接恢复和提高他们保存下来的不同程度的残存听力。

主要体现在唇形、听力、听觉的三方面教学法。通过老师、同学对于简单词句的重复,刺激听障生的听力、听觉,而听障生通过对众多不同唇形的学习,来掌握基本的交流用语。

总之,浅白化教育,是用最实用、实际、简单、易懂的方式,结合特殊职业技术学校的特殊的教育环境,对听障生的沟通、理解、学习、生活能力等进行半社会化式的教育,达到听障生最终顺利融入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聋教育[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10).

第7篇

【关键词】数学语言障碍

数学语言是描述、表达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师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除了使用自然语言外,还要大量使用数学语言,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在每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讲解、听讲、回答、讨论都离不开数学语言,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学生在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时,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数学语言常成为教学的难点。学生能否准确掌握数学语言,除了依靠原有知识结构外,还需要教师在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一些学生害怕学数学,而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障碍主要产生在数学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方面,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确实难懂,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语言的训练较缺乏,以致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由于数学意义必然要利用数学词语、符号等来表达,学生如果弄不清题意,或不理解数学语言理解的方法、规律和约定,那么就无法弄清它们的意义。

一、数学语言障碍的界定

数学语言障碍是指学生在接受和运用数学语言信息时不能顺利地进行识别、理解、组织、表达等活动的一种状态。按照表达形式的差异,数学语言障碍分为文字语言障碍、符号语言障碍和图像语言障碍。

二、数学语言障碍的表现和成因

根据数学语言能力的成分、表现不同,学生的数学语言障碍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一)识别障碍

数学语言识别障碍指学生不能识别数学语言的基本属性以及它所暗示的信息。这是最低级障碍。有的学生不能识别数学语言的基本属性以及它所表达的数学对象;有的不能识别符号语言的暗示功能。

数学语言识别能力与学生所具有的自然语言能力和对数学事实的理解程度有关。数学题目的文字说明,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和数学基础才能理解。有的学生数学信息存储量偏少,数学没打好基础,由于对数学语言符号知识和数学基本的数、式、方程基础知识缺乏,学生只具备表面的、基本的问题表征,或者表征不精确,从而导致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无法有效地同化新知识;从而导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地接受知识信息,在对新知识加工的前期就遇到了障碍。

(二)理解障碍

数学语言理解障碍指学生在理解数学词语、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语言时,不能完全理解数学语言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不能正确理解数学词语;难以理解数学语言信息块以及解决信息块之间的关系。如集合论语言中的"或"和日常语言中的"或"意义不同。前者可以包含两者同时发生的情况,而后者一般指两者中发生一个,且只发生一个。如果按照日常语言理解集合论中的"或",必然会产生误解。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中需要具备感知、识别、信息加工、想象能力以及对字母、符号、表达形式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等,如果这些能力不足,则往往导致理解方面的错误。

(三)组织障碍

数学语言组织障碍是指学生在接收数学语言信息时,不能进行有效地选择、处理、贮存等加工过程。具体表现为不能归纳数学每节、每章概念、公式、定理之间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能顺利地对旧的语言信息进行提取,把新知识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解题时,学生不能正确地选择储油罐数学语言特征的信息,建立数学语言之间的联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语言组织障碍往往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知识经验、心理势态而导致错误。如顺序心理造成的错误,停留性错误,负迁移引起的错误。

(四)操作障碍

数学语言操作障碍指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运算、推理证明等对数学语言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例如在运用"罗比达法则"的适应条件,直接去求导数之比的极限。操作障碍的原因与语言符号记忆不清或理解错误有关。

(五)表达障碍

数学语言表达障碍是指学生不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把所思考的数学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表现为学生做题时,知道怎么解,却不知如何写、如何说。它分为口头语言障碍和书面表达障碍。表达障碍产生的原因与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转化有关系。

三、如何克服数学语言障碍

数学是由大量概念和命题构成的符号系统。数学语言是为一定数学共同体所接受的概念和符号系统。数学家A.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学生必须有意识地使用代数语言,不仅学会使用共识,还要知道为何这样用而不那样用,否则代数将为无意义的游戏"。由于符号的抽象性,使学生学习增加了困难,而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缺乏理解,则对以后的学习构成更大障碍。可见数学语言学习意义重大。

首先,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

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与教学中,我们应该丰富学生数学语言词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述的数学内容,并逐渐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概念。对数学语言表达的理解不同,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对一个数学语言表述的语句应从数学语言的句法结构,语义内容,句法和语义的逻辑关系三个方面来理解;句法结构是一个数学语句的内部结构,不考虑它包含的具体内容;语义内容是句子所表达的实际内容,语句的构成和它所表达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逻辑关系是指二者的有机结合,合乎逻辑的联系。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通过概念教学,重视关键词语以及符号的讲述,逐渐丰富学生数学语言词汇。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在数学科学系统中,对每个数学概念都给予了确定的内容和含义,通过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语言句法结构。数学的定理、公式、法则揭示了数学词汇如何结合,如何构成正确的语句。因此,加强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学习,是建立学生数学语言句法结构,正确表述的关键。数学思维活动的描述,数学思想的沟通,都要依靠反映数学概念的数学语言去完成,所以数学词汇能准确表达数学概念。丰富学生的数学词汇主要是要加强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记住代表数学概念的各个名称,而且更要掌握概念所揭示的具体内容、约束条件、隐含条件,并通过一定的联系来分清容易混淆的界限。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

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从模型到图形,即根据具体的模型画出直观图;②从图形到模型,即根据所画的直观图,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重在建立图形与模型之间的视觉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使它们熟悉直观图的画法结构和特点;③从图形到符号,即把已有的直观图中的各种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④从符号到图形,即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这两步设计是为了建立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形语言来辅助思维,利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思维。

学生的数学语言障碍的产生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很难将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归结为其中的一种障碍。但可以分析出学生数学障碍的类型、层次和原因,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工一.强化数学语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J].教学教育学报.1999.8(4):78

第8篇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 言语功能

【中图分类号】R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20-02

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是多见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以及延伸至邻近的皮层下室同白质病变.(Broca) 失语称前部失语,失语常伴偏瘫,有时伴偏身感觉障碍,无视野缺损是接受综合康复的最常见类型。这类患者表述费力,属非流利性,对于自己不能表达非常重视,出现错误表现不同程度沮丧.(Wenicke)失语称后部失语,多见主侧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Wenicke失语病人无偏瘫,但有感觉障碍和视野缺损.急性脑卒中后患者语言障碍发生率高达47.7%,语言障碍发生,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2],现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并经MRI或经头颅CT证实;②意识清楚,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及运动障碍,但能配合康复师及护士进行康复训练;③入院3至7d,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听及及理解力障碍,无严重痴呆、精神障碍入选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0~72岁,平均59.8岁,脑出血20例,脑梗死30例,首次发病35例,复发15例。

1.2 方法

1.2.1 呼吸训练:呼吸气流量及呼吃气流的控制是正确发音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控制音高,发音及音量,对语调、重音、音节、节奏形成也有影响,方法:让病人充分放松,保证正确坐姿,鼻吸气,嘴呼吸,呼气前要停顿,逐渐增加患者的肺活量,注意增强患者呼气的压力及呼气时间,治疗师在患者呼气未可给予辅助。

1.2.2 构音器官功能训练:进行舌、唇、软腭、咽喉与下颌的单独运动,交替运动等,帮助改善口面肌肉的控制,可进行吹气训练。

1.2.3 增强构音肌肉动觉训练:可利用冰、软毛刷等刺激口面肌肉和软腭,也可利用手指按压,牵拉抵抗口面肌肉,进行发音训练时,教患者利用视觉(照镜子)和听觉(听录音)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元音到辅单[4]。

1.2.4 评价方法:于入院时及出院前通过语言交流评估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语构音障碍检查发。[5]

1.2.5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检验。

2 结果

患者康复训练5-10次,能简单发音,无完全无法发音,住院15-26天出院,康复训练前后患者言语功能比较,见表1

3 讨论

言语障碍指个体利用语言如口语、书面语及手势语等进行交际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功能障碍,不仅包括失语症还包括神经科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如构音障碍[1]。

语言障碍有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但速度很慢,程度也不理想,与肢体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相同,如果不积极地进行功能训练,就会错过恢复的最佳时期,影响最终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急性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临床上常未引起足够重视,久之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降低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构音器官功能训练,增强构音肌肉动觉训练,可使口、面部、舌、喉等肌群得到锻炼,可有效地提高相应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利语言功能恢复,本研究如果示:训练后患者吞咽功能显著优于训练前,提示有针对性系统的语言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言语功能,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镛连.王新德《神经康复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 马素萍.纳娜.王海艳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护理学杂志》 2007.22(19) 6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 张清丽 言语障碍的评测和治疗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399-404

第9篇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针灸;康复训练

脑中风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在现代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在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患者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最常见的后果就是肢体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研究对我院的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观察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1年3月~2013年9月共收治中风后遗症患者92例(男52例,女40例),年龄40~74岁,平均55.2岁;92例患者中脑出血34例,脑梗死患者58例:认知障碍23例,偏瘫18例,语言障碍32例,吞咽困难19例。现在对92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包括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29例;对照组包括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29例。两组患者个基线资料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对于认知障碍患者要针灸其额区、前区等区域,针在患者体内应停留5~6h,为患者针灸5次/w,疗程为8w。在针灸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物理训练;对于语言障碍患者,要针灸其头部的语言运动区域,针灸时间30~40min/次,为患者施针5次/w,在针灸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对于偏瘫患者,要针灸患者的风池穴和百会穴等穴位,每次针灸的时间要在20min,为患者针灸5次/w,疗程为10d,针灸的同时还要加强患者关节的锻炼。对于吞咽困难患者,要针灸其哑门和水沟等穴位,其中哑门不留针,针灸的时间应在20min,对患者施针1次/d,治疗的周期为10d,同时还要调节患者的心理,并对进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运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对认知障碍患者,使用针对性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通常对患者注射尼莫地平,治疗时间为1w。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则使用医疗器械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1.3分析方法 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与治疗之前进行比较,检测的指标主要有3种:①康复:使指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中风后遗症的症状消失,身体的各项指标也达到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在治疗之后,中风后遗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身体的各项指标有所好转。③无效:患者在治疗之后,中风后遗症没有发生好转。

1.4统计数处理

2 结果

治疗组最终痊愈的有29例,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最终治愈6例,总的有效率为58.70%。经过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脑中风后遗症在运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之后,3个月能够使患者恢复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患者应该对其后遗症进行及时的治疗。根据患者后遗症病情的严重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中医的理论,将该疾病归于痴呆的范围。在针灸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额区、顶区等进行施针,这样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在治疗偏瘫患者的过程中,结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尽快的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患者在脑中风后,其中枢神经具有可恢复性,在标准的外界条件下能够产生新的神经元。在治疗语言障碍患者的过程中,在对其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调节,并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语言障碍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所以要适当的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安抚,同时,利用康复训练来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的锻炼,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根据刘喜堂学者[1]8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发现,把患者分为对治疗组和观察组,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是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的效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同。

综上所述,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在使用针灸治疗的同时,还要结合康复运动疗法进行治疗[2]。运动疗法需要患者参与的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参与到治疗中去,使其意识到自己的治疗需要自己的努力和配合,能够激发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听觉统合训练;孤独症;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4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a)-0050-03

孤独症常于婴幼儿时期起病,导致机体广泛性的发育迟缓,目前仍无特效疗法。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这也给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有国内研究报道[1],2/3以上的患儿生活不能自理,无法接受常规教育。张颖[2]发现,听力过敏现象在40%以上患儿中均有存在,并且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交流障碍以及部分异常行为均与听觉过敏有关。国际上率先采用听觉统合训练(AIT)治疗听觉过敏,以期达到改善孤独症患儿病情的疗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对孤独症患儿实施了基于综合治疗的AIT训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5月治疗的孤独症患儿86例,均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的诊断标准,排除听力异常、脑功能障碍、癫痫、中耳充血、高频耳聋、炎症发热、戴助听器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2.1)岁,治疗前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82.8±19.6)分,智商(IQ)评分(58.3±15.1)分;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1.9)岁,治疗前ABC量表评分(83.1±19.3)分,IQ评分(58.7±15.9)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治疗前ABC量表评分、IQ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儿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教育、训练和药物。参照行为分析法,进行理解性语言障碍训练和表达性语言障碍训练。前者主要是家长带领患儿共同做一些指令动作,增进语言理解。后者主要分为构音训练、呼吸训练以及唇、下颌、舌的同步协调训练3个方面。表达性语言障碍训练必须建立在理解性语言障碍训练取得明显效果后进行。由主治医生向家长进行示范,家长负责在家中带领患儿训练。

1.2.2 观察组 患儿在综合治疗前,首先接受AIT训练。研究设备为第3代听觉统合训练系统,包括主机1台,CD播放机1台,无线耳机1套,听觉训练光碟20张,电源线和信号线各2根。患儿每日接受2次治疗,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时,患儿戴上无线耳机,CD机播放听觉训练光碟。

1.3 评价标准

1.3.1 听觉统合训练疗效调查表 包括典型特征、行为、交往、语言四个方面,共计21个症状。每个症状分为5个等级,1~5级依次对应无、偶尔、有时、常常、总是。其中1、2级均可认为症状轻微,具有临床疗效评价意义,故汇总统计治疗前后症状评级结果为1、2级的患儿例数。

1.3.2 智力测验量表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实施测验和计算IQ得分均由专业心理测验评定者操作。

1.3.3 ABC量表 从57个项目对患儿情绪语言、行为、语言进行评定,总分超过68分即可确诊孤独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语言交流障碍分布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不爱讲话、不理解指令、缺乏主动语言、词汇量少词语混用、语言障碍症状轻微的患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不理解指令、词汇量少词语混用、语言障碍症状轻微的患儿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628、4.568、4.977,P <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部分行为特征分布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注意力涣散、主动回避眼光接触、缺乏模仿性动作、缺乏想象性游戏症状轻微的患儿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缺乏模仿性动作、缺乏想象性游戏症状轻微的患儿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780、3.888,P <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ABC量表评分、IQ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ABC量表评分以及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ABC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 = 3.024、3.098,P < 0.05)。见表3。

3 讨论

国外研究报道,87.1%以上的孤独症儿童首诊症状表现为语言障碍[3]。传统的综合治疗对语言交流障碍各项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对部分行为特征效果并不明显。本次研究中,AIT训练后经过6个月的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缺乏主动语言、词汇量少词语混用、语言障碍症状轻微的患儿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治疗前接受听觉统合训练的较能够更好的改善语言交流障碍症状。熊妮娜等[4]认为孤独症患儿的音乐能力具有宇宙性的特点,对音乐的兴趣不同于正常儿童,注意力和感受力较正常儿童更加敏感。对于患儿采用调制的音乐矫正声音处理失调,同时对脑部活动产生刺激,可以促进患儿语言功能的恢复。Bryson等[5]通过对执行语言任务的患儿进行磁共振功能检查,发现患儿右侧额叶活跃度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表明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优势半球位于右侧额叶。早期对患儿的右脑半球语言功能进行开发,可以显著改善语言交流障碍。此外,观察组患儿经过听觉统合治疗,部分行为特征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此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进行探索。

ABC量表评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价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其评分的下降可以较为客观的反应患儿症状的改善[6]。IQ评分的升高则可以客观反应智力发育水平的改善。本次研究中,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儿ABC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Q评分明显升高,表明综合治疗前首先接受听觉统合训练的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综合治疗。这也与王四美等[7]研究结论相一致。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0~6岁是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中2~4岁发育尤为迅速[8]。孤独症儿童年龄越小,大脑和髓鞘发育越不成熟,但是其大脑的可塑性越强。因此,孤独症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同时,个体性差异在孤独症儿童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对于某个患儿有效的疗法应用于另一个患儿,可能疗效并不显著甚至无效[9]。所以,主治医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孤独症患儿症状的特点,部分调整治疗方法,实施个性化治疗。

综上所述,AIT训练配合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和部分行为特征,减轻孤独症症状,促进患儿智力发育,近期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 薛,徐光兴.孤独症儿童教育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34-535.

[2] 张颖.孤独症的早期干预[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8):741-743.

[3] 李雪,刘靖,杨文,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执行功能和心理推理能力特点及临床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8):584-589.

[4] 熊妮娜,季成叶,薄宏莉,等.孤独症儿童临床症状及母亲心理状况的应用行为分析干预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0):970-973.

[5] Bryson SE,Bradley EA,Thompson A,et al. Prevalence of autism among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 Can J Psychiatry,2008,53(7):449-459.

[6] Smith LE,Greenberg JS,Seltzer MM,et al. Symptoms and behavior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utism:effects of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warmth,and praise [J]. Am J Ment Retard,2008,113(5):387-402.

[7] 王四美,龚群,张改巧,等.81例儿童孤独症综合干预对行为异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5):419-422.

[8] 张改巧,龚群,张凤玲,等.听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1(4):426-431.

第11篇

[关键词]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28-02

小儿脑瘫是由于胚胎发育期脑组织受到损伤,或分娩时及生后1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运动障碍的一种器质性疾病,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语言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目前国际上强调超早期疗育,重症患儿从新生儿开始治疗,包括功能训练、药物治疗、针灸、按摩等综合措施。但脑瘫患儿常因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而不能配合治疗,因此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1-2]。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本科65例脑瘫患儿实行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瘫患儿65例,其中痉挛性四肢瘫27例,手足徐动型脑瘫14例,痉挛性双下肢瘫16例,弛缓性瘫4例(以后转为痉挛性),运动过度型4例。65例中语言障碍者50例,精神发育迟滞者15例,无一例癫痫(EP)发作者;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1个月,其中,男41例,女24例。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由于肢体残疾及语言障碍,与外界交流困难,家长及患儿常有心理障碍,尤其是家长心情更加焦急,急于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但患儿由于智力障碍,往往表现为敌视治疗,不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甚至与之表现为敌视态度,尤其是痉挛性脑瘫患儿,常因抵触情绪使肌力高张的肢体更加僵硬而无法进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先做好心理沟通,首先劝慰家长消除急躁情绪,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患儿配合治疗,以温和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诱导患儿接受治疗,遵照示范-等待-鼓励-示范的原则,使患儿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消除紧张,以便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1.2.2 摄食训练护理

摄食功能是发育功能的前提,脑瘫患儿由于处于摄食功能发育期,常因残存的哺乳反射及其他异常反射和运动障碍而影响了摄食功能的学习,继而造成了语言学习障碍,因此,要对患儿进行摄食训练。摄食训练前首先对摄食功能进行评估,观察吃饭时头颅、躯干、骨盆的控制,肩胛带的稳定性及咀嚼功能,观察患儿入口的姿势、、过程、时间以帮助其自主摄食。如动作失调型脑瘫,因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而无法自主进食,对此类患儿可以使用带双耳的口杯进汤,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也可以让患儿坐在特制的餐桌连椅上,一手扶餐桌把手,一手握汤勺,将碗固定在桌子上,这样身体能保持部分平衡,再鼓励患儿自主摄食。护理人员不参与喂食,而以语言鼓励患儿自主摄食,以培养其自理能力[3]。

1.2.3 语言训练护理

脑瘫患儿尤其是痉挛性及平衡障碍型,因脑发育障碍,常使舌、咽、喉部肌肉发育也障碍,而出现构音障碍,加上颈部的不随意运动及紧张性颈反射的存在,抑制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可出现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不协调,而发生心率和呼吸运动的异常,从而加重语言障碍,对这些患儿,语言训练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护理:

1.2.3.1 呼吸调节幼小儿童进行强制性腹式呼吸发,方法为:使小儿仰卧位,用腹带固定空胸廓下部,抑制胸式呼吸,同时让小儿学习腹式呼吸。先用手掌轻轻挡患儿口鼻,并将双下肢自腹部屈曲处轻轻按压,让小儿腹部放松,尽量呼出肺部残余气体,然后放开手,并将双下肢伸直,同时让小儿挺胸,尽量吸入新鲜空气,如此反复进行十几次。

1.2.3.2 发音调节随正常人的发音次序,以最好教的音为顺序,从单音音节到说话逐渐提高,原则为先发元音,如[a]、[u],然后发辅音,由双唇音开始加[b]、[p] 、[m],能发这些音后,再学习发较难的音。对发音异常者,可咀嚼口香糖,使腭关节运动,也可利用压舌板或手指对患儿做被动训练,口唇开合及舌运动等综合运动才能发出音来。对小儿可从单音开始,护理人员做口型示范,让患儿对着镜子边发音,边纠正,然后练习说话、唱歌等,达到尽量使发音准确的目的。

1.2.3.3 协调运动的调节 小儿置于右侧,医护人员在患儿后头部调节颌关节;拇指贴在颌关节,食指放在上腭和下唇之间,中指放在颌下,平按住使之不动,也可从正面做颌的调节,拇指放在颌与下唇之间,食指置于颌关节,中指牢固地顶住颌下部位[4-5]。

1.2.3.4 口腔知觉的调节 脑瘫患儿除了运动之外,大多存在知觉的发育落后或过于敏感而使发音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各种各样形状的较硬的食物对舌和口腔进行刺激,以改善患儿口腔内的知觉。

1.2.4对高危新生儿护理

出生后窒息及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是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为防止和减少脑瘫发生率,除对患儿正常治疗外,常规给予头部亚低温疗法,减慢脑组织代谢,使神经轴突谷氨酸释放减少,抑制脑皮质区神经之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提高血糖水平,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使细胞凋亡减慢,临床观察可减少脑损伤的进一步发生。

2 结果

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康复护理提高了患儿治疗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病程,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负担。

3 体会

康复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病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尽可能使患儿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亚丽,马.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医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

[2]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3]李胜利.语言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4]徐莉,李晶,杨玉新.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5-96.

第12篇

关键词:自闭症;语言障碍;康复训练

一、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类型

1.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是指失语或者单音重复发音的障碍类型。

2.句法障碍

句法障碍是指有一定的发音能力,但是无法将简单词汇组织成语言的儿童,或者是不会使用人称代词,没有语言主动性的儿童。如,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完整表达,只会说物品的名字或者“我要”。

3.语言环境障碍

语言环境障碍是指一些自闭症儿童可以进行简单基础的语言表达,但是在交际过程中无法做到流畅地讲述自己所要表达的事情,并且有明显的语言重复等障碍。

二、发音问题和矫治

1.发音问题的表现

自闭症儿童的患病程度不同,有些儿童可以模仿口型,面部肌肉僵硬却发不出声音;有些儿童可以轻声发出一些单音或者简单的几个词。自闭症儿童有几种发音现象:说话时通常声音很小,但是尖叫的时候却很高亢;说话时前几个字声音大,后面越来越小;或者声音暗哑等。这些现象说明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呼吸不正常,可能与其发音器官功能不足有关。

2.发音问题的矫治

言语呼吸与一般呼吸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吸气深,深吸浅呼来带动声带的震动,使发出的声音较为平缓。自闭症儿童在呼吸时,胸腔起伏很小,说明他们的呼吸器官不够强大。可以通过跑、跳或者吹气球等方式训练呼吸。有些儿童很难听从口令来完成动作,可以将平躺的儿童膝盖轻轻推到胸前,通过压迫胸口来加深胸腔呼吸。在吃饭喝水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节奏慢慢训练口部和舌头的肌肉。

3.语言康复训练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