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13:0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切景语皆情语”,几乎每一次上课,都能在课堂上听到老师引用这样的话来评论诗句、散文的意境。“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是的,这样的句子都是出自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先生最著名的大作,莫过于《人间词话》了。该书乃是他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现在就以《〈人间词语〉十则》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人间词语》的艺术境界。
首先,作者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了其他论点。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做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按照境界构成材料的不同,王国维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王国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景”与“情”的关系和产生的各种现象,“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万物皆为我驱遣,“以奴仆命风月”,这正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写境”则是作者极逞状物之才,能随物婉转,“能与花鸟共忧乐”,客观的真实受到高度的重视,这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王国维还提出,“理想派”与“写实派”常常互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而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艺术境界,则不能断然定为“理想派”或“写实派”。在这种境界里,“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自然与理想熔于一炉,“景”与“情”交融成一体.王国维认为,这是上等的艺术境界,只有大诗人才能创造出这种境界。
按照境界构成方式的不同,王国维又把境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形态。“有我之境”中,诗人作为感情激越的审美主体,从对象中反射自己,所以“物皆著我之色彩”,将情外化为景。“无我之境”中,“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认为只有“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虽是无我之境,但景后隐藏着情。
其次,作者熔中西思想于一炉。王国维先生曾经系统地学习过西方哲学和美学历史,精心研究过叔本华和康德的美学思想。因此,他在书中多次直接引用了尼采和叔本华的话,这在晚清词话中是绝无仅有的。
最后,王国维能够运用朴素的辩证方法进行论证,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深度。整部《人间词话》主要围绕抒情与写景,理想与现实,有我与无我,诗品与人品,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建立起整个理论体系,深入地探究了诗词的本质。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对我国文艺评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宋・晏殊
槛②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③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疑难点注释
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⑤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点拨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幕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淡、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链接:杂评王国维之“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闲来无事,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此三境界,喝酒与灌水岂不亦有此三境界?试论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暄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关键词:境界说;诗言志;以意逆志;文学发展观
一、“境界说”的提出
(一)“意境”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境”本字为“竟”,是指时空概念。在《周礼》中记载“凡国都为竟。”,《说文解字》中“竟,乐曲尽为竟。”,境,指乐曲的境界,终结。汉魏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意”为佛学中六根之一,思量之义,“境”在佛学中指地界,为天识范围,后与“意”结合,在佛教中指精神上的超越。最早使用“意境”一词的是王昌龄,在其《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即“物境”,描摹事物,注重形式;“情境”,注重真情实感,喜怒哀乐,深得其情;这二重境界都属于美学概念,而其提出的第三种境,“意境”,则将“境界”这个原属于地理学和宗教学的概念引入到文论中,赋予了其诗学的意义,摆脱了具体的物欲的结果,为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唐时期,刘禹锡提出了“取境偏逸说”,司马空又在《与极浦书》中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 王夫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情景交融说,认为“意”为统帅,“景”为兵。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指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二)《人间词话》中“境界说”的提出及其内涵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的“境界”说,将“境界”作为评词的最高标准。王国维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指出“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虽然有理想派和写实派,但真正的大诗人却能融会贯通,无法严格区分。只要是文学作品,所谓的写实都是有一定的理想的,诗人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即使是现实主义作品也必带有理想色彩。文学,本就是一场伟大的虚构,一切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是完完全全的写实,而是带有虚构的成分,只有新闻,才是完完全全的写实。王国维先生的“造境”和“写境”区分,明显受到了西方文论的影响,文学并非简单地反映现实生活,也不是单纯的情感地自然流露,文学世界之所以与自然世界不同,就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展示客观现实,客观规律,文学世界是虚构的世界,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世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显然是受到了佛学的影响。在佛学观念中,人被物所累,被情所困,都是陷于红尘而害的,因而才需“般若波若密”,即“让渡”,达到彼岸世界,达到彻底地“无我状态”,破我执。“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即“忘记自我”,将“我”明显、强烈的感情压抑下来,忽略“我”的主体性,融入到物的世界之中,如同庄周梦蝶一般。这一点显然与佛学上要求的突破小我,融入物界相通。“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佛教中的“心斋”、“坐忘”同样也是好静,通过主静来突破自我的局限。“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这实际上也就是心意活动的关系,心动和意动,最终依然要落实到静之上。即世界的本质是“无”,一切都是虚无,所以要不断地超越物境与情境,最终达到“真”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谓真景物,真感情,是指突破情景的束缚,现实的假象。“王国维把情与景合二为一,一同归位于艺术追求和审美关照的对象,不同于前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把情与物截然分开,王国维不仅把情与景物连接在一起,而且随着人之情感的喜怒哀乐放在一起,归入审美观照和文学再现的对象。”显然,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境界”主要是指艺术内容的真实性,即“物我浑为一体”的审美感悟。
王国维先生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是中古典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其意境理论是连接古典意境理论和现代意境理论的一座桥梁。王国维先生不仅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更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将其深邃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方,将中西方文明融合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诗学体系,浓缩在《人间词话》一著作中。
二、“诗言志”在《人间词话》中的继承与发展
(一)“诗言志”的内涵
在《礼记・孔子闲居》中记载到,“孔子云:志之所志,诗亦至也。”由此可见,“志”,指内心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便是诗了。从训诂学的角度考察,“志”的一般含义,与诗是相通的。在《毛诗序》中说得更为明确,“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简言之,便是“诗言志”。其次,既然“志”的本义是停在或藏在心中,因而在秦汉典籍中,训“志”为“情”,为“意”者亦非鲜现。汉人又以“意”为“志”。《广雅・释言》曰:“诗,意也。”在以上的诠释与理解中,“志”的内涵就是“情”“意”,也就是诗人的内心的情感与意志。所以,“言志”的本义无非就是言情、言意与言志。“志”的含义还有更为深入系统的论述,闻一多在《歌与诗》中说到,“志有三个意义:一、记意,二、记录,三、怀抱。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既然“诗”为“志”,“志”又是“藏在心中”,那么“诗”或“志”也就是记忆,也就是指诗的最高记诵。其次,文字产生之后,文字便代替了记忆,“记忆谓之志,记载亦谓之志,古时一切文字记载皆曰志。”因而,“记载”便是诗或志的第二个意义,也就是诗歌发展的第二个主要阶段。第三,与此同时,人们为了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使用文字力求经济节约原则,于是,散文应运而生,逐渐倾向于用散文记录事物和道理,而诗(韵)则更多地用来抒写“情抱”,使得诗的“事”的成分渐少,“意”的作用渐多。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成为人们所公认的定义时,便已经开始用“志”来专指“怀抱”即“情”、“意”了。这便是诗或志的三个含义,也就是诗歌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然而“诗教”说控制着“诗言志”,也就是说,这种“志”必得陶冶人的心情,培养美的情操,感染好的思想,也即诗人必须有理性来驾驭和重视社会的政治功利性的鲜明特点,它所倡导的中和之美对我国民间诗歌美学传统的形成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因而“诗教”并不完全偏重于理性,而是强调理性和感情的融合,节制和净化。
(二)王国维先生的文学发展观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叶嘉莹评论道,“他不仅有见于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新兴之文学,而且更指出了文学演进的主要原因乃是由于任何一种文体,在通行既久之后,经过多人之尝试和使用,自然便不免会逐渐趋于定型,成为一种习套。于是当一切可行之途径尝试俱穷之后,后之作者一则既更无发展开拓之余地,再则又现有许多既成的习套摆在眼前,于是才气不足的作者自然便不免养成一种因袭摹仿之风,而丧失了一切文学作品原来所最需要的创造的精神和能力,所以豪杰之士遂不免遁而作他体。”的确王国维先生的此种说法看到了各种文学形式的大致升降规律,但其论述的“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却显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事实上,文学的发展规律,远没有如此简单,明确。在诗歌的发展史中,并非是四言凋敝后才有楚辞,相反,二者是同一时期的,并且四言诗的背后也不比五言简单,四言诗的创作更需经过更为严格的文学教育训练。并且,就一体论而言,王国维先生认为,文学后不如前,但事实上,就一体论而言,每种文体的发展应该是波浪形的,而非直线形的,因而,文学后不如前就一体论而言也是有失偏颇。虽然,王国维先生的文学发展观有其不合理之处,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习套”却是独具慧眼,也影响深远。
【结语】 王国维先生的审美“境界说”、“诗言志”的真性情、“以意逆志”的解读方法及其诗学发展观是王国维先生诗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传统诗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人间词话》更是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徐调孚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05月版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3]王文生:《中国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炼出的三种人生境界犹如人生的三味茶,我们用清茶,花茶,普洱茶隐喻人生的三重境界,作为上,中,下三篇的标题,意在对人生过程有所概括。而每篇的第一节,均采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意在描述人生从青春到壮年到晚年的自然过程。
每篇的最后一节采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概括,分别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人生的三重境界。这样做到了人生的自然过程与人生境界的有机统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按:应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初刊稿第二十六则)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人生三境说”。
在这一则词话中,王国维引用了三个词句来表达“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这三句词分别出自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和辛弃疾《青玉案》。
晏殊的《蝶恋花》是一首伤离怀远的婉约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描写了主人公昨夜彻夜未眠,今晨登高望远,却不见所思的情形。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
和晏殊的《蝶恋花》一样,柳永的《凤栖梧》也是一首登高怀人之作:“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的钟情与执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青玉案》写了上元灯节时的回首一望,周汝昌先生说:“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都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1]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王国维所引的三句词在原词中各有所指,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并无直接关联。想必,晏殊、柳永和辛弃疾在写词的时候,也没有“人生三境”的念想。所以,王国维的理解无疑是背离作者原意的。对此,王国维自己也说:“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2]那么,如何看待这种阅读现象呢?
叶嘉莹先生认为:“王国维这样的解释方法,也是有一个由来的。从中国的传统来说,那叫做‘断章取义’”[3]“对于这种读诗的方法,其实在西方有一个意大利的学者墨尔加利(Franco Meregalli)也说过,他说这叫作‘creative betrayal’,就是‘创造性的背离’,他说读诗的时候你可以背离作者的原意,有你自己的更丰富的联想。德国的美学家沃夫岗・伊塞尔(Wolfgang Iser)也说,读书就是要从你读的书本里面有你自己的一种创造性的联想。你可以背离他的原意,有更丰富的联想。而中国古代从孔子,从《左传》里面使臣的问答,就培养出来了我们中国人带着丰富的联想读诗的传统。”[4]
二、叶嘉莹、周兴陆等人的“创造性背离”
有趣的是,后人对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说”的理解,也常常是众义歧出,难以归一,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现选录两位学者的解读如下:
复旦大学周兴陆教授认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事业和学问的第一阶段,有所追求,有所想念,然前面的路途是一片迷蒙,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心中也是茫然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事业和学问的第二阶段,经历过迷蒙茫然之后,若能锲而不舍的话,方向就会逐渐明朗,目标就会逐渐明确,就是词中的‘伊’出现了。这时,追求的主体应该坚定执著、艰苦卓绝地探索钻研,培养主体的能力,增强主体的修养,纵使面容憔悴、身体消瘦,依然无怨无悔,用心去追寻、深入地体会对象。这在禅宗谓之‘渐修’。‘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事业和学问的第三阶段,是在长期艰苦的渐修的基础上,一朝忽然开悟,茅塞顿开,天机骏利,触处皆通。这在禅宗谓之‘顿悟’。”[5]
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认为:“我们每天耳之所闻,目之所见,目迷乎五光十色,耳乱乎五音六律,我们的耳目都被那些繁杂的、奢华的、眩惑的、迷惘的声光色彩所引诱了,所以你追求世俗之所尚,所以你就与世俗同流合污了,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昨夜西风凋碧树’,你要把遮蔽在你眼前的社会上这一切吸引的诱惑都超越过去,你要有这种超越的精神,你才能看到高远的理想,你才不是为个人的、世俗的、一己的得失而生活。所以王国维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个境界……这里‘为伊’的‘伊’,还是指的那个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理想。我为实现我的这个理想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地追求的毅力……忽然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我得到了。得到的这个东西不一定是外在的名利禄位,而是真正在内心之中达到了一种自足的、自我实现的境界。”[6]
仔细琢磨,不难发现,两位教授的解读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前两个境界的理解上。周说认为:第一境虽有追求,但无目标;至第二境,因锲而不舍,目标逐渐明确,‘伊’出现了。叶说认为:第一境意在传达要有去除遮蔽、超越诱惑的精神,方能看到高远的理想;第二境的“伊”,当为第一境中所见的那个高远的理想,那个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理想。那么,他们的解读,哪个更符合王国维先生的原意呢?王先生已然作古,结果似乎也就无从论证了。如果其中有一说不符合王先生的原意,那么他(或她)的阅读行为,无疑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背离”了。
三、吃鸡蛋的时候,你考虑母鸡的感受了吗?
钱钟书的《围城》出版后,有一位英国女士给他打来电话,说她喜欢《围城》,想见见他。钱钟书婉言谢绝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见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的确,我们吃鸡蛋的时候,又有几人认识下蛋的母鸡呢?又何必一定要考虑母鸡的下蛋意图呢?难道一定要考证、推敲、搞清母鸡的下蛋背景、动机、经历等等信息,才能更好地吸收鸡蛋的养分吗?作品与作者的关系,近似鸡蛋与母鸡的关系。母鸡下完蛋,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哪里还要牵挂蛋被何人以何种方式消费掉了呢?同样道理,作者写完作品,读者怎么读,那是读者的权利,作者就无权干涉了。作者更无权要求读者一定读出所谓的创作意图。读者阅读的目的,也不尽在揣摩、论证作者的写作意图。
清代学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性阅读文本是读者的权利,文学文本已然给读者提供了创造性阅读的空间。意大利学者弗兰哥・墨尔加利在《论文学接受》中将读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性读者,能够从表面把作品看过去,这是最普通的读者。第二类是透明性的读者,能够透过作品表层的意思看到里面的本质。第三类读者是把作品当成一个出发点,然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对之做出一种新的创造性的诠释。”[7]
元稹创作的《莺莺传》,站在张生的立场,称“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为其辩护,对其美化,然而这丝毫不能改变读者对张生“始乱之,终弃之”的行径的厌恶;元稹虽借张生之口污蔑崔莺莺为“尤物”p“妖孽”p“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称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然而这丝毫不能影响读者对莺莺勇于挑战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却遭背弃的悲剧命运的同情。后代的读者,对这个爱情悲剧极为不满,不断对故事进行改编,尤其是经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至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在《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崔张两人的爱情道路虽然崎岖坎坷,但是他们坚贞不渝,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婚姻制度的束缚,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假如元稹看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知会有何感想?很显然,后代读者的改编是对元稹创作意图的背离。这种创造性的背离,让故事内容更加健全丰满,让作品的主题也更加丰富深刻,无疑具有巨大的价值。
叶嘉莹教授说:“有这么一种‘creative betrayal’,你读什么书都可以读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它是好书那当然是好,即使是坏书你都可以超越它,读出你自己的高深的见解来,这才是真正会读书的人。”[8]此言不虚也!读书不能尽围作者转,要活读书,而不能被书牵着鼻子走,照本宣科,本本主义。读书,要勇于对话,勇于创造,勇于取舍,让作品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周汝昌 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第2版,第1470页。
[2][5]黄霖 邬国平 周兴陆:《〈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56页,第57页。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其实,不妨让我们去清理一下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角落,或许意想不到的答案就在那里。这个答案未必能够指点迷津,但却可以拨云见日。
财富哲学
经史子集,这些曾经被企业家们遗忘的价值体系,现在以“国学”这个新兴词汇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所关注。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它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尤其它是重塑企业文化的优秀基因宝库,里面蕴涵着丰富的“财富哲学”。这部哲学就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智慧―财富是辛勤劳动与高尚智慧的结合,财富是灵与肉、体与能、心与血的结晶,财富是一种责任,财富是义与利的统一体。
所以不难发现,对于中国的企业家们来说,做好企业,管理好企业,必须要理解这个价值体系里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了解他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培育与他们的情感,得到社会的价值认同。特别是理解那些滋润了这个价值体系成长的“大师”们对理想的感悟。比如“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王国维,在它的文化体系里就包蕴了一种纯粹的经营体验,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企业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在著名的《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归纳这三境界,王国维的论述是典型中国式的,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即第一境界必须有远大志向目标,此为“知”之境界;第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这个理想需坚韧不拔勤奋耕耘;第三境界就是“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
许多时候企业家们就是这样,有迷惘、困惑,也有欢笑、开朗。无论事业的低谷、高峰或别的什么奋斗目标,都不断地经历着、演绎着人生的三境界,用行动践行着这个富有意境的经营体验。
“做企业第一要素必须要有志向。”柳传志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这个志向体现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每一个企业不管一样不一样,就像人们攀珠穆朗玛峰一样,最重要的是上到山顶。核心价值观的意思是要上到山顶,但是你可以不同,不同的意思是你可以从南坡上,也可以从北坡上,但是不能这个企业一半人从南坡上,一半人从北坡上,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而且必须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气魄。”
在联想的柳传志时代,他确实有一个很高的目标,但他从不会把长跑当成短跑,也从不无谓地跑,实际上是讲究方法的。按照既定路线,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前进路上往往它会歇脚拐个弯儿,提前把一些事想好了,一步一步做,最后目标实现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为实现远大理想,柳传志最重要的保持了坚韧不拔、勤奋耕耘的奋斗精神,而这也是王国维所言的“行”之境界。在这点上,行动派马云比柳传志似乎更加专注、直接。“商业不外乎智慧、希望及勇气。这些都是经商的必要技巧。遇到问题时,我习惯用右手温暖左手。要不断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还是我,我还在学习成长,我一直在行动,一切都会好的,至少我还活着。”马云如是说。
行动高于一切
行动高于一切。假如当初马云只是空喊口号,假如当初马云就会“纸上谈兵”,那么,是否现在还会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事实上,当一个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时,就开始担心会输掉什么,而当你还是小企业时,你却可以继续成长,因此,马云的眼里一直相信小公司更有利于保持行动的希望。
努力了、奋斗了、付出了,那么收获肯定是幸福的,这就是王国维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的含义。冯仑也这样认为。他说:“做企业的基础就两个字‘勤快’。卖饮料是比较简单的事,但勤快了努力了也能做得很大。做企业第一是不争,不企图吃掉别人。不去寻求垄断的机会,不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而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事,力求让所有的消费者、股东、员工以及社会各界都喜欢你,都需要你。这样一个‘掰开了揉碎了’的过程,对于所有管理企业的人来说,无疑是打开了另一个天地,展示了一种‘得’的境界。”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04-1.5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追求,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成就。意境可以分为意和境两方面,二者在古代文学当中,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其中,意主要指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意可以在人生,也可以通过自然山水等见人生;而境则主要指作品能够达到的境地,其可以是作者的创作之境,也可以是作者在构思时的心中之境,还可以是作品所到达的某种艺术境界。
一、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研究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人们对古代文学中的意境还未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说,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主要是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其通常可以在境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意属于境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境,而是有一定意义的境。
意和境相关,境又依存于象而存在,因此,意也无法脱离象而独立存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意通常出于作品而又胜于作品的具体形象。著名诗人刘禹锡认为:“境生于象外”,但是司空图却曾经说过:“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二者虽然文字不同,但其描述的都是意。另外,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在多数情况下都强调有意蕴的境地,正如司空图所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就证明了古代文学作品中,意通常以一种含蓄、模糊的手法表现出来,并能够使人回味无穷。再比如严羽曾经说过:“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清远的意境就是明代人对意的最好体现。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意往往很难把握,不过,一般说来,古代文学中的意大都和人生密切相关。例如,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其中就曾经说过:“得于乐府,则有‘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诃也。”司空图认为这些诗都不受理论框架的局限,同时,又“庶几不滨于浅涸”。因此,可以说,古代文学中意常常被赋予一定的人生意蕴,或者是通过山水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这一共同特点在相当一部分作品中都可以表现出来。
除此之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也曾明确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这当中的无我之境说的就是意。这种境界并不是代表没有主观意识,其只是强调主观意识相对较浅,这是一种悠远的、含蓄的表达意的手法。不仅如此,王国维在对姜夔进行评论时曾经说过:“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意的悠远的特点。因此,在古代文学中,对意的运用方面,也属于一种境的表现,也就是说就人生的意蕴之境,然而,并非看到意即将其理解为意蕴之境,事实上,其应是建立于古代文学作品之上,而境却可以言及作品之外,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能够言及文学之外。
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境
本文中的境指的是古代文学作品达到的某一境界,诗有三境,其一是物境,其二是情境,其三是意境,出自王昌龄。由此可见,根据王昌龄的观念,境主要分为三种。然而,王国维又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也就是说,王国维认为境主要分为两种。不管是王昌龄眼中的境,或是王国维眼中的境,其在本质上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王国维也说过:不但有写境,也有造境,这就是写实和理想两派分别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两者却很难分别,由于诗人创造的境一定是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因而其写的境也一定会与理想相关。因此,写境和造景之间的关系是一方面相互联系,而另一方面则又相互区分。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了浓重的文化背景。可以说,意由境生,同时通过意来看待境,从而实现意境结合,以正确认识人生。事实上,我们应该深入地挖掘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并努力寻找其中的境,从而做到境中有意,意中有境,真正认知此美学命题中涵盖的中国特色。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境为作者通过心中的境来对文学作品加以构思,也就是创作之境。一般情况下,作者的心中之境既可能是自然境地,也有可能是人生境地。其中,自然境地是指文学家开展文学描写的对象,正如,王昌龄所说:“泉石云峰之境”。而人生之境是指作者通过人生感悟形成的境。再如,元代杨载所说:“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等。由此可见,意与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这些关系。
此外,境由心生是指作者更深层次地了解与碰触了自然之境和人生之境触碰之后所形成的高层次心境。王昌龄说过:“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其中的心中之境就能够理解成自然之境、人生之境,当然也能够理解成是作者在深层次地考虑之后所形成的另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在白居易的《文苑诗格》中,对于一系列的意和境都进行了描述,并巧妙地将境于意结合在一起,由境表达出意,达到境和意会,将境的妙处充分体现出来。
在某种意义上,境也代表文学作品达到的一定程度的艺术造诣,还能够将其称为境界。然而,境与境界的意义并不相同,可以说,境界只作为境的某一形式为存在,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说过:境并不是单指景物,其实,喜怒哀乐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境界。因此,凡是可以写真景物,表达真感情的作者,就可以称其有境界,相反,就无境界。而古代文学作品中形成的艺术造诣即为一种境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与境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人们只有很好地掌握其中的意与境,才能真正地去了解这些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深意,并通过对其深入地把握,来真正认识作者的思想与观点,学好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李枝维.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美刍议[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1).
[2]董弟林.啼血画梦傲骨诗魂――文化传播视域中孟郊诗歌审美意境的内核结构[J].东南传播,2009(01).
[3]王三毛.古代文学中的竹林[J].阅江学,2010(01).
[4]陈天信.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09(12).
[5]王义梅,李明亮.论刘长卿以冷感意象群营造意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
[6]陈红梅.阅读经典,润泽心灵――古代文学在现代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考试周刊,2010(49).
[7]徐莹.宋代婉约词审美拾零[J].学周刊A版,2010(07).
【关键词】古诗词 情感 情感教育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理应担负起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熏陶的重任。《尚书・尧典》给诗歌的定位是“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特点,如朱自清在《诗言志辨序》里所说,它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情感既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又是诗歌的主要特点。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的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灵魂。大凡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遭际,用他们的碧血热泪乃至生命写成的。诗的生命,活泼泼地跃动在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激情之中。
在古诗词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不仅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而且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高级情感,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语言,学习优秀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更要担负起培养年轻一代情感的重任,使他们受到健康美好情感的熏染,提升人生的境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谈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古诗词教学首先要积极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教师可以用语言引导,也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一点音乐或图画,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晏殊《浣溪沙》这首词使用的意象十分清新,又具体可感,再现的难度比较小。在体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现在静下心来,去除杂念。好,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晏殊。请大家心里开始想象在小园中徘徊,小路上铺着落花,路边的花儿只剩残枝,抬头,又看见燕子飞过,忽然觉得似曾相识,去年的春天,不也是这样吗?”告诉学生想得越细致越好。然后让同学们回答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心头涌上的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二、反复吟诵,体验情感
吟咏是古诗学习的一个流传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长言、嗟叹、永歌,皆是声音。诗歌与声音的关系,尤为密切。诗人的感情和诗歌的韵味往往正是反复吟唱表达出来的,因此诗歌教学强调多诵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吟诵,可以由老师范读,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通过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会更好地直观地再现诗歌的声感美。
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声像带,是范读的又一形式,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的朗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中意境,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
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先导,只有学生自己吟诵,才能体味出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有关诗词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用韵、节奏等常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三、品味意蕴,领悟情感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远。借助一定形象含蓄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意趣是其一般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深入思考,仔细玩味,感受领会其丰富的意蕴美,达到审美过程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一副鲜明生动的图画中,借用独钓江雪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不向恶势力妥协、不改变自己意志的孤高清傲的情感,抒发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与苦闷。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之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了解了两位诗人生平仕途的基础上,嚼其味、寻其旨、通其情便会增添丰富的审美情趣,崇仰柳宗元刚正不阿的品质,理解韦应物恬淡忧时的情怀,因此教学古诗的学习要抓住意境,陶醉于诗的意境中去,达到移情冶性的目的。
四、融会贯通,内化情感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的佳作,必然有真切的人生体验。读者从作品的文字声音开始,最终感受作者的激情,及对诗人和作品做一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功夫,反复体察,最后达到共鸣的境界。读者阅读诗词时,不但能共鸣,有时还能联想,从中领悟更多的东西。梁宗岱在《读诗》中说:“这是因为一切伟大的作品必定有一种超越原作底意旨和境界的弹性与暗示力;也因为心灵活动底程序,无论表现于那方面,都是一致的。掘到深处,就是说,穷源归根的时候,自然可以找着一种‘基本的态度’,从那里无论情感与理智,科学与艺术,事业与思想,一样可以融会贯通。”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妙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遂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先生所引晏殊、柳永、辛弃疾三首词,皆属写男女之恋的情词,他却作了另一种解读,这就是融会贯通,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学生要达到这样一种内化情感的境界,那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感悟和心灵的积累才能完成的。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在继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使之在新时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的力量。通过古诗词教学,我们应该把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开掘出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但我们必须明确,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它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期望通过潜移默化,点滴的浸润而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
最近几年,罗振玉突然热了起来。罗振玉作为收藏家,从溥仪自传《我的下半生》中逐渐走了出来。不过,在人们印象中,他的头上依然戴着“汉奸”的帽子。因为他追随溥仪,成为政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用自己的下半生,追随了一个落魄的皇帝,而那个落魄的皇帝,却在他自己的自传里,把罗振玉描绘成一个投机取巧、贩卖文物的文化贩子。罗振玉,是中国最后一位帝师,在历史形象上,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由此被涂抹得色彩斑斓。
北大理工科的人,不知道罗振玉的还情有可原。如果是文科生,不知道他是文化大师,那在学业上可是过不去的。没办法,罗振玉毕生的学问,都在金石学研究上面。正如我们都知道李清照,但却不知道她的夫君赵明诚;知道欧阳修是诗人,却不知道他是最大的金石学家。
金石学研究的是大学问。从古代器物上的文字图案,再到器物上的文字,看似简单的器物研究,其中就包含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言学、书法学、文献学、档案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等方方面面的学问。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散落在大学的各个学科,从语言文字到历史研究,再从艺术史延伸到考古,由考古再延伸到文化学、人类学、乃至民族学,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它的身影。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有很多奇世绝学,如甲骨文、殷墟学、金石铭文、秦砖汉瓦、画像砖、书法绘画、敦煌文献、汉简晋牍,这些都标志着早期的中华文明。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中,以上各个学术领域,几乎都能找到罗振玉的身影。他一生著书189种,刊校图书典籍642种。罗振玉是一个著作等身、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具有开拓之功的伟大学者。他的许多著作,在国家图书馆中,都被奉为古籍善本,可见他的著述之珍贵。
提起罗振玉,就不得不说王国维。王国维是清华研究院四大国学导师之首,在现代国学研究方面,是第一个引进西方学术方法的学者。当年在上海,假如没有罗振玉在王国维的扇面上,发现他写的“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诗句,也就没有王国维后来在学术上的璀璨夺目。罗振玉惊诧于诗句的境界,是他发现并培养了王国维。王国维的一生,以自杀谢世,简直就是一个悲剧。也许,他的悲剧性人生和他的悲剧性的理论,注定了他悲剧的人生。王国维每次的升迁,可以说,都追随着罗振玉的升迁,罗振玉就是他的恩主。当清朝覆灭之后,他跟随罗振玉去了日本,成为他学术的忠实追随者,而这一追随就是八年。所以,罗振玉与王国维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非常之多。罗振玉除了资助王国维,还向他提供大量的研究材料,指示研究途径,对其政治、学术等观点产生了重要影响。罗振玉和王国维,从恩师到盟友,再结成儿女亲家,两家人一荣俱荣,随着王的陨落而一损俱损。关于王国维的死,有着太多的谜团,学术界到现在都争论不休。谣言诽谤纠缠着两个家族,王国维的死,用他的懦弱成就了他的清白;罗振玉归隐之后的离世,也让他看清了世道的沧桑。
说实话,纵观罗振玉的一生,汉奸帽子是摘不掉的。追随溥仪,分裂国家,他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也是溥仪出逃的推动者。但是,如果说王国维书生气太浓,其实罗振玉也好不到哪去,在溥仪身边争宠的生涯,使他和王国维一样,在某些人眼里,也是一个失败者。历史上,汉奸也分三六九等。一个争宠失败的汉奸,在末代皇帝溥仪那里,也失去了“铁杆儿”的价值。也许,他目睹了溥仪的命运,自知没有能力拯救君王,从而也失去了内心的执着。也许,就在他死的那一刻,对自己的后半生,内心也许会生出一些悔恨。
随着史料披露的越来越多,我们也许有一天,会见到一个多维的罗振玉。他的一生,赶上了一个荒谬的时代。然而,他在人生的荒诞之中,却成为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关于他传奇的一生,有几件事不得不说,是它们成就了他一生最大的功绩。
第一件,罗振玉从1906年就开始搜集甲骨文资料,他个人收藏的甲骨,就多达两万多片。他是早期甲骨文收藏最多的收藏家。由此,甲骨文开启了一个时代,第一次以实物记载的文字,向人们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罗振玉还鼓励清末《老残游记》的作者、小说家刘鄂,出版了《铁云龟藏》一书。他自己也著有《五十日梦痕录》《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后编》《殷墟古器物图录》,以及《附说》等书。1933年,又编写了《殷墟书契续编》。罗振玉的这些著作,到目前都被国家图书馆,明确地列为古籍善本。
罗振玉是个明锐的学者,他率先判定甲骨卜辞的性质,断定甲骨文的出土地点,就是商王朝的首都。他在《洹洛访古游记》中,记载了殷墟周围的地形、甲骨器物的出土情况,并考订了其他出土物,还绘制出发掘现场的简图。罗振玉还去安阳实地考察,写出详尽的考古学报告,对甲骨文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学术奠基作用。罗振玉作为文字学家,他还根据汉字的特点,汉字“六书”的造字规则,考证出大量的甲骨文字,推进了甲骨文的识读工作。对甲骨文的文本内容,他首次进行了分类。在《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将卜辞分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渔、卜征伐、卜禾、卜风雨等八类内容,为后世甲骨分类研究,开创了内容研究的先例。
在金文研究方面,他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在《三代吉金文存》中,他收录了当时能见到的著录和未著录的4831件青铜器铭文。这本书成为铜器铭文原始资料之大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占有的大量的原始资料,为他打通中国学术史,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先机。他提出通释古金文的设想,提出综合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出金文在文字学上的价值。他还研究了石鼓文,著有《石鼓文考释》;他的研究又延伸到汉晋木简,著有《流沙坠简》《流沙坠简考证》等书。
作为一个学者,罗振玉是幸运的,他生活的时代可谓千年一遇。在继河南安阳发现殷墟之后,西北边陲的敦煌,又发现了数万件隋唐经卷,大量古代的文字手稿、石刻等珍贵文物横空出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考古学上的“第二大核爆炸”。
宣统元年,罗振玉在北京居住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伯希和那里,看到他从敦煌带回的经卷,得知在敦煌的藏经洞,仍然有数千卷文书。罗振玉当时身微言轻,即刻联合在京的学者官员,敦促学部电令甘肃总督,迅速查封敦煌藏经洞,将剩余的经卷解送京师。几经劫难的敦煌文献,经过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橘锐超、吉川小一郎,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多次的劫掠与盗运,在宣统二年的秋天,敦煌最后的经卷,才被运到北京,后来收藏于京师图书馆。对流失的敦煌文献,所得文书及海外经卷照片,大多收入《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石室遗书三种》《贞松堂西陲秘籍丛残》《敦煌石室碎金》《敦煌零拾》《沙州文录补》、《敦煌石室遗书》《佚籍丛残初编》《石室秘宝》等书中。
第三件,二十世纪初,外国探险家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仅英国斯坦因,在敦煌、罗布泊等地就发现大量汉晋木简。罗振玉和王国维一起,将汉晋木简照片汇为《流沙坠简》,并做出了考释。
第四件,罗振玉拯救了7000麻袋的大内档案。之后,北京的政治时局动荡,紫禁城内大量的明清档案,被当作废纸处理。罗振玉得知消息之后,以三倍的价格全部买下,使这些文史资料、尤其是原始资料得以保存。
罗振玉,首先是一个学者,其次是一个收藏家,然后,他又是一个商人,一个文化商人。
作为一个商人,罗振玉是一个收藏家,在他手里流转过一些文物。作为学者,他又是一个出版家,他把收藏的甲骨、钟鼎、石刻铭文结集出版,不但保护了大量的文物资料,而且还推动、促进了学术的传播。
罗振玉作为学者,他是乾嘉学派延伸至民国、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巅峰人物。什么章太炎、梁启超,什么清华四大导师,没有人能超越他的学术高度。作为书法家,他的书法创作,是建立在金石学、文字学、碑帖版本学基础之上,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他比肩。我最早见到他的字,是在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中,他在后面题写了跋文。他的跋文,作为书法作品,骨力劲健,在风格上,更接近智果在《奉橘帖》上题跋的风格。罗振玉思想是保守的,书法也是最接近魏晋风度的。他的书法,又是最具有开创性的。他结合朴学书学、碑学和帖学,开书家临写古代器物之先河。他谨守儒家的中和之美,传布当时新出土、新发现的大量书法史料,是最早用毛笔临习甲骨文,并进行书法创作的一代大家。
罗振玉出版大量金石器物著作,很多书中都有他本人的题跋。如2010年北京德宝秋拍中,罗振玉题跋本《鸣沙石室秘籍景本》就格外引人注目。《鸣沙石室秘籍景本》,折装,装为四册,每册都附有罗振玉题跋。
宣统年间,伯希和在北京展示敦煌经卷时,罗振玉约同好前往,发现都是已失传的古籍。于是向伯希和提出影印十五种,提供给京师大学藏书楼,作为学术考证的历史资料。这不仅是北大敦煌学研究之始,也是中国公立图书馆最早入藏的敦煌学资料。比如,第一册唐拓《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柳公权书。罗振玉题跋说:“诚悬书此经为平生最得意之作,故新旧两史本传并载之。宋人着录两复本,是欧赵诸家已未见祖刻。生晚数百年乃得见前贤所未睹,眼福可谓厚矣。上虞罗振玉。罗振玉(白方)。”罗振玉的著作,大量是原始金石碑帖资料,外加题跋的方式形成的。在这些题跋中,到处散落着罗振玉书法,这些书法作品,又都是以行书的方式存在。
当今各大书展,乃至书法杂志,频频有甲骨文作品出现。现代人书写甲骨文,多是在前人成果上进行的,有的甚至直接抄袭前人。罗振玉的时代,要写甲骨文书法,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罗振玉搜罗甲骨文两三万片,他当时利用有限的甲骨文,集成了一百七十多副楹联,从而将古奥难识的甲骨文,引向书法艺术的殿堂,把它们向社会推广开来。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这些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它的原意是说,作者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看来,做学问成大事者 ,先要有目标的选择,确立目标,形成个人追求的过程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有多么高。他的才能就能发挥的多么充分 。
从先进国家和地区来看,导游通常都具有很高的学识。任何一个导游刚入行时,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 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生到熟的阶段,其间充满着艰辛与汗水。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一流的导游应该是博士水平”,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时尚导游,必须做到“三勤”:
美国教育学家布兰特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个逐步知道自己无知的过程”。学习亦是这样一个过程,人不学习就不知道。时尚导游要积极从书本教材中学习理论知识,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经验心得,从日常工作中寻求规律,见缝插针,多措并举,对自己的工作尽快有一个面上的了解。一、要对时尚景点和沿途的风光、历史、地理、民俗等充分了解;二、要熟悉游客的概况,对特殊的游客要格外关注,以防疏忽。如老人、儿童、残疾人,对少数民族及国外游客的禁忌要牢牢掌握;三、对行程安排、目的地及沿途地区的天气情况、所乘交通工具详细了解,以提醒客人及时添加衣物,不要携带违禁物品等。
时尚导游的上帝就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旅行者。旅行者自身素质很高,对导游的期望甚高。这就要求时尚导游是一位无事不通、无事不晓的“万事通”,是一位什么都知道的“导游艺术家”。神州大地如书卷,旅程万里是考场。无论从哪一方面哪一个地方都是对时尚导游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时尚导游知识密集型的、高智能的艺术服务工作,不是简单的保姆型服务工作。时尚导游的职责就是满足旅行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时尚导游需要提高本身的文化修养,才能给游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风采和品位。如果时尚导游对旅行地区文化都不甚了解,很难想象他如何能够为旅行者更好的介绍景点文化,也不会有足够的信心应对旅行者的各类问题。
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积极主动地融入中心工作。时尚导游既是一名领导者,又是一名服务员,行程不结束,就没有下班时间。
每天要征求旅行者的意见和建议,旅行者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才选择外出旅游,时尚导游要主动和旅行者沟通,在愉悦的氛围中,使旅途轻松、愉快。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游客当中,不乏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有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经验,不仅仅可以为积累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一生受益匪浅的朋友。
学而不思则罔。导游应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时尚导游需要每天下班37
后都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肯定之处再接再厉,继续发扬;纰漏之处引以为戒,避免再犯。这些反思可以供自己日后参考,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积累经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王国维也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的是, 一个人对事业、对理想,要执著追求, 忘我奋斗, 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其实,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临界阶段。导游经过第一种境界的蜕变升华后,上升到第二种境界。此时,心旷神怡、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中,工作驾轻就熟,挥洒自如;不论是业务工作还是文字材料,皆信手拈来,马到功成,无丝毫费力之处。处于这一境界后,就不思进取,此时万不可有“事业成功、甘于现状” 的思想。当今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瞬息万变,不学习就落后,落后就会被淘汰,若不再上进奋斗,工作很容易出现停滞局面。必须做到“三戒”:一戒因循守旧。万不可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屡试不爽,一切工作都按过去经验办理,周而复始,墨守成规,工作陷入循环的怪圈。二戒突击完成。万不可认为自己能力强、水平高,准备工作平日不干,拖到带团中才完成,彰显自己的能力与高效,工作总是被动应付。这样一开始靠原来的知识还能应付一段时间,时间久了,原来掌握的知识就会变得模糊,直至遗忘。温故而知新,此时正是学习的关键时刻,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牢牢掌握,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养。三戒粗枝大叶。万不可认为自己干的事多了、过的桥多了,对旅行日程的安排简单一看,不求甚解,就开始运筹帷幄、天马行空,工作出现疏漏,致使客人投诉。还有的时尚导游到此阶段后,就不满足于当前的收入,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增加收入上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正当的途径增加经济收入,这也不失为达到第三境界的保障。时尚导游,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相对还会稳定得多;通过走歪门邪道所得到的收入,是危险的,也是不长久的,还违背了职业道德。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作为第三境界。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做事业、做学问一旦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也就是说,此境界是指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有所发现,才会有所创新,最终有所成就,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这确实令人欣喜万分。遗憾的是,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不去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不去思考自己做过的事,而是陷入日常琐碎的事物之中,结果是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达到自已的理想,最终遗憾一生。但是还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又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自然境界,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去理会旁人的态度。
第三境界可以说是万流归宗的创新阶段。时尚导游经过前两种境界的洗礼锤炼后,方能上升到最高阶段。此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丰富的经验能力,有激情澎湃的干劲,关键是如何融会贯通,尽快实现工作上的创新突破,不但要突破别人,更要突破自己,为创新提供动力之源。要达到这个境界的途径就是:一、读一些相关的文献,从深度上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增加内涵。二、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知识。三、掌握心理学和美学知识。旅行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时尚导游的责任不仅要向旅游者传播知识,也要传递美的信息,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不仅要懂得什么是美,知道美在何处,并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不同审美情趣的旅游者介绍美,而且还要用美学知识指导自己的仪容、仪态。四、全面的社会知识。由于旅行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社会性,各类社会问题都有可能反映到旅行活动中来,旅行中往往涉及社会知识,旅游目的地的风土民情、禁忌习俗、社会生活以及当前的热门话题。
时尚导游需要掌握相关的社会学知识,熟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了解中国各民族以及身边的现实社会,这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是必需的。
古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今有我“品酒论伊人”。
此女既无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娇容,又无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多愁善感。
论貌——相貌平平罢了。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再加两只眼睛,倒是人模人样,脸上常挂微笑,套用此女一句话“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是啊,面对着更大的挑战,她知道通往梦想的路,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所以她要更勇敢。不管流多少眼泪,只要笑一笑,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No thing I will be afraid.努力吧!冲向成功的那一刻,有一种感觉像甜蜜的发酵,那是幸福的味道。微笑编织了每一个奇妙,只有她明白。
论品——乐在奋斗。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古之成大事者必须历经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这种养生的绝学也许此女并不能释怀,但她乐于奋斗,积极向上,永于追求,因为她知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关键词:教育;人性;忠恕;言行一致
《中庸》第十三章言“道不远人”[1]23。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重视人性的基础上,以忠恕为本,勤勉努力,做到言行一致。教育宜从理解人性、重视人性出发,强调人性的“真”与“合乎自然”。本文提倡以忠恕为基础的教育,以此来重视人性的价值,在理解人性、体会人性基础上,达成教育者同被教育者相互用心的言行一致。
一、理解人性,重视人的价值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1]23:人所制定的道,如规则、制度、法律等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现实,必须重视人的价值。教育则应首先重视人的价值,唤起人性的认知。
(一)重视人的价值在于“真”
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在于一个“真”,“真”是“真切、”“真实”、“真情实感”中的“真”。《庄子》说:“真者,精诚之志也,[2]‘受于天’而‘动人’。”《说文解字》云:“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3]384二者都是说“真”有超尘脱俗的意思。人只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常自然,“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舍言情”,才可以真正保持真的本义。[5]
古有“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6]“玄鸟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尚玄酒”;“尊玄酒”等,这里“玄鸟”和“玄酒”重在“玄”字,“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3]159,言指事物之本、事物之质。“玄鸟”和“玄酒”隐含的这一幽远的意境就是“玄德”,即“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7]“玄德”要“常自然”、“任运天然”,自然和天然就是真实无妄,亦蕴含有求真之理。
重视人之价值,培养人之自然首先要理解大自然之变化。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变化,有昼、夜更替之变化。“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人之自然宜尊重和感悟自然的孕育、成长、成熟、收获的过程。人之自然其次要崇尚大自然之简朴。大自然不会因四季的各有特色或是人们的喜爱而偏重或延长哪一季节,仍然保持着它最朴质的本原,年复一年,自然更替。人之自然宜崇尚和理解自然的朴质、真实的本来状态。人之自然再次要由自然之道过度到为人之道。大自然是保持其原本物种多样性;人之自然也是保持个体本性,体现人与人之不同,不浮夸、不跟风,简朴而自在。人之自然,任运自然之声是“玄德”,具有历史性和历时性,可以永存。这是一种自然散发的调和之气,有同、有异,各不相同,却又有相同之处。我想这个“玄德”和古人“制礼作乐”,即自然散发的调和与人类有节度的约束和和同异曲同工。这也是为何古人言“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8]讲究的就是这种具备了玄德之质的和谐。
(三)重视人的价值要“情景交融”
重视人的价值,还要考虑一个人的伦理道德问题,或是“情景交融”的问题。“真情实感”必须考虑到所处的客观环境或者外部影响等因素,不能为了“真”而“真”,而应该在研究或者言谈中间力求“真”,就如古代文、质之别(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也如同雅思贝尔斯所言“以价值为取向(value-oriented)”还是“以实施为取向(fact-oriented)”的区别。“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能够做到重视人的价值,就如同我们看到美景会言“如画美景”,看到漂亮的画作则会形容“委实逼真”一样。不论是规章、制度,还是法律、法规,在考虑到真实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合适不合适的问题,把握住“如画”与“逼真”的度则是关键所在。
二、重视人的价值,以忠恕为本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9]重视人的价值需要考虑到忠、恕两个方面。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把人之能力分为“身体之能力”与“精神之能力”,而精神包括“知力”、“感情”及“意志”,对应的有“真”、“善”、“美”的理想。完全之人具有三种精神之理想,教育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都是一样,都需要以忠、恕为基础。
人因禀赋各异,自然有所擅长与缺失,对待周围所处事物也采取不同态度与方法。我们所擅长之物,乃是自然之禀赋,值得珍惜;我们所缺失之物,同样也是自然之禀赋,同样值得珍惜。“知足常乐”,知不足也应“常乐”的。大自然所赋予我们,完美也好,缺失也好,都需珍惜,再珍惜。珍惜的过程即是完善、融合的过程。在这点上“天人合一”许是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处事需要真诚与容忍,季羡林先生的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10]我们讲真诚相待,谦虚忍让,其实是从读书到处事言行的具体实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在“文”、“行”、“忠”、“信”中贯彻的就是这个道。这个贯彻体现的就是思想与行动的统一。若只讲求思想,天天琢磨、沉思,是不可取的;若只讲求行动,则可能鲁莽、笨拙,也是不可取得。读书和处事都能做到“不偏”、“不倚”才算真正的读书和处事吧。我想“历史之温情与敬意”[11]首先也是从这个不偏不倚开始的吧。
自我会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主动的来源于自身施加,唯有靠自身不断努力方能解决;被动的可能是天灾/人祸,唯有自我/他人疏解与尽量泰然处之方能解决。读书则会面临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好的书可以受用一生,如古代经学时代典籍。但是对读书来言,难免会览书,览到一些杂书、乱书,意志力坚定者则会分门比较、分析;意志力薄弱者则很可能误入他途。我想也许唯有被中国文化洪流所浇概和浸润者方能避免此类偶尔的偏差吧。
三、忠恕为本,勤勉努力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1]23:言行一致需以勤奋为基础,而勤奋在于用心。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言的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12]我想这个治学三境界的最根本在于用心。近日,看到一句话,原文是:“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关于说这句话的作者,目前还是有争议的,有的人说是T. S .Eliot, 有的人说是Picasso,且不管原作者是谁,真正让这句话更加有名的是乔布斯,一位IT届的领军人物。于是,数万人膜拜,翻译者努力翻译这句话的原味。但是在众多翻译中,只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生产者的翻译,引起了大家推崇――“能工描其形,巧将摄其魂”。我推想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翻译者们只是沉醉于翻译的事情,没有用心体会生活。当一位普通的生产者说出这句话时,许多翻译者自愧不如,因为这位生产者把生活的真谛翻译得惟妙惟肖。这种惟妙惟肖的基础便是用心得来的。用心才能做到,言行一致,是在了解“本”与“末”关系的基础上的言行一致。
本文提倡以忠恕为基础的教育,以此来重视人性的价值,在理解人性、体会人性基础上,以忠恕为本,达成教育者同被教育者相互用心地言行一致。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战国]庄周.庄子[M].纪琴,校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370.
[3][汉]许慎.说文解字[K].经韵楼藏版.[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春秋]老聃.老子[M].张兆裕,编注.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6.
[5]蒋永青.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8.
[6][汉]司马迁.史记[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2.
[7][清]黄元吉.道德经注释[M].蒋门马,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13.
[8]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532.
[9]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73.
[10]季羡林.读书与做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252.
[11]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