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10-06 01:31:48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师;历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90?04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师历史专业为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确立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修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新的课程体系内存在有多对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养目标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选择的多样化。我们通过对全国20所高师历史专业进行调查,发现尽管高师各院校培养目标各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学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二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高层次的史学理论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如: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培养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胜任新闻出版、党政机关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论,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培养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够胜任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和服务工作,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型、科研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人才。”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培养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中学历史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首要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从事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比较后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有30%以上的学校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高等或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学和管理人员;有10%的学校培养目标有点模糊,定位在与历史学有关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有50%以上的学校基本定位在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这说明各高师历史专业都关注到了基础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虑到了“宽口径、多出路”的问题,反映在培养方案上就是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二)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近三年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流向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如某高师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83人,中学教师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门4人,待就业1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91人,中学教师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26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73人,中学教师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9人,待就业27人,高校教师0人。①[1]

周口师范学院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50人,中学教师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46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11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48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7人,高校教师0人。

虽然高师历史专业列出的就业方向多达十几项,如南阳师范学院提出了13个就业方向,但通过调查发现,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历史教师、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门等几个方面。中小学教师占50%左右,其中约有2/3的毕业生在农村初中担任历史教师;研究生考取率约占20%~30%,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师历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下降

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学生就业,本应有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可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高师历史专业却只有一套培养方案。这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一套培养方案要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结果造成学生专业素质短板,能力不足,培养质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牢,好高骛远

“招生难、就业难”一直是高师历史专业难以突破的瓶颈。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高师历史专业招生计划一再压缩,许多学生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总觉得低人一等,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上基本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上课老师讲、课堂学生记、课后学生背、期末统一考,看似严密有序,互相衔接,实际是程式化教学,使原本精彩、生动、丰富的历史学科,变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剧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使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基本的动力,兴趣越来越淡薄。为了增加就业,学校鼓励考研,许多同学好高骛远,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生不愿意从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当了教师又不安心,见异思迁。

2. 中学就业的学生素质短板,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减少了主观评论,更重客观叙述,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教材采用专题式编排体例,学术性更强,专业色彩更浓,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2]

目前担负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高师课程体系僵化、课程内容陈旧,与基础教育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在课程体系上,中国历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历史注重国别和地区,这样的体系既不能阐明世界各国历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在课程内容上,虽然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基础课,但近年来学时被大大压缩,老师只讲授历史发展的线索,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零散而不系统。在课程设置上,窄而泛,专业课程多,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少,学生综合素质差,毕业后到中学用不上,形成了“学了无用,用的没学”的脱节现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史学理论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等院校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反映在历史专业上,存在着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许多院校只开设了史学概论、史学史课程,一些基础理论课程根本没开,造成学生理论学习方面的不足。课程因人而设,随意性强,既脱离学术前沿,又缺乏理论深度。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普遍感到史学理论知识欠缺,只好从“头”补课。一些提高学生能力、研究兴趣的课程也没有开设,分阶段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设想没有很好贯彻,学生探究能力差,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造成学生专业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矛盾。[4]

二、推行分类培养,改革课程体系

高师历史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化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尽可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是“养贤育才之所”,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决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存在着明显的培养目标趋同、培养规格不具体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培养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学生素质下降,学了无用,用的没学,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师范院校应该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师范性,二是坚持面向社会,三是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有机结合,三个坚持的核心是“师范性”。我们认为高师历史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自身的办学条件、水平和能力,科学定位,办出特色。部属“985”院校和进入“211”的师范院校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和培养历史学理论人才的任务,应该定位在学术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拥有硕士、博士点的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应该定位为教学研究型院校,争取办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学研究中心。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性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现状、教学条件,凸显“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主要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即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6]

(二)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1.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培养模式主要有:“4年一贯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辅修”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各有优劣。

(1)“4年一贯制”模式。学生在入学到毕业的4年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整个4年的时间里接受教师专业化的熏陶,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目前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多采用此种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组织教学,为学生打下宽广的学科基础。第3年进行职业分流培养,学习专业课。第4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由于小学教学内容的浅显性和初中开设的《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淡化了学科分类,趋向了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该模式主要适合培养复合型的小学、初中历史教师。

(3)“3+1”模式。学生经过3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后,在第4年根据志愿,进行职业分流培养,集中1年时间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优点是专业基础扎实,但第4年基本上开不了什么课,有名无实。加之目前教育实多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不足。[7]

2. 创新“2.5+1.5”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采用“2.5+1.5”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高师尤其是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就业方向、特长选修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2.5+1.5”中学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师范技能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教育调查和改革的毕业论文。

(2)“2.5+1.5”历史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里,学习史学理论、中国史专题、世界史专题、科研能力训练等课程,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

(3)“2.5+1.5”公共史学人才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学、考古学、管理学、社交与礼仪、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2.5+1.5”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可以集中2.5年的时间学习公共文化课和历史学科专业课,有利于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精深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1.5年的时间里实行分类培养,学习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史学理论和方法、公共史学课程,然后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最后反思和总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完善课程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我国高师历史专业现有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台+模块”模式等,几种课程模式也各有优劣。我们认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就业的几个流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比较适合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实际。这种新的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为平台课程,下设不同的模块,能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

配合“2.5+1.5”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经过2.5年的平台学习,在修完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课的前提下,后1.5年时间,课程可以设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学系列。

1. 中学历史教师课程模块

开设一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在原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教师口语》、毕业论文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中学班主任》《写作与演讲》《书法》《中学历史教材分析》《历史地图画法》《历史教学模式探讨》《中学历史教师技能》《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课程。通过开展以“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加强“三字”训练。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举行“三字”书法比赛、普通话朗读大赛、课堂模拟教学大赛等,培养视野宽广、基础知识宽、基本功水平过硬、竞争力强、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中学历史教师。

2. 历史研究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马列原著选读、历史心理学、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史学论文写作方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公共史学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调查研究与方法、逻辑学、社交与礼仪、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社会学概论、文物鉴赏、博物馆学通论、世界宗教、法学概论、社会学、文秘写作、市场经济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类培养,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整合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精炼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计划的更新,也不是简单的课程模式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科学确立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模式,做好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使课程体系改革收到应有的成效。

注释:

① 本统计为学生一次性就业统计,不包括后续就业。

参考文献:

[1] 杨卫东.近十年来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调查与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2):102.

[2] 王国民.研究性学习与高师历史教学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2-133.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25.

[4] 杨卫东.新课改背景下改革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8(10):78-79.

[5] 陈风光.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32.

第2篇

【内容摘要】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必备条件,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的基本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探索,不断追求,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抓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创新学习 教学策略 

作为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的高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历史中最基本的内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历史教师自身创新意识 

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了,好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识地培养。诚然,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积累,而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学会去解决问题。我们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我们的课堂设计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我们的课堂活动是否能够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进行高中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鼓励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提出新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教学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能力发展?我们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寻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活化課堂教学。在活化的课堂中,我们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了兴趣的时候,他(她)才能把这门学科学好。假如学生对我们的历史学科没有兴趣,他们可能会放弃这门学科的学习。 

如,分析清末“预备立宪”的历史背景,则应挖掘出日俄战争的影响。1904年日俄战争的结果,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小国日本打败了领土面积是其60倍的专制大国沙皇俄国,给清政府震动很大,清朝地主官僚当中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促成了“预备立宪”骗局的出笼。这样一环套一环的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逐渐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才会慢慢提高。总之,学生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这样就会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比如说,在教《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时,我就以韩国学者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属活字印刷是韩国人发明的这一谬论来引起话题,让学生来讨论,学生很快就对这一话题产生兴趣。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过程评价 

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和谐融洽,各种活动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要亲近学生,接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这样,教师心情舒畅,学生情绪高涨,整个教学过程就会顺畅。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感情投资,创设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效应,以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才会增加。 

3.注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发展课堂教学,就要尊重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因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体验式阅读学习真正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学生学习中存在和暴露的问题和困惑为教学的起点,确定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分层练习。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开展多向的课堂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显示出学生的主体性。我们一定要记住,教师只能是导演。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外,还要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和协助学生经常思考所学知识,既能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又能使新知识当中涵盖旧知识,做到环环相扣,逐层推进。 

4.抓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教师要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思维训练量,创造性地变换思维训练形式,把学生引入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一种常态。 

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 

课堂讨论中,我们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和盐城教育局提出的让学引思的策略,切实把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3篇

历史学是典型文科专业,在其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文科共性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论的课程很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多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等。这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文科专业所具有的通病,近些年来常常为学界所攻诘。毋庸置疑,在这种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极为堪忧。许多高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通过推动教学改革来扭转这种局面,力图将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总体看来,业已形成的规范性认识将“研究型教学”定位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有课题(专题、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引导而学生自主钻研;三是实现知识的“内化”,通过体验,提升素质和能力。基于上述特点,很多高校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探索和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主要发力点。从教学氛围的培育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主体的互动到课堂效果的评价;从教学过程的优化到教学手段的更新,探讨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细致。各高校管理者和相关研究学者,考古鉴今、兼收中西,形成了大量的极具智慧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相较而言,对于课外实践这一环节却长期疏于关照。古语有“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特别是对于历史这门偏于理论和知识的学科,更是需要注重实践,否则所谓研究型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钻研、自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只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人的能力总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方能实现“知行合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5%,对于听且看到的信息能记住45%,而对于听到、看到且做过的事情则能记住70%。也就是说,虽然课堂有内外之分,但却不应割裂开来,唯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方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讲,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参加甚至主持课题研究,或者自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即便是做一些兼职也可视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但上述方式均有局限性,课题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本科生而言机会还是比较有限,而自发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兼职目的性不强且随意性很大,这都难以收到实效。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学专业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的。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种认知大都停留在理念上,以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培养大纲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设置有固定时间安排的实习活动,包括课程见习和综合实习两个方面。课程见习,顾名思义是针对于特定课程所安排的实习,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一般要安排至少两天的单科实习。综合实习,又称为综合认识实习,即提供给学生一个较长时间(一般为7天)去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综合实习,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将文本知识与现场实况互为映证,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立体形象的鲜活材料,从情感上和学理上更为深刻地感受历史背景、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所学知识与身处的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化的体验。这样一种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平台如若搭建规范完备,就能够将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习环节操作往往是流于形式,几无效果。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管理层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和支持,比如实习经费安排比较低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课题、论文”至上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不愿意投入精力于实践教学;三是院系在运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顾虑过重,往往简化甚至改变实习形式,当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实习活动完全交由旅游公司打理,从而规避责任,但实践活动却变成了旅游观光。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但是近年来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部分学者甚至提出废止这一规定,其原因就在于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伤害了本科教育的形象。教育部曾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举措,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如进一步规范论文写作流程和制作要求,严格论文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等。

但从效果来看,似乎难尽如人意。就历史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论观点介绍,而方法论课程设置较少,加之大学期间又鲜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接触乃至写作科研论文,以致到大四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时有手足无措之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大四阶段正是学生面临择业的关键时刻,考研、找工作成为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投入过多时间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往往只是抽出几天时间就草草完成,其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

3研究型教学导向下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研究型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一座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师生平等而又积极互动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而又自由的探索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课外实践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主体环境尚不成熟和完善,目前有效的着力点就是抓好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活动。若要做好这一方面,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合力。其一,高校层面。高等院校要自上而下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在目前实习补贴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免除师生后顾之忧;面对指导教师主动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可以通过课题等方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于历史学的专业特点,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或者田野调查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以优化师资结构。

在毕业论文工作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举措严把质量关,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变通,如将时间安排至学生在校的大四第一学期全部完成。其二,教师层面。无论是校外实习活动还是毕业论文写作,都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互动,可以说实践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以田野调查为例,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活动往往需要极为耐心和周全的准备工作。事先要有具体的运作方案,包括确定调查主题、遴选合适田野点、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准备充足经费、培训人员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调查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计划进展的节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保护好师生的安全,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第4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指导建议

G642.477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任务内容包括:毕业设计和毕业设计说明书两方面。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效果图、分析图等设计作业;毕业设计说明书主要运用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知识针对该毕业设计进行设计说明。本文谋弦瞪杓迫挝竦哪谌莩龇,分析现状和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挖掘出一些指导方法。

一、督促学生加强前期调研工作,端正学习态度

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与就业等时间冲突,使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毕业设计时间与精力的投入,降低工作标准的要求[2]。前期调研工作充足与否决定了整个毕业设计是否良性循环,要求指导老师督促学生加强完善前期调研工作,端正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对项目基地进行调研分析,对自然地貌、建筑古迹、地域文化进行考察;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防冲突当地民风民俗。

指导老师需叮嘱学生在调研中,特别对园林景观中的细部设计进行观察与分析,例如水陆交接处的驳岸设计、亲水平台的设计、堤坝游览方式的设计、景观小品的人性化设计等。并要求学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汇报调研心得,对优秀设计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学会借鉴与创新。

二、指导学生树立设计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与文化价值

当前风景园林毕业设计主要问题之一是设计内涵不足,忽略了最重要的创新精神培养[3]。有文化的设计才有生命力,任何设计作品都要有一定的设计理念,要培养创新精神和文化价值。指导老师告诫学生要善于挖掘文化精髓,体现更深层次的含义,才能提高人的品味与审美,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用简单的色彩拼图或植物造景就是对园林设计的表达。只有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的艺术作品才能为本民族的群众所喜爱、所理解,才易于使本民族的群众接受,越具有社会性,越能发挥社会功能,就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4]。要求学生对基地的城市文化、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甚至城市精神、民族精神等多方面进行调研,挖掘与借鉴、吸收与创新。

要求学生遵循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4],对历史文化元素进行抽取和转化,对地域文化精髓进行提炼和创作,对传统园林设计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方法等进行借鉴与创新,通过景观设计展现最大限度的表现力。设计理念可以采用历史文化元素、民族精神等等,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或地域特征,体现于共同文化上,内容与形式让人关心熟悉的,才能在心理上达成共鸣。

三、督促学生完善方案设计,注意细节设计的重要性

方案设计包括总平面图、总鸟瞰图、节点大样图及效果图、分析图、立面图、剖面图。设计方案环节,指导老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断地进行辅导和修改,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一)第一次草图的设计要点

首先,要求学生对基地的场地、现有水文与植被、建筑小品等进行分析,在保留古建筑、保护原生植被、尊重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对水文条件进行利用,将园林打造成一个青山碧水、鸟语花香,有特色有文化的游览胜地。其次,要求学生对场地进行分析图制作,贯穿自己的设计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以及基地各出入口的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功能分析、交通流线分析、景观节点分析等。

(二)关注细部设计的重要性

景观节点设计、铺装设计、亲水平台设计、堤坝与滩地之间游览的可达性设计,以及其他人性化服务设计,都属于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关注的细部设计问题。

对景观的节点设计,要围绕设计理念展开,集中体现设计的中心思想,这一点是需要指导老师不断跟学生重点强调的。城市中的景观设施标志着历史与文化关系相辅相成,形成独特文脉和现代人文特色的景观[5]。通过节点设计表达该区域的功能性和设计主旨,一小见大,从而更好地贯穿全区域的设计理念。对该区域的中心景观小品、植物造景、地面铺装纹样、以及座椅的造型设计等,都要进行考虑,都要体现该节点的特色,从而展现整个园区的设计理念,体现一定的文化精神内涵。

(三)重视景观效果图制作的耐心培养

由于毕业设计任务量较大,学生耐心度不够,所以对于效果图的制作缺乏细节表现。效果图需要在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对植物、建筑、山石,以及水面、天空、飞鸟等运用抠图、色彩的叠加等表现技法,对基地进行场景模拟设计。效果图制作中对于植物种植,需要运用植物素材根据光影和透视角度,一颗颗调整种植,工作内容繁琐,对此项工作学生缺乏细心和耐心。指导老师需要叮嘱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强调植物种植在画面中的必要性,特别是主干道两侧的陈列式种植乔木,可以强调直线型道路的贯通性,强化曲线型道路的流动感,丰富画面效果。

四、提高毕业设计说明书质量,把握毕业设计最后一关

本科毕业生不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说明书,都存在一些写作不规范、内容不具体、结构不完整,论文格式理解错误等问题。作为毕业设计最后一环,要求学生必须提高毕业设计说明书质量,给自己的大学时代交一份完美的答卷。写作内容方面要求学生围绕设计理念,阐述设计内容;并需阐明采用某种文化元素的原因、用意与出处,以及如何体现设计理念。写作格式方面要求学生规范写作标准,全面检验,严格把关,做到具体与完整。指导教师也需提高自身素质,高标准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

五、结论

本文针对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内容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特别提出要指导学生善于树立设计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并探讨设计具有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以期为风景园林毕业设计教学水平的完善与提高提供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金敏丽,钱奇霞.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08(6):267-270.

[2] 莫媛媛.基于地方高校转型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118-119,120.

第5篇

2006年夏,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唤醒沉睡史料,还原先辈全貌》中所摘录的《本部留德学生萧友梅学业成绩报告及请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书》(以下简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一文。这篇萧友梅于1917年2月13日写于德国、同年3月20日刊载于北京《教育公报》上的史料,立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细细读来,有几点感受:其一,萧所描述的论文点评和口试,我在德国大学从硕士到哲学博士的毕业考试中均亲身经历过,而现今的程序较之九十年前变化并不算大,故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幕幕真实的场景,颇有亲切感,同时又对他的德语论文充满好奇。其二,萧所描述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却与今天的博士阶段有明显区别,倒是极似硕士过程,故很想借此机会一探究竟。其三,《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涉及外文(多为德语和拉丁语)的地方有29处,其中仅有8处单一词汇完全正确,余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差错,有必要予以订正。

出于以上前两点感受,我最先想到的是国内的现成资料,于是求助于国内学者。但资料查询结果难以令我满意,且因此生出更多疑惑和不解:第一,关于萧友梅在莱比锡大学的博士论文。在已出版的《萧友梅全集》、《萧友梅传》等权威资料中,虽有廖辅叔教授的译文,但对其论文德语文本的来龙去脉未加详述。遍查其他萧友梅研究文献,亦仅见其论文的德文标题被反复引用。论文原本何在?当时的主、副阅对其论文的具体评价是什么?第二,萧友梅留学德国莱比锡期间具体生活及学习的原始资料严重缺乏,唯有这份新发现的《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描述了一个大致轮廓,但具体情况究竟如何?第三,查迄今有关资料文献,未发现论及其毕业的原始资料,却一致认为萧友梅于1916年7月答辩后即被莱比锡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而这并不合德国学制体例。《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也说:“将论文印本二百部呈缴大学,方得正式领凭。”这是一个见到毕业文凭即可解决的问题,但文凭何在?

缘于此,我就把目光直接投向了莱比锡大学,德国人向来擅长完整地保存历史资料,希望在这所萧友梅当年就读的大学可以有所收获和新的发现。果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在莱比锡大学分两次搜寻到了萧友梅在哲学系就读期间的原始材料,共计五个类别18页。

新现史料及其释读

新发现的这些史料多数为手写或在印制好的表格内手写填充,少数为印制或用打字机填打;所用语言,绝大多数是德语,一小部分为拉丁语,个别地方出现汉语、英语和日语拼音。这些文件在以往的国内外萧友梅研究文献中未见提及或引用,应该是首次发现,计有:

(1)1913年4月―1916年7月萧友梅每学期缴纳学费的单据,共3页。

(2)1913年4月入学和1915年5月更改专业时的注册登记表,共2页。

(3)1916年6月27日,大学正式接受萧友梅提交论文的确认文件,标志其正式进入论文评阅和考试程序。其附件包括1916年7月26日前数周,Riemann与Conrady就萧友梅口试事宜分别致副校长的亲笔函件、萧友梅亲笔简历、1916年7月26日口试现场Riemann、Conradv和Weule三位主考的考试记录,以及考试委员会对最后分数的正式确认等附件,共8页。

(4)1916年6月27日后至1917年2月1日,Riemann与Conrady对萧友梅博士论文的亲笔评语、考试委员会对论文分数的正式确认,以及所有相关人员的签名,共3页。

(5)1919年10月22日,莱比锡大学向萧友梅颁发的博士证书及附件,共2页。

现将这些史料重要部分逐项释读如下:

(一)缴费单据

缴费单据共三个单页,是印制好的表格形式。其中首页上填充的内容有:姓名、系别、出生地、证件号码、注册日期、住址及离校日期。后两页上因写有“续前”字样。则仅有姓名。从字体判断。以上内容均为萧友梅自行填写,三页皆有的是缴费记录。各项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姓名按照德国习惯写成“Hsiao,Yiumei”,Hsiao后面的逗号表示“Hsiao”是姓,而其后的是名。此处没有像在简历或证书中那样正式地把他的字Chopin(雪朋)也写上。

*出生地和系别分别填“广东”和“哲学”。

*证件号之后有两个号码:“638/674”;注册日期后也有两个时间:“17/4.13/15/5.15”,从墨迹上不难看出是分两次填写。其中638和17/4.13是萧友梅于1913年4月17日最初以教育科为主科的注册号与日期,674和15/5.15则是他于两年后的1915年5月15日将主科改为乐学及音乐史再次注册时的号码与日期。至于改科原因,《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有详细说明。

*至于住址,也同样变更过一次,最初是“RudolMr.6 III”,后改为“Schlegelstr.9 I”。

*所填离校日期为“1/8.16”,即1916年8月1日。

*三页单据上共有7次缴费记录,分别为:“13”年计104.5;“13/14”年计48;“14”年计53;“14/15”年计35;“15”年计33;“15/16”年计19;1916年计46。德国大学学制,一年分为两个学期。例如这里13表示1913年的夏季学期(理论上从4月1日至9月30日,包含假期在内。上课时间一般从4月至7月);13/14则表示跨越1913和1914年的冬季学期(理论上从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包含假期在内,上课时间一般从10月至次年2月)。当时德国的货币为帝国马克(Reichsmark)。这样一共是7个学期共计338.5帝国马克。其实,当时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对读博士的学费有个框架规定,即“三学期毕业者至少200帝国马克,余者在300帝国马克之数”,故338.5帝国马克可以说属于正常。而这仅仅是学费,查当时哲学系规章,得知每位博士候选人从注册到毕业的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费用需交纳,例如在提出论文并进入评阅和考试程序前即付80(且“无论结果如何而不得索还”)、论文主副阅各30、口试主考每人15等。

(二)注册登记表

注册登记表上的主要内容是:姓名、出生地、国籍、出生日期、中学毕业种类、注册日期、注册号、系别、住址、父亲状况、父亲住址、、以往就读过的大学、休学记录等(见彩色插页)。可以看出,两张注册登记表的内容均为萧友梅亲自填写。

*第一张上的注册日期是1913年4月17日,注册号为638;第二张上则分别为1915年5月15日和674号。此处可以印证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之“遂改报乐学及音乐史为主科”的叙述。主要专业改变,故学号也随之改变。

*父亲状况填为“Lehrer。Yü-Tscheng”,即“教师,煜增”;住址则简单写成“中国,广东”。

*1913年的登记表上,一栏空白,而1915年的表上则填为“孔教”。

*1913年的表上,以往就读的大学只有“东京”,而1915年的表上多了“莱比锡”,应该指此时他即将毕业的莱比锡音乐学院而言。

*从两张表上所填并几次更新的地址可以看出,萧友梅自1913年4月至1915年5月,共搬家四次、先后有五个住址。

(三)确认文件及其附件

这是一份极其正式的确认文件。是在印制好的行文上用打字机填打了萧友梅的个人资料。由副校长Herglotz签发,日期为“27.Juni 1916”,即1916年6月27日,与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述“论文于民国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提出”吻合。据此确认件,哲学系才可以正式接受萧友梅提出的论文并为其指定主阅与副阅。

*确认件中萧友梅的名字被打写为“Chopin Hsiao-Yui-mei”,参照本次发现的其他史料可知,其中“Yui”应为“Yiu”之误。

*出生地原先打出的是“in KantonfChinal”,即“(中国)广东”,萧自己的笔迹在in和Kanton之间加上了“Hsiang-shah,Prov.”,连起来即“(中国)广东省香山”。

*萧友梅在这里填报的住址,与他在5月份的又不同,为“Schlegelstr.2”,并注明为“pt.”,即postalisch(通信地址)。换句话说,这仅是一个接收邮件的地址,很可能是萧友梅为了在他考试完毕离开莱比锡后仍然能够保持和大学的联系而使用的某个朋友的地址。查他之前的五个地址中,有一个地址注明为Pension(家庭旅舍)。家庭旅舍通常为有多余房间的德国家庭所开,价格低于正规旅馆而高于自己租赁房子。因家具器物等都配备妥善,还有可能提供两餐或三餐,所以家庭旅舍尤其成为外来游客短期居住的理想场所。在本次发现史料中出现的萧友梅的总共六个地址中,有两个地址同在Schlegelstr,(木槌大街),这两个地址至今尚存,位于当时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址西南约两公里处;其他四个地址今天则连街名都不复存在了。

*论文标题“Eine 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 üiber das chinesische Orchester biszum 17.Jahrhundert”,直译即《至17世纪的中同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是本次新史料中首次出现其论文标题的地方。遗憾的是,本次在莱比锡大学没有寻获其论文文本。

*确认件内指定“Riemann”和“Conrady”两位教授,即里曼和孔拉底,对论出评判。

*文件中也确认了“费用业已缴纳”,应该是指前文所述“无论结果如何而不得索还”的那80帝国马克。

*确认件最后有两点注释,其一说明了评阅博士论文的四个等级(参见表1);其二确认了口试科目为音乐学、人类文化学、汉语。

作为附件的萧友梅亲笔简历,概括了他从出生到1916年7月尤其是在学术上的简要经历(见彩色插页)。一直到今天,这种简历都是最后获得博士文凭所必须填报的重要材料之一。现在的一般做法则是在答辩合格后,将此简历作为博士论文的最后一个附录和论文一起正式印行。这份用德语写成的简历,分为两个大的段落,工整地布局在一张纸上:行文流畅,笔体大方而秀美;整篇简历中不见任何涂抹、改动的痕迹。现将该简历完整翻译如下:

简 历

我,雪朋萧友梅,1884年1月7日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父萧煜增乃教师,友梅之汉学知识则启蒙于父之家馆。其后五年(14至19周岁),学于广州之中式中学并自此毕业。友梅之学术研究始于日本,于东京高等专科及大学学习六年,终自文科大学考试毕业。其后,于1910年夏回中国并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文科硕士”),次年又过得以在京师供职之第二次国家考试。既过二次考试,遂于学部任视学。1912年,革命后,新政府乃命友梅为总统府秘书;同年抵德(柏林),旨在学习德语及科学,其中首要者乃音乐也。1913年3月27至1915年7月30日,友梅就学于莱不齐府王立音乐学校,终以二等乙之成绩毕业。自1913年复活节起在莱不齐大学习乐学、人类学及哲学三科。

期间,友梅修所有先生之讲座并参与练习。授课之先生均为博士,乃贝格尔曼、布拉恩、迪特里希、歌茨、梅茨格、冯・厄廷恩、普鲁弗、里门、佘龄、施密特、史怕冷格、弗尔凯特、事雷、冯特。所有先生,尤里门及佘龄两教授,尽其职责,友梅自怀感激。

*“文科大学”:原文是日文拼音Bun-ka-dai-gaku,并在括号中用英语College of Literature(文学学院)加以解释。但原文里日语和英语所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日语“bun-ka”的意思是“文化”(相当于英语的culture),而英语“literature”的意思是“文学”(相当于日语的bun-gaku)。查阅了明治四十二年(1909)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颁发给他的毕业证书,知道他最后是于文科大学通过了英语语言文学的考试而毕业。这恰好对应College of Literature。

*为了使德国人更准确地理解他在中国参加的两次考试,萧友梅在原文中使用了“Staatsexamen”(国家考试)这个在德国家喻户晓的概念。德国的Staatsexamen是指师范类各专业以及法律、医学等专业学生在独立工作前必须通过的两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家考试。其中,daserste Staatsexamen(第一次国家考试)是指得以大学毕业并获得文科或理科硕士学位的国家级考试。那些通过了第一次国家考试而得以毕业的人,在其后的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只能以助理的身份工作。然后,他们须参加das zweite Staatsexamen(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者方可独立行事。

*“学部”在原文中用了Kulturministerium(文化部)一词,因为德国传统上没有单独的“学部”或“教育部”,教育、科研等在历史上分属文化部所管。现在该部一般称Ministerium für Wissenschaft,Forschung und Kunst(科学、研究及艺术部)。

*授课者名单中“事雷”的原文为Weule,按其发音今译为“韦乌勒”。据本次发现的史料,此人是参加萧友梅口试答辩的三个教授之一,主考人类文化学。若按照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写:“李门教授问乐学,史怕冷格教授问教育史,事雷教授问人类学”推断,“事雷”和Weule则应该是同一 人。但“事雷”既不是Weule的音译,又非意译。至于萧友梅为何称Weule为“事雷”,笔者目前尚无法解释。

口试记录是1916年7月26日口试过程和打分的原始记录,记录纸上端已用打字机打好"Chopin Hsiao-Yiu-mei,Mtindliche Prtifung:Mittwoch,den 26.Juli 1916."字样,即“雪朋萧友梅,1916年7月26日,星期三,口试”。

*从记录顺序来看,里曼先问了“乐学”一科,打分为“2”。孔拉底接着问“汉语”一科,内容涉及《诗经》、中国音乐的起源、中国文化史等,打分为“II”;韦乌勒最后问“人类文化学”,涉及中国及东南亚的佛教、经济发展等,认为萧友梅“所知者多而弱于表达”,打分为“III”。

*1916年7月28日,由副校长签署并确认“据此以Ⅱ分之成绩通过口试”。

(四)论文评语

先来说明一下德国大学对论文和口试答辩的评分系统,这是准确理解萧友梅在莱比锡王立音乐学院和莱比锡大学考试成绩的必要前提。这个评分系统的基本原则是在及格以上分为四个等级,从最高分到刚刚及格依次为1、2、3、4分。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的分数系统。实际操作时,例如对应2分时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给2分而是给1.7或2.3分,以区别同在2分这个层面上更小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萧友梅在莱比锡王立音乐学院得到过“二等甲”或“IIb”这样的分数。以上仅是卷面的分数。当把这些分数写入成绩单和毕业证书时。还会再有一到两次转换。例如,如果卷面上给了2分,那么在证书上一般不会出现2分字样,而是用拉丁语admodum laudabilis或者magna cum laude来表示这个分数,并同时在注释或附件中用相应的德语词汇说明这个拉丁语的含义;或者反过来。用德语表示分数而用拉丁语说明德语的含义。说这个系统复杂,还在于分数(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总是绝对的,而用来描述分数的语言却是相对的。例如对应1、2、3、4分,可以用a:优秀、很好、好、及格来描述,也可以用b:很好、好、满意、及格来描述。这时如果仅看语言描述。那么a里面的二等在b里面就变成了一等。以下表格汇总了最常见的两种卷面分数及其对应的拉丁语和德语的语言描述,并附汉译以帮助理解。其中粗分的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以及标准语言描述1为萧友梅在莱比锡大学期间考试中明文所见的分数系统。

*作为论文主阅,里曼教授的评语不足二百字,用今天的标准看实在过于简练。里曼打出的分数是“Ⅲ”,评语和分数后并没有注明日期。因正式进入论文评阅和考试程序的日期是1916年6月27日,故里曼的评语应在该日之后;按《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所述,则应“至七月十七日阅毕”。当时的有关章程即规定,只有论文及格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口试答辩,而论文是否及格,要看主阅和副阅的共同分数;但副阅孔拉底教授的评语和分数是在萧友梅答辩之后的1917年1月21日才出具,严格说来已是不合规章。所以,有理由相信里曼的评语和分数在答辩之前就已正式写出并得到了孔拉底对论文的至少口头上认可,萧友梅也说孔教授“略阅一遍,即云论文及格有余”,这样萧友梅在缺少一项论文分数的情况下仍然得以进人口试阶段。在今天的大学里则很难想象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比起里曼来,孔拉底的评语可谓洋洋洒洒,他从一个汉学家的角度对论文从汉学和史学的角度进行了评析,共写了近1500字。孔拉底给出的分数也是“Ⅲ”,并写明日期为“21.I.1917”,即1917年1月21日。孔拉底对论文中的某些章节并不满意,故此在给过分数之后又加了一句:“我标出的部分应予重写”。在这个下面是正式确认论文分数并准予进入口试的批注,译为:“据此以3分之成绩接受论文并准予口试申请”。再往下是副校长于1917年1月22日的签字和其他九人的签字,签字后注明日期最晚者是1917年2月1日,但从顺序上看这极有可能不是最后的日期,因为很多签字后没有注明时间。

(五)博士证书及附件

这两份材料都标有明确的日期,均为1919年10月22日,也就是萧友梅正式获得博士证书的日子。其中附件为正式毕业证提供了姓名、出生地、论文名称、口试时间等具体资料,从字迹看应为萧友梅亲笔。博士证书则是非常漂亮的印刷体印制(见彩色插页),全文译为:

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因广东省香山萧友梅先生所撰成绩为好的博士论文《至17世纪的中国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及以成绩为很好而通过的口试答辩,以此证书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

莱比锡,1919年10月22日

系主任签字

副校长签字

“成绩为好”的论文和“成绩为很好”的口试答辩,与前述论文得分“3”和口试得分“II”完全吻合。

对旧有资料的补充或修正

(一)《成绩报告及理由书》

如开篇所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是引起本文的一个契机,而新发现的这部分史料对于印证和解释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的叙述尤为重要。故以下首先从史料和经验出发,以《人民音乐》上刊印的该文为蓝本,按其10个自然段的划分,对该如下补充说明:

1.第一自然段“友梅……评点一等”

*“索逊”是Saehsen的译名,今译为萨克森,当时是王国,今天是联邦州,位于德国东部,“二战”后至两德合并前归属东德。当时的“索逊王”是Friedrieh August III(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三世),1904―1918年在位。

*Leipzig旧译“来不齐”,今译莱比锡,在当时和现在都是萨克森仅次于Dresden(德累斯顿)的第二大城市。

*“王立大学”非大学的正式名称,当时和今天大学的正式名称都是UniversitatLeipzig(莱比锡大学),并无“王立”字样。“王立音乐学校”(今译王立音乐学院)原文的正确拼法是K/Snigliches Konservatorium derMusik。

*“二等甲”显然是前文所述评分系统中的IIa之汉译。然若按本次新发现的萧友梅亲笔简历,则是“lib”(二等乙)。二者必有一误,只有待见到成绩单原件方可有定论。

2.第二自然段“毕业……另纸开列”

*“凡应考者须报主科一、副科二”这种主副科搭配的学习和考试模式,现今在博士阶段已经不复应用,而成为今天文化和社会科学各科取得硕士学位的典型方式。

*“乐学”德语的正确拼写是Musikwis―senschaft。

*“口述试验”对应的德语是mtindliehe(口)Prtifung(试)。“试验”一词实际上是表达“考试”之意的日语汉字,此处可见日文对萧 友梅有一定影响。

3.第三自然段“友梅……admodum landabils”

*“《中国乐队史至清初止》”显然是作者本人的意译。括号里的德文标题拼写与该文其他有外文处一样存在很多错误,不难看出,大致是由于不谙外语之人在排版时对德语手写体误读所致。论文标题的正确写法为:Eine geschichtlicheUntersuchung über das chinesische Orchester biszum 17.Jahrhundert,很多以往的研究文献,在涉及原文标题时都有拼写或在大、小写方面的错误。而迄今为止,关于萧友梅的研究文献在引用该论文标题时,通常使用廖辅叔教授的译法,即《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但细加推敲,这个译题有欠准确。理由之一,若严格按照德语标题翻译,该论文题目应为《至17世纪的中国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其中之关键在于:按照德语“bis zim17.Jahrhundert”的意思,17世纪(1600―1699)应当包含在所研究的内容之内:如果译成“17世纪以前”,则显然把研究内容的上限划在了1599年,比起德语的含义少了100年。理由之二,萧友梅自己命名的《中国乐队史至清初止》则符合德语标题的含义。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人关。故“至清初止”和“至17世纪”在时间上是吻合的。理由之三,查阅廖辅叔教授所译萧友梅论文文本,可以看出论文从内容上确实涉及了17世纪的或清初的乐队和乐器史。

*博士论文由两个教授评阅,一直到今天都在这样执行。正、副阅的德语正确拼写分别为Referent和Coreferent;李教授与佘教授名字的正确拼写分别为Riemann和Sehering。“佘教授有兵役未能如期返校”在当时完全正常:1916年是一次大战打得正为激烈的时候,而莱比锡大学师生的参战热情在整个德国的大学中是最为高涨的。当然其损失也惨重:共有1370名学生和26名教职人员战死。

*论文“六月二十七日提出……至七月十七日阅毕”,在今天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速度,现在各大学的标准一般是60天内阅毕。速度快和当时莱比锡大学博士毕业生数量庞大有直接关系。以哲学系为例:从萧友梅入学的1912年到他正式获得毕业证书的1919年共八年时间里,每年约有20名教授的师资,共毕业了955名博士,即平均每年有近120人通过论文评阅和答辩。其中1916年59人、1919年105人,萧友梅被算入哪一年不得而知。

*“admodum landabils”的正确拼写为admodum laudabilis,相当于Ⅱ分。但此处的记述与史实不符,因为据本次新发现的原始评阅记录和毕业文凭,里曼教授所给分数非常明确是“Ⅲ”分,对应的拉丁语和德语分别为laudabilis和gut(见表1)。

4.第四自然段“论文……故也”

*“史怕冷格”的原文是Spranger,今译施普朗格。“事雷”则应是Weule(韦乌勒)教授。但如前文所述,这个名字译得颇为费解。

*口试评语“Magna Cure lande”的正确拼写为magna cum laude,即“Ⅱ”分,与口试原始记录及毕业文凭相符。

*论文评语“Admodum landabilis”拼写仍有错误,正确拼写见上文。

*因“翌日全国报章,即遍载此事”,所以我就近查阅了两份报纸从1916年7月27至8月31日的全部版面:一份是在莱比锡发行的Leipziger Illustrierte Zeitung(《莱比锡画报》)、另一份是在斯图加特发行的StuttgarterZeitung(《斯图加特日报》),均未发现有关报道。此外,在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的其他报纸上刊载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待日后查询若有所发现将再撰文报道。

5.第五自然段“考试……情形也”

*“斯天些士音乐学校”德语的正确拼写为Stern’sches Konservatorium der Musik。

*“至腊月底……论文尚在孔教授处”的记述和本次发现史料中孔拉底于1月21日对论文的批阅在时间上虽有数天差距。但考虑到副校长向孔询问、复函以及战争期间函件从莱比锡到柏林的路途等因素,这数天差距均在情理之中。

*“将论文印本二百部呈缴大学,方得正式领凭”,其中“凭”指博士文凭。这个规矩至今都在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是在出版形式和印行数量上有所不同;且同样明文规定:只有得到正式文凭后方可使用博士头衔。

*从本段记述来看,似乎萧友梅当时只有这唯一的一本论文原稿。故此再三催促大学返还以便付印。考虑到当时的技术状况,也完全合理。至于这本论文原稿何时返还的?何时付印的?有没有付印等问题,在未发现进一步的史料之前都难以下结论。之所以怀疑有没有付印,是因为本次发现的毕业文凭类史料中对“论文印本二百部”的下落并无任何记载,且在大学里的可能收藏之处也没能找到论文原文。难道当时因为什么原因真的就没有付印,而唯一的一本原文被带回国,即1989年廖辅叔教授翻译的那一本?

6.第六、七、八自然段“至于……搜集材料”

*“哀悼引”的德语正确拼写是Trauermusik,现在一般译为丧礼音乐。

*“理想小曲”的原文“muentior”放在欧洲的几种主要语言里都不对,疑为意大利语Minuetto或德语Menuett之误。

*二、三、四声的赋格曲,所给原文本身是简化的写法,有拼写错误。“赋格曲”的正确拼写为Fuga,“声”的正确拼写是voice。

*“平和大乐”的德语正确拼写为Friedenssymphonie。

*“对位法”的德语正确拼写为Kontrapunkt。

7.第九自然段“此六种……核办”

*大学讲师之职的德语正确拼写为habilitatus。

*“通俗大学(或名国民高等学校)”,即Volkshochschule,这种学校形式至今仍有,类似于国内的成人业余大学。

*“科学戏”,即Wissenschaftstheater,是科学和戏剧的结合,目的是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内容。这种戏剧形式至今尚存,尤其在各类学校中。

8.第十自然段“在莱府……数次”

*“Mensuial”的正确拼写为mensural,是Mensuralnotation即有量音符记谱法的前半部分,意为“量”。

*莫扎特的歌剧“Figars”的正确拼写为Figaros,即Figaros Hochzeit(《费加罗的婚礼》)的简称。

(二)课程清单和成绩与操行证书

关于在莱比锡大学所修课程,萧友梅在 《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列出了一份有四十项内容的清单。其实这份清单在萧友梅历史和研究资料中并非第一次出现:据说在萧友梅的遗物中就有一张德文打字的课程清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幸得到国内转来的两张电子图片,原件均属萧友梅遗物:一张就是上述德文打字的课程清单;另一张虽然标记的汉语名称是“1913-15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证书”,但观其内容则是莱比锡大学颁发的成绩与操行证书,且和上述课程清单应有直接关联。迄今并未见有此证书的汉译,故现将该证书完整翻译如下:

莱比锡大学

校长及校评议会

通过此学习和操行证书证明

出生于中国广东的萧友梅先生作为哲学系学生,自1913年4月17日至1915年4月15日、继而自1915年5月15日以来在本大学注册,其间未发现其有不良品行。

此外,该生在本大学修习了如附件所列之课程。该生已表示,愿意在本大学继续注册。

以下大学印鉴及经手人签字

1916年6月5日,于莱比锡

印鉴 校长签字 大学法官签字

*证书中将萧友梅的学习时间分为两段,是因为他中间改过一次主修专业。关于此点,新发现史料中的注册记录即提供了详细证据。

*证书中提到他修习了“如附件所列之课程”,而上述课程清单很可能就是这份附件。这份课程清单上并未写有萧友梅的名字,也就是说如果这份清单是单独存在的,并不能足以证明是萧友梅上过的课程。而如果该清单是此证书的一部分,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尽管证书中说萧友梅“愿意在本大学继续注册”,但据新发现的缴费和注册记录,他1916年夏季学期后并没有继续注册,而是于1916年8月1日正式离校。

*在本次发现的注册登记表上,除了有两个不同的注册号之外,在两张表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档案号285;在本成绩与操行证书的左下角此号码则再次出现。

若将《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修之讲义”与萧友梅遗物中的课程清单相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相同。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翻译上的差别。对应同样的德语,当时通行的(或萧友梅自己特有的)汉译与今天通行的汉译有所不同。例如Ubung萧友梅译成“实习”,而今天通译为“练习”:Seminar萧友梅写成“研究科”,而今天通译为“讨论课”。(2)《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一些课程名称是基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非基于对课程正式名称的翻译。例如,课程清单中的“Ludwigvan Beethoven”若直译就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并看不出关于生平还是作品;而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将名称定为“乐经家Beethoven传”,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上课内容是侧重生平而非作品。(3)出于某种原因,例如可能由于所修课程和音乐没有太大关联或者没有完整地听课,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和遗物课程清单里并没有开列所有曾经听过的课程。在本次发现的简历中萧友梅列出了14位授课教师的名字,其中的冯・厄廷恩(v.Oettingen)并不在遗物课程清单教师之列。查莱比锡大学校史,当时只有一个教师叫v.Oettingen,是物理学教授,在莱比锡大学执教温度和热变化专业。但此人同时也是德国社会物理学派的先驱,1874年的时候就出版了一本社会物理学著作《道德统计》。而萧友梅所修课程中,就有一门“道德统计与教化统计”。所以可以推断,萧友梅很可能是通过这一门课知道了v.Oettingen就在本大学后,去听过他的物理课或专题讲座,但由于不属于其博士课程范围,故在课程清单里没有体现。

萧友梅遗物中的课程清单用德语写成,按学期顺序排列。《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列课程虽为汉语,但却不完全是德语课程的严格翻译,排列并不完全按学期顺序。因此有必要将这两份东西对照起来看一下并给出一个严格而确切的翻译。

在此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几个相关问题。首先,萧友梅遗物中发现的这个表格形式的课程清单共分三栏。第一栏是“Semester”(学期),学期下面又分“S.S.1913”或“W.S.1913/14”等,这里的S.S.是Sommersemester(夏季学期)的缩写。W.S.是Wintersemester(冬季学期)的缩写(参见“注册登记表”部分)。第二栏是“Benennung der Vorlesungen”(课程名称),表中所涉及的课程有三种,即Vorlesung(讲座课,只有教授身份才可以上的课,一般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讨论,该词的本意就是“在前面读”)、Seminar(讨论课,学生参与提问、讨论或自行演讲的课,授课教师不一定是教授身份)和übung(练习课)。但Vorlesung这个词通常也泛指所有大学课程,即可以涵盖上述三种课程类型。故此,该栏用了Vorlesung这个词泛指所有课程。第三栏是“Dozent”(教师),原则上说Dozent是指大学教师,很可能是教授、但也可以不是:可能有博士头衔,也可以没有。所以该栏下面的表格里,在每个教师名字前都写上了“Prof.Dr.”(教授博士):在本次发现的简历中,萧友梅说“授课之先生均为博士”,也是意在强调他们都拥有博士头衔。其次,课程的翻译中同样会遇到类似“17世纪以前”还是“至17世纪”的问题。例如“Die deutsche Musikaisthetikseit Kant”,德语意思是“自康德以来的德国音乐美学”,从内容上讲包括康德在内;若将其翻成“自康德之后音乐美学”。或“康德以后之德国音乐美学”。从内容上讲就不包括康德。

第6篇

美国戏剧“托尼奖”最佳剧作《历史系男生》是英国著名作家阿兰?本内特于2004年创作的一部校园轻喜剧,充满了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和让人茅塞顿开的提点,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北部一所男子文法中学里,校长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名誉和地位,把学校最优秀的八名学生组织起来,在进入大学前加码补习一个学期,以冲刺剑桥、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奖学金。在备考阶段,老师们和学生一起努力拼搏,最终所有学生都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戏剧中所展现的男生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对爱情的追求,尤其是他们对哲学、对历史、对人生的追问让观者在充满睿智与火花的唇枪舌剑中思考;同时,其中所展示出的教育理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启迪。

剧中的八名备考男生,一个基督徒,一个黑人,一个穆斯林,一个犹太人,一个体育生和三个标准的英国男孩,达肯傲慢自大,自视颇高,是个真正的万人迷;拉齐性格粗暴、曾在模拟面试时对历史破口大骂,说话也吐字不清,但最终他还是成功地通过了考试;波斯纳的性格缅腆,心思细腻敏感,但却敢于在课堂上用心吟唱爱情诗歌的同时向老师和朋友表白自己对达肯的同性之爱。他们性格各异,对知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牛津和剑桥的向往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戏剧的矛盾冲突主要围绕两名老师展开,他们分别是教“公共课”的胖老头赫克托和校方特地雇来的年轻老师欧文。赫克托教学方式独特,他经常敲打学生们的膝盖,讽刺他们一定不会有什么好前途,但他学富五车,对历史、诗歌、典故和谚语都信手拈来。课堂上他常常以学生喜欢的情景虚拟方式来锻炼他们的能力,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戏剧,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掌握虚拟式、条件从句等语法现象。赫克托还时常向学生灌输不要单纯为了升学而读书的观念,主张学生通过课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享受,他对波斯纳讲的一段话最能体现他教学理念,“阅读最美妙的时刻是当你读到某种你以为仅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思想、感受、思维方式时,发现与某人产生了共鸣,一个你与之素昧平生,也可能早已过世的人,……这就像一只手从书中伸出,与你紧紧相握。” ①

与赫克托不同,“牛津毕业生”欧文争强好胜,是校方特地雇来帮助男生们考上牛津或剑桥大学的,虽然实际上他只是个来自布里斯托的冒牌货。他看起来似乎更加功利,一切以考试为目的,关注的焦点就是学生的成绩,但他的“应试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了解牛津和剑桥的游戏规则,遵守并充分利用规则达到进入名校的目的。欧文擅长教授学生们考试策略,该如何写论文、如何应付面试,如何从相反的角度论述习以为常的历史事件,他引导着学生从创新的角度而不是拘泥于众所周知的结论去思考和诠释社会及历史。以下是欧文和学生之间的一次讨论,也许有助于了解这位老师的观点。

欧文:“让我们总结一下一战的要点”

学生:“壕沟里的战争,不计其数的死亡,愚蠢的将军,休战,德国名誉遭到破坏”

欧文:“继续说”

学生:“大量失业,通货膨胀……,希特勒的上台”

欧文:“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二战的起源在于对一战结局的不满意”

学生:“是的”

欧文:“最佳答案?布里斯托大学张开双臂欢迎你们,曼彻斯特大学会很想得到你们,你们可以直接走进利兹大学......我看了70篇论文,都说的是一样的,我都看睡着了”

学生:“但这都是史实”

欧文:“史实和这有什么关系?在考试中史实并不重要”①

显然,在欧文心目中,背诵史实对进入名校毫无用处,即使能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其所反映的某些事件的本质也不能让学生脱颖而出,想要得到名校青睐,只有具有逆向思维的考生才能成功。因此,他教给学生的“应试”方法就是“说出不同的观点,对立的观点。就以斯大林为例,他通常被认为是魔鬼,这样说也对,但你们要否决这样的看法,找出各种理由为他辩护。” ①

赫克托和欧文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老师的形象,孰优孰劣,莫衷一是,难于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关于他们的教育理念,赫克托强调“乐学”,寓教于乐的。他在课堂上天马行空地教授的那些看似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文学、艺术、诗歌、戏剧、电影,信手拈来的各种引用、典故、文法,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生琅琅上口的诗歌背诵和宽广的知识面都是他的功劳。他的课程自由、活泼,更具有人文气息,可以说,赫克托奠定了男孩们的学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浪漫的人文性格,提升了他们的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欧文的教学则是严谨而不拘泥于传统教育的,富有启迪性,强调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他深信新颖独特的观点就是名校的“敲门砖”。虽然他的教学工作是以功利为目的,目标明确精于计算并投其所好,但谁又能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呢?尤其在一个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的社会,如果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空谈知识的乐趣恰如空中楼阁般不现实。

第7篇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也曾经为经济发展而付出了环境代价。而“环境史以生命为中心,以生命关怀为主旨和终极目标,就能够与生态文明关联起来,环境史研究也就由此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1]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是当代高校教育特别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历史学科的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素养教育主要有三个途径:首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互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起源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熟悉并明确有关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知识,突出预防理念和责任意识;其次,通过毕业论文撰写,使学生培养并强化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知识,具体包括空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最后,通过项目研究实践,使学生理解并践行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行为,强化相关信息获取并运用等技能。从而将生态环境素养教育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之中,融入历史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

课堂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知识

在课堂教学互动方面,课题组成员纷纷发表文章,挖掘中外历史内容所蕴含的丰富生态环境素养教育的资源。同时,教师们能够结合所讲授的课程,依据教材资源和学生实际,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素养理念与知识的教育。例如,在两大通史的课堂教学中加入环境史研究成果,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整体文明进程有两次重大的变革,都涉及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改变。第一次文明变革就是农业(游牧)生产方式形成,取代初始的采集和游猎文明;第二次文明变革就是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取代了农业文明。目前,正在继续向更高级的后工业的新型文明转化。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了解到环境改变引发农业革命在这一段知识学习中,结合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提出的观点:中国土壤类型和气候因素促进了农作物生长的结论。师生们可以对此展开讨论:中国农业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自然条件和古代灾荒史记载的史料,学生们形成自己的判断,证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说法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依据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可以说,中国先祖们在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下,通过中国人的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发明了许多科学技术成果,才保证古代中国人以农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整体脉络来看,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历代王朝统治者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在环境保护与粮食安全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了解到工业文明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这一段知识学习中,结合蕾切尔·卡逊的观点:生态恶化的原因是“利润和产量之神”。工业文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出现的一场革命,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资本家成本计算中没有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至于21世纪引发全球生态危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革命是否是最全面严格的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使学生理解当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文明更好地去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率先兴起的环境史,是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在历史学学科的学术映照。而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及完善也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史学思考。通过课堂教学互动,学生认识到学生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毕业论文撰写中培养并强化学生生态环境素养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本科学习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进一步开展培养并强化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知识。学生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加以本校历史学专业为例。以往,从教师到学生,基本上不关注环境问题。课题深入开展带动和影响了一批教师,开辟了环境史研究新方向。环境史教科研的开展,不仅使教师们的生态环境素养得到提高,还使学生中关心环境问题、撰写环境史方面论文的人数渐渐增多,据统计,2016届有4名学生,2017届有2名学生,2018届有5名学生,2019届有5名学生,2020届有5名学生,2021届有5名学生。学生通过撰写与环境史相关内容的毕业论文,形成正确的生态认知所谓生态认知主要是指人类对周边生态现象和生态环境好坏及变化的感知和认识,它是公民形成生态价值观和促进其生态保护行为的必要前提。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们充分理解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史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21世纪,共生共存的人类与自然的交锋日趋激烈,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自然。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和全球合作。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所学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探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到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的双重责任:既要从自身做起,做简单的人,过简朴的生活,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态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生态环境素养知识。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以“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途径探索”“如何有效建立初中学生的生态认知”“垃圾分类中培养初中生的唯物史观”“以环境史视角在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策略”“绿色农业在乡村实施的困境调查”等为题,开展论文写作,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生态环境素养理念,满足学生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项目研究实践中践行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行为

多年来,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开展环境问题相关项目研究,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提升生态环境素养的紧迫性,还形成了保护环境的行为取向并采取具体行动。项目研究实践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最初,本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以某一历史上的学术争论为主,较少关注现实环境问题。之后,在教师有意引导下,学生开始探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显示出学生对现实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关切。项目研究实践中,强化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项目研究实践改变了学生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因此,课题组认为,项目研究过程,既是学生自我生态环境素养提高的过程,也是其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行动的过程。项目研究实践使学生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紧迫性,他们也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尽量增加绿色出行,做到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从而减轻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项目研究实践也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担当,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当然,在课堂教学互动、毕业论文撰写和项目研究实践方面,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学生人数有限,通过这三个途径提升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价值不能估计过高。但是,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鼓舞了教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关注现实社会的执行力、具有辩证分析问题的思考力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使命。结论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如今全球的气温指数已经超过了过去2000年来的任何一个时期。21世纪,人类文明所面临的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全球生态环境危机。通过课堂教学互动、毕业论文撰写、项目研究实践等路径,在生态环境素养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成为三有青年:有理念、有知识、有行为,做到知信行合一,共同保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作者:张虹萍 张晓光

第8篇

秘书专业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专业,因其适应范围广、培养成本较低,在很多普通高校和各类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作为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近年来由于扩招和就业压力所致,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均有下降,秘书专业也不例外。相比其他专业,秘书专业毕业论文还存在选题范围较窄、理论性不强等问题。在当前对本科专业是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尚有争议的情况下,对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是否有必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在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中更是存在分歧。有些学校完全取消这一环节,从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办学层次的目的出发,一些保留了专科层次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学校,在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中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由于秘书专业本身尚不成熟,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理论储备不足,论文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较多,秘书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成为秘书专业培养过程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笔者认为,作为对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梳理、整合,将在校期间所学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性练兵,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且针对秘书这一对学生的写作素质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更是其学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校已有二十余年的开设秘书专业的历史,对毕业论文的环节要求严格,近几年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中越来越突出的感觉到秘书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需改进,尤其在三个方面要严格把关。

一、选题宜真

按论题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类,毕业论文的论题可分为:真题真做,真题假作和假题真做三种类型。真题真做是指以来自实践第一线的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运用所学理论真刀实枪的演练,力求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题假作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但做论文时可只在理论上加以解决,或者来源于实践的论题已部分得到解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或可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假题真做是指虚拟的题目,学生要对这一虚拟问题进行实际的演练,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以求找到解决方法和途径。

以上三种类型的论题,目的都是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对所学理论和知识进行复习、梳理、整合,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对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这个过程,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的在校学习得到一个提升。对学生进行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语言表述等能力是一次全面训练。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类型中的前两类论题可作为秘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个新兴专业,应以真题作为首选,不宜选择模拟题目。

秘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真应包括与学生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的论题和纯理论性研究的论题,

纯理论性的题目又可笼统分为历史性论题和现实性论题。历史性论题需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类研究,并分析论证对现实的意义和影响,这对专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某时期的秘书制度的研究、古代秘书的某方面素质能力的研究等。现实性论题中理论性强的论题,对于专科秘书专业学生也难以把握。因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秘书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差异很大,只有短暂实习经历的学生对理论性较强、适用范围较广的论题把握起来难度较大。为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难免会出现或大量复制抄袭、或以叙述事例代替论述的现象,以掩饰和弥补理论不足的弱点,从而导致论文的质量难如人意。如历届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爱选秘书的素质等在教科书中被论述的较全面的论题。这样的选题省事、好写,不出彩也不易出错,答辩时易通过。写作时有大量的参考资料可供直接使用,写出来的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在真题中作为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应首先考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做,就可以将学生的实习、社会实践及就业等环节衔接、联系起来,使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真正扎实有效,同时也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有实际和实践的意义。选题时应突出研究和适用范围,要求在对论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

二、角度宜实: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对秘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较严格的把关,力图使论题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也就是做到选题真。但学生在写作中常老调重奏、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且简单重复已有的观点、结论。如论秘书信息工作的有效性、秘书写作能力的研究、论秘书角色意识的培养、论秘书的挡驾艺术、秘书****等论题都已有较多论述,如何使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能进一步深入、拓展,就有角度选择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对其所得出的结论的论证过程严格把关,做到真题真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要求、鼓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探寻问题,将所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与秘书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使秘书工作某一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较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如: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组织中的秘书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在秘书工作的办文、办事、办会和辅助领导决策等四个环节中,工作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社会组织中的秘书工作都有所了解,但经过实习和社会实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对同一类、同一层次、同一行业的社会组织中的秘书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然后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发,使之对论题的认识有所提高,并找到清晰的分析方法,获得一种学术的眼光。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途径和规则,接触和了解学术前沿状况。同样是秘书的办文,在小型私企中会有其特殊性,鼓励、要求、指导学生发现其特殊性,从而对秘书办文的选题就可从一个新突破口入手

第9篇

黄仁宇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004年6月第2次印刷。定价:28.00元。

黄仁宇无疑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如果公众投票评选“二十五年来对大陆知识界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定当名列前茅;但若换作史学界人士投票,黄仁宇很可能进不了候选人名单――在不少历史学教授看来,黄仁宇得享大名的几部作品(《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放宽历史的视界》)根本算不得历史著作,不过畅销书而已。或许学院派人士很难理解,这位前国军军官既获西洋名校学位(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又据北美大学教席(美国二三流大学),为什么不精心看守他的明代财政史园地(另有机会与费正清、李约瑟等名家合作研究),却一再跳出来搞什么莫名其妙的“大历史”(既非通史,又非专门史,更非历史哲学)?此人实在太不学术、太不主流、太不与国际接轨了,非但不合时宜,简直不识时务。

黄仁宇已于2000年驾鹤西归,而其“大历史”及其一系列范畴架构(“在数目字上管理”、“长期的合理性”、“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帝国”等)所引发的批评并未消歇。黄仁宇生前曾有若干回应文字,另有对“大历史”再度解说的三篇演讲――《中国近代史的出路》、《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关于修订近代中国史的刍议》――以及以“大历史”视角解释珍珠港事变、拉吉夫・甘地被刺、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国两制等当代时事的若干短评,此次一并结集面世。本书也收录了《1619年的辽东战役》一文,展示了作者驾驭史料的深厚功力,该文恰如一幅工笔重彩,与书中其他篇章大开大阖的写意风格相映成趣。

黄仁宇早年学术训练本属实证史学一路,后脱学院窠臼而倡言“大历史”,风格亦为之一变,自称“用归纳法不用演绎法,重综合不重分析”,又以“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类比“大历史(macro-history)”,前后两期之戏剧性变化直令人想起毕加索――毕加索早年亦工写实,后以抽象风格驰誉艺林。

《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ew Businesses)》(美)

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 著,魏如山、马志英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48.00元。

所谓“企业家精神”究竟是什么?创业初期的企业家需要具备何种能力?新兴企业欲发展为大公司必须进行哪些变革?作者曾任职于哈佛商学院和麦肯锡公司,他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当不会令企业家们失望。

《法律的博弈分析(Game Theory and the Law)》(美)

道格拉斯・G・拜尔(Douglas G.baird)、罗伯特・H・格特纳(Robert H.Gertner)、兰德尔・C・皮克(Randal C.Picker) 著,严旭阳 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2004年4月第3次印刷。定价:23.00元。

法律如何影响人们行为?如何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三位教授为我们奉献了国际上第一部系统地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分析工具研究法律及法律问题的著作。

《富人与穷人: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调查》

第10篇

【导语】大渡口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大渡口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专升本有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河北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江苏省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广东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第11篇

【导语】东营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东营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专升本有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河北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江苏省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广东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第12篇

【导语】江北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江北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专升本有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河北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江苏省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广东省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