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4 19:5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教师研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校际-学校”三级网络研修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除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题中之义,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途径和环境。近年来,浦东新区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工作,应用多种技术,采用多维手段与途径,促进教师专业的多元发展。其中,通过网络研修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浦东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浦东信息化应用实践中,构建了区域、校际以及校本三级体系(三种不同层次)的网络研修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区域网络研修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浦东实验区的配套建设项目,浦东教师研修网于2009年4月2日正式开通。该研修网整合浦东新区已经开发的各种教育信息化软件,提供具体的网上研修功能和场景,为教师的教研、科研、培训和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教育门户系统,建立了面向浦东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大型教育服务社区。研修网以研修应用为中心和主线,融合浦东实际的教研、培训、科研应用场景,采用四种最基本的网上教师研修形式(备课研讨、观课议课、专题报告和专题讨论),依托浦东现有的学科研修组织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搭建了多个业务组织的工作平台、展现平台和管理平台。
浦东教师研修网的应用是常规研修活动的延伸与发展,它与常规教研相互整合,正在成为符合浦东区域特点的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重要研修形式,共同促进浦东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推进具体学科教学实践的校际网络研修
借助校间的学科教研共同体,在面对面的联合教研活动之外,学校之间通过共同的网络平台开展深度的网络教研,共享资源。对同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大大拓展了传统教研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校间学科教研的效率和效益。
促进学校教师快速成长的校本网络研修
目前,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浦东新区统一开发的适合学校层面应用的校本研修平台,从建设浦东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出发,融合了视频切片分析、资源库、教师博客、电子档案袋等功能,对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以备课、观课、磨课、评课为主线的校本研修平台已成为浦东各学校促进课堂教学改进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模式。
基于学习质量监测、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系统,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质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浦东新区建设了“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开发了与区域“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相匹配的校级“学生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对全区及各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精确化分析,对各学科教学质量进行横向、纵向跟踪比较和分析,对各班级教师、学生个人的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分析,对试卷知识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达成度分析,帮助学校有效诊断各学科教学水平,帮助教师诊断教学,帮助学生监测学习,帮助师生找到教与学中需要提升和改进的重点与方向。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提供了理性依据。
目前正在建设区校两级“基于教学目标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与评价系统”,建立一套支持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评价的评价分析体系,满足现有课堂教学评价的业务需要,形成浦东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数据库,构建浦东课程评价的分析模型,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诊断和课堂诊疗;为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提供诊断、指导与评价的技术支持,为浦东新区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多元化的手段推进区域信息化深入发展
通过制定学校信息化规范标准和督导评估,规范学校的信息化发展
为规范学校的相关工作,浦东新区研究制定了《学校门户网站建设的规范与评估标准》、《网管员职责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科和技术整合评价标准》等。为加强对农村学校制定教育信息化应用规划的指导,我们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和学校具体办学目标,开展农村学校信息化规划制定的相关培训,同时邀请专家一起深入探讨学校信息化应用规划。从2006年起,由浦东新区政府督导室组织,对全区所有中小学进行一轮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通过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实现以评促用、以评促管、以评促优、以评促建,引领浦东新区所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规范发展,从而提升浦东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通过信息化展示和论坛,加强学校间交流和经验的辐射推广
从区域推进角度,浦东新区形成了“区-署-校”三级信息化展示机制。每一学期既有区级层面的信息化展示,又有署级和校级层面的展示,分别确定信息化应用主题展示活动,如“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典型课例研究”、“农村校应用推进成果展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不同主题的信息化应用主题活动。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实践及相关竞赛,提升教师的整合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新技术的探索应用,浦东新区进行了电子交互白板和思维导图的应用实践,首批确定30所学校作为实验学校,开展新技术的深入应用。每年组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竞赛、教师与学生的优秀多媒体作品评选等竞赛评比活动,促进师生了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以“领衔+参与”模式,促进薄弱学校快速发展和区域整体均衡发展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特色学校的经验辐射作用,加快信息化薄弱学校的发展,浦东新区采用“领衔+参与”的应用推进模式,进行学校间的联动发展。该种模式是通过一所优秀学校带领几所相对薄弱学校组成结对体,在共同主题上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教研等活动,将优秀的经验做法辐射到参与学校,从而促进薄弱学校的快速成长,达到区域均衡发展的目的。
2009年,浦东新区15所领衔学校带领37所参与学校,组成15个由3~5所学校组成的“校际联动发展组”,分别将信息化应用于学校的三个核心专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开展具体实践。领衔学校由在某一领域有系列成功经验、做法,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的学校担任。这类学校具有示范引领的优势,在具体主题方面拥有系列资源、成果及相应的管理机制等一整套经验做法。参与学校在该主题上有强烈的发展意愿,在领衔校的示范带动下,共享其优秀资源,通过共同的活动获得从平台到应用的系列指导,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学校相关工作深入推进的管理和促进机制。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各结对组通过定期例会工作制度,建立校际不同层面人员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各学校项目负责人、项目联系人、中层领导及一线教师直接跨校及时沟,解决问题。结对组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教研共论等方式,采用面对面的培训教研活动和校际信息化交流平台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立体互动的联动实践,共同探索联动发展的模式,形成校际间沟通互动的机制。
针对不同人群的分类培训,促进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人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是影响和制约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浦东新区针对学校信息化规划开展人力资源建设,分别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和网管员技术能力建设。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近年来,区教委紧紧抓住发展时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系统综合改革”双轮驱动: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引进优质学校;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名师、名校长;实施科研兴教,引进教科研项目;开设论坛,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以“逐层岗位竞聘”和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系统综合改革;改革创新区级教研方式,形成研训一体的新模式;不断优化办学与教科研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系统内在活力,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同时,我们把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搭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带,让门头沟的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享受越来越优质的教育。
顶层设计,教育实践,构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我区通过教委引导,借力专家智慧,顶层设计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制订《门头沟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建设,构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基于虚拟化的教育云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搭建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数字资源服务平台,推进区域性的网络教研与区域性的信息化教学,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促进教育管理方式的改变、促进研修方式的改变;通过信息化队伍建设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数字校园工程、教育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工程带动,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1. 开展区域教育云建设,实现区域互联共享
建设门头沟区教育云,利用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有效地管理基础设施;通过云计算平台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基础数据的存储、流通和深层挖掘。
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进行虚拟化,为各教育单位提供虚拟服务器设备和存储空间。目前,门户网站群、网络教研系统、数字图书馆、区域安保系统等应用平台都建设在教育云上。用户依据权限申请软硬件服务。
学校除特殊需求项目外,将不再新增服务器和存储等设备,新建平台都要考虑到与教育云整合。从而解决了学校网络机房环境简单和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节约设备采购资金和运行维护经费,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2. 搭建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在教育云上运行的各系统为我区教育管理服务,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实现电子政务、网络教研和智能安保。
电子政务:由协同办公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构成。
(1)协同办公系统
建设协同办公系统,在教委机关内部和基层学校领导间实现通知、公告、代办事项、日程管理和公文流转等功能,初步实现电子政务。
(2)财务管理系统
所有教育单位实行统一会计核算,在教育网财资专网上进行资金预算、项目管理和资产管理等财务业务处理。
网络教研:学科教师通过在线备课系统跨校网上备课,通过教学评估系统跨校听评课、教学观摩,通过远程互动平台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考试分析系统对课堂质量检测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扩展教研模式,进行网络教研。
(3) 在线备课系统
通过协同编辑功能,实现教师间知识协同建构,通过投票、讨论、资源分享等活动,支持多形态教研活动开展。通过微批注、用户评论与学习笔记,促进教师间深度交流和评估,支持教师自我学习、积累。通过版本控制和可视化功能,进行在线备课过程信息的记录和历史比较。通过在线备课系统,教师可以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把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对象、方向建立在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和导师引领,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
(4) 教学评估系统
在教室内设立音视频采集设备,实现校内教学观摩,校际听评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各校结合学校实际在统一规范下分别建设本校平台和教室终端,以保证校际互通。目前,利用系统已实现对教学情况进行校内和校际网络在线查课,考核评估;能开展校内和校际会议,校园大会、家长会直播到每个教室;对教室情况进行网络远程巡查;管理者、教师、学生、专家等通过网络在线观看教学视频资源;实现远程同步教学,共享教师资源;研修员在线查看教师教学,网上听评课。
(5)考试分析系统
通过区级考试分析系统建设,实现对区级考试、质量监控的综合分析;通过高速扫描,实现网上阅卷;通过学校考试数据上传至区级考试分析系统,实现对校级考试数据的分析。
智能安保:在学校关键点位布设网络监控设备,加设巡更系统,同时所有监控信号上传到学校视频存储上,关键部位信号上传至云服务器,区教委、区分局和市教委都可以实时监控各所学校关键部位情况,并做出指挥部署。
3. 搭建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各级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构建优质教育资源目录和交换中心,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积累、融合、共享和服务。
(1)基于新课标的学科资源网群
通过与市教育资源网、市德育网和市课程网对接,获取和使用市级优质数字资源,并利用市级资源建设与本区教材相配套的学科资源网群系统,将原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迁移与统一管理。
在丰富资源支撑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备课,根据教师角色自动关联学科网站的资源,推送到教师工作台。教师备完的教案、课件能够自动上载到该学科资源栏目中,审核后自动回到学科网站中,教师在备课同时即完成资源建设,以达到资源的持续更新。通过小组协同备课,专题讨论交流,生成性教学资源共享等实现教师协同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性发展。
(2)资源采集系统
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标准录播教室,达到北京市数字学校录播室标准,在部分学校配备移动录播设备。为所有学校配备了资源采集设备。通过录播设备对优质资源进行采集和数字化,并上传区级资源平台,实现区内优质资源的再生聚集和交流共享。
(3)结合同方知网建设,推动数字资源的建设和使用
在深化BDS名师同步资源的应用、购置知网资源库的基础上,购置支持课堂的专题性资源和数字德育资源,结合区内生成的教育资源和研修资源,将其数字化、系统化和自动化(智能推送),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教学资源应用库。
(4)推广使用北京数字学校资源,扩大优质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北京数字学校作用,重在应用实践,搭建录课教师交流培训平台,辐射本学科,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以师带徒的形式,教师结对,学科结对,促进专任教师共同提高。利用远程网络教研,进行手拉手城乡合作,促进校际交流。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开展教学设计、说课和现场比赛,推广优秀成果,实现优质资源再生。引领师生使用数字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研修。
应用导向,立足服务,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完成智慧北京的建设目标,我区积极打造智慧门头沟,通过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智慧教育的目标。探索以“智慧门头沟,移动新教学”为核心的移动管理、移动研修、移动教学、移动学习与移动互联五位一体“移动新教育”发展模式,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我们与北京教科院、北师大、首师大合作,开展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移动云课堂、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家校新时空等项目研究,进行科研引领,开启“智慧教育应用项目”研究,以应用为导向,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方方面面的深度融合,立足服务,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数字化管理、研修、教学、学习与评价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增强校本研修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优质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与快速发展。
考虑到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泛在学习和网络研修的必要性,我区为全体教师和驻区名师配备了手持移动学习终端,并引入BDS名师同步课程和教师在线,通过学习终端功能的开发拓展和市区教育同仁的加入及应用指导,使区域研修工作真正实现“顶尖名师引领、精品课程示范、随时随地互联”,市级名师在线同步指导山区教师教学疑难,山区教师根据需求即时学习市级优秀课例,创设了提高山区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素养新渠道,山区学生邀请市级名师在线批阅作文、解答学习上的困惑,真正缩小城乡教学差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中,让教师随时随地查阅数字资源、使用数字资源、共享数字资源,真正提高我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BDS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网络研修的方式,实现与名师、优质课堂的网络无缝链接,真正缩小城乡教学差异;配合家校合作工作, 拓展家校互动新时空的范围,实现“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的功能,充分发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作用,真正形成教育合力,营造教育氛围;让管理者随时关注一线情况,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根据数据的挖掘利用,及时对工作进行调整,改变管理的方式,让管理更高效;引导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工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开展教育活动和进行自我学习,加强区域教育系统的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养。
通过学校网络结对,进一步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教师网上集体备课,教学相长和共建共享,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从而有效地缩短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间的距离。市级名师在线指导、区级教育服务、学校内部管理、教师教学研修、学生自主学习、家校即时互动等移动新教育发展模式将更加强劲地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教育公平。
此外,门头沟区开通了教育微信,打造家校互动微信平台,开通了门头沟教育微信服务号。门头沟区还要在2015年底实现全区中小学WiFi全覆盖,让家长免费在校门口享受无线网络。通过这一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校,学习科学育儿方法,关注班级以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并随时与学校和老师联系,实现家校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促进家校协同合作。实验二小永定分校、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等13个单位已陆续开通使用。例如北京实验二小永定分校已经率先开通微信平台,设家长夜校、校园人物、学校新闻、留言板、我的班级等栏目。家长夜校定期更新,让家长在线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等知识;留言板中,家长可以随时留下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好的点子等内容,教师定期收集信息并反馈和采纳建议;在我的班级栏目中,家长可以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由于门头沟区地域狭长,造成城区和山区教育资源不均衡,区教委按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准备打造名师在线答疑平台,建立特级教师、市级骨干年教师等名师队伍,在线为全区中小学生答疑,解决了山区和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
部门协同,督导评估,构建持续发展机制
1. 制度建设
(1)顺畅和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强化组织管理保障
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协调工作小组和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信推办设在教委中教科和小幼科。在教师进修学校设立校级领导主抓信息化应用工作。
(2)建立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价制度,强化机制保障
完善信息化评估机制,加大督导力度,对于信息化在学校的应用,特别是教与学方面的应用开展督导评价,对于信息化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3)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强化合力保障
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由业务部门领导主抓信息化工作,应用部门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建立区校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同。设立信息化日常运维专项资金。
2. 队伍建设
坚持全面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开展教师、信息化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能力素养培训,以培训建队伍。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以课题为引领,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形成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科研建队伍。
(1)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特别是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科学规划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 2)技术人员专业支撑力建设。信息技术教师、电教教师和网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专业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稳定现有人员, 健全岗位设置。优化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引进。
( 3)研修人员综合应用力建设。研修人员是学科教科研和培训的引领者和指导者,需要加强培训,提升研修人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培养既具有丰富学科教学经验又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研修人员队伍,进而指导培养出一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高度融合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3. 资金保障
(1)保障信息化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依据《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采取项目立项、论证、审批的方式,科学、全面、合理、高效编制信息化建设经费预算。加强经费监督,提高使用效率。各基层单位要确保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的运行维护。
(2)开展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所有信息化项目进行项目预算申请的可行性论证,对项目管理实行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作者单位:北京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
声 音
来自校长的声音——我校距区中心70多公里,青年教师较多,对名师引领、教研指导的需求十分迫切。教研员到我校视导路上往返就要花费半天的时间,留下听课、评课、教材分析、指导的时间非常有限。在一些教研活动中,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参加活动,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教师进修工学矛盾突出。
随着区里网络教研的大力开展,我校教师和研修员及协作组教师,在网上一起备课,通过教学评估系统远程观摩其他教师授课,远程参与评价和分析,用网络教研和手持移动学习终端有效地打破时空的限制,解决了人才资源不对称下的教研难题。(门头沟区清水中心小学校长)
来自教师的声音——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我们班里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反馈技术设备,正在开展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云课堂实验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现在可以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开展根据需要进行录制和查看,反思自己的得失;可以对其他学校教师的授课进行观摩、点评和反思;在研修员的组织下在校内和校际间进行网上协同备课、网络教研,根据需要能把教研过程中生成的资源上传到资源平台进行存储和再利用;通过手持移动学习终端,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门头沟区王平村中心小学教师)
来自家长的声音——
以前我们家长想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家长会,偶尔有电话或者短信的沟通。现在学校进行了家校新时空建设,有专门的班级空间,作业记录、课堂表现等关键信息随时查阅,可以对学生在校情况及时掌握,与教师随时就关心的问题互动交流。原来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问我们家长,有时我们解答不出,孩子急得直哭。现在学校对孩子开通了“在线答疑”服务,有不会的问题发上去,很快就能得到老师的解答和指点,家长轻松多了。
来自学生的声音——
受2003 年“非典”时期的应急网络教研工作方式与效果的启发,区教委把建立西城教育研修网作为推进课改实验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性措施,希望以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一种生态环境,摸索出一套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网络研修的保障机制
1. 创新管理思路
面对教育研修网这种新型的学习、交往载体,我们需要创新建设思路与管理思路。管理的目的不是用行政权力或者管理制度强迫教师学习或研究,而是通过对教师间关系的协调,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对组织结构的再设计、对教育资源的再配置,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与资源保障。
2. 构建管理体系
西城区教委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信息化工作管理科。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成立了西城教育研修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研修网工作办公室,各业务部门按照业务分工, 承担研修网的管理及业务工作。
西城教委主管主任、信息科、西城教育研修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全区的网络研修工作,在全区形成行政牵头,区教研、科研、培训和信息技术部门分工合作,有效推进网络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同时,教委要求各中小学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责成一名校级领导专人分管网络研修工作。
3. 明确管理措施
西城区教委每年召开一次全区信息化工作会议,布置推进研修网建设的各项工作。区教委每年拨付专款,保证研修网的运行、建设、发展。在区学科带头人(含特级教师和市区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管理规定中,将参与研修网工作纳入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并列为对其每年履职考核的内容。
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经反复研讨,研修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西城教育研修网协作组组长工作管理办法”、“西城教育研修网工作指导意见”、“西城教育研修网先进协作组及先进工作者评选办法”等相关制度。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研修网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都制定研修网专项工作计划,使研修网建设与应用有序推进;每年召开若干次研修网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培训会、专项调研会;将研修网工作明确纳入教研员工作职责。组织每年一度的全区性研修网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协作组评选活动。
4. 形成奖励机制
我们建立了对参与研修网资源库建设人员奖励资源费的制度和证书发放制度。2006 年西城区第二届教育科研月期间,我们首次组织了“我与研修网”的“西城教育研修网应用与管理征文”活动,表彰了32 个西城教育研修网先进协作组、184 位来自教育一线的先进工作者。
二、网络设计注重服务功能
西城教育研修网的设计理念是“一个中心、三个立足”,即以校本研修为中心;立足于以教师为本,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的服务;立足于同伴互助,提供针对团队协作式学习的服务;立足于专业引领,提供梯队专家与跨学校、跨学科甚至跨区域交流的服务平台。
1. 针对教师个体的服务
(1)为每位上网学习的教师创建个人工作室,目前已有11663个。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与便捷的研讨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倡导教师在做学习者的同时成为研究者与资源提供者。
(2)让教师拥有学习的选择权、资源建设的规划权以及资源的权。即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可以自主创建个性化的栏目,定制互联网上的主题资源;可以自主自己的成果,并可在“完全公开”、“伙伴共享”与“私有”三种信息方式中自主作出选择。
2. 针对协作式学习的服务
我们以协作组为核心,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师、干部学习共同体。
(1)教师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既可以以学科划组,也可以以学校、年级、主题、课题、兴趣划组,教师可以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段申请加入协作组。
(2)协作组内采取组长负责制。研修学院的教研员、教师或学校的干部教师均可成为网上协作组的发起人。协作组的发起人任该组组长,负责审批协作组成员的申请,不断抛出研究计划与研究问题,管理并规范组内研究活动流程,指导和协调协作组的网络研修活动,创设互动交流共享的氛围。
(3)教师可以自主参加协作组的各种活动, 可共享组内成员公开的资源,提请组内成员共同探讨自己在本校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
3. 立足于专业引领的服务
(1)充分发挥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教研员分别担任年级学科主页的协作组组长,带领区内教师开展网上教学研究活动,共同探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建立客座名师、专家工作室。依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的专家资源,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研究伙伴。同时,专家积极吸纳一线教师参加自己创设的协作组。
三、在网络平台上共建共享共发展
西城教育研修网是一个比校园网更为广阔的干部、教师专业化研修空间,是比互联网上其他平台更贴近和承载着西城教育积淀、教育实践、教育发展的研修平台。
1. 在建设自制资源库的过程中研修,促使教师从使用者成为开发者
对于众多教师来说,上网的第一需求是寻找自己需要的课例、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西城教育研修网上有一个深受教师喜爱的西城教师自制资源库,现在资源总数已达8 万多包件。不少教师经历了从资源库中寻找、下载资源为我所用, 到开始进入研究状态,分析、比较别人的课件资源,最终加入到开发者的队伍中来,到资源库中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过程。
看到自己提供的资源被其他教师选用,原本默默无闻的教师说自己收获的是“自信”;还有的教师说, 助人者自乐,自己在资源共享中体验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
2. 在个人工作室中研修,促进教师个体的自修与反思
目前已有95% 的西城干部、教师在西城教育研修网上注册。在教师的网上个人工作室中,网络日志成为使用者记录自己学习反思成果的载体,目前有2499 条。西城教育研修网改用第四版后短短一个月时间,网络日志就有上千篇。
以需求为导向建设教育信息化环境
在英国,教育信息化环境较好,硬件建设、网络联结、软件配置等方面基本达到了“想用即有、有用必优”的程度。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学校校园网络、网络云存储及服务、WiFi全覆盖,电子白板、触屏一体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写字板、短焦投影仪、三维显示器、实物展台、可移动充电柜等基础设施及应用终端建设齐全,物联网在实验室、图书馆、咖啡间等功能室的应用已经起步。我们所到之处,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以获得进入校园、预定功能用房、网络登录学习、图书借阅、生活用餐等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不难发现其校园信息化程度之高。
在英国,政府层面虽然没有引领、指导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专门服务机构,但是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规划、组织、管理井井有条、有序发展。在考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多所学校均有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和管理应用服务机构,并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考文垂西部的Finham Park School是一所综合性中学。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校长、IT部分负责人、理科教学组长和普通教师组成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管理、建设的决策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预算、资源分配、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全校在校1500名学生,120名专任教师,拥有信息化教学应用固定终端200多个,移动终端近150个,装配有8间网络学习教室,每间教室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其配置也不尽相同。同时,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了“先点后面、先试验后推广,实施按需求逐步完善”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策略,做到不奢华、不铺张、不浪费,达到了物尽其用的目的。
以应用导向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在英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整体水平普遍较高,以应用为导向驱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色明显。我们所到之处,各学校均以应用需求为导向,规划、建设、管理教育信息化环境,突出务实应用和特色应用,但校际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差距,应用有差异。在学习、考察、交流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追求的是适合教育教学实际的技术。
英国学校类型和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规模大小不一,学校自主办学权力较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出台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意见,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划拨教育经费。经费支配由校长及校委会和教师、学生家长代表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共同商讨并决定信息化环境项目建设。比如,Rugby High School是一所女子文法学校,教学质量较高,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广。经费虽然比较充足,但是要满足学校信息化全面建设的需要还是显得捉襟见肘。于是,学校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优先建设了支撑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云平台,满足了更多学生课程选择、学习的多元需求。
在英国,国家或地区并没有统一的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而是学校根据发展实际,选择或开发便于学校行政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监测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规范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应用平台。比如,华威学院集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为主的学院,政府按照学生注册数、学习出勤率、考试合格率等方面给学校拨款。该校就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学生网络管理平台,加强管理,这对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英国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常规化应用基本普及,部分学校正在深入探索更富个性化的教学应用。比如,伯明翰的South & City College 是一所英语语言培训学校,为便于掌握入学新生的语言水平层次高低,确定学生学习起点,该校建立了学习测试与学习行为过程跟踪管理网络平台。平台能够从收集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历次测试成绩、出勤率等方面数据,有针对地给授课教师和学生提出施教、学习建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在深入感知、体验英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做法时,也不难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英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模式,可能拉大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带来校际间的不均衡;二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尊重学校自主发展,教育信息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带来规范的效应,同时还可能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应用驱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据了解,英国没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也没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项目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主要由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应用驱动等方式来实现。当前,英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现状是:有追求技术“高大上”的“发烧友”,也有得过且过的“南郭先生”,还有“谈技色变”的“小菜鸟”。
英国学校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现状,主要采取如下做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是部分学校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之中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直接与薪资挂钩;二是营造比较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以氛围感染,以应用倒逼,逐步提升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是部分学校在假期集中安排时间,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英国在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展开专业引领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低主要由学校考核认定。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有较为强烈的意愿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培训、研修的有效性。
另外,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与研修方式,其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同时,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与研修的过程中,不同技术水平或不同研修方向的群体,会借助网络平台或社会性软件,产生更多的自组织,其研修组织更灵活,组织方式更便捷。但是,比较松散的教师培训研修组织,其课程方案、培训标准及培训研修过程、结果与质量很难监控与评价,为管理者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云技术成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支撑
在英国,国家只颁布课程标准或考试标准,不统一编写学科教材,学校组织实施课程的过程中,编写学生学习材料,设计与制作学生课内、课外学习资源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特别是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云技术的课程建设、实施得到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应用实践。据了解,在英国并没有统一建立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云平台,而是由学校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自主选择有利于师生开展协作学习、性能稳定、体验性好的社会性云平台作为底层支撑,由任课教师和参与学习的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从我们参观的中小学来看,多数学校分别选择应用Google Drive、Google Classroom、Frog等或者组合应用多个云平台作为课程建设、实施的支撑平台。
比如,Rugby High School女子文法学校为了满足更多学生的课程选择和学习的需求,开发近30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学习,而大部分课程都是利用Google Drive云平台的协同和分享功能,实现了师生群体协同工作、互动交流、作业、分享资源、家长互动、学生反馈等课程建设和应用服务,提高了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从英国多所学校基于云技术的课程建设和应用中发现:云平台只是为学校课程建设和使用者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学生特征、评价标准和课程实施等多方面的要求由师生共同建设、实施并动态地生成。同时,随着云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云技术将成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核心支持。
学生自带学习设备成为发展趋势
英国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建立起了较好的学生课程学习平台,搭建了良好的无线网络环境,也配备了供学生学习使用的终端设备。多所学校都已经建成基于云平台的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系统,基本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据走访、考察的学校反映,学生终端设备仅靠学校配备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大部分中小学校鼓励学生自带设备到学校学习。英方介绍,欧洲某机构调查了包括英国学校在内的500所学校学生自带设备学习的情况,调研数据表明: 72%的学生使用自己的设备完成作业,52%的学生在课堂里使用自己的设备,89%的大学允许学生自带设备完成作业,95%的机构允许学生自带设备接入网络,仅有6%的学校没有实施学生自带设备的计划。
自带设备学习已经成为英国以及欧洲大部分学校在信息化环境下解决学生学习终端不足的有效办法,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没有设备的学生,学校联系企业,可按月租用设备给学生使用。
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反映:虽然学校通过技术手段对接入校园网络的信息做了较好的过滤,但是还有部分家长对学生自带设备学习表现出担忧。然而,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无法阻止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终端,如果强力把学生与移动学习终端隔绝开来,将会使他们错过一个时代。
连通共享学习资源达成社会共识
在英国,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市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科学馆等社会教育资源能够较好地为学校、学生、社区免费共享。在英国学校,普遍实行走班制教学。因此,图书馆是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图书资源是学生获取学习材料的有效媒介。因此,英国政府、中小学学校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
随着网络与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图书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学图书馆新增图书的主流选择。同时,大多数大学、社会机构及中小学的图书基本上实现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了在线网络图书检索、借阅、共享、校区调拨等功能。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与社区教育对接紧密,本社区的人员可以免费使用区域内学校图书馆的学习资源。
据观察与了解,英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和互联共享程度较高。华威学院集团下设6个校区,只有两位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处理6个校区4500名学生、1500名教师图书借阅管理及其校际、社区间的图书调阅与归还。
网络安全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隐忧
在英国,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较高,人们网络安全意识较强。无论是社会公共场所,还是中小学校,登录网络必须采取学生证号或电话号码或电子邮箱等身份认证,为确保网络安全设置了一道屏障。
据了解,英国及欧洲的大多数高校都加入了由全球多个国家教育和学术机构共同建设的一个全球高校eduroam(Education Roaming的缩写)“网络漫游”服务。目前,已经覆盖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参与该联盟的机构可以使用其内部的上网用户名和密码,在联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WiFi网络无障碍漫游,免费上网。
在英国的整个社会中,师生基本具备了校内与校外、线下与线上学习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多数小学不允许学生自带设备到校接入校园网络平台学习,鼓励家长陪护小学生在家上网学习,其主要原因就是网络安全给未成年孩子带来了安全隐忧。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技术人员、教师、家长及社区人员组成的网络安全工作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中小学网络安全水平,提升中小学生、家长及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服务外包成为设备运维的有力支撑
在英国,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其硬件设备数量在不增加,软件平台开发应用逐步深入,要确保新设备正常运行,新设备、新技术能够快速派上用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运行维护成为他们探索的新课题。
据观察与交流,在英国,每一所学校都成立了负责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专门机构,直接隶属于分管教学校长,机构内设有设备维护、维修和技术应用培训等岗位。同时,多数学校的设备维护均采取外包服务的方式,由社会专门的IT公司负责提供服务。
例如,伯明翰的Wavreley School是一所服务于4~16岁儿童的学校,成立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专门机构,机构主管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确保学校信息化环境正常、高效运转。他们在具体的运行维护过程中,采取向社会招标的方式,由一家专门的公司选派3人驻校负责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教师网络研修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63-04
一、认知负荷理论与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随着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研修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现代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教师网络研修平台作为区域研修社区中开展研修活动的环境保障和技术支撑,它的设计与架构直接影响着教师网络研修的开展与效果。以教师网络研修平台为支撑的网络培训课程、专题讨论网站、资源共享库等内容丰富发展,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网络研修环境的同时,虚拟的学习环境以及泛化的学习目标更容易导致较高的认知负荷以及认知资源的不恰当分配[1],从而影响教师研修效率以及参与积极性。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设计研究,在发挥虚拟学习环境优势的同时避免认知超载现象的发生,更有利于网络研修平台基础的实现,从而为网络教研提供服务。
1.认知负荷理论
John Sweller等人在分析人类认知特点及认知负荷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是指人类在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时,认知系统同时承载的心理负荷的整体结构的总量。它是根据人类认知结构的以下三个特点而提出的:工作记忆是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长时记忆是进行信息储存的主要场所、信息以模块化的图示结构存储于长时记忆中[2]。其理论基础是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3]。
资源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与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工作记忆,它是人类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一次性可同时进行存储加工的信息单元仅有七个。若某项学习活动所消耗的认知资源超出了学习者的认知总量,将会导致认知负荷过重,从而影响学习效率。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先通过工作记忆对信息进行加工,并以图式的形式存入长时记忆,这些图示信息再次被工作记忆加工时仅占用极少的认知资源。因此,图示的建构将有效降低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
图式理论认为,知识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模式即为图示,即根据信息元素最常被加工、使用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使其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图式的建构在于多次反复练习形成自动化的加工模式,这对降低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减轻工作记忆的认知负载。然而,影响工作记忆负载的因素有很多,如学习材料本身的复杂程度、学习材料组织呈现的方式及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等。根据人类认知结构与工作记忆负载来源的不同,John Sweller等学者将认知负荷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 (Intrinsic Cognitive Load)、外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和关联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内在认知负荷与学习内容本身的特征以及学习者主体的内在知识结构相关,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知识经验之间的交互关联性等均会影响负荷的大小;外在认知负荷的产生源于学习材料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如不当的教学设计将会导致较高的外在认知负荷;关联认知负荷产生于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有意识的主动加工信息,它与认知图示的建构过程是直接相关的,因此,为避免学习过程中因认知负荷过重而影响学习效率,可以在内在认知与外在认知总负荷低于工作记忆负载的前提下,增加关联认知负荷,促进图式的建构。
2.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网络研修是信息时代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的,有组织、有引导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它不是对传统教研和面对面集中培训的取代,而是对传统教师常规教研与培训的增容、延伸与发展[4]。教师网络研修平台为教师开展区域间网上协同研修提供了环境支撑与技术保障,一般为教师用户提供资源学习模块、研讨交流模块、支持服务体系等内容,为学科专家用户提供资源开发管理权限、查询教师用户研修行为数据权限等。研修平台设计与建构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服务,搭建研训一体化的专业发展平台,实现教师常态化研修。
教师研修网站在刚起步时只是一个信息与阅读教学资源的场所,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研修平台逐渐抛弃机械、被动地接受这种单向信息的模式,转变为支持用户分享、人机交互等模式的开放式平台。博客、RSS、Wiki、SNS等技术的实现,更是彻底克服了Web1.0时代网络平台缺乏民主性和互动性等缺陷,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地域或研修兴趣选择创建或加入不同的研修群体,促进区域间教师互相交流、开展网上协同研修。
2013年,《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为推动教师终身学习,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以实现以下三条目标:第一,便于教师利用平台开展网上与网下结合,虚拟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的自主性个体研修;第二,便于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第三,设计区域研修活动,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常态化研修。因此,为达到预期网络研修效果,研修平台在设计时要始终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教师参与性为前提,推动教师终身学习。
二、认知负荷理论视域下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设计
交互设计包括人机交互与人与人的交互。人机交互设计主要指网络界面的设计,其在设计时应符合学习者心理学认知特点,除界面中分栏、配色与按钮的设计等,还应设置私人空间模块以满足用户自定义需求,如嵌入笔记本、绘制思维导图等学习支持工具,方便学习者进行反思总结。人与人的交互主要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互。共同体成员一般由中小学教师、研修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以及学科专家基于共同的学习兴趣或学习目标组成。成员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增进学习者间的亲密度,促进学习者协商性知识的建构以及协作学习的生成[12]。
研修评价的设计,是教师网络研修模式保持长效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传统教师研修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发展,基于教师终身学习和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理念,摒弃传统考核方式中采取的量化形式的终结性评价,利用网络工具发展完善学校、学生、社会等多方参与的,重师德、重能力、重贡献等标准多元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教师参与的研修任务及学习行为及时记录并做出反馈,形成激励系统,从而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动机与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虚拟学习环境下的教师网络研修得到了质的提升,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专题集中培训、校本研修以及区域化研修等贯穿于教学实践中的多样化、常态化教师自主研修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对网络研修平台进行设计研究与优化改进,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同时也将有效避免“认知超载”现象的发生,提升教师网络研修效果,此外,教师网络研修过程中认知负荷水平的测量应注意综合多种方法,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从而对平台的改进做出正确指导。
参考文献:
[1]杨哲,钟生海.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3): 64-66.
[2]John sweller Jeroen-J.-G.-van-Merrienboer-and-Fred-G.-W.-C.-Paas.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8,Vol.10(NO.3):251-296.
[3]张慧,张凡.认知负荷理论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45-47.
[4]马立,郁晓华,祝智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 2011(11):21-28.
[5]李金波.网络化学习中学习者认知负荷的评估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9(5):90-93.
[6]司国东,赵玉,宋鸿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学习资源多层次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13(2):79-82.
[7]唐章蔚.认知负荷理论视域下农村教师微型移动教研活动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9):72-77.
[8]林刚,陈国江.网络学习环境对认知负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8):35-38.
[9]马锦英,萍.认知负荷理论在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47-48,61.
[10]连纯华.超媒体信息表征与网络课程信息结构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4-117.
《2015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现状解读
* 手机上网群体提升至88.9%。
* 互联网学习用户渗透率约7成。
* 学习用户东部地区增多,并向中部和东北地区扩散。
* 新技术激活互联网个性化学习需求。
* 学习用户出现低龄化趋势。
* 学生勇于面对残酷的考试。
* 教师是身体力行的最大学习群体。
* 教师比学生更喜欢互联网学习。
《2015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趋势解读
* 基础教育领域用户引领学习互联网化大潮
从互联网学习调查来看,教师和学生群体迁移至互联网环境的速度在加快;基础教育领域是互联网学习发生最为活跃的教育阶段;从互联网教育产品全部用户对各教育阶段的关注热度看,基础教育是互联网教育产品用户关注人数最多的教育阶段,占互联网教育产品用户人数的51.23%;在互联网教育产品使用者家长其孩子所处的阶段来看,小学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6.19%。
* 教育信息化建设融合实践开始向支撑教学系统重构方向迁移
从体制内视角来看,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开始向关注教学方式变迁方向迈进,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都呈现了以信息技术建构开放性学习的特征,开放课堂、开放课程等实践开始呈现。
首都北京通过北京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北京数字学校、学习方式变革实验研究、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等,推动教育教学系统在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融入信息化发展支持的开放性特征,积极探索“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均等化教育环境,更是出现了一批具有这样特征的先锋性学校。
上海以智慧教育为发展蓝图,提出“一网三中心两平台”的信息化行动部署,包括上海教育城域网、大规模智慧学习泛在平台、上海教育综合管理决策平台、上海教育数据中心、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和上海教育认证中心,整体上带动了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并呈现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新发展,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和面向未来的生态发展与变革,并且也出现了在BYOD、大数据分析应用、基于云服务的新型学校案例。
*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正呈现出差异化、全谱系推动的特征
从教育阶段特征来看,体制内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进程对不同教育阶段呈现出了差异化特征,高等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特征方向前进得最快,以MOOC课程为代表的开放教育实践持续发展;基础教育领域面向教育教学创新,开放课堂、开放课程、开放育人空间,建构混合式的学习环境势在必行;学前教育在家园共育、儿童个性化发展、基于数据精准管理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发展;在教师教育领域,以远程实时课程、在线网络课程等信息技术支撑,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推进下,出现“名师工作坊”带动教师研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等实践形态,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教育环境正在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互联网+培训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教育部2013年推出的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的子项目,该项目以教育技术信息化为基础,以走向校本服务为目标,研修内容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各科目,研修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之久,是一种迥异于以往的国培项目,是教育部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它将网络研修的优势与校本研修的优势进行整合,既强化双方优势,又避免两种研修模式独立运行所存在的劣势,使1+1产生远大于2的效果。
一、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培训目标大致经历了传授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等阶段。培训的内容主要包含专业能力知识和公共课程。如教材教法过关、聚焦课堂、师德师风、心理健康、公共安全等。在培训方式上主要有短期集中面授、校本培训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远程培训。从总体上看,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两者的培训质量和实效性要高于远程培训,但亦非令人十分满意。集中培训需耗费较多的经济投入与时间成本,培训经费是集中培训组织者面临的第一道问题,工学矛盾则会压抑培训参与者的积极性。校本培训立足学校,志于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问题,较为有效节约培训成本和解决工学矛盾问题,是一种参与式、同伴互助式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的局限在于它是相对封闭的,是小团体之间智慧火花碰撞,该培训模式存在教育理念更新缓慢、专家引领不足、课程资源稀缺等不足。远程培训模式是互联网+培训的有益尝试,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专家讲座、视频等生成性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学员通过网络跨越时空与地域限制,可重复研习,在网络上完成作业和开展教研活动,受众量大和经济性是其最大优势,其劣势在于它是一种“空”对“空”的培训形式,对学习欲望不强的学员约束力不足,容易“出现学习资源打开着,人却不在电脑前”的现象。在培训工作推进困难境况下,既要考虑培训承受能力,扩大培训数量,又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培训与校本培训的对接成为培训模式创新的探索方向,其创新路径就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该整合旨在推动网上研修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这也是教师培训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情况
2013年,教育部启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建设网络社区,从各省选出50000名左右教师,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不少于80学时的专项培训。培训学科共22个学科。其中小学品德与生活等9个学科,初中思想品德等13个学科。本次研修采取分阶段的形式进行:第一阶段为培训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培训方案的细化和完善、培训平台功能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整理等。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集中和线下的培训方式对该项目的培训者进行培训,旨在提高各地区培训者对整合培训模式的了解和运用,以指导本地区学员开展研修活动。第三阶段为全员远程培训。由学员组建群组在网络平台开展课程学习、在线研讨、在线问答等活动;围绕网络上的研修心得在线下进行基于教师个体经验的备课、团队互助的协同备课和课后反思性备课等三次备课,并围绕三次备课和上课,跟进开展计划研讨、备课研讨和分工观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第四阶段为项目总结反思阶段。各地区各学校做好培训总结,研究此类研修模式之弊益,深入探索培训模式创新之道。2014年,教育部完善和创新网络研修,依托网络社区,从相关省份选出50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120学时的线上线下培训(80学时线上学习+40学时线下学习),重点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创新远程培训模式,形成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提高校本研修质量,促进教师学用结合,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2015年教育部将继续实施该项目,拟通过建设示范性网络社区和教师工作坊,对80000万名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和培养400名工作坊主持人,引领40000名各地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工作坊研修,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
首先,培训理念创新。培训理念在培训系统中起方向性指引性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培训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培训效果。一方面,传统的培训大多采取单一的集中、远程或校本的培训模式,割裂了这三种培训模式的关联,在发挥这些单纯培训模式的优势时也难以避免的陷入自身局限性的困扰,无法克服培训模式本身携带的矛盾。网络与校本的结合,打破长期以来困扰网络培训的质量不高和校本培训的引领性不足的问题,它是一种新的理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持续性。另一方面,以往的培训更加注重“培训”,或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或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课题科研技能等强调教育技术技能为主的培训,即“授之以鱼”或“授之以渔”。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更加注重“研修”而非“培训”,即以学员自我体悟为主的 “内生式的研修”,强调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下,学员自我修炼、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培训方式的融合。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的趋势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通过网络研修社区和教师工作坊的形式,将研修教师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构建起学习共同体。通过大力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现场实践结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直接将最新知识理念、学科前沿知识传给一线教师,又通过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打开校本培训封闭之门。
再次,培训实效的突破。培训实效是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生命。教师能够通过参加培训使自身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使教学技能更加丰富,使自身更加专业化成长,这样的培训才是有实效的,才能够持续发展。没有实效的培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投入的财政经费和参训教师的时间精力常沉没在这些无效的培训之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具有较强的培训实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培训模式。问题是事物的矛盾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将这些教学问题提出来,向共同研修伙伴或者专家请教,也可以通过网络研究优秀专家的视频课例,认真学习,认真反思,不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是一种聚散灵活现学现用的研修模式,易于达到理论学习探讨与教学实践互动相结合,教师需求差异与个性化专题研究相匹配,培训学习与教学应用无缝对接的效果;更加注重理论渗透、注重实践过程、注重针对性、注重应用、注重后续跟踪指导。参加研修的教师表示,以往校本教研,大都属于“粗放式”“草根式”的教研,缺少规范和打磨,收效甚微。而参与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教师必须经历结构化、规范化的研修打磨过程,强化校本、师本、生本问题的筛选,聚焦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提高了研修教师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捕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修教师得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研修效果。
最后,培训团队的壮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作为新的培训模式,其试行和推广必然仰赖于强有力的组织力量。该模式主要由管理模块、学科模块和技术支持模块等三个并行并进的模块组成。最重要是学科模块,该模块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落脚点。学科模块中包含指导专家组、学科指导组和研修组。这些组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将专家、指导教师和学员融汇在一起,开展网上交流、讨论、质疑、分享经验、同伴互助、表达困难、获取指导和网下实践、反思、自主学习、行为跟进等活动。随着研修活动的开展,研修团队也随着参与研修人员的增加而不断壮大,从而引领和带动更多的新手参与研修。
当然,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因经费充足,项目实施较为顺畅,欠发达地区则进展缓慢。城市设备充足,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也较好,开展有声有色,农村教师受限于设备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动力等因素,进展缓慢。2.工学矛盾依然突出。参加研修的教师大都是各个学科骨干,都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任务,在教学与研修的冲突中常因无法分身而顾此失彼,导致学员积极性不高。3.研修平台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如浏览器版本过低或过高导致平台无法打开、视频不能观看、作业评论不能提交、上课录像无法上传等,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研修平台管理功能也需优化,研修平台因功能不完善,无法督促学员学习,学情统计困难,需大力改进平台的相关技术。
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积极创造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改善生存状态,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教育公平不只是针对学生,对教师同样不可或缺,教师需要通过培训等形式的继续教育来促进专业发展。对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而言,接受培训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会。贫困地区教师的调训率和参训率明显低于城市发达地区,许多城市教师一年内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多达数次,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从业多年依然未参加过培训,造成城市地区教师培训“倦怠感”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饥饿感”的困境。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培训经费投入,改善当地培训硬件条件,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在边远地区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其“普惠性”,让培训事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这正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推动培训机制创新,激发研修团队活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内驱力与外驱力相结合的培训。校本研修推动整个研修团队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提升,通过研修团队内部唤醒推动个体研修活力。网络研修则为研修团队提供丰富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学习方式,为校本研修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宽广的视野,从外部引导和推动教师研修向更高水平发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能否有机整合关系到该培训模式的成败。这就需要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过程中完善制度安排和以包容的心态鼓励基层首创精神,将基层首创之经验加以提炼升华,并使之制度化以进一步促进研修方式整合。管理模块、学科模块和技术支持模块的各部分是互相关联协调,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一模块的缺失都会影响培训效果。专家指导组、学科指导组、研修组和学员之间必须构建有一套相互协调、灵活高效和良性向上的运行机制,确保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科指导的传帮带作用。研修团队中各个角色的定位要进一步清晰,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保证研修进展顺利。此外,在培训中需要建立管理员、指导老师、学员的评优评先体系,通过激励措施,激活研修个体的正能量,让个体研修活力竞相迸发,让培训的正能量充分涌流。
(三)完善教师考核评定标准,缓解工学矛盾。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情况的重要尺度。教师工作量除了应该包括常规的教学、备课、作业批改、自习辅导、行政事务等方面的外,可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等教研活动纳入工作量统计,教研活动是对日常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的探讨、研究、反思和提升。有效的教研活动能够诱发教师研究兴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学校改进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大有裨益。反之,教师只能依靠个体力量支撑其成长,整个学科乃至学校都会因为缺少研究团队和教学实践研究而难以得到质的提高。通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纳入工作量统计,赋予教师有更多的空档时间用于研修,才能有效减少工学矛盾,提高教师研修积极性,提高研修质量。
(四)是升级平台技术,提升研修质量。网络平台是开展网络研修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开展网络研修的聚集场所。网络平台的用户使用体验直接关系到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快平台改进升级,破解平台兼容性、便捷性、实用性、交互性不足的问题,提升网络平台使用的满意度。要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改变教师的研修理念,提升教师的应用操作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增加平台使用兴趣感和愉悦感。通过平台技术的完善与学员自身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整合,提升教师研修质量。
(五)加快研修成果研究,推动培训模式应用。互联网+培训是培训的发展趋势,它既改变培训者的教学模式,也推动学习者学习模式的转变,因此要加强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研究,总结研修模式利弊,推动培训模式应用。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评聘、考核、晋升和奖励相挂钩,从政策上为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通过整合研修示范课评选、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果比赛和优秀课程征集等活动,大力宣传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优势。三是加快本地研修资源库建设,搭建优质资源库服务共享平台,鼓励研修教师上传自制课例持续充实校本研修资源,为研修教师提供贴近实际的研修案例。探索建立若干个研修整合创新实验区、网络研修社区和实验校,不断推进研修整合模式深入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云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罗洁(1955—),男,北京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一、 教育云发展的基本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当前,从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有以下一些基本趋势。
第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从普及期走向整合期,如何将日益广泛存在的硬件设施、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各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和应用到广大一线教师的例常化教学行为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方式,并深刻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使得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向常规化方向发展。
第二,自2005年以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有效性已清晰地演化成三个层次信息化建设环节,一是高可用性的区域级信息化支撑基础平台/设施/环境,二是有效的校本信息化整体推进体系,三是广大教师及学生群体的个体化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深,前两类环节的作用正日益凸现。
第三,从信息技术和教育系统耦合的整体要素来看,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正成为深化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重要突破点,而打造在线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在线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正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路标。
第四,信息化建设推进模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更强调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要整体考虑,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顶层设计”的概念源于工程学领域,是大型工程技术项目建设中的一种设计理念和科学决策模式。这一设计理念强调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
教育云的发展正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上述需求特征所决定的。
(二)云计算及其发展
云计算的发展适应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当前特征阶段的需求。IBM 公司于2007 年底宣布了云计算计划,云计算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面前。在IBM技术白皮书《Cloud Computing》中对“云计算”进行了定义:云计算一词用来同时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一个云计算的平台按需进行动态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取消服务等。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器可以是物理的服务器,也可以是虚拟的服务器。“云应用”使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及功能强劲的服务器来执行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任何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合适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以及一个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访问一个云计算应用程序。因此,云计算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描述了基础设施,用来构造应用程序,另一方面描述了建立在这种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应用。
云计算未来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构建与应用程序紧密结合的大规模底层基础设施,使得应用能够扩展到很大的规模,另一个是通过构建新型的云计算应用程序,在网络上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第一个发展趋势能够从现有的云计算研究状况中体现出来。而在云计算应用的构造上,很多新型的社会服务型网络,如Facebook等已经体现了这个发展趋势。在研究上则开始注重如何通过云计算基础平台将多个业务融合起来。基于此,云计算创造出了新的层次性的服务模式,提供IaaS(设施作为服务)、PaaS(平台作为服务)和SaaS(软件应用作为服务)等不同的服务模式(见图1), 并结合第三方应用扩展SaaS。在云计算的环境之下,一切都是服务,软件是服务,平台是云平台的服务,基础架构是云架构的服务。
①IaaS模式:Amazon对外提供效能计算和存储租用服务,包括存储空间、带宽、CPU 资源以及月租费。月租费与电话月租费类似,存储空间、带宽按容量收费,CPU根据运算量时长收费,如弹性计算云EC2让用户自行选择服务器配置来按需付费。②Google的云计算平台主要采用PaaS模式,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按需收费。③SaaS模式:AT&T推出基于EMC Atmos数据存储基础架构的“Synaptic Storage as a Service”。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进行访问,使用AT&T的网络云来保存、分布和找回数据。
云计算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廉价的应用和方便接入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个人把自己的信息处理迁移到“云”上,可以建构区域性的云服务设施为学校提供云服务。云计算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合适的借鉴方案,教育机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的相关任务将可以选用云计算服务来完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提供经济的在线教育软件服务。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可以在云中,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云即可实现文档、表格、课件的编辑,编辑完成后的文件直接存放在云中。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系统等可以采用云计算服务模式。
2. 整合教育资源。云计算模式最小化了终端设备的需求,在一个云计算环境中,不仅是课堂,个人电脑、实验室都可以从“云”中获得,在“云”中存储,让所有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解决教学资源需求持续增长与教育投入增长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又可以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3. 创设网络学习平台。随着云计算模式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学校、教育机构和个人的信息处理会逐渐迁移到“云”上,这将对网络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云计算将有助于构建学校教学环境、群体学习环境、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环境;学习者则可以通过云计算提供的环境、资源和服务,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网络学习。
4.节约硬件设备的投入成本。云计算扩展性非常强,多个学校可以将现有的硬件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云”中,减少单个学校在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5. 云存储中心更安全可靠。由于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各个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可靠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使用云计算服务时,有技术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助保存数据,有强大的技术管理团队来帮助管理提交的数据和程序,可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三)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现状
自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以来,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基础设施、教育管理、海量资源汇聚与服务、教师研修支撑、学生学习与发展、新课程实施与管理、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工作,给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架构图见图2。
1. 搭建覆盖各中小学校的基础网络。网络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北京市建成了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等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连通了每个区县。基础教育中布局调整保留的19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
2.整体规划、构架规范化的基础教育数据体系(CMIS与学生卡)。北京市从2000年开始规划、构建市、区县、学校等三级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学生的基本数据信息全部录入。2005年全市中考、高考报名实现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对接。自2006年起全市为中小学生陆续免费发放学生IC卡140万张,推行“小升初”、“中招”持卡入学注册工作,在规范招生行为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市基础教育数据体系的建成为学生自主选课、学业质量监控、社会实践的实施与评估、综合素质评价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 2 北京教育信息网网络架构
3. 创新资源服务模式(北京市中小学资源平台)。北京市创新资源建设机制,采用“教师先选择,财政后付费”的政府采购优化模式,极大丰富资源内容,提高资源品质;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有效避免了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该平台2005年底开通运行。截止到2009年12月,平台已拥有条目类资源482054条,服务频道17个,资源总数超过360万条,注册用户超过48万人,基本覆盖了全市一线教师,日访问量平均超过万人,月下载量平均超过1.5T。同时拥有85033种、99多万册数字图书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涵盖了600余种主流教育教学期刊的期刊库,提供220万种文献资料的文献传递系统向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
4. 搭建网络研修平台(北京市教师研修网)。2007年,随着高中课改在全市的推进,北京市面向全体教师开通了教师研修网,该网站整合了课改相关机构的专业服务,向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及教研机构提供新课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研修的个性化服务,为教师群体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的交流服务平台。平台的开通受到了广大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欢迎,截止到2009年底,平台已建成覆盖中小学27个学科的专题讨论区;建成专家、名师和个人博客4000余个;并依托平台陆续开展网上音视频互动教研活动32次,开展专题讨论33次,发表作品2万余篇。
5. 实现高中阶段综合管理与评价。为帮助高中学校顺利进入新课程改革、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程序、实现综合素质评价、学分制管理及学生自主选课,2007年全市统一规划、设计、开发了普通高中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北京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和新课程管理平台两套管理平台。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过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制度,旨在引导和促进每个学生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新课程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建立电子化的选课、排课系统及教学管理系统,为北京市高中学校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程序、实现学分制管理及学生自主选课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创设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课改对于学生社会实践及研究性学习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充分利用本市丰富的社会资源服务教育教学,于2008年1月开始全面启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该项目整合利用北京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学校集体组织或学生个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等创造条件,进而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7. 探索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科学、客观地监控北京市义务教育各个学段在常态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实施高标准、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决策与管理提供符合实际的意见,进一步通过反馈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化的发展,引导社会逐步形成正确的教与学质量观,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北京市于2003年启动“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项目,建立“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2009年开始实施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并依托该系统,完成了全市9个区县65000名学生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测试。
8.探索建立首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北京数字学校。北京数字学校(Beijing Digital School ,简称:BDS)是将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建立起一种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环境,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衔接,构建信息时代背景下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建立一套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整合现有教育平台,通过网络实现课程点播、同步课程直播、互动英语、拓展资源等内容学习,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学习、交流、讨论、共享的虚拟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所需的教育服务。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名师同步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指导意见》,进行管理机制创新,突破学校、区域界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本区县乃至更大范围内共享,使学习将不再局限于学校、局限于书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任何介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泛在学习。
(四)北京基础教育云
进一步推进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要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和发挥现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积累,使现有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更加有效地发挥在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等基础教育关键业务中;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开展大规模、深层次的资源、系统及跨越组织边界的整合和服务,并在总体发展追求上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服务转变,为学生打造融合课堂内外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培养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云计算为聚合海量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研/教学在线服务、促进各业务系统功能的整合与协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因此,打造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已成为推进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探索新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推进模式新机遇,通过北京基础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全程化活动支持提供一体化的、便捷的应用空间。
二、 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
架构及描述
图3显示的是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架构图。该图以现有云计算的服务类型分类,将构建中的北京基础教育云服务分解到三个层次上,即IaaS、PaaS、SaaS三个层次,并将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所对应的服务以及云计算特征典型的服务融合其中。下面逐步说明北京基础教育云架构中的内涵。
在IaaS层,云所提供的是教育信息建设基础架构及其对基础架构的服务。通过基础架构,可实现对服务器、存储器及网络的虚拟化管理,从而可自动地管理和动态地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资源。基于这一基础架构,可实现性价比好、可靠性高、扩展能力强、按需使用的弹性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撑设施。为使得云计算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于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创建高可用性的、稳定的云服务环境,在IaaS层提供海量教育数据服务和绿色安全教育保障服务。在海量教育数据服务部分,提供多级数据存储、系统备份和恢复等服务,以实现对海量教育数据的可靠、稳定的存储与应用。绿色安全教育保障服务要在绿色信息空间创建、病毒防护、流程监控与控制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为安全、高可用性的教育云平台环境提供基础支撑。
图3 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体系架构
在PaaS层,云所提供的服务来源于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前平台与系统的共性基础需求之中,这一层将为上层SaaS服务提供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包括应用整合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数据互操作引擎服务、应用互操作框架服务)、教育基础服务(海量资源汇聚与共享服务、测评服务)、云通用服务(实时流媒体服务、云存储(盘)服务、云消息服务)等。其中,应用整合服务为上层云服务提供不同层面的整合能力,是促进SaaS类云服务有效整合的基础。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提供用户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上层云服务全系统漫游的基础,以提升用户应用云服务开展教育教学的用户体验;数据互操作引擎服务提供的是SaaS类云服务中各类服务之间数据互操作的基础,以实现各类SaaS类云服务之间的数据有效流转;应用互操作框架服务提供SaaS类云服务功能集成的能力,为SaaS类云服务提供功能集成和关联的能力。教育基础服务和云通用服务虽然具有SaaS类云服务的特征(即它们能够直接为教育用户使用),但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来看,这类服务更应融合到教育云更上层的其他服务中,并被其他服务编程应用,如教师备课服务、教师研修服务、在线学习服务等。教育基础服务中包含海量资源汇聚与共享服务,该服务提供从其他应用汇聚资源的功能(如从SaaS类教师研修云服务中来的生成性资源、从学生在线学习中来的学生提交的可共享资源等),并支持海量汇聚的资源在其他SaaS类服务中的应用(如SaaS中的教师备课服务)。教育基础服务中包含测评服务,测评服务可以为各类其他需要评价的SaaS类服务提供支撑。云通用服务包括实时流媒体服务、云存储服务、云消息服务,其中,实时流媒体服务提供实时交互功能,可以整合和内嵌在所有需要有效交互的SaaS类服务中,如教师研修服务、家校互动服务、在线协作活动等;云存储服务提供给教育用户个体或群体(指组服务)利用云的服务能力开展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移动教学/学习的支持能力,可以为SaaS类的各类服务所使用。
在SaaS层,依据教育系统中的各类用户,提供具有岗位特征及各类角色特征的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管理类服务、教学类服务、教研类服务、学习类服务以及促进教育开放的各类服务等。当前,像CMIS类、社会大课堂类、教师研修网类、综合管理与评价类等应用都是此类服务。当然,在云服务环境下,这类应用将充分应用教育云所提供的IaaS和PaaS类云服务的能力,在服务规模的可扩展性、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服务与其他各类相关云服务的可整合性等方面将大为提升。
除了上述方面之外,有效的教育云支撑离不开促进云服务规范生成、保障云服务有效运转的支持服务等方面。因此,在构建北京基础教育云的过程中,在教育云建构的相关规范(包括技术规范和服务规范等)、教育云的建设机制与组织保障机制、教育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教育云用户管理与授权体系等方面形成与云设施部署、云服务提供相配套的保障条件建设,构建跨组织、跨领域的协作环境。
在上述各级云服务的基础上,最终将为教育相关的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主动的服务(这需要充分在各个SaaS类云服务的生成中,充分应用云消息服务所带来的潜能),这里用户包括管理者/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等。
三、 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基础教育云)工程
教育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各类基础云服务的成熟与完善。伴随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一些IaaS和PaaS类服务已经成熟,如以CMIS所带动的基础数据体系、以教育资源网建设所带动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以中小学数字校园及CMIS应用所带动的数据互操作引擎服务等,为构建北京教育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结合北京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以为打造适应学生在线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云服务为主导,推进基础教育云工程的开展,并以此为契机构建适应北京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云。相关服务如图4所示。
图4 以学生学习服务为主体的教育云(Bjlearning-Cloud)
从总体规划上来看,Bjlearning-Cloud是以创建为学生学习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云,通过这一教育云服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在线听课、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评测等贯穿学生学习业务全过程的学习支撑功能,同时,为学生提供主题丰富的、适应学生认知特征需要的、交互性强、适用性好的在线数字化学习资源。将这一学习支持功能延伸到教学、教研、管理、家校互动等环节——允许学校、教师个体开课;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允许学生的选课成绩成为其学校学籍中的有效部分;允许学生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的选择、辅导等。图4所示的各项功能是紧紧围绕上述功能而设定的,这些功能以SaaS形式对外提供。
下面对上述服务构成进行简要的描述。
学习和测评服务:在线注册与选课,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在云中注册;注册者可以选择系统中开设的各种实时类课程或在线资源浏览类课程;学习者在学习所选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参与同一门课程学习的学生或课程开设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者完成某一主题、某一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进行与课程单元或课程相配套的作业与考试;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过程,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追迹与评价,并依据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适应性的反馈,包括有效的、针对性的资源推送等。
教学服务:提供学校或教师开展在线课程的支撑功能,包括在线备课,允许教师课程准备过程中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建议以优化在线课程设计,系统支持快速的备课资源导入与整合功能;在线教学,允许教师利用云流媒体服务开展实时在线教学,且支持多种模式的在线课堂交互;在线辅导允许课程教师回答选课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以灵活的、多样化的方式支持在线辅导;评价与反馈功能支持课程教师对学习者学习状况的检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教研服务:使教师能够有效地驾驭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教研服务提供给教师群体以网络教研活动支持、协作电子备课、在线听评课等功能,以群体教师的智慧促进教育云服务中教师在线授课能力及创建在线课程能力的提高。
管理服务:为促进教育云服务中学生学习的有效开展而进行的相关管理服务,其基本功能包括教育管理,教育云中的课程应该能够和学习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进行对接和编排;课程资源管理提供对教育云中课程资源统一管理、质量保证和从组织管理角度的有效评价等功能,以保证教育云服务中课程类资源的权威性、时效性和有效性;课程评价管理提供对教育云中所开设课程的全程质量监控与管理功能,包括课程的开设、实时课程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在线课程资源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以促进教育云中课程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优化。
拓展服务:为促进教育云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的有效推进和应用,提供相关的拓展服务,包括家校互动服务,将学习者的学校表现从学校延伸到教育云上,促进家长依据学习者的教育情况、学习情况从教育云的课程和在线资源中进行教育和学习发展的支持,提供学习者自我测评基础上的家校互动评价;博客系统提供教育云中各类用户依据主题、学习者群体、家长群体、学生发展成长知识分类等各种类型的分类,形成有效的互动社区,促进教育云服务中各类资源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教育用户的开放交流;公共服务提供如公共信息、教育云服务发展等动态、公共类的信息,以促进全市范围内教育信息的统一门户公众,为广大学习者、家长和社会服务。
通过上述各类云服务的提供,最终能够实现灵活的用户、课程管理及设置,实现各类课程的开设、在线学习管理及评价。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快速传播与充分共享,有效促进交流与协作,满足广大师生对有效学习资源的需求。通过上述教育云服务的组织与实施,最终为全市范围内的教育用户提供资源互补、均衡发展的云应用环境,带动全市范围内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要保障上述云服务环境持久、健康、生态化的运行,必须解决与教育云服务建设相配套的相关问题(如图3所示)。当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云服务环境还应该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1. 学习资源标准研究与建设
(1)研究制定北京教育学习资源的元数据标准;
(2)研究制定北京教育视频资源格式与技术标准;
(3)研究制定北京教育学习资源评估标准;
(4)研究制定北京教育学习资源分类标准;
(5)研究制定北京基础教育在线学习评估模型。
2. 学习资源优化与建设
按照教师与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别组织建设一批有针对性的优质学习资源。
教师学习资源内容:
(1)精品课例。提供各学科的优质视频课例,可依托基教研中心征集、评选并整理一批课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参考。
(2)专题课程。根据一线教师需求,由信息中心组织策划、拍摄一系列高质量的专题培训课程,具体包括新入职教师基础培训系列、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巧系列、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提升系列、网管教师工作技能提升系列等。
(3)名校名师资源。由信息中心负责购买、征集、录制一批世界及北京地区名校名师的课程资源,供广大教师借鉴学习。
(4)研修培训资源。依托教研中心、教育学院,整合已有的研修培训资源,在学习平台上统一呈现出来,供教师使用。
(5)交流资源。由一线教师自主拍摄的教育教学类短视频资源,由教师上传后经审批在平台上,供教师交流研讨。
学生学习资源内容:
(1)同步课程。择优委托部分区县选择名校承担同步课程的组织与录制工作,按照几个大版本的教材制作主要学科(小学:语、数、外;中学:语、数、外、物、化、生)的同步课程。内容以课堂实录为主,辅以作业与评测。供广大学生、家长学习参考。
(2)网修课程(支持学分认证)。由课程中心、教研中心合作完成高中阶段的5门左右网络课标选修课的制作,内容包括课程说明、课程讲解、课后练习、参考资料、评测题库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并在按要求完成学习后,获得该课程的相应学分。
(3)主题串讲。由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合作,针对学生在各主要学科学习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围绕考试,邀请名师进行重点讲解,该类讲座以主题划分,如小学数学分数的问题,中学物理做功的问题,中学数学因式分解的问题等。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专题复习课,由名师进行中考、高考前的复习串讲。此类资源力求精干、精品,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在线答疑。由市教委牵头,各区县参与,定期(如每周一次)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在线交流答疑。答疑安排可在每学年始时排定,每周依次安排不同学科及年级的答疑内容,在中考、高考期间可以密集地安排几场有针对性的考前咨询答疑。将排定的答疑时间表通过网站及多种渠道向学生、家长公布,请他们根据需求参加相应场次的答疑活动。信息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3. 运行服务机制研究与建设
为了保障学习与服务平台的顺畅、持续良性运转,建议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负责平台的技术支持、内容维护及平台服务,同时由市教委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以激励师生的参与共享。
(1)配套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教师在线研修的相关要求及工作量计量的研究与政策制定;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制定;学生在线学习的相关要求及配套政策研究与制定;学习与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经费保障研究;学习与服务平台运行维护及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2)服务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创新管理体制,采取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组建专业团队,承担平台的建设策划、内容维护、技术支持、用户服务及部分课程制作的工作,确保平台服务质量,推动平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F·德鲁克. 知识管理:未来人力资源开发核心[M]. 杨开峰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 [英]B·伯恩斯坦. 论教育知识的分类和架构[A].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蔡文彬.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D].杭州:浙江大学,2008.
[4] 曹鹏.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发展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3):73~75.
[5] 陈全,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9):2562~2566.
[6] 邓志鸿,唐世渭等.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5)):730~737.
[7] 朵珊珊.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方法[J].信息化研究,2011,(3):1213~1214.
[8] 黄倩.浅谈信息检索前沿发展的几个问题[J].大众文艺,2009,(19)):228~229.
[9] 黎春兰,邓仲华.论云计算的价值[J].图书与情报,2009,(4):42~46.
[10] 李贵成.浅议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内涵及关系[J].重庆图情研究,2007,(2):6~21.
2015年度吉林省电教工作会议于3月4日在辽源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中央电教馆和省教育厅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部署我省2015年电教系统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会议由省电化教育馆陈钺副馆长主持,省电化教育馆领导班子及部门负责人、省内各市(州)电教馆馆长、专家,以及辽源市四个县区的电教人员近50人参加了会议。
辽源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鹏在会上致辞,并介绍了辽源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果和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省电教馆刘忠民馆长对2014年全省电教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对201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强调:2015年重点工作要以建设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创新平台应用方式和有效机制为引领,发挥全省电教战线合力,引导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应用模式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各市(州)电教馆长在会上交流了本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做法和经验。长春市继续推进数字校园项目学校的建设与应用,并计划启动“长春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全面推进“长春教育专网”建设。延边州加大朝鲜族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建设“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活动”。辽源市以“智慧教育”项目为依托,以深入推进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为重点,以全面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通化市在市教育局统筹规划下,信息化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重点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
本次会议还特邀了省内教育信息化实践层面专家出席,关于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平台应用、电教教研、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专家献计献策,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榆树市教育局顾邵江副局长从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角度介绍了榆树市教育局的经验做法;榆树市武龙中学郭立国校长对学校在探索创建有农村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工作中的经验做了汇报;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孙高扬老师结合培训案例做了《“基于网络研修社区混合研修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临江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郭连兵对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建议;集安市王彦华主任介绍了教师“研培一体化”工作的先进做法;通化市刘春莹老师分享了本市科研课题组织、管理工作经验;长春市电教馆王忠诚主任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相关赛事的组织、要求;吉林市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佘晓光老师对提升平台用户活跃度提供了发展和运营策略。
省电教馆在新学期伊始即召开全省电教工作会议,并首次尝试了应用移动终端的新技术进行全程会议交流,希望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带动全省电教战线同志,共同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在2015年再上新台阶。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整合区域培训资源,借助网络等新平台,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全面提高我区教师队伍的素质。
主要工作:
一、借助网络平台,扎实开展全员培训
1.加强调查分析,做好继续教育规划。在《**区教育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前一轮全员继续教育的经验和不足,制定新一轮全员继续教育规划。
2.全员新课程培训。通过教育城域网提供培训内容,不断丰富资源库,提高培训效率。摄录积累部分骨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内容,借助共享教育城域网、苏州市教师培训网提供的培训资源,不断丰富更新培训内容。整理出网络培训内容,供各校校本培训和教师使用。
本学期“**教育报告厅”主要以提高教师的品行品德、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为重点,安排教师工作中心灵关怀的意识与艺术、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内容。“网上**教育报告厅”在本区组织的报告均录完的基础上,要拓展到人文、科学方面,不断搜集更新报告内容。
二、创新研修方式,不断提升不同层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1.学科带头人领衔的骨干教师研修。督促各学习型团队按照《**区骨干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行动方案》和小组活动计划,学习、实践、研究、积累、展示、分享,紧密结合教学,并将过程和成果制作成专题网页。9月底完成网页设计,12月结合教研科研网改版,完成链接,展示学习型团队研修成果,丰富区资源库内容。年终结合考核开展团队研修成果展示汇报活动,评价量化成果,进行团队考核。
2.教导培训。结合教研室组织的全区教导主任教学研讨、管理研讨活动,优化教务主任队伍,提高教务主任的执行力。继续落实《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结合示范区建设,加强《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通过交流、互助,要求各校教导部门能利用教务管理模块对学校进行信息化辅助管理,提高效率。
3.班主任培训。认真组织参与各类班主任培训,提升班主任素养与工作技能。区班主任培训班即将结业,修改后完成《班主任育人一得》专辑,包括制作一期电子期刊。
4.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组织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安排好符合要求的的骨干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尽快联络组织,年内完成“国家级心理健康咨询师”培训班的组班和开班工作,并争取取得较高的合格率。
5.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加强对新教师的二级培养与管理,完善试用期汇报制度和考核制度。对新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统筹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新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研员和学校教导期初听课、了解、指导,期末再次调研其变化,并有个人情况记载。试用期满,学校对新分配教师的师德、教学、管理等项作出综合评价和鉴定,各方面的工作和表现达到学校规定的一年目标要求(本人有书面的工作总结和思想汇报,教研组有评语鉴定),并记入个人教学档案。一年见习期结束后,将根据学校相关部门、学科教研员针对新教师师德表现、课堂教学、六认真和参加培训、个人素养提高情况作出综合评价。
6.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第五批教师综合素质考核和“双百”基本完成,要在实施完成考核基础上,听取教师建议,努力制定出符合我区特点、实际的评价方法,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
1.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对校本培训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认真落实浙政办发[XX]39号中《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师[XX]151号)、《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精神及相关计划,以“面向全体、突出骨干、追求实效”为原则,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重点。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我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水平,促进我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要求:
1.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成果,确立利用新技术和网络环境实施教育教学的理念。
2.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水平,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学习和讨论,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获提供给一线教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需要,努力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形式。
三、培训对象:我镇全体在职教师(已参加省、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四、培训内容:
1、《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
2、《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4、《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
5、《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
五、培训形式和学时安排:
结合我镇实际,采取集中培训、骨干、分学科和校本培训以及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采用集中培训形式;《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由进修学校对我镇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在骨干培训基础上,负责组织对全镇教师进行培训。《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由各学科分别进行培训。集中培训、骨干培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进行校本培训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课程校本培训计划,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和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通过培训和实际操作对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5月)。主要工作:
A、针对我镇教师目前对信息技术掌握现状,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全员培训课程培训计划。
B、制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考核表。
C、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全员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并在XX年5月20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
D、选派《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校本培训骨干一名(曹益伦),在XX年5月20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6月--XX年8月)。主要工作:
A、组织骨干培训(进修学校)。(XX年5月底)
时 间
培训地点
培训对象
主 讲
5月30日
教师进修学校
曹益伦
郑国平;张 谊
B、组织集中培训(进修学校)。(XX年6月底至7月初)
时 间
培训地点
培训对象
主 讲
6月24日上午(8:00-11:00)
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
我镇全体在职教师
谢敏海;邬卫东;樊耀州
C、组织校本培训。
从XX年6月至8月,认真实施学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校本培训计划,精心组织两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联系各校实际进行交流研讨,重视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上交三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参考本培训计划中的附件三《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具体培训进程、内容:
①、5月份制订专题培训实施计划;
②、5月下旬辅导员(曹益伦)参加区级培训;
③、6月上旬开展第一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一部分“理论篇”; 《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发放“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建立学困人员专人帮困机制;完成作业1;
④、6月中旬开展第二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二部分“操作篇” (结合“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统计情况调整培训内容);《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分学科培训);完成作业2;
⑤、6月下旬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完成作业3;共2页,当前第1页1
⑥、7-8月实践操作,要求建立“个人工作室(BLOG)”;完成作业4;
⑦、9月份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写好个人学习体会,培训总结;复习迎考。
六、考核、评价
培训结束后,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我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对宣传发动、组织管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档案管理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估意见。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1.过程考核。教师全员培训过程考核由区、校两级组织实施。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自训自练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综合性评价。
2.书面考试。主要测试《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理念等。实践考核主要考察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评价依据。
3、考评阶段(XX年9月底)。
培训结束后,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
对我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培训工作进行考评,对宣传发动、组织管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档案管理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估意见。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①过程考核。教师全员培训过程考核由区、校两级组织实施。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自训自练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综合性评价。我镇在9月底完成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②书面考试。9月底全市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③学分登记。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④总结评价。XX年9月底建立《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档案(包括校本培训计划、考核表、培训总结、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总结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七、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1、培训成绩和证书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评优、评先和考核的必备条件。
2、教师培训学习(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与学校的月考核、年度考核挂钩。
九龙湖中心学校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10-1本着“让每位教师都发展”的理念,我校充分发挥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本体功能,立足专业发展,聚焦校本研修,以厚实积淀的校园文化给予教师立身的底蕴,以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给予教师灵动的信息,以学习研修的非凡高度给予教师教育的智慧,打造“思想过硬、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内力驱动铸师魂,绘爱生服务亮丽风景
师德素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努力塑造良好师德形象,让高尚师德成为育人最强音。
关注全体教师职业认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关注职业认同。我校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引领教师以一颗活跃丰盈的求知心,一颗乐以师道的孺牛心,一颗循循善诱的赤子心,实现教学相长,践行职业幸福。教师间敬业的责任感与炽热的爱生心互相感染,点燃了对职业的热爱之心、崇敬之情。职业的价值认同让教师有了成就感和归属感。
强化师德教育建设目标。为增强新时期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坚持“德为师之本”,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全方位开展师德教育,举办“我身边的师德故事大演讲”,开评“感动校园双十佳教师”,以凡人之举教育感染教师,增强教师的事业心的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打造爱生服务师德品牌。我校先后推出的“一缕阳光”师德品牌、“爱心”教师志愿者服务品牌、“七彩同盟”教师社团文化品牌……彰显了教师健康快乐、寓学于乐、乐此不疲的精神风貌,催生了校园内美好师魂的凝聚,在师生和家长、学校和社会间建立起团队优质服务的形象。
二、研修学习炼师能,提教书育人精湛技艺
多途径的校本研修引领着教师站稳讲台、带好班级、积累经验、反思成长,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
岗位培训练就班主任带班实力。为了使每位班主任都能适应岗位要求,做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开展了班级管理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突发事件处置等内容的岗位培训,练就带班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磨课”行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我校关注每位教师的课堂,实施以“创新教学理念,提炼课堂特质”为主题的“磨课”行动计划,“一课一技术”、“一课一建模”、“一课一精彩”、“一课一观点”四种类型的“磨课行动”,反复磨练中,扎实的学科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开阔的实践视野逐步提升。
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我校着力进行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引导教师把问题变成课题,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课题研究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一些骨干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读书言说提升教师文化品味。“细水长流读好书”引领教师把学习作为自身需求,且读且思,且思且行,提高并不断完善自我。“成如”言说论坛,教师们抒发读书心得,阐述独特见解,表达思想,分享感想。
拓展学习增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组织开展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的系列培训活动,如“电子白板走进常态课堂”、“超大IPAD,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校本研修,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三、搭建平台展风采,助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经历反复学习、实践、研修。我校积极搭建平台,激励教师学习创新、进步成长。
申报平台。大力推行校级骨干教师申报认定工作。期初教师针对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申报发展型、实践型、研究型教师;期中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期末考核组严格考评,并奖励完成申报任务的教师。教师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环境和氛围中发展提升。
读书平台。深入开展阅读教育经典活动,深刻理解并牢固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阅读教育名家、教学名师的著作,与大师间接对话,提升教学理论素养。
研讨平台。开展观摩名师课堂教学或课堂实录、聆听名师报告、与名师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话题研讨为平台,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课堂,在“教学细节与教学理念”、“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关键词”等研讨中,提高教师借鉴学习、迁移运用、研究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