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学习计划

化学学习计划

时间:2022-05-01 17:0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化学学习方法;听课;复习

“化学是一门记忆加实验的科学”,这也许不太符合一些同学的思维习惯。特别是我们很多同学在初中化学学得还算可以的情况下,是觉着没有花多少时间去记忆的。其实不然,说句武断一点的话: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化学的学习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学习化学知识。下面就本人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我们政治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二、课前预习

预习对我们大有益处。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未雨绸缪,事先有所准备。有没有准备,或者准备的充分与否,学习的效果大不相同。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具体地讲,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先有计划地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初步了解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新课的内容的。教师要指导和组织学生预习,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对知识性教材的预习,要大体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及自己感到疑难之处,标出不懂部分,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作好准备。对实验教材,应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并写出实验操作提纲或画好图表,列出带记录的空白表格等。对于化学的学习,课前预习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超前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而且会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预习,我们首先大体了解课本所要讲的内容,上课时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在超前学习时肯定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或者是对一些问题理解不够透彻,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学生们就可以带着疑问去听课,通过老师的讲解去理解内容,和老师对比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巧妙听课、主动思考、做好笔记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同学们应该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同学们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课堂上以听老师讲授为主,基本循着老师的思路去听。同时要动脑子主动思考,力争得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综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领会主要精神。老师讲课有不同的“松紧度”,学生听讲也应有不同的“响应度”。在预习中以懂的东西就不必多话力气。而对疑难点则要仔细听,听课中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适度的停留。“联想”主要是课堂内容的相关知识,可以有“树木”联想到“森林”。但只要广泛联想,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却不能脱离课堂而无目的想入菲菲。所谓“停留”,是指听到课堂重要之处,可以稍微停下来思考,细味这个问题。也可以为听课带来一定兴趣。不过不要忘了还要留一点精神听老师后面的课,争取把课听活。

还有,课堂笔记也很重要。有人说“过不动笔墨不看书”。我们也应做到“不动笔墨不听课”。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记笔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一些概念、思路、疑难点等。那种课上抄笔记,课下读笔记,考前背笔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总结巩固阶段,主要是会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有个系统,同时回忆看或所做的实验。

四、做好作业

如果说听课这一环节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作业就是侧重于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对于为什么要做作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真正意义。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业,就说明预习、听课的效果是好的,知识是真正理解了。相反,如果作业不顺利,或者无法独立完成,就说明对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没有真正的理解,这时就要想方法去弥补。

五、复习

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复习指把新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常听到有同学这样说,“越学越多,越多越乱”。产生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复习时进行综合和归纳,不善于在复习时去粗取精、提取精华。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认为读书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另一个是“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过程是知识的不断丰富、积累的过程。而由厚到薄是则是质的飞跃。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纲目,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不管知识有多么的多,千丝万缕,必有主线。其实每堂课后的小结,就是这样的主线。掌握要领、抓住纲目,这是由厚到薄的一把钥匙。

第2篇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很关键,学习效率和另一个物理学概念很相似,即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做的功的多少就是功率,学习效率和功率相似,但不全然相同,学习效率还要求所作的功为有用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呢?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 制定学习计划,使学习条理化。

没有条理的事情做起来肯定费时费力。现代的汽车生产流水线是工业巨子福特发明的,福特创造生产流水线目的就是为了使生产条理化,提生产效率。因此可以看出,效率来自条理化。同学们可以为每天都安排下学习计划,甚至每周哪天复习哪科,哪部分内容,然后保证一周过去了,复习的结果能按照期望中的要求来发展。

2. 好的效率来自好的习惯,学习要集中精力。

人心一般不能二用,只有集中精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集中是一种规律,在伟大的解放战中解放军贯彻的军事思想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大的歼灭战,结果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人的生理机制也是遵循这个规律的,只有精力集中了,记忆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功效,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 良好的心情,心态很关键。

好的心情是学习的关键,消沉,抑郁下是搞不好学习的。消沉的情绪不会使大脑皮层兴奋起来,记忆能力和推理的潜能都不能被开发出来,因此效率平平。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前,先调整好心情,使自己充分快乐起来,学会快乐学习。除了心情之外,还有心态,心态可以明确的说是一种决心,没有决心,做事老是断断续续,这样根本无效率可言。

4.学习环境不可忽视。

学习环境的好坏也可以间接的影响学习效率。一般来说学习的环境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而且要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最好在教室里,或者图书馆里学习,因为这些地方更有学习氛围,有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在里面,可以促使大家学习。

5. 效率来自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学习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方法体系,包括记忆方法,推理分析方法等。记忆的方法有,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理解记忆,循环记忆等。推理的方法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学习方法的内容还很多,需要同学们自己体会,借鉴和开发。

事物之间存在个性和同性,这里的方法是最普遍的方法,希望学习效率还不好的同学能够借鉴下,对于那些学习效率已经很好的同学,也不妨看看,在总结下自己的经验,以将学习效率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着力弘扬人的主体性。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也倡导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只局限于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造成数学教学效率不高,是学生数学学习失败的主因之一。针对这种现状,新课标要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其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学业成绩,而且对其毕生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不同学生之间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因此,在高中生中开展自主学习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来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教师要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自主的数学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学生就真的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对数学课程而言,常用的学习方法、应养成的学习习惯有以下这些:

1.1 质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从自主学习方式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惯于认真思考后发言,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乐于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参与文本、教师、学习同伴间的对话,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很难想象,课堂上听不到激情的话语,看不到兴奋的小脸的孩子,会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调动所有孩子参与讨论,做学习的主人的积极性。

1.2 制定学习计划。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按学习计划去实现学习目标,是学生有无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特别重要。传统的接受学习,学生是不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的,因为一切的学习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在从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指导。一是制定哪些学习计划。常见的如,每单元的学习计划,期中期末复习的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实施措施、完成情况、自我总结评价等。二是计划制定好后,教师要经常提醒督促,并发动家长一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计划。

1.3 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电脑网络。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外延,数学课程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习惯,要培养学生根据学习主题利用学习资源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会利用电脑网络这一“地球人”共享资源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可经常带学生进电脑房,登陆有益的学习网站,教会学生“网上冲浪”的本领。有条件的,教师还可自己或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些专题的学习网页,让学生共享。

2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自主学习能产生很大影响。去年刚开学时,笔者对所教的七年级两个班级共118学生做了调查,喜欢数学的同学只有40%左右。主要原因有:①数学太难学,小学就没有学好。②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没兴趣。③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太烦了。④每天就是作业,再作业,订正,再订正,太单调了,等等。当笔者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后,感受到这些学生需要从学习兴趣入手,同时笔者把教学内容也做了相应调整,让他们从误区中走出来。

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如,教“负数”时一看温度计,二算12-30=?三讲发现“负数”的史话。引出“负数”的课题。让学生通过体验、解疑、听史话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其次,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改变上课的味道。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情绪高涨了,部分学生还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在今年五月的一次调查中,喜欢数学的同学已达到90%以上。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动机 学习行为 学习心理

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等。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学习行为是学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互促性、创造性、自主性等特征。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1.调查对象

选择上海商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 980份,回收 952份,回收率97.14%,有效问卷为930份,有效率97.69%,符合调查要求,结果有效。样本的具体构成见表1。

2.调查内容

问卷由 19道客观选择题以及涉及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的附加问题组成。客观选择题中,多选题 8题,单选题11题,其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学习动机:共有 3 题,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涉及对学习本身的态度、学习的目的;第二,学习需求:有4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了解课堂课外学习状况、课外时间安排,以及学生乐意参与的活动;第三,学习行为特点:共有 6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调查大学生对本专业的态度、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认识,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计划以及存在的旷课情况;第四,校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共有 6题,涉及本校教学质量、校园班级学习风气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1.学习动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动机比较复杂,除“其他”项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个人、为家庭、为国家。而在学习动机排序中,前三项主要反映在个人方面:“找一份好工作”(93.80%),“对知识的追求”(68.01%),“证明自己的价值”(62.92%),说明,大学生上大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在家庭和国家方面,占比则比较小,选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选项的调查对象占比46.33%,而因“报效祖国”进入大学的更是仅有23.27%。可见,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找一份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因素,这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也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表2数据,纵向比较不同年级发现,虽然四个年级同学的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个人方面,但不同年级的选择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相对于其他年级,四年级同学在“找一份好工作”方面占比偏高,而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报销祖国”方面占比较低,由此说明,不同年级的同学学习动机是不同的,相比其他年级,四年级的同学学习动机体现了更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

2.学习需求

(1)大学生花费精力的方面

根据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四个年级的学生花费精力最多的方面为“老师安排的课堂学习内容”以及“自学感兴趣的专业”,有些同学也会花费较多的精力“博览群书”。可见,在学习方面,大学生并不仅仅满足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他们会根据兴趣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具体分析表3可看出,在老师安排的课堂学习内容方面,四个年级比例呈抛物线形状,然而,在博览群书方面,虽然四个年级的比例都在20%以下,但却呈上升趋势,由12.44%上升到19.13%。以上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学习需求逐渐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也产生了变化,从课堂转到了课外,学生从“跟着老师走”逐渐转变为“跟着知识走”。

(2)大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

表4显示,一年级同学课余时间投入中选择在图书馆看书或寝室学习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参加社团活动所占比例与前者接近。说明了大一学生对于学习和参加校园活动很热衷,而且在纵向对比中,对于校园活动,大一同学是积极性最高的,相对二、三、四年级的12%左右,投入了接近四分之一的课余时间量。

二、三、四年级同学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同样多种多样,上网看视频或游戏的同学比例持续增加并排在了首位,选择在图书馆或寝室看书学习的同学比例下降,但是上网浏览学习视频的比例却持续快速上升,与此同时,一到四年级逛街聚会时间的投入也逐步地在增加,四年级的比例近五分之一。

综合上述分析看出,虽然同学们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游戏看视频以及逛街聚会的同学的比例却是较高的,甚至超过了学习的同学的比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还不够深入,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约束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学习态度

(1)大学生学习计划执行度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大学生需要制定合乎自身的恰当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四个年级的大学生都有近30%的同学没有制定学习计划,随意的进行学习,说明,大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较大,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中,每个年级有仅只有部分同学能够按照学习计划执行,每个年级会有40%以上的同学无法按时完成学习计划,这显示了大学生具有较差的自主学习约束力。

根据表5,具体来说,一年级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比例最高,达到73.06%,有学习计划但很少能完成的比例达到了49.68%。可见,一年级同学虽然有较强的学习计划性,但自控能力却不高,无法按时完成计划。而四年级数据显示,没有学习计划且随意学习的同学在四个年级中占比最高,为13.33%,反映了四年级同学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高。

(2)大学生缺课原因

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除了体现在学习的计划性方面,还体现在对待上课的积极性上。表格显示,大学生缺课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因其他事情耽搁、缺乏兴趣、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影响学生不去上课的三大主要因素,即大部分学生缺课是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环境的影响。

根据一年级调查结果显示,因其他事情耽搁和身体不舒服缺课的同学占比最高,分别为34.67%和27.25%,二三年级则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和想自学课程,21.79%的四年级同学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上,四个年级同学所占比例是呈上升趋势的,由一年级的6.01%上升到四年级的18.97%。由此说明,随着年级的变化,大学生缺课的原因跟着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迫不得已”变为“主动放弃”,一年级时是由于事情耽搁等迫不得已的原因,二三年级则因不感兴趣放弃上课,四年级则由于不喜欢老师的方式。可见,不同的年级在对待上课的态度是不同的。

4.校园环境

校园学习环境与学生所在的年级具有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本文将对大学生的评价进行分级并赋予一定的分数:很好4分;还不错3分;一般2分;差1分。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出各个选项的得分,如表6所示。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和学生所在的年级成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逐渐降低。一年级得分最高,为3.1688,说明总体上,一年级班风处于“还不错”水平,但二、三、四年级班风评价得分却在3分以下,即三个年级的同学对本班级的班风评价介于“还不错”和“一般”之间,且四年级更偏向于“一般”。以上反映出,一年级班风较好,拥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四年级时同学们对班风评价则降低,学习环境逐渐变差。

在班风对同学们的影响方面,70%左右的同学表示有影响,但影响度却因年级的不同存在些差异,一年级感到有影响的同学比例达到80.84%,高于四年级的75.56%。由此说明,虽然一年级班风较好,但由于同学们刚刚接触大学生活,更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班风对一年级同学们的影响很大,学校应提高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调查结果及思考

1.学习动机从理想向现实转化

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动机也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变化,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发生了改变,学习动机也逐渐由理想化转变为现实型,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动机普遍带有功利性色彩,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进入大学的原因也主要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方面考虑。

2.学习需求从课堂转到了课外

学习需求方面,学生并不仅仅满足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他们会根据兴趣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其次,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还不够深入,调查反映多数学生对于生活娱乐需求超过学习需求,学生课余时间利用也存在着不科学性,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约束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学生因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而缺课成上升趋势

大学生具有较差的自主学习约束力。大学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成了很多心理不太稳定成熟的大学生滋生懒惰放纵心理的温床。随着年级增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断发生着改变,由重视学习转变为随意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在缺课方面,不仅是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更多的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因其他事情耽搁、缺乏兴趣、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成为影响学生不去上课的三大主要因素。

4.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共享对学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成长的重要外部因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班级学习风气对学生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和学生所在的年级成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逐渐降低。

此外,学习环境对不同年级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低年级同学抗诱惑力较差,受学习环境影响较大,相反,高年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呈递减趋势。同学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学校目前的教育体制、方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越来越不具有吸引力。

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各个学校也普遍存在,也存在其合理性。从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来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更多的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但是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获取知识的方式的变化方面来说,从传统的纸质化学习到现代的电子网络教学,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书籍得到广泛的推广,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世界名校的公开课,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知识的即时获取,但是绝大数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师大班面授的阶段,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需要。教育体制等方面,中国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是“批量化生产”,缺乏个性的塑造,师生的教与学是剥离开的,老师进行的是灌输式教学,而不是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这些都需要广大社会和相关教育部门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2]姚利民.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104-108

[3]朱丽姣,王贝贝.大学生学习行为结构现状分析——基于对南京农业大学社科学生的调查[J].文教资料,2009(11)

第5篇

关键词 卫生类学校 化学课程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原因分析

1.1 教材的问题

(1)初、高职教材间梯度过大。初中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药学专业的高职教材内容抽象,坡度较大,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对刚进入职校尚未适应职校学习方式的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此外,每节课知识容量多,远超于初中的教学。(2)学生素质“低起点”与学习内容“高难度”之间的矛盾。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化学课时减少了近1/4,虽然教材经过几次改版,但内容基本没变,一些知识知识缺少过程分析,直接得出结果,突如其来的结果使学生难以理解。

1.2 教师的问题

(1)由于教材内容多、课时数少,教师为完成教学计划而赶进度,课程教学仍以教学讲解为主,课堂互动少,因材施教较少,引导较少,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差,养成依赖教师、侧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模式。(2)很多学生都反映课堂上可以听懂,但是课下作业确不会做,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平时学得很好,但是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初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合格率,将题型进行分类,学生就会针对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死记硬背,但不会变通。其二,高职校教师仅针对某一重点题目练习几次,造成知识点掌握不全面,致使考试和平时练习出现比较大的反差。综上所述,由于初中教师和高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在中学转高职时,学生没有一定的过渡阶段,导致高职新生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1.3 学生的问题

(1)一方面由于职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社会对学历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初中毕业生不愿读职校,学生生源减少,导致职校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职校的生源一部分是来自高考失利的学生,他们本身化学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也差,常不能自觉、主动学习。(2)缺乏学习兴趣和进取心,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学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用不上,因而学习消极被动。(3)高职新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会慢慢形成定式的学习方法以及习惯,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但他们在听的过程中不做笔记,对出现的问题不加以思考,分析问题关键所在,而是等老师讲解;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自学能力差。(4)部分学生在考上高职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倦怠。以上学习方法都难以适应职业学校的正常学习。

2 对策

(1)教师要钻研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学初,教师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特点,以便日后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指导。再根据高职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2)合理铺设台阶,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高职学生初入学时,对新环境和学习是充满期待的,但同时也因环境改变及知识难度的增加而感到难以适应,甚至丧失学习信心。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为他们合理铺设台阶;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注意形象、直观教学;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教师在授第1节课时就对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如作业规范化、要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严格要求学生贵在持之以恒,要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并成为习惯。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任何阶段的学习都需要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特别是在高职阶段,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更显重要。教师的指导可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更科学,但仍需老师的不断强化。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化学课程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制订学习计划、学会如何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指导学生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调动学习积极性。当学生不明确所学的知识有何作用、对自身有何帮助时学习时就会觉得很盲目、缺少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下意识挖掘化学自身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点,分析化学在生活、各领域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接受化学知识的同时,经常接受学习目的性教育。与此同时,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敏感,及时捕捉到化学在医学上的作用,丰富教学内容。

(6)以精彩的内容吸引学生。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化学的实验是吸引学生的最主要因素。从实验中看到的各种奇特现象特别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通过这些现象解开学生的疑惑,分析实验本质,一方面可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一方面可借此巩固相关知识点。

(7)以恰当的方式激励学生。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有效方法。课上、课外,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特点,发现其优点并加以赞赏,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为学生微小的进步而高兴、加油。

(8)以合适的考试评价鼓舞学生。不同学历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主要都侧重在学习成绩;如每次考试学生都能取得优越成绩,那么学习信心更足;若接二连三的不及格或刚及格,那他的信心定会备受打击,学习兴趣也逐渐消磨殆尽。在教学中曾尝试过,将同一份试卷(其中有基础题和附加题)在一个班级将100分的分值分配到所有题中,由于附加题有一定难度,这个班级总分平均较低;而另一班级,试卷内容不变,但将分值分配变动,基础题100分,附加题20分,这个班的总分明显高于前面班级,多次试验后发现后面班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比前面班级高。后来前面的班级也采用了相同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改善,说明合适的考试评价能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手段 自主学习 方法 探讨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一模式下并不会引起学生主体地位同教师价值之间的矛盾。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将传统的教学转变为导学,创设多种自主学习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一、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形式

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正式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需要做到自我调节、自我反馈以及自我监控;自主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自我总结、评价以及补救①。语文新课程标准准确的解读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即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处理语文教学环节,进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1.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动机以及兴趣在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受到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初中学生喜欢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由此,为能够构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及学习兴趣②。

首先,初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展示语文语言美;即结合生动的情感以及高昂的热情将文中包含的情感予以表达,充分利用阅读时间让学生感知文章中的情感,继而产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冲动。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情感教育;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通过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而产生学习动力。

其三,充分利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善于诱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收获中强化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古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讲解文章中心思想后让学生自主查找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提问、合作解决。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进而提升他们学习兴趣,以便能够更好地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计划、目标的制定

其一,教师可以以学生自身的薄弱点为依据制定学习目标;初中生年龄较小,学习上仍然存在显著的薄弱之处,因而需要教师采用有效引导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恰当学习目标的制定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其二,以文本的写作特点为依据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不同体裁的文章需要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逐个介绍体裁相关知识,以便能够在反复出现的文体时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学习方法。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后同于学生聊天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总结单元测试中学生的薄弱之处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以及计划。在教学阅读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讲解文章体裁特点,随后让学生结合新旧知识对学习的阅读文章特点予以总结,进而达到熟悉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特点的目的。

3.自我评价与反馈的诱导

新课程编著中提出教学评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自我评价属于自主学习的主要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正确自我评价能够为学生指明正确方面和提供前进动力,因此,构建合理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反馈③。借助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自我,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初中生语文教师采取不定时评价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在此同时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激励,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的不足。

4.自我调节与监控的引导

自我调节以及监控力度能够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在初中语文自我学习模式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借助自我调节以及监控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制止力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强化学生自信心。

三、总结

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具有其重要意义,其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而且需要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校能力的目的。

【注释】

①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 教育科学沦坛,2008.6(5):11-12.

② 崔建萍.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探究[J]. 科教文汇,2011.11(03):83-84.

第7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大一新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艺术设计专业成为高中生考大学的热门选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全国各大院校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陆续开设了艺术专业或设计专业,使得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艺术设计前景“一片繁荣”。但是,当学生入学之后,却发现“希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面对完全陌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时,会表现出对前景的迷茫和担忧,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发展。大一新生入学后最难适应的应属大学的教授方式,学生在大学阶段主要需要调整的也是学习的方法,急切需要养成的是学习的习惯。《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精辟概括了“善学”的重要性。“善学”既是会学习,从中学阶段的“学会”到大学阶段的“会学”的转变,其本质就是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因此对大一新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尽快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其整个大学阶段及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状态却普遍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后就好像突然没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由于艺术专业的录取是文化和专业分数的结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考进大学,会临时抱佛脚突击练习专业,根据学校的录取情况选择就读的专业,真正进入大学后才发现所选的专业并不是感兴趣的,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有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满满的作业,没有了老师的紧逼,没有了家长的督促,突然多出来的自由时间不知道要如何利用,渐渐养成了玩游戏、睡懒觉等习惯。

(二)缺乏自律意识,自控力弱

多年来养成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被动学习习惯,使得学生一入学就有一种“小鸟自由了”的感觉,以前不能玩的游戏可以尽情玩了,以前不能看的电视剧可以尽情看了,甚至一直被禁锢的心此时也蠢蠢欲动,谈恋爱不再畏畏缩缩。另外,考证、兼职、聚会等各种活动充斥着新生,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在学习上。老师上完课就走,辅导员不可能每天盯着,家长管不着,同学又各有各的精彩,自己不好好学也没什么影响。缺乏自我反思的习惯,缺乏对自我的有效约束。

(三)无法适应上课节奏,学习主动性差

大一新生在入学后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会感到茫然,原有的方法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的学习状态,大学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特别是艺术设计类的课程,纯理论的大课相对不多,单独辅导或操作练习的课程较多,且因老师的上课方式差异较大,学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此种教学方法。大学阶段自主学习占主要地位,可是多年养成的依赖老师的习惯让他们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形成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

以上挪列的主要问题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学风和教学质量。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教学模式,转变学习观念,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迫在眉睫。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并不断巩固调整的过程。一旦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不需要更多的外在意志力来调控,也能取得学习上的收获。如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从“要我学习”过渡到“我要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制定学习计划,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往往需要外在力量的干预,学校与老师在新生学习习惯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生入学不久就帮助他们制定月期或学期学习计划,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学习目标。但制定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以防那些急于求成的学生因完不成任务而产生失落感,打击信心,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同时,计划和目标也不能制定得太过低拙,太容易完成的计划会使学生失去完成它的动力。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最佳的学习状态来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所以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度过迷茫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在课程以外,在规定时段内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作业或参展参赛,最好是能和专业课程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认识到课外他们能做些什么、看些什么会对学习有帮助,对自身修养有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监控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的教学模式往往只讲授重点和难点,艺术设计类专业更强调“熟能生巧”,所以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掌握。面对内容多、速度快、课时少、课后需要大量练习的学习模式,需要一套完整的学习监控体系。根据之前的学习计划来监控大一时间段内的学习进度,及时跟进或调整教学内容,评价学习成果,反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行奖励与评比机制,对于学习成效明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未能完成学习计划或者态度明显不认真的学生给予诸如加大练习量的惩戒措施。在班级或本专业范围内进行公开评比或优秀成果展示,让学生看清自己的优势或差距,激发他们向好争优的斗志,发挥教与评的作用。督促学生长期坚持实施学习计划,有制约力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改变学生认知,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协助制定学习计划和监控学习过程无非是要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当一段时间的外力介入后,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会明显提高的,当学生发现自己有进步后,主观上也会逐渐认同并接受这一学习模式,更加主动实施学习计划。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学生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对专业、对自己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自主度更高、操控性更强的学习计划来帮助他们达到目标。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大学学业生涯规划,内容不仅涵盖专业和文化学习,更应包括修养、社交、兴趣爱好、其他技能提高,以及本专业发展前景和将来的就业创业定位等内容,更明确学习的目标,合理有效安排时间,化外在监管力为内在需求,主动实施学习计划,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营造学习氛围,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动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高中化学由于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相对较强,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认识理解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一些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制约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化学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针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改进教学策略方法,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1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

(1)对高中化学学科的认识会影响化学学习的效果。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非常多,特别是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其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有的学生在心理上认为高中化学的学习非常困难,也正是因为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充足的自信,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惰性思维,对于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忽略了认真理解、复习和总结,致使高中化学学习效果不佳。

(2)对高中化学学科学习兴趣会影响学习效果。在学习压力的影响下,高中生们容易被动的学习,造成了学习兴趣不高,在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学生非常喜欢化学课堂,在整个化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也就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这对于加深高中生学习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因而有助于改善提高学习效果。

(3)对高中化学学科学习习惯会影响学习效果。学习习惯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计划性和学习方式上,如果学生有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制定了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堂听讲、思考问题,课后复习、巩固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系统性强,而且非常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提高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效果也非常有帮助。

(4)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会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如果高中化学教师单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会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非常喜欢化学课堂,也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

(5)环境因素对高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影响。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高中生的家庭因素 ,特别是家长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关注情况,有的家长习惯和高中生沟通学习情况,这也是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引导和激励,因而也有助于激发高中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改进高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措施研究

(1)引导高中生门正确的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关键,而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最首要的工作就是让高中生正确的认识化学学科。特别是要引导同学们充分的认识到化学学科中蕴含的学习乐趣,同时还要端正同学们的理性认识和学习态度,学习化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所学习的化学知识都可以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在内心中激发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中生化学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综合采取多种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们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一些化学实验过程和现象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实验演示更有助于增加学生们的吸引力,学生们在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可以将化学学习过程和生产生活相联系;对于生产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可以结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们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同样也会影响到学习效果,作为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自己学习情绪的调节。特别是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紧张烦躁厌学等学习情绪的时候,应该及时的放松情绪,避免各种消极情绪对学习的不利影响。可以综合采取深呼吸调节或者是自我暗示等方法,及时缓解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程序。

(4)为高中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在高中生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鼓励家长多与高中生沟通学习情况,一方面关注高中生化学学习情况,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减少压力、增加动力,营造更为宽松理解关爱的学习生活环境,减少高中生在学习上的心理负担,这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结语

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是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关键因素,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围绕这些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的改进高中生的化学教学学习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课程,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郑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王新蕾.浅谈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科学学周刊,2015(1):191.

第9篇

关键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学习特点;问卷调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6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标志着我国高中化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 改变以知识技能为取向的目标观, 并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课标对化学教育的目标明确指出“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与学习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因此,研究目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化学学习的特点,并根据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改进自己的化学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无论从学习容量还是知识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由于学习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知识面广,横纵向联系多,疑难密布,许多学生从对化学学习充满好奇到渐渐失去兴趣。教育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化学学习特点的情况下,才能对症下药,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本研究拟在调查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 为有效地培养、激发和强化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为此,就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特点,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 抽样方式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类整群抽样法,选取惠州市3所高中(惠州市八中、九中、惠州实验中学)高一9个班。调查问卷为开放式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498份,其中男生267人,女生231人,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2. 问卷调查设计

根据教育理论、学生心理特点、化学学习的过程及化学学科内容与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调查表中单项选择题的百分率表示各选项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多项选择题采用的统计方法为:百分比=该选项被选择次数÷有效答卷份数,对于多选题百分比相加可能超过百分之一百。调查内容包括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学习兴趣、学习规划、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等。结果统计采用百分比形式,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3. 问卷调查结构

本次问卷调查表由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结束语五部分组成。

4. 问卷的有效性

首先,我们判断一份调查问卷所填是否符合常理;其次,观察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最后,与自己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看大方向是否符合;最后得到有效问卷498份。

5. 问卷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全部采用纸质版的问卷调查,调查完成后,将所有的数据输入电脑软件进行统计、作图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

本次调查通过对高一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现状、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及课堂学习的调查,初步了解了高中生化学知识的学习现状。

(1)高一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76.5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化学实验课不能满足其化学的学习需求,92.96%的同学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得知所调查的学生中79.92%的学生都认为化学实验题很难做或比较难做。此外,通过我们对问卷调查学校化学老师的访谈中也发现,部分化学老师对实验不重视, 怕麻烦, 不做实验或尽量少做实验, 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 讲实验不如背实验。有些老师为了实验效果明显和节约时间,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通过视频来教学,让学生记住实验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有些学生学了近两年的化学,连基本的实验操作都不会,更不要说具备基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

(2)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可知, 31.33%的学生是先复习再独立完成作业,45.78%学生完成作业前不看书,主要通过靠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完成自己的作业,17.47%的学生喜欢和其他同学商量着完成,更有5.42%的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统计数据显示, 每天花0-0.5小时学习化学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54.22%。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高中的学习任务重,每天都有五门以上的课程要学习,学生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先复习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有一种单纯的完成任务的思想,没有把完成作业看作是理解、巩固、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二是学生个人学习的惰性。对于课后化学辅导资料和相关化学知识内容, 90%以上的学生会做一部分典型习题,学会某种思路方法或看知识归纳,理解章节重难点,只有8.43%的学生从来没有化学参考书或是从来不看。此外,74.54%的学生会自动或在老师引导下联系实际来学习化学的抽象概念。94.4%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常会与同学讨论或查书后不懂再问老师或自己查书解决。

(3)高一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一道矩阵多选题。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主动提问较少,多数学生都是偶尔地进行预习、复习、笔记整理、按时完成作业和作业的订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目的不太明确,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以升学、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频繁的各种考试严重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天性[1]。学校安排给学生过多的练习量和必修的课程较多,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多。从所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化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以老师、课堂、课本为中心,即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学生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极少数的同学上课主动提问,部分同学偶尔提问,绝大多数同学从不提问。

2. 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看法

统计结果显示: 有69.68%的学生表示, 他们已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也知道应该认真学,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53.24% 的学生没有认真学;对化学课程不感兴趣,不愿认真学习的占24.68%;认为学了也未必能用上的占18.69%;有36.64% 的学生认为化学课程太枯燥, 容易让人失去兴趣;38.23% 的学生认为概念太多,不易掌握。

3. 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因素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因素,我们设置了三道选择题,分别从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学习目的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68.47%的学生认为兴趣对化学学习非常重要,82.86%的学生认为影响化学学习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的努力。从上题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多数高中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为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只有少数的同学是由于兴趣和通过化学的学习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生活问题。

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两道开放式问题:“你喜欢老师怎样上化学课?”答案统计归纳如下:71.49%(356人)的学生喜欢“重点、难点讲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的老师;31.53%(157人)的学生喜欢“讲解例题注意思路点拨,通过习题和例题巩固所学重点、难点”的老师;20.08%(100人)的学生喜欢“广泛联系生产生活或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善于归纳总结”的老师;17.07%(85人)的学生喜欢“每一知识都由老师来讲解,并讲深讲透”的老师;60.04%(299人)的学生喜欢“有激情,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老师;51.41%(256人)的学生喜欢“讲解条理清晰,便于掌握知识”的老师;74.29%(370人)的学生喜欢“尽可能多做实验,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实验结果解释相关理论知识”的老师;在“通过化学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这个问题下,学生的答案主要集中到两个:一是知识结构化的科学学习方法,即把所学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和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如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可按“结构-性质-用途、存在、制法”使之系统化;二是用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如在观察宏观事物、现象、变化的基础上推知事物的微观结构、运动规律等。

三、结论

经过本次的调查,初步得到目前惠州市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

(1)化学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老师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实验是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大部分高一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而无实验可做,为了应付考试,背实验现象、背操作过程的情况普遍存在。

(2)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但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学生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3)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化学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但也有半数以上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化学难学。

(4)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清晰、有条理、富有激情的、直观、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

四、思考与建议

针对当前惠州市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我们认为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那就要结合高一学生具体情况和化学的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和学习策略。

(1)在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上,化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与研究,需要从基于化学教科书内容和升学应试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走向基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能力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2)培养学生不仅是要传授知识与方法, 还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2]。化学学习兴趣是影响化学学习的变量。因此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种变量,注意培养、保护、激发学生乐于学习化学的心理,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以师生合作方式进行教学。

(3)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化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有助于同学们更加形象具体地学习化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探索自然界化学变化的奥秘,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也是促进知识迁移的需要。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入一个历时一学期的解决问题学习计划, 由教师给学生创造合适的问题情景, 将学生分成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目的性很强的任务可使学生的工作具有连贯性, 便于评价工作成效, 从而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当然, 这种学习方法作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补充, 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合理, 尽可能使“解决问题”的学习计划能够涵盖化学课程中的常用方法, 并且要对学生分阶段组织讨论和进行指导。

(4)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并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义务动机,进而转化为崇高理想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所要达到的认知目标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在重商轻工,重文轻理的粤东地区,这一点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10篇

1.学生的个性品质

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和智力发展水平(素质)等特点,直接影响他们的化学学习,是决定化学学习质量的内在关键因素。浓厚和稳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经过学习实践,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会逐渐将对化学的直接兴趣转移到间接兴趣,理解学习化学的社会意义,使学习动机更富有社会性,这种动机对学习将起重大作用。学生的意志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坚强的学生,面对疑难问题或复杂的化学实验,会冷静思考,勇于探索,在克服各种困难后,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意志薄弱的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畏缩不前,容易造成学习上的种种障碍,把学习当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

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保持其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的前提。具备这些条件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于学生从化学知识结构和自身认知的特点出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化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学生自身化学基础差,理想、信念淡漠,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自律能力弱,使不懂的问题不断积累,导致学习化学兴趣的散失;对学习持敷衍了事的态度,对知识不求甚解,遇到疑难绕道走,不愿动脑子思考,经常到同学那里一抄了事,学习上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依赖心理严重;有的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也算用功,学得也很辛苦,但由于效率观念差,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急于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吸收掌握;在自学时又在单科上用时过多,忽略了各科的交替学习,影响了学习效果。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化学,结果还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学习信心上受到打击。

3.化学教师的个性品质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个性品质和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外部因素。随着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体系的要求降低了,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但诸多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授课方式仍是“一言堂”,缺乏必要的师生交流,也缺乏吸引学生参与交流的手段;对现代教育手段知之不多,在教学实践中按部就班,创新精神严重缺乏,没有运用人格的感染力感召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课改后的新课程标准和考纲的研究不够透彻,授课难度拔得太高,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产生畏惧情绪;让学生简单地划课本,然后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沉闷乏味,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排斥甚至敌视情绪。一位学识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学得法的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教育学生,也会采取措施促使学生热爱化学学科,对未来从事化学研究充满信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非智力型差生,教师同样会以期待、信任的情感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奋发努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4.学科因素以及化学教材的特点和难易程度

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客体。化学学科知识点繁多又分散,有些章节间知识连贯性不好,而且需要识记的内容也很多,有理科中的文科之说法,所以学生学习化学就有:“一学就会,一多就乱,一久就忘,一做就错”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对学生学习的优劣有较大影响。教材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教材中的某些概念或理论,需设置适当的知识“阶梯”,逐步推进,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学生理解。某些描述性的知识,应注意引导学生归类对比,理解记忆。某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如能做到图文配合,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联想,可以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学于趣,对发展化学学习能力是极为有利的。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穿插介绍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解题技巧等,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实验安排上,要处理好训练基本操作与发展实验能力的关系。对有一定难度的实验,适当地重复能加深印象,便于形成正确的操作定势。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应逐步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加深理解化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化学问题。

5.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的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还有父母管教失当,或娇生惯养,部分较富裕的家庭物质超前消费,追求享受,孩子无心向学,家庭学习环境恶劣等,都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

第11篇

关键词: 试卷分析化学考试以学生为主体

1.试卷分析由学生写的原因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阶段测试对学生的考查特别重要。通过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查漏补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该阶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阶段测试之后,教师要针对试卷进行分析,主要的操作程序是:了解试卷中各个题目的得分情况,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综合试卷上出错多的问题,在讲评试卷时作重点分析。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讲解试卷的时候可以针对错题作出重点强调,却无法知道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对试卷的自主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解题过程,知道他们心中的疑难点,了解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把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阶段学习的情况。

2.试卷分析的内容提要

结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反思与评价”的理念,借鉴教师在教案中书写教学反思的做法,在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要求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学习、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书写的试卷分析内容,一般包括下面几个要点。

(1)错题纠正。学生在改错本上将错题全部写出来,在旁边写出当时的错误答案,然后自己进行纠正,如果依然没有思路,就需要求助同学,在该条题目旁边写出全部的解题过程。

(2)失分分析。学生分析自己卷面的得失分情况,对自己在阶段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

(3)自我反思和评价。对本次考试情况作总体分析,试题难度、考查结果满意度,以及对自身本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或计划。

(4)提出意见。对任课教师本阶段教学的意见或建议。

3.试卷分析的步骤

如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改错是试卷分析的核心,是学生必须完成的部分。教师可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真实掌握情况。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可能有其他因素(如:心理素质差,时间不足等)影响学生答题效果;这些非智力因素也会影响学生成绩。学生在完成试卷分析,改错题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可以通过查阅课本和笔记自主解决部分题目;部分题目稍有难度,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学生在试卷分析中明确提出“不懂”的难题,教师应认真对待,可将重要的解题步骤、思路写在试卷分析的作业中,让学生自己慢慢领会;或者在评价试卷的过程中,重点对待这些试题,使学生能理解并且掌握。

试卷分析中的其他几个要点内容,不一定全部涉及,由学生自主决定。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完成试卷分析,都能发现自身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或者在理解和运用一些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化学科目的学习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和困惑,比如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等问题,教师应该给出好的建议和方法。

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试卷分析中所反映的问题或意见,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据此作出种种改革,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处理。教师要求学生写试卷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反思且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方法,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自身优势或认清自身不足,及时地反思与总结。这种阶段性的自我总结,促使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自我调节、有针对性地学习或改进学习方法,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4.让学生写试卷分析进行反思

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可近距离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补充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其次,了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师的意见、建议,由此对教学方法可作出相应的调整,补充课外知识、介绍学习方法,等等,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

很多学生已经接受了这种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写试卷分析有利于帮助自己反思和分析化学学习上的问题。在试卷分析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解和困惑,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或者意见,咨询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特别是在试卷分析的改错过程中,学生能发现问题,通过自主研究解决问题,从中得到乐趣,找到信心。学生还可以在改错中了解到自身在化学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因为不理解化学知识,不会做而失分,而是因为复习不全面,知识不能熟练运用而造成失分。学生在自我分析的过程中,大多数都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中化学在内容和难度上有了很大变化,有的学生初中化学成绩不错,在高中的化学考试中却总无法发挥优势,在试卷分析中,他们把自己焦虑、失望的心情写了下来。这时,我能够及时了解,并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帮助他们发现、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帮助他们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当他们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时,及时给予赞赏,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巩固成果,逐步树立学习高中化学的信心,实现学习良性发展。一般来说,这些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因素,在试卷分数上是难以显示出来的;当要求学生对某次考试作出评价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地会将一些关于学习的心里话说出来,教师了解这些实际情况后,就可以积极地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新课程评价观指导下的试卷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学业预警;制药工程;帮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16-0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考录取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7%上升到如今的80%,学生素质呈相对下降趋势[1],导致学业问题也在逐年增加,试读、降级、退学学生人数也有明显攀升,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来解决这些学业问题,即建立高校学生的学业预警机制。

学业预警[2]是指学校依据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针对个别学生出现影响学业的情况,及时提醒学生本人并告知家长,通过学院、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教育手段[3,4]。

一、学业预警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业管理,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在2012年制订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散,或因学习成绩、违纪等问题延迟毕业、受到学籍处理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采取相应预警措施,进行帮扶[5]。

根据该管理办法,本校学生的学业预警类别分为五种,见表1。

学业预警等级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共4个等级,见表2。学校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审核,并根据其所产生影响的程度,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

学业预警机制的构建及预警程序如下[5,6]:

第一,确定预警学生名单。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成绩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确定进入预警范围的学生。

第二,下发预警通知。学院向预警学生下达《学业预警通知书》,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同时将受预警学生名单发给学院教学秘书、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进行重点关注。

第三,分析预警根源。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与家长沟通、找学生党员、干部及任课老师了解情况,查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四,建立预警档案。辅导员详细记载学生受预警的原因、产生根源、帮扶情况、学生转变情况等,建立预警学生档案。

第五,制定学习计划。受预警学生要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要进行跟踪与监督。

第六,预警等级变更通知。对于受预警学生经过帮扶后发生转变,受预警等级发生了变更,要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

二、学业预警数据分析

根据学校的学业预警管理办法,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前四个学期的学业预警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便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业。

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有5个班级,共有学生177人,前四个学期开设课程34门。其中学业预警类别均为成绩预警,预警等级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共4个等级。学业预警数据统计表见表3所示。

从学业预警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没有受到学业预警的人数占73.45%,而受到学业预警的47人中,蓝色预警的人数最多为34人,占19.21%,黄色和橙色预警人数分别为8人和3人,占4.52%和1.69%。红色预警人数最少为2人,占1.13%。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良好,不及格的学生以不及格3门以内的低级别预警的最多。

图1是前四个学期开设的34门课程不及格人数的分布图,这些课程主要是学科的基础课。没有不及格的课程为14门,不及格人数5人及5人以下的课程为14门,不及格人数6人及6人以上的课程为6门,这6门课程分别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其中生物化学不及格人数最多为32人。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药研制与研发、制药工艺设计、制剂生产质量管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主要学习化学、药学、制药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学科基础课以化学类(四大化学)课程为主,因此这些课程讲授的难度和深度较其他学科大,学生普遍理解掌握不好,导致不及格人数较其他课程偏多。而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线性代数课程属于通识基础课,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加强。这些课程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表4是统计考试不及格门数所对应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以看出占73.45%的学生没有考试不及格,占大多数。而有17名学生有1门考试不及格,占总人数的9.60%,在学业预警人数的比例中最大;其他不及格2门及2门以上的占16.93%。比较发现随不及格门数的增加,对应人数及百分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低级别预警人数较多,而高级别预警人数相对较少。

三、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

根据前述学业预警数据的分析,结合本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改进实施学业预警管理工作方法,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对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主要根据学业预警等级的不同开展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6]。

(一)蓝色预警

蓝色预警学生为34人,占总人数的19.21%,人数较多,比例较大,为低级别预警。帮扶措施为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集体谈话,对预警同学提出严肃的正式的提醒,敦促学生端正态度,努力学习。了解每位同学的实际学习困难和造成课程不及格的原因,经询问发现部分同学是由于学习上的松懈、学习主观能动性差的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尽管这部分学生人数众多,但只要提醒帮扶措施得当,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及时通过补考及重修考试。

(二)黄色预警

黄色预警学生为8人,占总人数的4.52%,属于中等级别预警。针对这些学生,由班主任与辅导员进行单独谈话,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认识到成绩下降的严重后果,了解到个别学生由于在校外忙于打工而疏忽了学业。并与家长电话联系,通过家长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经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并不知道学生本人在校的学习情况。

(三)橙色预警

橙色预警学生为3人,占总人数的1.69%,属于高级别预警,这部分学生处于试读、降级边缘,班主任与辅导员每月与其交流一次,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态,提高重视的程度,督促、提醒和鼓励学生。需要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协助学生提高成绩。并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其查缺补漏、树立信心,尽快迎头赶上。按照学校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重点监控,建立学业预警档案,档案主要详细记录预警级别、预警原因、产生根源、帮助情况及学生转变情况等内容。

(四)红色预警

红色预警学生为2人,均为降级生,占总人数的1.13%,属于高级别的学业预警。这部分学生不及格课程较多,班主任和辅导员每两周与红色预警学生交流一次,帮助他们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耐心引导,细心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定期与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态,协助学生提高成绩。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其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按照学校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特别重点监控,建立学业预警档案,档案记录内容与橙色预警档案内容相同。

四、结语

高校学业预警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合理有效的学业预警机制是预防和解决学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学业预警数据的详细分析,并了解学生预警的原因及产生根源,在学院、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下,对预警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教育和劝导,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帮扶,保证预警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及理论、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安府, 张 娜,沈海霞.大学生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79-83.

[2] 陈一虹.大学生学业预警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1(29):176-177.

[3] 高明生.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7):209-210+212.

[4] 丁 宏.高校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研究与实践――基于黑龙江省某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调研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