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灌溉工程

水利灌溉工程

时间:2022-04-15 23:01: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灌溉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灌溉工程

第1篇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9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是农业发展中的重点,关于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充分重视水利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水利灌溉工程的正常工作和运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否,同时它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旦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工作出现故障,而且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将分析我国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1 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利灌溉工程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灌溉工程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农业发展两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农村的人民来说,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水利灌溉工程的压力不断加大,而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如今,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接踵而来。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迫不及待。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国大部分地区,正是由于水利灌溉工程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负荷,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实现我国水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现如今,虽然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部门已经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不断的规范管理体制,但是不少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上。这样只会导致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变化,资源配置也得不到优化。而且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低。所以,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其次,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设施存在问题,防洪安全缺乏保障。因为我国水利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仍然属于粗放型,很多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的水资源浪费特别严重,同时还严重破环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出现灾害天气的时候,水利灌溉工程发挥不出应起的作用,农民的生民财产得不到保障。

最后,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水利灌溉工程的长远发展。由于水利灌溉工程的规模大、持续的时间长,导致工程无法预测准确的资金数目。我国的水利灌溉工程一般属于政企合资的方式,容易出现政企无法进行合理的资金分工问题。我国的农业相对属于比较弱势的产业,国家对公益性支出不予资金补偿,导致我国的水利灌溉工程经费短缺,从而影响了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与管理。

3 水利灌溉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必须要完善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来维护。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需要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促进水利产业的长远发展。制度的建立和制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同时也需要国家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制度的制定,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完善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将水利工程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其次,加大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基础设施的力度。水利灌溉工程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非常之多。一些水利灌溉工程年久失修,老化现象严重。在水利灌溉工程基础设施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不少地区仍然处于工作运行状态。这样不仅严重浪费了水资源,而且也导致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在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确保基础设施的质量得到保障。当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设施存在细小的问题时,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解决,这样才有利于水利灌溉工程的长久高效率工作。

最后,加大水利灌溉工程的财政投入。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所以各地的水利灌溉工程必须要降低投资的成本,而且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财政的问题,保证水利工程效能实现的最大化。加大财政的投入能够让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较好的维修,各级政府也可以增加新的基础设施,这样有利于提高群众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

4 总结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灌溉工程是农业的发展命脉,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和基础。搞好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对其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水利灌溉工程需要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高度出发,确保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成会.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9-25.

[2] 索丽生.水利工程的“特殊功能”――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新思路的思考[J].水利水电技术.2003,(1).

第2篇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 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 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 抗旱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 “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 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 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 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 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 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 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 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1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 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第3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生态理念;堤岸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一、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必要性

(一)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

节水灌溉工程是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更新、科学管理来实现高效节水的现代灌溉。实施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的用水率,保障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资源灌溉,同时提供作物对肥料、光照、氧气等的生长要求。促使节水灌溉技术使用后将提高农作物产量,切实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及现代农业实现的步伐。

(二)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提高用水率的最佳途径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不容忽视。用水浪费原因主要是:第一,未综合利用自然降水;第二,农业用水效率低;第三,地区与地区之间用水效率差距大;第四,节水灌溉工程覆盖面积小。

(三)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得以实现,大力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绿色经济的体现。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不仅节约了农村发展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从侧面支撑了生态系统的维护用水,其次运用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缓解了用水紧张的问题,最后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水体环境。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存在着不足

在节水灌溉工程中,在工程勘察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依靠以往或已有的资料,如: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内的土壤情况不进行精确分析、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水源水质状况不进行了解、项目区内的种植结构不认真分析等没有能够认真勘察工程实地情况,没有认真分析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因素,没有在获取精确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人员在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使一些节水灌溉工程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二)投入机制不完善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节水灌溉工程投入机制不是很完善。虽然我国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各级财政投入与节水灌溉发展的需求差距存在较大差距。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收入水平也较低,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一次性投入大,国家对用于节水灌溉的投入不足,运行维护费用不是很高,节水灌溉也难以快速发展。

(三)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不健全

国家投入兴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极大推动全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由于人们对于节水灌溉的思想意识还比较淡薄,再加上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前期投资较大,不能再短时间内见到效益。但真正能够落实节水灌溉建设的技术覆盖面积还相对较少。现今节水灌溉设备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节水灌溉行业准入制度,也没有培养一批可承担节水灌溉技术的设备生产企业,因此难以形成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四)没有形成配套的灌区管理体系

目前,有关节水灌溉政策法规与实际节水灌溉发展情况不配套,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和约束机制,农民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农民的节水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建立适应灌区节水灌溉的管理办法,对于节水灌溉管理无法可依,无法可管,灌区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在河流治导线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程在开展河流治导线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往往是工程的防洪排涝作用,对工程的环保生态性并不重视,进而导致了河流当中的浅滩与急流、主流与支流等格局被人为地改得面目全非。仅从工程量与工程造价上来看,既能缩短工程周期,又能降低工程成本,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就比较大。

1、在那些被废弃的原有河道附近,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就将急剧恶化,甚至农田灌溉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2、新开的河道也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节水灌溉工程中就要尽可能地保持河流的既有状态和周边环境,即便要做局部的调整也应当进行充分地论证。

(二)在河岸滩地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河岸滩地具有经年有明水、地下水位较高等特点,因此在其整治过程中就应当充分利用河岸滩能够缓洪滞蓄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在其防护植物中优先选择耐水淹的植物。尤其是经过近年来的大量实践充分表明,对于河岸滩地如果还是盲目地采用传统的浆砌片石护坡来作为防护,则将会因为水流冲刷以及冻胀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些护坡防护需要经常性的修理和维护,否则就有坍塌的危险。而那些采用芦苇等植物来作为防护的河岸滩地,则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从而免去了相应的修复环节。

(三)在堤岸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堤岸是河道的骨架,是决定防洪成败的关键。传统堤岸结构一般选择使用土料来进行堤岸的修筑,并在修筑完成后,在迎水面加设一道浆砌片石护坡工程作为防护,尽可能的将水流全部控制在河槽里面。而随着自然防生原理和防生技术的不断推广,由草木或乔灌木植物施工建设成的堤岸护坡工程具有着极强的水土保持性,防涝防洪功效显著。但在设计和建设生态堤岸时,对于堤岸植物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水利灌溉工程所处的实际环境,比如当地气候、水土条件等等,根据这些因素要求作出正确的选择。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采用生态堤岸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堤岸结构的水土保持性,还能最大化降低原有河道的人为改变和破坏。

(四)在灌溉渠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要把当地的国土整治,山、水、田、林、路的规划密切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的需要。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尽量避免靠近沿河、溪布置,以防止被山洪冲毁。

结语

综上,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措施。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要理清发展思路,还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利用既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灌区管理手段,建设更多的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节水灌溉工程。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

随着三农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正在转型变革。其中一方面便是改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状,建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势在必行。这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灌溉效率,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本文从管理层面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从而促进新型农业的不断发展[1]。

1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要求

水资源作为农业发展之本,目前面临着分布不平衡、人均资源少、农业用水污染大、可用水缺口严重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灌溉工程建设时,以下几点要求是我们必须做到的:1)提高节水意识,建立节水观念。对水资源尽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利用率。2)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灌溉工程建设时,不得侵犯其他区域或者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做好每个区域和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3)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在进行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4)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确定发展方向时与当地经济相协调,力争做到低投入高效益的项目。

2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监管,我国的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仍然有着许多的漏洞:1)相关政策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的灌区性质主要是集体所有或者是国家所有,因此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向农户收取的水费,而不具备根据市场自行定价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进行盈利的能力。因此常常会出现为了提高自身利益,鼓励农户多使用灌溉水,与最初设立灌溉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另外,商用和居民用水都有采用梯级水价的政策鼓励人们节约用水,但是在灌区实行的是统一收费,因此对于提高农户的节水积极性作用相对有限[2]。2)灌区管理运行体系尚未界定明确。我国政府管理灌区或者是水资源的部门有城建、环保、卫生等多部门进行共同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以及职能范围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再加上公益性与经营性组织的加入,管理起来十分的混乱。目前我国正大力的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灌溉工程管理处于一种滞后的管理状态,仍然是处于计划经济的状态之下,并不参与到市场中来,导致了市场信息的滞后,水利设施只能实现农区灌溉的功能,无法更大程度上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3)目前的现行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在上文提到的,灌溉工程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向农户收取的灌溉费用。管理单位与农户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即农户消费越多的水资源所需要给付的费用就越高,销售者所得到的利润也就越多,迎合了管理者的心理需要;而实行的统一收费的标准,让农户的节水意识积极性无法提高,势必造成更多的水资源的浪费。

3完善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措施

根据前文对水利灌溉管理工程管理上的不足之处的分析,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大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政府的工作人员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2)完善灌溉工程收费体系,转变管理者过去的盈利心态并培养农民的节水意识。可以在农民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节水激励体制,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通过建立完善的梯级水费机制,明确每个月的灌溉额度,对超过额度部分加价收取,不超过额度的可以少收水费,或者有一定的补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在对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方面,可以改变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营体系,促进水利灌溉工程转入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多角度盈利,进入良好的循环状态,提高了全民节水意识,维持了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良性发展。3)在进行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时以整体的目光看发展,整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科学的发展灌溉设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在“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和“科学治水,人人有责”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促进农业的有序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结束语

农业是一国的立国之本,这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问题。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随着“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农村科技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逐渐改变了过去存在的灌溉工程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粗放型农业发展,与此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我国农业发展的脚步将会越来越快,能够更好的促进居民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者:席艳鸽 单位:河南省陆浑灌区偃师市管理局

参考文献:

[1]田金燕,赵红.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7):213-215.

第5篇

1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研究

第一,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科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缓解水污染问题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够避免农民在农田灌溉期间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1]。传统的灌溉模式没有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并且农民群众欠缺节水意识等,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紧张。而当前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改善该问题,同时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

第二,可加快农村建设步伐。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合理,能够使得农民的种植思想水平被提升,同时种植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提升,这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农村建设步伐。

第三,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方面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水利灌溉工程的利用,农村地区便能够合理应用水资源,同时还能够重复的利用水资源,从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水利节水灌溉系统便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在农村基本水利建设期间,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循环利用的目标。

2 当前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水资源的污染较为严重。有调查显示,每年我国的污水排出量比较大,大部分的污水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处理便直接的排放到河流当中,这加剧了水污染情况,同时也给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西北方向地区的水资源比较匮乏,但尽管南方水资源充足,可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情况[3]。该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工作的实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同时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实施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以后,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分散性特点,导致工程管理的困难性不断增加,加之一些农村地区缺少合理截雪的管理制度,致使水利工程建设后,管理工作极为混乱,甚至缩短整个工程生命周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我国水利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完善性。由于水利建设中,相关法规体系与管理制度欠缺完善性,导致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及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实施,更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分析

首先,需有效提升农民节水意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农村建设发展中极为重要,农民是该项工程服务的主要对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水利节水灌溉离不开人的帮助,在此期间人们可以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灌溉工序,最大限度的实现节水环保目标[4]。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期间,作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主人与受益人,农民节水意识的提升,可直接的提升其自身经济利益,这同时也是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重要保障所在。

其次,重?提升相关建设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期间,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要。要在水利节水灌溉中最大限度的保证相关灌溉工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便需要相关人员掌握有效的方法,并采取一定的专业技术进行施工。在这一工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并与农民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确保能够科学合理的完成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

最后,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完成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以后,行政村一级需对相关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工程管理小组,明确小组领导,将管理责任充分的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肩上。工程管理小组的任务在于,管理与负责工程日常,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处于最佳的状态之下。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全面的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正常的运行。

第6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内农田项目大多是上个世纪建造的,为山区丘陵地区的社会经济前进、农田灌溉以及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不过,因为当时的很多技术以及设备都不成熟,所以建造的项目不先进、渠道体系不适宜、渠道没有内衬等,并且使用了很长时间,渠道塌陷、堵塞、渗透等情况都很严重,导致渠道系统的使用率很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能够灌溉的面积长时间以来都不符合策划规范,灌溉率不高,特别是末端灌溉区能够得到的水量很少,每到春季灌溉高峰期,或者干旱季节,不能保证水资源全部灌溉到田间,田间的地域面积不能每一块都获得水资源。严重妨碍、限制项目收益的开展以及水源的循环使用。

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要求及加强水利灌溉管理的意义

为了实现农田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农田水利灌溉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倡节约用水,使水资源充分得到应用,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的生产率;第二,农田灌溉规划区域之间需相互协调,如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农业区等规划区域;第三,合理分配灌溉的水资源,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第四,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确定灌溉的设备设施、建设方向及建设措施,从而用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大农业的生产,实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应向规模化及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发展。实现水利灌溉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经济得到保障。但由于近几年水资源短缺,用户争水矛盾日益激烈。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的管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1、基础薄弱,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无法发挥

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建造于上世纪50-70年代,很多工程在今天已经显现出年久失修、老化磨损的状态,再加上我国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比较多,很多农田水利在建设时标准低、配套差,造成使用时间长久之后质量病害严重。这样的问题导致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发挥出工程基本的防水、抗旱、排涝作用,极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尽管相关部门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改造措施对老化、失修工程做了整修,但整修、改造工作并未得到全面开展,一些中小型泵站的改造任务还未正式开始,规划中的贫困山区水源工程建设未得到真正落实,甚至于没有监理系统的防洪抗旱排涝体系,种种不足无不反映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难题,反映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难点。

2、水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农业用水效率较为低下

在自然水方面,我国不仅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还不均匀,与我国农业发展布局有着严重的错位,这为农业水资源利用埋下了巨大隐患。再加上我国化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大量污染,江河、湖泊的泥水含沙量比较高,并不能引入农田灌溉,所以导致我国农业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尽管我国在近年来提出了南水北调这一治水政策,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水资源配置仍然存在问题,初步建立起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并不能充分满足水资源利用需求,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仍然比较低下。

3、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田水利管护工作滞后

国内农田水利管护体制一直存在不完善问题,这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养护等工作极其不利。体制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为:管护主体不明确、产权不清楚、水费收取不合理、管护人才缺乏、水利科技力量落后、水利专业服务组织建设滞后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管理能力偏低,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4、水利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由于农田水利设施与管护涉及点多、面广、战线长,情况复杂,加剧了管理难度。其中管理体制不顺又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从农田水利管理体制上分析,过去大中型水库、干、支渠桥涵等设施由国家直接投入,但其施工大部分由当时公社组织灌区劳力无偿或是极少量补助完成,其日常维护与管理由水利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硬件维护费用一般由政府财政补助或是集体经济筹集,渠道清淤所发生的人工费用一般由村组集体承担,主要管理形式是通过组织灌区受益农户出义务工完成。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作为水利部门在乡镇的办事机构――水利站,同其他“七站八所”全部改制为“以钱养事”机制后,乡镇水利事业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三、解决农田灌溉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施及渠道故障等问题。进行农田灌溉设施、渠道的维护和保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主要是由中央、各级地方政府等财政部门投入的。由于财政支出的资金受到限制,而且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资金需要利用在其他水利设施项目建设上,导致了灌溉工程维护的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大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间的相互协调,加大水利灌溉工程的投入资金比例。另外,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从而有效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

2、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

主要是中央政府部门加大对水利专项资金的补助力度,地方政府部门同样要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从而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水利建设的队伍当中。这样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由政府承担,农民的加入是基于自愿原则。政府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树立对种粮的信心,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3、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田水利设备的建设,能够处理现存水利设备的老化、损坏问题,是替换老旧设备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要有计划的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要的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要先建设。增加对重点灾害区的整治,创建合理有效的灌溉系统,争取做到在干旱以及洪涝季节能够得到丰收的标准。

4、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

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灌溉区。

5、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

节水灌溉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以及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综合在一起,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国家的利润收入。

6、采用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通过加大乡政府及群众的农业生产科学灌溉意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如何科学的构建农田灌溉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企业,应构建不同的科学管理模式。如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以人为本”的灌溉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灌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过程式的管理模式,从而加强灌溉管理的制度建设。

结束语

对于现在水利设备的状况,一定要在新形式下掌握好水利设备建设的关键点,把水利设施建设当做我国基础设备建设的关键部分对待,将农田水利建设当做农村根本设备建设的关键工作,严格按照水资源管理机制,全力开展民生水利,促进国内农田水利灌溉行业走循环前进的道路,努力的开拓出一条适合中国农田水利灌溉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田金燕,赵红.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7).

第7篇

农田水利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农村粮食生产安全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有利保障。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今几年才实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导致灌溉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不到位、农民积极性不高、灌溉工程经费不够等方面。

1.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不到位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是基于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且水利部门的管理单位受传计划经济下管理模式的约束,水利水管单位的主要职责是防洪、抗旱、灌溉工程看管及水费收缴等管理工作,水管单位对管理体制没有很好的创新,没有把自己的职能当成市场主体,往往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进行水利灌溉管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2.农民对水利灌溉工程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大多数农民工都选择外出打工来谋生,而且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干部都是非专业的专科毕业生。由于对农业生产没有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农民工进行农业生产。另外,乡政府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大多数乡干部及村干部都搬到县城里去住,导致农民工遇到农业技术上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由于乡政府及乡干部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也很难提高农民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经费不足

虽然水利部门加大了灌溉工程的管理经费,但是由于水利部门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的水费收费标准,导致农田水利灌溉水费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很多地方的灌溉工程都出现了亏损的现象,而且有的灌溉工程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都难以得到保障。由于灌溉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态度。水利部门也没有资金投入灌溉设备的维修维护,导致灌溉设施时常出故障。因此,管理经费的不足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策略

1.采用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通过加大乡政府及群众的农业生产科学灌溉意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如何科学的构建农田灌溉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企业,应构建不同的科学管理模式。如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以人为本”的灌溉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灌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过程式的管理模式,从而加强灌溉管理的制度建设。

2.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

农田水利灌溉主要是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因此,农民工在灌溉工程中占有主导作用。乡政府及村干部应大力宣传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体现灌溉工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农民工进行思想引导,调动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施及渠道故障等问题。进行农田灌溉设施、渠道的维护和保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进行灌溉的维护,而灌溉资金主要是由中央、各级地方政府等财政部门投入支出的。由于财政支出的资金受到限制,而且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资金需要利用在其他水利设施项目建设上,导致了灌溉维护的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大政府及中央政府间的相互协调,加大水利灌溉工程的投入资金比例。另外,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从而有效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前 言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推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重视起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切实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为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针对限制农田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这样才会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分析

(一)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需要结合以往的资料和经验进行勘察,但是众多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工程现场勘察过程中过分依赖以往的资料,忽视了最新信息的采集,最终导致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出现许多漏洞。比如工作人员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对工程区域内的土壤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节水灌溉工程中水资源的水质也没有进行调查和了解,进而影响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此外,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依靠以往的经验,没有经过现场勘查,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设计,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导致工程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实际,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以获得准确的资料,才能够进行精准的设计,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保日后的投入使用中正常发挥作用[1]。

(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种植结构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收入,但是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传统的种植观念的思维方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目前很多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作物种植结构依然是小麦玉米,尽管已经有一部分土地正在进行高效的生产种植,但是这种种植结构的面积并不大,依然无法实现节水灌溉工程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无从谈起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内,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刷新广大农民群众的传统思维,积极引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致力于农田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改变,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才能够在节水灌溉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下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众多需要使用灌溉工程工艺的阶段,都会引起上级领导和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然而随着节水灌溉工程施工完毕,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工程中的缺乏使用管理的现象,甚至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在投入使用的当天全部人员就全部撤离,从此无人问津,更无从工程的维护,最终无法正常使用节水灌溉工程,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最初的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不够明确,不仅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这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的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工程的使用管理工作,明晰产权,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适当投入资金,节水灌溉工程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分析

(一)水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设计人员一定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水资源设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农田水利的发展得以持续发展,以此为工程建设的基本路线,生产生活和水资源的使用加以统筹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都要加大力度,在分配水资源的问题上要对水量进行良好的控制,分配上也要做好管理工作,不同的灌溉区域有不同的用水量,所以要在高效用水的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

(二)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对实现节水灌溉有着重要作用。在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引进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利用,同时随时关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更新情况。最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建立在智能技术上的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机械自动化、生物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全程监控农作物的成长情况[4]。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在示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与节水灌溉地区的特点相结合,严格按照工程项目中的各种标准,在示范工程区域集中起来,对建设的地区进行严格选择,以确保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管理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而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实现最终效益为目的,所以为了已经完工的高效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首先就要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工程的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建立并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同时明确承包工程中各方的责任,制度由人建立,就要由人亲自执行,这样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5]。

结 论

综上所述,文章围绕着当前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节水灌溉工程正常投入使用,并发挥良好的作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强日常工程的管理质量,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2(09):36-37.

[2]翁爱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0(09):179-180.

[3]朱雷鸣.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4,06(03):55.

第9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引言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不合理。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依据的资料常常是过时的,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设计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够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要求相对比较高,工程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对灌溉节水工程的施工阶段,然而在节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现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的现象;三是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建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然而因为受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及种植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没有多少变化,采用的种植方式还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这就使得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发挥增效以及增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在农田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区域之内,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 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 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 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2.4节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方面,需要国家扶持。对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订购,需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单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税收等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要得到大力发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仅能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高静萍,姚萍.对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杨志刚,柳京华,姬燕茹.漯河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发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3]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05)

第10篇

1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1.1针对农村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不合理工程建设中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没有参考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多的是依据以往的勘察资料开展相关设计工作,降低了节水灌溉工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或是有一部分设计人员直接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大胆进行设计,对勘察资料的利用率比较少,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果。

1.2农村种植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在很多地方农民对于农作物的种植一直处于最传统的观念中,这种传统的种植观念无法真正发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帮助农民及时的转变种植观念。

2完善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从多个方面监督落实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2.1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节水灌溉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用水资源的调配优化技术和节约用水管理技术、农艺与生物节约用水技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节水灌溉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需要采取更多先进的管理技术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改善。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便捷性,可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农作物进行监督,及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农作物的生长特征,根据不同时期对各种营养素需要的要求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或是施肥,这样既可以控制地皮表面植物的过分生长,还可以不断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实现农作物增产的目标。还可以利用当下最为先进的智能技术对农作物实时进行监控,及时了解农作物对水和各种营养的需求度,利用计算机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灌溉,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的科学生长,还可以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灌溉,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2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对工程进行完善水是我国宝贵的资源,节水工程灌溉的建设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量。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在规划阶段比较重要,它影响了节水灌溉建成之后的使用效果,因此,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或是农村的地理特点,同时还要参考勘察资料以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节水灌溉工程的指导理念;对于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应该落实“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原则,根据农业灌溉的需求对每一个灌区的水量利用指标进行确定,保证农业灌溉工程的高效性和节水性。只有真正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灌溉工程的有效性。

2.3重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是提高灌溉工程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当前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前期各部门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并且会亲临现场实施指导工作,但是在工程建成后相关部门就疏忽了对工程的管理。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态度,根据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安排专人进行检修,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

3结语

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改进,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既要参考勘察资料也要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对积水工程的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节水灌溉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161500黑龙江省依安县上游水库管理站)

第11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高

农田水利灌溉在农业生产中是重大问题,关系到整个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只有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及时安全可靠,才能真正实现粮食的高产稳产。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异常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这对于降低灌溉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重要意义分析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要求。农田水利灌溉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农业生产灌溉提供基本用水。如果农田水利灌溉质量不高,农业生产用水供给不合理,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或者是水量控制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作物产量的大幅下降。所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内容。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推动节约型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水资源短缺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必须面对的水资源客观实际问题。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变以往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活动模式。尤其是应该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改进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实现节水型农业生产。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是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更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以及促进各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农田水利灌溉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相对落后。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相比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落后,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生产活动中对于农田灌溉的需求。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缺乏,特别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资金投入较高的工程,但是不少地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方面,目前的农田水利灌溉收费制度还不够科学合理,很多地方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方面的大量资金投入短期内难以回收。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不到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尽管一直在发展完善,但在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方面仍旧存在不少的制约问题。主要表现在3方面:第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模和质量不高,农田水利灌溉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第二,灌溉效率和节水效率不高。不少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主要采取土质沟渠引水方式,然而土质沟渠容易出现渗漏、破损和淤积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修理,很多沟渠已经难以继续使用;第三,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缺少计划性,农田水利灌溉的时间安排、灌溉水量等统筹不够科学。各种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运用不足。沟渠灌溉是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应用较为普遍的方式,但是沟渠灌溉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渗透问题严重,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非常严重。由于各种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成本较高,因此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运用普及仍然较少,非常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措施

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首当其冲是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运行机制。首先,根据各地的农田水利灌溉工作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尤其是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开展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服务的制度,从而实现管理责任层次分明,进一步解决以往农田水利灌溉多头管理的问题,对于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效率打下基础。其次,应该针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的重点,特别是节水灌溉等工作,完善制度设计,定期组织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培训,提高节水灌溉责任意识;并探索推行阶梯水价制度,按照灌溉用水量不同来制定不同价格,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规划水平。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的组织实施,应该统筹考虑各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农业生产需求、灌溉排水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来制定农田水利灌溉规划,对农田水利灌溉工作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为了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规划的科学合理,对于农田水利灌溉规划应该全面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组织实施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方面,应该立足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积极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尤其是对于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更应该优先发展节水灌溉。同时,还应该注重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维护,更新改造渠首工程、渠系建筑物、输水渠道、输水管道及量测水设施,及时的修复水毁工程,对现有河渠进行清淤、渠道衬砌和整修配套,保证灌溉期间正常引水。此外,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上,应该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作为重点,确保符合国家有关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标准。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的统筹管理。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的统筹管理方面,首先应该注重加强流域内河、库、井、泉水的统配联调,对灌溉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维修养护,确保能够适时适量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其次,应该注重鼓励用水户及早、及时引水,错过用水高峰,并积极开展浇灌引水活动,加快农田灌溉的进度,以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第三,为了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应该注重压缩轮灌周期,适当增加灌溉次数,严格执行农田轮灌制度,确保各类农作物灌溉需水要求得到及时保证。此外,还应该注重对灌溉用水进行定时、定量、定额管理,督促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科技化水平。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上,提高灌溉管理质量,应该积极推广各类高新技术,特别是积极推动信息化、自动化与灌区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完善渠道水闸自动控制、信息采集传输等系统,对农田水利灌溉实现实时监控、准确调节、精确计量,建立高效实用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进而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

4结论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整个农业生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升,确保农业生产稳定有序。

作者:申宇 单位: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

参考文献

[1]郭秋玲,孟令成,田惠凤,等.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与展望.农业展望,2012,(9)

[2]陈雪莲.关于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农业与技术,2015,(06)

第12篇

1.1缺乏渠道工程的配套设施,不能实现设计的灌溉面积

普定县渠道灌溉主要集中在化处片区,而灌区的水源工程通过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的处理,但是,输水干渠却是由粗糙土和石渠构成,时间过久,导致很多干渠不能正常使用。而灌区内的田间渠道配套率则更低了,串灌和漫灌现象十分严重。水利工程虽然能够得到供水的保障,却不能实现渠系的配套,使蓄水工程不能真正发挥出灌溉的作用,导致水库弃水严重,田间却无水灌溉现象的发生,甚至渠道前段田土被淹,后段田土则受旱。

1.2灌溉设施老化,效率低,使灌溉成本增加

本项目现有提灌工程设施主要分布在坪上片区,该片区现有提水泵站:对门1#、2#、毛栗1#、毛栗2#均建于普定水库的库区,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为水库移民安置项目修建,因运行时间过久,管理不到位,其中对门1#、2#、毛栗2#提灌站已经完全报废,已经不能运行,现仅可见原泵站的泵房及管道镇支墩的基础。毛栗1#提水站勉强能运行,但提灌工程设施老化,机组出力低,灌溉成本较高。

1.3田间灌溉方式落后,水量浪费大

现有水源设施布局基本形成网络,但灌溉措施不配套,衬砌灌溉措施总长度还不到一半。带病运行的水利工程多,用水户观念陈旧,“福利水”思想严重,使水费征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1.4后期管理不到位,导致配套设施成为摆设

现灌溉区内,根据相关部门规划种植烤烟,工程实施完工以后,因后期管理不到位,灌溉区内一些土地未按规划种植烤烟,导致配套实施成为摆设,或者因建筑物修建影响农民耕种而遭到人为损坏,而使项目建设未达到预计目标。

2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建议

2.1政策的保障

加强水利改革发展,在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的区域一定要有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例如:普定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水利改革发展,针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专门成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与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对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规划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利工作非常重视,关心和支持,各级各部门责任明确,措施有力。政策的保障是实现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

2.2水源的保障

只有水源条件好,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才适合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水利设施的兴建,才能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真正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最大的利用,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灌溉有机结合,将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真正落实,为农业发展和国家节省大量资金。以普定县为例,2013年项目区灌面分布在化处镇、坪上乡及城关镇,灌区内主要水源为普定水库(已成大二型水库)、窄口水库(已成小一型水库)、青山水库(已成小一型水库)、后寨河泉水水量较大,水质适宜农作物生长,能满足项目区的用水要求。

2.3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要建立健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机制,每年土地转让金要拨出一部分作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费用。对农田水利资金的渠道进行开拓,要实现农田水利资金的投入,将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重点内容。加大农田水利资金的投入,也要加强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地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民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2.4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