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课堂

时间:2022-05-10 15:45: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科学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科学课堂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策略

1、前言

课堂调节主要为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阶段中,对课程实施管理控制,通过有效教学方式,进而可快速、合理的实现教学目标,圆满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显现学生核心潜能。令其成为课堂学习主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如的进行科学知识探索,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取全面升华。科学的教学调控,可开创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效率。为此,教师应基于学科特征,探究学生认知规律,良好的调控课堂教学,进而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优选实践方式,良好调节小学科学教学课堂

相关心理学研究明确,生动有趣、新颖富于创意的课堂教学,不但可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可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持续变化、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与求知欲望。为此,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应良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做到得心应手,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合理调节控制,达到既定目标。

以往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意识塑造以及能力培养极为不利。因此,较多教师通过以问启知调节课堂,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希望实现调控目标。往往该类过于片面营造活跃课堂氛围的方式,会导致满堂问的过激现象,当然也是不合适的。为此,应考量科学的课堂设计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问,方能发挥既定功能。倘若问题制定过难,会令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甚至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将导致丧失探索学习积极性。倘若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则学生会产生骄傲心理,随意的进行回答,往往不经过思考,不周密细致的研究。这样会令学生无法勤于动脑,形成思维松懈的不良问题。特别是小学科学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具有大量的概念化知识,加之小学生善于应用形象思维,因此往往无法掌握学习门道。为此,教师应引入生活实际开展贴近现实的课堂教学,进而令学生快速的接受。

3、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为人们探究学习、从事某类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为推进学生从事学习、形成认知的核心动力。一旦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便会主动积极的汲取知识,且乐此不疲。因此,倘若教师通过有效的激励令学生形成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便会在兴趣指引下产生质疑、激励想法。为此,教师应科学调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由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实际上,对科学知识内容中的新鲜事物、不同之处进行鲜明的揭示,可令小学生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科学的转变为探究兴趣与学习欲望。由于科学知识具备丰富多样的内容,范畴广泛,由上至下、由远及近,涉及到分门别类、各个层面的原理、技巧。为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阶段中,教师应积极探究并深入挖掘学科教材中富含的吸引力,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阐释神奇富于玄妙的科学现象以及世间万物规律特征。还可通过直观鲜明的手法,为学生呈现出起苗丰富的大千世界,可创设生动的科学意境,将学生引领到充满想象力的梦幻王国之中进行自由的探索,进而符合其多样性心理需要,令学生形成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提升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小学科学课堂调节应确保机制灵活

成功的科学课程应凸显内在亮点,赢得广泛支持,令学生产生新颖独特之感。实践教学阶段中,基于突发事件,例如学生对突破学习范畴的问题显现出兴趣,或令教师呈现尴尬情绪,均会令科学课堂教学陷入被动局面。为此,教师可引入合理、灵活的机制、方式,令学生转移注意力。通过因势利导,将突发事件同课堂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而将被动局面良好的扭转为有利影响,达到超越想象的优质教学效果。教师应提升敏锐洞察力,善于捕捉充满生命力的优质教学资源,创建多元化、动态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偏差教师应视为一笔宝贵财富,应善于应用财富,将学生误差当做价值化资源进行科学应用。可利用偏差案例分析,提升学生洞察分析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批判思维与纠错技能。

另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做到紧凑与疏密性安排得当。教师不仅应尽量在较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丰富有效的知识信息,同时,应为其预留消化知识、掌握技巧、全面掌握的流程时间,不应操之过急,应对学生充满信心。再者,对教学知识内容随意性应做到合理掌控、张弛有度。针对预先编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阶段中应合理适度的进行延伸、增减或删除,进而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创造性。应通过有效取舍,合理转化,契合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实现既定目标。

5、科学设计,创新调节

为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令其独立进行实验设计,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分离混合物体相关知识时,在探究如何分离盐中粗沙的阶段中,一些学生提出采用过滤纸方式,而一些学生则认为可轻轻拍打便可实现分离。还有学生提出通过观察以及手挑方式进行。该方式立刻会引发其他同学质疑。教师则可给予该名学生相应的鼓励,通过小组的真切实验,进行有效总结。虽然可能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将粗沙全面挑除干净,然而却激励了学生发散思维,令其不会基于固定模式进行学习,而是通过积极创新,选用丰富方式应对现实问题,进而可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形成良好保护。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合理的进行实验设计,需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学习目标,采用科学方法,令学生放手去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预先准备多样丰富的材料,进而令小组学生很快的找到兴奋点,并积极的投身到实验阶段中,快速的进行设计分析。一旦设计方案得到教师认可,便可快速的获取相应的实验应用材料。这样将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协同合作,通过小组竞技比拼,形成强烈求知欲望,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主动探究相关知识,掌握综合学习本领。

6、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认真分析、终身学习的重要学科,具有一定随机性,教师即便在课堂教学前期进行充分准备,也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些意外状况,甚至是不和谐音符。为此,教师应提升课堂驾驭、调节技能。教师不应随心所欲的进行教学,学生亦不应毫无顾忌。应注重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做好科学调控,有效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做好疏密安排、起伏管理,合理收放,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锋星.概念重建模式及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

[2]岑海平.试探小学科学教学的“单元整体规划”[J].教育导刊(上半月)

第2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科学课堂学习中要进行探究教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课改目标,更是小学科学学习的课改方式。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充分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并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养成科学的处事态度。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好任何事物的前提,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总是觉得这也好玩,那也好玩,喜欢听教师讲解,但自己并不想去探索、去钻研。所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其任务就是要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科学原理,让学生在探究中激起学习兴趣,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溶解现象这一节课时,教师先进行高锰酸钾和方糖溶于水的实验,让学生事先仔细观察,然后向学生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于水中呢?一边问教师一边让学生自己进行如下实验,让学生把自带的一些油、盐、粉笔末和面粉等等放入事先准备的水中,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找到了正确答案,显得特别兴奋,都对科学的学习十分感兴趣。又如,在教学物体沉浮的实验时,先让学生做木块和石头浮沉实验,先调动起学生对浮沉实验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再给学生讲有关死海的故事,然后拿出大小不一的两个鸡蛋,让学生把两个鸡蛋分别放进清水中,并在放大鸡蛋的清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并加以搅拌,再让学生观察浮沉的现象。学生观察过后都跃跃欲试,很多同学想到了从家里拿一些水果来做实验。这些实验让学生激起了学习兴趣,更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索的精神。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找到自我探索的兴趣,重点就在于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能恰如其分的当好“导演”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在讲解的时候尽量少讲一点,多给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不要用在一堂课中牵着学生的鼻子到处走的教条教学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一些进行科学实践的机会,从而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到体验实践活动中去,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从中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例如,在教学不倒翁的实验演示时,教材中要求进行两组对比实验的操作,从中找到不倒翁不倒的真正秘密,懂得上轻下重的物体是最稳定的规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把教材稍作改动,先和学生一起来试着制作一个不倒翁,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材质来制作不倒翁,做完后就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研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做不倒翁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能制作出不倒翁的材料来,到底要用怎么样的物品来制作才能让不倒翁不倒呢?如此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思维,也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还能保证学生全体参与,更直观、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课堂结束后,足以让全班同学都能了解不倒翁的由来和不倒的规律。也就是说,学习只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构建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信度,让学生勇于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探索者。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的科学《浮力》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用提问导入法,问学生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们听教师这么一问,就会把平时自己知道的一些答案说出来,如:跟物体的重量有关,还有物体的材料有关等等。见学生这么回答,教师并不要当时就给予学生评价,而是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组来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完后,再进行交流,这时不同小组的学生就会积极发言,木块在水中是浮起来的,而另一小组会说橡胶泥在水中会沉下去,可是把橡胶泥捏成船后就会浮在水面上了,还有一小组同学则说石头是沉到水底的,为什么不像木块一样上浮起来呢?这时另一小组又传来了笑声,原来是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一只鞋子放在水盆中了,他看自己的鞋子浮在水面上显得特别开心,虽然这位同学做得不太好,有点过了,但是教师并不要批评他,而应给予一定的表杨,赞许学生敢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并帮助这位同学来总结出鞋与石头一样重,石头沉下去了,而鞋却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因为水的浮力的作用,说明体积大,水对它的浮力就大,体积小,小对它的浮力就小。因此,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体积、材质等一一相关的。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进行科学地实验去证实科学道理,在实验中去进行科学探究,只有这样才是最有意义。

三、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尽可能的把课堂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向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方面发展,让学生留有足够多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得以延续。例如:在对镜子进行研究时,做一个潜望镜和万花筒;在对小灯泡电路进行研究时,做一个小台灯等。或启发学生用科学课所学的知识,利用身边的废旧塑料筒制作出造型美观的垃圾筒,能变废为宝。孩子们的智慧和潜能是无穷的,人人都是小小发明家,教师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探究。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让科学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生机,更有生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尚庄小学)

第3篇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融化学知识、物理知识、自然知识于一体。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又具有抽象性,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亲身体验到的科学知识才会内化为学习科学课的动力,才会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把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吸引到研究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使其感受到科学课的无穷魅力。

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作为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看到或感受到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科学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灌输的,而是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带着问题去探究与感悟,通过细致观察与思考,了解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令书本知识更有说服力。既动手又动了脑,这样的教学才能够形成生动活泼、氛围和谐、妙趣横生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双重进步。

二、让学生参与实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科学知识,就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会发现以前很多没有发现的秘密,激起了学生的神秘感和探究欲,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科学实验往往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学生独立地探究实验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往往成功概率不高。如果学生们共同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教师再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实验过程会更加顺利,成功率会更高。待实验成功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对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也会更浓,他们就会爱上科学,善于运用科学了。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生是有很大潜能的待开发的人,有着爱动、好奇心强,凡事都想一探究竟的心理。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大胆尝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并且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以科学的精神探索它,体验获取科学知识过程的快乐,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学得有趣、有劲头,教师才会教得轻松,教得有效。让小学生喜欢上科学这门课程,并像科学家一样地去观察、思考,研究身边的事物,这是当代教育的需要,也是科学老师的职责。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滦州镇坨子头小学)

第4篇

笔者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努力从实际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一、利用生活中的材料

实验材料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探究材料并不限于验室的现有资源和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资源。选择生活化的实验材料,不仅能节约教师准备复杂材料的时间,而且也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还能使实验设计更完善,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希望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到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耳郭在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是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最深切地体会到耳郭的作用是收集更多的声波呢,我陷入了思考。

一次偶然情况下,我发现如果要更加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我们常常要将手放在耳后。我灵光一闪,手放在耳后不就可以当成两个大耳郭吗?但是效果好不好呢?我又进行了亲身实践,实践下来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明显增强听到的声音,效果不错。

于是,在上课时,我向学生建议可以用我们的双手模拟两个大耳郭,并详细指导了放置方法。学生对于这种方法感到非常新奇,也跃跃欲试,接着我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声音,为了使现象更加明显,在播放声音的过程中,我建议学生把手放在耳边几秒后,再把手放下,再将手举起,再次放下,如此几次交替进行。很快,我就在学生脸上看到了惊奇的表情,并且听到了学生在说着好神奇之类的话。我知道学生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区别,我把声音暂停,提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齐声回答我:在把手放到耳后之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变大了。随即,我向学生介绍耳郭的作用是收集更多的声波。学生听得很认真,我想他们会牢牢记住这个模拟实验,并真正理解了耳郭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中的情境

“生活性”是情境的一个基本特征,创设一个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而设计生活中的情境,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中,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天气的阴晴变化比较熟悉,但是真正仔细看过天气预报并且懂得天气的各个符号所代表的内容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因此,我在这节课一开始,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情境:组织学生观看了一次天气预报。对于小学生而言,由视频导人本身可以激发起学生的上课热情,并且天气预报是学生生活中真正需要用到的内容,因此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格外认真,有的学生还用笔边听边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录。观看完之后,我提问:观看天气预报对我们平时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学生有的说可以了解第二天的温度,穿适合的衣物;有的说可以知道第二天要不要带伞,防止淋湿。生活化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有效地引入了对《我们关心天气》一课的学习。

从这样生活化的情境中导人,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上的知识并不是深不可测,而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只有学生的问题来自于生活,又能利用现有知识回到生活,他们才会对周围的世界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认识。

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这一个单元里,需要学生掌握溶解的概念,知道食盐等物质可以溶解于水,而沙石不能溶解于水,学会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这一系列的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看似理论性比较强,和实际生活并没有什么联系,学生接触到这个新概念,也有些云里雾里。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我首先描述了一个生活情境:小明的妈妈不小心将装着食盐的玻璃瓶打碎了,玻璃碎屑和食盐混在了一起,小明的妈妈想尽可能多地用这些食盐来烧菜,请你帮她想想办法。学生一开始想不出办法,有不少学生说到在生活中他们确实看到妈妈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苦于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将食盐丢弃。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以后,学生发现了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也觉得学有所获,对科学课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第5篇

一、生活本位的小学科学课堂的内涵

科学课堂上的知识无一不是各个科学家思维的结晶,但是这些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是那么生涩难懂。什么样的知识最容易使小学生理解呢?最接近他们的知识是什么?那无疑就是生活中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概括的知识抽丝剥茧地分解开来,然后把另一头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本位。

二、多方面回归生活本位的小学科学课堂

(一)探知能力回归生活本位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探知实验,大多是由老师事先设定好环节,学生在老师的限制下进行实验探究。当学生的探知动机与老师的设计意图相一致时能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然后有时却是学生并不按照教师的安排行动,而是会“擅作主张”地做些“小动作”。身为教师该如何处理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保护学生的探知动机,提高学生的探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静电”这一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学生体验使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后,观察是否有头发会被塑料梳子吸引的现象。此时所有的学生都乐于体验梳头发这项活动。但是等到我提醒学生使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去吸引小纸片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能够更多地吸引小纸片,来来回回反复操作,这与我设想的“浅尝辄止”地体验一下摩擦生电就有些不同了。询问下得知是因为在家里用塑料尺吸引的小纸片比课堂上的多得多。为了保护学生的探知兴趣,我协助学生完成“怎样让摩擦后的塑料尺能吸引更多的小纸片”的探究:影响因素有摩擦的次数、小纸片的大小。通过改变摩擦次数和小纸片的大小这两个因素,学生得出结论:摩擦得越多,小纸片越小,塑料尺吸起来的小纸片越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探知兴趣,深化开展课堂探究实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探究能力。

(二)实验素材回归生活本位

在科学课堂上,科学教师会运用各种新奇的实验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科学的趣味性。然而有许多实验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对于学生来说,材料的得之不易意味着这个科学实验只能在课堂上完成,若是在课下有了什么新的想法,那是没有办法来进行验证的。而教师完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来替换课堂上那些不常见的材料。

例如,在学习“固体的溶解”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高锰酸钾这种化学品。学生刚刚接触这个物品的时候可能连它的名称都叫不上来,更别说在课后或家中可以自己动手去做并观察固体在水中溶解的情况了。那学生想要在家里观察固体溶解的实验,怎么办呢?我鼓励孩子在家中ふ矣醒丈的能溶解在水中的固体。他们还真找到了一些:红糖、咖啡等。通过集体的智慧,使我们能够使用平时我们能够接触的材料做课堂上的实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不仅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实验的原材料,而且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器具来完成实验。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声调”的时候,课堂上学生使用的是风铃管,通过敲击不同长短的风铃管,能够发出不同声调的声音。当时就有学生提出来了,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做一个风铃管呢?通过所有学生和老师的讨论,我们决定使用铁钉来替代风铃管,用绳子把不同长度的铁钉系在一起,然后用木棒敲击,就能辨别不同长度的铁钉对应不同的声调,从而也更容易得出“铁钉越长,声调越低”的结论了。

(三)科学素养回归生活本位

我们都知道,许多科学成果都是需要科学家长年累月的科学观测才能得到结论,而耐心、细致、严谨等都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的科学课堂上的有些实验也是如此,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就只能留到课下和平时完成。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课时,需要学生耐心地观察蚕豆发芽的过程,仔细地记录每一天蚕豆种子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地记录保留下来来。当我把蚕豆的种子发下去的时候,学生的脸上是兴奋和期待的神情。我知道,他们是喜爱种下蚕豆种子并且期待着蚕豆种子能够快快长大的。从他们的观察日记上我可以看到,他们十分认真地记录着小蚕豆的每一个成长变化。对比之下,看着多媒体课件或书本讲解蚕豆发芽的过程是显得那么单调和乏味。通过让小学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本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微课;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30-01

对于微课的学习,其实就是碎片化的学习,一次只是学习其中的一个点,微课一般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学生在很多时候都能学习。在微课的课程设计当中,很多课程是不能拿来作为设计微课的教材的。小学科学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一定的启蒙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用微课点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一、运用微课手法,把握科学概念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他们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刺激的一个过程。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原有的一些知识作为经验,对一些新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进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要想学生把握住课堂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微课的教学手法,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趣味的世界中构建知识脉络。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过程中,有一节课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在这节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食物链以及怎样书写食物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微课的教学内容,先给学生出2个谜语,即:“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个水果”“又来了一群羊,再打一个水果”,学生在思考谜底的过程中,就会想到:“羊吃草”“狼吃羊”这两个吃和被吃的关系。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在生物世界中有哪些是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食物链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教师带着学生将食物链的概念和核心用语进行梳理。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在微课中用箭头的末端和被吃生物相连,教师对照微课给学生稍加解释,然后,教师在微课中给学生提供一张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正确写出其中的食物链。就这样,通过微课的层层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逐步掌握知识。

二、融入微课学习,剖析知识重点

对于学习,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都要先抓住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而微课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

例如,教学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和影》的,教师要对课堂做适当的铺垫,如教师可以说:光,我们都很熟悉。对于光,我们也很陌生,我们知道它是怎样传播的吗?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奇妙的光的世界吧!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微课,让学生观看视频中关于影子的诸多现象,让学生思考影子是如何产生的,进而剖析本节课的重难点: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影子的大小与光源距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光和影的关系。

三、把握微课步骤,指引学生操作

进入小学三年级之后,学生会接触到小学科学这个学科,对于探索的过程的诸多方面都是陌生的。教师一般会在探究操作之前给学生讲一些探究中需要注意的点和操作要求,但是三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没有办法将教师的要求全部记录下来,如果教师将这些注意点制作成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还能配上一些图解,这样学生就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微课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指引学生进行操作。

例如,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PPT的方法。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学生进行演示,在每一页配上一些文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使用PPT这种方法已经不太新鲜,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微课的形式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教给学生,教师可以运用相机将一个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的全过程录下来,将视频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明白酒精灯如何操作。这种方法比制作PPT还简单方便,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微课视频中要配上一些操作步骤的文字,要不然学生会不知道具体操作的一些步骤名称。只有这样,将微课引入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逐渐融入教学,教师要把握住这样一个机会,利用微课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让微课点亮小学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段跃辉.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23).

[2]高祀泉.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11).

[3]韩秋秋.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第7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虚拟情境;真实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90-02

为了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特定情境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无论从学科要求、学生特点,还是从新课程理念角度来看,情境教学都为小学科学课添加了不少亮点和活力。然而,从教学实践看,我们科学课的情境设置带有明显的双重性。让我们从平时一节常态课开始。

例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小节“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为了实现“知道很多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人类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懂得保护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一教学目标,我们通常设置以下教学情境。

【案例情境】

1.学生的前期工作是:调查自家一个星期一次性用品使用量。比如:易拉罐,奶瓶盖等,从而估算一年需用掉多少这样的资源。并在上课前进行交流。

2.观察人类开采矿物的图片,讨论开采方法,出示各种矿物存量及可使用年限,让学生基于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学生明白:资源的数量有限,用得多,剩下的就少。

3.介绍矿物资源形成过程,让学生谈看法:资源很珍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此情境中,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该情境是服务于预设教学目标的,要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对此情境的内在情感体验至关重要,是此情境的教学目标定位。

第二,让学生做一些前期工作,了解矿物用途,感受矿物用量之大。这一点贴近新课程倡导的生活化理念,是此情境的新课程理念定位。

第三,此情境试图利用数据、部分矿物形成过程的资料来引起学生内在情感冲突,是此情境的内在情感价值定位。但从课堂实效来看,学生总是心平气和地交流:矿物很珍贵,我们要如何保护资源。讨论完则是较长时间的课堂沉默。究其原因,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学生来说虚拟的情境。为什么某些情境下教与学效果会很好,而某些情境下效果不好呢?我认为:只有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师生共同提升。教学情境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而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使其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并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到底如何判断和达成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呢?

第一,真实的情境必须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内在或者外在体验,从而有效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情境。从学科本质上讲,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授这门课程,不仅要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例1的情境中,学生没有“资源数量很有限,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体验,因此谈不上真实的情境。

第二,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这一点并不是说真实的情境就一定是学生在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而是基于学生日常生活,且有一定的生活化素材。教师要能创造性地将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与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联系,虽然它们不一定真实发生过,但对学生来说恰恰是真实的。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科学课堂不时充斥着以教师自身生活替代学生生活的情境,这是虚拟情境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妨以例1情境为原始案例,作一些变式。

【变式情境】

1.学生了解矿物价值和开采方式。

2.教师事先在教室各个角落藏固定数量的矿物(写着矿物名称的纸条)。活动要求一:规定时间内看哪一小组找到的矿物多。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尽可能多地采到矿物,学生翻箱倒柜,你争我抢。

3.时间到,开采活动暂停。接着,要求二:你找到多少?找全了吗?再找找。学生再次开始艰辛地开采活动。

4.时间到,开采活动停止。提问:无论大家开采了多少矿物,我们进行了似是而非的开采,你有什么感觉?

这样设置情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大家争先发表感受:“矿物无处不在。”“有的容易开采,有的很难。”“开始时比较容易开采,因为矿物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少,太难找了……”学生的“小宇宙”正急着爆发,教师在这个时候只要稍加引爆就可完全达到预设教学目标――自然界的矿物随着人类大规模开采,数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基于此生长点,随后的教学顺水推舟,一气呵成。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我们创设的课堂情境做到了源于学生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但还不能说完全是真实情境。如果课堂情境只属于少数特质学生群体的生活化素材,那就只能引起少部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它还是属于虚拟情境。如,我们在《一切都在运动中》这一课的教学中会引入这样的例子:坐火车时,感到自己的火车开动了,等到旁边的火车离开后才发现自己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旁边的火车在运动。以此来说明选择不同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一样。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乘过火车,在乘过的那部分学生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认真体验过这种错觉。

我们不妨利用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的素材和背景来重现这一现场感觉。

【变式情境】

视频1:站在一个宽阔的十字路口,录下眼前的情景。学生观看,置身于视频1的情境中。问:你看到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视频2:坐在高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录下眼前的情景。学生观看,置身于视频2的情境中。问:这时,你看到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第8篇

1、新颖的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要营造良好的开端,则离不开“兴趣”。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课堂上产生“动”的欲望,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慎重考虑怎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利用音乐激发兴趣,借以渲染气氛;利用活动激发兴趣。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实验;利用故事激发兴趣;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

2、宽松学习氛围,体现合作互动。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生命体的形式出现,平等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进行。

操作是儿童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所期望的一切,也从中锻炼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观念与创新精神。我在教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直观上体验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设计了一个玩鼓游戏,我拿出一只队鼓,问:“谁能让它发出声音?”一个个学生上来都非常高兴的玩了一下,然后我提出,再请两个学生上来,并把你们的一只右手轻轻的放在队鼓上,当鼓发出声音时,下面的同学猜一猜,他们有什么感觉?当学生猜完后,再让操作的同学说一说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的体验到声音产生的秘密。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营造了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完全溶入于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实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才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师生互动,促进灵动课堂的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勃勃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我在教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直观上体验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设计了一个玩鼓游戏,我在队鼓上撒了一些花生米,然后我敲打了一下鼓面,鼓面上的花生米就不断的跳起来,然后请几位同学自己来试一试,从视觉中感受到是由于鼓皮的振动迫使鼓面上的花生米跳动起来。同时他们在活动中喜笑颜开,个性得到了发展。在群体活动作用下,某些学生变羞怯为开朗,变颓丧为乐观,变消极为积极,使独立型代替了依赖型,竞争型代替了回避型,这正是群体活动使他们超脱自我。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发挥的机会,利于师生互动知识的形成,促进了动态课堂的生成。

4、捕捉亮点资源,让智慧闪耀光芒。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我在上科学三(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课时为了研究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情况,我同学生讨论完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实验,这时我发现其中一组同学在研究时,首先把圆柱体排好队,依次进行拉长,而其他组都是每个同学一个自由的进行伸缩,体积大小不十分明显,我看到这,灵机一动,马上请同学们安静下来,请刚才的这组同学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并且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做的,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方法,又形成了认知。由于我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5、教师要转变角色,放下身子,平等地参与到学生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应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信任多于批评,鼓励多于指责,教师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形成合作交流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自由的同时,应准确把握教学的流向。这就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积极体现“导”的艺术。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学尝试,让所有学生都自由地发表意见。而教师通过巡视,适当点拔,并在全班活动中及时反馈、总结。

6、多媒体技术广泛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课堂,使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在最佳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其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能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多媒体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无声变成有声,化静为动,将学生带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并存在持久性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能化静为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彩虹的秘密”时,课前三分钟先播放一段有关彩虹的影视片段,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解说让学生如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一方面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至课堂。又如,

第9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优化技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迅速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注意,启发学生思维。然而,如何设计课堂提问,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提问要做到收放有度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课堂里,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提问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思维辨析或动手活动最后得出答案,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许多科学课堂教学中,还大量存在着教师提问过多、学生思考过少的现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问题的状态。

例如在讲解《种子发芽实验(一)》一课时,由于是新学期的开始,在上课时我担心学生由于时间的间隔而遗忘了所学的知识,所以在设计实验计划时,我没有放开手,而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提问,结果学生确实能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提问下完成计划,但由于课堂上长时间处于单一答问教学状态,导致学生跟着老师走,缺乏探究兴趣。而第二节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我及时进行了修改,换作是学生小组讨论,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完成实验计划,然后小组内交流,对所汇报的学生提出疑问,采用生问生答的方式,不断完善各组的计划,结果是学生探究气氛高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提过多细碎的问题。

二、提问要具有指向性,当问则问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教师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问题与老师在引导中抛出的问题交相辉映,构成了我们科学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单纯追求为了提问而问问题,一般存在有这么两种情况:

一是把不是问题的作为问题;在《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引出“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这一科学概念,先是拿出一根棍子,问学生:这是什么?然后用它来撬重物,再问学生:当这样来使用的时候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只一个杠杆概念的引出就耗费了很长的教学时间,再加上一些干扰因素的引入,很不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杠杆的掌握。在我看来,概念性的知识没必要采用提问的形式,而是可以结合课件或亲身体验的方式,直接给学生呈现出。

二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种情况也是我们科学课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本来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把学生引导到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可是就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例如在研究杠杆的科学时,通过使用体验羊角锤、钳子、剪刀、锥子、擀面杖、镊子这几种工具,判断出杠杆类工具,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在你刚才体验的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杠杆类工具都省力吗?注意观察你所握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其实教师可以直接点出:刚才我们通过体验,已经感觉出有的杠杆类工具省力,有的要费力,这是为什么呢?跟它三点的位置有关吗?这样可以直接把问题指向杠杆上的三点位置与用力情况之间关系的研究。

三、提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难易适度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有效地指导。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既不能太容易,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太难,使学生无处下手。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回答的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问题。如《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课中对各种杠杆类工具的比较,若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三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许多学生会从形状等方面来加以比较,很难找准比较点,但如果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效果就明显不同了:

(1)想一想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

(2)要比较它们是否省力,关键需要找出什么?

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经历了一个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教师直接提问更形象、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四、提问要及时,恰到时机

当学生课堂上的发现和原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歧义时,这是教师提问的有利时机。因为这时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撞击,更有把问题搞清楚的强烈欲望,教师的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建立的正确概念会更加牢固与准确。如在《种子发芽实验(一)》中,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推测种子发芽需要阳光。但是,经过几天的实验对照观察,在《种子发芽实验(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这时教师提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学生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绿豆发芽的个数的比较,得出光照不是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五、提问可从多角度进行,拓展知识面

多角度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反问等形式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在执教《轮轴的秘密》时,探究活动进行完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并分析它的轮和轴在什么位置,这些问题在本节课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好解决,但当问到:它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时,学生只会说省力。但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我采用了反向提问:如果汽车的方向盘上没有一个大轮子,只是一个轴,那使用起来会怎样呢?从而加深学生对轮轴在生活中作用的理解。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只要不断实践,努力摸索,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好的优化课堂提问的技巧,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标准解读》郝京华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科学课》

《课堂教学技艺》徐高厚主编

第10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纪律 习惯 调控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有序的课堂教学能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导者且发挥自如呢?我认为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调控。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效的点拨和调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创造和谐愉快的实验探索环境。下面我将根据自己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环节的调控

教材环节的推进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每一章节知识点的衔接上都应突出递进的特点。教材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教学中,一般情况我们应根据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点有序进行传授,巧妙安排每节的教材,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调控,但是有时也可根据当地的时节适当调整教材的先后顺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的调控

教学过程是知识的传播与吸收过程,其中“放”和“收”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应具有开放的胸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胆尝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放”可以指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汇报交流,时间一到教师见好就要“收”回课堂。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信息,并有效处理教学中的遗憾,力求三维目标的全部实现。

三、课堂纪律的调控

对于课堂纪律的调控有三点。

一是恩威并施,树立教师威信。一个善于嬉笑怒骂的教师才能使学生又敬又畏。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更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角色的扮演。由于科学知识包罗万象,所以有时我们就充当一位科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或政治家等角色,如在教一些基础科学知识时,由于有的同学看过课外科普书籍,有所了解,就在老师刚提出问题时急于表达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没学过的同学也会开始跟着讨论,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此时教师要面带笑容,和颜悦色的聆听他们所讲,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这样教师在班集体中的威信才能越来越高,学生自然会对你产生敬畏之心,时间一长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就会逐步形成。

二是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处理课堂。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和纷繁复杂的问题,要想控制好课堂纪律,轻松驾驭课堂,掌握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怪异行为,可以用眼神或表情、动作来示意违纪行为。假如只用眼神无法收到如期的效果,还可适当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可以边讲课边走到到违纪学生身旁,轻敲其桌面,加以提醒,使学生感到老师善意的制止,从而约束自己的违纪行为。除此之外也可采取临时改变语调,加大声音或中途停顿等方法提醒违纪学生。

三是耐心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人数多,背景比较复杂,个别学生个性比较突出,有时在课堂上批评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后要及时安抚,耐心细致地谈心,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犯错误的真正原因,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所借鉴。但是对于一些思困生来说,我们更应该了解导致学生思想困惑的真正因素,通过课前课后的不断引导,配合心理疏导来解决其思想的困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得到慰藉,抛开思想包袱,鼓起学习的勇气,配合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在其他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

四、分组探究实验的调控

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它的层次性。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有限,初次接触实验时是不可能完全独立进行的,教师必须根据实验特点,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指导。如,在学习视频示范课《哪种材料最硬》时,我设计了四个实验,先演示再分组,进行实验,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实验顺序由易到难,最后讲解金属延展性时,先演示了一个对比实验,自然得出了金属的延展性。

五、学习过程的调控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吸收信息、归纳总结信息的过程。当授课内容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符时,教师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所授知识超出学生能力水平,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教师要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过程进行及时跟踪,并不断总结反思,哪些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信息学生还没掌握,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教学调控。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所在班级的班情、学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六、注重教学时间的调控

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中,所有知识点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根据所授课的类型以及学生掌握的情况来适度调整教学节奏,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同样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同一年级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班级,教学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例如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教材,对于学习《科学》这门学科还缺少一定的方法,我们绝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到了四、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参与探究过程,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

七、注重对学生作业质量的调控

教师布置的随堂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的新知识,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达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的效果。作业的布置不能以量取胜,而应以质取胜,所以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质量,作业的布置须有针对性、启发性,使每一道习题都能紧扣教学重难点,边练边掌握,边练边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习题时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易,作业的布置要围绕教学目标,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这样才有助于巩固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数量,知识的巩固不在量的多少,而在于练习的精与否,精当的习题不仅能做到以少胜多,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腾出了时间让学生广泛的涉猎各科知识,丰富学生视野。

每位教师面临的都是不同的学习主体,只有在课堂中科学调控,抓住学生的“灵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各种媒体资源,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展示,进而高效地完成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师倾听;探究活动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1]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在倾听中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新课改以来,我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向为“平等中的首席”,由于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在科学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提出问题时的倾听、推测时的倾听、观察中的倾听、讨论时的倾听、关注学生记录的倾听等,即做好科学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倾听,真正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

    一、学生提出问题时的倾听实践

在科学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经常设置一定的情景现象,希望学生能根据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把这些当成一种形式,没有仔细或认真地“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提问也丝毫未影响教学流程,我们的研究活动仍然是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如《米和饭》一课,学生提出很多问题:为什么碘酒碰到米饭会变色呢?米饭碰到碘酒怎么会变成紫色呢?碘酒碰到别的东西会不会变成紫色?碘酒碰到液体会不会变成紫色?等等。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地倾听了学生的问题,我们就能高效地进行问题整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有目的地进行课内外探究活动。

    二、对学生大胆推测(猜想)的倾听实践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想,我们听后往往是一笑了之。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2]:在一次现场直播节目采访中,一位主持人问一个想当飞行员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的回答是:“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下去……”现场的观众全部笑得前俯后仰,主持人仍然继续关注这个孩子,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孩子的回答让在场的人感动:“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这位主持人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能够“听”孩子把话说完,不管现场出现的状况,仍做到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亲切、平和、耐心,从而“听”到孩子善良、纯真的心语。作为教师,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学生出人意料的想法,还要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他想法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才可能发现学生思维的独到之处,才可能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才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学生观察活动中的倾听实践观察是科学认识的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的。而教师要为孩子们的观察做好准备,要选择教学内容,要尽量把观察的活动安排在自然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20世纪80年代,兰本达教授执教《蜗牛》一课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他在组织学生观察蜗牛的活动中,连续15min都没有对学生进行一次统一的讲话,他不停地参与到每个小组的活动中,常常蹲下身来与他们一起观察,眼对眼、面对面一起共同探究,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这样做既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高高在上地监督他们,又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可依赖的“靠山”,需要帮助的时候,还可以请教老师。坚持“蹲”下身来与学生一起活动,才能真正看清他们、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其实,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也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真正需要老师用眼和耳去关注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敏锐地观察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争论什么?如果扯得太远,则需要把他们引回到正题上来。在学生们的观察活动中,不时放几颗水珠在热油锅中,引发孩子们的思维想象,“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认为?”“你能不能再看看,加以肯定?”这就是兰本达教授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倾听的具体做法。

     四、讨论(争论)、交流展示(汇报)时的倾听实践一位科学教师上课时要求学生在讲台上汇报自己的发现,在汇报之前,要求学生“汇报时声音要响亮,让每个学生都听得见,全体学生都要注意倾听”。     学生在展示平台上逐条介绍自己的发现时,这位教师却在翻看自己的教案……这可能只是一个细节,是一次偶然的个别现象。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表明自己不重视倾听。其实这样的细节在日常教学中并不少见:在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时,教师不置可否,不加以引导;学生在发言中出现明显的科学性错误时,教师不及时指出。凡此种种,教师在课堂中的这些“不作为”行为,都充分表现出我们的教师没能认真倾听孩子的汇报,也没有认真倾听孩子汇报的具体举措。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所预设的答案,教师就打断,“哪位同学来帮帮他”;教师充当的是课堂活动的“捧场人”,无论学生探究过程或探究结果如何,教师总是赞不绝口“你真棒”,即使学生答非所问,教师也依然夸奖一句“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另一位教师在上《观察我们的身体》[3]一课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汇报。学生说:“我观察皮肤上大多有汗毛,而手掌心没有汗毛”,“我知道肌肉里还有骨头,头部的骨感觉象个瓢形,胸部、背部的骨头大多是横着的”,“皮肤比较白,我的同桌比较黑”,“有时候皮肤上会沾脏东西,我想它能保护肌肉”,“我发现腿中的骨比较细也比较长”等。面对学生不同的发言,教师始终耐心倾听,并仔细分析,发现同样是对骨的探究,有的小组是用测量的方法获取数据,得出骨的长度是不同的;有的小组是用摸的方法比较身体各部分骨的形状,结果也是不同的;同样是摸的方法,有的小组发现脊椎骨是由许多骨排成一串构成的,有的小组发现肋骨是一根一根的。这位教师是一位敏感而又耐心的倾听者,他发现学生的探究方法是不同的,有的用摸一摸的方法,有的用看一看的方法,有的用测量的方法。“教师是学生鲜活的榜样,教师耐心、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能给予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倾听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正如特级教师章鼎儿所说,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侧过耳朵,做出一副专心倾听的样子……教师有效的倾听,既能给学生一种关怀,又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和帮助,更是精神和方法的传达。

    五、评价学生记录时的倾听实践

探究活动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不但要看思维的结果,还要看思维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是在头脑中进行的、是无声的,所以要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包括文字、图表)把思维的过程表达出来。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究记录(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定期公开对学生的探究记录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各自的思维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六、指导孩子探究过程中的倾听实践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的交流、对话等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首先倾听他们最新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才会真正有价值。通过倾听学生的实践,教师还可以知道学生经历的探究过程,哪些方法是学生经常用到的,哪些方法是学生不常用甚至不会用的;学生关注哪些方面,忽视哪些方面。这样认真的倾听,不仅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且掌握了学生的探究情况,对于真正开展落实科学的探究活动,真正发挥探究的价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课堂上,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无论学生说得精彩还是糟糕,作为教师,都要专心去倾听,并进行适当的指导;课余时间与学生交谈时,应关注学生们的“流行”语言,在课堂上进行适当引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很关注他们的谈话,从而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用真心换得信任,养成彼此关注对方的发言、相互倾听的习惯。

    有人说“不会倾听就是不会学习”,我们说“不会倾听就是不会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如果将“倾听”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处理好“学生倾听教师”、“教师倾听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三种“倾听”之间的关系,就会使其发挥功效。这样的教师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倾听者: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我们就能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展示科学课堂的精彩,这样,科学探究才会留在他们的心灵里。

第12篇

课例《玩齿轮》

激发兴趣确立目标 教师说:“这是我们常用的修正带,拆开了看看,里面是什么?齿轮是怎么运动的?介绍啮合。你还在什么上面看到过齿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齿轮。”

探究活动教学 活动一:组装齿轮组。教师说:“让我们用两个齿轮组装一个齿轮组吧!组装好了吗?你们是如何组装齿轮的?”“请问这个齿轮组做好后,你们一起玩了吗?你能玩给我看吗?(板书:能传动)再仔细观察一下,齿轮的传动有什么特点(板书:会变向)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呢?给我们介绍吧。(板书:可变速)”活动二:玩转齿轮。教师说:“如果有更多的齿轮组合在一起,又会怎样?想不想接受挑战?”小试牛刀:你们能玩出一个“齿轮系统”,把力传递得更远吗?大显身手:你们能玩出一个“齿轮系统”,把一种方向的力变成两种不同方向的力吗?终极挑战:你们能玩出一个“齿轮系统”,同时完成以上两个要求,并且两个力转动的速度不同吗?

今天齿轮的种类更多,成为现代工业机械中重要的装置之一。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又有哪些用途?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笔者做的齿轮只是个简易的装置,还不规范和标准。通常情况下,我们要制作一个齿轮,要先3D建模,可以通过3D打印机把第一个模具打印出来。笔者课堂上提问:你对齿轮感兴趣吗?还可通过什么方式制作齿轮?

执教者对本课例的设计思路与反思 在《玩齿轮》的课例中,笔者大胆设计了三个关于齿轮的递进式小组合作工程类探究活动,把数学的计算和工程相结合,让学生运用齿轮的特点创新设计传动装置,以体会大小齿轮在传动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以及不同齿轮数带来的传动方向的差异。课例的最后,设计了利用新兴3D打印技术把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宽,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查阅资料,了解相互知识。

在2015年11月举行的江苏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举拿下一等奖。笔者也因这堂科学课的设计大受鼓舞,决定在STEM教育上继续开拓进取,所以就有了下面的课例。

课例《弹簧秤》

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螺帽,说:“这里有一个螺帽,掂一掂有多重?我们可以准确测出它有多重吗?”揭示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师引导:“要测量力的大小,有很多工具。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再出示弹簧测力计,说:“请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称物体的重力大小吗?”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记录表,被测物体包括螺母、笔、课本、钥匙等。

DIY自制弹簧测力计 自选材料范围:若干勾码、橡皮筋、回形针、棉线、硬纸板、直尺、记号笔、白纸等。分析用以上材料来做弹簧秤的话,弹簧秤各个部分分别用什么材料来替代。最难做得是什么部分?刻度板。讨论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板。教师说:“今天,我们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该课例是本校开展省级STEM教育试点学校的首批案例之一。本课从STEM教育的核心思想出发,把动手做贯穿整个课堂,以科学知识为引领,以工程、技术和数学为手段,结合小学四年级儿童的整体认知水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把力学入门课演绎成STEM教育试点教材之一。当孩子们拿着自制的简易弹簧秤满足地离开教室时,不管他们做得弹簧秤有多简陋,这都是自己动手创新的第一步。此案例突破了STEM教育中,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把工程设计融入到STEM教育中来的大胆尝试。

机遇与挑战

以上课例,选取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龄的学生,但是都把创新、工程、自制等STEM教育里最难言明的部分一一剖析。在实践过程中,也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比如:小组之间的均衡问题?如何有效利用小组讨论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如何利用讨论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