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技术装备论文

教育技术装备论文

时间:2022-03-09 07:5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技术装备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技术装备论文

第1篇

一、通用技术教学选题范围

1.通用技术课程特点、构成、教学目的、教学成果评估。

2.通用技术教室设计及设备配置、选型、方案研究。

3.通用技术教学点分析及不同类型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4.教学任务及教学效果评估标准研究。

5.通用技术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较分析,通用技术教学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异同。

6.信息化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7.通用技术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特点、培训提高。

8.通用技术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9.通用技术教室设备配置标准相关问题研究。

二、征文内容和格式要求

1.论文内容要贴近实践,贴近一线教学与应用,要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深度,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意义。作者可以在选题框架下自行分解出具体题目,从多侧面、多视角,深入具体地阐述和表述。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均可。

4.征文标题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征文要求按照论文体例撰写,超过3 000字的需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5.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

6.参选论文应具原创性,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7.文稿一般不得超过5 000字,文稿应附全部作者的单位、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具体地址。

四、组织评选办法

1.提交的论文或教学设计经专家评审,评出优秀作品。

2.组织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优秀论文或教学设计将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颁发《年度优秀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年度优秀通用技术教学论文》证书。

3.优秀教学论文或设计将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上陆续刊登。

五、投稿方式

1.请将论文或教学设计发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邮箱(jiaoyuzhengwen@vip.省略),请注明“征文”字样。若作品无法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请刻录成光盘寄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2.咨询电话:010-62115171 62112663

3.联系人:杨洋 李丽

4.邮寄详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4号C座1002室《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 管理效率 思路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现代教育装备在学校教学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呢?具体来讲,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包括学校所有教育技术装备,但现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利用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电教设备的装备,而是基于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的技术装备[1]。之所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如此受到新时期各类教学机构的重视,主要还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知识传播方面的无与伦比的优势,包括其传播知识的“立体性”、 “直观性”、 “真实性”、 “震撼性”和 “生动性”。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经常被利用在各种新式教学方法中,而且很多新的教学方法都要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载体才能实现更高的有效性。基于此,我们力求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利用效率,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能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更多更好的作用,发挥更大的优势。

二、科学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装备管理效率的主要思路

2.1 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是一门学问,如何能有效的管理这些设备更是一门学问,而这其中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或者对于设备管理效率的高低是决定性的。试想一下,我们把一位既不懂专业知识,又没有奉献与服务意识的管理人员,硬生生的放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岗位上,怎么可能可以把工作做好?因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中很多都是比较精密的设备,尤其是一部分基于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而产生的终端硬件及设备,类似网络中心的交换机、传感器等。这些电子设备对于室内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而且如何有效的维护更是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务必要强调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知识。而我们之前的职称考核中,都是要求发表什么级别的论文,有什么贡献,显然这对于从事教育设备管理的人员来讲是不公平的,他们从事的是管理工作,很少与教学或者科研搭界,因此我们采用这种职称考核机制无形之中就打消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学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扭转这种局面。各学校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引导工作人员产生工作积极性,认真的去研究钻研专业知识,比如通过在职称评聘的时候,把他们的服务意识与专业知识纳入考核范围,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引导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人员形成更好的服务意识。也可以通过让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人员参与一些比如计算机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引导他们对业务钻研的兴趣。

2.2 严格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效率与制度是分不开的,一套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必然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严格制度。我们很多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效率之所以不高,与他们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密切关系。比如很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使用都是哪位教师有课,就派个学生去拿钥匙使用,中间教师们还可能把钥匙几易其手。这种看似为教师行课提供方便的举动,其实有很多隐患。最起码不是每位教师都非常熟悉这些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中间很可能有损坏的问题出现,而如果这其中没有管理人员及时发展,教师们还在继续的使用,很可能一点小问题就会变大,最后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和运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校必须要有严格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登记记录,完好程度检查备案,每次谁用了谁登记,谁登记的谁负责,谁拿走的钥匙(或者设备)要亲自归还,并且管理人员要当场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并及时的注销。当然,严格管理制度并不是限制教师们使用,相反目的却恰恰是为了提高教师们的使用效果。

2.3 探讨现代教育设备综合管理平台的建立

目前,很多地方的教育设备管理都是学校各自为政,上级主管部门只负责领导,具体的管理都是各学校实行,这种情况对于设备比较少的时候的确可以有较好的管理效果。但随着设备的水平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多,需要的人员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时教育设备的管理成本就大幅提高。如果学校之间的教育设备是相似的,而每个学校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设备管理机构,这势必会造成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因此,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尝试开展校际之间协作管理的机制,由上级现代教育设备管理部门牵头,由某一个学校具体承担,若干个在地域上较为相近,办学层次较为相当的学校联合组成一个管理平台。由一套管理机构具体实施一些关键设备的管理、维护。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提高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尤其在仪器使用心得、经验方面。当然,现代教育设备综合管理这只是一种尝试,其具体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待深入探讨,包括是独立的成立第三方管理机构,还是由学校之间轮流担任,这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可以进行一些优异的探索。

四、结语

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可以创生出无限的教育空间,又可以衍生出无穷的教学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效率关系设备的运转、维护、管理及使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学校重视[2,3]。而且要不断地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把不同的管理方法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让现代教育设备在学校发展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桑新民.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3(9).

第3篇

一、统筹安排,合理建设

目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城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各学校在教学功能用房数量、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差异悬殊。因此,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建设,均衡配备。

“十一五”期间,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成绩巨大。以长沙市为例,“农远工程”、“班班通工程”、“标准化实验室建设”颇有成效。长沙市共创建了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6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05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98所,全市中小学建设校园网近500个,计算机生机比为,小学15∶1;初中8.8∶1;高中6.8∶1。“十二五”期间,长沙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水平;继续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及各功能用房建设;加快信息化终端设施设备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学“班班通”工程,争取2012年全部完成城区和农村规模以上学校的“班班通”工程,其余学校100%配备移动多媒体;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和高中学校生机比分别达到12∶1、8∶1、6∶1。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改革试点工程,它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的配备标准有明确规定,标准化建设能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2008年开始,我省启动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在合格学校评估标准中,“学校装备条件”这项指标所占比重为1/4,该指标对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室)、音乐室、体育室、美术室、卫生室等功能用房的建设和配置设置了硬性标准。

确保学校装备条件达标,必须有充足的装备投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创设装备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建立装备经费专款专用制度,这是提高中小学校整体装备水平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育人为本,科学配备

科学配备,就是要求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学仪器等设施设备,使各类装备配比协调,规模适中,功能与教育教学目标紧密相切,既避免过度装备造成浪费,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装备配备的原则是,好用、够用、实用。要多关注学校及教学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灵活合理进行配备。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因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如何合理地选配尤为重要。比如对“班班通”设备的配备,对于规模以上学校可采用传统的“固定模式”,其他学校则采用“移动模式”,对于“固定模式”的“班班通”,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对设备进行灵活搭配,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三、狠抓落实,强化管理

加强教育装备的精细化管理,对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效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都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说“建”、“配”是基础的话,那么“管”则是教育装备工作的关键。管理也是第一生产力,过去粗放型、经验型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装备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优化管理势在必行。

要形成市、县、校三级教育装备管理体系,成立以局、校领导为首的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推进本辖区内学校的教育装备工作,加强对学校装备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督查与考核,这是教育装备工作科学发展的坚实保障。

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是规范装备管理的保证。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长效管理机制,要对教育装备的资产管理、功能用房的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做出详细规定。

要加强对学校装备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各级都要制定《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按照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评价。学校也应出台相关的文件,对一线的教育装备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并作为其评先评优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注重实效,加强应用

装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装”以致用,发挥装备的最大功效,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好这些装备,是装备工作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是提高设备使用频率。要加强学生实验及信息技术操作考查(考试),对各学校的操作考查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和监督,并对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做好总结,以考促用,有效提高设备使用频率,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

二是注重设备使用实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老师们常易走进以下误区:⑴过犹不及,过度使用现代技术设备,从而否定传统教学设备;⑵惟命是从,乏于应变,为使用设备而使用;⑶固守成规,思想僵化,抵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研究。

三是以活动促提高。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可提高老师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近年长沙市先后组织了“班班通”赛课活动、“实验、电教论文评选”活动、“自制教具”评比活动、“中学教师生物、化学实验创新”竞赛、“敏特英语说课比赛”、“敏特英语论文评选”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成果,给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五、总结提升,深入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很快,如何与时俱进,如何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可以尝试产、学、研三者相结合,让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共同研究,从而设计出既能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又符合教育技术发展规律的产品来。同时还要加强对装备应用的深入研究,比如创设新的教与学模式,让技术装备更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经验。

六、建设队伍,扎实培训

“培训”是教育装备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扎实的培训,才能让老师们掌握教育装备的操作技能,有效地提高装备的管理和应用水平。

要重视装备队伍建设。装备队伍建设,主要侧重两个层面的人才资源培养,首先是要培养一支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装备管理队伍,这些人员包括市、县区教育装备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学校主管装备工作的领导,这是教育装备管理的核心力量,应使他们成为懂教育、懂管理、懂技术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其次是培养一批责任意识强、专业精通的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功能用房的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与交流,明确职责,提高待遇,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设施的使用效益。要形成培训长效机制,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分级分类进行相关培训。要督促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各学科教师做好相关技术培训工作,大力推进装备的普及与应用。

第4篇

克难奋进,努力实施教育现代化

———芙蓉区杉木小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杉木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的来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近几年,我校按照《长沙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方案》的要求,全面启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工作。我们本着重硬件更重软件,抓管理更抓利用,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配备、管理、运用”一体化,在全校上下掀起了广泛使用现代教育设备、大力提高使用效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发展,实现了边远小学教育的现代化。现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向评审组作以下汇报。

 

学校概况

    学校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交往” 为育人目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构建素质教育的广阔平台,营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活泼的课余生活环境”;以“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实现素质教育新跨越”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奋斗目标,加快教育装备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虽说学校现只有6个教学班,272名学生,17名教职员工。但是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被授予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人次,市“芙蓉百岗明星”称号1人次、区十佳师德标兵1人次、区“爱学习求上进”家庭1人次、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0 人次、区青年岗位能手2人次。88%以上的教师达到了大专学历,其中47%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或本科在读,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100%的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

    我们没有辜负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期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扎实工作,近几年来学校一学期上一个台阶迅速发展:教学楼装修一新、水冲式厕所悄然而起、塑胶跑道平铺而来、通透式围墙朗然而立,花坛里绿草皮蓬勃生长,走廊边迎春花敞开胸怀,校园里孩子们健康成长,教室里队角熠熠生辉…… “市五运会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体育达标先进集体”、 区“规范化小学”、区“巾帼文明示范岗”等都是我们发展的见证。

    学校信息教育技术装备日趋完备。现拥有多媒体教室一间,学生计算机房一间,学生计算机22台,一套闭路电视系统,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各一台,课件制作室一个,组建了蒲公英电视台,开通了校园网,用ADSL 连接上了因特网,班班已实现了四机(电视机、计算机、投影机、录音机)一幕进教室。学校共有计算机37台,图书室已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据统计,学校现有的信息教育技术装备资产已近30 万元。学校的网站已建立,各班都有反映自己特色的网页。同时,学校还拥有一个学科较齐全、内容丰富的音像教材资料室,有一支热心于信息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明确认识,全面规划

     在全球信息化日益增强的今天,信息技术不仅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教育信息化更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这是我校行政一班人在新形势下对教育发展的共识。我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把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了《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中。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领导小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小组,按《新课程标准》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学校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定目标和任务,出台了系列奖励政策,落实了具体措施,建立了多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学习和钻研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每学年都拟定有《现代教育技术年度工作计划》,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具有目标性、计划性和可行性。

   二、加大投入,配置设备

      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是以现代教育设备、装备为基础和条件的。硬件重"硬",是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保证,而经费和投入则是关系到教育技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我校把多方面筹措技术经费,加快硬件配备达标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我校教育技术经费的筹措思路可称为"四个一点":

1、上面拨一点

   区教育局拨11万元,赠送多媒体教室学生课桌椅52套。

2、乡、村支援一点

乡政府支援1万元,东岸村支援4千元,杉木村支援5万元并为学校进行电网改造、做好了各教室的防盗门窗。

3、学校挤一点

   学校千方百计节省开支,办公经费向教育技术投入倾斜。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近2万元。

4、价格压一点

   学校每添置一套设备,总要货比三家,多方打听,压价刹价,确保物美价廉,盘高经费利用率。例如:我校的校园网、计算机房的建设,我们十多次到市场了解行情,拟定了标书。因我们的标底接近成本价,5家公司全部溜标,后来通过竞争性谈判,以20万元成交。又如我们总务处购来的计算机罩为每套4.4元,比购买的同一档次的低将近5-6元。

    在目前学校教育经费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我校抓住区委、政府改造薄弱学校的契机,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筹措经费,确保教育技术经费能满足教育技术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没有号召家长捐一分钱的情况下,就是通过这四个一点,集涓涓细流成大河,克服困难艰难地实施着教育现代化工程。并推动这个工程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使教育现代化已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

三、强化管理,完善机制

 我校 从上到下,认识统一,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装备效益,确保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我校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管理监督工作。

(一)组织管理

实行"三级组织,层层落实"的教育技术组织运行机制。

1、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领导、学校行政、工会负责人联合组成,主要工作职能:规划设计学校近5年的教育技术工作蓝图;布置年度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目标任务;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

2、学校教育技术工作小组

    由教导处领导,现代教育技术专职人员2人、科学教师等组成。主要工作职能: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制订教育技术学校工作计划;负责电教设备教材的管理保养及为教学提供教育技术服务;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 

3、各教研组、课题组

    在教导处直接领导和教育技术组的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学校为各教研组、课题组各订教育刊物一种,并设立了研究经费保障制度与措施,研究人员福利待遇优先落实。

(二)制度管理

    我校教育技术工作管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先后制订了《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使用制度》、《电教设备维修制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等并做到公布上墙。 

(三)资料管理

1、电教硬件、软件按规范登记、造册,并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2、电教设施、设备借用、保养、维修记载齐全。

3、电教课记录及时。

四、加强利用,深入研究

配备好、管理好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会有力地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推进教育方法更新,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基于这一认识,我校努力在"用"的实际、实效上做文章。 

(一)培训师资

为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培训的统一规划。利用寒暑假以及每周二、周五的中午培训教师。先后举办了常规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计算机操作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网络知识培训;并选派李宏老师参加市农村远程教育培训,派许芳校长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实验二小、湘潭市和平小学参观学习,派杨欣主任到南京天妃宫小学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蓉园小学、燕山小学学习。如今全校教师全部接受过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网络知识培训。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检测考试。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明显提高,从不会开关计算机到运用计算机绘画、打字、上网查资料等,他们的技术素养也在一步步提高。

(二)常规利用

    多媒体室、计算机房、图书室、仪器室得到充分利用,“四机一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上课的学科覆盖率达100%,课时覆盖率近50%,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正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科研工作

我校以科研为先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平台,丰富、充实、完善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近年来我校教师论文、课件获奖情况逐年上升,据统计,2001学年度有《在科技、劳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浅谈》等3篇论文获市级奖励,《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10篇论文获区级奖励;2002学年度有《刺梨和妈妈》等2篇论文获省级奖励,《网络德育实施的新途径》等10篇论文获市级奖励,《新教材、新教法、新感想》等7篇论文获区级奖励;2003学年度有《小议CAI课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简化多媒体课件和运用》等5篇论文获省级奖励,《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良影响与教育干预》等7篇论文获市级奖励。另外,今年我校有8位学生的科技创新方案获区一二等奖。我校《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化运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课题已开题研究。

五、应用推广、形式可喜

近年来,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学会制作投影片,编辑录音磁带、录像带,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常规电教媒体与现代电教媒体同应用教学软件优化组合,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站自己建,网页自己做,目前,我们于今年9月开辟了学校网站,11月份又开辟学校动态网站,网站上有“学校简介、校园风貌、教育科研、校园新闻、教师园地、德育工作”等栏目,我们利用学校网站进行管理交流。尽管我校的规模比较小,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我校的利用率却很高:计算机网络教室周末向学生开放;校园电视台已直播家长会校长讲话、“率先说好普通话,我与学生心连心”演讲比赛以及禁毒知识学习等节目;校园网上每天都有新的课件上传;网络中心每周都有校园新闻……现在,全校教职工已经掀起了一股用网络教学、用网络管理、用网络学习、用网络交流的热潮。进入学校才几个月的年轻教师,用在网络上获取的资料备课、用在学校教学资源库上下载的各种素材、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在校内公开课、汇报课上获得了一片称赞。年过半百的中老年教师,也操起了鼠标,在浩如烟海的网站中学习,在网络上向全世界的资源库搜索资料,用在资源库上获得的各种素材、课件编写教案。几十年来各个学科知识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也就是学生认知领域上存在严重障碍的地方,在多媒体技术的演绎下,变得直观形象、简单易懂。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改革了传统教学方式,增大了课堂的信息和容量,扩大了学生视野,激活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今后发展思路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变革教育,以信息化来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快速发展。

    2.创建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进一步增添和改善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设施设备,扩建“电子阅览室”,建成高规格的校园网。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能力。

    3.引入名校的教育资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抢占制高点”的高度来认识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从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来安排有限的办学经费;从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来培训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指导激励教师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校在区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已初步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在学校管理、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和我们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奋斗,我们的杉木小学明天将更美好!

                                                 

第5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班班通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07-02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以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为契机,实施“班班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教学仪器配套工程,使莱西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不断得到加强。2013―2014年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购置“班班通”设备2000余套,基本实现了“班班通”设备进入每个普通教室的目标。同时,为切实做到配而有用、配而会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莱西市从有关设备厂家聘请专家,对全市各学段的226名骨干教师进行“班班通”应用培训。

但从总体上看,莱西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建设、配备、管理、应用等诸多方面。其原因,从客观上讲,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及硬件设备缺乏老旧。据统计,莱西市中小学实验室、专用室等教学辅助用房建设达标率为75%;学生计算机达标率为65%,教师计算机达标率为58%,“班班通”达标率为42%,光纤接入率为38%,卫生保健器材达标率为24%,图书和综合实践器材标率为“零”。

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还是认识不到位,使教育技术装备的效率没能真正发挥出来。目前,个别学校领导对教育技术工作认识滞后,造成学校设施闲置,优质教育资源荒废,专用教室只是一种摆设。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制约莱西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阻碍全市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认识、正视困难、解决问题,是需要研究的课题,谁能够抓住机遇,正确应对,谁就能掌握工作主动权、抢占发展的先机,就能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1 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保障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莱西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走向标准化、现代化轨道。

加强教育技术工作,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最近,教育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二是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会,印发了《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这两次会议和两个文件都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抓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技术装备工作。主要原因是技术装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条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途径。

加强教育技术工作,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什么是教育技术?简单地说,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网络信息化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同时对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应用。教育技术手段有着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位伟人曾说过:当你把学过的东西忘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而最忘不掉的就是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可以说只要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自然就有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长期去死板地说教,不善于用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首先会厌恶教师,进而会厌恶学习,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将导致成绩的下滑。应该明白如果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话,国家何必要求一个学校建设那么多的专用教室?配备那么多的计算机?何必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

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市潍坊和烟台为什么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山东省第一、第二名?他们的领导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注重利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改变学习方式,尽而提高课堂效率是分不开的。是的,如果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作用的话,潍坊“为什么建了那么多特色学校(机器人特色、电脑制作特色、信息学名牌学校)?为什么参加全国信息学竞赛获奖学生潍坊能占全省的一半(这些学生全部被保送到名牌大学)?烟台“为什么在课堂教学评估制度中,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把课本上的静态信息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动态信息,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每个为什么,都应是研究的课题。

莱西市比起烟台等市整体经济有差距,在硬件建设方面更无法比拟,但莱西市有很多学校已经配上的设备都不用,究竟是什么原因?主要是有的领导不思进取,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不知道网络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不知道实验室、图书室、科技室等所有专用室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说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利用它和不用它,就像兔子和乌龟赛跑,只要兔子不睡死,乌龟永远也赶不上兔子,因为科学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因此,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要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用好农村远程教育资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目前,莱西市95%的学校都配备了接收远程教育资源的设备,并实现了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连接,大量的优质资源已经提供给了学校,所以对于学校来说,他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用好它,发挥其效率,如何发挥效率?

与提高教师素质的关系 农村学校受条件所限,开展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相对城市学校难度要大一些,学校无论是采取“走出去”还是“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交流,成本都比较高。中小学远程教育为推动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训和整体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了新的契机。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一线教师可以从同步课堂、课堂实录、名师导学、优秀案例中及时观摩教学方法,从中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领会专家、学者、名师超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潍坊等地的经验也表明,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也是解决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制高点和突破口[1]。

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关系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而远程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莱西市夏格庄镇渭田小学的校长心有体会地说:“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前,我们学校开不出英语课。今天,依托这项工程,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标准的英语教学了,‘远水’也能解‘近渴’。农远资源弥补了我校在英语、音乐等学科中师资短缺和英语教师发音不准等问题。”这充分说明远程教育对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体现教育公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 用好信息技术和常规仪器

利用好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通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辅助教学不能主导教学,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有着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若能合理运用,对提高课堂效益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不假思考地利用网上教案或课件,忽略吃透教材、学生学习的要求,在课堂上也只不过形式上热热闹闹,中看不中用[2]。

利用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 如果该让学生动手的课也使用多媒体,学生就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就得不到培养。所以应加大挂图、教学仪器、模型和普通投影仪、投影片等传统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让它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4 结束语

总之,所有的教育技术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用好它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学生辍学。各学校要采取措施加快教学装备建设步伐,鼓励教师使用教育技术,开放计算机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践活动室,彻底改变只有上级检查才开门或只在公开课上使用的做法,即使是星期天、节假日也全面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设备和场所,并且要鼓励学生用,不怕用坏,就怕放坏;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技术素养,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政策保障

1.成立县教育技术管理、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统一领导,科室协调,分工明确,齐抓共管,互相推动”的运行模式。教育技术的管理和深化应用工作不是技术装备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各科室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才能将应用工作推向深入。因此,在教育技术管理和应用工作中,我们明确了各相关科室的职责,落实工作,齐抓共管。教育科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教培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挖掘应用的潜力,深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及与课程整合,提高应用实效,总结提炼和推广应用经验,建立教育技术名师工作室;政教科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在思品、艺体、科创、读书、社会实践等课外兴趣活动中的应用和研究,挖掘应用的潜力,总结提炼和推广应用经验;教仪电教站主要负责教育技术设备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管理人员培训、操作技术培训以及功能室和设备设施管理、维护等技术服务,参与组织、应用与研究;计财科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建设、运行、维护、培训、研究等活动的经费保障及资产管理;人事科主要负责组织评定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评职、评优挂钩;督导室主要负责组织专项评价标准的制定、考评、表彰。

2.成立学校教育技术中心领导小组

各校建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任副组长,有关学科骨干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任成员的教育技术中心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全校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数学、地理、图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计算机、多媒体、校园网、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摄录编系统、网站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装备的配置、管理、培训、应用、研究等工作,并负责学校各项教育技术工作的规划、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指导、检查和考评。

3.经费保障

(1)财政投入保障。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将改善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的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以保证装备后的正常运行及易损易耗品的及时补充。

(2)学校公用经费投入保障。按照成办发[2006]55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成都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学校须保障经费投入,学校部分公用经费中的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费,用于学校各项设备设施运行开支,确保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完好,工作正常开展。

4.学校队伍建设保障

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程度高的管理队伍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队伍,充分提高应用效益。

(1)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建设。县教育局任命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全面负责该校教育技术工作。

(2)各功能室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各功能室都要落实懂业务、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经过各级培训,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

(3)应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和中高级教师要发挥教育技术开发、应用的带头引领作用,在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途径、技能等方面开展交流、培训,组织开展各种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学校教师均按要求达到国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合格标准。

5.考核激励机制

(1)开展教育技术管理、应用特色学校评定。县教育局制定对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考核方案。按考核方案每年对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应用进行考评,连续三年获考评优秀的由县教育局授予“教育技术管理、应用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2)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县教育局每年对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应用考评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实行专项表彰、奖励。

(3)各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以“用”为核心。各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要对各功能室的管理和应用进行经常性检查、考评和记录,注重平时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指导。

(4)管理人员工作量及待遇。各校要根据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工作开展情况等合理计算各功能室管理员的工作量,在评优、晋级、评先上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各功能室运行正常,使用方便,使管理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充分发挥装备效益。

6.分片包干制

指导促发展,检查促效益。技装部门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一一对应学校,实行包干指导制度,坚持勤跑学校,耐心指导,定期回访。技装部门的管理人员与其坐在办公室打十个电话不如亲自到学校跑一趟。一方面学校功能室管理员看到上级部门的管理人员来学校,第一次没做好,第二次再没做好自己都没面子;另一方面亲自到校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场培训,更有利于快速提高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每一次检查后及时指出功能室在管理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校在近期整改,整改完成后坚持回访。因此坚持勤跑学校,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管理、应用和效益发挥

在推进实验教学有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在实验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学校功能室用房紧张;二是功能室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三是功能室管理应用较混乱;四是功能室记录本册繁多;五是管理员岗位更换频繁;六是没有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工作量认定不合理;七是学校分管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不稳定,随意性较大;八是学校对功能室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九是学校领导重装备,管理员轻应用。因此,如何让功能室的设备设施走进日常教学,借此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目前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实施后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装备效益。

1.功能室基本管理工作

(1)将各功能室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学校、教导处、各功能室管理员将功能室的管理、培训、应用、研究纳入工作计划,各级做到期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记录,期末有总结考评。

(2)各功能室的管理必须按“功能室规范管理基本要求一览表”要求,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做到清洁、整齐、美观、科学、规范,有门牌标识、规章制度,营造文化氛围;各项记录本册填写规范、翔实;学校财务要做好各功能室的器材账,各功能室也要有相应的器材账本,做到账账对应,账物相符,报损、遗失、移交按有关程序和手续办;完善安全设施,落实安全责任,并按要求检查、记录。

2.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1)县教育局教仪电教站根据目前教育发展和工作实际,摸清学校情况,制订全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规划和计划。(2)根据本县教师和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积极组织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3)与县教培中心、人事科配合,加强对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理论、观念、方法、应用、研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4)县技装部门开展管理人员在管理、技术服务、安全操作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3.应用与研究工作

(1)成立县级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组。县教育局成立以教仪电教站牵头,教育科、教培中心、政教科参与,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为成员的蒲江县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组,定期对全县教育技术管理、应用工作进行汇集、分析、研究、改进、深化。

(2)成立学校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各学校学科教研组、课题组,针对学校现有各功能室设备设施,有效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应用、交流、研究、创新、总结,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并充分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组建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各科实践类课程的同时,成立各种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利用教育技术资源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环保、科创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4)开展教育技术成果展评活动。不定期开展全县学校功能室效益发挥成果展评活动,内容有:全面展示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展板;反映学校教育技术全面工作总结的视频资料;各功能室活动的专题光盘;优秀课件;优质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优质课光盘;学生优秀电脑作品;学校网站建设;学生读书活动征文;学生书画作品;师生自制教具;学生创造发明作品;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档案、论文;学校实验教学特色工作;近年学校获得的荣誉集;对亮点工作等项目进行集中展评,将评选出的优秀成果上传到蒲江教育资源库,供全县学校师生共享。

(5)学校创新和特色工作。鼓励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和特色工作。学年初根据各校自身特色项目进行特色工作研究,如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教育技术工作方面的课题研究、课外兴趣特色活动等。学校要将这些特色活动的做法和成果形成工作专报,在全县乃至全市推广。

第7篇

一、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1、进一步加大装备经费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上级财政的经费支持。要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教育装备。

2、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认真制定好区年至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配备五年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逐年逐校推进,做到配备一所达标一所。

3、按照省部颁发教学仪器新标准,做好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和补充,按照高中建设规范和标准要求,抓紧做好高中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加强信息技术装备,努力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

4、按照省颁《省中小学图书馆(室)等级评定细则》要求,加强对学校图书馆(室)建设的指导,力争年全区至少1所学校申报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以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图书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5、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及音体美器材室的常规管理。狠抓教学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6、积极协助区中招办做好年中考加试理化实验操作工作,通过实验加试,推动实验室装备建设,提高实验开设率,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7、认真组织和积极参加全省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设计竞赛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竞赛,通过社会实践和技术试验等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积极参加全市“优化装备资源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优质课评比和全市“优化装备资源使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论文评选,力争获得较好名次。

9、积极参加全市“初中探究性实验培训和计算机多媒体培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10、认真扎实做好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综合统计工作和装备计划的统计上报工作。

11、做好年国家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小学和实验小学)音体美卫等建配工作,做好区外国语学校的农村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和装备工作。完成区职高和谭畈中小学等两所农村中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及《实施意见》,统筹规划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市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2、继续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后续应用和保障工作。做好“班班通”的试点工作,组织部分学校校长观摩外地的班班通建设,为下一步全面推进“班班通”建设提供借鉴。积极参加全省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完成小学的班班通建设及改变全区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没有计算机房的历史,做好区二中班班通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3、完成713学校、外国语学校、怡康学校、水泥厂学校等校的农远工程建设,完成模式二学校接收服务器的更新换代。

4、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新颁布的《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及软件配备标准》,启动教育信息化装备达标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进我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达标建设。在有条件的学校,推进校务管理数字化建设,打造示范性数字化校园。

(二)大力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1、根据《教育局关于加强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参与市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工作要求和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的要求,继续配合市馆做好征集本区优秀教育教学资源。

2、提升我区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的水平,探索学校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模式,提高教师的参与面和使用率。

3、探索网上教育行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我区教育行政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应用水平。

4、扩充教育信息中心的服务功能,试点建设数据中心。力争全区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统计系统网上试运行,为下一步教育行政管理和校务管理数字化打下基础。

(三)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组织指导,积极组织开展电教竞赛评比培训等活动

1、按照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督导评估条例,做好我区示范校滚动发展工作。

2、举办年度全区中小学电脑制作、中小学生英语听力竞赛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全市举办的中小学生各类电教竞赛活动。

3、举办年度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全市举办的中小学教师各类电教竞赛活动。

4、积极参加首届“班班通”工程试点学校教师资源应用现场赛课、说课活动,配合省教育厅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5、大力开展电子白板的运用和推广工作,选取部分试点学校,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6、配合做好国培计划中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适时启动全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7、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省、市馆开展的各项电教培训活动。

(四)努力提升电教技术服务能力,加强电教队伍建设,树立电教系统良好工作形象

1、发挥电教部门整体技术优势,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积极完成教育新闻报道任务;进一步加强电教系统信息报送工作,组建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精、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及图片处理能力的信息员队伍,努力宣传我区教育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3、结合各专项工作,加强电教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继续做好农远项目学校的设备维护的后续服务工作,保障农远设备的正常运行。

4、积极参加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电教工作考评,积极组织参加全省资源建设、推广应用、新闻宣传等专项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评比;开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三、课题研究及其他工作

1、加强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十二五”装备课题和电教课题。至少要完成一个国家级和二个省级以上的电教课题立项工作。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必须完成一个省级以上课题的申报工作。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培训班,不断加强电教和实验的教学教研工作。

第8篇

论文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中小学教学中,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手段为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教育理念。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启蒙阶段迈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使我们尤其要注重信息技术在推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为了探索网络、多媒体教学新模式如何更好为现代教育服务,文章从阐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入手,浅谈信息技术对现代中学教育的促进作用,并讨论把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一、信息时代首先要改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

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如果不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学还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但改变之前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始终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所以首先要教育者在观念上改变教学模式,从而带动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在现代教育中,虽有大量的先进教学设备,但不少地方教学中仍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使用教育技术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上公开课或优质课中使用多媒体手段也只是为了作秀;课上使用信息技术只是为了达到教学评价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只是为了“要用”而“用”,而不是为服务于学生。这既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校及每一位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及时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抓住机遇,积极投身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信息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与学更加多元化

传统教育模式比较落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而在现今的信息社会,要求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1.信息技术的引入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网络不普及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和图书馆来获得知识。而在信息社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以上途径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教育技术来获得更加丰富直观的知识。因而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地点,学生不仅能在教室学习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拓宽了学习空间。这种教育方式改变了以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拓宽了学生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2.信息技术的引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

在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室里的讲台和黑板,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来辅助教学,例如在网络中可通过在线测试平台、在线交流平台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得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通过动画、视频等课件来表达,不仅直观,而且使学生学习产生兴趣。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学空间拓宽了。

3. 信息技术的引入形成多元化教与学模式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由信息技术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越来越多;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多种教育渠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使教学呈现多样化、个别化,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三、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信息技术设备在与时俱进地更新。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校园外部网络、校园内部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如我校在学校领导的前瞻性决策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的装备已达到我市的先进水平。目前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为:外部接入千兆光纤,内部则转换成百兆分流,配备浪潮高端服务器两台,hp服务器一台,光纤接入internet,做到校内“班班通”,校园网络班班通,增加40个终端;多媒体教室8间,移动多媒体设备8套。适合高中会考和初中英语听力的微机室6间,现有微机696台。人机比达到7.4∶1。我校的软件资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吴江教育技术装备室统一采购的。主要有:“同方精品课件库”、“中教育星网络题库”等。二是自己开发的。我校通过对一些商业性教育软件的试用和参考后发现总是不够理想。因此,我校自己开发了一套服务于校园内部的信息管理和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模块:①青中校内信息平台,②课件系统,③教案系统,④试卷系统。通过这四个系统,全体教师能够及时地收取学校的通知,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教案、试卷、课件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办公现代化。文件传输、成绩传输、课件、重要通知等等均已实现网络办公。目前我校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均已投入使用,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也非常得心应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字化课堂

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去,必须掌握必要的软件,如ppt、flash、几何画板和电子白板等,并根据各学科特点学会制作一些适合自己的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更加感兴趣。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使用数字化教学,使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远程学习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外自主学习中,也应该建立一些适合学生自学的教学资源库:如预习资料库、复习资料库、试卷资源库以及专家的视频库。

3.信息技术教学推动了师生网络互动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也高速发展,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也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教学模式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自学,学生可将疑难问题通过传到网络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通过网络及时回答,师生之间实现实时有效互动。我校的网络互动学习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有教师的在线解疑,学生的在线提问,及课后的随机测试和课程考试,使我校的网络互动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

对于教师可以借助该软件进行网络备课,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作业计划、课件、习题讲解、案例分析、试题库等上传到网络课堂,课程主讲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经常更新网上资料,确保网上教学资源的先进性。

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实践应用,使信息化教学快速成长。因此在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中,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融入现代中学教育后,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了师生的教学空间,使师生之间更加有效的互动,使教学与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这无疑将对现代的中学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中学教育朝着更加网络化、互动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

参考文献:

[1]温威.浅谈学校日常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11).

[2]吴恩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2).

第9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xx中心小学教师--刘xx。现年39岁,教龄17年,大专学历。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xx”重要思想,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在教育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认真参加教改实践活动。本人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继续教育课程资源。认真记录心得笔记,用所学的教学理论充实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几年来先后参加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xx年,我市实施新课改,本人参加了学科培训,并经过培训,提高了思想认识。在学校承担了科研课题研究,在课改年级开展实践活动,参加课改研讨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本人被评为阿城市课改先进工,教师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及哈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在这几年里本人先后撰写了论文《培养科学素养,探求自然知识》获得省级论文二等奖;《校本培训在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中的思考》获得省级论文二等奖;《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阿城市一等奖;《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获哈市论文一等奖。

同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学科带头作用,先后取得优异的成绩。

xx年9月,自然学科教学研讨课《食物的营养》获一等奖;

xx年1月,被评为哈尔滨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工;

xx年7月,自然学科《种子的构造》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xx年12月,自然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食物营养》获省级二等奖;

xx年6月,自然学科《花的构造》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xx年6月,综合活动教学设计《校园环境的调查与设计》二等奖;

xx年6月,自然学科研讨示范课《种子的构造》;

xx年6月,第三其后备骨干教师教学设计大赛《电路》获二等奖;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大冶市 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培训

论文摘要:2008年大台市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从培训专题会议的召开到培训前期工作的实施,再到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培训结果的评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对2008年的培训进展及后期的评测工作进行了介绍分析。

2008年.大冶市全面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其中,全市45周岁以下的女性教师、50周岁以下的男性教师合计5478人参加了教育技术能力市级测试。

古铜都大冶,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市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许多教师对基于多媒体网络及远程教育工程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会用”、“不敢用”、“不爱用”。为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师[2005]5号)等文件精神,大冶市教育局于2008年大力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整项工作由市教育技术装备站(电化教育馆)牵头实施。

2008年1月,全市召开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市教育局党委、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市直教育单位等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了会议。会上下发了《大冶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市教育局书记、局长朱汉明全面部署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工作.并宣布2008年为大冶市教师教育技术基本能力培训及市级测试阶段,2009~2010年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国家级考试阶段。会议规定,对教育技术能力市级测试合格率未达到80%的单位将不能通过各类评估和验收,市级测试个人未合格者,将酌情扣发绩效工资并参加补考直到合格。

2~4月,领导小组全面实施技术能力培训前期工作。一是在全市共评估认定了54个市级培训基地。二是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必备技能为主要内容,组织全市96名中小学主讲教师集中培训3次,并于4月底对受训教师提前实施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

5~9月,全市铺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领导小组成员承包到片,全程跟踪管理相关培训基地工作。全市各校紧扣市教育局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大力实施培训。至暑假期间,全市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达到。

10月,全市开始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市级测试,共计33个乡镇场及市直中小学纷纷要求测试。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单位的测试时间。每场测试都规范严格,有专门管理人员查对考生证件及相关信息,以防出现替考的不良风气。安两名监考老师维持考场纪律,每场测试结束后,由全智能操作软件测试出的成绩马上通过大冶教育信息网进行公示。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测试工作都在双休日进行,为期整整两个月。

一年来,全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力度很大,各中小学校及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关注度高、参与度大。效果也极为明显。对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原来不会用的教师现在会用了,原来会用的教师现在运用得更熟练了.原来不爱用的教师现在积极使用了。在用足、用透、用够远程教育资源。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由典型课例变为常规课、家常课的浓厚氛围中,全市各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教室时常“供不应求”。

为适应高科技突飞猛进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打造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并为即将实施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夯实技术基础,据大冶市教育局书记、局长朱汉明介绍。2009年大冶市将加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抓好市级测试不合格教师的再培训和补考工作,组织好市级测试合格教师进一步培训和报名参加国家级考试认证工作,并要求全市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师在3年内全部通过国家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

第11篇

《标准》的制定和颁布不但对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提出具体标准,也对在校师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准》已经成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指南和依据[1]。目前,凯里学院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学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必须以《标准》为指导,加强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程的改革和探索,才能加强学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挣得一席之地。

1 研究设计

高师院校开展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小学输送具有教育技术能力的合格教师。随着全国逐步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已经进入了历史日程。凯里学院目前还是以师范生为主,担负着为黔东南州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任务,这样就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到一条适合本校学生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次问卷在设计中以《标准》为指导,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的能力和教育技术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大三、大四的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研究中还注意选择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涉及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物理教育等本科层次的师范专业,其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50%。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为86.6%。

2 现状分析

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灵活性的知识和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师范生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等的相关概念,有利于运用理论向实践教学的过渡,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在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师范生对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总结。教师是否具备必要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调查显示,凯里学院师范生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这也是影响师范生个人能力成长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的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能够正确认识;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认识,“同意”的态度占到了84%以上;在调查的学生中,认为自己“完全不懂”或者“不太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的人数占到了48.2%;在对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调查数据中显示,有84%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熟练地进行网络资源的信息检索,有76%的学生表示自己可以熟练地操作常用的办公、图片处理、音视频处理软件等应用软件,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总的来说,凯里学院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够理想,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相应的强化。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相对集中的有以下几个。

课时不足 公共课开课周数为16周,每周两个学时,一个学期也就32个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是大概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或者是有针对性地就某些重要的内容进行讲授,这样根本不能够系统完成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和实践工作,学生也很难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调查的统计数据中,学生表示课时不足的占到87.6%,这就证明学生已经意识到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实验设备缺乏 教育技术是建立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凯里学院属于新升本科院校,正处于建设中,目前还没建立教育技术的实验室,实验设备也少之又少。该门课程应该开设的实验课程,由于缺乏实验设备,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流于形式,进行泛泛而谈的讲授和设备操作的演示实验。学生不能够得到设备的实践,对技能的掌握也就只能是处于“空想”状态中,这样就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只有理论而没有操作的尴尬境地。即便有些实验可以开设,但是由于设备有限和老化,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很难应付实践操作课的开设。故而在调查中学生对于实践操作设备的需求占到94.3%,可见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已经提高很多。

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凯里学院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考核方式相对单一,采用的还是笔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这种方式只能考核到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不能对教育技术的实践技术能力进行测试。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应学生教育技术的实际能力,另外也不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学习促进作用,使得学生不够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3 改革建议

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大力普及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2]。针对在本次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调整课时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由于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只有32个学时,授课时间太短,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计划中对课时的安排进行调整,增加到每周四个学时,使得总学时数达到64学时。只有增加课时,才能够系统地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充分掌握教育技术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搭建学习平台 利用学校的校园网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校园网搭建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环境,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媒体素材等多媒体资源上传到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的答疑等互动。这 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

增加投入,加强建设 目前实验设备的匮乏是凯里学院实践教学中的软肋。凯里学院应该增加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第一,建立起60人的计算机实验机房四个,这样就能够满足在校师范生学习在教学资源开发中,制作CAI多媒体课件所使用的软件,如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AuthorWare、Edius等。第二,购买数量充足的投影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硬件实验设备。因为师范生对硬件设备的操作是构成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部分,而目前学校硬件设备非常缺乏,所以增加设备,加强师范生教育技术硬件操作能力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建构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它能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第四,利用学校已有的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和调频台广播系统等学校教学资源,搭建出混合式(B-Learning)学习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该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系统和学生进行交流,形成协作式的探讨学习模式。

合理设置课程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能力的培养应该根据各个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专业的特点来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设置。应该在相应的学期开设计算机的后续课程,该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来进行开设,如美术专业可以开设Photoshop,而物理、数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几何画板等。这样就更好地让学生从实践入手,充分将教育技术能力整合到所学专业中去,从而体现教育技术能力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够全面反应出学生的教育技术综合能力。由于教育技术课程的综合实践性很强,所以传统笔试的考试形式已经远远不能够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应该在最后期末考核评价中增加实验的比重,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重视实验的环节。将平时在实验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如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相关软件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实验的完成质量,作为期末实验能力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就能让学生重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进一步让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4 结束语

在教育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每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应该依据《标准》,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基本素质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能力,增强选择和运用各种媒体的能力,提高师范生处理教育信息资源的水平,改善教学传播的效果。让学生走出校园就是一个合格的、具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让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为中小学生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林雯,等.广西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93-98.

第12篇

1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不十分完善且评估标准有偏差,造成了以“分”为导向、以“考”为法宝、以“率”为标准的不良倾向。一些教师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对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无暇顾及,或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浪费时间,故习惯1支粉笔、1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看得见的知识作为硬任务来完成,而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当作“软任务”。2012年秋季,本校“班班通”设备装备到位,每个教室均安装了电子白板,但部分教师仍然把电子白板当黑板在使用,可以说,这种现象在农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起步较晚,设备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一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力有限,部分教师经培训虽然学会了一些设备、仪器的操作方法,但由于不常用,掌握的一些操作要领也生疏起来,久而久之只好望“机”兴叹。有的教师由于操作不熟练,在使用多媒体时手忙脚乱,课堂节奏常被打乱,先进的多媒体反而成了累赘,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打开学生感官的窗户、思维的闸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少农村教师没有充分了解掌握新设备的功能,仅仅把它们的作用局限于省事、省时上,只限于用电子白板代替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生字词及思考练习题,用一体机播放课堂实录,而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的功能,实在是对设备利用的一种浪费。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改革陈旧的教学手段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但在“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的背景下却难成气候。不少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持积极态度的教师,一般也只是在关键时刻“示范”一下而已,每逢兄弟学校观摩、上级检查评估等难得的“机遇”,则全力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给听课者带来耳目一新之感。然而活动一结束,课堂教学马上恢复本来面目,现代教学媒体沉寂一旁。

3具体对策

为了使现有的现代教学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保证教育现代化的顺利推进,该如何引导农村教师积极、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其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大放异彩呢?

3.1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给农村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今年秋季宜城市教育体育局举办的“班班通优质课竞赛”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学校在组织此项竞赛之前进行“班班通应用技术”的校本培训,然后在本校内开展校级“班班通优质课竞赛”,鼓励各个学科的教师积极参加,各教研组组织所有教师听评,全员参与,让广大教师从心底里自觉接纳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出发、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紧紧抓住实施教育现代化这个机遇,自觉突破“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广阔。

3.2因”校”制宜优化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的设施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相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现代教育设施设备条件总体上要差一些,这无疑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如何走出困境呢?学校可以因“校”制宜,优化设备,搭好平台。

3.2.1学校“挤一点”

一方面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一部分,另外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专用经费,努力改善设备、设施。

3.2.2上级“支援一点”

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3.2.3平时“积一点”

通过安排专人把平时的资源积累起来,增加学校音像资料的“储备量”。

3.3培养骨干以点带面

在农村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因此学校在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培养骨干,让部分热衷于现代教育技术并在这方面有一定能力的教师先行一步,使其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积极派这部分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培训,培训返校后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并讲汇报课。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带动其他教师逐渐入门。

3.4持之以恒练好内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掌握并非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常用常练才能熟能生巧。所以,学校每学期均要开展上班班通优质课、写教育技术优秀论文等系列练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有效地增强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功。

3.5改革评价正确导向

在农村学校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使已有的设备设施充分发挥作用,还需改革评价体系,通过激励机制使教师愿用现代教育技术、会用现代教育技术、善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是目标激励,让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明确职责、任务。二是评价激励,学校可以把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作为对教师考评的一个重要依据,对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并予以适当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