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01:4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65-02
1 心理理论于预研究的提出意义
1.1 理论意义
目前运用高级心理统计技术(例如结构方程模型),对心理理论的因果变量的探讨比较少,心理理论干预研究和神经机制研究就更是少见。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有助于为心理理论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1.2 实践意义
跨领域发展论认为,儿童心理领域的理论发展,是跨领域的发展结果,反映出其他多个领域(如记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变化。诸如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与儿童心理理论相关的能力发展,都有望在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过程中,得到提高。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成果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此外,心理理论还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的研究范式
干预研究者一方面试图揭示心理理论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探寻心理理论的有效的干预方法。其干预方法归纳起来,无非为两个方面:即通过心理理论故事直接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对起影响因索作用的特质的训练来干预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
2.1 心理理论的故事训练
许多研究者通过直接给被试讲解心理理论故事或观看心理理论故事的短片和图片的办法来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心理理论故事主要涉及两类:一种是用经典的误念任务故事;一种是涉及心理状态的推测的故事。
国外Flavell等人(1986),Taylor和Hort(1990)用表面现实区分任务,Appleton和Reddy(1996),Slaughter(1998)采用意外内容任务训练儿童。Meredith等人(2000)采用小组训练方式,运用错误信念任务训练儿童。
Guajardo&Watson(2002)使用故事阅读法,给儿童阅读包含心理状态推理的故事训练儿童。Peskin和Astington(2004)将故事分为外显心理状态内容和内隐心理状态内容,运用阅读法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国内杨怡(2003)采用意外地点任务,赵晓玲(2007)通过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来训练儿童。
王丽(2006)同时采取了意外地点任务和心理状态故事。
2.2 通过对儿童心理理论相关特质的训练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研究者试图通过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
Falvell等人(1981)最早对幼儿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训练。Slaughter和Gopnik(1996)用知觉和愿望的理解作为信念组的同质组来训练儿童。
国内赵晓玲(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基于De Villers和他的同事提出“句子补足语句式的掌握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先决条件”的假设,采用心理状态的句子补足语,来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陈友庆(2008)在其研究中采用了视知觉训练、情绪训练和愿望训练作为训练任务。邓赐平(2001)以装扮认识方面的训练,强化儿童的装扮经验,以此作为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任务。
3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然而结论各不相同。
3.1 国外研究现状
3.1.1 训练效应存在与否的争议
(1)训练对该能力的成功获得不起作用。
Flavell等人(1981)最早对幼儿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训练,结果发现,虽然儿童的这种能力稍有提高,但是他们认为这种提高不足以证明儿童对这一概念有了真的理解。
Flavell等人(1986)用表面一现实区分任务训练儿童。结果发现16个儿童只有一个在后测中成绩提高。Taylor和Hort(1990)也采用表面一现实区分任务训练儿童,得到同样的结果。
(2)训练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
Appleton和Reddy(1996)将被试为两个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者给控制组儿童读故事书,让实验组儿童看短片,里边的人物有某种错误信念,实验者与儿童讨论。以意外地点任务训练儿童,而前后测测查了儿童意外内容任务的成绩,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无论是经过训练的意外地点任务还是未训练的意外内容任务,训练组的成绩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Slaughter(1998)采用意外内容任务训练3-4岁儿童,他把儿童分为信念组、图片组和控制组。信念组接受意外内容任务训练,让儿章回答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图片组接受错误图片训练,如桌子上的图片内容和图片旁边的实物不相符,让儿童分别回答桌子上和照片上的东西是什么。控制组接受数字守恒训练。一共两个训练系列,时间2-3周。儿童全部接受6个后测任务,即错误信念任务、表面一现实任务、视觉观点采择任务、错误照片任务、错误图片任务和数字守恒任务。结果信念组在错误信念任务、表面一现实任务和视觉观点采择任务中的成绩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这个研究证明心理理论可以被成功训练。
Guajardo&Watson(2002)使用故事阅读作为训练模式,实验者给每一个儿童读包含心理状态推理的故事,与儿童讨论心理状态内容,并鼓励儿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结果发现,训练组错误信念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
Peskin和Astington(2004)也使用阅读的方法训练儿童,把故事中包含的心理状态的内容分成外显的和内隐的。两个组的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的成绩都取得了提高。
3.1.2 训练产生的是近迁移还是远迁移
训练结果产生的是近迁移还是远迁移的说法不一。
Appleton和Reddy(1996)对儿童错误信念的训练结果表明训练达到了远迁移效果。
Sweettenham等人(1996)有关训练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是任务特殊性的,只能发生近迁移,而没有产生远迁移效果。Meredith等人(2000)采取小组训练的方式,采用了更加严格的筛选被试的标准,选取同时不能通过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的3岁儿童为训练对象,采用错误信念任务作为训练任务。研究结果没有发现远迁移效应。
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也采用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心理理论进行了干预研究。
杨怡(2003)以意外地点任务范式对儿童进行训练,训练共有3次,每次训练都采用图片和玩偶两种形式,后测中采用意外地点范式和意外内容范式检测,结果显示训练方案提高
了儿童完成近迁移任务的能力,但训练效应却没有迁移到未训练的任务中。
王丽(2006)选取不能通过两个经典心理理论任务的3-4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实验时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两个实验组,一个采用自然概念的训练,给儿童讲民间有关心理状态的故事;另一个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来对儿童进行训练。控制组则进行数量守恒任务的训练。训练4次。后测对全部儿童进行意外地点、意外内容和表面现实任务的测查。结果表明,存在训练效应和持续效应。
赵晓玲(2007)的研究也证实了通过错误信念训练提高了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训练只出现了近迁移,没有出现远迁移。并且,意外地点的任务训练最终没有迁移到意外内容中去。
胨友庆采用视知觉训练、情绪理解训练、和愿望认知训练3种任务作为实验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认知训练促进了儿童对他人信念认知的发展,训练产生了远迁移。与赵晓玲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陈友庆的研究有效的探明了训练的泛化性。
邓赐平以正常儿童做为被试,通过装扮认识方面的训练,研究表明装扮游戏能促进幼儿对信念等心理状态的认识。
3.3 研究不一致的原因
训练结果的不一致主要可能来自几个方面的原因:(1)训练对象的差异。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状况影响训练结果。Cle―ments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训练仅对那些对心理理论有内隐理解的儿童有作用。(2)训练强度不同。Taylor&HoG(1990)的训练之所以没有成功,很可能是因为其训练任务只用了一个环节;而Slaughter(1998)则运用同样的任务训练了两个环节,结果证实了心理理论的训练效应。(3)训练形式的不同。也有研究证明,错误图片和错误照片任务的训练结果要好于错误信念的训练,训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4 现有干预研究的不足
纵观心理理论干预的一系列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很难排除神经成熟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大多选取那些在前测中未通过任务的儿童做为被试,儿童后测中的成绩表现,很难说明是自身的成熟还是任务训练的结果。
4.2 难以把握周期和强度
目前研究者们在训练次数安排,训练周期安排上不尽相同,很难确定训练的最佳形式。
4.3 较少关注实验材料的熟悉性和后测任务的关系
一些实验在前后测使用相同的材料,结论推广时很难排除熟悉效应。
4.4 忽视训练任务的难度差异
心理理论的任务难度本身就存在难度差异,在训练的对比实验中,面对不尽一致的结果,我们单纯的把结果解释为训练效应,还有待于商榷。
4.5 因果关系的研究解释困难
在赵晓玲(2007)的研究中就不难发现:即便错误信念训练可以提高儿童含交流动词的句子补足语水平,也很难解释为错误信念是语言的前因变量。
5 展望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有望在以下方面改进。比如,在被试的选取上,选择更有代表性的被试群体:在任务选择上,注重前后测及训练中的任务的同质而不同一性;在因果关系的研究中,充分利用高级统计技术,在干预研究之前先做出结果模型,运用结构模型中的自变量去干预因变量;发展相关特质的干预研究,探讨心理理论的获得的机制:与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研究相结合,给出干预研究更为有力的证据等等。
总之,当干预研究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有望看到心理理论在教育和临床上更为广阔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训练对3-4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2]赵晓玲,不同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55-178
[4]沈悦,陈健芷,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J],学前教育,2009(3),31--34
[5]杨怡,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训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6]李孝明,3-4岁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实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心理理论;前额叶内侧面;前额叶眶部;腹内侧前额叶
1.引言
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 PC)占额叶的一半以上,占大脑皮层的大约1/6,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前额叶与大脑其他区域有密切关系,有协调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区域的活动的作用。[1]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指的是一种能力,即把各种心理状态(如信念、意图、欲望和知识等)归因到自己和他人具有与自己不同信念、欲望和意图的能力,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对于他人如何形成心智的理论[2]。ToM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应的神经基础是社会脑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大量研究发现ToM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与PC有关:Liu和Sabbagh(2004)对ERPs波形进行观察认为心理状态和真实事件推理过程的区别与左额部的ERPs晚成分有关,左额部ERPs晚成分均来源于左额叶皮质[3];Frith(1999)[4,5]、Siegal(2002)[4,5]等均认为ToM能力加工的神经基础主要包括前额叶;Gallagher(2000)等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发现ToM主要是前额叶皮质的功能,ToM任务的刺激呈现方式与激活区域无关[5];Rowe(2001)发现两组患者(左右侧额叶切除)不仅在行为作业方面都有明显的缺陷,而且在执行功能上也有一些障碍[5];Stone等人以及Stuns等人关于神经精神病人的研究都表明额叶损伤的病人在判断别人心理状态时出现困难,Channon及其同事报告左半球损伤的病人比右半球损伤病人出现更严重的ToM功能丧失[6];Sabbagh和Taylor(2000)发现左前额的ERPs慢波是健康成人ToM推理真实可靠的标志[6]。Mason, Banfield & Macrae(2004)使用fMRI技术来记录脑成像,结果发现,关于人的行为的判断激活的区域都在前额叶,而活动最明显的区域是右侧额中回中部( right middle and medial frontal gyri)[9]。下面就近几年国内发表的论文中有关PC作为ToM神经基础的研究作综述。
2.前额叶内侧面
前额叶内侧面[4]或称内侧前额叶[6,7]、前额叶中部(Media Prefrontal Cortex,MPFC)[9]对于我们的社会认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社会推理和社会决策方面(Adolphs,1999),同时可能是参与ToM加工的关键脑结构,选择性地参与了ToM推理的加工过程。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证实前额内侧面在ToM能力加工的重要性。Happe(2000)等发现正常人只有在ToM任务的条件下才激活了前额内侧面,而其他情况下均没有激活前额内侧面,同时发现在ToM故事和ToM卡通任务的条件下,激活了相同的区域前额内侧面。另一项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在进行ToM任务时并没有激活前额内侧面,而正常对照组却明显激活了前额叶内侧面(Happe,1996)。[4]
与理解他人意图的研究。Brunet(2000)等人的实验数据表明,健康成人当非言语任务被执行时,被试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区域,包括左内侧前额区(BA9),右侧前额下区(BA38)、右侧额下回、左侧额上回等区域存在显著激活。[3,4,9]
与理解他人情感的研究。Jackson(2005)等人的fMRI数据显示,相对于参照条件,被试在观看存在手脚疼痛的图片时,ToM的关键脑区如内侧前额区、颞下沟等区域出现了明显的激活。[3]
与理解他人知识的研究。Jason Mitchell(2005)等人发现,与加工他人的信息相比,当人们对他人的内心状态形成印象时,相比加工其他类型的信息,内侧前额叶皮质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的研究发现,内侧前额叶皮质只在对生命体(如狗)形成印象时起作用。[2]Gael(2005)等人采用PET技术研究发现个体在模拟他人心理知识对熟悉和不熟悉的物品的功能进行推断时,左内侧前额区和颞极(temporal pole)出现激活。[3]Mitchell(2002)等人通过fMRI技术发现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形式与对人的判断活动有关,并激活内侧前额叶、额叶上侧、顶内沟和梭状回――这些涉及社会认知功能的区域。[3]
损伤研究。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前额内侧面的损伤会导致患者的ToM能力的损害。Stuss(2001)等研究表明,额叶损伤病人在ToM上存在障碍,右侧前额内侧面损害的病人在执行ToM的欺骗任务时有明显困难[3,7]。Anderson(1999)等通过对早期前额内侧面损害的患者研究,发现他们虽然保持着正常的智力,但社会行为和社会推理能力明显受损。[3,4]
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大脑左右哪个半球内侧前额叶在ToM中占主导。关于心理状态推理时前旁带回的激活是在大脑左右哪个半球的问题,有些研究发现在左侧,有些研究发现在右侧,而有些研究发现双侧都有激活。
内侧前额叶是否是ToM加工的关键脑区。一些早期的系列脑成像研究者认为额叶,特别是内侧前额叶是ToM加工的关键脑区(Gallagher & Frith,2005;Amodio,2006)。[6,7]近年来认为ToM的加工较能跟其它很多心理功能的神经机制一样,不只是单脑区参与的,而是依靠多个脑区有机组织成的复杂系统。[7]Bird(2004)等最近发现一例广泛性双侧前额内侧面损害的病人在ToM任务中没有明显损害,可能是由于他们使用的实验任务的复杂性不同造成的。[3,6]内侧前额叶在ToM加工中的作用值得进步探讨。
3.前额叶眶部
前额叶眶部[4]又称眶前额皮层[6]、眶额叶皮层(orbitalfrontal cortex,OFC)[9],根据已有研究认为它也是理解心理活动神经环路的部分[3]并且是对他人情绪心理状态进行解码的神经回路之一[9]。
与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和情绪的研究。Baron-Cohen(1994)等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研究发现正常自愿者右侧眶额皮层在心理状态相关词语判断中的激活程度显著高于在身体相关词语判断中的激活程度,提出OFC是理解心理活动神经环路的部分。[4]Hynes,Baird和Grafton(2006)对以往的研究范式和刺激内容进行总结认为,如果研究中选择的ToM范式需要被试进行情绪性归因,那么OFC在ToM任务中就会卷入。[9]
与心理状态推理的研究。Liu和Sabbagh(2004)使用BESA软件分析发现,左额部晚成分源于左眶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这与过去认为定位于前旁扣带回皮质(anterior paracingulate cortex)不同。[5]借助脑电分析软件(BESA),Sahhagh(2004)等人分析的结果显示偶极子可能位于左眶前额叶皮层并且处理约87%的与条件影响相关的头皮变化。[6]Sabbagh等人研究中的源定位技术表明,ToM推理与其他相近的任务相区别的神经发生器可能与眶前额皮层有关。[6]
损伤研究。Stone(1998)等通过对前额叶损害的病人研究,发现OFC受损的病人在失言察觉(faux pas)的任务中有明显障碍。由于这些患者不能对他人心理活动进行正确的推测,从而不能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3,4]OFC区域如果被损伤,那么个体将无法对他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解码,所以无法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Hornak & Rolls,1996),而基于他人面部信息来对其情绪状态进行解释是ToM重要的加工过程之一(Sabbagh,2004)。[9]
有待研究的问题。在一些神经成像研究中,研究者们认为ToM推理与OFC皮层有关;另一此研究者则假定这一区域构成了ToM推理神经基础的核心成分。[6]
4.腹内侧前额叶
腹内侧前额叶(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位于MPFC、眶额皮层(OFC)和前额叶底部区域的交汇处。Shamay-Tsoory和Aharon-Peretz(2007)让VMPFC损伤的病人完成认知的ToM任务和情绪的ToM任务,结果发现患者在认知ToM任务上表现完好,但是情绪ToM任务却完全出现了困难。[9]这表明,VMPFC可能在情绪性社会加工方面存在重要的作用。
5.展望
应明确前额叶的地位。由于不同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技术、研究范式、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基线标准,加之ToM的复杂性,目前前额叶到底在ToM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是大脑左右哪个半球内侧前额叶在ToM中占主导也不明确。[9]
应注重前额叶与其他脑区的整合研究。近来对杏仁核、扣带前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特别是旁扣带回皮层前部(anterior paracingulate cortex,anterior PCC)、视丘脑下部、额叶新皮层和纹状体等部分也都有所考察。[4,9,10]
应注重前额叶纵向发展研究。在今后的ToM神经机制研究中,如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在较长时间内对ToM发展的神经机制进行有系统的追踪研究,可能会成为以后研究的趋势。[3]Sabbagh也提出,如何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前额叶的发育与ToM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6]
应注重跨文化研究。作为ToM的重要研究内容的跨文化研究,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比较缺乏[3]。ToM的脑机制(包括前额叶)与文化差异的关系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沈政,方方,杨炯炯等.认知神经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Michael S.Gazzaniga,Richard B.Ivry,George R.Mangun.周晓林,高定国等译.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袁鑫,时金献.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J]心理研究.2010.03
[4]席春华,汪凯,朱春燕,靳胜春.心理理论的神经基础[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
[5]刘岩,张蔚,陈晶等.“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来自脑成像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7.30
[6]白艳晶.心理理论的认知神经脑机制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
[7]张慧,苏彦捷.自我和他人的协调与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8]张兢兢,徐芬.心理理论脑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4
论文摘要: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PhilosophyoflifeHumanistic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educationorientedmanagementconcepttotheirownpotentialstudentsbasedonthematrixoflif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feto
education.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nurturingstudentsintheirhearts,complet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thecharacterandintegrity
ofthetraining,Isaharmoniousfullness,containsthewisdomofthelifeeducationphilosophy.Anyideasthatwillcertainlybetheunderlying
theoreticalbasis.Lifeeducationandmanagementtheoryisbasedontheconceptoflifephilosophy,humanisticpsychologyandthetheory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近年来, 学习型的组织单位、学习型的管理者, 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思维管理模式, 越来越得到全球的重视和运用。档案工作要创新发展, 就必须大力推进其职工干部队伍的知识化进程。
【关键词】 学习型的组织单位 学习型的管理者 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思维管理模式
【本页关键词】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写作 本科论文写作
【正文】
档案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创建学习型档案工作者队伍近年来, 学习型的组织单位、学习型的管理者, 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思维管理模式, 越来越得到全球的重视和运用。档案工作要创新发展, 就必须大力推进其职工干部队伍的知识化进程。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和发展是以开发利用知识资源为重要特征的, 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潜力) 将成为决定因素。职工队伍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同样也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水平。因此, 档案工作要创新发展, 就必须在引导档案工作者钻研业务, 改善知识结构, 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 开发职工的智力、能力和创新才能上下功夫, 在其_新观念的导入、新知识的学习和新环境的营造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知识技术培训, 提高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从而不断增强档案工作者的知识储备、技能储备和创新能力, 努力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1. 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在过去与现在的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中, 我们比较强调“利用第一”的管理理念, 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对“人”及档案管理者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加深。新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模式的变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档案工作人员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在学习的问题上存在种种认识上的误区, 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实践的思想表现相当突出。对理论和业务学习无所谓, 或马马虎虎, 从来不愿意在学习上下功夫, 不愿意利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问题, 不愿意也不想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档案工作创新, 必须克服以上诸类模糊思想认识, 更新管理理念, 消除无所谓、“差不多”心理, 进一步增强时代危机意识; 要认识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于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是新时期档案工作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2. 层层推进, 奖学促学, 创造条件, 努力创造一个学习型的良好氛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发展继续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各种相关知识, 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各方面情况的新知识, 学习档案专业知识, 掌握管理技术新技能,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由下而上, 稳步推进, 奖学促学, 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 建立学习指导机构, 完善岗位学习培训、考核等制度, 要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创造个人自学、继续学习、岗位学习、组织学习等多种层面上的良好条件, 使档案工作者具有能安心学习、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为档案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3. 与时俱进, 自我加压, 努力成为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档案工作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关键是要讲学习。档案部门要为档案工作者创建一种“学习型”的良好环境, 档案工作者更要成为“学习型”的自觉人才。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 我们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理论, 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善于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档案工作的创新实践中, 不断自我加压, 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让学习真正成为自己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 档案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作为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弘扬开拓创新精神, 奋发有为, 锐意进取,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以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不断把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推向新境界!
【文章来源】/article/64/3832.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1资料来源
从开设专科护理教育(associatedegreeinnurs-ing,ADN)的美国5所院校的官方网站中获得课程相关的详细资料。选取的5所院校包括东部的北艾塞克斯社区学院(NorthernEssexCommunityCollege)、西部的圣巴巴拉城市学院(SantaBarbaraCityCollege)、南部的阿尔文社区学院(AlvinCommunityCollege)、北部的麦洛米尼民族学院(CollegeOfMenomineeNa-tion)、中部的圣查尔斯社区学院(SaintCharlesCom-munityCollege)。从院校的描述中可知该5所院校提供了较高质量的ADN教育和培养高质量毕业护生的课程,注册考试通过率高于国家及所在州的平均水平,有良好的声望。
2美国护理学高职教育核心课程现状
2.1核心课程设置
2.1.1核心课程类型核心课程是根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美国的护理课程(nursingcourse)即专业课程,5所院校护理课程设置自主、灵活,类型差别较大,名称各异,故将各院校的护理课程均作为核心课程。护理课程为5门~14门,非常重视相关课程的整合、合并,多数院校没有独立的护理心理及各专科方向护理课程,而是将这些内容都整合到基础护理、各临床护理课程中。课程设置反映现代护理理念,包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课程,如健康概念、健康改变、护理中的健康促进及家庭护理、生命过程照护[6-8]。多数院校均开设了精神卫生护理。此外,课程专业特色明显,开设了专业发展及护理职业指导课程,如专业护理中的问题、护理临床转变[6,9]。几乎所有的护理课程都有相应的临床实习,与理论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或单独开设。5所院校实践学时均多于理论学时,其中有3所院校两者之比大于3∶1。2.1.2核心课程理念美国的护理核心课程以了解及满足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护理理念、核心概念及护理核心价值引领课程设置,内容体系依据护理的实质(护理理念)、专业核心概念内涵、专业价值[6-8],此外,课程还整合已经建立的专业标准、指南、州的胜任力标准,帮助护生取得规定的学习结果[10]。课程类型及内容设计反映现代护理理念,强调护理对象的广泛性,包括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的护理,强调包括社会、文化的全方位护理,突出“以家庭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生命周期照护”“文化差异护理”最佳健康等理念。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持续评价与更新,以保证课程内容准确,与当前的护理实践及最新知识一致。2013年美国护理联盟教育评估委员会(AccreditationCommis-sionforEducationinNursing,ACEN)在ADN护理教育评估标准[10]中提到,教师应定期审查课程,以保证内容准确性、与时俱进。2.1.3核心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均贯穿护理程序,贯穿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按照生命周期及健康-疾病动态变化过程组织,培养护生持续性照护理念。护理实践包括对经历身体、心理、精神等各种健康问题病人的照护,包括对慢性疾病或普通的、常见的健康问题病人的照护,对非紧急的、中等复杂病情病人的处理,对复杂的各个系统健康改变、高危的、紧急的状况的处理,并关注对阿尔茨海默氏病、艾滋病等特殊疾病群体的照护。课程内容包括家庭护理,强调疾病预防、潜在健康危机处理及健康促进与维持,强调针对护理对象的包括社会、文化的全方位(整体)评估与护理,重点评估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识别功能、行为、健康的改变及具体的健康需求,目标是促进文化适应、精神及社会康复,恢复健康至最佳水平。课程内容涉及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如种族、文化、社会差异的概念,及对发展中家庭、病人家属及相关关系的他人的护理。强调“以家庭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生命周期照护”“文化差异护理”、最佳健康水平。专业知识强调护理与社会、跨学科团队、家庭及护理对象本人的多元化共同协作,突出符合伦理与法律的护理实践。课程内容还包括信息技术及循证实践、护理领导及协调、护理程序应用及病人结局的评价、护理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持续评价和更新,课程提供了最新护理概念、准则、流程及技能、知识[10],反映不断变化的卫生保健和护理服务,并增加了对社会因素的关注。美国核心课程中介绍的特色内容有很多,这些内容在国内课程中未涉及或涉及很少,如:文化评估与护理;评判性思维、循证护理及护理理论在具体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包括艾滋病病人、种族差异的个体和群体、家属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群的照护[7,11];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不同卫生保健场所如护理院、卫生保健中心中的护理照护;护士的实践标准、专业界限及ADN护士角色范围内的领导及任命;在护理对象健康恢复中护理对象、跨专业医疗团队、家庭、社会的角色及与护理的共同协作;持续性照护;反思性评判护理程序的应用及多学科合作评价病人结局;专业发展及护理职业指导,如评判性地审视影响护理实践的当前及历史问题、护生向新毕业护士转变、继续教育准备。
2.2教学实施
2.2.1教学理念教学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是一个有导向的、有目的的、持续互动的过程,“教”与“学”双方合作、互动。以具体的课程目标引导教学。强调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突出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护生为学习负首要责任,教师的角色是护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角色示范者、信息资源提供者,非常鼓励学生向教师寻求帮助和支持,运用所有可获得的资源学习。可见,美国非常注重培养护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责任感及发现学习需求的能力、学习能力。提倡根据护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个体化、多样化教学策略。在能力培养上,强调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护理程序应用、评估、干预等实际职业技能,此外,教学活动还重视对护生多种综合能力及更高层次、更复杂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等高层次认知技能,及有效沟通与合作、领导及协调管理、终身学习等多种通用能力,此外还融入了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2.2.2教学形式及方法美国在教学中小组教学应用非常广泛。注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以护生为中心,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方法丰富多样,以小组合作式教学、讨论法应用最广泛,此外,护生汇报、读书指导、情景模拟教学、视听材料展示、作业法、网络教学应用也较多。非常重视护生的课前准备,通过安排多种课前学习任务如指定材料阅读、资料查询等让护生做充分的课前准备。注重通过多种方法引导护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如病人访谈、社区内服务性学习)、论文撰写、讨论报告及案例分析报告书写应用广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让护生在课余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发现学习需求的能力,拓宽其知识面及视野。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重视通过多种方法强化课堂与临床实际的结合,除了病例分析外,情景模拟、研讨会、实习作业法应用也较多。在临床教学中,最常采用经验学习法、目标教学法、临床实习讨论会、研讨会。
2.3教学评价
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均突出过程评价,重视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采用全程测定、多元化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全程、综合、动态的考评护生的学习表现。过程评价形式丰富多样,除了常规的阶段性测试外,研究性文章及论文写作、案例分析报告书写、讨论参与、小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如小组汇报等)也常作为考核方法。评价主体除教师外,同样重视护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护生质量的评价。
3思考与启示
3.1引进先进课程理念,灵活设置核心课程
目前,国内核心课程设计依据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对知识系统的教学,强调理论内容的“实用性”“必需”“够用”,侧重对护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点在“护理岗位”,缺乏从护理对象出发的服务理念、现代护理理念的渗透。此外,核心课程类型高度一致。国内可借鉴美国先进的课程设置理念,以护理理念、核心概念及护理核心价值引领课程设置,内容体系依据护理的实质(护理理念)、专业核心概念内涵、专业价值设计,增加现代护理理念的渗透,改变过去以“病人为中心”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指导下设置,突出“生命周期照护”“文化差异护理”、最佳健康理念。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除了重视实际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强调多种综合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更高层次、更复杂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保证与最新的护理进展一致。此外,国内各院校可依据现代护理理念及自身的办学理念,灵活的设置核心课程。
3.2优化、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国内护理高职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多而全。各学期专业课程、各门专业课程间相互独立,开设顺序上也无明显逻辑关系。建议按照生命周期设置课程,核心临床护理课程划分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将心理学、伦理学等护理人文知识与专业课程整合,提高人文课程的专业贴合度与实践性,培养护生整体护理能力。将多门专业课程进行多种综合,如内外科护理整合成以病种、以系统为单位的一门课程,专科方向护理课程与核心临床护理课程整合,如传染病护理、口腔护理、五官科护理、康复护理等整合到各核心临床护理课程中,提高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课程的开设顺序也按照生命发展过程。此外,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
3.3丰富课程内容体系
国内核心课程内容仍以“疾病为中心”的相关知识为主。对评判性思维、护理理论等知识停留在理论性、概念性的介绍,未与专业知识融合。课程内容未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全部内涵,侧重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及护理,弱化了对文化、精神、社会方面的评估及护理。健康促进与维持、家庭护理内容介绍较少,未涉及文化差异护理。为促进与国际护理教育的接轨,国内课程应填补与美国课程相比缺如的内容,融入护理对象的广泛性,包括对个人、家庭、社区、群体、社会的护理,关注护理对象具体的健康需求,增加对护理对象文化的评估及护理,将评判性思维、循证实践、护理理论融入具体的临床情境,拓展相应护理知识、技能的循证指南或相关研究,增加家庭护理内容,介绍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与维持的策略,介绍国外文化及先进的伦理知识,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护理实践范围、实践标准、专业界限,突出护理质量与安全。
3.4改进教学及考核方法
关键词:现代企业 管理 管理机制
一、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
企业可持续发展指企业能稳步永续发展,在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有系统的概述和研究。其中主要理论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其中,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一步作出详细的探讨;在日本,野明针对企业管理论述的企业发展战略观点与本论文所阐述的观点相关联,在此书中,确立了经营哲学、开发和设备投资、培养人才开发和接班人;开展多元化和国际化经营;创新型财务管理体制;对企业形象引起重视。美国彼得、华特曼在一书中总结了行动至上,重视实践;服务至上,接近顾客;让员工发挥自主性和创新精神等等,都做出了一系列的讲话。
二、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经营理念和产业定位。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我国企业还是新兴企业或者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时候,在企业管理上还未制定出一整套比较完整合理性经营管理理念。根据实际现状分析,从公司的发展目标比较长远来看,在初期阶段基本上是为以后发展奠基作准备的,要想企业能够长期处于发展,与其公司的经营理念离不开的,而这种经营理念是在企业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而成,虽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战略与规划有所改变,需要适当合理性调整,不过在企业运作的经营管理理念方面固定不变,持续保持稳定。针对于企业经营环境来说,其稳定性不容易发生变化,而且其变化相当迅速,这时需要根据其变化换位思考其经营管理方向,不过,不能过于灵活,否则企业的主营方向都难找到。在我国现代化企业中有不少失败的企业在处于创业初期和迈向发展期的时候,还是无法确定自己的企业管理理念与产业定位,总是在市场上随波逐流、盲目从众,这样易导致产品刚处于上市阶段,整个市场就处于饱和状态,致使产品积压和库存,企业的损失相当惨重。
2.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针对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方面,一般对其进行激励方式是行为,在满足其心理需求考虑到物质与非物质,灵活运用其激励手段。满足其心理需求上主要表现在薪酬与全面薪酬方面。其中,薪酬是指员工在企业劳动所获得的等价劳动报酬;全面薪酬是企业在薪酬分配上分为外在与内在两大部分。其外在是指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例如激励的表现在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股票期权、分红。其内在不能以量化的货币价值所表现的激励形式,外在和内在都彼此相关联,都具有各自特有的激励功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激励机制。而有些企业在激励方面分配还不够完善,薪酬不仅仅是企业员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其重要还在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一种实现自身价值和工作业绩的体现。而不少企业就是在企业管理上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三、提高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1.建立市场定位管理机制。针对市场定位机制而言,主要确定客户是谁,能为客户做些什么?经过对市场的初探,分析客户间的差异,分别分析其长期用户、潜在用户,在了解市场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竞争对分摊市场的比例,评估企业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地位。对市场的细分后,从中找出市场空隙,并寻找有利的市场优势。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考虑到企业的产品和经营状况,才能对此进行评估,作出初步的市场定位计划。要想在企业经营战略上获得成功,就得认识到市场定位的一些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白产品面向的对象和群体,对此产品的独特点进行详述,在市场竞争体制下寻求产品的重要卖点所在,并且善于辨别同行竞争者的市场地位所在与其产品定位的方法,拟定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最终选择最佳方案予以实施。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激励作用主要有物质、精神与竞争性。大多数企业利用物质激励手段来实行企业管理。不过,所有者行为人和各层经营者两者间的行为结果还不能作出准确的评价,在物质激励中难免会出现不公平制,所以也增加了成本。所以,在物质激励方面的力度还是受到限制,企业应当对员工的精神上给予激励,注重培养人才。当然,在培养员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管理者的素质水平,还激发了领导者一种敬业和服务精神,使其对自己经营的产业有种追求成功的事业心,正好满足了企业家的在事业上的自信心,使其产生前进的动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市场竞争的激励,对当前的管理、评价制度和选拔制度,在授权方面应当科学、合理、充分利用人事资源,通过竞争选聘企业管理人员,引进优秀人才,促使他们在企业管理中认识到自身实现的价值,在心理上也得到满足。另外,对产品市场的竞争激励要予以重视,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外界对企业发展的压力和市场竞争重要潜在因素所在,激励他们降低成本,做好本职工作、了解到企业力求发展的紧迫感。所以,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需要注重物质激励、人才激励、市场竞争激励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企业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向,由于企业管理机制研究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历史较短,在此领域探讨还不够广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国内外企业管理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制定出合理的企业管理机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制定出有助于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化企业管理机制,完善我国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纪元.企业民主管理的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03)
[2]宋健.关于实施企业民主管理方略的思考[J].赤子,2009,(06).
论文摘 要 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渗透,补充。辅导员掌握了心理学理论能够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在应用中,辅导员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倾听技术及引导学生合理理念,进而更好地实现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纷繁复杂的,恩格斯比喻为“地球上最美好的花朵”,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由知、情、意构成,而个性心理则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这是心理学研究个体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被称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充当着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其工作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三)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与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的前提,而思想是心理的升华,具有稳定性,对心理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因此,有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
其次,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增强适应性。因此,更加关注的是个体,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关注大局。由此可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二、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一)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
1、从受教者来看:心理学家称青年期为“疾风骤雨”或心理的“断奶期”,可见,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情绪的不稳定性。时而激昂雀跃,时而郁闷低落,时而勇敢悲壮,时而不堪一击,而部分学生不同程度上出现适应问题,人际交往困惑,心情低落等问题,使得背负沉重心理负荷, 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这些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更有效的教育。
2、从教育者来看: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职责是育人,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因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其次,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琐,“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掌握心理学知识对于自身有更好的调节。
(二)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对一切社会领域都具有现实价值,心理学所提供的原理当然可以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应用。因此,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掌握以及应用,可以使之成为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重要武器。
1、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高校辅导员了解了这些心理活动规律, 就能够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就会遵循规律少走弯路。
以往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辅导员也会用到心理学的知识,自觉的或不知觉,比如“谈心”,只是源自于工作经验。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会有更科学的认识,在工作中,自觉的应用这些理论,必然会取得好的结果。因此,辅导员将散与工作经验中的心理学,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使工作更加理性化,科学化。
2、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心理学理论为高校辅导员找到了个体的差异性的依据。个体差异性,表现在个体的倾向性(需要、动机、动力) 方面,又表现在个性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方面。辅导员只有了解了个体的心理差异并针对人的心理差异,特别是个性差异的特点,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得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预见性。人的心理活动总要通过行为和表情表现出来的,辅导员掌握一些肢体言语或者是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从学生的言行中找到蛛丝马迹,正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苗头,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把工作做在前头。
三、重视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大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是其成才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已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积极的开展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讲座,而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充实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实现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提及的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改善外,还应该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升辅导员的理念,切实实现以“人为本”。
(一)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罗杰斯将“求助者中心”疗法,贯穿到教育领域,形成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为西方教育界所认可。“学生为中心”论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育成为可能”。因此,辅导员与学生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才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学生有事情能够积极的与辅导员沟通,使得辅导员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而更好的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按照罗杰斯的观点需要尊重和共情。
首先,尊重学生。尊重是心理学的重要理念,即 “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学生,有几方面的含义:一是辅导员应把学生看作独一无二的个体; 二是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有很大的潜能; 三是学习过程中辅导员扮演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角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完美人性。
其次,与学生共情。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犹如亲身体验,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对方他的情感,思维;运用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共情使对方感受到关怀与理解。比如外地大学新生想念家,辅导员就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开诚布公的说下自己的经历,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而不要大谈为了家长好好学习,人之常情之类的。共情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历的基础之上的,有利于师生增进情感交流。
(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咨询心理学常用的方法,对于辅导员的 “谈心”有一定的启示,使其更有效地倾听学生的谈话内容。
首先,切勿分神,倾听要全神贯注,认真的听。倾听,不单单是听,还要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的判断求助者谈话是否合理,是否合逻辑。另外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关键点。
其次,切勿评论。在听的过程中,不能随便的打断求助者的谈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要给学生倾诉的机会,切勿断章取义妄加评论。
最后,切勿多话。无意或有意的插话会使学生突然漏掉想说的重要东西,或者影响其思维,或是让其感觉没有认真听。
(三)引导合理理念。
艾利斯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疗法,具有浓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治疗模式,因此也更适用于大学生这个群体。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理性引导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合理理念有11种,具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的特点。对这一理论精髓的把握,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非合理理念中,比如“我对你好,你也一定要对我好”,这就陷入了非理性之中,即绝对化要求,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我们只能决定自己而不能决定他人。但这种非理性在学生群体中很普遍,辅导员掌握这一理论将更有利于思政工作。首先辅导员要对11种不合理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求不断检验自己的信念,与不合理信念做斗争,最后,通过与学生辩论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合理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志红.论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郑州大学学报,2008,(9).
[2]刘洋.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5.
[3]杨雪.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教育探索,2004,(8).
[4]方颖.心理辅导在高校辅导员中应用研究,南昌大学,2009.4.
一、儿童核心知识领域朴素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1 朴素理论。又称天真理论、似理论、直觉理论、前理论等。朴素理论是与科学理论、成熟的理论、正规的理论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Wellman和Gelman认为,朴素理论是指人们对某一组信息、事物、现象等的日常的理解。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也已经具有自己的“朴素理论”,而儿童的朴素“理论”是指儿童在某些领域中获得的非正式的、前科学的知识。
2 核心领域。Wellman和Gelman提出了儿童的三个核心知识领域: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是指儿童日常如何根据内部的心理状态来解释人类的行动:朴素物理学是关于儿童早期对机械的或物质现象的理解,例如物体碰撞、自由落体或有质量等;朴素生物学是儿童对日常的生物和生理现象或过程的早期理解,如疾病、出生、成长或死亡等。
(二)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国外研究
1 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提出
Wellman和Gelman等人使用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进行自然语言分析,研究儿童朴素理论的核心领域。他们对儿童从2岁开始进行跟踪直到5岁,共收集10.000多次谈话,对这些谈话内容和事件的因果解释进行编码分析,发现儿童谈话的主题及内容分别为心理的、物理的、生物的和社会传统的、魔幻般的和行为解释模式等。Wellman认为儿童朴素“理论”的构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认识到该领域有它的特殊认知对象,进行本体区分;第二,能运用该领域的特殊因果原则对该领域的现象作推理或解释;第三,这些解释具有一致性。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儿童对心理、物理和生物现象的理解和信念构成了他们的知识系统,儿童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发展就是对核心知识的理解,这些核心知识构成了儿童的朴素理论。
2 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研究
2.1 对不同本体的区分。幼儿能否辨别一种特殊理论的认知对象,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否将其与不属于这个特殊领域的认知对象进行区分。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发现:婴儿能够分辨人的运动和物体的运动;3岁~4岁的幼儿已经意识到。人具有思维,而玩具娃娃没有;一些自然现象,如云、星星、植物的存在,应该用非心理的或非人造的解释。Springer和Keil在儿童对颜色获得的因果机制认知的一项研究中,发现4岁~7岁儿童已经可以对不同领域的颜色获得给予不同的解释,他们更愿意用生物内部的原因来解释花朵、小动物的颜色获得。而用人为因素来解释人造物的颜色获得。JWellman等人探查了儿童是否区分心理实体与物理实体,结果发现3岁~4岁儿童都能顺利完成判断任务,即使是3岁儿童也认为只有客观物体具有可感知性、公共性和持续性这三个特点。而心理实体没有这些特点。从以上研究可见,儿童早期就能进行本体区分。
2.2对不同领域内因果原则的认知。朴素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果原则的集合。Kalish和Gelman让3岁的幼儿预测物体是否易碎,结果表明,3岁的儿童已经可以基于物体的材料而不是外型进行正确的因果判断和推理。Gelman和Bloom的一项研究考察年幼儿童如何给物品命名,研究发现3岁的幼儿就更依赖于人在制作物体时的意图对人造物进行命名,而对于自然物则更依赖材料进行命名。Gelman等人考察了5岁~7岁幼儿在不同本体集合内对物理因果关系的应用,发现所有年龄组的儿童都倾向于在各个本体集合内正确泛化所学习的因果关系,5岁~7岁儿童还可以区分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人们推断这一直接原因的理由。[9]以上这些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不同领域的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已有所掌握。儿童不依赖物体外形对本体的认知,对儿童本体集合的发展十分重要,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区别现象和本质。
2.3各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朴素理论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儿童是否在每个特殊领域里都发展着一套独立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知识体系。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2岁的幼儿观察不同形式的物体运动,结果发现对于存在明显外力作用的运动物体,幼儿一般会寻求母亲的帮助使物体运动,而对于没有外力就能运动的物体,儿童不会向母亲求助。这表明幼儿可以区分自主运动和非自主运动。这些研究支持了朴素物理学在幼儿早期的存在。Wellman等人对幼儿进行自然观察实验,发现2.5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发原因解释和表述已经存在物理、生物和心理三个领域的区分。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让幼儿对人的行为做不同的原因解释,发现4岁幼儿已经具有朴素生物学的知识。而Carev等人认为。幼儿直到6岁才具有朴素生物学的内部理论,在此之前,对于朴素生物学的因果原则还不能正确认知。Wellman等人运用错误信念等任务对幼儿朴素心理学发展的研究发现,幼儿在2岁左右就能够理解人的愿望:而直到4岁才可以理解人的信念,并将“信念”概念整合进入幼儿的朴素心理理论。以上观点可总结为:幼儿朴素理论的发展可能是不同步的,朴素物理学发展最早,朴素心理学次之,而朴素生物学则最晚发展。
(三)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儿童朴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方富熹、朱莉琪、亢蓉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的鄢超云等学者,其中关于儿童朴素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儿童朴素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1 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研究。学者朱莉琪、方富熹以4岁-6岁学前儿童为被试,采用朴素生物学理论的三个公认标准(生长、衰老和疾病、死亡),利用访谈法,探查了学前儿童的朴素生物学认知。结果发现:6岁儿童在以上各个维度上都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他们对以上生物现象的认知表现出不同步性,对生长的认知成绩最好,死亡次之,之后是衰老和疾病。张丽锦、方富熹以128名4岁~7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和分类任务从亲代、子代两个维度探查儿童依据繁殖对动物和非生物的本体区分及因果解释。结果显示。4岁~7岁儿童关于动物繁殖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认识、部分掌握、基本掌握和成熟稳定四个阶段。6岁儿童基本掌握了动物繁殖概念,并能对之进行一致的生物学的因果解释。由以上研究推论,儿童在入学前就形成了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
2 儿童朴素物理理论的研究。鄢超云在其论文中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探讨儿童的朴素物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包括:力是某种物质或物质的属性,是可以被传递和消耗的;力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可以区分
自我发起运动和非自我发起运动,但倾向于将气体、液体、天体、物体下落等运动看作是自我发起运动;物体运动是因为有力的作用,物体静止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由运动转为静止是因为力被用完了;对运动轨迹也有着丰富而细致的认识;定性的、描述性理论强于定量的、解释性理论。
3 儿童朴素心理理论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小冬、方格的一项研究中,考查学前儿童对事实、信念、愿望和情绪间关系的认知。结果显示:3岁儿童在区分信念和事实时。出现错报事实或错报信念两种错误,而不单纯是现实主义偏向错误;在推测他人愿望时,部分3岁和4岁儿童虽然能够正确报告他人的信念却不能正确推测他人愿望,愿望认知发展有其复杂性的一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文、林崇德、张文新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种实验任务,比较各类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文、张文新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个错误信念测验任务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年龄和发展阶段,得出如下结论:3岁之前儿童已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但还不能理解错误信念。4岁儿童理解了欺骗外表任务中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信念。5岁儿童理解了意外转移任务中的错误信念。以上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主要依据愿望推测他人情绪,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的认知水平制约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各类儿童的表征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4岁~5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
三、儿童朴素理论研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 应根据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儿童的朴素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区别,儿童的这种非正式的或前科学的理论虽然不规范,但它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识框架。儿童认知的发展变化,其实质就是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
首先。儿童是会思考的、具有各种心理状态的人。“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了过去认为年幼儿童对心理一无所知的论断”。也就是说。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拥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在受到正式教育前,就已经开始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丰富的认识。人们常常低估了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教育者要重视这些发现,把儿童看成是会思考的、有意图、有愿望、有信念、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
其次,要了解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规律。当我们在说“儿童有朴素理论”时,儿童却往往对他们的“理论”缺乏意识,教育者不但要认识到儿童拥有自己的理论,还要将这些朴素理论从无意识状态带到意识状态,从难于言述到可以言述,促进儿童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再次,要采用多种方法唤醒儿童的朴素理论。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否定、排除,甚至粗暴地“抛弃”。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朴素理论,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儿童看成是积极构建知识的主体,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儿童学会反思、帮助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
2 教学应为了儿童原有观念的进化发展而展开。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当以形成的内部理论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就会形成新的理论代替原来的理论,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儿童原有的“日常概念”必须被消除,代之以正确的科学概念。研究表明,儿童的“日常概念”在特定情境里依然“存活”,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消除原有的观念。而应是通过各种教学策略让儿童表达出自己原有的观念。儿童的科学概念总是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儿童前科学的朴素认知是后继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为此,教育者要转变教学取向,从“儿童的概念形成观”转变为“儿童的理论发展观”。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与策略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使儿童自主选择发展、进化自己原有的理论。
关键词 写作心理 过程取向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80
Abstract There are two mainstreams about writing psychology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they are ability orientation and process orientation.Predecessors had written reviews on ability-oriented writing psychology research. However, lacking reviews about process-oriented writing psychology research. So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ontents research writing a review about domestic process-oriented writing psychology research will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writing psychology; process-oriented; research summary
0 引言
写作心理研究旨在发现、总结人们在写作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我国写作心理研究存在两种主流观点,能力取向的观点和过程取向的观点。①能力取向的观点将写作视为能力的表现,注重写作的成果研究,过程取向的观点则将写作视为信息加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重视对写作过程的分析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写作心理研究受前苏联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以能力取向观点作为写作心理研究的主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写作心理研究成果,我国写作心理研究逐步过渡为以过程取向观点为主的研究趋势。周泓在其论文《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中对1984年至2003年这近20年内国内有关写作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由于在其时以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甚少,因而他主要对能力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评述,而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的综述少而不全面,如今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在近10年内快速发展,为了给各位研究者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国内写作心理研究现状的全貌,我们有必要对当下快速发展的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进行整理、总结、评价、并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及启示。
1 国内有关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
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认为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特殊领域的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包括表征问题、确定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监控与调节四个阶段。②写作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具有问题解决过程的一般特征,即写作过程同问题解决过程一样也具有四个阶段,写作过程的四个阶段可概括为明确写作任务、构思、述写、复查修改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除具有问题解决过程四阶段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写作过程中这四个阶段不同于问题解决过程四阶段是依次进行的,在写作过程中四个阶段理论上依次进行,但在实际写作中总是相互交叉循环进行,例如修改总是发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写作过程四阶段中每一阶段的阶段性及特点,写作者在各个阶段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变化,影响各阶段的因素、各阶段中写作者应具有的能力及如何提高这种能力等都是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的内容。笔者收集整理了有关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的有关文献,发现国内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
1.1 理论研究
写作心理理论研究对写作心理进行理论阐述时通常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从而构建写作心理的全貌,当下有关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的理论研究也从整体出发,并主要集中于对写作过程心理模式的研究,通过对各模式的内容、特点、产生背景的介绍为写作过程心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刘淼③对国外众多写作过程心理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出各模式的异同点并对其进行分类,为其他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国外写作心理模型做出了一定贡献。刘淼提出“三段式”模式、“四阶段”模式及“三・三式”模式,“三段式”模式包括罗曼模式、阿德斯坦因和皮凡尔模式、诺德模式、布鲁斯模式“四阶段”模式包括波恰德模式、古尔德模式、马特路模式,“三・三式”模式包括埃米格模式、海斯和弗劳尔模式,除海斯和弗劳尔模式外,其他模式尽管在写作过程的阶段划分和认识程度上存在差别,但由于他们都将写作视为一个直线式加工过程,因此刘淼又将其概括为“直线式加工模式”,海斯和弗劳尔模式、安德森模式、汉姆斯模式和特罗丝模式皆认为写作过程各阶段不是直线式而是不断重复循环的,因而刘淼将其统称为“螺旋式加工模式”,此外刘淼将既认同写作过程是直线式加工又是螺旋式加工模式的称为“多重水平加工模式”。罗峥、郭德俊④等人对海斯和弗劳尔提出的写作心理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介绍了该模式从最初的包含任务环境、认知过程及作者的长时记忆三部分的旧模式到新模型的提出过程,并对新旧模式进行了比较。
赵丽光⑤走出对国外写作过程心理模型的译介,构建了自己的写作过程心理模式将写作过程划分为写作动机、选题、拟提纲、写作、修改五个过程。但该模式是在主观思辨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缺乏实际验证。
程平⑥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心理的分析,提出建构三种写作过程心理模型即体验学习写作心理模型、合作学习写作心理模型、策略学习写作心理模型,但是他只说明了建立这三种写作过程心理模型的原因,而没有说明什么是体验学习写作心理模型、合作学习写作心理模型、策略学习写作心理模型以及如何建构这些模型等问题。
1.2 内容研究
内容研究是指对写作过程中应用的方法策略、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等一切发生于写作过程中并与写作过程密切相关的局部问题进行的研究。笔者通过对知网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近年来有关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内容研究在数量上主要集中于某几个部分,据此笔者将其分为写作策略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三类,凡不属于这三类的都归为其他这一类,在此不作论述。
1.2.1 写作策略研究
国内对写作策略的研究以英语写作过程中写作策略的运用及写作策略与写作质量间的关系研究为主。例如王俊菊⑦研究了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写作策略,他将被试在二语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写作策略归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弥补策略、情感策略及回避策略五大类,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学生二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策略的使用频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弥补策略、情感策略及回避策略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较少,相反认知策略构成了学生写作过程的主体部分,而且认知策略中的语码转换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路文军⑧研究了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的关系,发现元认知策略中事先计划和选择注意类策略对英语写作影响最大。此外,高分组学习者在写作中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达到高、中水平,而低分组则处于中、低水平,并且高分组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整体运用水平高于低分组学习者。
任风雷⑨将写作策略分为准备策略、草稿策略、修改策略及监控策略四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他解释了各策略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写作策略与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提出语言水平、写作情景、写作者自身因素及母语写作水平会影响写作策略的选择与使用,优化写作策略可提高写作质量的观点。刘东虹⑩也对写作策略与写作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写作策略对写作质量的影响有“阈限”,在“阈限”以上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词汇的不足,提高写作质量。
1.2.2 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有关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对英语或语文写作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居多。例如有关影响语文写作因素的研究,郭莉萍 对初中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个性写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初中生写作过程中个性心理差异影响初中生的观察、感知以及记忆的储存,影响其运思过程的进行,影响思维的物化,影响文章写作最后的修改及交流。个性心理差异由性格差异、气质差异、兴趣差异及能力差异构成,这些差异导致了初中生个性写作之间的差异。
有关影响英语写作的因素研究,陶玮 研究了人文因素对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的影响,他认为人文因素包括文化底蕴、学习心理及课堂实践的有效性,写作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认知水平、创造力、智力水平等),创作心理(学习动机、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写作实践(限时写作实践、非限时写作实践、学习策略和方法等)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正面积极的作用。柴晶 对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母语的负迁移(包括思维迁移、词汇负迁移、句子负迁移及篇章负迁移四个部分)及写作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产生重要影响。
1.2.3 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当下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中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写作心理障碍的研究。华颖 提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写作心理障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畏惧心理、依赖心理、应付心理、对抗心理。出现写作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写作目标不明确,写作要求有难度,写作内容不丰富,训练方法不灵活,写作评价少鼓励。他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兴趣,加强积累与指导的方式消除写作心理障碍。张省林 认为在英语写作中学生也存在写作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制、自尊心受损、动机消退等现象,提出可通过激发思维的写前准备,不受拘束的初稿起草,多层交互的意见反馈,共同合作的文章修改等方式消除写作心理障碍。张婉珍 认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写作畏惧心理问题,畏惧心理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写作动机的缺失、学习态度的缺失及情感的缺失引起的,针对写作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他还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的设想。
2 评价与展望
国内以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探讨了写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影响因素等问题,对能力取向的写作心理研究的空白领域进行了补充研究,为更好地进行写作教学和提高写作者写作水平提供了帮助。我国有关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写作心理模式的研究,然而我国写作心理模式的研究大部分停留于对国外写作心理模式的翻译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只有小部分研究者构建了自己的写作心理模式,但是他们在建构该种模式时几乎都以思辨和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对所构建模式合理性的验证,有的即使提出了要建立某种写作心理模型的原因,但却没有建构出这种模式的具体结构,写作心理模式的建构往往是“只说不做”。这也是我国写作心理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所在。有关过程取向的写作心理的内容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不足之处在于其一,研究范围小,主要是对策略、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缺乏对写作心理特点、规律等的深入研究。其二,针对英语与语文写作的单独研究较多,缺乏对部分学科的整体的写作心理进行的研究,致使写作心理的普适性、一般性的特点、规律得不到发现与概括。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总结与思考,笔者认为未来我国写作心理研究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研究。第一,加强(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69页)写作心理研究结果对写作教学的指导研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写作教学实践,既有利于验证结果的科学性又有利于指导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第二,增加对写作心理特点、规律的研究。将写作心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对象进行其规律、特点的探索分析,加深对写作心理的整体认识,而不是将其细分为若干学科的写作心理后进行研究。第三,构建本土化的写作心理模型。构建写作心理模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求研究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其对所建构的模型进行不断的验证修改。尽管构建写作心理模型不易,但我国研究者有必要走出对国外写作心理模型的译介,构建适合于我国写作者特点的写作心理模型,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写作教学的开展,提高我国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注释
① 周泓.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4):690.
② 朱晓斌.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4.
③ 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0-58.
④ 罗峥,郭德俊.写作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J].心理学探新,2000(3).
⑤ 赵丽光.大学生写作心理模式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⑥ 程平.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心理分析与写作心理模型建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93-94.
⑦ 王俊菊.二语写作认知心理策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2-65.
⑧ 路文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27.
⑨ 任风雷.英语写作策略和写作质量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7-79.
⑩ 刘东虹.写作策略与产出性词汇量对写作质量的影响[J].现代外语(季刊),2004(3):302-309.
郭莉萍.初中生写作个性心理差异调查及个性写作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8.
陶玮.影响英语写作建构过程之人文因素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3):70.
柴晶.论影响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J].山西科技,2008(3).41-42.
华颖.消除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3).
论文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教师 管理
论文摘要: “以人为本”是广泛应用于西方企业管理领域的一种管理理念。本文介绍了该管理理念的产生渊源及其内涵,探讨了该理念对实施高等院校教师管理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办学的基础,是学校的灵魂,没有了教师,学校也就不称其为学校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对于学校的重要意义。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否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关系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
西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产生于企业管理领域,是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探索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史上,19世纪末以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属于经验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以电为动力的自动化生产的普及,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单纯凭经验进行管理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也奠定了泰勒作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泰勒将人作为管理的客体,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引入管理领域。开始于1924年的霍桑实验,把现代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阶段引入人际关系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人际关系阶段以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行为学为其显著特征,以人际关系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人”为假设,认为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因而要求管理人员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局限于所要完成的任务上,而应更多地关注为完成任务而工作的人的需要,关心、理解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使组织成员的归属、自尊等非理性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使个人人格的完整性得到一定的保护。“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二、“以人为本”理念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高度集中、以培养人和教育人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组织,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来实施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优化高校教师管理,即要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教师的价值,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要从教师的教育生活世界出发,真正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淡化“官本位”思想,以教师成长为本,坚持对话与沟通,尊重教师需要的多层次性,实现教师与组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1.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实行民主管理
传统的学校管理,强调制度治校、量化管理,强调对教师控制、监督、制约,强调管理就是领导、就是令行禁止。这种管理,其优点在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职责分明,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最大的局限性是忽视了人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理性代替了人性,忘记了学校管理的一切都是为师生的发展服务的,极易使师生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和劳动特点决定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不应该只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不应只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应给予教师参与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的权力。这样不仅可以使政策更具现实性,避免朝令夕改,强化制度的权威性,而且可以减少摩擦,降低运行成本,营造民主氛围,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明确高校教师需求,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激励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以某种刺激作为诱因,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外在刺激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的过程。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詹姆斯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表现和经过激励后的表现之间的差距是50%~6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平时的工作效率是30%,则得到充分激励后,他的工作效率可以达到80%~90%。即在一个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因此,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增加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保证。
而激励措施是否有效,取决于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在当前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校教师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完全可以得到满足。而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的知识分子,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才是他们最典型的内部特征。相比较而言,他们可以容忍经济上的清贫,却无法忍受精神上的窘迫。因此,要达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的目的,使激励措施更为有效,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就必须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了解教师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并尽可能地满足其需要,倡导个性发展,使其感受到来自管理者的人文关怀。
3.建立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
在高等院校,教师追求的利益既是经济利益,从长远来说更是一种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教师选择一个学校往往是以追求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为目的,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个人发展成就得以满足的通路。所以,建立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搭建干事业的平台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关键。可以用“银行效应”来形容宽松的工作环境对高校教师的作用。“银行效应”是指银行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存款,实行的关键措施是存户有取款的自由,自由度越大,吸引的存款额也就越大;限制或取消取款自由,其结果不是保住了存款,而是急剧减少乃至破产关门。
高校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高校环境是由学校的知名度、学科水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基本环境和基础,但学术环境建设更为重要、更加困难。学术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学术硬环境主要包括实验设备、文献资料、科研经费、后勤保障等,学术软环境主要包括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有宽松自由的学术气氛、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工作充满热情。在高校教师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湘洲,陈仁新.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机制探索[J].科学与管理,2005,(5):54-56.
关键词 儿童 说谎行为 说谎认知
中图分类号:G844 文献标识码:A
A Review of the Study on Children's Lying
Abstract Since 1980s of twenties century, Children's lying has become a mian research topic in psychological field. This paper will shows the research on cognition of children's lying, act of children's lying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children's lying. It also aims to show the furure direction of study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children; lying ; cognition of lying
关于说谎这个问题的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最早要追溯到1877年达尔文,通过对自己两岁儿子说谎行为的观察,做了观察报告(Darwin, 1877)。自皮亚杰研究后,研究者对说谎的认知和说谎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幼儿说谎的研究进行回顾,希望对这些已有成果进行梳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1 说谎的认知的研究
对说谎的概念心理学家们一直都没有过统一的定论。Lee等人(2000)将说谎定义为个体有意识地传递错误信息而使接受者形成错误信念的行为。
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相继提出了说谎认知的不同理论模型。与说谎认知发展有关的三大理论是:命题理论、原型理论与民俗模型。命题理论认为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可以称为谎言:说话者向听者做了一个虚假陈述;说话者认为这陈述是虚假的;说话者想引导听者相信这个陈述是真的。这种理论认为,只有上述三个条件都符合,这样的陈述才可以称为谎言。
原型理论将说谎看作是一个连续体,这个连续体的一端是原型真话,另一端是原型假话。原型谎话包括三个语义成分:陈述是假的;说话者知道这个陈述是假的;说话者想要欺骗听者。而原型真话也包括三个语义成分:陈述是真的;说话者相信这个陈述是真的;说话者将这个陈述告知听者。一个陈述是否是谎言取决于这个陈述与原型谎话的匹配程度,也就是说,原型谎话的成分越多,这个陈述被判断为谎言的可能性越大。
尽管Sweetser赞同说谎是原型现象,但她也认为原型说谎的语义成分是否存在并不是人们判断谎言的唯一标准。Sweetser E.E.(1987)提出了说谎的民俗模型,强调说谎是一种文化结构,而不仅仅是有意识地欺骗他人的行为。交流意图和社会情境都会影响到人们对谎言的判断。
学术界对这三种理论模型至今也没有统一看法。目前争议最多的是原型理论和民俗模型。Bussy(1999)考察了儿童对于不同类型谎言的归类和评价,要求4、8、11岁儿童判断和评价不同故事中主人公的陈述,结果95%的8岁儿童和98.5%的11岁儿童,把虚假陈述全归为谎言,真实陈述全归为真话,四岁儿童只有73.5%是这么归类的。在对不同类型的谎言给予道德评价时,所有儿童对谎言的评价比真话的更消极,并且他们认为白谎是最不严重的谎言。即使是学前儿童也会给予礼貌情境下的白色谎言比情境下的黑谎和玩笑谎更积极的评价。
2 儿童说谎行为的发展研究
随着自20世纪八十年代,儿童说谎的研究迅速发展,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2-8岁儿童说谎的发生和发生率。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幼儿已经会出现说谎行为,但具体的说谎年龄和说谎率至今未有统一结论。
Lewis 等人(1989)运用了“抵制诱惑情境”,结果发现,33个三岁儿童中有没有偷看的4个;剩下29个偷看了的儿童里38%说真话,38%撒了谎,24%没回答。
从说谎年龄的研究上来看,我国学者徐芬研究表明,4岁儿童的说谎人数(75%)显著多于3岁儿童(59.3%),这反映了说谎率随年纪上升的趋势。并且4岁儿童中,能够有策略性地说谎的人数显著比3岁儿童多,说明儿童的说谎技能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徐芬,王卫星,张文静,2005)。这也可能与他们在这一时期内心理理论的迅速发展有关。Wilson等人(2003)采用纵向研究,发现2~4岁是儿童说谎行为的高峰期,说谎行为在6岁之后反而有所下降。说明儿童在随着自身认知能力的成熟,逐渐地掌握了说谎能力,但说谎发生率是受社会文化教育影响的。
3 儿童说谎行为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3.1 执行功能与说谎行为的关系
执行功能被定义为一种涉及目标定向行为的高级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对行为有意识的控制。不同研究者对执行功能成分的定义不一样,普遍认同的是: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儿童想要说一个成功的谎,首先要掌握规则及信息,这就需要执行功能里的工作记忆参与,然后理解并提取相关信息,做出说真话或说谎话的决定,如果儿童选择说谎,那就需要抑制说真话的优势反应,之后如果需要说更高级的谎,还要保持信息的一致性,不断转换真实和虚假信息,使对方能够相信自己,这就需要认知灵活性的参与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说谎的发展和执行功能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Garon等人(2008)通过白天黑夜等测量抑制控制的任务发现儿童早期的抑制控制是有快速的发展。已有研究证明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可能直接与儿童说谎相联系。抑制控制是压抑无关想法或者行为的行为。当儿童说谎时,他们不得不压抑他们想要隐藏的信息,说出异于事实信息的报告。尽管Carlson等人没有明确测量说谎行为,但是他们的结果显示如果儿童不具备高水平的执行功能行为,尤其是那些与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有关的行为,他们可能也不会说谎。研究者用的任务不一样所以往往得到的结论也不一致。但大多认为执行功能的发生初期在2~4岁,这与幼儿说谎发展的关键期存在重叠。
3.2 心理理论与说谎的关系
近几十年,心理理论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目前国内对于心理理论和说谎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假设。一种是假设儿童说谎与一级心理理论相关。它的假设基础是说谎者需要故意为他人制造错误信念。事实上很多研究把说谎行为的发生作为心理理论获得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幼儿对于错误信念的理解上的差异揭示了幼儿在很多任务上的不同表现,有研究证明幼儿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影响其说谎行为的表现。Chandler等人(1989)发现3岁儿童能够故意为他人创设错误信念,抑制真实信息或者制造虚假信息。Polak和Harris(1999)的研究支持了Chandler的观点,他发现3~5岁儿童的错误信念与他们是否否定自己的偷看行为成相关,但与儿童的后续回答无关。
第二种是假设儿童维持谎言的能力与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存在相关。以前的研究表明儿童到6岁才具备二级心理理论,且到青年期才发展成熟。Talwar和Lee(2002)使用抵制诱惑范式发现,在后继问题中假装无知的儿童,年纪大的更多,儿童的成功欺骗与他们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相联系。Talwar, Gordon和Lee(2007)为这个假设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明,他们研究发现7~11岁儿童偷看行为后的假装无知与二级错误信念分数显著相关。
4 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心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儿童说谎行为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研究者们在对待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仍存在争议。
对于成人的说谎行为,我们常常考虑动机因素,但对于2~4岁的儿童动机又会对他们起到怎样的影响,什么动机最能诱发他们的说谎行为也可以成为今后研究的角度。
再者,目前研究者对说谎的研究大多用的是自然观察法、故事情境法等,进行的多是行为实验,将来能否把我们先进的设备仪器如多导生理仪、近红外光谱仪用在儿童说谎的研究上,增加结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这也是将来说谎研究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Garon, N., Bryson, S.E., & Smith, I.M. (2008). Executive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 A review us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1):31.
[2] Wilson, A.E., Smith, M.D., & Ross, H.S. (2003). The nature and effects of young children's lies. Social Development, 12(1):21-45.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理论基础
一、引言
管理会计诞生于19世纪西方纺织、钢铁等重型制造企业中。二战后,管理会计正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门专业学科,并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几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伴随着众多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不断地突破自我和创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理论基础也不断扩展。可以说,这门学科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时至今日,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能够使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我们以相关文献为依据,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建议。
二、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研究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如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服务行业②和政府部门@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而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而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①。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实彤案例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②。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彤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③,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凋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国内现有的问卷凋查与国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④。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而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OJ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Ho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和比较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管理会计研究,越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三、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杂志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而且《会计研究》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旧1国外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有自己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
(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所以,我们选择这两本杂志作为我们研究的样本,样本的时间从1996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我们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①。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见表2):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
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①,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缺乏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见表3)。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四)研究方法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不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
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见表4)。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彤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见表5)。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采用的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另外,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实地/案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实彤案例研究。因此,应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①。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