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时间:2022-09-10 14:0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能源消费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能源消费论文

第1篇

1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1.1变量平稳性检验在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四种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前,首先要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选用ADF单位根指标来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只有平稳的时间序列(即单整序列)才能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否则就会产生伪回归问题,进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因此,下面将分别对GDP增长率,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增长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只要检验结果表明这五个变量都是单整序列,接下来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其它检验和回归分析。为了研究的方便,以下分别利用YGDP、XC、XO、XG、XE来表示GDP增长率、煤炭消费增长率、石油消费增长率、天然气消费增长率以及电力消费增长率,并且这五个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注:表示对应的一阶差分序列。从表2可以看出,YGDP、XC、XO、XG、XE数据序列除了XG序列是非平稳的,其它序列都是平稳的,但是各序列皆在一阶差分下平稳,表明YGDP、XC、XO、XG、XE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因此可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下一步分析。

1.2协整检验通过对残差(residual)进行ADF检验判断其平稳性,以检验YGDP、XC、XO、XG、XE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YGDP、XC、XO、XG、XE序列通过了协整检验,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1.3相关关系分析根据表2的检验结果,YGDP、XC、XO、XG、XE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的各变量间的线性模型,如下所示:(1)对模型(1)进行最小二乘(OLS)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根据DW值可以判断,变量之间存在自相关性,并且XG与XE的系数不显著,XG也没通过符号检验。由表4可知,R2值达到0.69263,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高,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F值为8.93125,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DW值也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各变量之间已经不存在自相关性。根据表4的结果,煤炭消费增长率(XC)在1%水平下呈现出显著性,石油消费增长率(XO)、天然气消费增长率(XG)与电力消费增长率(XE)都在10%的水平下呈现出显著性,并且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增长率都通过了符号检验,表明这四个因素会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根据四个变量系数的大小,得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支持,首先是煤炭,其次是电力,然后是石油和天然气。

2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消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依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耗能、低能效的现象还是十分突出,坚持开发新能源、降低污染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能源制约经济发展这一瓶颈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改善也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如水电资源、风电、核电等。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改善我国低效的能源消费结构,拓展能源的来源,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首先,国家应该坚定经济转型的思路,把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工业经济一步一步调整为集约型经济,要把节约资源和有效的利用现有能源作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既定目标,只有坚持走这条道路才能又快又好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势必要求我们节能降耗。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线的第三产业结构将会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尽可能的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限制能源消耗高、利用资源和生产的效率均低、污染排放高的产业发展,进一步发展第二、三产业,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产业。现今的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变缓,要稳定经济增速,平稳发展路径就必须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误区,开辟崭新的能源消费模式。

再次,加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研究,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多使用水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坚持节能减排,加快科技进步,促进能源节约型的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加强能源循环利用、走能源节约的产业化发展途径,宣传节能意识,建立完善的节能配套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参与度。总之,开发健康无污染的新能源,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缓慢减少以煤炭为资源的产业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李姿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重庆,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在促进经济界和企业界加以反思之际,客观上也给了学术界以创新发展理论的空间。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可能。

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直辖以来,重庆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制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规、政策及规划,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究和能力建设,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直辖以来的快速发展,重庆市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庆市将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逐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研究水平,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技术经济合作,日益增强公众气候变化意识,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为保护气候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庆市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现状

(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从总体上看,重庆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变化呈正相关关系。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表1和图1可知,2004年以前,能源消费波动和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方向一致,反映能源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能源消费增速小于经济增长速度。随着重庆市经济速度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特别是2004-2005年,重庆市能源消费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为15.7%和22.5%,而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2.2%和11.5%,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

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重庆市提出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和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更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因此,2005年以后重庆市能源消费增长率出现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保持了下降趋势。

表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997-2008)

年份

能源消耗总量

(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

本市生产总值(亿元)

本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1997

2030.13

8.5

1360.24

11.0

0.77

1998

2119.46

4.4

1440.56

8.4

0.52

1999

2278.42

7.5

1491.99

7.6

0.99

2000

2330.82

2.3

1603.16

8.5

0.27

2001

2463.68

5.7

1765.68

9.0

0.63

2002

2563.05

4.0

1990.01

10.3

0.39

2003

2737.90

6.8

2272.82

11.5

0.59

2004

3168.48

15.7

2692.81

12.2

1.29

2005

3881.52

22.5

3070.49

11.5

1.96

2006

4234.61

9.1

3452.14

12.2

0.74

2007

4782.36

12.9

4122.57

15.6

0.83

2008

5091.52

6.5

5096.66

第3篇

【关键词】 传统能源 新能源 发展 创新

近年来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年8%的GDP增长速度,传统能源的贡献占了很大比例。赵丽霞等人[1]将能源作为新的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得出能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要素。王旭晖、刘勇[2]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检验对1978—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尽管短期内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波动关系,但是长期内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郑永琴等、王保忠等[3.4]应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别对贵州省、山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因此,伴随经济增长对能源不断提高的需求,为满足能源需求,储量充足或清洁可再生、对环境伤害较弱的能源项目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焦点。所谓新能源是指相对传统能源而言,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传统能源包括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水电和低效率直接燃烧的秸秆、薪材等能源,而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等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还有一部份新能源是指利用新技术对常规能源的新利用,如生物质能、洁净煤技术、智能电网、车载新型燃料等。同时,新能源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的新能源在若干年以后也会变成“传统”能源。新能源有两大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可再生性和生态友好性,人类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新能源,同时新能源来自于大自然,最终会回归到大自然,具有极高的生态友好性,这是传统能源所不能比拟的。二是可供开发的能源储量非常大,如太阳能、氢能等,和常规能源的储量相比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这两大特征为新能源的开发带来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传统能源使用的初始阶段,其成本主要是经济成本,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很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稀缺,此时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将急剧升高,呈加速上升趋势。目前全球传统能源显然已经是处于后期使用阶段。但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仍然还只是经济成本。而对于新能源产业而言,基本上只有经济成本,其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是由新能源的特性所决定的。但新能源在使用初期其经济成本是十分高昂的,原因是新能源产业除了是属于生态友好的绿色产业外,它目前还属于高技术产业,因此技术研发成本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新能源所转化的电能成本要远大于传统能源所转化的电能的原因所在。

但是,蓝澜等[5]基于LCOE方法对中国风电与火电的成本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新能源鼓励性政策补贴与传统能源环境外部性不计的前提下,风电项目比火电项目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的结果。即使考虑风电厂的弃风率,从长期看风电项目在成本上仍然优于燃煤发电。如果考虑燃煤电厂的外部环境成本,风电厂的发电成本优势更加明显。但是,阻碍我国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发展的根本因素其实不是发电成本,而是来自电网。由于目前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大部分用电负荷较小,大规模风力发电面临当地电网难以消纳的问题。从用电量来看,目前西北、东北、内蒙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用电量相对较少,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完成装机总量516万千瓦,其中并网装机仅130万千瓦。为解决风电外输问题,甘肃省电力公司计划投资建设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但也只能够满足94% 概率条件下的516万千瓦风电送出需要,仍然有6%的时间需限制风电出力。而酒泉市计划到2015年底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71万千瓦,2020年增加到2000万千瓦以上,即使是西北电网也难以消纳。因此新能源的发展需要重点解决新能源发电效率不高和并网传输难度较大的问题,发展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

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的研发、生产成本将会越来越低。就短期而言,传统能源的成本仅就经济成本而言比新能源成本要低,但从长期来看,新能源的成本要远低于传统能源成本。因此,为了人类的未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0%升至15%以上,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6% 以上。由此看来,新能源虽然前景广阔,但在未来数十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仍较轻。这也同时说明,传统能源在中国未来的消费结构中,将长期占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来说,传统能源生产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有长足的发展潜力,但也仍需顺应新能源时代的潮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作出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现实切入点。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重点给予支持 ,力求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但是,新能源的良好应用前景并不意味传统能源的大规模被替代,尤其是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例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实际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看上去似乎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和竞争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协同、优势互补的。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积极在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各个新能源板块均衡发展,这种发展的多元性,不但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持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优化调整了能源结构。而且,发展传统能源所积累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可以帮助新能源变得更加有效和实用;反过来,新能源的发展,也会催生各种清洁技术,促进化石能源更加清洁地加以利用。两者相结合,将使我们的能源更加清洁、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推动现代文明和生态环境共同向前发展。因此,传统能源行业应该抓住这一战略时机,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中找到自己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1]赵丽霞,魏巍贤.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预测,1998(6):15-21.

[2]王旭晖,刘勇.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 因果检验[J].资源科学,2007(5):57-62.

[3]王保忠,黄解宇.能源供给、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技术经济,2010(2):57-62.

第4篇

[关键词]四川省 碳排放 产业结构 关联度

一、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我国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比翼齐飞,同时,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对1978~2011年四川省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做系统的分析。

图1-1显示了四川省1978~2011年间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从图中产业结构变化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总体上,四川省产业结构呈现是“第一产业减、第二产业增、第三产业先增后减”的态势:四川省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4.5%下降到2011年的14.2%;第二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呈现的是稳步增长的状态,由1978年的35.5%上升到2011年的52.4%;第三产业走势有点小曲折,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慢慢降低”的这样一种趋势,由1978年的20%攀升到2003年的41%,又由2003年的41%缓慢降低到2011年的33.4%。

二、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内部部门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上,内部行业的性质直接决定了碳排放总量的大小以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图2-1和图2-2分别给出了四川省2005-2011年的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消费结构。

从上图2-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一个趋势。其中:煤类能源的消费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状态;石油类能源和天然气能源换算成标准煤量后的消费量变化幅度比较小,一直处于大致重合趋势。

从上图2-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四川省2005-2011年煤类能源消费比重呈现出开始三年下降,后上升两年,后有下降的趋势,表中显示,虽然其最近两年煤类能源消费比重在下降,但其比重仍然占很大,最近7年,每年消费比重都在60%以上。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这几年的走势状态是一直在缓慢增加,图中显示出,2011年的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是最近七年比重最大的。天然气能源的消费比重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然后又缓慢增加的趋势,大致都在13%以上的水平,不过最近2年比重增加比较快,并且2011年较2010年比重有明显下降。因此,总体来看,四川省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类为主。天然气和石油类能源消费比重综合起来在逐年加大。

以下将以四川三次产业碳排放量为依据,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研究。

第五、排关联序

由前面关联度的计算得出:R2>R1>R3。这样的关联序说明:第二产业对碳排放带来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碳排放带来的影响程度是最小的。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要想减少碳排放,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采取措施的主攻方向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第二产业,由于其具有高碳排放的特点,务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其作为重点优化和调整对象。

[参考文献]

[1]李健,徐海成.技术进步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4)

[2]李金华.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增长及效益的若干认识[J].经济学动态,2007(10)

[3]傅道忠.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 23 (6)

[4]李国璋,魏梅.国外产业结构转型理论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8, (11)

[5]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

[6]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经济学研究,2010 (4).

[7]刘彦随,彭留英.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8(4)

[8]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5)

[9]屈大磊,王雨.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关注政府,2007(20)

第5篇

张平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张平说,总书记早就指出,青年是党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青年干部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必须到基层、到偏远、到欠发达的地方去调研,使发展改革委的投资更加符合国家的要求。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的动力源,如何保持全球思维,是此次会议的方向和主题。

本次会议有社会司副司长苏国、体改司副巡视员宋葛龙主持。

国民经济综合司牛晨作了“关于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思考”、国民经济综合司姚佳作了“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对我国价格总水平影响的分析与测算”、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朱建武作了“垄断行业改革视角下普遍服务机制创新问题研究”、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张焕腾作了“资本项目开放和新一轮市场化改革”、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吴良柏作了“关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几点认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杨尚宝作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价格司朱晓海作了“加快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价格司吴波作了“中美部分商品价格‘倒挂’的原因分析”、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张星作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吴瑞鹏、张星、苏铭共同署名)、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曾铮作了“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顾严作了“社会事业梯层共进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张璐琴作了“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协同转变、打造自主生产网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平衡背景下的产业升级研究”、国家信息中心张铠麟、刘厉兵作了“有关加快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点思考”等专题的演讲。

中青年干部对各自调研的课题,用鲜明的观点、详实的数据、生动的语言作了简短的发言。

中青年学者演讲结束后,有关专家学者对上述发言者进行了评比。党组书记、主任张平给一等奖获得者朱建武、顾严分别颁发了获奖证书。副主任朱之鑫给其他获奖人员颁发了获奖证书。

朱之鑫在总结发言中着重强调,发展改革委系统的广大青年干部要走出去,到基层去接地气,察看情况,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为国家有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背景:

举办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旨在充分调动广大中青年干部研究重大问题的积极性,在全委进一步促进形成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良好氛围。2000年以来,研讨会已举办八届,分别围绕“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收入分配问题”、“扩大就业的思路和对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体制机制”、“通过促进消费和调整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途径与对策”、“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等主题开展了研讨。第九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讨会采取专题研讨会和大会相结合的方式,在9月6、8日,分别举办了四个专题研讨会,60篇优秀论文获得者参加了演讲,从中产生了14篇论文作为大会研讨论文;9月17日,14位优秀论文作者做大会发言,并从中确定一、二、三等奖。

第6篇

关键词:低碳产业;红河州;资源优势;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1-009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经济发展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体摆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碳依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一、低碳产业的内涵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伴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振兴与崛起,形成的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产业发展体系,有其独有的特征。

1.低碳经济特征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等手段,优化或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使经济发展既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又不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产业具有低碳或无碳的特征。

2.节能减排特征

低碳产业是能实现低碳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产业。这些产业既能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是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等,其中“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一环。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特征

低碳产业是低污染或无污染产业,生产过程和所生产的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负面影响,拥有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和少污染、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是人类倡导的绿色生产方式。[1](P82)

4.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特征

低碳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鼓励低碳产业发展,诸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产业、自然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等,将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未来经济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和长远影响,在地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地位。

5.技术的创新性和先导性特征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只有技术的创新突破,才能催生、支撑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技术的突破将是低碳产业能否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2](P14)低碳时代能源效率的提高,低碳新能源的开发,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都需要高技术领域具有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的支撑。

二、红河州低碳产业构建的资源利益分析

红河州作为云南省重要的重化工工业基地,长期以来重化工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环境恶化加速。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约束,环境重建将成为红河州经济最大的负外部性,给红河州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制约。

1三次产业能源消费

能源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素之一,其消费增长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和依存关系。2005―2011年红河州GDP以年均119%的增长率高速发展,同时也拉动了能源需求的不断走高。2011年红河州能源消费总量为11193万吨标煤,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152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14%;第二产业能源消费9288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83%;第三产业能源消费766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68%;居民消费987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88%。[5]2011年红河州能源消费构成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比重高达83%,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合计为82%,生活能源消费为88%。第二产业占整个红河州能源消费量的八成以上,而创造的GDP仅为54%,说明红河州工业产业资源依赖性强,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2单位GDP能耗

国民经济能耗强度,即单位GDP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体现了经济增长对能源的消耗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从红河州2005―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分析,全州能耗强度总体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从2005年的237吨标准煤下降到197吨标准煤以下,总计下降17%,年均下降37%。200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08%; 2007年下降了392%; 2008年下降了4011%; 2009年下降了392%; 2010年下降了35%。2005年至2010年累计完成GDP能耗下降率1846%,完成云南省下达的“十一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节能目标任务。[5]然而,从2005―2010年各年份能耗的绝对数看,红河州仍高于云南省约07个百分点,如果从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指标看,红河州较全省其他州仍属于高排放的地区。

3能源经济效益

能源经济效益是评价能源投入产出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能源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业发展结构经济性的取向。2011年,红河州每消耗千克标煤产出GDP 54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05年提高281%,能源经济效益从2005年至2011年年均提高422个百分点,但同一时期全社会能耗的年均增幅却达到了736个百分点。[5]

4重点行业能耗分析

红河州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7个重点行业,有色冶炼、化工、黑色金属冶炼行业是能源消费量最大的三个行业,这3个行业的能耗强度(即单位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州能耗平均水平,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行业的能耗强度甚至达到了全州平均水平的337%和203%,在其他4个重点行业中,建材、炼焦行业的能耗强度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5]重工业化导致的高能耗,使未来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巨大挑战。

三、红河州低碳产业构建的资源优势

1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

红河州首先是矿产资源一是种类多,资源配套程度高,综合利用价值和就地配套程度较高;二是资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矿产资源在全州13个县、市都有分布,红河以北地区是锡、铀、铅、稀有金属以及煤的集中区;红河以南主要是铜、镍、铁以及非金属类矿产的集中区;三是主要矿产在全国、全省资源优势明显,个旧矿业经济区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其中锡储量占云南的827%、全国的391%以及世界的25%;金平县的镍是全国第一镍矿; 锡、镍、铜、锌、钨、煤、霞石以及金、银、铁、锰、石棉、石膏等在云南省占有重要地位。

2丰富的能源资源

红河州煤炭储量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现已查明的小龙潭煤矿就有12亿吨的储量,开采条件较好,适合露天开采;全州水能蕴藏量达50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左右。水资源有红河、腾条江、李仙江、南盘江4大水系,水能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85条,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3丰富的生物资源

红河州是云南及中国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全州已知的珍稀保护树种有116种,主要有桫椤(树蕨)、金花茶、小叶船板木、水松、秃杉、毛坡垒、鹅掌楸、董棕等;名贵药材有灯盏花、大黄藤、黄连、青叶胆、板蓝根、草果、砂仁、杜仲、肉桂、薯蓣、露水草、重楼等;名贵野生食用菌有鸡枞、干巴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还有各种生物资源。[6]

4丰富的旅游资源

红河州地域辽阔,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造就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及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红河州喀斯特地貌丰富,植被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的原始森林资源,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资源,有“边陲大观园”之称的建水朱家花园。被誉为“云南第一洞”的沪西阿庐古洞,第二大孔庙建水文庙,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红河州具备建设和发展不同类型旅游产业的条件。

四、红河州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的构想

1煤化工产业

发展新型煤化工业体系,延伸煤电产业链,推进煤电多联产和煤气一体化,加快褐煤提质、煤基烯烃、二甲醚、甲醇等重大产业的实施,推进泥炭产业开发,使煤化工产业进入高端层次。

2新材料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

开发锡基、锡材、锡化工、镍等新材料,深度开发锰系列产品,扩大铅、锌、铝等有色金属为主的冶炼及深加工、金属粉末材料等产业,促进冶金工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7]

3生物产业

培植烟草、畜牧业、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特色林业、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天然橡胶及丝麻、花卉园艺生物产业。围绕生物药业、生物农业、经济林产业、生物能源等丰富的生物资源,把生物资源产业培植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红河州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清洁能源、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产业

深化水能开发,优化火电开发,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烟草、冶金、化工、能源、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巩固发展以生物资源加工为重点的轻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

6发展新型服务业

高度重视生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科技、会计、咨询、电子商务、租赁、外包等生产业。重点围绕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重要行业,规划建设以仓储、配送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化。

7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和产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文化进一步结合,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新格局,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区,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核心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1]李健等.低碳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2]王海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

[3]吴晓青.环保产业将保持年均15%~20%的增速.2012-06-26.http://.

[4]盛夏.浅谈基于绿色制造的新型机械制造工艺[J].硅谷,2010,(6).

[5]红河州统计局.红河州单位GDP能耗现状及其对策研研究[EB/OL].(2012-04-23). http:///.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同时,优质能源之间的竞争也必将日益激烈。本文选取了一种可行的终端能源价格竞争力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为例做了比较和分析,研究了能源储备量、能源政策对价格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目前,北京市几种主要的终端能源的价格竞争力排名是煤炭、天然气、电力、石油 ,但从次能源的稀缺性可以得出作为 二次能源的电能有 日益发展的趋势;国家能源政策和北 京市能源政策决定了终端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不断提高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

一、终端能源及其竞争力的概述

(一 )终端能源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相互关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 目标的核心。终端能源是指用户直接利用的能源。按照国际通行 的能源平衡表的定义 ,终端能源消费是一次能源扣除能源工业自用能源以及加工、转换和输配损失后,供终端用户使用的能源量。终端能源包括煤炭 、石油、天然气 、电力 、热力等,使用部门有工业、运输、民用、服务、农业和非能源应用等等。

近些年 ,北京地区终端能源消费增长较快,“十五”期间平均增 长 5.5%,增长呈加快趋势 ,属于以煤炭和油 品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天然气 、电力等清 洁 能源 比重 不高 ,环 境 污染 严 重。但 在2006年的终端能源消费总量 中,原煤 和焦炭合计占到 27.1%,油品占20.9%,天然气占6.65%,电力占 33.1%,由此看到北京 的天然气 和电力 消费比重正在不断提高 ,但离发达 国家还有一定 的差距 。

(二)终端能源竞争力

要想研究电能终端能源竞争力,首先 得理解竞争力的涵 义。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由于竞争力的复杂性使得对竞争力的定义难 以形成一致的看法。同时竞争力的概念也是一个综合 的概念 ,它涉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经济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按照竞争主体的不同层次可 以将竞争力划分 为国家竞 争力 、产业 或行业竞争力 、地区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 。

目前 ,针对终端能源竞 争力的研究还 未见端倪 ,但是对终端能源竞 争力的研究有很 重大的现实意 义。国家 “十一 五”规划 纲要 明 确提 出,到2010年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 和主要 污染排放物总量 分别 比 2005年降低 20%和 10%,因此加强能源结构调整 ,逐步转变为以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为主的清洁型能源消费结构是十分必要的。更为重要 的是 ,北京是 2008年奥运会 的主办城 市,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改善环境条件,能使北京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以优美的环境迎接世界各国人民,提升首都北京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终端能源竞争力评价 ,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因为影响其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有外部 因素 、内部因素等。这里面既包括经济效益 ,又包括环保 、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考虑问题时需要有个全面、整体的思想,并对各种因素的权重赋值,加权得出总分

二、北京市终端能源价格竞争力比较

国际能源署 (IEA)对 世界能源 进行 了展 望。在所有终端能源 中 ,预计电力需求在世界范 围内增长 最 快 ,从 2000年 到 2030年 将 年 均 增 长2.4%。在这个 时期 ,电力 消费量将 翻番,而 它在最终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例也 将从 18%增 加到24%。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使用将增加最快,每年可达 4.1%,这是 由于用 电人 口数量 以及 人均 消费量都将增 加。转型经济国家和 OECD国家 的电力需求年增长率将分别为 2%和 1.5%。煤炭在世界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 9%下降到 7%但它在工业部门的使用将继续增 加,不过这只限于非 OECD国家 。煤炭在 民用和服务部 门的使用将停止增加。预测 2000年到 2030年 ,石油 和天然气在世界终端 能源消费 中的 比例 几乎没有变化。石油产品几乎要 占终端 能源 消费量 的一半,而天然气要占 18%。石油需求将以每年 1.8%的速度增长,其 中运输部门约 占需求增 长量 的四分之三。在 OECD国家,运输部 门在 石油需求增加量中的比例要 占9O%以上 。

终端能源竞争力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 ,因为影响其竞争力 的因素有很多 ,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既然是终端能源,对于终端用户而言 ,能源的经济性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目前 ,人们对于各种能源消耗的经济对比,还缺乏一种 比较科学的方法。仅仅依据费用直接进行对 比是不科学的,这里把各 种燃料 的燃烧值转化为等效电能值 ,再把能源价格都换算成 电价 ,以电价为基准,进行能源价格 的竞争力比较 。 计算方法如下 :设某可燃性能源的燃烧值为A×10 焦耳 ,热 效益 为 k,那 么 等效 电能值 为千瓦时。

表 1列出了常见燃料的等效电能参考值,各种燃料的燃烧值摘 自现行的教科 书 ,计算过程 中考虑 了能源消费的实际热效益。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类的燃料都可能存在若干个等级,表中所列只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如柴油又有重柴油 、柴油之分 ,前者燃烧值为 33×106焦耳,后者为 42.9×10 焦耳,等效电能值 自然也就不一样 。

表 2列出了目前北京市几种主要燃料的费用对比情况 ,其中“折算 电价”表示各种燃料的燃烧值转换 成等效电能后 的价格 。其具体计算过程为:设某种燃料的等效电能值为 B,该燃料 的单价为 c,则该燃料的“折算电价”即为 元/千瓦时。然后,将各种燃料 的“折算 电价”与现在 的电价进行 比较,就可得出各种燃料的价格竞争力排名。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华北电网电价文件的通知》中明确规定 ,居民生活用电不满 1千伏到户价格每千瓦时 0.4883元 ;1千伏及以上 到户 价格每 千瓦时 0.4783元 。城镇居民合表用户及城镇高压自管户供居 民生活用电,供电企业总表结算价为每千瓦时 0.4513元(不满 1KV)和 0.4413元 (1—10KV、35—110KV);对农村地区尚未实现抄表到户的农村居民用 电,供电企业与乡(镇)供电所或村结算价为每千瓦时0.4213元 (不满 1KV)和 0.4113元 (1—10KV、35— 110KV)。居民峰谷试点电价采用两段制,峰时段为 6:00—22:00,电价标准为0.4883元/千瓦时;谷时段为 22:O0—6:O0,电价标 准 为 0.30元/千瓦时。在此,我们就选取 峰时电价 0.4883元/千瓦时和谷时电价 0.30元/千瓦时为基准 ,与其他 能源进行价格竞争力的比较 ,结果如表 3。

从表中可见,煤炭、天然气的价格 比电能低 ,石油价格高于电价。在几种煤炭 中,又以焦炭最贵;居 民使用的液化气比天然气价格略低 ;谷时电价略高于天然气 的价格 ;峰时电价 略低于汽油价格;柴油的价格最高。由于数据来源和各种能源价格计量标准不一致 等原 因,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竞争力排名情况存在一定误差,这里仅用于学术探讨。

三、北京市终端能源价格竞争力分析

从上面的能源价格来看,石油是最贵的,其次是电力 、天然气 ,而煤炭最低 ,因此单从 目前的价格来看,煤炭竞争力最强 ,其次是 电力 、天然气 ,石油竞争力最 弱。但未来 的竞 争力走势就未必如此,如最近北京市天然气 、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而煤炭、石油 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因此 ,还应结合能源储备量及未来能源政策等因素 ,对能源价格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 )全球能源储备

石油 、煤炭、天然气都属于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而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新能源发电都是可再 生 的 。

2006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 (数据来源 :环球能源网)为 1645亿吨 ,世界各地 区石油探 明储量分别为 :北美 78亿吨(占世界总量的 5.0%),中南美 148亿吨(占世界的 8.6%),欧洲和欧亚大陆197亿吨(占世界 的 l2%),中东 1012亿吨 (占世界的61.5%),非洲 152亿吨(占世界的9.5%)。亚太地区54亿吨(占世界的3.4%)。

2006年全球 天然气探明储 量 (数据来源 :环球能源网)为 181.46万亿立方米 ,世界各地 区石油探明储量分别为:北美 7.89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总量的 4.4%),中南美 6.88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的 3.8%),欧洲和欧亚大陆 64.1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 35.3%),中东 73.47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的 40.5%),非洲 l4.18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的7.8%),亚太地区 l4.82万亿立 方米 (占世 界 的8.2%)。

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数据来源:环球能源网)为 909064百万吨,世界 各地区石油探明储量分别 为:北美 254432百万吨 (占世界总量的28%),中南美 19893百万吨(占世界 的 2.2%),欧洲和欧亚大陆 287095百万吨(占世界 的 31.6%)非洲和中东 50755百万吨(占世界的 5.6%),亚太地区 296889百万吨(占世界的 32.7%)。 《BP世界能源统计 2006))的数据表明 ,以 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 ,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 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 分别 可 以供应 65年 和 162年全球 能源储备对能源价格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这些不可再生能源 的价格有上涨趋势。

与这些一次能源相比,电能有 以下特点 :(1)电能是清洁能源 ,污染小,使用效率高。(2)电能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符合人们的消费偏好和使用习惯。而且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许多电气设备 ,这 些设 备具有专 用性 ,难 以用其他 能源替代。(3)电能来源之广是其他能源所望尘莫及的化学能 、水能、风能 、太阳能 、原子能等都能转化为电能,而水能、风能 、太阳能等发电都是可再生的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电能将来的价格竞争力将越来越强 。但 目前 由于技术 和设备上 的限制 ,生活中所用的电还是 以火力发 电为主,所 以电煤价格仍对电价有着重大影响。

(二)能源政策与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终端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 间单位 国民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 20%等一系列资源节约的约束性指标 ,这些指标 具有法律效力 ,必 须确保实现 。

进入“十一五”发展阶段 ,在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新的能源发展 目标和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 ,确保全体人 口享有基本能源供给 的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和可及性 ;加快城乡居民电网改造和建设 ,在边远地区和山区发展太阳能 、风能 、生物能等新型能源 。第二,对东部 中晚期油 田和新疆石油实行保护性开发 ;根据 国际市场情况 ,进一步提高石油净进口率 ,石油净 进 口率 由 1997年 的l3.7%提高 到远期的 40%以上 ;充分利用 国内石油加工能力 ,开展“石油加工贸易”,扩大较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的出口;大力鼓励天然气消费,天然气用量 占全部资源消费比重由目前的2%提高到5%,提高到 2010年的 10%,2015年提高到 15%以上 ,即消费比重每年提高 1个 百分点 。第三 ,对石油及成品油、天然气进口实行零关税政策;打破石油进口垄断 ,逐步取消石油进 口配额限制 ,允许用油大户全球直接采购 ;鼓励 国内能源企业与跨国公司多种形式的战略结盟 、相互持股 ,鼓励能源企业海外投资 、建立基地、海外上市 ,参与 国际竞争 。第 四,大力发展石油 、天然气 管道基础设施。

中国国土面积略大于美国,但输油管道长度仅为美国的 3.5%,输气 管道长度仅 为美 国的 2.8%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滞 后成为制约瓶颈 ,今后将进入一个大 的发展时期。第五,“西气东送”等管网基础设施工程实行“管网分开”的新原则。油气管道属于公共物品,但油气的生产 、输送和销售属于竞争性产 品。中央负责干线 ,地方负责支线 ,城市负责配套管线,国网、地 网和市网统 一联 网、区域联 网;管网工程的施工 、运营应按企业化商业化方式运作 ;天然气和石油从勘探 、开采到生产和销售一律放开市场 ,引入国际竞争,积极利用外资。第六,大的天然气管道沿线实施煤改气工程 ;沿线用煤大户 、发电厂和主要城市,限期实施煤改气工程;天然气应优先送往沿线大采 暖锅炉和 主要用能大户;鼓励沿线建立天然气发电厂。第七,积极利用全球节能和环保技术 ,实行技术与设备进 口低关税或零关税,促进对这些技术吸收 、消化 、扩散和应用;重点扶持具有 战略意义和环保效益巨大的清洁煤及其气液化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继续大力推广清洁煤技术和优质能源的使用技术 一 。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针对北京市能源消费水平高,优质能源比重较高,节能取得一定成就、但仍有较大潜力 ,能源严重依赖外部 、供应体系存在安全隐患 ,能源保障 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但运行调控难度较大等能源现状特点 ,制定 出“十一五”期 间能源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能源节约、继续调整能源结构、统筹城 乡能源发展 、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 、加强管理和法制建设 等六 个方 面。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电力和天然气等 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总量控制,分区发展,全程管理,清洁高效”的举措,改善燃煤利用结构 ,控制燃煤 的污染物排放 总量。到 2010年 ,电力、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和 11% 。

从上述的国家能源政策和北京市能源政策可见,终端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电力、天然气的使用 比例 ,煤炭使用 则重点扶持清洁煤技术,对石油实行保护性开发 ,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技术是今后发展的重 中之重 ,这跟 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完全吻合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北京市 的几种 主要 的终端能源的价格竞争力排名是煤炭 、天然气 、电力 、石油目前来 看 ,煤 炭是最便宜 的能源 ,而石油价格 最高,天然气和 电力居 中。煤炭、天然气 、石 油都是一次能源 ,根据 其储 备量 分别 还能 用 162年 、6年和 4O年 ,而电力是 二次能源 ,发 电形式多 。同时 ,天然气 、电力又是清洁能源,根据 国家和北京市的能源政策 ,电力 、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 论 、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2]国际能源署编.世界能源展望·2002[M].朱起煌,译.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

[3]戴平生 .能源替代工程 与电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4).

第8篇

关键词:工业碳排放;情景预测;节能减排潜力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4-0069-06

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重化工产业特征突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2010年,全省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8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3倍。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8%。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国内学者关于碳排放情景预测的研究较多,例如宋杰鲲(2011)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了我国的碳排放情景,张亚欣(2011)、马卓(2012)分别对吉林省2020年碳排放情景、碳排放峰值进行了预测,徐成龙(2012)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了山东省的低碳情景,王志华(2012)对江苏省工业低碳化发展情景进行了展望。鉴于河北省是全国第一钢铁大省,所以,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预测工业CO2排放的目标情景,分析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对于河北省实现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的碳排放量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包括9类,即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和电力。在计算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的碳排放量时,采用能源消费总量乘以各自的排放因子或排放系数(排放因子来自于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公布的数据,焦炭的排放系数来自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CO2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见(1)式,E为能源消耗量,A为排放因子。[1]

计算结果显示,2005年~2009年河北省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碳排放量总量分别为33 361.5、36 908.7、41 824.9、43 163.7和45 767.0万吨,占当年全省能源终端消费碳排放量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4.94%、76.89%、78.51%、76.69%和76.70%。各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以及总排放量在全国的排名情况见表1。

由于经济总量与工业总量较高、能源消费过分依赖煤炭、产业结构偏重、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2005年~2009年河北省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的碳排放总量“稳居”全国第2位(见表1),并占据了河北省CO2排放总量的主要份额,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碳排放量占当年能源终端消费碳排放量总量的比重在全国的名次逐年上升。

鉴于工业节能减排面临的巨大压力,进行工业CO2排放情景预测,测算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对于科学估算河北省工业未来时期节能减排空间、合理选择适合省情的工业节能减排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2015年和2020年河北省工业CO2排放情景预测

在参考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从河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工业能效目标和环境目标三个角度对河北省2015年和2020年工业碳排放情景进行分析,三种目标情景分别称为E1(Economic)情景、E2(Efficient)情景和E3(Environmental)情景,统称3E情景。[2]

(一)基于河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目标的E1情景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末,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3%。本文基于这一速度,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设为13%,分析在不考虑技术革新、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河北省2015年和2020年的工业碳排放E1情景。

假设河北省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保持不变(按照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9 996.3万吨标准煤、单位能耗为1.9吨标准煤/万元人民币计算),碳排放量亦将保持13%的年均增长率。2011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的碳排放总量为51 790.4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为4.93吨CO2/万元,以此为基准进行2015年和2020年E1情景下河北省碳排放量测算,计算公式见(2)式。

E2015=E2011×(1+0.13)2015-2011

E2020=E2011×(1+0.13)2020-2011 (2)

E1情景下河北省2015年和2020年工业碳排放量分别为84 442.9万吨和155 580.6万吨,分别是2011年的1.63倍和3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分别为5.63吨和5.19吨,分别是2011年的1.14和1.05倍。基于经济发展目标的E1排放情景估值较高,因此E1情景是最高排放情景。

(二)基于河北省节能目标的E2情景

E2情景假设节能降耗的手段是依靠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强度,所以CO2排放强度降低水平与节能降耗目标一致。根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采取多种节能降耗措施后,2015年河北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0%,年均降低4%;工业CO2排放强度降低20%以上,年均降低4%以上。2010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总量为46 925.4万吨,以此为基准进行2015年和2020年河北省E2情景下工业碳排放量测算,见(3)式。

E2015=E2010×(1+0.13-0.04)2015-2011

E2020=E2010×(1+0.13-0.04)2020-2011 (3)

E2情景下河北省2015年和2020年工业碳排放量分别为72 200.5万吨和111 089.4万吨,分别低于E1情景下的84 442.9万吨和155 580.6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分别为4.81吨和3.7吨,分别是2010年的84%和65%。E2情景充分考虑了河北省各级政府和企业对能源供应和CO2排放量不断上升做出的反应,包括已采取的节能降耗措施,所以,可以认为E2情景是基于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具有较高可实现性的未来情景。

(三)基于河北省节能与环境目标的E3情景

E3情景综合考虑河北省工业节能和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河北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力争比2010年下降22%以上,SO2和NOx排放量则分别削减25%和30%以上。考虑到工业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本文以2010年为基数,取25%与30%的算术平均值27.5%作为2015年河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降低的百分比,并设定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降低的百分比仍为27.5%,年均降低5.5%。2011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的碳排放总量为51 790.4万吨,以此为基准,根据(4)式可测算E3情景下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

E2015=E2010×(1+0.13-0.04-0.055)2015-2011

E2020=E2010×(1+0.13-0.04-0.055)2020-2011 (4)

E3情景下,2015年和2020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总量分别为59 430.7万吨和70 585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分别为3.47和2.24吨,分别是2011年的84%和45%。

(四)基于“斯特恩报告”的综合情景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师尼古拉斯・斯特恩领导的小组完成的《从经济学角度看气候变化》报告(又称“斯特恩报告”)认为,要使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小于或者稳定在550 ppm(濒临危险的水平),则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以2005年为基准)10~20年达到最高峰,并且在此之后应以每年1%~3%的速率下降,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的75%以下。根据前文的计算结果,河北省2005年工业碳排放总量为33 361.5万吨,2006年为36 908.7万吨,碳排放增长率为10.63%,在此基础上,若碳排放增长率以固定降幅降低,至2020年增长率降为0,设定2020年前碳排放增长率的递减率为x,则有:

0.1063×(1-x)150 (5)

如果取0.1063×(1-x)151×10-4,则(5)式变为0.1063×(1-x)15=0.0001,

可得2020年前碳排放增长率的递减率为x=37.16%,根据(6)式计算可得综合情景下的工业碳排放量。

E2015=E2011×(1+0.13-0.3716)2015-2011

E2020=E2011×(1+0.13-0.3716)2020-2011 (6)

综合情景下,2015年和2020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7 133.4万吨和4 298.7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分别为1.14和0.14吨,分别是2011年的23%和3%。

(五)情景比较分析

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CO2排放情景预测结果见表2。

基于河北省工业发展和节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E1、E2和E3情景以及基于“斯特恩报告”的综合情景可以分别看作是河北省工业未来高排放、中等排放和低排放情景。基于工业经济发展目标的E1排放情景是一种经济上激进、环境上保守的排放情景,将导致河北省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风险。基于提高能效、保护大气环境目标的E2、E3排放情景则是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与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相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情景。基于“斯特恩报告”的综合情景是从“斯特恩报告”中所选择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大省河北省来说,体现了环境激进思想。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河北省工业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处于环境保守的E1情景和环境激进的综合情景之间,并与E3情景接近。

三、河北省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从河北省工业行业内部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其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高达89%以上,2011年则达到90.48%,是工业碳排放和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推进并顺利实现“河北省工业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处于环境保守的E1情景和环境激进的综合情景之间”的既定目标,关键是加快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进程。

(一)高耗能行业2005年~2011年碳排放现状

河北省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碳排放量持续增长,且每年位于六大行业之首,远高于其他行业。位于第二位的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变动幅度较小,在稳定中有所增长。其他四大行业碳排放量比较稳定,所占比重较小,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所占比重最小,见图1和2。

“十一五”期间,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碳排放强度基本上呈现下降状态,但是从绝对数量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并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

(二)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中国科学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研究组的研究成果(2010)表明,我国工业尚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各主要工业部门的单位综合能耗水平比发达国家先进水平高20%-35%,如果综合使用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手段,2015年和2020年存在一定的节能减排空间。[3]

根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采取多种节能降耗措施后,2015年河北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0%,年均降低4%;工业CO2排放强度降低20%以上,年均降低4%以上。若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也为13%,2015年和2020年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CO2排放强度也按照年均4%的百分比降低,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准,则2015年和2020年河北省高耗能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潜力(计算依据见7式)见表3,CO2排放强度预测结果见表4。

E2015=E2010×(1+0.13-0.04)2015-2010

C2015=C2010×(1+0.13-0.04)2015-2010

E2020=E2010×(1+0.13-0.04)2020-2010

C2020=C2010×(1+0.13-0.04)2020-2010 (7)

(三)2015年与2020年工业碳排放变化趋势

根据河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现状,到2020年以前,河北省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平均保持在8%~9%,河北省能源消费与CO2碳排放还将继续增长。

1. 产业结构演变与调整趋势

截止到2011年,河北省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只有3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其中重化工业比重超过80%。根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一方面,河北省服务业比重将不断提高,重化工业比重将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工业主导特别是重化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局面不会根本转变,工业用能和碳排放总量仍将保持一定增长。

2. 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空间

根据表5和表6的预测结果,可以确定2015年和2020年河北省高耗能行业节能空间、减排空间、碳排放强度降低空间,分别见表5、表6和表7。

3. 工业节能减排难度的行业差异

将“节能难度”、“控制碳排放难度”作为衡量指标,可以构建河北省工业节能减排状态矩阵图(如图3),用于衡量工业内部不同行业节能减排的困难程度。[4]

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准数值,根据2011年的数据和减排空间进行测算,通过技术手段和结构调整,2015年和2020年,河北省能够实现节能目标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节能目标有一定难度;将碳排放总量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有相当大的难度、在降低碳排放强度方面也面临着巨大压力的行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可以将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的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所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处于D难度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处于A难度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处于C难度区域,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处于B难度区。

四、河北省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路径

为了在2020年实现工业CO2排放的E3情景,根据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空间,河北省需针对以上四类难度区,分行业采用不同的节能减排路径。

(一)BA和DA的单边突破路径[5]

河北省处于B和D难度区的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过渡到A难度区时,应以产业在节能和减排方面的“短边”作为突破口,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体而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更应注重结构节能、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更应注重从调整能源结构、采用低碳技术、削减过剩产能等方面减少CO2排放。

(二)CBA和CDA的渐进式提升路径

河北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处于C难度区域,在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首先,要加大原煤洗选力度,提高商品煤质量;其次,通过改进技术以提高煤炭的燃烧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降低燃煤污染物排放;第三,要综合利用遗留在煤炭生产区域的废弃物,消纳处理废弃资源。总之,在双重压力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应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经过B或D区域的过渡,最终到达A区域。

(三)CA的跨越式发展路径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要实现从C难度区到A难度区的跨越式发展,需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推动制度变革,具体包括:在制度上,形成中央节能减排政策与地方经济利益、地方政府政策与企业利益的激励相容机制;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改革,将能源经济效率和环境绩效指数作为考察地区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以改变现存的地方政府GDP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之间的博弈均衡结果。

(四)处于A难度区的自我提升路径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处于A难度区,需在现有的节能减排基础上实现自我提升,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总之,由于能源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偏重等原因,河北省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碳排放量和单位工业总产值碳排放量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在淘汰落后产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经济增长需求”和减少碳排放量的压力同时存在,河北省应明确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兼顾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工业能效目标和环境目标,在保持工业增长的前提下降低CO2排放强度,实施相对减排。结合河北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空间和工业节能减排状态矩阵图,不同行业应分别沿着“单边突破”、“渐进式提升”和“跨越式发展”等路径,通过调整结构、改进技术和变革制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实现工业自我提升,强化生态保障功能,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科学发展和绿色崛起。

[参考文献]

[1] 宋红印. 基于DEA的中国节能减排视在潜力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于新文.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中若干减排情景的经济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 刘卫东,等.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第9篇

关键词: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对策

能源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20世纪下半叶,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以空前的高速度消耗着有限的资源。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商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心,但由于这些出口商品中很大―部分都是能源投入高、产品附加值低、能源密度高的商品,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预见今后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远远超出其自身的供给能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解决和能否解决所面临的能源制约。

河南省是我国一个能源大省,煤炭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进入2000年后,在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经济保持了年均11.6%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中重工化趋势不断增强,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加剧了河南省能源过度消耗和能源供需矛盾,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使得河南省由能源净输出省变成能源净输入省,能源供需缺口开始拉大。2003―2006年河南省基本保持的能源供需平衡,能源需求略高于能源供给。但到了2007年,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了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3237万吨标准煤,占到一次能源生产的22.17%,能源消费的外部依赖性加大,能源安全问题开始凸现。预计到2020年河南省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未来河南能源工业能否支撑高速的经济增长已成为河南省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做好能源需求预测,制定合理的能源发展规划,对于河南省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能源消费的现状

(一)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进入2000年后,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部分高耗能产业得到扶持和培育,工业结构明显重型化,这些都使得河南省能源消费出现快速增长,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7919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14625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3.1%。2005年以后,由于国家对高耗能产业的宏观调控,河南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如果把近几年河南能源消费总量与全国其他各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2003年,河南能源消费总量为10595万吨标准煤,仅次于山东、河北、广东、辽宁和江苏之后,名列全国第六。纵观近几年来的情况,可以看出,河南不但是一个能源生产大省,而且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

(二)能源消费结构

河南省是一个煤炭大省,2007年河南煤炭基础储量为123.3亿吨,仅次于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新疆,全国排名第六位,丰富的煤炭资源结构决定了河南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000年河南省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就达到了77%,此后的7年时间,其消费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原煤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相反,河南原油消费比重由2000年的10.6%下降到了2007年7.9%。天然气所占比重变化不大,2007年为2.5%,水电为1.6%。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河南的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07年河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了18890亿标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七。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到了141万吨,仅次于山东省,排名全国第二。

(三)能源供需平衡

长期以来,河南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沿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破坏、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使得能源的供需产生矛盾,对河南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形成日益明显的制约。1999年之前,河南省一直属于能源净输出省。但之后,能源需求开始超过能源供给,供需出现缺口。2007年,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量超过了一次能源生产量的3237万吨标准煤,能源对外依存度达到了18.14%。河南省由煤炭净调出省变成了煤炭净调入省,原煤净调入1153万吨。天然气净调入14亿立方米,原油和电力略有剩余,净调出量分别为32万吨和47亿千瓦时。

(四)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率低下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一大特征,河南省的情况尤其明显,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河南省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一些省份相比差距巨大。2007年,与全国各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相比,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相对比较大,在全国排列第19位,比较靠后。

二、河南省“十一五”能源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能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全国重要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努力推进大型煤炭基地、火电基地、电力联网枢纽和油气管网建设,大力实行节能降耗和能效管理,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得显著成就,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全省城镇以上能源工业5年累计完成投资近380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5倍。5年累计完成电网投资54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新增煤炭后备资源35亿吨,原煤产量突破并稳定在2亿吨以上。成品油“十字”干线管网和多气源供气网络初步形成,洛阳石化公司炼化能力达到1000万吨,全省成品油年销售量突破1100万吨,5年年均增长10%左右;管道燃气年供应量达到37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1.5倍,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74.7%左右,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二)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探索并在全国率先开展火电机组“上大压小”工作,5年累计关停小火电978万千瓦。各电压等级电网趋于协调,抽水蓄能和燃气机组装机容量新增246万千瓦,电网调峰能力显著增强。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深入推进,煤矿数量减少1027处,淘汰落后产能8000多万吨;骨干煤炭企业产量和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均达到85%以上,河南煤化集团、中平能化集团重组后能源生产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油品、天然气使用量和供应量较快增加,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明显加快,南阳、信阳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4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均实现零的突破;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能达到70万吨以上,万吨级秸秆纤维乙醇产业化示范取得重大突破;农村家用沼气5年新增250万户以上。

(三)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能源行业管理机构得到整合加强。能源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能源价格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煤炭价格实现市场化,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启动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煤炭企业主辅分离、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成效显著,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煤矿开发秩序逐步规范,矿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得到强化。煤炭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问责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步好转。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省地方电厂实现了省级统一调度,发电权交易等措施有效推行。电力企业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改革深入推进,发电则从建设到经营基本形成多种投资主体有序竞争的局面,中央主要发电企业集团全部在豫设立了分支机构。电煤、天然气等能源供应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

三、“十二五”河南省面临的能源形势及主要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我省能源需求将刚性增长,能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凸显,能源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能源结构依然单一。全省水能资源基本开发殆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替代能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二是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全省煤炭可开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煤炭产能增加潜力有限,在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情况下,靠传统方式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的路子已走不通。三是环保压力不断增大。国家在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的基础上,将碳强度、氮氧化物等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能源发展将受到来自环境容量方面的多重限制。四是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虽然“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2%,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以上。五是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改善。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比较低,热网建设相对滞后,局部电网仍存在有电送不出、落不下的现象,农村电网急需进行新一轮升级改造。

同时也要看到,河南省能源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下,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世界能源发展将进一步呈现全球化、多元化、清洁化和高效化的趋势,我国和河南省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潜力很大,有利于全省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多元发展。二是我国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加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有利于强力推动全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消费方式转变。三是河南省毗邻我国西、北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是全国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多条骨干通道的必经之地,有利于全省扩大利用省外能源资源、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四是河南省能源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重点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良好成效,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全省核电厂址资源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生物液体燃料、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已形成一定产业基础,为全省逐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预测,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9―3.03亿吨标准煤,综合考虑能源适度超前发展的需要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到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不突破2.9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分别为77.5%、10%、7%和5.5%。二是全省一次能源供应能力达到3.03亿吨标准煤左右,省内生产能力稳定在1.8亿吨标准煤以上,自给率为59.4%,其中煤炭生产能力稳定在2.2亿吨以上。三是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约为385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200万千瓦以上,其中煤电装机容量达到640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20克/千瓦时。四是非化石能源利用量达到1600万吨标准煤,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50亿千瓦时,力争建成绿色能源示范县12个。

四、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高,工业结构趋于重工化是河南省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需求就必须调整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加强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新项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项目建设和过快发展,优先发展那些科技含量高、低耗能、低污染的行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进步。要积极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壮大,给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方面的优惠,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服务对象的风险投资基金,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发展整体能耗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提高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实施节能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同发达省份能源强度对比,可以看出,河南省能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节能和提高能效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可能。河南省未来能否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能潜力能否被有效挖掘。因此河南省应当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

(三)发展优质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使得河南省受环境制约不断增大,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要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需求,改善环境,就必须减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受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可利用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比较少,因此河南省未来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只能从核能和生物质能着手。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积极发展核电事业。从经济实力与对能源的需求程度上看,河南省发展核电的时机已经成熟。河南省具有很丰富的秸秆、薪柴、禽畜粪资源、生活垃圾和有机废渣废水等生物质资源,生物质发电应该是未来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点领域。

(四)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风电,统筹风电资源勘测开发管理,深入开展风能资源详查与评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以非粮替代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燃料乙醇发展;稳步发展太阳能发电,优先支持太阳能资源较好、光伏产业集聚地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建设一批屋顶光伏电站和光伏发电示范小区;积极推进太阳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积极发展与建筑结合的地热利用和地源热泵供暖制冷技术;积极建设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配合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CNG/LNG)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配套建立快速充电站、天然气加气站等服务网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专业化供能服务。

(五)积极构建农村绿色能源体系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结合农村资源条件和用能习惯,推广普及经济适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构建农村绿色能源体系,加快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用能条件。大力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工程,支持建设小型风电、太阳能户用电源和风光互补电源。支持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并对周边农户实施集中供气。加快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生产和使用,鼓励建设生物质集中供气工程,积极推广生物质炊具。合理开发农村小水电资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电网结构。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以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结合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能源供应网络、技术和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能源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液化气供应站、加油站、型煤加工点以及生物质燃气站和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类能源设施维修和技术服务站,培育农村能源专业化服务业企业和人才,加快提高向农户供应常规能源和提供能源普遍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雪慧.河南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预测[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春,董继斌.能源经济学[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25-32

[3]河南统计年鉴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河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R].2012

第10篇

关键词 消费结构;变动;环境效应;作用机理;兰州市

中图分类号 F0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2-0063-06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组成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一定的消费结构反映着人类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状态,表征着它兼有物质循环通道的效能性。消费通过其在时间纵向序列上和内部组成横向序列上结构的变动,从生产到资源利用和直接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两个方向影响着城市及其腹地环境。

1 国内外研究概述

丹麦学者Mikael Skou和芬兰学者 Ilmo Massa 研究认为,环境的长期预防法则包括生产和消费模式长期结构变动,推进生态协调根本在于消费结构变化的生态现代化[1]。Carmen Tanner从消费者个人因素和关联因素两方面分析,认为过度消费是工业化国家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必须转向可持续消费结构[2]。Harald Payer等以澳大利亚为例,从能源、交通、废弃物等方面论述食品消费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建立了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食品消费结构[3]。Duarte R和Alcántara V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西班牙大气状况分析,通过对SO2、NOx和CO2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部门的确定,估算了最终消费变动在全球范围造成的环境影响[4]。荷兰HOMES项目提出家庭代谢(Household Metabolism)概念来分析家庭消费活动的环境影响[5]。

我国学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消费结构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童钧耕等对上海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的效应作了研究[6]。刘晶茹等、耿莉萍分别对家庭和居民消费的环境影响做了概述[7,8]。吕丹认为食品消费结构、数量和方式的变化,使得资源与能源消耗大量增加,引起环境财产的贬值[9]。董锁成等认为,城市居住者的消费活动对其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称为城市型污染,并总结了“污染物传递的‘倒金字塔’规律和资源、环境效应的‘后发优势’规律”[10]。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中所选择的关键目标群还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以兰州市为例,通过研究城市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旨在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城市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作用机理。

2 研究区概况

兰州市位于黄河中部河谷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东西长、南北窄狭长沿河带状城市。其作为一个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组成的有机大系统,在气候、地质、水文、植被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尤其是以封闭性为主要特征的河谷川地地形,严重削弱了河谷环境自净能力,降低了环境容量的阈值,使城市这个有机大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环境污染效应放大、增强,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与城市环境的矛盾开始出现并将逐渐尖锐化。消费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变动和消费水平提高所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变化和加大了对城市环境作用的强度等方面。

3 兰州市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研究

3.1 能源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城市环境的不同影响及资料可得性等实际情况,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粉尘产生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作为城市环境变量;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兰州市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组成为变量:原煤、焦炭、汽油、柴油、燃料油、石油液化气、热力和电力,两者之间做1990-2002年13年尺度下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文中涉及的灰化因子全部取值0.5)[11],结果如表1所示。

从能源消费构成分别与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粉尘和工业固废污染物排放或产生量的关联度分析来看,以原煤、热力、电力和燃料油的消费对兰州市环境污染的影响最大,以汽油和焦炭影响最小,这也是与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所分不开的,以煤、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其变化将直接对兰州市环境产生影响,表现在废弃物产生数量和构成比例上。总体来看,目前兰州市能源消费结构中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的关联度大部分是偏大的,对环境影响也比较显著。

兰州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油为主,因此煤烟型污染是兰州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12]。三种主要污染物(SO2、NOx和TSP)浓度采暖期>全年均值>非采暖期,是因为在采暖期燃煤量大于平常,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得每年采暖期这一阶段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平常,属于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因此我们以SO2、NOx和TSP作为环境变量,分别与能源消费结构组成做同期13年尺度下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见表2。

从关联度大小来看原煤、燃料油、电力和热力是影响

兰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关键因素。另外从每种能源消费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力度按大小来看,原煤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影响力度逐次为TSP、SO2和NOx;燃料油则对TSP影响较大,其次为SO2和NOx;而石油液化气则主要影响NOx,其次为TSP和SO2。

总之,以煤、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有的地形地貌及其形成的特殊的气象条件,再加上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污染源分布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兰州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3.2 交通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3.2.1 交通消费结构变动的尾气污染效应

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11],以CO、HC、NOx和SOx等四种主要机动车尾气污染物[12]作为环境变量,以货车、客车、摩托车及其他车辆等组成交通消费结构构成,以1990-2002年相关数据做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见表3。

通过关联度分析来看,按照关联度大小排序均为:客车>货车>其他车辆>摩托车,并且车辆构成对四种主要污染物的关联力度规律一致,客车对污染物影响力度最大,其次为货车、其他车辆,最后为摩托车,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出行方式和出行机会增多,加之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导致客车出行和使用频率提高所致。总之,机动车辆总数和组成其结构的各类车辆数对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别是交通消费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污染物排放种类的变化。另外笔者还计算了交通能源消费构成与尾气污染物之间的关联度,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发现汽油与尾气污染物之间的关联度普遍大于柴油的,说明兰州市尾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车辆燃烧汽油所排放的,这也是与目前机动车主要以燃烧汽油为动力的现状相吻合的。控制尾气污染除控制机动车数量外,还应该合理优化机动车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燃料,比如以天然气、酒精作为燃料来驱动汽车,现在兰州市已经针对公交车辆开始实施清洁汽车计划,这必定会大大减轻由于机动车发展引起的尾气污染。

3.2.2 交通消费结构变动的噪声污染效应

利用历史数据田玉军,兰州市城市道路交通调查、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通过分析比较混合车流中大、中、小型车所占比重而知(见表5),大型车比重对Leq和L10值影响较大,呈正相关关系,而小型车,诸如出租车,标准营运车辆等则对背景噪声值L90的贡献率较大,随着兰州市车辆消费结构组成趋于小型化变化的情况,兰州市交通噪声逐渐趋于稳定,但背景噪声值L90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呈上升趋势。

3.3 水资源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3.3.1 地表水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黄河兰州段是流经兰州市区唯一的地面水源,根据用水情况统计,全市年耗水量的90%取自黄河水,其余取自地下水。但由于市区分布呈狭长带状,各行政区基本上依黄河两岸自西向东顺序排列,位于河段上游的西固区是工业集中的主要排污地区,位于市区东部的城关区是人口密集地区,两区污水排放总量占全市排放量的80%以上,因此此段水污染比较严重。

我们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污染负荷系数法,参照《地面水质量评价》(GB3838-88)III类标准,对1990-2002年间黄河兰州段常年例行监测的20种水污染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

从表6来看:大肠菌群负荷比占第一位,为86.24%,其次排在前7位的污染物依次是:挥发酚、化学需氧量、pH值、石油类、非离子氨、高锰酸钾指数和总磷,上述8种污染物负荷比占总负荷比的94.99%。由此说明上述污染物是近年来影响黄河兰州段水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从不同污染类型来看,生物类负荷比占5个类型总负荷比的86.24%,说明生物污染相当严重。在化学类污染物中,有机类负荷比占化学污染总负荷比的52.24%,无机类无毒污染物占31.18%,无机类有毒污染物占16.57%。显见,有机类污染也比较严重,无机类无毒污染物次之,无机类有毒污染物较轻。

3.3.2 地下水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使得地面沉降,水质逐渐恶化。例如兰州唯一地下水源地“三滩”水源地地下水位已由设计初的3-5m下降到1995年的最大降深达24m,分别围绕着马滩中部和迎门滩井群形成降落漏斗,到1988年河南漏斗面积已达58.65km2,河北为12.8km2。另外“三滩”水源地超采发生沉降的同时水质也正在恶化,如迎门滩4、5、9、10号井在1985年总硬度为110mg/L、118 mg/L、156 mg/L和136 mg/L,到了2001年四口井分别为539 mg/L、488 mg/L、502 mg/L和483 mg/L,均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的450mg/ L的标准。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为地表污水渗入地下提供了有利条件。

3.4 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兰州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型。消费内容和结构的变化,通过“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的连锁反应而作用于相对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

3.4.1 住房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城市居民选择住房对“市区中心区位”的认同,使得市区中心住房林立,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增大,加剧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在最近对消费群体购房意向的调查中,回答“希望在什么地段购买住房”的问卷选项时,有55.81%的人选择城关区(这里的“城关区”不包含雁滩和东岗) ,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加上雁滩和东岗总计才有44.19% ,说明了人们对城区中心区位的依赖。由此大量居民涌入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2002年比1990年增加了0.26倍,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又使得用水紧张,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居民住房消费由“温饱型”向改善型、享受型的转变,特别是对住宅户型要求趋向中、大面积和多室多厅的转变。刘义通过调查对比发现[13],对住宅建筑面积,选择80~100m2的,2001 年调查时占41.99% ,而在2002 年调查时却占到55.74%。而且同2001 年调查相比,选择二室一厅的大幅下降,选择三室二厅的大幅上升。居民住房消费的改变拉动住房施工面积不断增加,挤占宝贵的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地,从而使得其他城市建设只能不断压缩郊区良好的耕地资源。而且每年大量的住房更新,成为兰州市固体垃圾的一个重要来源,加重了垃圾“围城”,给环境污染治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3.4.2 居民日用品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

我们选择了1990-2002年间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医疗保健消费总支出等四项指标作为家庭日用品消费结构组成,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量为环境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见表7)。

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衣物洗涤与家庭食品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最主要来源,这既有家庭衣物购买量上升带来的衣物洗涤量上升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则是近年来兰州市城市居民普遍使用耗水量高的洗衣机代替人工洗涤造成的。同时,还分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关联因子,认为兰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和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具有最强的关联度,即家庭食品消费和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是生活垃圾的最主要来源,而衣着消费与医疗保健消费过程中垃圾产生量较少。另外兰州市城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方式向多样化、高级化发展,日用品消费在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日益多样化的日用品消费产生的垃圾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最主要来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还包括居民使用交通工具造成的含有SO2、铅化合物等污染物质的尾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无线通讯和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污染等。总之居民消费活动的多样性导致消费结构变动从而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4 结 论

为了形象的表征出消费结构变动对环境产生的效应及影响作用机理,我们以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截面简图1来表示:

消费结构,从广义来看,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同消费的构成状态;从狭义来看,是人们消费不同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及其构成状态。但不管是社会宏观消费结构还是居民家庭消费结构,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消费水平、改变消费模式和观念,最终通过消费结构组成上物化表现出来,使得越来越多的物质进入消费领域,从而使得物质代谢呈现多样化,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不易降解、不易净化和处理的物质的不断增多,使“三废”污染成分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巨增。而所有这些过程,都在兰州市以封闭式为主要特征的特殊地理环境的背景值下被叠加放大,加重对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ikael Skou,Andersen,Ilmo Massa.Ecological Modernization-origins,Dilemmas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2002,2(4):337~345.

[2]Carmen Tanner,Sybille Welfing Kast.Promo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Determinants of Green Purchases by Swiss Consumers[J].Psychology and Marketing,2002,20(10):883~902.

[3]Harald Payer,Petra Burger,Sylvia Lorek.Food Consumption in Austria Driving Force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J].OECD Case Study Austria.2000,11:23~31.

[4]Duarte R,Alcántara V.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Spain:Towards a Higher Sustain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2003,27(3):237~238.

[5]Noorman K J.Changing lifestyles in Transition Routes Towards Sustainable Household Consumption Patter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99,2(2):231~244.

[6]童钧耕,席时桐.能源消费结构和上海大气环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8(1):32~34.[Tong Jungeng,Xi Shitong.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Atmosphere Environment in Shanghai [J].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y,1995,8(1):32~34.]

[7]刘晶茹,王如松,杨建新.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向:家庭可持续消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1):6~8.[Liu Jingru,Wang Rusong,Yang Jianxin.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Household Consumption Research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13(1):6~8.]

[8]耿莉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影响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39~43.[Geng Liping,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Tendency of Chinese Citizens'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Ecology[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4,14(1):39~43.]

[9]吕丹.食品消费数量、结构与方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4.02:103~105.[Lv Dan.Study on the Impacts of Food Consumption Quantity,Structure,Mode Change on the Environment[J].Commercial Research,2004,2:103~105]

[10]董锁成,张文中,方创琳.资源、环境与经济作用机制和规律探讨[J].资源科学,1999,21(4):15~20.[Dong Suocheng,Zhang Wenzhong,Fang Chuanglin,On the Mechanism and Laws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Economy[J].Resources Science,1999,21(4):15~20.]

[11]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4~66.[Liu Sifeng,Guo Tianbang,Dang Yaoguo,et al.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Grey Ststem[M].Beijing:Science Press,1999:44~66.]

[12]祈斌,张志元,朱学义,等.环境与空气污染[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63~210.[Qi Bin,Zhang Zhiyuan,Zhu Xueyi,et al.Eco-environment and Air Pollution [M].Lanzhou:Gansu Peoples Press,2001:63~210.]

[13]刘义.兰州市商品房消费群体特点浅析[J].社科纵横,2003,18(5):33~34.[Liu Yi.Analysis on the Trait of Commercial House Consumption in Lanzhou[J].Social Science Review,2003,18(5):33~34.]

Study on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 on the Environment

ZHAO Yan-de1,2 ZHANG Hui2 CHEN Xing-peng2

(1.Department of Geograpgy and Tourism,Linyi Normalcollege Linyi,Linyi Shandong 276005,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System und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00,China )

第11篇

关键词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能源需求;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 TE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3-0030-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06

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节约了能源,但同时又促进经济增长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因此,研究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区域能源需求的影响,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节能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1],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间接地了解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国内外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2-3]。国内学者对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吴巧生和成金华[4]研究发现,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主要是各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结果,其中工业部门的技术改进是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李廉水和周勇[5]研究表明,技术效率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低些,但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的作用逐渐增强,技术效率的作用慢慢减弱。以上有关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技术进步影响能源需求的机理。在目前已有的国内相关研究中,鲜有文献直接探讨技术进步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更少有文献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角度实证考察其对地区能源需求的影响。

为此,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做出扩展。首先,我们利用DEA方法测算Malmquist生产 率指数,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DEA分析中,我们还考虑了各省劳动力质量上的差别,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其次,采用1995-2007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后文简称“省”)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定量考察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我国不同区域能源需求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1 模型说明

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能源消费 量的生产函数,选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反映技术进步、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各省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单位,设定生产函数为:

Y=AKα(HL)βEγ(1)

式中,Y表示总产出量;A表示技术水平;K、HL、E分别表示物质资本投入量、人力资本投入量和能源投入量;α、β和γ分别表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能源的弹性系数。

利润函数为:π=PY-rK-w(HL)-gE(2)

其中,π、P、r 、w和g 分别为利润、产品的价格、资本的租金、人力资本的工资率和能源的价格。由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可得:YE=gP(3)

对(1)式求E的偏导数,可得:

γAKα(HL)βEγ-1=YE=gP(4)

两边取自然对数,整理后有:

lnE=11-γ[lnγ+lnA+αlnK+βln(HL)-ln(gP)](5)

式中,(g/P)表示能源相对价格水平。由(5)式可知,在参数γ既定时,能源的最优需求量是关于技术进步、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能源相对价格的函数。用全要素生产率(TFP)表示技术进步,利用DEA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相对技术效率(EC)与技术进步(TC),检验技术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第i个省能源需求的变动,基于(5)式,构建能源需求的基本模型为:

lnEit=βi+α1lnKit+α2ln(HL)it+α3ln(gP)it+

α4ln(EC)it+α5ln(TC)it+εit(6)

其中,i指第i个省;t指第t年;βi是截距项;K代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存量;HL表示人力资本存量;g/p表示能源相对价格; EC、TC分别表示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εit是误差项。

2 数据与变量

滕玉华等: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区域能源需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3期2.1 数据来源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获性和完整性,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中国29个省1995-2007年的数据。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8)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6-2008)。中国29个省1996-2007年的TFP 、EC 、TC的估计将在下文测算。

2.2 变量构建

2.2.1 能源消费量

使用各省每年的能源消费量来表示所投入的能源,全部按热量折算成吨标准煤。由于缺少宁夏2001年的能源数据,采用前后两年的平均数代替。此外,从2005年开始,《中国统计年鉴》由直接公布地区能源消费量改为公布能源消耗强度,我们根据公式“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耗强度×当年价格的GDP计算得到该数据。

2.2.2 能源相对价格

我们采用全国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来表示能源价格指数,意味着能源能够在全国市场上流动。各省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表示产出价格,则能源相对价格为全国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除以各省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2.2.3 估算Malmquist指数变量的构建

根据当年价格的GDP及不变价格GDP指数,可测算出以1995年价格衡量的实际GDP。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固定资产存量,公式为:Kit=Kit-1(1-δ)+Iit/Pit,其中i表示第i个省,t为第t年,I为当年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额,P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δ是固定资产折旧率,计算中涉及到的变量及参数选取参照张军等[6]的做法。本文物质资产存量的不变价格计算是以1995年为基年。基年省际物质资本存量来自张军等所给出的代表性年份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以1952年不变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经过转换来计算,然后利用永续盘存法的公式,计算出1995-2007各年各省的物质资本存量。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人力资本水平,使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数量的乘积表示人力资本存量。其中,劳动力数量采用各省历年全社会年底就业人数,平均受教育年限使用各个省的社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近似指标。我们采用傅晓霞与吴利学[7]的方法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由于缺少1995年的数据,1995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是通过1995-1998年算术平均得到。

2.3 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三种投入要素的Malmquist指数,我们假定中国每个省作为一个决策单元,根据Fare et al.[8]的方法,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指数分析方法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以各省历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变量,实际固定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及能源消费量作为投入变量,利用投入导向的DEA模型,估算各省的Malmquist指数,即各省的相对全要生产率的增长率,以及相对技术效率变化(EC)与技术进步(TC)的增长率。

为了比较分析各区域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能源需求的影响,我们将29个省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Malmquist指数的计算采用DEAP 2.1软件完成,限于篇幅,表1只列出了样本期内全国各省的平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3 估计结果与讨论

我们以(6)式为基本模型,分别建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3个面板模型,得到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区域能源需求影响的估计结果(见表2)。分析工具为Eviews 6.0。

由表2可知,在样本研究期内,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能源需求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在1%的显著水平上,技术效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有显著负影响,但对西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没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有显著负影响,但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没有显著影响。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能源需求效应上存在显著的差别,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机理,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能源资源禀赋和对外开放度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节约了能源,对能源消费有“节约作用”;但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又促进经济增长,对能源产生新的需求,对能源需求有“创造作用”。

在样本研究期内,我国东部地区平均的技术进步率为-7.05%,这说明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创造作用”较弱。与此同时,中国实行分层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政策,造成外资在东、中和西部的梯度分布。相对于西部和中部地区而言,我国东部地区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吸引了大量外资,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大量人才,这些省份企业不但自主研发能力较强,以其较高质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消化、吸

表1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Malmquist指数均值(1996-2007 )

Tab.1 Means of malmquist Index in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change indexTechnologicalchange index MalmquistindexTechnical efficiencychange indexTechnologicalchange index Malmquistindex北京1.0170.9410.957河南1.0030.8980.901天津1.0050.9400.945湖北0.9890.9080.899河北0.9920.9190.911湖南1.0130.8980.910山西1.0010.8950.896广东1.0000.9180.918内蒙古0.9820.9150.898广西0.9960.8990.895辽宁1.0260.9300.954海南0.9990.9200.920吉 林1.0070.9170.924四川1.0120.9030.915黑龙江1.0240.9130.935贵州1.0220.8850.904上海1.0000.9690.969云南1.0480.9160.960江苏0.9980.9210.919陕西1.0270.9070.932浙江0.9850.9380.923甘肃1.0100.8960.904安徽0.9990.9030.902青海1.0050.9190.924福建0.9910.9140.906宁夏1.0210.9180.937江西1.0030.9010.903新疆1.0380.9030.937山东0.9880.9150.904均值1.0070.9140.921

表2 估计结果

Tab.2 Result of estimate

解释变量Explaining variable东部East area中部Centre area西部West area系数Coefficientt值t-Value系数Coefficientt值t-Value系数Coefficientt值t-ValuelnK0.041***3.7620.605***9.9500.512***4.078lnL0.353***19.7980.651***9.7980.2151.852ln(EC)-1.407***-33.592-0.219***-2.487-0.332-1.531ln(TC)-0.841***-43.4660.1061.289-0.270-1.685ln(g/P)0.0110.451-0.335***-12.292-0.216-0.988调整R20.9990.9930.773D.W.2.0211.6381.334F值39 609.0201 174.66489.008Hauman检验P=0.001P=0.001P=0.207注:1.***: 1%水平上显著;**:5%水平上显著;*:10%水平上显著。

2.东部、中部、西部样本数分别为143、104、130个;省略了各模型的常数项。

3. 根据H值,在1%的水平下,东部与中部地区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西部地区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4.在东部和中部的模型估计中,为了消除随机误差项存在的省际异方差,我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模型进行估计,GLS的转换权重为省际似不相关(crosssection SUR)。

收外来技术的能力较强。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而强化了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节约作用”。史丹[9]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国能源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能源效率越低。能源经济效率比较高的地区是那些能源资源贫乏、需要能源输入的地区。从整体上来看,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创造作用”较弱,而对能源需求的“节约作用”又较强,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技术进步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有显著负效应。

技术效率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别。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对外开放度可以对这一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外资企业较多,产业密集,竞争的市场激烈促使东部地区企业在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在管理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从而使技术效率的改进对提高能源效率作用大大高于西部地区,强化技术效率对能源需求的“节约作用”。与此同时,在样本研究期内东部与中部地区平均技术效率的增长率均小于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对能源需求的“创造作用”相对较弱,因此技术效率的改进对能源需求表现为显著负效应。

在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能源需求的影响都不显著。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度都比东部地区低,对技术的吸收能力较弱,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进而制约了技术进步对新能源的需求。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受投资环境及人才等因素限制,承接的往往是一些资源环境消耗较大、技术水平较低的投资项目,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这无疑会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产生负面影响,弱化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从整体来看,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创造作用”与“节约作用”都较弱,从而导致技术进步对西部地区能源需求的影响不显著。

其它控制变量对能源需求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对能源需求均有显著正效应。在研究期内,在10%的显著水平上,不管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增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都导致能源需求上升,这表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能源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关系。能源相对价格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能源相对价格对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有显著负的影响,但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提高能源相对价格有助于减少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4 结 论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1995-2007年中国29个省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区域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技术效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有显著负影响;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有显著负影响;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西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基础、能源资源禀赋和对外开放度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要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为了缓解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政府要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借助能源价格、税收、补贴等手段,促使企业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在生产中采用节能的生产技术,真正实现能源的节约。

4.2 实施差异化的地区节能政策,促进经济与能源需求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应该将提高技术进步和改进技术效率作为节能的重点;中部地区应将提高技术效率作为节能的突破口;西部地区要将改善经济发展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节能方向。此外,在制定节能政策时,还要重视能源相对价格、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变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要将技术进步、适当的提高能源价格和产业升级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需求。

我国东部地区应利用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中部地区要利用相对于西部更好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能源效率,加强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我国西部地区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和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各种形式吸引人才,为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西部地区还要考虑本地区的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控制高能耗、污染重的落后产业向本地区转移促进经济与能源需求的协调发展。

4.3 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由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能源需求具有双重作用,为了缓解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予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omer 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J]. Journal of P 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

[2]Kraft J,Kraft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 Jo 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1978,3(2):401-403.

[3]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42(8):31-42.[ Zhao Jinwen , Fan Jitao.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herent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7, 42(8):31-42.]

[4]吴巧生,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34-40.[ WuQiaosheng,Cheng Jinhua.Changes and Factors Decomposition of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1980-2004[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06, (10) :34-40.]

[5]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6,(10):82-89.[Li Lianshui,Zhou Yong .Ca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J] .Management World, 2006, (10):82-89.]

[6]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39(10):35-44.[Zhang Jun,Wu Guiying,Zhang Jipeng.The Estimation of China's Provincial Capital Stock:1952-2000[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4, 39(10):35-44.]

[7]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经济研究,2006,41(10):52-61.[Fu Xiaoxia, Wu Lixue. Techn ical Efficiency, Capital Deepening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an Analysis Based on Stochastic Frontier of the Convergence of China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6,41(10) :52-61.]

[8]Fare R, Grosskopf S, Norris M, et al.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63-83.

[9]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9-58. [Shi Dan.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a's Energy 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Potentials[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6, (10):49-58.]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Regional Energy Demand of China 's ProvincesTENG Yuhua LIU Changjin

(1. School of Economics,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60,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23, China)

第12篇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到上述热点问题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尽管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2016形势与政治课论文】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期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未来,俄罗斯位于西西伯利亚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会下滑(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尽管2016年经济危机爆发使石油需求自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2016年,石油消费再次转降为升。可见,石油供应的宽松是暂时的,供应紧张才是常态。

全面提速——

能源结构走向多元化

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大幅下降。这直接催生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上的新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首当其冲。2016年11月21日,中国第9座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12月16日,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站正式动工建设;12月26日,总投资260亿元的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项目开工。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规划正在中国渐次展开。据了解,我国2020年前将在核电方面投下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其次,2016年12月15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正式启动,意味着煤炭资源整合的“前奏”响起。

第三,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规划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围绕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进展不断加快:中国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据透露,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不日将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到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已规划完毕,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不日也将开工建设。

张国宝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也说明中国的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当前形势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个好时机,将来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

节能降耗——

开源节流是治本之举

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7、59美元。有人担心,低油价可能致使对新能源的投资放缓。

能源专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决定廉价时代将一去不返,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这个耗能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来说,开源不节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长远来看也只是治标之举。能源危机、气候危机,21世纪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世界社会和经济的两大事件,让世界各国幡然醒悟,解决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节能降耗。

据估计,中国节能的潜力有60%在工业部门。中国石油利用的经济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油设备的效率也低于国外,节油潜力很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在能源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了解,2016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相关数据显示,到2016年10月,小火电机组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已实现“十一五”规划近2/3的目标。

深刻把握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新形势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区域变化。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从生产上看,能源生产日益多元化,虽然欧佩克仍掌握着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但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加速进行中。即便如此,事实和研究结果仍表明国际石油生产的峰值时刻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已展露黎明前的曙光,能源供给结构即将进入下一个能源替

代的发展周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油砂、重油、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前一个变化来源于国际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而后一个变化则来源于现有主导能源供给保障程度的下降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这样一种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也加快了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需求进入高增长时期,而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不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Bp公司的能源统计数据,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1、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较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15、4和20、1个百分点。由于国内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经接近50%。同时,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是导致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空气中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二氧化硫排放和67%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于燃煤。几乎所有的烟尘排放也来源于此,占到总悬浮颗粒无污染(TSp)的一半以上。

这种相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能源消费的高污染,不但导致我国资产价值体系溃损,生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遇到更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在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中,能源企业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能源企业能不能把握住这一格局变化的历史性机遇,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以Bp、埃克森、壳牌等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着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主导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加快了进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

中国能源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在资源获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上述大公司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再将企业资源投入新能源的开发有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不仅仅是风险,更潜伏着巨大机遇。庞大的国内需求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新能源的开发缩小了国内能源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因为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为我国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转被动为主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刻,被动应对只能意味着放弃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国能源公司的附庸甚至被淘汰出局,国家的能源安全无从谈起,经济命脉也将落入他人之手。反过来,主动应对则意味着在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上,这样的竞争力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能否主动、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形势,进而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正是对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这一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从传统石油公司向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公司转变,有助于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战略的巨大意义更具体地体现为:

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包含传统能源的支撑,能源供给结构变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供应能力的价值链开发,能源开发利用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战略以技术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构造为手段,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有助于中国石油集团克服劣势,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