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1 09:22: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艺美术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名副其实。
当然这种美,不是说她的外貌,而是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知性、沉静、娴雅、淡定、成熟、干练、亲和、敬业等等等等,很难用几个词来概括。
得知唐克美年近七十,心里暗吃了一惊,甚或有点怀疑是否提供的资料有偏差。她一点没有老态,手脚利索,光洁的脸上时时洋溢微笑,说话的声音柔柔的。
前两次曾经做好了准备去专访唐克美,阴差阳错,都没如愿。真正见到唐克美是在《收藏界》杂志社第二届国宝评选活动上。有一件髹漆描金器因为体积较大,只能放在一楼的大厅,唐克美要从五楼会议室下到一楼去鉴定,工作人员想搀扶她,谁知被拒绝了,嘴里连说:“不用,不用,不需要。”很麻利地转身进了电梯间。
另一件事情对她印象更加深刻。百米长城纸织画,长106米,因为篇幅宏大,无法在屋内铺陈,只能搬到楼道里在地上展开。唐克美和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来的朱玉成对纸织画进行鉴定。一开始唐克美是弯着腰看,然后是蹲着看,最后几乎是跪在地上趴着看,神态极其投入,近乎忘我。她认真严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很多在场的人。在对纸织画鉴定陈述中,她说道:纸织画工艺精度、难度要求很高,画面有形、有意境,只是以后制作应该小点,更适合展挂,不然这么大,展示有难度,看着也麻烦。
大家听后都会心的笑了。
唐克美1939年11月出生在浙江,高级工艺美术师,大学学历,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她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副主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顾问,北京工艺美术中级职称评委会主任。唐克美在行里资格很老,1962年就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师,1969年调至北京市商标印刷三厂,1972年又调至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至2000年任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她创作设计的“晨露”、“启蒙”、“补天”、“散花”、“维吾尔姑娘”、“边陲少年”等作品曾赴香港展出并在刊物上发表。
近些年来唐克美热心忙于公益事业,更多的时候是为他人做嫁衣。她编辑出版了“玉器图录”、“景泰蓝图案”、“青铜器造型与图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造型与纹样”等十多种图书,并撰写了“景泰蓝史话”、“繁荣昌盛的中国现代玉器”、“铭刻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象牙雕刻”、“我国现代金银细金工艺――金银器的继承与创新”等论文,其中三篇论文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995年至1996年主抓完成国务院颁授给十一世班禅的金印、金册、金匾工程,由于项目完成出色,受到中国轻工总会表彰,1996年4月11日受到总书记接见。
作品被广泛收藏 荣誉纷至沓来
从1994年开始,李晓涓在原来的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学习汝瓷烧制技艺,并向国内外著名汝瓷鉴赏家袁海清学习古陶瓷鉴定。
2006年3月,李晓涓出任玉松汝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后,便开始了她对汝瓷行业新篇章谱写。她带领公司创造和申领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100余种,“玉松汝瓷”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作品除了多次荣获国际大奖、全国金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外,还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台北市国立莺歌博物馆、英国珍宝博物馆 、澳华博物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韩国金海市政府、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等收藏。
2006年至今,李晓涓及其所带领的玉松汝瓷有限公司创作的作品,每年都会收获多项殊荣,时至今日,李晓涓和她所领导额玉松汝瓷有限公司作品,获得荣誉达66项之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月20日,一封来自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寄给河南汝州市玉涓(2011年7月,李晓涓创立的玉涓汝窑有限公司)汝窑的一封感谢信,信件的内容如下:
河南省汝州市玉涓汝窑: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谨向贵单位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今年是40周年,双方将共同举办“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活动”。承蒙贵单位向我司提供的多件高水平的“疏影钵”汝瓷艺术品。该作品造型典雅,工艺精湛,广受各界人士好评,已被我司选为40周年外交活动国礼。谨向贵单位对外交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今后继续关心外交事业,支持我司的工作。
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外交部亚洲司
出生汝瓷世家 师从汝瓷“泰斗”
李晓涓今天的成就,是与她最初的工作经历分不开的。
1989年,李晓涓毕业后被分配到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二厂工作,第一次接触到汝瓷。1994年,李晓涓成为了汝瓷专家孟玉松的儿媳。
随后,李晓涓在婆婆创建的汝州市玉松古瓷厂系统地学习了汝瓷的传统工艺流程,并掌握了泥料加工、釉料配制、模具制作等基础知识。
李晓涓的婆婆孟玉松,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终生享受者。孟玉松从艺40多年,培养出多名杰出的汝瓷艺术人才,她把精力都奉献在汝瓷研究之上,是社会公认的汝瓷泰斗。
经过多年潜心地学习与磨练,李晓涓逐步熟悉了汝瓷釉用原料、坯用原料、模具制作、烧制等整个汝瓷的现代原料加工工艺流程。2006年,她将玉松古瓷厂改扩建为汝州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公司被评为行业领军企业,并荣获了河南省著名商标及名优产品称号。
工作严谨认真 有不服输精神
环境是改变人的外因,一个人的成功,最终还是由内因决定的。如果仅仅有汝瓷世家的生活环境,没有李晓涓本人的努力和学习,她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2006年,是拼命的一年,为了证明自己,同时也为了我爱的汝瓷,经常是我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从产品的研发、包装、销售等等,事事参与,半夜回家是常事,短短一年时间,头发白了一大片……”
李晓涓的压力不仅有来自家庭的,还有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接受家族企业之后,是她最难熬的一段日子。一方面是婆婆因病在郑州住院,另一方面是新老公司交接,百废待兴,资金短缺。无奈之中,李晓涓和丈夫商议,决定贷款40万元作为周转资金。
在丈夫的鼎力支持下,李晓涓在工作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接受家族产业的当年,李晓涓的汝瓷事业就呈现出空前的繁荣――2006年1月份,玉松瓷业就获得了行业领军企业称号。
面对,荣誉,李晓涓没有太多的意外和惊喜,她告诉记者:“只要你努力了,会有人看到的。”而她成功背后的汗水和艰辛,只被她轻轻一语带过。
有汗水,有收获,自然也有笑容,只要谈起汝瓷,李晓涓总是面带微笑……
“这个汝瓷女人,用自己温柔的双手创造性地生产着一个个具有无限艺术生命的产品,这些特殊的生命,更承载着这个汝瓷女人的生命之重……”有媒体如是评价李晓涓。
追求唯美精神 独创汝瓷新品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老师对李晓涓说:“你婆婆把汝瓷制作工艺恢复成功了,你作为她的传承人,应该好好考虑如何来发展和创新!”师傅的点拨让她茅塞顿开。于是,赋予汝瓷更具时代气息和张扬个性的想法,在李晓涓的脑海中悄然萌发了。
“汝瓷发色自然而水润如玉,造型简洁而不多纹饰,深合儒家审美之道。汝瓷事业要有发展,就必须在继承传统陈列瓷的同时,创作出有自己代表性的、有个性的作品才行。”
为了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2011年7月,李晓涓以婆婆名字里的“玉”字与自己名字里的“涓”字组合(取意“璞玉自然出,万涓宝地涌”),创建了汝州市玉涓汝窑有限公司。“李晓涓在传承古代釉色、吸取清凉寺粉青釉、汝州张公巷翠绿釉釉色的同时,在汝瓷的造型和工艺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付出总有回报。2011年11月,李晓涓创作的《捧盒》荣获了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百花杯银奖;2012年1月,她的作品《疏影钵》,被中国外交部定为外交活动国礼。李晓涓巧具匠心创作的汝瓷新品《福寿吉祥》,将“大象”与“蟠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品以小寓大,使天、地、人浑然一体,道法自然,赋予汝瓷以生命、以文化、以灵魂。2012年4月,该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遴选为外事高端礼品,赠送给泰国总理英拉,并被泰王国总理府永久收藏。
在艺术前行道路上永远是没有止境的。刚开始,李晓涓一直在研制汝瓷茶具,但一直没有解决茶壶盖密封不严与壶口出现勾水的问题。2011年10月,李晓涓专程去有瓷都之称的江西景德镇求教取经。当她向当地店老板求教时,店老板得知她来自汝瓷故乡,不屑地说:“汝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连细节部分都做不好,怎么能显示出汝瓷的尊贵呢?”这句话深深的刺激了好强的李晓涓。她花3000元买了一把茶壶带回了家。
回来后,李晓涓天天都在琢磨壶。一周之后,她亲手将这件购买的景德镇茶壶敲碎,要亲眼看看壶的工艺。于是,李晓涓开始了试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5个月的反复试验,在做坏1000多把茶壶之后,李晓涓终于解开了茶壶制作的奥秘,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晓涓制作的茶壶,壶盖密封严密,旋转起来声音细腻,壶口出水通畅。
今年4月,“中国青・玉涓”系列茶具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青睐,慕名前来收藏、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许多客商前来商谈茶具的事宜。李晓涓对记者说,她每年只生产4个品种的茶具,往后也是每年4套,套套不重样,就是要让她制作的茶具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收藏价值。眼下经销的4中茶具,制作精美,虽然价格不菲,仍然供不应求。
功成名就的李晓涓仍不满足。她说,明年她打算建一个“中国青―汝瓷艺术馆”,在展现现代汝瓷风采的同时,把宋代的汝瓷标本与现代汝瓷艺术品展现给广大群众,让更多的人了解汝瓷发展的历史,把汝瓷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李晓涓个人荣誉概览
2006年至2011年间,申领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20余项。
2007年11月,作品《汝瓷虎枕》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百花杯”银奖。同年12月,被评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2008年8月,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抗震救灾重建汶川名瓷名画慈善拍卖会暨香港首届紫荆花杯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银奖”并获“重建汶川爱心大师”荣誉称号。且作品《虎枕》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
2009年11月,作品《桃洗》荣获2009“河南之星”陶瓷设计类金奖。且作品汝瓷保健枕获实用新型专利,18种作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2010年2月,作品《太白尊》《虎枕》获外观设计专利。同年11月,作品《弦纹瓶》荣获2010“河南之星”陶瓷艺术设计类银奖。作品 《汝窑碗、莲花碗、三足洗》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艺术珍品荟展。12月,作品《弦纹瓶》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铜奖。
2011年4月,被评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同年7月,创办汝州市玉涓汝窑有限公司;作品《吉祥尊》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同年9月,当选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理事;10月,作品《捧盒》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百花杯银奖;11月,当选汝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12月,当选汝州市陶瓷协会副会长。
2012年1月,作品《疏影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定为40周年外交活动国礼;同年4月,作品《福寿吉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选为外事活动高端礼品赠送泰国总理英拉及泰王国总理府并被永久收藏;8月,杭州千岛湖外交使团体育系列赛事组委会邀请李晓涓女士作为嘉宾为获奖大使颁奖;作品《荷口瓶》《柳叶瓶》《淑女瓶》《海棠瓶》《东方之子》被驻华外交使团体育系列赛组委会指定为高端礼品;亚美尼亚大使阿尔缅萨尔基相(Armen sarqsyan)收藏李晓涓大师作品《海棠瓶》。9月,被评为汝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被评为汝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1月,作品《龙腾盛世》荣获2012“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陶瓷设计类银奖。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目标上应与其他专业类院校有所区别。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适应市场需求,立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且充分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 艺术设计 教育观念 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人才培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院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由于国际上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内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艺术设计专业在职业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崛起,但由于各类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不足以及盲目设置与大肆扩招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生源整体素质低下、设备不足、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相脱节、就业市场的相对狭小等。除此之外,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划分过细、无特色,专业性不强、方向不明确等都成为困扰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因素。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面临诸多的困境,该何去何从,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为职业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点燃一盏明灯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就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一、厚基础宽知识,培养具有复合能力的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任何一所院校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立足点,进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一旦失去了特色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艺术设计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在职业类院校已开设多年,但多数院校都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模式与专业美术院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没有太大区别,这也就是近几年来在教育界产生的所谓“特色危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脱离宗旨、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际脱节等。
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不同于其他的普通高校,它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突出这一特色,把目标放在培养既懂艺术又精技术并通晓多门综合知识的“多面手”人才上。他们应是设计者与工艺技师的结合,是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具有解决设计过程中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问题的能力;他们应是理论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者,而不应是单纯的设计师或技师。因此,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制订上必须谨思、慎行,摆正位置、明确立场,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
另外,在专业的设置上既不可盲目求大、追逐风潮、脱离实际,亦不可囿于某一狭隘的思想,偏离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力求宁缺毋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开设一些既适合自身办学条件又是社会紧缺的专业。
二、立足实际,突破陈规,形成特色化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要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必须要变革务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打破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与技术相脱节的现状。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对于它的改变,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勇气和眼光。
另外,要变革现行的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有一套经过反复论证的并能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切不可盲目莽行。首先,改革现有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含量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变革培养模式,突破传统的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行产学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务实能力。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学习期间就必须让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训,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企业的生产、开发、设计与制造全过程。因此,建设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和保证校内实验室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与实验或实训基地、工厂、企业相结合,实行双向联合、资源共享、人才互通,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及工艺技师授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面向市场需求,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改革具体体现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要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首先,完善与规范教学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必须经过切实的社会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准则,以市场为导向,不能因人设课,因某些人为的因素而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要主次分明,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目标明确,分配合理。
其次,积极推行艺术设计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对学生执行双证书教育,使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既有毕业证,又拥有职业技能资格证。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可直接上岗。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四、强化师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探索特色化的教育教学道路
一、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弊端
研究生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以前比较传统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种是办班式的集体授课方式。前一种方式,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刚刚恢复的时候,较为普遍。那个时候,研究生人数很少,正规的在教室集体上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导师和学生一般是一带一、一带二。导师实际上就相当于民间某些行业的师傅,研究生相当于徒弟。这种方式,导师和研究生关系密切,能言传身教,学生也切实能从导师那里学到真正的东西。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即研究生的学习对象较为单一,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可塑性小,研究领域狭窄,并且导师的水平往往就决定了研究生的水平。
后一种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一个班的形式而形成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领域、各学科需要大量各级专门人材,研究生扩招而导致的研究生数量膨胀。而原来的研究生培养师资有限,因此只能采取以办班的形式、以授课的方式来进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我认为,这种方式标志着研究生培养大众化阶段的开始和形成。就具体的学习过程而言,每个专业都有导师组,由不同的老师讲授不同的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样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式可带给学生更宽阔的知识面,扩大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多方面地选择研究方向。并且,这种培养方式使研究生有可能成为复合型人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弊端,即较难做到因材施教。对专门的研究领域而言,无法培养出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人材。而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应付各门课程的学习,忙于挣学分,导致基础知识薄弱,研究能力相应下降,以至于使近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质量滑坡现象。而我们在近些年来采取的以社会课题的研究方式,铺就研究生成长道路的做法,就是为了弥补以上两种方式的不足,实践说明这样的研究生培养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因此引起一些人的关注,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不过,我认为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还只是开始,因此有待于我们加以总结与提高。这也是我们今来谈这一话题的来由。
二、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的新思路
国务院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2005年1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上说:“今后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重科研工作的比例。没有科学研究工作的课题,就不能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没有研究课题的导师,就不能带研究生。周济指出,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进行学习的学生。”因此,国家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将紧紧抓住研究工作,推进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质量,关键是科学研究。
从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体制,完善研究生培养导师资助制和负责制,推行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和选拔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研究生学制。要支持研究生参加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创新,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专业,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研究生的年培养规模从2000年的50人,发展到2009年的300人,在校人数达800人的规模。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一部分在校研究生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如2007、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的论文是全国唯一的榜上有名的美术学论文。有关艺术现象学研究、当代艺术研究、艺术市场研究、高等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等课题都被列为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导师与研究生的一系列合作研究成果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杂志上发表,承担和完成了一些政府和社会委托的重大科研课题或项目。而据了解,这其中大多是我院这几年来培养的研究生。这说明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我院有着一种独特的眼光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我院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是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产学研互动培养。
在近几年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我院尝试着采取另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以特定的社会课题研究方式,让研究生参加到社会课题组开展的各种研究活动中,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研究生培养是一种严格的学术训练,如放任自流,随便选题,敷衍成篇,是达不到学术训练的效果的。所以,由导师或导师组所申报与提出的社会课题,在导师指导下,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这些社会课题,能使研究生得到高强度的学术训练。因为这种研究有时间、水平、学术成果、层次的要求,有课题评价体系的限制。而同时,以社会课题方式带动研究生培养,可以创造一起研究、自由讨论、相互碰撞、共同提高的氛围。我院认为,这种与实践、任务相联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可弥补前两种方法的不足,也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使研究生培养在不可避免的陷入大众化趋向的困境中,不失其精英性质,成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培养方式。
关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教育界和社会上也曾经有所议论。有的人认为八十年代的本科生就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有的人认为九十年代以来的本科教育是失败的。因而研究生教育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质量。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大众,为造就更多的人材而努力。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趋势的。英美各国的本科教育比我们的要差,这是公认的事实。如果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一定要保留在精英教育的水平,如果只有很少的人受过高等教育,那我们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建成的。研究生教育相比于本科生教育来说是精英教育,但既然本科教育质量有所降低,那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以前相比有所降低也是自然的事。但我不认同现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绝对的下降。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有所提高的。因为作为导师来说,我们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下降了。我们的要求是更加具体化了,而不是更加抽象化了。
我们知道,每一个研究生往往都发表过好几篇学术论文,并且有的发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我院所指导的研究生在我们所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往往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与我院这种培养方式有较大关系。
在1999级和2000级研究生中,我提出了“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的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级重点课题”。我还拟出了 “国外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现状”、“民办高等美术教育”等题目,与研究生一起共撰写了4篇有关“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研究生孔莉莉发表相关论文2篇。我本人也写了10万余字的《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这样一些论文在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中中国处于理论空白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管理研究的关注。
学生成就的取得,当然不仅是哪一个方面的原因,也不是哪一个导师单独工作的成果。导师在为研究生上课,提出课题和研究方法,收集资料中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研究生的努力和大量的时间投入也是课题推进的重要基础。当然,在我所指导的研究的人生之途中,我所起的作用比较大一点。在这几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要求研究生尽早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入学后一学期内不能选定,那就要由导师指定。这一点我是很明确的。因此,在05级、07级设计艺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我提出了海派设计的研究课题。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设计的发源地。上海在中西文化融合领域里的影响,上海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度不容置疑。在中国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年代里,海派文化是重要的文化流派。中国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研究侧重于石库门文化,高度肯定其创作的成就,研究论文达数百篇。而对于海派设计,却很少有人研究。且研究成果档次不高,数量不多,影响也较小,研究的侧重点在建筑。对广告、包装、产品、服饰、珠宝首饰、旅游纪念品、礼品等方面的研究很少。国内有关海派设计研究的硕士论文,几乎没有。而我个人认为,海派设计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因此我提出了一系列选题,来对海派设计进行重新发现和评价。这些选题包括:“百年上海、百年设计”、“设计成就上海”、“上海设计产业发展研究”、“上海设计产业三年规划”等。对于这些选题,每一个研究生选一个题目,经过对原著的反复阅读,仔细思考,拟出提纲。并且组织讨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多次讨论,反复推敲,最后形成正式的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设计作品。而作为我个人来说,也完成了《上海设计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工业设计产业三年发展规划》、《上海工业设计十二五发展规划》等3个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年度课题,撰写了一部40余万字的海派设计简史研究专著《上海设计简史》。这也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对于本专业的研究生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给研究生树立了一个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论证解决问题的标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说是一次又一次地集中讨论,老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往往对学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学生完成较好的论文并得以在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因为此前学术界从来没有如此集中地谈论这一话题,因此也形成了设计产业发展研究的小小热潮。另外,有两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以“海派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的。像周益竹的《上海设计博物馆设计》、金泠泠的《新海派设计》等。研究生金泠泠、周益竹以海派设计研究作为毕业设计和论文题目,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这说明这样的社会课题研究与讨论,对我们专业的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及其学术道路是有影响的。
在2003级研究生中,我承担了主持了国家级设计孵化器――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孵化器项目的建设工作。我带领研究生花了大量的时间,不断地进行调研论证发现:设计产业是需要培育与孵化的。尽管上海已经成为全国甚至是世界品牌的聚集地,名牌产品在智利生产、在这里销售,却不在这里发源。设计产业是无烟产业,适合在闹市高楼大厦中发展。培育与发展设计产业,建设一个有关高新设计与创业服务的设计孵化器,不乏是一种新思路。于是,一个在闹市高楼大厦集中空间中,为设计企业创办和设计人才培养提供共事空间、共事服务及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推进合作与交流,使之逐渐走上发展道路的设计孵化器的创意策划方案新鲜出炉了。经过努力,这一项目后来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设计孵化器。
在2004级研究生中,我提出了“艺术设计类大学后职业培训研究”的课题,向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组织研究生共同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最后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表了《工艺美术师》、《机构形象设计师》、《玩具设计师》、《商业美术设计师》、《旅游纪念品设计师》、《三维广告设计师》等近9部教材,在全国设计杂志上6篇,9个调查报告。结合职业培训,我还组织了研究生承担了上海市创意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平台建设的项目。在我的组织和指导下,研究生直接参与了该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教学、管理工作,在获得最新设计科技方面的收获极大。研究生们在导师的指导和设备供应商的培训下,掌握了大量的最新设计科技,如时间凝固系统、蓝箱抠像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在设计教育与管理的实践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三、强调社会课题研究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
从以上谈论的状况来看,我院所推行的这种方法的确是行之有效的。那么,我院为什么想到要以社会课题研究方式来铺就研究生成长的道路?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能适应国家、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导师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申报选择一些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以及通过招投标形式争取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社会课题,这是设计艺术类研究生教育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重要的培养方式。因为设计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设计在中国已被认为是即科学技术以后的又一新的生产力或“第二生产力”。设计教育不重视产学研合作、不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就失去了学科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明确的提出了设计教育要服务于张江(学院所在的社区――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服务于浦东(学院所在的地区――中国最具开放的前沿地区)、服务于上海(学院所在的城市――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服务于长三角(学院毗邻的更大范围的地域――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经济圈)。
第二,能体现导师的学术积累和学术眼光。我们知道,每一个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在他多年积累、开垦的领域中,是有着浓厚的积淀的。哪些问题是研究的空白;哪些问题是薄弱环节;哪些问题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哪些问题能体现出研究的前沿性;哪些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了,能开发出哪些重要问题,在具体研究中还需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等等,作为导师来说都非常了解。因此,他能够提供给学生多年积累的资料,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哪些材料是真实可靠的,哪些材料是需要重新考证的,哪些材料是虚假、以讹传讹的、不可靠的。因此,他能让研究生直接地、便捷地进入研究门槛,抵达学术研究的殿堂。
第三,能够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思路。这实际上是一种命题课题方式。导师提出的话题都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而且往往会把自己的思路、研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论观点的运用及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直接传授给学生。这方面最能体现出导师的学术个性、学术传统和学术风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四,能够防止抄袭和剽窃行为的发生。因为这些题目规定了思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综合别人观点、沿袭别人材料导师很清楚。如果不是这种命题课题,由学生任意选题,在短时期内写文章,容易导致抄袭、剽窃行为的发生,导师也不容易发现这种现象。学术研究是有规范的:一是创新规范,二是引用规范,三是格式规范。学术研究必须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必要写论文。只有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才能形成学术论文。因此,这种命题研究方式,为学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几年曾经出现过有的研究生在硕士论文撰写的时候,不能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修改的现象。后来那个老师不同意其参加答辩,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你不能按照老师提的意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那么就说明很可能你的论文的整个思路是抄来的,那很可能出现非常大的问题。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那导师的确有这个权利与义务。因此,采取命题课题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撰写论文并达到发表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抄袭等学术腐败现象发生。
四、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与课题研究的社会命题(选题)
强调社会课题研究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即研究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忙于应付导师所分配的课题任务,除了写出两三篇文章外,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不是有所欠缺呢?
因为我们的研究生都是百里挑一挑出来的,本来就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研究生阶段当然也是打基础的阶段,那只是相对于研一阶段而言,但研究生是必须进行研究工作的,是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严格的学术训练的。研究生阶段不可能什么书都读,什么知识都要了解。因为已经分了专业,如设计艺术学专业的每一个研究方向都有很大的专业差异。每一个研究生都要有坚定的方向感,即我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研究设计艺术教育与管理的。那研究生对于本研究方向的书是必须读的,而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史或设计实践方面去。因此,命题课题是必须在广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才可能完成的。每一个研究生不论是命题课题还是非命题课题,他也只能选取某一个非常专门化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与研究。而他自己再选取一个题目是很难的。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导,半年时间甚至一年时间也选不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题目。那才是真正的糊里糊涂地过了一年、两年,自己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况且,我们一般给研究生分配课题与选题,是从二年级开始的,这时,他们已经过一年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并且,在导师组或不同老师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这一基础上,让他们参加一些具体社会课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一次检验,是如何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次最好的实践。研究生在学术上如何成长,是必须有实践的。研究生在做社会课题的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一方面会和导师讨论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反思,会让他们主动地去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漏洞。所以参加课题组研究,实际上是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一次巩固。
“命题课题”的方式其实是给每一位研究生提供的一个如何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一个平台,但这种培养方式对于导师而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我院虽然身兼数职,但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是热情饱满、精力充沛,而且乐在其中。那么,我院是如何平衡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的呢?
首先是我对于自己的学生是充满热情的。自己的学生就是自己的子女。自己的生命也许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的研究生有很大的发展,相当于我们自己的生命特别是学术生命得到了延续。其次,我与研究生的讨论时间是固定的,即每周一的晚上和每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前者是单独讨论,后者是集体讨论。如果有学生要与我讨论关于开题报告与硕士论文在写作方面的重要问题,则需要与我事先约好,我再安排时间。也就是说我与研究生对话的时间是有计划的。因此我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是特别多。前提是讲究效率、讲究结果。第三,我往往将刊物编辑、学科建设、学术会议、设计大赛、设计论坛与研究生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研究生帮我们做了许多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少有的训练,比如每年一度的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连续三年的一等奖获得者均为我院的在校研究生。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实际的工作由研究生来参与,研究生的成长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的迅速。其实,这也是一种像社会课题研究本身一样的方式,也是带动研究生群体成长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我这几年能够做到的,就是工作再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事情再多,也没有将研究生培养的事放在很靠后的地位。因此,我所指导的研究生才有那么多人,也才有那么多的教学和项目管理经验。
除以上所谈到的,设计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也是我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设计基础》和《设计与制作》是我所申请到的一个国家教育部项目――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纲要和同编教材的编写。由于这两个课题所涉及到的设计范畴和作品特别多,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让研究生先按一个一个内容的作品做,并且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1999级和2009级的研究生,每一个人都写《设计基础》和《设计与制作》方面的教材与论文。并且基本上都将此作为他们硕士学年论文的题目,目前正在进行中。他们对于《设计基础》和《设计与制作》的研究,是从大学在校期间对这两门课程的认识开始的。并注重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所以做得非常扎实、也非常艰难。这门课的课时少、内容多。我们采用了直线型和螺旋形的两种编排方式。这个课题我一直进行了10年的研究。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到光构成、动态构成,也有新的发展,现在还在进行之中。但我相信这种创新的教材和论文会很有意义与价值。
五、导师资助研究生是以社会课题带研究生的一种新形式
由导师资助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是国际惯例,世界著名的大学基本都采取类似的做法。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提出的“改革研究生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也是为了与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接轨。导师资助研究生的方式亦可理解为是导师责任制的组成部分。但中国大学的校情毕竟不同于国外大学,笼统地讲“导师资助制”,不仅让局外人不解其意,导师自己也如入云里雾里。
导师资助制,当然是指导师拿出科研课题的部分经费,对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进行补贴。按照国外的做法,导师一般是用社会课题经费的一部分负责研究生的科研支出,乃至生活费用的。这样看来,“没有课题的导师不能带研究生”的论断,也没有问题。但国外的导师一般都有课题经费,不仅有而且此项经费足以支撑和支付他所带研究生或者担任他的研究助手的基本开销。这样优厚的条件,国内大多数研究生导师都不具备。因此,实行导师资助制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导师必须有充足的自主支配的科研课题经费。
充足的和自主支配的科研课题经费的获得,说起来可能很容易,按照成本分担的原则,只要国家拨一部分、学校拿一部分,导师从研究生的学费中提成一部分,加上导师申请课题项目经费,这些只要划归导师使用即可,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
国家拨款,学校资助的力度应该多大,导师提成多少才算合适?按人头平均拨付是一个办法,但要知道近些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大大增加,资金的缺口也相应变大,这部分钱显然难以彻底弥补缺口。部分专项资金的到位虽然聊胜于无,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都不足,又怎么有余力,资助自己带的研究生呢?
解决导师的科研经费问题的办法之一,自然是社会课题项目的申请。但这里仍有个课题项目数与导师人数不对称的问题。各级各类的纵向和横向课题项目每年都有,但导师能争取到的比例并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源有限,但更主要的是有限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基础理论和设计艺术学这些最应得到资助的社会课题,受资助的比例却最少。而应用性强,自身能够产生经济效应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课题,却不断得到巨大的投入,其结果只能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另一方面,课题项目的分配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也加重了“贫富不均”。一个设计类项目本来是不需要太多经费的,但因为某种科研以外的因素起作用,有的课题如政府下达的纵向课题一下可以拿到几万。有的横向项目属于重大设计工程,如我主持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虚拟西方艺术馆、上海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基地、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孵化器等项目更是上千万。不能说,所有获得重金资助的项目都没有社会意义或学术价值,但确有项目在价值与投入上不成比例。如果这部分经费,合理地投入到许多看起来并不“重大”,但却有学术潜力的社会课题上,对中国学术研究发展的切实而深远影响,将远远超出一个哪怕是“重大工程”。由此推出实行导师资助制的另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科研经费的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课题分配的公正化。
参考文献:
1.《科学时报•大学周刊》,2006年7月18日
2.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新华网,2004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