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工地施工总结

建筑工地施工总结

时间:2022-12-14 15:1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地施工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工地施工总结

第1篇

一、工作总结

(一)严格督导,狠抓落实

高度重视施工现场食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专门成立了检查小组,划片包干,深入工地,对在建工程进行全方位及时有效地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一是各建筑工地食堂持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持健康培训合格证情况;二是卫生知识及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情况。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我局组织召开了建筑工地食堂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对建筑工地食堂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安排专人深入各工地落实。

(三)明确责任,突出重点

一是明确建筑工地项目负责人是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建筑工地食堂管理人员是食品安全直接负责人。在签订建设合同时,要将工地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作为重要条款。建筑工地项目负责人要和食堂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二是完善建筑工地食堂建设标准,确保食品安全。为规范建筑工地食堂设施建设,各建筑工地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统一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对建筑工地食堂建设进行改造。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食品加工行为。要求各建筑工地都建立健全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分别注定卫生管理、卫生检查,预防控制出现食物安全问题,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四)深入开展检查

按照各工地对照相关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活动,发现问题,逐项落实措施,认真整改。通过整治活动,提高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配合相关部门加强辖区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督管理,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针对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卫生预防意识浅薄,缺少一定卫生防病知识,充分利用中午、晚上等建筑工人集中就餐时段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向其宣传介绍食品卫生知识,定期在外来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及大型建筑工地附近开展现场宣传询活动,提高建筑工人对食物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部门领导和建设项目负责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从思想及行动上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建筑工地食品安全责任制

努力推进建筑工地食品安全建设,强化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建筑工人健康权益,充分认识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本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把政府对建筑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的关心落实到实处。

(三)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严把餐饮服务准入关

严格执行餐饮许可标准,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登记备案制度,规范食堂从业人员行为。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健全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第2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总结

__年__月__日___时___分许,___市静安区胶州路__号一幢___层教师公寓发生重大火灾,迄今已有___人因火灾死亡。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迅速开展全省建筑施工防火专项检查的紧急__》(粤建质〔__〕___号)、市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关于吸取___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加强施工现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紧急__》(深消联〔__〕__号)的有关要求,决定从__月__日至__月__日在我项目部工地进行以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一、目的

深刻吸取___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冬季火灾易发、高发特点,结合项目部建筑工地实际,认真落实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大力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深入查找项目部建筑工地在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___领导

项目部成立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彭晓钢

副组长:帅永明洪鼎熊腾谢小刚

组员:李永兵李孝军杨强苏新明孟凡星钟雪梅

姚建萍王维平乔刚

三、排查整治内容

结合《__年建筑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方案》(深建质安〔__〕___号),此次项目部排查整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部是否根据施工作业条件订立了消防制度或消防措施,落实专人负责。

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总分包单位是否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职责。

(二)项目部是否编制消防设施布置平面图,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张挂防火警示标志;施工现场是否设置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施工现场是否设有足够的消防水源、消防器材;消防给水管道、蓄水池、消防器材是否布置合理,方便使用;

(三)项目部施工现场动火是否履动火审批手续;

电焊、气焊等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效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并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明火作业前,是否已消除周围可燃物,落实明火作业监护人员和措施,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

(四)现场生活区、办公区和作业区是否按有关规定严格分开;

工地食堂的防火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工人宿舍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___影响逃生的铁窗、铁栅栏问题;生活照明是否采用安全电压。

(五)在工人宿舍、木工间、油漆仓库、配电房等重点防火部位是否配置合格、有效、数量充足的灭火器材,并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保证正常使用。

(六)施工现场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以及电气设备检修、维护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要求,防止因电气线路和设备老化短路漏电诱发火灾。

(七)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是否符合《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临时建筑的墙体、屋顶等构件防火性能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四、排查整治总结

l、项目部建立消防___,设立防火小组和消防小分队,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已编制防火技术措施。

3、已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材并合理布置。

4、已按施工平面布置做好临时消防龙头和消防水池。并时刻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5、现场禁止使用明火,动火作业必须履行专职安全员审批制度。

6、已对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照明、动力电路皆由专业电工按规定架设,任何人不得乱拉电线。

7、材料保管:对储存物品进行火灾危险性的分类并分开存放,各种气瓶等危险品应单独设库存放。

8、气焊作业:焊割作业区与气瓶距离,与易燃___物品距离,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距离都应大于安全规定距离,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要保证完整有效,作业前应有书面防火交底,作业时备有灭火器材,作业后清理燃物,切断电源、气源。

第3篇

1建筑工地信息采集与维护模块

建筑工地信息的采集与维护是系统数据库形成的基础。用户在进行建筑工地信息采集和维护时,首先需要根据身份登录系统,不同用户的功能和流程不同,从事建筑工地信息采集和维护的主要用户是建筑分公司、项目部和消防支队。建筑分公司用户可以新建建筑工地项目,并对项目的基本信息、安全信息和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和维护。项目部用户通过互联网登录账户,可以对自己所属的建筑工地安全信息进行更新维护。消防支队用户可以在日常消防监督工作中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对项目的基本信息、安全信息进行维护更新。以消防支队为例,具体流程如下:消防支队用户在所检查的建筑工地使用带有GPS模块的移动设备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设备会根据用户当前经纬度发送请求给服务器端,查询显示在当前经纬度1km内所有建筑工地信息。若查询范围内有匹配的建筑工地数据信息,则消防支队用户可以将检查情况与匹配工地的数据进行比对,并对工地的信息进行维护。完成信息维护后,数据将发送到服务器端,若发送失败,数据将以短信方式进行发送。若消防支队通过监督检查并与系统查询结果对比,发现实际在施工而系统中不存在的建筑工地,则可以对项目部和建筑分公司进行调查;若建筑分公司未及时录入工地信息则敦促其录入,若为违法施工工地则依据法律进行处理;若发现系统中存在工地记录而实际地理位置并不存在建筑工地,则可以对虚假工地信息记录进行删除。消防支队用户也可以在现场进行记录后返回单位,使用其他设备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进行工地信息维护。

2非空间信息查询及统计模块

通过信息的采集与维护模块建立起工地信息数据库之后,信息查询及统计模块主要实现建筑工地信息的查询、统计功能,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根据除“联系方式”以外的所有录入字段自行设计查询的条件,进行数据基础查询和高级查询,并能在选择统计条件和统计项之后进行工地数据的统计。非空间查询的流程是:用户登录系统后,根据数据库字段设计查询条件,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查询条件进行数据库记录查询,若存在符合条件的数据记录,则展示查询结果,用户可以对自己查询到的记录进一步查看和维护,若不存在符合条件的记录,则提示用户更换查询条件。非空间查询模块提供两种查询模式:基础数据查询可以定义所属消防机构、备案表编号、验收状态、工程名称、备案时间、开工时间等条件进行相应工地的查询;高级查询可以根据除“联系方式”以外的所有录入字段自行设计查询的条件。非空间统计模块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统计条件与统计项,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库相关内容的统计,若存在符合统计要求的数据,则展示统计结果,统计结果可以导出成pdf文件并打印,若不存在符合统计要求的数据,系统会提示是否更换统计条件和统计项。

3火灾风险评估模块设计

火灾风险评估模块是基于建筑分公司、项目部、消防支队对建筑工地安全信息进行动态更新评分,由系统运用权重计算方法,实现对三级指标的计算,最终实现建筑工地火灾风险的分级评估功能。建筑工地的火灾风险不仅与建筑自身环境、消防安全管理和施工作业人员有关,还受建筑消防设施、疏散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建筑工地火灾风险评估要对大量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系统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能有效避免因素过多导致的权重难以分配,很好地反映出各因素之间的层次,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3.3.1建筑工地火灾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在调研了各类建筑工地火灾风险因素后,结合当前在建工程的管理规范性文件、经验总结,最终得出建筑工地主要评估指标为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临时消防设施、防火管理4个一级指标,再将4个一级指标分为11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最终形成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表,如表1所示。在此基础上为表中的41项三级指标拟定“完全满足要求(91~100分)、基本满足要求(81~90分)、一般(71~80分)、不满足要求(≤70分)”4个得分级别。项目部的建筑工地管理人员以及消防支队、建筑分公司的监督人员等用户登录系统后,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录入建筑工地的安全信息评分(即给41项三级指标打分),随后系统通过各级指标的权重自动计算出二级指标得分,并进一步计算出一级指标得分和工地的最终评估得分,最后得出火灾风险评估指数,转换为风险评估的分级之后增加到建筑工地的项目信息中。用户在查询工地信息时可以查询建筑工地的风险评估等级,并由系统自动生成对工地安全工作建议的报表。3.3.2建筑工地火灾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逐步建立建筑工地火灾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法和算法确定不同种类建筑工地的指标权重,可知越符合消防规范要求,各项制度措施落实越完善,对应指标的得分就越高,相对于二级指标在安全性方面贡献越大,所评估的建筑工地在这方面就越安全,发生火灾概率越小。笔者将火灾风险等级分为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很危险4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值段的评估分数,系统根据每个工地的最终评估分数查找分值段就可确定工地的火灾风险等级,如表2所示。项目部的建筑工地管理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对所负责的建筑工地进行一次火灾风险评估,并登录系统填写建筑工地安全信息数据(三级指标的得分),消防支队、建筑分公司的监督人员通过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实际情况,登录系统对建筑工地安全信息数据进行动态更新。系统在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出工地的风险评估得分,根据得分在工地项目的页面中显示火灾风险评估结果(由数值转换为文本“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很危险”),同时列出得分最低的几项,根据表3的内容生成对应的报表,存储在每个工地项目的基本信息中,可供查询。

4GIS综合管理模块设计

GIS综合管理模块是建筑工地信息统计及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GIS技术对建筑工地的信息进行直观的展示,并可以进行工地信息的综合查询和工地的风险态势管理。GIS综合管理模块只有建审处用户可以使用。GIS模块的基本功能。系统的GIS模块可以实现地图的浏览显示、缩放控制、视图控制、图例控制、实时坐标显示、地图量算、地图输出、地图加载等视图管理功能。GIS模块的综合查询功能。系统的GIS模块可以实现根据关键词和空间范围对建筑工地信息数据库进行综合查询,对查询结果分页管理,对有空间位置的信息可在地图上进行标绘。综合查询包括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两部分,属性查询根据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模糊匹配,空间查询根据关键词与指定的空间范围进行联合匹配。系统提供查询配置管理、属性查询、多边形查询、矩形查询、圆形查询、点缓冲查询、查询结果管理等功能。工地的风险态势管理功能。即系统通过GIS模块将各类正在施工的工地和消防队站的分布情况以态势图的方式在地图上进行全面展示,用户可以自由查看,并进行标注。系统同时提供工地风险态势信息标注、工地定位、态势图生成、添加标绘、态势图保存、态势图载入等功能。通过对态势图的标注及管理,能够为消防战训部门针对施工工地拟定灭火作战方案提供便利。

5结论

笔者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难题,将落后的传统工地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化,更新了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创新了工作方法。消防部门和建筑工地的监管部门都可以利用此系统对建筑工地信息进行管理,并运用查询、统计、分析的结果调整对工地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手段,研判防灭火力量部署,提升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屈天翊 单位:北京市消防总队

第4篇

关键词:在建 火灾 识别 对策

1.引言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一幢28层高正在翻新维修的高层居民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火灾系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起火建筑虽不是在建建筑,但当时由于正在进行外墙节能改造,整个建筑完全被脚手架包围,实际等同于在建建筑。而近几年来,国内在建工地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由此引发笔者对在建工地火灾隐患识别及整治对策的思考。

2.火灾隐患识别

2.1对在建火灾案例进行分析(案例分析法)

本文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些典型的在建建筑火灾的案例。

2004年6月9日,北京市京民大厦施工人员在大厦西配楼游泳馆内焊接二层平台的不锈钢扶手时,焊花引燃一层地面上的聚氨酯防水涂料,起火并蔓延成灾,火灾共造成12人死亡,9人重伤,4人轻伤,22人轻微伤,直接财产损失81.9万元;2005年1月17日15:00许,南京市最繁华地区新街口中山路一高层建筑工地因焊工作业时电焊火花落在下面电梯的油布上点燃易燃油布成灾;2005年6月7日1:53许,上海市江浦路、茭白园路路口,一幢在建高层建筑因电焊火花引燃尼龙护网发生火灾;2005年11月13日2:40许,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正在施工的财富大厦13层发生火灾,该大厦12、13两层被烧毁,据调查,12日晚24:00左右,有工人电焊作业; 2008年10月9日15时59分,位于哈尔滨市经纬街与田地街交叉口处的在建工程“经纬360”高层商服住宅楼双子座A座和4层裙房发生火灾。经查,造成本次火灾的原因是电焊操作不当,引燃该建筑外墙部位聚氨脂硬发泡保温层,蔓延成灾。

通过查阅了大量在建工地火灾案例资料,发现电焊作业引起火灾的占90%左右。

2.2对在建工地火灾隐患调研(专家调研法)

经组织市级以上的公安、建设、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专家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当前在建工地存在的火灾危险性:

(一)建筑工地火灾负荷大。因工程需要,部分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为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部分建筑外墙采用易燃保温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多数工地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并且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结构简易,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有的甚至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严重后果。

(二)建筑工地防火分隔不到位。一些建筑工地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增加了火灾负荷,堵塞了消防车道;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外侧采用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未及时拆除,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更有甚者,未划分明火作业区,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擅自在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实施明火作业,导致火灾发生的机率增大。

(三)消防安全意识谈薄。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在进行在建工地现场检查时,大部分施工负责人认为消防管理是建设单位的事,与己无关,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同时,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程度低,未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没有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自防自救能力较差。

(四)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建筑工地一般都为临时用电,但是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私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甚至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施工期间,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普遍。施工单位氧气、乙炔使用频繁,部分电焊、气焊工作人员无证上岗,保护措施缺乏,存有不清理现场的可燃物或边使用边施工现象。

3.在建工地火灾隐患整治对策

(一)通过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整治

施工现场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施工工地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建筑材料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提高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且相互间留有必要的防火间距。施工现场要保障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除堵塞现象;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不能存在使用安全防护不符合要求的自制配电箱和乱拉、乱设临时用电线路;检查简易建筑等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消除火灾隐患;在建工地消防设施、消防产品、器材等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不能存在伪劣消防产品和不符合安全规范设置要求现象。

(二)通过改变环境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整治

在建筑行业, 改善作业环境对安全的促进作用应得到足够重视。主要的表现有两个: 一是应注重环境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在消防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中,应有总平面布置图, 使施工现场道路通畅, 材料堆放井然有序, 合理配置水电资源, 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安全风险。二是应重视文明施工。提高文明施工水平, 改善作业环境,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 作业现场不良的微气候、噪声、振动、照明、粉尘等条件,会导致作业者疲劳、烦恼, 引起意识水平下降、反应能力降低而增加事故发生率,还会影响作业者正确感知信息的能力, 酿成错误判断而导致事故。

(三)通过改变人的安全行为进行整治

要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经常开展灭火演练,要针对本工地项目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要确保职工掌握消防知识程度满足“三懂三会”要求,增强此类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尤其是要针对电焊工等重点群体开展严格的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焊接作业时要派至少一人监护,焊接作业确定焊接的可行性,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防止焊珠四处喷溅。

(四)通过改变管理上的缺陷进行整治

在建工程应按照规定办理了消防设计审核等手续,施工现场要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情况,确定各部门、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施工现场按要求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值班制度和消防措施;要根据建筑施工中安装、装修各阶段的特点,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针对人员、材料等消防安全措施情况,要在工地加以落实;还要定期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05.01

[2]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6

第5篇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相关部署,严格落实《安徽省2021年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皖大气办〔2021〕3号)、《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宣城市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等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继续强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措施;县级以上主城区内施工现场严禁露天(或未密闭)搅拌混凝土、砂浆和灰土拌合,其中市规划区建筑施工现场禁止搅拌混凝土、砂浆。实现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属地相关部门联网。

(二)持续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质量。根据《安徽省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标准》要求,排查和解决标准落实不高、措施不严等问题。指导企业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内部管控机制。配合属地政府做好搅拌站布点规划和取缔无资质搅拌站工作,积极推进绿色搅拌站建设,实现搅拌站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全覆盖。

二、职责分工

市房地产事业发展中心、市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市公共重点工程建设处负责各自在建工程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落实建设单位扬尘防治首要责任;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市规划区(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外)其他在建工程和混凝土搅拌站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开展各自辖区内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扬尘防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为切实强化当前我市建筑施工和混凝土搅拌站扬尘防治工作,我局决定自即日起至10月8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建工程、市政工程及混凝土搅拌站等3个专项行动,督促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标准》落实责任,确保“六个百分百”等措施落实到位。

1.开展房建工程施工扬尘防治专项行动。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扬尘防治专项行动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牵头,市房地产事业发展中心配合;重点工程扬尘防治专项行动由市公共重点工程建设处牵头。

2.开展市政工程施工扬尘防治专项行动。由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牵头,督促参建各方主体落实扬尘防治责任。对国有投资为主的市政道路,严格按照《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标准》要求,建设单位应在开工前组织编制并上报本项目扬尘防治专项工作方案,并加大对此类项目扬尘污染防治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

3.开展混凝土搅拌站扬尘防治专项行动。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牵头、建筑业科配合,一是对照《安徽省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标准》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三单制台账”,对照台账中问题,限期整改到位。重点解决已建料场大棚规模不能满足产能需求问题,铲车作业区无抑尘措施,筒仓和搅拌主机收尘不符合强制性脉冲除尘设施要求,废水废渣管控不严等问题;企业需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二是进一步提高搅拌站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率,并与属地有关部门联网。三是推进绿色搅拌站建设,新建、迁建搅拌站原则上按照绿色搅拌站要求建设,扶持有条件搅拌站改建为绿色搅拌站。四是配合属地政府做好非法混凝土搅拌站的依法取缔工作。

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按各自监管职责开展相应扬尘防治专项行动,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督查建设单位在开工和拆除前组织编制并上报扬尘防治专项工作方案实际落实情况;施工单位扬尘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监理单位扬尘防治监理责任落实情况。对扬尘防控措施不到位的项目,要加大监督整改力度;对屡改屡犯、消极整改、拒不整改等情节严重的责任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于2021年12月31日前将专项行动总结书面和电子版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做好差异化管控,开展秋冬季扬尘防治攻坚行动

秋冬季静稳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扩散,重污染天气频发,是全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期。为切实做好秋冬季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根据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形势实施差异化管控,我局决定自2021年10月9日至2022年3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秋冬季扬尘防治攻坚行动。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标准》落实,确保工地封闭围挡、易扬尘物料覆盖、土方开挖除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口设置冲洗设施、渣土运输密闭等措施落实到位。持续提升建筑施工工地及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质量,对违规施工单位和企业,责令停工,并依法处罚。

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按各自监管职责开展相应秋冬季扬尘防治攻坚行动,并于2022年1月1日前上报攻坚行动阶段性总结,于2022年3月25日前上报攻坚行动总结,阶段性总结和行动总结均需将书面和电子版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三)实行重污染天气期间分级分类管控,强化部门联动

结合《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污染天气建筑扬尘防治应急预案》和本地实际,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协调联动,在属地大气办统一指挥下,互通工作信息,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分级分类管控,在重污染天气管控时严禁“一刀切”。注重奖优罚劣,差异化管理,对扬尘治理成绩突出的工地,优先推荐申报文明示范工地、省市优质工程等。

(四)提高建筑施工扬尘防治信息水平

积极推动“智慧工地”建设,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扬尘防治技术和设备,发挥科技在扬尘防治中的作用,提升施工现场文明和智慧化施工、信息监管水平。规模以上建筑工地需按要求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鼓励试点超标预警,远程控制施工现场降尘设施联动自动降尘措施。建筑工地出入口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对车辆冲洗情况应可进行核查,视频监控资料需保留1个月,供监管部门核查和倒查。

(五)加强清单管理制度和首要责任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扬尘防治“三单制台账”(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实施清单动态管理。各类建筑工程(含市政道路)开工前要严格落实《标准》主要措施,相关监管部门强化现场督导,定期开展检查,监管部门负责建立辖区内“三单制台账”,按月更新“三单制台账”。二是督导建设单位定期检查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检查“六个百分之百”等扬尘措施落实情况。压实建设单位扬尘防治首要责任,严格检查建设单位落实扬尘防治工作方案和扬尘防治费支付情况,对未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新开工项目要暂缓开工。

(六)深入开展《标准》宣贯,强化《标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开展《标准》宣贯、做好“六个百分之百”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解释工作。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做好宣传,对照《标准》边查边改。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建高标准的项目或企业,树立典型引路,适时开展建筑工地和混凝土搅拌站企业扬尘防治观摩活动,使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和广大从业人员人人知晓,提高扬尘防治意识。二是开展《标准》宣贯督查工作,把《标准》实施落到实处。

(七)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

加快我市装配式基地建设,坚持质量安全和宜装配则装配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技术,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培训宣贯

2021年是大气污染防治“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单位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强化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实现扬尘治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要认真组织,深入到企业和施工现场宣贯《标准》和《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用好农民工培训学校,对照《标准》边学边改,使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和广大从业人员人人知晓,提高扬尘防治行为自觉。

(二)严肃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为切实加强扬尘防治工作开展,强化责任落实,我局将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实行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暗访暗查相结合,对按照《标准》评定为不合格的建筑工地要加大监督整改力度,对扬尘防治不到位、不履行职责的建设、施工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加强信用监管。对屡改屡犯、消极整改、拒不整改等情节严重的责任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对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监管人员将严肃追究责任,倒逼各方责任主体认真履行扬尘污染防治职责。

(三)及时更新台账,认真做好信息报送

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及局属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房建工程、市政工程及混凝土搅拌站等各类报表统一改为季报(详见附表),每季度次月3日前报送。2022年1月4日前报送全年工作总结。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及真实性将纳入市级督查内容。信息和工作总结请发至电子邮箱(地址:xcsjgj@sina.com),联系电话:0563-3023220。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隐患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相应配套的公共、居住、生产等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建筑工地也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施工现场也出现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如不加以监督整改,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烧毁未建成建筑物和其周围建筑物,而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建筑工地火灾隐患特点

1、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

由于受施工现场局限性的影响,多数施工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型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结构简易,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另外,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仅用三合板等易燃材料进行分隔,加之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此外,因施工需要,部分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为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交叉作业多

建筑工程一般都要经过基础、结构、安装和装修等几个阶段,各工种施工人员常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尤其在安装和装修阶段,工程交叉作业多,再加上工程分包较多,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消防安全制度没有具体落实到位。另外,建筑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上是不了解,不掌握,在消防安全问题上,绝大多数工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无所谓,就是烧起来,也无大问题。一旦发生失火,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3、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私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也用的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

普遍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

施工期间,经常使用电焊、气焊和用明火来熬沥青,进行电焊、气焊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特别是一些改扩建以及建筑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没有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甚至边营业边施工,不计后果。

施工单位忽略烟头点火源管理

施工现场办公室;民工宿舍;建筑材料堆场;可燃、易燃物较多,并且雇佣的临时民工、外来人员吸烟的随意性强,一旦将烟头丢弃在火灾危险等地方,时间一长,极易造成火灾。

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

施工单位经常使用氧气、乙炔;同时民工食堂大部分临时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当,造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泄漏,遇到明火,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4、施工现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大部分施工负责人认为一切都是建设单位的事,根本与自己无关,消防部门不应该管,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同时施工单位雇佣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不足,缺少消防水源和通道

在施工现场往往在办公区、门口等显眼的地方放置一些灭火器外,其他地方很少配置或根本就无任何消防设施;施工现场往往也只有临时消防水源,管经细,并受季节变化影响,一到冬季结冰,不能保证消防给水。同时,施工现场常常进出材料和挖掘沟道,消防道路时常处于阻断中,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难于接近,将妨碍灭火战斗地展开。

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隐患的管理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建筑物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多,往往几个单位在一个工地施工,管理难度大,因而必须认真贯彻“ 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明确安全责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充分发挥各施工单位,各部门的作用,发动群众,做到人人防火,处处防火,时时防火,确保安全。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在现场指定质量安全员并赋予其违章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和质量一票否决权等权力。

要根据施工不同阶段的火灾隐患特点,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消防措施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将施工现场防火安全与施工平面布置等内容统筹考虑。要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模板、油漆、防水涂料、氧气瓶、乙炔瓶等物品的存放和使用应符合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特别应从明火作业区,可燃、易燃物品存放区、危险物品库房、消防车道、防火间距、临时疏散通道及出口等方面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进行了明确,确保施工现场实现功能分区管理。在施工环节中实行动态控制,动态检查。尤其加大后期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的施工防火管理,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

3、加强施工现场平面规划布局,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地,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储存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储存要设立专用仓库,要求与其它建筑物保持至少15米的间距,不得超量储存,同时派专人负责收发登记。

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

首先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防止焊珠四处喷溅;其次要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刨花、锯沫、油漆下脚料等易燃、可燃材料,派专职安全员应当督促作业人员及时进行清理,集中场地临时存放、统一处理,严禁焚烧,临时堆场需设立防火标识,配置防火设施。最后要在工人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

总结

建筑工地的防火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建设和建筑潮流的发展,建筑工程的防火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我们不断地在施工中探索和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火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达到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消防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用电安全;用电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随处可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构成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用电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建筑工地用电安全管理,拟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制度层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1、建筑工地用电安全的技术管理

1.1做好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工作

概况来说,低压供电系统分为TT、IT、TN三大类,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类。TT系统的电源侧中性点接地,IT系统的电源侧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阻抗ZL接地。这两种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所示。

图1 TT、IT供电系统图2 TN供电系统

当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在TN系统中,电源侧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线N相连接(TN-C系统)或与保护接地线PE相连接(TN-S系统),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零,如图2所示。当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其漏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使熔断器熔断或低压断路器动作跳闸,切断故障设备电源,不致使人触电。

弄清了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基本概念之后,下一步就是要明确基本要求:①根据施工现场提供的电源情况,确定施工用电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方案。②TT、IT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4Ω。③TN系统中的N线或PE线上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且要在配电室(箱)、线路末端与中间三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0Ω。④由同一发电机、同一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能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⑤施工现场的所有用电设备,在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基础上,一般须在设备负荷线路的首端装设漏电保护器。⑥采用三相四线制的漏电保护器时,N线穿入零序电流互感器后,不得再作重复接地。⑦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恶劣的建筑工地,必须采取保护接零。⑧在TT、IT系统中,如因条件限制保护接地有困难时,应该放置用电设备的绝缘台,并使操作维修人员不致触及设备外的其他物体。

1.2 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或三级)保护,部分施工现场总配电箱(柜)内未装设总漏电保护器,只设有总的自动空气开关,并且开关箱内控制施工机具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偏大。根据规范及有关文件规定,在总配电箱及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中采用 TN-S 相同作为保护系统,从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因为。当电气设备在正常带电部分对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基座发生漏电时,保护零线只能为漏电电流提供通路过载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时,保护零线上将会有流过较大的电流,使设备外壳对地电位升高,使之相接触的人体受到相应的触电伤害。所以,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大于 0.1S,第二(或第三)级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 0.1S。

1.3 配电箱或开关箱按规范要求设置

首先,配电箱的材料应采用铁质材料,移动式开关箱的高度应与符合要求;其次是进出线的位置应在箱体的下面,且导线进出铁质箱口处应有防护套,不容易造成导线的破损。第三,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原则。严禁用同一开关箱直接控制 2台或 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最后,配电箱或开关箱内闸刀开关的熔丝选择应根据设备的大小而定;但是有的闸刀开关的熔丝偏大或用铜丝代替;

2、建筑工地用电安全的制度管理

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为了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双攀升,对于建筑工地用电安全必须加强制度管理,以防患于未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和规范。

2.1加强思想教育

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遵循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安全生产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原来忽视甚至遗忘的施工用电安全严肃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措施。要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监督,落实防雨、防涝、防雷措施,责任到人。

2.2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用电安全责任制,制订和完善安全用电组织措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以及用电安全的现场管理措施。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①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的用电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用电知识培训,增强职工防触电及自我安全防范保护意识及能力,特别要严格执行电气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②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明确规定: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配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漏电保护、一闸的“四个一”规定,严禁用同一开关箱控制两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并做好开关箱、配电箱的防雨、防潮以及保护接地等措施。③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装备和绝缘工器具,应定期送有资质的电气试验部门进行直流电阻、接地电阻、绝缘电阻、耐压、泄漏等相关电气预防性试验。④严格加强施工用电现场管理,使用的电线不能随意拖、拉,线路尽量采取架空线路,不能架空也要采取保护措施。注意不要让电线浸泡在水中或被物体碾压,电线老化、表皮破损、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等要及时更换和维护、维修。严禁使用拖线圆盘、多用插座等无防雨措施的电器器具。

⑤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对塌电保护器是否有效动作、熔体额定值和断路器整定值是否正确、接地引线和用电设备的PE线是否连接良好可靠等要形成定期不定期检查维护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加强检查监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虽然是多变的、复杂的,只要我们针对其中的主要环节,加强控制、检查,使其纳入规范化管理,相信我们一定能消除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生产顺利、有序、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绍堂,施建辉.浅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用电[J],建筑施工,2008,07

第8篇

2020年于开展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此次治理专项行动,要严管建筑施工扬尘,全面落实《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确保在开工前做到“六个到位”,即审批到位、报备到位、治理方案到位、配套措施到位、监控到位、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责任部门监管人员、专职保洁人员)到位;施工过程中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即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道路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城市建成区内施工现场必须做到“两个禁止”,即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未密闭搅拌砂浆。对未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建筑工地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

二、治理目标和要求

(一)建筑施工扬尘综合治理目标:实现建筑工地清单管理,所有在建和新开工建筑工地扬尘整治达标率100%,在建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和颗粒物(PM10)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

(二)全面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

1.裸露土方扬尘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实行分区管理,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堆放区、生活区、办公区的地面按规定进行硬化处理。

(2)施工现场非作业区的裸露泥土,采取严密覆盖、绿化等防尘措施。对长期停工工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绿化。

(3)处于桩基、基础施工阶段的工程设置土方堆放区并全部覆盖。

2.建筑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1)施工现场按规定连续设置硬质围挡(围墙)实施全封闭管理,安排人员定期冲洗,保持围挡(围墙)整洁、美观。

(2)对于破损、缺失的围挡(围墙)及时修复或更换。(3)严格控制施工围挡范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施工过程的防尘降尘管理

(1)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排水、泥浆沉淀池等设施,建立冲洗制度,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对进出道口的所有车辆进行冲洗保洁,严禁带泥上路。

(2)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料具按总平面布局分类、整齐堆放。

(3)工程施工至2层以上(含2层)时,主体外侧脚手架及临边防护栏杆采用密目网进行封闭,密目网保持干净、整齐、无破损。

(4)

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密闭存放或严密覆盖,严禁露天放置;搬运时应有降尘措施,余料及时回收。

(5)施工现场土方、爆破施工等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采取湿法作业。

(6)施工现场出入口、加工区和主作业区等处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

(7)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抑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每天洒水频次不少于2次,并有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时相应增加洒水频次。

4.垃圾的处理控制

(1)建筑物内地面清扫垃圾进行洒水抑尘,保持干净整洁。

(2)施工层建筑垃圾采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用垂直升降机械清运,严禁凌空抛掷和焚烧。

(3)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严密覆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严禁随意丢弃、焚烧。

(三)全面加强房屋建筑拆除作业扬尘治理

1.拆除作业时,在施工区域设置不低于1.8米高的硬质封闭围挡及醒目警示标志,严禁敞开式拆除。作业时采用“湿法”作业,现场配备专业洒水、喷淋、喷雾设备,拆除过程中要洒水、喷淋、喷雾降尘,控制尘土飞扬,避免扬尘污染。实施爆破作业的,对爆破部位进行覆盖、遮挡。

2.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或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停止拆除作业和垃圾清运,并对拆除现场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

3.拆除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要集中堆放,严密覆盖,每天早晚分别洒水不少于1次。拆除施工完工后或暂不施工的现场做好覆盖工作,防止扬尘污染。

5.渣土运输

(1)建筑渣土运输实行经营许可制度,运输车辆安装密闭装置和定位系统。

(2)渣土运输车辆随车携带准运证,按照规定路线、时间行驶,沿途不丢弃、遗撒渣土。

三、时间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9月1日一9月6日)。各企业要

严格对照《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认真开展自查白纠工作,自点放在《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中的各项具体规定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治理责任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每个工程都要建立工作台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任务实施阶段(9月7日一12月31日)。区住建局在企业自查基础上,对全区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自查情况进行督查、排查。各企业将自查情况于11月15日前,报区住建局质安站。

(三)总结考核阶段(2019年1月1日一1月3

1日)。行动结束后,各企业,要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严格依据《x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做好迎接市住建局对我区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提高对加强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施工扬尘治理监管机构,强化扬尘治理责任制,认真抓好落实。

第9篇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深化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整治,督促学校、施工单位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切实加强自身管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净化餐饮服务消费环境,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全面保障我市学生和建筑务工人员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整治范围

全市所有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

三、整治内容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认真核查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是否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许可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超范围、超能力经营问题。对新开办的工地食堂,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许可,对设计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的食堂,一律不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因许可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延续、补发或注销手续的,责令其及时办理;对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的,严格依法进行查处。

(二)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食堂是否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学校是否建立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并有管理组织,食堂是否设有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实行食堂承包(托管)经营,应明确学校和建筑企业与承包方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三)从业人员健康及培训情况。认真核查是否具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证明;健康证明是否在有效期;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当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时,是否及时将其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工作岗位;是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四)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认真核查食堂采购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验收、索证,是否具有进货台账,是否在保质期内,原料贮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点检查食品原料及相关产品是否存在国家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情况,严查食用盐、食用油脂、肉制品、散装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进货渠道和索证索票情况。

(五)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要求。认真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彻底,粗加工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生熟分开,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浆等是否烧熟煮透,是否存在违规制售冷荤凉菜;认真核查食堂是否配备有效消毒设施;消毒池是否与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员是否掌握消毒基本知识;餐饮具消毒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用化学性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认真核查食品添加剂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使用品种和用量是否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专用记录的要求。

(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加快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根据《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5号)的要求,按照省、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部署,加快推进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并及时将量化分级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情况。建立健全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各区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

四、整治时间

本次专项整治从年3月至12月底,分3个阶段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全面排查和自查自纠阶段(月—月底和月—月底)。

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联合教育和城建部门开展全面排查,掌握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的动态底数,督促各类食堂认真开展“春季、秋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工作,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做好自查自纠结果的搜集、统计、分析和建档工作,督促指导填写《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附件1-1)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附件1-2),并将自查结果上报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部门。

(二)集中整治和指导整改阶段(月和月)。

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薄弱环节,针对辖区内社会影响面较广、排查中发现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以及日常监管中存在突出问题,组织教育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分别对辖区各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进行集中整治,监督整改突出问题,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以及餐具清洗消毒制度等,指导督促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填写《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表》(附件2-1)和《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表》(附件2-2)。对于存在突出问题的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要采取措施,加强检查和督促力度,并限期进行整改,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需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要及时从快、从重、从严查处。

(三)督导检查阶段(月和月底)。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将分别于6月和12月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区、县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查找各区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针对全市社会影响面较广、排查中发现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以及日常监管中存在突出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同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进一步梳理存在问题,制定出台相应的监管办法和规定,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并完善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监督指导各餐饮经营单位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保证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符合卫生要求。把食堂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二)深入开展培训,建立健全制度。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管理相对人的宣传、培训工作,督促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督促学校与建筑企业切实承担起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

(三)全面排查、严格执法。各区、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进行全面排查,排查率要达到100%,摸清各类食堂开办数量,督促企业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督促各类食堂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及应对能力。对不具备基本卫生条件,无证经营要坚决依法取缔,严厉查处。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严厉查处食堂违法违规行为,对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要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市局餐饮许可监管处将适时组织市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对个区、县排查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第10篇

根据2020年第四次安全生产会议暨冬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部署会议精神,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群死群伤事故,认真扎实开展全区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为切实加强全区冬季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制定《区2020年建筑施工领域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检查工程安全生产、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市场行为等三个方面。

二、明确范围、落实责任

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范围是全区在建工地。重点检查内容:一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的制订、论证、执行情况,深基坑、高大模板和起重机械设备等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安全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脚手架操作层防护、卸料平台安装使用和临边洞口井口安全防护等防范工作;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及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及项目部安全管理规章细化完善情况;企业及项目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二是“六个百分百”落实情况,建筑工地围挡及大门规范设置、物料覆盖、道路硬化、车辆冲洗设施、渣土封闭运输、建筑垃圾日产日清以及绿化美化工作;三是重点检查民工工资“一金三制”落实情况,民工工资保证金的缴纳、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劳资专管员的设立、用工合同的签订、民工工资每月银行的流水等。同时检查项目经理、总监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到岗履职。通过开展隐患排查,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结合实际,狠抓实施

为了保证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按制定的工作方案狠抓组织实施,并结合冬季施工工作特点,组织专家对全区在建工地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截止目前,共检查在建工地18个,查出安全隐患70处,已完成整改60处,10处安全隐患正在整改中,下达停工通知书5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引导企业自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二是组织聘请安全专家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放松,采取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11篇

省住建厅:

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全省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和切实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检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召开会议,明确工作目标

为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认真吸取省内外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切实抓好第四季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防范工作,我局召开了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相关工作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时刻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完成“安全生产年”既定工作目标。

1.召开全市第四季度防范建筑施工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

冬季是建筑施工黄金季节,容易产生因赶工程进度而放松安全生产。为此,在2011年11月17日上午,我局召集了各县区建设局以及局各科室的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冬季建筑施工特点,召开了四季度防范建筑施工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会上各县区建设局对第三季度工作做了总结并结合实际提出第四季度的工作计划,我局刘伟强局长及分管质量安全的领导都做了专门的工作部署,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务必抓好四季度的安全防范工作。

2.召开全市建筑施工安全防范工作会议

为深刻吸取汕尾市“11·22”塌楼事故和火灾教训,切实抓好我市冬季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工作,于2011年11月24日上午,我局召开了全市建筑施工安全防范工作会议,通过播放事故图片以及分析事故原因,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举一反三,同时要求全市施工、监理企业切实履行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开展地毡式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下发文件,部署工作要求

1.为规范脚手架搭设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全市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安全水平,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建筑起重机械和脚手架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河规建[2011]302号),并于10月26日至11月1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建筑起重机械和脚手架施工安全专项检查。

2.冬季是火灾事故易发季节,为深刻吸取我市“9.23”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冬季防火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河规建[2011]310号),并于11月5日至11月15日开展了全市建筑施工冬季防火专项检查。

3.根据市安委会《印发***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河安委明电[2011]63号)文件要求,彻底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河规建[2011]327号),从2011年11月10日至12月30日在全市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时配合市政府对全市建筑施工安全进行督查。

4.针对我市当前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确保施工安全,我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河规建[2011]318号),并做出相关的规定:一是严格执行钢笆网片脚手板的使用规定。二是严格执行阻燃型安全网的使用规定。我局文件(《关于加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管理工作的通知》河规建[2011]84号),要求全市建筑工地强制使用阻燃安全网。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也明确规定使用阻燃型安全网。从2012年1月起,凡未使用阻燃型安全网的工地,一律不得申报参评省、市“双优”工地。三是严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工作。四是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升降机(人货两用)和卸料平台作业人数。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后凡使用建筑施工升降机(人货两用)的建筑工地务必严格控制搭载人数,每次搭乘人员均不得超过9人(含操作司机)。卸料平台作业严格控制作业人数,卸料平台作业的人员不得超过2人。

5.根据省住建厅“粤建质函[2011]75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河规建[2011]327号”文件的工作安排,我局转发了《转发省住建厅关于深入开展全省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和切实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河规建[2011]333号),要求各县区建设局和市质安站做好检查工作。

6.为认真吸取汕尾市“11·22” 高支模坍塌事故教训,根据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脚手架支撑体系使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管理的通知》(粤建质函[2011]796号)、《关于汕尾市中国工商银行汕尾分行培训综合楼高支模坍塌较大事故的紧急通报》(粤建质函[2011]799号)文件要求,我局要求各县区建设局和市质安站在已经开展的第四季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检查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以预防高支模坍塌为重点的专项检查。

三、开展检查,督促工作落实

1.开展全市建筑起重机械和脚手架安全专项检查

我局共对市区24项在建工程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涵盖起重设备114台,其中塔吊39台,人货电梯26台,井架物料提升机49台,检查共发出暂缓施工通知书2份,抽查记录22份,责令停用塔吊4台,停用人货电梯2台,停用井架物料提升机16台。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主体严格落实跟踪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达到规范全市建筑起重机械及脚手架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

2.开展建筑施工冬季防火安全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主要从6方面检查了各在建工地的防火安全工作:(1)建筑施工工地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2)施工现场防火警示标志、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消防通道的设置情况;(3)施工现场动火履行报批手续情况;建筑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4)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和作业区落实消防要求的情况;(5)施工所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压缩气体瓶分类隔离存放情况;(6)开展消防救援演练等相关情况。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遏制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发生。

3.开展第四季度施工安全大检查

为确保检查达到预期效果,做到“既看病,又开方”,真正消除事故隐患和整治突出问题,按照省住建厅“粤建质函[2011]756号”文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第四季度施工安全大检查。此次检查,全市共检查在建工地115个,发出整改通知书96份,发出停工通知书3份,共对14个在建项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动态了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扣分处理。

在已经开展的第四季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检查的基础上,结合省住建厅“粤建质函[2011]796号”和“粤建质函[2011]799号”文件要求,我局要求各县区建设局和市质安站继续开展以预防高支模坍塌为重点的专项检查,严密排查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责令相关责任主体落实专人负责整改,不留死角,坚决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完成我市今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4.开展对第四季度施工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的督查

⑴省住建厅对我市第四季度施工安全生产检查情况进行督查。11月28日至30日,省厅督查组对我市3个在建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对做的好的地方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局按照省厅督查组的意见,认真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落实整改,及时消除隐患,抓好安全生产这项重要工作。

⑵为深刻吸取汕尾市“11·22”安全事故教训,我局积极配合市安委办,于11月25号起与市安委办一起对全市在建工地开展检查,并联合组成督查小组,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对市区2个项目、东源县2个项目,紫金县1个项目开展督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责任主体立即开展整改,及时消除隐患,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要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企业和个人,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进行扣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落实。

四、存在不足

通过检查发现,大部分施工、监理企业能够基本按照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但仍有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和麻痹大意的心理,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1.个别企业未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未能落实企业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带班制等规定;

2.建筑起重设备和脚手架的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

3.个别施工现场消防水源或灭火器不足(或过期),施工用电不规范,宿舍区存在消防隐患;

4.工人岗前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以及持证上岗方面有待加强等。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认真按照省住建厅的工作要求,切实开展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认真督促落实整改工作,落实生产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以诚信管理为抓手,开展建筑行业诚信管理工作,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厉打击不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和企业人员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行为,对于违反了安全生产和相关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将严格按照《***市建筑行业诚信管理办法》进行动态扣分和网上公示,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

3.继续加强“打非”活动,完成“安全生产年”既定工作目标。

4.做好预防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做好工人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工作。

5.落实值班制度,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第12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安全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政执法和隐患治理“三项行动”,切实加强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队伍“三项建设”,深入落实安全责任,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和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遏止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

活动主题

治理隐患,减压事故,保障安全

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杜绝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我乡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是:

1、小煤窑治理:加大宣传力度,坚决依法取缔非法采煤矿点,严肃查处煤炭非法经营行为。治理重点为小科什旦、大湾、保干三村。

2、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道路交通运输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整治无证驾驶,超载超速一类问题。

3、建筑工地:加强起重机械,模板坍塌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或部位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建筑工地安全检查力度,落实建设单位、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4、消防:重点抓好寺、宾馆、村农家乐园等重点部位消防措施,落实消防制度,配备消防器材,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5、农机:认真落实农机安全责任制,广泛开展农机宣传教育,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提高农机监理工作水平,严厉打击黑车非驾、农用车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6、引大入秦明渠段:积极与引大入秦水管所协调,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段全线两侧围栏防护,确保人畜安全。

7、水利:加强水利设施和建设项目安全监管,确保公共安全和建设施工安全。

8、电力:加强对输电设备安全的监督检查,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强化电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保障措施

乡政府成立“安全生产年”活动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经委主任任副组长,公安、司法、农机、教育辅导站、卫生院、财政所、电管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承担活动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按各自分工,分别配合抓好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在治理工作中,乡政府将统一安排经费、车辆、人员,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不予配合。

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阶段(4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各类安全宣传教育进农村、进工地、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5月至10月)扎实开展隐患治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