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0 21:1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务人员年度考核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医德医风 医护人员
近年来,在探索并建立员工医德医风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推进医德医风教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形载体,调动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丰富了员工绩效考核的内涵,提供了岗位聘用晋升奖惩的综合依据,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医德档案是卫生系统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医德医风教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形载体,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条件,是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医院是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最终关注的社会评价。为了深化荣辱观教育,促进医务人员职业素质提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了“网络版医德医风档案系统”。 通过研发网络版医德医风软件,有效促进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医德医风档案建设内容
(一)基本做法
建立医德档案是卫生系统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医德医风教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形载体,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条件。医院借助信息化平台,自行研发数字化医德医风管理软件,对全院各科室的医疗服务和运行品质进行综合排序、评估考评。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医院在总结以前医德医风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发文《进一步健全医院医德档案制度》,实行院、党支部、科室等分级管理并纳入文明达标考核。院部将进一步细化管理,按年度对职工医德情况进行评定,同时纳入人事部门对职工的年度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
医德档案制度是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医务人员医德表现的客观记录。该文件要求,各支部、各科室要从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和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医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实责任制,推进医德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档案内容
医院网络版医德档案记录涵盖“接受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学伦理知识培训情况”、“文明规范服务情况”、”各级奖励荣誉及先进事迹和病人表扬”、收受或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情况、“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情况”等内容,以“阳光、透明、便捷”的管理理念搭建起了医德医风档案的管理平台。
科室层面。建立科室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定期考核。建立工休座谈会、主任接待日等科室满意度机制,征询意见、发现问题、改进完善。支部层面。建立支部监督考核机制,作为科室和个人年度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支部书记考核。院部层面。文明委汇总各方面结果,认定医德医风档案记录,作为院精神文明考核依据,评定结果在全院公布。
(三)档案管理
推出个人、科室、院部的三级医德医风档案管理体系。网络版医德医风档案采取“五三”模式,具体为五个层面:即个人、科室、支部、职能部门、文明委;三级审核:即科室、支部、文明委。个人经过申请注册,记录的内容将在网络上接受逐级审核并进入医德医风档案库,经文明委确认,最终进入人事档案作为考核依据。
分级管理流程:个人医德档案注册填报;科室客观填报和评估;支部客观填报和审核;职能部门的联盟考核;文明委最终审核确认。
二、医德医风档案系统设计
关键词:积极性;改革;绩效工资;职工
众所周知,医院岗位设置多而杂,上到院长、主任医师等,下到后勤工作者,每个岗位的工资标准均不同,绩效考核标准也有区别,但如何既保证岗位绩效工资设置的合理性,又确保每个岗位间绩效工资的差距在合理范围内,是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重点内容,医院要实行以岗定薪制、岗内薪水提升制和薪随岗变制,健全临床、护理、行政、后勤等岗位的绩效工资分配标准,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一、绩效工资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确保绩效考核及分配的公平、公正。医院内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是否能保证劳动成果与收益相匹配是衡量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的不公正、不客观的现象,领导滥用权力,照顾自己人的现象。
(二)确保绩效工资改革落到实处。政策的巨大变化需要职工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应并接受,不然势必会影响职工情绪稳定。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需要具体执行者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执行。
(三)绩效工资改革时保证内部稳定。绩效工资改革会带来人事制度改革,改变现行的利益分配方式,必定会触动部分职工原有的利益,造成既得利益者的抵触心理,从各方面抵制绩效工资改革,可能会给单位稳定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二、实施绩效考核对职工的积极影响
从长远利益来看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效率。医院发展与进步需要由广大工作人员来完成,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与辛勤工作,才能实现医院预定的工作任务和各项诊疗指标,才能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医院。能否进一步提高医院职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效率与质量将关系到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也关系到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医院。
三、绩效工资改革的相关策略
(一)合理设置岗位及做好岗位评价与分析。岗位是选人与用人的基础,而岗位评价与分析是实现科学设岗的重要依据。医院要达到合理改革绩效工资的目的,就必须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参与岗位评价。首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岗位研究,岗位设置过程中做到权责对等,分析研究各岗位的性质、任务、承担本岗位所需的资格条件,编写岗位说明书;其次,根据岗位说明书对岗位考核指标进行量化,以利于后期的绩效考核;最后,应将所有岗位在单位内部公示,使全体职工对各自岗位的职责范围、责任大小、晋升途径都有准确的了解,对薪酬、绩效考核有正确的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合理的预期。
(二)确保科学、量化、公平的考核制度。严格绩效管理是体现职工实绩和贡献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和前提。一,各单位应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定岗设岗,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岗位聘任、竞聘上岗。根据不同科室、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岗位责任书,应先明确整体目标责任,然后按各科室岗位责任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转化为各科室、个人的分目标;二,既要搞好专项考核,又要搞好季度考核、年中考核和年度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在一个年度考核中授权考核人应关注被考核人的工作情况,动态发展,并与其进行沟通,观察、调整被考核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使其顺利实现年度考核目标。
(三)加强对绩效工资改革的监督管理。第一,对负责绩效工资改革的部门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确保结合医院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操作细则;第二,联合相关纪检财务部门检查医院绩效工资改革执行情况,对于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违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第三,建立职工监督机制,接受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绩效工资改革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四)强化医改力度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体制。其一,建立科学的医务人员工作业绩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医院考核评价标准,优化考核技术,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客观,真正反映出医疗从业人员的劳动价值,为医院薪酬分配提供合理的客观依据。完善医院临床、医技、护理、行政、后勤等岗位的绩效工资分配标准,主要是实行以岗定薪制、岗内薪水提升制和薪随岗变制;其二,建立有效的医务人员工作业绩考核体系。设计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实施绩效管理,推进绩效工资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在考核内容上,可以“根据不同科室、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岗位责任书,应先明确整体目标责任,然后按各科室岗位责任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转化为各科室、个人的分目标”。在考核方式上,要实行有专项动态考核;其三,建立专业、独立、权威的医务人员工作业绩考核机构,要加强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机构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t院绩效工资考核的改革与完善,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通过改革绩效工资,既提高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又对医院的资金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本着人性化、灵活机动的分配原则,确保绩效工资改革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郑长蓉.绩效工资改革对职工工作积极性影响解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6,09:3.
卫生人才人事档案内容
卫生技术人员档案主要包括六大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2)学历、学位证书;(3)专业技术进修证明;(4)定期工作总结以及年度考核资料;(5)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6)专业技术科研成果鉴定资料。
档案对医疗工作者的意义
医务人员的业务档案是医务人员本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工作过程、职称职务、科研成果的文字材料,这是医务人员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的一个考量资料。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工资调级、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都是以本人的档案材料为凭据。如果自身档案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龄不确切,就会给制定工资标准和退休时间带来麻烦,事实上也是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的档案缺少干部任免表和相关的考察考核材料,晋升职务就无凭据,甚至参与考试考核的资格都无从说起。档案还是组织人事部门全面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试想如果一份档案中各项材料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即使考察对象有极高的素质,组织部门也是难以着手录用的。因此,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档案、人事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不仅仅对医务人员有提供信息的作用,对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以及干部选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对人事档案的重视
1提高认识,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与管理
档案工作者多为兼职人员,一人分管多项工作且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档案工作的稳定[2]。领导应重视人事档案工作,设定专人管理,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推进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比如使用计算机管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信息化的发展,档案工作正在由以手工为手段、以实体为对象的档案管理向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内容为对象的档案管理转变[3]。定期组织举办人事档案工作者技术学习,完善新知识和有关知识的补充,使人们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认识不再是抄一抄、写一写、借一下、收一下,提高了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就必然提高了档案的质量,使档案的信息收集全面准确,真实反映出卫生人员的德能绩勤,也就凸显出了档案的意义,使人们对于档案的价值不再小视。
2加强档案保护设施,提高档案质量
随着“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和“大机关”的发展趋势,办公用房严重不足[4],档案用房就更加紧张。目前大多医院人事档案硬件保护方面设施陈旧落后,很多档案库都是废弃的库房改建,防火、防潮措施几乎全无。部分档案纸张损坏严重,字迹模糊不清,纸张残缺不全,完全失去提供信息的价值,变成无任何参考价值的废纸,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完整性;更有甚者,调阅纪律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档案室可随便进出,档案也可随意翻阅,使档案的机密性完全丧失,甚至发生档案被改动或者丢失的情况。所以,加强档案保护硬件设施,建立独立规范的档案室,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同时,严格阻止虚假材料进档,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退回,手续不全的材料要及时补办,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真实性,不断提高人事档案质量,全面反映出个人能力。
3提高非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认识
一、加强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各会员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措施、考核、检查三落实。
1、落实住院医师轮转制度
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的毕业后轮转期间是他们选择与培训专业的阶段。毕业生分配到医院后,按其具体条件、毕业成绩和拟定专业有侧重点地轮流到各专科,当然轮转科室和时间可按具体情况制定,期满结合他们选择的志愿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定科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履行的是住院医师职责,住院医师第一年工作对所管的病床是24小时负责制,并轮流急诊值班,节假日也要处理好所管的病人,急诊值班兼管全病房突发问题。必要时还要将负责该病床的住院医师找来协助处理。
2、落实专题病例与病例讨论会制度
专科医师在入院五年内,要结合自己管的病种查阅文献,做读书笔记和撰写文献综述。开展小讲座、专题病例、教学查房。由病区医师定期负责指导与组织学术座谈会,定期选择典型的、有教学价值的、较复杂或疑难的病例进行讨论。上述方式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很重要的作用,各级医师可以借此增进彼此了解,也是科领导了解各级医师的学习态度、学术水平及病房管理能力的良好机会,是培养临床医师的好方式。
3、落实外出进修制度
根据科室开展发展的需要和医院培养人才的整体计划,培训管理部门将选拔工作与学习成绩优秀者,送到国内或国外先进的专业或学科进修,进修医师通过医学专家或继续教育者的专业性授课对新病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有所了解,在充实医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他们还会被适当安排门诊、急诊、病房的临床工作并管理一定数量的床位以增加实践的机会,进修医师通过实践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为返回原单位独立工作或带领其他专业人员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1、积极参加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训练规模大、覆盖面广、训练内容规范、手段先进,形式有学术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继续教育短期学习班、年会及专题讨论会等,各会员医院组织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回院后,请他们将学习收获向全院汇报。
2、开展"三基"培训
"三基"指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以各级专业技术三基培训教材为培训和考核基本教材,围绕该教材按专科分专题自定题目开展教学。每月开展全院性学术活动,按时参加学术活动的医技人员,给予记继续教育学分,使全院讲课活动达到规范有序,人员和时间有充分保障。这样不仅使本专业人员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其他专业的医技人员了解和学到了边缘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实施。
3、外请专家教学
及时了解和掌握专科前沿历来是各层次医技人员最热门的话题。做好该项组织和落实工作,不仅可带动全员对现代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潮,也可不断拓宽医院与其他医院行业间特长的了解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从而逐步带动医院科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外请专家讲课是现代医学教育培训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学术活动推动学会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学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会紧密结合我市疾病发生谱的变化趋势和学会的专业特点,按学会章程及有关法律开展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学会结合实际,面向基层,开展巡回讲座、研讨会、交流会,举办学习班、科普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兰讲学、研讨,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省级学术交流活动,活跃了我市的学术空气,增强了学会活力,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促进我市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立足活跃学术气氛的同时,学会鼓励会员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扩大对外交流,引进吸收国内外新技术、新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以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各医院学科建设,提高诊疗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市民的健康需求。在加强与日本秋田、北京等国内外医疗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系,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兰讲学、会诊、手术,在心胸外科、心内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病、内窥镜等专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以举办专题讲座、查房、同台手术等形式交流信息、切磋技艺。
2003年-2005年共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88次,参加人员6600余人次,开展科普宣传18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咨询8000余人次。在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科研立项140余项。市科协优秀论文113篇。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培训班20次,参加3800人次。卫生人员防治传染性防治知识应急培训班共105次,参加培训人数14373人次。做好防治禽流感工作,对防治禽流感的知识进行培训,共培训3810人次。做好艾
滋病防治培训工作,爱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共19次,参加培训人数1550人次。
三、医学继续教育改进的对策
1、制定制度,分工负责,考核到人
为了使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并进一步补充完善,规定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的要求和完成的任务,为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医院每年按一定比例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专项经费,并严格执行科室定期业务学习和全院集中安排业务讲课的规定,要求各科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考核。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安排各自对口的业务学习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各科室自行安排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将个人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职称晋升、评优挂钩。
2、鼓励创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
医院设立科研基金,对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加大资助力度,并积极推荐课题参加科技成果奖评选,对在专业期刊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除报销版面费外,还给予奖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意识和科研能力。
3、加强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个人继续教育登记制度
【关键词】 医疗卫生人员; 人事档案;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人事档案是记述个人基本情况、工作能力及道德表现的文字材料,是人事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也为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医护人员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医护技术水平,对于记载提升过程证明其业务能力的档案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档案对于一个无论是“社会人”还是“单位人”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从目前人档之间存在的问题、卫生人才人事档案内容、人事档案对医疗工作者的意义及如何提高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等方面来进行概述,说明人事档案对有效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1 当前人档之间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医疗人才流动逐渐频繁,“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我国现阶段各项执业法规和执业技能考试已逐步完善,职称评定也走向规范化,人们手中都掌握有可证明其能力的各项证书。用人单位,特别是规模不大私营企业只对其所需的岗位技术有所要求,对档案的要求很少或者没有,这就造成部分人员认为档案于己是无关紧要,于是在档案转入人才交流中心后就弃之不顾;部分人员则希望通过修改档案或者制造档案为自己提供某些方便,于是想方设法获得档案后肆意修改,弄的面目全非,成为档案利用者;还有部分人员在通过各种途径提取档案后不知所踪,这样在社会上造成大量的弃档、死档和虚假档案,人档出现严重分离。而我国档案法规大都制定时间早,修订次数少,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已显滞后,没有体现时展的需要,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求[1]。这种情况下,没有相应的法规去严格制约,造成用人单位不敢相信档案,档案主人无所谓档案,档案的机密性、诚信度都受到极大挑战,也成为了社会不和谐的危险因素之一。
2 卫生人才人事档案内容
卫生技术人员档案主要包括六大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2)学历、学位证书;(3)专业技术进修证明;(4)定期工作总结以及年度考核资料;(5)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6)专业技术科研成果鉴定资料。
3 档案对医疗工作者的意义
医务人员的业务档案是医务人员本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工作过程、职称职务、科研成果的文字材料,这是医务人员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的一个考量资料。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工资调级、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都是以本人的档案材料为凭据。如果自身档案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龄不确切,就会给制定工资标准和退休时间带来麻烦,事实上也是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的档案缺少干部任免表和相关的考察考核材料,晋升职务就无凭据,甚至参与考试考核的资格都无从说起。档案还是组织人事部门全面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试想如果一份档案中各项材料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即使考察对象有极高的素质,组织部门也是难以着手录用的。
因此,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档案、人事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不仅仅对医务人员有提供信息的作用,对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以及干部选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如何提高对人事档案的重视
4.1 提高认识,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与管理 档案工作者多为兼职人员,一人分管多项工作且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档案工作的稳定[2]。领导应重视人事档案工作,设定专人管理,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推进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比如使用计算机管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信息化的发展,档案工作正在由以手工为手段、以实体为对象的档案管理向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内容为对象的档案管理转变[3]。定期组织举办人事档案工作者技术学习,完善新知识和有关知识的补充,使人们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认识不再是抄一抄、写一写、借一下、收一下,提高了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就必然提高了档案的质量,使档案的信息收集全面准确,真实反映出卫生人员的德能绩勤,也就凸显出了档案的意义,使人们对于档案的价值不再小视。
4.2 加强档案保护设施,提高档案质量 随着“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和“大机关”的发展趋势,办公用房严重不足[4],档案用房就更加紧张。目前大多医院人事档案硬件保护方面设施陈旧落后,很多档案库都是废弃的库房改建,防火、防潮措施几乎全无。部分档案纸张损坏严重,字迹模糊不清,纸张残缺不全,完全失去提供信息的价值,变成无任何参考价值的废纸,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完整性;更有甚者,调阅纪律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档案室可随便进出,档案也可随意翻阅,使档案的机密性完全丧失,甚至发生档案被改动或者丢失的情况。所以,加强档案保护硬件设施,建立独立规范的档案室,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同时,严格阻止虚假材料进档,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退回,手续不全的材料要及时补办,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真实性,不断提高人事档案质量,全面反映出个人能力。
4.3 提高非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认识 由医院定期面向非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举办学习会议,请专业人员宣讲档案的价值意义和用途,纠正人们在以往对档案的随意性和不必要性,使人们充分体会到档案是一种自身价值的笔录。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的作用在于为人事工作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已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收集整理保存档案的目的最终还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各项事业的发展[5]。医疗卫生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会越来越大,质量也会逐步增强。认识档案的价值,加强档案的安全性,使每份档案做到尽善尽美,在卫生人事制度改革中,有效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蔡登峰.浅谈如何完善我国的档案政策和法规[J].档案管理,2012,8(1):47.
[2] 陈艺娟.职业院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浅议[J].档案管理,2012,8(2):85.
[3] 郭德洪.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新理念[J].中国档案,2012,12(4):69—70.
[4] 蒋俭诚.对档案规范化管理认定标准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1,11(9):37.
关键词:中小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中小型医院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能否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各项建设能否跟上时代步伐,中小型医院必须从强化内涵建设入手,通过强素质、严管理确立在竞争中的优势。
一、中小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经调查,中小型医院受编制体制不同阶段改革的影响,卫技人员数量一直呈反复波动甚至减少的趋势。大部分中小型医院人员组成类型较多,许多医院除有长期正式编制人员外,还会向社会招聘一定量医疗、行管、后勤等人员,也有返聘本院退休医师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常见的是按医、药、技类,行政管理及后勤类,护理类人员分别落实不同部门进行管理。
二、现今管理体制存在的较大矛盾
1.相对粗放的行政管理模式形成合力不足。管理部门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虽然医务管理干部学历层次大部分都在本科以上,但是没有经过医务管理技术专业培训,自身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知识体系,工作限于事务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每个部门都在管人,但都是“九龙治水”,“公路警察各管一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较为分散,各部门各想各的,各说各的,各干各的,没有形成“一盘棋”统筹,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调度。如果各部门还存本位主义思想,整体合作将遇到更多的困难。
2.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办法,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原本医疗工作就存在种类繁多、内容复杂、考核标准和形式不容易掌握的特点。在大部分医院里,多采用民主评议、个人总结等对所属员工进行笼统的评价考核,有些中小型医院即使运用量化考核表,但是鉴定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尚未有明确的说明与标准,很大程度依赖于考核者的主观印象,随意性强,无法真正评估与激励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3.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合的人员编制规模影响专业队伍发展。上级部门反复调整的编制体制政策,对中小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专业技术队伍编制数量进行限制甚至减少,让初、中级职称技术干部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很大。同时,职称评审终身制导致了职称任用能上不能下,缩小了上升渠道,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开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探索的思考
1.多措并举,积极加强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1)立足长远做好规划。人力资源基础建设要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制订长远规划,把握好五方面原则:数量上控制总量,避免人员无序膨胀;选人上严格把关,保证人员个体素质;保障上统一待遇标准,保证专业队伍的稳定;用人上以才为先,既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队伍建设上优胜劣汰,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违反合同规定,即可终止合同,保证了人员的合理流动。
(2)夯实基础提高素质。一是要形成符合医院实际的岗位技能练兵制度,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授课、阶段考核等方法规范疾病检查、诊断、治疗等基础知识,提高个人素质。二是与上级医院形成双向会诊、转诊机制,开展各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依托上级医院技术力量发展自身医技能力。
(3)权衡利弊引进人才。面向社会选拔引进学科带头人、管理专家等人员,解决部分急需关键岗位的人才短缺问题,引进人才不能过多地注重其学历、资历,更重要的还是考察其医疗技术与修养风度、求职动机与志趣抱负、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以及适应医疗市场竞争的潜在价值。
(4)畅通出口加强流动。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评聘分开,把新老交替、合理流动的路子走开,采取“一刀切、又不一刀切”的办法,将没有冲劲的老专家一刀切安排门诊与教学,而对年富力强的骨干要强化学科带头人聘任制,保持中层骨干技术队伍的稳定与冲劲,既让知名度高、学术造诣深、科研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发挥余热,又给中青年干部成长铺开道路。
2.创新创优,不断学习引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法
(1)整合管理资源。医院有必要成立人力资源科(室)或类似领导小组,实行高精尖人才与聘用人员进、管、出统管。建立有利于人才竞争、人才成长、人才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做好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工作。负责制定医院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设计编制岗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定期分析全院人员情况,合理调整工作岗位,使人力资源管理与医院临床工作需要达到均匀平衡适用的状态。
(2)运用信息化管理。依托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从人员招聘、聘用、培训、管理、辞退等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将医院现有的需要与人力资源信息的系统链接,实时为各系统提供实时的人力资源信息,为院首长决策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
(3)加强员工职业规划。医院要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不断成长和发挥个人潜力的机会,其基本手段有: 依法为员工购买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按国家规定给予各种休假待遇,满足员工工资奖金基本经济需求,争取职称晋升机会,推荐参加国内外各种医疗专业培训,推荐上学或出国深造、学成归来后优先录用等等。
3.健全制度,努力培塑遵照法律和规章制度管理的习惯
(1)学法用法,结合实际完善管理制度。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框架内, 认真抓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管理办法》、《职工聘任管理规定》等人力资源管理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做到时时处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建立职责明确、责权统一的岗位责任制度。针对重要岗位职责人员,由医院、科室、本人三方面签订聘用合同,将双方权利、责任、义务明确写入合同。把选人用人的自放在科室,谁需求谁管理,给予科室充分的用人自,并赋予科主任岗位责任压力,又可以在数量上、质量上把好关,控制好人力成本。
(3)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激励的薪酬体系。根据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拉开薪酬档次,向关键岗位与优秀人才倾斜,对于能力、水平、贡献突出的技术骨干,还可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充分肯定个人劳动价值,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使医院的薪酬对内具有激励性,对外具有竞争性。
(4)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针对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根据医疗行业特点,把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医务人员晋升、聘任、培训、教育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据,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力。分四个步骤:一是围绕医院的整体目标与方针,制订绩效考评目标,以指导绩效考评各个环节的实施。二是通过客观的分析对各个工作设立标准,确立考评的依据,明确医务人员完成工作的具体要求,利于医务人员对绩效考评的监督。三是检查医务人员的实际业绩,并与工作标准进行比较。方法的选用、度量角度的确定、核查工作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决定着绩效考评的质量。四是与医务人员共同讨论制定相应的奖惩方案和下一步的改进计划,使之扬长避短,达到改善工作业绩的目标,促使医院最后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氛围。
参考文献
[1]易少华,唐月红,姜小明.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4):38-39
一、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的必要性
医疗卫生行业密切关系着群众的生活,所以医德医风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医疗部门的发展以及医疗部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适应情况。但是,要建设良好的医德医风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医德医风建设不可或缺,而要做到低成本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是不容易的。因此,建立医德档案是势在必行的也是迫不及待的,它不仅能使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对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及职业纪律教育也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二、医德医风档案的内容
医务人员医德考评表的基本构成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是关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考评;第二,是医务人员个人一年来医德医风工作总结;第三,是医务人员奖惩情况;第四,也是考评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考评的内容、方法及步骤。考评内容包括七个方面:首先是救死扶伤,这是医者的天职;其次就是尊重患者,为患者保密,这是道德;另外还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是基础;还有就是要廉洁行医,这是本分;同时要因病施治,这是医术;此外要顾全大局,这是战略;最后就是要严谨求实,这是态度。医德考评分为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一种是院内考评,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医务人员的自我总结与评价,再由其所在科室进行相应的考评。一种是院外考评,这种方式主要以患者的真实反馈以及社会考评为主。
三、医德医风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观念陈旧,思想上认识不足
群体档案法规意识淡漠,对医德医风档案的作用了解不够,对其重要意义认识不充分,存在模糊观念。致使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摆不上议事日程。故在档案书写、纸张、内容上出现不规范现象;个别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收集整理档案是额外负担;个别领导则认为档案的利用价值不大。故造成了医德医风档案可有可无、可建可不建、可管可不管、可用可不用的局面。
3.2各自为政,档案管理不集中
目前尚有一些医院将各种类型档案分散保管,各自为政,档案室仅保管文书档案而已。病历档案为医务科管理,科技档案为科教科管理,人事档案为人事科管理,医德医风档案为党委办管理。一个从事科技工作的单位没有科技档案可查,一个创建一流的现代职业文明的医院没有医德医风档案可利用,势必造成家底不清、情况不明、各行其是、劳而无绩。
3.3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不规范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医德医风档案形成者无意或不愿把自己保管的材料交给档案收集者,这就使得档案材料收集不全面、不规范。造成档案资料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3.4档案事业资金不到位
档案用房较小,有的医院保管条件更差,无固定库房,与其它部门合用,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跟不上现代信息化时代,制约了档案事业的飞速发展。
四、加强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的方法
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开展医德考评,是为了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榜样,起到积极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那些医德恶劣的人受到相应的惩处,惩恶扬善,让那些医德高尚的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为医疗行为的正确面树立起良好的标杆。医德档案不但要保管好,还要利用好。
4.1增强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加强医德医风档案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医德医风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争取领导重视,明确主导思想,建立档案管理中心有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将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纳入医院整体管理系统之中。将档案工作的内容纳入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责任制,将档案材料的规范化、收集的及时性等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升职、评优、评先等条件之一,以提高归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2规范档案传递程序,保证档案规范化
?t德医风档案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材料构成和形式不同于其它档案[3]。一是为了避免和人事档案冲突,在收集证书、处分材料时,应以复印件入档。医德医风档案编号与人事档案类同,采用工作人员工作证号。二是对调出或调入的人员,原单位应将医德档案转至新单位。做到“档随人走、档如其人”,避免因档案转移不及时而产生“有档无人、有人无档”现象,防止编造、篡改档案等行为。
关键词:医院;统计管理工作
医院统计管理工作是由相关的医院工作人员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对医院的日常工作、运作中的方案、决策实行的效果等进行统计管理的工作。医院统计工作不仅能为医院的各项工作、决策做导航性的指引,还能为医院的管理者及时反映当前执行的方案、策略的效果。医院统计管理工作是医院内部各部门进行合理统筹,实现医院的内部优化与布局的工作。随着信息化、现代化步伐的加紧,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地位也愈加显现出来,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完善变得更加迫切。所以要不断优化医院统计管理工作,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现状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在医院的运营中,有的医院管理者和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对日常工作作统计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者认为只要每天统计即可,统计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完成每天的工作就可以。对统计工作不能深入地认识,导致了统计工作的质量不高和统计工作不能很好地指引日常工作的现象。没能发挥统计工作对旧工作的总结和对新工作的实施起引航的作用。
(二)没能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有的医院,信息化统计管理工作的程度高,还停留于单纯依靠纸质统计管理的水平。统计管理手段的落后影响了统计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有效管理和进行。还有的是统计管理系统没能及时地更新,有的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习惯,沿用同一版本的系统不做更新,很多新版本的统计管理工与旧版本统计管理系统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的,只有采用新的统计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进行统计管理。
(三)人才配备不足。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给大家的印象是医院主要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才是医院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统计部门相对就变成了冷部门,进而忽视了统计部门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另外有的是半路出家,没学过统计学的相关原理,不掌握相关的统计原理的知识,在医院统计工作的管理中缺少理论的规范与指引,必将影响医院统计工作管理的质量。
(四)统计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由于统计工作一般是由医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采集统计数据,再交由统计人员统一录入电脑,在数据产生到录入的过程中,经手、办理时人多手杂,难免有错误的产生。另外因为统计数据一般是从病案首页取得的,没能把所有的病案都统计进去。因为医院每天就诊的人数众多,靠手工采集数据,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假如错误信息刚好存在于病案的首页,错误的数据就会被统计到了当天的统计数据中,进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二、应对策略
(一)意识上重视起来。医院的领导者除了重点抓好医院的医务工作,把治病救人的工作摆在最前沿的位置外,不要忘记对统计管理工作的有效管理和重视。要向统计管理人员阐明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统计管理人员认真做好统计管理工作。把统计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的范围中去,做得好的可以适当鼓励,这样能提高统计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统计工作人员也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重视起来,统计是一项需要足够的耐心的工作,所以统计管理者要拿出最大的耐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紧跟信息时代步伐。在医院统计工作中,要消除懒惰情绪。很多人由于习惯了传统的统计方法,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的统计方法。像年岁大些的统计员还是觉得靠手工统计顺手,在电脑上统计让他们觉得很难适应。医院的领导者可以给这些人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让他们接受新的统计手段,提高统计的效率。而已经熟悉信息技术的员工,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统计系统的版本,采用最新的数据统计系统,不仅有利于自己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医院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在统计管理工作中,统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保证统计工作高效地完成。
(三)重视人才。医院的管理者首先要对统计工作高度地重视起来,在人才的配备方面要合理。信息发展的速度是飞快的,为了适应时代统计工作的需要,医院管理者要为医院统计人员提供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相关的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的知识,让医院统计人员能更好地胜任医院的统计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统计管理工顺利、有效地进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岗取酬、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考核分配机制,使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坚持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大、工作负荷强、管理责任重的一线岗位倾斜的原则。
(三)坚持绩效考核的原则。
(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三、绩效工资实施对象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工作人员。
四、绩效工资构成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额的60%为基础性绩效工资,4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
五、基础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基础性绩效工资根据每月考勤等情况按月发放,职工事假、旷工等扣除标准,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从个人基础性绩效工资中扣除。
扣除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单位考核期内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进行再分配。
六、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区卫生局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130%先行提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卫生院院长、管委会成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下同)奖励性绩效工资,剩余部分作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其总量的90%分季度拨付(每季度拨付22.5%),前三季度区财政根据季度拨付比例拨付,第四季度与预留总量的10%根据区卫生局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度考核结果拨付。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及拨付
考核实行百分制,合格线为70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定考核得分比,得分比为实际得分除以70。
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全额拨付;良好的,拨付90%;合格的,拨付80%;不合格的,考核得分比*80%确定拨付比例。扣除的不合格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按1:0.8:0.6比例用于奖励绩效考核合格并排序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奖励基金和加值班费的提取
对区财政每季度核拨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先提取院长奖励基金和加值班费用,剩余部分依据对职工岗位绩效考核结果发放。
1、院长奖励基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提取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5%,设立院长奖励基金。用于发放给在考核期内工作量大、贡献量大、关键岗位成绩突出人员的绩效奖励。各单位应制定院长奖励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其激励创新作用。
2、加值班费提取。每个加值班班次(含中、晚班)按不超过20元/人次计算,节假日按每班次(24小时)不超过40元/人次计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单位考核期内实际发生的加值班天(次)数,计算全院实需加值班补助金额,从全院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内先行提取发放。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提取的单位领导班子奖励性绩效工资前三季度预发70%,年终根据区卫生局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果统筹确定。
班子正职岗位系数为1.5,副职岗位系数为1.3。班子成员前三季度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班子季度奖励性绩效工资×70%/班子成员岗位系数之和*班子个人岗位系数。
班子成员第四季度(含年度)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区卫生局提取的班子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班子成员考核得分系数之和*班子个人考核得分系数—班子前三季度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得分≥90分,班子考核得分系数按岗位系数100%确定;考核得分<90分≥80分,班子考核得分系数按岗位系数的90%确定;考核得分<80分≥70分,班子考核得分系数按岗位系数的80%确定;考核得分<70分,班子考核得分系数按岗位系数*考核得分比*80%确定。
(四)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及分配
1、岗位分类。依据工作性质,将职工分为临床、公共卫生、护理、医技(包括心电图、B超、检验、放射、药房等科室)、行政后勤(包括总务后勤、收费等)五个考核单元。
2、岗位考核内容。各单位对每个单元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行为、医德医风、收支结余等指标核定任务,实行百分考核。
①服务数量:主要考核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次、收治病人数、病房出院病人次、实际占用床位、手术台次、医技检查与治疗人次、药剂调配处方数及行政后勤科室完成相关任务情况;健康档案建档数;健康教育数;免疫规划接种人(剂)次;传染病报告处理数;孕产妇、儿童保健数;老年人体检数;慢性病管理数;重症精神病人管理数、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执行情况等;
②服务质量:主要考核医疗文书(包括门诊病历、门诊登记、传染病报告、住院病历等)合格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差错事故发生率、病区管理、消毒隔离管理、基础护理、级别护理、各项报表数据的准确率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建档率、覆盖率、管理率、报告率、符合率等以及各项制度制定实施情况。
③服务行为:主要考核对卫生院规章制度的遵守、医院核心制度的执行、出勤情况、医疗收费与药品价格政策的执行等;
④医德医风:主要考核遵纪守法、因病施治、廉洁行医、医患和谐、团结协作、便民惠民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服务满意率等;
⑤收支结余:进行科室成本核算,合理核定各考核单元收支指标,根据收支增减率评价计分。
具体每项指标及分值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定。
3、岗位系数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每个岗位的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工作量等确定每个岗位的系数。根据调研分析和测算,提出如下岗位系数设置指导性意见:
临床(门诊)、公共卫生、护理、医技、总务后勤系列分配系数分别按1.1:1.05:1.0:0.95:0.9确定;其中副高、中级、初级师(高级工)职称各在本岗位系数上加0.10、0.07、0.05;无执业(从业)资格从事临床辅助岗位的人员岗位系数减少0.1;从事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减少0.08。
中层干部、兼职人员加岗位系数0.05(上述人员不得重复计算系数)。
4、考核结果确定
(1)工作人员考核得分系数根据各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确定,个人考核得分系数=考核得分率*岗位系数。
考核得分率=考核实际得分/考核标准分。
(2)考核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核实后,按岗位系数50%及以下确定考核得分系数(具体由各单位在考核细则中明确)。
①违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被上级部门通报处罚的;
②收受红包、回扣等经调查核实的;
③私自非正常途径转诊病人、或擅自在院外从事各种医疗经营活动等经查实的;
④因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给单位造成损害的;
⑤遇有重大事件不及时逐级报告,造成不良后果的;
⑥私自收取现金不及时入账的;
⑦以医谋私擅自漏收、免收、少收各种辅助检查费经查实的;
⑧损坏单位荣誉,造成不良后果,或受各种党内、行政记过以上处分的;
⑨不服从单位工作安排的。
考核期内出现医疗责任事故、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治安处罚、挂床骗保、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等情况的,实行奖励性绩效工资零发放,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5、考核时间及结果运用
区卫生局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每年进行两次:第1次于每年7月进行,主要对各单位上半年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对下半年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第2次于每年12月下旬集中组织进行。其中第2次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
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于每季度结束后10天内完成,并作为考核期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未开展绩效考核的,不得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分季度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总额—院长奖励基金—加值班费)/考核得分系数之和*个人考核得分系数。
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晋级、奖励以及续聘和解聘的重要依据,年度内一次绩效考核达不到60分的,定为基本合格;两次绩效考核达不到60分的,个人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聘期内连续两次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七、有关意见
(一)因病确实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并经区级以上医疗机构鉴定的,其病假期间只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
(二)非工作急需本人主动申请并经单位同意脱产进修的,其进修期间不享受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单位因工作需要选派进修的人员享受同岗位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
(三)法定产假、婚假、因公致残按国家规定执行工资待遇。
(四)受到警告以上党纪政纪处分或违反国家法律追究刑事责任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重要基础,对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医改办成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负责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监督;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成立考核组和监督组,具体做好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其中考核组和监督组中职工代表不少于2人。
(二)明确任务,认真实施。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依据本实施意见,将本单位目标任务进行认真细化分解,核定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量,量化指标分值,制定考核细则,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经职工代表会议或职工大会通过,报区卫生局批准后公布实施。
社区卫生工作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乎民生,构建和谐的重要工作。社区卫生工作虽然开展了若干年,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卫生改革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完成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任务,还是从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上都需要对社区卫生工作加强绩效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称社区卫生组织内部绩效管理办法主要是区别于社会对社区卫生组织从外部进行的全方位考核,对社区卫生组织内部实施绩效管理提出如下见解。
一、社区卫生工作绩效管理的前提、目标与原则
(一)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
社区卫生机构的属性必须是全额预算单位。基本经费必须保证。在公共卫生实行无偿服务及基本医疗实行低标准收费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的工资、社保经费、基本建设支出、必备的医疗设备购置经费不到位,社区就无法运转。与工作量挂钩的公共卫生支出经费必须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性决定了服务的无偿性,如果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公共卫生人员的绩效考核根本没有实施的条件。
(二)绩效管理目标
绩效管理必须围绕社区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设计、实施。社区卫生工作不同于医院的医疗工作,业务目的明确,经营性强,社区卫生工作的较强公益性决定了其社会效益更主要。社区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居民健康,具体目标是完成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工作,包括预防、医疗、计划免疫、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工作。对其工作的考核不同于具有经营性的医院。通过绩效考核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现多劳多得,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数量与质量。
(三)绩效管理原则
加强对绩效工作领导,保证绩效工作有效开展;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既要符合国家医改政策,又要结合地方政策,本社区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因地制宜,强化各类人员职责,准确界定绩效的基本构成。绩效并非单纯是业务方面的工作结果,它也包括德能勤廉方面的表现和实绩。工作绩效构成体系包括德能勤廉考评指标。绩效考核要与工作人员的劳务报酬挂钩、与个人的晋职晋级挂钩,与个人的其他荣誉挂钩;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二、社区卫生工作绩效管理办法
(一)实施绩效工作前期准备
1.做好社区三定工作。定岗、定编、定职责。按着标准化社区功能,合理划分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分主岗、副岗。主岗专人抓,副岗专人兼职抓。确定社区岗位总数,确定人员基数,也就是确定社区的人员编制。明确每一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职责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
2.成立绩效考核组织。必须有固定的绩效考核组织,由专人组织考核。如果不考核,再好的制度都形同虚设。社区没有多余的编制,不可能设专职人员考核,但可以兼职有固定人员来抓。卫生行政部门、举办单位要监督社区绩效考核组织的组建及运转监督。
3.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绩效考核方案是绩效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方案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绩效考核质量。考核方案要在国家社区卫生政策指导下,充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方案要在社区全体职工中讨论通过,报举办单位批准,在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其运行机制的改革至关重要。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构运行效率,而绩效管理的核心为绩效评估。
(二)绩效考核主要内容
建立量化考评机制。明确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优质服务(居民满意度)。这是绩效考核的四个纬度。工作数量有两个角度加以考虑。一种是常规工作量。就是根据历年工作量趋势推算出平均工作量,结合实际加以修正确定日常工作量;一种是临时工作量。就是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对临时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向社区卫生组织布置的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量;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医疗服务效果的优劣,是居民感知的主观反映,由感知质量与预期质量的差值构成[3]。按照每个项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为主,对一些次要工作,没有上级标准的,单位也要自行确定。服务效果包括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以成本核算为基础进行考核。社会效果,就是公共卫生项目政府的评价,居民的评价,可采取定量及定性两种。优质服务。居民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电话回访、召开靠座谈会等形式。可以一种,也可以组合,确定不同的分值结构。除上述主要方面还应附之出勤率、各项学习、政治活动出勤及完成情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行为表现结果。
(三)绩效考核具体操作
首先,明确绩效考核主体及周期。绩效考核工作最好是分两个层次进行,月度考核由社区绩效考核办公室(兼职)组织,主办单位要半年考核一次,卫生行政部门要年度考核一次;
其次,绩效考核在四个纬度上的比例分配。服务数量分占30%,服务质量分占30%,服务效果分占30%,优质服务分占10%;
第三,部门和岗位系数设定。工作难易程度、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环境情况、 一线重要部门等;
第四,绩效考核手段。为了节省时间,绩效考核工作最好编制考核软件,能够量化和定性的东西直接输进电脑,进行程序化处理,然后结合人工考核部分,两部分结合在一起。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利用
社区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效率的提高是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的结果,职工劳动积极性正是绩效考核结果利用的结果。考核结果要在职工劳务报酬分配、晋职晋级、各项荣誉确定上加以利用。考核结果的利用与绩效考核目的是一致的。
(一)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社区卫生组织在国家医改政策中属全额预算单位,尽管全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到位,但这只是时间问题。社区卫生人员的工资应该是全额事业单位的档案工资加上国家对全额单位工作人员的奖励工资。工资总额是相对固定的。正确理解绩效工资基本内涵 绩效工资又可称为绩效加薪(奖金),是依据员工个人绩效而增发的奖励性工资。它是通过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评为基础,实现将工资与考评结果挂钩的工资制度。因此,绩效工资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个人劳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它不是涨工资,不是固定工资,也不是福利。实行绩效工资,就是将一部分档案工资固定(50%~70%),一部分活化(30%~50%),活化部分与国家奖励部分的总额作为全部绩效工资。然后,确定每个岗位系数的基本数额。 如每个岗位系数的绩效工资数额: P=单位每月绩效工资总额/单位各部门(班组)所有岗位的系数之和。一个岗位系数基本绩效额确定后,再乘以自己的岗位系数,就确定了这个岗位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要体现激励原则,是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绩效工资向业务骨干倾斜,向一线倾斜。在设计绩效工资方案时,要明确重点激励的部门,重点激励的岗位,重点激励的项目。绩效工资在设计上应与全年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结果相对应,每个月在发放时应与当月的绩效考核结果相对应。为了保证全年绩效工资的发放不超过总额,在制定每个人每月的目标时(工作量平均数时)略高一点,当月的绩效工资会低一点,但到年末,即十二月份时再调整。这可以为超过平均目标的部分增加发放空间,促进社区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二)考核结果与晋职晋级挂钩
全年绩效考核综合分数一般职工,年度平均综合分数不足80分者,中层干部平均综合分数不足90分者,在年度聘任职务时,进行诫勉谈话,不足95分者,不能提拔使用。在晋级评审时,业务质量分作为重要依据,全年平均分不足90分者不能晋级,有一次差错、事故,晋级就被否决。
(三)考核结果与各项荣誉挂钩
往往各项奖励评审都轮流坐庄,这就失去意义。必须对设奖的目的进行明确,每一项由各自的量化指标,根据日常汇总结果确定。如优秀项目奖 、优质服务奖 、突出贡献奖 、工作创新奖 、勤奋工作奖等。
参考文献:
[1]方鹏骞,熊昌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薪
酬制度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
(6):66.
[2]杨静,党勇,张丽芳.我国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
济,2010,29(4):52.
实行“双向转诊”是一件有利于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减轻病人负担、提高基层水平的实事好事,更是体现卫生系统以人为本、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环节。1999年7月,国家卫生部等十部委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双向转诊”,2006年6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6〕244号)中,再次提出“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协作关系和有效的双向转诊信息沟通渠道”。但从全国情况看,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双向转诊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1],存在着转上不转下、重形式不重实质、一体化程度低等问题[2]。可以说双向转诊的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制度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1 “双向转诊”难落实的原因
1.1 受经济利益的趋动 “双向转诊”的实行内含着医疗机构之间经济利益的流动,因此出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强留病人和上级医院不及时让病人出院的现象,这是“双相转诊”难以落实到位的主要原因。
1.2 病人个人信息不准 病人住院后向医院提供的个人信息不准确,往往存在着病人姓名不实、住址不祥、不留电话号码以及冒用他人医保卡而临时改名换姓等现象,有的虽提供的是准确住址,但却是住址与户籍分离,这是“双相转诊”难以落实到位的客观原因。
1.3 担心产生医患纠纷 由于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条件与设备技术的实情,医院或病人对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后续服务质量缺乏信心,担心发生纠纷难明责任而不敢冒然实行,这是“双相转诊”难以落实到位的主观原因。
1.4 缺乏具体操作规范 目前卫生行政部门尚未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双向转诊”规范,缺乏医院下转病人和下转以后健康管理与康复治疗的技术标准,也缺乏“双相转诊”后上下级医疗机构应负的责任与义务条文。这是“双相转诊”难以落实到位的政策原因。
1.5 就医观念未能改变 虽然小病到大医院就医的成本加大,但出于对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的传统观念,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门庭若市的现象仍然难以改变,这种群众的就医心理是“双相转诊”难以落实到位的现实原因。
2 率先实施参合农民住院病人“双向转诊”的理由
“双向转诊”所涉及的是所有病人,操作难度确实大而复杂。笔者认为,当前以新农合为抓手来实施住院农民的双向转诊,既有需求,也有条件,更具操作性,而且还可为全面推行双向转诊积累有益的经验。
2.1 医疗负担沉重所需 据调查,绍兴市区二级以上定点医院均次住院医疗费用5738.25元;市外医院(主要是杭州三级乙类以上)均次住院医疗费用14692.32元。绍兴市区2005年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受益15027人,住院医疗费总额8260.98万元,核准报销补偿1934.16万元,人均补偿1287.13元,实际补偿额占住院总费用仅23.41%,受益补偿的农民住院人均次仍需自负4 210元。其它省、市参合农民住院自负费用比率也基本如此。由此可见,参合农民、特别是较贫困的参合农民,较高的住院费用仍然让他们望而却步。切实有效的推行参合农民住院患者的“双向转诊”,让后续康复治疗回到社区,缩短农民患者的住院床日,以减轻农民患者的住院医药费负担。
2.2 农民参合已经普遍 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全国共有4.06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浙江省已有9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3 参合农民信息完整 参合农民人手均有一张新农合的信息卡或合作医疗证,记载的个人信息都十分祥实可靠,这为实施“双向转诊”提供了准确的转诊平台。
2.4 基层医疗机构密集 据卫生部2006年统计,全国3.47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万个,人员100.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6.0万人。全国62.5万个行政村共设立60.9万个村卫生室,设立卫生室的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88.1%。如此密集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为参合农民的双向转诊提供了基础条件。
2.5 农村患病居民容易接受 由于农村与城市人均收入的差异,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对于双向转诊后缩短床日降低住院医疗费用的敏感性大于城市居民,因此会有更大的接受程度。
3 率先实施参合农民住院病人“双向转诊”的建议
3.1 强化经济杠杆调控机制 对于承担“双向转诊”的县及以上医院,可按下转病人的数量予与质量及经费补偿考虑,此形式也可理解为“政府出钱买服务”,也可认为是卫生事业经费的再分配。
3.2 制定双向转诊具体规范 一是制定下转病种规范,初始阶段可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手术后病人、危、重症患者病情稳定或缓解进入疗养康复期、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急性传染病解除隔离期者并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肿瘤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病人、精神障碍疾病恢复期病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作为双向转诊对象;二是制定上级医院对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规范、定期下基层回访、定期下派高年制医师坐诊、会诊、讲课及接受进修培训等的具体规定;三是开通绿色通道,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诊病人创造优惠条
件;四是建立上级医院高年资医师及专家的信息网,便于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联系与咨询。
3.3 调整新农合的补偿政策 把下转病人在农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发生的“双向转诊”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补偿范围,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与“双向转诊”制度接轨。
3.4 建立院内专门管理机构 县及以上医院建立双向转诊专门工作机构,负责本院各科室出院病人的统计、上报,掌握出院病人信息;根据参合农民入院个人信息,负责办理出院患者“双向转诊”事宜的联系、管理、回访等工作,敦促住院经治医生办理病人出院手续时签署“下转单”,提出注意事项与康复措施;实施对医院“下转”的督查,促使“双向转诊”中的“下转”落到实处。
3.5 加强双向转诊宣传监督 除了向社会宣传外,更需要在医院内部营造浓郁的双相转诊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宣传构建和谐医院与降低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增强减降低农民医药费用负担的责任意识,同时,应把双向转诊纳入年度考核,相关记录视为法定医疗文书,一并纳入规范督查之列。
3.6 切实提高基层医生水平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首先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包括对其的规模、布局的调整、医疗设备的更新与补充,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急救设施和药品等[3]。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还应持之以恒地加强业务培训,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应在主动提高上下功夫,努力刻苦学习,认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用心总结实践经验;作为上级医院,应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制定进修培训的长期带教计划,主动与基层医院联系,了解基层医院的所需所想所盼,为基层医院开通提高业务水平的绿色通道,提供不求高深、但求实用的医学知识。
参 考 文 献
[1]邹宇华,黄永顺,黄芸.对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对策的思考[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6,(3):6.
[2]张宇,肖十力,张拓红,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实现途径和管理办法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2,5(2):123-125.
[3]黄永顺,黄芸,黎小秉,等.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现况调查[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
__年,我市的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和我市卫生中心工作,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重点,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和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重心,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推动了社区卫生、妇幼保健工作科学发展,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落实。
一、__年工作总结
(一)社区卫生工作
1、大力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今年,我们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软件应用的培训力度,在市、区两级建立了监管决策查询平台,实现了工作进度实时查询,工作质量适时监管。同时,我们结合现代家长需求,拓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功能,开发了儿童保健卡制作功能,通过定期的儿童保健服务为儿童留下健康轨迹和成长照片,受到了辖区广大儿童家长的欢迎。
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拉近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市卫生局委托网通公司,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行3G改造,给每家机构配备了无线上网卡,医生外出时可通过3G网络随时登录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查阅居民的健康档案,并将本次随访的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上传。随访信息即可“一次录入,全程享用”。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举办__年度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邀请相关省、市相关专家举办全科医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院管理、药品管理、档案管理等专业培训班,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投入__万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为10所有场地、有人员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500MA X光机,大大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已经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了标准化建设,还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底前可全部完工。经过标准化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修精致、环境温馨、标识统一,已经成为城市机构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3、完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制度。今年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单位,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制管理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在社区医生与居民间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点对点”健康责任制管理。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度,市卫生局在全市统一了社区医务人员出诊服,包括春装和夏装。
4、出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指导意见。今年4月份,市卫生局针对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要求,提出配备大型医用设备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及国家政策相违背,对已经购置其他医疗机构更新替换下来的大型医用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配置审批手续,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未经审批,不配置CT等大型医用设备。
5、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补助到位。为准确核定__年度18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零差率销售情况,市财政局、市卫生局继续采取委托的方法,委托安阳汇丰会计师事务所于4-6月份,对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计,审计确定基本药物销售额为__万元,市财政160万元补助款已经于7月份拨付到各县(市、区)。据统计,市财政两年来为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拨付补偿款共计__万元。
6、我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见成效。今年,我市的龙安区文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殷都区铁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止目前,我市已经拥有1家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妇幼保健工作
1、举办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培训班。为提高我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市卫生局于5月*日至6月*日分七期对全市1200余名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了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为提高培训层次,特邀请北京大学人民 医院王山米教授、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永清教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赵德华教授来安授课。
2、严格助产技术服务单位验收与审批。市卫生局于__年__月29日至__月2日,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69家单位,按照《__市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标准》进行了现场考核。其中取得二级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单位33家,取得一级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单位28家,取得婚前医学检查资格的单位6家,不合格单位6家。
3、积极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今年,我局将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做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市卫生局成立了新生儿死亡详审领导小组和评审专家组。为规范开展评审工作,今年*月份我们邀请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儿科及保健科专家到安授课,并带领我市专家进行了首次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4、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进展顺利。截止10月底,共为*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了住院分娩补助,发放资金*万元,全年任务完成率为*%;为*名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片,全年任务完成率在室96.11%。
5、__县、__县成为“两癌”检查项目县。*年国家在部分地区实施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今年__月份,在试点扩大过程中,我市的两个县被纳入试点范围。根据项目安排,今年安阳县将有*名农村妇女可以接受免费的宫颈癌检查,内黄县将有20__名农村妇女可以接受免费的乳腺癌检查。*月初,在两县卫生、妇联、财政等多部门密切配合下“两癌”检查项目全面展开。目前,内黄县已经顺利完成20__例农村妇女的乳腺癌检查工作,安阳县也已为*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检查。
6、出台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规定。为加强我市托儿所、幼儿园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切实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今年10月份,市卫生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出台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定。这是我市首次针对托幼机构出台具体的保健管理规定。市卫生局将于近期内组织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各县(市、区)卫生局也将随即开展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工作。
7、__年,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29%,孕产妇死亡率为10.23/10万,婴儿死亡率为2.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1‰。
(三)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乡、村两级职责分工
1、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为进一步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安阳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居民健康档案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往各县(市、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不一致,特别是老人体检、孕期检查、慢性病人体检等方面检查项目过少,如在年度考核中发现有个别卫生院在进行老人体检时,除测量身高、体重外,实验室检查只进行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等均未按要求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我市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10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2、明确了乡、村两级职责分工。为促进我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扎实做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安阳市卫生局、财政局制定下发了《关于明确市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的通知》,根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功能定位,经过有关方面专家论证、测算与分析,对我市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进行了可操作性的细化分工,确定乡卫生院承担67.7%的任务,村卫生室承担32.38%的任务。为确保职责分工切合实际,安阳市决定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每2年调整1次职责任务分工。此举不但确定了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所承担的任务量,还为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核拨经费提供了依据。
截止__年__月底,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共为390.61万城乡居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0-6岁儿童*万人,管理孕产妇5.16万人,为*万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免费的健康检查,系统管理高血压28.45万人、糖尿病患者*万人,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845人,为*名0-6岁儿童建立了预防接种卡,接种剂次达到*次,为__对新人提供了免费的婚前医学检查。
二、明年工作打算
(一)社区卫生工作
1、大力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社区基本公卫与基本医疗系统的无缝对接,在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建立监管决策平台,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量化考核目标、基本药物电子化监管、服务信息的互联共享等目标。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明年上半年举办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全面实施卫生强基工程,至少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价值不少于30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增强服务能力。三是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__年,至少完成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形象。
3、完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全面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单位,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制管理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在社区医生与居民间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点对点”健康责任制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逐步建立健全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等工作机制。
4、继续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以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抓手,对照创建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条件、基本设施、人员配备、科室设置、基本功能进行严格考核,并加大对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社区基本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力度,确保创建一个,达标一个,示范一个。*年至少再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社区卫生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工作一线的社区责任医生的 先进事迹,形成良好的社区卫生人文环境。
(二)妇幼保健工作
1、完成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资质培训。按照《*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月底前完成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各县卫生局7月底前完成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工作。
2、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好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配备设备,增加新项目、开展新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3、高标准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及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加强项目督导检查。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营造项目实施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积极与民政部门配合,本着自愿的原则,为居民免费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力争婚检率达到50%以上。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确保在全市所有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力争__年全市新生儿筛查率不低于80%。
(三)健康教育工作
1、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利用各种传媒,采取积极措施,以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为重点,依托“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继续推进无烟医疗卫生系统、无烟学校、无烟机关等无烟公共场所创建工作。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